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50076A - 信息处理设备及方法、和记录媒体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及方法、和记录媒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50076A
CN1550076A CNA028168410A CN02816841A CN1550076A CN 1550076 A CN1550076 A CN 1550076A CN A028168410 A CNA028168410 A CN A028168410A CN 02816841 A CN02816841 A CN 02816841A CN 1550076 A CN1550076 A CN 1550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electric wave
portable telephone
personal computer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168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14889C (zh
Inventor
大场晴夫
菅原拓
����һ
稻垣岳夫
暦本纯一
松下伸行
绫塚佑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50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50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488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488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4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ear-field transmission
    • H04B5/48Transceiv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40Scaling of whole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e.g. expanding or contracting
    • G06T3/4038Image mosaicing, e.g. composing plane images from plane sub-ima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001Texturing; Colouring; Generation of texture or colou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91Modelling the propagation channel
    • H04B17/3911Fading models or fading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Bluetooth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6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当进行无线通信时可以知道可实际连接的通信距离,并能可靠地交换信息的信息处理设备、方法以及程序。通信部件(28)与设在便携电话机上的为蓝牙模块的通信部件通过蓝牙进行通信。CPU(21)基于从便携电话机发来的蓝牙电波输入电平而操作。例如,当从便携电话机11发送的电波的输入电平与最大输入同等时,将透明度设成0,并将对应于便携电话机的图像显示于LCD(32)上,以致背景图像完全不透过,而当电波的输入电平在接收灵敏度的级别上时,将透明度设成90%,并将对应于便携电话机的图像显示于LCD(32)上,以至透过背景图像。本发明可适用于诸如个人计算机、PDA或便携电话机等信息处理设备。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及方法、和记录媒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设备及方法、和记录媒体,特别涉及可经电波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及方法、和记录媒体。
背景技术
便携电话机和PDA(个人数字助理)正在急速地普及使用。结果,用户在多个这种设备间更频繁地交换信息。
历来,当进行上述信息交换时,经支架和电缆相互连接设备、或使红外线收发信器相互面对,从而收发信息。
然而,有线连接使得操作麻烦复杂,而且,必须准备与各机种兼容的接插件。
在红外线通信时,若用户不经意通过红外线传送信道,则通信被阻断。
已有提案:即使用无线LAN(区域网)或例如蓝牙等近距无线LAN而在多个设备间进行无线通信。
然而,当例如在用户持有的PDA与设置在用户面前的设备之间交换信息时,除非他/她实际进行通信,否则无法知道在设备间可否通信。按此方式,当进行无线通信时,用户不知道可通过连接设备来交换信息的通信距离。
发明内容
因而有鉴于此状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当进行无线通信时使用户可以知道设备可连接的通信距离,从而可靠地交换信息。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通信装置,用来经电波与电子器材通信;和显示控制装置,用来基于从电子器材发送的电波的输入电平而控制待显示的对应于电子器材的图像。
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检测装置,用来检测电子器材置于信息处理设备的近旁;取得装置,用来当检测装置检测到电子器材置于信息处理设备的近旁时,取得有关电子器材的识别信息。该通信装置可基于识别信息而与电子器材通信。
显示控制装置控制图像以对应于电波的输入电平的透明度来显示。
显示控制装置控制图像在对应于电波的输入电平的位置上显示。
显示控制装置控制图像以对应于电波的输入电平的大小来显示。
显示控制装置控制图像以对应于电波的输入电平的解析度来显示。
显示控制装置控制图像以对应于电波的输入电平的色彩饱和度来显示。
显示控制装置根据电波的输入电平通过对图像使用马赛克处理来控制待显示的图像。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通信处理步骤,其经电波与电子器材通信;和显示控制处理步骤,其基于从电子器材发送的电波的输入电平而控制待显示的对应于电子器材的图像。
记录于本发明的记录媒体上的程序使计算机执行:通信处理步骤,其经电波与电子器材通信;和显示控制处理步骤,其基于从电子器材发送的电波的输入电平而控制待显示的对应于电子器材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和记录于本发明的记录媒体上的程序,经电波与电子器材实行通信,并基于从电子器材发送的电波的输入电平而控制待显示的对应于电子器材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构成例。
