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65022A - 焦点调整方法及光学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焦点调整方法及光学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65022A
CN1565022A CNA028195981A CN02819598A CN1565022A CN 1565022 A CN1565022 A CN 1565022A CN A028195981 A CNA028195981 A CN A028195981A CN 02819598 A CN02819598 A CN 02819598A CN 1565022 A CN1565022 A CN 15650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herical aberration
error signal
focus
focus error
light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195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55787C (zh
Inventor
多田野宏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65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65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578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578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92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eam wavefront, e.g. for correction of aberration
    • G11B7/13925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eam wavefront, e.g. for correction of aberration active, e.g. controlled by electrical or mechanical means
    • G11B7/13927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eam wavefront, e.g. for correction of aberration active, e.g. controlled by electrical or mechanical means during transducing, e.g. to correct for variation of the spherical aberration due to disc tilt or irregularities in the cover layer thicknes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4Methods and circuits for servo offset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45Methods for initialising servos, start-up sequenc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Optical detectors therefor
    • G11B7/131Arrangement of detectors in a multiple arra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53Diffractive elements, e.g. holograms or grating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72Lenses
    • G11B7/1374Objective lens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72Lenses
    • G11B2007/13727Compound lenses, i.e. two or more lenses co-operating to perform a function, e.g. compound objective lens including a solid immersion lens, positive and negative lenses either bonded together or with adjustable spa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for focusing onl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43Methods and circuits for performing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on individual detector segment outpu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4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on and avoidance or compensation of imperfections on the carrier, e.g. dust, scratches, dropou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依次进行下列处理:进行控制使检测透过2要素物镜并聚光的光束的光轴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而得到的聚焦误差信号的输出接近于0的聚焦控制处理(S2),校正在光束中发生的球面像差的球面像差校正处理(S4),调整在聚焦误差信号中的偏移的聚焦偏移调整处理(S7~S9)。这样,能通过去除偏移,提供可进行稳定的聚焦控制的焦点调整方法及光学头装置。

Description

焦点调整方法及光学头装置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聚光光学系统中发生的焦点位置偏离、调整焦点位置的焦点调整方法以及适用该焦点调整方法的光学头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直在寻求随着信息量的增大使光盘记录密度提高的方法。因此,通过增大光盘的信息记录层的线记录密度和缩小光道的间距,实现了光盘的高记录密度化。为了与该光盘的高记录密度化相对应,必须缩小聚光于该光盘的信息记录层上的光束的束径。
作为缩小光束束径的方法,考虑扩大作为录放光盘的光学头装置的聚光光学系统的物镜出射的光束的数值孔径(NA)的方法和光束的短波长化。
关于光束的短波长化,可考虑通过将光源从红色半导体激光器变更为正式打开商品化道路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来实现。
另一方面,作为实现大数值孔径的物镜的方法,提出的方案是将半球透镜组合到物镜中、以2片透镜(2组透镜)构成物镜来实现的方法。
一般,光盘为了保护信息记录层不被沾污或受损,信息记录层以玻璃盖包覆。因而,透过光学头装置的物镜的光束,通过玻璃盖,在位于其下的信息记录层上形成聚光的焦点。
这样,当这样的光束通过玻璃盖,就会发生球面像差(SA)。球面像差SA用式(1)表示:
          SA∝d·NA4             ……(1)它与玻璃盖的厚度d及物镜的数值孔径NA的4次方成正比。通常,设计物镜使消除该球面像差,所以通过物镜与玻璃盖的光束的球面像差充分地小。
但是,当玻璃盖的厚度一偏离预定的值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在聚光于信息记录层的光束中产生球面像差,束径变大,不能正确地读写信息。
又,由所述式(1)可知,由玻璃盖厚度误差Δd发生的球面像差的误差ΔSA与玻璃盖厚度误差Δd成正比。即,玻璃盖的厚度误并Δd越大,球面像差的误差ΔSA越大。这样,不能正确地读写信息。
历来的光盘如DVD,所用的光学头装置中的物镜的数值孔径NA小到0.6左右。因此,由玻璃盖厚度误差Δd发生的球面像差的误差ΔSA小,能将光束十分小地聚光到每个信息记录层上。
另一方面,为了能向光盘的厚度方向推进记录信息的高密度上,作为层叠信息记录层形成的多层光盘,例如信息记录层为2层的DVD业已商品化。录放这样的多层光盘的光学头装置,有必要使光束十分小地聚光在光盘的每一信息记录层上。
但是,在上述那样的多层光盘中,对层叠化的各信息记录层,从光盘的表面(玻璃盖表面)至各信息记录面的厚度各不相同。这样,光束在通过光盘的玻璃盖时发生的球面像差对各信息记录层各异。这时,邻接的信息记录层发生的球面像差的差异(误差ΔSA)根据上述式(1)与邻接的信息记录层的层间距离t(相当于厚度d)成正比。
又,即使玻璃盖的厚度误差Δd相等,数值孔径NA越大,球面像差SA也越大。例如与NA=0.6相比,NA=0.85发生约4倍的球面像差SA。从而根据式(1)可知,越是NA=0.85那样的高数值孔径,由玻璃盖的厚度误差Δd发生的球面误差越大。
同样,在多层光盘的情况,即使邻接的信息记录层的层间距离t相等,光学头装置的物镜的NA越大,球面像差的差异(误差ΔSA)越大。例如,与NA=0.6相比,NA=0.85发生约4倍的球面像差的差异。因此根据式(1)可知,越是NA=0.85那样的高数值孔径,由玻璃盖的厚度误差Δd发生的球面误差越大。
