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64831A - 注射压缩模塑设备、注射压缩模塑方法、由该方法制造的注射压缩模塑物品以及热塑性树脂物品 - Google Patents

注射压缩模塑设备、注射压缩模塑方法、由该方法制造的注射压缩模塑物品以及热塑性树脂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64831A
CN1464831A CN02802531.8A CN02802531A CN1464831A CN 1464831 A CN1464831 A CN 1464831A CN 02802531 A CN02802531 A CN 02802531A CN 1464831 A CN1464831 A CN 14648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injection
molded article
compression molding
clamped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80253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1844C (zh
Inventor
长冈猛
帆高寿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ijin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ijin Chemicals Ltd
Kobe Stee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ijin Chemicals Ltd, Kobe Steel Ltd filed Critical Teijin Chemicals Ltd
Publication of CN1464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648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184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184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into the mould
    • B29C45/5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into the mould using mould parts movable during or after injection, e.g. injection-compression moulding
    • B29C45/561Injection-compression mou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2045/178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9C2045/1788Preventing tilting of movable mould plate during closing or clam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45/67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hydraul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在一种注射压缩模塑设备中,将模具10和11设置在中间夹紧状态,然后通过在将熔化树脂注射到由模具10和11限定的空腔中之后,再互相夹紧模具10和11而将模具10和11设置在最终夹紧状态,来制造模塑物品。该设备包括一夹紧机构和一平行保持机构20,该夹紧机构具有模具驱动液压缸7、导向接合件8和支承面板4,5等,以便有选择地将模具10和11设置到中间夹紧状态和最终夹紧状态,该模具驱动液压缸7用于将可移动模具10朝固定模具11移动和远离固定模具11移动。该平行保持机构20通过对夹紧机构的模具连接表面施加校正力来使模具10和11之间在中间夹紧状态保持平行,其中各个模具10和11被安装到该夹紧机构上。

Description

注射压缩模塑设备、注射压缩模塑方法、 由该方法制造的注射压缩模塑物品以及热塑性树脂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压缩模塑设备,该设备用于通过将模具设置到中间夹紧状态和最终夹紧状态之间来制造模塑物品,和一种注射模塑-压缩方法,由该方法制造的注射压缩模塑物品以及热塑性树脂物品。
背景技术
传统上,注射模塑设备包括一夹紧底板,一对设置在夹紧底板的相对两端的直立支承面板、一在两支承面板之间水平延伸的导向件、一沿导向件的延伸方向可滑动移动的可移动模具、一与可移动模具相对、固定安装在一个支承面板上的固定模具、以及一固定安装在另一个支承面板上的、可滑动地将可移动模具朝固定模具移动以及将可移动模具远离固定模具移动的模具驱动液压缸。
通常在利用上述结构的设备进行注射模塑的过程中,可移动模具受压地沿导向件的延伸方向朝固定模具移动,以用足够的夹紧力将其与固定模具夹紧,然后,熔化的树脂被注射到由可移动模具和固定模具限定的空腔中。然后,所注射的树脂被冷却并且被固化以制造模塑物品。
在上述传统的注射模塑方法中,很有可能在模塑物品中保留很大的残余应力。在模塑物品中保留这样很大的残余应力,如果将使用这样一种模塑物品用于特殊用途,如用于精密仪器和光学仪器的零件,则很有可能在模塑物品中的变形或折射系数会超过可允许的范围。
在制造特殊应用的模塑物品中,企图提出一种生产不含残余应力的模塑物品的注射压缩模塑方法(见公开号为No.2000-6231的日本未审专利和公开号为No.4-228298的日本未审专利)。根据该方法,在注射模塑之前,一对模具被设置于这种中间夹紧状态,在该位置模具以小间隙彼此分开,或者所述模具以适度的夹紧力彼此夹紧,从而使得模具在注射压力下彼此分开。然后,在熔化的树脂刚刚注射到由两模具限定的空腔中就将模具再次互相夹紧到最终夹紧状态。
但是,已经根据这种想法,即在两模具被设置成最终夹紧状态的状态下,使用普通的注射熔化树脂的注射模塑方法来设计上述注塑设备,在该状态下,所述两模具以足够的夹紧力彼此夹紧。因此,在上述出版物中公开的技术不考虑熔化树脂在不完全夹紧的状态下被注射的情况下必须保持可移动模具和固定模具的平行。
因此,在由上述注射压缩模塑方法制造模塑物品的情况下,会出现问题,如图9所示,由于例如导向件93的弯曲,模具91、92的分型面不保持平行,从而导致模塑物品的质量被破坏。
此外,如果模具91、92通过重新被夹紧在一种不确保模具91、92之间的充分平行的状态而被设置到最终夹紧状态,则很有可能会由于模具91、92之间的磨损而毁坏或破坏模具91、92。
上述缺点在这种情况下会很明显,其中通过重复操作注射模塑设备使注射模塑设备的机械损耗例如导向件93的磨损和支承面板94、95的倾斜变得很严重。
发明内容
考虑到以上方面,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射压缩模塑设备和一种注射压缩模塑方法,该方法能够制造长期高质量的模塑物品,以及由该方法制造的注射压缩模塑物品及热塑性树脂物品。
附图简述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注射压缩模塑设备的示意图;
图2表示该设备中的平行保持机构的说明图;
图3A表示平行保持机构中的头部件和杆件的正视图;
图3B是该头部件的侧视图;
图4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图5是在平行保持机构中使用的液压系统的电路图;
图6表示熔化树脂被注入由模具限定的腔中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A是例1中制造的模塑物品的正视图;
图7B是沿图7A中A-A线的剖面图;
图7C是沿图7A中B-B线的剖面图;
图8A是例2中制造的模塑物品的正视图;
图8B是沿图8A中C-C线的剖面图;
图8C是沿图8A中D-D线的剖面图;
图9是现有技术的注射压缩模塑设备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注射压缩模塑设备用于制造光学仪器和精密仪器零件的模塑物品,如透明透镜、光盘(CDs)和软盘(FDs)。
该设备可用作用于模制机动车辆的透明部件、机动车辆的外板、机动车辆的内盖和具有光学功能的板状模塑物品的模塑设备。
机动车辆的透明部件包括玻璃窗件(如前门窗、尾门窗、三角窗、后窗和后门窗以及汽车顶窗和车身顶板),和前灯透镜,太阳能电池盖,挡风玻璃以及信息显示型仪表面板。
机动车辆的外板包括机动车辆的外板、均衡压力用覆盖板和金属顶盖。机动车辆的内盖包括仪表面板。具有光学功能的板状模塑物品包括Fresnel(菲涅耳)透镜、光扩散板、透镜镜头晶粒(原文如此)、棱镜片和镜头阵列。
如图1所示,注射压缩模塑设备包括用于将熔化物品冷却和固化成模塑物品的模制单元1以及用于将如聚碳酸酯(PC)树脂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树脂的熔化树脂注入模制单元1的注射单元2。
模制单元1具有夹紧底板3。在图1中夹紧底板3的横向相对两端设置有支承面板4、5。
在支承面板4(5)的每个角落部,杆状导向件6在支承面板4、5之间延伸。
在图1中,模制驱动液压缸7设置在左侧支承面板4上,以将活塞杆朝支承面板5移动和远离支承面板5移动,从而可驱动地打开和闭合模具。导向接合件8连接到活塞杆7a的远端部分。
各导向件6分别可滑动地通过导向接合件8的角落部。模制驱动液压缸7的活塞杆7a朝支承面板5和远离支承面板5的伸展和收缩通过导向接合件8调整,该导向接合件8沿导向件6的伸展方向前后移动。
平面公用板9可拆卸地连接到在可移动模具一侧的导向接合件8。
平面公用板13可拆卸地连接到与可移动侧公用板9相对的、在固定模具的一侧的支承面板5。
可移动模具10和固定模具11分别安装在公用板9和13的相对表面(模具连接表面)的中心部。通过朝固定模具11移动可移动模具10以夹紧而由模具10、11限定空腔12,该空腔的形状与模塑物品的外部形状相符。
流道11a在固定模具11的内部形成以流通其中的熔化树脂。