图2是表示图1的个人计算机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读写器33的构成的框图。
图4是表示通信部件28的构成的框图。
图5是说明由个人计算机1执行的程序的构成的框图。
图6是表示便携电话机11的构成的框图。
图7是表示RF标志212的构成的框图。
图8表示便携电话机11的功能框的例。
图9是表示由图1的信息处理系统中的个人计算机实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由图1的信息处理系统中的便携电话机实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由图1的信息处理系统中的个人计算机实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由图1的信息处理系统中的便携电话机实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3说明便携电话机和个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收发。
图14是表示由图13的示例中的便携电话机实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由图13的示例中的个人计算机实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6说明表示通信状态的显示的例。
图17说明表示通信状态的显示的例。
图18说明表示通信状态的显示的例。
图19是说明显示电波状态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0说明表示通信状态的显示的例。
图21说明表示通信状态的显示的例。
图22说明表示通信状态的显示的例。
图23是说明显示电波状态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4表示使用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构成例。
图25是表示图24的PDA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26是表示图25的无线模块的例的框图。
图27是说明图24的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构成例。在此例中,个人计算机1设有输入显示部件2和连接至输入显示部件2的本体3。输入显示部件2显示预定的信息,而且,预定的信息可通过操作(例如)输入显示部件2上的硬笔(未图示)来输入。
必要时,用户可将(例如)便携电话机11置于输入显示部件2上,以在便携电话机11和个人计算机1之间收发数据。
图2表示图1的个人计算机的构成例。CPU(中央处理单元)21根据存储于ROM(只读存储器)22或存储部件26中的程序而实行各种处理。RAM(随机存取存储器)23适宜地存储由CPU21执行的程序、数据等。CPU21、ROM22和RAM23经总线24相互连接。输入输出接口25也连接至总线24。输入输出接口25不仅连接至输入显示部件2,还连接至由(例如)硬盘构成的存储部件26、以及连接至经(例如)电话线与其他设备通信的通信部件27。
通信部件28即所谓「蓝牙」。通信部件28与(例如)设在便携电话机11上的蓝牙模块即通信部件213(参见图6)通信。
蓝牙是由蓝牙SIG(特别兴趣组)标准化的无线通信规格,通过使用2.4GHz频带(ISM(工业科学医学)频带),设备与设有蓝牙模块的其他设备(以下有时称为「蓝牙设备」)通信。
由蓝牙形成的网络叫做「微微网」或由依网络型态而相互连接的多个微微网形成的「散射网」。作主机的蓝牙设备简单地叫做主机,而仆从的蓝牙设备则简单地叫做从机。
在形成微微网后,为了收发各种信息,微微网内的全部蓝牙设备有必要在频域和时域内确立同步。
这里简单地说明频域和时域内的同步的确立。
在蓝牙中,主机使用79MHz的频率范围将信号发至从机。此时,主机以1MHz为单位来随机地变化(跳频)频率范围、从而发送信息,而非通过占有全部频率范围而发送信息。
作为接收设备的从机与随机地变化的主机的发信频率同步而适宜地变化收信频率,从而接收从主机发送的信息。
随主机和从机变化的频率图谱叫做「跳频图谱」。当跳频图谱在主机和从机之间共有时,意味着确立了频域内的同步。
在蓝牙中,由于主机和多个从机实行通信,主机和从机之间的通信路以时分多路复用方式分割成625μ秒单位。该625μ秒单位的时间间隔叫做「时隙」,而当时隙被共享时,意味着确立了时域内的同步。
所有从机都基于主机的蓝牙地址而算出跳频图谱,用来确立频域内的同步,并基于主机的蓝牙时钟将偏移量加至由从机管理的蓝牙时钟,以提供时隙的定时,用来确立时域内的同步。
蓝牙地址由各蓝牙设备所特有的48个二进位来代表,而基于此地址唯一地算出跳频图谱。蓝牙时钟由每个蓝牙设备管理。
从而,在形成微微网前,在主机和从机之间收发各项信息、其含用来确立频域及时域内的同步的蓝牙地址及蓝牙时钟。
返回图2,输入显示部件2设有用来检测用户硬笔操作的透明手写板31和置于手写板31下侧用来显示(例如)文字和图片的图像的LCD(液晶屏)32。输入显示部件2还设有读写器33、其与便携电话机11上设有的RF标签212(图6)通信。
驱动器29连接至输入输出接口25,而磁盘41、光盘42、磁光盘43或半导体存储器44在需要时接入此驱动器29。从磁盘41、光盘42、磁光盘43或半导体存储器44读出的程序经输入输出接口25从驱动器29提供给存储部件26。
图3是表示读写器33的详细构成例的框图。
IC81由CPU91、SPU(信号处理单元)92、SCC(串行通信控制器)93和存储器94构成。存储器94由ROM101和RAM102构成。CPU91、SPU92、SCC93和存储器94经总线95相互连接。
CPU91将收存入ROM101的控制程序展开至RAM102,并基于从后述的便携电话机11的RF标签212发送的应答数据或从图2的CPU21供给的控制信号而实行各种处理。例如,CPU91生成发送至RF标签212的命令并将其经总线95输出至SPU92,或对从RF标签212发送的数据进行认证处理。
当便携电话机11置于个人计算机1近旁、并当根据后述各部的处理而通知蓝牙设备名时,CPU91基于CPU21的指令通知通信部件28便携电话机11置于个人计算机1近旁。
当从RF标签212发送的应答数据从解调器84供给时,SPU92对该数据实行例如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解调,并将结果数据提供给CPU91。当经总线95供给发送至RF标签212的命令时,SPU92对该命令实行调制处理(一次调制),并将结果数据输出给调制器82。
SCC93将从CPU21供给的数据经总线95输出至CPU91,并将从CPU91经总线95供给的数据输出至CPU21。
调制器82基于从SPU92供给的数据对从震荡电路(OSC)83供给的预定频率的载波实行ASK(幅移键控)调制作为2次调制,并将生成的调制波从天线85作为电磁波输出。同时,解调器84对经天线85取得的调制波(ASK调制波)进行解调,并将解调数据输出至SPU92。
天线85辐射预定的电磁波,接着基于与该电磁波相对的负荷的变化,天线85检测RF标签212(便携电话机11)是否置于个人计算机1近旁。当RF标签212置于个人计算机1近旁时,天线85与RF标签212对各种数据进行收发。
