CN1639566A - 油类的治疗特性 - Google Patents

油类的治疗特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9566A
CN1639566A CNA038050803A CN03805080A CN1639566A CN 1639566 A CN1639566 A CN 1639566A CN A038050803 A CNA038050803 A CN A038050803A CN 03805080 A CN03805080 A CN 03805080A CN 1639566 A CN1639566 A CN 1639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t
oil
cell
oromaius norvaehollandeae
dis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050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东尼奥·费兰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MU INDUSTRY FEDERATION OF AUSTRALIA Inc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Adelaide
Rural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MU INDUSTRY FEDERATION OF AUSTRALIA Inc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Adelaide
Rural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U INDUSTRY FEDERATION OF AUSTRALIA Inc,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Adelaide, Rural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 filed Critical EMU INDUSTRY FEDERATION OF AUSTRALIA Inc
Publication of CN1639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95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92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lipids, e.g. cholesterol, lipoproteins, or their recep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56Materials from animals other than mammals
    • A61K35/57Birds; Materials from birds, e.g. eggs, feathers, egg white, egg yolk or endothelium corneum gigeriae galli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0005Vertebrate antigens
    • A61K39/0008Antigens related to auto-immune diseases; Preparations to induce self-tolera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9/00Preparations for testing in vivo
    • A61K49/0004Screening or testing of compounds for diagnosis of disorders, assessment of conditions, e.g. renal clearance, gastric emptying, testing for diabetes, allergy, rheuma, pancreas fun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9/00Preparations for testing in vivo
    • A61K49/0004Screening or testing of compounds for diagnosis of disorders, assessment of conditions, e.g. renal clearance, gastric emptying, testing for diabetes, allergy, rheuma, pancreas functions
    • A61K49/0006Skin tests, e.g. intradermal testing, test strips, delayed hypersensitiv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005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human or animal cells
    • G01N33/500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human or animal cells for testing or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chemical or biological compounds, e.g. drugs, cosmetics
    • G01N33/5044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human or animal cells for testing or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chemical or biological compounds, e.g. drugs, cosmetics involving specific cell types
    • G01N33/5047Cells of the immune system
    • G01N33/505Cells of the immune system involving T-cel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005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human or animal cells
    • G01N33/500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human or animal cells for testing or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chemical or biological compounds, e.g. drugs, cosmetics
    • G01N33/5082Supracellular entities, e.g. tissue, organisms
    • G01N33/5088Supracellular entities, e.g. tissue, organisms of vertebrat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Diabet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yc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确定一种化合物是否具有抗炎活性的新的科学方法。尤其是,新的分析方法能够筛选治疗或者缓解哺乳动物T细胞介导的疾病或病症或者嗜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疾病或病症症状的预防和治疗用目的化合物。尤其是,本发明是基于作为一种油或脂肪,一种油或脂肪的醇提取物,一种油或脂肪的生物活性成分,或含有油类或脂肪的制备物的物质抑制人类或动物T细胞,巨噬细胞或嗜中性粒细胞对能激活这些细胞类型的化学和/或生物试剂应答能力的测定。测定可在体内(例如小鼠)或在人T细胞,巨噬细胞或嗜中性粒细胞或者其衍生的细胞系的体外制备物中进行。所述物质为尤其是鸸鹋油或鸸鹋油的乙醇提取物。本发明还公开了治疗组合物和方法。

Description

油类的治疗特性
发明背景
免疫系统在疾病预防和健康维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年老者,两岁以下的儿童,和烧伤患者,以及正在接受化疗或移植的患者中出现的免疫功能降低会增加患病的危险。
另一方面,免疫系统对传染源或各种应激原不适当或过度应答会导致组织损伤。因此,自身免疫和过敏性炎性疾病将继续成为社会的一个主要负担。这些疾病源于对免疫系统白细胞的不适当刺激,其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例如,慢性免疫系统激活会增加患例如关节炎,囊性纤维化,肠炎疾病,Crohn氏病,移植物抗宿主病,多发性硬化症(MS),全身性硬化症,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牛皮癣和糖尿病的危险Crohn氏病。治疗这些疾病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抑制白细胞的各种应答来抑制免疫反应(1)。
很多报告表明动物和植物脂肪及油类因为它们调节免疫功能的能力而具有治疗特性;如鱼油,亚麻子油,亚麻仁油,琉璃苣油,鸸鹋油和月见草油。
澳大利亚土著使用的外敷鸸鹋油治疗疼痛为该油的抗炎特性提供了轶事一样的证据(2,3)。但是,鸸鹋油在体内的抗炎效果缺乏明确的科学证据,迄今只在啮齿类中进行了有限的关于实验性关节炎的研究(4,5)。
令人欣慰的是在鸸鹋油工业中,不同鸸鹋油制备物的抗炎效果显著不同。这种变异大大妨碍了该油的治疗应用,从而妨碍了它的商业价值。目前还没有关于饲养或获得鸸鹋,从鸟的何部分获得油,以及制备或储存鸸鹋油的方法(7)的标准方案。事实上,不同鸸鹋和其它油类的治疗效果的数据矛盾,并而对此至少有两个解释。
首先,大多数动物脂肪和油类是化学组成变化很大的复杂混合物。单个成分对免疫功能几乎肯定具有不同的作用,而且另外可以抑制其它成分的活性或甚至彼此协同作用。
其次,免疫系统由许多不同细胞类型组成,每种都具有非常特异的功能,而且不是都以同样的方式对脂肪和油类应答。因此一种油的最优活性取决于处理的条件,因为每种细胞类型都有明确的功能。
此外,目前对油类功效进行的科学检测和测验的结果也是相矛盾的。不能对具有抗炎特性的油进行质量控制并使其标准化成为对鸸鹋油用作治疗药剂的主要局限。这些因素的变异,部分地,会导致油功效的变异,并已经阻碍了其用作人类药剂的应用,尤其是治疗炎性疾病,不适或反应。
在治疗应用之前进行免疫抑制活性的准确评估将大大提高用特定油进行治疗的一致性和重复性,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增强其治疗活性的方法。不幸的是,以前的文献缺乏评估一种油样品可能治疗活性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油抑制人类和动物免疫系统内在能力的方法。所述方法也可以测试油的治疗活性水平,因此也可以区分具有低和高治疗活性的油样品,并能根据它们的治疗活性对油进行分级。
发明概述
一方面,通过提供一种准确测定化合物是否具有抗炎活性的新的科学方法,本发明克服了或减轻了至少一些上述的问题。尤其是,在治疗或改善哺乳动物中T细胞,巨噬细胞或嗜中性粒细胞介导疾病的症状中,新测定方法可以筛选用于预防和治疗用途的化合物。
尤其是,本发明是基于一种油或脂肪,一种油或脂肪的醇提取物,一种油或脂肪的生物活性成分,或含有油类或脂肪的制备物抑制人类或动物T细胞,巨噬细胞或嗜中性粒细胞对能激活这些细胞类型的化学和/或生物试剂应答能力的测定。测定可在小鼠(即体内)或在人分离自血液的T细胞,巨噬细胞或嗜中性粒细胞中进行。所述方法能用于定量每单位质量或体积的任何油或脂肪对总的T细胞,巨噬细胞和/或嗜中性粒细胞的抑制活性,以及一种油或脂肪抑制T细胞,巨噬细胞或嗜中性粒细胞应答的程度。
使用一种代表慢性炎症反应(迟发型超敏(DTH)反应)的模型,发现鸸鹋油能抑制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聚集到炎症位点。
也发现鸸鹋油能显著抑制由角叉菜聚糖反应诱导的急性炎症反应。发现鸸鹋的醇尤其是乙醇的可溶性级分能抑制嗜中性粒细胞附着到内皮细胞上,尤其发现其能基本上抑制嗜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反应。
鸸鹋油及其乙醇可溶性成分对T细胞,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和聚集的影响表明鸸鹋油及其乙醇可溶性成分对治疗急性和慢性炎症反应是有用的。
鸸鹋油溶于乙醇后,发现鸸鹋油的可溶性级分(主要含有甘油三酯)具有抗炎特性并与较早认为鸸鹋油自身没有抗炎特性的观点相矛盾。发明人最后表明鸸鹋油的乙醇可溶性级分抑制了T淋巴细胞的活性,因为它不仅抑制了淋巴细胞增殖也抑制了促炎和促DTH细胞因子诸如白介素-2,淋巴毒素和γ-干扰素的产生。T淋巴细胞的这些活性在炎症中起着根本作用。乙醇可溶性级分的进一步分级分离显示某些成分导致了抗炎活性,而其它成分则抑制抗炎活性。