流道11a沿固定模具11的外壁部扩展,其一端与固定模具11的后侧表面(在注射单元2的一侧)相连,其另一端与空腔12的侧表面相连。
如图2所示,在模具10、11的周围部分设置有多个平行保持机构20,以调整在模具10、11之间的平行。
每个平行保持机构20包括连接到可移动侧公用板9的模具连接表面上的接触单元21和连接到固定侧公用板13的模具连接表面上的定位液压缸22。
在该实施例中,定位液压缸22是这样一种液压缸,其用于可驱动地朝接触单元21和远离接触单元21伸展和收缩活塞杆22a。
如图3A所示,接触单元21包括设置成与可移动模具10平行的杆件23,和设置于杆件23的远端部、以便能够朝杆件23远端部和远离杆件23远端部移动的头部件24。
如图3A所示,杆件23通过测微计机构可操作地连接到头部件24,其中形成于杆件23的远端部的外螺纹部23a与形成于头部件24的内螺纹部24b相啮合。外螺纹部23a(内螺纹部24b)以一定螺距如2mm形成螺纹,从而以对应于头部件24一圈的一定螺距如2mm逐步朝杆件23远端部和远离杆件23远端部移动头部件24。
如图3B所示,标尺24a定义在头部件24周围,以允许操作者辨认出头部件24的角度位移(前进/缩回量)。
这种构造的平行保持机构20通过转动头部件24使头部件24相对于各个相应的杆件23定位,然后通过使定位液压缸22的活塞杆22a以最大伸展量和各个相应的杆件23形成压接触,从而使可移动侧公用板9(可移动模具10)和固定侧公用板13(固定模具11)之间保持平行。
参照图5说明用于控制各个定位液压缸22的操作的液压电路。
液压电路包括液压压力设置部分30、一前进/缩回控制部分31和一液压流体供应部分32。液压压力设置部分30分别用于以一定保持压力支撑定位液压缸22的同时,可控制地输送和排出液压流,以控制相应的平行保持机构20的定位液压缸22,从而控制相应的活塞杆22a的伸展/收缩。前进/缩回控制部分31可操作地改变定位液压缸22中输送液压流体的方向,从而控制相应的活塞杆22a的伸展/收缩。液压流体供应部分32向定位液压缸22供应液压流体。
液压流体供应部分32包括用于将液压流体存储于其中的油盘33、用于检查存储于油盘33中的液压流体的液位的油位表34、用于将存储于油盘33中的液压流体输送到定位液压缸22的变量泵35、以及用于根据来自泵35的流体喷出压力控制泵的防波板的倾斜角度(流体喷出量)的泵控制阀36。
构成前进/缩回控制部分31的主开关阀38通过监控阀37在流体输送侧与变量泵35相连。
主开关阀38包括一个4通3位型电磁操纵开关阀。主开关阀38的一个输出口38a通过用于液压缸膨胀的管路39连接到每个液压压力设置部分30。
主开关阀38的另一个输出口38b通过用于液压缸收缩的管路40连接到每个定位液压缸22的流体排出口22b。
主开关阀38具有这些功能,即通过将阀元件设置到一个中立位置而延缓液压流体到相应的定位液压缸22的输送,从而将各个活塞杆22a设置到一固定状态的功能,和通过使液压流体供应部分32和输出口38a相连并且将液压流体输送到相应的液压压力设置部分30,控制定位液压缸22使活塞杆22a朝接触单元21伸展的功能,以及通过使液压流体供应部分32和输出口38b相连并且将液压流体排出到相应的排出口22b,控制定位液压缸22使活塞杆22a远离接触单元21缩回的功能。
第一变量节流阀42设置在用于液压缸收缩的管路40上的合适位置上,其连接到前进/缩回控制部分31上以限制相应的由各个定位液压缸22控制的活塞杆22a的收缩率。
各个连接到用于液压缸膨胀的管路39上的液压压力设置部分30包括被设置于一定压力的减压阀44,串联在减压阀44上的、并且适用于限制相应的活塞杆22a的伸展速率的第二变量节流阀45,用于检查在减压阀44和第二变量节流阀45之间的压力的压力计46,包含压力指示器47和测压元件放大器的压力监测器48,在减压阀44和第二变量节流阀45之间连接的比例电磁压力控制阀49,以及用于改变相对于比例电磁压力控制阀49设置的压力的压力改变放大器50。
相对于比例电磁压力控制阀49设置的压力被设置成比相对于减压阀44设置的压力要高0.7Pa或更高。
比例电磁压力控制阀49与用于回输液压流体的管路51相连。
用于流体回输的管路51通过用于去除液压流体中的污染外来物质的过滤器52和用于冷却液压流体的热交换器53与油盘33相连。
每一个设置有比例电磁压力控制阀49的液压压力设置部分30具有以下功能,即当从液压流体供应部分32供应液压流体时,其具有在设置用于相应的减压阀44的压力下和设置用于相应的第二变量节流阀45的伸展速率下,伸展相应的活塞杆22a的功能,和在加压使压力活塞杆22a从接触单元21离开而缩回的压缩力超过相对于比例电磁压力控制阀49设置的压力(即保持用于保持活塞杆22a的压力)的情况下,通过使液压流体通过管51从比例电磁压力控制阀49排出而缩回活塞杆22a的功能。
这样构成的液压电路由控制系统60控制,如图4所示。
控制系统60包括一基板70,配线以可传递各种信号的方式建立于其上。
在基板70上,设置有:一用于检测是否给电路供电的状态以提供输入信号的输入单元61,分别用于计数脉冲信号的数量以提供计数值的高速计数单元62,一用于接收包括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的模拟信号并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A/D转换单元63,一用于控制系统60供电的电源64,一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以输出的D/A转换单元65,一用于输出直流电的D/C输出单元66,一用于在控制系统60中提供数据以通过与通信程序如RS232C一致的协议来传递的线连接计算机链接单元67,以及一用于通过67控制和监控单元61的操作的CPU单元68。触摸屏69与基板70相连,以使操作者可通过CPU单元68设置各个单元的操作。
紧急开关55和多个限位开关56与输入单元61相连。
紧急开关55适用于使操作者在紧急情况下中止注射压缩模塑设备的操作,例如在检查到设备异常时。
限位开关56对应于模具驱动液压缸7和定位液压缸22等(见图1)设置,以设定例如由液压缸7、22控制的伸展量。
脉冲编码器57与高速计数单元62相连。
脉冲编码器57设置在图1所示的每个平行保持机构20中,以根据相应的头部件24的转动输出脉冲信号。
测压元件59通过相应的一个放大器58与A/D转换单元63相连。
D/A转换单元65通过相应的放大器58与每个比例电磁压力控制阀49的线圈部分49a相连。
如图5所示,每个测压元件59设置在相应的液压压力设置部分30中以检测提供给相应的比例电磁压力控制阀49的液压压力。
多个继电器71与D/C输出单元66相连。每个继电器71可控制地打开和闭合液压电路中的相应的减压阀44等。
计算机链接单元67通过通信线72与信息处理单元73例如个人计算机相连。信息处理单元73通过控制系统60的通信数据管理注射压缩模塑设备的操作状态和生产状态。
下面将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注射压缩模塑设备的操作。
组装
在注射压缩模塑设备是以传统的水平夹紧型注射模塑设备为基础而构成的情况下,其中模具都是彼此水平夹紧的,图1和2中所示的可移动侧公用板9和固定侧公用板13以下述方式制备。
特别地,移动模具10和接触单元21被安装在可移动侧公用板9的模具连接表面,而固定模具11和定位液压缸22被安装在固定侧公用板13的模具连接表面。
接着,如图1所示,安装在上述元件上的可移动侧公用板9和固定侧公用板13被搬运到传统的注塑设备上,并且分别与导向接合件8和与之相对的支承面板5相连。
以这种方式,传统的注塑设备被安装到注射压缩模塑设备中,其中四个平行保持机构20被组装到模具10、11的周围部分处。
如上所述,由于仅仅通过将公用板9、13安装到传统的注塑设备上就完成了组装,和将模具10、11以及平行保持机构20直接连接到传统的注塑设备上不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完成组装到该设备中。
此外,可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只卸下公用板9、13就可完成将注射设备从注射压缩模塑设备转换成传统的设备的操作。
应该理解公用板9(13)可具有块型(未示出),其中根据将要安装的元件将板分成多个块,代替如图1所示的整体板,其中多个元件被安装在一个公用板上。
平行对准操作
在完成将头部件24组装到上述注射压缩模塑设备上的基础上,转动头部件24以将头部件24朝可移动侧公用板9移动。
之后,通过启动模具驱动液压缸7使可移动模具10向前朝固定模具11移动。当模具10相应于制造模塑物品所需要的一定压缩量被推进到一中间夹紧位置时,则中止模具驱动液压缸7的驱动操作。从而将可移动模具10设置到一中间夹紧状态,在该状态下,可移动模具10与固定模具11隔开一定距离L。
然后,驱动定位液压缸22以将活塞杆22a朝各个相应的头部件24伸展。当该伸展量达到最大程度时,中止将要与头部件24形成压接触的活塞杆22a的伸展。之后,通过转动头部件24使头部件24朝固定侧公用板13(朝定位液压缸22)移动。
头部件24的远端部分抵接各个相应的活塞杆22a的位置被设为“0”。通过保持使头部件24在同一方向从“0”位置朝公用板13转动,所有头部件24的远端部分被设为离开可移动侧公用板9一定距离。
操作者能通过观察在每个头部件24的周围定义的标尺确认上述设定操作。
上述设定操作的结果是,以最大前伸量伸展的定位液压缸22的活塞杆22a抵接所有被设置成离开可移动侧公用板9一定距离的各个相应的头部件24。因此,分别装配有定位液压缸22和头部件24的所有平行保持机构20允许在公用板9和13之间基本上彼此具有相同的长度。
因此,通过在公用板9、13的各自四个角落设置的平行保持机构20,在四个角落的公用板9和13的模具连接表面之间的距离被设置成一恒定值。从而在中间夹紧状态下的模具10、11彼此以高精度水平对准。
之后,通过从固定模具11缩回可移动模具10,完成平行对准操作。
模塑操作
如上所述在完成平行对准操作之后,所述设备进入了模塑操作。
首先,如图5所示,前进/缩回控制部分31的主开关阀38从中间位置被转换到一操作位置,以将液压流体输送到每个液压压力设置部分30。
当液压流体被输送到液压压力设置部分30时,液压流体流入每个定位液压缸22同时通过相应的第二变量节流阀45调整流体的流量。从而活塞杆22a逐渐从各个相应的定位液压缸22朝各个相应的头部件24伸展,并且当活塞杆22a伸展到一最大伸展量时中止该伸展。
接着,可移动侧公用板9通过模具驱动液压缸7朝固定侧公用板13移动,并且可移动模具10和安装在可移动侧公用板9上的接触单元21朝固定侧公用板13推进。
继续推进,直到可移动模具10相应于制造模塑物品所需要的一定压缩量被设置为一中间夹紧状态。
