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42800A - 盒式磁带 - Google Patents

盒式磁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42800A
CN1542800A CNA2004100041756A CN200410004175A CN1542800A CN 1542800 A CN1542800 A CN 1542800A CN A2004100041756 A CNA2004100041756 A CN A2004100041756A CN 200410004175 A CN200410004175 A CN 200410004175A CN 1542800 A CN1542800 A CN 15428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agnetic tape
tape cassette
tape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041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87373C (zh
Inventor
石川茂
梅田弘幸
藤原久重
桥本泰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73258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55550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38396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56241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filed Critical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Publication of CN1542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42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873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737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4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 G11B23/08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for housing webs or filaments having two distinct ends
    • G11B23/087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for housing webs or filaments having two distinct ends using two different reels or cores
    • G11B23/08707Details
    • G11B23/08785Envelop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4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 G11B23/08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for housing webs or filaments having two distinct ends
    • G11B23/087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for housing webs or filaments having two distinct ends using two different reels or cores
    • G11B23/08707Details
    • G11B23/08714Auxiliary featur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Tape Cassette Changer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磁带盒中,在处于连接发光元件12的位置和感光元件13a的位置的直线L1上各壁部10a~10e上设置传感器光路用孔,以使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射到磁带收容室4中,并且,通过磁带收容室4的走带路径的光穿过磁带收容室4到达感光元件13a,其中,在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穿过磁带收容室4之后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4c的周围粘贴遮光材料20。

Description

盒式磁带
本申请是申请人于2000年6月6日提交的申请号为00109040.2,题为“磁带盒”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用于磁带末端的检测和磁带盒有无的检测的透明度较高的材料所形成的盒式磁带。
背景技术
(与磁带末端检测相关的现有例子的盒式磁带)
作为这种现有的盒式磁带,本申请人以前提出了在日本实用新型公报实公昭63-25595号中所公开的方案。图35是所涉及的盒式磁带的局部缺口透视图,图36是其下壳部的平面图,图37是图36的S部分的透视图,图38是图36的E部分的透视图,图39是图36的F部分的透视图。
在图35和图36中,盒式磁带外壳1由下壳部2和上壳部3所构成,该两个壳部2,3在对方的接合面彼此相接触的状态下被组装起来。在该盒式磁带外壳1内设置一对磁带收容室4,4,在该对磁带收容室4,4上分别旋转自如地配置卷轴5。这一对卷轴5,5上卷绕着磁带(未图示),通过卷轴对5,5的旋转来实现磁带的走带。而且,在盒式磁带外壳1的一方的前端部设有围住壁部10d,10e的盖锁收容部6,在盖锁收容部6内摆动自如地配置盖锁部件7。盖锁部件7把盖(未图示)锁定在关闭位置上,在盒式磁带向记录重放装置的插入过程中,变位到解锁位置上。
在下壳部2的中央位置由壁部10a围住并设置发光元件插入孔11,在盒式磁带装在记录重放装置中的状态下,在发光元件插入孔11中配置记录重放装置的发光元件12。而且,在记录重放装置中左右分别设置一对感光元件13a,13b,这一对感光元件13a,13b在盒式磁带装在记录重放装置中的状态下位于盒式磁带的左右侧面的外侧位置。而且,在盒式磁带中,在位于连接发光元件12的位置和左右一对感光元件13a,13b的位置的各直线L1,L2上的各壁部10a~10e,16a~16d中分别设置传感器光路用孔14a~14e,17a~17d。
详细地说,从发光元件12向右方前进的光通过构成发光元件插入孔11的右半圆筒状的壁部10a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4a和构成磁带收容室4的壁部10b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4b而射到磁带收容室4中。在图37中,表示了设在下壳部2中的上述各个传感器光路用孔14a,14b。而且,在上壳部3的相同位置上也设置传感器光路用孔(未图示),实际上,由双方的孔构成了传感器光路用孔。进入到磁带收容室4中的光,在通过引出带行走的走带路径之后,通过构成磁带收容室4的壁部10c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4c、构成盖锁收容部6的壁部10d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4d、盒式磁带侧面的壁部10e(与构成盖锁收容部6的壁部共用)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4e,而传导到盒式磁带的外部,到达感光元件13a。在图38中,显示了设在下壳部2中的上述各个传感器光路用孔14c~14e。而且,在上壳部3的相同位置上也设置传感器光路用孔(除了盒式磁带侧面的壁部的传感器光路用孔之外),实际上,由双方的孔构成了传感器光路用孔。
从发光元件12向左方前进的光通过构成发光元件插入孔11的左半圆筒状的壁部16a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7a和构成磁带收容室4的壁部16b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7b,而射到磁带收容室4中。在图37中,表示了设在下壳部2中的上述传感器光路用孔17a,17b。而且,在上壳部3的相同位置上也设置了传感器光路用孔(未图示),实际上,由双方的孔构成了传感器光路用孔。进入磁带收容室4的光,通过引出带行走的走带路径后,通过构成磁带收容室4的壁部16c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7c、作为透明部件的磁带垫片18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8a、盒式磁带侧面的壁部16d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7d,而传导到盒式磁带的外部,到达感光元件13b。在图39中,表示了设在下壳部2中的上述各个传感器光路用孔17c,17d、磁带垫片18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8a。而且,在上壳部3的相同位置上也设置传感器光路用孔(除了盒式磁带侧面的壁部的传感器光路用孔之外),实际上,由双方的孔构成了传感器光路用孔。
而且,构成处于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从磁带收容室4出来后的光路上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4c~14e、15a~15d的各壁部10c~10e、16a~16d等被着色成光反射率低的颜色。在图38和图39中,下壳部2的着色位置用阴影线表示,上壳部3的对应位置也被着色。
在上述构成中,从发光元件12向右方前进的光通过各传感器光路用孔14a、14b而到达走带路径上,如果走带路径上的带是磁记录层磁带部,由于不透光,所以光不会到达感光元件13a,或者,如果走带路径上的带是透光性高的引带部,则光透过,该光通过各传感器光路用孔14c~14e,到达感光元件13a。而且,从发光元件12向左方前进的光通过各传感器光路用孔17a,17b而到达走带路径上,如果走带路径上的带是磁记录层磁带部,由于不透光,则光不会到达感光元件13b,或者,如果走带路径上的带是透光性高的引带部,则透过光,该光通过各传感器光路用孔17c、18a、13d,到达感光元件13b。这样,当走带路径上的带是磁记录层磁带部时和是引带部时,利用在感光元件13a,13b的输出电压上产生的差别,来检测是否是卷带侧和供带侧的磁带末端。
因此,在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中,不仅向着感光元件13a,13b直射的成分、就连其他成分的光由卷轴5的凸缘和盒式磁带外壳1的内表面等所反射,也不会通过走带路径到达感光元件13a,13b。而且,外部的光从盒式磁带的磁带收容室4的上表面窗等入射到盒式磁带外壳1内,该入射光由卷轴5的凸缘和盒式磁带外壳1的内表面等所反射,也不会通过走带路径到达感光元件13a,13b。
