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67579A - 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67579A
CN1467579A CNA031200125A CN03120012A CN1467579A CN 1467579 A CN1467579 A CN 1467579A CN A031200125 A CNA031200125 A CN A031200125A CN 03120012 A CN03120012 A CN 03120012A CN 1467579 A CN1467579 A CN 14675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mediate transfer
transfer part
clearer
upstream side
down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200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92218C (zh
Inventor
须藤真树
三津博之
三宅弘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67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67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221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221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2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on a base other than pa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47Cleaning of transfer mem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图像承载件;成像单元;中间转印装置,其由至少一个中间转印件形成,并且在初次转印位置接触图像承载件;最终转印件,其在最终转印位置接触中间转印装置;电势梯度形成单元;以及清洁单元,其将未在最终转印位置转印到记录片材上且留在中间转印件上的残余调色剂去除。清洁单元包含:上游侧清洁辊,其与中间转印件接触;下游侧清洁辊,其相对于残余调色剂的回传方向在上游侧清洁辊的下游侧接触中间转印件,残余调色剂被沿着所述回传方向从最终转印位置传送到初次转印位置;以及清洁刷,其相对于所述回传方向在上游侧清洁辊的下游侧并相对于所述回传方向在下游侧清洁辊的上游侧接触中间转印件。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电子照相系统的成像设备,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由上述设备组合形成的多功能设备,更特别地,涉及对成像设备的清洁技术所作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照相(静电转印型)成像设备,如复印机和打印机,是广为人知的。在这些成像设备中,调色剂图像通过最终转印件而转印到记录片材上,然后,调色剂图像被定影,从而使调色剂图像在记录片材上形成永久图像。未被转印到记录片材上的调色剂部分必须被成像设备中的清洁装置清除。作为清除这种残余调色剂的方法,曾经有人提出过使用叶片的技术(参看,例如JP 6-148910 A)、使用刷子的技术(参看,例如JP 10-274889 A)等等。
然而,这些传统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在使用叶片时,清洁是在叶片被保持推压接触中间转印件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在使用了相对较短的时间后,中间转印件的磨损就会加剧,所以中间转印件的使用寿命很短。此外,中间转印件的表面会因磨损而产生缺陷,从而导致调色剂图像受到干扰。特别是,在由聚合反应生成的球形调色剂被用作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时,难以维持令人满意的清洁性能。
在使用刷子时,为了从刷子上去除残留的调色剂,清洁装置中需要设置除刷子之外的其他部件,包括除调色剂辊(用于传输残余调色剂的辊)、摇动件(用于振落残余调色剂的件)或诸如此类,这在空间效率和成本方面非常不利。除了使用除调色剂辊或摇动件以外,还可以采用下面的结构,即残余调色剂被刷子临时保持,而且除了成像模式以外,再设有专门的清洁模式,从而利用电势梯度而将临时保持的调色剂排入残余调色剂回收部分中。然而,这会涉及到频繁的清洁模式操作,从而损害连续成像的生产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并且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其既能够延长中间转印件的使用寿命,又能够降低设备尺寸和成本,同时还能够提高成像的生产率。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图像承载件;成像单元,其在图像承载件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中间转印装置,其由至少一个中间转印件形成,并且在初次转印位置接触图像承载件;最终转印件,其在最终转印位置接触中间转印装置;电势梯度形成单元,其在图像承载件、中间转印件和最终转印件之间形成电势梯度,从而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最终转印位置;以及清洁单元,其将未在最终转印位置转印到记录片材上且留在中间转印件上的残余调色剂去除。清洁单元包含:上游侧清洁辊,其与中间转印件接触;下游侧清洁辊,其相对于残余调色剂的回传方向在上游侧清洁辊的下游侧接触中间转印件,残余调色剂被沿着所述回传方向从最终转印位置传送到初次转印位置;以及清洁刷,其相对于所述回传方向在上游侧清洁辊的下游侧并相对于所述回传方向在下游侧清洁辊的上游侧接触中间转印件。
通过这种方式,不需要将叶片保持推压接触中间转印件,因此中间转印件不容易加速磨损,从而使得中间转印件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此外,不需要为清洁刷设置除调色剂辊(用于传送残余调色剂的辊)、摇动件(用于振落残余调色剂的件)或诸如此类,从而对空间效率和成本有利。此外,由于清洁刷安置在上游侧清洁辊与下游侧清洁辊之间,因此可以去除残余调色剂,而不需要设置任何专门的清洁模式,而且无需担心成像生产率受损。
