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24735A - 车辆中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车辆中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24735A
CN1524735A CNA2004100070956A CN200410007095A CN1524735A CN 1524735 A CN1524735 A CN 1524735A CN A2004100070956 A CNA2004100070956 A CN A2004100070956A CN 200410007095 A CN200410007095 A CN 200410007095A CN 1524735 A CN1524735 A CN 15247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passenger
ion
sensor
ion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070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30515C (zh
Inventor
佐佐木道明
姬木浩明
不破崇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a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a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a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an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24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24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3051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051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3/00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e.g. into the atmosphere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中和设备,装有一个离子发生器,配置在车辆的顶部与车辆内部顶部附近区域至少之一,以允许由离子发生器产生的离子指向乘客,以便使乘客充有的静电被中和。

Description

车辆中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中和设备,并更具体涉及用于中和车辆或乘客所充静电的车辆中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低湿度的干燥条件连续情形时,易于在充电体诸如乘客或车辆中充以静电,由于静电而引起各种麻烦发生。如果乘客的后背在车辆驾驶期间摩擦座椅,则人体、衣服及鞋子由于摩擦而充静电。此外,当试图在良好天气下行车时,由于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和车体与空气之间的摩擦车辆被充以静电。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乘客接触车辆的门把手,所充的静电放电,结果出现不舒服的感觉。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出版物No.2002-178859公开了一种中和设备。根据这一公开,图1和相关的说明中,作为减轻乘客不舒服感觉的应对措施,已建议提供一种结构,其中车辆装有离子发生器用于产生离子,当乘客操纵门锁按钮或门把手传感器时,允许离子发生器向乘客释放离子,从而中和在乘客中充的静电。
发明内容
然而,在本发明人对这种结构仔细研究时,由于其基本上没有考虑结构本身或另外对于乘客上下车的运动姿态,离子发生器没有选择而只配置在相对较低的位置,诸如门把手附近或点火钥匙插口附近,结果倾向于不能有效地进行中和。就是说,如果离子发生器只是放置在相对较低的区域,从离子发生器产生的离子难以适当地撞击到乘客的整个人体(特别是肩或臂),并可以想象中和充电颗粒要用延长的时间周期,否则引起不适当的中和结果,破坏了中和效果。
因而,本发明是在由本发明人进行的这种研究基础上完成的,其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中和乘客所充静电的车辆中和设备。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中,一种车辆中和设备包括:一个离子发生器,配置在车辆顶部及车内顶部附近区域至少之一处,以允许由离子发生器产生的离子指向乘客,从而中和乘客充有的静电。
换言之,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中,车辆中和设备包括:一个离子发生器,配置在车辆顶部及车内顶部附近区域至少之一处,用于产生离子;以及一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离子发生装置,以向乘客提供由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离子,从而中和乘客充有的静电。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以下附图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和进一步的特征,优点和好处将更为明显。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辆中和设备的示意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中安装了车辆中和设备的离子发生器的车辆位置一例的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中安装了车辆中和设备的离子发生器的车辆位置另一例的视图;
