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94696B - 用于在双面绒头织物织机上生产双面绒头织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双面绒头织物织机上生产双面绒头织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94696B
CN1594696B CN 200410068494 CN200410068494A CN1594696B CN 1594696 B CN1594696 B CN 1594696B CN 200410068494 CN200410068494 CN 200410068494 CN 200410068494 A CN200410068494 A CN 200410068494A CN 1594696 B CN1594696 B CN 15946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warp
weft
latitude
base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6849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94696A (zh
Inventor
R·格斯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OENHERR TEXTILMASCHB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CHOENHERR TEXTILMASCHB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OENHERR TEXTILMASCHB GmbH filed Critical SCHOENHERR TEXTILMASCHB GmbH
Publication of CN1594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4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5946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46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27/00Woven pile fabrics
    • D03D27/02Woven pile fabrics wherein the pile is formed by warp or weft
    • D03D27/10Fabrics woven face-to-face, e.g. double velvet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具有至少两个引纬平面的双面绒头织物织机上生产双面绒头织物的方法,其利用纬纱,衬垫经纱和成组的接结经纱用于形成一顶层基布和一底层基布,且还利用每个经纱横列的绒头纱线组用于形成一可在基布之间分开的提花绒头层。为了获得高绒头行密度,以及高提花清晰度和清楚的组织轮廓,纬纱在一至少四回转的循环中至少两次成对地作为一根底纬引入一第一基布中和作为一根内纬引入一第二基布中,以及两次、四次或六次单独地作为一根底纬交替地引入两层基布中的一个中。包括绒头纱线转换期间的第一和最后织造的分别形成提花的绒头纱线在顶布的底纬和底布的底纬之间接结以便横跨绒头线圈。在一纬纱循环中,及时偏移的至少两根接结经纱完成一梭口变换。

Description

用于在双面绒头织物织机上生产双面绒头织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具有至少两个引纬平面的双面绒头织物织机上生产双面绒头织物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纬纱、衬垫经纱和接结经纱组用以形成一顶层基布(顶布)和一底层基布(底布);和利用每经纱横列/经纱组织(warp course)的绒头纱线组用以形成一可在所述基布之间分开的提花(带图案)绒头层,还利用在底纬和内纬之间接结的埋头绒头纱和非提花绒头纱从而使所述基布稳定。
背景技术
EP 1217114A1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具有对称排列提花绒头的双层地毯织物的方法。提花绒头纱仅通过同时引入顶层和底层的底纬接结。公知的内纬被以规则间距引入并且通过与相应的接结经纱交织而将称为埋头绒头纱的非提花绒头纱接结到基布上。为此,改变纬纱引入节律/节奏(rhythm)。引纬循环(repeat)包括至少四个织机回转(revolution)。每个基布底纬的绒头接结由于内纬的引入而没有被改变。
接结经纱在它们之间主要是单根或成对地围绕连续回转的底纬。在引入内纬的区域内,单根接结经纱也围绕该内纬。为了补偿接结长度,在一个循环和一组内的接结经纱之间,发生通常为两次的节律变化,以便所述接结经纱组的一完全组织内的接结经纱都具有一致的接结长度。
这种类型的组织是有益的,因为绒头纱线的改变实际上能在每个第二回转中发生,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绒头线圈能够以高强度并以垂直排列确定在其基布中。
该基布的优点还在于沿经向相继引入的纬纱之间的绒头线圈的夹紧仅发生在底纬区域中。一方面,较小数量的内纬能够节省纬纱材料。另一方面,以较小数量排列的内纬允许绒头分支一有限的侧向偏转。决定踩踏弹性和踩踏舒适性的绒头层因而甚至直接在与所述底纬相邻的内侧开始。
这种类型组织的缺点主要是所有提花绒头纱的绝对预定的对称排列。在整齐限定彩色提花的情况中,需要较高数量—准确地说是数量翻倍—的接结经纱组。这进而需要一个具有多个控制台的较复杂的机器。
另一个缺点是接结经纱的交织点的主导部分布置在底纬的平面中,并且因此位于底纬之间的绒头材料的最高集中区域中。纬纱密度并从而(沿经向的)绒头行密度(pile-row density)受到限制。
EP 1180556A1说明了一种用于生产一种双面绒头织物的方法,其中绒头线圈以非对称形式接结。利用双梭类型操作,一根纬纱在每个回转中引入每个基布(顶布或底布)中。一根纬纱是底纬并且一第二根纬纱是内纬。对于两个基布中的任一基布,底纬的数量因而与引入的内纬的数量相同。
