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6607A - 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6607A
CN1576607A CNA2004100549710A CN200410054971A CN1576607A CN 1576607 A CN1576607 A CN 1576607A CN A2004100549710 A CNA2004100549710 A CN A2004100549710A CN 200410054971 A CN200410054971 A CN 200410054971A CN 1576607 A CN1576607 A CN 15766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luid
pump
shaft bearing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549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出合淳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76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66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4Shafts or bearings, or assemblies thereof
    • F04D29/046Bearings
    • F04D29/047Bearings hydrostatic; hydrodynam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6Lubrication
    • F04D29/061Lubrication e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 Of Rotary Liquid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泵装置,包括:泵壳,其具有流体室,用于通过入口吸入流经上述流体室的流体和通过出口将上述流体排到外面;具有定子的发动机外壳;轴,其一端伸长到上述泵壳内并且在该端装配有叶轮,其另一端被在上述发动机外壳内的第一轴承部分可旋转地支撑;安装在上述轴上并且面向上述定子的转子;以及轴承板,其设置在上述泵壳和上述发动机外壳之间并且包括可旋转地支持上述轴的第二轴承部分,其特征在于上述轴承板中形成有将上述流体引导至上述轴承板的第一流体通道。

Description

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由发动机驱动叶轮旋转来供应流体并对流体进行加压的泵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泵装置是利用叶轮的转动使得用来冷却和润滑的流体从入口循环流过循环通道,从而实现对预定部分的冷却和润滑。这种泵装置发表在日本专利特开第H07-217593号公报上。上述公开的泵装置包括可转动地支撑在壳体内的轴上的叶轮。利用轴的转动而旋转叶轮,从而使得吸入流体的流入侧(进给侧)的流体通过循环通道供至流出侧,以实现流体循环。
按照以上提及的泵装置,支撑叶轮的轴被形成在壳体内的轴承部分可旋转地支撑。该轴承部分和流出侧是由壳体外部的管道连接的,使得在流出侧的一部分具有高压的流体供应到支撑叶轮的轴承部分。
然而,按照以上提及的结构,需要在壳体之外提供使流体流至上述轴承部分的管道,所以,增加了上述泵装置的体积。
而且,形成在轴承部分和轴之间的间隔被限定具有高的尺寸准确度,所以在叶轮旋转的时候不允许有任何松动。这样的话,进入轴承部分和轴之间的上述间隙的外来物质将被紧夹在它们之间。然后,上述外来物质不容易从间隙中排出,因此,导致轴承部分出现故障,从而使泵装置的寿命减少。
因此,需要有一种泵装置,它不需要在装置外设置管道从而可以实现小型化。另外,还需要一种阻止外部物质侵入以保护轴承部分的泵装置。
发明内容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泵装置包括:泵壳,其具有流体室,用于通过入口吸入流过上述流体室的流体和通过出口将上述流体排到外面;具有定子的发动机外壳;轴,它的一端伸长到上述泵壳内并且在该端装配有叶轮,它的另一端被在上述发动机外壳中的第一轴承部分可旋转地支撑;安装在上述轴上并面向上述定子的转子;以及轴承板,该轴承板设置在上述泵壳和上述发动机外壳之间,并包括可旋转地支持上述轴的第二轴承部分,其特征在于,上述轴承板中形成有引导上述流体流至上述轴承板的第一流体通道。
