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90128A - 转印用具 - Google Patents
转印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90128A CN1590128A CN 200410057198 CN200410057198A CN1590128A CN 1590128 A CN1590128 A CN 1590128A CN 200410057198 CN200410057198 CN 200410057198 CN 200410057198 A CN200410057198 A CN 200410057198A CN 1590128 A CN1590128 A CN 15901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fer printing
- retainer
- transfer
- aforementioned
- object 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7/00—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 B65H37/002—Web delivery apparatus, the web serving as support for articles, material or another web
- B65H37/005—Hand-held apparatus
- B65H37/007—Applicators for applying coatings, e.g. correction, colour or adhesive coatings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 Dispensing Devices (AREA)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印用具,该转印用具将保持架形成为对转印对象面进行转印作业时的滑动移动稳定、且能够理想地进行转印作业。至少在两处形成有接触部(11b、12b),其在使被保持在保持架(1)中的转印头(21)与转印对象面(P)接触而将转印物(T)送出时,与转印对象面(P)接触;同时在保持架(1)上设有把持部(13)。并且前述接触部(11b、12b)形成在比保持架(1)的把持部(13)的外侧面(11aY、12aY)更靠外侧方的位置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将转印物转印到转印对象面上时所使用的转印用具。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将转印物转印到转印对象面上时所使用的转印用具,已经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在此,对于转印物,例如可以列举有粘接带或不具有粘接性的带等带类、固态或液态胶、粘接剂等,用于转印这样的转印物的转印用具,通常具有将转印物保持在内部的保持架、和用于将保持在保持架中的转印物向转印对象面送出的送出部。在该送出部上,形成有与转印对象面接触而将转印物转印到转印对象面上的转印头。即,这样的转印用具被构成为:通过由使用者将保持架拿在手中、以使转印头接触在转印对象面上的状态使其在转印对象面上滑动移动、从而将转印物转印到转印对象面上。
作为一例,若对用于将修正带转印到纸面上的转印用具进行说明,则该转印用具由具有将作为转印物的修正带相对于纸面送出的转印头的送出部、和支承送出部的保持架构成。特别地,送出部一般会具有:将修正带和剥离带以重合起来的状态卷绕起来而加以保持的送出辊;使从送出辊送出的修正带及剥离带通过、仅将修正带转印在纸面上的转印头;从转印头仅将剥离带卷绕起来收回的卷绕辊(例如专利文献1)。并且,该转印用具以如下方式使用,即,当使用者将保持架拿在手中,仅使转印头接触在印刷或写在纸面上的文字等的上面使其沿规定方向滑动移动时,修正带被顺序地从送出部送出而从转印头转印到纸面上,从而将文字等覆盖。并且,在转印结束时,向拿着保持架的手进一步加力,使转印头以更强的力对纸面按压,从而将带切断。此外,在这样被转印在纸面上的修正带的上面,可以重新书写文字,从而可以进行错字的修改。
专利文献1:特开10-181985号公报(图4等)。
发明内容
