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31838A - 内置微波炉 - Google Patents

内置微波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31838A
CN1531838A CNA00817878XA CN00817878A CN1531838A CN 1531838 A CN1531838 A CN 1531838A CN A00817878X A CNA00817878X A CN A00817878XA CN 00817878 A CN00817878 A CN 00817878A CN 1531838 A CN1531838 A CN 15318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hell
cooking room
microwave oven
air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081787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62904C (zh
Inventor
Н
李承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531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1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290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290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2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using microwav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42Cooling of the microwave components and related air circulation systems
    • H05B6/6423Cooling of the microwave components and related air circulation systems wherein the microwave oven air circulation system is also used as air extracting hoo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 Ovens (AREA)
  • Constitution Of High-Frequency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在厨房设备上作为设备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的内置式微波炉。在本发明的微波炉中,外壳前壁上有一个吸气格栅10和一个排气格栅20,一个侧通气道连接着吸气格栅10和排气格栅20。在侧通气道中靠近吸气格栅的前部有一个排风扇22,而隔墙60纵向安装在排风扇22后面的一个位置上。一个PCB支座70安装在形成于隔墙60后面的后通气道内,一个PCB安在该支座上。该微波炉运行时,被排风扇22的排风力从侧通气道排出的空气部分地流过PCB支座70以在流经侧通气道到达排气格栅20之前冷却PCB。

Description

内置微波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炉,更具体地说,涉及内置式微波炉,安装在厨房设备的预定位置上作为厨房设备的整体组成部分,并具有冷却结构以形成能够有效地冷却微波炉外壳内的各种发热元件的冷空气流。
现有技术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微波炉是一种使用高频电磁波穿透食物使其内部分子振动并发热而在短时间内烹调好食物的电子炉具。传统的微波炉分成两类:置于桌面上的台式微波炉,以及在燃气灶顶部与燃气灶结合并间接地作为通风罩的带通风罩的微波炉。
近年来,一些厨房电器如燃气炉和泡菜冰箱都被设计为内置式的以图跟上近来厨房系统紧凑化的潮流。这些内置厨房设备最好能与厨房电器协调地融合。
另外,传统的微波炉通常设计为从磁控管向烹调室内发出高频电磁波,穿透烹调室中的食物,使得食物分子振动发热而在短时间内烹调好食物。但是,这种传统微波炉的问题是只有一种用高频电磁波的加热方式,所以近来出现了具有除磁控管外的加热器的微波炉。这种微波炉除磁控管的高频电磁波外还使用其它加热器加热,以满足对多种加热方式和加热条件的要求。
这种微波炉中使用的除磁控管外的传统加热器的代表性例子是石英管加热器。在具有石英管加热器作为额外热源的微波炉中,石英管发出的热在烹调室内被强制对流以达到对流加热效果并将烹调室内的食物加热到较高温度。
还有一种类型的微波炉具有能产生较高温度热量并烤黄食物表面的卤素灯。在这种微波炉中,卤素灯安装在烹调室的顶壁和底壁上,向烹调室内发射热能和光能,使食物加热更快。当这种卤素灯安装在微波炉中时将产生很高温的热,因此有必要附加一个冷却设备有效地冷却卤素灯及其周围。
根据最近内置结构的厨房设备的结构趋势,消费者需要内置的微波炉。在这种微波炉中需要安装诸如卤素灯的额外加热器以实现多种加热方式和加热条件。