其中,在盒式磁带外壳1本身由黑色等光反射率低的材料等所构成的情况下,由于到达感光元件的光量非常低,没有感光元件13a,13b误动作的危险。因此,有想用光反射率高和透明度高的材料来构成盒式磁带外壳1本身等要求,在此情况下,由于上述不需要的光到达感光元件13a,13b的光量较高,而产生问题。
但是,在上述现有例子中,由于接近感光元件13a,13b的部分被着色为光反射率低的颜色,所以该位置上能够充分衰减上述不需要的光,而能够防止由不需要的光所引起的误动作。即,不需要考虑盒式磁带外壳1的颜色等,而能够制作色彩丰富的盒式磁带。
(与盒式磁带有无的检测相关的盒式磁带)
除记录重放装置之外,盒式磁带还可被各种装置操纵。例如,作为其一个例子,具有用于复制机业务的盒式磁带更换器,在图40和图41中表示了盒式磁带更换器的使用例子。在图40和图41中,记录重放装置101是具有两个盒式磁带驱动部等的复制装置,盒式磁带更换器103通过结合部102而连接到该记录重放装置101的一个盒式磁带插入口侧上。
盒式磁带更换器103具有滑动自如地配置在更换器本体104上的盒式磁带托架105,该盒式磁带托架105在盒式磁带基准位置与记录重放装置101的盒式磁带过渡位置之间移动。在盒式磁带托架105的上方设有用于把盒式磁带106保持在盒式磁带放置位置上的一对盒式磁带限位器107、107,这对盒式磁带限位器107、107沿相互分离的方向(图40(B)的箭头方向)移动,由此,盒式磁带106被引导到卷轴108上,同时,落下到盒式磁带托架105上。
而且,在更换器本体104上设有沿着导向轨109滑动移动的盒式磁带推压杆110,该盒式磁带推压杆110通过压住盒式磁带106的侧面可以使盒式磁带106从盒式磁带托架105的盒式磁带基准位置移动到带仓111的盒式磁带排出位置(盒式磁带位置)上。带仓111设在盒式磁带托架105的横向侧,在更换器本体104上设有检测在带仓111上的盒式磁带排出位置是否有盒式磁带106的盒式磁带有无检测装置112。
盒式磁带有无检测装置112具有发光部112a和对来自该发光部112a的检测光进行感光的感光部112b,从发光部112a到达感光部112b的检测光的光路CC被设定为通过作为盒式磁带位置的盒式磁带排出位置。
下面说明上述构成的作用。如由图40(A),(B)的阴影线所示的那样,把盒式磁带106放置在盒式磁带放置位置上。接着,当变为开始方式时,一对盒式磁带限位器107,107移动到相互分开的位置上,盒式磁带106落下到盒式磁带托架105上的盒式磁带基准位置上。接着,盒式磁带托架105移动到记录重放装置101的盒式磁带过渡位置上,盒式磁带106被装到记录重放装置101中,开始进行复制。当复制结束时,盒式磁带106从记录重放装置101排出,返回到盒式磁带托架105上。接着,盒式磁带托架105移动到盒式磁带基准位置上,盒式磁带基准位置上的盒式磁带106被盒式磁带推压杆110压紧而被排出到盒式磁带排出位置上(图41(A),(B)的状态)。
在盒式磁带106被配置在盒式磁带放置位置上时,选择开始方式,通过与上述相同的动作过程,执行复制。这样,在使用者从盒式磁带排出位置除去了复制结束的盒式磁带106的情况下,来自发光部112a的检测光不会被盒式磁带106遮蔽,从而到达感光部112b,因此,盒式磁带有无检测装置112检测出盒式磁带106未处于在盒式磁带排出位置上,接着,通过与上述相同的动作过程,把复制结束的盒式磁带106排出到盒式磁带排出位置。而且,在使用者没有从盒式磁带排出位置除去复制结束的盒式磁带106的情况下,来自发光部112a的检测光被盒式磁带106所遮蔽,而不会到达感光部112b,因此,盒式磁带有无检测装置112检测到盒式磁带106处于在盒式磁带排出位置上,接着,即使复制结束的盒式磁带106存在,也不会排出到盒式磁带排出位置上。
(与磁带末端检测相关的盒式磁带)
但是,在上述现有例子的盒式磁带中,由于在感光元件13a,13b附近的盒式磁带外壳1的位置必须进行着色,所以其加工工序需要经过非常复杂的着色工序,因此,生产效率低下,而存在不能应付大量生产的问题。
另外,还有想用透明度高的材料构成盒式磁带外壳1本身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当着色为光反射率低的颜色时,存在着色位置的颜色与本来想要的颜色不同的问题。
(与检测盒式磁带有无相关的盒式磁带)
还有想用透明度高的材料形成盒式磁带106的盒式磁带外壳本身的要求,在这样形成盒式磁带106的情况下,存在上述盒式磁带有无检测装置112发生误检测的可能性。即,即使盒式磁带106位于盒式磁带排出位置时,来自发光部112a的检测光透过盒式磁带外壳而到达了感光部112b,而被误检测为没有盒式磁带。当进行这样的误检测时,不管盒式磁带106是否处于盒式磁带排出位置上,下一个盒式磁带106都被送到盒式磁带排出位置上,因此,前边的盒式磁带106从带仓111落下而破损,并且,当在带仓111上存在防止落下壁时,在盒式磁带推压杆110上施加了高负荷,则盒式磁带更换器103等会发生破损。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盒式磁带,不管盒式磁带外壳的材料(颜色、透明度、反射率),如何都能够防止磁带末端检测的误动作,而且,不会使生产效率过低,在用透明度高的材料构成盒式磁带外壳本体时,能够尽量保持本来想要作为盒式磁带外壳的颜色的颜色。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盒式磁带,即使盒式磁带外壳由透明性高的材料形成,也能防止盒式磁带检测错误。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盒式磁带,包括:磁带盒,其具有上面部、底面部、前面部、背面部、以及一对左右侧的侧面部;设置在所述磁带盒中具有供带侧和卷带侧的一对磁带收容室;卷绕在一对卷轴上的磁带,容纳在所述的一对磁带收容室中;第一壁部,其将所述背面部与所述右侧面部彼此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述卷带侧磁带收容室的一部分;第二壁部,其将所述背面部与所述左侧面部彼此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述供带侧磁带收容室的一部分;以及第一棱镜部,其从所述背面部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至所述右侧面部的至少一部分,折射或反射从记录重放装置的发光元件发出的、用于检测所述盒式磁带有无的光,以防止所述光线到达所述记录重放装置的感光元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盒式磁带,包括:磁带盒,其具有上面部、底面部、前面部、背面部、以及一对左右侧的侧面部;设置在所述磁带盒中具有供带侧和卷带侧的一对磁带收容室;卷绕在一对卷轴上的磁带,容纳在所述一对磁带收容室中;第一壁部,其将所述背面部与所述右侧面部彼此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述卷带侧磁带收容室的一部分;第二壁部,其将所述背面部与所述左侧面部彼此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述供带侧磁带收容室的一部分;以及棱镜部,设置在所述底面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上,折射或反射从记录重放装置的发光元件发出的、用于检测所述盒式磁带有无的光,防止所述光线到达所述记录重放装置的感光元件,所述区域被所述背面部、所述左侧面部、以及所述第二壁部包围着。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的目的、优点及特征将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而得到进一步说明。在这些附图中: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1(A)是下壳部的平面图;
图1(B)是图1(A)的E部分的透视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是盒式磁带的简要纵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下壳部的主要部分透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下壳部的主要部分透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下壳部的主要部分透视图;
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是下壳部的主要部分透视图;
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是遮光支架的透视图;
图8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是下壳部的主要部分透视图;
图9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
图9(A)是盖锁部件的侧面图;
图9(B)是盖锁部件的正面图;
图10(A)是使用盒式磁带外壳的颜色是无色(透明)的结构,在第一实施例~第六实施例中,在改变遮光部的左右各自宽度(遮光范围宽度)时的传感器输出特性曲线图;
图10(B)是表示遮光部的左右各自宽度(遮光范围宽度)的图;
图11是第一、第二实施例和各比较例中的误动作评价结果一览表;
图12表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是盒式磁带的简要纵截面图;
图13表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是下壳部的主要部分(相当于图1(A)的F部分)的透视图;
图14表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是下壳部的主要部分透视图;
图15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是下壳部的主要部分透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磁带垫片的透视图;
图17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是下壳部的主要部分透视图;
图18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是下壳部的主要部分透视图;
图19是第八~第十一实施例和各比较例中的误动作评价结果一览表;
图20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例,是盒式磁带的简要截面图;
图21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例;
图21(A)是仅拆除盒式磁带的盒外壳的上面部的平面图;
图21(B)是盒式磁带的背面图;
图21(C)是盒式磁带的侧面图;
图22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例,是图21(A)的MM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23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例,表示入射到侧面部的棱镜部中的检测光的光路;
图24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例,表示入射到背面部的棱镜部中的检测光的光路;
图25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例,是表示配置在图21(A)的MM部分的局部放大图所示的部分的棱镜部的图;