发明人还发现鸸鹋油的抗炎特性的功效取决于从鸸鹋脂肪中炼油时的温度。发现在温度为60℃和80℃时炼的油具有活性,而且在100℃炼的油活性更好。但是,在40℃制备的制备物活性最小。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试物质(如鸸鹋油和其它油类)样品的分析系统,从而以标准方式评估每个样品的抗炎活性,并能根据抗炎活性(如果有的话)对不同样品进行分级。
所述分析系统可以包括给实验动物(如小鼠)施用连续递减量的试验物质(如在乙醇中系列稀释)。
可以通过注射(如注射到爪垫中),或腹膜内,体表或口服进行给药。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分析系统包括评估一种这里称作试验物质的化合物或组合物的抗炎活性,所述过程包括
(i)注射一种合适的抗原到哺乳动物如小鼠的适当身体部位(如爪垫)中;
(ii)注射预定量的所述试验物质到相同的身体部位,或者用预定量的所述物质局部施用到所述哺乳动物;
(iii)测定由于所述抗原的注射减少或减轻肿胀的程度,例如在爪垫或在免疫系统器官(如淋巴结);和
(iv)比较步骤(iii)中测定的所述试验物质的活性与一个具有已知抗炎特性的标准化合物的活性,所述标准化合物的活性通过(i)到(iii)步骤的相同分析系统进行测定,并用于产生一个分级系统来比较各个试验物质的功效。
抗原可以是,例如角叉菜聚糖或绵羊红细胞(SRBC),并且试验物质可以是被认为具有抗炎活性的鸸鹋油或其它油。
在步骤(i)中,抗原优选腹膜内注射或注射到小鼠的爪垫或耳朵内。在步骤(ii)中,试验物质优选腹膜内注射或施用到体表。
在注射试验物质(步骤(ii))之后,优选进行一段时间的步骤(iii)的测定,尤其是约24小时。
或者,用于测试一种物质的体外分析系统以便以标准方式评估其抗炎活性,所述过程包括:
(i)检测T细胞,巨噬细胞或嗜中性粒细胞,或由它们衍生的细胞系的体外制备物制备物的活性;
(ii)添加所述物质到所述T细胞,巨噬细胞或嗜中性粒细胞,或由它们衍生的所述细胞系的所述制备物中;
(iii)在步骤(ii)添加所述物质后,测定T细胞,巨噬细胞或嗜中性粒细胞,或由它们此衍生的所述细胞系的所述制备物的活性变化;和
(iv)比较所述物质的活性变化(步骤(iii)中测定的)与已知具有抗炎特性的标准化合物的活性变化,标准化合物的活性变化通过步骤(i)到(iii)的相同分析系统进行测定并用于产生分级系统来比较各种试验物质的功效。
所述体外分析系统包括用连续递减量的试验物质如用乙醇系列稀释处理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或者嗜中性粒细胞,或由它们衍生的所述细胞系的制备物。
该分析系统是一种评估被测试的油对由抗原引发的细胞(如T细胞,巨噬细胞或嗜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影响,从而评估其抗炎活性的方法。
以下是可以根据该分析系统进行体外检测的典型例子:
(a)使用T淋巴细胞制备物,并测定淋巴细胞增殖;
(b)使用T淋巴细胞制备物,并测定细胞因子诸如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如TNFα和淋巴细胞毒素(TNFβ))和γ干扰素(IFN-γ)的产量;
(c)使用嗜中性粒细胞的制备物,并测定它们的趋化活性;和
(d)使用嗜中性粒细胞的制备物,并测定它们对内皮细胞的附着。
在多种疾病中,T细胞主要通过产生细胞因子在组织损伤中扮演重要角色。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如TNFα和IL-2)应该能促进由于异常免疫功能引起的组织损伤。
使用治疗药剂,优选无毒的药剂抑制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在组织损伤尤其是那些T细胞介导的组织损伤中尤其有用。
现有技术中用于治疗T细胞介导疾病的药剂或者是有毒的或者具有相当的系统效应。
本发明开发了一种使用(尤其是)由鸸鹋的脂肪组织产生的无毒物质鸸鹋油治疗或预防组织损伤的方法。发明人也开发了一种增强用于该目的的鸸鹋油的活性,从而保证产物的可靠性和一致性的方法,而且发现该活性不需要透膜剂(用于增强化学物质透过皮肤运动的物质)。发明人还发现这样生产的鸸鹋油的醇提物对治疗T细胞介导的疾病也是有效的。
本发明同样依赖于鸸鹋油,鸸鹋和其它油类的醇提物能抑制T细胞活性的发现,所述T细胞是在多种人类疾病中促进组织损伤的细胞类型。本发明包括使用鸸鹋和其它油类,及其提取物通过预防或者减轻由T细胞引起的损伤来治疗这些不同的疾病。使用鸸鹋油还有一个另外的优点,因为它也能减轻其它重要的免疫细胞类型,嗜中性粒细胞引起的组织损伤。
因此,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含有鸸鹋油,或者其生物活性提取物或成分的组合物,任选的连同载体赋形剂来治疗或者改善哺乳动物中T细胞介导的疾病或不适或者嗜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疾病或不适的症状。这些疾病或不适的例子包括免疫复合疾病,肾脏疾病,肾炎,关节炎(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或脓毒性关节炎),肾小球炎,血管炎,痛风,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心血管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乳房疼痛/经前综合征,哮喘,神经疾病,注意力缺陷障碍(ADD),牛皮癣,视网膜疾病,痤疮,脓毒症(败血病),肉芽肿病,炎症,再灌注损伤,囊性纤维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生热,糖尿病,肠炎,Crohn氏病,多发性硬化症(MS),全身性硬化症,骨关节炎,遗传过敏性皮炎,过敏接触性皮炎,移植物排斥(移植物抗宿主病)或植入。
组合物可以是口服,注射或体表组合物的形式。生物活性提取物或成分包括至少以下的一种:甘油三酯级分或甘油三酯级分成分,固醇级分或固醇级分成分,酚级分或酚级分成分,碱稳定级分或碱稳定级分成分,其有机溶剂提取物(如鸸鹋油的)或成分。在优选形式中,有机溶剂为乙醇。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治疗或者改善哺乳动物中T细胞介导的疾病或不适或者嗜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疾病或不适的症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施用有效剂量的含有鸸鹋油,或其生物活性提取物或成分(如上举例说明)的组合物。
该组合物可口服,肠胃外(如通过注射)或体表给药。
所述组合物的所述有效剂量给药优选在T细胞介导的疾病或不适,嗜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疾病或不适或炎症反应发生之前进行。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使用醇(如乙醇)从鸸鹋油或其它生物活性油或脂肪中提取具有抗炎活性的化合物。或者,能执行同样从油中溶解和提取有效化合物功能的有机溶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对鸸鹋油进行了具体举例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和组合物也能用于任何物质或油,鸸鹋油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其它合适的油类有,例如其它动物油类;植物油,如茶树油,亚麻子油,亚麻仁油,琉璃苣油或月见草油;鱼油;以及藻,微生物和真菌油类。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或提炼鸸鹋油用于哺乳动物治疗用途的方法,包括加热鸸鹋油,或从中可分离鸸鹋油的组织到至少40℃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的术语“生物活性”指引发抗炎应答的能力。
发明详述
还没有鉴定出鸸鹋油中负责所报道的抗炎活性的活性成分。鸸鹋油主要由含有不同含量脂肪酸的甘油三酯组成(表1)。关于鸸鹋油组成的有限资料表明澄清油的油抗氧化剂(类胡萝卜素,黄酮类化合物),皮肤渗透剂增强因子和α-亚油酸(18:3ω3)(从0-20%)(4)的含量显著不同。油中不富含ω3脂肪酸的发现使得油的抗炎作用与广泛认为具有抗炎作用的ω3脂肪酸不可能相关。一个以前未公开结果的研究报道作为抗炎药的鸸鹋油的功效与油中ω3脂肪酸的含量(0.2-19.7%)不相关(4)。
表1.鸸鹋油的脂肪酸组成
成分                                      含量
油酸(18:1mω9)                               47-58%
软脂酸(16:0)                                 19-24%
硬脂酸(18:0)                                 8-11%
亚油酸(18:2ω6)                              5.5-17%
十六碳烯酸(16:1ω7)                          3-6%
薄层层析(TLC),气相色谱(GC)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组合分析证实鸸鹋油制品中广泛脂肪酸,固醇和酚类的存在。从薄层层析可证明甘油三酯是主要成分并且应该被认为是油的抗炎成分之一,因为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脂肪酸能抑制发炎。
关于它的酚含量,发现Makin鸸鹋油中含有25μmol/l的酚,其比橄榄油酚类水平低约20倍。因此,它不可能是鸸鹋油的活性抗炎成分,因为已经报道橄榄油不具备抗炎特性(7)(我们未发表的观察报告也表明)。
固醇分析揭示,鸸鹋油与金枪鱼油类似,但与橄榄油基本不同,胆固醇是鸸鹋油固醇的主要成分。还没有评估出这些物质在鸸鹋油的抗炎特性中所起的作用。
通过使用三个不同组的GC-MS,MS和GC独立地分析了油的脂肪酸组成。从这些研究发现主要的脂肪酸为油酸(约50%),软脂酸(约20%),硬脂酸(约10%),亚油酸(约10%)和棕榈油酸(约5%)。这些可认为是澳大利亚鸸鹋油类的主要脂肪酸成分。从不同地理位置的鸸鹋而且可能用不同方法制备的油类的组合物根据脂肪酸含量分析是难以区分的。
使用标准鸸鹋油(Makin)进行的深入研究证实当施用给小鼠,油能自始至终地抑制慢性和急性炎症。对于慢性炎症而言,使用了由SRBC抗原诱导和引发的标准迟发型超敏反应(DTH)。通过监控由抗原攻击所引起的后足垫肿胀来测定反应。Makin鸸鹋油显著地抑制了这种炎症反应的引发。由于参与的细胞主要为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对这些细胞类型聚集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肯定是由施用鸸鹋油引起的。鸸鹋油的作用不局限于慢性炎症,因为它仅仅在抑制角叉菜聚糖诱导的炎症中是有效的,所述角叉菜聚糖诱导的炎症被当作测试急性炎症的模型并主要参与嗜中性粒细胞在注射位点的积累。
使用DTH慢性炎症模型,检验不同鸸鹋油制品对这种应答的作用用于解释不同制品功效差异的原因。在检验的鸸鹋油样品中,Makin鸸鹋油是最有效的。Toowoomba和Little Meadow显示了一些抗炎活性,鸸鹋油A2-100G具有较小的抗炎活性,而鸸鹋油G53没有抗炎活性。这不能用鸸鹋油样品的脂肪酸组合物进行解释,因为这些基本上是相似的(第29到30页的表5和6)。
鸸鹋油对炎症的抑制作用特性的检验表明在接近抗原攻击时或抗原攻击之后施用油是最有效的。这可以通过在激发1h之前而不是5h之前施用油时鸸鹋油的功效最强的事实来表明。使用角叉菜聚糖诱导的炎症模型显示了类似的作用。还发现当延至炎症反应发生3h之后进行鸸鹋油处理时,鸸鹋油的功效显著比在激发之前1h进行治疗更有效。第一,这表明油对免疫系统的成分作用很快;第二,这显示甚至在个体开始经历炎症之后使用适当制备的鸸鹋油也能控制炎症。
发现炼油温度能控制生产的油类的功效和/或类型,因为在40℃提取的鸸鹋油的活性低于在60℃,80℃或100℃提取的油的活性。通过GC分析没有发现在后三个不同温度生产的油类之间脂肪酸组成不同的证据,因为这些脂肪酸含量,包括亚油酸的水平很相似(18:2ω6)(见如第40页的表11)。
为了确定鸸鹋油中负责抗炎作用的成分,把鸸鹋油直接添加到培养的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中,以便发现这些白细胞的活性是否被改变。由于该油的溶解问题研究没有成功。为了克服所述问题,把油溶于乙醇中,并接着进行分级分离,鉴定了具有抗炎活性的成分(见图28)。可溶性级分具有显著的抗T淋巴细胞活性。因为T淋巴细胞是介导DTH反应和慢性炎症的主要细胞,这些结果显示鸸鹋油能抑制DTH活性。通过GC对乙醇级分进行化学分析没有显示特定脂肪酸的富集,但是18:2ω6的比例轻微增加。因此,乙醇可溶性级分可能是用于治疗炎症的活性成分的一个来源。有趣地是,在40℃,60℃和80℃提炼的鸸鹋油制品对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抗T细胞活性与它们抑制DTH活性的体内活性相关。发明人表明两个例子中,60℃<T≤100℃的提炼温度比在40℃提炼产生更有功效的油类(图15cf,图17)。
通过检验乙醇可溶性鸸鹋油级分对由激活的T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产物IL-2,淋巴毒素,TNFβ和IFN-γ的作用的进一步的证据证实对T细胞应答的影响。用可溶鸸鹋油级分对T淋巴细胞进行预处理能抑制这些细胞因子的产生。该作用可延伸到抑制经LPS刺激单核细胞产生TNF。但是很明显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比单核细胞产生TNF的过程对鸸鹋油更敏感,这表明乙醇可溶性鸸鹋油级分对T淋巴细胞应答具有优选的影响,显示了T细胞是鸸鹋油治疗的主要靶。
