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3825A - 卡式音响装置和配备了它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卡式音响装置和配备了它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3825A
CN1633825A CNA038038390A CN03803839A CN1633825A CN 1633825 A CN1633825 A CN 1633825A CN A038038390 A CNA038038390 A CN A038038390A CN 03803839 A CN03803839 A CN 03803839A CN 1633825 A CN1633825 A CN 1633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ignal
card
sound device
vibration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038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84108C (zh
Inventor
宫田和彦
水卷秀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33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3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410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410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27/00Combined visual and audible advertising or displaying, e.g. for public addr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4Circuit arrangements, e.g. for selective connection of amplifier inputs/outputs to loudspeakers, for loudspeaker detection, or for adaptation of settings to personal preferences or hearing impair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7/00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01Transducers used as a loudspeaker to generate sound aswell as a microphone to detect sou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40/00Bending wave transducers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40/03Resonant bending wave transducer used as a microph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40/00Bending wave transducers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40/05Aspects relating to the positioning and way or means of mounting of exciters to resonant bending wave pa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5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in visual displaying devices, e.g. televisions, computer displays, lapto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For Audible Bands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卡式音响装在卡状基板上配备了由用于从外部输入声音信号的声音信号输入部和发出与输入至该声音信号输入部的声音信号相应的声音的发声部构成的组合,或由拾取外部的声音、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的拾音部和将从该拾音部得到的电信号输出到外部的声音信号输出部构成的组合,或者这两种组合。而且,发声部借助于根据输入至声音信号输入部的声音信号使卡状基板自身振动进行发声。另一方面,拾音部借助于将卡状基板自身的振动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拾音。

Description

卡式音响装置和配备了它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携带的、由卡状基板构成的卡式音响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有从外部装置取入图像进行显示的功能的便携式装置正在商品化。
但是,在现阶段由于具有如此显示功能的便携式装置具有扬声器功能和微音器功能,所以必须分别具备提供显示功能和音响功能的装置,因而难以使其为卡那样的大小。另外,虽然对提供显示功能的装置可以实现卡式化,但不具备扬声器功能或微音器功能,不能够欣赏伴随着图像的声音。
发明的公开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较简便地欣赏声音的卡式音响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卡式音响装置在卡状基板上设置了由用于从外部输入声音信号的声音信号输入部和发出与输入至该声音信号输入部的声音信号相应的声音的发声部构成的组合,或由拾取外部的声音、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的拾音部和将从该拾音部得到的电信号输出到外部的声音信号输出部构成的组合,或者这两种组合。
这样,由于卡式音响装置具有扬声器功能、微音器功能或这两者的功能,所以用户可以较简便地欣赏声音。
另外,也可以是借助于卡式音响装置自身的振动进行发声或拾音的结构。例如,可以制成上述发声部由振动部和使上述振动部根据输入至上述声音信号输入部的声音信号进行振动的激励源部构成,上述拾音部由上述振动部和将上述振动部的振动转换为电信号供给上述声音信号输出部的拾取部构成,上述卡状基板是上述振动部的结构。
这样,借助于使作为主体的卡状基板自身发生振动来进行发声或拾音,可以容易地实现薄型化和小型化。
另外,上述卡状基板也可以构成显示部。这时,也可以制成与上述卡状基板的进行显示的面相平行地设置上述振动部的结构。按照此结构,可以在同一面上进行显示以及发声和拾音。
另外,在上述卡状基板构成显示部时,也可以以上述卡状基板作为上述振动部。这时,可以在上述卡状基板的不进行显示的边框部分设置上述激励源部或上述拾取部。另外,当上述卡状基板为其一个面不用于显示的显示方式时,也可以将上述激励源部和上述拾取部设置在上述卡状基板的不用于显示一侧的面上。
按照前一种结构,由于在显示部的前面不存在振动部,所以可以提高显示品质,同时能促进薄型化。按照后一种结构,可以不降低显示品质而扩大激励源部和拾取部的面积,得到发声或拾音的增益。