这种内置微波炉还被安置在厨房设备中作为器整体组成部分,仅在厨房设备的前端面露出微波炉的前壁以便使用者操作。因此有必要设计让空气仅流经微波炉的前壁的内置微波炉。
在这种内置微波炉运行时,除加热器外磁控管和安装在机箱内的高压变压器也产生高温热量。因此有必要在微波炉运行时用冷空气流冷却加热器和其它安装在内置微波炉的机箱内的发热元件。
在这种微波炉中,冷空气的气流通道必须安在微波炉的前壁。但是,这种内置微波炉的气流通道结构完全不同于其它传统微波炉的,所以不可能在这种微波炉中使用传统的气流通道结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进行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式微波炉,安装在厨房设备的预定位置上作为厨房设备的整体组成部分,并具有冷却结构以形成能够有效地冷却微波炉外壳内的各种发热元件的冷空气流。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置微波炉,包括:一个内置微波炉,包括一个外壳和一个安装在外壳内的用于加热其中食物的烹调室;还包括:一个吸气格栅,位于外壳前壁上对应烹调室上部的位置上,用于将空气吸入外壳内;一个排气格栅,位于外壳的前壁上,用于将空气从外壳内排出到大气中;一个侧通气道,形成在外壳的侧壁内,用于将来自吸气格栅的空气导向排气格栅;一个机箱空气导向通道,用于将来自吸气格栅的空气导向位于外壳内与侧通气道对侧位置上的机箱;一个排风扇,位于外壳内吸气格栅后的位置上,用于产生部分吸气力将空气通过格栅吸入外壳内;以及一个隔墙,安装在外壳内排气格栅后的位置上用于将形成在排风扇后面的通道分隔到分离的空气通道,从而由排风扇的吸气力吸入外壳内的空气在通过侧通气道流入排气格栅之前部分地经过形成在隔墙后的后通道到达形成在隔墙前的前通道。
本发明的这种微波炉使得足量的空气平稳地流过隔墙形成的通道,因此有效地冷却了安装在所述通道内的PCB。另外,还能形成足量的冷却空气流过微波炉的外壳内,从而在微波炉运行时有效地冷却各种发热元件。
附图简述
下面结合附图将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说明清楚。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内置微波炉的优选实施例的顶部透视图;
图2是图1中的内置微波炉的底部透视图;
图3的侧面视图显示了图1中的内置微波炉所含的机箱的构造;
图4是详细显示图1中的内置微波炉的构造的剖面图;以及
图5是详细显示了图1中的内置微波炉的顶部构造的平面图。
优选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其中相同的标号在不同的图中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和2是本发明中的内置微波炉的优选实施例的顶部和底部透视图。如图所示,该内置微波炉的外壳的前壁上设有一个吸气格栅10和一个排气格栅20。吸气格栅10位于前壁的上部用于将大气中的空气吸入外壳内以在微波炉运行时冷却发热元件。排气格栅位于前壁的下部,用于在空气流经微波炉内冷却各种发热元件后从微波炉的外壳中向大气中排出空气。
因为吸气格栅10和排气格栅20位于外壳的前壁上的前门30的上面和下面,通过吸气格栅10吸入的空气被导入烹调室的上部,而通过排气格栅20排出的空气在排出前流经烹调室的下部。
下面参照图1到图4说明该微波炉的内部构造和外壳内的空气循环。如图所示,用于将大气中的空气通过吸气格栅10吸入外壳内的吸气力部分地由位于上隔板12上的排风电机22产生。
从图4中可见,排风电机22安装在上隔板12上的图中左侧位置上,亦即与机箱40相对的位置上。排风电机22产生吸气力以通过吸气格栅10将空气吸入外壳内。隔墙60纵向安装在隔板12上排风扇22后的位置上。亦即,排风扇22和隔墙60安装在上隔板12的前部和后部位置上。
上述隔墙60将微波炉外壳内的上通道分为前通道和后通道,并引导由排风扇22产生的受压力的空气流,同时将空气流分成两股流过前通道和后通道。一个PCB支座70安装在上隔板12上的由隔墙60形成的后通道内,一块印刷电路板(PCB)安装在支座70上。
上述PCB支座70以预定的间隙从上隔板12的上表面上规则地隔出一块空间,从而将上隔板12上的空气通道分成上通道和下通道使空气流分别通过。因此,PCB被形成在支座70上的通道中的空气流有效地冷却。
上述PCB上印有电路,并载有许多电子设备,很容易受热损。因此需要用支座70上的通道内的空气充分冷却PCB,以维持PCB的正常功能并保证微波炉的运行可靠性。在本发明的微波炉中,上隔板12的下表面上安装了一个上加热器32a,所以加热器32a可能引起PCB受热损。因此,需要用支座70上的通道内的空气冷却PCB。
上述排风电机22从大气中将空气通过吸气格栅10吸入到外壳内,并将吸入的空气排出到一个在外壳的侧壁内形成的通道内。如图1和2所示,排风电机22产生的受压空气流在向回向下流之前通过一个在隔墙60的前部形成的空气出口22d排出。
亦即,从吸气格栅10流入的空气首先流经排风电机22,然后从电机22经空气出口22d排出。一部分从空气出口22d排出的空气向下流过一个在外壳的侧壁1c内形成的第一侧通气道22a(见图4),最后流经一个烹调室2的底壁2a和外壳的底壁1d之间的下部内通气道18c,然后通过排气格栅20从外壳内排出到大气中。
从排风电机22的空气出口22d排出的空气的其余部分被导回以流过PCB支座70,同时冷却PCB支座70,然后如图中箭头所示向下流过第一侧通气道22a。从侧通气道22a出来的空气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最后流经下部内通气道18c,然后通过排气格栅20从外壳内排出到大气中。