发现Makin鸸鹋油的可溶性级分能抑制嗜中性粒细胞向内皮细胞的趋化性迁移和附着。这两个特性都是嗜中性粒细胞渗透到炎症位点的关键功能所必需的。当内皮细胞用可溶性级分进行预处理时,也影响嗜中性粒细胞的附着。可溶性级分对嗜中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的作用的组合将抑制体内白细胞附着到内皮细胞。虽然对嗜中性粒细胞的影响与DTH不相关,但是与角叉菜聚糖诱导的或急性炎症高度相关,其中嗜中性粒细胞被认为是起关键作用(9)。
发现鸸鹋油乙醇可溶性级分中富含游离脂肪酸(见第45页表13)。因此,对T淋巴细胞的作用之一可能包括脂肪酸如18:2ω6。发明人的研究确立了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如白蛋白通过与它们结合降低游离脂肪酸的活性。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以便确定血清是否能消除40℃提炼的Makin鸸鹋油乙醇提取物的作用。发现添加血清能阻断这个油级分的大部分抗T细胞活性,这可以解释在鸸鹋油类治疗炎症的功效中存在的矛盾和变异。
在乙醇可溶性级分的TLC分离中(见图27),可看见几条清晰的条带并且至少一条对应于负责主要抗T细胞活性的18:2ω6的迁移。但是,其它级分也有活性,这显示所述活性可能是由几种鸸鹋油成分负责。
下面实验部分的数据揭示了能用于标准化鸸鹋油尤其是其抗炎活性的方法。结果显示,小鼠可用作试验慢性(DTH)和急性(角叉菜聚糖)炎症疾病系统的模型。这些代表了可以很容易对炎症进行定量的简单系统。为了减少变异,使用了ip途径而非体表施用鸸鹋油。已经确定了可以通过建立在失去抗炎活性之前该制品能被稀释的程度来测定鸸鹋油制品的功效。在该标准化系统中,一种已确定的活性鸸鹋油可被用作标准,根据该标准可以测试其它的鸸鹋油类。然后可以建立接受或否决鸸鹋油制备物的工业标准。该标准可以是基于最佳的提炼条件,以及油类的储存,鸸鹋的饲养,鸸鹋的繁殖等(表2)。发现在100℃制备的油具有最高的抗炎活性,而在40℃制备的油则具有最低的活性。
此外,发明人发现在炎症发生之后施用鸸鹋油的抗炎活性最强。发明人还方发现,在发炎之前1h进行鸸鹋油给药,比发炎之前3h施用油具有更好的抗炎功效。
表2鸸鹋油的制备(变异的可能原因)
收集脂肪
    动物年龄
    饮食
    遗传学
    性别
    动物死亡后的时间
    收集的脂肪的储存条件
    脂酶/磷脂酶/脂肪氧化酶活性
    非酶氧化
提炼
    提炼的温度
    使用的容器类型
    水量
    表面积
    提炼时间长度
过滤
    过滤温度
    过滤器类型
    滤液中的水
    金属含量
    蛋白含量
    可变的结晶
处理鸸鹋脂肪的过程中形成的可能的产物
    脂肪酸的氧化产物
    游离脂肪酸
    溶血磷脂
    结合的亚油酸
    反式异构体
    甘油二酯
    单甘油酯
    胆固醇的氧化产物
优选通过进行体外分析的延伸测试来支持得自体内慢性和急性炎症反应的数据。这在油类商业应用前尤为重要。因此,可利用其对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对慢性炎症,以及嗜中性粒细胞对急性炎症的功能的影响。图2中举例说明了一模型。
对DTH和角叉菜聚糖炎症应答,都可以建立油量对炎症抑制程度的关系。
从图1能推导出要达到抑制25%(ID25)炎症应答所需的鸸鹋油的浓度。从该值可以确定油的抗炎能力。可以计算急性和慢性炎症的值,何处它们不同。
可以通过使用油的乙醇可溶性级分,检验对T淋巴细胞功能和嗜中性粒细胞功能的作用的数据证实上述抗炎功效值,。两个有用的参数分别为针对慢性和急性炎症的T淋巴细胞的淋巴细胞增殖和嗜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根据这些参数可以如上述所讨论的计算相似的ID25和最大的抑制值。
基于鸸鹋油对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应答以及嗜中性粒细胞应答的影响,其对表3中概述的疾病/不适的治疗潜能是显而易见的。其中列出了这些炎症疾病的治疗靶点,尤其是那些关键的和被鸸鹋油当作靶点的靶。鸸鹋油的靶点进一步在图2中进行说明,其显示了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关节损伤的事件。T细胞和巨噬细胞以及嗜中性粒细胞被作为靶点并被阻止转移到组织中和/或被阻止激活而产生组织破坏介导的细胞因子。
表3鸸鹋油的治疗靶点和相应的疾病
    不适/疾病 鸸鹋油治疗相关靶点
    心血管疾病 内皮细胞,巨噬细胞
    类风湿性关节炎 T细胞,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
    遗传过敏性皮炎 T细胞,γ干扰素
    肠炎 T细胞,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 T细胞和巨噬细胞
    哮喘 T细胞,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细胞因子
    囊性纤维化 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
    乳房疼痛/经前综合征 肿胀
    移植 T细胞,细胞因子
    神经疾病 T细胞,巨噬细胞
    牛皮癣 T淋巴细胞,γ干扰素
    糖尿病肾,视网膜和心血管并发症 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
    痛风 嗜中性粒细胞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嗜中性粒细胞,细胞因子
    痤疮 嗜中性粒细胞,细胞因子
    脓毒性关节炎 嗜中性粒细胞,细胞因子
    再灌注损伤 嗜中性粒细胞,细胞因子
总之,这里的数据显示了鸸鹋油组成的复杂性,其中对脂肪酸含量进行了详细研究。在地理位置,饲养,提炼和储存方面显然不同的制品中,各种脂肪酸种类的水平没有大的差异。但是,在抑制炎症的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使用一种新制备的标准化的鸸鹋油制品(Makin),在慢性和急性体内和体外炎症模型中测试了鸸鹋油的抗炎特性。一些证据指出至少部分活性是由于一种不饱和脂肪酸18:2ω6所导致的,但是该研究证实了难以确定抗炎特性是由什么所引起的。不管怎么样,开发的炎症模型可用于使鸸鹋油的抗炎活性标准化,其看上去是使用控制质量的澳大利亚油来开发一有前途工业的先决条件。
材料和方法
鸸鹋油
该研究中具体使用的鸸鹋油列于表4。鸸鹋油类等分冷冻保存于-20℃。
表4.本研究中使用的鸸鹋油类不同制品的描述
    提炼处理   油龄     屠杀鸟的年龄     饲养
  Makin     背脂@40C   2个月     1-15个月 饲养场混合料
  G53     肠脂@40C   4年     1-<3年 喂养谷物&牧场
  A2-100G     肠脂@40C   4年     5-<3年 喂养谷物&牧场
  Toowoomba     背脂@40C   4年     2-<3年 喂养谷物&牧场
  小牧场     肠&背脂@104C   2年     未知 鸸鹋&牧场
  肠脂A     肠脂提炼温度未知   1年     1-15个月 农庄;绿色苜蓿;草;研磨的大麦;黑小麦;小麦&luceme;芸苔油
  背脂A     背脂提炼温度未知   1年     1-15个月
  肠脂     肠脂提炼   1年     1-15个月
  背脂B     背脂提炼温度未知   1年     1-15个月
  商业     未知   未知     未知 未知
1.乙醇可溶性/不溶性级分的制备
为了获得乙醇可溶性级分,将2ml的鸸鹋油与1ml乙醇混合,于2,500g/3min/4℃离心,并收集上层相。对下层相重复三次提取程序。集合这些乙醇可溶性级分,离心并于N2气流中干燥。
最后,2ml体积的原液用于实验,剩下的乙醇不溶性级分(EIF)留作甘油三酯的丰富来源。
2.脂肪酸分析
2.1薄层层析
溶于20-40μl氯仿-甲醇(4:1)中的1mg鸸鹋油用作离TLC平板边缘1cm的条带。亚油酸(18:2)用作标准为离试验物质的一边0.5cm的条带。在己烷-醚-乙酸(80:20:1)中展开层析图,并在通风厨中进行干燥。通过曝露于I2蒸气或用1gN H2SO4轻轻喷洒并于150℃灼烧观看区带。更大量的Makin鸸鹋油溶于氯仿-甲醇(4:1)中,并将等分溶液(相当于5mg油)用作硅薄层平板的一个6-7cm条带。溶于同样溶剂混合物的等量橄榄油上样到TLC板上成为6-7cm条带,并作为对照。一种未酯化脂肪酸标准上样到板的边缘。在己烷-醚-乙酸(80:20:1)展开层析图并且干燥后,将平板曝露于碘蒸气。
2.2NMR分析
这由Flinder University的N.Trout博士进行的操作。添加100-120mg的解冻鸸鹋油(充分摇晃)到一个干燥烧瓶(5ml)中,所述鸸鹋油溶于干甲苯中(1-1.2ml)。在N2条件下向其中添加新制备的甲氧基钠(75mg钠的甲醇溶液(2ml))。得到的混合物在冷却并添加乙酸(100μl)和水(2.5ml)之前回流90分钟。在板层经Na2SO4干燥之前,白色混合物用己烷提取2次,过滤并于真空中除去挥发物。用Varian Gemini FT300MHz多核光谱仪记录13C和1HNMR测定,分别在75.46MHz和300.75MHz操作。所有样品都溶于氘化氯仿中,13C的中心峰(77.0ppm)和1HNMR的CHCl3(7.26ppm)用作参照。接着氘化CDCl3(0.8ml)后添加75-100mg的鸸鹋油到NMR管中。得到的溶液通过NMR进行分析。在脉冲一个小时后,打印图谱以显示所有指示甘油三酯的信号。
2.3GC分析
儿童卫生研究中心(Dr.R.Gibson/Mr.M.Neumann):l滴鸸鹋油5ml1%硫酸(36N)的甲醇溶液中于70℃甲基化2小时。冷却后,得到的甲酯提取到2mln-庚烷中,并转移到含有无水硫酸钠的管形瓶中作为脱水剂。分离鸸鹋油脂肪酸甲酯,并使用Hewlett-Packard 6890气相色谱仪进行定量,所述气相色谱仪装配有涂有BPX-70(25μm的薄膜厚度-SGE Pty Ltd,Victoria,Australia)的50cm毛细管柱(0.33mmID)。注射器温度设在250℃,火焰电离探测器设在300℃。开始烤箱温度为140℃,并编程以每分钟5℃上升至220℃。氦用作速度为每秒35cm的载体气体。基于来自Nuchek Prep Inc(Elysian,MN)的可靠脂类标准的保留时间对脂肪酸甲酯进行定量。
RMIT(Prof.A.Sinclair/Ms.K.Murphy):分析双份样品。取一份全脂类,并使用氮蒸气进行干燥。利用7.9%KOH(UNIVAR,AJAXCHEMICALS,Australia)的甲醇(Merck,Germany)溶液把样品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冷却样品,并利用溶于甲醇复合物的20%硼苯丁酰脲(BF3)转化成脂肪酸甲酯(FAME)。利用装配有火焰电离探测器(FID)的Shimadzu GC 17A GC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利用BPX-7050m交联的带有0.32mmID和0.25μm厚薄膜的70%氰丙基硅亚苯基-硅氧烷毛细管柱进行FAME分析。在125℃注射样品并保持1.0分钟。烤箱温度设定为以5℃/分钟升高至170℃并保持4分钟,然后以0.5℃/分钟升至175℃,再以4℃/分钟n升至终温度220℃并保持3分钟。注射器和探测器保持在260℃,并使用氦作为载气。峰面积和浓度使用Shimadzu软件(Japan)在IBM兼容计算机上进行定量。
2.4GC-MS
在带有J&W DB 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柱(30m×0.25mm id)的Varian Staturn 4D仪器上进行GC-MS分析。
2.5MS
妇女和儿童医院(Dr.D.Johnson):用苯/甲醇/乙酰氯于100℃处理1mg鸸鹋油90min。冷却后,用己烷提取中和溶液,样品提取物注射到Perkin Elmer Turbomass质谱仪中。
3.固醇分析
这些实验由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A.Sinclair教授实验室的Ms K Murphy进行。通过用溶于甲醇/水(80∶20,v/v)的5%KOH碱皂化,从两个鸸鹋油样品(Makin and G53)中获得了富含固醇的级分,接着用2ml的己烷∶氯仿(4∶1,v/v)提取3次。然后用BSTFA(N,O-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于70℃在15分钟内把固醇转化成它们相应的三甲基硅烷基醚(OTMSi)。使用装配FID和带有0.32mm ID和0.25μm厚膜的BPX-5 50m(5%苯基-聚硅亚苯基-硅氧烷)的Shimazu GC 17A GC进行气相色谱分析。于200℃注射样品并保持1分钟。烤箱温度设定为以20℃/min升高至340℃并保持30分钟。注射器和探测器保持在280℃并使用氦作为载气。峰面积和浓度使用Shimadzu软件(Japan)在IBM兼容计算机上进行定量。
4.酚的分析
在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P Hayball博士的实验室,在Makin鸸鹋油样品中,两种其它鸸鹋油类中,和一些其它脂肪和油类中进行酚的分析。使用Folin-Ciocalteau的改良方法测定总酚含量并且结果表达为没食子酸当量。
5.炎症模型
5.1迟发型超敏(DTH)反应:如前所述诱导12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Animal Resource Centre,Perth)的DTH应答(8)。简而言之,用绵羊红细胞(100μl的10%血球比容)(SRBC;Sigma Chemical Co.)注射小鼠。5天后,用SRBC(25μl of 40%血球比容)皮内注射后右足垫或用稀释液(25μl)注射到左边足垫攻击动物。攻击24h后,测定DTH应答并通过比较稀释液和用SRBC注射的足垫的厚度进行计算。足垫厚度用刻度测径器测定。