当接触单元21和可移动模具10一起前进时,头部件24的远端部分抵接相应的定位液压缸22的活塞杆22a。
假定在前进过程中可移动模具10(可移动侧公用板9)相对于固定模具11(固定侧公用板13)倾斜。此时,位于该部分的接触单元21的头部件24首先抵接各个相应的定位液压缸22的活塞杆22a,该位置中公用板9和13之间的相对距离在所有的距离中是最小的。
当公用板9以上述倾斜状态保持向公用板13前进时,公用板9相对于公用板13的倾斜通过使用平行保持机构20作为支轴而被校正,其中接触单元21抵接各个相应的定位液压缸22,并且借助于抵接具有一特定距离。于是,在公用板9和13之间基本上彼此具有相同长度的平行保持机构20可通过这四个平行保持机构20共同操作将公用板9和13之间的距离校正设置为一恒定值。从而在中间夹紧状态下的模具10、11彼此以高精度水平对准。
接着,熔化的树脂以下述方式从注射单元2注射。
如图6所示,熔化的树脂从空腔12的一侧部分沿固定模具11的浇道11a被注射到空腔12中。从空腔12的一侧部分朝其相对侧部分注射树脂时,树脂填充空腔12。
当整个空腔12被充满熔化树脂时,例如在模具10、11之间的填充树脂在图6中箭头所示方向对模具10施加压力P(排斥力)。如果作用在模具10上的树脂压力P垂直变化(即,作用在可移动模具10的空腔表面上的树脂压力P在从空腔12的一侧部分朝其相对侧部分注射树脂的方向变化或降低),在模具10的空腔表面上会产生载荷变化。
图4中所示的控制系统以这种方式相对于各个平行保持机构20调整保持压力(相对于各个比例电磁压力控制阀49设置压力),即当模具10和11又从中间夹紧状态彼此夹紧时,由于产生载荷变化,不会失去模具10和11之间的平行。
更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对于位于作用有较小树脂压力P负载的位置的液压压力设置部分30的比例电磁压力控制阀49来说,设置一较大压力,而对于位于作用有较大树脂压力P负载的位置的液压压力设置部分30的比例电磁压力控制阀49,设置一较小压力。
以这种方式,可调整对于比例电磁压力控制阀49的设置压力和由于在模具10和11的各个位置的树脂压力P的不同引起的变化负载的合力差,以最小化。
此外,在调整中,如图6所示,合力(=PY+P)被设置为一小于再夹紧力W的值,其中PY表示施加到所有平行保持机构20上的保持平行的压力,而P表示从熔化树脂作用到模具10、11上的能够再夹紧的压力。
树脂压力P优选为预先存储在图4所示的控制系统60中的一估计值,或者是已经由未示出的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得到的一测量值。
设置对于平行保持机构20的保持压力PY的优点如下。即使由于对于模具10和11的空腔表面的树脂压力P(排斥力)的不同引起的大的负载变化,对于所有平行保持机构20的保持压力PY可使负载变化的负面影响最小化。从而在再夹紧过程中和在中间夹紧状态下可由平行保持机构20以高精度确保平行。
上述结构避免了例如由于在模具10和11之间的平行不好、模具10和11之间的磨损、模具10和11的损坏/破裂而引起的品质降低的缺点。
此外,即使由于设备的重复操作引起注射压缩模塑设备的机械磨损如导向件6的严重磨损和支承面板4、5的严重倾斜,由平行保持机构20可确保在中间夹紧状态下和在再夹紧状态下高度平行。
如上所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注射压缩模塑设备,在模具10和11被设置在中间夹紧状态时,通过由用于保持模具10和11之间平行的平行保持机构20(平行保持器)保持平行,熔化树脂基本上可均匀地填充到空腔12中。
采用以上结构,当模具10和11从中间夹紧状态移动到最终夹紧状态时,空腔12中的熔化树脂被均匀压缩。从而,在冷却熔化树脂后,可制造出其中残余应力完全被最小化的具有高质量的模塑物品。
此外,在从中间夹紧状态下再夹紧模具10和11的期间,上述结构确保在模具10和11之间的平行,从而可靠消除了如在模具10和11之间的磨损、模具10和11的损坏/破裂而引起的缺点。
此外,即使该设备中的部件(零件)被磨损,在中间夹紧状态下平行保持机构20仍保持模具10和11之间的高度平行。因此,可长期制造出具有高质量的模塑物品。
在上述实施例中,用于在夹紧方向给夹紧机构的模具连接表面施加校正力的平行保持机构20构成平行保持器。可替换地,平行保持器可具有这种结构,即当模具10和11被设置到中间夹紧状态下时,校正力可在垂直于夹紧方向的方向上通过可保持模具10和11之间的高度平行的千斤顶机构或其等同物作用在模具10和11的侧表面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移动模具10朝固定模具11移动和远离固定模具11移动。可替换地,其中至少一个模具可移动地朝另外一个模具移动和远离另外一个模具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将熔化树脂注入到空腔12中之后,模具10和11又被夹紧以将模具10和11设置成最终夹紧状态。可替换地,可以随树脂注射一起进行再夹紧,直到模具10和11被设置成最终夹紧状态。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注射压缩模塑设备可以具有采用其中模具10和11在垂直方向上彼此夹紧的垂直夹紧结构的或者采用其中模具10和11在水平方向上彼此夹紧的平行夹紧结构的任何类型。更优选为水平夹紧结构,因为其用较小的力可靠地保持模具间的平行并提高了模塑效率。
还有,除了上述结构之外,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注射压缩模塑设备还包括:液压压力设置部分30,其分别用于可控制地输送和排出液压流体以控制平行保持机构20的定位液压缸22来伸展和缩回活塞杆22a并将定位液压  22保持在所要求的保持压力下;和控制系统60,当模具10和11被设置在一中间夹紧位置时,由于注入空腔12中的熔化树脂引起这种负载变化,该控制系统60用于在这种情况下以这种方式在各个液压压力设置部分30中单独设置保持压力,以在再夹紧中最小化负载变化对平行的影响。在该结构中,考虑到由于注入熔化树脂而引起负载变化,设置相对于平行保持机构20的保持压力。因此,即使在再夹紧过程中也可以可靠地以高精度保持模具10和11之间的平行。
采用上述结构,可制造出具有高质量的模塑物品,并有效消除了如模具10和11的磨损而引起的缺点。
在该实施例中,可单独设置液压压力设置部分30的保持压力,同时固定液压压力设置部分30的流体排出速率。可替换地,可单独设置液压压力设置部分30的流体排出速率,同时固定液压压力设置部分30的保持压力。另外可替换地,可单独设置保持压力和流体排出速率。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平行保持机构20包括定位液压缸22和接触单元21,该定位液压缸22设置在夹紧机构的模具连接表面之间的多个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处。从而形成简单结构的平行保持机构20,其具有包括接触单元21和活塞杆22a的较少数量零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接触单元21和定位液压缸22分别被连接到可移动侧公用板9和固定侧公用板13的模具连接表面上。可替换地,平行保持机构20可具有这种形式的结构,即接触单元21和活塞杆22a彼此顺序连接作为将要安装在公用板9和13的一个模具连接表面上的一体单元。
例如,平行保持机构20可具有这种形式的结构,即基本上与接触单元21等同的测微计定位调整机构被连接到固定侧公用板13的模具连接表面上,并且该测微计定位调整机构被连接到定位液压缸22上。
在该实施例中,平行保持机构20可具有这种形式的结构,即形成于接触单元21的远端部分的测微计定位调整机构可以使接触单元21朝相应的定位液压缸22推进和远离相应的定位液压缸22缩回。采用这种结构,通过具有简单结构和较少数量零件的测微计机构,接触单元21的远端部分相对于相应的活塞杆22a被精确定位在所要求的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测微计机构可实施接触单元21远端部分的推进/缩回。或者,通过其中组合千斤顶、滚珠丝杠和伺服马达并能进行测微计定位的机构实施接触单元21远端部分的推进/缩回。
由于模具10、11和平行保持机构20可拆卸地安装到可移动侧公用板9和固定侧公用板13上,仅仅通过将公用板9和13安装到传统的注射模塑设备上即可构成该注射压缩模塑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注射压缩模塑设备的注射压缩模塑方法。
模塑方法中对模塑的要求是根据所要制造的模塑物品可选择地设定。但是优选的模塑要求如下所述。
根据该注射压缩模塑方法,在中间夹紧状态的空腔12的体积相对于目标模塑物品的体积之比是1.2或以上,优选1.3或以上,更优选1.4或以上,最优选1.5或以上。当该比率增大时本发明的效果增强。但是,过高的比率可以降低模塑效率并引起在模塑物品中如注射的缺陷。鉴于这种情况,优选将该比率的上限设定为3或更小,更优选为2或更小。
在该注射压缩模塑方法中,优选将模具10和11的分离表面彼此不接触的状态设定为最终夹紧状态。
根据该注射压缩模塑方法,可以在模具10和11处于接触状态下进行模塑。但是,将模具10和11的分离表面彼此不接触的状态作为最终夹紧状态是有利的,因为其使在空腔12中的熔化树脂具有更均匀的压缩,并使该注射压缩模塑物品具有带较小的压缩力(夹紧力)的小应变。
在模具10和11的分离表面彼此接触的情况下,有可能对空腔12中的熔化树脂不施加规定的压力,因而该模塑物品将遭受表面下沉或导致不能得到尺寸具有规定的精度的结果。
根据该注射压缩模塑方法,在上述模具10和11之间保证高度平行。
相应地,即使模具10和11的分离表面彼此不接触,也可以不引起厚度偏差地制造所希望的模塑物品。因此,该注射压缩模塑方法通过在最终夹紧状态使可移动模具和固定模具的分离表面基本上处于彼此不接触的状态而提供了具有高质量的模塑物品。
优选将在最终夹紧状态可移动模具10和固定模具11之间的距离设定为约0.05-1mm。
在该注射压缩模塑方法中,优选将对空腔中的压缩的熔化树脂施加的压力设定为约10-80Mpa,更优选为12-50Mpa,进一步优选为13-35Mpa。对预定范围内的熔化树脂施加压力使该注射压缩模塑物品具有较小的应变,并且由于使用较小的夹紧力而具有更高的厚度精度。
在该注射压缩模塑方法中,当模具10和11从中间夹紧状态被转换到最终夹紧状态时,优选将模具的移动距离(下面也称为“压缩行程”)设定为约1-4mm,更优选为约1-3mm。