当空气从排风电机22的空气出口22a流向上述的PCB支座70时,隔墙60将防止沿着支座70所形成的上通道和下通道流动的空气流与流经具有排风电机22的前通气道的空气流混合。因此,流经PCB支座70的气流通过隔墙60与排风扇22隔开,从隔墙60后部流过,然后被导入第一侧通气道22a。
亦即,本发明的气流形成结构具有安装在上隔板12上前部位置的排风扇22和将隔板12上的通道分成前后通气道的隔墙60,将来自排风电机22的空气出口22d的空气流分成上述的两股空气流。来自排风电机22的空气出口22d的空气流一部分向下流,一部分往回流向PCB支座70。这股气流沿着PCB支座70的上下表面流动,流过上隔板12上的隔墙60的后部,然后被排风电机22的吸气力重新从空气出口22d排出。
在本发明的微波炉运行时,沿隔墙60流动的气流充分冷却支座70上的PCB。因此可以维持PCB的正常功能并保证本发明的微波炉的运行可靠性。
下面参照图3和4说明机箱和机箱内的气流的构造。如图4所示,上加热器32a安装在烹调室2的顶壁2b外,而下加热器32b安装在烹调室2的底壁2a外。在本发明的微波炉中,这两个加热器32a和32b是作为额外加热装置用于产生热量加热烹调室2中的食物的。
上隔板12位于所述烹调室2的顶壁2b之上,使得顶壁2b之上形成的通道被隔板12分成一个上部内通气道18a和一个上部外通气道17,而上加热器32a安装在上部通气道18a内。
在机箱40的顶壁上安装了一个上加热器冷却扇24,用于冷却上加热器32a。由上述冷却扇24所形成的受压气流从机箱40吸出以流入在上隔板12和烹调室2的顶壁2b之间形成的上部内通气道18a。因此,安装在上部内通气道18a内的上加热器32a被通气道18a中的气流适当地冷却。
如图所示,在上隔板12和烹调室2的顶壁2b之间形成的上部内通气道18a延伸到烹调室2的左侧壁,从而与在烹调室2的左侧壁外形成的第二侧通气道18b连通。侧隔板12a从上隔板12的左端向下延伸,以预定的间隙从烹调室2的左侧壁2c隔出一块空间,而第二侧通气道18b在烹调室的左侧壁2c和侧隔板12a之间形成。在本发明中,可以理解上隔板12和侧隔板12a可以形成一个单个的整体结构。
由上加热器冷却扇24形成的受压气流首先流经上部内通气道18a,同时冷却上加热器32a,然后向下流经第二侧通气道18b。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侧通气道18b向下延伸到一个烹调室2的底壁2a下的位置,所以可以从第二侧通气道18b通过排气格栅20向大气中排气。
来自上加热器32a的气流向下流经第二侧通气道18b,又流经水平放置的下通气道18c,然后通过所述通道18c的右侧开口端从通道18c排出。一个下隔板50从侧隔板12a的下端一个处于烹调室2的底壁2a之下的位置向右水平延伸出来,从而将形成在烹调室2的底壁2a之下的通道分成两个通道:下部内通气道18c和下部外通气道22b。第二侧通气道18b与下部内通气道18c连通,因此来自下部内通气道18c的气流通过排气格栅20从外壳内排出到大气中。
另外,在机箱40下的预定位置安装了一个下加热器冷却扇28,用于冷却下加热器32b。上述下加热器冷却扇28从机箱40吸入气流并冷却安装在烹调室2的底壁2a上的下加热器32b。
由下加热器冷却扇28形成的受压气流流经一个在烹调室2的底壁2a下形成的下加热器冷却通气道28a。因为上述下加热器32b安装在烹调室2的底壁2a上的预定位置上的下加热器冷却通气道28a内,在所述通气道28a内的气流将适当地冷却下加热器32b。
如图2所示,下加热器冷却通气道28a被设计为部分地与下部内通气道18c连通。亦即,下加热器冷却通气道28a的底壁连接着下隔板50,因此来自下加热器冷却通气道28a的气流流过下部内通气道18c,然后通过排气格栅20从外壳内排出到大气中。
图3和4还显示了在本发明的微波炉中的另一气流。如图所示,一个用于产生高频电磁波的磁控管44和一个用于向磁控管44供应高压电的高压变压器46安装在机箱40内的预定位置上。当本发明的微波炉运行时,磁控管44和高压变压器46将产生热量,所以必须冷却磁控管44和高压变压器46。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机箱40内的适当位置安装了一个机箱冷却扇26。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机箱冷却扇26竖直地安装在机箱40的一个内框架42上,使得风扇26能有效地在机箱40内形成冷却气流以冷却磁控管44和变压器46。在本发明中,可以理解上述风扇26可以在机箱40内以预定的角度倾斜以便有效地为磁控管44和变压器46形成冷却气流。在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风扇26安装在机箱40内的内隔板42上。但是,可以理解风扇26的安装结构可以从上述结构作出修改而不影响本发明的效果。
另外,可以理解机箱冷却风扇26的构造也可以自由地从上述结构作出修改,只要改动的构造能有效地产生受压冷却气流以适当地冷却机箱40内的诸如磁控管44和高压变压器46的发热元件。
如图所示,由机箱冷却风扇26形成的受压气流首先流经磁控管44和变压器46以冷却它们,然后通过导气管48被导向烹调室2。随后气流从烹调室2排出,并流向排气格栅20以最终通过所述排气格栅20从外壳内排出到大气中。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使得气流从烹调室排出并最终从外壳中排出的通气道结构可以包括一个排气单元,该排气单元具有一些在烹调室2的顶壁2b上形成的通风孔,其形成方式与传统微波炉一样。在具有这种通风孔排气单元的微波炉中,空气可能首先通过顶壁2b上的通风孔从烹调室2排出,如能会流经第二侧通气道18b,才最终通过排气格栅20从外壳排出到大气中。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微波炉的外壳内围绕机箱40安装了三个风扇。亦即,本发明的微波炉具有用于冷却上加热器32a的第一冷却扇24,用于冷却机箱40内的诸如磁控管44和高压变压器46的发热元件的第二冷却扇26,以及用于冷却下加热器32b的第三冷却扇28。上述三个冷却扇24、26和28一起产生所需的吸气力以将大气中的空气通过吸入格栅10吸入微波炉的外壳内,同时压缩空气,然后将吸入的空气导入机箱40,再使空气流经烹调室2、上内通气道18a和下加热器冷却通气道28a。