提花绒头纱仅在外侧通过底纬接结。对于每个基布,每个绒头线圈具有两个以一个位于另一个之上的方式设置在织物深处的夹紧点。两个绒头分支在两个相继底纬之间规则地夹紧并且在两个相继内纬之间也以相同方式规则地夹紧。
例如,如果在一个三梭类型操作和一个双回转绒头织造中,可能提到的中间纬纱也被引入衬垫经纱和埋头绒头纱之间,中间纬纱还产生一附加夹紧点。
以这种方法生产的地毯织物其所有绒头线圈具有非常高的抗拉出性能。所述绒头线圈的分支从基布规则地垂直伸出。
但是,它的一个缺点是基本共同决定地毯织物的踩踏弹性或踩踏舒适性的自由绒头分支的区域仅与内纬区域相连地开始。由于基布厚度较大,因此这种织造方法导致绒头材料和纬纱材料方面的纱线浪耗增大。
该文献说明了接结经纱的完全组织/循环(weave repeat)包括一数值较大的引纬周期(cycle)。该循环除了将内纬深入且足够牢固地接结到底纬上以外还用于确保彼此相邻的纬纱沿经向的牢固接结(纬纱密度)。
在完全组织的设计中,为了地/底组织(ground weave)区域中接结纱线的最低可能消耗,重要的是,在底纬平面和内纬平面和/或中间纬纱平面中配置夹紧点使得在一预定高密度的情况中能够确保绒头分支的牢固和基本垂直的接结。
为了确保节省纱线材料,将接结经纱组配设给彼此相邻的经纱横列。
在这种连接中,接结经纱组是指以常规方式配设给一经纱横列并且在一循环/完全组织(repeat)中以接结方式与每个纬纱(底纬或内纬)交织至少一次的接结经纱。
为了节省接结经纱材料,例如,接结经纱对与底纬或内纬仅部分接结。底纬平面和内纬平面之间的梭口变换/梭口移位(shed change)的数量减少。因而得到的接结经纱材料的节省是期望的。
为了确保从一经轴上卷取的接结经纱组的接结长度一致,在一完全组织或循环中提供节律变化。作为节律变化的结果,所述纬纱平面之间的规则地需要较大接结长度的梭口变换的作用一致地分配到所有接结经纱中。
由于所述接结经纱组被分配到彼此相邻的经纱横列,因而实现接结经纱材料的进一步节省。
它的一个缺点在于选定类型的组织使得必须将内纬分配到成对底纬的每一根底纬中。然而,如上所述,这导致夹紧点翻倍并因此导致绒头纱线消耗增大。
DE 2164948A1说明了一种织造方法,其中纬纱被引入一个例如四回转循环中。首先将两对纬纱引入连续回转中。这些成对引入的纬纱分别是一第一基布(顶布或底布)中的内纬和一第二基布中的底纬。在随后回转中,分配改变。在进一步的顺序中,引入两单根纬纱。第一单根纬纱是第二基布中的底纬,另一单根纬纱是第一基布中的底纬。
每层基布中的在所述四回转中引入的三根纬纱分别通过一组两根接结经纱包括在一共用的孔中。内纬在这种情况中位于由一接结经纱包围的两个底纬之间。
相继引入的纬纱之间的绒头纱线的最高集中区域位于每个基布的底纬平面中。每个经纱横列中的接结经纱在每个第四引纬周期之后也在相同平面中同时彼此交织。
通过这种方法,利用一不对称的绒头组织,可获得一略微较高但总是仍然明显受限的纬纱密度和因此得到的绒头行密度。
在此说明的这种方法的另一个缺点是非提花绒头纱(埋头绒头纱)浮在两层基布中的一层基布的绒头层的底部上并仅通过依照提花改变的绒头接结而保持在这个(底部)区域内。因为一限定的较大绒头高度对于隐藏浮动埋头纱线是必须的,因此由于较小数量的内纬而升高的较高踩踏弹性的优点连同尽可能低的总体绒头高度一起被再次补偿。
如果考虑到大面积提花构形决定去除限制在较小程度的这些埋头绒头纱,则在随后操作中需要相当大的技术费用。而且,绒头材料的基本部分对于设计踩踏舒适性不再有用。这变成一种浪费。
根据DE 2164904中的一种公知示例,非提花绒头纱(埋头绒头纱)通过一根内纬和一根相应引导的接结经纱靠着底纬保持在绒头侧上。每层基布(顶布、底布)的在四回转(引纬周期)内引入的三根纬纱通过每层基布的两根接结经纱包括在一个单独的孔中。同时,所述三根纬纱-两根底纬和一根内纬-在它们之间沿深度包括衬垫经纱和埋头绒头纱。两层基布的内纬成对地引入。相反,通过分别省略一次引纬,底纬总是作为一单根纬纱交替地引入两层基布中。除了绒头纱线的改变,提花绒头线圈被两层基布的底纬展开。在绒头纱线转换中,绒头线圈的单个分支被内纬横跨。
除了有限生产率(在内纬引入期间,在一个回转中没有绒头线圈形成)以外,在这种组织中,绒头纱线改变仅可能在每个第五引纬周期后发生。每个提花(交织)点因此必须由至少两个绒头线圈组成。这样严格限制了提花清晰度。同时,也限制了纬纱密度。
最后,EP 1152076A2说明了一种类似DE 2164904中公开的织造方法。唯一区别是顶布或底布的绒头线圈在两层基布的底纬之间和在两层基布的排列在衬垫经纱中的“中间纬纱”之间交替地横跨。
每层基布的在一四回转循环中引入的三根纬纱因此位于三个不同的平行于基布的衬垫经纱的平面延伸的平面内。
同样在中间纬纱平面中达到绒头分支的最高密度,并且实际上在内纬平面内以同样的方式得到绒头分支的最高密度。在中间纬纱平面中,密度因而略高,因为在此接结经纱彼此交织并且沿打纬方向主动地施加作用力。
但是,接结经纱的这个作用仅在每层基布的每三根纬纱后发生一次。接结经纱因此不能在打纬期间确定可获得的高密度。绒头行密度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双面绒头织物的绒头线圈行密度,以及最大可能节省使用绒头、纬纱和接结经纱材料,并确保非对称的绒头线圈排列和高绒头线圈抗拉性能。为了确保织物生产的足够生产率,一种双梭类型操作和一种双回转绒头织造至少是部分可能的。
这个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用于在具有至少两个引纬平面的双面绒头织物织机上生产双面绒头织物的方法的特征的组合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用于在具有至少两个引纬平面的双面绒头织物织机上生产双面绒头织物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纬纱、衬垫经纱和成组的接结经纱用于形成一顶层基布和一底层基布,并且还利用每个经纱横列的绒头纱线组
-用于形成一可在所述顶层基布和所述底层基布之间分开并且由提花绒头纱组成的提花绒头层,以及
-用于利用在底纬和内纬之间接结的埋头绒头纱和非提花绒头纱衬垫所述顶层基布和所述底层基布,
所述纬纱在一至少四回转的循环中
-至少两次成对地作为一根底纬引入所述两个基布中的一个和作为一根内纬引入所述两个基布中的另一个,以及
-两次、四次或六次仅作为一根底纬交替地引入所述两层基布中的一层基布中,