使用较小夹紧力,在预定范围内设定移动距离提供了优异的模塑效率和理想的模塑外观,较小的夹紧力是该注射压缩模塑方法的优点。模塑物品的厚度没有具体限定。但是,优选将模塑物品的厚度设定为约0.5-10mm,更优选为约1-7mm。
由该注射压缩模塑方法制造的优选的模塑物品是在其一侧部分形成有一浇铸口的模塑物品。
所公知的关于在其一侧部分形成有一浇铸口的模塑物品的现象为,由于在将熔化树脂填充到空腔过程中模具的倾斜,该模塑物品越大,该模塑物品的厚度偏差就越大。因此,找到一种消除或抑制模塑物品的厚度偏差的方法已成为具有挑战的任务。本注射压缩模塑方法已经成功地实现在模具之间的高度平行,从而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因此,在其一侧部分形成有一浇铸口的模塑物品是特别适合于通过该方法制造的模塑物品。
在该注射压缩模塑方法中,优选将该模塑物品的最大投影面积优选为1000cm2或更大,更优选为2000cm2或更大。最大投影面积的上限优选为50000cm2或更小,更优选为40000cm2或更小,进一步优选为30000cm2或更小。优选采用由具有30cm或更长的树脂流长度的模具所制造的模塑物品来得到本发明的效果。更优选由具有35cm或更长的树脂流长度的模具所制造的模塑物品。树脂流长度的上限为200cm或更短,更优选为180cm或更短。
在该注射压缩模塑方法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没有具体限定。但是,本方法中使用在熔化中具有高粘度的树脂是特别有效,这是因为在将树脂注塑到大尺寸的模塑物品的过程中这种树脂的流动性不充分是非常合适的。
在熔化中具有高粘度的树脂的例子包括无定形的热塑性树脂。在该注射压缩模塑方法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优选包括含量为20%质量或更高的无定形树脂。
特别是,优选包括含量为20%质量或更高的无定形的热塑性树脂,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00℃或更高。
传统地,添加无定形的热塑性树脂可能为了确保高流动性而引起如抗冲击和抗化学性能降低。但是,根据该注射压缩模塑方法,可以在没有上述其它性能降低的情况下制造大尺寸的模塑物品。
优选将无定形的热塑性树脂相对于在模塑中使用的树脂总量的比率设定为25%质量或更高,更优选为30%质量或更高。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使用的玻璃转化温度是通过根据日本工业标准(JIS)K7121中所定义的方法而测量得到的值。
无定形的热塑性树脂的例子为:苯乙烯树脂(如聚苯乙烯树脂,AS树脂,ABS树脂,ASA树脂和AES树脂),丙烯酸树脂(如PMMA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碳酸酯树脂,聚苯醚树脂,聚砜树脂,聚醚砜树脂,聚芳酯树脂,环聚烯烃树脂,聚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在这些之中,优选聚碳酸酯树脂,聚芳酯树脂和环聚烯烃树脂,它们在广范围中具有优异的模塑性和应用性。特别是,优选具有优良机械强度的聚碳酸酯树脂。
优选地,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可包括具有粘度-平均分子量为约12000-100000,更优选为约14000-35000的聚碳酸酯树脂作为主要配料。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可包括除了上述树脂的热塑性树脂,抗冲改性剂,热硬化性树脂,增强填充剂,熔体弹性改性剂,阻燃剂,阻燃添加剂,碳成形化合物,成核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UV吸收剂,光稳定剂,脱模剂,抗静电剂,泡沫剂,流动性改性剂,抗菌剂,光致催化防污剂,润滑剂,着色剂,荧光增白剂,光累积颜料,荧光着色剂,红外线吸收剂,铬盐感光剂,光漫射剂和金属剂。
上述实施例中的注射压缩模塑设备优选用于制造如优选用于光学仪器和精密仪器的零件如透明透镜,只读光盘(CDs)和软盘(FDs)的模塑物品。该设备更优选用于制造如机动车辆的透明件,机动车辆的外板,机动车辆的内部覆盖件以及具有光学功能的板状模塑物品的模塑物品。
根据本发明,在实际使用中可以使用较小夹紧力没有问题地以稳定方式制造具有较小应变和高精度厚度的大尺寸和高质量的模塑物品。特别是,本发明提供了由具有高抗热性的无定形的热塑性树脂组成的模塑物品。可由该设备制造的模塑物品的例子包括机动车辆的透明件(玻璃窗件,前灯透镜,太阳能电池覆盖件,挡风玻璃和信息显示型仪表面板)。特别是,机动车辆的玻璃窗件(如前门窗,尾门窗,三角窗,后窗,后门窗,以及汽车顶窗和车身顶板)优选为模塑物品的例子。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了能够制造具有所需质量的机动车辆透明件的注射压缩模塑方法以及这种机动车辆的透明件。
机动车辆的透明件可用于该状态,即在其表面上形成一外层如硬表层。有可能制造一种多层模塑物品。但是,优选制造单层的机动车辆透明件,并在该模塑物品的表面上涂覆一层如硬表层的表面涂层。
此外,根据该方法,提供用于机动车辆的外板。通常机动车辆的外板是大尺寸的模塑物品,并且即使它们是不透明的,也要求极好的外观和较小的应变。
此外,根据该方法,提供了整体模塑物品,例如其中机动车辆的玻璃窗件和外板被连接到一起。
机动车辆外板的例子包括后板,挡泥板,门板,顶板和车尾行李箱盖。通过该注射压缩模塑方法也可制造其中机动车辆的外板和窗件(如前窗,侧窗,后窗和顶窗)被连接到一起的整体模塑物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这些模塑物品的注射压缩模塑方法。
此外,根据该注射压缩模塑方法,可制造具有光学功能的板状模塑物品,其要求高度可转移性和较小的应变(如Fresnel透镜,光扩散板,双凸透镜晶种(原文如此),棱镜板和透镜组),并且还在实际使用中不存在问题。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了热塑性树脂物品,其中每个物品的厚度偏差为50μm或更小,且最大投影面积为2000cm2或更大,并且在其侧面部分形成有一浇铸口。
在制造大尺寸的在其侧面部分形成有一浇铸口的模塑物品中,制造具有高精度厚度偏差和高质量的模塑物品并且在实际使用中还没有问题的模塑物品是困难的。这是因为在注射压缩模塑的时候将熔化树脂填充到空腔的过程中模具可能是倾斜的。此外,经常出现在没有采用该注射压缩模塑方法的情况下必须牺牲某物理或化学特性以确保良好的可模塑性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可以制造没有上述缺点的模塑物品。
各种表面处理如各种涂层(硬涂层,防水涂层,防油涂层,吸收紫外线(UV)涂层,吸收红外线涂层,抗腐蚀涂层,抗碎屑涂层等)、涂漆、印制和金属化(如电镀和蒸汽沉积)可以应用到由该注射压缩模塑方法制造的模塑物品上。应该理解的是,当提出要求这样做时,涂层可以包括底层涂层。即使该模塑物品具有大尺寸,也可以按要求将这些表面处理应用到该模塑物品上。
可以结合已知的模塑方法使用该注射压缩模塑方法。例如,可以将该方法结合在日本已审专利公开号No.5-19443中公开的方法。
此外,该模塑方法可以结合气体辅助注射模塑、泡沫模塑(包括在超临界的条件下注射流体)、插入模塑、模具内涂覆模塑、高速加热和冷却模塑、绝缘模塑、双色模塑、夹芯注塑和超高速注射模塑使用。
例子
下面参照例子和对比例子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和其效果。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受这些例子限制。
(评估项目)
(1)外观
以视觉观察为基础评估关于模塑物品出现的波纹(i)和表面下沉(ii)。观察结果如表1所示。
○:没有观察到缺陷            ×:观察到缺陷
表1
                  项目  例1 比较例1 比较例2  例2 比较例3
模塑方法 注射压缩平行   是是   是否   否-   是是   是否
模塑物品的评估 (1)外观   ○   ○   ○   ○   ○
(2)残余应力   ○   △   ×   -   -
(3)厚度偏差(μm) 浇铸口侧   +10   +80   +10   +14   +75
流动端   +1   -70   -8   +2   -70
(4)连续成型   -   -   -   ○   ×
(2)残余应力
如图7A-7C所示,在制造30个模塑物品后,观察对于所有模塑物品的残余应力。图7A-7C是表示在例1中制造的注射压缩模塑物品的视图。图7A是该模塑物品的正视图。图7A是该模塑物品的正视图,并示出在模塑时朝平坦平面投影的模塑物品的视图。相应地,投影面积与该模塑物品的最大投影面积一致。在图7A的示图中,浇铸口位于该模塑物品的下部。图7B是沿图7A中线A-A的剖视图,其中线A-A与中心线111对齐。图7C是沿图7A中线B-B的剖视图。
更具体而言,图7A-7C所示的模塑物品具有在正视图中为矩形的主体101。物品主体101具有周边底部112,和沿周边底部112的一侧延伸的浇铸口103。物品主体101具有这样的尺寸,使得周边底部112的较长边为55cm,周边底部112的较短边为38cm,高为12cm。物品主体101在纵向截面上为梯形或槽形。物品主体101具有周面107。周面107具有这样的结构,使得当周面107从周边底部112的周线向上表面113指向时其面积减小。在周面107的四个角的边缘102分别具有曲线形状。由周面107和上表面113限定的边缘105在上表面113的四个角处弯曲。喷嘴部104以这种状态形成于直径为3mm的热流道的顶端,即喷嘴部104与浇铸口103的中心线110对齐。
在上述结构的模塑物品中,厚度测量点110设置在物品主体101的上表面113的中心线111上的浇铸口103的流动端侧,厚度测量点109设置在中心线111上的浇铸口103的入口侧(即浇铸口侧)。在流动端侧的厚度测量点110设置成与边缘105距离2cm,在浇铸口侧的厚度测量点109设置成距离热流道的喷嘴部104的中心5cm。
通过将两个偏光板彼此平行并且彼此垂直隔开设置并且它们各自的偏光平面彼此垂直,并将模塑物品放置在两个偏光板之间进行观察。使用位于偏光板下侧之下的光源作为观察的光源。通过目测法从偏光板上侧的顶部进行观察。以在光学条纹图案之间的颜色变化,压缩密度不均匀度和存在不均匀的阴影部分或缺少不均匀的阴影部分为基础进行评估。观察结果如表1所示。