5.2角叉菜聚糖诱导的脚爪反应:如前所述(9,10)诱导角叉菜聚糖诱导的脚爪反应。把角叉菜聚糖(1ml/kg的1%溶液)(Type IV:Sigma Chemical Co.)接种到小鼠的右后脚爪。通过以指定的次数测定后脚爪的厚度来检测反应。
6.白细胞分离
通过快速单步分离方法(11)分离单核白细胞(MNL)和嗜中性粒细胞。简而言之,全血在密度为1.114的Hypaque-Ficoll培养基上分层,然后以400g/30min离心。离心后,白细胞解析成两个不同条带,上面的条带含有MNL,下面的条带含有嗜中性粒细胞。
7.淋巴细胞增生
通过半自动显微技术测定淋巴细胞的增生(12)。把人单核细胞接种到微滴定板(50μl)的u形底的孔中,并用50μl的乙醇鸸鹋油级分进行处理。培养30min后,加入2μg/μl PHA以刺激T淋巴细胞。细胞在一个5%CO2-空气的气氛以及高湿度的条件下于37℃培养72h。在收集前6h,培养物用1μCi的3H-TdR进行脉冲。收集细胞并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定结合的辐射量。
8.细胞因子的产生
如淋巴细胞增殖中所描述的用PHA刺激的MNL测定T淋巴细胞产生的IL-2,IFN-γ和淋巴细胞毒素(TNFβ)。收集细胞培养物的上清液,并使用如前所述的细胞因子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通过ELISA测定细胞因子的量(13)。
测定用LPS刺激的MNL中单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TNFα。简而言之,100μl体积中的2×105MNL被添加到微滴定板的平底孔中,然后通过添加100μl的200ng/ml细菌脂多糖(LPS)刺激细胞。在37℃培养48h后,收集上清液,并使用ELISA和前述的TNFα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行TNFα测定(13)。
9.嗜中性粒细胞的附着
9.1附着到血浆涂敷的表面
在用TNFα刺激后,通过用鸸鹋油提取物处理的嗜中性粒细胞结合到涂有血浆的平板的能力来检测附着。冲洗涂敷有自体血浆的平板(1:10),并干燥得到的50μl嗜中性粒细胞(5×106/ml),所述嗜中性粒细胞在37℃/5%CO2中处理了30min。嗜中性粒细胞用TNFα(103单位/ml)在37℃/5%CO2中刺激30min,用HBSS冲洗,然后用100μl玫瑰红(0.25%w/v PBS)于室温下染色。通过用HBSS冲洗除去未附着的细胞,然后加入200μl的乙醇∶PBS(1∶1)并在平板读数计上于570nm处读数之前在室温下展开30min。
9.2嗜中性粒细胞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附着(HUVEC)
如前所述从储存在4℃的分娩后脐带分离HUVEC(15),除了用0.2%(w/v)凝胶(Cytosystems)涂敷所有组织培养物培养瓶和平板,用0.07%(w/v)胶原蛋白酶(来自溶组织梭状芽孢杆菌,II型,Worthington)消化脐静脉内部,并且培养基含有由40mmol/l TES,15mmol/l D-葡萄糖,80U/ml青霉素(Flow),80μg/ml链霉素(Flow)和3.2mmol/l L-谷氨酰胺组成的RPMI1640(ICN-FLOW),在加入20%(V/V)混合的热灭活(56℃,30分钟)人AB组血清之前,培养基达到260到300mOsm/l。通过它们的特异性抑制接触的圆石形态以及使用过氧化物酶结合的抗兔IgG对人von Willebrand因子(Dako)和3,3’-二氨基联苯对因子VIII相关抗原的阳性染色鉴定内皮细胞。
在曝露于胰岛素(0.05%[v/v],Flow)-EDTA(0.02%[w/v])2到5分钟后,将平铺培养物进行继代培养。为了实验用途,将第二代细胞以每0.2ml培养基每孔2×106细胞在96孔培养板上铺板。用鸸鹋油乙醇可溶性级分处理HUVEC,然后用TNFα处理,在37℃缺乏或存在溶于E-SFM(终体积100μl)的5×105嗜中性粒细胞时培养30分钟之前,用RPMI1640冲洗单层1次。轻轻抽吸除去未吸附的细胞,并在用玫瑰红染色前,用含有0.1%(w/v)μM卟啉醇肉豆蔻酸乙酸酯(PMA)的HBSS冲洗这些孔2次,以刺激细胞的BSA。在用50%乙醇释放染料后,用ELISA平板读数计测定每个孔的吸收值(570nm)。测试和空白孔重复3次。从每个测试值(加有白细胞)减去平均空白值(没有白细胞)后计算结果(15)。
10.嗜中性粒细胞趋化性
通过前述的琼脂糖方法中的迁移来测定趋化性(16)。6毫升1%融化的琼脂糖的含有5%胎牛血清的199培养基倒入到培养皿中。在琼脂糖凝固后,在琼脂糖层中穿多组3洞/孔。分别添加5μl 1×10-7MfMLP,5μl嗜中性粒细胞(2.5×105)和5μl 199培养基到内、中间和外孔中,带有这些3孔组的平板用于测定在趋化性梯度中白细胞的迁移。2个孔组用于测定随机迁移,一个孔中加入细胞,另一个孔中加入培养基。平板于37℃培育,90min后在相差显微镜下直接测定细胞迁移距离。我们实验室进行的分析中,在存在和缺乏fMLP时嗜中性粒细胞的大致迁移距离分别为2.2mm和0.7mm。
11.结果
11.1鸸鹋油的化学组成
在很多不同的中心进行鸸鹋油分析,以便更好地评估油的不同组成。在Adelaide的妇女和儿童医院,Flinders University以及Victoria的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RMIT),进行了鸸鹋油的脂肪酸分析。在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进行了油的酚含量分析,并在RMIT进行了固醇分析。给出了所有结果,在一些例子中,列出了同样的油在不同的中心之间进行分析的比较。
11.2鸸鹋油的脂肪酸组成
通过鸸鹋油薄层色谱分析的试验,表明鸸鹋油的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但是检测到了较少量(约1-2%)的至少7种其它次要成分(图3)。其中的三种暂定为非酯化脂肪酸,甘油二酯和固醇。
其它成分的鉴定没有公开。其中的一些与橄榄油中的化合物有相似的色谱迁移。这些实验表明鸸鹋油是一种比以前所认为的更为复杂的混合物。由于橄榄油中许多的次要成分被认为导致了它的特性,尤其是它的保健方面的益处,鸸鹋油中的次要成分可能也有类似的作用。除了橄榄油中接近溶剂并暂定为碳氢化合物角鲨烯的1个条带外,鸸鹋油的层析图谱与橄榄油的没有显示大的差别,尽管某些成分对每种油来说可能是独特的。
在Flinders University由Dr Neil Trout(有机化学家)通过GC-MS分析的9种鸸鹋油的脂肪酸组成如表5所示。主要的脂肪酸是油酸(18:1ω9)。在9种油类中其占脂肪酸的49%-58%。下一个最突出的脂肪酸是软脂酸(16:0),其范围为19-22%。其它突出的脂肪酸为硬脂酸(18:0),范围为9-11%,亚油酸(18:2ω6)范围为5.5-17%,以及透明质酸(16:1ω7)范围为3-6%。典型的GC-MS痕量脂肪酸分析见图4。
表5:鸸鹋油9种制备物的GC-MS分析。GC-MS分析在一个具有J&W DB5/苯甲基聚硅氧烷柱(30m×0.25mm)的Varian Saturn 4D装置中进行。
    脂肪酸
  鸸鹋油 14:0 14:1 16:0  16:1 17:0 18:0  18:1 18:2   20:0/20:1
  小牧场 痕量 痕量 20.18  5.79 痕量 8.84  50.124.65痕量 10.40   痕量痕量
  Toowoomba 痕量 痕量 20.17  3.63 痕量 11.60  49.123.23痕量 9.04   痕量痕量
  肠脂A 痕量 痕量 21.35  5.22 痕量 10.45  48.874.89痕量 9.21   痕量痕量
  G53 痕量 痕量 20.13  3.88 痕量 11.65  58.332.70痕量 2.79   痕量痕量
  A2-100G 痕量 痕量 19.48  3.98 痕量 11.64  54.284.60痕量 5.45   痕量痕量
  Makin 痕量 痕量 18.92  3.53 痕量 11.04  49.602.91痕量 14   痕量痕量
  背脂A 痕量 痕量 22.25  5.27 痕量 10.92  49.313.86痕量 8.38   痕量痕量
  Duncan170M 痕量 痕量 19.65  3.50 痕量 10.13  52.323.26痕量 11.13   痕量痕量
  Duncan176M 痕量 痕量 19.20  2.85 痕量 8.83  49.782.70痕量 16.70   痕量痕量
在Flinders University(表6)的Bob Gibson博士的试验时也进行了这些油类的分析(表6)。9个鸸鹋油样品通过该方法进行分析。GC痕量检测显示,脂肪酸组成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并确定了多达24种的不同脂肪酸。这些组分中的许多仅以痕量存在(<0.1%)。鸸鹋油主要含有直链偶数碳链脂肪酸,主要饱和脂肪酸为软脂酸(16:0)和硬脂酸(18:0),只有少量的较短(14:0)和较长(20:0和22:0)链的饱和脂肪酸(表6)。
表6
    表6:鸸鹋油脂肪酸的GC分析
    脂肪酸     鸸鹋油
肠脂b 肠脂a  A2-100g  53G 背脂a 背脂b 小牧场 Toowomba  Makin
 8:0
 9:0
 10:0
 11:0
 12:0  0.03  0.03  0.03  0.03  0.03  0.02  0.03  0.04  0.03
 13:0
 14:0  0.30  0.34  0.25  0.28  0.33  0.30  0.33  0.26  0.42
 15:0  0.03  0.03  0.03  0.04  0.03  0.03  0.03  0.03  0.07
 dma 16:0
 16:0  23.88  23.18  20.00  19.27  23.91  23.80  23.71  20.36  20.54
 17:0  0.09  0.10  0.10  0.14  0.10  0.09  0.09  0.12  0.22
 Dma 18:0
 18:0  10.85  8.47  9.42  11.52  8.75  9.94  8.28  10.73  11.14
 20:0  0.19  0.21  0.16  0.18  0.18  0.18  0.12  0.17  0.21
 22:0  0.03  0.02  0.02  0.03  0.02  0.03
 24:0
 总饱和脂肪酸  35.40  32.38  30.01  31.47  33.35  34.39  32.58  31.71  32.67
 反式16:1  0.23  0.07  0.03
 反式18:1ω9  0.24  0.24  0.30  0.39  0.05  0.24  0.91  0.37  0.32
 反式18:1ω7  0.06  0.19
 反式18:2  0.01  0.02  0.04
 总反式脂肪酸  0.29  0.26  0.30  0.39  0.28  0.24  1.00  0.37  0.58
 11:1
 12:1
 13:1
 14:1  0.07  0.11  0.07  0.07  0.11  0.09  0.11  0.06  0.09
 15:1
 16:1ω9  0.10  0.11  0.13  0.12  0.10  0.10  0.18  0.13  0.15
 16:1ω7  3.94  4.97  3.57  3.06  5.23  4.58  5.33  3.22  2.95
 17:1
 18:1ω9  48.17  48.82  52.99  49.71  47.94  48.42  47.48  49.57  47.88
 18:1ω7  2.32  2.60  2.39  2.15  2.55  2.27  2.72  2.05  2.68
 19:1  0.02  0.02  0.05
 20:1ω11  0.05  0.05  0.09  0.08  0.05  0.05  0.06  0.08  0.06
 20:1ω9  0.47  0.45  0.40  0.48  0.46  0.45  0.29  0.45  0.41
 22:1ω11
 22:1ω9  0.07  0.05  0.02  0.04  0.06  0.06  0.03  0.04  0.02
 24:1ω9
 总单烯酸  55.19  57.18  59.65  55.70  56.50  56.02  56.18  55.56  53.41
 18:2ω9  0.04  0.04  0.02  0.04  0.04  0.04  0.02
 20:2ω9  0.03  0.05  0.03
 20:3ω9  0.03  0.03  0.04  0.03
 总ω9  48.84  49.47  53.61  50.35  48.60  49.08  48.04  50.27  49.26
 总ω7  6.26  7.57  5.95  5.21  7.78  6.85  8.05  5.27  4.78
 9,11 18:2 cLA  0.05  0.01  0.05  0.05  0.05  0.05  0.03  0.04  0.06
 10,12 18:2 cLA
 18:2ω6  7.81  8.65  9.26  11.26  8.32  7.92  9.18  11.59  11.95
 18:3ω6  0.04  0.04  0.02  0.04  0.04  0.02  0.04
 20:2ω6  0.05  0.05  0.07  0.10  0.06  0.05  0.05  0.08  0.10
 20:3ω6  0.02
 20:4ω6  0.03  0.04  0.06  0.06  0.04  0.03  0.04  0.06  0.09
 22:2ω6  0.00
 22:4ω6  0.03  0.03  0.04
 22:5ω6