分别形成提花的绒头纱被引导,以便仅在所述顶层基布的底纬和所述底层基布的底纬之间横跨绒头线圈,在位于相继的底纬之间的最高绒头纱线集中度的区域内彼此交织的一组所述接结经纱分布到两个彼此相邻的经纱横列,以及一组所述接结经纱在一个纬纱循环中相继地完成至少两次分布到相邻经纱横列的一梭口变换。
该方法的决定性优点在于对于每个接结经纱组,在实际上的每个回转中发生一次适合于确定在通过钢筘打纬期间获得的密度的梭口变换(shedshift)。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配设到彼此相邻的两个经纱横列的接结经纱组,能够在相继底纬之间的提花绒头纱的最高集中度的区域中很大程度地避免一经纱横列中的接结经纱的交织。
与底纬平面中的纬纱密度相比,由于内纬平面中的纬纱密度显著较低,因此尤其在内纬的打纬期间能够在梭口变换期间沿织造方向提高收边接结经纱的有效作用力分量。
通过该解决方案的这种组合,获得至今在交织的双回转双纬织物中还是难以置信的纬纱密度或绒头行密度。通过用于纬纱和用于接结经纱的纱线材料的相应选择,在特定条件下所述密度可翻倍。
通过底纬平面中的最高纬纱密度,位于绒头侧上的这层织物上方的侧向延展性较高的所有绒头纱线部分通过一个弹性踩踏特性的构造在绒头线圈的抗拉性能没有减小的情况下起作用。总的绒头高度因此可以被减小。这样实现绒头材料的节省。
由于本身已公知的内纬的省略而实现纬纱材料的显著节省。接结经纱方面的材料节省使得更少的内纬必须被接结到底纬中。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在根据提花的绒头纱线变化期间,所述提花绒头纱围绕其基布的底纬开始和终止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提花交织。通过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方法的变型,除了高密度以外,清楚限定的提花轮廓和高提花清晰度也成为可能。在每个第二回转中依照提花的绒头纱线的颜色变化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在所述纬纱的一四回转循环的情况中,所述接结经纱的完整循环包括八个引纬周期;并且每层基布的接结经纱组由相对于彼此偏移四个回转、分别单独地环绕一对相邻底纬的外侧且之后立刻环绕一根内纬的内侧的两根接结经纱组成。通过接结经纱循环的结构,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获得综丝数量有限且用于控制所述综丝的可能花费最低的一个足够密度。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在所述纬纱的一四回转循环的情况中,所述接结经纱的完整循环包括八个引纬周期;并且每层基布的接结经纱组由两对接结经纱组成,所述两对接结经纱的接结经纱相对于彼此偏移两个回转、分别单根地环绕一对相邻底纬的外侧且之后环绕内纬的内侧。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操作类型提高每个纬纱循环的接结经纱组的反向梭口变换的数量并确保一明显较高的绒头行密度。就大多数纱线材料而言,一组单根接结经纱的具有有限差别的接结长度被自动地补偿。如果需要,接结经纱一致接结的先决条件可通过规则的节律变化实现。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在所述纬纱的一四回转循环的情况中,所述接结经纱的完整循环包括八个引纬周期;并且在每个循环中,每层基布的每根接结经纱环绕一根底纬的外侧,两根底纬的内侧,再次环绕一根底纬的外侧并且最后环绕一根内纬的内侧。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方法的优点与通过本发明第三方面获得的优点类似。在这种织造类型中,可以类似本发明第四方面的方法用两对接结经纱实现操作。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的变型,在所述纬纱的一四回转循环的情况中,所述接结经纱的完整循环包括十六个引纬周期;并且对于每个循环,一基布的每根接结经纱首先环绕一根底纬的外侧,一根底纬的内侧,一根内纬的内侧,再次环绕一根底纬的外侧,两根底纬的内侧,然后是环绕一根底纬的外侧,一根底纬的内侧和再次一根底纬的外侧和最后环绕随后的内纬的内侧。虽然单根综丝的控制需要较高的花费,但这导致了一个较高的密度并且导致了接结经纱材料的花费进一步减少。
实际测量的最高纬纱密度可以通过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的接结经纱完全组织结构获得。接结经纱的尤其位于底纬区域中的关键交织点分布到两个彼此相邻的经纱横列中。在一个经纱横列中彼此交织的经纱对的交织点位于埋头绒头纱或衬垫经纱的深度区域内。所述接结经纱循环尤其适于确定在打纬期间获得的纬纱密度。
最后,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在所述纬纱的一四回转循环的情况中,所述接结经纱的完整循环包括十六个引纬周期;所述接结经纱的组由成对地配设到两个彼此相邻的经纱横列的四根接结经纱组成;并且在一个循环中,一基布的所述接结经纱分别单独地环绕一对底纬的外侧并且在离所述底纬一定距离处环绕一根内纬的内侧。本发明第七方面说明了具有一个较大纬纱完全组织的一种织造变型。这种织造导致进一步的材料节省和踩踏舒适性的提高。
为了以一种本身公知的方式设计必须的纬纱循环,纱线通过纬纱整经机的控制装置喂到或不喂到一个相应夹纱器/片梭(gripper)。免除在能量方面明显比较有益的片梭杆与驱动装置的脱开与接合,因为随着织造速度显著上升,在有效时间内不再能可靠地控制必要的接合操作。如果纬纱整经机装配有一个特殊的传感器,则该整经机还能够根据预先确定的循环可靠地检测是否已引入一根纬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一些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附图中:
图1示出一个双面绒头织物的横截面图,其中纬纱已经以它们引入顺序的速度排列,其中省略右手区域中的绒头线圈,并且接结经纱进行一个带八个引纬周期的循环;
图2示出类似于图1的视图,接结经纱的循环包括十六个引纬周期;
图3示出类似于图1的进一步视图,接结经纱以一种不同于图2的方法在十六个引纬周期上进行一个循环;
图4示出类似于图1的视图,以绒头纱线的最短顺序示出绒头纱线改变;
图5示出依照图3的组织类型的双层地毯织物的顶布的近似真实截面图;