○:没有观察到大应变,没有观察到不均匀阴影部分。
△:没有观察到大应变,但是观察到一些不均匀的阴影部分。
×:观察到大应变。
在光学条纹图案之间的颜色变化较小和压缩密度不均匀度较小的模塑物品被分类为具有较小光学应变的模塑物品。
(3)厚度偏差
使用千分尺在具体点即在浇铸口侧和在流动端侧测量模塑物品的厚度,以得到在各个点的厚度偏差。对30件模塑物品进行该测量,并且对各个测量点计算厚度偏差的平均值。测量结果是,在所有模塑物品中,厚度偏差没有偏离平均值20μm或更大。通过在其以模具尺寸和模具在厚度方向的收缩率为基础的固有状态下估计模塑物品的厚度并通过计算在估计厚度和测量厚度之间的差来计算厚度偏差。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在表1中,标记“+”表示测量厚度大于估计厚度,标记“-”表示测量厚度小于估计厚度。
(4)连续成型性
为了连续制造2000个模塑物品,进行如例2所示的模塑。连续成型性按下面评估。标记“○”表示可进行连续的成型,标记“×”表示难于进行连续的成型。连续成型的结果如表2所示。在平行保持机构没有启动的情况下,当连续成型进行到约制造100个模塑物品的阶段时,模具将产生不正常的噪音。在此阶段将中止连续模塑,因为可判断出产生这种不正常的噪音将导致模具的损坏。
(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
PC-1:具有粘度-平均分子量为22500的99.87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粉末(由天津化学公司生产的聚碳酸酯树脂L-1225WP),0.03质量份的Sandstab(砂型稳定剂)P-EPQ(Sandoz Pharmaceutical有限公司生产)和0.1质量份的四硬脂酸季戊四醇酯混合在一起,由装有通风孔的同一方向转动型双螺杆压出机(日本Steel Works公司生产的TEX-α型,螺杆直径:30mm)在螺杆转动速度:150rpm(转数/分),液压缸温度:280℃,通风口吸压:3kPa的条件下压制该混合物,以生产聚碳酸酯树脂小球(PC-1)。(小球的粘度-平均分子量为22400。)
PC-2:30质量份的芳烃聚碳酸酯树脂粉末(由天津化学公司生产的聚碳酸酯树脂L-1250WP),30质量份的PBT树脂(长春塑料有限公司生产的1100211S),10质量份的稳定相容剂(Kuraray有限公司生产的TKS-7300),25质量份的滑石(IMI Fabi S.p.A生产的HitalcUltra5c),5质量份的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的热稳定剂(Kuraray有限公司生产的SEPTON 2005)和0.2质量份的磷酸酯热稳定剂(AsahiDenka Kogyo Kabushiki Kaisha生产的Adeka Stab PeP-8)由滚筒混合在一起以得到均质化的混合物。以例1中同样的方式并在同样的条件下压制该混合物,以生产聚碳酸酯合金树脂小球(PC-2)。
(例1)
通过热空气干燥器在120℃下将聚碳酸酯树脂小球PC-1干燥5小时,由日本Steel Works公司生产的J1300E-05型,液压缸直径:110mm,夹紧力:12700kN的注塑设备(根据标准制造,其中液压电路和控制系统经改造使得其可以进行压缩模塑)进行注塑。平行保持机构20安装在如图1所示的模具连接板的四个角处。测微计被连接作为头部件24。实现作为准备操作的平行以确保当模具被设置到规定的中间夹紧状态时模具之间是平行的。然后,在液压缸温度:300℃,热流道温度:310℃,模具温度:100℃,填充时间:6.5秒的条件下进行注射压缩模塑,制造如图7所示的尺寸大约为机动车辆的玻璃窗件的一半的模塑物品(物品的投影面积:约2100cm2,物品的厚度约4.2mm)。
其它的模塑条件如下。注射速度:20mm/s,使模具从中间夹紧状态到最终夹紧状态的时间为2秒,同时进行树脂注射和夹紧的时间为0.5秒,施加到空腔中树脂的压力(最大压力)为25Mpa,保持最大压力的时间为40秒,模具从中间夹紧状态到最终夹紧状态的移动距离(移动行程)为2mm,以及冷却时间为50秒。通过根据在模塑时夹紧位置和模具的倾斜角度提前设定平行保持机构所要求的保持压力,和根据表2所示的内容采用时间控制方法来实现平行。
表2
接触单元与定位液压缸接触的时间   施加压力的时间(S)          平行保持机构的保持压力(MPa)
            平等保持机构的位置(*1)
    后侧上部     前侧上部   后侧下部   前侧下部
   0-3.0     3.0     1.5     1.5     0     0
   3.0-4.5     1.5     2.3     2.3     0     0
   4.5-6.2     1.7     2.5     2.5     0     0
   6.2-6.9     0.7     2.7     2.7     0     0
   6.9-7.6     0.7     4.0     4.0     0     0
   7.6-8.1     0.5     7.0     7.0     3.3     3.3
   8.1-17.1     9.0     8.0     8.0     3.3     3.3
   17.1-最后时间     -     7.0     7.0     3.0     3.0
*1:前侧和后侧限定为如从控制面板所示
表2的第一列表示在一个平行保持机构中接触单元(头部件24)接触液压缸22(活塞杆22a)所经历的时间(单位:秒)。在接触之后3秒开始注射树脂。
读取设置在与空腔相对的可移动模具的空腔表面的中心部分的压力传感器的值,并且将之设为已经施加到空腔中树脂上的压力。压力传感器上的值基本上和夹紧模具所设定的压力相同。在最终推进位置,可移动模具的空腔表面设置成距离固定模具的分型面0.3mm。该非接触状态被定义为在模具之间的最终夹紧状态。由Mold Masters Ltd.制造的阀式浇口型的热流道(直径:3mm)被用作流道。在刚刚完成填充之后,热流道的阀式浇口封闭使得熔化树脂在压缩模塑时不能从浇铸口回流到液压缸。模塑循环约为20秒。(考虑到模塑物品是手工从模具中取出的事实,应该容许有几秒时间作为偏差。)由上述方法制造的模塑物品表示出较小的残余应变和良好的外观。评估结果见表2(原文如此)。
(比较例1)
除了没有启动平行保持机构并且没有进行平行对准操作之外,以和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注射压缩模塑。评估结果见表2(原文如此)。
(比较例2)
除了进行普通的注射模塑来代替注射压缩模塑之外,以和例1相同的条件进行模塑。评估结果见表2(原文如此)。
(例2)
通过热空气干燥器在120℃下将聚碳酸酯合金树脂小球PC-2干燥5小时,(在启动平行保持机构的状态)使用与例1相同的设备制造如图8A-8C所示的模塑物品,其尺寸大约为机动车辆的尾门的一半的模塑物品(物品的投影面积:约2100cm2,物品的厚度约3mm)。
图8A-8C示出例2中制造的模塑物品的示图。图8A是模塑物品的正视图。图8A示出在模塑时对台板平面投影的模塑物品的正视图。相应地,投影面积与模塑物品的最大投影面积一致。
应该理解,浇铸口位于模塑物品的下部。图8B是沿图8A中C-C线的剖视图,其中C-C线与中心线131对齐。图8C是沿图8A中D-D线的剖视图。
更具体而言,图8A-8C所示的模塑物品具有正视图为矩形的主体121。物品主体121具有周边底部132,和沿周边底部132的一侧延伸的浇铸口123。
物品主体121具有这样的尺寸,使得周边底部132的较长边为55cm,周边底部132的较短边为38cm,高为12cm。
由物品主体121的周边底部132限定的表面具有如图8B所示的凸出形状。
物品主体121的上表面133从相对于延伸出浇铸口123的周边底部的一侧的另一侧收敛地升高,从而具有凸出形状。
上表面133顶部和周边底部132通过平面的斜面127彼此连接起来。
在斜面127角部的边缘122分别具有曲线形状,并且由斜面127和上表面133限定的边缘125是弯曲的。
喷嘴部124以这种方式形成于直径为3mm的热流道的顶端,即喷嘴部124与浇铸口123的中心线131对齐。
在上述结构的模塑物品中,厚度测量点130设置在物品主体121的上表面133的中心线131上的流动端侧,厚度测量点129设置在中心线131上的浇铸口123的入口侧(即浇铸口侧)。
在流动端侧的厚度测量点130设置成与边缘132距离6.5cm,在浇铸口侧的厚度测量点129设置成距离热流道的喷嘴部124的中心5cm。
上述模塑物品在其一侧具有浇铸口,并且在液压缸温度:270℃,热流道温度:290℃,模具温度:120℃,填充时间:5.5秒的条件下由注射压缩模塑制造。
其它的模塑条件如下。注射速度:20mm/s,使模具从中间夹紧状态到最终夹紧状态的时间为2秒,同时进行树脂注射和夹紧的时间为0.5秒,施加到空腔中树脂的压力(最大压力)为30Mpa,保持最大压力的时间为40秒,模具从中间夹紧状态到最终夹紧状态的移动距离(移动行程)为2mm,以及冷却时间为45秒。
根据表2所示的内容实现平行。模具被设置在基本上不接触的最终夹紧状态的条件和对于热流道的规格与例1中相同。模塑循环约为110秒。(考虑到模塑物品是手工从模具中取出的事实,应该容忍有几秒时间作为偏差。)由上述方法制造的模塑物品表示出良好的外观。评估结果见表1。
(比较例3)
除了没有启动平行保持机构并且没有进行平行对准操作之外,以和例2相同的方式进行注射压缩模塑。评估结果见表1。
(例3)
通过热空气干燥器在120℃下将聚碳酸酯树脂小球PC-1干燥5小时,(在启动平行保持机构的状态)使用与例1相同的设备制造其凸部高度约为25μm的Fresnel透镜(物品的投影面积:约1100cm2,物品的厚度约0.7mm)。
模塑条件设置为液压缸温度:310℃,热流道温度:320℃。此外,在将模具基础温度设置为100℃时进行下面的高速加热和冷却模塑。
根据该高速加热和冷却模塑,树脂填充在使用加热器迅速加热条件下结束,其中模具空腔的最高温度达200℃,紧接着为冷却处理,其中使用冷却器单元利用通过约10℃的制冷剂将模具迅速冷却。树脂填充时间为2.5秒。其它模塑条件和例2中的基本上相同。由上述方法制造的模塑物品表示出较小的残余应变和良好的外观。
产业上的利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由于通过平行保持器使模具之间在中间夹紧状态保持高度平行,所以熔化树脂基本上被均匀地填充到空腔内。
