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23363B - 限束器及x射线机 - Google Patents

限束器及x射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23363B
CN110123363B CN201910394188.5A CN201910394188A CN110123363B CN 110123363 B CN110123363 B CN 110123363B CN 201910394188 A CN201910394188 A CN 201910394188A CN 110123363 B CN110123363 B CN 1101233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m limiter
light field
reflecting mirror
shell
bul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941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23363A (zh
Inventor
王杰杰
高阳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irui Medical Instrument Jiax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irui Medical Instrument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irui Medical Instrument Jiax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irui Medical Instrument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9418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233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23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3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23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3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8Auxiliary means for directing the radiation beam to a particular spot, e.g. using light bea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10Safet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6/107Protection against radiation, e.g. shiel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6Details of data transmission or power supply, e.g. use of slip rings
    • A61B6/566Details of data transmission or power supply, e.g. use of slip rings involv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agnostic syste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限束器及X射线机,限束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上方包括与壳体相连接的球管;位于壳体内的光野灯;位于壳体内且包括第一反射镜面及与第一反射镜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反射镜面的反射镜,光野灯及球管分别位于反射镜的相对镜面两侧,以通过光野灯及第一反射镜面模拟球管的光野区域;包括监控设备、传输设备及显示设备的监控系统,其中,监控设备位于壳体内并与球管位于反射镜的同一镜面侧,以通过监控设备及第二反射镜面采集球管的图像,并通过传输设备将图像传输至显示设备。本发明通过双面反射镜及监控系统,可实现对球管的实时检测,提高操作便捷性,节约人力及物力。

