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4606A - 纺纱机驱动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纺纱机驱动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4606A
CN1574606A CNA2004100446235A CN200410044623A CN1574606A CN 1574606 A CN1574606 A CN 1574606A CN A2004100446235 A CNA2004100446235 A CN A2004100446235A CN 200410044623 A CN200410044623 A CN 200410044623A CN 1574606 A CN1574606 A CN 15746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nning
yarn
drive
control system
power fail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446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52159C (zh
Inventor
中出一彦
西川寿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574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46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215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215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42Control of driving or stopping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14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控制系统,其可以使包含大量纺纱单元的纺纱机即使是在停电时也能持续操作。采用该驱动控制系统的纺纱机包括:多个纺纱单元;为每个纺纱单元分别配备的独立驱动装置(50B),它们用于驱动一些直接作用在纤维束或纱线上的元件;一个共用驱动装置(50A),其用于驱动所有上述多个纺纱单元;以及一个机架内元件驱动装置(50C),其用于驱动不直接作用在纤维束或纱线上的元件。驱动控制系统包括:停电检测装置(56),其用于检测一个用于所述各个驱动装置(50A,50B,50C)的系统电源(51)的停电;减速控制装置(57),其用于使所述机架内元件驱动装置(50C)以受控的方式减速;以及供电装置(54),其用于向各个纺纱单元的所述独立驱动装置(50B)供应因所述减速控制而产生的再生电能。

Description

纺纱机驱动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包括大量纺纱单元的纺纱机中的驱动控制系统,特别地讲,涉及在停电时实施的控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示例,一种驱动控制方法公开于下面描述的日本特开平11-107065号公报(摘要)中,该方法用在合成纤维纱的制造设备中。该方法被执行于下述设备中,该设备包括用于驱动相应电机的多个逆变器、用于向每个逆变器供应直流(DC)电源的转换器、用于向每个逆变器提供速度指令的控制器。该方法实施控制,从而在发生瞬时停电时,逆变器以受控的方式降低与相应逆变器相连的电机的速度,以使本来供应电能不足的电机因它们的减速而导致有过量的电能被提供。此外,直流电压的变化被监视,以便实时控制,从而将电源调节在预定范围内。
此外,如下面描述的日本特开平05-044118号公报(摘要)中也公开了一种粗纺机控制装置。在非停电状态下,控制部和卷取控制部均通过电源线和从该电源线分支的交流(AC)/直流(DC)转换器被供电。在停电时,一个逆变装置进入电力再生状态。然后,转换器从主电机向卷取控制部以及实施卷取控制所必需的最少量的装置供应再生电能。
日本特开平11-107065号公报(摘要)和日本特开平05-044118号公报(摘要)均涉及这样一种用于纱线进给或卷取的结构,即通过主驱动轴的减速而产生再生电能,所述主驱动轴用于驱动作用在纤维束或纱线上的各个元件。因此,在停电时,主驱动轴被控制着减速,以实现纱线进给或卷取。
