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46063A - 眼科装置 - Google Patents

眼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46063A
CN1446063A CN01813848A CN01813848A CN1446063A CN 1446063 A CN1446063 A CN 1446063A CN 01813848 A CN01813848 A CN 01813848A CN 01813848 A CN01813848 A CN 01813848A CN 1446063 A CN1446063 A CN 1446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
eyes
cornea
optical system
exam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13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5923C (zh
Inventor
林健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c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pc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con Corp filed Critical Topc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46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60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592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592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03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determining refraction, e.g. refractometers, skia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07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determining the shape or measuring the curvature of the cornea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aser Surge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装置,包括:眼睛折光力测量标识光学系统(50),它用于投射眼睛折光力标识以便测量受检眼睛(E)的折光力;固定标识投射光学系统(10),它用于固定/模糊化受检眼睛(E);观测光学系统(40),它用于观测受检眼睛(E);光接收光学系统(60);环形板(30)和红外发光二极管(34),它们用于投射用于测量受检眼睛(E)的角膜形状的角膜形状标识;环形板(80)和红外发光二极管(84),它们用于通过物镜(22)向角膜中心投射光线;以及校正标识投射光学系统(70),其中有可能通过观测光学系统(40)的物镜(22)将部分角膜形状标识投射到眼睛角膜(Ec)上,用于观测。

Description

眼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科装置,具体而言,该装置用于在受检眼角膜上投射某种标识,以便进行角膜测量。
背景技术
通常,为精确测量角膜形状,已知技术是利用一种角膜测量装置在受检眼角膜上投射某种标识,例如普莱西多(P1acido)图案。
应当指出,此说明中所说“角膜形状测量”不仅包括角膜中心区域中心角膜形状,以及角膜外围区域的外围角膜形状等相关的角膜映射测量,还包括诸如中心曲率半径,中心散光或中心散光轴向角的测量。
另一方面,已知眼折光力测量装置被称为折光计,该装置用于测量受检眼睛的折光力。
一般而言,与角膜形状和眼折光力有关的数据等等,是进行适当诊断的重要资料,且期望利用单一装置测量而得到。另外,还存在减小装置尺寸的要求。根据这些需求,近年来出现了一种眼科装置,该装置具有上述复合功能,它既提供了测量角膜形状的功能,也具有测量眼睛折光力的功能。
根据这种眼科装置,在用以形成诸如普莱西多图案的普莱西多板中心区域形成圆孔部,然后,通过该圆孔部投射用于测量眼睛折光力的标识光流,同时通过该圆孔部接收来自眼底的反射光,从而可利用单个装置获得角膜形状数据和眼睛折光力数据。
现在,当分析角膜形状时,期望能够将角膜形状测量区域扩展至角膜中心区域附近。例如,期望将1.0环形图案投射在角膜上并根据该环形图案进行角膜形状测量。因而,人们认为,应将上述普莱西多板上的最小环进一步缩小以便使圆孔部变小。
然而,当圆孔部达到预定尺寸或更小时,会令用于测量眼睛折光力之光流的投射和接收受到阻碍。因此,当角膜测量装置的测量区域增大时,可能导致眼睛折光力测量灵敏度降低和测量结果的计算错误,进而导致检查者的误诊。
如上所述,角膜形状的测量区域存在局限,从而不能对角膜中心区域附近进行测量。