按照上述发明,引导上述流体流入上述轴承板的上述第一流体通道形成在上述轴承板内部。因此,在上述泵装置的外部不需要额外的管道以使得上述流体流至上述轴承部分,从而在整体上可以实现上述泵装置的小型化。上述第一流体通道在泵装置内部形成,上述流体通过上述第一流体通道被加压并送入到发动机内部需要进行润滑或冷却的部分,从而实现高的空间效率。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泵装置包含:泵壳,其具有流体室,用于通过入口吸入流经上述流体室的流体和通过出口将上述流体排到外面;具有定子的发动机外壳;轴,所述轴的一端伸长到上述泵壳内并且在该端装配有叶轮,其另一端被在上述发动机外壳内部的第一轴承部分可转动地支撑;安装在上述轴上并面向上述定子的转子,其特征在于,上述叶轮形成有引导上述流体流入上述第一轴承部分的沿上述叶轮的径向延伸的第一流体通道。
按照上述发明,上述第一流体通道沿径向形成在叶轮内,用于将上述流体引导至上述第一轴承部分。因此,在上述泵装置的外部不需要设置额外的管道来引导上述流体流入上述第一轴承部分。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通过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附加特征将变得更清楚。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给出的泵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给出的泵装置的横截面图。
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阐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泵装置10的结构的横截面图,上述泵装置10可以使用在交通工具上,例如,使流体(该情况下为冷却水)在发动机和发动机室内的散热器(未标示)之间循环的水泵,将用来润滑的流体(该情况下为油)供到发动机的油泵,等等。上述泵装置10是用电力驱动的。
上述泵装置10包括构成上述泵装置10外部形状的由金属制成的泵壳11和由树脂制成的发动机外壳12。上述泵壳11包括:流体室15,流体供至所述流体室15;入口11a,流体通过所述入口11a被吸入以流入上述流体室15;和出口15c,流体室15中的流体被加以高压并且通过所述出口15c排出到上述泵装置10的外部。另外,上述泵壳11包括开口,用来引导在流体被加以高压的部分32(高压部分)处的部分流体。由树脂制成的轴承板13安置在上述泵壳11和上述发动机外壳12之间,并从轴向覆盖上述泵壳11的开口,从而保证上述泵壳11和上述轴承板13之间的密封性能。
上述轴承板13包括轴承孔13a和沿上述轴承板13径向在中心部位处的第二轴承部分13b。上述第二轴承部分13b的直径小于上述轴承孔13a。具有一个大直径部分和一个小直径部分的轴21沿轴向插入上述轴承孔13a。在上述轴21的小直径部分被上述第二轴承部分13b可转动地支撑的情况下,上述轴21的小直径的末端部分伸入到在上述泵壳11内形成的上述流体室15的中心部位。
上述轴21是相对于上述轴承板13设置在上述流体室15的相反一侧的发动机20(后面将提到)的一个元件的一部分。在上述发动机20一侧的上述轴21的一端被可转动地支撑在形成在上述发动机外壳12中心部位处的凹入部分上。同时,以压入配合的方式将叶轮16安装到延伸至上述流体室15的、在上述泵壳11一侧的上述轴21的另一端。当从入口11a的一侧观察时,上述叶轮16为大致圆形形状,并且在外围处沿周边方向与许多叶片16a一体形成。
上述流体室15包括与上述圆柱形状的入口11a连续连接的第一流体室15a以及相对于第一流体室15a形成在流体室15外径一侧的第二流体室15b(高压部分),当上述泵装置10在运转时,所述第二流体室15b被加以较高的压力。此时,流体通过它排出的上述出口15c安装在与吸入上述流体的上述入口11a垂直的平面上,而且同样形成在通过上述叶轮16的旋转对上述流体加压并排出的部分上。
上述发动机20的结构阐释如下。上述发动机外壳12包括凹入部分,由多个环状金属叠层板形成的磁心24设置在所述凹入部分中。另外,线圈23绕在上述磁心24上。上述磁心24连同于绕在其上的上述线圈23被安置在上述凹入部分中,形成了上述发动机20的定子。安装有定子的上述凹入部分的表面由树脂模塑而成。
由圆柱形状的金属制成的上述轴21包括在其两端的小直径部分21a和21c,且它们具有相同的直径。大直径部分21b设置在上述小直径部分21a和21c之间且一体形成。上述大直径部分21b面向上述环形磁心24的内径部分且在它们之间保持预定的距离。有着圆柱形状的磁铁22(转子)安装在上述大直径部分21b上。上述磁铁22为四极磁铁,其中南极和北极沿圆周方向交替地安放在上述轴21的上述大直径部分21b的外围处。上述磁铁22利用诸如粘合剂和强力胶带等粘合方式固定到上述大直径部分21b上,使得上述磁铁22和上述轴21作为一个整体单元一起旋转。