图4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离子发生器一结构图,其典型地位于车辆右侧中心支柱内部和上部;
图5的示意图典型地表示第一实施例中离子发生器的正电极和负电极指向;
图6的示意图表示第一实施例中作为从离子发生器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发出的离子结果的中和效果;
图7的示意图表示在第一实施例中,从离子发生器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缩短距离结果的情形下的中和效果;以及
图8的示意图表示从离子发生器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延长距离结果的情形下的中和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中和设备。而且,所有的附图中分别是,标号“FR”指示车体的前部,“R”指示视图的右侧,以及“UPR”指示车辆上部。
图1是一框图,表示当前提交的实施例的车辆中和设备的示意结构,图2是装有这种车辆中和设备的离子发生器的车辆V的位置的一例的视图,车辆的车厢是在向前的方向观察的,以及图3的视图表示装有这种车辆中和设备的离子发生器的车辆V位置的另一例子,车辆的车厢是在向右的方向观察的。
如图1所示,车辆中和设备S的组成是一个门锁传感器11,其检测车辆内的门锁按钮11a是否被操作,一个外部门把手传感器12,其检测车辆外的外部门把手12a是否被操作,一个内部门把手传感器13,其检测车辆内的内部门把手13a是否被操作,一个点火传感器14,其检测车辆的点火器14a是否被启动,一个速度传感器15,其检测车速,一个压敏传感器16,其检测乘客诸如驾驶者是否处于座位16a,以及一个PKB(停车制动)传感器17,其检测停车制动17a是否保持启动。
还装有中和控制器18,且门锁传感器11、外部把手传感器12、内部把手传感器13、点火传感器14、速度传感器15、压敏传感器16及PKB传感器17电连接到中和控制器18。此外,电连接到中和控制器18的还有定时器19和离子发生器20。
顺便来说,在车辆包括客车的情形下,虽然一般多个门锁传感器11、外部门把手传感器12、内部门把手传感器13及压敏传感器16可能分别位于对应于驾驶者座位、副驾驶者座位及左和右座位的位置,但为了描述的方便图1中只示出每一位置一个传感器。
如图2所示,在驾驶者座位侧,离子发生器20分别安装到位置A,位置B和位置C,位置A在车室灯21附近,灯21安装在配置在车厢内部车辆顶部RO的天花板(顶板)HL的中心区,位置B在地图灯23附近,地图灯23安装在天花板HL后视镜22区域后部,后视镜22在天花板HL的前部及车室灯21的前方,以及位置C在前支柱24上方和内侧。此外,如图3所示,离子发生器20分别安装在位置D和位置E,位置D在中心支柱25的内侧和上部,位置E在由乘客抓握的辅助抓握器26附近,即安装在天花板HL前支柱24与中心支柱25之间的区域。就是说这些位置A到E位于由乘客P诸如驾驶者操作的操作对象,及乘客在离开车辆期间通过的对象区域附近。即这些位置A到E是在考虑乘客的运动姿态,特别是驾驶者或乘客在其进入或离开车辆期间的行动或行为的运动姿态而确定的。
图4一般示出位于车辆右中心支柱25内侧上部的离子发生器20的结构视图,而图5是表示离子发生器20的正电极和负电极指向的示意图。
虽然离子发生器20一般包括一对电极,更具体来说如图4所示,位于中心支柱25内侧和上部的离子发生器20由一对用来发射正离子的正电极20A与发射负离子的负电极20B组成。每一正电极20A和负电极20B有尖锐的顶端,正电极20A与负电极20B彼此相对配置。
中心支柱25的向内和向上形成的是一个小的空间区30,其中有锥形正电极20A和负电极20B适配。在垂直方向配置在小空间区30的是支撑板31,其上固定保留有正电极20A和负电极20B的基座部分。而且,分别连接到正电极20A和负电极20B的基座部分的是导线32的端头,它们的另一端连接到中和控制器18。
进而,其中适配有正电极20A和负电极20B的空间区域30的开端指向车厢前方,并以电极防护盖33覆盖,以避免正电极20A和负电极20B的端头碰到乘客或障碍。
顺便来说,图4中虽然正电极20A位于上部而负电极20B位于下部,当然可以有另外的方式,使得正电极20A位于下部而负电极20B位于上部。此外,离子发生器20位于车室灯21附近A、地图灯23附近B、前支柱24的内部和上部C、及辅助抓握器26附近一般基本上有类似于图4的结构。
正电极20A和负电极20B的末端部分指向上车或下车的乘客。就是说如图5所示,安装在中心支柱25内侧和上部D的正电极20A和负电极20B的末端指向车辆前方。而且,对于安装在辅助抓握器26附近E的正电极20A和负电极20B,这些元件的末端部分指向下方。虽然没有示出,但这种情形可类似适用于安装在车室灯21附近A、地图灯23附近B及前支柱24内部和上部C的正电极和负电极,这些元件的末端部分指向这些上下车辆的乘客。
顺便来说,在当前提交的实施例中,门锁传感器11、外部门把手传感器12、内部门把手传感器13、点火传感器14、速度传感器15、压敏传感器16及PKB传感器17形成检测装置,且中和控制器18形成中和控制装置。
现在,在以下说明有上述结构的车辆中和设备的操作。
假设乘客诸如驾驶者由于衣服摩擦而充有正或负静电。一般来说,如果在充电的状态下乘客接触车辆的门把手试图下车,则所充静电放电,引起乘客遇到不舒服的感觉。
然而使用当前提交的实施例的车辆中和设备,乘客试图上车的发生或乘客保持在下车过程的情形被门锁传感器11、外部门把手传感器12、内部门把手传感器13、点火传感器14、速度传感器15、压敏传感器16和PKB传感器17检测到。当然,可配置使得乘客试图下车的发生和乘客保持在下车过程的情形,可使用这些传感器之一或使用这些传感器适当的组合检测。
例如,当试图下车时,由于乘客打开门把手并继而操作门把手,这些操作可分别由门锁传感器11和内部门把手传感器13检测。
此外,当试图下车时,由于车辆停止车速为零,这种情形的出现可由速度传感器15检测到,并进而由于发动机停止,这种状态的出现可由点火传感器14检测到。
此外,当试图下车时,由于施加停车制动,这种状态的出现可由PKB传感器17检测到,进而由于乘客离开座位,这种状态的发生可由压敏传感器16检测到。
此外,在乘客没有操作外部门把手而其它车外人员操作外部门把手以允许乘客下车的情形下,操作外部门把手的车外人员的出现可由外部门把手传感器12检测到。
假设所有的传感器有反应,来自门锁传感器11、外部门把手传感器12、内部门把手传感器13、点火传感器14、速度传感器15、压敏传感器16和PKB传感器17的各检测信号施加到中和控制器18,其响应这些输入信号并控制配置在各部件中的离子发生器20,从而引起离子发生器20发射并提供离子。