 总ω6  7.92  8.79  9.44  11.42  8.47  8.05  9.30  11.76  12.24
 16:2ω3  0.02  0.03  0.03  0.02  0.03  0.08
 18:3ω3  1.12  1.29  0.41  0.91  1.26  1.18  0.80  0.43  0.82
 18:ω3
 20:3ω3
 20:5ω3
 22:5ω3  0.02  0.02  0.04  0.03  0.03  0.04
 22:6ω3
 总ω3  1.12  1.34  0.46  0.98  1.31  1.21  0.82  0.43  0.94
主要脂肪酸的范围为18:1ω9(47-53%),16:0(20-24%),18:0(8-11%),18:2ω6(8-12%)和16:1ω7(3-5%)。而最大的变异见18:2ω6和18:0。主要单烯酸为油酸(18:1ω9)。检测到了痕量的较短(16:1ω9)和较长链(20:1ω9,22:1ω9)单烯酸。ω7系列单烯脂肪酸也存在,主要的一种是16:1ω7,其以显著量存在(约3%)。只检测到了痕量的奇数碳链脂肪酸。主要的聚不饱和脂肪酸为亚油酸(18:2ω6)。存在痕量的其它ω6系列聚不饱和脂肪酸,并且包括γ亚油酸(18:3ω6),花生四烯酸(20:4ω6)以及二十二碳四烯酸(22:4ω6)。ω3聚不饱和脂肪酸为次要成分,主要的一种是α亚油酸(18:3ω3),仅仅为痕量的是16,20,22碳化合物。也检测到了共轭的亚油酸(9,11异构体),但是仅仅很少的量(<0.1%)存在。
也在RMIT的Anderw Sinclair教授的实验室由K.Murphy小姐进行了脂肪酸分析。在鸸鹋油类中大约鉴定了21种不同的脂肪酸(表7)。主要脂肪酸类别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大约54-57%),接着是饱和脂肪酸(31-34%)。ω-6脂肪酸是鉴定的主要聚不饱和脂肪酸,范围为8-12%,而ω-3脂肪酸以低于总PUFA的2%的量存在。
油酸(18:1ω9)是鸸鹋油类中主要的脂肪酸(表7),范围为从在G53鸸鹋油中的48.2%到在Makin鸸鹋油中为49.2%。软脂酸(16:0)是次突出的脂肪酸(大约19-23%),接着是硬脂酸(18:0)(10-11%),亚油酸(18:2ω6)(8-12%)和透明质酸(顺式16:1ω7)(3-4%)。金枪鱼油中主要是DHA,接着16:0,18:1ω9,18:0,EPA和顺式16:1ω7。橄榄油中主要为18:1ω9(78%),和较少百分比含量的16:0(1%)和18:0(3%)。
表7在RMIT对鸸鹋,金枪鱼和橄榄油类的脂肪酸进行GC分析
    油
  脂肪酸 鸸鹋(Makin)   鸸鹋(53G)   鸸鹋(KM)     金枪鱼     橄榄
    12:0     0     0.42     0.14     0.01     0
    12:1     0     0     0     0.70     0
    14:0     0.49     0.29     0.14     2.59     0
    14:1     0.06     0.43     0     0.85     0
    15:0     0     0.01     0     0.77     0
    16:0     21.94     18.82     23.33     17.07     11.09
    16:1ω7t     0.12     0.15     0     0.28     0.05
    16:1ω7c     3.13     3.00     3.61     3.31     0.66
    17:0     0.12     0.22     0.04     1.85     0.08
    17:1     0.06     0.03     0     0.86     0.03
    18:0     11.32     11.0     9.53     6.27     2.87
    18:1ω9     49.2     48.24     51.32     13.04     77.84
    18:1ω7     1.77     2.09     2.42     2.17     1.66
    18:2ω6     11.90     10.51     8.18     1.88     5.88
    18:3ω3     0.75     0.89     1.61     0.54     0.16
    18:4ω3     0     0     0     0.87     0
    20:0     0.03     0.22     0.01     0     0.02
    20:1ω11     0.07     0.53     0.07     0.60     0.01
    20:1ω9     0     0     0     1.55     0
    20:1ω7     0     0     0     0.12     0
    20:2ω6     0.01     0.55     0     0.31     0
    20:4ω6     0     0.17     0     2.55     0
    20:3ω3     0     0     0     0.12     0
    20:4ω3     0     0     0     0.60     0
    20:5ω3     0     0     0     6.01     0
    22:4ω6     0     0.62     0     1.06     0
    22:5ω6     0     0     0     0.4     0
    24:0     0     0.01     0     1.72     0
    22:5ω3     0     0     0     1.14     0
    22:6ω3     0     0     0     23.46     0
所有数据都为油中存在的总脂肪酸的百分比。
D.Johnson博士在妇女和儿童医院进行的鸸鹋油脂肪酸的气(相层析)-质(谱)分析试验证实鸸鹋油的主要脂肪酸成分为14:0,16:1,16:0,18:1,18:2,18:0,20:0和20:1(见图4)。但是,也检测到了两个其它的成分,标记为峰1和2。在其它两个实验室进行的分析中不存在。两个峰都没有肯定确认为脂肪酸,即使在两者中都检测到了指示脂肪酸酯类存在的74质量的离子,尤其是在峰2中尤为显著。根据与其它脂肪酸峰的峰高的比较,在一个分析的鸸鹋油样品(Makin)中峰2构成了大约总脂肪酸的3-4%,而另一个样品(A2-100G)中为6-7%。
为了探究这两种成分为羟脂肪酸的可能性,用苯/甲醇/1%硫酸于100℃水解鸸鹋油样品2小时。在提取到己烷中后,水解产物样品在TLC平板上于己烷-醚-乙酸(80:20:1)中进行色谱分析并曝露于碘蒸气来检测区带。虽然在这些条件下,鸸鹋油几乎完全水解,但是没有羟脂肪酸存在的证据。检测到的成分只有标准(非羟基化的)脂肪酸酯以及少量的碱稳定脂类。另一种可能性是,峰1和2是由甘油二酯的乙酰化作用形成的。大多数动物和植物脂肪,包括鸸鹋油,含有少量的通常由甘油三酯的分解形成的甘油二酯。没有对这种可能性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11.3固醇分析
鸸鹋油和金枪鱼油中大约存在30种固醇,而橄榄油中存在28种固醇(表8)。其中,鸸鹋油类中的15种固醇,和橄榄油中的19种用未练和质谱的气相色谱不能确定。给出的数据为占总固醇的百分比。胆固醇是两种Adelaide鸸鹋油样品中固醇级分的主要成分。它分别占有Makin和G53鸸鹋油固醇的70%和55%。另外鉴定了14种固醇。以显著量存在的其它成分仅为4,23,24-三甲基-5α-胆甾-22E-烯-3β-醇(3.7和7.1%)。
表8鸸鹋,a和橄榄油的固醇分析
固醇     样品油(%总固醇)
鸸鹋(Makin)    鸸鹋    鸸鹋KM  金枪鱼油  橄榄油(53G)
   总的未确定峰5α-胆甾烷24-降脱氢胆固醇C26固醇Patinosterol反式-22-脱氢胆固醇胆固醇二氢胆固醇24-脱氢胆固醇菜子固醇24-亚甲基胆固醇24-甲基胆固醇豆甾醇β-谷固醇Isofilcosterol4,23,24-三甲基-5 α-胆甾-22E-烯-3β-醇     182         33      34        1.0     640.5         0.3     0.2       0.5     1.11           0.5     0.1       3.1     1.00.6         0.1     2.3       0       3.20.6         0.1     0.1       0       1.10.6         0.1     0         0.9     070          55      43        85      51.5         1.1     0.3       0       00.9         0.6     1.2       0       00.9         0.1     1.7       0       00.1         0       2.9       0       0.80.2         0.2     1.5       0       1.50.9         0.7     1.9       0       00.7         1.3     0.8       0       2.10.2         0.6     0         0.1     03.7         7.1     10.0      0       1
所有数据都是油中存在的总固醇的百分比
许多其它成分,诸如谷固醇,二氢胆固醇和谷固醇是植物固醇,因此能从膳食中得到。另外的15种成分,其中的许多被认为是固醇,也检测到了但没有确定。这些数据为鸸鹋油的复杂性及其组成的可变性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植物固醇的存在表明饮食可影响次要成分的浓度和组成。
Makin和G53鸸鹋油类中存在的其它固醇是在胆固醇之前洗脱出来未确定的固醇(UI)(分别为5和13%),4,23,24-三甲基-5α-胆甾-22E-烯-3β-醇之前洗脱出来的UI固醇(分别为5和5%),以及二氢胆固醇(分别为2和1%)。未确定峰在所有试验样品中存在并且直到使用气相色谱联用质谱仪才能进行鉴定。
也存在几种痕量的其它固醇,包括5α-胆甾烷,24-降脱氢胆固醇,C26固醇,patinosterol,反式-22脱氢胆固醇,二氢胆固醇,24-脱氢胆固醇,24-亚甲基胆固醇,24-甲基胆固醇,豆甾醇,β-谷固醇和isofucosterol(都≤1%)。β-谷固醇是橄榄油样品中主要的固醇(21%)。橄榄油样品中确定为胆固醇的峰值不可能是胆固醇。它可能是一种迁移很靠近胆固醇的长链醇(28:0)。
金枪鱼油主要含有胆固醇(85%)。
11.4多酚分析
在橄榄油中发现了最高浓度的酚类,其值高达每升708μmol(表9)。许多其它植物油类(向日葵,芸苔,大豆油)中的水平较低。Makin鸸鹋油中酚类的水平与在芸苔和花生油中检测到的相当(每升25.0对21.7和25,0和27.1和30.0μmol)(表9)。由于酚类在植物中是常见的,从饮食来源得到鸸鹋油酚类是可能的。橄榄油和其它食用油的总酚级分通常含有简单和复杂酚的混合物。虽然鸸鹋油酚类没有确定,但它们包括化合物的混合物是可能的。它们的存在进一步表明了鸸鹋油的复杂性。考虑到它们的强抗氧化剂特性和它们调节免疫细胞活性的能力(17),它们直接的或与油中存在的其它成分协同导致鸸鹋油的抗炎活性是可能的。
表9植物和动物油类/脂肪范围内酚的含量
样品                                         酚浓度(μmol/l)
菜籽油(No Frills)                            0.0
液体石蜡BP                                   0.0
水                                           0.0
向日葵油(Sunbeam)                            1.4
菜籽油(No Frills)                            1.4
水                                           1.7
向日葵油(Sunbeam)                            5.7
液体石蜡BP                                   8.3
大豆油                                       8.6
大豆油                                       8.6
牛酪油                                       15.7
鸸鹋油(Emu Fire)                             18.3
蓖麻油BP                                     21.7
蓖麻油BP                                     25.0
花生油                                       27.1
花生油                                       30.0
橄榄油(J.laforgia Young Trees 2000)          690.0
橄榄油(J.laforgia Young Trees 2000)          708.6
Makin鸸鹋油                                  25.0
12.鸸鹋油的抗炎特性
12.1鸸鹋油对慢性炎症反应的作用
