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12478A - 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12478A
CN1512478A CNA2003101233941A CN200310123394A CN1512478A CN 1512478 A CN1512478 A CN 1512478A CN A2003101233941 A CNA2003101233941 A CN A2003101233941A CN 200310123394 A CN200310123394 A CN 200310123394A CN 1512478 A CN1512478 A CN 15124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gray
voltage
scale
gray sh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233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0702C (zh
Inventor
足立贵子
盐见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124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24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070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070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52Improving the response spe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16Determination of a pixel data signal depending on the signal applied in the previous fram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具有液晶层及对液晶层施加电压的电极的液晶面板、以及对液晶面板提供驱动电压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根据按照一个垂直期间前的液晶面板的透射率预测值进行加工的一个垂直期间前的输入图像信号、和现在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的组合,将预先决定的,与现在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相对应的灰度电压过调节的驱动电压提供给液晶面板。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涉及适用于运动图像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可用于例如个人计算机、文字处理器、娱乐设备及电视机装置等。而且为了改善液晶显示装置的响应特性,得到高图像质量的运动图像显示,正在进一步进行研究。
日本专利特开平3-174186号公报(参照图1~图4)揭示了能够适合大屏幕、高清晰度的象素显示的液晶控制电路及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具体地说揭示的内容是,将液晶上施加的当前电压值与在下一场液晶上施加的电压值进行比较、运算,对电压值进行修正,通过这样来缩短液晶恢复时的响应时间。
关于该公报所揭示的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下面参照图13进行说明。图13表示修正前的电压数据在F4场从D1变为D5的情况。
如图13所示,在用V1及V5表示的电压比较小、也就是接近于公共电压而且V5-V1>0的关系成立时,由于液晶恢复速度慢,因此要使透射量变到规定值,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对于以反射模式使用扭曲向列型液晶(TN液晶;即Twisted Nematic液晶)的液晶面板,以液晶层不透过光的最小电压值为2.0V、液晶层透过最大量的光的最大电压值为3.5V的液晶面板为一例。在该液晶面板中,若设所加电压V1为2.0V,变化后的电压V5为2.5V,则透射量达到规定值的时间约为70~100msec。因而,响应所需要的时间为2场及2场以上,因此产生图像的拖尾现象。
V5越大,该响应时间越短,将达到在2场以内的33msec以内能够响应的程度。这样,在电压V5小于规定值时,在施加电压V5的场F4中,对电压数据进行修正,施加比电压V5高的电压。具体地说,在利用液晶控制电路对场F3与F4的数据进行比较时,由于该像素的电压变化量已知,所以利用数据修正器(参照该公报的图2),将场F4的数据从D5修正为D7。源极驱动器IC(参照该公报的图1)在场F4中根据前述修正电压数据D7,对源极信号线施加V7的电压。因而,能够改善液晶的恢复特性,在F4所示的1场内得到规定的透射量T5。
采用该液晶面板,通过施加例如3.0~3.5V电压V7,能够将响应时间改善为20~30msec。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得到运动图像不模糊的高图像质量,要求液晶能高速响应。采用特开平3-174186号公报所揭示的方法,液晶响应将实现高速化。但是,在液晶响应慢的条件下,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与液晶所加的电压值对应的液晶面板稳定状态的透射率与实际的液晶面板的透射率之间产生差异,因此不能正确进行电压值的修正。例如,由于低温环境下液晶响应速度下降,因此即使在中间灰度附近,恐怕也不能到达目标灰度等级。
另外,在从高灰度等级向灰度电压设定值中与接近极限的电压值对应的低灰度等级转移时,或者从低灰度等级向灰度电压设定值中与接近极限的电压值对应的高灰度等级转移时等情况下,由于对液晶面板的施加电压饱和,因此恐怕不能到达目标灰度。或者,在电压值修正方法的精度较低时,恐怕得不到满足实用要求的修正值,达不到目标灰度。这样,若在未到达目标灰度的状态下进行下一场的驱动,则误差将积累。其结果是,或在运动图像显示时产生因余像现象而导致的图形模糊,或者在运动图像的轮廓上显示亮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高图像质量的运动图像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具有液晶层及对所述液晶层施加电压的电极的液晶面板、以及对所述液晶面板提供驱动电压的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根据按照一个垂直期间前的所述液晶面板的透射率预测值进行加工的一个垂直期间前的输入图像信号、和现在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的组合,将预先决定的,与现在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相对应的灰度电压过调节的驱动电压提供给液晶面板,通过这样达到上述目的。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具有液晶层及对所述液晶层施加电压的电极的液晶面板、以及对所述液晶面板提供驱动电压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根据与一个垂直期间前的所述液晶面板的透射率预测值相对应的预测信号、以及现在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的组合,将预先决定的,与现在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相对应的灰度电压过调节的驱动电压提供给所述液晶面板。
所述一个垂直期间前的预测信号也可以根据按照二个垂直期间前的所述液晶面板的透射率预测值进行加工的预测信号、以及一个垂直期间前的输入图像信号的组合预先决定。
所述一个垂直期间前的预测信号最好是与现在垂直期间的所述液晶面板的透射率相对应。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使应该显示的灰度相应于液晶层上施加的电压电平而变化从而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对于将与二个信号中的各个信号相对应的灰度等级加以组合的每一灰度转移模式,至少设定将在一个垂直期间内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光学响应结束作为目标的目标灰度等级的设定装置;至少对所述液晶层施加与利用所述设定装置设定的所述目标灰度等级相对应的目标电压电平的电压施加装置;至少在所述电压施加装置对所述液晶层施加所述目标电压电平时对每个所述灰度转移模式设定所示液晶显示面板在一个垂直期间后实际到达的到达灰度等级的表;以及对于从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向第n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的灰度转移,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与第n个输入图像信号为不同的灰度等级的情况下,根据参考所述表得到的到达灰度等级,对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目标灰度等级进行修正的修正装置。另外,n为以上(含2)的自然数。
也可以是所述设定装置有选择地设定所述目标灰度等级、以及未达到所述目标灰度等级而且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能够显示的极限灰度等级,所述电压施加装置有选择地施加所述目标电压电平、以及与利用所述设定装置设定的所述极限灰度等级相对应的极限电压电平,所述表设定在所述电压施加装置有选择地施加所述目标电压电平及所述极限电压电平时的所述到达灰度等级。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使应该显示的灰度相应于液晶层所施加的电压电平而变化从而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对于将与二个信号的各个信号对应的灰度等级组合的灰度转移模式的每个模式,设定将使得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光学响应在一个垂直期间内完成作为目标的目标灰度等级的第一表;参照所述第一表设定所述目标灰度等级的第一设定装置;对所述液晶层施加与利用所述第一设定装置设定的所述目标灰度等级相对应的目标电压电平的电压施加装置;对每个所述灰度转移模式设定在所述电压施加装置对所述液晶层施加所述目标电压电平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在一个垂直期间后实际到达的到达灰度等级的第二表;参照所述第二表设定所述到达灰度等级的第二设定装置,以及根据对于从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向第n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的灰度转移由第二设定装置设定的所述到达灰度等级,对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目标灰度等级进行修正的修正装置。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使应该显示的灰度根据液晶层所施加的电压电平而变化从而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对于将与二个信号中的各个信号对应的灰度等级组合的灰度转移模式的每个模式,设定将使得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光学响应在一个垂直期间内完成作为目标的目标灰度等级及比所述目标灰度等级缓和的缓和灰度等级的第一表;参照所述第一表设定所述目标灰度等级或所述缓和灰度等级的第一设定装置;对所述液晶层施加与利用所述第一设定装置设定的所述目标灰度等级相对应的目标电压电平或与所述缓和灰度等级相对应的缓和电压电平的电压施加装置;对每个所述灰度转移模式设定在所述电压施加装置对所述液晶层施加所述目标电压电平或所述缓和电压电平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在一个垂直期间后实际到达的到达灰度等级的第二表;参照所述第二表设定所述到达灰度等级的第二设定装置;以及根据对于从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向第n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的灰度转移由所述第二设定装置设定的所述到达灰度等级,对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目标灰度等级进行修正的修正装置。