并且这些离子发生器20开始发射并提供离子,定时器19被启动,且中和控制器18鉴别在收到定时器19的信号之后是否已经过了一定的时间间隔。然后,在经过了一定的时间间隔后,中和控制器18中断离子发生器20发射和提供离子。
图6是一示意图,表示从一个离子发生器20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发射离子的结果的中和效果。
具体来说,如图6所示,离子发生器20一般这样操作,由于诸如库仑力的电作用,正离子(+)从正电极20A发射而负离子(-)从负电极20B发射。并如果乘客P充以正离子,则负离子指向乘客,负离子与正离子电荷配对。这结果是乘客的中和。
当这发生时,从正电极20A发射的正离子与从负电极20B发射的负离子彼此吸引,结果是形成正离子与负离子出现的区域(中和效果区域)36。如果被中和的对象(乘客)出现在这样的区域36,要被中和的对象即使出现任何正或负充电状态也能够被中和。
进而,其末端部分指向上下车的乘客的正电极20A与负电极20B的存在,使得要被中和的对象所充的静电被有效地中和。
这里,正电极20A和负电极20B之间的距离应当落入一定的范围。
图7是一示意图,表示一个离子发生器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缩短距离结果的情形下的中和效果,而图8是一示意图,表示一个离子发生器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延长距离结果的情形下的中和效果。
如图7所示,正电极20A和负电极20B之间距离被缩短的情形下,虽然在区域36中对于中和有效的离子浓度加强了,但正离子和负离子倾向于彼此配对,因而区域36的范围变窄。
反之,如图8所示,正电极20A和负电极20B之间距离被延长的情形下,虽然区域36范围变宽,但区域36中离子浓度最小,因而难以有效进行中和。
这样,就正电极20A和负电极20B之间距离L对中和设备的性能有显著影响来看,当前提交的实施例允许正电极20A和负电极20B之间距离L设置在等于或大于50mm及等于或小于100mm的值。就是说,在诸如客车车辆中,正电极20A和负电极20B之间距离L出现在小于50mm的值,则引起有效中和的区域36范围过窄,相反在电极20A和负电极20B之间距离L出现在超过100mm的值,则引起这种区域36中的离子浓度短缺,这两种情形结果都不宜实际使用。
如以上所述,使用当前提交的实施例结构,由于离子发生器20配置在以下至少位置之一,即车室灯21附近A、地图灯23附近B、前支柱24上方和内侧C、中心支柱25的内侧和上部D、以及辅助抓握器26附近E,使得离子发生器置于天花板,即车辆顶部或顶部附近,允许从各离子发生器20发射的离子适当地被引到与乘客的整个身体碰撞,包括肩部和臂,从而能够允许中和乘客充有的静电。
进而,由于这种离子发生器20的正电极20A端部和负电极20B端部指向上车或下车的乘客,能够有效中和乘客充有的静电。
而且,在上述当前提交的实施例的配置是使用门锁传感器11、外部门把手传感器12、内部门把手传感器13、点火传感器14、速度传感器15、压敏传感器16和PKB传感器17检测乘客下车的发生时,这些传感器任何一种组合使得能够检测到乘客下车的发生。
此外,离子发生器20只要位于车室灯21附近A、地图灯23附近B、前支柱24上方和内侧C、中心支柱25的内侧和上部D、以及辅助抓握器26附近E的任何之一或组合即可。
此外,离子发生器20可位于天花板,即顶部或顶部附近,而非车室灯21附近A、地图灯23附近B、前支柱24上方和内侧C、中心支柱25的内侧和上部D、以及辅助抓握器26附近E的区域。
而且,虽然当前提交的实施例是相对于下车乘客说明的,当然如果需要也能够把本发明用于上车乘客的情形。
在日本2003年2月25日提交的专利申请No.TOKUGAN 2003-047463全部内容在此结合以资对比。
虽然以上参照本发明一定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按照所述对于业内专业人员可有上述实施例的修改和变形。本发明的范围参照以下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1)

1.一种车辆中和设备,包括:
一个离子发生器,配置在车辆的顶部与车辆内部顶部附近区域至少之一,以允许由离子发生器产生的离子指向乘客,从而中和乘客充有的静电。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辆中和设备,还包括一个控制器,控制离子发生器,以引起由离子发生器产生的离子向乘客提供,从而中和乘客充有的静电。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车辆中和设备,还包括一传感器,检测上车和下车的乘客,
其中控制器响应检测上车和下车的乘客的传感器控制离子发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车辆中和设备,其中传感器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检测被启动的车辆的门锁按钮的门锁传感器、检测被启动的车辆的外部门把手的外部门把手传感器、检测被启动的车辆的内部门把手的内部门把手传感器、检测被启动的车辆点火的点火传感器、检测车速的速度传感器、检测乘客是否座在座位上的压敏传感器、以及检测被启动的车辆的停车制动的停车制动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辆中和设备,其中离子发生器布置在以下位置至少之一:安装在车辆天花板中心区的车室灯附近、安装在车辆天花板朝向车室灯区域处的地图灯附近、车辆的前支柱内侧和上部分、车辆的中心支柱内侧和上部分、以及乘客抓握的辅助抓握器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辆中和设备,其中离子发生器根据乘客上下车过程中出现的运动姿态配置在车辆内部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辆中和设备,其中离子发生器装有提供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正电极和负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车辆中和设备,其中离子发生器的正电极的末端部分和负电极的末端部分指向上下车辆的乘客。
9.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辆中和设备,其中离子发生器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距离为等于或大于50mm并等于或小于100mm的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辆中和设备,其中离子发生器操作给定的时间间隔以便向上下车的乘客发射离子。