在上述结构中,当模具彼此再从中间夹紧状态到最终夹紧状态被夹紧时,空腔中的熔化树脂基本上被均匀压缩。因此,在冷却熔化树脂后所制造的模塑物品具有很小的残余应变,从而提供了高质量的模塑物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由于模具从中间夹紧状态到最终夹紧状态移位时模具之间确保高度平行,所以可以可靠防止如模具之间磨损和模具损坏的缺点。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即使设备中的部件由于重复使用而被磨损,由于平行保持器用来确保在中间夹紧状态下保持模具之间的高度平行,仍可以长期生产高质量模塑物品。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该设备包括多个液压压力设置部分,每个液压压力设置部分用于输送和排出液压流体以控制相应的每个平行保持机构的定位液压缸伸展和缩回活塞杆,以及将每个平行保持机构保持在特定的保持压力下;和控制系统,其用于在每个液压压力设置部分单独设定保持压力和液压流体排出速度中的至少一个,以在再夹紧过程中当在中间夹紧状态由注射到模具空腔中的熔化树脂产生这种负载偏差时可将负载偏差对平行的影响最小化。利用这种结构,在再夹紧操作中可确保在模具之间的高度平行。
上述操作的结果是可以生产高质量的模塑物品,可靠防止如模具之间磨损的缺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即使使用包含20%质量或更高的无定形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根据现有技术这样做可能为了确保模塑性而引起如抗冲击和抗化学性能降低,根据本发明仍然可长期制造出上述性能极好的高质量的模塑物品。
在根据本发明将机动车辆的透明件作为注射压缩模塑物品制造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树脂来制造透明模塑物品来代替由玻璃制成的透明件。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的新颖的具有优异抗冲击性能的玻璃窗件是重量轻的,并具有可形成超小曲度或边缘状部分的表面3D平面结构的复杂设计,具有小应变和具有高精度厚度,并在实际使用中没有问题。
在根据本发明将机动车辆的外板作为注射压缩模塑物品制造的情况下,和由现有技术制造的模塑物品相比,所制造的机动车辆的外板具有相当大的尺寸。因此,本发明提供了基本上等同于由现有技术制造的大量较小模塑物品的较大的模塑物品,并提供了具有较大面积的模塑物品作为整体部件。因此,提高了制造效率,可减少成本并在实际使用中没有问题地制造机动车辆的树脂外板。
在根据本发明将具有光学功能的板状模塑物品作为注射压缩模塑物品制造的情况下,在实际使用中可没有问题地提供要求高可转移性的、具有光学功能的板状模塑物品,如Fresnel透镜。
在根据本发明制造热塑性树脂模塑物品的情况下,其中每个热塑性树脂模塑物品在侧部具有一浇铸口,并具有50μm或更小的厚度偏差及具有2000cm2或更大的最大投影面积,可提供具有小应变和高精度厚度的、高质量和大尺寸的模塑物品。

Claims (18)

1.一种注射压缩模塑设备,其通过在将熔化树脂注射到由模具限定的空腔的过程中或之后再夹紧而将模具设置在中间夹紧状态和将模具设置在最终夹紧状态,来制造模塑物品,该设备包括一用于在中间夹紧状态使模具之间保持平行的平行保持器。
2.一种注射压缩模塑设备,其通过在将熔化树脂注射到由模具限定的空腔的过程中或之后再夹紧而将模具设置在中间夹紧状态和将模具设置在最终夹紧状态,来制造模塑物品,该设备包括一夹紧机构和一平行保持机构,该夹紧机构用于将至少一个模具朝其它模具移动和远离其它模具移动,以便有选择地将模具设置到中间夹紧状态和最终夹紧状态;该平行保持机构通过对夹紧机构的模具连接表面施加校正力以在中间夹紧状态使模具之间保持平行,各个模具被连接到该夹紧机构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平行保持机构设置在夹紧机构的模具连接表面之间的多个位置处,并且每个平行保持机构包括一定位液压缸和一接触单元,该定位液压缸用于可控制地在夹紧模具的方向伸展和缩回活塞杆,该接触单元用于使接触单元的远端部分在模具夹紧方向朝定位液压缸推进和远离定位液压缸缩回,以便把接触单元的远端部分固定地定位在指定位置,从而通过共同操作该定位液压缸和接触单元,可将所有在模具之间的平行保持机构的长度设置为一定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接触单元的远端部分可通过一测微计机构朝定位液压缸和远离定位液压缸移动。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设备,还包括:液压压力设置部分,各个液压压力设置部分分别用于输送和排出液压流体以控制各个平行保持机构的相应的定位液压缸朝接触单元伸展活塞杆和远离接触单元缩回活塞杆并将各个平行保持机构保持在指定的保持压力下;和一控制系统,当在中间夹紧状态将模具的空腔中注入熔化树脂而引起负载变化时,该控制系统用于在各个液压压力设置部分中单独设置保持压力和液压流体排出速率中的至少一个,以在再夹紧中最小化负载变化对平行的影响。
6.如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夹紧机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公用板,并且模具和平行保持机构被设置在公用板的模具连接表面上。
7.一种注射压缩模塑方法,其通过在将熔化树脂注射到由模具限定的空腔的过程中或之后再夹紧而将模具设置在中间夹紧状态和将模具设置在最终夹紧状态,来制造模塑物品,该方法包括当模具在中间夹紧状态被相互夹紧时使模具之间实现平行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夹紧机构的模具连接表面施加校正力来实现平行,该夹紧机构用于将至少一个模具朝其它模具移动和远离其它模具移动,以便有选择地将模具设置到中间夹紧状态和最终夹紧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熔化树脂包含20%质量或更高的无定形的热塑性树脂。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模具是可移动模具,而另一个模具是固定模具,并且最终夹紧状态是使可移动模具的分型面基本上与固定模具的分型面处于非接触状态的状态。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一定位液压缸和一接触单元实现平行,该定位液压缸设置在夹紧机构的模具连接表面之间的多个位置处,以便可控制地在模具夹紧方向伸展和缩回相应的活塞杆,该接触单元与该相应的定位液压缸相对,并用于使接触单元的远端部分在模具夹紧方向推进和缩回,从而将接触单元的远端部分固定定位在指定位置,由固定保持最大伸展量的活塞杆和固定定位在接触单元的远端部分抵靠着活塞杆的状态下的接触单元施加校正力。
12.一种注射压缩模塑物品,其可由如权利要求7-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注射压缩模塑方法制造。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注射压缩模塑物品,其特征在于,该模塑物品包括厚度偏差为50μm或更小的和最大投影面积为2000cm2或更大的热塑性树脂物品,该热塑性树脂物品在其一侧具有浇铸口。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注射压缩模塑物品,其特征在于,该模塑物品包括用于机动车辆的玻璃窗件。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注射压缩模塑物品,其特征在于,该模塑物品包括用于机动车辆的外板。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注射压缩模塑物品,其特征在于,该模塑物品包括具有光学功能的板状模塑物品。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注射压缩模塑物品,其特征在于,该模塑物品包括用于机动车辆的透明件。
18.一种热塑性树脂物品,其厚度偏差为50μm或更小且最大投影面积为2000cm2或更大,该热塑性树脂物品在其一侧具有浇铸口。
CNB028025318A 2001-05-31 2002-05-31 注射压缩模塑设备及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30184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3677/2001 2001-05-31
JP2001163677 2001-05-31
JP163677/01 2001-05-31
JP2002128740A JP3942945B2 (ja) 2001-05-31 2002-04-30 射出圧縮成形装置、射出圧縮成形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による射出圧縮成形品
JP128740/02 2002-04-30
JP128740/2002 2002-04-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64831A true CN1464831A (zh) 2003-12-31
CN1301844C CN1301844C (zh) 2007-02-28

Family

ID=26616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025318A Expired - Lifetime CN1301844C (zh) 2001-05-31 2002-05-31 注射压缩模塑设备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041247B2 (zh)
JP (1) JP3942945B2 (zh)
CN (1) CN1301844C (zh)
DE (1) DE10294862B4 (zh)
