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6777A - 车辆用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6777A
CN1636777A CN200410095485.3A CN200410095485A CN1636777A CN 1636777 A CN1636777 A CN 1636777A CN 200410095485 A CN200410095485 A CN 200410095485A CN 1636777 A CN1636777 A CN 1636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entioned
discharge orifice
vehicle
b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0954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尾忠司
上野幸雄
平尾繁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36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67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78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s
    • B60H1/00899Controlling the flow of liquid in a heat pump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24Devices purely for ventilating or where the heating or cooling is irrelevant
    • B60H1/247Disposition of several air-diffusers in a vehicle for ventilation-air circulation in a vehicle cabi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节车内空气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包括:设置在车辆顶篷部的空调单元(10)、蒸发器(24)及加热用热交换器(27),其中还具有形成在上述空调单元(10)内、对应于多种吹风模式使空气通路开口的多个排出开口部(13~17);设置在车辆天花板部、以分别连通于上述排出开口部(13~17)的方式连接的向车内吹送温度调节过的空调风的多个排出口(13a~17a);上述多个排出口(13a~17a)中的、向车内下方吹送暖风的制热用排出口(14a);以及用以吸入从上述制热用排出口(14a)吹出的暖风并朝向乘客脚部吹送的送风单元(40)。

Description

车辆用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在卡车等车辆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尤其涉及在车顶蓬设置空调单元、在制热时从车辆天花板部吹送空调风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在车辆天花板部或者车顶蓬上设置形成有空气通路的空调单元的方法,例如已知有JP09-249020A所记载的方法。这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可调节工程机械等小型特殊车辆驾驶室内的空气。该装置,在乘客头部上方的天花板部上设置有多个排出口以及与这些排出口相连导入来自空调单元的空调风的排出导管。
在特殊车辆的情况下,在车室天花板部的最前部设置具有底部除霜器(footdefroster)用排出口的排出导管,该底部除霜器沿车辆前窗玻璃的内侧面向下方吹送空气。在该排出导管上还连接着具有朝向车内乘客的上半身吹送空气的正面排出口的正面排出导管。相对上述排出导管,在车内后侧设置有空调单元。由此,在确保乘客头部空间的情况下,在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时,从不同的排出口吹出空调风,不会有损于乘客的舒适性。
但是,在进行制热而向乘客上半身吹送暖风时,一般的说,会有损乘客的舒适性。于是,在上述已有的装置中,在车室天花板部的最前部设置吹送暖风的底部除霜器用排出口,将暖风沿车辆前窗玻璃的内侧面向下吹出。与这种小型特殊车辆相比较,在卡车中,为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车辆顶蓬部和车辆天花板部的前面一侧的形状,一般都形成流线形状,这样在该部分上形成设置排出口和排出导管所需要的安装空间就非常困难。
此外,在卡车中,除了制冷运转中的正面模式(face mode)和制热运转中的底部除霜模式这两种以外,还具有消除前窗玻璃雾气的除霜模式、消除左右侧窗玻璃雾气的侧除霜模式、制热运转中的底部模式(foot mode)以及调节设置在乘客席后方的临时休息室空气的临时休息模式等多种吹风模式。所以在车辆天花板部上需要设置对应于这些模式的排出口和排出导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能够使从制热用排出口吹出的暖风形成气流,且不必把气流吹向乘客上半身,从而在制热时不会有损于乘客舒适性。