Description

限束器及X射线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和辐射医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限束器及X射线机。
背景技术
X射线发生装置是一种能够产生X射线,供临床诊断及治疗的设备。X射线发生装置主要由高压发生器、球管和限束器组成。其中,限束器通常设于球管下方,高压经球管发射的X射线通过限束器照射到待测体上,以对待测体进行诊断及治疗。限束器也称“遮线器”、“缩光器”或“束光器”,其作用主要包括:
a、限制照射野,使病人和操作人员所受剂量尽可能少;
b、减少产生二次射线的区域,提高透视和射片的清晰度;
c、尽可能阻挡漏射线。
因此,限束器在该领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件。
在限束器中,球管是影像链中不可缺少的组件,球管的使用状态如何,会影响整个X射线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对球管进行检测十分必要。然而,由于球管产生X射线,球管与限束器需要紧密连接,以避免产生漏射线。当需要检查球管状态时,工作人员需要将限束器与球管分离,以实现对球管的观测,操作起来极为繁琐,造成人力与物力的浪费,且无法实现对球管进行实时检测。
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限束器及X射线机,用于方便的实现对球管的检测,实属必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限束器及X射线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方便的实现对球管的检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限束器,所述限束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上方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接的球管;
光野灯,所述光野灯位于所述壳体内;
反射镜,所述反射镜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反射镜包括第一反射镜面及与所述第一反射镜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反射镜面,所述光野灯及球管分别位于所述反射镜的相对镜面两侧,以通过所述光野灯及第一反射镜面模拟所述球管的光野区域;
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监控设备、传输设备及显示设备,所述监控设备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球管位于所述反射镜的同一镜面侧,以通过所述监控设备及第二反射镜面采集所述球管的图像,并通过所述传输设备将所述图像传输至所述显示设备。
可选地,所述监控设备的摄像范围覆盖所述第二反射镜面。
可选地,所述球管提供的X射线焦点与所述光野灯提供的点光源分别以所述反射镜为对称中心轴而相互对称分布。
可选地,所述反射镜包括调节式反射镜及固定式反射镜中的一种;所述监控设备包括调节式监控设备及固定式监控设备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监控设备包括定焦监控设备及变焦监控设备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传输设备包括有线传输及无线传输中的一种或组合。
可选地,所述显示设备包括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中的一种或组合。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还包括开口限位结构调节键,所述开口限位结构调节键与所述限束器的开口限位结构相连接;所述壳体上还包括光野灯开关键,所述光野灯开关键与所述光野灯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开口限位结构包括铅页板及与所述铅页板相连接的驱动装置,且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开口限位结构调节键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所述光野灯包括LED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X射线机,所述X射线机包括上述限束器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限束器及X射线机,通过包括第一反射镜面及第二反射镜面的双面反射镜与包括监控设备、传输设备及显示设备的监控系统,可实现对球管的实时检测,提高操作便捷性,节约人力及物力。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中的限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中的限束器与球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中的限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1 壳体
102 光野灯
103 反射镜
104 监控设备
105 顶部固定板
106 开口限位结构调节键
107 光野灯开关键
201 球管
301 连接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2~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限束器,所述限束器包括:
壳体101,所述壳体101的上方包括与所述壳体101相连接的球管201;
光野灯102,所述光野灯102位于所述壳体101内;
反射镜103,所述反射镜103位于所述壳体101内,且所述反射镜103包括第一反射镜面及与所述第一反射镜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反射镜面,所述光野灯102及球管201分别位于所述反射镜103的相对镜面两侧,以通过所述光野灯102及第一反射镜面模拟所述球管201的光野区域;
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监控设备104、传输设备(未图示)及显示设备(未图示,所述监控设备104位于所述壳体101内,并与所述球管201位于所述反射镜103的同一镜面侧,以通过所述监控设备104及第二反射镜面采集所述球管201的图像,并通过所述传输设备将所述图像传输至所述显示设备。
具体的,所述球管201可通过连接法兰301与所述壳体101固定连接,但并不局限于此。所述监控设备104可通过顶部固定板105固定于所述壳体101内,具体固定方式可采用可拆卸的方式或不可拆卸的方式进行固定,所述监控设备104也可直接固定于所述壳体101内,所述监控设备104与所述壳体101的固定方式及安装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作过分限制。所述球管201产生X射线,所述X射线可穿透所述反射镜103,由于所述X射线是不可见的射线,因此无法预知所述X射线的光野区域,因此在所述限束器内安置所述光野灯102以作为点光源,模拟所述球管201发射的所述X射线的焦点位置,通过所述反光镜103的所述第一反射镜面将所述光野灯102的光线反射至欲照区域,以可见光的照射野来预示所述X射线的照射野,从而可用以调节所述限束器。另外,通过所述反光镜103的所述第二反射镜面,可反射到所述球管201的图像,而后通过所述监控设备104可采集到所述图像,从而后通过所述传输设备,可将所述图像传输至所述显示设备,以便于工作人员直观的、便捷的对所述球管201进行检测,避免拆卸所述球管201。
本发明的限束器,通过包括所述第一反射镜面及第二反射镜面的所述反射镜103与包括所述监控设备104、传输设备及显示设备的监控系统,可实现对所述球管201的检测,提高操作便捷性,节约人力及物力。
作为该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监控设备104的摄像范围可覆盖所述第二反射镜面。
具体的,如图1所示,当所述监控设备104的摄像范围覆盖所述第二反射镜面时,可通过所述反射镜103的所述第二反射镜面反射完整的、位于所述壳体101的上方的所述球管201的所述图像,而后通过所述监控设备104拍摄所述第二反射镜面,从而获得所述球管201的完整状态图像。当然根据需要所述监控设备104的摄像范围也可仅覆盖所述第二反射镜面的部分区域,以实现对所述球管201的针对性检测。
作为该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球管201提供的X射线焦点与所述光野灯102提供的点光源分别以所述反射镜103为对称中心轴而相互对称分布,以通过所述光野灯102正确模拟反应所述球管201所发射的所述X射线的光野区域,以提高所述限束器的精准度。
作为该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反射镜103可包括调节式反射镜及固定式反射镜中的一种;所述监控设备104包括调节式监控设备及固定式监控设备中的一种;以扩大所述限束器的适用范围。
具体的,所述反射镜103可包括调节式反射镜及固定式反射镜中的一种,即用于固定所述反射镜103的反射镜固定支架可包括调节式及固定式中的一种,所述反射镜固定支架的具体种类及调节方式此处不作限制。所述监控系统可包括监控设备固定支架及监控设备调节支架中的一种,以用于固定及/或调节所述监控设备104。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反射镜103采用调节式反射镜固定支架连接,所述监控设备104采用监控设备调节支架连接,以扩大所述限束器的适用范围。所述反射镜103需采用允许所述X射线穿透的材料制备,如可在塑料薄片的对应两面上进行真空镀膜,以形成起到镜面作用的所述第一反射镜面及第二反射镜面,所述镜面的具体材料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作为该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监控设备104可包括定焦监控设备及变焦监控设备中的一种;所述传输设备可包括有线传输及无线传输中的一种或组合;所述显示设备可包括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中的一种或组合。