11.一种车辆中和设备,包括:
离子产生装置,配置在车辆顶部与车辆内部的顶部附近区域至少之一处,用于产生离子;以及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离子产生装置,以便向乘客提供由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离子,从而中和乘客所充的静电。
CNB2004100070956A 2003-02-25 2004-02-24 车辆中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051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47463/2003 2003-02-25
JP2003047463A JP2004259527A (ja) 2003-02-25 2003-02-25 車両用除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4735A true CN1524735A (zh) 2004-09-01
CN1330515C CN1330515C (zh) 2007-08-08

Family

ID=32767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709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0515C (zh) 2003-02-25 2004-02-24 车辆中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151988B2 (zh)
EP (1) EP1453163B1 (zh)
JP (1) JP2004259527A (zh)
CN (1) CN1330515C (zh)
DE (1) DE602004006180T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9972A (zh) * 2017-05-16 2017-09-2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静电消除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73225A (ja) * 2007-04-25 2008-11-13 Sakae Riken Kogyo Co Ltd 車両用イオン発生装置
JP2008273224A (ja) * 2007-04-25 2008-11-13 Sakae Riken Kogyo Co Ltd 車両用静電気低減装置
JP5097456B2 (ja) * 2007-06-15 2012-12-1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乗員用除電装置
WO2009115650A1 (fr) * 2008-03-20 2009-09-24 Genie Et Environnement Sarl Dispositif ameliore de generation d'ions dans u n m i li eu gazeux
JP2012001210A (ja) * 2011-10-05 2012-01-05 Aisin Seiki Co Ltd 周辺監視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
JP6124020B2 (ja) * 2014-08-29 2017-05-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帯電電荷低減装置
JP6160606B2 (ja) 2014-12-26 2017-07-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JP6183383B2 (ja) * 2015-01-13 2017-08-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JP6248962B2 (ja) 2015-02-10 2017-12-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制動力発生装置
JP6217675B2 (ja) 2015-03-13 2017-10-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JP6380211B2 (ja) * 2015-04-02 2018-08-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
EP3693320A1 (en) * 2019-02-07 2020-08-12 thyssenkrupp Elevator Innovation Center, S.A. A passenger moving system comprising a static neutralizing device
US11785697B2 (en) * 2022-01-07 2023-10-10 Universal City Studio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electrostatic buildup for an attrac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94488A (ja) * 1982-09-21 1984-05-31 コンサン・パシフィック・インコ−ポレ−テッド 静電気を低減するための装置
DE3700362A1 (de) 1987-01-08 1988-07-21 Paul J M Haufe Einrichtung zur elektroklimatisierung des innenraums eines kraftfahrzeugs
US4911737A (en) * 1987-12-28 1990-03-27 American Environmental System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vironmental modification