此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能够以并不在车辆天花板部上设置排出口和排出导管的方式构成空调单元,从而能够确保乘客的头部空间。
在本发明中,具有吸入从设置在车辆天花板部的空调单元向车室下部吹送的暖风而向乘客脚部吹风的送风单元。由此,在大大减小朝向乘客上半身吹送暖风的同时,向乘客脚部附近吹送暖风,制热时不会有损于乘客的舒适性。而且,由于即使制热用的排出口没有设置在车前方侧,也可以设置在车前窗玻璃和乘客之间,所以易于装配制热用的排出口。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设置在车辆顶蓬部的空调单元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图1中所示空调单元的排出开口部和排出口的空气通路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冷冻循环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冷冻循环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由设置在车辆顶蓬部的空调单元10、设置在车辆天花板部的多个排出口13a~17a、吸入车室内空气的吸入口18a以及设置在车辆仪表盘内的送风单元40所构成。空调单元10是一种向多个排出口13a~17a吹送空调风的单元,该空调风被从吸气口18a吸入车室内空气来调节温度。该空调单元通过分隔件12把空调箱11内分为上层和下层。在该上层中一体设置有压缩机21、冷凝器22等冷冻循环装置20,且形成有对应各种吹风模式在空气通路中开口的多个排出开口部13~17。在下层中,形成有分别从这些排出开口部13~17连通到各个排出口13a~17a处的空气通路。
如图4所示,冷冻循环装置20是根据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切换冷媒流向的热泵循环装置,在和压缩机21、冷凝器22、减压器23、蒸发器24以环状构成的用于制冷的制冷循环系统中,设置有四通阀29和蓄能器25。通过四通阀29进行切换,以便在制冷运转时使压缩机21压缩的高压冷媒流入冷凝器22侧,在制热运转时流入蒸发器24侧,并按照可将制冷运转时由蒸发器24蒸发的低压冷媒或者制热运转时由冷凝器22蒸发的低压冷媒切换至压缩机21的吸入侧的方式进行连接。
而且,蓄能器25设置在四通阀29和压缩机21的吸入侧之间,是一种可吸入制冷运转时由蒸发器24蒸发的低压冷媒或者制热运转时由冷凝器22蒸发的低压冷媒,并把气液分离的气体冷媒吸入压缩机21的容器。由此,制冷运转时,冷媒沿着图中所示的实线箭头a方向循环。制热运转时,冷媒沿着图中所示的虚线箭头b方向循环。
压缩机21是具有电机的电动压缩机,通过转换器21a电连接到由外部商用电源34和车辆用发动机或者电动机等车辆用动力源驱动发电来进行蓄电的蓄电器33上,且可由外部商用电源34或蓄电器33中任一个电源来驱动。卡车车辆在行驶时,从由车辆用动力源的驱动而蓄电的蓄电器33,将电源供给转换器21a上,从而驱动压缩机21。在车辆停止而车辆用动力源也停止时,从蓄电的蓄电器33或外部商用电源34中任一个向转换器21a供给电源,驱动压缩机21。
转换器21a用以控制向内置于压缩机21的电机输出电源的转速,并电气相连成由控制装置30控制的形式。转换器21a在从外部商用电源34接受电源的供给时,从图中没有示出的电源通过电源线(未示出)由外部商用电源34供给电源。
并且,冷凝器22用于冷凝在制冷运转时由压缩机21压缩的高温高压制冷气体,且和冷凝风扇22a组合,吸取空调单元10的外部空气,使其和冷凝器22进行热交换,从而冷凝。减压器23用以将冷凝的冷媒减压从而将其膨胀,这里由毛细管等构成。因此,由减压器23减压的冷媒流入蒸发器24内。
蒸发器24是一种用以将减压的冷媒蒸发的热交换器,并和送风机24a相组合,使蒸发器24及送风机24a和车室内相连通。通过送风机24a的驱动,吸取车内的空气,且使其与蒸发器24进行热交换,由多个排出口13a~17a中的任一个向车内吹送空调风。由蒸发器24蒸发的冷媒流入压缩机21的吸入侧。
在冷冻循环装置20中,设置有在制冷运转时以迂回的方式将压缩机21压缩的一部分高压冷媒输送到冷凝器22的迂回回路26。该迂回回路26中,设置有加热用热交换器27、电磁阀28和单向阀28a。加热用热交换器27将由蒸发器24冷却的空气和高压冷媒热交换,并进行加热。
此外,电磁阀28是一种开闭控制向上述加热用热交换器27中流通的高压冷媒流通的控制阀,且电连接在控制装置30上被控制。电磁阀28在制冷运转时以阀开启的方式控制。单向阀28a是用以防止冷凝器22冷凝的冷媒流入到加热用热交换器27侧的阀。而且,除了转换器21a之外,四通阀29、冷凝风扇22a、送风机24a和电磁阀28等电气设备都以可由控制装置30控制的方式电连接。控制装置30由计算机构成,基于由内气温传感器、外气温传感器、日照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31检测的检测信号和操作板32的操作信号,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预定的运算处理,来控制上述电气装置。而且,转换器21a、蓄电器33、外部商用电源34和控制装置30,和冷冻循环装置20相同,容纳在空调单元10内。
具体地说,如图1和2所示,在空调箱11的车辆左方侧设置有压缩机21,在其车辆前方侧,设置有冷凝风扇22a和冷凝器22。因此,从形成在空调箱11上的前开口部11a吸入的空气通过冷凝器22,经由冷凝风扇22a而通过冷凝器22的空气排出到外界。通过冷凝器22的一部分空气通过压缩机21,从形成在空调箱11上的格栅11b排出。