特别地,在包括分别制造纺纱的多个纺纱单元中,由多个纺纱单元共享的驱动装置的减速可能导致纺纱的制造偏离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问题而研制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控制装置,其用于实施控制,以使包括多个纺纱单元的纺纱机可以连续操作,即使是在发生瞬时停电的情况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权利要求1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纺纱机驱动控制系统,该纺纱机包括:多个纺纱单元;为每个纺纱单元分别配备的独立驱动装置,它们用于驱动一些直接作用在纤维束或纱线上的元件;一个共用驱动装置,其用于驱动所有上述多个纺纱单元,以驱动另外一些直接作用在纤维束或纱线上的元件;以及一个机架内元件驱动装置,其用于驱动不直接作用在纤维束或纱线上的元件。所述驱动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停电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一个用于所述各个驱动装置的系统电源的停电;减速控制装置,其用于使所述机架内元件驱动装置以受控的方式减速;以及供电装置,其用于向各个纺纱单元的所述独立驱动装置供应因所述减速控制而产生的再生电能。
利用上述结构,不直接作用在纤维束或纱线上的机架内元件驱动装置可以以受控的方式减速而产生再生电能。再生电能被供应给每个纺纱单元的独立驱动装置,以持续驱动为每个纺纱单元分别配备的独立驱动装置;否则的话,这些纺纱单元在停电时会立即停止运转。根据本发明,停电时,共用驱动装置不会为产生再生电能而被控制。这样,共用驱动装置不会迅速减速。
根据权利要求2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驱动控制系统,其还包括自由运行控制装置,用于在检测到停电时使所述共用驱动装置以低负载运转。利用这种结构,在停电时,共用驱动装置以不受控制的方式自由运行。共用驱动装置的驱动轴具有惯性,因此在停电时其速度不会迅速下降。
根据权利要求3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机驱动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机架内元件驱动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抽吸式吹风机的电机以及一个用于该电机的逆变器装置,该吹风机用于吸取每个纺纱单元中产生的灰尘或废纱线。利用这种结构,用于吹风机的电机具有惯性,并且即使是在瞬时停电时用于吸取灰尘和废纱线的力减小的情况下也不会显著影响纱线的产生。这样,即使用于吹风机的电机在停电过程中以受控的方式减速,以产生持续驱动独立驱动装置所需的再生电能,纱线的质量也不会受到显著影响。
根据权利要求4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纺纱机驱动控制系统,其中,设有一个用于在每个纺纱单元中进行纱线拼接操作的作业台车,其可沿所述多个纺纱单元运行。利用这种结构,在停电时,独立驱动装置不会终止,而且共用驱动装置也会因惯性而被持续驱动。因此不会因停电而导致纱线断裂。这样就不需要在从停电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后利用作业台车在大量的纺纱单元中进行拼接操作。因此,可以防止纱线产生的效率下降。还可以减少用于进行拼接操作的作业台车的数量。
根据权利要求5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纺纱机驱动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独立驱动装置是设置在每个纺纱单元中的电磁阀、电磁线圈、电机、该电机的激励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在现有技术中,为每个纺纱单元配备的电磁阀和电磁线圈会在停电时立即中断操作;为每个纺纱单元配备的电机和电机激励器也会在停电时立即中断操作。然而,利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在独立驱动装置产生的再生电源的作用下,电磁阀、电磁线圈、电机、电机激励器仍会持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框图。
图2是供电总线与各种驱动装置之间的布线的线路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控制系统的操作状态图。
图4是纺纱机的正视图。
图5是纺纱机一部分的内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供电总线与各种驱动装置之间的布线的另一种线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纺纱机驱动控制系统。
首先,参照附图描述采用了该驱动控制系统的纺纱机。在本说明书中,术语“上游”和“下游”是根据纱线在纺纱过程中的运行方向确定的。具体地讲,纺纱装置位于上游侧,而卷取装置位于下游侧。
图4是纺纱机1的一个实例的正视图。图5是纺纱机1的一部分的内部结构的示意性放大图。纺纱机1由例如空气纺纱机构成,并且包括:一个控制部1A;一个纺纱部1B,其内并列设置了大量的纺纱单元2;一个吹风部1C;以及一个纱线拼接装置17。纺纱机1中的一个重要元件是作业台车3,其可以沿着轨道R在各纺纱单元2之间自由运行。