可是,在使用者这样将转印用具拿在手中进行转印操作时,相对于转印对象面仅有转印头的前端与其接触,使用者拿在手中的保持架处于悬空于转印对象面上方的状态。此时,使用者在仅靠手指的感觉保持转印用具的状态下,施加向转印对象面按压转印头、同时使保持架滑动移动那样的力。因此,要想准确地将修正带转印在纸面上,必须将向转印用具的行进方向和与其垂直的方向的力非常均衡地从保持架传递到转印头的前端,但如上所述由于仅有转印头的前端接触在纸面上,所以,要很好地取得该平衡是极其困难的。即,如果使用者施加在保持架上的力小,则不能将修正带转印到纸面上,因此使用者往往要施加必要以上的力以进行修正带的转印作业。但是,如果该力过大,则在转印操作过程中修正带容易被切断,根据情况不同,还很有可能会导致转印用具破损。这样的不良情况,并不是只有修正带用的转印用具才具有的问题,对于所有上述那样用于转印各种各样的转印物的转印用具是共同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鉴于以上那样的问题,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将转印物以比较轻的力理想地转印在转印对象面上的转印用具。
即,本发明的转印用具,具有可转印到转印对象面上的转印物,保持该转印物的保持架,以及被保持在该保持架中、在保持转印物的同时可将其向外部送出的送出部;且在上述送出部上形成有转印头,所述转印头在使用者将前述保持架拿在手中使其相对于转印对象面滑动移动时,与转印对象面接触而将转印物转印在该转印对象面上,其特征在于,在前述保持架上至少在2处形成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在使该转印头与转印对象面接触而转印转印物时,与转印对象面接触。
在此,对于转印物,可以列举有粘接带或不具有粘接性的带等的带类、固态或液态胶、粘接剂等。
根据这样的转印用具,在使用者一边将保持架拿在手中使其相对于转印对象面滑动移动、一边将转印物转印到转印对象面上时,除了转印头以外,形成在保持架上的多个接触部也会与转印对象面接触。即,在转印作业时转印用具的支撑部位有3处或其以上,因此,转印用具能够以被将这3个或其以上的接触部位全部包括在内的面所支撑的状态进行使用,且加载在保持架上的力也不会偏向于转印头,还能够使其分散给各接触部。因此,在使转印用具相对于转印对象面滑动移动的转印作业时,能够取得其滑动行进方向和与其垂直的方向上的两方的力的平衡。其结果是,能够使转印头相对于转印对象面良好地接触,因此即便是用比较轻的力按压保持架而进行使用,也能够将转印物可靠地转印在转印对象面上,且还能够防止转印头等的破损。
另外,为了能够维持转印用具的滑动移动时的良好的姿势,进行更稳定的转印作业,优选在前述保持架上形成有使用者用手可以把持的把持部。在此情况下,通过将接触部形成在保持架上的比把持部的外侧面更靠外侧方的位置,能够使转印用具的使用时的姿势进一步稳定化。
另外,如果以将转印头形成在保持架的沿着行进方向的一端部侧、在另一端部形成前述接触部的方式构成,则能够取得较大的转印头与各接触部的距离,所以能够实现转印用具的更稳定的使用姿势。
另外,为了使转印用具的相对于转印对象面的滑动移动更为顺畅,优选为将在接触部中与转印对象面相接触的接触区域设成带有圆角的形状。
此外,作为接触部,还可以采用装设在保持架上的可旋转的车轮,这样也能够确保转印用具的顺次及稳定的操作性。
进而,如果构成为如下结构,即,在保持架上,在转印头与接触部之间的区域,形成有在使转印头与接触部和转印对象面接触的状态下、从转印对象面离开的悬空部,则在转印作业时转印头的移动方向上的转印对象面处于可通过悬空部而被看见的状态,从而不会被保持架挡住,因此能够连续地将转印物转印到转印对象面上的所期望的部位上。
如果将保持架设为包括第一保持架要件及第二保持架要件的具有对半分割构造的结构,并将前述送出部可更换地保持在该第一保持架要件和第二保持架要件之间,则在转印物使用完了之际,能够较容易地更换具有转印物的新的送出部,因此还能够有助于构造的简单化和资源的节约。
如以上所详述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转印用具,其被构成为,在向转印对象面转印转印物时,并不是仅使形成在被保持于保持架中的送出部上的转印头接触在转印对象面上,还使形成在保持架的多个部位处的接触部接触在转印对象面上,因此能够以使共计3个或其以上的部位与转印对象面接触的状态,使转印用具顺畅地滑动移动。从而,即使不向把持保持架的手加力,也能够以极其稳定的姿势使用转印用具,其结果是,能够将转印物理想地转印到转印对象面上。
附图说明
图1是部分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转印用具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该转印用具中的送出部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该转印用具的第一保持架要件以及第二保持架要件的内侧视图。
图4是其正视图。
图5是其俯视图。
图6是表示该转印用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表示该转印用具的俯视分解图。
图8是平面地表示该转印用具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其第二变形例的图。