由此,能够由通过冷凝器22的一部分空气冷却压缩机21侧的电机。而且,在车辆行驶时从前开口部11a吸入行驶风。在压缩机21附近,虽然图中未示出,但设置有四通阀29、电磁阀28和蓄能器25。由此,连接这些制冷循环零件的冷媒配管就变得简洁。
与压缩机21相邻在被分隔成车辆右方侧的位置上设置有送风机24a和蒸发器24。而且,在送风机24a的空气流向的上游侧,在分隔件12上形成和车室内相连通的吸入开口部18。并且以使该吸入开口部18的上流端连接到设置在车辆天花板部的吸入口18a上的方式形成空气通路。由此,通过送风机24a从吸入口18a吸入车内的空气就被吹送到蒸发器24中。而且减压器23设置在该蒸发器24的流入侧,并配置在上述蒸发器24附近。
外导气口19形成在吸入开口部18后方侧的空调箱11侧。该外导气口19和吸入开口部18之间设置有图中没有示出的内外气切换门,通过控制该内外气切换门,来切换吸入送风机24a内的内外气体。
蒸发器24的空气流向的下游侧设置有空气混合门(air mix door)121和加热用热交换器27。其下游侧还形成有空气混合部12a。该空气混合门121是用以调节加热用热交换器27内迂回的空气和通过加热用热交换器27的空气之间混合比来进行温度调节的控制门。此外,空气混合部12a是将从空气混合门121流入的冷风和通过加热用热交换器27的热风相混合的一种空气腔,这里在分隔件12上形成有多个排出开口部13~17。
多个排出开口部13~17形成在分别与多个排出口13a~17a相连通的位置上。具体地说,例如从车辆前方侧到车辆后方侧,依次形成有除霜器开口部13、底部(foot)开口部14、侧除霜器开口部15、正面开口部16和临时休息用开口部17。因此,这些排出开口部13~17中,除霜器开口部13、底部开口部14、侧除霜器开口部15设置在车辆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上,而正面开口部16和临时休息用开口部17则形成在车辆右侧的驾驶席一侧。
如图3所示,以和设置在车辆天花板部的多个排出口13a~17a相连通的方式,在空调箱11的下层形成有空气通路。除霜器开口部13以和沿车前窗玻璃的内侧面向下吹送暖风的除霜器排出口13a相连通的方式形成空气通路。
底部开口部14,形成有空气通路,使其与在乘客和车前窗玻璃之间向下吹送暖风的底部(foot)排出口14a相连通。侧除霜器开口部15形成有空气通路,使其与沿车辆侧面窗玻璃的内侧面向下吹送暖风的侧除霜器排出口15a相连通。正面开口部16形成有空气通路,使其与向乘客上半身吹送冷风的正面排出口16a相连通。而临时休息用开口部17形成有空气通路,使其与向设置在乘客席后方的临时休息室吹送空调风的临时休息用排出口17a相连通。
而且,图3中单点划线所示的为横卧在驾驶席、助手席和临时休息室内的乘客。这些多个排出口13a~17a根据驾驶席、助手席和临时休息室的位置关系,设置在车辆天花板部上,除了临时休息用排出口17a以外,还可设置在驾驶席和助手席的左右两个相对的位置上。此外,底部排出口14a和侧除霜器排出口15a为吹送暖风的制热用排出口。此外,吸入口18a设置在助手席侧的右斜后方的位置上,和形成在空调箱11上的吸入开口部18的大致正下方位置相一致。
在形成于分隔件12上的多个排出开口部13~17,分别在空气流的上流侧设置有控制门(未示出)的同时,还设置有驱动该控制门(未示出)的驱动机构,根据各种吹风模式由控制装置30来控制打开开口。这些吹风模式分别为除霜模式、制冷模式、制热模式、除湿制热模式和临时休息室模式等运转模式,根据每一吹风模式,分别打开排出开口部13~17中任一个开口。
在除霜模式时,除霜器开口部13打开开口,在制冷模式时,正面开口部16打开开口。而且,在制热模式时,底部开口部14打开开口。进而,在除湿制热模式时,除霜器开口部13和侧除霜器开口部15打开开口,在临时休息室模式时,临时休息用开口部17打开开口。且,在制热模式时,除了底部开口部14以外,也可以打开除霜器开口部13和侧除霜器开口部15中的一部分,以防止车窗玻璃结雾。
进而,在以上构成中,转换器21a、蓄电器33、外部商用电源34和控制装置30等电气设备就容纳在图中未示出的空气混合部12a内的空间,例如容纳在不阻碍空气流的位置上。此外,对于蓄电器33,相比较于设置在空调箱11内,也可以设置在车辆发动机室内。此时,可缩短用以连接车辆侧面发动机和蓄电器33的粗线电源线,从而减小零件的成本。
本实施例中,在吹风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底部排出口14a吹出的空调风为暖风。因此在乘客和车辆前窗玻璃之间向下吹暖风的位置上设置有底部排出口14a,设置在仪表盘内的送风单元40吸入从该底部排出口14a吹出的暖风,朝向乘客的脚部吹出。
如图1所示,该送风单元40由送风机41、吸入口42和排出口43构成,整体设置在仪表盘内。上端的吸入口42设置在从底部排出口14a吹出空调风的吹风范围内,下端的排出口43朝向乘客脚部吹风。因此送风机41在底部开口部14处于开口的吹风模式时,电气连接到控制装置30上,被连动地控制。
其次,说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操作。首先在卡车行驶中(车辆用动力源驱动过程中),使车室内处于制冷的吹风模式时,通过操作板32内图中未示出的吹风模式开关,操作制冷模式和空调开关,由控制装置30,将四通阀29切换为制冷运转(图4中实线),转换器21a从通过驱动车辆用动力源而蓄电的蓄电器33接受电源而被控制,来驱动压缩机21。
通过驱动该压缩机21,来循环冷冻循环装置20内的冷媒。此外,通过送风机24a的动作,车内的空气被吸入到蒸发器24内,蒸发器24冷却的空调风通过正面开口部16,将冷风从正面排出口16a吹向乘客的上半身。由此,在卡车车辆的车室内进行通常的制冷运转。