另外,也可以具备多个上述激励源部、多个上述拾取部。按照此结构,可以提高发声和拾音的增益、进行立体声再生、实现方向性。利用显示部内的干涉作用可以减小振动对显示部的不利影响,即使是显示部用液晶等可动型材料,也能够改善或确保显示品质。
另外,上述激励源部也可以兼具作为上述拾取部的功能。即使在不能得到大的用于设置激励源部或拾取部的空间的场合,也容易实现扬声器和微音器两者的功能。
另外,在具备由上述声音信号输入部和上述发声部构成的组合以及由上述拾音部和上述声音信号输出部构成的组合这两种组合的场合,也可以选择它们中的一个使用。按照此结构,可以得到如收发报机那样的使用方法。
另外,在具备由上述声音信号输入部和上述发声部构成的组合以及由上述拾音部和上述声音信号输出部构成的组合这两种组合的场合,也可以设置:用于生成将输入至上述声音信号输入部的声音信号进行了相位反转的反相信号的反相信号生成部;以及将从上述拾音部得到的电信号与上述反相信号进行混合的混合部,将从该混合部得到的信号供给上述声音信号输出部。按照此结构,可以得到如电话机那样的使用方法。
另外,在具备显示部的场合,也可以制成显示工作与发声工作或拾音工作联动的结构。按照此结构,无需设置分别控制显示系统的电路块和音响系统的电路块的启动、停止的功能,这有助于简化电路结构、防止忘了使一种电路块的工作告一段落和降低功耗等。
另外,也可以是上述激励源部由根据被供给的电信号而进行伸缩的伸缩板构成,并直接设置在上述振动部上的结构。按照此结构,可以求得薄型化。
另外,也可以是上述激励源部由根据所供给的电信号而进行伸缩的伸缩板和用于保持该伸缩板的振动传递板构成,该振动传递板以部分地与上述振动部直接接触,同时在它与上述振动部之间部分地充填不妨碍振动的柔软物质的状态下被支撑的结构。按照此结构,可以得到激励增益。
另外,也可以具备由用于从外部输入影像信号的影像信号输入部和根据由该影像信号输入部输入的影像信号对上述显示部进行驱动的显示部驱动部构成的显示系统的电路块,并且该显示系统的电路块的一部分或全部在形成了上述显示部的电路元件的薄膜基板上直接形成。另外,也可以在形成了上述显示部的电路元件的上述薄膜基板上不仅直接形成上述显示系统的电路块,而且还直接形成用于处理声音信号的音响系统的电路块的一部分或全部。按照此结构,可以实现进一步的薄型化和小型化。
另外,作为形成了上述显示部的电路元件的薄膜基板,可以使用多晶硅薄膜。另外,上述显示部可以设置在两个面上。另外,也可以上述显示部设置在一个面上,上述操作部设置在另一个面上。
另外,作为上述显示部,可以采用:用液晶进行显示的装置;用EL元件进行显示的装置;借助于控制可动的像素部,改变入射光的反射或散射模式进行显示的装置;或者以FED(场发射显示)方式进行显示的装置等。借助于采用上述各种显示方式,可以求得薄型化。
另外,通过在处理图像和声音的各种电子装置中设置上述各种结构的卡式音响装置作为输入或输出声音的装置,或者作为输出图像的装置,用户可以较简便地欣赏声音或图像。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卡式音响装置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卡式音响装置的方框图。
图3是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卡式音响装置的方框图。
图4是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卡式音响装置的方框图。
图5是本发明第4实施形态的卡式音响装置的方框图。
图6是本发明第5实施形态的卡式音响装置的方框图。
图7是本发明第6实施形态的卡式音响装置的方框图。
图8是本发明第7实施形态的卡式音响装置的方框图。
图9是示出第7实施形态中的显示部驱动部和振动部驱动部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10是透射型液晶显示方式的显示部的剖面图。
图11是反射型液晶显示方式的显示部的剖面图。
图12是用EL元件进行显示的方式的显示部的剖面图。
图13是利用压电元件或微机械等控制可动的像素部,改变入射光的反射或散射状态来进行显示的方式的显示部的剖面图。
图14是FED方式的显示部的剖面图。
图15是示出粘合构成显示部的卡状基板和作为振动部的透明板的例子的图。
图16是示出在构成显示部的卡状基板的不进行显示的边框部分设置激励源部、拾取部或者激励源部兼拾取部的例子的图。
图17是示出在构成显示部的卡状基板的不进行显示的边框部分设置激励源部和拾取部的例子的图。
图18是示出在构成显示部的卡状基板的不用于显示一侧的面上设置激励源部、拾取部或者激励源部兼拾取部的例子的图。
图19是示出分别设置多个激励源部、拾取部、激励源部兼拾取部的例子的图。
图20是说明将激励源部、拾取部、激励源部兼拾取部设置在显示部上的位置的图。
图21是示出发声部和拾音部的一例结构的图。
图22是示出发声部和拾音部的另一例结构的图。
图23是在形成了显示部的电路元件的薄膜基板上形成显示系统的电路块的示意图。
图24是在形成了显示部的电路元件的薄膜基板上不仅形成显示系统的电路块,而且还形成处理声音信号的音响系统的电路块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25是在形成了显示部的电路元件的薄膜基板上不仅形成显示系统的电路块,而且还形成处理声音信号的音响系统的电路块的全部的示意图。
图26是示出在两面配备了显示部的卡式音响装置的图。
图27是示出在一个面上配备了显示部,在另一个面上配备了操作部的卡式音响装置的图。
实施发明的优选形态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的卡式音响装置如图1示出的原理图那样由具有与一般的信用卡或名片等大致相同尺寸的、极容易携带的卡状基板1构成,借助于其自身的振动实现扬声器功能或微音器功能。
图2是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卡式音响装置的方框图。声音信号输入部11从各种外部装置输入声音信号。振动部驱动部12利用由声音信号输入部11输入的声音信号驱动激励源部13。但是,如果声音信号输入部11的输出信号是足以驱动激励源部13的输出电平,并且就是声音信号本身,则不一定需要振动部驱动部12。激励源部13根据由振动部驱动部12驱动的电信号使振动部14振动。
作为激励源部13,使用了由石英、四水酒石酸钾钠晶体或陶瓷薄板构成的压电元件。而且,激励源部13设置在卡状基板1上,卡状基板1成为振动部14。因此,如图1中示出原理图那样,利用卡状基板1自身的振动进行发声。
图3是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卡式音响装置的方框图。振动部21根据外部的声音发生振动,拾取部22将振动部21的振动转换为电信号。振动部驱动部23将从拾取部22得到的电信号放大。但是,如果拾取部22的输出信号作为电信号有足够的输出电平,则不一定需要振动部驱动部23。声音信号输出部24将被振动部驱动部23放大了的电信号输出至各种外部装置。
作为拾取部22,使用了由石英、四水酒石酸钾钠晶体或陶瓷薄板构成的压电元件。而且,拾取部22设置在卡状基板1上,卡状基板1成为振动部21。因此,如图1中示出原理图那样,利用卡状基板1自身的振动进行拾音。
图4是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卡式音响装置的方框图。本第3实施形态是借助于将激励源部兼用作拾取部,有选择地实现扬声器和微音器两者的功能的卡式音响装置。首先,说明在起作为扬声器的作用时各部的工作。声音信号输入/输出部31从各种外部装置输入声音信号。振动部驱动部32利用由声音信号输入/输出部31输入的声音信号驱动激励源部兼拾取部33。激励源部兼拾取部33根据由振动部驱动部32驱动的电信号使振动部34振动。
接着,说明在起作为微音器的作用时各部的工作。振动部34根据外部的声音发生振动,激励源部兼拾取部33将振动部34的振动转换为电信号。振动部驱动部32将从激励源部兼拾取部33得到的电信号放大。声音信号输入/输出部31将被振动部驱动部32放大了的电信号输出至各种外部装置。
另外,不一定需要振动部驱动部32的情况与在第1实施形态和第2实施形态中已说明过的相同。