在这些实验中,首先使用的是Makin鸸鹋油制品,因为它是在“指导”的条件下制备的。通过迟发型超敏反应测定慢性炎症应答。该反应由一种抗原起始并由接着的不同位点的抗原攻击诱出。该应答是致敏T淋巴细胞特异性的,其迁移并在抗原攻击位点积累。然后这种细胞导致其它淋巴细胞的非特异性积累和巨噬细胞的大量募集。这代表在发生组织损伤的炎症疾病中所看到的反应的显著模式。在这些研究中,我们使用了绵羊红细胞(SRBC)作为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抗原。小鼠用SRBC进行皮下预处理,5天后用SRBC在足垫进行攻击,24h后测定肿胀的量。这些研究中,通过在抗原攻击前3小时进行腹膜内注射50μl Makin鸸鹋油以评估鸸鹋油对抗炎应答的作用。图5中所示的数据显示用鸸鹋油预处理的小鼠产生了显著被抑制的DTH应答,这表明鸸鹋油具有抗炎活性。
发现鸸鹋油的这种活性由于注射的鸸鹋油的量的降低而成比例的降低(图6)。因此,当注射120μl时,大约抑制了70%的DTH应答,相比较的注射30μl鸸鹋油时为25%。
进行了几个实验来验证Makin鸸鹋油对DTH炎症的作用的可重复性。用50μl油进行ip给药。表10中的结果显示,在所有情况中,鸸鹋油在抑制炎症应答上是有活性的。
表10验证Makin鸸鹋油对DTH应答的作用的实验总结
实验号            抑制DTH应答(平均值±SEM)的%
1                             42.9
2                             46.7
3                             38.8
4                             43.5
5                             25.2
6                             56.0
(平均值±SEM)                 42±4.1
小鼠用SRBC进行皮下免疫,5天后用SRBC在后足垫进行皮下攻击。在攻击前3小时,用50μl鸸鹋油通过ip处理小鼠。通过测定足垫肿胀的厚度来评估DTH反应。每个实验中每组使用5只小鼠。
测试了来自命名为CI的鸸鹋油治疗(EOT)市售来源的鸸鹋油乳膏。软膏用于局部施用,并含有少量的桉树和熏衣草油。在用SRBC攻击前1h将乳膏施用于小鼠的足垫。图7中显示的结果表明,CI被高度免疫抑制,导致足垫肿胀减少了60%。
12.2不同鸸鹋油制品的抗炎特性比较
对进行了化学分析的各种鸸鹋油制品,也比较它们降低炎症应答的能力。用SRBC致敏的小鼠组并在抗原激发前3h,通过腹膜内途径接受了一种类型鸸鹋油。从图8中显示的结果可以证实Makin鸸鹋油是最有效的。其它的鸸鹋油则显示了较差的抗炎活性。
12.3用鸸鹋油进行抗原攻击处理之前和之后的比较
可以根据甚至已经发炎之后其阻止发炎的能力,来评估一种物质治疗炎症反应的功效。这通过使用DTH模型对鸸鹋油进行检测。在起始的研究中,进行的实验中鸸鹋油预处理的时间是从攻击前1h到5h。这样,SRBC预处理小鼠在SRBC攻击前1,3和5h,用50μl Makin鸸鹋油通过腹膜内途径进行预处理。结果显示,该油如果在激发前1h给予时是最有效的(图9)。
在进一步的实验中,检测了直到用SRBC激发3h后才用鸸鹋油对小鼠进行的延迟处理对DTH反应发生的影响。该研究用于比较抗原攻击前3h预处理与3h后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处理延迟Makin鸸鹋油也是有效的,而且实际上,延迟处理显著地比激发前进行处理的抑制性更强(图10)。
12.4鸸鹋油对急性炎症的作用
急性炎症由嗜中性粒细胞而不是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控制,虽然后面两种细胞类型也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这可以使用一个已建立的角叉菜聚糖诱导炎症应答模型来进行测试。该模型用于检测鸸鹋油对急性炎症的作用。在接受角叉菜聚糖到后足垫中前3h,用Makin鸸鹋油通过腹膜内途径处理小鼠。然后在注射角叉菜聚糖24h后测定肿胀。数据表明所述油在抑制角叉菜聚糖诱导的炎症应答中是很有效的(图11)。每个DTH反应中,预处理小鼠1h,3h,5h的比较显示1h是最有效的(图12)。
鸸鹋油后处理对急性炎症和角叉菜聚糖诱导炎症作用的检测显示,用该模型延迟处理在抑制炎症方面是有效的(图13)。使用慢性炎症,观察到了对炎症更大程度的抑制。
12.5提炼温度对鸸鹋油化学组成和抗炎活性的影响
对Makin鸸鹋脂肪(EF)于40℃加热2h,除去油,对剩下的脂肪于60℃加热2h。收集油之后,于80℃加热脂肪,并收集在该温度下产生的油。
通过GC分析在3种不同提炼条件下制备的油。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不同提炼温度制备的鸸鹋油的脂肪酸GC分析
    表11:不同提炼温度制备的鸸鹋油的脂肪酸GC分析
脂肪酸 Makin  EO1-40c  EO1-60C  EO1-80C
 8:0
 9:0
 10:0
 11:0
 12:0  0.03  0.03  0.03  0.03
 13:0
 14:0  0.42  0.39  0.37  0.40
 15:0  0.07  0.03  0.03  0.03
 dma 16:0
 16:0  20.54  26.65  26.71  27.13
 17:0  0.22  0.08  0.09  0.09
 Dma 18:0
 18:0  11.14  8.12  8.49  7.90
 20:0  0.21  0.10  0.10  0.09
 22:0  0.03
 24:0
 总饱和脂肪酸  32.67  35.39  35.82  35.67
 反式16:1  0.03
 反式18:1ω9  0.32  0.23  0.23  0.23
 反式18:1ω7  0.19
 反式18:2  0.04
 总反式脂肪酸  0.58  0.23  0.23  0.23
  11:1
  12:1
  13:1
  14:1   0.09   0.14   0.13   0.16
  15:1
  16:1ω9   0.15   0.10   0.10   0.11
  16:1ω7   2.95   5.71   5.51   6.05
  17:1
  18:1ω9   47.88   46.37   46.31   45.64
  18:1ω7   2.68   2.71   2.72   1.84
  19:1   0.05
  20:1ω11   0.06   0.06   0.06   0.06
  20:1ω9   0.41   0.25   0.25   0.23
  22:1ω11
  22:1ω9   0.02
  24:1ω9
  总单烯酸   53.41   55.32   55.06   54.90
  18:2ω9   0.02
  20:2ω9   0.03
  20:3ω9   0.03   0.02   0.03   0.03
  总ω9   49.26   46.75   46.69   46.00
  总ω7   4.78   8.42   8.22   8.73
  9,11 18:2 cLA   0.06   0.05   0.05   0.05
  10,12 18:2 cLA
  18:2ω6   11.95   8.19   7.98   8.30
  18:3ω6   0.04   0.02
  20:2ω6   0.10   0.06   0.06   0.06
  20:3ω6   0.02
  20:4ω6   0.09   0.04   0.04   0.05
  22:2ω6
  22:4ω6   0.04
  22:5ω6
  总ω6   12.24   8.28   8.10   8.41
  16:2ω3   0.08   0.02
  18:3ω3   0.82   0.67   0.65   0.70
  18:ω3
  20:3ω3
  20:5ω3
  22:5ω3   0.04   0.02
  22:6ω3
  总ω3   0.94   0.67   0.69   0.70
结果显示,3种制品的主要和次要脂肪酸组成几乎相同。与其它的鸸鹋油制品相比,脂肪组成相似。
然后测试3种油对角叉菜聚糖诱导的炎症应答的影响。用120μl的每种鸸鹋油制品(40℃,60℃或80℃)预处理小鼠3h,然后在后脚爪用角叉菜聚糖进行处理。结果显示,虽然3种都抑制炎症反应,但是60℃提炼的产生了最大效力的油,接着是80℃的(图14)。提炼温度的影响在DTH反应中也观察到了,80℃和100℃油制品抗炎效果最好(图15)。
12.6鸸鹋油乙醇可溶性级分的活性
制备Makin鸸鹋油的乙醇可溶性成分,并使用几种炎症的体外参数检测其抗炎特性。测试乙醇可溶性级分抑制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应答的能力。
12.6.1T淋巴细胞应答
将Makin鸸鹋油溶于乙醇中。然后测试该乙醇可溶性油级分抑制有丝分裂原刺激的人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从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并用该级分的稀释液预处理30min,然后用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攻击。48小时后使用3H-TdR结合作为DNA合成的标记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
用鸸鹋油乙醇可溶性级分预处理的淋巴细胞显示了对PH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的显著抑制(图16)。这方面已经重复了几次并重复获得了类似的结果。表12显示了来自检测Makin鸸鹋油乙醇提取物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的多个实验的结果。使用所述分析系统,测试了在40℃,60℃和80℃提炼的油类的乙醇级分。有趣的是,60℃和80℃的油类比40℃的更有活性(图17)。
表12检测Makin鸸鹋油的各种乙醇提取物对用PHA刺激的人T淋巴细胞中淋巴细胞增殖应答的影响的实验总结。50μl体积的纯化T淋巴细胞(4×106/ml)置于U形底的孔中,等体积的乙醇或Makin鸸鹋油乙醇提取物(最终为1%总鸸鹋油体积)被加入到该孔中。在100μl5%AB血清或2μg/μl PHA(5%AB血清中)加入到该孔中之前,细胞于37℃/5%CO2/湿度大气压下培养30min。然后将所述孔在37℃/5%CO2/湿度大气压下培育48小时。在收集前6小时,细胞用1μCi的甲基-3H-胸腺嘧啶核苷进行脉冲。使用β计数器测定结合的辐射强度。
实验号                  淋巴细胞增殖应答抑制%
1                              84.3±1.5
2                              84.2±5.5
3                              85.0±8.5
4                              99.9±0.14
5                              99.75±0.045
平均值±sem                    90.63±3.76
考虑到发现Makin鸸鹋油在抑制DTH中比G53鸸鹋油具有更高的活性,因此这两种油制品的乙醇级分用于比较它们抑制PH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图18中的数据显示,Makin鸸鹋油抑制了>90%的T淋巴细胞应答,G53鸸鹋油仅抑制了50%的这种应答。
12.6.2单核细胞功能
进一步的实验检测了鸸鹋油对T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在每个淋巴细胞增殖检测中,单核白细胞级分用Makin鸸鹋油乙醇级分进行预处理,然后用PHA刺激。培养48小时后,检测上清液的细胞因子,IFN-γ,TFN-β和IL-2的水平(图19)。
结果显示,这些细胞因子的产生,尤其是IFN-γ被抑制。作为单核白细胞附着级分而制备的单核细胞用Makin鸸鹋油乙醇级分预处理,然后用细菌脂多糖(LPS)进行刺激。通过测定培养的处理或未处理单核细胞中的细胞因子来评估对TNF-α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鸸鹋油的Makin乙醇级分是LPS诱导的细胞因子产生的一种较差抑制剂(图20)。
12.6.3嗜中性粒细胞附着
由于嗜中性粒细胞是急性炎症的主要支持物,所以进行了关于乙醇可溶性鸸鹋油级分是否对嗜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性应答的影响对嗜中性粒细胞组织的汇集是必要的,以及嗜中性粒细胞在炎症位点的聚集是否需要嗜中性粒细胞附着到血管内皮。可以通过上调嗜中性粒细胞表面的整联蛋白以及内皮组织上的吸附分子来促进这种附着。
在第一组研究中,嗜中性粒细胞曝露于Makin鸸鹋油乙醇级分中,然后用佛波醇肉豆蔻酸乙酯(PMA)进行刺激。结果显示,可通过用油的这种级分进行预处理来抑制PMA诱导的嗜中性粒细胞对塑料表面附着的上调(图21)。
第二组研究中,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曝露于Makin鸸鹋油乙醇级分。冲洗细胞,然后用肿瘤坏死因子(TNF)进行刺激来上调吸附分子。添加新鲜的嗜中性粒细胞到内皮细胞单层,并对嗜中性粒细胞附着程度进行定量。(TNF)刺激的内皮细胞显示了增强的嗜中性粒细胞附着并且其在用鸸鹋油预处理的嗜中性粒细胞细胞培养物中显著降低(图22)。
12.6.4嗜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
嗜中性粒细胞迁移到感染位点的能力依赖于它们的趋化应答。在该研究中,通过测定嗜中性粒细胞向趋化剂,三肽fMLP的迁移程度来对嗜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应答进行定量。图23中所示的数据显示,已经用Makin鸸鹋油乙醇级分预处理的嗜中性粒细胞显示了较差的趋化应答。
12.7鸸鹋油抗T细胞活性的进一步鉴定
最初的研究显示了鸸鹋油中发现的某些不饱和脂肪酸中能抑制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应答。因此,我们的结果显示与18:1ω9,18:0和18:2相比,18:2ω6具有更强的抑制性(图24)。