图6示出类似于图5的视图,示出依照图1的组织类型;
图7示出类似于图5的视图,示出依照图2的组织类型;
图8示出类似于图5的视图,示出一种根据现有技术的示例;
图9示出类似于图5的视图,示出另一个八回转接结经纱(花纹)循环,以及
图10示出类似于图5的视图,示出一个六回转接结经纱循环和一个十二回转接结经纱循环。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生产以下所述双层地毯织物的一台双层地毯织物织机具有至少两个引纬平面,具有用于接结经纱和衬垫经纱的梭口形成的一个优选12-综的综丝排列,并具有控制用于梭口形成的绒头经纱的驱动的一个至少三个位置的提花机。
这个双层地毯织物织机装配有一个用于纬纱的夹紧和切割装置,该装置也能够将一根纬纱喂给或不喂给一引纬系统的输出片梭。此外,所述织机装配有一个监控一纬纱是否已经根据循环RS引入的传感器。
如图1所示,纬纱SR、SJ以所示顺序从左边引入。相互叠置的纬纱分别同时引入。
在第一回转中,将底纬SR1引入顶布WO中并将内纬SJ2引入底布WU中。在随后回转中,将底纬SR1单独引入底布WU中,然后将底纬SR2同样单独引入顶布WO中。在纬纱循环(weft repeat)RS的最后回转中,将两根纬纱再次同时引入。首先是将引入顶布WO中的内纬SJ1和其次是引入底布WU中的底纬SR4。在随后回转中,以相同的方式开始下一个纬纱循环RS。
在每层布中,位于后面的衬垫经纱F和位于更里面即接近绒头侧的埋头绒头纱PT11和PT12被引导,被显著拉伸并且被接结在底纬SR1、SR2;SR3、SR4和内纬SJ1之间。
将接结经纱B分成每组两对。第一对B11,B15在第一经纱横列K1中供应,第二对B12,B16在第二经纱横列K2中供应。
各接结经纱B11,B12,B13和B14的接结路径结合接结经纱B11说明。首先,接结经纱B11在外侧通过顶布WO中彼此相邻的两根底纬SR1,SR2接结到它的基布中。在一梭口变换后,在五个回转之后接结经纱B11开始利用一底纬SR接结到外侧上的新循环RB1之前,接结经纱B11通过内纬(SJ1)接结到内侧上。
一对第二接结经纱B15,B16,B17,B18在外侧通过第一接结经纱经利用第一底纬开始一个共同接结。然而,在第二接结经纱在下一回转中转换到中间梭口并且随后在内侧交织内纬之前,第二接结经纱在三个随后的回转中保持在外梭口中。在接下来的不是一个的回转中,第二接结经纱再次转换到外梭口并结束其循环RB。
这种成对组合的优点在于一组接结经纱B的交织点都不位于相继的底纬SR之间。只要交织点还位于基布中,则其接结经纱就分布到两个彼此相邻的经纱横列K1,K2中。应该注意到,在这点上,每根底纬SR通过一组接结经纱B1的梭口变换沿打纬方向确定。
接结经纱B的循环RB和纬纱S的循环RS之间的联系总是维持在每个双层地毯织物中。在这种情况中循环RB的大小总是纬纱S的循环RS的整数倍。
顶布WO的根据这种设计生产的组织在图6中在经纱横列K1的平面中以基本真实的截面图又一次示出。属于各自经纱横列的衬垫经纱F和埋头绒头纱组PT位于背面中并且因而以虚线表示。都通过底纬SR1,SR2接结的经纱横列K1的提花绒头线圈PM分别直接位于这些经纱F、PT前面。
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两个相邻经纱横列K1和K2中,仅仅是一对接结经纱中的一根接结经纱B11,B15分别在底纬SR1和SR2之间与绒头线圈(PM)的分支实际交织,底纬SR1和SR2之间的空间具有最高绒头纱线集中度。绒头线圈的分支因此具有在可利用的间隙内侧向延展的较大空间。
在一个回转中从底纬SR变成内纬SJ的一根接结经纱部分甚至仅平行于绒头纱线分支穿过底纬SR1和SR2之间。从而沿侧向获得用于绒头纱线分支偏转的附加空间。一组接结经纱B1(X)之间的多个交织点位于底纬SR外侧或位于内纬SJ内侧。此外一个经纱横列K1中的交织点位于埋头绒头纱PT的区域内。它们不限制组织的绒头行密度。
接触底纬之间的最窄区域的接结经纱的交织点由两个经纱横列K1,K2的接结经纱规则地组成。也由于这个,绒头行密度没有被限制。从图6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每个底纬SR分别被牵引通过一个接结经纱S1到之前形成的基布上。这通过每组接结经纱的梭口变换确保由钢筘产生的组织密度实际上没有损失地确定。
最后,从底纬SR2的接结经纱B11的锐角可以看出,作用在底纬SR2上的合力沿打纬方向具有一个足够大的分力,以便确保所述密度并确保该密度基本与用于在纬纱和衬垫经纱之间产生摩擦力的分力一样大。在钢筘提升后,绒头纱膨胀的固有趋势被一个足够大的阻力阻止。
尤其是在内纬SJ打纬期间,内纬SJ之间的密度显著低于底纬SR之间的密度特别重要。考虑到这一点,与在相同基布WO,WU中的之前引入的底纬SR相比,在打纬期间,内纬SJ可能采取一个沿打纬方向进一步移动的位置并且沿打纬方向附加地和有效地拉伸之前引入的一根底纬或多根底纬。
从所有这些事实可以看出,这种组织能够具有高绒头行密度。而且,因此获得绒头组织的清晰和较少的罗纹背面设计。
在依照图1的组织中,接结经纱也能够以另一种方式配设给单个经纱横列K1和K2。有可能相对于纬纱循环将以相同方式接结的接结经纱B11,B12;B13,B14配设给一第一经纱横列K1,并且将接结经纱B15,B16;B17,B18配设给一第二经纱横列K2。因此免除接结经纱在背面的双收边。另一方面,出现交织区,其至少接触底纬之间的绒头纱线分支的最高密度区域。
依照图2的组织类型与依照图1的组织类型的不同之处在于,顶布WO和底布WU中接结经纱B2的数量减少到两根,并且顶布WO的接结经纱B21,B22和底布WU的接结经纱B21,B22的循环RB2的大小和结构也不同。在每层基布WO,WU中,接结经纱B2的循环RB2包括十六个引纬周期。
随后是顶布WO的接结经纱B21,以便说明单根接结经纱的接结路径。接结经纱B21在外侧从左边开始通过内纬SJ1接结在内侧上,并且然后,在下一回转中,通过其顶布(WO)的底纬SR1转换到外侧,之后在下一底纬SR2下面交织后,所述接结经纱在进一步的三个回转后通过下一根内纬SJ1再次接结在内侧上。从那开始,它又转换到底纬SR平面。
在通过底纬SR在外侧上的下列织造后,接结经纱在进一步的两根底纬SR和引入底纬之间的一根内纬SJ之间被引导,被拉伸,所述接结经纱被排列在衬垫经纱F的平面中。这个阶段用作一个节律变化W211。接着接结经纱在第七回转中通过内纬SJ1再次在内侧上被引导并开始新的循环RB2之前仅在底纬SR周围的一层平纹组织中接结。