在本发明的第四或第五方面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最好所述第一表中设定的灰度转移模式数少于所述第二表中设定的灰度转移模式数。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将为了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显示而加在液晶层上的电压称为灰度电压Vg,例如在进行0级灰度(黑)~63级灰度(白)的全部64级灰度显示时,用V0表示进行0级灰度显示用的灰度电压,用V63表示进行63级灰度显示用的灰度电压Vg。在实施形态中所示例子的常黑方式(以下称为“NB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V0是最低的灰度电压,V63为最高的灰度电压。与此相反,在常白方式(以下称为“NW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则相反,V0是最高的灰度电压,V63成为最低的灰度电压。
在下面,将提供能够用液晶显示装置显示的图像信息的信号称为输入图像信号S,将相应于各输入图像信号S施加在像素上的电压称为灰度电压Vg。64级灰度的输入图像信号(S0~S63)分别与灰度电压(V0~V63)一一对应。灰度电压Vg是这样设定的,也就是使得施加各灰度电压Vg的液晶层在到达稳定状态时,形成与各输入图像信号S相对应的透射率(显示状态)。将这时的透射率称为稳定状态透射率。当然,灰度电压V0~V63的值可因液晶显示装置而异。
液晶显示装置例如采用隔行(interlace)驱动,将与一幅图像对应的一帧分割为2场,将各场中的与输入图像信号S相对应的灰度电压Vg加在显示部分上。当然,一帧也可以分割为3场以上(含3场),也可以是逐行驱动。在逐行驱动中,将各帧中的与输入图像信号S相对应的灰度电压Vg加在显示部分上。这里,将隔行驱动的1场或逐行驱动的一帧称为一个垂直期间。
为了检测过调节电压而进行的输入图像信号S的比较,在对于全部像素的各像素的前面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S与现在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S之间进行。在一帧的图像信号分割为多个场的隔行驱动情况下,也使用一帧前的对于该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S及上下行的输入图像信号S作为补偿信号,在一个垂直期间中提供与全部像素相当的信号。然后,比较前面场与现在场的这些输入图像信号S。
也有时将过调节的灰度电压Vg与规定的灰度电压(与现在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S相对应的灰度电压)Vg之差称为过调节量。另外,也有时将过调节的灰度电压Vg称为过调节电压。过调节电压可以是相对于规定的灰度电压Vg具有规定的过调节量的其它灰度电压Vg,也可以是为了过调节驱动预先准备的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也可以分别准备高压侧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及低压侧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作为将最高灰度电压(灰度电压中的电压值最高的灰度电压)及最低灰度电压(灰度电压中的电压值最低的灰度电压)过调节的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不是单纯记录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的1场前的输入图像信号S,而是记录与现在场的液晶面板的透射率(预测值)相适应经过适当加工的信号。由于将该信号与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进行比较及运算,因此能够更正确地进行电压值(电压电平)的修正。因而,能够防止产生在运动图像显示中因余像现象而导致的图像模糊,或防止在运动图像的轮廓上显示亮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的液晶面板的V-T曲线与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Vos及灰度电压Vg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的驱动电路10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液晶显示装置30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形态1的液晶显示装置30的响应特性说明图,与比较例1的响应特性一起显示输入图像信号S、透射率I(t)、预测信号及灰度信号。
图5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的驱动电路10a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实施形态2的OS参数表18。
图7所示为实施形态2的预测表19。
图8所示为简化的OS参数表18a的一个例子。
图9所示为简化的OS参数表18a的一个具体例子。
图10所示为用图9所示的OS参数表18a计算每32级灰度的与灰度转移模式相对应的灰度等级的OS参数表18b。
图11所示为在与图10的参数表18b相同条件下测量的9×9的矩阵状OS参数表18。
图12所示为实施形态3的预测表19的例子。
图13为特开平3-174186号公报所揭示的液晶面板驱动方法的说明图。
图14所示为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的驱动电路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所示为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的驱动电路100a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以下以垂直取向型的NB方式液晶显示装置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本发明不限定与此。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使用于水平取向型的NB方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具有垂直取向型液晶层水平取向型液晶层的NW方式液晶显示装置。另外,将以1场相当于1个垂直期间的隔行驱动方式液晶显示装置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本发明不限定与此,也可以使用于1帧相当于1垂直期间的逐行驱动方式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形态1
过调节驱动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过调节驱动是指将前面垂直期间(紧接前面的垂直期间)与现在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S加以比较,并对与现在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S相对应的灰度电压进行修正的液晶面板驱动法。将该比较、修正的灰度电压称为被过调节的电压。例如,在与现在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S相对应的灰度电压高于与前面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S相对应的灰度电压Vg时,是比与现在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S相对应的灰度电压高的电压,反之,在与现在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S相对应的灰度电压低于与前面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相对应的灰度电压Vg时,是指比与现在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S相对应的灰度电压Vg还要低的电压。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前面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S相应于现在场的液晶面板的透射率(预测值)进行适当加工。
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及灰度电压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除了灰度电压Vg(V0~V63)以外,也可以预先设定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Vos。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Vos包含与灰度电压Vg相比处于低电压侧的Vos(L)及处于高压侧的Vos(H),也可以分别设定多个不同的电压值。将高压侧的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Vos(H)(在多个的情况下为其最高值)设定为不超过驱动电路(驱动器,典型的是驱动器IC)的耐压的大小。另外,将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Vos与灰度电压(V0~V3加在一起设定为不超过驱动电路的位数。
下面参照图1具体说明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Vos及灰度电压Vg的设定。图1所示为电压-透射率(V-T)曲线与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Vos及灰度电压Vg的关系。在本实施形态中,灰度电压Vg(V0(黑)~V63)设定在从透射率显示最低值的电压以上至透射率显示最高值的电压以下的范围内。低压侧的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Vos(H)(例如从32级灰度的Vos(L)1至Vos(L)32)设定在0V以上不到V0(灰度电压Vg的最低值)的范围内。高压侧的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Vos(H)(例如从32级灰度的Vos(H)1至Vos(H)32)设定在高于V63(灰度电压Vg的最高值)的电压而不超过电路耐压值的范围内)。
另外,这些灰度电压Vg的灰度数及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Vos的灰度数可以在不超过驱动电路位数的范围内任意设定。也可以将低压侧的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Vos(L)的灰度数与高压侧的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Vos(H)的灰度数设定为不相同。