图4是表示作为蓝牙模块的通信部件28的详细构成例的框图。
CPU121将收存入ROM122的控制程序展开至RAM123,并控制通信部件28的整体动作。CPU121、ROM122和RAM123经总线125相互连接,而快闪存储器124连接至总线125。
快闪存储器124在其中存储了为每个蓝牙设备设定的、并可根据用户喜好变更的蓝牙设备名,并还存储了每个蓝牙设备特有的蓝牙地址。
蓝牙地址是48位标识符,由于其是每个蓝牙设备固有(特有)的,故用于管理蓝牙设备的各种处理。
例如,如上述,为了在微微网内确立同步,全体从机有必要取得有关主机的跳频图谱的信息。此跳频图谱可基于主机的蓝牙地址由从机算出。
更详细地说,蓝牙地址由低24位LAP(低端地址部分)、其次8位UAP(上端地址部分)和残余的16位NAP(非重要地址部分)。为了算出跳频图谱,使用含LAP全体的24位码和UAP的低4位码的共28位码。
各从机基于当寻呼主机以在微微网内确立同步时而取得的主机的蓝牙地址的上述28位码、并基于从主机通知的蓝牙时钟、而能够算出跳频图谱。
在此跳频图谱中,规定了:当问询时使用的问询跳频图谱、寻呼时使用的寻呼跳频图谱、和在微微网内确立同步后在主机和从机之间通信时使用的通信道跳频图谱。以下,这三种跳频图谱除非有必要个别区分,否则简单地称为「跳频图谱」。
快闪存储器124存储链路密钥,用来在微微网内确立同步后认证通信对方的蓝牙设备,或对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在必要时将存储的链路密钥提供给CPU121。
输入输出接口126基于来自CPU121的指令而对从图2的CPU21供给的数据或从基带控制器127供给的数据的输入输出进行管理。
基带控制器127将从输入输出接口126供给的数据输出至GFSK(高斯频移键控)调制器141,以将数据发送至便携电话机11;并将从GFSK解调器147供给的数据输出至总线125或输入输出接口126。
GFSK调制器141使用滤波器来限制从基带控制器127供给的数据的高频分量,以作为一次调制对数据实行频率调制,并将结果数据输出至扩频部件142。
扩频部件142基于上述算出的、并从跳频合成器145通知的跳频图谱而在频率载波之间切换,对供给的数据实行扩频,并接着将结果信号输出至通信控制器143。在蓝牙中,扩频部件142通过每625μ秒实行跳频而发送数据。
通信控制器143使用2.4GHz频带将扩频信号从天线144发出。通信控制器143还将来自天线144的接收信号输出至逆扩频部件146。
逆扩频部件146基于从跳频合成器145通知的跳频图谱而跳变收信频率,以取得(例如)来自便携电话机11的信号。逆扩频部件146还对来自便携电话机11的信号进行逆扩频并将再生后的信号输出至GFSK解调器147。GFSK解调器147对从逆扩频部件146供给的信号进行GFSK解调,并将结果数据输出至基带控制器127。
图5是说明由个人计算机1执行的程序的构成的框图。操作系统(基本程序软件)161是例如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Me、Windows2000或Apple公司的麦金塔OS,并控制计算机的基本的动作。
读写器控制程序162控制读写器33以检测内藏了置于个人计算机1近旁的RF标志212的终端的存在,或经电磁波与该终端进行各种信息的收发。
蓝牙控制程序163控制通信部件28以(例如)检测置于个人计算机1近旁的蓝牙设备的存在,或确立同步以与该蓝牙设备通信。
显示控制程序164控制输入显示部件2的LCD32上的(例如)文字、图片的图像的显示。
电子邮件程序165发送电子邮件给其他设备,例如服务器,或者接收通过通信部件27来自其他设备的电子邮件。
图6表示便携电话机11的构成例。CPU201、ROM202、RAM203、总线204和输入输出接口205分别与图2的个人计算机的CPU21、ROM22、RAM23、总线24和输入输出接口25具有基本类似的功能,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便携电话机11中,输入输出接口205连接至由各种按钮和开关等构成的输入部件206,并还连接至用来显示预定信息的LCD207。由(例如)半导体存储器构成的存储部件208和经电话线进行通信的通信部件209也连接至输入输出接口205。
话筒210将用户的声音录入其中,而扬声器211将声音输出给用户。RF标志212具有内置的IC,并与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33通信,以将便携电话机11内部集成的蓝牙设备名发送至读写器33。RF标志212的功能是将从读写器33供给的数据存储于内置的存储器中。
通信部件213是蓝牙模块。通信部件213与(例如)个人计算机1的通信部件28形成微微网,并基于来自CPU201的指令收发各种数据。
通信部件213的构成与图4所示的通信部件28的构成类似,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7是表示RF标志212的详细构成例的框图。
RF标志212由(例如)单片IC构成、该单片IC存储了图7所示的天线240和天线240以外的元素。提供了与RF标志212基本类似的功能的设备例如Felica。
CPU231将存入ROM232的控制程序展开至RAM233,以控制RF标志212的整体动作。当从读写器33辐射的电磁波由天线240接收时,CPU231将设定于RF标志212的识别信息相应地通知给读写器33。
该识别信息的设定可根据需要变更,该识别信息包括(例如)、与设定于作为蓝牙模块的通信部件213(便携电话机11)的蓝牙设备名一样的名字,或含该蓝牙设备名的名字。
在图7中,数据发送器237、BPSK调制器238、BPSK解调器241和数据接收器242对应于图3所示读写器33的SPU92,而ASK调制器252和ASK解调器253分别对应于调制器82和解调器83。基本的处理与上述同样,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例如,当便携电话机11置于个人计算机1的近旁时,从EEPROM234读出识别信息并输出至数据发送器237。作为一次调制,从数据发送器237供给的识别信息在BPSK调制器238处受到BPSK调制,并接着输出至ASK调制器252。
ASK调制器252(例如)根据从BPSK调制器238供给的数据而开/关预定的开关设备,以变动天线240的负荷。ASK调制器252接着对由天线240接收的来自读写器33的调制波进行ASK调制,以将调制分量发送至读写器33(变动读写器33的天线85的端子电压)。
RF标志212不仅将识别信息通知给个人计算机1,还实行各种处理,例如与读写器33之间的认证处理,以及被发送数据的加密处理。
图8表示便携电话机11的功能框的例。
主程序271提供便携电话机11的基本功能,例如呼叫功能和电子邮件的收发功能。RF标签控制程序272控制RF标签212的动作,并基于主程序271的指令而实行各种处理。
例如,当便携电话机11置于个人计算机1的近旁时,RF标签控制程序272将设定的识别信息提供给读写器33,并在从读写器33接收电磁波后,起动作为蓝牙模块的通信部件213(蓝牙控制程序273)。
蓝牙控制程序273控制通信部件213的动作,以实现与其他蓝牙设备的通信。
下面参照图9和图10的流程图来说明个人计算机1和便携电话机11所实行的动作。当用户想在便携电话机11和个人计算机1之间收发数据时,他/她将便携电话机11置于输入显示部件2的预定的位置(图1中由虚线表示的配置读写器33的位置)。