标号说明
1 保持架 2、120、220 送出部
11、111、211第一保持架要件 12、112、212第二保持架要件
11aY 外侧面 12aY 外侧面
11b、111b 接触部 12b、112b 接触部
13 把持部 15 悬空部
21 转印头 211c 车轮
212c 车轮 P 转印对象面(纸面)
T 转印物(修正带) X、X1、X2 转印用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
如图1所示,本实施形态的转印用具X,是为了能够将作为转印物的修正带T转印到作为转印对象面的纸面P上、将通过印刷等印在纸面P上的文字等(图示省略)覆盖、从而在修正带T的表面上重新书写文字等而被使用的工具。该转印用具X,主要包括修正带T、用于将该修正带T送出至纸面P上的送出部2、和保持该送出部2的保持架1。以下,对各部分的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
修正带T是将一方的面设为粘接面的白色不透明的带子,在被转印到纸面P上之前,在与所述粘接面为相反侧的面上重合着辅助向纸面P的转印的剥离带T1。该修正带T和剥离带T1具有大体相同的一定的宽度及长度。
送出部2,如图1、图2、图6及图7所示,包括有用于进行前述修正带T的转印的转印头21,用于使修正带T通过转印头21而送出至纸面P的送出辊22,用于将剥离带T1卷绕起来的卷绕辊23,以及用于一体地保持转印头21、送出辊22和卷绕辊23的一对侧板24a、24b。
送出辊22是用于使前述修正带T和剥离带T1通过转印头21而将其送出至纸面P的部件,包括图未示的轴部和在所述轴部的两侧端竖立起来的一对圆盘状的轴承板22a、22b。一方的轴承板22a的周缘,呈齿轮盘状地形成有齿轮22g,另外,在前述轴部的中央部上,形成有沿水平方向贯通的贯通孔(图示省略),进而在轴部的外周面上,通过粘接等安装着修正带T及剥离带T1的一方的端部。并且,将修正带T及剥离带T1以使之重合的状态卷绕在该轴部上。
另一方面,卷绕辊23比前述送出辊22小,是用于在前述修正带T通过转印头21然后被送出至纸面P上之后,将从修正带T剥离开的前述剥离带T1卷绕起来的部件,包括图未示的轴部和竖立设置在该轴部的两侧端上的一对圆盘状的轴承板23a、23b。一方的轴承板23a的周缘,呈齿轮盘状地形成有齿轮23g。另外,在前述轴部的中央部上,形成有沿水平方向贯通的贯通孔(图示省略),进而在轴部的外周面上,通过粘接等安装着剥离带T1的一方的端部。并且,前述送出辊22和卷绕辊23,被构成为使形成在前述轴承板22a及23a上的齿轮22g和齿轮23g相啮合,使得随着一方的旋转另一方进行逆向旋转。
接着,转印头21,将被从送出辊22送出的修正带T及剥离带T1之中的修正带T,从前端21d转印到纸面P上,在转印结束之后将从前述修正带上剥离开的前述剥离带T1向卷绕辊23导引,并且具有与前述修正带T大体相同的宽度。若具体地进行说明,该转印头21包括被支撑在前述的一对侧板24a、24b之间圆筒部21a、从该圆筒部21a向一方向突出而成的支撑板21b、以竖立姿势设在该支撑板21b的两侧端部上的侧视大体成三角形状的一对导引板21c。并且,在一对导引板21c之间,使从送出辊22送出的修正带T及剥离带T1在支撑板21b的下面侧通过,在该支撑板21b的前端21d处仅使剥离带T1折返而将其向圆筒部21a的上缘导引,从而使其卷绕在卷绕辊23上。
一对侧板24a、24b,是用于将转印头21、保持修正带T及剥离带T1的送出辊22、保持剥离带T1的卷绕辊23从两侧夹持而组装成一体的部件,将一方设为第一侧板24a、将另一方设为第二侧板24b。第一侧板24a,是以呈纵向两端部带有圆角的形状的细长的板材为主体而构成的。在该第一侧板24a的内侧面24a1的上端部、纵向中央部,分别沿水平方向突出形成有起到作为送出辊22的旋转轴的功能的第一圆筒突部24a2、起到作为卷绕辊23的旋转轴的功能的第二圆筒突部24a3、以及保持转印头21的圆筒部21a的第三圆筒突部24a4。另外,在第一侧板24a的外侧面24a6上,形成有用于使其保持在后述的保持架11上的插设孔24a7。进而,在该第一侧板24a的纵向中央部上,一体地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突部(图示省略),在该突部(图示省略)上,向内突出地形成有用于导引修正带T及剥离带T1的呈圆筒状的导引突起24a5。
另一方面,第二侧板24b,是与第一侧板24a大体成相同形状的部件,在其内侧面24b1上的上端部、纵向中央部上,向内侧、大体沿水平方向地突出有可分别嵌入到前述第一圆筒突部24a2、第二圆筒突部24a3中的第一圆柱突起24b2、第二圆柱突起24b3。另外,在该第二侧板24b上也与第一侧板24a同样地,沿水平方向突出形成有与前述第三圆筒突部24a4一起保持转印头21的圆筒部21a的第三圆柱突起24b4。在第二侧板24b上也形成有与第一侧板24a同样的设有导引突起24b5的突部24bt。另外,在第二侧板24b的外侧面上,形成有用于使其保持在后述的保持架12上的插设孔24b7。