在本实施形态中,将灰度电压Vg(V0(黑)~V63)设定在透射率显示最低值的电压以上至透射率显示最高值的电压以下的范围内。但是,也可以将透射率显示最低值的电压设定在低压侧的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Vos(L)的范围内。另外,也可以将透射率显示最高值的电压设定在高压侧的过调节驱动电压Vos(H)的范围内。
在进行过调节驱动时所加的电压预先与输入图像信号S的变化对应决定,使用灰度电压Vg及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Vos中的任一电压。
例如,在与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相对应的灰度电压Vg高于与前面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相对应的灰度电压Vg时,将从灰度电压Vg与高压侧的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Vos(H)中选择的,比与现在场的输入图形信号S相对应的灰度电压Vg更处于高压侧的电压输入至液晶面板。过调节驱动中使用的电压是这样预先决定的,也就是使得在施加现在场的电压之后,在预先决定的规定时间(例如8msec)内,到达与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相对应的稳定状态的透射率。或者是这样预先决定,也就是使其到达利用眼睛观察不感到有不舒服感觉那样程度的透射率。
过调节驱动中使用的电压是相对于前面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例如64级灰度)与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64级灰度)的组合(但是,对于没有灰度变化的组合,过调节量为0)决定的。根据液晶面板的响应速度,可以有不需要过调节驱动的灰度组合。另外,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Vos的灰度数也可以适当变化。
进行过调节驱动的电路:比较例1
下面参照图14说明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驱动电路100的构成。
驱动电路100从外部接受输入图像信号S,将与其相对应的驱动电压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下面也称为“液晶面板”)115。驱动电路100具有图像存储电路111、组合检测电路112、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13及极性反转电路114。
图像存储电路111保持输入图像信号S的至少1幅的场图像。组合检测电路112将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与图像存储电路111中保持的前面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加以比较,将表示该组合的信号输出给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13。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13从灰度电压Vg与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Vos中检测出与组合检测电路112检测的组合相对应的驱动电压。极性反转电路114将用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13检测出的驱动电压变换为交流信号,提供给液晶面板(显示部)115。
下面说明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用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Vos进行过调节驱动的动作。例如,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13能够与64级灰度(6位)的输入图像信号S相对应,从7位(64个灰度电压Vg(V0~V63)及64个过调节电压Vos(高电压侧:Vos(H)1~Vos(H)32及低电压侧:Vos(L)~Vos(L)32))中检测出规定的过调节驱动用的驱动电压。
取恢复作为例子,设输入图形信号从S40在1场后切换为S63。输入图像信号S40保持在图像存储电路111中。组合检测电路112检测(S40、S63)。然后,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13对预先决定以使例如在1场以内达到与输入图像信号S63相对应的稳定透射率的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Vos(H)20进行检测,并将其作为驱动电压提供给极性反转电路114。该电压Vos(H)20通过极性反转电路114变成交流信号后提供给液晶面板115。
进行过调节驱动的电路:实施形态1
通常,现在场的液晶面板的透射率与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的前一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所规定的透射率一致。因此,在比较例1的图像存储电路111中记录了前一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
但是,一般液晶面板的响应时间因环境条件及驱动条件等而有很大变化。例如,在低温环境下,有时即使施加过调节电压,也不能到达所希望的透射率。这时,由于液晶面板115的透射率与图像存储电路111中保持的前一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所规定的透射率不一样,因此下一场应该施加的过调节电压产生误差。
为了消除该误差,只要不是单纯记录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的前一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而是记录与现在场的液晶面板的透射率相适应进行适当加工的信号即可。例如,其中有一种方法是,预测利用过调节电压在该场中将达到的透射率,再将与该预测透射率相对应的信号作为前一场的信号加以记录。
下面参照图2具体说明上述适当电路组合的一个例子。图2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的驱动电路10的结构示意图。另外,在图2中省略了说明中不需要的部分。
驱动电路10从外部接收输入图像信号S,将与其相对应的驱动电压提供给液晶面板15。驱动电路10具有组合检测电路12、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极性反转电路14、预测检测电路16及预测值存储电路17。
组合检测电路12将预测值存储电路17中保持的预测信号与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进行比较,将表示该组合的信号输出给预测值检测电路16及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预测检测电路16检测出与组合检测电路12检测出的组合相对应的预测信号。
预测值存储电路17保持用预测值检测电路16检测出的预测信号(预测值)。保持的预测信号(预测值)相当于输入图像信号的至少1幅的场图像。在1帧不分割为多个场时,预测值存储电路17至少保存相当于1幅的帧图像的预测信号(预测值)。
另外,过调节电压电路13从灰度电压Vg及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Vos中检测出与组合检测电路12检测的组合相对应的驱动电压。极性反转电路14将用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检测的驱动电压变换为交流信号,提供给液晶面板(显示部)15。
下面通过连续2场说明用预测值检测电路16检测的信号。例如,设对于某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对于每1场按S0、S128、S128的顺序变化。
在第1场,在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为S128时,设预测值存储电路17对于该像素保持信号S0。这时,组合检测电路12检测出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128和预测值存储电路17中保持的预测信号S0的组合(S0、S128)。预测值检测电路16根据利用组合检测电路12检测出的组合(S0、S128),检测出预先决定的预测信号S64,预测值存储电路17将其加以保持。
另一方面,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根据由组合检测电路12检测出的组合(S0、S128),检测出预先决定的灰度电压V160,将灰度电压V160作为驱动电压,提供给极性反转电路14。另外,在输入图像信号S没有变化时,驱动电压不进行过调节。例如,一旦组合检测电路12被检测出(S40、S40),则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将与S40相对应的灰度电压V40作为驱动电压,输出给极性反转电路14。
接着,在第2场,输入图像信号是S128。组合检测电路12检测出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128和预测值存储电路17中保持的预测信号S64的组合(S64、S128)。预测值检测电路16根据由组合检测电路12检测的组合(S64、S128),检测出预先决定的预测信号S96,预测值存储电路17将其加以保持。另外,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根据由组合检测电路12检测出的组合(S64、S128),检测出预先决定的灰度电压V148,将灰度电压V148作为驱动电压,提供给极性反转电路14。
用预测值检测电路16检测的预测信号最好是相当于施加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检测出的灰度电压时的1场后的透射率的信号。换句话说,1个垂直期间前的预测信号最好是与现在垂直期间的液晶面板的透射率相对应。
这样,若采用具有预测值检测电路16及预测值存储电路17的驱动电路10,则在对于某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每一场按S0、S128、S128变化时,灰度电压为V0、V160、V148,能够在连续的场中进行过调节驱动。即使响应速度慢,施加过调节电压,在1场以内未达到目标透射率时,这样连续进行过调节驱动也是有效的。
图3为本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电压施加时)。本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30是具有垂直取向型液晶层的NB方式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图2所示的驱动电路10及液晶面板15。
液晶面板15具有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基板21及滤色片基板(下面称为“CF基板”)22。这些基板都是利用众所周知的方法制成的。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30不限于TFT型液晶显示装置,但为了实现高响应速度,最好是TFT型或MIM(Metal Insulator Metal,金属-绝缘体-金属)型等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