作为激励源部兼拾取部33,使用了由石英、四水酒石酸钾钠晶体或陶瓷薄板构成的压电元件。而且,激励源部兼拾取部33设置在卡状基板1上,卡状基板1成为振动部34。因此,如图1中示出原理图那样,利用卡状基板1自身的振动进行发声和拾音。
在本第3实施形态中,由于使激励源部兼具作为拾取部的功能,所以即使在不能得到大的用于设置激励源部或拾取部的空间的场合,也容易实现扬声器和微音器两者的功能。
图5是本发明第4实施形态的卡式音响装置的方框图。本第4实施形态是借助于分开准备激励源部和拾取部,有选择地实现扬声器和微音器两者的功能的卡式音响装置。首先,说明在起作为扬声器的作用时各部的工作。声音信号输入/输出部41从各种外部装置输入声音信号。开关46-1和46-2切换到激励源部43一侧,振动部驱动部42以由声音信号输入/输出部41输入的声音信号驱动激励源部43。激励源部43根据由振动部驱动部42驱动的电信号使振动部45振动。
接着,说明在起作为微音器的作用时各部的工作。开关46-1和46-2切换到拾取部44一侧,与外部声音相应的振动部45的振动被拾取部44转换为电信号。从拾取部44得到的电信号经振动部驱动部42放大后被声音信号输入/输出部41输出至各种外部装置。
另外,不一定需要振动部驱动部42的情况与在第1实施形态和第2实施形态中已说明过的相同。
作为激励源部43、拾取部44,分别使用了由石英、四水酒石酸钾钠晶体或陶瓷薄板构成的压电元件。这里,激励源部43和拾取部44设置在卡状基板1上,卡状基板1成为振动部45。因此,如图1中示出原理图那样,利用卡状基板1自身的振动进行发声和拾音。
这样,在第3、第4实施形态中,由于选择作为扬声器功能和作为微音器功能之中的一个使用,所以可以进行例如收发报机那样的半双向通信。
图6是本发明第5实施形态的卡式音响装置的方框图。本第5实施形态是借助于分开准备激励源部53和拾取部55同时实现扬声器和微音器两者的功能的卡式音响装置。声音信号输入部51从各种外部装置输入声音信号。在振动部驱动部52中,由声音信号输入部51输入的声音信号被功率放大部52A进行功率放大,供给激励源部53,同时还提供给反相信号生成部52B。反相信号生成部52B生成将由声音信号输入部51输入的声音信号进行了相位反转的反相信号。激励源部53根据由振动部驱动部52的功率放大部52A供给的电信号使振动部54振动。
拾取部55将振动部54的振动转换为电信号。从拾取部55得到的电信号在振动部驱动部52中被功率放大部52C以预先测定的固定倍数进行功率放大,使得产生的声音信号成分与从反相信号生成部52B得到的反向信号相等,并将其供给混合部52D。混合部52D将由功率放大部52C供给的、从拾取部55得到的电信号与反相信号生成部52B产生的上述反向信号相加,进行输出。据此,虽然在从拾取部55输出的信号中混合了由激励源部53产生的振动部54的振动成分,但可以将其除掉。从混合部52D输出的信号被功率放大部52E放大成能得到足够的输出功率后,供给声音信号输出部56。声音信号输出部56将由振动部驱动部52的功率放大部52E供给的信号输出到各种外部装置中。
这样,在第5实施形态中,由于可以除掉自身发出的声音进行拾音,所以可以用于电话机那样的全双向通信。另外,作为激励源部53、拾取部55,分别使用了由石英、四水酒石酸钾钠晶体或陶瓷薄板构成的压电元件。而且,激励源部53和拾取部55设置在卡状基板1上,卡状基板1成为振动部54。因此,如图1中示出原理图那样,利用卡状基板1自身的振动进行发声和拾音。
图7是本发明第6实施形态的卡式音响装置的方框图。本第6实施形态是在上述第1实施形态中添加由影像信号输入部61和显示部驱动部62构成的显示系统的电路块以及显示部63的结构。现对该添加的部分进行说明。另外,也可以是对上述图3、图4、图5、图6示出的各实施形态添加影像信号输入部61、显示部驱动部62和显示部63的结构。
影像信号输入部61从各种外部装置输入影像信号。显示部驱动部62根据由影像信号输入部61输入的影像信号驱动显示部63。据此,在显示部63再现来自外部装置的图像。这里,图1的卡状基板1构成显示部63。
图8是本发明第7实施形态的卡式音响装置的方框图。本第7实施形态是在上述第6实施形态中,显示部驱动部62对振动部驱动部12的工作进行控制。利用图9示出的流程图说明显示部驱动部62的工作。首先,进行初始化,在输入影像信号之前维持待机状态(#101之F),在输入影像信号时(#101之T)显示部驱动部62对振动部驱动部12施加复位信号(#102)。接着,显示部驱动部62启动(#103),显示开始。其后,在影像信号的输入被切断时(#104之T),显示部驱动部62对振动部驱动部12施加静噪信号(#105),然后,显示部驱动部62处于待机状态(#106)。
利用图9示出的流程图说明振动部驱动部12的工作。首先,进行初始化,在检测到来自显示部驱动部62的复位信号之前维持待机状态(#201之F),在检测到来自显示部驱动部62的复位信号时(#201之T),振动部驱动部12启动(#202),发声开始。其后,在检测到来自显示部驱动部62的静噪信号时(#203之T),振动部驱动部12处于待机状态(#204)。
借助于上述的显示部驱动部62和振动部驱动部12的工作,在第7实施形态中,振动部驱动部12的启动、停止分别与显示部驱动部62的启动、停止联动。即,由于发声的开始、终止与显示的开始、终止联动,所以不需要对声音系统的电路块进行启动、停止控制的功能,这有助于简化电路结构、防止忘了使声音系统的电路块工作告一段落和降低功耗等。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显示系统的电路块对声音系统的电路块进行了控制,但也可以是声音系统的电路块对显示系统的电路块进行控制。即,也可以显示的开始、终止分别与发声的开始、终止联动。另外,在具备微音器功能的实施形态中,也可以利用添加影像信号输入部61、显示部驱动部62和显示部63的结构,同样地使显示与拾音联动。
另外,也可以进行伴随显示开始而抑制声音输出的联动控制。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在被放入包或袋中的状态时以声音进行通知,在被取出来可以看到显示时自动停止不需要的声音的功能。
这里,作为显示部63可以采用如下显示方式的装置。首先,是利用液晶进行显示的方式。在这种液晶显示方式中,存在透射型和反射型,在透射型中,如图10中一般结构的剖面图所示的那样,设置了背光源,这虽不利于卡式音响装置的厚度的减薄,但具有色彩再现性好和对比度比高的优点。
另一方面,在反射型中,由于如图11中一般结构的剖面图所示的那样,实际上只是两块玻璃基板的厚度,所以卡式音响装置可以薄型化。另外,通过采用铁电性液晶作为液晶材料,可以保持显示数据,在显示静止图像时可以降低功耗。
其次,有利用EL(电致发光)元件进行显示的方式。在此方式下,由于如图12中一般结构的剖面图所示的那样,只用1块玻璃基板就可以,所以与上述的液晶显示方式相比,卡式音响装置有望更加薄型化。另外,如果使用固相EL元件,则具有抗声音振动的性能,因而即使在使显示部自身振动进行发声或拾音的场合,也能够减小对显示品质的影响。
再其次,有利用压电元件或微机械等控制可动的像素部,改变入射光的反射或散射状态来进行显示的方式。用此方式时,由于如图13中一般结构的剖面图所示的那样,实际上只是控制入射光的导光板和薄的致动元件的基板的厚度,所以与上述的液晶显示方式相比,有望可以促进薄型化。
最后,还有FED(场发射显示)方式。对该FED方式,一般制成图14所示的剖面结构,该FED方式采用自发光,且对比度高、色彩再现性好,可以认为其显示品质比采用EL元件的显示方式的优良。另外,由于它基本上是冷阴极管,所以发光寿命长,与采用EL元件的显示方式相比,其寿命特别长。
这里,在卡状基板1构成显示部63的实施形态中,可以考虑如图15所示,与卡状基板1的进行显示的面相平行地粘合作为振动部的透明板2,形成一体化的结构。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在同一个面上进行显示以及发声和拾音。
另外,也可以制成在卡状基板的不进行显示一侧的面上粘合作为振动部的透明板,形成一体化的结构。这样一来,由于在显示部的前面不存在振动部,所以可以提高显示品质。
另外,可以考虑如图16、图17所示,借助于在构成显示部63的卡状基板1的不进行显示的边框部分设置激励源部3-1、拾取部3-2或激励源部兼拾取部3-3,制成以卡状基板1本身作为振动部的结构。在该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在显示部6 3的前面不存在振动部,所以与图15的结构相比,可以提高显示品质,同时能够促进薄型化。