就节律而言,顶布WO的第二接结经纱B22的织造类型与第一接结经纱B21的织造类型相同。但是,接结元件被设计成彼此偏移八次回转或引纬周期。每个接结经纱B21,B22在其循环部分中具有两个变化点W212和W211或W221和W222。在这些部分中发生一次节律变化。该节律变化在一个循环RB中是必需的,以便分别通过仅一根接结经纱B21,B22完成内纬SJ的必要接结,并且同时将一个接结纱线循环RB2中的所有接结经纱B21,B22的接结长度保持为一致的大小。
完成该循环的接结经纱B21,B22,B23,B24能够从用于顶布WO和底布WU的同一织轴上获取。底布WU中的接结纱线循环RB2优选对称地偏移并且相对于顶布WO的循环RB2偏移一个回转。
根据这种织造设计生产的基布以一种非常近似于真实组织的形式在图7中说明。接结经纱B22通过虚线表示。这意味着接结经纱B22被配设到位于它后面的经纱横列K2上。
在图7中可清楚看到,首先,在底纬SR1和SR2之间的区域内存在所述绒头纱线的最高集中度。可以看出,每经纱横列的一根接结经纱(B)的最大部分在多个空间中与绒头分支交织。接结经纱B21沿与绒头分支相同的方向单独延伸两次,并且接结经纱B21的两部分在所述通道中沿相同方向延伸一次。
带有通过内纬SJ1的终止接结的多层平纹组织确保底纬SR平面中的打纬纱密度的一个较大的无损耗确定。每根底纬通过这组接结经纱B2的梭口变换被拉伸到之前生产的织物和衬垫经纱F。这样获得一个高绒头行密度。
绒头线圈的通过底纬SR接结的四个绒头分支规则地位于两根内纬SJ之间。在内纬SJ的平面中所述绒头分支的密度明显低于纬纱总量是前者两倍的底纬SR平面。这些内纬SJ基本不被接结经纱B21和B22偏转。绒头分支从基布WO垂直伸出。绒头分支由内纬SJ柔软地支承并且从而确保绒头层在装入之后的高行走舒适性和良好回复能力。
图3示意地示出另一种类型的组织设计。在此,同样除了接结经纱B31,B32,B33,B34的循环RB3之外,其它与图1所示完全一样。
接结经纱B31,B32,B33,B34的循环RB3分别在顶布WO和底布WU中包括十六个引纬周期。接结经纱B31,B32,B33,B34及其循环RB3的路径结合顶布WO的接结经纱B3说明。接结经纱B31,B32排列在一第一经纱横列K1中。接结经纱B33,B34(分别是点划线和双点线)位于在它后面的经纱横列K2中。用于这两对接结经纱的织造程序相对于彼此偏移四个引纬周期。接结经纱对B31,B32/B33,B34的织造程序相对于彼此偏移八个引纬周期。
结合接结经纱B31说明接结形式。首先,接结经纱B31在上梭口中不接触地通过内纬SJ1接结(上左方),并且在外侧上与底纬SR1接触地交织。在接下来的两个单独引纬SR2和SR4期间,接结经纱B31仍然保持在上外梭口中,并且最后在外侧上围绕作为一对的底纬SR1和SR2。该接结经纱也在随后的内纬SJ上在外侧上不接触地交织。在该接结经纱在第五回转中在内侧上交织内纬SJ之前,该接结经纱随后仍保持在底纬的平面中。在随后的七个回转中,在保持在底纬和内纬之间的同时,该接结经纱又再次转换到外梭口并在第八回转中在底纬SR1上交织并且随后开始新的接结经纱循环RB3。
相同经纱横列的接结经纱B32以及被排列在它后面的经纱横列中的接结经纱B33和B34具有相同路径。该组接结经纱的完全组织沿经向相对于彼此偏移使得所有底纬SR和所有内纬SJ最后从内侧和外侧收边。
尽管第二经纱横列K2的接结经纱B33和B34在底纬的平面中交织第一经纱横列K1的接结经纱B31和B32,但它们在不同经纱横列K1,K2中的分布仍然避免用于位于具有最高绒头纱线集中度的底纬SR平面中的绒头分支的空间的过度限制。
接结经纱B3在一对接结经纱B31/B32和B33/B34中的交织点规则地位于基布WO或WU的内部区域中。它们因此相对于提花绒头分支的在底纬SR平面中的最高压实区域明显地位移。之间完全不存在接结经纱B3的底纬SR对通过接结经纱B3的梭口变换被共同地朝着之前压实的织物牵引,并且确定打纬纱密度。
通过根据图3的组织类型,如由试验所证明的,能够获得一地毯织物中的随纱线质量和纱线厚度变化的每分米至多150绒头行(150/dm)的绒头行密度。相反,根据1和2的组织允许在100/dm和130/dm之间的绒头行密度。
图5示出根据图3的该织物中的纱线结合的近似真实的构造。接结经纱B31和B33以及接结经纱B32和B34的交织点尽管全都位于底纬之间的绒头纱线的最高集中度区域中,但在此它们仍然单独存在,因为它们位于不同的经纱横列K1,K2中。
来自相同经纱横列K1和K2的接结经纱B31/B32和B33,B34的交织点毫无例外地明显位于底纬SR平面外部,并且因此不会影响绒头行密度。
在这种组织中,底纬和内纬之间的接结经纱部分的斜对称排列实际上对于一高绒头行密度非常重要。这样能够确保对称装在内纬SJ上,并且这对于绒头分支的垂直定向有益。
这样,一方面存在用于垂直伸出基布的绒头分支的所有先决条件,另一方面,沿经向和沿衬垫经纱方向存在用以保持底纬平面中的织物密度的足够大的作用力分量,以便由于所有影响因素的结合,获得绒头行密度的极限值。
作为比较,图8以相同方式示出现有技术提供的最接近组织。由于底纬SR8和中纬SZ8在衬垫经纱8外侧和内侧的定位,纬纱之间的绒头纱线的最高集中度在中纬SZ8的平面中和在内纬SJ8的平面中获得。分别位于这些平面中的是四个绒头分支,中纬SZ8和内纬SJ8的横截面以及接结经纱B81,B82的交织点或交织部分。
沿打纬方向确定中纬SZ8的接结经纱能够沿打纬方向在中纬SZ8上仅施加一个有限的作用力,因此位于两个中纬之间的绒头纱线分支以及位于内纬之间的绒头纱线分支能够在打纬后再次膨胀。在纬纱的打纬期间获得的密度因此不能得到维持。在每个纬纱循环中,一组接结经纱仅完成一次梭口变换。成品地毯织物的密度明显低于例如图5或图7中所示织物的密度。
根据图8的组织的另一个缺点是内纬之间的绒头束以略微倾斜的方式离开基布的组织。该倾斜由于中纬在底纬下面以一个拱形方式偏转绒头分支而发生。双层地毯织物织造越稠密,该倾斜变得越大。
结合图8说明的织物还具有另一个严重缺陷。实际上,它不可能在底纬SR8和中纬SZ8之间完成一次绒头纱线转换。单个绒头分支将规则地不存在于那里。在这种情况下,绒头线圈的已经较低的抗拉阻力(大约50%)将变得非常低。
因此至少一个提花绒头纱线在背面是可见的,很明显,织物组织的用以完成绒头纱线转换的生产仅存在于底纬区域中。因此,每个提花点沿经向包括四个绒头纱线分支,并且一个通过底纬接结的绒头线圈在背面是可见的。由于与两回转双纬组织相比提花清晰度仅有一半,因此这相当大地限制了形成提花的可能性。
通过本发明,其中携带一个绒头线圈的每根纬纱是一底纬,一次绒头纱线转换可在每个第二回转中完成。这种情况的示例特别在图4中示出,其中示出这种绒头纱线转换的大量变型。