在TFT基板21中,在玻璃基板31上形成由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构成的像素电极32,在它的液晶层27一侧的表面形成取向膜33。在CF基板22,在玻璃基板35上形成由ITO构成的对向电极(公用电极)36,在它的液晶层27一侧的表面形成取向膜37。
另外(未图示),还设置(未图示)用于限制液晶分子27a及27b的取向方向用的电极缝隙或凹凸形状,以此能利用电场或预倾斜角的影响来控制施加电压时的液晶分子27a及27b的倾斜方向。图3为这时的液晶分子27a及27b的取向示意图。图3所示的液晶分子27a及27b在施加电压倒向不同的方向(典型的是相差180°)。这样,若在1个像素区域内形成多个液晶分子27a、27b取向方向不同的区域,则能够以更小的单位使显示特性平均化,因此能够使视角特性均匀。
取向膜33、37是具有使液晶分子27a及27b垂直取向的性质的垂直取向膜,用例如一种有机高分子膜聚酰亚胺膜形成。取向膜33、37的表面分别向1个方向进行摩擦。将TFT基板21与CF基板22互相粘贴,使其摩擦方向互为反向平行,然后注入介电常数各向异性Δε为负的向列型液晶材料,得到垂直取向型液晶层27。液晶层27利用密封材料38进行密封。
在TFT基板21及CF基板22的外侧分别粘贴位相差补偿元件23及24,并使得摩擦方向与位相差补偿元件23、24的位相滞后轴垂直。一对偏光片(例如偏光板或偏光膜)25、26配置得使其吸收轴互相垂直,而且分别与前述摩擦方向相交45度的角度。
下面参照图2说明驱动电路10的具体构成。设输入图像信号S为6位(64级灰度)的、一场60Hz的循序信号。组合检测电路12对每个像素检测表示现在的输入图像信号S与预测值存储电路17中保持的预测信号的组合的信号(下面也称为组合信号)。检测出的组合信号输出给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及预测值检测电路16。
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从7位(低压侧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从0V至2V之间的32级灰度,灰度电压:从2.1V至5V之间的64级灰度,高压侧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从5.1V至7V之间的32级灰度)的信号中,检测出与利用组合检测电路12检测出的组合信号相对应的预先决定的驱动电压。这里检测出的驱动电压(信号)是60Hz,用极性反转电路14变换为交流信号后,供给液晶面板15。
另一方面,预测值检测电路16检测出与利用组合检测电路12检测的组合信号相对应的预先决定的透射率的预测值。这里,将检测出的预测信号(预测值)保持在预测值存储电路17中之后,输出给组合检测电路12,与下一场的输入图像信号进行比较(组合)。
在图4中,用实线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30的响应特性(透射率I(t))。在图4中,同时用虚线表示比较例1的响应特性(透射率I(t))。在比较例1中,是将前面垂直期间(紧接前面的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与现在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S进行比较,进行过调节驱动,而前面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没有相应于现在场的液晶面板的透射率进行加工。
在本实施形态中,在第二场中信号电平急剧变化,在第二及第三场中施加过调节的电压。借助于此,光学响应特性I(t)如实线所示,相对于比较例1得到了改善。
实施形态2
图5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的驱动电路10a的结构示意图。另外,在图5中省略了说明中不需要的部分。再有,为了方便起见,有时用S表示与信号S相对应的灰度等级。例如,有时将与信号S128相对应的灰度等级表示为S128。
驱动电路10a从外部接受输入图像信号S,将与其相对应的驱动电压供给液晶面板15。驱动电路10a具有组合检测电路12、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极性反转电路14、预测值检测电路16、预测值存储电路17、过调节(下面也称为“OS”)参数表18及预测表19。而且,OS参数表18及预测表19是存储电路中存储的、与灰度等级有关的信息的集合。
组合检测电路12将预测值存储电路17中保持的预测信号与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进行比较,将表示该组合的信号(组合信号)输出给预测值检测电路16。另外,组合检测电路12参照OS参数表18,检测与前述组合相对应的灰度等级,输出给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过调节预测值检测电路16参照预测表19,检测出与利用组合检测电路12检测的组合信号相对应的预测值(灰度等级)。下面将OS参数表18中设定的灰度等级也称为“OS参数”。
预测值存储电路17将利用预测值检测电路16检测的信号加以保持。保持的信号相当于输入图像信号S的至少一幅的场图像。在一帧不分割为多个场时,预测值存储电路17保存相当于至少一幅的帧图像的信号。
另一方面,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从灰度电压Vg及过调节驱动专用电压Vos中检测出与组合检测电路12输出的OS参数相对应的驱动电压。极性反转电路14将利用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检测的驱动电压变换为交流信号,供给液晶面板(显示部)15。
在OS参数表18中,对于每一将与二个信号的各个信号分别相对应的灰度等级加以组合的灰度转移模式,设定将在一场内使液晶面板15的光学响应完成作为目标的目标灰度等级。另外,在OS参数表18中,设定未达到目标灰度等级而且液晶面板15能够显示的极限灰度等级。极限灰度等级,换句话说,在NB方式液晶显示装置中,是与灰度电压的设定值中接近最大值的电压值相对应的高灰度等级,或者是与灰度电压的设定值中接近最小值的电压值相对应的低灰度等级。另外,极限灰度等级在NW方式液晶显示装置中,是与灰度电压的设定值中接近最大值的电压值相对应的低灰度等级,或者是与灰度电压的设定值中接近最小值的电压值相对应的高灰度等级。
图6所示为本实施形态的OS参数表18。在本实施形态的OS参数表18中,对每隔32级灰度的代表性的灰度转移模式,记录了与过调节电压相对应的目标灰度等级及极限灰度等级。对于其它的灰度转移模式,可根据表18中记录的灰度等级通过计算求出。
下面参照图6具体说明目标灰度等级及极限灰度等级。目标灰度电平是将在1场内使液晶面板15的光学响应完成作为目标的灰度等级,根据与预测值存储电路17中保持的预测信号相对应的灰度等级、和与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相对应的灰度等级的组合进行设定。即根据灰度转移模式来设定目标灰度等级。例如,根据预测值存储电路17中保持的信号S96和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128的组合(S96、S128),来设定目标灰度等级S147。
但是,有的情况下,根据预测信号和输入图像信号的组合(灰度转移模式),不得不设定达不到目标灰度等级的灰度等级。例如,在从低灰度的等级向与灰度电压的设定值中接近最大值的电压值相对应的高灰度等级转移的情况下(例如,从S0向S255转移的情况下),或在从高灰度电平向与灰度电压的设定值中接近最小值的电压值相对应的低灰度等级转移(例如,从S255向S0转移)的情况下,有时不得不设定达不到目标灰度等级的灰度等级。其理由是,由于在256级灰度的液晶面板15中,有时只能设定液晶面板15能够显示的从0级灰度(黑)至255级灰度(白)的某一个灰度等级。例如,在从S0向S255转移时,也有只能设定上限的灰度等级S255的情况,同样,在从S255向S0转移时,也有只能设定下限的灰度等级S0的情况。由于即使将与这些灰度等级S0及S255相对应的灰度电压加在液晶面板15上,施加电压也饱和了,因此未到达作为目标的灰度等级。换句话说,有时利用灰度转移模式,未能到达目标灰度等级,而且不得不设定液晶面板15能够显示的极限灰度等级。
这样,OS参数表18中存储的OS参数是为了在1场后达到目标灰度而决定的目标灰度等级,或者是未到达目标等级的极限灰度等级。但是,采用灰度转移模式时,液晶响应滞后,因此即使用设定的目标灰度等级,也有在一场后未达到目标灰度等级的情况。在本实施形态中,根据预测表19求出现在场实际到达的灰度等级的预测值,根据该预测值求出在现在场实际到达的灰度等级的预测值,根据该预测值来修正下一场的输入图像信号。
在预测表19中,对每个灰度转移模式,设定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通过极性反转电路14对液晶面板15施加目标电压电平或极限电压电平时,液晶显示面板在一场后实际到达的到达灰度等级。另外,所谓目标电压电平是与目标灰度等级相对应的电压值,所谓极限电压电平是与极限灰度电平对应的电压值。目标电压电平及极限电压电平根据灰度转移模式有选择地施加。
图7所示为本实施形态的预测表19。在本实施形态的预测表19中,对于每32级灰度的代表性的灰度转移模式,记录了利用过调节电压在该场中到达的灰度等级。例如,参照图6所示的OS参数表18,在施加与预测信号S96和输入图像信号S128的组合(S96、S128)相对应的目标灰度等级S147的目标电压电平时,一场后实际到达的到达灰度等级是S125。在图7所示的预测表19中,与组合(S96、S128)相对应,记录了到达灰度等级S125。表19中记录的灰度等级是通过预先测定求出的,对于其它的灰度转移模式,可根据表19中记录的灰度等级通过计算求出。
下面通过连续2场说明本实施形态的驱动电路10a的动作。设输入图像信号为8位。例如,设对于某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S每一场按S255、S64、S128的顺序变化。
在第一场,在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为S64时,设预测值存储电路17对该像素保持信号S255。这时,组合检测电路12检测出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64和预测值存储电路17中保持的信号S255的组合(S255、S64)。还有,从OS参数表18检测出与该组合相对应的OS参数S0,输出给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也就是说,组合检测电路12根据OS参数表18,设定与输入图像信号S64和预测信号S255的组合(S255、S64)相对应的OS参数S0。换句话说,组合检测电路12是根据灰度转移模式有选择地设定目标灰度等级及极限灰度等级的设定装置。
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检测出与OS参数S0相对应的灰度电压V0,将灰度电压V0作为驱动电压,提供给极性反转电路14。极性反转电路14将利用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检测出的驱动电压(灰度电压V0)变换为交流信号,供给液晶面板15。换句话说,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及极性反转电路14是有选择地向液晶层施加与利用设定手段(组合检测电路12)设定的目标灰度等级相对应的目标电压电平及与利用设定手段(组合检测电路12)设定的极限灰度等级相对应的极限电压电平的电压施加装置。
另一方面,预测值检测电路16根据利用组合检测电路12检测出的组合(S255、S64),从预测表19检测出预测信号S134,预测值存储电路17将其加以保持。
接着,在第二场,输入图像信号是S128。组合检测电路12检测出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128和预测值存储电路17中保持的预测信号S134的组合(S134、S128),从OS参数表18通过计算检测出与该组合相对应的OS参数S120,输出给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检测出与OS参数S120相对应的灰度电压V120,将灰度电压V120作为驱动电压,供给极限反转电路14。