由于想象长链脂肪酸诸如18:2ω6负责抗T细胞作用,令人关注的是发现血清中的脂肪酸结合蛋白是否能阻止乙醇级分中存在的这种活性。用Makin鸸鹋油乙醇级分在存在和缺乏5%人全血组AB血清的条件下预处理淋巴细胞,然后用PHA刺激。图25中的数据显示,血清能阻止鸸鹋油乙醇级分对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
通过GC对Makin鸸鹋油乙醇级分进行的化学分析显示全油中脂肪酸以相似的比例存在(表13)。但是18:2ω6有较小的增加。
表13
Figure A0380508000451
对乙醇可溶性鸸鹋油级分也进行了TLC分析(分析)。显示出7条带(图26)。令人感兴趣的是,条带3对应18:2ω6。也进行了一个预电泳,如图27所示,显示了8个级分。然后测试这些级分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表明,主要活性与级分3,4和6相关,与级分3相当(图28)。其它的级分具有较低的活性。令人感兴趣的是,级分3对应于18:2ω6迁移。
12.8鸸鹋油甘油三酯级分的抗炎特性
乙醇不溶性级分主要含有油的甘油三酯成分。测试了其对DTH反应的抑制活性。在这些实验中,用鸸鹋油的甘油三酯级分在抗原激发前3h或者在激发后3h处理小鼠。当甘油三酯级分在抗原激发之前或之后施用时,DTH应答显著降低到与全油相似的程度(图29)。
参考文献
1.Kresina,T.F.(ED)免疫调节剂(Immuen Modulating Agents).Marcel Dekker,New York,pp1-557,(1997)。
2.Craig-Schmidt,M.鸸鹋:重要的油鸟(Emu:premier oilbird).IFORM 8,245-252(1997)。
3.Bennett,G.主要针对新南威尔士动物和植物产物的观察;汇集澳大利亚的博物学者(Observation principally on the Animal andVegetable Products of New South Wales;Gatherings of a Naturalist inAustralia.)London.John Van Voorst,Paternoster Row;1860。
4.Snowden,J.M.和Whitehouse,M.W.鸸鹋油对大鼠的抗炎Anti-inflammatory of emu oils in rats.Inflammopharmacology,5,127-132(1997)。
5.Lopez,A.,Sims,D.E.,Ablett,R.F.,SKinner,R.E.,Leger,L.W.,Lariviere,C.M.,Jamieson,L.A.,Martinez-Burnes,J.A.和Zawadzka,G.G.,鸸鹋油对小鼠巴豆油诱导的耳炎的效果(Effect of emu oil on auricularinflammation induced with croton oil in mice).Am.J.Vet.Res.60(12):1558-1561(1999)。
6.Fein,E.,Caputo,J.和Nagal,K.鸸鹋油的治疗用途(Therapeuticuses of emu oil).1995年提交的美国专利5,472,713。
7.Whitehouse M.W.,Turner A.G.,Davis C.K.C.和Roberts M.S.鸸鹋油:土著医药中无毒透皮抗炎药的来源(Emu oil(s):A source ofnon-toxic transderm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in aboriginal medicine).Inflammopharmacology,6,1-8(1997)。
8.Ferrante,A,Rowan-Kelly,B.&THONG,Y.H.通过两性霉素处理抑制小鼠的免疫应答(Suppression of the immunological responses in miceby treatment with amphotericin B).Clin.& Exp.Immunol.38,70-76(1979)。
9.Costabile,M.,Hii,C.S.T.,Robinson,B.S.,Rathjen,D.A.,Pitt,M.J.,Easton,C.,Miller,R.C.,Poulos,A.,Murray,A.W.,和,A.(一种长链聚不饱和脂肪酸,β-氧代21:3n-3,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细胞因子产生,迟发型超敏,角叉菜聚糖诱导的脚爪水肿反应以及选择性靶定细胞内信号(A Novel 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β-oxa21:3n-3,inhibits T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cytokine production,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carrageenan-induced paw oedema reaction andselectively targets intracellular signals).J.Immunol.167:3980-3987(2001)。
10.Fletcher,D.,Kayser,V.,&Guilbaud,G.给药时间对fbupivacaine渗透注射角叉菜聚糖大鼠止痛效果的影响(Influence oftiming of administration on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f bupivacaineinfiltration in carrageenan-injected rats).Anesthesiology 84,1129-1137(1996)。
11.Ferrante,A.&Thong,Y.H.从人血液通过hypaque-ficoll方法同时纯化单核和多形核白细胞的最佳条件(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simultaneous purification of mononuclear and polymorphonuclearleukocyte from human blood by the hypaque-ficoll method).J.Immun.Methods 36,109-117(1980)。
12.Ferrante,A.,Rowan-Kelly,B.&Thong,Y.H.由多粘菌素抗生素抑制有丝分裂原诱导的人白细胞应答(Inhibition of mitogen inducedhuman lymphocyte responsiveness by polymixin antibiotics).Int.Arch.Allerg.&Appl.Immunol.69,279-281(1982)。
13.Staugas,R.E.M.,Harvey,D.P.,Ferrante,A.,Nandoskar,M.和Allison,A.C由铜绿假单胞菌诱导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1,外毒素A诱导的对淋巴细胞中的淋巴细胞增殖,TNF,淋巴毒素,γ干扰素和白介素-1的抑制(Induction of tumour necrosis factor and interleukin-1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exotoxin A-induced suppression oflymphoproliferation,TNF,lymphotoxin,interferon gamma andinterleukin-1 in human leukocytes).Infect.Immun.60,3162-3168(1992)。
14.Bates,E.J.,Ferrante,A.,Robinson,B.,Smithers,L.和Poulos,A.脂肪酸结构对嗜中性粒细胞附着,脱粒和对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Effect of fatty acid structure on neutrophil adhesion,degranulation anddamage to endothelial cells).Atherosclerosis.116,247-259(195)。
15.Huang,Z.H.,Bates,E.J.,Ferrante,J.V.,Poulos,A.,Robinson,B.S.和Ferrante,A.由花生四烯酸及其羟化和氢过氧衍生物抑制刺激诱导的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E-选择蛋白内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表达(Inhibition of stimuli-induced endothelial cell intercellularadhesion molecule-1,E-selectin and vascular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expression by arachidonic acid and its hydroxy-and hydroperoxy-derivatives),Circulation Research.80,149-158(1997)。
16.Ferrate,A.,Goh,D.H.B.,Harvey,D.P.,Robinson,B.S.,Hii,C.S.T.,Bates,E.J.,Hardy,S.J.,Johnson,D.W.和Poulos,A.聚不饱和脂肪酸对嗜中性粒细胞的迁移抑制特性:脂肪酸结构,代谢和可能第二信使系统的作用(Neutrophil migration inhibitory properties of polyunsaturatedfatty acids:the role of fatty acid structure,metabolism and possible secondmessenger systems).J.Clin.Invest.93,1063-1070(1994)。
17.Visioli,F.和Galli,C.橄榄油的次要组分对心血管疾病的效果:新发现(The effects of minor constituents of olive oil on cardiovasculardisease:new findings),Nutrition Review 56,142-147(1998)。

Claims (31)

1.一种用于对物质进行分级,以便以标准方式评估其抗炎活性的分析系统,所述分析系统包括:
(i)注射合适抗原到哺乳动物的适当身体部位;
(ii)注射预定量的所述试验物质到相同的身体部位,或者用预定量的所述物质局部施用到所述哺乳动物;
(iii)测定由于注射所述抗原减少或减轻肿胀的程度;和
(iv)比较步骤(iii)中测定的所述试验物质的活性与一个具有已知抗炎特性的标准化合物的活性,所述标准化合物的活性通过步骤(i)到(iii)的相同分析系统进行测定,并已被用于产生一个分级系统以比较各种评估物质的功效。
2.一种用于对物质进行分级,以便以标准方式评估其抗炎活性的分析系统,所述的分析系统包括:
(i)测定T细胞,巨噬细胞或嗜中性粒细胞,或由其衍生的细胞系的体外制备物的活性;
(ii)添加所述物质到所述的T细胞,巨噬细胞或嗜中性粒细胞,或由其衍生的所述细胞系的制备物中;
(iii)在步骤(ii)中添加所述物质后,测定T细胞,巨噬细胞或嗜中性粒细胞,或由其衍生的所述细胞系的所述制备物的活性变化;和
(iv)比较所述物质的活性变化(如步骤(iii)中所测定的)与具有已知抗炎特性的标准化合物的活性变化,标准化合物的活性变化通过步骤(i)到(iii)的相同分析系统进行测定并已用于产生分级系统以比较各种评估物质的功效。
3.权利要求1或2的分析系统,其中所述物质是一种油或脂肪,一种油或脂肪的有机溶剂提取物,一种含有油或脂肪的制备物,或者一种油或脂肪的生物活性成分。
4.权利要求3的分析系统,其中所述的物质选自动物油,植物油,诸如茶树油,亚麻籽油,亚麻仁油,琉璃油和月见草油;鱼油;以及藻类,微生物和真菌油。
5.权利要求3或4的分析系统,其中所述的物质是鸸鹋油或鸸鹋油的乙醇提取物。
6.权利要求1的分析系统,其中在步骤(i)中,所述的抗原通过腹膜内注射或注射到所述哺乳动物的足垫或耳中。
7.权利要求1或6的分析系统,其中所述的抗原是角叉菜聚糖或绵羊红细胞。
8.权利要求1的分析系统,其中在步骤(ii)中,所述的物质是通过腹膜内注射或局部施用。
9.权利要求2的分析系统,其中所述的制备物是T淋巴细胞制备物并且所述活性是淋巴细胞增殖。
10.权利要求2的分析系统,其中所述的制备物是T淋巴细胞制备物并且所述活性是细胞因子的产生。
11.权利要求10的分析系统,其中所述的细胞因子选自白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和γ-干扰素。
12.权利要求2的分析系统,其中所述的制备物是嗜中性粒细胞制备物并且所述活性是趋化性。
13.权利要求2的分析系统,其中所述的制备物是嗜中性粒细胞制备物并且所述的活性是对内皮细胞的附着。
14.权利要求1或2的分析系统,使用连续减少量的所述物质重复其中的步骤(i)到(iv)。
15.权利要求14的分析系统,其中所述物质连续稀释在乙醇中。
16.一种治疗或缓解哺乳动物T细胞介导的疾病或病症或者嗜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疾病或病症症状的药用组合物,所述的药用组合物含有鸸鹋油,或其生物活性提取物或组分,任选地含有一种载体赋形剂。