图26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六实施例;
图26(A)是仅拆除盒式磁带的盒外壳的上面部的平面图;
图26(B)是盒式磁带的背面图;
图26(C)是盒式磁带的侧面图;
图27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六实施例,是图26(C)的N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28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六实施例,是表示入射到底面部的棱镜部中的检测光的光路的图;
图29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七实施例;
图29(A)是仅拆除盒式磁带的盒式磁带外壳的上面部的平面图;
图29(B)是盒式磁带的背面图;
图29(C)是盒式磁带的侧面图;
图30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八实施例,是拆除盒式磁带的盒式磁带外壳上面侧的局部平面图;
图31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八实施例,是表示遮光部件安装前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32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八实施例,是表示遮光部件安装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33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九实施例,是仅拆除盒式磁带的盒外壳上面部的平面图;
图34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九实施例;
图34(A)是盒式磁带的盒外壳的光路用的缺口部周边的示意图;
图34(B)是表示具有棱镜部时的磁带末端检测光的光路的图;
图34(C)是表示没有棱镜部时的磁带末端检测光的光路的图;
图35表示与磁带末端检测相关的现有例子,是盒式磁带的局部缺口透视图;
图36表示与磁带末端检测相关的现有例子,是下壳部的平面图;
图37表示与磁带末端检测相关的现有例子,是图36的S部分的透视图;
图38表示与磁带末端检测相关的现有例子,是图36的E部分的透视图;
图39表示与磁带末端检测相关的现有例子,是图36的F部分的透视图;
图40(A)是表示现有的盒式磁带更换器的使用状态的平面图;
图40(B)是其正面图;
图41(A)是表示现有的盒式磁带更换器的使用状态的平面图;
图41(B)是其正面图。
优选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与磁带末端检测相关的盒式磁带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第七实施例对卷带侧(磁带卷取侧)的磁带末端进行检测所涉及的结构进行说明,第八实施例~第十二实施例对供带侧(磁带供给侧)的磁带末端进行检测所涉及的结构进行说明,第十三实施例分别对卷带侧和供带侧双方的磁带末端进行检测所涉及的结构即对卷带侧和供带侧双方所对应的构成分别进行说明。以下依次进行说明。
图1和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A)是下壳部2的平面图,图1(B)是图1(A)的E部分的透视图,图2是盒式磁带的简要纵截面图。在图1和图2中,把该第一实施例同与上述磁带末端检测相关的现有例子进行比较,对于相同构成部分,为了避免重复说明而省略其说明,仅说明不同构成部分。而且,在图1和图2中,为了容易理解,对与磁带末端检测相关的现有例子相同的构成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以后的附图也是如此。
即,在第一实施例中,象现有例子一样,在感光元件13a附近的部分不用光反射率低的颜色着色,如图1(B)所示的那样,在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从右侧(卷带侧)的磁带收容室4穿过之后的上述传感器光路用孔14c的周围粘贴作为遮光部15的遮光材料20。遮光材料20由具有遮光效果的材料和颜色构成,在与传感器光路用孔14c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传感器光路用孔21。
遮光材料20被设置成:从用直线L1连接发光元件12的位置和感光元件13a的位置的光路中心向左右分别伸出约1mm以上的宽度D,并且,横跨上述壁部10c的整个高度。下面详细描述使左右的宽度D分别为约1mm以上的理由。
此外,虽然图1(B)仅表示了下壳部2,但在上壳部3上的相对位置上具有壁部(未图示),其中,所谓壁部10c的整个高度是指把下壳部2和上壳部3两者合起来的高度。在以后的附图中,虽然仅表示下壳部2,但在上壳部3上的相对位置上也具有壁部(未图示),在进行加工时,进行与下壳相同的加工。而且,下述的第二实施例以后的遮光部15被设置成:从用直线L1连接发光元件12的位置和感光元件13a的位置的光路中心向左右分别伸出约1mm以上的宽度D,并且,横跨上述壁部10c的整个高度。
在上述构成中,在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内,直射到感光元件13a上的光22通过各个传感器光路用孔14a,14b而到达走带路径上,如果走带路径上的磁带T是磁记录层磁带部,由于不透光,则光不会到达感光元件13a,或者,如果走带路径上的磁带T是透光性高的引带部,则透光,该光通过各传感器光路用孔14c~14e而到达感光元件13a。
而且,在发光元件12中,不是向着感光元件13a直射的不需要的光23和从盒式磁带的磁带收容室4的上面窗口等射入到盒式磁带外壳1中的不需要的光23被卷轴5的上下凸缘5a,5b和盒式磁带外壳1的内表面等所反射,不通过走带路径,而射向感光元件13a。有可能到达感光元件13a的不需要的光23的大部分射到遮光材料20上,被其遮住,因此,到达感光元件13a的比例非常低。
这样,不管盒式磁带外壳1的材料(颜色、透明度、反射率)如何,都能防止磁带末端检测的误动作。而且,在盒式磁带的制造中,可以仅在壁部10c上粘贴遮光材料20,因此,不会成为象现有例子那样的生产效率极低的情况。而且,可以仅在一处的壁部10c上而且在不是盒式磁带外壳1的外表面的壁部10c上粘贴遮光材料20,因此,在用透明度高的材料构成盒式磁带外壳本体的情况下,能够尽量保持本来想要的颜色作为盒式磁带外壳1的颜色。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下壳部的主要部分透视图(与图1(B)相对应)。在图3中,在该第二实施例中,不是在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从磁带收容室4穿过之后而是在下一个上述传感器光路用孔14d周围,粘贴作为遮光部15的遮光材料20。其中,在图3中,表示了遮光材料20被粘贴在壁部10c侧的壁部10d上,但不言而喻,也可以粘贴在壁部10e侧的壁部10d上。其他的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可以希望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并且,作为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可以在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从磁带收容室4穿过之后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4c的周围以及下一个传感器光路用孔14d的周围同时粘贴遮光材料20。根据该变形例,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不需要的光的遮光效果,因此,能够更确实地防止磁带T的磁带末端检测的误动作。但是,由于粘贴遮光材料20的位置变为两处,虽然在生产效率这点上是不利的,但与现有例子相比,仍具有显著的效果。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下壳部2的主要部分透视图(与图1(B)相对应)。在图4中,在该第三实施例中,在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穿过磁带收容室4之后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4c的周围设置遮光部15,但是,该遮光部15可以通过在盒式磁带外壳1的成型过程中用双色遮光材料形成壁部10c本体来构成。在图4中,用阴影线表示遮光材料的位置。
在该第三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不管盒式磁带外壳1的材料(颜色、透明度、反射率)如何,都能防止磁带末端检测的误动作。而且,在用透明度高的材料构成盒式磁带外壳1本体的情况下,能够尽量保持本来想要的颜色作为盒式磁带外壳1的颜色。而且,在盒式磁带的制造过程中,可以形成双色的壁部10c,因此,不会出现象现有例子那样的生产效率极低的情况。
图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下壳部2的主要部分透视图(与图1(B)相对应)。在图5中,在该第四实施例中,不是在把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从磁带收容室4穿过之后、而是在下一个壁部10d形成为双色,这是与上述第三实施例不同的。其他构成与上述第三实施例相同,而省略其说明。
在该第四实施例中,可以希望具有与上述第三实施例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并且,作为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的变形例,可以用双色材料同时形成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从磁带收容室4穿过之后的壁部10c以及下一个壁部10d。根据该变形例,可以进一步提高不需要的光的遮光效果,因此,能够更确实地防止磁带末端检测的误动作。而且,虽然双色形成的位置为两处,但在生产效率这点上与第三和第四实施例相同而未变得不利。
图6和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图6是下壳部2的主要部分透视图(与图1(B)相对应),图7是遮光支架的透视图。在图6中,在第五实施例中,在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从磁带收容室4穿过之后的壁部10c设置遮光部15,该遮光部15通过在壁部10c上装有图7所示的遮光支架23而构成。
即,不设置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壁部10c的传感器光路用孔,而是切出图6的用纵阴影线表示的区域。而且,在下部所构成的壁部10c上通过扣锁其扣锁片23b来安装图7所示的遮光支架23。如图7所示的那样,遮光支架23由具有遮光效果的材料和颜色所形成,在与传感器光路用孔14c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传感器光路用孔23a,同时,整体突出地形成扣锁在上下壁部10c(上壳部侧未图示)上的一对扣锁片23b,23b。
在该第五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不管盒式磁带外壳1的材料(颜色、透明度、反射率)如何,都能防止磁带末端检测的误动作,而且,在用透明度高的材料构成盒式磁带外壳1本体的情况下,能够尽量保持本来想要的颜色作为盒式磁带外壳1的颜色。而且,在盒式磁带的制造过程中,可以在壁部10c上安装遮光支架23,因此,不会出现象现有例子那样的生产效率极低的情况。