这里,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可以这样构造,即上游侧清洁辊和下游侧清洁辊均由导电件形成,而且电势梯度形成单元向其中一个清洁辊施加高清洁辊偏压,所述高清洁辊偏压高于与该清洁辊接触的中间转印件的表面电势,并且向另一个清洁辊施加低清洁辊偏压,所述低清洁辊偏压低于与该清洁辊接触的中间转印件的表面电势。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可以这样构造,即电势梯度形成单元向清洁刷施加清洁刷偏压,其中,将施加在上游侧清洁辊上的清洁辊偏压同与清洁刷接触的中间转印件的表面电势相比,所述清洁刷偏压更靠近于所述清洁辊偏压一侧。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可以这样构造,即清洁单元配备有用于刮掉粘着在清洁辊上的残余调色剂的清洁叶片和用于将清洁叶片刮掉的残余调色剂取出的取出机构。另外,清洁辊和清洁叶片可以由金属制成。
此外,本发明不但可以应用到单色成像设备上,还可以应用到多色成像设备上。也就是说,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即其具有作为图像承载件的用于多种颜色的多个图像承载件和作为中间转印装置的单一中间转印件。还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即其具有作为图像承载件的用于多种颜色的多个图像承载件和作为中间转印装置的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和第二中间转印件,所述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与多个图像承载件中的一部分接触,所述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与多个图像承载件中的剩下部分接触,所述第二中间转印件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和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接触,并且当一调色剂图像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转印到第二中间转印件上后,另一调色剂图像从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转印到第二中间转印件上,其中,最终转印件接触第二中间转印件。
作为多色成像设备的一种特殊结构,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即成像设备包括:作为图像承载件的四个图像承载件,它们分别用于黄色、品红、青色和黑色;以及作为中间转印装置的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和第二中间转印件,所述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和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分别与四个图像承载件中的两个接触,所述第二中间转印件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和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接触,并且当一调色剂图像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转印到第二中间转印件上后,另一调色剂图像从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转印到第二中间转印件上,其中,最终转印件接触第二中间转印件。
在这种成像设备中,上游侧清洁辊抵靠着第二中间转印件,下游侧清洁辊可以仅接触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或者仅接触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作为下游侧清洁辊,可以设置两个下游侧清洁辊,其中一个接触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另一个接触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
此外,这种成像设备可以只具有与第二中间转印件相接触的上游侧清洁刷和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相接触的下游侧清洁刷,或者只具有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相接触的下游侧清洁刷;或者它可以具有两个作为下游侧清洁刷的清洁刷,其中一个接触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另一个接触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
此外,在中间转印件、与中间转印件相接触的清洁辊、与中间转印件相接触的清洁刷这三者中,至少两个接收从同一电源施加的偏压。具体地讲,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即连接在同一电源上的中间转印件、与中间转印件相接触的清洁辊、与中间转印件相接触的清洁刷可以通过电阻或稳压二极管而实现接地,或者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即通过电阻或稳压二极管而从电源施加偏压。
此外,电势梯度形成单元可以向中间转印件、与中间转印件相接触的清洁辊、与中间转印件相接触的清洁刷施加相同极性(正极或负极)的偏压。还可以采用使清洁件(清洁辊或清洁刷)不与最终转印件相接触的结构,或者采用使清洁件(清洁辊或清洁刷)不与图像承载件相接触的结构。通过如此构造成像设备,只需要准备一个正极或负极电源即可,从而可以缩减设备尺寸,并且有利于降低成本。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出这样的成像设备,其能延长中间转印件的使用寿命,又能够降低设备尺寸和成本,同时还几乎不会对提高成像生产率造成负面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全色打印机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全色打印机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全色打印机的电势梯度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4中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全色打印机中作为输出图像的调色剂图像是如何移动的;