本发明根据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科装置,该装置可以在角膜中心区域附近测量角膜形状而不会阻碍用于测量眼睛折光力的光流以及眼睛折光力的测量精度。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根据本发明,一种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角膜形状标识投射装置,其将用于测量受检眼睛角膜形状的形状标识投射到受检眼角膜上;光学观测系统,该系统基于反射在受检眼睛上的标识反射图像测量角膜形状并观察受检眼睛情况;以及眼睛折光力测量标识光学系统,该系统部分利用观测光学系统的光路,将用于测量受检眼睛折光力的折光力标识投射到受检眼睛上,其中,角膜形状标识投射装置包括:第一投射装置,该装置用于将作为角膜形状标识一部分的第一标识投射到角膜的外围区域;以及第二投射装置,该装置通过至少为眼睛折光力测量光学系统和观测光学系统所共用的光路,将作为角膜形状标识另一部分的第二标识投射到角膜的中心区域。
另外,根据本发明,其特征在于:第一投射装置中的第一标识由包含多个大致同心的环的第一环形图案组成,且第二投射装置中的第二标识由包含较小直径的环的第二环形图案组成,该较小圆环的直径至少应小于第一环形图案中最小圆环的直径。
再有,根据本发明,其特征在于:第一投射装置包括用以形成第一标识的第一板,该第一板具有允许传输用于在中心区域测量眼睛折光力光流的通孔部。
再有,根据本发明,其特征在于:第二投射装置包括用以形成第二标识的第二板,该第二板置于观测光学系统的光路上,具有允许在中心区域传输标识反射图像光轴的通孔部。
还有,根据本发明,其特征在于:一透镜置于第一板通孔部的对面,该第一板放置在用于眼睛折光力测量标识光学系统和观测光学系统的光路上,第二投射装置通过该透镜向角膜中心区域进行投射。
此外,根据本发明,其特征在于,第二投射装置的第二板包括至少一个环形图案光传输部,且该环形图案光传输部在受检眼睛上形成的环形图案直径至少应等于或小于1.0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眼科装置光学系统的示意图。
图2(A)和2(B)为本发明眼科装置环形板的示意图,其中图(A)为图(B)的剖视图。
图3(A)和3(B)为本发明眼科装置环形板的示意图,其中图(A)为图(B)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眼科装置红外发光二极管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眼科装置显示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眼科装置中环形板产生的照射光流的图示。
图7为本发明眼科装置中眼睛折光力测量投射光流的图示。
图8为本发明眼科装置控制系统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模式的一个实例。
(简要说明)
首先,将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眼科装置的整体结构。图1即为本实例眼科装置光学系统的示意图。
本实例的眼科装置1具有将多个环形图案投射到受检眼睛E角膜Ec上并基于反射于受检眼睛E上的多个环形反射图像测量角膜Ec形状的功能,还具有测量受检眼睛E折光力的功能。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眼科装置1的构成包括:固定标识投射光学系统10,它用于向受检眼睛E投射固定标识以进行图像模糊;环形板30,它用于投射标识C1至C4(第一标识),该标识为下文将描述的角膜Ec外围区域角膜形状标识的一部分;观测光学系统40,它用于观测受检眼睛E前眼部以进行校正和基于反射于受检眼睛E上的标识反射图像测量角膜形状;眼睛折光力测量标识光学系统50,其利用用来测量眼睛折光力的测量光,将眼睛折光力测量标识投射到受检眼睛E的眼底Er上,以如实测量受检眼睛E的折光力;光接收光学系统60,它用于接收由眼底Er反射回来的测量光;校正标识投射光学系统70,它用于投射校正标记M,该标记是用于校正的标记,其将在下文中描述;环形板80,它用于投射标识C6(第二标识,例如同心环形图案的普莱西多图案),该标识是关于角膜Ec中心区域且用于测量受检眼睛角膜Ec形状的角膜形状标识的一部分,后面对此将作进一步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例中,眼睛折光力测量装置包括固定标识投射光学系统10、眼睛折光力测量标识光学系统50以及光接收光学系统60。第一投射装置进一步包括环形板30,而第二投射装置进一步包括环形板80。角膜形状标识投射装置由第一投射装置和第二投射装置组成。该角膜形状标识投射装置向受检眼睛E的角膜Ec投射角膜形状标识(C1至C4以及C6,如下文所述),该标识用于测量受检眼睛E的角膜形状致受检眼睛E的角膜Ec。
因而,用于测量角膜形状的部分角膜形状标识通过观测光学系统40的物镜22(详细说明见后)投射到受检眼睛E的角膜Ec上,该观测光学系统用于进行观测和校正。以下将对上述光学系统分别进行介绍。
(固定标识投射光学系统)
如图1所示,固定标识投射光学系统10的组成包括作为光源的灯泡11、准直仪透镜12、固定标识板13、反射镜14、准直仪透镜15、反射镜16、可移动透镜17、中继透镜18、反射镜19、分色镜20和21以及位于光路A1上的物镜22。
在固定标识投射光学系统10中,来自灯泡11的光流穿过准直仪透镜12照射到固定标识板13。由固定标识板13出发的光流经反射镜14反射,穿过准直仪透镜15经反射镜16反射,经过可移动透镜17和中继透镜18经反射镜19反射,经分色镜20传输并经分色镜21反射,然后通过物镜22投射到受检眼睛E上。
应当指出,固定标识板13与眼底Er共轭。在固定标识板13上形成固定标志(例如景色图和星爆发图,图1中未示出)。该标志被投射到眼底Er。利用这些标志的投射,受检眼睛E面向预定方向并实现图像模糊化。
另外,物镜17沿光轴A1方向移动以对受检眼睛E实现模糊化。这种移动由中继透镜驱动机构进行控制,该机构在下面介绍的控制系统中并未给出。
