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4261A - 多媒体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媒体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94261A CN1494261A CNA031201237A CN03120123A CN1494261A CN 1494261 A CN1494261 A CN 1494261A CN A031201237 A CNA031201237 A CN A031201237A CN 03120123 A CN03120123 A CN 03120123A CN 1494261 A CN1494261 A CN 14942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terminal
- user
- medium
- coll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04L65/1094—Inter-user-equipment sessions transfer or sha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04L67/306—User profi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4—Presence management, e.g. monitoring or registration for receipt of user log-on information, or the connection status of the us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7—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session layer [OSI layer 5]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9—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OSI layer 7]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6—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providing telephone service, e.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including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with a packet-switched transport 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在实现由多媒体进行的联机通信的系统中,在向灵活地使用多个终端的用户发信时,从这些多个终端中选择最适合的终端收信。在由能进行多媒体通信的两个以上的终端、存储使用终端的用户的信息的用户信息存储装置、存储关于终端的信息的终端信息存储装置、以及存储终端中能利用的一个以上的通信媒体的空闲占用状态的媒体信息存储装置构成的多媒体通信系统中,从媒体信息存储装置读出关于指定的用户的全部通信媒体的空闲占用状态,从用户信息存储装置读出用户的活动状况,根据由活动状况的条件和空闲占用状态的变更内容构成的一个以上的规则,变更读出的空闲占用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连接在网络上的多个信息处理装置构成的多媒体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IEEE802.11b等无线LAN技术和ADSL(Asymmetric DigitalSubscriber Line)等廉价高速存取线路技术的进步,从车站和饮食店等公共场所向因特网连接的服务普及开来。另外,由于第三代携带电话的商业化,移动体通信服务的宽带化正在进展。通过利用这些服务,不管时间和场所,使用笔记本PC或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等携带性好的终端,连接在因特网上,就能进行文本、声音、以及视频等的使用多媒体的联机通信。
在这样的环境下,同一用户一般会考虑根据场所改变所使用的终端。例如,可以考虑在办公室使用台式PC,另一方面,在电车上移动过程中使用PDA,在车站等公共场所使用笔记本式PC这样灵活地使用。因此,在多媒体通信服务中,发信侧的用户(以下称发信用户)进行了多媒体通信的发信时,选择使收信侧的用户(以下称收信用户)的哪一个终端收信的技术很重要。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选择收信终端的技术。在该技术中,连接在交换机上的中央控制装置存储终端的组和组内的各终端的优先率和各终端的每个通信媒体(例如文本、声音、视频。以下称媒体)是否正在使用(占用状态)或是未使用(空闲状态)这样的空闲占用状态,有终端组的收信时,关于终端组内的各终端,根据优先率检查媒体的空闲占用状态,如果被指定的媒体呈空闲状态,便让其收信。
[专利文献1]
特开平5-227303号公报
在上述技术中,通过设定终端组,以便同一用户的终端属于同一组,灵活使用多个终端的用户在本身的终端中能在优先率最高的终端中收信。可是,上述的现有技术由于预先将优先率分配给各终端,所以不能反映用户的活动状况来选择收信终端。另外,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由于发信用户事先不能把握收信用户在该时刻能使用的媒体,所以由于正在使用而不能通信。
因此,要求能加以改善的多媒体通信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分配给每个终端的优先率、以及收信用户的活动状况,选择多媒体通信的收信终端的方法。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发信用户能事先把握收信用户能使用的媒体,从这些媒体中选择实际使用的媒体的技术。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由能进行多媒体通信的一个以上的终端;以及存储关于使用上述终端的用户的该终端的存在、上述用户使用的上述终端的优先率、以及上述终端中能利用的一个以上的通信媒体的空闲占用状态的控制服务器构成,上述控制服务器根据指定的一个人的收信用户的全部通信媒体的空闲占用状态、上述收信用户的存在、以及由对应于上述存在的上述空闲占用状态的变更工作内容构成的一个以上的策略,变更上述空闲占用状态。
另外,特征在于:上述控制服务器在变更了上述空闲占用状态后,关于上述收信用户的各终端,按照预先分配的优先率高的顺序,检查预先指定的一个以上的媒体的空闲占用状态,选择上述媒体完全呈空闲状态的终端作为优先收信终端。
如果采用上述形态,则例如将台式PC的优先率设定得比PDA的优先率高的用户,在接通了台式PC的电源后携带PDA外出的情况下,不象以往那样选择台式PC作为收信终端,能反映用户“离开”的状况而使PDA优先。
另外,在作成重要的文件时或正在开会等、不打扰用户的“繁忙”状况下,能拒绝给全部终端的收信。