同样,在多层光盘的情况,即使邻接的信息记录层的层间距离t相等,光学头装置的物镜的NA越大,球面像差的差异(误差ΔSA)越大。例如,与NA-0.6相比,NA=0.85发生约4倍的球面像差的差异。因此根据式(1)可知,越是NA=0.85那样的高数值孔径,每个信息记录层的球面像差的差异越大。
由此,在高数值孔径的物镜中,不能忽视球面像差误差的影响,产生招致信息读取精度下降那样的问题。因此,为采用高数值孔径的物镜来实现高记录密度化,有必要校正球面像差。
因此,作为检测并校正球面像差的方法,在例如日本特开2000-171346号公报(2000年6月23日公开)中揭示了检测并校正上述的球面像差的光学头装置。该光学头装置在将光束聚光在光盘的信息记录层上的时候,利用由于球面像差光束的光轴附近的束与比光轴附近更外侧的束,光束的聚光位置存在的差别。
根据上述公报揭示的光学头装置,用全息图等光学元件将检测出的光束分离成光束的光轴附近的光束与比光轴附近更外侧的光束,在球面像差发生时检测来自任一方的光束中的信息记录层的聚光位置的偏离,根据该检测结果校正球面像差。这样,能使聚光于光盘的各信息记录层的光束直径十分地小。
根据这样地检测出的球面像差量,用球面像差校正机构校正光学头装置的聚光光学系统的球面像差,能够总是保持球面像差小的状态。而且,在光信息的录放中,如进行球面像差的检测、校正,实行将球面像差的发生量总是抑制到很小的球面像差校正伺服,那末就能总是以最佳的光束状态从光磁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录放。
然而,上述公报揭示的光学头装置除了包括用于使聚焦总是与信息记录层一致的聚焦伺服和使光束聚光于信息记录媒体的光道中心位置的循迹伺服之外,还包括球面像差校正伺服。
因此,如不适当地实行伺服引入的顺序或伺服信号的偏移调整,伺服信号中就残留偏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去除偏移能进行稳定的聚焦控制的焦点调整方法及光学头装置。
本发明的焦点调整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具有依下列顺序的各处理,即进行控制使检测透过聚光光学系统并聚光的光束的光轴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而得到的聚焦误差信号的输出接近于0的聚焦控制处理,校正在光束中发生的球面像差的球面像差校正处理,调整在聚焦误差信号中的偏移的聚焦偏移调整处理,从而调整聚光后的光束的焦点位置。
采用上述方法,则通过聚焦控制处理,使聚焦误差信号的输出为0,聚焦误差信号的直线部分的倾斜度变陡,在使聚光光学系统中球面像差小到可忽略的程度后,便调整聚焦误差信号的偏移。
这样,在相对于输出为0的聚焦误差信号校正了球面像差后,调整聚焦误差信号的偏移时,在聚焦误差信号的直线部分的倾斜变陡后,便调整使偏移为0。
因此,通过校正球面像差,而且例如使球面像差校正伺服的环路为ON,来极力地缩小聚光光学系统发生的球面像差量之后,根据调整聚焦误差信号的偏移,可从聚焦误差信号中除去偏移。
这样,能进行稳定的球面像差校正及光轴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控制,可提供例如在照射的光束的焦点位置不产生偏离的焦点调整方法。
又,本发明的焦点调整方法,较理想的是,从根据利用光束分离手段分离成的内周部区域与外周部区域的光束中至少一方得到的聚焦误差信号中检测出球面像差。
这样,可通过检测在光束的内周部区域或外周部区域的焦点位置的差异,来检测球面像差。从而可灵敏度良好地检测球面像差。
或者,本发明的焦点调整方法较理想的是,设表示所述球面像差的球面像差误差信号为SAES,检测外周部区域的光束的光轴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所得到的第1聚焦误差信号为F1,检测内周部区域的光束的光轴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所得到的第2聚焦误差信号为F2,则所述SAES满足
SAES=F1-(F1+F2)×K1      (K1为系数)或  SAES=F2-(F1+F2)×K2      (K2为系数)或  SAES=F1-F2×K3           (K3为系数)中的一个。
采用上述方法,则可在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中除去来自聚焦误差信号的交扰。从而可从球面像差信号SAES中正确检测球面像差。
本发明的焦调整方法较为理想的是,球面像差校正处理通过移动聚光光学系统中的1个以上的透镜组中的至少1片透镜来校正聚光光学系统的球面像差。
采用上述方法,则可用简单的构成来精度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
本发明的焦点调整方法较为理想的是,多次重复球面像差校正处理和聚焦偏移调整处理,在最后进行聚焦偏移调整处理之后结束光束焦点位置的调整。
采用上述的方法,则通过多次重复球面像差校正处理及聚焦偏移调整处理,即使在焦点调整前的初期状态中聚焦误差信号的偏移量和球面像差的残存量大,也可进行球面像差的校正和聚焦误差信号的偏移调整。
另外,由于在重复的最后进行聚焦偏移调整处理,故在因球面像差的校正之际产生的聚焦误差信号的灵敏度变化引起的偏移残存的状态下,不结束焦点调整。
因此,可以除去偏移的状态下结束焦点调整。结果可在无偏移状态下例如从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重放。
又,本发明的光学头装置,包括:光源,聚光从该光源出射、由记录媒体反射的光束的聚光光学系统,检测表示所述光束的光轴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的聚焦偏移信号的聚焦误差检测手段,进行控制使所述聚焦误差信号的输出接近于0的聚焦控制手段,调整所述聚焦误差信号的偏移的聚焦偏移调整手段,检测所述聚光光学系统的球面像差的球面像差检测手段,校正所述球面像差的球面像差校正手段,在所述聚焦控制手段控制使聚焦误差信号的输出接近于0,所述球面像差校正手段校正球面像差之后,所述聚焦偏移调整手段调整聚焦误差信号的偏移。
采用上述的构成,则通过聚焦控制手段,使聚焦误差信号的输出为0,聚焦误差信号的直线部分的倾斜变陡,在使聚光光学系统中球面像差小到可忽略的程度后,便调整聚焦误差信号的偏移。
因此,通过校正球面像差,而且例如使球面像差校正伺服的环路为ON,来极力地缩小聚光光学系统发生的球面像差量之后,根据调整聚焦误差信号的偏移,可从聚焦误差信号中除去偏移。
这样,能进行稳定的球面像差校正及光轴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控制,可提供例如在照射的光束的焦点位置不产生偏离的光学头装置。
或者,本发明的光学头装置较为理想的是,包括将透过聚光光学系统的光束分离为内周部区域与外周部区域的光束分离手段,球面像差检测手段从根据光束的内周部区域与外周部区域中至少一方得到的聚焦误差信号中检测球面像差。
采用上述的构成,则通过检测在光束的内周部区域或外周部区域的焦点位置的差异,可检测球面像差。这样,可灵敏度良好地检测球面像差。
本发明的光学头装置较为理相的是,所述球面像差检测手段生成表示所述聚光光学系统的球面像差的球面像差误差信号,
设所述球面像差误差信号为SAES,检测所述外周部区域的光束的光轴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所得到的第1聚焦误差信号为F1,检测所述内周部区域的光束的光轴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所得到的第2聚焦误差信号为F2,则所述SAES满足
SAES=F1-(F1+F2)×K1    (K1为系数)或  SAES=F2-(F1+F2)×K2    (K2为系数)或  SAES=F1-F2×K2         (K3为系数)中的一个。
采用上述的构成,能在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中除去来自聚焦误差信号的交扰。因而,能从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中正确检测球面像差。
本发明的光学头装置较为理想的是,球面像差校正手段通过调整使在经读取所述记录媒体记录的信息得到的重放信号的振幅为最大,来校正球面像差。
采用上述的构成,则通过监视重放信号并驱动聚光光学系统使其振幅为最大,可校正球面像差。从而,可用简单结构来高精度校正球面像差。
本发明的光学头装置较理想的是,球面像差校正手段通过调整使表示在所述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上的光束的焦点位置偏离的循迹误差信号的振幅为最大,来校正球面像差。
采用上述的构成,则通过监视循迹误差信号并驱动聚光光学系统使其振幅为最大,可校正球面像差。从而,可用简单的构成来高精度地校正球面像差。
又,本发明的光学头装置较理想的是,聚光光学系统由1个以上的透镜组成构成,球面像差校正手段使透镜组中的至少1片透镜移动。
采用上述的构成,则可用简单的构成高精度地校正球面像差。
本发明的光学头装置较理想的是,聚焦偏移调整手段通过调整使经读取记录媒体记录的信息得到的重放信号的振幅为最大,来调整聚焦误差信息的偏移。
采用上述的构成,则通过监视重放信号并驱动聚光光学系统使重放信号的振幅为最大,可调整聚焦误差信号的偏移。这样可精度良好地进行偏移的调整。
本发明的光学头装置较理想的是,包括检测表示在所述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上的所述光束的焦点位置偏离的循迹误差信号,并根据该循迹误差信号校正对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的循迹控制手段,所述聚焦偏移调整手段对所述循迹控制手段校正对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的聚焦误差信号进行偏移的调整。
采用上述的构成,则可防止受到循迹误差信号的影响而改变重放信号的振幅。这样,可精度良好地进行聚焦误差信号的偏移调整。
本发明的光学头装置较理想的是,包括检测表示在所述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上的所述光束的焦点位置偏离的循迹误差信号,并根据该循迹误差信号校正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的循迹控制手段,