图5中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全色打印机中未被转印的调色剂是如何移动的;
图6中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全色打印机中未被转印的调色剂是如何移动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串行式全色打印机(成像设备)。图2中示出了图1中的全色打印机(成像设备)的主要成像部分。
该全色打印机主要由成像部分、中间转印装置、最终转印辊40、定影装置6和片材进给部分组成。
成像部分由用于黄色(Y)、品红(M)、青色(C)和黑色(BK)的四个成像单元(成像装置)1Y至1K和一个曝光装置15组成。成像单元1Y至1K分别由四个感光鼓(图像承载件)10Y至10K、分别与感光鼓10Y至10K接触的充电辊(接触式充电件)11Y至11K、分别与感光鼓10Y至10K相对安置的显影装置12Y至12K、分别与感光鼓10Y至10K接触的感光刷辊13Y至13K中相应的元件组成。
这里,对于感光鼓10周围的元件的布置,充电辊11、显影装置12(显影装置的显影套筒)、第一中间转印辊(如后文所述)和感光刷辊13分别相对于感光鼓10的旋转方向而环绕着相应感光鼓10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布置。感光鼓刷13是通过环绕着由金属(不锈钢)制成的辊状基础件螺旋卷绕絮状导电树脂而形成的。
大约-900V的DC电压通过充电辊11Y至11K施加在感光鼓10Y至10K上,从而向感光鼓上均匀地充以大约-380V的电势;当静电潜像通过曝光装置15而印制在转印鼓上后,转印鼓表面上的电势下降到大约-70V。
每个显影装置12Y至12K分别是磁刷接触式两成分显影型显影装置,其配备有显影辊、显影剂量调节件、显影剂运送件和用于运送和搅拌显影剂的推运器。被显影剂量调节件调节并且被运送到显影部分中的显影剂量为大约30至40g/m2;此时,存在于显影辊上的调色剂的电荷量为大约-20至-40μC/g。AC+DC显影电压施加到这些显影装置12Y至12K上,以进行显影;这一显影电压是由大约4kHz和1.6kVpp的AC成分和大约-300V的DC成分组成的。
中间转印装置配备有: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辊(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20a,其在初次转印位置与感光鼓10Y和10M接触;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辊(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20b,其在初次转印位置与感光鼓10C和10K接触;第二中间转印辊30,其在二次转印位置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中间转印辊20a和20b接触;以及调色剂传感器8,其以光学非接触方式探测第二中间转印辊30上的调色剂图像的存在与否及其密度。
此外,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辊20a配备有一个清洁装置(清洁单元)21a。该第一上游侧清洁装置21a配备有:金属(不锈钢)清洁辊(下游侧清洁辊)210a,其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辊20a接触;金属(不锈钢)清洁叶片211a,其抵靠着清洁辊210a;螺杆推运器(输送机构)214a,其将清洁叶片211a刮掉的残余调色剂运送到位于上游侧清洁装置21a外侧的调色剂回收箱(未示出)中;中间转印刷辊(下游侧清洁刷)213a,其相对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辊20a的旋转方向在清洁辊210a的上游侧附近与中间转印辊20a接触;以及清洁器壳(容纳件)212a,其容纳着清洁辊210a、清洁叶片211a、螺杆推运器214a和中间转印刷辊213a。中间转印刷辊213a是通过环绕着辊状金属(不锈钢)基础件螺旋卷绕絮状导电树脂带而形成的。
类似地,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辊20b配备有一个清洁装置(清洁单元)21b。该第一下游侧清洁装置21b配备有:金属(不锈钢)清洁辊(下游侧清洁辊)210b,其与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辊20b接触;金属(不锈钢)清洁叶片211b,其抵靠着清洁辊210b;螺杆推运器(输送机构)214b,其将清洁叶片211b刮掉的残余调色剂运送到位于下游侧清洁装置21b外侧的调色剂回收箱(未示出)中;中间转印刷辊(下游侧清洁刷)213b,其相对于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辊20b的旋转方向在清洁辊210b的上游侧附近与中间转印辊20b接触;以及清洁器壳(容纳件)212b,其容纳着清洁辊210b、清洁叶片211b、螺杆推运器214b和中间转印刷辊213b。中间转印刷辊213b是通过环绕着辊状金属(不锈钢)基础件螺旋卷绕絮状导电树脂带而形成的。
第二中间转印辊30配备有一个清洁装置(清洁单元)31。该第二清洁装置31配备有:金属(不锈钢)清洁辊(上游侧清洁辊)310,其与第二中间转印辊30接触;金属(不锈钢)清洁叶片311,其抵靠着清洁辊310;螺杆推运器(输送机构)314,其将清洁叶片311刮掉的残余调色剂运送到位于清洁装置31外侧的调色剂回收箱(未示出)中;中间转印刷辊(上游侧清洁刷)313,其相对于第二中间转印辊30的旋转方向在清洁辊310的下游侧附近与中间转印辊30接触;以及清洁器壳(容纳件)312,其容纳着清洁辊310、清洁叶片311、螺杆推运器314和中间转印刷辊313。中间转印刷辊313是通过环绕着辊状金属(不锈钢)基础件螺旋卷绕絮状导电树脂带而形成的。