WO (1) WO200209661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1540A (zh) * 2017-12-12 2018-05-22 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计算零件最大投影面积的方法及装置
CN109693349A (zh) * 2017-10-23 2019-04-30 恩格尔奥地利有限公司 用于使可动模具夹板运动的方法
CN116148296A (zh) * 2023-04-19 2023-05-23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含金属固体物料自动化xrf检测集成装置的检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33679B4 (de) * 2002-07-24 2006-09-14 Franz Josef Summerer Vorrichtung zum Ausgleichen von beim Spritzprägen auftretenden Kippkräften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Kunststoff-Formteilen
JP4243699B2 (ja) * 2003-06-05 2009-03-25 サニー工業株式会社 ラインフィルター用外筒
WO2005045894A2 (en) * 2003-10-24 2005-05-19 State Of Oregon Acting By And Through The State Board Of Higher Education On Behalf Of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High volume microlamination production of devices
US7955504B1 (en) 2004-10-06 2011-06-07 State Of Oregon Acting By And Through The State Board Of Higher Education On Behalf Of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Microfluidic devices, particularly filtration devices comprising polymeric membranes, and method for their manufacture and use
SG156686A1 (en) * 2004-10-28 2009-11-26 Nypro Inc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in plastic lenses
JP4429962B2 (ja) * 2005-04-22 2010-03-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埋設部材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GB2426951A (en) * 2005-06-06 2006-12-13 Im Pak Technologies Ltd Method of moulding a plastics article by injection compression moulding
WO2007029101A2 (en) * 2005-09-06 2007-03-15 Bioinnovations Oy Vess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JP4324148B2 (ja) * 2005-09-08 2009-09-02 日精樹脂工業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機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070235901A1 (en) * 2006-03-29 2007-10-11 Razmik Akopy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lding polymer parts by displacement-injection molding
US7846369B2 (en) * 2006-03-29 2010-12-07 Akopyan Razmik 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lding polymer parts by displacement injection molding
US20080108122A1 (en) * 2006-09-01 2008-05-08 State of Oregon acting by and through the State Board of Higher Education on behalf of Oregon Microchemical nanofactories
US7753668B2 (en) * 2007-01-24 2010-07-13 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 Platen assembly, mold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laten orientation and alignment
US20090211977A1 (en) * 2008-02-27 2009-08-27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Through-plate microchannel transfer devices
JP5412732B2 (ja) * 2008-03-03 2014-02-1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プレス機械およびプレス方法
JP2010106181A (ja) * 2008-10-31 2010-05-13 Teijin Chem Ltd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品の成形方法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CN102802924B (zh) * 2009-06-12 2015-07-22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承载织物表面的装置和方法
EP2445615B1 (en) * 2009-06-24 2017-05-17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Microfluidic devices for dialysis
US8801922B2 (en) 2009-06-24 2014-08-12 State Of Oregon Acting By And Through The State Board Of Higher Education On Behalf Of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Dialysis system
US20110189048A1 (en) * 2009-12-05 2011-08-04 Curtis James R Modular dialysis system
US8753515B2 (en) 2009-12-05 2014-06-17 Home Dialysis Plus, Ltd. Dialysis system with ultrafiltration control
JP5868840B2 (ja) * 2010-02-24 2016-02-24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製偏光レンズ
US8580161B2 (en) 2010-05-04 2013-11-12 State Of Oregon Acting By And Through The State Board Of Higher Education On Behalf Of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Fluidic devices comprising photocontrollable units
US8501009B2 (en) 2010-06-07 2013-08-06 State Of Oregon Acting By And Through The State Board Of Higher Education On Behalf Of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Fluid purification system
WO2013052680A2 (en) 2011-10-07 2013-04-11 Home Dialysis Plus, Ltd. Heat exchange fluid purification for dialysis system
CN103182764B (zh) * 2011-12-27 2017-09-05 Hoya株式会社 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US9902101B2 (en) * 2012-01-26 2018-02-27 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 Screw-moving assembly including screw-moving actuator and bias-adjustment mechanism
ES2864727T3 (es) 2014-04-29 2021-10-14 Outset Medical Inc Sistema y métodos de diálisis
FR3039451B1 (fr) * 2015-07-28 2017-12-29 Renault Sas Moule d'injection et procede associe d'injection de piece en matiere plastique.