控制部1A对以下元件实施控制:驱动轴141、142、143、145的驱动电机31、32、33、35,这些驱动轴存在于构成纺纱部1B的所有纺纱单元2中,用于旋转驱动第二辊4d、前侧辊4e、纱线进给装置6和摩擦辊13,以提供进给纱条(纤维束)SL或纱线Y所需的力;驱动轴144的驱动电机34,该驱动轴144用于向带动纱线Y横动的横动装置T提供驱动力;为每个纺纱单元2配备的电机36、37;卷取装置12;等等。在本实例中,基于输入到一个输入部a中的各组值(纺出速度,纺出速度与卷绕辊速度的比值,等等),一个计算部b通过逆变器(inverter)41至45或激励器30向电机31至36输出纺出速度信息。此外,关于一个松弛消除辊(将在后文中描述)的转速信息通过一个激励器40输出到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的电机37。
用于驱动轴141、142、143、144、145的驱动电机31、32、33、34、35以及用于这些电机的逆变器41、42、43、44、45构成了一个共用驱动装置50A,其用于驱动所有的所述大量纺纱单元2。每个纺纱单元2中设有电机36和用于电机36的激励器30、电机37和用于电机37的激励器40。电机36、37和激励器30、40构成了独立驱动装置50B,用于驱动各个直接作用在纱条SL或纱线Y上的元件。用于如后文所述的上蜡装置11的电机38及其激励器48,如果有的话,配备在每个纺纱单元2中并且包含在独立驱动装置50B中。
在纺纱部1B中,并列设置了大量的纺纱单元2。在纺纱机1中,除了纺纱装置5和卷取装置12,还设有松弛消除装置10。纺纱单元2中的每个纺锤的结构将在后文中描述。
一个吹风部1C中包含负压供应装置,用于通过空气导管向纺纱单元2的预定位置施加负压(吸引压力)。吹风部1C使得吸引负压能够作用在所需位置上。
一个灰尘收集导管21、一个废纱线吸取导管22和一个纱线拼接台车吸取导管24以嵌入方式安装在所述空气导管中。灰尘收集导管21吸取并传送牵引装置4或纺纱装置5中产生的灰尘,废纱线吸取导管22与将在后文描述的下垂管7连通,纱线拼接台车吸取导管24用于吸取在作业台车的纱线拼接部例如打结器、捻接器等进行纱线拼接操作时产生的废纱线。
吹风部1C容纳着一个作为旋转元件的叶轮25,用于在每个导管21至24中产生吸引气流。叶轮25的几乎水平放置的旋转轴通过一个由带轮和皮带(图中未示出)构成的变速装置连接着吹风机电机39的驱动轴。吹风机电机39是由逆变器46驱动的感应电机。吹风机电机39和逆变器46构成一个用于驱动叶轮25的机架内元件驱动装置50C,其相对于每个纺纱单元2的驱动独立地设置,并且不直接作用在纱条SL或纱线Y上。
基于由任何一个要求纱线拼接的纺纱单元2传出的纱线拼接请求信号,作业台车3在轨道R上运行,以便移动到该纺纱单元2的位置上并停止于此。图5是纺纱部1B的结构的示意性侧视图,如图5所示,作业台车3包括:一个纱线拼接装置17,例如打结器或捻接器;一个吸管18,其将由纺纱装置5形成的纱线的一端吸引并引导至纱线拼接装置17;以及一个吸嘴19,其将由卷取装置12支撑着的筒纱16的纱线端吸引并引导至纱线拼接装置17。可以设想,作为示例,可以为每个纺纱单元分别配备纱线拼接装置17、吸管18和吸嘴19。然而,如果将纱线拼接装置17、吸管18和吸嘴19安装在可沿纺纱单元2并列设置的方向运行的作业台车3上,则可以仅利用一组上述元件对所有纺纱单元2进行纱线拼接操作。这样,可以简化纺纱机1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5描述安置在纺纱部1B中的多个纺纱单元2。纺纱单元2分别是将纱条SL用作原料来制造纱线的单元。纺纱单元2包括牵引装置4、纺纱装置5、纱线进给装置6、纱线吸引装置(下垂管)7、切割器8、纱线缺陷检测器9、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上蜡装置11、卷取装置12。这些元件以上述次序沿着纱线路径E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布置。
作为示例,牵引装置4由四个线性布置的成对辊组成,它们是后侧辊4a、第三辊4b、带有从其延伸出来的侧缘4c的第二辊4d、前侧辊4e,这些辊以上述次序从上游侧开始布置。
纺纱装置5采用是例如空气型的,其利用回旋气流从纱条SL产生纺制纱线Y(以下简称作“纱线Y”),并且能够以每分钟几百米的高速度纺出纱线。纺纱装置5包括一个用于喷射回旋气流的喷丝口和一个用于形成纱线Y的产生路径的中空导轴。纺纱装置5在执行纺制操作时可产生实捻状纺纱。纺纱装置5设有一个电磁阀5a,其以受控的方式接通和断开压缩空气向喷丝口的供应。此外,如日本特开2001-131834号公报中所公开,通过使中空导轴的保持器相对于喷丝口的保持器旋转运动(升降),可将喷丝口喷丝口与中空导轴分离,进而可以进行维护操作。为此,设有一个气缸电磁阀5b,用于控制中空导轴保持器的旋转运动。
纱线进给装置6包括夹辊6a和传送辊6b,用于以将纱线Y夹在辊6a、6b之间的方式将纱线向下游进给。纱线吸引装置7总是吸取空气,在纱线缺陷检测器9检测到纱线Y的缺陷时去除由切割器8切断的纱线Y的片段。
设在每个纺纱单元2中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分别包括:一个松弛消除辊10a,其用于将纱线Y卷绕并保留在其外周表面21a上;一个上游侧导向件(图中未示出),其设置在松弛消除辊10a的略微上游侧;电机37(见图4),例如步进电机,其用于旋转驱动松弛消除辊10a;激励器40(见图4),其用于控制电机37;以及一个下游侧导向件(图中未示出),其设在松弛消除辊10a的下游并且具有狭缝。