图8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图8是下壳部2的主要部分透视图(与图1(B)相对应)。在图8中,在该第六实施例中,在把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从磁带收容室4穿过之后的下一个壁部10d上设置遮光部15,该遮光部15通过在壁部10d上安装图7所示的遮光支架23而构成。具体的构成与上述第五实施例相同,因而省略其说明。
在该第六实施例中,可以希望具有与上述第五实施例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并且,作为第五实施例和第六实施例的变形例,可以在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从磁带收容室4穿过之后的壁部10c和下一个壁部10d上都安装遮光支架23。根据该变形例,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不需要的光的遮光效果,因此,能够更确实地防止磁带末端检测的误动作。但是,由于安装遮光支架23的位置为两处,虽然在生产效率这点上有些不利,但与现有例子相比,还是具有显著的效果的。
图9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图9(A)是盖锁部件25的侧面图;图9(B)是盖锁部件25的正面图。在图9(A)、图9(B)中,盖锁部件25象图1(A)所示的那样配置在盖锁收容部6(如图1所示)内。盖锁部件25由具有遮光效果的材料和颜色所构成,由平板部25a、固定在其上端的旋转支撑部25b、突出到平板部25a的下端部而设置的被推压部25c、扣锁盖(未图示)的扣锁爪部25d、在平板部25a的大致中央突出到被推压部25c和扣锁爪部25d的相对侧而设置的筒状突起部25e所构成。
在筒状突起部25e的内部设置传感器光路用孔26,该传感器光路用孔26最好以不会干涉的长度设定在盖锁收容部6内。筒状突起部25e位于在盖锁位置(图9(A),(B)的位置)向下方倾斜的状态下。而且,在盒式磁带插入过程中,当被推压部25c被压紧时,以旋转支撑部25b作为支点使筒状突起部25e向图9(B)的箭头方向旋转而位于解锁位置上。在解锁位置上,筒状突起部25e位于水平方向上,筒状突起部25e的传感器光路用孔26被配置在连接发光元件12的位置和感光元件13a的位置的直线L1上。
根据该第七实施例,在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中直射到感光元件13a上的光经过磁带收容室4(如图1(A)所示的那样)、进入盖锁收容部6(如图1(A)所示的那样)、并且射入筒状突起部25e的传感器光路用孔26中,该射入的光不会射到传感器光路用孔26的内表面上而射出,而是经过传感器光路用孔14e而到达感光元件13a。但是,上述不需要的光一般不是向着感光元件13a直射,而是射入筒状突起部25e的传感器光路用孔26中,到达具有长度M的传感器光路用孔26的内表面,由于其吸收效果而被遮光。这样,在该第七实施例中,通过仅加工盖锁部件25,就能不管盒式磁带外壳1的材料(颜色、透明度、反射率)如何都可以防止磁带末端检测的误动作,而且,不会降低生产效率,而可以适应于大量生产,而且,在用透明度高的材料构成盒式磁带外壳本体的情况下,能够尽量保持本来想要的颜色作为盒式磁带外壳1的颜色。
该第七实施例如上述那样单独使用时也具有其效果,但也可以与上述第一~第六实施例相组合,通过进行组合进一步提高防止误动作的效果。
而且,在第七实施例中,由具有遮光效果的材料和颜色构成盖锁部件25本体,但也可以仅用具有遮光效果的材料和颜色构成筒状突起部25e。而且,如第七实施例那样,在由具有遮光效果的材料和颜色构成盖锁部件25本体的情况下,不需要的光中到达盖锁部件25的平板部25a等的光,借助于其吸收效果而遮光,因此,可以提高对不需要的光的遮光效果。
图10(A)是第一实施例~第六实施例中使用盒式磁带外壳1的颜色是无色(透明)的材料,在改变遮光部的左右各自宽度(遮光范围宽度)D时的传感器输出特性曲线图;图10(B)是表示遮光部的左右各自宽度(遮光范围宽度)D的图。而且,图10(B)的斜线表示第一实施例~第六实施例的遮光部15的区域。其中,与上述说明一样,所谓遮光部15的左右各自宽度D是指从用直线L1连接发光元件12的位置和感光元件13a的位置的光路中心左右各自的宽度D,如果把该宽度D设定在1mm以上,就能得到所希望的遮光效果,下面对此进行说明。
在磁带末端检测中,阈值为3V附近,不管磁记录层磁带部的检测状态如何,如果传感器输出电压为3V以上,就产生误动作,如果是其以下,是正常的,不产生误动作。
如图10(A)所示的那样,遮光范围宽度为零,在传感器光路用孔14c(或者14d)周围完全不设遮光部15,在此情况下,传感器输出电压为5V,产生误动作。当在传感器光路用孔14c(或者14d)周围设置遮光部15,并逐渐增大其宽度D时,传感器输出电压逐渐减小。而且,当遮光部15的左右各自的宽度D为1mm程度时,传感器输出电压为3V以下,当遮光部15的左右各自的宽度D为2mm以上时,传感器输出电压下降到1V以下。这表示由于不需要的光被遮光部15所遮光,使到达感光元件13a的不需要的光量减小,而到达感光元件13a的不需要的光量主要取决于遮光部15的左右各自的宽度D。
其中,作为到达感光元件13a的不需要的光,虽然有被卷轴5的凸缘5a等反射的上下反射光和被盒式磁带外壳1的壁部反射的左右反射光,但上下反射光到达感光元件13a的概率非常高,而该上下反射光又被遮光部15遮光。即,即使不对传感器光路用孔14c(或者14d)的周围的全部进行遮光,也能有效地进行遮光。
如上述那样,由图10(A)所示可知,即使不对传感器光路用孔14c(或者14d)的横向侧进行遮光,如果把遮光部15的左右各自的宽度D设定在1mm以上,也能保持3V以下的传感器输出,而没有误动作的危险。
图11是表示上述第一、第二实施例和各个比较例中的误动作评价结果的一览表的图。比较例1是在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射入磁带收容室4的这边的壁部10a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4a的周围设置遮光部的情况,比较例2是在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射入磁带收容室4的这边的壁部10b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4b的周围设置遮光部的情况。比较例3是在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穿过磁带收容室4之后的最后的壁部10e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4e的周围设置遮光部的情况。
样品A的盒式磁带外壳的颜色是无色(透明)的;样品B的盒式磁带外壳的颜色是烟雾色(半透明)的;样品C的盒式磁带外壳的颜色是红色(不透明)的;样品D的盒式磁带外壳的颜色是黑色(不透明)的。测定设备使用一般市售的VTR。
评价结果的标记是:○表示在市售VTR的动作中没有问题,△表示传感器的检测电压较大,在市售VTR中有产生误动作的可能,×表示在市售VTR经常产生误动作。如图11所示的那样,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不管盒式磁带外壳1的材料(颜色、透明度、反射率)如何,都能防止对磁带末端检测的误动作。
图12和图13表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图12是盒式磁带的简要纵截面图,图13是下壳部的主要部分(相当于图1(A)的F部分)的透视图。在图12和图13中,把该第八实施例与上述现有例子进行比较,对于相同的结构处,为了避免重复说明,而省略其说明,仅对不同的结构处进行说明。
即,在第八实施例中,如现有例子那样,感光元件13附近的部分没有被着色为光反射率低的颜色,如图13所示的那样,在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从左侧(供带侧)的磁带收容室4穿过之后的壁部16c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7c周围设置遮光部15。该遮光部15象第一实施例那样把由具有遮光效果的材料和颜色所形成的遮光部件粘贴在壁部16c上,或者,象第三实施例那样在盒式磁带外壳1的成型过程中用遮光材料形成双色的壁部16c本体,或者,象第五实施例那样在壁部16c上安装遮光支架。
而且,在供带侧的磁带末端检测中,遮光部15被设置为:从用直线L2连接发光元件12的位置和感光元件13b的位置的光路中心向左右的宽度D分别为约1mm以上,并且,跨过上述壁部16c的整个高度。在以后的第九、第十、第十二实施例中,也是相同的。关于使左右各自的宽度为约1mm以上的理由是上述那样的理由。
在上述构成中,在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中直射到感光元件13b中的光22通过各个传感器光路用孔17a,17b而到达走带路径上,如果走带路径上的磁带T是磁记录层磁带部,由于不透光,则光不会到达感光元件13b,或者,如果走带路径上的磁带T是透光性高的引带部,则透过光,该光通过各个传感器光路用孔17c,18a,17d而到达感光元件13b。
发光元件12内的不是向着感光元件13b直射的不需要的光23和从盒式磁带的磁带收容室4的上面窗口等射入到盒式磁带外壳1中的不需要的光23被卷轴5的上下凸缘5a,5b和盒式磁带外壳1的内表面等所反射,不通过走带路径,而射向感光元件13a。有可能到达感光元件13a的不需要的光23的大部分射到遮光部15上,被其遮挡,因此,到达感光元件13a的比例非常低。
这样,不管盒式磁带的材料(颜色、透明度、反射率)如何,都能防止磁带末端检测的误动作。而且,在盒式磁带的制造中,可以简单地在壁部16c上粘贴遮光部件,或者,在盒式磁带的制造中形成双色壁部16c,或者,在壁部16c上安装遮光支架,因此,不会象现有例子那样生产效率极低。而且,可以仅在一处的壁部16c上而且在不是盒式磁带外壳1的外表面的壁部16c上粘贴遮光部件,或者,在盒式磁带的制造过程中形成双色壁部16c,或者,在壁部16c上安装遮光支架,因此,在用透明度高的材料构成盒式磁带外壳本体的情况下,能够尽量保持本来想要的颜色作为盒式磁带外壳的颜色。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下壳部2的主要部分透视图。在图14中,在该第九实施例中,不是在把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从左侧(供带侧)的磁带收容室4穿过之后,而是在下一个壁部16d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7d的周围设置遮光部15。该遮光部15的构成与上述第八实施例相同。
在该第九实施例中,可以希望具有与上述第八实施例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并且,作为第八实施例和第九实施例的变形例,可以在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从磁带收容室4穿过之后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7c和下一个传感器光路用孔17d的周围都设置遮光部15。根据该变形例,可以进一步提高不需要的光的遮光效果,因此,能够更确实地防止磁带末端检测的误动作。但是,由于遮光部15的设置位置为两处,虽然在生产效率这点上有些不利,但与现有例子相比,还是具有显著的效果。