另外,预测值检测电路16根据利用组合检测电路12检测出的组合(S134,S128),从预测表19通过计算检测出预测信号S128,预测值存储电路17将其加以保持。
下面更具体说明利用组合检测电路12进行的检测动作。在该例中,从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S255)向第n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S64)进行灰度转移。换句话说,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和第n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与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和第n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组合(S255、S64)相对应的OS参数S0、和与组合(S255、S64)相对应的预测信号S134的灰度等级不相同。换句话说,为了利用第n个输入图像信号使灰度等级从S255向S64转移,对第n个输入图像信号S64进行修正,即使施加与修正的第n个输入图像信号(OS参数)S0相对应的电压,一场后实际到达的到达灰度等级也是S134。
在设利用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目标灰度等级为S128的情况下,最好根据实际到达的到达灰度等级S134对n+1个输入图像信号S128进行修正。因此,组合检测电路12从OS参数表18通过计算检测出与组合(S134、S128)相对应的OS参数S120,输出给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
根据以上说明,组合检测电路12可以说是这样的修正装置,即对于从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255)向第n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S64)的灰度转移,在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与第n个输入图像信号不同灰度等级时,根据参照预测表19得到的到达灰度等级(S134),对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S128)的目标灰度等级进行修正的修正装置。判断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与第n个输入图像信号是否是不同的灰度等级,可利用例如组合检测电路12进行。另外,也可以将OS参数与预测信号(到达灰度等级)加以比较,以代替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与第n个输入图像信号的比较,或与其一起进行;或者也可以将第n个输入图像信号与预测信号(到达灰度等级)加以比较。
另一方面,在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与第n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等级相同时,由于灰度等级没有变化,因此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灰度等级)、第n个输入图像信号(灰度等级)、OS参数和预测信号(到达灰度等级)均为相同数值。例如,在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为S128及第n个输入图像信号为S128时,从图6所示的OS参数表18可知,OS参数为S128,从图7所示的预测表19可知,预测信号(到达灰度等级)为S128。这样,在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与第n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等级相同时,换句话说,在OS参数与预测信号(到达灰度等级)为相同值时,也可以根据OS参数,对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目标灰度等级进行修正。
如上所述,在从高灰度向低灰度转移时(例如从S255向S0转移),或在从低灰度向高灰度转移时(例如从S0向S255转移),即使施加过调节电压,也由于对液晶面板15的施加电压饱和,因此有时未能到达目标灰度等级。另外,由于在低温环境下液晶响应速度降低,因此即使在中间灰度附近,也恐怕不能到达作为目标的灰度等级。采用本实施形态,由于根据现在场中实际到达的灰度等级的预测值,对下一场的输入图像信号进行修正,因此作为目标的灰度等级与实际到达的灰度等级的误差将慢慢消除。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组合检测电路12是参照OS参数表18来设定OS参数的,但也可以没有OS参数表,仅通过计算来设定OS参数。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OS参数表18中是对每32级灰度的代表性的灰度转移模式记录灰度等级,但也可以用对于每一级灰度的灰度转移模式记录灰度等级的OS参数表。例如,若是256级灰度的液晶面板,也可以采用256×256矩阵的OS参数表。通过采用这样详细的OS参数表,具有的优点是不需要通过计算来设定OS参数,同时精度高。但是,其缺点是为了生成OS参数表,要花费功夫和时间。关于这一缺点,将在下述的实施形态3中详细叙述。
比较例2
图15为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的驱动电路100a的结构示意图。另外,将具有与比较例1的构成要素实质上相同功能的构成要素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并省略其说明。另外,在本比较例中参照的OS参数表是图6所示的9×9的矩阵状表。分别将图6中的“预测信号”及“输入图像信号”分别改称为“前面场的输入图像信号”及“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
驱动电路100a与实施形态2相同,具有OS参数表118。在本比较例中,将前面垂直期间(紧接前面的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S与现在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S进行比较,参照OS参数表118,进行过调节驱动。因而,在本比较例中,前面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S没有相应于现在场的液晶面板115的透射率而进行加工。
与实施形态2相同,设对于某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每一场按S255、S64、S128的顺序变化。在第一场,在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为S64时,设图像存储电路111对该像素保持前一场的信号S255。组合检测电路112检测现在场和前面场的输入图像信号的组合(S255、S64),再根据该组合,从OS参数表118检测出OS参数S0,输出给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13。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13检测出与OS参数S0对应的灰度电压V0。
在第二场,输入图像信号是S128。组合检测电路112检测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128和图像存储电路111中保持的前面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64的组合(S64、S128)。然后,从OS参数表118,检测出与该组合相对应的OS参数S176,输出给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13。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13检测出与OS参数S176相对应的灰度电压V176,将灰度电压V176作为驱动电压提供给极性反转电路114。
即使输入图像信号S同样变化,在实施形态2和比较例2中,利用组合检测电路检测出的OS参数也不同。具体地说,在实施形态2中,OS参数在2场中从S0变为S120,与此不同的是,在比较例2中是从S0变为S176。在比较例2中,由于第二场的OS参数比实施形态2大幅度增大,因此该像素的液晶层的透射率提高。所以,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图像在该像素部分比原来的图像要亮,看上去有不协调的感觉。
实施形态3
本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具有与实施形态2的驱动电路10a相同的构成,因此省略关于驱动电路的构成及动作的说明。但是,本实施形态的驱动电路的OS参数表18及预测表19与实施形态2不同。
为了正确决定OS参数,必须对各灰度转移模式实际测量灰度等级。例如,对于各灰度转移模式,为了确定在一场内到达目标灰度等级的灰度电压,必须反复进行改变电压的测量。该测量作出需要工夫和时间,成为使制造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
在本实施形态中,为了节省该功夫和时间,采用比较小的OS参数表18a,换句话说,是采用简化的OS参数表18a,对于表18a中没有记录的灰度转移模式,则从表18a中记录的灰度等级通过计算求出。
图8所示为简化的OS参数表18a的一个例子。作为用图8所示的表18a对于表18a中没有记录的灰度转移模式的计算灰度等级的方法,可以举出下述的计算方法。
对于(预测信号、输入图像信号)=(a0、b0),设a=(用128除a0的余数),b=(用128除b0的余数)。例如,若设a0<128,而且b0<128,则a=a0,而且b=b0。在a≤b时利用OS参数=A+[(B-A)×b+(E-B)×a]/128求出,在a>b时,利用OS参数=A+[(D-A)×a+(E-D)×b]/128求出。
图9所示为简化的OS参数表18a的一个具体例子。下面参照图9说明OS参数表18a为3×3的矩阵状表的情况。在该表18a中,对于每128级灰度的代表性的灰度转移模式,记录了与过调节电压相对应的灰度等级。若用该表18a,将(预测信号、输入图像信号)=(64、96)的灰度转移模式的情况下的灰度等级代入上述式中求出,则OS参数=0+[(168-0)×96+(128-168)×64]/128=106。
但是,由于一般液晶面板的响应时间因灰度转移模式而有很大变动,不能用一次函数描述,因此通过计算得到的OS参数与通过测量得到的OS参数之间存在差异。
图10是用图9所示的OS参数表18a计算与每32级灰度的灰度转移模式相对应的灰度等级的OS参数表18b。换句话说,图10的表18b是从3×3的矩阵状表18a展开为9×9的矩阵状表的。图11是通过相同条件下的测量而得到的9×9的矩阵状的OS参数表18。
若比较图10的表18b与图11的表18,则可知因灰度转移模式的不同而对应的灰度等级存在差异。为了考虑到该差异决定下一场的适当的OS参数,在本实施形态中,设正确预测现在场的液晶面板的显示状态,使预测表中设定的灰度转移模式数比OS参数表中设定的灰度转移模式数要多。
通常OS参数表中存储的OS参数是决定得使在一场后能够到达目标灰度等级,但因灰度转移模式的不同,有时会产生图像噪声。在这样情况下,为了不产生图像噪声,有时也设定和缓的OS参数。在本实施形态中,根据灰度转移模式,设定与1场后到达目标灰度等级相比相当缓和的灰度等级。换句话说,在本实施形态的OS参数中,对于将与二个信号的各个信号分别相对应的灰度等级组合的灰度转移模式的每一个,设定将在一场内使液晶面板15的光学响应完成作为目标的目标灰度等级或比目标灰度等级要缓和的缓和灰度等级。其结果是,与不进行过调节驱动的情况相比,液晶的响应加快,但也包含在一场后未到达目标灰度等级的灰度转移模式。另外,在本实施形态的OS参数中,也设定实施形态2中所述的极限灰度等级。
图12所示为本实施形态的预测表19的例子。本实施形态的预测表19为9×9的矩阵状,对于各灰度转移模式,预先测定、记录利用过调节电压在该场后实际到达的灰度等级。