读写器33在充分短的周期内定期地发送电磁波,并当便携电话机11置于输入显示部件2上(读写器33上)时,随着读写器33与便携电话机11的RF标签212的电磁耦合、读写器33内藏的天线的等效阻抗随之变化。在图9的步骤S1处,基于读写器控制程序162的控制,读写器33监视此阻抗变化,以判定便携电话机11是否置于读写器33上,并等待直到便携电话机11置好。
当便携电话机11置于读写器33上时,在步骤S2处,基于读写器控制程序162的控制,读写器33要求便携电话机11发送对应于通信部件213的蓝牙设备名。
响应于此要求,如后述从便携电话机11发送蓝牙设备名。接着,在步骤S3处,基于读写器控制程序162的控制,读写器33等待直到它从便携电话机11接收了蓝牙设备名,并在收到时,处理进至步骤S4。在步骤S4处,读写器33将接收的便携电话机11的蓝牙设备名提供给CPU21。CPU21接着基于读写器控制程序162的控制将蓝牙设备名提供给RAM23并存储于此。
接着,在步骤S5处,执行蓝牙控制程序163的CPU21控制通信部件28连接至对应于在步骤S4处存储的便携电话机11的设备名的蓝牙设备,以设定传送数据所必要的链路。
更具体地,当便携电话机11的通信部件213处于等待阶段时,CPU21控制通信部件28以问询并寻呼同步确立阶段,以确立与通信部件213的同步。
在确立了通信部件28和通信部件213的同步时,个人计算机1的通信部件28和便携电话机11的通信部件213迁移至通信连接阶段。
CPU21控制通信部件28发送控制包,用来在频域与时域内的同步已确立的微微网内的蓝牙设备之中,设定至对应于便携电话机11的设备名的蓝牙设备即通信部件213的通信链路,从而设定后继步骤处理所必要的ACL(异步无连接)链路。
此后,在步骤S6处,个人计算机1经网络与便携电话机11间实行预定的处理。该处理的具体例如后述。
另一方面,在图10的步骤S11处,便携电话机11的RF标签212判定是否接收了来自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33的电磁波(便携电话机11是否置于个人计算机1的输入显示部件2上)。若判定便携电话机11置于输入显示部件2上,则处理进至步骤S12。在步骤S12处,基于RF标签控制程序272的控制,RF标签212等待直到发送蓝牙设备名的要求。如上述,个人计算机1的读写器33在步骤S2处要求便携电话机11发送蓝牙设备名。若判定已收到此要求,则处理步骤S13,在此步骤,基于RF标签控制程序272的控制,RF标签212读出存储于内置存储器的蓝牙设备名,并将其发送至读写器33。
蓝牙设备名可存储于ROM202或存储部件208,在此场合下,由CPU201从ROM202或存储部件208读出的设备名从RF标签212发送。
在步骤S14处,执行蓝牙控制程序273的便携电话机11的CPU201等待直到个人计算机1的通信部件28、和通信部件213经蓝牙通信而相互连接(在此场合下,等待直到通信部件28和213迁移至通信连接阶段)。
若基于蓝牙控制程序273的控制,通信部件213在步骤S14处判定通信部件213经蓝牙通信而连接至个人计算机1的通信部件28,则处理进至步骤S15。由于个人计算机1的通信部件28在步骤S5处发送用来设定通信链路的控制包,故通信部件213接收此控制包,以设定与个人计算机1之间的通信链路。
此后,处理进至步骤S16,在此步骤,便携电话机11经网络与个人计算机1实行预定的处理。此处理对应于图9的步骤S6的处理。
在上述例中,便携电话机11的蓝牙设备名被作为识别信息而收发。除便携电话机11的蓝牙设备名以外的识别号码可从便携电话机11发送至个人计算机1,而个人计算机1侧可基于识别号码而搜索作为网络地址的便携电话机11的蓝牙设备名。
图11和12分别表示此改动中个人计算机1和便携电话机11的动作。
图12的便携电话机11的步骤S51乃至S56的处理与图10的步骤S11乃至S16的处理基本类似。图12的处理与图10的处理的不同在于:在步骤S52处,从个人计算机1要求识别号码而非设备名,而在步骤S53处发送的数据不是设备名而是识别号码。除步骤S52和S53以外的处理与图10的处理类似。
同样,图11的个人计算机1的步骤S31乃至S37的处理与图9的步骤S6乃至S9的处理基本类似。但是在图11的处理中,与从便携电话机11直接发送蓝牙设备名不同,发送的是识别号码。相应地,在步骤S34处,个人计算机1的CPU21将便携电话机11的识别号码存储于RAM23中,接着,在步骤S35处,CPU21从便携电话机11的识别号码搜索蓝牙设备名。为了搜索设备名,可以在存储部件26中预先存储便携电话机11的识别号码与蓝牙设备名的对应关联表。或者通信部件27可经(例如)因特网访问预定的服务器,以经此服务器搜索与便携电话机11的识别号码对应的蓝牙设备名。
搜索便携电话机11的蓝牙设备名之后的处理与图9的类似。
以下进一步说明图9的步骤S6(图11的步骤S37)处执行的处理和图10的步骤S16(图12的步骤S56)处执行的处理的例。
图13表示通过将便携电话机11置于输入显示部件2上而在输入显示部件2的LCD32上扩大并显示注册于便携电话机11的邮件消息。
下面参照图14和图15的流程图来说明此场合中由个人计算机1和便携电话机11实行的处理。
在图14的步骤S71处,便携电话机11的CPU201读出业已接收并存储于RAM203的邮件消息的送信者和主题。接着,在步骤S72处,CPU201使通信部件213将所读出的邮件消息的送信者和主题发送至个人计算机1。即,此时,CPU201控制通信部件213经蓝牙通信将邮件消息的送信者和主题发送至个人计算机1。
邮件消息的送信者和主题如后述显示于个人计算机1的LCD32上,而当用户选择了预定的送信者和主题时,与该选择有关的信息被发送至便携电话机11。
接着,在步骤S73处,CPU201等待直到被通知了邮件已选择,并当被通知了邮件已选择时,处理进至步骤S74。在步骤S74处,从RAM203读出邮件消息并从通信部件213发送至个人计算机1。
根据便携电话机11的处理,个人计算机1实行图15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
最初,在步骤S81处,CPU21接收从便携电话机11发来的邮件送信者和主题。更具体地,通信部件28经蓝牙通信接收从便携电话机11的通信部件213发来的邮件送信者和主题,并将其提供给RAM23并存储在此。
在步骤S82处,CPU21读出存储于RAM23的送信者和主题,并将其输出至LCD32并显示之。相应地,从便携电话机11发来的邮件送信者和主题显示于窗口301,如图13所示。
用户通过观看此显示而操作硬笔并指定窗口301内邮件消息之一的送信者或主题,以选择该邮件。接着,在步骤S83处,CPU21等待直到选择了邮件,而当选择了邮件时,处理进至步骤S84。在步骤S84处,CPU21将所选的邮件通知给便携电话机11。即,在此情况下,CPU201控制通信部件28经蓝牙通信将用户指定(选择)了哪一封邮件通知给便携电话机11。
在将所选的邮件通知给便携电话机11后,如上述,从便携电话机11发送所选的邮件消息。接着,在步骤S85处,通信部件28接收从便携电话机11发来的邮件消息。该邮件消息被暂时提供给RAM23并存储在此。接着,在步骤S86处,CPU21读出存储于RAM23的邮件消息,并将其输出至便携电话机11在LCD32上所处的位置的右侧、或用户用硬笔指定的位置(该位置是从手写板31的输出检测的),并显示消息。相应地,所选的邮件消息显示于窗口302,如图13所示。在图13的例中,窗口301内第二封邮件(送信者是BBB而主题是bb)的消息显示为“您好,今天天气真不错啊!”