绒头纱线PM41到PM44包含在示出的提花变化中。从左边开始,绒头纱线PM41以常规方式在一个双纬组织中形成提花。在这个区域内,借助于一个在内侧上通过内纬SJ41的织造,绒头纱线PM42为其最后在底布WU中的底纬SR41处开始的形成提花做准备。在通过顶布中的底纬SR43和通过底布中的纬纱SR42的织造之后,绒头纱线PM42在底布WU的埋头纱线股PT中结束其形成提花。
绒头纱线PM42通过绒头纱线PM43从顶布WO分离。绒头纱线PM43通过底纬SR44开始其形成提花并且交织底布WU的底纬SR45和顶布WO的底纬SR46。绒头纱线PM43随后被引导返回到埋头绒头纱PT的线股中。
在该绒头纱线PM43的形成提花期间,绒头纱线PM44已经借助于在内侧通过内纬SJ43的织造被准备好。绒头纱线然后利用一个通过底纬SR46、底纬SR47并最后通过顶布的底纬SR48的形成提花作用接结。由于底纬SR48紧跟着一根内纬SJ44,因此该绒头纱线PM44的织造可以被“停止”。最后绒头纱线PM44返回到埋头绒头纱股中。
如可以看到的,一绒头纱线可以从每层基布—顶布和底布—的埋头绒头纱股中脱离,并且可以作为一根提花绒头纱在不混合轮廓的情况下收边。接结经纱的引导类型在该操作中不起任何特殊作用。重要的是携带绒头线圈的每根纬纱是一底纬。
图9示出用于接结经纱B91,B92的另一个组织变化变型。纬纱循环RS9包括四个引纬周期。接结经纱B91,B92的循环RB9分别在八个回转之后重复。一组两根接结经纱B91,B92分布到两个经纱横列K1和K2中。来自内纬SJ的接结经纱B91在外侧上单独交织第一底纬SR并且然后在其越过另一根底纬的外侧并最后通过利用内纬的接结终止在内侧上的循环之前在随后的底纬下面交织。接结经纱B92完成相同的织造和四个回转的偏移。
本发明不局限于一个四回转纬纱循环SR的使用。完全能够通过附加另外的单纬纱对增大该循环。因此底纬SR的数量和内纬SJ的数量之间的比值甚至变得更加有区别。仅通过用于支承内纬SJ的需要设置一个限制。
图10中示出以这种方式增大的循环的一个示例。纬纱循环RS10包括六个引纬周期。接结经纱B101,B102的循环RB10分别在十二个回转后重复。一组两根接结经纱B101,B102分布到两个经纱横列K1,K2上。来自一根内纬SJ的接结经纱B101在外侧上交织一对底纬SR并然后在其越过另一根底纬的外侧并最后通过利用内纬的接结终止在内侧上的循环RB10之前在随后的三根底纬下面交织。接结经纱B102完成相同的织造和六个回转的偏移。
附图标记
B             接结经纱(通用)
B1,B2,B3,B8,B9,B10图1,2,3,8,9,10的接结经纱(紧跟的数字是相同附图中的接结经纱的数字标记)
F             衬垫经纱
K1            经纱横列(前部),也是附图标记B的补充
K2            经纱横列(后部),也是附图标记B的补充
P             绒头纱线(通用)
PT,PT8       埋头绒头纱
PM,PM8       绒头,提花,绒头线圈
PM4           图4的绒头纱线,提花(随后的数字表示附图中的顺序)
RB            循环,接结经纱(随后的数字表示附图;随后的数字表示附图中的顺序)
RS            纬纱的循环(四个引纬周期)
RS10          纬纱的循环(六个引纬周期)
SR            底纬—通用(附加的数字表示图1到3和图5到7中的顺序)
SR4           图4的底纬(随后的数字表示附图中的顺序)
SJ,SJ1,SJ2  内纬(通用—>1顶布,2底布)
SJ4           图4的内纬(随后的数字表示附图中的顺序)
SR8           底纬,图8
SZ8           中纬,图8
SJ8           内纬,图8
W             节律变化(通用)
W2            图2的节律变化(在附加的一对数字中,第一数字表示配设到接结纱线,第二数字表示数字编号)
WO            顶布
WU            底布

Claims (8)

1.用于在具有至少两个引纬平面的双面绒头织物织机上生产双面绒头织物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纬纱(SR和SJ)、衬垫经纱(FK)和成组的接结经纱(B)用于形成一顶层基布和一底层基布(WO,WU),并且还利用每个经纱横列的绒头纱线(PM,PT)组
-用于形成一可在所述顶层基布和所述底层基布之间分开并且由提花绒头纱(PM)组成的提花绒头层,以及
-用于利用在底纬和内纬之间接结的埋头绒头纱(PT)和非提花绒头纱衬垫所述顶层基布和所述底层基布,
所述纬纱(SR)在一至少四回转的循环中
-至少两次成对地作为一根底纬(SR3,SR1)引入所述两个基布(WU,WO)中的一个和作为一根内纬(SJ1,SJ2)引入所述两个基布(WO,WU)中的另一个,以及
-两次、四次或六次仅作为一根底纬(SR4,SR2)交替地引入所述两层基布(WU,WO)中的一层基布中,
分别形成提花的提花绒头纱(PM)被引导,以便仅在所述顶层基布(WO)的底纬(SR1,SR2)和所述底层基布(WU)的底纬(SR3,SR4)之间横跨绒头线圈,在位于相继的底纬(SR1,SR2;SR3,SR4)之间的最高绒头纱线集中度的区域内彼此交织的一组所述接结经纱(B)分布到两个彼此相邻的经纱横列(K1,K2),以及
一组所述接结经纱(B)在一个纬纱循环(RS)中相继地完成至少两次分布到相邻经纱横列(K1,K2)的一梭口变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提花的绒头纱线变化期间,所述提花绒头纱(PM41,PM42,PM43,PM44)围绕其基布(WO;WU)的底纬(SR)开始和终止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提花交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纬纱的一四回转循环(RS)的情况中,所述接结经纱(B11,B12)的完整循环(RB1)包括八个引纬周期;并且每层基布(WO;WU)的接结经纱(B1)组由相对于彼此偏移四个回转、分别单独地环绕一对相邻底纬(SR1,SR2)的外侧且之后立刻环绕一根内纬(SJ1)的内侧的两根接结经纱(B11,B12)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纬纱的一四回转循环(RS)的情况中,所述接结经纱(B11,B12)的完整循环(RB1)包括八个引纬周期;并且每层基布(WO,WU)的接结经纱(B1)组由两对接结经纱(B11,B15;B12,B16