在纱线拼接装置17进行拼接操作时,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旋转,以将纺纱装置5纺出的纱线卷绕并保留在松弛消除辊10a上,从而吸收纱线Y的松弛量。在一些情况下,即使是在正常纺纱过程中,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也几乎总是旋转,以保持纱线Y卷绕在其上,从而吸收在纱线Y卷绕成筒纱16时可能产生的纱线张力差异。后面描述的情况对应于纱线Y被卷绕成锥筒纱16时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会吸收在筒纱的大径侧和小径侧之间产生的卷绕张力差异。当卷取装置12施加的卷绕张力减小时,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导致松弛消除辊10a卷绕纱线Y,以抵抗用于将纱线Y卷绕到筒纱16中的力,从而维持张力。当卷取装置12施加的卷绕张力增大时,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导致松弛消除辊10a进一步展出纱线Y,以抑制张力的增加,从而将纱线Y流畅地卷绕成筒纱16。这样,张力总能维持在预定值。
上蜡装置11在保持纱线Y与蜡11a接触的同时使纱线Y在蜡11a的表面上滑动,以便向纱线Y的表面上涂蜡。如需要,每个纺纱单元2均可以采用上蜡装置11。上蜡装置11在保持纱线Y与蜡11a接触的同时使纱线Y在蜡11a的一个端面上滑动。通过将一个形成在蜡11a中心的轴孔装配在一个旋转轴上,上蜡装置11还可以带动蜡11a旋转。为此,每个纺纱单元2设有用于旋转驱动蜡11a的电机37(图2)和用于控制电机37的激励器48(见图2)。
通过将纱线Y卷绕在一个由摇臂14保持着的卷轴15上,并且同时利用一个横动装置T横向移动纱线Y,卷取装置12形成筒纱16。卷取装置12包括摩擦辊13,用于与卷轴15或筒纱16保持接触并旋转。摇臂14被构造成可以旋转移动,以使卷轴15或筒纱16与摩擦辊13接触或分离。
摇臂14的旋转移动结构使得预定的接触压力可以被施加在卷轴15或筒纱16上。一个用于施加接触力并且用作抬升器的致动缸14a附装在摇臂14上。上述接触和分离的操作是通过一个包括弹簧、杠杆和摇臂电磁线圈14c的机构实现的。
用于前述喷丝口的电磁阀50a、用于前述喷丝口中空轴保持器的电磁阀50b和用于前述摇臂14的电磁线圈14c作为致动器配备在每个纺纱单元2中,并且构成配备在每个纺纱单元2中的独立驱动装置1C。
前述通过回旋气流而从纱条SY产生纱线Y的纺纱装置5可以被替换成其它各种类型的装置。例如纺纱装置5可以利用空气喷丝口和一对捻纱辊(第二空气喷丝口)产生纱线Y,或者可以利用转杯进行自由端纺纱以产生纱线Y。在这些情况下,中空轴和电磁阀5b就不必设置了。
现在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驱动控制系统。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框图。图2是供电总线与各种驱动装置之间的布线的线路图。
驱动控制系统S包括控制部1A、系统电源51、从系统电源51分支出来的第一供电总线52、也是从系统电源51分支出来的第二供电总线53、与共用驱动装置50A相连的共用驱动装置50A和机架内元件驱动装置50C、与第二供电总线53相连的独立驱动装置50B、用于机架内元件驱动装置50C和第二供电总线53的再生供电电路54。
控制部1A包括一个停电检测部55,用于检测系统电源51的停电状态。停电检测部55用于检测系统电源51的瞬时停电(可在几秒钟之内例如0.5秒恢复正常状态)。在图示的实例中,停电检测部55可以检测系统电源51的切断。然而,停电检测部55可以利用一个AND电路(与电路)检测系统电源51的停电,该AND电路用于在包含在每个驱动装置50A、50B、50C中的逆变器或激励器的电压下降时检测到停电现象。
控制部1A包括一个用于向包含在每个驱动装置50A、50B、50C中的逆变器或激励器输出速度指令等的计算部b和一个用于计算部b的输入部a。控制部1A还包括一个自由运行控制部56和一个减速控制部57,它们在停电检测部55检测到系统电源51停电时被启用。
来自减速控制部57的减速指令输出到机架内元件驱动装置50C的逆变器46。逆变器46对吹风机电机39进行减速控制。来自自由运行控制部56的自由运行指令输出到共用驱动装置50A的逆变器41至45。然后,逆变器41至45执行自由运行控制,以分别使电机31至35以低负载运转。
第一供电总线52用于例如将400V(伏)的交流电从系统电源51直接供应到逆变器46。逆变器46在其内部将该交流电能转变成例如560V的直流电。尽管图中未示出,但作业台车3的驱动电机也连接着第一供电总线52。
第二供电总线53利用变压器60和整流器61将交流电转变成例如24V的直流电。第二供电总线53因此而将电能供应给独立驱动装置50B的激励器30、40、48,独立驱动装置50B的电磁阀5a、5b,以及独立驱动装置50B的电磁线圈14c。
图2中示出了连接着第一供电总线52并且被各纺纱单元2共用的共用驱动装置50A以及连接着第二供电总线53并且为每个纺纱单元2分别配备的独立驱动装置50B。共用驱动装置50A包括电机31至35和逆变器41至45。独立驱动装置50B包括后侧辊的电机36的激励器30、松弛消除辊的电机37的激励器40、用于上蜡的电机38的激励器48、摇臂的电磁线圈14c、喷丝口的中空导轴的电磁阀5b、喷丝口的电磁阀5a。