(观测光学系统)
观测光学系统40的组成包括环形板30的通孔部33、物镜22、分色镜21、环形板80的通孔部83、分色镜74、中继透镜41和42、分色镜43、电荷耦合器(CCD)透镜44,以及位于光路A2上作为图像接收装置的电荷耦合器45。
形成前眼部图像的光流经由物镜22传输至分色镜21,并通过分色镜74、中继透镜41和42及分色镜43借助电荷耦合器透镜44形成图像,从而将前眼部反射图像形成在电荷耦合器45上。
然后,前眼部图像显示在作为显示装置的显示器202(见图8)上,且该图像用作装置光轴与受检眼睛E之间的校正。
(眼睛折光力测量标识光学系统)
眼睛折光力测量标识光学系统50的组成包括作为光源的红外发光二极管51、准直仪透镜52、锥棱镜53、环形标识54、中继透镜55、环形阻挡56、通孔棱镜57、分色镜20和21,以及位于光路A3上的物镜22。
在眼睛折光力测量标识光学系统50中,来自红外发光二极管51的光流通过准直仪透镜52和锥棱镜53投射于环形标识54作为眼睛折光力测量标识。来自环形标识的光流经过中继透镜55传输,该光流由环形阻挡56节流。被节流的光流经通孔棱镜57反射,继而经分色镜20反射,再经分色镜21反射。这样,环形标识54通过物镜22被投射到受检眼睛E的眼底Er上。
此时,红外发光二极管51产生近红外光。另外,锥棱镜53为光转换装置,它将来自红外发光二极管51并经准直仪透镜52变成平行光流的光转换为环形光流。借助中继透镜55,红外发光二极管51与环形阻挡56相互呈光学共轭。
另外,如图7所示,环形阻挡56由环形图案光传输部56b和光屏蔽部56a组成。再有,环形标识54由环形图案光传输部54b和光屏蔽部54a组成。环形阻挡56与受检眼睛的瞳孔Pu与物镜22相互共轭。这样,经由环形标识54的环形图案光传输部54b传输的光形成环形图案像,而该图像被环形阻挡56所节流并投射于眼底Er上。
(光接收光学系统)
光接收光学系统60的组成包括物镜22、分色镜20和21、通孔棱镜57、反射镜61、中继透镜62、可移动透镜63、反射镜64、分色镜43、电荷耦合器透镜44以及位于光路A4上的电荷耦合器45。
在光接收光学系统60中,反射在眼底Er的光流经物镜22传输、分色镜20和21反射,穿过通孔棱镜57的通孔部,经反射镜61反射并通过中继透镜62和可移动透镜63经反射镜64反射,再经分色镜43反射,穿过电荷耦合器透镜44被投射到电荷耦合器45上。根据可移动透镜63在光轴A4方向上的位移量可测得眼睛折光力。
关于投射于眼底Er的环形标识光,来自眼底的反射光流经过光接收光学系统60在电荷耦合器45上形成图像。眼睛折光力通过后面将要介绍的控制电路209(见图8)的计算,自环形图像而得到。
(校正标识投射光学系统)
校正标识投射光学系统70的组成包括作为光源的红外发光二极管71、阻挡72、中继透镜73以及位于光路A5上的分色镜74。
来自红外发光二极管71的光流作为校正标识照射在阻挡72上。来自阻挡72的光流经中继透镜73由分色镜74反射。该反射光流经分色镜21和物镜22被投射在受检眼睛E的角膜Ec上。由角膜Ec反射的光流经过光路A2被投射到电荷耦合器45上。
(关于第一投射装置中的环形板)
下面,将利用图2说明上述环形板30和本实例第一投射装置的详细结构,其中环形板30的结构是本发明特征的一部分。
在本实例中,第一投射装置的结构包括环形板30和红外发光二极管34,这些红外发光二极管沿形成于环形板30上作为第一标识的环形图案而同心地设置。
如图2(B)所示,环形板30由以下部分组成:一组同心形成的环形图案光传输部32(32a至32d),它们用于扩散和传输光线,这种扩散由大致为圆形的扩散板实现;环形图案屏蔽部31(31a至31e),它们用于实现光屏蔽;通孔部33,它形成于环形板30的中部。当光线经该组环形图案光传输部32(32a至32d)扩散并传输时,环形图案标识C1至C4(第一标识)可直接投射到受检眼睛E上。
另外,通孔部33的尺寸应允许经物镜22在眼睛折光力测量标识光学系统50与受检眼睛E之间传输的光流以及来自其它各种不同光学系统的各个光流等等进行传输。特别地,眼睛折光力的测量灵敏度由受检眼睛E上的光流来决定。因此,当需要改善测量灵敏度时,必须尽可能最大化物镜22的直径。从而,当通孔部33的形成直径也能够允许来自物镜22的光流充分传输时,便可以保证高测量精度。
注意,关于环形图案光传输部32(32a至32d)的数量,在本实例中采用多个,例如图2(B)所示的4个。然而,其数量绝非仅限于本实例所示。例如,可以形成5个、6个或8个等多个。另外,各个环形图案光传输部之间的间隔也可宽可窄,视其位置而定。例如,可令偶数环形图案光传输部粗,奇数环形图案光传输部细。因此,关于显示模式(投射模式),在大尺寸部中形成粗线,在小尺寸部中形成细线,以便获得易于观测的显示。另外,还可以随各个环形图案光传输部位置由内向外的移动而增大其间隔。
如图2(A)所示,最好使用多个红外发光二极管34作为光源,这些发光二极管位于作为扩散板的环形板30后表面并根据环形图案光传输部32(32a至32d)配置,其中光线由环形图案光传输部32(32a至32d)扩散并通过其传输。应当指出,在图2(A)的剖面图中,分别以通孔部33为中心在其上下各配置了4个红外发光二极管,即总共使用了8个。实际上,红外发光二极管34根据如图2(B)所示的环形图案光传输部32(32a至32d)而配置成环形。另外,红外发光二极管34具有通过环形图案光传输部32照射受检眼睛E前眼部的功能。
(关于第二投射装置中的环形板)
下面,将详细说明上述环形板80的具体结构,该结构也是本发明的特征。
在本实例中,第二投射装置的结构包括环形板80和红外发光二极管84,这些红外发光二极管沿形成于环形板80上的普莱西多图案而呈环形设置。
如图3(A)和3(B)所示,环形板80的形状大致为环形,其结构与环形板30相同,它由置于物镜22焦点位置的平面扩散板以及通过印刷在该扩散板表面上的多个环形而构成。环形板80的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同心构成的环形图案光传输部82,它们用于扩散和传输具有预定宽度的环形图案光;环形图案光屏蔽部81,它用于进行环形图案光屏蔽;以及形成于中部的圆形通孔部83。