至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辊20a周围的元件的布置,感光鼓10M、感光鼓10Y、第二中间转印辊30、中间转印刷辊213a和清洁辊210a相对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辊20a的旋转方向而环绕着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辊20a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布置。此外,至于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辊20b周围的元件的布置,感光鼓10K、感光鼓10C、第二中间转印辊30、中间转印刷辊213b和清洁辊210b相对于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辊20b的旋转方向而环绕着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辊20b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布置。此外,至于第二中间转印辊30周围的元件的布置,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辊20a、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辊20b、调色剂传感器8、最终转印辊40、清洁辊310和中间转印刷辊313相对于第二中间转印辊30的旋转方向而环绕着第二中间转印辊30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布置。
每个第一中间转印辊20a和20b分别是这样形成的:在一根金属管上设置一个硅酮橡胶层(弹性导电层),然后再在硅酮橡胶层上形成一个强隔离涂层(同弹性导电层相比具有高电阻的电阻层);第一中间转印辊可被接受的电阻值通常在105至109Ω的范围内,在本例中为大约108Ω。此外,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10Y至10K转印到第一中间转印辊20a和20b上所需的表面电势通常在大约+250至500V的范围内,最佳电势值可以根据调色剂充电条件、外界温度、湿度等等而设置。
与第一中间转印辊20a和20b类似,第二中间转印辊30是这样形成的:在一根金属管上设置一个硅酮橡胶层(弹性导电层),然后再在硅酮橡胶层上形成一个强隔离涂层(同弹性导电层相比具有高电阻的电阻层);第二中间转印辊可被接受的电阻值通常在108至1012Ω的范围内,在本例中为大约1011Ω(也就是说,其电阻值高于第一中间转印辊20a和20b)。此外,将调色剂图像从第一中间转印辊20a和20b转印到第二中间转印辊30上所需的表面电势通常在大约+600至1200V的范围内,最佳电势值可以根据调色剂充电条件、外界温度、湿度等等而设置。
最终转印辊(第一转印件)40在最终转印位置与第二中间转印辊30接触,并且是这样形成的:在一根金属管上设置一个聚氨酯橡胶层,再在聚氨酯橡胶层上形成一个树脂涂层;最终转印辊可被接受的电阻值通常在106至109Ω的范围内,在本例中为大约108Ω(也就是说,其电阻值低于第二中间转印辊30)。此外,将调色剂图像从第二中间转印辊30转印到片材S(记录片材)上所需施加在最终转印辊40上的转印电压通常在大约+1200至5000V的范围内,最佳电压值可以根据外界温度、湿度、片材S的种类(其电阻值等)等等而设置。在本例中,恒定电流系统被采用,在常温和常湿度下供应大约+6μA的电流,以获得大约+1200至2000V的最终转印电压。
此外,(与第一中间转印辊20a和20b和第二中间转印辊30不同),最终转印辊40不被抵靠在清洁辊(清洁件)上。另外,(除了更换成像单元的时间以外,在成像设备处在成像模式、处理控制模式和清洁模式时的时间内),最终专印辊40接触第二中间转印辊30,并且不需要设置专门的收缩机构或类似物。
最终转印辊40的表面粗糙度(Rz)可以是20[μm(Rz)]或以下,例如10[μm(Rz)],第一和第二中间转印辊20a、20b和30的表面粗糙度(Rz)可以是10[μm(Rz)]或以下,例如1[μm(Rz)]。此外,最终转印辊40的表面粗糙度(Rz)高于第一和第二中间转印辊20a、20b和30。希望这些辊的表面粗糙度不超过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的平均颗粒度。
在定影装置6中,加热辊62和压力辊61保持彼此推压接触而形成定影辊隙。加热辊62上安置着一个作为热源的卤光灯(未示出),在定影时,加热辊6的表面被其加热到预定温度。此外,相对于片材S的输送方向在定影辊隙的下游侧布置着定影/充电辊对63a和63b。
片材进给部分沿着片材S的输送路径P(以虚线表示)形成,该路径从片材进给盘50延伸到排放盘70。片材进给盘50容纳着多张片材S,并且从片材进给盘50至输送路径的下游侧依次设有由拾取辊51a和阻尼辊51b构成的辊对、一对输送辊52a和52b、一对配准辊53a和53b和(位于最终转印辊40和定影装置6下游侧的)一对排放辊54a和54b。
图3是这种全色打印机1的电势控制系统的框图。根据彩色打印机1所处的状态,即根据打印机是处在打印模式(成像模式)、处理控制模式或清洁模式,电势控制部分(电势梯度形成单元)9控制需要施加到充电辊11、感光刷辊13、第一中间转印辊20a和20b、清洁辊210、中间转印刷辊213、第二中间转印辊30、清洁辊310、中间转印刷辊313和最终转印辊40上的电压,其结果是,可以根据彩色打印机1所处的状态而在充电辊11、感光刷辊13、第一中间转印辊20a和20b、清洁辊210、中间转印刷辊213、第二中间转印辊30、清洁辊310、中间转印刷辊313和最终转印辊40之间形成适宜的电势梯度。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稳压二极管,从同一电源供应的被转化为适宜的偏压,从而向多个元件上施加偏压。
下面描述这种全色打印机的操作。
表1
  V(40)   V(310)   V(313)   V(213)   V(210)   V(11)
  打印   2000   1200   1300   800   100   -900
表1中给出的是本实施例中在打印模式下需要利用电势控制部分9向充电辊11、清洁辊210、中间转印刷辊213、中间转印刷辊313、清洁辊310和最终转印辊40施加的偏压。
图4中示出了作为输出图像的调色剂图像是如何移动的。在图中,实线箭头表示作为输出图像的调色剂图像的移动路径。在本实施例中,所用的调色剂是充有负电荷的调色剂。也就是说,常规极性的调色剂是充有负电荷的,反向极性的调色剂是充有正电荷的。
黄色、品红、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图像分别通过成像单元1Y至1K而形成在感光鼓10Y至10K上。也就是说,每个感光鼓10的表面分别被充电辊11均匀充电,对应于输出图像的激光束R从曝光装置15施加在充电后的感光鼓10的表面上,从而通过曝光部分和未曝光部分的电势差而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12向该静电潜像上选择性地施加调色剂,从而在感光鼓10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之后,品红色调色剂图像从用于品红色的感光鼓10M初次转印到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辊20a上。此外,黄色调色剂图像从用于黄色的感光鼓10Y初次转印到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辊20a上,并且叠加在品红色调色剂图像上。与此类似,黑色调色剂图像从用于黑色的感光鼓10K初次转印到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辊20b上。此外,青色调色剂图像从用于青色的感光鼓10C初次转印到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辊20b上。