另外,用户正在进行使用声音的多媒体通信的情况下,能反映“正在打电话”的状况,拒绝给全部终端的用声音进行的收信。另外,一般说来,即使一边打电话,也能一边用文本进行通信,所以允许用文本进行的收信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各实施例中的多媒体通信控制服务器的系统结构。
图2是策略管理表的数据结构。
图3是策略登录画面的显示例。
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的通信顺序。
图5是第一实施例中的收信终端选择处理的处理顺序。
图6是终端的系统结构。
图7是第二实施例中的通信顺序。
图8是第二实施例中的媒体选择画面的显示例。
图9是第三实施例中的通信顺序。
图10是第四实施例中的通信顺序。
图11是第五实施例中的通信顺序。
图12A是终端管理表的结构例,图12B是媒体状态管理表的结构例,图12C是存在管理表的结构例。
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以下的图中,同一部分附加同一标号。
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图1所示的用LAN等网络20连接多媒体通信控制服务器(以下称控制服务器)1、以及现有的终端的多媒体通信系统。
控制服务器1由中央运算装置(以下称CPU)24、硬盘等二次存储装置(以下称磁盘)23、主存储装置(以下称主存储器)21、总线等通信线路22、显示装置等输出装置(以下称显示器)25、键盘等字符输入装置27、以及鼠标器、触摸面板、或记录笔等指示装置26构成,利用LAN等网络与其他装置连接。
在主存储器21中存储着:控制经由网络20与其他装置通信的通信控制程序10;进行关于多媒体通信服务的通信规定的解释的通信规定解释程序11;选择用户的收信终端的收信终端选择程序12;进行各种表的读写的表管理程序13;以及向系统管理者提供图形式用户接口的GUI控制程序14。
预先通过从可移动式记录媒体读入、或经由网络从其他服务器下载,将这些程序存储在磁盘23中,根据需要传输给主存储器21后,在CPU24中执行这些程序。
在磁盘23中存储着:存储各用户的终端及其优先率的终端管理表15;存储能在各终端使用的媒体的种类的媒体状态管理表16;存储用户的活动状况(以下称存在)的存在管理表17;以及存储根据存在等的条件选择收信终端时的规则(以下称策略)的策略管理表18。
所谓存在,主要是IM(Instant Messaging)服务使用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不仅包括是否连接在网络上的连接情况,而且包括离开或繁忙等的可否联络状况或正在通话等用户的活动状况。
终端管理表15、媒体状态管理表16、以及存在管理表17呈排列结构,能存储一个以上的记录。如图12A所示,终端管理表15的各记录由单值地识别用户的终端ID1502、该终端的优先率1503、以及通信中必要的IP地址等通信信息1504构成。如图12B所示,媒体状态管理表16的各记录由终端ID1502、从该终端识别能利用的一个以上的媒体的媒体ID1603、以及各媒体的空闲占用状态1604构成。如图12C所示,存在管理表17的各记录由用户ID201、一个以上的终端ID1502、以及关于该用户的各终端存在1703构成。
存在1703例如取:表示终端3连接在网络上的“联机”的值;表示终端3不连接在网络上的“脱机”的值;表示终端3虽然连接在网络上,但用户离开了该终端3的“离开”的值;表示终端3虽然连接在网络上,但用户繁忙的“繁忙”的值;表示用户正在通话的“正在通话”的值。
表示“联机”或“脱机”的连接状况的值,例如在终端3的电源通、断时,将该旨意通知给控制服务器1,控制服务器1的表管理程序13也可以写入存在管理表17中的表示该终端的记录的存在1703中。
表示“离开”、“繁忙”的可否联络状态的值,例如终端3接收用户的存在选择操作,将该旨意通知控制服务器1,控制服务器1的表管理程序13被写入存在管理表17中的表示该终端的记录的存在1703中即可。或者,用户在一定时间不对终端3进行操作时,断定终端3“离开”,将该旨意通知控制服务器1即可。
表示“正在通话”的用户的活动的值,例如用户对终端3进行了打电话的操作时,终端3将该旨意通知控制服务器1,控制服务器1的表管理程序13被写入存在管理表17中的表示该终端的记录的存在1703中即可。
图2是本实施例的存储策略的策略管理表18的数据结构。策略管理表18呈排列结构能存储一个以上的记录。策略管理表18中的各策略由用户ID201、选择收信终端时的条件202、与条件一致时的工作203构成。条件202左边的“$presence”表示利用用户ID201识别的用户的存在,右边表示存在的值。
例如记录204的条件202表示用户“a”的存在是“繁忙”的条件。工作203的左边取“终端.媒体”的形式,右边表示用左边指定的终端、以及媒体的空闲占用状态。例如记录204的工作203表示全部终端的声音呈占用状态,记录205的工作203表示与条件一致的终端的全部媒体呈占用状态。
在用户ID201中存储着例如*等预定的字符串的情况下,可以看作是适用于全部用户的规则。另外,在条件202的左边存储着“$caller”的字符串的情况下,也可以表示发信用户的条件。另外,在条件202中也可以使用“and”、“or”、以及“not”等逻辑式。
例如记录206在发信用户为“a”以外的情况下,表示全部终端的全部媒体呈占用状态。因此,能实现用户单元的访问控制。此外,在条件202的左边存储着“$time”的字符串的情况下,也可以表示时间的条件。例如,时间的条件可以考虑从10点到17点将公司配备给从业人员的终端加到收信终端上的利用方法。
另外,也可以用图2所示的方法以外的方法表记条件202或工作203。
其次,说明关于本实施例的图形用户接口(GUI)。
图3表示用户或系统管理者登录策略用的策略登录画面300的显示例。策略登录画面300根据控制服务器1中的GUI控制程序14而被显示在显示器25上,用户或系统管理者用字符输入装置27、指示装置26等设定各参数。
策略登录画面300由以下部分构成:输入成为适用该策略的对象的用户的用户ID的区域301、指定条件的区域302、指定工作的区域303、登录用这些参数指定的策略的按钮304、取消策略的登录的按钮305。另外,区域302由以下部分构成:输入存在的值的区域306、输入收信用户的用户ID的区域307、指定区域307中输入的用户ID以外用的检验框308指定时间的区域309、310。另外,区域303由以下部分构成:作为工作对象指定全部终端的按钮311、只指定与区域302中指定的条件一致的终端的按钮312、输入媒体的种类的区域313。
如果按压登录按钮304,则控制服务器1的表管理程序13根据设定的参数,将新记录追加在策略管理表18中。控制服务器1以外的装置显示策略登录画面300,用户或系统管理者也可以使用该装置登录策略。
其次,说明本实施例的通信顺序、以及处理顺序。
图4是用户a使用终端a1,将多媒体通信发送给用户b时的通信顺序。最初,终端a1将对用户b的多媒体通信的预约时间开始请求发送给控制服务器1(S401)。该预约时间开始请求中包括:发信用户和收信用户的用户ID、发信用户请求的一个以上的媒体的媒体ID、以及与终端a1进行通信用的信息(例如,IP地址和端口编号)。
如果控制服务器1的通信控制程序10收到了预约时间开始请求,则通信规定分析程序11取出发信用户和收信用户的用户ID等包含在上述预约时间开始请求中的信息后,进行收信终端选择处理(S402),通信控制程序10将预约时间开始请求传输给获得了该结果的终端(图4中为b1)(S403)。用图5说明收信终端选择处理。