17.权利要求16的药用组合物,其中的疾病或病症是免疫复合物疾病,肾脏疾病,肾炎,关节炎,肾小球炎,血管炎,痛风,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心血管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乳房疼痛/经前综合征,哮喘,神经疾病,注意力缺陷障碍(ADD),牛皮癣,视网膜疾病,痤疮,脓毒症,肉芽肿病,炎症,再灌注损伤,囊性纤维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生热,糖尿病,肠炎,Crohn氏病,多发性硬化症(MS),全身性硬化症,骨关节炎,遗传过敏性皮炎,过敏接触性皮炎,移植物排斥(移植物抗宿主病)或植入。
18.权利要求16或17的药用组合物,其中所述生物活性提取物或组分选自甘油三酯级分或甘油三酯级分成分,固醇级分,固醇级分成分,酚级分,酚级分成分,碱稳定级分,碱稳定级分成分,有机溶剂提取物,有机溶剂提取物成分及其混合物。
19.权利要求16到18任一项的药用组合物,为口服,注射或者局部组合物。
20.权利要求19的药用组合物,为可注射的组合物。
21.一种治疗或缓解哺乳动物T细胞介导的疾病或病症或者嗜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疾病或病症症状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施用有效剂量的含有鸸鹋油或其生物活性提取物或组分的组合物。
22.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的疾病或病症是免疫复合物疾病,肾脏疾病,肾炎,关节炎,肾小球炎,血管炎,痛风,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心血管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乳房疼痛/经前综合征,哮喘,神经疾病,注意力缺陷障碍(ADD),牛皮癣,视网膜疾病,痤疮,脓毒症,肉芽肿病,炎症,再灌注损伤,囊性纤维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生热,糖尿病,肠炎,Crohn氏病,多发性硬化症(MS),全身性硬化症,骨关节炎,遗传过敏性皮炎,过敏接触性皮炎,移植物排斥(移植物抗宿主病)或植入。
23.权利要求21或22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活性提取物或组分选自甘油三酯级分或甘油三酯级分成分,固醇级分,固醇级分成分,酚级分,酚级分成分,碱稳定级分,碱稳定级分成分,有机溶剂提取物,有机溶剂提取物成分及其混合物。
24.权利要求21到23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通过口服,肠胃外或局部进行施用。
25.权利要求24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通过注射进行给药。
26.有机溶剂在从生物活性油或脂肪中提取具有抗炎活性化合物中的应用。
27.权利要求26的应用,其中所述的生物活性油是鸸鹋油。
28.权利要求26或27的应用,其中所述有机溶剂是一种醇。
29.权利要求28的应用,其中所述醇是乙醇。
30.一种用于制备治疗用途鸸鹋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鸸鹋油,或从中可获得鸸鹋油的组织加热到至少40℃温度的步骤。
31.权利要求30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温度约为60℃,约80℃或约100℃。
CNA038050803A 2002-03-01 2003-03-03 油类的治疗特性 Pending CN16395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PS0821A AUPS082102A0 (en) 2002-03-01 2002-03-01 Therapeutic properties of oils
AUPS0821 2002-03-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9566A true CN1639566A (zh) 2005-07-13

Family

ID=3834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8050803A Pending CN1639566A (zh) 2002-03-01 2003-03-03 油类的治疗特性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123479A1 (zh)
EP (1) EP1481243A1 (zh)
CN (1) CN1639566A (zh)
AU (1) AUPS082102A0 (zh)
CA (1) CA2477738A1 (zh)
WO (1) WO2003075003A1 (zh)
ZA (1) ZA20040718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5261C (zh) * 2006-06-09 2008-10-15 杨德瑜 虫草鸸鹋油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CN112135616A (zh) * 2018-03-09 2020-12-25 女王大学 用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的n-酰化透明质酸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311081D0 (en) * 2003-05-14 2003-06-18 Btg Internat Limted Treatment of neurodegenerative conditions
AU2003902823A0 (en) 2003-06-04 2003-06-26 Athol Gillies Turner Biologically active oils
DE112004001520B4 (de) * 2003-08-18 2008-04-10 Btg International Ltd. Verwendung eines Lipidglyzerids festgelegter Struktur zur Herstellung eines Medikamentes zur Behandlung der multiplen Sklerose
US20080057116A1 (en) * 2004-07-28 2008-03-06 Pleva Raymond M Emu Oil and Fruit Composition
US20070197645A1 (en) * 2004-09-21 2007-08-23 Martin Keith F Treatment of adhd
GB0425932D0 (en) * 2004-11-25 2004-12-29 Btg Int Ltd Structured phospholipids
GB0504362D0 (en) * 2005-03-02 2005-04-06 Btg Int Ltd Cytokine modulators
GB0504333D0 (en) * 2005-03-02 2005-04-06 Btg Int Ltd Treatment of cytokine dysregulation
US7817636B2 (en) * 2008-01-30 2010-10-19 Cisco Technology, Inc. Obtaining information on forwarding decisions for a packet flow
JP6167267B2 (ja) * 2015-09-18 2017-07-26 株式会社保健科学研究所 皮膚や大腸粘膜の改善剤
CL2019001240A1 (es) * 2019-05-06 2020-03-20 Naturalis S A 90% Proceso para la obtención de composiciones biológicamente activas a partir de aceite de emú, composición farmacéutica antiinflamatoria y anti-irritante, y composición farmacéutica regenerativa de la pi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4278A (en) * 1899-06-03 1899-10-03 Leon Stilmant Speed-changing gear for cycles.
JP3172177B2 (ja) * 1990-11-14 2001-06-04 イミュー プロダクツ ウェスターン オーストレイリア ピーティーワイ. リミテッド エミュー油から誘導した抗炎性混合物
US5767156A (en) * 1993-10-06 1998-06-16 Peptide Technology Limited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uses thereof
US5472713A (en) * 1994-11-23 1995-12-05 Elf Resources, Inc. Therapeutic uses of emu oil
AUPN531195A0 (en) * 1995-09-11 1995-10-05 J.W. Broadbent Nominees Pty. Ltd. Lipid extract having anti-inflamatory activity
US20020182260A1 (en) * 1998-05-29 2002-12-05 Cellegy Pharmaceuticals, Inc.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and methods for 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
US20030031724A1 (en) * 2001-05-16 2003-02-13 Frank Orthoefer Anti-inflammatory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5261C (zh) * 2006-06-09 2008-10-15 杨德瑜 虫草鸸鹋油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CN112135616A (zh) * 2018-03-09 2020-12-25 女王大学 用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的n-酰化透明质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3075003A1 (en) 2003-09-12
CA2477738A1 (en) 2003-09-12
EP1481243A1 (en) 2004-12-01
AUPS082102A0 (en) 2002-03-21
ZA200407189B (en) 2006-02-22
US20050123479A1 (en) 2005-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488C (zh) 免疫抑制剂
Sinclair et al. The accumulation of arachidonate and docosahexaenoate in the developing rat brain
CN1639566A (zh) 油类的治疗特性
CN1606563A (zh) 甘油一酯和甘油二酯糖苷作为抗炎药物的用途
CN1219509C (zh) 迷迭香酸及其衍生物用于制备免疫抑制剂药物的用途
CN1955280A (zh) 潜能再生细胞及其培养方法
CN1293574A (zh) 防动脉硬化材料,免疫活化材料及食用该材料的脊椎动物及它们的卵
CN1827766A (zh) 体外细胞的培养方法
CN1642410A (zh) 高亚麻酸亚麻
CN1166174A (zh) 由木浆皂得到的甾醇组合物
CN1620301A (zh) 医药上可接受的带有磷酸盐-甘油的主体
CN1315859A (zh) 抗肥胖和降低内脏脂肪蓄积的物质及其用途
CN1835679A (zh) 人源免疫活性细胞的制备方法
CN1124785C (zh) 诱导水稻生成植物抗毒素的诱导剂的筛选方法和以诱导剂为有效成分的水稻病害防除剂
CN1684675A (zh) 用于诱导细胞凋亡的含有植物鞘氨醇衍生物的组合物
CN1666982A (zh) 来自牛樟芝菌丝体的新混合物和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245991C (zh) 鲨鱼肉提取物
CN1251678C (zh) 用于提升免疫力的医药组合物及茯苓萃取物
CN1335161A (zh) 全鹿骨粉胶囊
CN101077341A (zh) 橙黄决明素或其衍生物在制备降血脂药物中的应用
CN1684660A (zh) 含有白头翁提取物作为主要成分并具有增白效果的化妆品组合物
CN1884500A (zh) 一种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87104270A (zh) 改进的融合方法
CN1949979A (zh) 用于改变生物细胞内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组合物及方法
DE4216355A1 (de) Verfahren zur bereitstellung von antigen-spezifischen b- und t-lymphozyten sowie davon erhaltene monoklonale antikoerp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