此外,对于用以送货的车辆长时间停止而停止车辆用动力源的情况,在卡车车室内想制冷运转时,如果操作图中未示出的吹风模式开关和空调开关,转换器21a就可以通过控制装置30从驱动车辆用发动机而蓄电的蓄电器33处获取电源而进行控制,从而驱动压缩机21。由此,即使车辆用发动机停止,与上述行驶中同样,通过驱动压缩机21来循环冷冻循环装置20内的冷媒,通过送风机24a的动作,在卡车车室内继续进行制冷运转。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空调仅仅对应于蓄电器33内存储的蓄电量运转相应的时间。
此外,在停止了车辆用动力源的时候,利用图中未示出的电源线,转换器21a从外部商用电源34处获取电源时,接收外部商用电源34的电源供给信号,通过控制装置30,转换器21a从外部商用电源34获取电源进行控制,来驱动压缩机21,在卡车车室内进行制冷运转。
而且,除了配送货物之外,在停止车辆用动力源时,驾驶席上的司机想要在临时休息室内临时休息,如果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吹风模式开关,操作临时休息模式和空调开关,同时通过控制装置30驱动压缩机21,就可以打开临时休息用开口部17,由临时休息用排出口17a朝向临时休息室吹送冷风。由此能够制冷临时休息室。
另外,外部气温比较低且湿度比较高时,吹风模式为除湿制热模式时,如果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吹风模式开关,操作除湿制热模式和空调开关,通过控制装置30,电磁阀28就可以打开,加热用热交换器27内循环一部分高温高压冷媒,同时除霜器开口部13和侧除霜器开口部15都打开,从除霜器排出口13a和侧除霜器排出口15a吹送除湿的空调风,从而能够去除卡车车辆窗玻璃上的雾气。
在制热模式中,如果通过未示出的吹风模式开关操作制热模式和空调开关,借助于控制装置30,四通阀29被切换为制热运转(图4中虚线),压缩机21被驱动,高压气体就从压缩机21流入蒸发器24一侧。此外,底部开口部14打开开口,由送风机24a从底部排出口14a吹送暖风,同时送风单元40的送风机41进行操作,吸入底部排出口14a吹出的暖风,将暖风吹送到乘客的脚部。由此,就能将从乘客头上吹出的暖风导向乘客的脚部。
根据上面第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利用具有由蓄电器33或者外部商用电源34中任一个电源驱动的电动机的压缩机21,通过怠速运转限制,即使在停车而车辆用动力源被停下来时,也可将蓄电的蓄电器33或外部商用电源34中任一个作为电源来驱动冷冻循环装置20,从而调节车室内的空气。
此外,空调单元10由于以整体容纳有包括压缩机21的冷冻循环装置20的方式构成,且设置在车辆顶蓬部,所以就均不需要构成设置在发动机室侧和空调单元10之间的冷冻循环装置20的配管部件,因此空调单元10容易搭载在车辆上,同时又能够减少空调装置零件的数量。
另外,备有设置在车辆顶蓬部的空调单元10、设置在车辆天花板部的多个排出口13a~17a、及车辆仪表盘内的送风单元40。因此,吹风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尤其由于从乘客头上吹送暖风,所以通过吸入从底部排出口14a吹出的暖风,吹向乘客的脚部,能极大地减少吹在乘客上半身的暖风,同时,通过把暖风吹在脚部一侧,就不会有损制热时乘客的舒适性。而且,即使没有像以往那样把底部排出口14a设置在车辆前侧,但由于设置在车前窗玻璃和乘客之间,所以就不会有搭载底部排出口14a很困难的后顾之忧。
而且,由于送风单元40的吸入口42设置在从底部排出口14a吹出的暖风的吹风范围内,所以通过吸入底部排出口14a吹出的暖风,吹向乘客的脚部,就不会在制热时有损乘客的舒适性。进而,送风单元40由于设置在车辆前面的仪表盘内,送风单元40整体成形在该仪表盘内,所以不会有损于车内的结构,因而送风单元40可低成本地容纳在其间。
另外,冷冻循环装置20是用以根据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切换冷媒流向的热泵循环装置,在制热运转时,电动压缩机21压缩的高温高压冷媒流入到蒸发器24中,由于这个原因,虽然在以往所熟知的将蒸发器24和以车辆用发动机的冷却水作为热源的加热器芯组合在一起而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装置中,需要让冷却水流到加热器芯内用的施设到车辆顶蓬部的配管部件,但是作为热泵循环装置却不需要这种配管部件,因此易于空调单元10向车辆上搭载,同时还可以减少空调装置的零件数目。
而且,冷冻循环装置20可构成为将由压缩机21压缩的一部分高温高压冷媒流入到加热用热交换器27中,因此,对于因外界气温较低在车窗玻璃上产生结雾而要求进行除湿制热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就能够有效地将冷冻循环装置20中一部分冷媒用于加热而容易提高功能。
空调单元10形成有分为上层和下层的分隔件12,冷冻循环装置20设置在上层中,同时在分隔件12上形成有多个排出开口部13~17,而且在下层中分别形成有连通排出开口部13~17和各自排出口13a~17a的空气通路,连接排出口13a~17a和排出开口部13~17的排出导管形成在空调单元10内,但在车辆天花板部没有设置排出导管,从而可以保证乘客头顶和上述天花板部之间的头上空间。