上述轴21的上述小直径部分21c由在上述发动机外壳12的上述凹入部分径向的中心部位形成的第一轴承部分12b可旋转地支撑。上述小直径部分21a穿透上述轴承板13的上述轴承孔13a并伸入到上述流体室15中。上述叶轮16安装在伸入进来的小直径部分21a的末端上。在这种情况下,优选衬套模塑插入至上述第一轴承部分12b,从而通过上述第一轴承部分12b和上述轴承板13的上述第二轴承部分13b来改善上述轴21的同轴性以使得上述轴21平滑地旋转。
下面解释上述流体流过的流体通道。在上述发动机外壳12的内壁12a和上述磁铁22的轴向的末端部分之间形成间隙12t。另外,沿上述径向延伸的裂缝状间隙12s形成在上述大直径部分21b的上述轴向上的末端部分和被模塑的上述发动机外壳12的上述内壁12a之间的上述凹入部分的表面上。而且,各个小间隙形成在上述轴承板13的上述轴承孔13a的内径和上述小直径部分21a的外围之间、并形成在上述发动机20一侧的上述轴承孔13a的轴向端面和上述泵壳11一侧的上述大直径部分21b的轴向端面之间。上述轴21分别通过上述轴承部分13b和12b被上述轴承板13和上述发动机外壳12支撑。
由O形密封圈25保证上述发动机外壳12的接触表面和上述轴承板13之间的密封性能。另外,上述泵壳11和上述轴承板13之间的密封性能通过在它们中间放入环形板来保证。然后,上述泵壳11、上述轴承板13和上述发动机外壳12通过多个紧定元件19在多个位置处固定在一起。
将一部分具有高压的上述流体引导到上述轴承板13的内径一侧的进给口31a(开口)形成在其中流体压力大于上述第一流体室15a的第二流体室内15b中,并且延伸到上述轴承板13。另外,流体通道31(第一流体通道)朝着在上述轴承板13内的上述轴21的上述小直径部分21a以与上述进给口31a相连通的方式从上述第二流体室15b斜向延伸到上述第二轴承部分13b和上述轴承孔13a。在这种情况下,上述流体通道31被形成,避开了设置有用来提供密封上述发动机外壳12和上述轴承板13的O形密封圈25的部分。上述流体通道31形成为朝着上述轴承板13内的上述轴21斜向延伸的孔、或沿着上述轴承板13的上述轴向(厚度方向)从上述进给口31a的位置延伸并且沿上述倾斜方向连接到由位于相对于上述轴承板13的上述轴21的相反一侧处(也就是在上述泵壳11一侧的上述发动机外壳12的末端部分)的阶梯部分形成的孔的孔。上述流体通道31可以通过沿上述轴承板13的上述轴向穿透两侧面而形成,从而实现简单的结构。上述流体通过上述流体通道31从上述进给口31a流到上述第二轴承部分13b,从而对上述第二轴承部分13b进行润滑和/或冷却。在这种情况下,来自上述进给口31a的上述流体的一部分提供到在上述轴承孔13a和上述小直径部分21a之间形成的间隙、然后从上述轴承孔13a通过在上述磁铁22的上述外围部分和上述内壁12a之间形成的间隙提供到上述轴21的上述外围部分。另外,具有高压的上述流体的一部分提供到上述轴21的上述第一轴承部分12b。
设置有定子的上述发动机外壳12的上述内径部分的末端部分阻塞与上述进给口31a相连通并且在上述轴承板13内沿上述斜向方向形成的上述流体通道31的末端部分。碰到被阻塞的上述流体通道31的上述末端部分的上述流体被防止沿斜向方向流动。因此,上述流体转向流入在上述轴承孔13a和上述小直径部分21a之间形成的间隙,然后提供到上述轴21的上述外围部分。最后,上述流体提供到在上述第一轴承部分12b内的上述轴21的轴向末端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提供到上述轴21的上述流体中的外来物质的出现可能导致上述轴21旋转的失败。因此,在上述进给口31a设置过滤器38,用来防止上述外来物质进入上述流体通道31。
下面解释上述泵装置10的操作。
当驱动泵装置10的控制器(未标示)激励上述线圈23时,上述泵装置10开始运行。通过激励上述线圈23来变换连接在上述轴21的上述大直径部分21b上的上述磁铁22的激励,从而使得固定有上述磁铁22的上述轴21连同上述轴承部分13b和12b一体旋转。装配在上述轴21上的上述叶轮16随之旋转。由于上述叶轮16的旋转,上述流体从上述泵壳11的上述入口11a流到上述第一流体室15a中。供至上述第一流体室15a的上述流体被加压并送至相对于上述第一流体室15a设置在上述外径一侧的上述第二流体室15b。然后,上述流体从设置在上述泵壳11的上述第二流体室15b中的上述出口15c排出到上述泵装置10的外部(例如,车辆中的发动机等)。根据以上提及的上述流体的流动,能够实现上述泵装置10的上述泵功能。
按照上述的实施例,通过上述叶轮16的旋转而加压并从上述第一流体室15a被送出的上述第二流体室15b中的上述流体的一部分,也就是压力比上述入口11a高的上述进给口31a附近的上述流体,通过上述进给口31a流入上述流体通道31。流入上述流体通道31的上述流体被加压并送入到上述轴承孔13a,并且利用上述叶轮16的旋转被提供到上述第二轴承部分13b。上述流体通道31经过上述轴承孔13a的内径沿斜向方向进一步延伸。然而,上述发动机外壳12的上述内径部分的上述末端部分阻碍了在上述斜向方向上形成的上述流体通道31的上述末端部分。所以,到达在上述轴承孔13a和上述轴21之间形成的间隙的上述流体沿上述轴21的上述轴向流到在上述磁铁22和模塑了上述定子的上述内壁12a之间形成的间隙。在这种情况下,在上述第二轴承部分13b的上述内径部分沿轴向形成缝隙。另外,在发动机20一侧的上述轴承孔13a的末端部分沿径向形成多个缝隙13s。这样,在上述流体通道31中的上述流体平滑地流过上述轴21的上述小直径部分21a的上述外围部分以及在上述磁铁22的上述外围部分和上述内壁12a之间形成的间隙。然后上述流体沿上述轴21的上述小直径部分21c的外围方向流动而且被引导至第一轴承部分12b,其中上述轴21可旋转地支撑在上述第一轴承部分12b。