并且,在将送出辊22、卷绕辊23、转印头21的圆筒部21a嵌入第一侧板24a的第一圆筒突部24a2、第二圆筒突部24a3、第三圆筒突部24a4中之后,进一步将第一圆柱突起24b2、第二圆柱突起24b3插入到第一圆筒突部24a2、第二圆筒突部24a3中,进而再将第三圆柱突起24b4插入到第三圆筒突部24a4中,同时将导引突起24b5插入到圆筒状的导引突起24a5中,从而就完成了送出部2的组装。此时,可使送出辊22的齿轮22g与卷绕辊23的齿轮23g相啮合,并可使重合的修正带T及剥离带T1在导引突起24a5的下侧通过。
保持架1包括第一保持架要件11和第二保持架要件12。所说的第一保持架要件11及第二保持架要件12是以如下方式被保持组装在一起的合成树脂一体成形品的呈对半分割构造的结构部件,所说的方式,是将前述送出部件2夹持在该前述第一保持架要件11及第二保持架要件12之间从而使得转印操作能够进行的方式。在此,图3(a)表示的是第一保持架要件11的内侧侧视图,同图(b)表示的是第二保持架要件12的内侧侧视图。图4(a)表示的是第一保持架要件11的正视图,同图(b)表示的是第二保持架要件12的正视图。图5(a)表示的是第一保持架要件11的俯视图,同图(b)表示的是第二保持架要件12的俯视图。
第一保持架要件11,一体地具有夹持保持前述送出部2的本体部11a和与纸面接触的接触部11b。
本体部11a,是以向第一保持架要件11的外侧方鼓出而成的侧壁11a1为主体而成的部件。并且,在侧壁11a1的内面11aX一侧形成有呈对半分割的半个卵形的空间11aS。另外,本体部11a以前倾的姿势配置。在本体部11a的内面11aX的中央部,向内侧方大体沿水平方向突出地形成有保持前述送出部2的呈圆锥状的圆锥突部11a2,另外,在内面11aX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向内侧方大体沿水平方向突出地形成有用于与第二保持架要件12组装的一对呈圆筒状的配合突部11a3。并且,将侧壁11a1的前端部切除一部分,从而形成开口11a4。该开口11a4被与侧壁11a1相连接地向内侧突出的上片11a5、下片11a6、侧片11a7所包围着。另外,在前述侧壁11a1的内周缘上,向内侧方突出地形成有可与第二保持架要件12相嵌合的组装用的突片11a8。
接触部11b,是从前述侧壁11a1的外侧面11aY连续地向下方外侧突出而形成的,将其下端部11b1设为部分圆弧状而使其带有圆角。接触部11b的前缘,呈从本体部11a的侧壁11a1上的下缘向上方凸出的悬臂形状地与该下缘相连。
另一方面,第二保持架要件12为与第一保持架要件11大体呈相同形状的部件,包括本体部12a和接触部12b。本体部12a与第一保持架要件11同样地,以向第二保持架要件12的外侧方鼓出而成的侧壁12a1为主体,在侧壁12a1的内面12aX侧形成有呈对半分割的半个卵形的空间12aS。另外,本体部12a以前倾的姿势配置。
并且,在本体部12a的内面12aX的中央部,向内侧方大体沿水平方向突出地形成有用于保持前述送出部2的呈圆锥状的圆锥突部12a2、和可嵌入第一保持架要件11的配合突部11a3中的一对配合突起12a3。并且,与第一保持架要件11同样地,将侧壁12a1的前端部切除一部分而形成开口12a4。该开口12a4被与侧壁12a1相连接地向内侧突出的上片12a5、下片12a6、侧片12a7所包围着。另外,在前述侧壁12a1的内周缘上,形成有可与第一保持架要件11的突片11a8相嵌合的用于组装的凹部12a8。
另外,接触部12b也呈与第一保持架要件11的接触部11b大体相同的形状,是从前述侧壁12a1的外侧面12aY连续地向外侧下方突出地形成的,并将其下端部12b1设为部分圆弧状,从而使其带有圆角。接触部12b的前缘,呈从本体部12a的侧壁12a1上的下缘向上方凸出的悬臂形状地与该下缘相连。
并且,通过将第一保持架要件11的配合突部11a3、组装用的突片11a8,分别嵌入相对应的第二保持架要件12的配合突起12a3、组装用的凹部12a8上,即可构成保持架1,而将由第一保持架要件11的空间11aS和第二保持架要件12的空间12aS构成的中空部分作为收容送出部2的收容部14。
要使送出部2保持在这样的保持架1上,在将第一保持架要件11与第二保持架12组装之前,需要将第一保持架要件11的圆锥突部11a2插入到形成在送出部2的第一侧板24a的外侧面24a6上的插设孔24a7中,使转印头21从开口11a4突出。并且,使第二保持架要件12的圆锥突部12a2插入到形成在前述送出部2的第二侧板24b上的插设孔24b7中,同时将第二保持架要件12内面12aX的配合突起12a3插入到第一保持架要件11的内面11aX的配合突部11a3中。并且,通过将第一保持架要件11的前述组装用的突片11a8和第二保持架要件12的前述组装用的凹部12a8相嵌合,从而第一保持架要件11及第二保持架要件12被组装完成。通过这样的组装,送出部2被保持在前述收容部14内,转印头21从形成在第一保持架要件11及第二保持架要件12的本体部11a、12a上的开口11a4、12a4突出,被前述开口11a4、12a4的周围的上片11a5、12a5、下片11a6、12a6、侧片11a7、12a7所夹持,被稳定地保持在保持架1上,从而转印用具X的组装完成。此外,图6表示转印用具X的立体分解图,图7表示转印用具X的平面分解图,图8(a)表示转印用具X的组装正视图,该图(b)表示转印用具X的组装侧视图,该图(c)表示转印用具X的组装后视图。