理论上有可能通过RF标签212和读写器33之间通信来收发邮件数据。然而,由于此种通信的传送容量偏小,故在本发明中此种通信仅限于传送识别信息。
以下说明在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中表示通信状态的显示。
图16乃至18说明了在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中表示通信状态的显示的第一例。如图16所示,当便携电话机11置于个人计算机1的近旁、并当在个人计算机1的位置处便携电话机11形成的电场强度足够强大时,从便携电话机11发送并由通信部件28接收的电波的输入电平也足够高。
当从便携电话机11发送的电波的输入电平与最大输入同等时,个人计算机1将透明度设成0,并将对应于便携电话机11的图像321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的LCD32上,以致完全不发送背景图像。
如图17所示,当便携电话机11置于个人计算机1通信范围的中点(例如,个人计算机1和便携电话机11的间距是5米左右)、并当从便携电话机11发送并由通信部件28接收的电波的输入电平是最大输入的一半时,个人计算机1将透明度设成(例如)50%,并将对应于便携电话机11的图像321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的LCD32上。
即,个人计算机1将(例如)原图像321的预定的像素值的1/2与背景图像的像素值的1/2相加,从而算出半透明的图像的值。个人计算机1接着基于算出的像素值而将对应于便携电话机11的半透明图像321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的LCD32上。
如图18所示,当便携电话机11置于个人计算机1通信范围的端部(例如,个人计算机1和便携电话机11的间距是10米左右)、并当从便携电话机11发送并由通信部件28接收的电波的输入电平几乎等于接收灵敏度时,个人计算机1将透明度设成例如90%,并将对应于便携电话机11的图像321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的LCD32上。
即,个人计算机1将(例如)原图像321的预定的像素值的10%与背景图像的像素值的90%相加,从而算出对应于图像321的像素值。个人计算机1接着基于算出的像素值而将对应于便携电话机11的接近透明的图像321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的LCD32上。
图19是说明个人计算机1显示电波状态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1处,个人计算机1的通信部件28的CPU121经总线125从RF部件128取得了从便携电话机11接收的电波的输入电平。CPU121将表示输入电平的数据经输入输出接口126及输入输出接口25而提供给CPU21。
在步骤S102处,实行显示控制程序164的个人计算机1的CPU21基于表示输入电平的数据而算出对应于输入电平的透明度。CPU21通过(例如)将所得到的表示输入电平的数据除以预定的常数而算出透明度。
CPU21可通过将表示输入电平的数据与至少一个预先存储的阈值进行比较而确定透明度。或者CPU21可基于预先存储于存储部件26的输入电平与透明度的对应关联表而确定透明度。
在步骤S103处,实行显示控制程序164的CPU21指定在步骤S102处算出的透明度,以将通信对方的设备图像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的LCD32上。处理接着返回步骤S101,并重复显示处理。若通信对方是便携电话机11,则CPU21指定在步骤S102处算出的透明度,以将对应于便携电话机11的图像321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的LCD32上。
如上所述,个人计算机1能够根据电波状态通过改变透明度,来将通信对方的图像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于是,用户能够迅速知道电波状态,即通信状态。
用户可决定便携电话机11的位置,以将透明度最低的图像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从而可能在个人计算机1和便携电话机11之间更可靠地交换信息。
图20乃至22说明了在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中表示通信状态的显示的第二例。如图20所示,当便携电话机11置于个人计算机1的近旁、并当从便携电话机11发送的电波的输入电平与最大输入同等时,个人计算机1将对应于便携电话机11的图像341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的LCD32的中央。
如图21所示,当便携电话机11置于个人计算机1通信范围的中点、并当从便携电话机11发送并由通信部件28接收的电波的输入电平约为最大输入的一半时,个人计算机1将对应于便携电话机11的图像341显示于(例如)输入显示部件2的LCD32的显示表面的对角线上的一个位置、此处图像341到LCD32的中央的距离和图像341到LCD32的角的距离相同。
如图22所示,当便携电话机11置于个人计算机1通信范围的端部、并当从便携电话机11发送并由通信部件28接收的电波的输入电平几乎等于接收灵敏度时,个人计算机1将对应于便携电话机11的图像341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的LCD32的角上。
图23是说明个人计算机1显示电波状态的另一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121处,个人计算机1的通信部件28的CPU121经总线125从RF部件128取得了从便携电话机11接收的电波的输入电平。CPU121然后将表示输入电平的数据经输入输出接口126及输入输出接口25而提供给CPU21。
在步骤S122处,实行显示控制程序164的个人计算机1的CPU21基于表示电波输入电平的数据而算出显示位置。例如,当电波的输入电平较高时,CPU21算出LCD32的显示表面的对角线上更靠近LCD32的中央的位置座标。当电波的输入电平较低时,CPU21算出LCD32的显示表面的对角线上更靠近LCD32的角的位置座标。
在步骤S123处,实行显示控制程序164的CPU21指定与在步骤S102处算出的输入电平对应的显示位置,以将通信对方的设备图像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的LCD32上。处理接着返回步骤S121,并重复显示处理。若通信对方是(例如)便携电话机11,则CPU21指定在步骤S122处算出的显示位置,以将对应于便携电话机11的图像341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的LCD32上。
如上所述,个人计算机1能够根据电波状态通过改变位置、从而将通信对方的图像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于是,用户能够迅速知道电波状态,即通信状态。
用户可决定便携电话机11的位置,以将图像显示于靠近输入显示部件2的中央的位置,从而可能在个人计算机1和便携电话机11之间更可靠地交换信息。
个人计算机1能够根据电波状态通过改变图像大小、从而将通信对方的图像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例如,当从便携电话机11发送的电波的输入电平较高时,个人计算机1可将通信对方的较大图像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当从便携电话机11发送的电波的输入电平较低时,个人计算机1可将通信对方的较小图像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
或者,个人计算机1可对通信对方的图像实行与电波状态对应的马赛克处理,以将受到马赛克处理的图像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例如,当从便携电话机11发送的电波的输入电平足够高时,个人计算机1将通信对方的鲜明的图像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当从便携电话机11发送的电波的输入电平低时,个人计算机1将通信对方受到马赛克处理的图像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个人计算机1根据从便携电话机11发送的电波的输入电平而变更通信对方的图像受到马赛克处理的程度。
或者,个人计算机1能够根据电波状态通过改变通信对方的图像色彩、从而将通信对方的图像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例如,当从便携电话机11发送的电波的输入电平较高时,个人计算机1将通信对方的色彩饱和度较高的图像(所谓鲜艳的图像)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当从便携电话机11发送的电波的输入电平较低时,个人计算机1将通信对方的色彩饱和度较低的图像(所谓黯淡的图像)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个人计算机1可以根据电波状态通过变更通信对方的图像的色彩浓度、色调、或辉度,从而将通信对方的图像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
或者,个人计算机1可根据电波状态通过变更通信对方的图像的空间解析度,以将通信对方的图像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例如,当从便携电话机11发送的电波的输入电平较高时,个人计算机1可将通信对方含较多高频分量的图像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当从便携电话机11发送的电波的输入电平较低时,个人计算机1可将通信对方含较少高频分量的图像(所谓模糊的图像)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