另外,图16是与配备了激励源部、拾取部、激励源部兼拾取部的某一种的实施形态对应的图,图17是与配备了激励源部和拾取部这两者的实施形态对应的图。
另外,显示部63例如是反射型的液晶显示方式,在作为不使用其一个面的显示方式时可以如图18所示,在构成显示部63的卡状基板1的不用于显示一侧的面上(在图18中为背面)设置激励源部3-1、拾取部3-2或激励源部兼拾取部3-3。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可以不降低显示品质而扩大激励源部3-1、拾取部3-2或激励源部兼拾取部3-3的面积,可以得到发声或拾音的增益。
另外,也可以如图19所示,将激励源部3-1、拾取部3-2或激励源部兼拾取部3-3分别设置多个。这样做,可以提高发声和拾音的增益、进行立体声再生、实现方向性。另外,还可以期待利用显示部内的干涉作用来减小振动对显示部的不利影响的效果,即使是显示部63使用了液晶等可动型材料,借助于上述显示部内的干涉作用也能够减少液晶取向受到的破坏,从而可以改善或确保显示品质。另外,虽然在图19中以相向地夹住显示部63的形式设置了2个激励源部3-1、拾取部3-2或激励源部兼拾取部3-3,但对设置位置和设置的数目没有特别限定。
另外,采用例如为液晶显示方式的显示部时,如图20的剖面图所示,用玻璃等2块基板201-1、201-2夹住液晶层202,在至此示出的例子中,虽然如图20(a)所示,在上侧的玻璃基板202-1的上表面上,或如图20(b)所示,在下侧的玻璃基板202-2的下表面上设置了激励源部3-1、拾取部3-2或激励源部兼拾取部3-3,但如图20(c)所示,由于设置了在液晶层202内包含的硅之类的薄膜基板上形成的电路的端子203,因而一块基板201-2比另一块基板201-1长时,也可以在基板201-2的设置了端子203的位置的周边设置激励源部3-1、拾取部3-2或激励源部兼拾取部3-3。这样,用图16、图17、图18、图19示出的各种结构,可以更加促进卡式音响装置的薄型化。
这里,可以考虑如图21中示出剖面图那样,借助于在振动部(例如构成显示部的玻璃等基板)5上直接设置构成激励源部、拾取部或激励源部兼拾取部的陶瓷等伸缩板4,直接利用伸缩板4与振动部5之间的压电位移差进行发声或拾音的结构。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具有能够减薄卡式音响装置的厚度的优点。
也可以不用上述制法,如图22中示出剖面图那样,制成借助于在以部分地与振动部5直接接触、同时在它与振动部5之间部分地充填不妨碍振动的柔软物质6的状态下被支撑的金属板等振动传递板7上设置伸缩板4,将利用伸缩板4与振动传递板7之间的位移差产生的振动能经振动能传递点(图22中的P)传送至振动部5进行发声的结构。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发声或拾音的增益。
另外,在与振动部5直接接触的部分的近旁未充填柔软物质6,据此,可以高效率地传递振动能量。另外,从提高发声和拾音的增益的观点出发,最好扩大不与振动部5直接接触的重量轻的振动传递板7的面积。另外,即使在减小了振动传递板7的与振动部5直接接触的部分,提高了发声和拾音的增益的场合,通过在振动传递板7与振动部5之间充填柔软物质6,可以确保对外部压力的抵抗强度。
这里,在具备显示系统的电路块(影像信号输入部61和显示部驱动部62)和显示部63的场合,可以如图23中示出示意图那样,在形成了显示部63的电路元件的薄膜基板(在液晶显示方式时,为图8、图9的包含液晶层的基板,即形成了TFT(薄膜晶体管)等的基板)63A上直接形成显示系统的电路块。另外,虽然在图23中,在构成显示部63的薄膜基板63A上直接形成了显示系统的电路块的全部,但也可以直接形成其一部分。
另外,作为薄膜基板63A,例如使用了多晶硅薄膜。特别是通过使用晶粒间界连续的晶体硅可以形成更多的电路元件。
另外,也可以如图24、图25中示出示意图那样,在形成了显示部63的电路元件的薄膜基板63A上不仅直接形成显示系统电路块,而且还直接形成用于处理声音信号的音响系统电路块(具体而言,是声音信号输入部、声音信号输出部、声音信号输入/输出部和振动部驱动部)的一部分或全部。
另外,也可以如图24的振动部驱动部那样,将未直接形成在形成了显示部63的电路元件的薄膜基板63A上的电路块设置在另外的基板上,将该另外的基板安装在显示部63上的边框部分,或者将其裸芯片安装在显示部63上的边框部分。
这里,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仅在一个面上设置了显示部,但也可以是将分别构成显示部的2块卡状基板进行粘合,或采用其它方法,如图26所示,在两个面上设置显示部63的卡式音响装置10。这时,可以使两个面具有扬声器功能、微音器功能或这两种功能,也可以只使某一个面具有扬声器功能、微音器功能或这两种功能,或者也可以使一个面具有扬声器功能而另一个面具有微音器功能,只要至少使一个面具有扬声器功能、微音器功能或这两种功能就可以。另外,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也可以如图27所示,是在一个面上设置了显示部63,在另一个面上设置了用户进行操作的操作部71的卡式音响装置20。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作为与外部装置交换信号的接口,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另外,可以交换基带信号,也可以交换调制信号。
在电视接收机、移动电话机、照片支架、识别文字后进行发声的装置之类的处理图像和声音的各种电子装置中,通过配备上述各实施形态的卡式音响装置作为用于输入或输出声音的装置,或者作为用于输出图像的装置,用户可以较简便地欣赏声音或图像。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如以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由于使卡式音响装置具有了扬声器功能、微音器功能或这两种功能,所以用户可以较简便地欣赏声音。
另外,按照本发明,由于使卡式音响装置除具有了扬声器功能、微音器功能或这两种功能外还具有显示功能,所以用户可以较简便地欣赏声音和图像。另外,据此,利用卡式音响装置可以欣赏图像和它的伴音。
另外,按照本发明,借助于使作为主体的卡状基板自身振动来进行发声或拾音,可以容易地实现薄型化和小型化。
另外,按照本发明,在卡状基板构成显示部的场合,借助于与卡状基板的进行显示的面相平行地设置上述振动部,可以在同一个面上进行显示以及发声和拾音。
另外,按照本发明,在卡状基板构成显示部的场合,借助于在卡状基板的不进行显示的边框部分设置激励源部或拾取部,可以提高显示品质,同时能够促进薄型化。
另外,按照本发明,当构成显示部的卡状基板为其一个面不用于显示的显示方式时,借助于将激励源部或拾取部设置在卡状基板的不用于显示一侧的面上,可以不降低显示品质而扩大激励源部或拾取部的面积,得到发声或拾音的增益。
另外,按照本发明,借助于具备多个激励源部、多个拾取部,可以提高发声和拾音的增益、进行立体声再生、实现方向性。除此之外,利用显示部内的干涉作用可以减小振动对显示部的不利影响,即使是显示部用液晶等可动型材料,也能够改善或确保显示品质。
另外,按照本发明,借助于使激励源部兼具作为拾取部功能,即使在不能得到大的用于设置激励源部或拾取部的空间的场合,也容易实现扬声器和微音器两者的功能。
另外,按照本发明,在具备由上述声音信号输入部和上述发声部构成的组合以及由上述拾音部和上述声音信号输出部构成的组合这两种组合的场合,借助于选择它们中的一个使用,可以得到如收发报机那样的使用方法。
另外,按照本发明,在具备由上述声音信号输入部和上述发声部构成的组合以及由上述拾音部和上述声音信号输出部构成的组合这两种组合的场合,借助于设置:用于生成将由上述声音信号输入部输入的声音信号进行了相位反转的反相信号的反相信号生成部;以及将从上述拾音部得到的电信号与上述反相信号进行混合的混合部,将从该混合部得到的信号供给上述声音信号输出部,可以得到如电话机那样的使用方法。