下面通过连续2场说明本实施形态的驱动电路的动作。例如,设对于某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S每一场按S128、S0、S128的顺序变化。另外,以下的参考符号表示图5所示构成要素。
在第一场中,在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为S0时,设预测值存储电路17对该像素保持信号S128。这时,组合检测电路12检测出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0和预测值存储电路17中保持的信号S128的组合(S128、S0)。还根据OS参数表18b检测出与该组合对应的OS参数S0,输出给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检测出与OS参数S0相对应的灰度电压V0,将灰度电压V0作为驱动电压,提供给极性反转电路14。
另一方面,预测值检测电路16与利用组合检测电路12检测出的组合(S128、S0)相对应,根据预测表19检测出预测信号S28,预测值存储电路17将其加以保持。
接着,在第二场,输入图像信号是S128。组合检测电路12检测出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128和预测值存储电路17中保持的预测信号S28的组合(S28、S128)。又,组合检测电路12从OS参数表18b通过计算检测出与该组合相对应的OS参数S159,输出给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过调节电压检测电路13检测出与OS参数S159相对应的灰度电压V159,将灰度电压V159作为驱动电压,提供给极性反转电路14。
另一方面,预测值检测电路16相应于利用组合检测电路12检测出的组合(S28、S128),根据预测表19检测出预测信号S128,预测值存储电路17将其加以保持。
这样,采用本实施形态的驱动电路,在对于某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每一场按S128、S0、S128变化时,灰度电压成为V128、V0、V159。
本实施形态中所述的输入图像信号的变化和灰度电压变化的关系只不过是一个例子,会因液晶面板的特性、驱动条件、甚至OS参数的精度及对表进行插补用的计算方法的不同等而发生变化。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OS参数表是3×3的矩阵状表,预测表是9×9的矩阵状表,但这只不过是一个例子,这些表的灰度转移模式数并不限定于此。预测表的灰度转移模式数只要是能够补偿因简化OS参数表而产生的误差的程度即可。例如,预测表中设定的灰度转移模式数设定为比OS参数表中设定的灰度转移模式数多。
最好是OS参数表18越简化,预测表19越是详细设定。因而,通过简化OS参数表18,可使测量OS参数用的实验次数减少,但有时测量预测值用的实验次数增多。但是,由于测量OS参数用的实验与测量预测值用的实验相比,需要更花费时间和功夫,因此,即使测量预测值用的实验次数即使多少增加一些,还是有测量OS参数用的实验次数减少的优点。下面具体说明其理由。
例如,为了决定与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S128和预测值存储电路17中保持的信号S0的组合(S0、S128)相对应的OS参数S168,必须首先施加V0,在下一场施加V168(V0→V168),确认在一场中变成与S128相对应的透射率。但是,由于下一场的电压是V1 68这样的事实不是预先判明的,因此例如像(V0→V167)或(V0→V166)那样,反复改变电压进行测量,每一次都进行确认透射率的操作是必要的。
另一方面,在相同灰度转移模式中进行预测表的参数测定时,由于OS参数已经决定,因此只通过(V0→V168)的一次测量就能够完成。另外,为了测量OS参数,反复改变电压进行测量,以此积累可用作为预测值的数据,因此即使对于OS参数表18中设定的灰度转移模式以外的灰度转移模式测量预测值时,也不一定必须对于全部灰度转移模式进行测量。例如,即使在OS参数表18是3×3的矩阵状表、预测表19是9×9的矩阵状表的情况下,为了测量预测值,也不一定必须进行9×9-3×3的72次的实验。因而,可望减少测量预测值用的实验次数。
比较例3
本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与比较例2相同的构成(参照图1 5)。另外,在本比较例中参照的OS参数表118是图9所示的3×3的矩阵状表,分别将图9中的“预测信号”及“输入图像信号”改称为“前面场的输入图像信号”及“现在场的输入图像信号”。
对于某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S与实施形态3相同,设每一场按S128、S0、S128的顺序变化。OS参数相对于(S128、S0)的组合为S0,在下一场中,相对于(S0、S128)的组合为S168。因而,在对于某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每一场按S128、S0、S128变化时,灰度电压为V128、V0、V168。
比较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在该像素部分比原来的图像要亮,看上去有不协调的感觉。
利用本发明,能够提供能更合适判断过调节电压的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减轻液晶响应的不足与过头,因此能够防止在运动图像显示中因余像现象而产生的图像模糊及运动图像轮廓出现亮点,能够进行高图像质量的运动图像显示。

Claims (10)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具有液晶层及对所述液晶层施加电压的电极的液晶面板、以及对所述液晶面板提供驱动电压的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根据按照一个垂直期间前的所述液晶面板的透射率预测值进行加工的一个垂直期间前的输入图像信号、和现在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的组合,将预先决定的,与现在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相对应的灰度电压过调节的驱动电压提供给液晶面板。
2.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具有液晶层及对所述液晶层施加电压的电极的液晶面板、以及对所述液晶面板提供驱动电压的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根据与一个垂直期间前的所述液晶面板的透射率预测值相对应的预测信号、以及现在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的组合,将预先决定的,与现在垂直期间的输入图像信号相对应的灰度电压过调节的驱动电压提供给所述液晶面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垂直期间前的预测信号根据按照二个垂直期间前的所述液晶面板的透射率预测值进行加工的预测信号、以及一个垂直期间前的输入图像信号的组合预先决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垂直期间前的预测信号与现在垂直期间的所述液晶面板的透射率相对应。
5.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使应该显示的灰度相应于液晶层上施加的电压电平而变化从而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
对于将与二个信号中的各个信号相对应的灰度等级加以组合的每一灰度转移模式,至少设定将在一个垂直期间内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光学响应结束作为目标的目标灰度等级的设定装置;
至少对所述液晶层施加与利用所述设定装置设定的所述目标灰度等级相对应的目标电压电平的电压施加装置;
至少在所述电压施加装置对所述液晶层施加所述目标电压电平时对每个所述灰度转移模式设定所示液晶显示面板在一个垂直期间后实际到达的到达灰度等级的表;以及
对于从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向第n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的灰度转移,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与第n个输入图像信号为不同的灰度等级的情况下,根据参考所述表得到的到达灰度等级,对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目标灰度等级进行修正的修正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装置有选择地设定所述目标灰度等级、以及未达到所述目标灰度等级而且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能够显示的极限灰度等级,
所述电压施加装置有选择地施加所述目标电压电平、以及与利用所述设定装置设定的所述极限灰度等级相对应的极限电压电平,
所述表设定在所述电压施加装置有选择地施加所述目标电压电平及所述极限电压电平时的所述到达灰度等级。
7.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含
使应该显示的灰度相应于液晶层所施加的电压电平而变化从而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
对于将与二个信号的各个信号对应的灰度等级组合的灰度转移模式的每个模式,设定将使得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光学响应在一个垂直期间内完成作为目标的目标灰度等级的第一表;
参照所述第一表设定所述目标灰度等级的第一设定装置;
对所述液晶层施加与利用所述第一设定装置设定的所述目标灰度等级相对应的目标电压电平的电压施加装置;
对每个所述灰度转移模式设定在所述电压施加装置对所述液晶层施加所述目标电压电平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在一个垂直期间后实际到达的到达灰度等级的第二表;
参照所述第二表设定所述到达灰度等级的第二设定装置,以及
根据对于从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向第n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的灰度转移由第二设定装置设定的所述到达灰度等级,对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目标灰度等级进行修正的修正装置。
8.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含
使应该显示的灰度根据液晶层所施加的电压电平而变化从而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
对于将与二个信号中的各个信号对应的灰度等级组合的灰度转移模式的每个模式,设定将使得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光学响应在一个垂直期间内完成作为目标的目标灰度等级及比所述目标灰度等级缓和的缓和灰度等级的第一表;
参照所述第一表设定所述目标灰度等级或所述缓和灰度等级的第一设定装置;
对所述液晶层施加与利用所述第一设定装置设定的所述目标灰度等级相对应的目标电压电平或与所述缓和灰度等级相对应的缓和电压电平的电压施加装置;
对每个所述灰度转移模式设定在所述电压施加装置对所述液晶层施加所述目标电压电平或所述缓和电压电平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在一个垂直期间后实际到达的到达灰度等级的第二表;
参照所述第二表设定所述到达灰度等级的第二设定装置;以及