初次转印的品红和黄色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第二中间转印辊30上。初次转印的黑红和青色调色剂图像也被转印到第二中间转印辊30上,其中青色调色剂图像被叠加在此前二次转印的品红和黄色调色剂图像上,从而在第二中间转印辊30上形成全色调色剂图像。
二次转印的全色调色剂图像和黑色调色剂图像到达第二中间转印辊30和最终转印辊40之间的辊隙部分。与它们到达的同步时刻,作为记录片材的片材S被配准辊对53a和53b(见图1)传输到辊隙部分,全色调色剂图像和黑色调色剂图像被三次(最终)转印到片材S上。
此后,片材S移过定影装置6的加热辊62和压力辊61之间的辊隙部分(见图1)。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辊61和62施加的热量和压力的作用,全色调色剂图像和黑色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片材S上,从而形成永久图像。之后,片材S被排放辊对54a和54b排放到排放盘70,从而完成全色成像。
图5中示出了未被转印并且留在中间转印辊和最终转印辊上的残余调色剂是如何移动的。
清洁辊310上的电势高于第二中间转印辊30上的电势,因而充有负电荷的常规极性残余调色剂粘着在清洁辊310上。另一方面,中间转印刷辊313上的电势高于第二中间转印辊30上的电势,因而未被粘着在清洁辊310上的充有低电势负电荷的常规极性残余调色剂将粘着在中间转印刷辊313上。
清洁辊210a的电势低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辊20a上的电势,因而充有正电荷的反向极性残余调色剂将粘着在清洁辊210a上。另一方面,中间转印刷辊213a的电势高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辊20a上的电势,因而充有负电荷的常规极性残余调色剂将粘着在清洁辊210a上。类似地,清洁辊20b的电势低于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辊20b上的电势,因而充有正电荷的反向极性残余调色剂将粘着在清洁辊210b上。另一方面,中间转印刷辊213b的电势高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辊20b上的电势,因而充有负电荷的常规极性残余调色剂将粘着在清洁辊210b上。改型例
在实施例1的全色打印机1中,也可以省略清洁辊210b。
实施例2
虽然在实施例1的全色打印机1中具有作为中间转印装置的多个(三个)中间转印件: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辊20a、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辊20b和第二中间转印辊30,但本实施例中的单色打印机1中只有一个中间转印辊20。与实施例1的全色打印机1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不再重复叙述。
下面描述单色打印机1的操作。
图6中示出了未被转印并且留在中间转印辊和最终转印辊上的残余调色剂是如何移动的。由于清洁辊210a(上游侧清洁辊)上的电势高于中间转印辊20上的电势,因而充有负电荷的常规极性残余调色剂将粘着在清洁辊210a上。另一方面,中间转印刷辊213上的电势也高于中间转印辊20上的电势,因而未被粘着在清洁辊210a上的充有低电势负电荷的常规极性残余调色剂将粘着在中间转印刷辊213上。由于清洁辊(下游侧清洁辊)210b上的电势低于中间转印辊上的电势,因此充有负电荷的常规极性残余调色剂将粘着在清洁辊210b上。施加在清洁辊210a和清洁辊210b上的偏压的量值可以颠倒。

Claims (9)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图像承载件;成像单元,其在图像承载件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中间转印装置,其由至少一个中间转印件形成,并且在初次转印位置接触图像承载件;最终转印件,其在最终转印位置接触中间转印装置;电势梯度形成单元,其在图像承载件、中间转印件和最终转印件之间形成电势梯度,从而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最终转印位置;以及清洁单元,其将未在最终转印位置转印到记录片材上且留在中间转印件上的残余调色剂去除,
其特征在于,清洁单元包含:
上游侧清洁辊,其与中间转印件接触;
下游侧清洁辊,其相对于残余调色剂的回传方向在上游侧清洁辊的下游侧接触中间转印件,残余调色剂被沿着所述回传方向从最终转印位置传送到初次转印位置;以及
清洁刷,其相对于所述回传方向在上游侧清洁辊的下游侧并相对于所述回传方向在下游侧清洁辊的上游侧接触中间转印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上游侧清洁辊和下游侧清洁辊均由导电件形成,以及
电势梯度形成单元向其中一个清洁辊施加高清洁辊偏压,所述高清洁辊偏压高于与该清洁辊接触的中间转印件的表面电势,并且向另一个清洁辊施加低清洁辊偏压,所述低清洁辊偏压低于与该清洁辊接触的中间转印件的表面电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上游侧清洁辊、下游侧清洁辊和清洁刷均由导电件形成,
电势梯度形成单元向其中一个清洁辊施加高清洁辊偏压,所述高清洁辊偏压高于与该清洁辊接触的中间转印件的表面电势,并且向另一个清洁辊施加低清洁辊偏压,所述低清洁辊偏压低于与该清洁辊接触的中间转印件的表面电势,以及
电势梯度形成单元向清洁刷施加清洁刷偏压,其中,将施加在上游侧清洁辊上的清洁辊偏压同与清洁刷接触的中间转印件的表面电势相比,所述清洁刷偏压更靠近于所述清洁辊偏压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清洁单元配备有用于刮掉粘着在清洁辊上的残余调色剂的清洁叶片和用于将清洁叶片刮掉的残余调色剂取出的取出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清洁单元配备有用于刮掉粘着在清洁辊上的残余调色剂的清洁叶片和用于将清洁叶片刮掉的残余调色剂取出的取出机构,以及