)组成,所述两对接结经纱的接结经纱(B11,B15,B12,B16)相对于彼此偏移两个回转、分别单根地环绕一对相邻底纬(SR1,SR2)的外侧且之后环绕内纬(SJ1)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纬纱的一四回转循环(RS)的情况中,所述接结经纱(B91,B92)的完整循环(RB9)包括八个引纬周期;并且在每个循环(RB9)中,每层基布(WO,WU)的每根接结经纱(B91,B92)环绕一根底纬(SR)的外侧,两根底纬(SR)的内侧,再次环绕一根底纬(SR)外侧并且最后环绕一根内纬(SJ)的内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纬纱的一四回转循环(RS)的情况中,所述接结经纱(B)的完整循环(RB2)包括十六个引纬周期;并且对于每个循环(RB2),一基布(WO,WU)的每根接结经纱(B21,B22;B23,B24)首先环绕一根底纬(SR)的外侧,一根底纬(SR)的内侧,一根内纬(SJ)的内侧,再次环绕一根底纬(SR)的外侧,两根底纬(SR)的内侧,然后是环绕一根底纬(SR)的外侧,一根底纬(SR)的内侧和再次一根底纬(SR)的外侧和最后环绕随后的内纬(SJ)的内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纬纱的一四回转循环(RS)的情况中,所述接结经纱(B)的完整循环(RB3)包括十六个引纬周期;所述接结经纱(B3)的组由成对地配设到两个彼此相邻的经纱横列(K1,K2)的四根接结经纱(B31,B32,B33,B34)组成;并且在一个循环(RB3)中,一基布(WO,WU)的所述接结经纱(B31,B32,B33,B34)分别单独地环绕一对底纬(SR1,SR2)的外侧并且在离所述底纬一定距离处环绕一根内纬(SJ)的内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纬纱的一六回转循环(RS10)的情况中,所述接结经纱(B10)的完整循环(RB10)包括十二个引纬周期;并且在每个循环(RB10)中,每层基布(WO,WU)的所述接结经纱(B101,B102)首先环绕一对底纬(SR)的外侧,三根底纬(SR)的内侧,再次环绕一根底纬(SR)的外侧和最后环绕一根内纬(SJ)的内侧。
CN 200410068494 2003-06-21 2004-06-21 用于在双面绒头织物织机上生产双面绒头织物的方法 Active CN15946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3014007A EP1489210A1 (de) 2003-06-21 2003-06-21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Doppelpolgewebes auf einer Doppelpolwebmaschine
EP03014007.3 2003-06-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4696A CN1594696A (zh) 2005-03-16
CN1594696B true CN1594696B (zh) 2010-12-08

Family

ID=33395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68494 Active CN1594696B (zh) 2003-06-21 2004-06-21 用于在双面绒头织物织机上生产双面绒头织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1489210A1 (zh)
CN (1) CN1594696B (zh)
DE (1) DE502004002351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29623B1 (fr) * 2008-04-03 2010-06-04 Schonherr Textilmaschb Procede de tissage pour realiser un tapis et tapis obtenu par un tel procede
EP2568065B1 (en) * 2011-09-06 2018-04-11 STÄUBLI BAYREUTH GmbH Method for weaving a carpet and carpet woven with such a method
US9080266B2 (en) * 2011-09-22 2015-07-14 Nv Michel Van De Wiele Method for weaving a pile fabric
BE1022393B1 (nl) * 2013-01-10 2016-03-21 Nv Michel Van De Wiele Werkwijze voor het weven van poolweefsels en werkwijze voor het daarvoor uitrusten van een weefmachine
EP2894244B1 (en) * 2014-01-09 2018-11-28 STÄUBLI BAYREUTH GmbH Method for weaving pile fabrics and pile fabric with shadow cut pile zones
EP3702500B1 (en) * 2019-02-26 2022-04-06 STÄUBLI BAYREUTH GmbH Method for weaving pile fabrics and pile fabric woven with such a method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64948A1 (de) * 1971-12-28 1973-07-12 Tonnar Gmbh Felix Verfahren zum weben von doppel-florgeweben
CN85106807A (zh) * 1985-09-10 1987-03-11 赫伯特·简森 提花双层长毛绒织物,织造该织物的方法及实施此方法的装置
CN87100264A (zh) * 1987-01-08 1987-11-04 李秉仁 经花双面长毛绒织物和毛毯