根据对于从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向第n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的灰度转移由所述第二设定装置设定的所述到达灰度等级,对第n+1个输入图像信号的目标灰度等级进行修正的修正装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中设定的灰度转移模式数少于所述第二表中设定的灰度转移模式数。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中设定的灰度转移模式数少于所述第二表中设定的灰度转移模式数。
CNB2003101233941A 2002-12-19 2003-12-19 液晶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070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68353 2002-12-19
JP2002368353 2002-12-19
JP2003146623 2003-05-23
JP2003146623A JP4436622B2 (ja) 2002-12-19 2003-05-23 液晶表示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776747A Division CN100511400C (zh) 2002-12-19 2003-12-19 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2478A true CN1512478A (zh) 2004-07-14
CN1260702C CN1260702C (zh) 2006-06-21

Family

ID=32658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2339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0702C (zh) 2002-12-19 2003-12-19 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239298B2 (zh)
JP (1) JP4436622B2 (zh)
KR (1) KR100615016B1 (zh)
CN (1) CN1260702C (zh)
TW (1) TWI248059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5448C (zh) * 2004-08-20 2008-07-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驱动系统中的过度驱动电压产生方法
CN101490737A (zh) * 2006-09-12 2009-07-22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054457A (zh) * 2006-09-19 2011-05-11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面板驱动装置和方法、液晶和车载用显示装置
CN101479650B (zh) * 2006-09-19 2011-07-27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移动电子设备、车载用电子设备
CN101038411B (zh) * 2006-03-14 2011-10-19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液晶驱动器件
CN101593500B (zh) * 2004-09-03 2012-02-22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方法、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
CN101042482B (zh) * 2006-03-20 2012-12-05 Nlt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98908C (zh) * 2002-05-17 2009-06-10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JP4050240B2 (ja) * 2004-02-26 2008-02-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駆動システム
KR20070005649A (ko) * 2004-04-01 2007-01-10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매트릭스 디스플레이 픽셀의 초과구동
KR101112551B1 (ko) 2005-02-07 2012-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8130246B2 (en) * 2005-03-14 2012-03-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image display monitor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WO2006098246A1 (ja) * 2005-03-15 2006-09-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装置、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US8253678B2 (en) 2005-03-15 2012-08-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rive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for setting a subframe period
WO2006098194A1 (ja) 2005-03-15 2006-09-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表示装置の駆動装置、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US20090122207A1 (en) * 2005-03-18 2009-05-14 Akihiko Inoue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Image Display Monitor,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JP4629096B2 (ja) * 2005-03-18 2011-02-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モニター、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JP4870945B2 (ja) * 2005-05-27 2012-02-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349952A (ja) 2005-06-15 2006-12-28 Sony Corp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方法
JP4488979B2 (ja) 2005-08-16 2010-06-23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1313351B (zh) * 2005-11-25 2011-07-0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方法、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监视器和电视接收机
JP2007206620A (ja) * 2006-02-06 2007-08-16 Sony Corp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KR101179215B1 (ko) 2006-04-17 2012-09-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KR101235806B1 (ko) * 2006-06-13 2013-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20080147694A1 (en) * 2006-12-15 2008-06-19 Leslie Mark Ernes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rategic planning
TWI406215B (zh) * 2007-11-16 2013-08-21 Innolux Corp 過驅動方法及過驅動電路
JP2009145767A (ja) * 2007-12-17 2009-07-02 Casio Comput Co Ltd 表示制御回路、表示制御回路の駆動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JP2009237524A (ja) * 2008-03-03 2009-10-15 Nikon Corp 液晶パネル装置、プロジェクタ、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4560567B2 (ja) * 2008-04-22 2010-10-13 ティーピーオー ディスプレイズ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液晶表示装置のオーバードライブ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051104B1 (ko) * 2008-06-12 2011-07-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패널용 신호 처리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액정표시장치
US8217875B2 (en) 2008-06-12 2012-07-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KR100956420B1 (ko) * 2008-06-12 2010-05-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패널용 신호 처리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액정표시장치.
TWI406237B (zh) * 2008-08-01 2013-08-2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液晶顯示器的資料調整裝置及其資料調整方法
US8259139B2 (en) * 2008-10-02 2012-09-04 Apple Inc. Use of on-chip frame buffer to improve LCD response time by overdriving
JP2010204344A (ja) * 2009-03-03 2010-09-16 Sony Corp 映像信号出力装置および映像信号出力方法
JP5343714B2 (ja) 2009-06-05 2013-11-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映像処理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システム
US20120086740A1 (en) * 2009-07-03 2012-04-1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Light Source Control Method