终端b1如果接收到预约时间开始请求,便发送预约时间开始响应,控制服务器1的通信控制程序10将该响应传输给终端a1(S404、S405)。最后,终端A1用上述预约时间开始响应中包含的与终端b1进行通信用的信息(例如,IP地址或端口编号)与终端b1确立通信后,在该通信中收发多媒体通信(S406)。
另外,在S406中,虽然终端之间确立了收发多媒体数据用的通信,但出于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装置的通过或集中的记录收集等的目的,也可以通过经由进行多媒体数据的中继的服务器(图中未示出)确立通信。
其次,用图5说明关于控制服务器1的收信终端选择处理(S402)的处理顺序。收信终端选择处理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检查收信用户的终端,根据策略临时变更这些终端的各媒体的空闲占用状态。在第二阶段中,根据变更后的媒体的空闲占用状态,对收信用户的各终端判断是否能用按照优先率高的顺序指定的媒体进行收信。
在第一阶段中,表管理程序13从终端管理表15中读出被指定的收信用户的全部记录(步骤S501)。另外,从媒体状态管理表16读出关于上述收信用户的终端的全部记录(步骤S502)。在后面的处理中备有在步骤S502中读出的记录,与终端优先率一起在主存储器21中等待。然后,从存在管理表17中读出上述收信用户的全部记录(步骤S503)。其次,从策略管理表18读出上述收信用户的开头记录(步骤S504)。也可以变更S501~S504的执行顺序。
关于在步骤S503中读出的收信用户的存在的开头记录,检查是否与在步骤S504中读出的策略的条件202一致(步骤S505),在一致的情况下,收信终端选择程序12根据在步骤S504中读出的记录的工作203,更新在步骤S502中在主存储器21中等待的媒体状态的管理记录的空闲占用状态(步骤S506)。另一方面,在不一致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507以后的处理。
其次,收信终端选择程序12对在步骤S503中读出的收信用户的存在的全部记录进行步骤S505、S506的处理(步骤S507)。然后,表管理程序13检查策略管理表18中是否还存在记录了关于收信用户的策略的记录(步骤S508),在存在的情况下,读出该记录(步骤S509),反复进行从步骤S505到S507的处理。
在第二阶段中,表管理程序13从在主存储器21中等待的媒体状态管理表16的记录中读出优先率最高的终端的全部记录(步骤S510)。收信终端选择程序12从这些记录的媒体种类和空闲占用状态,导出在该终端中能使用的媒体,判断该媒体是否与在预约时间开始请求中指定的媒体一致(步骤S511)。
在一致的情况下,将该终端确定为收信终端(步骤S512)。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对除此以外的终端按照优先率高的顺序反复进行从步骤S510到步骤S512的处理(步骤S513、S514)。在对全部记录处理后还不一致的情况下,发出表示不存在与指定的媒体一致的终端的错误(步骤S515)。
在本实施例中,各终端的多媒体通信的顾客程序与控制服务器1进行通信,启动时,将该终端能使用的媒体的记录作为空闲状态登录在媒体状态管理表16中,停止时,从媒体状态管理表16中删除关于该终端的记录。但是,正常情况下不进行停止处理,有时由于电源被断开,所以终端定期地与控制服务器1通信,控制服务器1的表管理程序13将一定时间以上不通信的终端的记录从媒体状态管理表16中删除即可。
另外,将存储在磁盘23中的各种表存储到用网络连接的大容量存储管理装置的磁盘中,也可以经由网络20写入表管理程序13。特别是控制服务器1在分散地配置在多个范围的情况下,通过将各种表存储在一个大容量存储管理装置中,发信侧的控制服务器1能直接参照存储在大容量存储管理装置中的收信侧的范围的各种表,代替控制服务器1之间互相通信,所以跨越范围的多媒体通信容易。
在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控制服务器1考虑了策略后,通过选择收信终端,在考虑了用户的活动状况后,能选择接收多媒体通信的预约时间的终端。
其次,说明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服务器1和终端4、以及现有的预约时间控制数据中继服务器(以下称中继服务器)2通过LAN等网络20连接,构成多媒体通信系统。
图6是本实施例的终端4的系统结构例。终端4由CPU24、磁盘23、主存储器21、总线等通信线路22、显示器25、字符输入装置27、指示装置26、传声器28、扬声器29、以及摄象机30构成,利用网络20与其他装置连接。
在主存储器21中存储着:通信控制程序10;通信规定控制程序31;将策略更新请求发送给控制服务器1的策略更新程序32;向控制服务器1询问收信用户现时能使用的媒体的媒体询问程序33;将存在的更新请求发送给控制服务器1的存在更新程序34;进行多媒体通信的预约时间控制、以及多媒体数据收发的通信控制程序35;以及将图形用户接口提供给用户的GUI控制程序36。
预先通过从可移动式记录媒体读入、或经由网络从其他服务器下载,将这些程序存储在磁盘23中,根据需要传输给主存储器21后,在CPU2 4中执行这些程序。但是,根据终端的种类的不同,也可以没有传声器28、扬声器29、或摄象机30。
本实施例中的中继服务器2承担中继在终端之间进行存取的预约时间控制数据的任务。中继服务器2相当于例如RFC3261中规定的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プロキシ。
用图7说明用户a使用终端a1,将多媒体通信的预约时间发送给用户b时的通信顺序。
最初,终端a1的媒体询问程序33向控制服务器1询问用户b的收信终端和该收信终端能使用的媒体(S701)。如果控制服务器1的通信控制程序10收到了关于媒体的询问,则通信规定分析程序11分析上述媒体询问,取出发信用户和收信用户的用户ID后,收信终端选择程序12进行收信终端选择处理(S702),根据获得了该结果的用户b的收信终端的终端ID(图7中为b1)、以及该收信终端能使用的一个以上的媒体的媒体ID,通信规定分析程序11确立询问响应,通信控制程序10发送(S703)。后面将说明本实施例的收信终端选择处理。
如果终端a1的通信控制程序10接收到询问响应,则通信规定分析程序31分析了上述响应后,GUI控制程序36在显示器25上显示选择用户a使用的媒体用的媒体选择画面800(步骤8704)。用图8说明该媒体选择画面800。如果用户a选择媒体,则终端a1的通信规定分析程序31确立对终端b1的预约时间开始请求,通信控制程序10对中继服务器2发送上述预约时间开始请求(步骤S705)。
作为附加信息,将在步骤S703中获得的终端ID(在图7中为B1)、以及用户a用媒体选择画面800选择的一个以上的媒体的媒体ID加在该预约时间开始请求中。中继服务器2一旦接收到预约时间开始请求,便将该请求传输给终端b1(步骤S706)。此后的顺序(步骤S707至S709)与图4中的步骤S404至S406相同。
说明本实施例的收信终端选择处理。首先,执行图5中的步骤S501至S510。其次,对优先率最高的终端(在用户b具有的终端为一个的情况下,该终端成为“优先率最高的终端”)判断是否存在一个以上的空闲状态的媒体。在存在的情况下,作为询问响应,发送该终端的终端ID、以及该终端中呈空闲状态的全部媒体的媒体ID,结束收信终端选择处理。在不存在的情况下,对优先率次高的终端反复进行同样的处理。如果对全部终端处理结束,则发送表示不存在能使用的媒体的错误。