如图1所示,从吸气格栅10吸入的受压气流在排风电机22的吸气力作用下部分地流经在微波炉外壳的内侧壁上形成的第一侧通气道22a。其余的吸入空气通过空气入口6流入机箱40。这股通过入口6进入机箱40的空气由上述三个冷却扇24、26和28产生的吸气力所形成。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微波炉的操作效果和使用上、下加热器和/或磁控管的各种操作模式时炉内的气流。
当微波炉打开时,高压变压器46将高电压施加到磁控管44上,从而启动磁控管44。磁控管44因此产生高频电磁波并向烹调室2内辐射。在这种情况下,上、下加热器32a和32b可能根据所选的微波炉模式接通,因此加热器32a和32b将产生热量以辐射到烹调室2。
在除磁控管44还另外使用上、下加热器32a和32b的操作模式下,两个加热器32a和32b以及磁控管44都发热,所以必须形成冷却气流以冷却这些发热元件。因此,四个产生吸气力的元件,亦即排风电机22、上下加热器冷却扇24和28、以及机箱冷却扇26都启动以形成所需的吸气力。因此可以通过吸气格栅10从大气中吸入空气到外壳中,同时压缩这些空气以在所述外壳中形成所需的冷却气流,下面对此进行描述。
从吸气格栅10吸入的空气被部分地通过机箱40的空气入口6导入机箱40,同时其余的吸入空气被排风电机22的吸气力导入第一侧通气道22a。
导入机箱40的吸入空气作如下流动。亦即,上加热器冷却扇24形成一股受压气流。该气流从机箱40流入上部内通气道18a,并流经通道18a,同时冷却安装在烹调室2顶壁2b上的上加热器32a。从上部内通气道18a出来的气流向下流经形成在烹调室2侧壁2c外的第二侧通气道18b。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侧通气道18b的下端与沿着烹调室2的底壁2a外水平延伸的下部内通气道18c的入口端连通,因此来自第二侧通气道18b的气流将水平流经下部内通气道18c,从所述通道18c的出口端排出。然后,该股气流通过排气格栅20从外壳内排出到大气中。
另一方面,由机箱冷却扇26所形成的受压气流将在机箱40内流动,同时将诸如磁控管44和高压变压器46的发热元件冷却到所需的低温。然后,在压力下气流通过图3所示的导气管48从机箱40导入到烹调室2,并与加热烹调过程中食物所产生的烟和汽一起从烹调室2强制排出。亦即,受压气流与烟和汽一起通过烹调室2顶壁2b上的通风孔从烹调室2中排出,沿第二侧通气道18b与来自上部内通气道18a的气流一起向下流。这股穿过通道18b的向下气流最终以前述一样的方式通过排气格栅20从外壳排出到大气中。
另外,由排风扇22所形成的受压气流首先从空气出口22d排出。从空气出口22d出来的气流部分地向下流经第一侧通气道22a,同时该气流的其余部分向回流经PCB支座70形成通气道,从而冷却支座70上的PCB。从PCB支座70出来的气流沿第一侧通气道22a向下流。在这种情况下,隔墙60引导部分从空气出口22d出来的气流使其如上所述沿PCB支座70流动。这股沿着第一侧通气道22a向下流的气流到达烹调室2的底壁2a,从而最终通过排气格栅20从外壳内排出到大气中。
另一方面,位于机箱40的底壁外的下加热器冷却扇28从机箱40中吸出空气以形成受压冷却气流流过下加热器冷却通气道28a。这股冷却气流将在流经通道28a时冷却下加热器32b。
在本发明的微波炉中,下加热器冷却通气道28a的作用是为下加热器32b引导冷却气流。在图2中的优选实施例中,下加热器冷却通气道28a与引导来自上加热器32a的气流的第二侧通气道18b连接。亦即,在下加热器冷却通气道28a和第二侧通气道18b中流动的气流在图中烹调室2的底壁2a的左端部分的位置上混合,从而形成混合气流。这股混合气流流经下部内通气道18c,最终通过排气格栅20从外壳内排出到大气中。
工业应用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置微波炉,安装在厨房设备的预定位置上作为厨房设备的整体组成部分,并使得用于发热元件的冷却空气通过微波炉的前壁吸入和排出。因此可以提供一种微波炉,能有效地在外壳内形成冷却气流以冷却所述外壳内的各种发热元件。
尽管为了说明目的披露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能理解,可以对本发明作出修改、变化和替换而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披露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

Claims (10)

1.一种内置微波炉,包括一个外壳,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用于加热其中食物的烹调室,还包括:
一个吸气格栅,位于所述外壳前壁上对应烹调室上部的位置上,用于将空气吸入外壳内;
一个排气格栅,位于外壳的前壁上,用于将空气从外壳内排出到大气中;
一个排风扇,位于所述烹调室的顶壁上吸气格栅旁的前部位置上,用于产生吸气力将空气通过吸气格栅吸入外壳内;