另外,按照本发明,借助于使显示工作与发声工作或拾音工作联动,无需设置分别控制显示系统的电路块和音响系统的电路块的启动、停止的功能,有助于简化电路结构、防止忘了使一种电路块的工作告一段落和降低功耗等。
另外,按照本发明,借助于制成激励源部由根据所施加的电信号而进行伸缩的伸缩板构成,且直接设置在上述振动部上的结构,可以实现薄型化。
另外,按照本发明,借助于制成激励源部由根据所供给的电信号而进行伸缩的伸缩板和用于保持该伸缩板的振动传递板构成,且该振动传递板以部分地与振动部直接接触,同时在它与振动部之间部分地充填不妨碍振动的柔软物质的状态下被支撑的结构,可以得到激励的增益。
另外,按照本发明,借助于制成在构成显示部的薄膜状基板上直接形成显示系统的电路块或音响系统的电路块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实现进一步的薄型化和小型化。

Claims (40)

1.一种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卡状基板上配备了:
用于从外部输入声音信号的声音信号输入部;以及
发出与输入至该声音信号输入部的声音信号相应的声音的发声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借助于卡状基板自身的振动进行发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声部由振动部和使上述振动部根据输入至上述声音信号输入部的声音信号进行振动的激励源部构成,并且
上述卡状基板是上述振动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声部由振动部和使上述振动部根据输入至上述声音信号输入部的声音信号进行振动的激励源部构成,并且
上述卡状基板构成显示部,与上述卡状基板的进行显示的面相平行地设置了上述振动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声部由振动部和使上述振动部根据输入至上述声音信号输入部的声音信号进行振动的激励源部构成,并且
上述卡状基板既是上述振动部,同时又构成显示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卡状基板的不进行显示的边框部分设置上述激励源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状基板的显示方式是其一个面不用于显示,将上述激励源部设置在上述卡状基板的不用于显示一侧的面上。
8.如权利要求3至7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上述激励源部。
9.一种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卡状基板上配备了:
拾取外部的声音、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的拾音部;以及
将从该拾音部得到的电信号输出到外部的声音信号输出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借助于上述卡状基板自身的振动进行拾音。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拾音部由振动部和将上述振动部的振动转换为电信号供给上述声音信号输出部的拾取部构成,并且
上述卡状基板是上述振动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拾音部由上述振动部和将上述振动部的振动转换为电信号供给上述声音信号输出部的拾取部构成,并且
上述卡状基板构成显示部,与上述卡状基板的进行显示的面相平行地设置了上述振动部。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拾音部由上述振动部和将上述振动部的振动转换为电信号供给上述声音信号输出部的拾取部构成,并且
上述卡状基板既是上述振动部,同时又构成显示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卡状基板的不进行显示的边框部分设置上述拾取部。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状基板的显示方式是其一个面不用于显示,将上述拾取部设置在上述卡状基板的不用于显示一侧的面上。
16.如权利要求11至15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上述拾取部。
17.一种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卡状基板上配备了:
用于从外部输入声音信号的声音信号输入部;
发出与输入至该声音信号输入部的声音信号相应的声音的发声部;
拾取外部的声音、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的拾音部;以及
将从该拾音部得到的电信号输出到外部的声音信号输出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借助于上述卡状基板自身的振动进行发声或拾音。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声部由振动部和使上述振动部根据输入至上述声音信号输入部的声音信号进行振动的激励源部构成,
上述拾音部由上述振动部和将上述振动部的振动转换为电信号供给上述声音信号输出部的拾取部构成,并且
上述卡状基板是上述振动部。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声部由振动部和使上述振动部根据输入至上述声音信号输入部的声音信号进行振动的激励源部构成,
上述拾音部由上述振动部和将上述振动部的振动转换为电信号供给上述声音信号输出部的拾取部构成,并且
上述卡状基板构成显示部,与上述卡状基板的进行显示的面相平行地设置了上述振动部。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声部由振动部和使上述振动部根据输入至上述声音信号输入部的声音信号进行振动的激励源部构成,
上述拾音部由上述振动部和将上述振动部的振动转换为电信号供给上述声音信号输出部的拾取部构成,并且
上述卡状基板既是上述振动部,同时又构成显示部。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卡状基板的不进行显示的边框部分设置上述激励源部或上述拾取部。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状基板的显示方式是其一个面不用于显示,将上述激励源部和上述拾取部设置在上述卡状基板的不用于显示一侧的面上。
24.如权利要求19至2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上述激励源部和多个上述拾取部。
25.如权利要求19至2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激励源部兼具作为上述拾取部的功能。
26.如权利要求17至2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选择由上述声音信号输入部和上述发声部构成的组合及由上述拾音部和上述声音信号输出部构成的组合中的一个使用。
27.如权利要求17至2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生成将输入至上述声音信号输入部的声音信号进行了相位反转的反相信号的反相信号生成部;以及
将从上述拾音部得到的电信号与上述反相信号进行混合的混合部,
将从该混合部得到的信号供给上述声音信号输出部。
28.如权利要求17至2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显示工作与发声工作或拾音工作联动。
29.如权利要求3~7、19~2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激励源部由根据所供给的电信号而进行伸缩的伸缩板构成,且直接设置在上述振动部上。