所述聚焦偏移调整手段通过调整使所述循迹误差信号的振幅为最大,来调整聚焦误差信号的偏移。
采用上述的构成,则在例如在记录媒体的光道沟中有起伏并采用记录地址信息的摆动构造的情况下,即使在未记录的记录媒体中的重放信号中不表示调制成分,偏移调整不利用重放信号时,也能进行聚焦误差信号的偏移调整。
本发明的光学头装置较理想的是,在对具有多个信息记录层的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重放时,当光束的焦点位置从某信息记录层跳到另一信息记录层时,聚焦偏移调整手段调整偏移。
采用上述的构成,则在记录媒体有多个记录层时,不仅在加载记录媒体时,而且在从某信息记录层跳到另一信息记录层时也可从聚焦误差信号中除去偏移。
本发明的光学头装置较理想的是,在多次反复由聚焦偏移调整手段进行聚焦误差信号的偏移调整与球面像差的校正时,在该反复的最后,聚焦偏移调整手段调整聚焦误差信号的偏移。
采用上述的构成,则通过多次进行偏移的调整和球面像差的校正,即使在焦点调整前的初期状态中聚焦误差信号的偏移量的球面像差的残存量大,也可进行球面像差的校正和聚焦误差信号的偏移调整。
又,由于在反复的最后,聚焦偏移调整手段调整聚焦误差信号的偏移,故在球面像差的校正之际因产生的聚焦误差信号的灵敏度变化引起的偏移残存的状态下不结束焦点调整。
因此,能在除去偏移的状态下结束焦点调整。结果,能在无偏移状态下光学头装置从光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重放。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通过以下的叙述而得到充分了解。又,本发明的利益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说明而变得明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包括适用焦点调整方法的光学头装置的光录放装置的简略构成图。
图2示出包括图1所示光学头装置的光录放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构成图。
图3示出图1所示的光学头装置的检测装置的细节。
图4示出2要素物镜的焦点调整方法顺序的流程图。
图5示出比较例中2要素物镜的焦点调整方法顺序的流程图。
图6(a)示出校正球面像素前的聚焦误差信号FES与散焦量的关系曲线,图6(b)示出校正球面像差后的聚焦误差信号FES与散焦量的关系曲线。
图7示出2要素物镜的焦点调整方法的另一顺序流程图。
图8示出球面像差校正中用RF信号时的2要素物镜的焦点调整方法的顺序一例的流程图。
图9示出球面像差校正中用循迹误差信号TES时的焦点调整方法的顺序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实施例及比较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丝毫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定。
根据图1至图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如下。本实施形态中,对于作为光记录媒体的光盘(记录媒体)以光学方式进行信息的记录、重放的光录放装置中具备的光学头装置所适用的本发明的焦点调整方法进行说明。
本实施形态的光录放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驱动控制部30的光学头装置10及主轴电机21,对光盘(记录媒体)6进行信息的记录、重放。
主轴电机21旋转驱动光盘6。光盘6只要是光学盘即可,如光磁盘等,其种类不限。
光学头装置10是将光束照射光盘6对光盘6进行信息的记录与重放的装置,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光源)1、全息元件(光束分离手段)2、准直透镜3、2要素物镜(聚光光学系统)9、反射镜27以及检测装置7、8。
半导体激光器1是将光束照射光盘6用的光源,出射光束。半导体激光器1出射的光束的波长不作特定的限定。
准直透镜3将从半导体激光器1出射、并以0次衍射光通过全息元件2的光束变换为平行光。
2要素物镜9具有从半导体激光器1产生的光束照射侧起的顺序的物镜的第1要素4和第2要素5。第1要素4其周边部保持于支架22上。进而,在支架22的外周部上设置聚焦致动器(聚焦控制手段、聚焦偏移调整手段)23及循迹致动器(循迹控制手段)26。
聚焦致动器23,通过使支架22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使2要素物镜9移动至适当位置以进行聚焦控制。
循迹致动器26被驱动控制使支架22在径向(与形成于光盘6上的光道方向及光轴垂直的方向,即光盘6的半径方向)上移动。这样,能使光束正确地跟踪光盘6的信息光道。
第2要素5其周边部保持在支架24上。支架24的外周部上设置致动器(球面像差校正手段)25。致动器25受到驱动控制使调整第1要素4与第2要素5的间隔。这样,能校正由光学头装置10的光学系统产生的球面像差。
反射镜27配置于2要素物镜9与准直透镜3之间,将来自2要素物镜9的光束或来自准直透镜3的光束的光路折转约90度。
检测装置7、8有多个受光元件(受光部),为了输出循迹误差信号等信号,将入射到各受光元件的光束变换为电信号。对于光学头装置10,在以后再详述。
驱动控制部30是驱动控制主轴电机21及光学头装置10的单元,包括主轴电机驱动电路31、聚焦驱动电路(聚焦控制手段)33、循迹驱动电路(循迹控制手段)34、第2要素驱动电路(球面像差校正手段)32、控制信号生成电路(聚焦误差检测手段、球面像差检测手段)35以及信息重放电路36。
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5是根据得自检测装置7、8的信号生成对上述的各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专用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
具体地说,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5根据得自检测装置7、8的信号生成后述的循迹误差信号TES、聚焦误差信号FES、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使循迹误差信号TES输出至循迹驱动电路34,聚焦误差信号FES输出至聚焦驱动电路33,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输出至第2要素驱动电路32。然后,各驱动电路根据输入的各信号进行各部件的驱动控制。
主轴电机驱动电路31根据来自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5的信号进行主轴电机21的驱动控制。
聚焦驱动电路33根据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5生成的聚焦误差信号FES,进行聚焦致动器23的驱动控制。例如,在聚焦误差信号FES输入到聚焦驱动电路33时,就根据该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值使2要素物镜9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对聚焦致动器23进行驱动控制,使校正在2要素物镜9的光轴方向上的焦点位置偏离。
循迹驱动电路34根据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5生成的循迹误差信号TES,进行循迹致动器26的驱动控制。
第2要素驱动电路32根据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5生成的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进行致动器25的驱动控制。例如,在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输入到第2要素驱动电路32时,就根据该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的值,使第2要素(透镜)5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对致动器25进行驱动控制,使校正光学头装置10的光学系统发生的球面像差。
但是,在用球面像差校正机构校正球面像差时,2要素物镜9的第1要素4与第2要素5之间的间隔固定,只要根据输入到球面像差校正机构的球面像差信号差信号SARS的值校正球面像差即可。
信息重放电路36根据得自检测装置7、8的信号重放记录于光盘6的信息,生成重放信号。
以下,根据图2说明上述光学头装置10的细节。为说明方便,图2所示的光学头装置10省略了图1所示的反射镜27。
这里,作为光记录媒体的光盘6,如图2所示,由玻璃盖6a、基板6b、以及形成于玻璃盖6a与基板6b之间的2个信息记录层6c、6d所构成。即,光盘6是2层光盘,光学头装置10通过使光束聚光于信息记录层6c或6d,从各信息记录层重放信息,向各信息记录层记录信息。
因此,在以下说明中假设光盘6的信息记录层可表示信息记录层6c或6d的任一层,光学头装置10也可使光束聚光于哪一记录层,记录或重放信息。
上述光学头装置10中,全息元件2、准直透镜3、以及构成2要素物镜9的第1要素4、第2要素5配置于形成在半导体激光器1的光束照射面与光盘6的光束反射面之间的光轴OZ上,检测装置7、8配置于上述全息元件2衍射的光束的聚光位置上。
即,上述构成的光学头装置10中,半导体激光器1照射的光束,用全息元件2作为0次衍射光通过,由准直透镜3变换为平行光后,通过由2片透镜即第1要素4及第2要素5构成的2要素物镜9,聚光于光盘6上的信息记录层(信息记录层6c或6d)。
另一方面,从光盘6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光束,以2要素物镜9的第2要素5、第1要素4、准直透镜3的顺序通过各部件,入射到全息元件2,由全息元件2衍射并聚光于检测装置7、8上。