个人计算机1可将对应于电波状态、以复合方式变更透明度、大小、色彩饱和度而得到的图像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
已经说明了个人计算机1将与由通信部件28接收的电波的输入电平对应的图像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然而,个人计算机1可将与读写器33和RF标签212间电磁耦合的强度相对应的图像显示于输入显示部件2。
识别号码在RF标签和读写器间收发。或者,可在每一电子器材上印刷条形码,并可通过读取该条形码来收发识别号码。
虽然是以将蓝牙作为网络为例进行说明的,但也可利用电话线、LAN、无线LAN、WAN、因特网等。
作为放置了电子器材的信息处理设备,不仅可以使用输入显示部件,还可利用腕垫、鼠标垫或笔记型个人计算机的白板。
已经以将电话号码作为识别号码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只要是在网络上访问电子器材所必要的任何号码皆可利用。
当收发识别号码时,可进行通信对方的认证处理。
实行蓝牙通信的通信对方的终端是基于存储于便携电话机11的RF标签212中的蓝牙设备名或ID而指定的。然而,即使便携电话机11不设有RF标签212,也能通过控制作为无线模块(蓝牙模块)的通信部件213的电波的输出功率而指定通信对方的终端。
以下说明一种通信系统,其中可通过控制从无线模块输入的电波的输出功率而指定通信对方的终端。
图24是表示通过控制电波的输出功率而指定通信对方的终端的通信系统的构成例。
此例中,虽然说明了个人计算机1和PDA501之间的通信,但当使用便携电话机11而不是PDA501时也可实行同样操作。
例如,当指定了实行蓝牙通信的通信对方,以确立与该通信对方间的通信时,PDA501首先将通信模块511的输出功率抑制在最小限度,从而电波仅到达数厘米的范围。在如上述抑制输出功率的极微功率模式下,通信模块511重复实行「问询」,以搜索放置在电波可达的范围内(例如,数厘米范围内)的设备。
当用户将PDA501放或置于个人计算机1上或近旁、从而通信模块511辐射的电波由个人计算机1的通信部件28(无线模块)接收时,通信部件28应答问询。于是,通信模块511与通信部件28实行问询和寻呼,如上所述,以确立通信链路。此通信链路仅在来自设定了极微功率模式的通信模块511的电波可达的非常狭小的区域内有效。
相应地,通信模块511暂时切断通信链路以将通信模块511的功率模式从极微功率模式变更至正常功率模式,从而即使PDA501离开个人计算机1一定距离也仍能与通信部件28实行通信。接着,通信模块511基于既已取得的信息(由近距离通信的问询、寻呼取得的信息)再度确立与通信部件28间的通信链路。
再度确立的通信链路变成与通常的蓝牙通信类似,在数十米的电波可达范围内有效,从而即使当个人计算机1和PDA501的距离较远时也可实行蓝牙通信。
如以上述,即使当PDA501不设有存储了蓝牙设备名或ID的RF标签时也可控制通信模块的输出功率,接着,用户只需使PDA501接近个人计算机1以确立蓝牙通信。
若通信模块511的功率模式可无缝地切换,则不必将设定极微功率模式时确立的通信链路暂时切断即可将其从极微功率模式切换至正常功率模式。
图25是表示图24的PDA501的构成例的框图。
PDA501的构成除了不设有通信部件209(经电话线而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块)、话筒210、扬声器211及RF标签212以外,与图6所示的便携电话机11的构成基本类似,因而省略重复部分的详细说明。
CPU521根据(例如)从ROM122展开至RAM123的控制程序而控制PDA501的整体动作,并如上述,根据通信状态,控制从通信模块511发送的电波的输出功率。
图26是表示图25的通信模块511的详细构成例的框图。
通信模块511可以是蓝牙模块或无线LAN模块,而当它是蓝牙模块时,其构成包含了图4所示的通信部件28的构成。图26所示的通信模块(蓝牙模块)511的构成与图4所示比较,是以简略化形式表示的,以避免重复相同的说明。
无线控制器541控制切换开关544。当信息从通信模块511发送至外部的终端时,无线控制器541连接开关544A至接点a。当接收从外部的终端发来的信息时,无线控制器541连接开关544A至接点b。基于经总线524及输入输出接口525而由CPU521实行的控制,无线控制器541控制功放545的增益,以控制从天线547辐射的电波的所能到达范围(输出功率)。
更具体地,当从CPU521给出指令以设定极微功率模式时,无线控制器541控制功放545的增益,以使从天线547辐射的电波的所能到达的范围限制在最小限度。另一方面,当指定了通信对方的终端后、从CPU521给出指令以从极微功率模式切换至正常功率模式时,无线控制器541控制功放545的增益,以使电波所能到达的范围变得更广。
与图4的基带控制器127同样,基带控制器542控制收发信号的基带信号。调制解调处理器543对来自基带控制器542的输出实行GFSK调制处理并基于跳频进行扩频处理,并将结果信号经功放545从天线547输出。调制解调处理器543还对来自LNA(低噪音放大器)的输出实行逆扩频处理和GFSK解调处理,并将结果信号输出至基带控制器542。
个人计算机1的构成与图2所示的构成是同样的,故省略了其说明。在图24所示的通信系统中,个人计算机1不必设有图2所示的读写器33。
下面参照图27的流程图来说明图24的通信系统的动作。在此例中,假设指定了实行蓝牙通信的通信对方以确立通信。
例如,当用户给出实行蓝牙通信的指令时,通信模块511基于来自CPU521的控制而起动。在步骤S201处,将极微功率模式设定成通信模块511的功率模式。通信模块511接着进至步骤S202,在此重复实行问询以搜索接近PDA501的终端。由于设定了极微功率模式以将电波的到达范围限制在最小限度,故在步骤S202处实行问询期间,在距天线547数厘米的范围内重复广播IQ包(问询包)。
同时,在步骤S211处,个人计算机1的通信部件28重复实行问询扫描与寻呼扫描,并等待直到有来自另一终端的问询或寻呼要求。
当用户使PDA501接近个人计算机1、并当个人计算机1的通信部件28在来自PDA501的通信模块511的电波的可到达范围内时,从通信模块511广播的IQ包在步骤S222处由通信部件28接收。
在接收从通信模块511广播的IQ包后,通信部件28进至步骤S223以应答该IQ包。在步骤S223处,通信部件28将FHS包发送至通信模块511。该FHS包含表示个人计算机1的蓝牙地址和蓝牙时钟,作为个人计算机1(蓝牙从机)的属性信息。
在步骤S203处接收到从通信部件28发送的FHS包时,通信模块511进至步骤S204,在此通信模块511要求通信部件28连接通信模块511。
更具体地,当从通信模块511将ID包发送至通信部件28、并当与从通信模块511发送的该ID包相同的ID包从通信部件28返回通信模块511时,含通信模块511的蓝牙地址及蓝牙时钟的FHS包从通信模块511发送至通信部件28。
当从通信模块511发送的FHS包由通信部件28在步骤S224处接收时,在通信模块511和通信部件28之间确立频域(跳频图谱)及时域(时隙)内的同步,从而进入确立了数据链路(通信链路)的状态(状态1)。
例如,当在通信部件28和通信模块511之间初次由蓝牙确立了数据链路时,在步骤S205处,通信模块511将PIN(个人识别号码)码发送至通信部件28,以相互进行认证。从通信模块511发送的PIN码在步骤S225处由通信部件28接收,此后,基于PIN码、随机数等,在通信模块和通信部件28之间设定各种链路密钥。PIN码可在收发前使用由通信部件28为通信模块511提供的公钥来加密。即,在此场合下,通信部件28管理与为通信模块511提供的公钥对应的私钥。相应地,可改善安全性,从而有可能仅在个人计算机1和PDA501之间更可靠地实行蓝牙通信。
以上所述确立的通信链路仅在来自设定了极微功率模式的通信模块511的电波可达的数厘米的范围内有效。相应地,在步骤S206处,通信模块511要求通信部件28暂时切断数据链路以切换功率模式,从而即使通信模块511离开通信部件28一定距离也仍能与通信部件28实行通信。在这种情况下,业已取得的信息即通信部件28的蓝牙地址、PIN码等保存于通信模块511中。
在步骤S226处接收到此要求时,与通信模块511同样,通信部件28保存业已取得的信息即通信模块511的蓝牙地址、PIN码等信息,并切断数据链路(状态2)。
在步骤S207处,通信模块511基于来自CPU521的控制而将控制输出功率的功率模式设定成正常功率模式,以重新建立与通信部件28的数据链路。相应地,来自通信模块511的蓝牙电波的可到达(例如)数十米的范围。
通信模块511接着进至步骤S208。在步骤S208处,通信模块511基于刚好在切断数据链路之前保存的信息,而指定个人计算机1作为通信对方的终端,并要求通信部件28连接至通信模块511。
此要求由通信部件28在步骤S227处接收,而在两个终端处皆做出设定,以确立通信模块511和通信部件28之间的数据链路。即,在此状态下,在来自设定了正常功率模式的通信模块511的电波可达的例如数十米的范围内,可实行蓝牙通信(状态3)。
在图24所示的通信系统中,可以将就近放置的终端指定为通信对方的终端,该通信系统应用于图1所示的由个人计算机1和便携电话机11形成的信息处理系统。接着,在此信息处理系统中,表示就近放置的终端的图像可对应于个人计算机1和便携电话机11之间的距离而显示于个人计算机1的LCD32。即,用户可以知道终端可连接的通信距离,从而能够可靠地在终端间实行通信。
上述一系列的处理可由软件来执行。在此情况下,相应的软件程序经网络或记录媒体安装于内置专用硬件的计算机、或者可以通过安装各种程序而可执行各种功能的计算机,例如通用计算机等。
如图2所示,该记录媒体可由为提供脱离计算机的程序而分发给用户的其中记录该程序的包装媒体构成,该记录媒体包括磁盘41(包括软盘)、光盘42(包括CD-ROM(只读光盘)和DVD(数字多功能盘))、磁光盘43(包括MD(迷你盘))或半导体存储器44。或者,该记录媒体可由记录该程序的ROM22或包含于存储部件26的硬盘等构成,其当内置于计算机时提供给用户。
形成记录于记录媒体的程序的步骤包含沿本说明书所述的时间顺序执行的处理。这些步骤还包含并发或个别实行的处理。
在本说明书中,系统表示由多个设备构成的整个装置。
工业实用性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经电波与电子器材实行通信,并且对应于电子器材的图像的显示是基于从电子器材发送的电波的输入电平而控制的,从而有可能知道信息处理设备和电子器材可连接的通信距离。于是,在信息处理装置和电子器材间能可靠地交换信息。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通信装置,用来经电波与电子器材通信;和