30.如权利要求3~7、19~2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激励源部由根据所供给的电信号而进行伸缩的伸缩板和用于保持该伸缩板的振动传递板构成,该振动传递板以部分地与上述振动部直接接触,同时在它与上述振动部之间部分地充填不妨碍振动的柔软物质的状态下被支撑。
31.如权利要求4~7、12~15、20~2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由用于从外部输入影像信号的影像信号输入部和根据由该影像信号输入部输入的影像信号对上述显示部进行驱动的显示部驱动部构成的显示系统的电路块,
该显示系统的电路块的一部分或全部在形成了上述显示部的电路元件的薄膜基板上直接形成。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了上述显示部的电路元件的薄膜基板上,除直接形成上述显示系统的电路块外,还直接形成用于处理声音信号的音响系统的电路块的一部分或全部。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形成了上述显示部的电路元件的薄膜基板使用了多晶硅薄膜。
34.如权利要求4~7、12~15、20~2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部设置在两个面上。
35.如权利要求4~7、12~15、20~2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部设置在一个面上,上述操作部设置在另一个面上。
36.如权利要求4~7、12~15、20~2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部用液晶进行显示。
37.如权利要求4~7、12~15、20~2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部用EL元件进行显示。
38.如权利要求4~7、12~15、20~2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部通过控制可动的像素部,改变入射光的反射或散射模式进行显示。
39.如权利要求4~7、12~15、20~2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部以FED(场发射显示)方式进行显示。
4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4~7、12~15、20~2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卡式音响装置。
CN03803839A 2002-02-15 2003-02-12 卡式音响装置和配备了它的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410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7744/2002 2002-02-15
JP2002037744A JP3886391B2 (ja) 2002-02-15 2002-02-15 カード型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3825A true CN1633825A (zh) 2005-06-29
CN100584108C CN100584108C (zh) 2010-01-20

Family

ID=27678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8038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4108C (zh) 2002-02-15 2003-02-12 卡式音响装置和配备了它的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7336795B2 (zh)
EP (1) EP1475988B1 (zh)
JP (1) JP3886391B2 (zh)
KR (1) KR100612192B1 (zh)
CN (1) CN100584108C (zh)
AU (1) AU2003211934A1 (zh)
TW (1) TWI246348B (zh)
WO (1) WO2003069950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1722A (zh) * 2011-04-26 2012-10-31 佛山市南海平板显示技术中心 一种具有薄膜声音组件的平面显示器的制备方法
CN108260038A (zh) * 2018-03-23 2018-07-06 苏州登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簧式振壁传声装置
CN109688492A (zh) * 2018-12-28 2019-04-26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声音拾取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994060A (zh) * 2017-12-29 2019-07-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WO2023179445A1 (zh) * 2022-03-21 2023-09-28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86391B2 (ja) * 2002-02-15 2007-02-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ード型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US20050047616A1 (en) * 2003-09-03 2005-03-03 Noel Lee Flat panel monitor frame with integral speakers
US7471804B2 (en) * 2003-09-03 2008-12-30 Monster Cable Products, Inc. Flat panel monitor frame with integral speakers
JP2005202801A (ja) 2004-01-16 2005-07-28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JP2005250584A (ja) * 2004-03-01 2005-09-15 Sharp Corp 入力装置
JP4073890B2 (ja) 2004-04-22 2008-04-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薄膜回路基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圧電式スピーカ装置及び表示装置並びに音源内蔵型表示装置
JP3966318B2 (ja) * 2004-09-09 2007-08-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1110495B1 (ko) * 2005-02-03 2012-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진동 소자를 이용하여 사운드 효과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단말기 및 방법