使上述流体流入在上述流入侧的上述第一流体室15a中的流体通道21p(第三流体通道)在上述轴21内形成,并沿轴向穿透上述轴21的中心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使得上述流体从上述流体通道21p流到上述第一流体室15a的排出孔16b形成在装配于上述轴21的上述末端部分的上述叶轮16的末端处。因此,到达上述第一轴承部分12b的上述流体通过在上述轴21和上述叶轮16的上述排出孔16b中形成的上述流体通道21p而流动,然后最终返回到上述第一流体室15a中。
已经解释了在上述第二流体室15b中的一部分上述流体流过上述进给口31a、上述流体通道31等、然后回到上述第一流体室15a的流动过程。就在上述第一流体室15a和第二流体室15b之间的压力平衡来说,当驱动上述泵装置时,由于利用上述叶轮16的旋转将第一流体室15a中的上述流体加压并送入第二流体室15b,因此上述第二流体室15b中的压力比上述第一流体室15a的压力大。因此,上述流体通过上述流体通道31、上述发动机20的内部从设置在上述第二流体室15b中的上述进给口31a平滑地流动到上述第一流体室15a。
按照以上提及的结构,通过沿上述倾斜方向在上述轴承板13内形成上述流体通道31并且避开设置有上述O形密封圈25的部分,能够避免破坏给上述流体加压并将其送至上述发动机20内的需要部分以进行润滑和/或冷却的上述流体通道的初始功能。而且,通过在上述高压一侧设置上述过滤器38,能确实去除包含在通过上述泵装置10内部进行循环的上述流体中的外部物质。其结果是可以获得高的润滑性,从而改善上述泵装置10的可靠性。
参考附图2解释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上述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但在上述高压流体怎样流入上述轴21的上述轴承部分然后回到上述流入侧的方面有所不同。因此,省略对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结构的解释而只解释如下不同的结构。
按照上述第二实施例,上述流体通道31不在上述轴承板13内形成,取而代之的是,在上述叶轮16内形成的流体通道33(第一流体通道)。
通过由金属制成的插入在上述叶轮16中心的衬套17使由树脂制成的上述叶轮16模塑插入。上述叶轮16包括上述多个叶片16a和用于支撑上述叶片16a的基座部分16c。上述流体通道33在上述叶轮16的上述基座部分16c内形成,并在上述叶轮16的上述径向方向延伸。上述流体通道33穿入到上述衬套17中。上述第二流体室15b与上述流体通道33相连通,并且压力比上述入口11a高。在其外径侧设置有阻止外来物质进入上述流体通道33的过滤器35。
流体通道36(第二流体通道)沿径向形成在所述轴21内,以便与在上述叶轮16中形成的上述流体通道33相连通。同时,流体通道37(第二流体通道)在上述轴21的中心部位形成,并从上述第一轴承部分12b的末端部分沿轴向方向延伸,以便与上述流体通道36相连通。
按照以上提及的第二实施例的上述结构,被上述叶轮16的旋转加以高压的一部分上述流体在经过上述过滤器35之后流过上述流体通道33,从而阻止上述外来物质进入到在上述叶轮16内形成的上述流体通道33中。然后,上述流体经过上述流体通道36和37从上述轴21的上述轴向中心部分提供到上述第一轴承部分12b。然后在上述轴21和上述发动机20的上述内壁12a的周围提供上述流体,从而在包含有上述轴21的上述发动机20中实现上述润滑和/或冷却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上述流体经过在上述第一实施例所示的上述间隙供至上述轴21的上述外围部分、上述发动机20的上述内壁部分12a和上述轴承部分12b和13b。流入上述第二轴承部分13b的上述流体流入穿过在上述基座部分16c的上述轴向上的两侧的穿透孔16d中,然后流入在上述流体室15的上述流入侧上的上述第一流体室15a。因此,不需要使用额外的管道。而且,在上述基座部分16c和上述轴承板13之间并在相对于上述穿透孔16d的沿径向向外一侧上形成有迷宫密封L(labyrinth L),从而有效地将流体从上述第二轴承部分13b引导到上述第一流体室15a。
按照以上提及的结构,能够达到有效的冷却和/或润滑的目的。在流体的进给口处设置过滤器35,从而可以利用上述过滤器35捕获上述外来物质。在上述叶轮16的上述外围部分设置上述过滤器35,从而即使上述外来物质附在上述叶轮16的上述外径上,也可利用上述叶轮16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将上述外来物质甩到上述叶轮16的外部。从而阻止上述外来物质堆积在上述过滤器35的表面。因此,通过在上述叶轮16的上述进给口处安置上述过滤器35的这种简单结构就可以保护为了旋转上述叶轮16而旋转支撑上述轴21的上述轴承部分13b和12b。