而且,设置沿车前窗玻璃的内侧面向下吹送暖风的除霜器排出口13a、沿车侧面窗玻璃的内侧面向下吹送暖风的侧除霜器排出口15a、向乘客上半身吹送冷风的正面排出口16a、在乘客和车前窗玻璃之间向下吹送暖风的底部排出口14a以及向设置在乘客席后方的临时休息室吹送空调风的临时休息用排出口17a的同时,通过控制装置30,从多个排出口13a~17a中选定对应于各种吹风模式的排出口,进行控制。在卡车车辆中,通常用以恢复驾驶疲劳的临时休息室设置在乘客席的后部。于是,在停车时,即使车辆用动力源也被停下来,通过向临时休息室吹送空调风的方式,在临时休息室内进行空调。而且通过设置上述各种排出口13a~17a,卡车车辆中的空调就可成为对应于各种吹风模式的舒适空调。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送风单元40设置在车辆前面的仪表盘内。但是,也可以设置在车辆的车门内饰(door trim)内。具体的说,如图5所示,车辆左右车门内饰内分别设置有送风单元40a,上端吸入口42设置在能从侧除霜器排出口15a吹出空调风的吹风范围内,下端排出口43朝向乘客的脚部吹风。而且,送风机41处于侧除霜器开口部15打开开口的吹风模式时,以连动控制的方式和控制装置30电连接。
由此,和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吸入侧除霜器排出口15a吹出的暖风,吹向乘客脚部,在制热时就不会有损于乘客的舒适性。另外,通过在车门内饰中设置送风单元40a,该送风单元40a和车门内饰整体构成,而不会有损于车内部件,因而送风单元40a可低成本地容纳在其中。
(第三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由切换冷媒流向的热泵循环装置构成设置在空调单元10内的冷冻循环装置20。但如图6所示,也可以:将只用来进行制冷运转的冷冻循环装置20、和在蒸发器24的空气流下流侧的以车辆用发动机的冷却水作为热源的加热用热交换器即加热器芯50组合,作为用以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装置。
所需说明的是,此时,在冷凝器22和减压器23之间设置有储液器25a,在减压器23中设置有膨胀阀。由此,在车辆行驶中,就不会产生制热运转的安全问题。在车辆用动力源即车辆用发动机停止后,希望长时间制热非常困难,但能在车辆用发动机停止后短暂时间内在车内进行制热。
(其他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冷冻循环装置20被整体设置在空调单元10内,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将冷冻循环装置20中的、压缩机21、冷凝器22和冷凝风扇22a设置于发动机室内。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压缩机21由转换器21a和向转换器21a提供的电源来驱动的电动压缩机构成,但是也可以是由车辆用发动机驱动的压缩机21。但在这种情况下,当车辆用发动机停下来时,不能调节车内空气。
此外,上述实施例并不限于卡车车辆,对于单厢车辆,在停车后车辆用发动机停止时,也可以对室外露营车等车厢后部的空间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用于调节车室内空气,其包括:设置在车辆顶蓬部并形成有空气通路的空调单元(10)、设置在前述空调单元(10)内的用于冷却空气的蒸发器(24)、和设在前述空调单元(10)内的用于加热通过上述蒸发器(24)的空气的加热用热交换器(27、50),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在上述空调单元(10)内、对应多种吹风模式使空气通路开口的多个排出开口部(13~17);
设置在车辆天花板部、以分别与上述排出开口部(13~17)连通的方式进行连接的向车室内吹送由上述空调单元(10)进行温度调节后的空调风的多个排出口(13a~17a);
上述多个排出口(13a~17a)中的、将对车室内制热用的暖风向车室内下方吹送的制热用排出口(14a、15a);以及
能吸入从上述制热用排出口(14a、15a)吹出的暖风并朝向乘客脚部吹送的送风单元(40、40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制热用排出口(14a)以在乘客和车前窗玻璃之间向下吹送暖风的方式设置,上述送风单元(40)在上端具有吸入口(42),该吸入口(42)设置在从上述制热用排出口(14a)吹出暖风的吹风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送风单元(40)设置在车辆前面的仪表盘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制热用排出口(15a)以沿车辆侧面窗玻璃的内侧面向下吹送暖风的方式设置,上述送风单元(40a)在上端具有吸入口(42),上述吸入口(42)设置在从上述制热用排出口(15a)吹出暖风的吹风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送风单元(40a)设置在车辆的车门内饰内。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空调单元(10)中一体构成有冷冻循环装置(20),该冷冻循环装置(20)除了上述蒸发器(24)以外,还由电动压缩机(21)、冷凝器(22)和减压器(23)组成,上述电动压缩机(21)是通过由于车辆用动力源驱动发电而蓄电的蓄电装置(33)或外部商用电源(34)中任一种电源来驱动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冷冻循环装置(20)是根据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来切换冷媒流向的热泵循环装置,在制热运转时,由上述电动压缩机(21)压缩的高温高压冷媒流入到上述蒸发器(24)中。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冷冻循环装置(20)按照由上述压缩机(21)压缩的一部分高温高压冷媒流入到上述加热用热交换器(27)内的方式构成。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空调单元(10)形成有区隔上层和下层的分隔件(12),上述冷冻循环装置(20)设置在上层中,同时在分隔件(12)上形成有多个上述排出开口部(13~17),而且在下层中分别形成有连通上述排出开口部(13~17)和各自上述排出口(13a~17a)的空气通路。