WO2006114985A1 (ja) * 2005-04-22 2006-11-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カード型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03491B2 (ja) * 2005-05-20 2010-07-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スピーカ
JP4630998B2 (ja) * 2005-05-31 2011-02-09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スピーカ装置又はマイクロフォン装置
US8085969B2 (en) * 2006-09-15 2011-12-27 Hpv Technologies, Inc. Full range planar magnetic microphone and arrays thereof
JP4655243B2 (ja) * 2008-09-09 2011-03-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ピーカ駆動方法
CN102217167A (zh) * 2008-12-05 2011-10-12 夏普株式会社 操作系统
KR102061748B1 (ko) * 2013-05-07 2020-01-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WO2014207820A1 (ja) * 2013-06-25 2014-12-31 株式会社 東芝 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05812989A (zh) * 2014-12-31 2016-07-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扬声器
KR102312125B1 (ko) * 2017-07-03 2021-10-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420554B1 (ko) 2017-08-10 2022-07-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브라켓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9996144B (zh) * 2019-04-24 2021-08-24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一种方便组合的组合式音响
KR20230015924A (ko) * 2020-05-22 2023-01-31 럿거스, 더 스테이트 유니버시티 오브 뉴 저지 스마트 헤드폰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22151369A (ja) * 2021-03-26 2022-10-07 Dynabook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9991B1 (en) * 1919-09-02 2002-03-19 New Transducers Limited Greetings or the like card
DE1132593B (de) * 1965-04-05 1962-07-05 Bolt Beranek & Newman Akustisch wirksame Platte, insbesondere zur Ankopplung an einen elektroakustischen Wandler
JPS58170298A (ja) * 1982-03-31 1983-10-06 Fujitsu Ltd 増幅系のハウリング防止方式
JPS6058783A (ja) * 1983-09-12 1985-04-04 Canon Inc デイスプレイ装置
JPS63159443A (ja) 1986-12-23 1988-07-0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積層板
JPS63159443U (zh) * 1987-04-07 1988-10-19
JPH07121630B2 (ja) 1987-05-30 1995-12-25 株式会社東芝 Icカ−ド
JP2608902B2 (ja) 1987-11-30 1997-05-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図形発生装置
JPH01142993U (zh) * 1988-03-24 1989-09-29
JP3122175B2 (ja) 1991-08-05 2001-01-09 忠弘 大見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FR2692710B1 (fr) * 1992-06-22 1996-06-07 Texas Instruments France Dispositif miniature d'enregistrement et de reproduction du son.
JPH06160830A (ja) * 1992-11-16 1994-06-07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JP3108296B2 (ja) * 1994-01-26 2000-11-1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5828768A (en) * 1994-05-11 1998-10-27 Noise Cancellation Technologies, Inc. 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 with active noise reduction and piezo speakers
UA51671C2 (uk) * 1995-09-02 2002-12-16 Нью Транзд'Юсез Лімітед Акустичний пристрій
US6169809B1 (en) * 1996-09-02 2001-01-02 New Transducers Limited Visual display means incorporating loudspeakers
JPH10164193A (ja) 1996-11-26 1998-06-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端末装置
JP3154681B2 (ja) * 1997-09-30 2001-04-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処理装置、無線通信機器、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GB2330980A (en) * 1997-10-31 1999-05-05 Ericsson Omc Limited Mobile telephone with transparent loudspeaker panel
ATE280482T1 (de) * 1998-01-20 2004-11-15 New Transducers Ltd Aktive akustische vorrichtungen mit plattenförmigen elementen
DE19827134A1 (de) * 1998-05-06 1999-11-11 Volkswagen Ag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Betrieb von sprachunterstützten Systemen in Kraftfahrzeugen
ES2174611T3 (es) 1998-05-06 2002-11-01 Volkswagen Ag Procedimiento y dispositivo para el funcionamiento de sistemas asistidos por voz en automoviles.