另外,在这样被组装起来的转印用具X中,将从第一保持架要件11及第二保持架要件12的本体部11a、12a的下缘直到接触部11b、12b的前缘的悬臂状的区域,设为从纸面P悬空起来的悬空部15。另外,形成在第一保持架要件11及第二保持架要件12上的接触部11b、12b,无论哪一个都位于比形成在第一保持架要件11及第二保持架要件12上的本体部11a、12a的外侧面11aY、12aY更靠外侧方的位置处。进而,将朝向第一保持架要件11的侧壁11a1和第二保持架要件12的侧壁12a1的前方区域,定为该转印用具X的在使用时供使用者用手保持的把持部13。
当将这样构成的转印用具X放置在纸面P上时,如图8所示,转印头21的前端21d、接触部11b、12b的下端部11b1、12b1共计三个部位与纸面P接触从而能够独自站立。并且,当在该状态下使用者将手搭在保持架1的把持部13上使转印用具X整体沿着纸面P从转印头21侧向接触部11b、12b侧滑动移动时,在转印头21的前端21d处修正带T因摩擦而被转印在纸面P上,并同时与剥离带T1分离,与此相随,送出辊22旋转而将修正带T及剥离带T1顺次地送出,同时卷绕辊23将剥离带T1卷绕起来而将其收回。此时,在送出辊22和转印头21的前端21d之间,修正带T及剥离带T1通过第一侧板24a及第二侧板24b的导引突起24a5、24b5,以被加载有张力的状态被导引,在转印头21的前端21d和卷绕辊23之间,剥离带T1通过转印头21的圆筒部21a,以被加载有张力的状态被导引。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形态的转印用具X,包括被转印到纸面P上的修正带T、保持该修正带T及重合的剥离带T1的送出部2、以及保持该送出部2的保持架1。并且,在使被保持在该送出部2上的转印头21接触在纸面P上而转印修正带T时,因为在保持架1上形成有与纸面P接触的接触部11b、12b这两个部位,所以转印用具X能够在以全部包含这三个接触部位的面被支撑的状态下进行使用,加载在保持架1上的操作力不会偏向于转印头21,还会分散给各接触部11b、12b,从而能够取得不仅是转印用具X的滑动行进方向、而且还有与其垂直的方向的两方的力的平衡。其结果是,由于能够使转印头21良好地相对于纸面P接触,所以即使是以较轻的力按压保持架1而进行使用,也能够可靠地将修正带T转印到纸面P上,而且还能够防止转印头21等的破损。
由于在保持架1上形成有可供使用者用手把持的把持部13,将接触部11b、12b形成在比把持部13的外侧面更靠外侧方的地方,从而能够使转印用具X的滑动移动时的准确的姿势稳定。另外,由于在沿着保持架1的行进方向的一端部侧形成转印头21,在另一端部形成上述接触部11b、12b,从而转印头21与各接触部11b、12b的距离可以被保持为最大限度,所以可维持转印用具X的进一步的稳定性。
进而,在接触部11b、12b处,由于将与纸面P接触的下端部11b1、12b设成带有圆角的形状,所以能够使转印用具X更顺畅地滑动移动。
再进而,因为在保持架1上,将从第一保持架要件11及第二保持架要件12的本体部11a、12a的下缘直到接触部11b、12b的前缘的区域,作为悬空于纸面P之上的悬空部15而形成,所以,在转印操作时转印头21的移动方向上的纸面P,处于可以通过悬空部15而被看见的状态,从而不因被保持架1遮住,因此能够将修正带T连续地转印到纸面P上的所期望的位置。
另外,由于保持架1采用了由第一保持架要件11及第二保持架要件12构成的对半分割构造,并将送出部2夹持保持在第一保持架要件11及第二保持架要件12之间,所以在修正带T使用完了之际,可以较容易地更换新的具有修正带T的送出部2,从而可以实现构造的简单化和资源的节省。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形态。首先例如第一变形例,图9(a)表示侧视图,同图(b)表示后视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没有特别地作以说明的情况下,采用与上述的实施形态相同的标号。
本变形例中,第一保持架要件111和第二保持架要件112,在它们的本体部111a、112a之间夹持作为送出部120的构成部件的转印头21、送出辊22、卷绕辊23而将其直接保持。此外,转印头21的前端21d从保持架11哦的前下端部突出。另外,送出辊22及卷绕辊23被可旋转地保持在保持架110上。另外,从第一保持架要件111及第二保持架要件112的各本体部111a、112a的前端部,相外侧下方弯曲而连续地形成有侧面看呈部分圆弧状的接触部111b、112b。另外,使本体部111a、112a的前端部侧的下缘与接触部111b、112b的前缘呈悬臂状地相连续,将该部位设为悬空部115。另外,将面向本体部111a、112a的外侧面及前方的区域,设为在该转印用具X1的使用时供使用者用手把持的把持部113。此外,这些接触部111b、112b被形成在该把持部113的更外侧方。