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在发信前能询问用户b的收信终端能使用的媒体。因此,能提高收信成功率。
图8媒体选择画面800的显示例。由终端4的GUI控制程序36在显示器25上显示媒体选择画面800,用户利用字符输入装置27、指示装置26等设定各参数。
媒体选择画面800由选择多媒体通信中使用的媒体的按钮801、使多媒体通信开始的按钮802、取消媒体选择的按钮803构成。
图8的画面例表示收信用户的优先收信终端能使用文本、声音、以及视频,另一方面,发信用户从它们中选择声音和视频。
在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特征在于:终端4通过向控制服务器1询问收信用户的收信终端能使用的媒体,发信用户能事先把握收信用户能使用的媒体,提高收信成功率。
另外,中继服务器2也一并具有控制服务器1的功能。
其次,说明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服务器1、以及现有的中继服务器2和终端3利用LAN等网络20连接,构成多媒体通信系统。
在本实施例的多媒体通信系统中,控制服务器1对中继服务器2和终端3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因此,在终端3和中继服务器2中不需要变更设定,能使用现有的装置。
用图9说明用户a使用终端a1,向用户b发送多媒体通信时的通信顺序。最初,终端a1一旦将对用户b的多媒体通信的预约时间开始请求发送给控制服务器1,控制服务器1的通信控制程序10便将该预约时间开始请求传输给中继服务器2(步骤S901、S902)。另外,中继服务器2将该预约时间开始请求传输给控制服务器1(步骤S903)。
如果控制服务器1的通信控制程序10收到了来自中继服务器2的预约时间开始请求,则通信规定分析程序11取出上述预约时间开始请求中包含的信息后,进行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过的收信终端选择处理(步骤S902)。然后,控制服务器1的通信控制程序10将预约时间开始请求传输给获得了该结果的收信终端(图9中为b1)(步骤S904)。接收到该预约时间开始请求后,终端b1便将预约时间开始响应发送给控制服务器1,控制服务器1的通信控制程序10将它传输给中继服务器2(步骤S905、S906)。另外,中继服务器2将该预约时间开始响应传输给控制服务器1,控制服务器1的通信控制程序10传输给终端a1(步骤S907、S908)。最后,终端a1和终端b1直接确立了连接后,通过该连接收发多媒体数据(步骤S909)。
在以上说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由于控制服务器1中继终端和中继服务器2之间的通信,所以不变更现有的终端中继服务器2,就能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其次,说明第四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实施例的系统中增加进行文本-声音之间等的媒体变换的媒体变换服务器5,减少由发信用户和收信用户所使用的媒体不一致引起的收信失败。
用图10说明用户a使用终端a1,将多媒体通信的预约时间发送给用户b时的通信顺序。从步骤S1001至S1005与图4中的步骤S401至S405相同。但是,与图5相比较,不同点在于:在步骤S1002中收信终端选择程序12执行的收信终端选择处理,在步骤8507之前,考虑媒体变换服务器5的功能,变更空闲占用状态。例如,在媒体变换服务器5具有从文本向声音变换的变换功能的情况下,如果声音呈空闲状态,则追加呈空闲状态的文本的记录(如果文本的记录已经存在,则将空闲占用状态变更成空闲状态)。另外,在媒体变换服务器5具有从声音向文本变换的变换功能的情况下,如果文本呈空闲状态,则追加呈空闲状态的声音的记录(如果声音的记录已经存在,则将空闲占用状态变更成空闲状态)。
以上处理后,在终端a1将媒体变换所需要的多媒体数据发送给终端b1的情况下,首先,终端a1将多媒体数据发送给媒体变换服务器5(步骤S1006)。媒体变换服务器5进行媒体变换处理(步骤S1007),发送变换后的数据(步骤S1008)。根据媒体变换服务器5的性能的不同,有时媒体变换后的数据与用户的意图不相称,所以接收了变换后的数据的终端a1在确认了是否也可以发送变换后的数据后,将该数据发送给终端b1(步骤81009)。另外,也可以不进行这样的确认,而发送给终端b1。
在以上说明的第四实施例中,通过进行考虑了媒体变换的收信终端选择处理,能减少由于发信用户和收信用户所能使用的媒体的不一致引起的收信失败。另外,通过将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组合,也可以在媒体选择画面800上显示考虑了媒体变换的媒体。
其次,说明第五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增加在三人以上的用户之间进行多媒体会议用的会议服务器6。
用图11说明实施用户a、b、c参加的多媒体会议时的通信顺序。最初,用户a使用终端a1,将会议预约发送给会议服务器6(步骤S1101)。作为附加信息,将参加会议者的用户ID(在图11中为a、b及c)、以及会议开始的日期加在该会议预约中。此后,如果到达了上述会议预约中指定的日期,则会议服务器6将媒体询问发送给控制服务器1(步骤S1102)。在该询问中包含会议参加者的用户ID(在图11中为a、b及c)。其次,控制服务器1的通信规定分析程序11分析上述媒体询问,取出参加者的用户ID后,收信终端选择程序12进行媒体选择处理(步骤S1103)。在本实施例的媒体选择处理中,最初,关于上述询问中指定的各用户,进行在第二实施例中说明的媒体选择处理。其次,在参加会议的全部用户中选择共同的媒体,将该媒体的媒体ID和各用户的收信终端的终端ID作为询问响应发送给会议服务器6(步骤S1104)。这里,在不存在共同的媒体的情况下,将表示媒体不一致的错误发送给会议服务器6。会议服务器6在收到了该错误的情况下,将表示由于媒体不一致、会议不能开始的错误发送给预约了会议的用户的收信终端(在图11中为a1)。另一方面,会议服务器6在收到了各用户的收信终端的ID和媒体ID的情况下,将预约时间开始请求发送给各用户的收信终端(步骤81105)。然后,各终端发送了预约时间开始响应后(步骤S1106),进行多媒体数据的收发(步骤S1107)。在该步骤81107中,会议服务器6对从各终端接收的多媒体数据进行合成,承担发送给其他终端的任务。
另外,如果在会议预约中不包含会议开始的日期,而会议服务器6接收了会议预约,那么也可以立刻进行步骤81102以后的处理。
按照以上说明的第五实施例,在三人以上的用户之间多媒体会议中,根据参加的用户的活动状况,选择了会议所使用的终端和媒体的会议成为可能。另外,通过将本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组合,能增加多媒体会议中使用的媒体。
利用本发明,能根据该用户的活动状况,选择合适的终端,将多媒体通信发送给根据场所灵活地使用多个终端的用户。
Claims (12)
1.一种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能进行多媒体通信的一个以上的终端;以及
存储关于使用上述终端的用户的该终端的存在、上述用户使用的上述终端的优先率、以及上述终端中能利用的一个以上的通信媒体的空闲占用状态的控制服务器构成,