JP5297531B2 (ja) * 2009-09-18 2013-09-25 株式会社東芝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JP2011227153A (ja) 2010-04-15 2011-11-10 Canon Inc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方法
JP2012128197A (ja) * 2010-12-15 2012-07-05 Toshiba Corp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立体画像表示方法
WO2013051490A1 (ja) * 2011-10-06 2013-04-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回路、そ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CN102592562A (zh) * 2012-03-17 2012-07-18 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驱动装置以及液晶驱动方法
US9001097B2 (en) 2012-06-08 2015-04-07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or eliminating mura artifact using image feedback
JP2022166946A (ja) 2021-04-22 2022-11-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10299U (zh) 1987-07-07 1989-01-19
JP2650479B2 (ja) 1989-09-05 1997-09-0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液晶制御回路および液晶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JP3346843B2 (ja) * 1993-06-30 2002-11-18 株式会社東芝 液晶表示装置
KR20010055986A (ko) 1999-12-13 2001-07-04 노봉규 응답시간이 짧은 액정표시소자 구동 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TWI280547B (en) * 2000-02-03 2007-05-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W513598B (en) * 2000-03-29 2002-12-11 Sharp Kk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3722677B2 (ja) 2000-08-18 2005-11-30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スト・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JP3470095B2 (ja) * 2000-09-13 2003-11-25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スト・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用回路装置
JP2002229521A (ja) 2001-01-31 2002-08-16 Advanced Display Inc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駆動回路
JP3739297B2 (ja) 2001-03-29 2006-01-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高速応答の為に駆動補償を行う液晶表示装置の制御回路
KR100840316B1 (ko) * 2001-11-26 2008-06-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5448C (zh) * 2004-08-20 2008-07-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驱动系统中的过度驱动电压产生方法
CN101593500B (zh) * 2004-09-03 2012-02-22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方法、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
CN101038411B (zh) * 2006-03-14 2011-10-19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液晶驱动器件
US8514158B2 (en) 2006-03-14 2013-08-20 Nlt Technologies, Ltd. Liquid crystal driving device
CN101042482B (zh) * 2006-03-20 2012-12-05 Nlt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490737A (zh) * 2006-09-12 2009-07-22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054457A (zh) * 2006-09-19 2011-05-11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面板驱动装置和方法、液晶和车载用显示装置
CN101479650B (zh) * 2006-09-19 2011-07-27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移动电子设备、车载用电子设备
CN101501752B (zh) * 2006-09-19 2012-03-21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面板驱动装置、液晶面板驱动方法、液晶显示装置、车载用显示装置
CN102054457B (zh) * 2006-09-19 2012-12-26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面板驱动装置和方法、液晶和车载用显示装置
US8587502B2 (en) 2006-09-19 2013-11-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panel driving device, method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in-vehicle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239298B2 (en) 2007-07-03
US7782288B2 (en) 2010-08-24
JP4436622B2 (ja) 2010-03-24
TWI248059B (en) 2006-01-21
KR100615016B1 (ko) 2006-08-25
JP2004246312A (ja) 2004-09-02
US20040125064A1 (en) 2004-07-01
CN1260702C (zh) 2006-06-21
US20070222731A1 (en) 2007-09-27
TW200425030A (en) 2004-11-16
KR20040054544A (ko) 2004-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0702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426816B (zh) 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显示不良修复方法
TWI567719B (zh)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a driving method
JP486163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映像信号補正方法
US9390686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US20060238687A1 (en)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873760A (zh) 选择性地补偿灰度的方法、电路和显示器
US1055316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high-frequency component in image
US976119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20080000201A (ko) 표시 장치와 이의 구동 장치 및 구동 방법
EP3734587A1 (en) Display dr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9231571A1 (en) Dynamic overdriv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US11183129B2 (en)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computer device
KR20120036062A (ko) 액정 표시장치와 이의 구동방법
KR20130062649A (ko)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JP200722586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864093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
JP2008165235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US10388235B2 (en) Display driv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848233A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983703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890214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for driving a pixel with a black state and a white state within one frame perio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unit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677283B1 (ko) 스캐너 일체형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스캔 모드 구동방법
CN108287419B (zh) 显示面板画面串扰测试方法
US2017022143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 polarity control in display driv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21

Termination date: 201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