当这样的转印用具X1也与上述的转印用具X同样地放置在纸面P上时,转印头21的前端21d、接触部111b、112b的下端部111b1、112b1共计3个与纸面P接触。并且,当使用者用手把住该转印用具X1的把持部113、使转印用具X1从转印头21侧向接触部111b、112b侧滑动移动时,不仅是在滑动行进方向上,而且在与其垂直的方向上也能够维持稳定的姿势,可以用较轻的力可靠地进行转印作业。另外,由于在保持架110上形成有前述悬空部115,所以在将修正带T转印到纸面P上时,对于转印范围而言,由于可以通过上述悬空部115看见如以印刷方式印在行进方向的纸面P上的文字等,所以能够在转印所需要的范围内良好地转印修正带T。另外,由本变形例所起到的其它的效果,与上述的实施形态的相同。
另外,图10(a)表示侧面图、同图(b)表示后视图的第二变形例,是使用了车轮来作为接触部的转印用具X2。该转印用具X2,具备具有车轮211c、212c的笔形的保持架210、和被保持在该保持架210中的送出部220。该保持架210,将与上述的第一变形例的转印用具X1同样的作为送出部220的构成部件的送出辊22及卷绕辊23直接夹持在构成保持架210的第一保持架要件211及第二保持架212的本体部211a及212a间,可旋转地将其保持。另外,转印头21也与上述转印用具同样地,从保持架210的前下端部突出。另外,该转印用具X2,因为是与上述的实施形态或变形例相反地,从车轮211c、212c侧向转印头21侧滑动移动的,所以被保持在保持架210上的修正带T,是从转印头21的上方向下方通过的。并且,在第一保持架要件211及第二保持架要件212的各本体部211a、212a的前端部,在前述本体部211a、212a的外侧面上,经由旋转轴211d可旋转地装设有一对作为接触部的呈圆盘状的车轮211c、212c。即,通过使所述车轮211c、212c的周面与纸面P接触而使其起到作为接触部的功能。另外,将面向本体部211a、212a的外侧面及前方的区域,设为在使用该转印用具X2时供使用者用手把持的把持部213。另外,所述的车轮211c、212c位于比该把持部213更靠外侧方的位置。
这样的转印用具X2,因为可以由使用者将把持部213拿在手中,在使转印头21的前端21d接触在纸面P上的同时,使2个车轮211c、212c也与纸面P接触,所以在沿着进行转印作业的方向使转印用具X2滑动移动时,由于相对于纸面P以共计3个部位接触,所有稳定性高,另外,通过车轮211c、212的旋转,能够以较轻的力实现顺畅的滑动移动。另外,因为车轮211c、212c被装设在比本体部211a、212a更靠外侧方的部位,所以能够取得不仅是转印用具X2的行进方向、而且还有与其垂直的方向的两方的力的平衡,能够维持转印用具X2的稳定的姿势。
另外,本变形例的其它的效果,也与上述的实施形态或第一变形例的效果大体相同。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形态或各变形例的送出部中,是通过使齿轮相互啮合而使送出辊及卷绕辊旋转的,但也可以将橡皮带等挂在两辊上而使其旋转。另外,转印用具的滑动移动方向,可根据在组装从送出辊拉出的修正带时、修正带是从转印头的上方向下方通过还是从下方向上方通过的不同而变更。另外,作为上述实施形态或第一变形例的转印用具中的接触部,也可以采用像第二变形例那样的车轮。另外,对于转印物,除了上述的修正带以外,还可以是粘接带或不具有粘性的带等的带类、以及固态或液态胶、或者粘接剂等各种物品。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所详述的实施形态,各部的具体的结构或形状、材料等,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
Claims (8)
1.一种转印用具,该转印用具具有可转印到转印对象面上的转印物,保持该转印物的保持架,以及被保持在该保持架中、在保持转印物的同时可将其向外部送出的送出部;且在前述送出部上形成有转印头,所述转印头在使用者将前述保持架拿在手中使其相对于转印对象面滑动移动时,与转印对象面接触而将转印物转印在该转印对象面上;其特征在于,在前述保持架上至少在2处形成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在使前述转印头与转印对象面接触转印转印物时,与转印对象面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用具,其中,在前述保持架上形成有在将转印物转印到转印对象面上的使用时、使用者可以把持的把持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印用具,其中,将前述接触部,形成于在保持架上比前述把持部的外侧面更靠外侧方的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转印用具,其中,将前述转印头配置在保持架的沿着滑动方向的一端部侧,在另一端部形成前述接触部。