上述控制服务器根据由指定的一个人的收信用户的全部通信媒体的空闲占用状态、
上述收信用户的存在、以及
对应于上述存在的上述空闲占用状态的变更工作内容构成的一个以上的策略,变更上述空闲占用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服务器在变更了上述空闲占用状态后,
关于上述收信用户的各终端,按照预先分配的优先率高的顺序,检查预先指定的一个以上的媒体的空闲占用状态,
选择上述媒体完全呈空闲状态的终端作为优先收信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服务器在从发信终端与上述收信用户的通信中,接收了指定的一个以上的媒体的ID后,
最初检查该指定的媒体的空闲占用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服务器在从发信终端与上述收信用户的通信中,接收了伴随指定的一个以上的媒体的ID的预约时间开始请求后,
将上述预约时间开始请求传输给所选择的上述优先收信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备有媒体变换服务器,
上述控制服务器在上述空闲占用状态的变更中,
如果由上述媒体变换服务器进行的媒体变换后的媒体呈空闲状态,则使媒体变换前的媒体也呈空闲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服务器根据由发信侧的用户的条件和上述空闲占用状态的变更内容构成的一个以上的策略,变更上述读出的空闲占用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服务器根据由时间条件和上述空闲占用状态的变更内容构成的一个以上的策略,变更上述读出的空闲占用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服务器变更了上述空闲占用状态后,
选择上述收信用户的预先分配了优先率最高的终端呈空闲状态的全部媒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服务器在从发信终端与上述收信用户的通信中,
将上述选择的呈空闲状态的全部媒体的ID发送给上述发信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信终端
从上述控制服务器接收上述媒体的ID,
将对应于上述媒体的ID的媒体名称提示给该发信终端的上述用户,
利用由上述用户选择的媒体进行多媒体通信。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服务器在上述媒体的选择中,
在上述收信用户为多个的情况下,选择全部上述收信用户能共同使用的媒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服务器将使用所选择的上述能共同使用的媒体的预约时间开始请求
发送给多个上述收信用户的各自的优先收信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13613/02 | 2002-10-29 | ||
JP313613/2002 | 2002-10-29 | ||
JP2002313613A JP3867655B2 (ja) | 2002-10-29 | 2002-10-29 | マルチメディア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94261A true CN1494261A (zh) | 2004-05-05 |
CN1494261B CN1494261B (zh) | 2012-12-05 |
Family
ID=32089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312012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494261B (zh) | 2002-10-29 | 2003-03-07 | 进行多媒体通信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606859B2 (zh) |
EP (1) | EP1416696B1 (zh) |
JP (1) | JP3867655B2 (zh) |
CN (1) | CN1494261B (zh) |
DE (1) | DE60309552D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36115A1 (fr) * | 2005-09-30 | 2007-04-0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ede de lecture de contenu dynamique et appareil |
CN1822542B (zh) * | 2005-02-18 | 2011-03-30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呈现管理服务器和系统 |
CN102740273A (zh) * | 2007-11-13 | 2012-10-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终端时业务消息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
US8406143B2 (en) | 2006-11-09 | 2013-03-2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 messages in ethernet, and a node devic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660898B2 (en) * | 2003-07-29 | 2010-02-09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Presence enhanced telephony service architecture |
JP3821813B2 (ja) * | 2003-12-17 | 2006-09-13 |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 通信転送装置及び通信転送方法 |
US7188167B2 (en) * | 2004-03-19 | 2007-03-06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gister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of a user in a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050289096A1 (en) * | 2004-06-23 | 2005-12-29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to enable SIP event-based discovery of services and content within a community built on context information |