WO2000002417A1 (en) * 1998-07-03 2000-01-13 New Transducers Limited Resonant panel-form loudspeaker
KR20010000974A (ko) * 1998-11-02 2001-01-05 윤종용 폴더형 휴대폰에서 양면 액정표시장치
JP3597061B2 (ja) 1998-11-13 2004-12-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圧電スピーカ
JP2001154218A (ja) 1999-09-08 2001-06-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093450A (ja) * 1999-09-27 2001-04-06 Sony Corp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方法
JP3069057U (ja) * 1999-11-17 2000-05-30 勲 伊藤 圧電セラミックスピ―カ
FI116874B (fi) * 1999-12-02 2006-03-15 Nokia Corp Äänenmuuntimet
JP2001194661A (ja) * 2000-01-11 2001-07-19 Kyocera Corp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US7151837B2 (en) * 2000-01-27 2006-12-19 New Transducers Limited Loudspeaker
GB2360901A (en) * 2000-03-29 2001-10-03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A loudspeaker which uses an electronic display as a diaphragm
JP3073075U (ja) * 2000-05-09 2000-11-14 株式会社マイクロエムズ マイク機能を有した1個のイヤホンを用いる携帯電話機
JP2001343915A (ja) * 2000-05-31 2001-12-14 Heiwa Kurieeshiyon:Kk カード型表示装置
AU2001282620A1 (en) * 2000-09-04 2002-03-22 Applied Electronics Laboratories, Inc. Display window having voice input/output function
JP3632594B2 (ja) * 2000-11-28 2005-03-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
US20020064290A1 (en) * 2000-11-28 2002-05-30 New Transducers Limited Display systems
GB0031246D0 (en) * 2000-12-20 2001-01-31 New Transducers Ltd Vibro-acoustic/human machine interface device
GB0107404D0 (en) 2001-03-23 2001-05-16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6708797B2 (en) * 2001-04-23 2004-03-23 Gilbarco Inc. Display enclosure having thin speaker
JP3886391B2 (ja) 2002-02-15 2007-02-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ード型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DE10219641A1 (de) * 2002-05-02 2003-12-18 Siemens Ag Anzeige mit integriertem Lautsprecher und Verfahren zum Erkennen von Berührungen einer Anzeige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1722A (zh) * 2011-04-26 2012-10-31 佛山市南海平板显示技术中心 一种具有薄膜声音组件的平面显示器的制备方法
CN102761722B (zh) * 2011-04-26 2015-04-15 佛山市南海平板显示技术中心 一种具有薄膜声音组件的平面显示器的制备方法
CN109994060A (zh) * 2017-12-29 2019-07-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US11012769B2 (en) 2017-12-29 2021-05-18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US11012768B2 (en) 2017-12-29 2021-05-18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US11477554B2 (en) 2017-12-29 2022-10-18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US11785368B2 (en) 2017-12-29 2023-10-10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CN108260038A (zh) * 2018-03-23 2018-07-06 苏州登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簧式振壁传声装置
CN108260038B (zh) * 2018-03-23 2024-02-13 苏州登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簧式振壁传声装置
CN109688492A (zh) * 2018-12-28 2019-04-26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声音拾取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179445A1 (zh) * 2022-03-21 2023-09-28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WO2023179444A1 (zh) * 2022-03-21 2023-09-28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40081789A (ko) 2004-09-22
US20070248236A1 (en) 2007-10-25
US7876916B2 (en) 2011-01-25
JP2003244784A (ja) 2003-08-29
US7336795B2 (en) 2008-02-26
TW200401577A (en) 2004-01-16
EP1475988A1 (en) 2004-11-10
TWI246348B (en) 2005-12-21
JP3886391B2 (ja) 2007-02-28
CN100584108C (zh) 2010-01-20
KR100612192B1 (ko) 2006-08-14
EP1475988A4 (en) 2009-06-03
WO2003069950A1 (fr) 2003-08-21
AU2003211934A1 (en) 2003-09-04
US20050105747A1 (en) 2005-05-19
EP1475988B1 (en) 201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33825A (zh) 卡式音响装置和配备了它的电子装置
KR102488383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컴퓨팅 장치
CN109326236B (zh) 显示设备和包括该显示设备的计算设备
JP4611381B2 (ja) カード型装置
CN109905801A (zh) 显示设备
CN1581891A (zh) 声音再现设备和便携终端装置
CN1741724A (zh) 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1140492B2 (en)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a sound generating device
CN114101017A (zh) 振动产生设备和振动设备
US11770645B2 (en) Display apparatus
JPWO2007063626A1 (ja) 液晶モジュール、音声機能付液晶モジュール、モバイル通信装置、モバイル情報処理装置
JP2006165702A (ja) 圧電発音体及び電子機器
CN1926773A (zh) 具有超声波扬声器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电路板
CN1522094A (zh) 电声变换装置及使用其的电子器件
KR102505583B1 (ko) 전자 기기
CN1961609A (zh) 电声变换器及使用其的模块、电子设备及装置
US20240080612A1 (en) Apparatus
JP2023084093A (ja) 装置
CN116170727A (zh) 振动设备
CN114666716A (zh) 振动设备和包括该振动设备的装置
JP2015185967A (ja) 音響発生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音響発生装置、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20

Termination date: 201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