检测装置7包括第1受光部7a及第2受光部7b,检测装置8包括第3受光部8a和第4受光部8b,被聚光后的光束由这些检测装置7、8变换为电信号。
下面说明全息元件2的构成。全息元件2有4个区域2a、2b、2c、2d。全息元件2用分割线即直线CL1将圆形的全息图区域2分割成含有区域2c、2d的半圆区域与含有区域2a、2b的半圆区域。
该2分割后的区域中,含有区域2c、2d的半圆形区域用分割线即直线CL22分割成区域2c与区域2d。另外,含有区域2a、2b的半圆形区域用圆弧形分割线即圆弧E22分割成对应于2要素物镜9的高数值孔径区域的区域2a与对应于低数值孔径区域的区域2b。即,光束由区域2a、2b分离成外周部区域与内周部区域。
即,区域2a是与光轴OZ垂直的直线CL1与以光轴0Z为中心的圆弧E1圆弧E2所包围的区域。区域2b是CL1与圆弧E2所包围的区域。
区域2c是直线CL1、与CL1垂直的直线CL2、与圆弧E1所围的区域。区域2d与区域2c相同,是直线CL1、直线CL2、与圆弧E1所包围的区域。
上述全息元件2,将来自半导体激光器1侧射出的光作为0次衍射光透过到光盘6侧,将来自光盘6侧的反射光进行衍射并导向检测装置7、8。
而且,全息元件2被形成得使对从光盘6侧通过该全息元件2的光束进行衍射,并由各区域聚光于不同的点。
即,由光盘6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光束中,由全息元件2的区域2a衍射的第1光束在第1受光部7a形成聚光点,全息元件2的区域2b衍射的第2光束在第2受光部7b形成聚光点,全息元件2的区域2c衍射的第3光束在第3受光部8a形成聚光点,全息元件2的区域2d衍射的第4光束在第4受光部8b形成聚光点。
这里,根据图3说明检测装置7、8的细节。
如图3所示,检测装置7包括2个受光部(第1受光部7a、第2受光部7b),检测装置8包括2个受光部(第3受光部8a、第4受光部8b)。
又,第1受光部7a、第2受光部7b包括各自经2分割后的光检测器11a、11b、12a、12b。然后配置各受光部使第1、第2光束的聚光点形成于各光检测器的分割线上,并将光束变换为电信号。
第3受光部8a与第4受光部8b各包括1个光检测器13、14,将第3、第4光束变换成电信号。
上述各光检测器得到的电信号,用于驱动控制部30(参看图1)的2要素物镜9的焦点位置偏离和来自光盘6的信息重放。例如,上述电信号输出至信息重放电路36(参看图1),并变换成RF信号(重放信号)。这时,记录于光盘6的RF信号由各光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的总和给出。
上述构成的光录放装置,为了将2要素物镜9出射的光束聚光于光盘6上形成的光道上,要进行循迹驱动控制。即,驱动循迹致动器26(参看图1),使2要素物镜9在光盘6的半径方向上移动,使光束聚光到光道上。
这里,表示光束的焦点位置在半径方向上偏离光道的量(循迹误差)的循迹误差信号TES,用光检测器13、14输出的电信号13S、14S,由式(2)
       TES=14S-13S                    ……(2)表示。
由式(2)求出循迹误差信号TES来计测循迹误差的方法,是通过光道与光束的焦点位置(聚光点)之间的关系、利用半径方向上反射衍射光图案的不平衡产生的现象的一种方法,被称为所谓的推挽方式。因此,为了计测该不平衡量(偏移量)分割全息元件2上的区域2c与区域2d的直线CL2最好与半径方向垂直。
以下,关于用上述各光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来检测、校正2要素物镜9的聚焦误差(光轴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进行说明。
在焦点与信息记录层不一致时,检测装置7的第1受光部7a、第2受光部7b中光束偏于某一方的光检测器。因此,将来自全息元件2的区域2a的衍射光变换成电信号的光检测器11a、11b输出的电信号设为11aS、11bS,则由式(3)给出第1误差信号(检测在外周部区域的光束的光轴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得到的第1聚焦误差信号)F1,
        F1=11aS-11bS                  ……(3)将来自全息元件2的区域2b的衍射光变换成电信号的光检测器12a、12b输出的电信号设为12aS、12bS,则由式(4)给出第2误差信号(检测在内周部区域的光束的光轴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得到的第2聚焦误差信号)F2,
        F2=12aS-12bS                  ……(4)
这时,在焦点与信息记录层不一致时,F1、F2的各误差信号的输出值相当于光轴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的量。这里,所谓焦点位置偏离(聚焦误差)表示从半导体激光器1侧通过2要素物镜9的光束聚光的焦点与光盘6的信息记录层的位置之间的光轴方向上的距离量。
因此,为了使焦点位置总是与信息记录层相一致,只要使2要素物镜9在光轴OZ方向上移动使第1误差信号F1或第2误差信号F2的输出总是为0就可。
用上述所示的方法来检测焦点位置偏离的方法,一般称为刀口法,但检测焦点位置偏离的方法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用根据焦点位置前后的光束大小变化检测焦点位置偏离的光束尺寸法。这里,用刀口法来说明。
通常,在聚焦误差信号FES的检测中使用光束的有效直径全部区域,所以本实施形态中,聚焦误差信号FES用式(5)
     FES=F1+F2                ……(5)来表示。
以下,说明作为聚光光学系统的2要素物镜9中发生的球面像差的检测。
2要素物镜9由于光盘6的玻璃盖6a的厚度变化等原因发生球面像差。而且在发生球面像差时,聚焦误差信号FES发生偏移。因此,有时即使检测出聚焦误差信号FES输出为0,信息记录层上光束与最佳像点也不一致,存在着不能实现信息的录放的担心。这里,所谓最佳像点就是光束的束径为最小的像点的位置。
发生球面像差时,光束内的焦点位置就有差异。因此,通过检测在光束的内周部区域或外周部区域的焦点位置的差别,可检测球面像差。即,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用下式(6)~(8)
  SAES=F1                ……(6)
  SAES=F2                ……(7)
  SAES=F1-F2             ……(8)中的任一个来表示。这样,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可以用第1误差信号F1或第2误差信号F2检测。
这样,根据利用全息元件2的区域2a、2b分离成内周部区域与外周部区域的光束中至少一方得到的聚焦误差信号来检测球面像差。
由此,可灵敏度良好地检测球面像差。
以下用图4的流程图说明2要素物镜9的驱动控制程序。
如图所示,首先,根据光学头装置10得到的电信号,在驱动控制部30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5中生成聚焦误差信号FES。即,利用光学头装置10检测聚焦误差信号FES(S1)。然后,利用聚焦驱动电路33及聚焦致动器23使聚焦伺服环路为ON,进行聚焦控制(聚焦控制处理)使聚焦误差信号FES为0或0附近的值(S2)。
接着,根据光学头装置10得到的电信号,在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5中检测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S3)。然后,利用第2要素驱动电路32及致动器25使球面像差校正伺服的环路为ON,进行球面像差校正控制(球面像差校正处理),利用该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校正球面像差,使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为0中0附近的值(S4)。
接着,根据光学头装置10得到的电信号,在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5中检测循迹误差信号TES(S5)。然后,利用循迹驱动电路34及循迹致动器26使循迹误差伺服的环路为ON,进行循迹控制使循迹误差信号TES为0或0附近的值(S6)。
经过S1~S6后,开始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聚焦偏移调整处理)(S7)。
这里,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5监视RF信号的振幅,将该监视结果输出到聚焦驱动电路33。
然后,根据该监视结果,通过驱动聚焦致动器23,将该监视结果输出到聚焦驱动电路33。
然后,根据该监视结果,通过驱动聚焦致动器23,使2要素物镜9靠近或远离光盘6,调整焦点位置使RF信号的振幅为最大(S8)。这样一来,决定了RF信号的振幅为最大的正确焦点位置,结束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S9)。
这样,通过2要素物镜9由1个以上的透镜组(这里是第1要素4及第2要素5)组成、使其中至少1片透镜(第2要素5)移动,校正球面像差较为理想。
由此,可用简单的构成来精度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
这里,作为比较例,根据图5所示流程图说明在调整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之后,校正球面像差使球面像差校正伺服的环路为ON的例子。
该比较例中,首先,利用光学头装置10检测聚焦误差信号FES(S11(与S1对应))。然后,使聚焦伺服环路为ON,进行聚焦控制使该聚焦误差信号FES为0或0附近的值(S12(与S2对应))。
接着,利用光学头装置10,检测循迹误差信号TES(S13(与S5对应))。然后,使循迹误差伺服的环路为ON,进行循迹控制使循迹误差信号TES为0或0附近的值(S14(与S6对应))。