清洁辊和清洁叶片由金属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作为图像承载件的四个图像承载件,它们分别用于黄色、品红、青色和黑色;以及作为中间转印装置的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和第二中间转印件,所述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和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分别与四个图像承载件中的两个接触,所述第二中间转印件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和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接触,并且当一调色剂图像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转印到第二中间转印件上后,另一调色剂图像从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转印到第二中间转印件上,
其中,最终转印件接触第二中间转印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作为图像承载件的四个图像承载件,它们分别用于黄色、品红、青色和黑色;以及作为中间转印装置的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和第二中间转印件,所述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和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分别与四个图像承载件中的两个接触,所述第二中间转印件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和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接触,并且当一调色剂图像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转印到第二中间转印件上后,另一调色剂图像从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转印到第二中间转印件上,
其中,最终转印件接触第二中间转印件,以及
上游侧清洁辊抵靠着第二中间转印件,下游侧清洁辊接触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和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中的至少一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作为图像承载件的四个图像承载件,它们分别用于黄色、品红、青色和黑色;以及作为中间转印装置的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和第二中间转印件,所述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和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分别与四个图像承载件中的两个接触,所述第二中间转印件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和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接触,并且当一调色剂图像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转印到第二中间转印件上后,另一调色剂图像从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转印到第二中间转印件上,
其中,最终转印件接触第二中间转印件,
上游侧清洁辊抵靠着第二中间转印件,下游侧清洁辊接触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和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作为清洁刷,设有抵靠着第二中间转印件的上游侧清洁刷和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件和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件中的至少一个相接触的下游侧清洁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中间转印件、与中间转印件相接触的清洁辊、与中间转印件相接触的清洁刷这三者中,至少两个接收从同一电源施加的偏压。
CNB031200125A 2002-06-10 2003-03-10 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221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9261/2002 2002-06-10
JP2002169261A JP4059012B2 (ja) 2002-06-10 2002-06-10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67579A true CN1467579A (zh) 2004-01-14
CN100492218C CN100492218C (zh) 2009-05-27

Family

ID=29996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2001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2218C (zh) 2002-06-10 2003-03-10 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816697B2 (zh)
JP (1) JP4059012B2 (zh)
KR (1) KR100588268B1 (zh)
CN (1) CN100492218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0351A (zh) * 2014-02-03 2015-08-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4854007A (zh) * 2012-12-14 2015-08-19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堆叠装置和成像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01374B2 (ja) * 2003-07-14 2010-07-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669983B1 (ko) 2005-05-26 2007-01-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칼라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 모노프린팅 방법