利用图2结构中由金属制成的上述轴21,当上述流体通过上述轴21的上述轴向中心部位流动时,包含在上述流体中并且流过上述过滤器35的上述磁性外来物质会被固定在上述轴21的上述磁铁22的上述磁力所捕获。另外,在上述轴向方向上各自具有均匀直径的上述流体通道36和37可以设有减小的直径部分。
按照上述第一实施例,在上述流体通道31的一个末端形成有面对上述流体室15的上述开口。上述第一循环通道31的另一个末端设置在上述第二轴承部分13b的附近,并且与直径比上述第二轴承部分13b大的上述轴承孔13a连通。因此,上述流体能够经过上述轴承孔13a从上述流体室15流入上述轴承部分12b和13b。而且,在上述第二流体室15b内设有上述开口,并且在上述第二流体室15b中的上述流体在上述泵壳11内具有高压。因此,上述流体的一部分可以被引导至开口,并且被加压送入到上述润滑部分。
而且,按照上述第一实施例,在上述进给口31a处设置上述过滤器38,以使上述流体流到上述流体通道31。因此,来自上述流体室15的上述外来物质被防止混入上述流体并被阻止到达上述轴21。从而能够避免由于外来物质的侵入而导致的上述泵装置10的故障。
此外,按照上述第一实施例,上述流体通道31能够穿透在上述轴向上的上述轴承板13的两侧表面,因此可以获得具有简单结构的上述流体通道31。
而且,按照上述第一实施例,上述第一轴承部分12b和上述第二轴承部分13b经过在上述发动机20的上述定子和上述磁铁22之间的间隙互相连通,从而冷却上述定子和上述磁铁22。
此外,按照上述第一实施例,在上述轴21内形成上述流体通道21p,以连接上述第一轴承部分12b和在上述流入侧的上述第一流体室15a。因此,可以利用上述第一流体室15a的入口压力使得供应到上述第一轴承部分12b的上述流体顺畅地流动。
而且,按照上述第一实施例,上述发动机20一侧的上述轴承孔13a的末端部分形成有沿上述轴21的上述径向的缝隙。因此,上述流体通过在上述轴承孔13a和上述轴21之间形成的上述间隙平滑地流动。
此外,按照上述第一实施例,上述流体通道31在上述轴承板13内形成而且沿其径向延伸,所述流体通道31与上述轴21保持一预定角度。因此,可以获得一种结构简单的流体通道31。
而且,按照上述第二实施例,在上述轴21内形成与上述流体通道33连通并且将上述流体引导至上述第一轴承部分12b的流体通道36和37。因此,在上述泵装置10的外部不需要设置额外的管道以使流体流入上述第一轴承部分12b。
此外,按照上述第二实施例,上述流体通道33在用来支撑上述叶轮16的上述叶片16a的上述基座部分16c内形成。因此,利用不具备移动上述流体的特征的上述基座部分31c以很高的空间效率保护上述轴承部分12b和13b。
而且,按照上述第二实施例,上述穿透孔16d形成在上述基座部分16c上,用于穿透上述基座部分16c的上述两侧。因此,不需要额外的管道来将上述流体引导到上述第一流体室15a。
此外,按照上述第二实施例,流过上述流体通道33的上述流体通过上述流体通道36和37、上述第一轴承部分12b、上述定子和上述磁铁22之间的间隙、在设置于上述泵壳11和上述发动机外壳12之间并且可转动地支撑上述轴21的上述轴承板13处形成的上述第二轴承13b、在上述轴承板13和上述基座部分13c之间形成的间隙以及上述穿透孔16,被引导至在上述流体室15的流入侧上的上述第一流体室15a。这样,利用短管道可以实现每个轴承部分12b和13b、上述定子和上述磁铁22的润滑和冷却作用。
而且,按照上述第二实施例,在上述基座部分16c和上述轴承板13之间形成上述迷宫密封L。因此,上述流体可以有效地供到上述第一流体室15a。

Claims (16)

1.一种泵装置(10),包含:泵壳(11),其具有流体室(15),用于通过入口(11a)吸入流过上述流体室的流体和通过出口(15c)将上述流体排到外面;具有定子(23,24)的发动机外壳(12);轴(12),其一端伸长到上述泵壳内并且在该端装配有叶轮(16),其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至上述发动机外壳中的第一轴承部分(12b);安装在上述轴上并面向上述定子的转子(22);设置在上述泵壳和上述发动机外壳之间的轴承板(13),其包括可旋转地支持上述轴的第二轴承部分(13b),其特征在于:
上述轴承板中形成有将上述流体引导至上述轴承板内部的第一流体通道(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流体通道包括:第一端,其具有面对上述流体室的开口(31a);和第二端,其与在上述轴承板上形成的轴承孔(13a)连通,其中所述轴承孔(13a)设置在第二轴承部分附近并具有比上述第二轴承部分大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泵壳内具有高流体压力的第二流体室(15b)内设置有上述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口包括过滤器(3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流体通道沿轴向方向穿透上述轴承板的两侧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轴承部分和上述第二轴承部分通过在上述定子和上述转子之间形成的间隙互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轴包括连接上述第二轴承部分和设置在上述流体室流入侧的第一流体室(15a)的流体通道(21p)。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轴的径向方向上缝隙(13s)形成在上述发动机一侧的上述轴承孔的侧端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流体通道在上述轴承板内形成而且沿其径向延伸,上述流体通道与上述轴保持一预定角度。
10.一种泵装置(10),包括:泵壳(11),其具有流体室(15),用于通过入口(11a)吸入流过上述流体室的流体和通过出口(15c)将上述流体排到外面;具有定子(23,24)的发动机外壳(12);轴(21),其一端伸长到上述泵壳内并且在该端装配有叶轮(16),其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至在上述发动机外壳内的第一轴承部分(12b);以及安装在上述轴上并且面向上述定子的转子(22),其特征在于:
上述叶轮形成有将上述流体引导至上述第一轴承部分的、沿上述叶轮的径向延伸的第一流体通道(3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轴包括与第一流体通道连通、并且将流体引导至上述第一轴承部分的第二流体通道(37)。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流体通道包括引导上述流体并设置有过滤器(35)的进给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流体通道在支撑上述叶轮的叶片(16a)的基座部分(16c)内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基座部分包括沿其轴向方向穿透上述基座部分两侧的穿透孔(16d)。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来自上述第一流体通道的上述流体经过上述第二流体通道、上述第一轴承部分、在上述定子和上述转子之间形成的间隙、在设置于上述泵壳和上述发动机外壳之间且可旋转地支撑上述轴的轴承板(13)处形成的第二轴承部分(13b)、在上述轴承板和上述基座部分之间形成的间隙和上述穿透孔被引导至上述流体室流入侧的第一流体室(15a)。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迷宫密封(L),该迷宫密封形成在上述基座部分和上述轴承板之间并在上述穿透孔的沿径向的外侧。
CNA2004100549710A 2003-07-30 2004-07-27 泵装置 Pending CN15766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82998 2003-07-30
JP2003282998 2003-07-30
JP2003305542 2003-08-28
JP2003305542A JP2005061391A (ja) 2003-07-30 2003-08-28 ポン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6607A true CN1576607A (zh) 2005-02-09

Family

ID=33543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549710A Pending CN1576607A (zh) 2003-07-30 2004-07-27 泵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025642A1 (zh)
EP (1) EP1503085A3 (zh)
JP (1) JP2005061391A (zh)
CN (1) CN157660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7099A (zh) * 2008-08-13 2011-09-14 西门子公司 流体能量机械
CN103307038A (zh) * 2012-03-15 2013-09-18 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带有多件式的模块化结构的可调节的冷却剂泵