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转印用具,其中,在前述接触部,将与转印对象面接触的接触区域设成带有圆角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转印用具,其中,将前述接触部设为可旋转地安装在保持架上的车轮。
7.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转印用具,其中,在保持架上,在前述转印头与接触部之间的区域,形成有在使转印头和接触部与转印对象面接触的状态下与转印对象面相离开的悬空部。
8.如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转印用具,其中,保持架是包括第一保持架要件和第二保持架要件的具有对半分割构造的部件,将前述送出部可更换地保持在该第一保持架要件和第二保持架要件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303569A JP4513290B2 (ja) | 2003-08-27 | 2003-08-27 | 転写具 |
JP303569/2003 | 2003-08-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90128A true CN1590128A (zh) | 2005-03-09 |
CN1248873C CN1248873C (zh) | 2006-04-05 |
Family
ID=34407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1005719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8873C (zh) | 2003-08-27 | 2004-08-27 | 转印用具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513290B2 (zh) |
CN (1) | CN1248873C (zh) |
HK (1) | HK107187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38088A (zh) * | 2014-01-14 | 2014-04-23 | 广东乐普升文具有限公司 | 一种涂改压头及含有这种涂改压头的修正带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876267B2 (ja) * | 2007-04-16 | 2012-02-15 | コクヨ株式会社 | 転写装置 |
JP5283447B2 (ja) * | 2008-08-08 | 2013-09-04 | ユニオンケミカー株式会社 | 塗膜転写具 |
WO2013180102A1 (ja) * | 2012-05-31 | 2013-12-05 | フジコピアン株式会社 | 塗膜転写具 |
JP6008111B2 (ja) * | 2012-10-17 | 2016-10-19 |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 糊転写具 |
JP6245434B2 (ja) * | 2013-11-29 | 2017-12-13 | フジコピアン株式会社 | 塗膜転写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17252U (zh) * | 1989-06-30 | 1991-02-20 | ||
JPH10181289A (ja) * | 1996-12-27 | 1998-07-07 | Fujicopian Co Ltd | 塗膜転写具 |
JPH1120388A (ja) * | 1997-07-01 | 1999-01-26 | Fujicopian Co Ltd | 塗膜転写具 |
JPH11170776A (ja) * | 1997-12-15 | 1999-06-29 | Sakura Color Prod Corp | 転写具 |
JP4223678B2 (ja) * | 2000-12-28 | 2009-02-12 | 株式会社トンボ鉛筆 | 塗膜転写用テープ、およびそれを装着してなる塗膜転写具 |
JP2002337831A (ja) * | 2001-05-21 | 2002-11-27 | Seed:Kk | マーク転写具およびマーク転写テープ |