图15和图16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图15是下壳部2的主要部分透视图,图16是磁带垫片的透视图。在图15和图16中,在该实施例10中,以在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从磁带收容室4穿过之后的壁部16c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7c和下一个壁部16d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7d之间所配置的磁带垫片18本身作为遮光部15而构成。即,在现有技术中,磁带垫片18由透明的部件所构成,而在本实施例中,由具有遮光效果的材料和颜色形成,来作为遮光部15。而且,在图15中,30是导带轴,将磁带垫片18配置在导带轴30和壁部16c之间,从而防止磁带松弛。
在该第十实施例中,可以具有与上述第八、第九实施例相同的作用和效果。而且,在该第十实施例中,当然可以进行必要的磁带垫片18的装配工序,因此,与现有例子相比,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17是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所涉及的下壳部2的主要部分透视图。在图17中,在该第十一实施例中,在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从左侧(供带侧)的磁带收容室4穿过之后的壁部16c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7c与下一个壁部16c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7d之间、并且在不会妨碍磁带走带的位置上,设置作为遮光部15的筒状遮光部件31。筒状遮光部件31由具有遮光效果的材料和颜色所构成,在内部具有长度N的传感器光路用孔31a。
筒状遮光部件31的传感器光路用孔31a可以按照不会妨碍磁带走带来设定长度,传感器光路用孔31a的中心配置在连接发光元件12的位置和感光元件13b的位置的直线L2上。而且,传感器光路用孔31a的直径至少被设定为与各个传感器光路用孔17a~17d相同直径。
在该第十一例中,可以希望具有与上述第七施例相同的作用与效果。即,不需要的光一般不是向着感光元件13b直射,而是射入筒状遮光部件31的传感器光路用孔31a中,到达具有长度N的内表面,借助于吸收效果而被遮光。这样,在该第十一实施例中,通过仅增加筒状遮光部件31,就能不管盒式磁带外壳1的材料(颜色、透明度、反射率)如何都可以防止磁带末端检测的误动作,而且,不会降低生产效率,而可以适应于大量生产,而且,在用透明度高的材料构成盒式磁带外壳本体的情况下,能够尽量保持本来想要的颜色作为盒式磁带外壳1的颜色。
图18是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下壳部2的主要部分透视图。在图18中,在该第十二实施例中,与上述第十一实施例相同,在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从左侧(供带侧)的磁带收容室4穿过之后的壁部16c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7c与下一个壁部16c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7d之间并且在不会妨碍磁带走带的位置上,重新设置作为遮光部15的遮光壁部32。遮光壁部32由具有遮光效果的材料和颜色所构成。在该遮光壁部32上形成传感器光路用孔32a,该传感器光路用孔32a的中心配置在连接发光元件12的位置和感光元件13b的位置的直线L2上。而且,使传感器光路用孔32a的大小至少被设定为与各个传感器光路用孔17a~17d相同程度。该遮光壁部32可以在盒式磁带外壳的制造以后另外安装,或者,在制造盒式磁带外壳的过程中通过双色成型而构成。
在该第十二例中,可以希望具有与上述第八、第九实施例相同的遮光效果。
而且,第十一或者第十二实施例可以象上述那样单独地起作用,但也可以与上述第八、第九实施例进行组合,通过组合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止误动作的效果。
图19是表示上述第八~第十一实施例和各个比较例中的误动作评价结果的一览表的图。比较例4是在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射入磁带收容室4的这边的壁部16a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7a的周围设置遮光部的情况。比较例5是在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射入磁带收容室4的这边的壁部16b的传感器光路用孔17b的周围设置遮光部的情况。比较例6是没有采取任何遮光措施的情况。
样品A的盒式磁带外壳的颜色是无色(透明)的;样品B的盒式磁带外壳的颜色是烟雾色(半透明)的;样品C的盒式磁带外壳的颜色是红色(不透明)的;样品D的盒式磁带外壳的颜色是黑色(不透明)的。测定设备使用一般市售的VTR。
评价结果的标记是:○表示在市售VTR的动作中没有问题,×是表示在市售VTR常产生误动作。由图19所示可知,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不管盒式磁带外壳1的材料(颜色、透明度、反射率)如何,都能防止磁带末端检测的误动作。
图20是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例的盒式磁带的简要纵截面图。在图20中,在该第十三实施例中,一对卷轴5,5的上凸缘5a和下凸缘5b双方由衰减反射光的材料和颜色(例如黑色)所构成。而且,在图20中,用剖面线表示由衰减反射光的材料等所构成的上凸缘5a和下凸缘5b。
根据该第十三实施例,在发光元件12中,不是向着感光元件13a直射的不需要的光23和从盒式磁带的磁带收容室4的上面窗口等射入到盒式磁带外壳1中的不需要的光23到达卷轴5的上下凸缘5a,5b,其反射光被衰减,即,借助于其吸收效果进行遮光。这样,在该第十三实施例中,仅通过安装进行了遮光处理的卷轴5,就能不管盒式磁带外壳1的材料(颜色、透明度、反射率)如何,都可以防止对磁带末端检测的误动作,而且,不会降低生产效率,而可以适应于大量生产,而且,在用透明度高的材料构成盒式磁带外壳1本体的情况下,能够尽量保持本来想要的颜色作为盒式磁带外壳1的颜色。
而且,在第十三实施例中,对一对卷轴5,5进行遮光处理,也可以仅对右侧(卷带侧)或者左侧(供带侧)这两侧的任一侧进行遮光处理。而且,可以对各个卷轴5的上凸缘5a和下凸缘5b  方进行遮光处理,也可以仅对上凸缘5a或者下凸缘5b进行遮光处理。
而且,第十三实施例可以象上述那样单独地起作用,但也可以与上述第一~第七实施例和上述第八~第十二实施例进行组合,通过组合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止误动作的效果。
而且,对于上述第一~第七实施例的卷带侧的磁带末端检测的构成,虽然没有表示在上述第十一和第十二实施例中所揭示的遮光装置,但对于卷带侧,也可以使用上述第十一和第十二实施例中所揭示的遮光装置。
(与盒式磁带的有无相关的实施例的盒式磁带)
图21~图24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例,图21(A)是仅拆除盒式磁带的盒外壳的上面部的平面图;图21(B)是盒式磁带的背面图;图21(C)是盒式磁带的侧面图,图22是图21(A)的MM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23是表示入射到侧面部的棱镜部中的检测光的光路的图,图24是表示入射到背面部的棱镜部中的检测光的光路的图。
在图21中,首先,对能使用第十四实施例的盒式磁带TTC的装置(记录重放装置、盒式磁带更换器等)侧的盒式磁带有无检测装置112进行说明。盒式磁带有无检测装置112具有设在装置侧的发光部112a和对来自该发光部112a的检测光进行感光的感光部112b,并设定成:从发光部112a到达感光部112b的检测光的光路CC1(在图中,表示CC1的中心)从盒式磁带TTC的侧面穿到前面,由此,通过盒式磁带位置。从发光部112a,实际上以发光角具有约30度(单侧15度)的宽度而发射。
另一方面,盒式磁带TTC的盒外壳120具有上面部120a、底面部120b、左右一对侧面部120c,120c、前面部120d和背面部120e的大致扁平长方体状的透明性高的材料(例如聚苯乙烯)所形成。在盒式磁带外壳120的内部设有形成一对磁带容纳室121,121的间隔内壁122,在该一对磁带容纳室121,121中旋转自如地容纳一对卷绕着的磁带(未图示)。
而且,在相当于盒式磁带外壳120的上述检测光的光路CC1上的位置上,在从发光部112a所发射的检测光最初入射的位置上,具体地说在侧面部120c和与该侧面部120c接近的背面部120e的一部分上分别设置棱镜部123,124(在图21(A)中,为了使位置清楚,用阴影线表示棱镜部123,124所设置的区域)。
侧面部120c和背面部120e的各个棱镜部123,124,如图22所示的那样,并列连续地形成,在盒式磁带外壳120成型时通过整体成型而同时形成。该侧面部120c的棱镜部123其顶角形成为30度,背面部120e的棱镜部124其顶角形成为60度。
在上述构成中,在盒式磁带TTC位于装置的盒式磁带位置上时,来自发光部112a的检测光以光路CC1为中心进行照射。如图23所示的那样,该检测光以入射角的中心约为70度(与入射法线LL1所成的角度)射入到盒式磁带TTC的侧面部120c,通过棱镜部123的折射,相对于入射法线LL1以23度的射出角射出。这样,被射出到大大偏离了入射光的光路CC1的方向上。而且,棱镜部123的偏转角(入射光与射出角之差)是47度。
或者,如图24所示的那样,上述检测光以入射角的中心约为40度(与入射法线LL2所成的角度)射入到盒式磁带TTC的侧面部120e,对于棱镜部124的射出面124a以54.5度的投射角进行投射,因此,棱镜部124的临界角为约40度,因此被全反射。这样,被射出到大大偏离入射光的光路CC1的方向上。如以上那样,照射在盒式磁带TTC上的检测光通过棱镜部123,124的折射或者反射而几乎不会到达感光部112b,而能够防止透明性高的盒式磁带外壳120的盒式磁带TTC中的盒式磁带检测错误。
而且,根据上述第十四实施例,侧面部120c的棱镜部123的顶角形成为30度,背面部120e的棱镜部124的顶角形成为60度,但也可以使棱镜部123,124分别形成为使入射光折射或者反射到不能到达感光部112b的射出方向上。
图25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例,是表示在图21(A)的MM部分的局部放大图所示的部分所配置的棱镜部的图。在第十五实施例中,在第十四实施例的侧面部120c的棱镜部123和背面部120e的棱镜部124的基础上,在盒式磁带外壳120的内侧形成与侧面部120c平行的内壁130,在其一面上形成与侧面部120c的棱镜部123相同顶角30度的棱镜部123,其他部分与第十四实施例相同。内壁130形成为延伸至间隔内壁122。由此,在侧面部120c和背面部120e相交的角部(为R部)120f,通过内壁130的棱镜部123把来自发光部112a的光中的泄漏而进入的入射光折射到不能到达感光部112b的射出方向上,而能够防止透明性高的盒式磁带外壳120的盒式磁带TTC中的盒式磁带检测错误。
图26~图28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六实施例,图26(A)是仅拆除盒式磁带的盒外壳的上面部的平面图;图26(B)是盒式磁带的背面图;图26(C)是盒式磁带的侧面图,图27是图26(C)的NN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28是表示入射到底面部的棱镜部中的检测光的光路的图。