CN110173434A (zh) * 2018-02-20 2019-08-27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马达泵
CN111601971A (zh) * 2018-02-22 2020-08-28 尼得科Gpm有限公司 具有优化的轴承布置和改善的热效率的冷却剂泵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13051A2 (en) 2004-05-14 2005-12-01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Medical instrument having a medical guidewire
JP4593507B2 (ja) * 2005-03-30 2010-12-08 ナノフュージョン株式会社 電気浸透流ポンプ及び液体供給装置
JP4607833B2 (ja) * 2006-08-08 2011-01-05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における油圧制御装置
TW201000766A (en) * 2008-06-20 2010-01-01 Shang-Neng Wu Magnetic transmission structure for water ejecting device
JP2010190333A (ja) * 2009-02-19 2010-09-02 Toyo Electric Mfg Co Ltd 車両用主電動機の油面調整装置
JP5318730B2 (ja) * 2009-11-17 2013-10-16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モータポンプ
KR101134969B1 (ko) * 2009-11-19 2012-04-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기식 워터 펌프의 고정자 제작 방법
KR101072328B1 (ko) * 2009-11-19 2011-10-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기식 워터 펌프
KR101134970B1 (ko) * 2009-11-19 2012-04-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기식 워터 펌프
KR101134968B1 (ko) * 2009-11-19 2012-04-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기식 워터 펌프
EP2458225A1 (de) * 2010-11-24 2012-05-30 Frideco AG Deckplatte für eine Schraubenzentrifugalradpumpe und Schraubenzentrifugalradpumpe umfassend eine derartige Deckplatte
DE102010062137A1 (de) * 2010-11-29 2012-05-31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Flüssigkeitsfördereinrichtung
DE102011117183B4 (de) * 2011-10-28 2014-10-16 Ruhrpumpen Gmbh Teilstromführung, insbesondere einer Magnetkupplungspumpe
US9360015B2 (en) 2012-07-16 2016-06-07 Magna Powertrain Of America, Inc. Submerged rotor electric water pump with structural wetsleeve
JP5882245B2 (ja) * 2013-02-26 2016-03-09 シナノケンシ株式会社 電動流体ポンプの製造方法
DE102014202283A1 (de) * 2014-02-07 2015-08-13 Bühler Motor GmbH Ölpumpenantrieb
JP2017096205A (ja) * 2015-11-26 2017-06-01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電動ポンプ
CN110285067B (zh) * 2019-06-28 2024-04-12 安徽泾县天和泵阀有限公司 一种长寿命、低维护成本的磁力泵