JP4480503B2 (ja) * | 2004-07-28 | 2010-06-1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連絡手段に関連する情報処理を実施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
US8107401B2 (en) | 2004-09-30 | 2012-01-31 | Avay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virtual assistant to a communication participant |
US8180722B2 (en) | 2004-09-30 | 2012-05-15 | Avay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mining within communication session information using an entity relationship model |
US8270320B2 (en) * | 2004-09-30 | 2012-09-18 | Avay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aunching a conference based on presence of invitees |
US8150920B2 (en) * | 2004-11-01 | 2012-04-03 | Nokia Corporation |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ding content to a terminal and directing the rendering of such content at the terminal |
JP4541841B2 (ja) * | 2004-11-08 | 2010-09-08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コンタクト情報管理装置 |
ES2391397T3 (es) * | 2004-11-15 | 2012-11-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étodo y disposición para habilitar una sesión de comunicación multimedia |
CN101077006A (zh) * | 2004-11-19 | 2007-11-21 | Tivo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先前播放内容的安全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US9094508B2 (en) * | 2004-11-30 | 2015-07-28 | Avaya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proxy presence of a user |
US8176086B2 (en) * | 2004-11-30 | 2012-05-08 | Avaya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presence of a user |
JPWO2006080080A1 (ja) * | 2005-01-28 | 2008-06-1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電話管理システム、電話管理方法、および電話管理プログラム |
US20080227464A1 (en) * | 2005-02-24 | 2008-09-18 | Nec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Server,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gram |
JP4137904B2 (ja) | 2005-03-25 | 2008-08-2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制御装置 |
CN1842083A (zh) * | 2005-03-31 | 2006-10-04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用于动态控制多个通信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
JP4619177B2 (ja) * | 2005-03-31 | 2011-01-26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プレゼンス情報提示システム |
JP4564408B2 (ja) * | 2005-05-31 | 2010-10-20 | 株式会社東芝 | サーバ装置 |
JP4623582B2 (ja) * | 2005-09-02 | 2011-02-02 | Kddi株式会社 | 通信サービス提供方法 |
WO2007060430A1 (en) * | 2005-11-23 | 2007-05-31 |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 Apparatus for and a method of delivering a message to a user |
EP1833218A1 (en) * | 2006-03-07 | 2007-09-12 |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 Apparatus for and a method of delivering a message to a user |
JP4643430B2 (ja) * | 2005-12-14 | 2011-03-0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プログラ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
US20070238466A1 (en) * | 2006-01-10 | 2007-10-11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Domain sel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operable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including IMS |
JP4679396B2 (ja) * | 2006-03-08 | 2011-04-27 |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端末連携方法 |
US8478859B2 (en) | 2006-03-22 | 2013-07-02 | Cisco Technology, Inc. | Providing an aggregate reachability status |