例如,环形图案光传输部82为不施加涂层的部分,该部分由施加于扩散板表面的白涂层和黑涂层构成。
关于环形图案光传输部82的直径,期望投射于受检眼睛E的环形图案直径至少变为1.0mm或更小。这样,可以精确地测量到在角膜中心区域的角膜形状。
形成于中部的通孔部83的尺寸最好设置得能够充分保证观测光学系统40的电荷耦合器45所需的形成前眼部图像的光流。另外,通孔应位于物镜的焦点处,以便具有所谓远心光阑功能。
当光通过环形图案光传输部82扩散和传输时,如后面要说明的显示屏100(即显示器)所显示,环形图案标识C6(第二标识)(见图5)可投射于受检眼睛E,且其反射图像可得到显示。应当注意,关于环形图案光传输部82的数量,如图3(B)所示实例中描述了数量为1个的情形。然而,绝不仅限于此例。可以采用多个结构,例如2个、3个、4个,等等。另外,当采用多个结构时,各个环形图案光传输部之间的间隔同样可根据其位置而设置或得宽或窄。例如,可令偶数环形图案光传输部粗,奇数环形图案光传输部细。因此,关于显示模式(投射模式),在大尺寸部中形成粗线,而在小尺寸部中形成细线。
另外,还可以随各个环形图案光传输部位置由内向外的移动而增大其间隔。
如图3(A)所示,最好使用多个红外发光二极管84作为光源,这些发光二极管位于作为扩散板的环形板80后表面并根据环形图案光传输部82配置,其中光线由环形图案光传输部82扩散并通过其传输。
红外发光二极管84为近红外区照射灯泡,它们配置在环形图案光传输部82d的对面并与印刷电路板(图中未示出)相连。例如,该未示出的印刷电路板固定于单元基座上,且其表面为白色以便向前方反射红光。注意,在图3(A)的剖面图中,分别以通孔部83为中心在其上下各配置了1个红外发光二极管,即总共使用了2个。实际上,如图4所示,红外发光二极管84根据如图3(B)所示的环形图案光传输部82而配置成环形。
根据环形板30的通孔部33的结构以及上述环形板80的通孔部83的结构,首先,来自多个红外发光二极管34的光流,穿过环形板30的环形图案光传输部32,作为测量角膜外围区域的环形图案被投射在受检眼睛E的角膜Ec上。然后,由角膜Ec反射的环形图案光流通过观测光学系统40的光路A2投射在电荷耦合器45上。
另外,来自多个红外发光二极管84的光流,穿过环形板80的环形图案光传输部82,作为测量角膜外围区域的环形图案,通过分色镜21和物镜20,被投射在受检眼睛E的角膜Ec上。然后,由角膜Ec反射的环形图案光流通过观测光学系统40的光路A2,投射在电荷耦合器45上。
因此,第一标识(C1至C4)和第二标识C6作为角膜形状标识而形成于显示屏100上(见图5)。
(关于显示屏)
如图5所示的标识图像C1至C4(第一标识)和C6(第二标识)显示于显示器202上,该显示器作为本实例眼科装置的显示装置。换句话说,受检眼睛E显示于显示器202的显示屏100上,进一步再将标识图像C1至C4和C6显示于受检眼睛E上。应当注意,在图5中,Ca代表角膜Ec的外边缘轮廓,C1至C4和C6代表标识。
标识C1至C4和C6如下构成,第一标识C1至C4根据上述第一投射装置显示,第二标识C6根据第二投射装置显示。
作为第一标识的环形图案C1至C4表明通过上述环形板30投射的角膜反射图像。M代表由图像合成电路(图中未示出)形成的校正标志。作为第二标识的环形图案C6表明通过环形板80投射的角膜反射图像。另外,PR代表由校正标识投射光学系统70投射的校正标识72的角膜反射图像。
由此,根据本实例,在角膜中心区域形成了比常规情形更为精细的标识,从而可进行更为精确的角膜形状测量。
应当指出,尽管没有在图中显示,但在其它模式下,角膜曲率半径测量数据和眼睛折光力测量数据也可以合成显示于显示屏100上。
(关于控制系统)
图8所示的功能框图说明了上述眼科装置中控制系统的结构。
本实例的眼科装置1包括:显示器202,它作为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受检眼睛E及其它有关图像、标识C1至C4和C6(环形图案像和普莱西多环形投射图像)以及来自观测光学系统40的电荷耦合器45与测量有关的如眼睛折光力和角膜形状等的信息;存储器203,它作为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显示受检眼睛E及其它有关图像、标识C1至C4和C6(环形图案像和普莱西多环形投射图像)、与测量有关的如眼睛折光力和角膜形状等的信息,以及各种诸如用于控制整个眼科装置200的控制程序信息等;打印机204,它作为打印装置用于打印显示于显示装置202的各种图像和数据;由检查者进行操作的操作单元208;光学测量装置210,它包括上述各种光学系统(10、40、50、60和70)以及角膜形状投射装置中的红外发光二极管34和84;控制电路209,它用于执行上述控制及计算等操作。
应当指出,操作单元208的组成包括:例如,控制杆,它用于进行位置和聚焦调节;具有各种开关的控制开关,例如模式开关(用于在眼睛折光力模式、角膜形状图像显示模式及同步测量角膜曲率与眼睛折光力的模式之间进行转换)、用于进行打印输出操作的打印开关及测量开关。
控制电路209具有根据存储于存储器203的图像标识C1至C4和C6计算角膜形状及角膜曲率半径等的功能(见图5)。
此时,在图8中,用于测量角膜形状的测量装置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34和84、观测光学系统40和控制电路209。
而且,控制电路209根据操作单元208的操作控制打印机204等装置。另外,控制电路209根据投射于眼底Er的环形图案像计算眼睛折光力。
根据具有上述控制系统的眼科装置1,当检查者利用操作单元208进行操作时,受检者眼睛被显示在显示器202上。另外,诸如校正等操作可根据操作单元208的操作进行(详细说明将在下文给出)。