EP0767261B1 (de) * 1995-10-06 2001-03-21 CHEMNITZER WEBMASCHINENBAU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Doppelteppichgewebes in Zweischussbindung und Vorrichtung zur wahlweisen Ansteuerung der Polfäden
US6273148B1 (en) * 1998-12-21 2001-08-14 N.V. Michel Van De Wiele Method for face-to-face weaving pile fabric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124813T2 (de) * 2000-05-02 2007-10-11 N.V. Michel Van De Wiele, Kortrijk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Doppelstück Plüschgewebe und nach diesem Verfahren hergestelltes Gewebe
EP1180556B1 (de) * 2000-08-16 2005-11-09 SCHÖNHERR Textilmaschinenbau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Doppelpolgewebes
EP1217114B1 (de) * 2000-12-08 2006-01-11 SCHÖNHERR Textilmaschinenbau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Doppelpolgeweb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64948A1 (de) * 1971-12-28 1973-07-12 Tonnar Gmbh Felix Verfahren zum weben von doppel-florgeweben
CN85106807A (zh) * 1985-09-10 1987-03-11 赫伯特·简森 提花双层长毛绒织物,织造该织物的方法及实施此方法的装置
CN87100264A (zh) * 1987-01-08 1987-11-04 李秉仁 经花双面长毛绒织物和毛毯
EP0767261B1 (de) * 1995-10-06 2001-03-21 CHEMNITZER WEBMASCHINENBAU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Doppelteppichgewebes in Zweischussbindung und Vorrichtung zur wahlweisen Ansteuerung der Polfäden
US6273148B1 (en) * 1998-12-21 2001-08-14 N.V. Michel Van De Wiele Method for face-to-face weaving pile fabric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325674A 2002.11.1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4696A (zh) 2005-03-16
DE502004002351D1 (de) 2007-02-01
EP1489210A1 (de) 2004-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00463B (zh) 织造织物的工艺及起毛织物
US708642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weaving fabrics with two useable sides
US7431055B2 (en) Method for weaving fabrics with areas having a corded structure with a large variety of colour effects
JPS6037235B2 (ja) 製紙機の張り布用複合織物
CN104775223B (zh) 用于织造绒头织物的方法及具有阴影割绒区域的绒头织物
CA2593724A1 (en) Press fabric for pulp machine
US6945280B2 (en) Method for weaving a pile fabric
US6305431B1 (en) Cleaning cloth
CN1594696B (zh) 用于在双面绒头织物织机上生产双面绒头织物的方法
CN109440267B (zh) 一种高低毛隐纬缎档组织毛巾及其织造工艺
US1688341A (en) Woven pile fabric
US2950741A (en) Pile fabric
CN101550629B (zh) 织造地毯的方法和由这种方法获得的地毯
US2095382A (en) Method of weaving frieze pile fabrics
JP4099739B2 (ja) 通常のタオル織物の織り仕掛けにおいて、ガーゼ織タオルを織成する方法
US2371038A (en) Fabric
JPH08504896A (ja) カーペット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549372A (en) Pile fabric and art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808976A (en) Woven fabric.
US20070048491A1 (en) Water resistant carpe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 same
JPS6135577Y2 (zh)
JPS6129743Y2 (zh)
JPS6135579Y2 (zh)
JPS6129744Y2 (zh)
US3028884A (en) Pile fabric with wefts of different siz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