CN114837792A (zh) 2021-03-10 2022-08-02 美普盛(上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带膨胀补偿密封件的电动冷却液泵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05389C2 (de) * 1981-02-14 1984-12-20 Grundfos A/S, Bjerringbro Spaltrohrmotor-Pumpe
US5641275A (en) * 1995-01-26 1997-06-24 Ansimag Inc. Grooved shaft for a magnetic-drive centrifugal pump
US5949171A (en) * 1998-06-19 1999-09-07 Siemens Canada Limited Divisible lamination brushless pump-motor having fluid cooling system
US6722854B2 (en) * 2001-01-24 2004-04-20 Sundyne Corporation Canned pump with ultrasonic bubble detector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7099A (zh) * 2008-08-13 2011-09-14 西门子公司 流体能量机械
CN102187099B (zh) * 2008-08-13 2014-01-22 西门子公司 流体能量机械
CN103307038A (zh) * 2012-03-15 2013-09-18 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带有多件式的模块化结构的可调节的冷却剂泵
CN110173434A (zh) * 2018-02-20 2019-08-27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马达泵
CN110173434B (zh) * 2018-02-20 2022-02-18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马达泵
CN111601971A (zh) * 2018-02-22 2020-08-28 尼得科Gpm有限公司 具有优化的轴承布置和改善的热效率的冷却剂泵
CN111601971B (zh) * 2018-02-22 2021-09-03 尼得科Gpm有限公司 具有优化的轴承布置和改善的热效率的冷却剂泵
US11306723B2 (en) 2018-02-22 2022-04-19 Nidec Gpm Gmbh Coolant pump having an optimized bearing assembly and improved heat balan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03085A2 (en) 2005-02-02
JP2005061391A (ja) 2005-03-10
US20050025642A1 (en) 2005-02-03
EP1503085A3 (en) 2005-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76607A (zh) 泵装置
CN1115490C (zh) 两级离心压缩机
CN1173119C (zh) 封闭式涡旋压缩机
JP3499110B2 (ja) 油冷式スクリュ圧縮機
CN1637301A (zh) 涡轮压缩机
CN1308595C (zh) 利用带有低压侧电机和高压侧油槽的壳体的压缩机
US10967388B2 (en) Centrifugal separator having a liquid outlet chamber with a rotating member
CN101048597A (zh) 压缩机及进气分离系统
CN1646806A (zh) 具有转换磁阻电机驱动的离心泵
CN1342833A (zh) 箱内型燃料供给装置
KR20150017760A (ko) 전동기
CN101042181A (zh) 变速器的油泵装置
CN102379078A (zh) 驱动设备
CN101046211A (zh) 用于燃油泵的叶轮以及采用该叶轮的燃油泵
JP2005226602A (ja) 電動ポンプユニット
CN100342140C (zh) 卧式旋转压缩机
CN117927476A (zh) 泵、尤其是用于车辆中的液体回路的泵
CN1757924A (zh) 用于涡旋式压缩机的油排放降低装置
CN100451347C (zh) 一种水泵
CN1871436A (zh) 旋转式干式真空泵
CN1231681C (zh) 电容起动型感应电动泵
CN1880770A (zh) 高压型涡旋式压缩机的油排出减少装置
CN101225785B (zh) 燃料泵及带有该燃料泵的燃料供给装置
CN1349591A (zh) 电动燃料泵
CN108700076B (zh) 密封式二级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