一个隔墙,纵向安装在所述排风扇后的位置上;以及
一个内通气道,将吸气格栅吸入的空气引导到排气格栅,
其特征在于,被排风扇的吸气力吸入外壳内的空气部分地从形成在隔墙后的后通道流向形成在隔墙前的前通道,然后经内通气道流到排气格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微波炉,其特征在于,载有印刷电路板(PCB)的PCB支座安装在形成与隔墙后的所述后通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支座以预定的间隙从所述烹调室的顶壁隔出一块空间,使得空气沿着被PCB支座上下分开的上通道和下通道流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通气道包括一个形成在所述烹调室的一个侧壁和所述外壳的一个侧壁之间的侧通气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在外壳和烹调室之间的通道被一个隔板单元分成一个内通道和一个外通道,而排风扇和隔墙安装在所述隔板单元的上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单元包括:
一块上隔板,分隔所述烹调室的顶壁和所述外壳的顶壁之间的通道;
一块侧隔板,分隔所述烹调室的侧壁和所述外壳的侧壁之间的通道;以及
一块下隔板,分隔所述烹调室底壁和所述外壳底壁之间的通道,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侧隔板和下隔板连续地互相延伸,从而将烹调室和外壳之间的通道分成一个内通道和一个外通道。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内置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烹调室的顶壁和底壁上的内通道内还各安装了一个加热器,用于产生热量并辐射到所述烹调室中。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内置微波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引导空气的气流形成装置,以冷却安装在所述烹调室的顶壁和底壁上的内通道内的加热器。
9.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内置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在内通道内和外通道内流动的空气在排气格栅之前的位置混合。
10.一种内置微波炉,包括一个外壳,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用于加热其中食物的烹调室,还包括:
一个吸气格栅,位于所述外壳前壁上对应烹调室上部的位置上,用于将空气吸入外壳内;
一个排气格栅,位于外壳的前壁上,用于将空气从外壳内排出到大气中;
一个加热器,安装在所述烹调室外,用于产生热量并辐射到所述烹调室中;
一个第一内通气道,将空气从所述吸气格栅引导到排气格栅使其流过加热器;
一个排风扇,位于所述烹调室的顶壁上吸气格栅旁的前部位置上,用于产生吸气力将空气通过吸气格栅吸入外壳内;
一个隔墙,纵向安装在所述排风扇后的位置上;以及
一个第二内通气道,将空气从吸气格栅引导到排气格栅,
其特征在于,被排风扇的吸气力吸入外壳内的空气部分地流过隔墙,然后流经第二内通气道到达排气格栅,而在第一内通道和第二内通道内流动的空气在排气格栅之前的位置上混合。
CNB00817878XA 1999-12-27 2000-12-18 内置微波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290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1999-0063095A KR100389441B1 (ko) 1999-12-27 1999-12-27 빌트인타입 전자레인지
KR1999/63095 1999-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1838A true CN1531838A (zh) 2004-09-22
CN100362904C CN100362904C (zh) 2008-01-16

Family

ID=19630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1787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2904C (zh) 1999-12-27 2000-12-18 内置微波炉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528774B2 (zh)
EP (1) EP1243164B1 (zh)
JP (1) JP3750060B2 (zh)
KR (1) KR100389441B1 (zh)
CN (1) CN100362904C (zh)
AU (1) AU2030701A (zh)
DE (1) DE60039070D1 (zh)
WO (1) WO200104907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2230B (zh) * 2006-09-12 2011-04-13 Lg电子株式会社 烹调装置