US8817965B2 (en) * | 2006-07-21 | 2014-08-26 | Bce Inc.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establishment of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
JP5103837B2 (ja) * | 2006-09-14 | 2012-12-1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ネットワーク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
US8817668B2 (en) | 2006-09-15 | 2014-08-26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Distributable, scalable, pluggable conferencing architecture |
JP5176302B2 (ja) * | 2006-09-28 | 2013-04-0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メディア自動変換システム |
WO2008114431A1 (ja) | 2007-03-20 | 2008-09-25 | Fujitsu Limited | 通信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
US8320545B2 (en) | 2007-07-06 | 2012-11-27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method, and logic for determining presence status according to the location of endpoints |
JP4897611B2 (ja) | 2007-08-10 | 2012-03-14 |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インスタント・メッセージング・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4931734B2 (ja) * | 2007-08-22 | 2012-05-1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制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JP2009105831A (ja) * | 2007-10-25 | 2009-05-14 | Sony Corp | 呼制御システム、端末、呼制御方法、および呼制御プログラム |
CN101437194B (zh) * | 2007-11-12 | 2012-09-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提供用户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CN101437202B (zh) * | 2007-11-13 | 2010-08-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终端时业务消息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
JP5233313B2 (ja) * | 2008-02-25 | 2013-07-1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セッション制御装置及びセッション制御方法 |
US8589326B2 (en) * | 2009-08-21 | 2013-11-19 | Avaya Inc. | Utilizing presence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information to determine an appropriate communications modality |
US7912983B1 (en) * | 2010-10-21 | 2011-03-22 | Intelepeer, Inc. | Multi-layer stack platform for cloud communications |
JP5729994B2 (ja) * | 2010-12-08 | 2015-06-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送信システム、送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227303A (ja) | 1992-02-10 | 1993-09-03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マルチメディア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代表選択サービス処理方法 |
US6243398B1 (en) * | 1996-10-21 | 2001-06-05 | Vocaltec Communication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sonal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over a packet switched network |
US6606647B2 (en) * | 1999-01-11 | 2003-08-12 | Infospace, Inc. | Server and method for routing messages to achieve unified communications |
US6678719B1 (en) * | 1999-12-20 | 2004-01-13 | Mediaone Group, Inc. | Virtual workplace intercommunication tool |
US6714519B2 (en) * | 2000-11-03 | 2004-03-30 | Vocaltec Communications Limited | Communications availability |
US20030135624A1 (en) * | 2001-12-27 | 2003-07-17 | Mckinnon Steve J. | Dynamic presence management |
US7035923B1 (en) * | 2002-04-10 | 2006-04-25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Presence information specifying communication preferences |
-
2002
- 2002-10-29 JP JP2002313613A patent/JP386765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