AT411754B (de) * | 2001-07-06 | 2004-05-25 | Kores Holding Zug Ag | Handgerät zum übertragen eines filmstreifens auf ein substrat |
-
2003
- 2003-08-27 JP JP2003303569A patent/JP451329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
- 2004-08-27 CN CN 200410057198 patent/CN124887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06-08 HK HK05104780A patent/HK1071872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38088A (zh) * | 2014-01-14 | 2014-04-23 | 广东乐普升文具有限公司 | 一种涂改压头及含有这种涂改压头的修正带 |
CN103738088B (zh) * | 2014-01-14 | 2016-01-13 | 广东乐普升文具有限公司 | 一种涂改压头及含有这种涂改压头的修正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HK1071872A1 (en) | 2005-08-05 |
CN1248873C (zh) | 2006-04-05 |
JP4513290B2 (ja) | 2010-07-28 |
JP2005067153A (ja) | 2005-03-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84126C (zh) | 信息展示设备以及把显示板安装到信息展示设备上的方法 | |
CN1248873C (zh) | 转印用具 | |
CN1572652A (zh) | 自行车换档操作装置 | |
CN1773210A (zh) | 具有自动尺片伸展机构的卷尺 | |
CN1261245A (zh) | 便携式通信装置 | |
EP1091251A3 (en) | Lithographic printing plate precursor | |
EP1628165A3 (en) |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drum,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EP1577090A3 (en) | Lithographic printing plate precursor | |
CN1501862A (zh) | 原件处理装置 | |
CN1504344A (zh) | 书籍自动翻页装置 | |
CN1840455A (zh) | 粘着胶带粘贴装置 | |
CN1321582A (zh) | 容纳具有不同宽度的卷筒纸的打印机 | |
JPS59186841A (ja) | 紙送りロ−ラ装置 | |
CN1923647A (zh) | 用于成像装置的打印介质供给装置 | |
CN1324752A (zh) | 供纸设备和设有供纸设备的成象设备 | |
JP2004000480A (ja) | 便座用シート巻取器 | |
CN200964717Y (zh) | 卷轴式围栏 | |
CN100341760C (zh) | 一种卷轴式容置装置及其卷收和释出可挠性片状物的方法 | |
CN2774778Y (zh) | 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和成像设备 | |
CN115570895A (zh) | 一种智慧教学盒子打印设备 | |
EP2184642A3 (en) | Lithographic printing plate precursor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lithographic printing plate | |
CN2869938Y (zh) | 具有出纸惰轮控制机构的纸张控制装置 | |
CN1186293A (zh) | 盘式八音盒装置 | |
CN208020922U (zh) | 一种印刷机 | |
CN208616986U (zh) | 用于封面机的面纸底抽输送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7187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405 Termination date: 20120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