在图26中,首先,对能使用第十六实施例的盒式磁带TTC的装置侧的盒式磁带有无检测装置113进行说明。盒式磁带有无检测装置113具有设在装置侧的发光部113a和对来自该发光部113a的检测光进行感光的感光部113b,并设定成:从发光部113a到达感光部113b的检测光的光路CC2(在图中,表示CC2的中心)从盒式磁带TTC的底面穿到上面,由此通过盒式磁带位置。实际上以发光角具有约30度(单侧15度)的宽度从发光部113a发射光。
另一方面,盒式磁带TTC的盒外壳120具有上面部120a、底面部120b、左右一对侧面部120c,120c、前面部120d和背面部120e形成的大致扁平长方体状,由透明性高的材料(例如聚苯乙烯)所形成。在盒式磁带外壳120的内部设有形成一对磁带容纳室121,121的间隔内壁122,在该一对磁带容纳室121,121中旋转自如地容纳一对卷绕着的磁带(未图示)。
而且,在相当于盒式磁带外壳120的上述检测光的光路CC2上的位置上,在从发光部113a所发射的检测光最初入射的位置上,具体地说在底面部120b的一部分上设置棱镜部125(在图26(A)中,为了使位置清楚,用阴影线表示棱镜部125所设置的区域)。
底面部120b的棱镜部125,如图27所示的那样,并列连续地形成,在盒式磁带外壳120成型时通过整体成型而同时形成。该底面部120b的棱镜部125其顶角形成为30度。
在上述构成中,在盒式磁带TTC位于装置的盒式磁带位置上时,来自发光部113a的检测光以光路CC2为中心进行照射。如图28所示的那样,该检测光以入射角的中心约为20度(与入射法线LL3所成的角度)射入到盒式磁带TTC的底面部120b,相对于棱镜部125的射出面125a以49度的投射角被投射,因为棱镜部125的临界角为约40度,则被全反射。这样,被射出到大大偏离了入射光的光路CC2的方向上。由此,照射在盒式磁带TTC上的检测光通过棱镜部125的反射而几乎不会到达感光部113b,而能够防止透明性高的盒式磁带外壳120的盒式磁带TTC中的盒式磁带检测错误。
而且,根据上述第二实施例,底面部120b的棱镜部125的顶角形成为30度,但也可以这样形成棱镜部125,使入射光折射或者反射到不能到达感光部113b的射出方向上。
图29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七实施例,图29(A)是仅拆除盒式磁带的盒外壳的上面部的平面图;图29(B)是盒式磁带的背面图;图29(C)是盒式磁带的侧面图。
在图29中,该盒式磁带TTC为可以用于上述第十四或者第十六实施例的装置中的结构。即,在相当于盒式磁带外壳120的两个检测光的光路CC1,CC2上的位置上(如第十四和第十五实施例那样,盒式磁带外壳120的侧面部120c和接近于该侧面部120c的背面部120e的一部分;如,第十六实施例那样,底面部120b的一部分),分别设置棱镜部123,124,125(在图29(A)中,为了使位置清楚,用阴影线表示棱镜部123,124,125所设置的区域)。各个棱镜部123,124,125的构成与上述第十四(或者第十五)和第十六实施例相同,为了避免重复说明,而省略其说明。
在该第十七实施例的盒式磁带TTC中,在用于上述第十四或者第十六实施例的装置中时,照射在盒式磁带TTC上的检测光通过各棱镜部123,124,125的折射或者反射而几乎不会到达感光部112b,113b,而能够防止透明性高的盒式磁带外壳120的盒式磁带TTC中的盒式磁带检测错误。
在上述第十四~第十七实施例,由于棱镜部123,124,125与盒式磁带外壳120通过整体成型而形成,由于棱镜部123,124,125与盒式磁带外壳120同时成型,所以棱镜部123,124,125的制造容易并且成本低。但是,也可以与盒式磁带外壳120分开,单独制造棱镜部123,124,125,再安装到盒式磁带外壳120上。
在上述第十四实施例、第十五实施例和第十七实施例中,由于棱镜部123设置在从发光部112a所发射的检测光最初入射的盒式磁带外壳120的位置上,因此,从棱镜部123到感光部112b的距离较大,即使把棱镜的偏转角度设定得较小,也能防止检测光到达感光部112b,因此,增大了棱镜部123的设计自由度。而且,也可以不在从发光部112a所发射的检测光最初入射而是在第二次入射的盒式磁带外壳120的位置上,具体地说在前面部120d上,设置棱镜部。
在上述第十四~第十七实施例,由于在盒式磁带外壳120的内表面侧设置棱镜部123,124,125,则几乎不会因磨损和擦伤等使棱镜部123,124,125的表面破损。
因此,为了得到与本发明相同的效果,可以在上述棱镜部123,124,125的位置上设置光遮蔽部件,但在与盒式磁带外壳120一体地形成棱镜部123,124,125时,与设置光遮蔽部件的情况相比,有不需要安装工序,而具有不发生安装错误、脱落等问题的优点,而且,在尺寸上占优势。
而且,根据上述第十四~第十七实施例,显示了能够适合于这样的情况的盒式磁带TTC的例子:检测光的光路CC1通过从盒式磁带TTC的侧面穿到前面来经过盒式磁带位置的情况和检测光的光路CC2通过从盒式磁带TTC的底面穿到上面来经过盒式磁带位置的情况,但是,显然本发明同样能够适合于经过其他的光路的情况。
而且,根据上述第十四~第十七实施例,仅在相当于盒式磁带外壳120的两个光路CC1,CC2上的位置上设置棱镜部123,124,125,但如果左右对称地设置同样的棱镜部123,124,125,在尺寸上占优势,而且,可以得到盒式磁带有无检测装置112,113的更大的设计自由度。
图30~图32本发明的第十八实施例,图30是拆除盒式磁带TTC的盒外壳120的上面侧的局部平面图;图31是表示遮光部件117安装前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32是表示遮光部件117安装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在图30中,由于能使用第十八实施例的盒式磁带TTC的装置侧的盒式磁带有无检测装置112与第十四实施例(或者第十五实施例)的相同,则在附图中使用相同标号而省略其说明。而且,在装置侧设置磁带末端检测装置114,该磁带末端检测装置114设有发光部114a和对来自该发光部114a的检测光进行感光的磁带末端检测用的一对感光部114b(另一半未图示)。在盒式磁带TTC的装在装置中的状态下,发光部114a配置在中央圆筒状的壁部115a上,一对感光部114b位于盒式磁带TTC的左右侧面的外部位置上。
另一方面,盒式磁带TTC的盒外壳120具有与上述第十四实施例相同的构成而由透明度高的材料所形成,在处于连接磁带末端检测装置114的发光部114a和感光部114b的磁带末端检测用的光路CC3上的壁部115a、间隔内壁122、壁部115b和侧面部120c上分别设置光通路116a~116e。在壁部115b的光通路116d的位置上安装遮光部件117。在该遮光部件117的上述光路CC3所在的位置上,开口出光通路117a,通过经过光路CC3上的检测光,并阻止除光路CC3之外的不需要的光的通过。即,由此,即使用透明性高的材料形成盒式磁带外壳120,也能确实地防止磁带末端检测的误检测。
而且,遮光部件117的一端侧延伸到堵住壁部115b的光通路116d的位置。该延伸部117b相对于具有光通路117a的位置而弯折,并配置在盒式磁带有无检测用的光路CC1上。
在该第十八实施例中,仅由磁带末端检测的检测光中的通过光路CC3的光能够通过遮光部件117的光通路117a,除光路CC3之外的光被遮光部件117阻止通过,因此,在用透明性高的盒式磁带外壳所形成的情况下,能够确实地防止磁带末端检测的误检测。而且,由于盒式磁带有无检测用的光被遮光部件117的延伸部117b阻止通过,在用透明性高的盒式磁带外壳所形成的情况下,能够确实地防止盒式磁带有无检测的错误。而且,在防止盒式磁带有无检测错误的过程中,由于利用防止磁带末端误检测的遮光部件117,不会增加部件数量,而且,不会导致装配性恶化,而能够防止盒式磁带有无检测错误。
图33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九实施例,是仅拆除盒式磁带的盒外壳上面部的平面图,图34(A)是盒式磁带的盒外壳的光路用的缺口部周边的示意图;图34(B)是表示具有棱镜部时的磁带末端检测光的光路的图;图34(C)是表示没有棱镜部时的磁带末端检测光的光路的图。
在该第十九实施例中,在磁带的两端具有透明度高的引带,在利用磁带末端检测装置114的发光部114a的磁带末端检测光(磁带终端检测光)CC3来检测磁带终端的方式中,磁带终端检测光CC3通过透明性高的盒式磁带外壳120的光路用的缺口之外而到达左右发光部114b,114b的盒式磁带TTC中的磁带末端检测错误(磁带终端检测错误)。即,在构成磁带末端检测用的发光部114a的插入孔的右半个圆筒状的壁122a的两侧的光路用的缺口122b,122c的周边的左右间隔内壁122,122上分别形成光路用的缺口122d,122e,在该各个缺口122d,122e的周围的各个间隔内壁122上,分别设置把来自发光部114a的磁带终端检测光CC3折射或者反射到棱镜部126,127,使其不能到达左右感光部114b,114b的射出方向上。
而且,在盒式磁带外壳120的左右的侧面部120c,120c的前侧的光路用的缺口122f,122g的周围的壁上,分别设置把来自发光部114a的磁带终端检测光CC3折射或者反射到不能到达左右的感光部114b,114b的射出方向上的棱镜部128,129。其他的构成与上述第十四实施例相同,因此对相同的构成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该第十九实施例的盒式磁带TTC中,磁带终端检测光CC3通过各个棱镜部126~129的折射或者反射而几乎不会到达左右的感光部114b,114b,而能够防止透明性高的盒式磁带外壳120的盒式磁带TTC的磁带末端检测错误。
如图34(A),(B)所示的那样,当使磁带终端检测光CC3通过的缺口122d的周边设置棱镜部126时,如图34(B)所示的那样,来自发光部114a的光不能直射,而折射或者反射到不能到达感光部114b的方向上。理论上,形成棱镜部的表面可以是一处,但当向棱镜部的入射光角度较小时,在与盒式磁带外壳120形成为一体的情况下,由于在棱镜部的顶点和拐角部所设置的曲线部(R部)和表面性,则会存在残余的光的直射成分,到达感光部,而发生误动作,因此,如图33所示的那样,在间隔内壁122的多个位置上形成棱镜部126~129,由此增加了可靠性。
对于进行磁带末端检测和盒式磁带有无检测的情况,当然可以从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十九实施例中任意选择、或进行多个实施例的组合。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方案1,在来自发光元件的光从磁带收容室穿过之后的传感器光路用孔及下一个传感器光路用孔的至少一方的周围,设有具有遮光效果的遮光部,因此,由于可以在多至两处的传感器光路用孔的周围设置遮光部,而不管盒式磁带外壳的材料(颜色、透明度、反射率)如所都能防止磁带末端检测的误动作,并且,不会使生产效率过低,而能够实现大量生产,而且,即使在用透明度高的材料构成盒式磁带外壳本体的情况下,也能尽量保持本来想要的颜色来作为盒式磁带外壳的颜色。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2,在方案1所述的盒式磁带中,将遮光部设置成:从用直线连接发光元件的位置和感光元件的位置的光路中心分别向左右延伸具有约1mm以上的宽度,并且,横跨在来自发光元件的光从磁带收容室穿过之后的壁部和下一个壁部的至少一方的整个高度上,因此,在方案1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还能确实地防止磁带末端检测的误动作。
根据在发明的方案3,在方案1或2所述的盒式磁带中,遮光部由粘贴在来自发光元件的光从磁带收容室穿过之后的壁部和下一个壁部的至少一方上的遮光部件构成,因此,在方案1或2的发明的效果的基础上,由于可以在多至两处的壁部上粘贴遮光部件,在生产效率上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