CN101512234B (zh) * 2006-09-12 2011-05-18 Lg电子株式会社 烹调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21054B2 (ja) * 2002-06-05 2006-09-1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高周波加熱装置
KR100519264B1 (ko) * 2002-08-29 2005-10-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렌지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0499499B1 (ko) * 2002-12-26 2005-07-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업용 전자 레인지
AU2003303357A1 (en) * 2002-12-31 2004-07-22 Lg Electronics Inc. Microwave oven
KR100996351B1 (ko) 2003-04-07 2010-11-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레인지의 트림키트 어셈블리
WO2004111541A1 (ja) * 2003-06-13 2004-12-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電子レンジ
CN100376840C (zh) * 2003-06-30 2008-03-26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微波炉
EP1649220B1 (en) * 2003-07-21 2013-06-26 Lg Electronics Inc. Air flow system in an oven
US6878915B1 (en) 2004-03-19 2005-04-12 Maytag Corporation Air flow system for microwave cooking appliance
FR2868151B1 (fr) * 2004-03-25 2006-05-05 Brandt Ind Sas Ventilation interne d'un four a micro-ondes
US20060042622A1 (en) * 2004-08-26 2006-03-02 Searer Floyd A Wall-mounted range hood
US7780439B2 (en) * 2004-11-17 2010-08-24 Duncan Enterprises Kilns for the processing ceramics and methods for using such kilns
JP4603901B2 (ja) * 2005-02-15 2010-12-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ビルトイン型キッチン機器
KR100693147B1 (ko) * 2006-04-05 2007-03-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레인지
JP2010181102A (ja) * 2009-02-06 2010-08-19 Sharp Corp ビルトイン型加熱調理器
US20120152227A1 (en) * 2010-12-15 2012-06-2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Forced convection cooling of led lighting and electronics in a range hood appliance
US10281156B2 (en) * 2013-04-23 2019-05-07 Alto-Shaam, Inc. Zero clearance combination oven
US10024541B2 (en) * 2016-05-13 2018-07-17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Double oven applian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27274A (en) * 1978-08-21 1982-04-2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Ventilation system for combination microwave oven and exhaust vent
DE2934163C3 (de) * 1978-09-02 1982-01-21 Tokyo Shibaura Denki K.K., Kawasaki, Kanagawa Einbau-Mikrowellenherd
DE3407762C2 (de) * 1984-01-14 1985-12-05 Miele & Cie Gmbh & Co, 4830 Guetersloh Einbaubackofen, insbesondere Einbau-Mikrowellenherd
GB8402757D0 (en) 1984-02-02 1984-03-07 Microwave Ovens Ltd Oven systems
IT209172Z2 (it) * 1985-11-28 1988-09-16 Zanussi Elettrodomestici Forno a microonde da incasso.