10、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辆为卡车车辆,上述多个排出口(13a~17a)分别是沿车前窗玻璃的内侧面向下吹送暖风的除霜器排出口(13a)、沿车侧面窗玻璃的内侧面向下吹送暖风的侧除霜器排出口(15a)、向乘客上半身吹送冷风的正面排出口(16a)、在乘客和车前窗玻璃之间向下吹送暖风的底部排出口(14a)、以及向设置在乘客席后方的临时休息室吹送空调风的临时休息用排出口(17a),控制上述空调单元(10),以便对应各种吹风模式而从上述多个排出口(13a~17a)中选定排出口。
CN200410095485.3A 2003-10-10 2004-10-08 车辆用空调装置 Pending CN16367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52610A JP2005112297A (ja) 2003-10-10 2003-10-10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3352610 2003-10-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6777A true CN1636777A (zh) 2005-07-13

Family

ID=34543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95485.3A Pending CN1636777A (zh) 2003-10-10 2004-10-08 车辆用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092479A1 (zh)
JP (1) JP2005112297A (zh)
CN (1) CN1636777A (zh)
DE (1) DE102004048951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7678A (zh) * 2010-09-16 2010-12-29 无锡双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前置式汽车空调装置
CN102235730A (zh) * 2010-04-30 2011-11-09 南京飞洋汽车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空调电动压缩机自动调速控制器
CN102333661A (zh) * 2009-02-27 2012-01-25 株式会社东芝 车载用温度调节装置
CN102563943A (zh) * 2010-10-07 2012-07-11 威斯通全球技术公司 汽车空调设备的制冷剂循环回路
CN103707739A (zh) * 2012-10-09 2014-04-09 电装国际美国公司 空气调节系统、机动车辆空气调节系统、和机动车辆
CN105431315A (zh) * 2013-07-31 2016-03-23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制冷循环装置
CN106414124A (zh) * 2014-11-21 2017-02-15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6457972A (zh) * 2014-05-27 2017-02-22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制热装置
CN107848377A (zh) * 2015-07-29 2018-03-27 株式会社电装 加湿装置
CN109747389A (zh) * 2017-11-06 2019-05-14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空调出风口结构
CN109803843A (zh) * 2016-10-05 2019-05-24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车辆用空调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28890C5 (de) * 2005-06-22 2013-09-19 Spheros Gmbh Klimatisierungs-Dachmodul
US8033899B2 (en) 2005-08-31 2011-10-11 Kubota Corporation Cabin for a work vehicle
JP4528227B2 (ja) * 2005-08-31 2010-08-18 株式会社クボタ 農用トラクタのキャビン用空調構造
JP5039320B2 (ja) * 2006-04-27 2012-10-0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
BRPI0705494A2 (pt) * 2007-10-30 2009-06-23 Whirlpool Sa sistema de climatização de cabine veicular e módulo contendo o sistema