显示控制装置,用来基于从所述电子器材发送的所述电波的输入电平而控制待显示的对应于所述电子器材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
检测装置,用来检测所述电子器材置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近旁;和取得装置,用来当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电子器材置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近旁时,取得有关所述电子器材的识别信息,
其中所述通信装置可基于所述识别信息而与所述电子器材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显示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图像以对应于所述电波的输入电平的透明度来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显示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图像在对应于所述电波的输入电平的位置处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显示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图像以对应于所述电波的输入电平的大小来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显示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图像以对应于所述电波的输入电平的解析度来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显示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图像以对应于所述电波的输入电平的饱和度来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显示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电波的输入电平通过对所述图像使用马赛克处理来控制待显示的所述图像。
9.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通信处理步骤,其经电波与电子器材通信;和
显示控制处理步骤,其基于从所述电子器材发送的所述电波的输入电平而控制待显示的对应于所述电子器材的图像。
10.一种记录媒体,其中记录了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包括:
通信处理步骤,其经电波与电子器材通信;和
显示控制处理步骤,其基于从所述电子器材发送的所述电波的输入电平而控制待显示的对应于所述电子器材的图像。
CNB028168410A 2001-08-28 2002-08-28 信息处理设备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488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57308 2001-08-28
JP257308/2001 2001-08-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0076A true CN1550076A (zh) 2004-11-24
CN100514889C CN100514889C (zh) 2009-07-15

Family

ID=19084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1684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4889C (zh) 2001-08-28 2002-08-28 信息处理设备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8108005B2 (zh)
EP (1) EP1422847B1 (zh)
JP (1) JP4026075B2 (zh)
KR (1) KR100900098B1 (zh)
CN (1) CN100514889C (zh)
WO (1) WO20030218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19663B2 (en) * 2002-08-08 2006-03-28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RF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JP2005216060A (ja) * 2004-01-30 2005-08-11 Olympus Corp 携帯型情報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の周辺機器
US7203772B2 (en) * 2004-08-04 2007-04-10 Universal Scientific Industrial Co., Ltd. Bluetooth device with user-reconfigurable device name
JP4385951B2 (ja) * 2005-01-17 2009-12-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携帯型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携帯型情報処理装置の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263920B2 (ja) * 2007-10-10 2013-08-14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593331B2 (en) * 2010-06-16 2013-11-26 Qualcomm Incorported RF ranging-assisted local motion sensing
JP5655515B2 (ja) * 2010-11-11 2015-01-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テーブル、表示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携帯端末、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8824166B2 (en) * 2011-08-31 2014-09-02 Apple Inc. Magnetic stand for tablet device
US9131370B2 (en) 2011-12-29 2015-09-08 Mcafee, Inc. Simplifie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819445B2 (en) 2012-04-09 2014-08-26 Mcafee, Inc. Wireless token authentication
US9547761B2 (en) 2012-04-09 2017-01-17 Mcafee, Inc. Wireless token device
US20130268687A1 (en) 2012-04-09 2013-10-10 Mcafee, Inc. Wireless token device
US9262592B2 (en) * 2012-04-09 2016-02-16 Mcafee, Inc. Wireless storage device
KR101952682B1 (ko) * 2012-04-23 2019-02-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140028726A1 (en) * 2012-07-30 2014-01-30 Nvidia Corporation Wireless data transfer based spanning, extending and/or cloning of display data across a plurality of computing devices
JP6071006B2 (ja) * 2014-03-26 2017-02-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508538B2 (ja) * 2016-04-04 2019-05-08 Smc株式会社 産業用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94134A (ja) * 1984-10-13 1986-05-13 Naretsuji:Kk 無線マウス装置
US4988981B1 (en) * 1987-03-17 1999-05-18 Vpl Newco Inc Computer data entry and manipul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4891650A (en) * 1988-05-16 1990-01-02 Trackmobile Inc. Vehicle location system
JPH0374672A (ja) 1989-08-11 1991-03-29 Toyota Motor Corp 直結クラッチを備えた自動変速機の制御方法
US6094188A (en) * 1990-11-30 2000-07-25 Sun Microsystems, Inc. Radio frequency tracking system
WO1992009983A1 (en) * 1990-11-30 1992-06-11 Vpl Research, Inc. Radio frequency tracking system