再生供电电路(供电装置)54包括一个DC/DC转换器(converter)63和一个逆流防止元件(二极管)64,其中DC/DC转换器63执行转换操作,以使所产生的电压等于第二供电总线53两侧的直流电压。在非停电状态下,第二供电总线53两侧的直流电压与再生供电电路54的逆流防止元件64的电压相等。然而,不会有电流意外地从第二供电总线53流向DC/DC转换器63。
现在参照图1至3描述驱动控制系统的操作。在图3(a)中,如果出现了临时停电(瞬时停电),则会在点①和②之间的区间内在系统电源51中出现停电。发生在点①处的停电会被控制部1A的停电检测部55检测到。在检测到停电后,减速控制部57向机架内元件驱动装置50C的逆变器46输出减速指令。
然后,包含叶轮25和减速装置并且具有惯性的吹风机电机39以减速状态运转,以产生预期的再生电能。该电能被供应到再生供电电路54。然后,DC/DC转换器63将供应的再生电能转换成具有低电压的直流电。然后,转换后的再生电能通过逆流防止元件64供应到第二供电总线53。
供应到第二供电总线53的电能会抑制激励器30、40、48、电磁阀5a、5b、电磁线圈14c中的压降。另一方面,自由运行控制导致共用驱动装置50A的逆变器的内部电源的直流电压以较小的速度减小,如图3(b)所示。结果,可以保持逆变器的控制有效。然后,尽管共用驱动装置50A的电机31至35的速度逐渐下降,如图3(c)所示,但不会影响实际操作。
如图3(d)所示,共用驱动装置50A的逆变器在达到瞬时停电启动级别时的点③处启动低负载操作,以减小输出电压。具体地讲,电压被减小,而不改变逆变器41至45的频率,因此没有电流损失。结果,自由运行被执行,以防止在逆变器的旋转控制生效的情况下产生力矩。由于共用驱动装置50A具有驱动轴141至145,因此它可以施加惯性力。这样,在持续大约0.5秒瞬时的停电过程中,共用驱动装置50A的速度基本上保持不变。
在从停电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后,来自减速控制部57的减速指令和来自自由运行控制部的自由运行指令终止。另一方面,系统电源51的供电被重新启动。如图3(b)所示,共用驱动装置50A的直流电压从系统电源51的供电恢复正常时的点②开始向正常状态恢复。如图3(c)所示,共用驱动装置50A的电机31至35返回到它们的稳态操作。
独立驱动装置50B的激励器30、40、电磁线圈14c、电磁阀5a、5b返回它们的稳态操作并且维持它们的操作状态。
此外,尽管未在图中示出,但来自再生供电电路54的电能也被供应到控制部1A,以维持其所进行的控制。如果系统中设有图2所示的上蜡激励器48,则再生供电电路54也向激励器48供电。
由于图4中的电机39可以被控制减速,因此其转速可以显著降低。然而,随着从停电状态恢复供电,电机转速会恢复到稳态转速。
如前所述构造出的驱动控制系统的实施例可以产生以下效果。
(1)在发生停电时,相对于纺纱单元2的驱动独立地设置的机架内元件驱动装置50C的速度以受控的方式减小。这样,纺纱单元2的驱动不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纺纱单元2的独立驱动装置50B执行驱动,以直接影响纱线的产生和卷绕。此外,独立驱动装置50B不被共用驱动装置50A驱动,而是被来自机架内元件驱动装置50C的再生电能驱动。因此,速度不会非常显著地降低,因而即使是在停电状态下制出的纺纱的质量也能够得以保持。
具体地讲,每个纺纱单元2中的被驱动的后侧辊4a(见图5)将纱条SL牵拉至牵引装置4,以便直接作用在纱条SL上。后侧辊4a即使是在停电时也不会停止。在纱线拼接装置17进行纱线拼接操作时,每个纺纱单元2中的被驱动的松弛消除辊10a(图5)吸收纱线的松弛量。此外,如果要产生锥筒纱16,则松弛消除辊10a即使是在停电时也几乎总在旋转,以便在纱线被卷绕成筒纱16时吸收纱线张力差异。这样,松弛消除辊10a直接作用在纱线Y上,并且即使是在停电时也不会停止。每个纺纱单元2中的被驱动的辊状蜡11a通过旋转而直接作用在纱线上,以使纱线沿其端面移动。上蜡装置11即使是在停电时也不会停止。
下列元件将维持它们的操作状态:电磁阀5a,其驱动控制压缩空气向直接作用在纱条SL上的喷丝口(图5中的纺纱装置5)的供应;电磁阀5b,其将中空导轴(图5中的纺纱装置5)保持在预定位置;摇臂14的电磁线圈14c,其通过使筒纱16与摩擦辊13以预定接触压力接触而使筒纱16沿卷绕方向旋转,从而直接对纱线Y施加作用。被大量纺纱单元2共用的共用驱动装置50A不经受减速控制,而是借助于驱动轴141至145的惯性力而维持其驱动状态。通过这种方式,直接对纱线的产生和卷取起作用的独立驱动装置50B和共用驱动装置50A即使是在停电时也保持运行。因此,可以正常地产生和卷取纱线,而不会断裂。
(2)在停电时,共用驱动装  50A被控制着自由运行。因此,共用驱动装置50A会在驱动轴141至145的惯性作用下自由运行,同时维持逆变器41至45的速度控制功能。这样可以确保在停电之后恢复正常操作,而不会导致逆变器41至45切断。