US20110016894A1 (en) * 2009-07-24 2011-01-27 Hammond Air Conditioning Ltd. Truck Air Conditioner for Keeping Cabin Temperature Comfortable Independently of the Vehicle Engine
JP5353974B2 (ja) * 2011-04-18 2013-11-27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車両用電源装置
DE102012208992B4 (de) * 2012-05-29 2024-02-1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Heiz-/Kühlkreislauf für Fahrzeuge, insbesondere für Hybridfahrzeuge oder reine Elektrofahrzeuge
JP5934074B2 (ja) * 2012-10-16 2016-06-15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ガス圧縮機
CN103144516B (zh) * 2013-03-18 2015-08-05 江苏大学 一种太阳能通风制冷装置
EP3075623B1 (en) * 2013-11-28 2020-03-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and railway vehicle provided with same
JP2016030559A (ja) * 2014-07-30 2016-03-07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
JP6522534B2 (ja) * 2016-02-29 2019-05-29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JP6576320B2 (ja) * 2016-10-14 2019-09-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ユニット
JP6613528B2 (ja) * 2017-11-02 2019-12-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JP7309324B2 (ja) * 2018-04-06 2023-07-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空調システム
GB2579546A (en) * 2018-11-30 2020-07-01 Jaguar Land Rover Ltd A vehicle system
CN109606076A (zh) * 2018-12-27 2019-04-12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改善公交车车内空气质量的装置
JP2020172138A (ja) * 2019-04-09 2020-10-22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車載用空調装置
CN114502398A (zh) 2019-11-08 2022-05-13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车用空调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11053A1 (de) * 1984-03-26 1985-10-03 Webasto-Werk W. Baier GmbH & Co, 8035 Gauting Klimatisierungsvorrichtung fuer fahrzeuge
JP3476899B2 (ja) * 1994-04-12 2003-12-10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3884909B2 (ja) * 2000-12-06 2007-02-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気車及びその制御装置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3661A (zh) * 2009-02-27 2012-01-25 株式会社东芝 车载用温度调节装置
CN102333661B (zh) * 2009-02-27 2014-03-05 株式会社东芝 车载用温度调节装置
CN102235730A (zh) * 2010-04-30 2011-11-09 南京飞洋汽车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空调电动压缩机自动调速控制器
CN101927678A (zh) * 2010-09-16 2010-12-29 无锡双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前置式汽车空调装置
CN102563943B (zh) * 2010-10-07 2016-02-10 汉拿伟世通空调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设备的制冷剂循环回路
CN102563943A (zh) * 2010-10-07 2012-07-11 威斯通全球技术公司 汽车空调设备的制冷剂循环回路