根据本发明方案的4,在方案1或2所述的盒式磁带中,遮光部通过在盒式磁带的成型中用双色遮光材料形成来自发光元件的光从磁带收容室穿过之后的壁部和下一个壁部的至少一方本身来构成,因此,在方案1或2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由于可以形成双色的盒式磁带外壳,在生产效率上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5,在方案1或2所述的盒式磁带中,遮光部通过在来自发光元件的光从磁带收容室穿过之后的壁部和下一个壁部的至少一方上安装具有传感器光路用孔的遮光支架,因此,在方案1或2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由于可以在多至两处的壁部上安装遮光支架,在生产效率上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6,提供一种盒式磁带,在一对盒式磁带收容室中旋转自如地设置一对卷轴,在该对卷轴上卷绕收容磁带,该磁带由磁记录层磁带部和附加在其两端侧的透光性高的引带部所构成,在处于连接上述发光元件的位置与感光元件的位置的直线上的各壁部上设有传感器光路用孔,以便于在被装在记录重放装置中的状态下,使来自记录重放装置的发光元件的光射到上述磁带收容室中,并且,通过上述磁带收容室的走带路径的光穿过上述磁带收容室并通过盖锁收容室而到达记录重放装置的感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在配置在上述盖锁收容室的盖锁部件上设置具有遮光效果的筒状突起部,在该筒状突起部上设置在上述盖锁部件位于解锁位置的状态下被配置在处于连接上述发光元件的位置和感光元件的位置的直线上的传感器光路用孔,因此,即使不需要的光射入筒状突起部的传感器光路用孔中而到达传感器光路用孔的内表面上,借助于其吸收效果来进行遮光,因此,不管盒式磁带外壳的材料(颜色、透明度、反射率)如何都能防止磁带末端检测的误动作,并且,不会使生产效率过低,而能够实现大量生产,而且,即使在用透明度高的材料构成盒式磁带外壳本体的情况下,也能尽量保持本来想要的颜色来作为盒式磁带外壳的颜色。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7,提供一种盒式磁带,在一对盒式磁带收容室中旋转自如地设置一对卷轴,在该对卷轴上卷绕收容磁带,该磁带由磁记录层磁带部和附加在其两端侧的透光性高的引带部所构成,在处于连接上述发光元件的位置与感光元件的位置的直线上的各壁部上设有传感器光路用孔,以便于在被装在记录重放装置中的状态下,使来自记录重放装置的发光元件的光射到上述磁带收容室中,并且,通过上述磁带收容室的走带路径的光穿过上述磁带收容室而到达记录重放装置的感光元件,其特征在于,用衰减反射光的材料和颜色来构成上述一对卷轴上的上凸缘和下凸缘至少一方,因此,由于不需要的光到达卷轴的凸缘面而借助于其吸收效果进行遮光,则不管盒式磁带外壳的材料(颜色、透明度、反射率)如何都能防止磁带末端检测的误动作,并且,不会使生产效率过低,而能够实现大量生产,而且,即使在用透明度高的材料构成盒式磁带外壳本体的情况下,也能尽量保持本来想要的颜色来作为盒式磁带外壳的颜色。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8,提供一种盒式磁带,用于检测盒式磁带有无的装置中,在该装置侧设有发光部和对来自该发光部的检测光进行感光的感光部,从上述发光部到达上述感光部的检测光的光路被设定为经过盒式磁带位置,根据来自上述发光部的检测光是否到达上述感光部来检测盒式磁带的有无,其特征在于,用透明度高的材料形成盒式磁带外壳,在上述检测光的光路上相应于该盒式磁带外壳的位置上,设有把入射光折射或者反射到不能到达上述感光部的射出方向上的棱镜部,因此,在盒式磁带位于盒式磁带位置的情况下,由于来自发光部的检测光被棱镜部折射或者全反射而不会到达感光部,所以能够防止透明性高的盒式磁带外壳的盒式磁带中的磁带检测错误。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9,在方案8所述的盒式磁带中,棱镜部通过与盒式磁带外壳一体成型而形成,因此,在方案1的发明的效果的基础上,由于棱镜部与盒式磁带外壳同时成型,所以棱镜部的制造是容易并且成本低的。而且,与在上述棱镜部的位置上设置遮光部件的情况相比,不需要安装工序,因此具有不会产生安装失败、脱离等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10,在上述方案8、9所述的盒式磁带中,上述棱镜部设在从上述发光部所发射的检测光最初入射的上述盒式磁带外壳的位置上,因此,在方案8、9的发明的效果的基础上,从棱镜部到感光部的距离变大,即使把棱镜的偏转角度设定得较小,也能防止检测光到达感光部,因此,棱镜的设计自由度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11,提供一种盒式磁带,用于检测盒式磁带有无的装置中,在该装置侧设有检测盒式磁带有无的发光部和对来自该发光部的检测光进行感光的检测盒式磁带有无的感光部,从上述发光部到达上述感光部的检测光的光路被设定为经过盒式磁带位置,根据来自上述发光部的检测光是否到达上述感光部来检测盒式磁带的有无,同时,用于检测是否为磁带末端的装置中,在该装置侧设有检测磁带末端的发光部和对来自该发光部的检测光进行感光的检测磁带末端的感光部,根据来自上述发光部的检测光是否到达上述感光部,来检测是否为磁带末端,其特征在于,在用于磁带末端检测的光路上设置fus遮光部件,以阻止偏离光路的不需要的光通过,同时,延长上述遮光部件以便把该延长部配置在检测盒式磁带有无的光路上,因此,能够在透明性高的盒式磁带外壳中确实地防止磁带末端检测的误检测,不增加部件数量,不会导致装配性变差,且能够防止盒式磁带检测错误。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12,提供一种盒式磁带,用于根据来自发光部的磁带末端检测光是否到达感光部来检测磁带终端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用于使磁带末端检测光通过的光路用的缺口周边的壁上,设置把来自发光部的磁带末端检测光折射或反射到不会到达感光部的射出方向上的棱镜部,因此,由于来自发光部的磁带末端检测光被棱镜部折射或全反射而不会到达感光部,所以能够防止透明性高的盒式磁带外壳的盒式磁带中的盒式磁带检测错误。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13,提供一种盒式磁带,用于检测盒式磁带有无的装置中,在该装置侧设有两组检测盒式磁带有无的发光部和对来自该发光部的检测光进行感光的检测盒式磁带有无的感光部,从上述各发光部到达上述各感光部的第一和第二检测光的第一和第二光路被设定为经过盒式磁带位置,根据来自上述各发光部的第一或第二检测光是否到达上述各感光部,来检测盒式磁带的有无,同时,还用于检测是否为磁带末端的装置中,在该装置侧设有两组检测磁带末端的发光部和对来自该发光部的检测光进行感光的检测磁带末端的感光部,从上述各发光部到达上述各感光部的第三和第四检测光的第三和第四光路被设定为经过磁带位置,根据来自上述各发光部的第三和第四的检测光是否到达上述各感光部来检测是否为磁带末端,其特征在于,用透明度高的材料形成盒式磁带外壳,在用于检测盒式磁带有无的第一和第二检测光的第一和第二光路上相应于该盒式磁带外壳的位置上,设有把上述第一和第二检测光折射或者反射到不能到达上述各感光部的方向的棱镜部,同时,在检测磁带末端的第三和第四检测光的第三和第四光路上,设有阻止偏离各个光路的不需要的光通过的遮光部件,因此,能够在透明性高的盒式磁带外壳中确实地防止对磁带末端检测的误检测,并能够防止盒式磁带有无的检测错误。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14,提供一种盒式磁带,用于检测盒式磁带有无的装置中,在该装置侧设有两组检测盒式磁带有无的发光部和对来自该发光部的检测光进行感光的检测盒式磁带有无的感光部,从上述各发光部到达上述各感光部的第一和第二检测光的第一和第二光路被设定为经过盒式磁带位置,根据来自上述各发光部的第一或第二检测光是否到达上述各感光部,来检测盒式磁带的有无;同时,还用于检测是否为磁带末端的装置中,在该装置侧设有两组检测磁带末端的发光部和对来自该发光部的检测光进行感光的检测磁带末端的感光部,从上述各发光部到达上述各感光部的第三和第四检测光的第三和第四光路被设定为经过磁带位置,根据来自上述各发光部的第三和第四的检测光是否到达上述各感光部来检测是否为磁带末端,其特征在于,用透明度高的材料形成盒式磁带外壳,在用于检测盒式磁带有无的第一检测光的第一光路上相应于该盒式磁带外壳的位置上,设有棱镜部,其把上述第一检测光折射或者反射到不能到达上述各感光部的方向,在用于检测盒式磁带有无的第二检测光的第二光路上设有第一遮光部件,在用于检测磁带末端的第三检测光的第三光路上,设有阻止脱离上述第三光路的不需要的光的第二遮光部件,在检测磁带末端的第四检测光的第四光路上,设有阻止偏离上述第四光路的不需要的光的第三遮光部件,因此,能够在透明性高的盒式磁带外壳中确实地防止磁带末端检测的误检测,并能够防止盒式磁带有无的检测错误。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15,在上述方案14所述的盒式磁带中,延长上述第一遮光部件,把该延长部分作为上述第二遮光部件,因此,在方案14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和装配的工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Claims (6)

1.一种盒式磁带,包括:
磁带盒,其具有上面部、底面部、前面部、背面部、以及一对左右侧的侧面部;
设置在所述磁带盒中具有供带侧和卷带侧的一对磁带收容室;
卷绕在一对卷轴上的磁带,容纳在所述的一对磁带收容室中;
第一壁部,其将所述背面部与所述右侧面部彼此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述卷带侧磁带收容室的一部分;
第二壁部,其将所述背面部与所述左侧面部彼此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述供带侧磁带收容室的一部分;以及
第一棱镜部,其从所述背面部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至所述右侧面部的至少一部分,折射或反射从记录重放装置的发光元件发出的、用于检测所述盒式磁带有无的光,以防止所述光线到达所述记录重放装置的感光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式磁带,其中,所述第一棱镜部和所述磁带盒是整体成型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式磁带,进一步包括第三壁部,其将所述背面部与所述第一壁部彼此连接在一起,并具有第二棱镜部,用于折射或反射来自所述记录重放装置的发光元件的、用于检测所述盒式磁带的有无的光,以防止所述光线到达所述记录重放装置的第二感光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盒式磁带,其中,所述第二棱镜部与所述磁带盒是整体成型的。
5.一种盒式磁带,包括:
磁带盒,其具有上面部、底面部、前面部、背面部、以及一对左右侧的侧面部;
设置在所述磁带盒中具有供带侧和卷带侧的一对磁带收容室;
卷绕在一对卷轴上的磁带,容纳在所述一对磁带收容室中;
第一壁部,其将所述背面部与所述右侧面部彼此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述卷带侧磁带收容室的一部分;
第二壁部,其将所述背面部与所述左侧面部彼此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述供带侧磁带收容室的一部分;以及