(关于操作)
下面,将参考图1至8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眼科装置的操作。
首先,当测量受检眼睛E的角膜形状时,检查者在观察显示于显示器202的显示屏100上受检眼睛E前眼部角膜图像的同时,进行校正操作。在此,如图5所示,用于校正的校正标志M以电子方式显示于显示屏100上。
通过操作操作单元208,使如图1所示投射在光路A5上的阻挡72的角膜反射图像与校正标志M的中心一致。应当注意,当观察前眼部时,仅使用多个红外发光二极管34的一部分。
当校正完成,且检查者操作操作单元208时,图5中图像被存储于存储器203。
然后,来自受检眼睛E的角膜Ec的环形反射图像的光流与前眼部图像一起,通过光轴A2上的物镜22,成像于电荷耦合器45上。
在此,将说明来自各个环形板80和30的光流。穿过环形板80图像的光流经过分色镜21传输并通过物镜22投射在角膜Ec上。角膜Ec的反射光流经过物镜22和分色镜21传输,穿过环形板80的通孔部,然后向电荷耦合器45传输。
而且,如图6所示,由环形板30图像发出的光流被反射在角膜Ec上,且以类似的方式经过光路A2被投射到电荷耦合器45。在这种情况下,如图5所示,环形板30可将来自角膜Ec中心区域的光流投射到该电荷耦合器45的外围区域,环形板80可将来自角膜Ec中心区域(最中心区域)的光流投射到该区域。
接着,如图5所示,作为环形反射图像的标识C1至C4和C6、校正标志M和由阻挡72产生的角膜反射图像PR与前眼部图像一起显示在显示器202的显示屏100上。
同样,在进行角膜形状测量时,投射于电荷耦合器45的环形图案像被存储于存储器203,再(举例而言)根据各个环形图案像之间的位置关系计算角膜曲率半径。这样,可获得精确的角膜形状。
接着,与角膜形状等有关的数据等资料被存储于存储器203,且该数据与图5所示图像一起通过打印机204打印出来。
另一方面,当测量眼睛折光力时,通过操作单元208进行模式转换。接着,固定标识投射光学系统10的灯泡11在预定方向上面对受检眼睛打开并进行类似的校正操作。当校正完成并按下图中未示出的开关时,眼睛折光力测量标识光学系统50的红外发光二极管51被打开以向眼底Er投射环形光流。反射光通过光接收光学系统60投射于电荷耦合器45。眼睛折光力根据环形图案像通过控制电路209的计算而得到。
应当指出,通过标识54用于测量受检眼睛E折光力的光流如图7所示进行投射。眼睛折光力测量灵敏度根据受检眼睛E上的光流直径而决定。因此,当改善灵敏度时,必须增加透镜直径。
同样,当投射用于测量角膜Ec中心区域(最中心区域)的标识时,必须将环形图案定位于光轴A3的中心附近。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案模式,从角膜Ec中心区域(最中心区域)到其外围区域的形状可以在不降低眼睛折光力测量灵敏度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另外,在图案通过物镜投射到受检眼睛角膜上且反射图像通过物镜从角膜传向电荷耦合器时,可以进行上述测量。
应当指出,尽管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利用若干特定实例而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在本文所述发明方案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修改,而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例如,在上述各个实施方案模式中,包含第一和第二投射装置的角膜形状标识投射装置可一体设置在眼睛折光力仪器中。然而,举例而言,该装置可一体设置于诸如眼底照像仪的眼科仪器中。另外,眼科装置并不局限于角膜测量装置与眼睛折光力测量装置的复合装置,也可以是具有角膜形状测量、眼睛折光力测量以及其它一种或多种功能的测量装置。还有,可以配置具有上述结构的多个第二投射装置。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方案模式,第二投射装置依次包含红外发光二极管71、阻挡72、中继透镜73、分色镜74和用于角膜中部测量的环形板80,且该环形板80位于光路A2上。然而,并非仅限于此。换句话说,可以在中继透镜73与分色镜74之间配置上述环形板80。此时,校正标识投射光学系统70用于角膜形状测量。
工业应用前景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在保持眼睛折光力测量灵敏度不变条件下扩大角膜测量区域,还可在不降低眼睛折光力测量灵敏度条件下精确测量从角膜中心区域到其外围区域的形状。

Claims (6)

1.一种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角膜形状标识投射装置,其将用于测量受检眼睛角膜形状的角膜形状测量标识投射到受检眼睛角膜上;
观测光学系统,它用于根据自受检眼睛上反射的标识反射图像来测量角膜形状并观察受检眼睛情况;
眼睛折光力测量标识光学系统,它部分利用观测光学系统的光路,将用于测量受检眼睛的折光力的受检眼睛折光力测量标识通过所用光路投射到受检眼睛上;
其中,角膜形状标识投射装置包括:
第一投射装置,它用于将作为角膜形状标识一部分的第一标识投射到角膜外围区域;以及
第二投射装置,它用于将作为角膜形状标识另一部分的第二标识通过光路投射到角膜中心区域,该光路至少被眼睛折光力测量标识光学系统和观测光学系统所共同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投射装置中的第一标识由包含多个大致同心的环的第一环形图案构成,以及