然后,开始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S15(与S7对应)),通过驱动聚焦致动器23,调整焦点位置使RF信号的振幅为最大(S16(与S8对应))。这样,决定RF信号为最大的正确焦点位置,结束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S17(与S9对应))。
其后,检测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S18(与S3对应))。然后,使球面像差校正伺服的环路为ON,进行球面像差校正控制使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为0或0附近的值(S19(与S4对应))。
关于这种情况的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用图6(a)、图6(b)来说明。
图6(a)为表示校正球面像差前的聚焦误差信号FES的曲线。这里,图中的点0表示2要素物镜9的散焦量为0的情况。所谓散焦量为0是指光束的正好焦点位置与光盘6的信息记录层相一致的状态。
这里,校正球面像差前的聚焦误差信号FES如图6(a)所示,聚焦误差信号FES为0的点A与散焦量为0的点0不一致,存在点A至点0的量的偏移。以下在该状态下说明进行伺服系统引入动作的情况。
首先,当检测聚焦误差信号FES,使聚焦伺服的环路为ON时,聚焦致动器23就驱动2要素物镜9使聚焦误差信号FES为0。即,点A成为聚焦控制的目标。
其次,不作球面像差校正而进行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这时,实际上一边监视RF信号,一边驱动聚焦致动器23使RF信号的振幅为最大。这样,在进行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之际,聚焦致动器23以点B的输出作为目标进行聚焦控制。在经过该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之后,在无偏移状态中校正球面像差时,成为图6(b)所示那样。
通常,当校正球面像差时,聚焦误差信号FES的直线部分的倾斜度变陡。即,在2要素物镜9中,球面像差缩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这样,聚焦误差信号FES的灵敏度变好。
然而,由于聚焦误差信号FES的直线部分的倾斜度变陡,在点B并非正好聚焦的状态进行以B点为目标的聚焦控制时,故残留从点A’到点0的量的偏移。
这样,如图5所示,在调整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之后,校正球面像差使球面像差校正伺服的环路为ON时,不可能从聚焦误差信号FES中除去偏移。
另一方面,在校正球面像差后调整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时,便在聚焦误差信号FES的直线部分的倾斜度变陡以后驱动聚焦致动器23使偏移为0。
即,通过校正球面像差,而且使球面像差校正伺服的环路为ON,使极力缩小2要素物镜9发生的球面像差量之后调整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这样,能从聚焦误差信号FES中除去偏移。
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中,通过例如使第2要素5移动,使构成2要素物镜9的第1要素4与第2要素5之间的间隔改变,从而进行球面像差的校正。即,为了校正球面像差,将发散光束或聚焦光束加到光束中(发散、聚焦光束)并入射到光盘6。
但是,通常当入射发散、聚焦光时,光学系统的倍率改变,并使聚焦误差信号FES的灵敏度改变。从而当在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之后校正球面像差时,使聚焦误差信号FES的灵敏度改变,残留偏移。
另一方面,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只是在光轴方向上驱动聚焦致动器23以作焦点位置偏离的调整,该驱动对光学系统不发生球面像差。因此利用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不对光学系统发生新的球面像差。
因此,希望如图4所示的焦点调整方法的调整程序那样,在球面像差校正之后进行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在调整光学头装置为不残存聚焦误差的状态之后,再从光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录放。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焦点调整方法具有依下列顺序的各处理,即进行控制使检测透过2要素物镜9并聚光的光束的光轴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而得到的聚焦误差信号FES的输出接近于0的聚焦控制处理,校正的光束中发生的球面像差的球面像差校正处理,调整在聚焦误差信号FES中的偏移的聚焦偏移调整处理,从而调整聚光后的光束的焦点位置。
即,适用上述焦点调整方法的光学头装置10是:半导体激光器1,对从该半导体激光器1出射、由光盘6反射的光束进行聚光的2要素物镜9,检测表示在光束的光轴方向上的焦点位置偏离的聚焦误差信号FES的聚焦误差检测手段;此外,包括:检测2要素物镜9的球面像差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5,控制使聚焦误差信号FES的输出接近于0、而且作为调整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的聚焦偏移调整手段的聚焦驱动电路33及聚焦致动器23,根据聚焦误差信号FES、校正球面像差的致动器25及第2要素驱动电路32;作为聚焦偏移调整手段的聚焦驱动电路33及聚焦致动器23进行控制使聚焦误差信号FES的输出接近于0,在致动器25及第2要素驱动电路32校正球面像差之后,调整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
采用上述的构成,利用聚焦控制处理,使聚焦误差信号FES的输出为0,聚焦误差信号FES的直线部分的倾斜度变陡,缩小2要素物镜9中球面像差到能够忽略的程度之后,便调整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
这样,在对输出为0的聚焦误差信号FES校正球面像差之后调整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时,在聚焦误差信号FES的直线部分的倾斜度变陡之后,便调整使偏移为0。
因此,通过校正球面像差而且例如使球面像差校正伺服的环路为ON,从而极力缩小2要素物镜9发生的球面像差量之后,根据调整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可从聚焦误差信号FES中除去偏移。
这样,可进行稳定的球面像差修正及光轴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控制,能提供例如照射的光束的焦点位置不产生偏离的焦点调整方法及光学头装置10。
可是在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中如式(6)~(8)所示,采用检测装置7的第1受光部7a得到的第1误差信号F1,或第2受光部7b得到的第2误差信号F2,即光束内周部或外周部的聚焦误差信号。
因而,如进行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则在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中发生偏移。为此,在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中,必须除去来自聚焦误差信号FES的交扰。
这种情况下,较理想的是通过用聚焦误差信号FES校正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除去聚焦误差信号FES的交扰。
即,较理想的是,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是式(9)、(10)
SAES=F1-(F1+F2)×K1    (K1为系数)          ……(9)
SAES=F2-(F1+F2)×K2    (K2为系数)          ……(10)中的一个。
这样,能在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中除去来自聚焦误差信号FES的交扰。
又,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也可以是式(11)
SAES=F1-F2×K3    (K3为系数)               ……(11)
这样一来,能在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中除去来自聚焦误差信号FES的交扰。从而能从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中正确检测球面像差。
这里,只要决定K1、K2、K3使来自聚焦误差信号FES的交扰缩小就行。
另外,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是按照监视RF信号使RF信号的振幅为最大那样调整的,但在例如未记录的光盘6的情况,只要利用由位于地址部的位调制的RF信号进行偏移调整就可。
又,在不用地址部的位而是用光道沟带有起伏,记录地址信息的摆动构造的情况等,往往未记录的光盘6中的RF信号不表示调制成分,偏移调整不能利用RF信号。这时,不用RF信号而用循迹误差信号TES,根据该循迹误差信号TES的振幅,进行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即可。
图7示出这种情况下的焦点调整方法。
首先,检测聚焦误差信号FES(S21),使聚焦伺服环路为ON,进行聚焦控制使该聚焦误差信号FES为0或0附近的值(S22)。