(3)吹风机电机39及其逆变器46被用于机架内元件驱动装置50C。吹风机电机39用于吸取灰尘和废纱线,而不与纱条SL或纱线Y在纺纱机2中的进给直接相关,也不与纱线的产生和卷取直接相关。另一方面,叶轮25、吹风机电机39和激励器46为每个纺纱电源2设置,并且分别具有足够大的容量,以确保从所有纺纱单元2收集灰尘和废纱线。这样,这些元件具有大的惯性力。在停电时,可以通过吹风机点机39的受控减速而产生大的再生电能。因此,在持续大约0.5秒的停电过程中,前面描述的与纱线的产生和卷取相关的独立驱动装置51B的驱动可以保持有效运行状态。在现有技术中,后备电容器只能应付大约0.05秒的停电。然而,本发明使得后备电容器能应付大约0.5秒的停电。这样,对于几乎所有停电情况,均可以在停电时将纱线的产生和卷取维持在几乎正常的状态,而不需要改变驱动操作。另一方面,吹风机电机39的转速会显著下降。但是如果停电只持续大约0.5秒,则转速会立即恢复。因此,吸力的降低会在几秒钟内结束。吸力用于收集灰尘和废纱线,而且吸力的这种下降对纺纱机稳态操作影响极小。
(4)尽管纺纱机1由大量纺纱单元2构成,但仅设置一个或两个作业台车3就可以对每个纺纱单元2进行拼接操作。因此,在瞬时停电时,如果引入纱条SL或纱线Y的操作停止并且因此而导致纺纱操作停止,则会导致纱线断裂,从而使所有纺纱单元2中发生纱线断裂。这样就需要作业台车3在所有纺纱单元2中依次进行拼接操作,从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然而,在本发明中,即使瞬时停电持续大约0.5秒,纺纱机2的运转也会得以维持,从而可以防止纱线断裂。这样,可以避免因停电而导致作业台车3长时间地进行拼接操作。
(5)除了为每个纺纱单元2配备的电机36、37、38以及它们的激励器以外,独立驱动装置50B还包括作为每个纺纱单元2中的致动器的电磁阀5a、5b和电磁线圈14c。因此,即使是在停电过程中,每个纺纱单元2的驱动以及操作状态也能被维持。
如前所述构造出的驱动控制系统的实施例可以被如下改造。
(1)在前面的描述中,纺纱单元2的后侧辊4a被独立驱动装置驱动。然而,与第二辊4d或前侧辊4e类似,后侧辊4a可以被共用驱动装置通过纺纱单元2共用的驱动轴驱动,以使后侧辊在停电时自由运行。
(2)在前面的描述中,纺纱机1设有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然而,纺纱机1也可以不带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0。此外,在前面的描述中,纺纱机1设有上蜡装置11。然而,纺纱机1也可以不带上蜡装置11。另外,即使纺纱机1带有上蜡装置11,也可以在停电时关闭上蜡装置11而不是向其供应再生电能。即使辊状蜡11a短时间停止旋转,纱线仍能保持与辊状蜡11a接触。
(3)共用驱动装置50A可以被供应来自机架内元件驱动装置50C的再生电能,而不是如图6所示被控制着自由运行。为此,一个整流器65设置在第一供电总线52的供电侧,并且一个第一供电总线52a包括与构成再生供电电路54的电路相同的直流电供应电路。检测到停电后,停电检测部55向机架内元件驱动装置50C输出减速指令。共用驱动装置50A通过第一供电总线52a而被供应因机架内元件驱动装置50C的减速控制而产生的再生电能。该再生电能还通过再生供电电路54供应给独立驱动装置50B。这样,可以在停电时同时向共用驱动装置50A和独立驱动装置50B提供电源。本实施例可以应用在停电持续时间较短或者机架内元件驱动装置50C的惯性较大的情况下。
根据本发明,在短时间停电时,每个纺纱单元的独立驱动装置被供应引机架内元件驱动装置的受控减速而产生的再生电能,这一操作不与纺纱单元的纺纱操作直接相关,也就是说,不与纤维束或纱线直接相关。因此,独立驱动装置可以被连续驱动,而不必使共用驱动装置进行受控减速。因此,纺纱操作可以连续进行,而不会显著改变每个纺纱单元的速度。因此,可以防止在停电时发生纱线断裂,并且能够在停电时维持纺纱质量。

Claims (5)

1.一种纺纱机驱动控制系统,该纺纱机包括:多个纺纱单元;为每个纺纱单元分别配备的独立驱动装置,它们用于驱动一些直接作用在纤维束或纱线上的元件;一个共用驱动装置,其用于驱动所有上述多个纺纱单元,以驱动另外一些直接作用在纤维束或纱线上的元件;以及一个机架内元件驱动装置,其用于驱动不直接作用在纤维束或纱线上的元件;
所述驱动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
停电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一个用于所述各个驱动装置的系统电源的停电;减速控制装置,其用于使所述机架内元件驱动装置以受控的方式减速;以及供电装置,其用于向各个纺纱单元的所述独立驱动装置供应因所述减速控制而产生的再生电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由运行控制装置,其用于在检测到停电时使所述共用驱动装置以低负载运转。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机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内元件驱动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抽吸式吹风机的电机以及一个用于该电机的逆变器装置,该吹风机用于吸取每个纺纱单元中产生的灰尘或废纱线。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纺纱机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用于在每个纺纱单元中进行纱线拼接操作的作业台车,其可沿所述多个纺纱单元运行。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纺纱机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驱动装置是设置在每个纺纱单元中的电磁阀、电磁线圈、电机、该电机的激励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CNB2004100446235A 2003-05-21 2004-05-19 纺纱机驱动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215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2939/2003 2003-05-21