- 2003-03-07 CN CN03120123.7A patent/CN149426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3-13 DE DE60309552T patent/DE60309552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3-13 EP EP03005734A patent/EP1416696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3-14 US US10/388,225 patent/US7606859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22542B (zh) * | 2005-02-18 | 2011-03-30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呈现管理服务器和系统 |
WO2007036115A1 (fr) * | 2005-09-30 | 2007-04-0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ede de lecture de contenu dynamique et appareil |
US8196141B2 (en) | 2005-09-30 | 2012-06-0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laying dynamic content |
US8406143B2 (en) | 2006-11-09 | 2013-03-2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 messages in ethernet, and a node device |
CN102740273A (zh) * | 2007-11-13 | 2012-10-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终端时业务消息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
CN102740273B (zh) * | 2007-11-13 | 2015-09-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终端时业务消息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4153352A (ja) | 2004-05-27 |
EP1416696A1 (en) | 2004-05-06 |
US7606859B2 (en) | 2009-10-20 |
EP1416696B1 (en) | 2006-11-08 |
CN1494261B (zh) | 2012-12-05 |
JP3867655B2 (ja) | 2007-01-10 |
US20040083282A1 (en) | 2004-04-29 |
DE60309552D1 (de) | 2006-1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494261A (zh) | 多媒体通信系统 | |
US11431847B2 (en) | Intermediary device for data message network routing and enhancement in a contact center environment | |
JP5615922B2 (ja) | 電話で見いだされるマッシュアップとプレゼンス | |
CN1258742C (zh) | 商业卡代理及应用程序 | |
CN1671130A (zh) | 不同类型终端间传送数据的方法、装置、程序及存储介质 | |
TW200534686A (en) | Command based group SMS with mobile message receiver and server | |
US20080031225A1 (en) | Aggregating endpoint capabilities for a user | |
US20020010736A1 (en) | Internet based audio and vide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 virtual desktop | |
WO2011077501A1 (ja) |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 |
CN101278532A (zh) | 使用消息传送的系统、方法、软件和设备 | |
WO2006022963A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correlation of instant messages | |
CN1682208A (zh) | 用于在无线移动终端上显示组聊天会话方法和系统 | |
JP2015507246A (ja) | シームレスな共同作業及び通信 | |
JP2002522998A (ja) | インターネットおよびイントラネットを含むローカルおよびグローバルネットワークによるオーディオ会議用のコンピューター・アーキテクチャーおよびプロセス | |
JP2000148708A (ja) | 通信方法、サーバへアクセスする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サーバにアクセスすることを指示するプログラムコードを含む記憶媒体 | |
CN109729300A (zh) | 统一通信系统及方法和程序指令 | |
CN1976322A (zh) | 一种实现多媒体即时通讯的方法、系统和控制流程 | |
CN1812450A (zh) | 一种智能手机来电相关信息展示和利用的方法 | |
CN101047914A (zh) | 移动通信终端的协同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2792668B (zh) | 用于移动台到计算机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 |
US20100061276A1 (en) | Dedicated Call User Interface (UI) for Organizing Collaborative Exchange During A Telephony or Softphone Call | |
CN112347401A (zh) | 房屋同屏带看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JP4277561B2 (ja) | 物理的オブジェクトに関する討論を可能とする方法、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20220070231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14048110A1 (zh) | 代理关系的处理方法及系统、代理服务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05 Termination date: 2015030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