接着,利用光学头装置10检测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S23),使球面像差校正伺服的环路为ON,进行球面像差校正控制,使球面像差误差信号SAES为0或0附近的值(S24)。
然后,开始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S25),通过驱动聚焦致动器23,调整焦点位置使循迹误差信号TES的振幅达到最大(S26)。
如此地决定循迹误差信号TES的振幅为最大的正好焦点位置,结果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S27)。
其后,利用光学头装置10检测循迹误差信号TES(S28),使循迹误差伺服的环路为ON,进行循迹控制使循迹误差信号TES为0或0附近的值(S29)。
这样,即使在使循迹误差伺服的环路为ON(循迹控制)之前调整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如在校正球面像差之后调整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则也能从聚焦误差信号FES中除去偏移。
又,在上述摆动构造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摆动信号的振幅调整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这时,在使循迹伺服环路为ON之后,从循迹误差信号TES检测摆动信号,按照其振幅最大来调整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
在光盘6具多个信息记录层时不仅是装载了光盘6(盘加载)时,而且在从某信息记录录跳到另一信息记录层(层间跳)时,如根据上述程序作球面像差校正、使球面像差校正的环路为ON之后,进行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则在聚焦误差信号FES中不残留偏移。
又,在多个信息记录层中进行层间跳动时,可以在跳动前预先校正因信息记录层的厚度发生的球面像差,在跳动后进行微调球面像差的校正量,也可以在跳动之前不进行球面像差的校正,在跳动后校正由信息记录层的厚度与光盘6的厚度不均而发生的球面像差。
上述那样的光学头装置10,对球面像差误差信号采用聚焦误差信号FES。即,作为球面像差校正的基准信号采用内周部的光束与外周部的光束的聚焦位置偏移。
这是由于其目的在于在作为光记录媒体的光盘6内的厚度不均匀大时,信息的记录、重放时实时校正因其厚度不均匀而发生的球面像差。
另一方面,根据光记录媒体的制造技术可将光盘6内的厚度不均匀抑制得较小。
这时,由光盘6内的厚度偏差发生的球面像差只要在光盘加载时或层间跳动时校正就可。即,不必实时地校正球面像差。
因此,仅在盘加载时或层间跳动时校正球面像差时,作为球面像差量的基准信号可采用RF信号的振幅或循迹误差信号TES的振幅。
这样,在球面像差校正之际通过采用RF信号的振幅或循迹误差信号TES的振幅,较之实时校正球面像差时可用更简单构成的光学系统。
以下用图8的流程图说明球面像差校正中采用RF信号时的2要素物镜9的驱动控制程序的一例。
首先,检测聚焦误差信号FES(S31),使聚焦伺服环路为ON,进行聚焦控制使该聚焦误差信号FES为0或0附近的值(S32)。
其次,检测循迹误差信号TES(S33),使循迹伺服环路为ON,进行循迹控制使该循迹误差信号TES为0或0附近的值(S34)。
然后,一边监视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5中RF信号的振幅,一边开始球面像差校正(S35)。即通过由致动器25改变构成2要素物镜9的第1要素4与第2要素5之间的间隔,使RF信号的振幅为最大来校正球面像差(S36)。
其后,继续一边监视RF信号的振幅,一边开始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S37)。即监视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5中RF信号的振幅,将该监视结果输出到聚焦驱动电路33。
然后,根据该监视结果,通过驱动聚焦致动器23使2要素物镜9靠近或远离光盘6,按RF信号的振幅为最大来调整焦点位置。这样,按RF信号的振幅为最大来决定正好焦点位置,结束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S38)。由此结束全部调整。
以下用图9的流程图说明球面像差校正中采用循迹误差信号TES时的2要素物镜9的驱动控制程序的一例。
首先,检测聚焦误差信号FES(S41),使聚焦伺服环路为ON,进行聚焦控制使该聚焦误差信号FES为0或0附近的值(S42)。
然后,一边监视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5中循迹误差信号TES的振幅,一边开始球面像差的校正(S43)。即,通过由致动器25改变构成2要素物镜9的第1要素4与第2要素5之间的间隔,使循迹误差信号TES的振幅为最大来校正球面像差(S44)。
其后,继续一边监视循迹误差信号TES的振幅,一边开始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S45)。即,监视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5中循迹误差信号TES的振幅,将该监视结果输出到聚焦驱动电路33。
然后,根据该监视结果,通过驱动聚焦致动器23使2要素物镜9靠近或远离光盘6,使循迹误差信号TES为最大来调整焦点位置(S46)。
然后,检测循迹误差信号TES(S47),使循迹伺服的环路为ON,进行循迹控制使循迹误差信号TES为0或0附近的值(S48)。结束调整。
又,球面像差校正中作为球面像差量的基准信号也可采用作为评价信号品质的方法之一的维特比解码的合格测量的(passmetric)差的称之为SAM(排序的幅度裕度)的方法。
又,上述的只在盘加载时或层间跳动时进行球面像差校正的焦点调整方法是将球面像差的校正与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各自进行1次的方法,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如果在焦点调整前的初期状态中,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量或球面像差的残存量大,则即使球面像差的校正与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各作了1次,RF信号的品位有时也不十分好。
这时,为进一步提高RF信号的品位,也可以精度高的调整为目标,多次实行球面像差的校正与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的循环。另外,由于这种情况下也发生由球面像差校正引起的聚焦误差信号FES的灵敏度变化,故循环的最后最好是以聚焦误差信号FES的偏移调整来结束。
又,本实施形态中,作为物镜是用了第1要素4与第2要素5的2片透镜构成的2要素物镜9,但为简化装置的结构也可用1片透镜来构成的物镜。
又,本实施形态中,球面像差是利用使构成2要素物镜9的第1要素4与第2要素5之间的间隔改变来校正的,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使准直透镜3移动,调整半导体激光器1与准直透镜3之间的间隔。这时,从半导体激光器1出射、通过准直透镜3的光束成为非平行光束,会发生球面像差。可利用该球面像差来校正光学头装置10的光学系统即2要素物镜9的球面像差。
又,也可以在2要素物镜9与准直透镜3之间插入球面像差校正机构。球面像差校正机构在光束通过球面像差校正机构之际构成发生球面像差的光学系统。
例如,作为球面像差校正机构,只要采用组合具有正放大率的凸透镜与具有负放大率的凹透镜的非聚焦光学系统即可。通过调节该2片透镜的间隔能发生球面像差。又,作为球面像差校正机构的另一构成,也可以组合具有正放大率的2片凸透镜的非聚焦光学系统。这时也通过调节2片透镜的间隔能发生球面像差。此外,作为发生球面像差的球面像差校正机构也可用具有球面像差的液晶元件。
这样,通过具备球面像差校正机构,利用所发生的球面像差,可校正2要素物镜9的球面像差。
此外,在实施发明用的最佳形态的项中所作的具体的实施形态或实施例,始终是作为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的例子,不应仅限于那样的具体例子并狭义的解释。在本发明的精神与以下所述的专利请求的范围内,可作种种的变更并实施。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构成或方法,则可进行稳定的球面像差校正及光轴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控制,不产生所照射的光束的焦点位置偏离。这样一来,可检测聚光光学系统中发生的焦点位置偏离,适宜地用于调整焦点位置的焦点调整方法及光学头装置。

Claims (16)

1.一种焦点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下列顺序的处理步骤,调整所述聚光的光束的焦点位置,所述处理步骤是
聚焦控制处理,进行控制,使检测透过聚光光学系统后聚光的光束的光轴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所得到的聚焦误差信号的输出接近0,
球面像差校正处理,校正所述光束中发生的球面像差,
聚焦偏移调整处理,调整所述聚焦误差信号中的偏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点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像差从根据利用光束分离手段分离成的内周部区域与外周部区域的光束中的至少一方得到的所述聚焦误差信号中检测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点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设表示所述球面像差的球面像差误差信号为SAES,检测外周部区域的光束的光轴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所得到的第1聚焦误差信号为F1,检测内周部区域的光束的光轴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所得到的第2聚焦误差信号为F2,则所述SAES满足