JPH0482190A (ja) * 1990-07-24 1992-03-16 Toshiba Corp 電子レンジ
KR960015463B1 (ko) 1992-06-01 1996-11-14 마쯔시다덴기산교 가부시기가이샤 고주파가열장치
JP2825400B2 (ja) * 1992-08-26 1998-11-18 株式会社東芝 加熱調理器
KR960041905A (ko) * 1995-05-16 1996-12-19 구자홍 전자레인지의 공기유동구조
US5847377A (en) * 1997-06-04 1998-12-08 Daewoo Electronics Co., Ltd. Microwave oven provided with an improved cooling system
SE518645C2 (sv) * 1997-07-17 2002-11-05 Whirlpool Co Hushållasapparat med strömningsstyrorgan
KR100301904B1 (ko) * 1997-11-15 2001-11-22 구자홍 할로겐램프를구비한전자레인지의냉각장치
KR19990062782A (ko) * 1997-12-27 1999-07-26 윤종용 가스 배출용 가이드부를 갖는 전자렌지
US6344637B2 (en) * 1999-12-18 2002-02-05 Lg Electronics Inc. Cooling system for built-in microwave ove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2230B (zh) * 2006-09-12 2011-04-13 Lg电子株式会社 烹调装置
CN101512234B (zh) * 2006-09-12 2011-05-18 Lg电子株式会社 烹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243164A1 (en) 2002-09-25
EP1243164B1 (en) 2008-05-28
US6528774B2 (en) 2003-03-04
AU2030701A (en) 2001-07-09
CN100362904C (zh) 2008-01-16
US20020190063A1 (en) 2002-12-19
WO2001049078A1 (en) 2001-07-05
JP2003523494A (ja) 2003-08-05
KR100389441B1 (ko) 2003-06-27
KR20010060688A (ko) 2001-07-07
JP3750060B2 (ja) 2006-03-01
DE60039070D1 (de) 2008-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31838A (zh) 内置微波炉
CN100451453C (zh) 墙面安装型微波炉
CN1250912C (zh) 壁装式微波炉
CN1295943C (zh) 内装式微波炉
KR20090055329A (ko) 밴트그릴
CN1102219C (zh) 微波炉
CN1353273A (zh) 微波炉加热器系统
EP1221827B1 (en) Hood apparatus of ventilation hooded microwave oven
CN100351574C (zh) 壁装式微波炉
US10119706B2 (en) Home cooking appliance having a rear exhaust louver
KR100402587B1 (ko) 전자레인지의 공기유동시스템
CN1474093A (zh) 微波炉
KR100420319B1 (ko) 후드겸용 전자레인지 전장부품 냉각구조 및 조리실에어플로 구조
KR20050031781A (ko) 벽걸이형 전자렌지
KR20040059039A (ko) 후드겸용 전자레인지
KR101652999B1 (ko) 후드 겸용 전자레인지
KR100265644B1 (ko) 벽걸이형 전자레인지
CN1265126C (zh) 微波炉的结构
CN1273775C (zh) 嵌入式微波炉
KR100377740B1 (ko) 빌트인타입 전자레인지
KR101627379B1 (ko) 후드 겸용 전자레인지
KR100285842B1 (ko) 벽걸이형전자레인지
KR100377739B1 (ko) 빌트인타입 전자레인지
KR20010057092A (ko) 빌트인타입 전자레인지
KR20010057193A (ko) 빌트인타입 전자레인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512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