第二投射装置中的第二标识由具有较小直径的环组成的第二环形图案构成,该直径应至少小于第一环形图案的最小环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投射装置包括用以形成第一标识的第一板,且该第一板具有可允许中心区域眼睛折光力测量光流传输的通孔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投射装置包括用以形成第二标识的第二板,该第二板位于观测光学系统的光路上,且该第二板具有允许中心区域标识反射图像光轴传输的通孔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透镜配置在光路上第一板通孔部的对面,该光路为眼睛折光力测量标识光学系统与观测光学系统所共用,以及
第二投射装置实现通过透镜向角膜中心区域的投射操作。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投射装置的第二板包括至少一个环形图案光传输部,以及
该环形图案光传输部的构成,使其反映在受检眼睛上的直径至少等于1.0mm或更小。
CNB018138489A 2000-08-09 2001-08-08 眼科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24592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1394/2000 2000-08-09
JP241394/00 2000-08-09
JP2000241394A JP4535580B2 (ja) 2000-08-09 2000-08-09 眼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6063A true CN1446063A (zh) 2003-10-01
CN1245923C CN1245923C (zh) 2006-03-22

Family

ID=18732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138489A Expired - Lifetime CN1245923C (zh) 2000-08-09 2001-08-08 眼科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974215B2 (zh)
EP (1) EP1310208B1 (zh)
JP (1) JP4535580B2 (zh)
KR (1) KR100791749B1 (zh)
CN (1) CN1245923C (zh)
AT (1) ATE484230T1 (zh)
DE (1) DE60143265D1 (zh)
WO (1) WO200201161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5886A (zh) * 2012-06-21 2012-10-10 宁波明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能自动补偿角膜曲率测量精度的电脑验光仪及角膜曲率计算方法
CN104095610A (zh) * 2014-07-25 2014-10-15 上海展志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人眼屈光度和角膜曲率半径的光学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2952772A0 (en) * 2002-11-20 2002-12-05 Clearmark Technologies Pty Ltd A corneal topographer
WO2004082465A2 (en) * 2003-03-17 2004-09-30 The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On Behalf Of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An imaging lesn and illumination system
EP1785690A1 (de) * 2005-11-10 2007-05-16 Haag-Streit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mittlung geometrischer Werte an einem Gegenstand
ITRM20070183A1 (it) * 2007-04-03 2008-10-04 Optikon 2000 Spa Apparato oftalmologico multifunzione.
US7988290B2 (en) * 2007-06-27 2011-08-02 AMO Wavefront Scienc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the shape and location of an object
US8238641B2 (en) * 2008-06-20 2012-08-07 Arc Harima Co., Ltd. Method for measuring mirror index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8696125B2 (en) * 2009-09-30 2014-04-15 Nidek Co., Ltd. Eye refractive power measurement apparatus
CN101968929B (zh) * 2010-10-19 2014-05-28 北方工业大学 一种饱和交通状态下单路口信号优化控制方法