JPH01305967A (ja) * 1988-06-02 1989-12-11 Fumio Fukushima ドライバー疲労防止器
US5095400A (en) * 1988-12-06 1992-03-10 Saito Kohki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iminating static electricity
JP2895130B2 (ja) 1989-01-23 1999-05-24 アメリカン、インバイランメンタル、システムズ、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ほゞ閉鎖された利用区域を選択された特性に調和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JPH0456625A (ja) * 1990-06-27 1992-02-24 Tachi S Co Ltd フレグランスコントローラ
JPH04339015A (ja) * 1991-05-14 1992-11-26 Nippondenso Co Ltd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H074797Y2 (ja) * 1991-09-26 1995-02-01 春日電機株式会社 直流除電器
DE4217199A1 (de) 1992-05-23 1993-11-25 Chemnitz Textiltech Forsc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chutz von Personen vor elektrostatisch bedingten Funkenentladungen beim Aussteigen aus einem Kraftfahrzeug
JPH0613948U (ja) * 1992-07-27 1994-02-22 株式会社村上開明堂 自動車のインナーミラー
JP3242772B2 (ja) * 1993-12-03 2001-12-25 アラコ株式会社 車両のエアコン吹出口構造
CN2249704Y (zh) * 1996-06-17 1997-03-19 毛寿祺 汽车用静电中和器
JP3319328B2 (ja) * 1997-04-01 2002-08-26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乗物用空調制御装置
JP2001155893A (ja) * 1999-11-25 2001-06-08 Toto Ltd 静電気スパーク防止器および静電気スパーク防止器を備えた装置
JP2002178859A (ja) * 2000-12-11 2002-06-26 Nissan Motor Co Ltd 乗員用除電装置
JP2002316528A (ja) * 2001-04-24 2002-10-29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空調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9972A (zh) * 2017-05-16 2017-09-2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静电消除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151988B2 (en) 2006-12-19
DE602004006180D1 (de) 2007-06-14
EP1453163B1 (en) 2007-05-02
US20040167679A1 (en) 2004-08-26
EP1453163A1 (en) 2004-09-01
JP2004259527A (ja) 2004-09-16
CN1330515C (zh) 2007-08-08
DE602004006180T2 (de) 2008-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24735A (zh) 车辆中和设备
EP1851076B1 (en) Vehicle accessories for enhancing smells
CN100360348C (zh) 防前冲安全装置的控制装置
CN101041342A (zh) 对象物检测系统、驱动装置、车辆
CN205468759U (zh) 一种汽车防追尾预警系统
JPH0616084A (ja) 自動車のフォグランプの光放射を視程に依存して制御するための装置
JP2008273224A (ja) 車両用静電気低減装置
ES2391436T3 (es)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de control para activar medios de protección de personas para un vehículo
JP2018147896A (ja) 輸送機関用帯電電荷低減部材及び輸送機関
CN208149164U (zh) 一种具有灯带提示的汽车车门
CN205498639U (zh) 车辆踏板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6968583U (zh) 一种车用影像及灭火辅助系统
JP2022025726A (ja) 整流装置
CN203580764U (zh) 驾驶室以及汽车
CN207663054U (zh) 一种可内调角度的盲区监测、并线辅助系统传感器
CN108583241A (zh) 确保汽车车门安全开启的装置及方法
JP2022026371A (ja) 整流装置
US20190143886A1 (en) Auxiliary brake light system for vehicle
JP4446653B2 (ja) 衝突対象判別装置
CN206525412U (zh) 一种车内灭蚊系统
CN212373319U (zh) 一种触发式隔板装置及汽车座椅
DE102014200826A1 (de) System, Funktionseinheit und Verfahren zur Erkennung einer Kollision eines Fortbewegungsmittels
JP2024033854A (ja) 車体への交流電圧・直流電流印加による車両の空力特性制御装置
CN107878305A (zh) 一种夜间车辆转弯智能照明系统
CN217778491U (zh) 全地形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