US9242527B2 (en) 2010-10-07 2016-01-26 Hanon Systems Refrigerant circuit of an HVAC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CN103707739B (zh) * 2012-10-09 2016-03-23 电装国际美国公司 空气调节系统、机动车辆空气调节系统、和机动车辆
CN103707739A (zh) * 2012-10-09 2014-04-09 电装国际美国公司 空气调节系统、机动车辆空气调节系统、和机动车辆
CN105431315A (zh) * 2013-07-31 2016-03-23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制冷循环装置
CN105431315B (zh) * 2013-07-31 2017-07-14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制冷循环装置
CN106457972A (zh) * 2014-05-27 2017-02-22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制热装置
CN106414124A (zh) * 2014-11-21 2017-02-15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6414124B (zh) * 2014-11-21 2018-12-07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7848377A (zh) * 2015-07-29 2018-03-27 株式会社电装 加湿装置
CN107848377B (zh) * 2015-07-29 2020-07-07 株式会社电装 加湿装置
CN109803843A (zh) * 2016-10-05 2019-05-24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车辆用空调单元
CN109803843B (zh) * 2016-10-05 2022-03-22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车辆用空调单元
CN109747389A (zh) * 2017-11-06 2019-05-14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空调出风口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112297A (ja) 2005-04-28
DE102004048951A1 (de) 2005-06-09
US20050092479A1 (en) 2005-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36777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321011C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空调系统
CN1611379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及安装该空调装置的货车
CN105764727B (zh) 热泵系统
JP4325668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8973387B2 (en) Vehicula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7000544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0384649C (zh) 用于公共汽车车顶的模块化空调装置
CN1300254A (zh) 车辆用空调系统
CN104271373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1039812A (zh) 车辆空气调节系统和空气调节方法
CN103673257A (zh) 汽车的用于吸热的换热器装置和空调系统
CN103121391B (zh) 一体式电动空调机
JP3596090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6457976A (zh) 车辆用加湿装置
CN112477543B (zh) 分体式汽车空调器
JP6658600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0436176C (zh) 用于公共汽车的模块化空调装置
CN201983536U (zh) 蒸发器装配结构及应用有该装配结构的车用顶置空调器
US20230074635A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102095287B (zh) 蒸发器装配结构及应用有该装配结构的车用顶置空调器
JP2013035484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01986329U (zh) 车载空调鼓风机调速模块
KR102172936B1 (ko) 냉난방 모듈, 차량용 공조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212828368U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