US8248591B2 (en) 2010-11-18 2012-08-21 Quality Vision International, Inc. Through-the-lens illuminator for optical comparator
DE102011081827A1 (de) * 2011-08-30 2013-02-28 Oculus Optikgeräte GmbH Ophthalmologisches Analysegerät und Verfahren
DE102011081825B4 (de) * 2011-08-30 2013-10-10 Oculus Optikgeräte GmbH Ophthalmologisches Analysegerät und Verfahren
AU2015284130B9 (en) * 2014-07-01 2019-08-01 Amo Wavefront Scienc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rneal topography with flat panel display
US9962077B2 (en) 2014-07-01 2018-05-08 Amo Wavefront Scienc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rneal topography with flat panel display
US10864075B2 (en) * 2017-12-31 2020-12-15 Rxsight, Inc. Intraocular lens visualiza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WO2019235148A1 (ja) * 2018-06-04 2019-12-12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眼科測定装置
JP7147276B2 (ja) * 2018-06-04 2022-10-05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眼科測定装置
JP7147277B2 (ja) * 2018-06-04 2022-10-05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眼科測定装置
US11197604B2 (en) 2018-10-05 2021-12-14 Mark Schneider Mobile phone cornea Placido disc im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6340A (en) * 1874-01-13 Improvement in velocipedes
US137520A (en) * 1873-04-01 Improvement in harrows
US296110A (en) * 1884-04-01 James m
US269314A (en) * 1882-12-19 Seed-separator
US164113A (en) * 1875-06-08 Improvement in car-couplings
US70222A (en) * 1867-10-29 jewell
US308617A (en) * 1884-12-02 Car-brake
US4505411A (en) * 1983-09-16 1985-03-19 Munn Laurie P Motorcycle firearm carrier
US4993826A (en) * 1987-11-25 1991-02-19 Taunton Technologies, Inc. Topography measuring apparatus
US5283598A (en) * 1989-12-22 1994-02-01 Phoenix Laser Systems, Inc. Illumination of the cornea for profilometry
US5054907A (en) * 1989-12-22 1991-10-08 Phoenix Laser Systems, Inc. Ophthalmic diagnostic apparatus and method
US5500697A (en) * 1993-07-30 1996-03-19 Nidek Co., Ltd. Ophthalmic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refractive characteristic of eye to be measured
JP3490520B2 (ja) * 1994-12-12 2004-01-26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眼科装置
US5907388A (en) * 1996-10-03 1999-05-25 Nidek Co., Ltd. Ophthalmic measurement apparatus having plural pairs of photoreceiving elements
US6116738A (en) * 1997-01-06 2000-09-12 Vismed, Inc. Corneal topographer with central and peripheral measurement capability
JP3740546B2 (ja) * 1997-11-11 2006-02-01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科測定装置
JP3630973B2 (ja) * 1998-02-27 2005-03-23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眼科装置及び眼科装置における検眼情報の保存方法