棱镜部,设置在所述底面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上,折射或反射从记录重放装置的发光元件发出的、用于检测所述盒式磁带有无的光,防止所述光线到达所述记录重放装置的感光元件,所述区域被所述背面部、所述左侧面部、以及所述第二壁部包围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盒式磁带,其中,所述棱镜部和所述磁带盒是整体成型的。
CNB2004100041756A 1999-06-10 2000-06-06 盒式磁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737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416499 1999-06-10
JP164164/1999 1999-06-10
JP17325899A JP3555507B2 (ja) 1999-06-10 1999-06-18 テープカセット
JP173258/1999 1999-06-18
JP31129899 1999-11-01
JP311298/1999 1999-11-01
JP338396/1999 1999-11-29
JP33839699A JP3562413B2 (ja) 1999-11-01 1999-11-29 テープカセット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090402A Division CN1144201C (zh) 1999-06-10 2000-06-06 盒式磁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42800A true CN1542800A (zh) 2004-11-03
CN1287373C CN1287373C (zh) 2006-11-29

Family

ID=27473911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417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8216C (zh) 1999-06-10 2000-06-06 盒式磁带
CNB0010904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4201C (zh) 1999-06-10 2000-06-06 盒式磁带
CNB20041000417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7373C (zh) 1999-06-10 2000-06-06 盒式磁带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417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8216C (zh) 1999-06-10 2000-06-06 盒式磁带
CNB0010904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4201C (zh) 1999-06-10 2000-06-06 盒式磁带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6587306B1 (zh)
EP (1) EP1059639B1 (zh)
CN (3) CN1248216C (zh)
DE (1) DE60024172D1 (zh)
HK (2) HK10331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4049C (zh) * 2000-09-01 2005-10-19 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磁带盒
JP2002093114A (ja) * 2000-09-20 2002-03-29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テープカセット
JP3558027B2 (ja) * 2000-09-28 2004-08-25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磁気テープカセット
DE102013225029A1 (de) * 2013-12-05 2015-06-1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binder zum Verbinden eines ersten Formelements mit einem zweiten Formel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61071A (en) 1979-10-19 1981-05-26 Tdk Corp Magnetic tape cassette
JPS58165795U (ja) 1982-04-28 1983-11-04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テ−プカセツト
US4740857A (en) 1983-07-25 1988-04-26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imited Tinted tape cassette having an optical tape sensing construction
DE3416481A1 (de) 1984-05-04 1985-11-07 Agfa-Gevaert Ag, 5090 Leverkusen Lichtkanalabdeckung fuer eine endabschaltvorrichtung eines kassettenmagnetbandes
DE3510874A1 (de) 1985-03-26 1986-10-09 Joachim 5303 Bornheim Gawanka Vorrichtung zur mehrfachnutzung der endabtastung eines kassettenbandes
JP2685444B2 (ja) 1987-04-06 1997-12-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磁気テープカセツト
JPH0276183A (ja) * 1988-09-12 1990-03-15 Sony Corp テープカセット
JPH02177069A (ja) 1988-09-13 1990-07-10 Sony Corp テープカセット
JPH02187975A (ja) 1989-01-13 1990-07-24 Toshiba Corp カセットテープ
JPH02223083A (ja) 1989-02-23 1990-09-05 Sony Corp テープカセット
US4993661A (en) 1989-05-12 1991-02-19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Tape cassette with tape leader detection improvements
US5390063A (en) * 1991-03-19 1995-02-14 Plitek Corporation Video cassette pressure flap
US5579191A (en) 1995-07-17 1996-11-2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Prism for a data cartridge
JPH11144431A (ja) 1997-11-13 1999-05-28 Tdk Corp 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JP2002093114A (ja) * 2000-09-20 2002-03-29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テープカセット
JP4285899B2 (ja) * 2000-10-10 2009-06-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溝を有する半導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069002A1 (en) 2005-05-06
US20030202279A1 (en) 2003-10-30
US6710974B2 (en) 2004-03-23
US6680819B2 (en) 2004-01-20
CN1277432A (zh) 2000-12-20
CN1542801A (zh) 2004-11-03
CN1248216C (zh) 2006-03-29
EP1059639A3 (en) 2002-02-06
CN1287373C (zh) 2006-11-29
US6587306B1 (en) 2003-07-01
DE60024172D1 (de) 2005-12-29
HK1033196A1 (en) 2001-08-17
EP1059639B1 (en) 2005-11-23
CN1144201C (zh) 2004-03-31
EP1059639A2 (en) 2000-12-13
US20030189792A1 (en) 2003-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9276C (zh) 火灾探测器
CN1287493C (zh) 卡用复合连接器
US7525096B2 (en) Miniature camera module with lens containing image sensor
CN1553446A (zh) 光记录介质
CN1682456A (zh) 多显示设备
CN101030021A (zh) 投影机
CN1305100A (zh) 光电烟雾探测器及烟雾探测部组件
CN1906520A (zh) 显微镜和试料观察方法
CN1239935C (zh) 光学元件、使用该光学元件的光收发器及其他光学装置
CN1499515A (zh) 碟片装置
CN1084659A (zh) 游戏终端
CN1287373C (zh) 盒式磁带
CN1407331A (zh) 谷物质量判断样品容器,判断器,样品排列夹具及方法
CN1074992C (zh) 印章制作装置
CN1175944C (zh) 镜头清洁设备和方法
CN1760034A (zh) 印字装置
US20140003092A1 (en) Sprea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AU2017204223A1 (en)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detection method
CN1472590A (zh) 电子摄像装置
CN1455296A (zh)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卷单元、闪光装置和装有镜头的摄影胶卷系统
CN1482517A (zh) 成像光学系统和用它的图像读取装置
CN1728273A (zh) 信息处理装置
CN1484831A (zh) 用于封装记录介质的盘盒
CN101051494A (zh) 盘装置
CN1290747C (zh) 盒子以及盒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900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129

Termination date: 2011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