JP6319815B2 (ja) * 2016-08-10 2018-05-09 株式会社名機製作所 圧縮成形機の制御方法
US11534537B2 (en) 2016-08-19 2022-12-27 Outset Medical, Inc. Peritoneal dialysis system and methods
AT520602B1 (de) * 2017-10-23 2019-12-15 Engel Austria Gmbh Verfahren zum Bewegen einer Formaufspannplatte
JP7035716B2 (ja) * 2018-03-29 2022-03-15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用カバーの成形方法
CN109049592B (zh) * 2018-09-21 2023-09-15 宁波力劲塑机智造有限公司 一种多物料注塑机模板平行度补偿控制系统
JPWO2022102485A1 (zh) * 2020-11-10 2022-05-19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7889A (en) * 1981-09-26 1985-12-10 Kawasaki Yucoh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eet molding compound parts by compression
CA1275892C (en) * 1986-10-10 1990-11-06 Ronald Ballantyne Hydraulic cylinder device for platen spacing indication and control
JP2700175B2 (ja) 1988-04-15 1998-01-19 川崎油工株式会社 射出圧縮成形用竪形型締装置の型締め開閉方法
JPH0798345B2 (ja) 1990-01-26 1995-10-25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インジェクションプレス成形の金型装置およびその成形方法
JPH0519443A (ja) * 1991-07-11 1993-01-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ネガシート折畳み装置
US6645417B1 (en) * 1991-08-26 2003-11-11 Dale Grove Gateless molding
US5156782A (en) * 1991-10-02 1992-10-20 John T. Hepburn, Limited Maintaining press platens in parallel relationship
JP3351549B2 (ja) 1992-03-26 2002-11-25 株式会社名機製作所 型締装置の制御方法
DE69526661D1 (de) * 1994-10-20 2002-06-13 Komatsu Mfg Co Lt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verbundglasplatte
DE19510488C1 (de) * 1995-03-27 1996-03-21 Battenfeld Gmbh Vorrichtung zum Schließen von Formen für die Herstellung von Gegenständen aus Kunststoff
US5753164A (en) * 1995-08-30 1998-05-19 The Budd Company Automated thermoset molding method
EP1101593B1 (en) * 1997-07-07 2004-09-15 Toyo Machinery & Metal Co. Ltd. Electrically-operated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and injection molding method
AT2518U1 (de) * 1997-07-08 1998-12-28 Engel Gmbh Maschbau Schliessvorrichtung
JP4146026B2 (ja) * 1998-04-24 2008-09-03 株式会社プライムポリマー 成形装置及び成形方法
JP2000006231A (ja) * 1998-06-23 2000-01-1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ラベル付きプラスチック容器
US6290882B1 (en) * 1999-06-07 2001-09-18 Galic Maus Ventures Llp Reduced-knitline thermo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using multi-gated non-sequential-fill method and apparatus, with a heating phase and a cooling phase in each molding cycle
JP4014338B2 (ja) 1999-08-10 2007-11-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射出圧縮成形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3349A (zh) * 2017-10-23 2019-04-30 恩格尔奥地利有限公司 用于使可动模具夹板运动的方法
CN108061540A (zh) * 2017-12-12 2018-05-22 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计算零件最大投影面积的方法及装置
CN116148296A (zh) * 2023-04-19 2023-05-23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含金属固体物料自动化xrf检测集成装置的检测方法
CN116148296B (zh) * 2023-04-19 2023-08-25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含金属固体物料自动化xrf检测集成装置的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041247B2 (en) 2006-05-09
CN1301844C (zh) 2007-02-28
DE10294862B4 (de) 2010-07-22
WO2002096616A1 (fr) 2002-12-05
DE10294862T1 (de) 2003-12-04
JP3942945B2 (ja) 2007-07-11
US20040012122A1 (en) 2004-01-22
JP2003048241A (ja) 2003-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1844C (zh) 注射压缩模塑设备及方法
CN1032907C (zh) 制品的成型设备
CN1162266C (zh) 塑料模塑品的成形方法
CN1121315C (zh) 纤维强化树脂成形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139470C (zh) 利用分区式压力模塑制作模制构件的方法和设备
CN1082878C (zh) 塑料成形品的成形方法及其成形用金属模
CN1080639C (zh) 模塑设备和吹塑成形方法及模塑设备成型条件的控制装置
CN1088646C (zh) 纤维增强树脂的注入气体成形法和成形制品
CN1248844C (zh) 成型用玻璃长纤维增强树脂材料、树脂成型品的成型方法和该树脂成型品
CN1273277C (zh) 发泡注塑成型方法
CN101068668A (zh) 成型前体、纤维增强树脂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及纤维增强树脂成型体
CN1425547A (zh) 用模制装置模制树脂模制产品的方法、模制装置、树脂模制产品、以及具有该模制装置的模制机
CN1933955A (zh) 注塑成型装置及注塑成型装置用蜗形轮盘
CN1301212A (zh) 生产直接加工模具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模具的方法
CN1509858A (zh) 透光板的生产方法
CN1141232A (zh) 喷塑机用模制条件优化系统
CN101041258A (zh) 有转移性强的转移面的制品的模塑方法和设备及制造的制品
CN1654185A (zh) 模具温度的调整装置、调整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CN1296440A (zh) 用于热塑性塑料注塑成型的自动模塑技术
CN101031401A (zh) 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塑料透镜成形用密封垫片、塑料透镜成形用成形模、塑料透镜原料液注入夹具、塑料透镜成形模保持夹具和塑料透镜制造装置
CN101068670A (zh) 注射发泡成型方法和注射发泡成型用模具
CN1068825C (zh) 制造中空树脂成形体而改良的注塑成形方法
CN1958227A (zh) 特别用于加工光学工件的车床的快速工具结构
US733211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optical part
CN1795084A (zh) 成型方法、成型用模具、成型品及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TEIJIN CHEMICALS,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OBE STEEL

Effective date: 20130424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EIJIN CHEMICALS,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4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42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Teijin Chemicals, Ltd.

Address before: Kobe City, Hyogo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Kobe Steel Ltd.

Patentee before: Teijin Chemicals,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