JP2000070222A (ja) * 1998-08-28 2000-03-07 Canon Inc 検眼装置
JP4544747B2 (ja) * 1998-11-13 2010-09-15 ジーン,ベネディクト 目の表面トポメトリーおよび生物測定学の同時決定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3730436B2 (ja) * 1999-03-30 2006-01-05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角膜形状検査装置
JP2000296110A (ja) * 1999-04-16 2000-10-24 Topcon Corp 角膜形状測定装置
JP4119035B2 (ja) * 1999-04-28 2008-07-16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角膜形状測定装置
JP4159190B2 (ja) * 1999-08-12 2008-10-01 隆祥産業株式会社 眼科測定装置
JP2001120503A (ja) * 1999-10-27 2001-05-08 Ryusyo Industrial Co Ltd 角膜形状測定装置
JP4562234B2 (ja) * 2000-03-24 2010-10-13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特性測定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5886A (zh) * 2012-06-21 2012-10-10 宁波明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能自动补偿角膜曲率测量精度的电脑验光仪及角膜曲率计算方法
CN102715886B (zh) * 2012-06-21 2014-08-06 宁波明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验光仪的角膜曲率计算方法
CN104095610A (zh) * 2014-07-25 2014-10-15 上海展志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人眼屈光度和角膜曲率半径的光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91749B1 (ko) 2008-01-04
CN1245923C (zh) 2006-03-22
EP1310208A1 (en) 2003-05-14
ATE484230T1 (de) 2010-10-15
US6974215B2 (en) 2005-12-13
JP2002051982A (ja) 2002-02-19
DE60143265D1 (de) 2010-11-25
US20050018136A1 (en) 2005-01-27
WO2002011611A1 (fr) 2002-02-14
JP4535580B2 (ja) 2010-09-01
KR20030019905A (ko) 2003-03-07
EP1310208B1 (en) 2010-10-13
EP1310208A4 (en) 2008-01-23
WO2002011611A9 (fr) 2002-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5923C (zh) 眼科装置
US7048379B2 (en) Imaging lens and illumination system
JP5564430B2 (ja) 器官の照明
US11890054B2 (en) Corneal topography system and methods
US6688744B2 (en) Back projection visual field tester
CN1330524A (zh) 无接触式测量眼睛轴长和/或角膜曲率和/或前房深度的,尤其是iol测量的装置和方法
CN1250155C (zh) 用于眼科设备的对准系统
CN211270678U (zh) 眼底相机的光学系统及眼底相机
EP2767221B1 (en) Corneal imaging device
CN102613957B (zh) 一种眼底检查设备
JP5033669B2 (ja) 前眼部断面像撮影装置
CN108498079A (zh) 荧光污染环境中血管、淋巴管及淋巴结的识别方法及设备
CN110123363B (zh) 限束器及x射线机
CN115956876A (zh) 具有光阑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及眼底相机
WO2011061393A1 (en) Illumination of an object
CN210249869U (zh) 限束器及x射线机
JP2826920B2 (ja) 眼科測定装置
CN105411521A (zh) 一种晶状体图像检测装置
JPH10246706A (ja) 光学部材検査装置
CN117761950B (zh) 眼底照相机
CN220913428U (zh) 采用双远光成像系统的比色仪
SU1762894A1 (ru) Кератометр
CN115916031A (zh) 圆锥角膜及散光等的简易诊断辅助装置以及诊断辅助系统
JP2022000153A (ja) 眼底撮影装置
KR200288834Y1 (ko) 안구 유도가 가능한 안구 촬영용 광학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