SAES=F1-(F1+F2)×K1
或SAES=F2-(F1+F2)×K2
或SAES=F1-F2×K3
中的任一个,其中K1、K2、K1分别为系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点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像差校正处理通过移动所述聚光光学系统中的1个以上透镜组中的至少1片透镜来校正所述聚光光学系统的球面像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点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多次重复所述球面像差校正处理和所述聚焦偏移调整处理,在最后进行所述聚焦偏移调整处理之后结束所述光束焦点位置的调整。
6.一种光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光源,
聚光从该光源出射,由记录媒体反射的光束的聚光光学系统,
检测表示所述光束的光轴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的聚焦误差信号的聚焦误差检测手段,
进行控制,使所述聚焦误差信号的输出接近于0的聚焦控制手段,
调整所述聚焦误差信号的偏移的聚焦偏移调整手段,
检测所述聚光光学系统的球面像差的球面像差检测手段,以及
校正所述球面像差的球面像差校正手段,
在所述聚焦控制手段控制使聚焦误差信号的输出接近于0,所述球面像差校正手段校正球面像差之后,所述聚焦偏移调整手段调整聚焦误差信号的偏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将透过所述聚光光学系统的光束分离为内周部区域与外周部区域的光束分离手段,
所述球面像差检测手段从根据光束的内周部区域与外周部区域中至少一方得到的聚焦误差信号中检测球面像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面像差检测手段生成表示所述聚光光学系统的球面像差的球面像差误差信号,
设所述球面像差误差信号为SAES,检测所述外周部区域的光束的光轴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所得到的第1聚焦误差信号为F1,检测所述内周部区域的光束的光轴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所得到的第2聚焦误差信号为F2,则所述SAES满足
SAES=F1-(F1+F2)×K1
或SAES=F2-(F1+F2)×K2
或SAES=F1-F2×K3
中的任一个,其中K1、K2、K3为系数。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像差校正手段通过调整使读取所述记录媒体记录的信息得到的重放信号的振幅为最大,以校正球面像差。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像差校正手段通过调整使表示在所述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上的所述光束的焦点位置偏离的循迹误差信号的振幅为最大,以校正球面像差。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光光学系统由1个以上的透镜组构成,
所述球面像差校正手段使所述透镜组中的至少一片透镜移动。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偏移调整手段通过调整使读取所述记录媒体记录的信息得到的重放信号的振幅为最大,来调整聚焦误差信号的偏移。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检测表示在所述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上的所述光束的焦点位置偏离的循迹误差信号,并根据该循迹误差信号校正相对于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的循迹控制手段,
所述聚焦偏移调整手段利用所述循迹控制手段对校正相对于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的聚焦误差信号进行偏移调整。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检测表示在所述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上的所述光束的焦点位置偏离的循迹误差信号,并根据该循迹误差信号校正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的焦点位置偏离的循迹控制手段,
所述聚焦偏移调整手段通过调整使所述循迹误差信号的振幅为最大,来调整聚焦误差信号的偏移。
15.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对具有多个信息记录层的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重放的情况下,当所述的光束的焦点位置从某信息记录层跳到另一信息记录层时,所述聚焦偏移调整手段对偏移进行调整。
16.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多次反复进行由所述聚焦偏移调整手段实施聚焦误差信号的偏移调整与球面像差的校正的情况下,在反复进行调整和校正的最后,所述聚焦偏移调整手段对聚焦误差信号的偏移进行调整。
CNB028195981A 2001-08-06 2002-07-30 焦点调整方法及光学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578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8192/2001 2001-08-06
JP2001238192 2001-08-06
JP170622/2002 2002-06-11
JP2002170622A JP2003123282A (ja) 2001-08-06 2002-06-11 焦点調整方法およ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65022A true CN1565022A (zh) 2005-01-12
CN1255787C CN1255787C (zh) 2006-05-10

Family

ID=26620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1959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5787C (zh) 2001-08-06 2002-07-30 焦点调整方法及光学头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260032B2 (zh)
JP (1) JP2003123282A (zh)
KR (1) KR100542173B1 (zh)
CN (1) CN1255787C (zh)
WO (1) WO20030150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01731A1 (ja) * 2002-06-21 2003-12-3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光ピックアップの球面収差補償方法、光ピックアップの球面収差合焦ずれ補償方法およ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US7209414B2 (en) * 2002-11-15 2007-04-24 Plasmon Lms, Inc Spherical aberration compensation by wavelength
US20040188401A1 (en) * 2003-03-28 2004-09-30 Sadao Mori Laser processing apparatus
JP4171378B2 (ja) 2003-09-04 2008-10-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記録用光ディスクの球面収差補正方法,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231759B2 (ja) * 2003-09-22 2009-03-04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ア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光情報記録装置
JP4042682B2 (ja) * 2003-11-10 2008-02-06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光ヘッド装置
JP3984970B2 (ja) 2004-04-01 2007-10-03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ア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光ディスク装置、情報再生方法または記録方法
CN100483520C (zh) * 2004-05-28 2009-04-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盘装置及光盘半导体