JP2008191514A (ja) 2007-02-06 2008-08-2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0755A (en) * 1988-03-30 1992-07-14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Cleaning device
US4935788A (en) * 1988-06-16 1990-06-19 Xerox Corporation Multicolor printing system
US5087945A (en) * 1990-10-01 1992-02-11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multicolor toner images
JPH06148910A (ja) 1992-11-11 1994-05-27 Mita Ind Co Ltd 電子写真法
JP3594279B2 (ja) 1997-03-31 2004-1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3797035B2 (ja) * 1999-09-03 2006-07-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09351A (ja) * 1999-10-08 2001-04-2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4007A (zh) * 2012-12-14 2015-08-19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堆叠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04820351A (zh) * 2014-02-03 2015-08-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4820351B (zh) * 2014-02-03 2018-05-0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816697B2 (en) 2004-11-09
JP2004013033A (ja) 2004-01-15
KR20030095212A (ko) 2003-12-18
CN100492218C (zh) 2009-05-27
KR100588268B1 (ko) 2006-06-12
US20040033089A1 (en) 2004-02-19
JP4059012B2 (ja) 2008-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117509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1262840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discharging device for preventing reattachment of residual toner to intermediate transfer element
US8478157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that executes reverse-transfer operation
JPH088714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38347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92218C (zh) 成像设备
US6782227B2 (en) Transfer device for setting a suitable recording medium adsorbing bias, and an image-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transfer device
EP1288728A2 (en) Static charge controlling system and a reproduction machine having same
JP2002278307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除電手段のバイアス制御方法
CN1467588A (zh) 成像设备
CN1244027C (zh) 成像设备
JP542408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04066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37972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55737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8096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84820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83112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48989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belt surface regulating member
JPH072100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70177910A1 (en)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2008618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26149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51233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4544078B2 (ja) 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7

Termination date: 201603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