JP2003142939A JP3791511B2 (ja) 2003-05-21 2003-05-21 紡績機における駆動制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4606A true CN1574606A (zh) 2005-02-02
CN100352159C CN100352159C (zh) 2007-11-28

Family

ID=33095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4462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2159C (zh) 2003-05-21 2004-05-19 纺纱机驱动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1479800B1 (zh)
JP (1) JP3791511B2 (zh)
CN (1) CN100352159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5557A (zh) * 2011-03-26 2011-09-14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单相感应电机调速控制系统
CN104233529A (zh) * 2013-04-09 2014-12-24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在纺纱机尤其是喷气纺纱机或自由端纺纱机上纺入的方法
CN107317521A (zh) * 2016-04-26 2017-11-03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电机的方法
CN108377028A (zh) * 2017-01-31 2018-08-07 塞维欧纺织机械股份公司 纺纱机及为纺纱机提供交流备用电力供应的方法
CN112239908A (zh) * 2019-07-16 2021-01-19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回收一部分驱动能量的输送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06143B (zh) * 2014-02-14 2016-02-03 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传动粗纱机
US10008854B2 (en) 2015-02-19 2018-06-26 Enphase Ener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e-domain droop control with integrated phasor current contr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21424A (ja) * 1989-02-23 1990-09-04 Hitachi Ltd 紡績装置用モータ制御装置
DE3910183A1 (de) * 1989-03-29 1990-10-04 Rieter Ag Maschf Textilmaschine, insbesondere ringspinnmaschine
DE4011598A1 (de) * 1990-04-10 1991-10-17 Rieter Ag Maschf Textilmaschine, inbesondere ringspinnmaschine
DE19821251A1 (de) * 1998-05-12 1999-11-18 Csm Gmbh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Spinnmaschine
DE10000146B4 (de) * 2000-01-04 2006-09-07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maschinenbau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einer Komponente einer eine Vielzahl gleichartiger Arbeitssteilen nebeneinander aufweisenden Textilmaschine