JPH0844546A (ja) 1994-07-29 1996-02-16 Fujitsu Ltd グラフィカル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を備えた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US5722059A (en) * 1995-02-24 1998-02-24 Ntp Incorporated Radio receiver for use in a radio tracking system and a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JP3688751B2 (ja) * 1995-04-13 2005-08-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表示装置
US5694150A (en) 1995-09-21 1997-12-02 Elo Touchsystems, Inc. Multiuser/multi pointing device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system
JPH09146499A (ja) 1995-11-22 1997-06-06 Toshiba Corp 情報機器
JPH09163441A (ja) * 1995-12-06 1997-06-20 Sony Corp 携帯電話機およびそのネットワーク
US6069896A (en) 1996-10-15 2000-05-30 Motorola, Inc. Capability addressable network and method therefor
GB9711069D0 (en) 1997-05-30 1997-07-23 Ncr Int Inc Automated teller machines and method of replenishing the same
US5950139A (en) * 1997-10-30 1999-09-07 Motorola, Inc. Radiotelephone with user perceivable visual signal quality indicator
FI108477B (fi) 1998-02-27 2002-01-31 Nokia Corp Menetelmõ kuvakkeen muodostamiseksi
US6211876B1 (en) 1998-06-22 2001-04-03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playing icons representing information items stored in a database
KR100293997B1 (ko) * 1998-08-10 2001-07-12 윤종용 무선단말기의상태표시방법
US6154836A (en) 1998-08-17 2000-11-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plug and play devices for a 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
CA2255054A1 (en) 1998-11-30 2000-05-30 Ibm Canada Limited-Ibm Canada Limitee Method and mechanism for a task oriented data model
US6363437B1 (en) 1999-01-07 2002-03-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lug and play I2C slave
KR100320189B1 (ko) * 1999-03-30 2002-01-10 구자홍 전파 수신 강도 표시 장치
JP3842500B2 (ja) 1999-11-10 2006-11-08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携帯端末装置
JP2001145163A (ja) * 1999-11-15 2001-05-25 Casio Comput Co Ltd 無線接続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EP1107512A1 (en) 1999-12-03 2001-06-13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oftware for operating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JP2001223691A (ja) 2000-02-04 2001-08-17 Sony Corp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方法、プログラム格納媒体並びに送信装置
JP3074672U (ja) * 2000-07-07 2001-01-19 株式会社電興社 電波刺激量の表現装置
AU2000276486A1 (en) * 2000-08-24 2002-03-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dvertising system using radio communication between advertiser and consumer
US20020044152A1 (en) * 2000-10-16 2002-04-18 Abbott Kenneth H. Dynamic integration of computer generated and real world imag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22847A1 (en) 2004-05-26
KR20040044500A (ko) 2004-05-28
JPWO2003021825A1 (ja) 2004-12-24
US20120156996A1 (en) 2012-06-21
US20040198459A1 (en) 2004-10-07
US8977322B2 (en) 2015-03-10
CN100514889C (zh) 2009-07-15
US8108005B2 (en) 2012-01-31
US20140225911A1 (en) 2014-08-14
JP4026075B2 (ja) 2007-12-26
US8731619B2 (en) 2014-05-20
WO2003021825A1 (fr) 2003-03-13
EP1422847A4 (en) 2008-02-27
KR100900098B1 (ko) 2009-06-01
EP1422847B1 (en) 2018-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50076A (zh) 信息处理设备及方法、和记录媒体
CN1547827A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190106C (zh) 信息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254049C (zh) 具有通信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633781A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82749C (zh) 来话呼叫系统
CN1969579A (zh) 从rfid标签接收数据的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策略确定方法
CN1284313C (zh) 数据输出系统和输出控制终端
CN1593049A (zh) 发送和接收设备、发送和接收方法及发送和接收系统
CN1275139C (zh) 链接信息制作设备和链接信息制作方法
CN1264327C (zh) 实现高安全级别的无线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及携带终端
CN1221088C (zh) 通信控制系统、通信控制方法、服务控制站和通信控制站
CN1279778C (zh) 服务器装置、移动通信终端、信息发送系统以及信息发送方法
CN1543732A (zh) 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602606A (zh) 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
CN1612133A (zh) 通信设备
CN1521955A (zh) 信息提供装置、信息接收装置和无线通信装置
CN1554207A (zh) 远程控制系统及远程控制方法、实行远程控制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可由远程控制而动作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记录媒体
CN1328280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输入设备和信息处理主单元
CN1783788A (zh) 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和设置无线通信适配器的方法
CN1574865A (zh) 移动通信终端及其计算机程序以及通信目的地的选择方法
CN1898883A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及无线通信装置
CN1602474A (zh) 通信系统和方法、信息处理终端和方法、以及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260697C (zh) 广告系统及广告牌
CN1788452A (zh) 无线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