JP4331753B2 (ja) * 2004-06-24 2009-09-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の集積回路
JP4581825B2 (ja) * 2004-09-01 2010-11-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フォーカスバイアス及び球面収差補正値調整方法
JP2006134498A (ja) * 2004-11-08 2006-05-25 Canon Inc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4727971B2 (ja) 2004-11-11 2011-07-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2008524764A (ja) * 2004-12-20 2008-07-10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の最適化
JP4443471B2 (ja) 2005-06-08 2010-03-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ィスク判別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7122815A (ja) * 2005-10-28 2007-05-17 Canon Inc 光ディスク装置の球面収差及びフォーカスオフセット調整方法、それ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668101B2 (ja) * 2006-03-17 2011-04-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ビタビ復号装置、ビタビ復号方法、ビタビ復号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KR100767132B1 (ko) * 2006-03-23 2007-10-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디스크장치의 포커스 위치 조정방법
KR20080010050A (ko) * 2006-07-25 2008-01-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디스크 드라이브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0882748B1 (ko) * 2007-09-10 2009-02-09 도시바삼성스토리지테크놀러지코리아 주식회사 포커스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광 디스크 드라이브
JP2009158007A (ja) * 2007-12-26 2009-07-16 Sony Corp 光学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光記録再生装置及びギャップ制御方法
KR100917179B1 (ko) * 2008-01-11 2009-09-15 도시바삼성스토리지테크놀러지코리아 주식회사 포커스 서보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광 디스크 드라이브
JP2008192310A (ja) * 2008-05-16 2008-08-21 Hitachi Media Electoronics Co Ltd 光情報記録装置
TWI406275B (zh) * 2010-08-20 2013-08-21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光碟機中尋找最佳聚焦偏壓及球差補償值的方法與裝置
JP5055411B2 (ja) * 2010-08-23 2012-10-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調整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22C (zh) * 1995-07-27 2001-11-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盘装置
JP3795998B2 (ja) * 1996-04-30 2006-07-1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波面収差補正ユニット、波面収差補正装置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
EP0865037B1 (en) * 1997-03-13 2008-10-15 Hitachi Maxell, Ltd. Objective lens and optical head using the same
DE69838745T2 (de) 1997-10-06 2008-10-3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etektionssystem der sphärischen aberration und dieses verwendende optische vorrichtung
JPH11120639A (ja) 1997-10-17 1999-04-30 Hitachi Ltd 光磁気情報記録装置
JPH11353681A (ja) * 1998-06-02 1999-12-24 Nikon Corp 光再生装置および光記録媒体
JP2000011388A (ja) 1998-06-19 2000-01-14 Sony Corp 光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光情報記録再生方法
JP2000040237A (ja) 1998-07-17 2000-02-08 Sony Corp 光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記録再生方法
JP3545233B2 (ja) * 1998-12-08 2004-07-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球面収差検出装置およ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3734133B2 (ja) 1999-05-31 2006-01-11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再生装置におけるフォーカスバイアス調整装置及び調整方法
JP2001216662A (ja) * 2000-02-01 2001-08-10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542173B1 (ko) 2006-01-11
US20040196766A1 (en) 2004-10-07
CN1255787C (zh) 2006-05-10
KR20040017851A (ko) 2004-02-27
JP2003123282A (ja) 2003-04-25
US7260032B2 (en) 2007-08-21
WO2003015084A1 (en) 2003-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5787C (zh) 焦点调整方法及光学头装置
CN1306503C (zh) 光拾取头及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CN1258759C (zh) 光盘装置
CN1303596C (zh) 光记录/再现装置和焦点控制方法
CN1941134A (zh) 光盘装置
CN1130709C (zh) 光学头、光收发器件及光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
CN1906679A (zh) 物镜光学系统、光拾取装置以及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CN1808579A (zh) 光学头、焦点偏移误差信号检出方法及光记录再现装置
CN1707642A (zh) 记录/再现设备、记录/再现方法和信息记录介质
CN1277260C (zh) 光集成单元以及用该单元的拾光装置和光盘装置
CN1801353A (zh) 拾光器装置
CN1685411A (zh) 液晶光学元件和光学装置
CN1918637A (zh) 光盘装置
CN1178209C (zh) 光学头、光检测器、记录和再现装置和聚焦误差检测方法
CN1603879A (zh) 光拾取装置及光信息存储再生装置
CN1598946A (zh) 光学头装置
CN101036189A (zh) 光集成单元及具有该单元的拾光器装置
CN1745421A (zh) 光盘装置及用于该光盘装置的像差修正方法
CN1230807C (zh) 光拾取器以及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CN1189878C (zh) 物镜及光拾取器装置
CN1221953C (zh) 像差检测方法和使用其的光记录再现方法与光记录再现装置
CN1841533A (zh) 像差检测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拾光器装置
CN1490799A (zh) 光盘装置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信号生成电路
CN1619347A (zh) 用于光盘的物镜单元及结合该单元的光头器件
CN1542778A (zh) 跟踪误差信号产生装置和方法及光盘设备和跟踪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510

Termination date: 201507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