JP4566139B2 (ja) * 2006-02-10 2010-10-2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5557A (zh) * 2011-03-26 2011-09-14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单相感应电机调速控制系统
CN104233529A (zh) * 2013-04-09 2014-12-24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在纺纱机尤其是喷气纺纱机或自由端纺纱机上纺入的方法
CN104233529B (zh) * 2013-04-09 2017-12-22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在纺纱机尤其是喷气纺纱机或自由端纺纱机上纺入的方法
CN107317521A (zh) * 2016-04-26 2017-11-03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电机的方法
CN107317521B (zh) * 2016-04-26 2021-06-22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电机的方法
US11296621B2 (en) 2016-04-26 2022-04-05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ic motor
US11682988B2 (en) 2016-04-26 2023-06-20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ic motor
CN108377028A (zh) * 2017-01-31 2018-08-07 塞维欧纺织机械股份公司 纺纱机及为纺纱机提供交流备用电力供应的方法
CN108377028B (zh) * 2017-01-31 2023-06-20 塞维欧纺织机械股份公司 纺纱机及为纺纱机提供交流备用电力供应的方法
CN112239908A (zh) * 2019-07-16 2021-01-19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回收一部分驱动能量的输送机构
CN112239908B (zh) * 2019-07-16 2023-09-26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能够回收一部分驱动能量的输送机构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791511B2 (ja) 2006-06-28
EP1479800A3 (en) 2005-11-16
EP1479800A2 (en) 2004-11-24
JP2004346440A (ja) 2004-12-09
EP1479800B1 (en) 2018-05-30
CN100352159C (zh) 2007-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05374A (zh) 自由端气流纺纱机
US5794868A (en) Spin winding machines
CN103388200B (zh) 组合纺纱制线小样机
EP2727870A2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and yarn winding method
CN202482536U (zh) 绕纱机
BR102016012441B1 (pt) Método para operação de uma máquina têxtil com estações de trabalho e máquina têxtil
CN1322188C (zh) 单纺锤驱动型纤维机械
CN100352159C (zh) 纺纱机驱动控制系统
CN101469468A (zh) 纺纱机械
CN201183694Y (zh) 一种纺纱络筒机的纱线张力调节装置
CN103848287A (zh) 纱线卷取机以及具备纱线卷取机的纤维机械
CN105297197A (zh) 纺织机及纺织方法
CN105645178A (zh) 纱线卷取机
CN103014937B (zh) 纺纱单元、纺纱机及纱线处理模块
CN1108403C (zh) 卷曲变形机
CN100532660C (zh) 单纺锤驱动型纤维机械
CN105648584A (zh) 芯线供给装置以及纺纱机械
CN114575012B (zh) 一种防止打结的纺织机用线层梳理装置
CN1869295A (zh) 芯丝制造方法及装置
CN112746361B (zh) 一种细纱机的接头操作方法及细纱机
JP2009243006A (ja) ドラフト装置
EP2853510B1 (en) Service vehicle of textile machine
CN208008981U (zh) 一种纺纱机
CN108286093B (zh) 一种纺纱机
CN100408734C (zh) 纺纱机和纺纱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