具体的,当所述监控设备104采用变焦监控设备时,可根据需要调节所述监控设备104的摄像范围,以获得高质量的摄像图片。当所述传输设备采用有线传输时,可通过接口如RJ45接口与所述显示设备连接如计算机,以将所述监控设备104获得的信息传输至所述显示设备上;当然所述传输设备还可根据需要选用无线传输或有线传输与无线传输的组合,以进一步的提高所述传输设备的便捷性,如当所述传输设备选用无线传输时,可减少所述限束器中的电连接,通过无线传输直接与所述显示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相连接,所述显示设备可包括安卓操作系统及IOS操作系统中的一种,以进一步提高操作便捷性。所述监控设备104可包括摄像机及照相机中的一种或组合,当所述监控设备104采用所述摄像机时,可通过所述摄像机对所述第二反射镜面进行实时拍摄,以记录所述球管201的连续变化状态,实现对所述球管201的实时检测。当然所述监控设备104也可采用照相机等拍摄设备,此处不作过分限制。所述监控系统还可包括用于存储信息的存储设备及用于控制所述监控系统的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可与所述监控设备104电连接,实现对所述监控设备104的控制。
作为该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壳体101上还包括开口限位结构调节键106,以通过所述开口限位结构调节键106调节所述限束器的开口限位结构;所述壳体101上还包括光野灯开关键107,以通过所述光野灯开关键107调节所述光野灯102。
作为该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开口限位结构包括铅页板及与所述铅页板相连接的驱动装置,且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开口限位结构调节键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所述光野灯102包括LED灯。
具体的,所述开口限位结构调节键106包括开口限位结构调节旋钮,通过调节所述开口限位结构调节旋钮可调节所述驱动装置,从而调节所述铅页板的运行,以实现对所述开口限位结构的调节,控制所述铅页板的开口大小及形貌,实现对所述限束器的光野区域的控制。所述开口限位结构可包括1~8个所述铅页板,本实施例中,优选包括4个所述铅页板,所述铅页板分为两组,每组包括2个所述铅页板,分别实现在X方向上控制开口的大小及在Y方向上控制开口的大小,但并不局限于此,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所述铅页板的选择及分布。所述开口限位结构调节键106的个数可与所述铅页板的组数相对应,也可与所述铅页板的个数一一对应,此处不作过分限制,优选为所述开口限位结构调节键106与所述铅页板的组数相对应,以便于调控所述铅页板。所述光野灯102采用较为常用的所述LED灯,以扩大所述限束器的适用范围,降低成本。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X射线机,所述X射线机包括所述限束器,所述限束器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限束器及X射线机,通过包括第一反射镜面及第二反射镜面的双面反射镜与包括监控设备、传输设备及显示设备的监控系统,可实现对球管的实时检测,提高操作便捷性,节约人力及物力。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限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束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上方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接的球管;
光野灯,所述光野灯位于所述壳体内;
反射镜,所述反射镜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反射镜包括第一反射镜面及与所述第一反射镜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反射镜面,所述光野灯及球管分别位于所述反射镜的相对镜面两侧,以通过所述光野灯及第一反射镜面模拟所述球管的光野区域,其中,所述球管提供的X射线焦点与所述光野灯提供的点光源分别以所述反射镜为对称中心轴而相互对称分布;
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监控设备、传输设备及显示设备,所述监控设备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球管位于所述反射镜的同一镜面侧,以通过所述监控设备及第二反射镜面采集所述球管的图像,并通过所述传输设备将所述图像传输至所述显示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设备的摄像范围覆盖所述第二反射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包括调节式反射镜及固定式反射镜中的一种;所述监控设备包括调节式监控设备及固定式监控设备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设备包括定焦监控设备及变焦监控设备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设备包括有线传输及无线传输中的一种或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包括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中的一种或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包括开口限位结构调节键,所述开口限位结构调节键与所述限束器的开口限位结构相连接;所述壳体上还包括光野灯开关键,所述光野灯开关键与所述光野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限位结构包括铅页板及与所述铅页板相连接的驱动装置,且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开口限位结构调节键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所述光野灯包括LED灯。
9.一种X射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X射线机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限束器。
CN201910394188.5A 2019-05-13 2019-05-13 限束器及x射线机 Active CN110123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94188.5A CN110123363B (zh) 2019-05-13 2019-05-13 限束器及x射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94188.5A CN110123363B (zh) 2019-05-13 2019-05-13 限束器及x射线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3363A CN110123363A (zh) 2019-08-16
CN110123363B true CN110123363B (zh) 2024-04-12

Family

ID=67573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94188.5A Active CN110123363B (zh) 2019-05-13 2019-05-13 限束器及x射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233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7304B (zh) * 2020-03-31 2020-11-13 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x射线源的屏蔽准直结构
CN112033295A (zh) * 2020-09-07 2020-12-04 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激光标示的定距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84558Y (zh) * 2001-01-19 2002-04-03 成都中核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软射线透视检查仪
JP2004283367A (ja) * 2003-03-20 2004-10-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
CN101371787A (zh) * 2007-08-24 2009-02-25 深圳市蓝韵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放射摄影探测器光路系统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2499703A (zh) * 2011-11-01 2012-06-20 盖伯晴 C型臂x线透视机及专用摄像机构
CN203366135U (zh) * 2013-07-30 2013-12-25 上海理工大学 医用x线机限束器控制系统
CN109674487A (zh) * 2019-01-28 2019-04-26 飞瑞医疗器械(嘉兴)有限公司 手动限束器
CN210249869U (zh) * 2019-05-13 2020-04-07 飞瑞医疗器械(嘉兴)有限公司 限束器及x射线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98404B2 (en) * 2003-04-03 2007-04-03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Usa, Inc. Real-time acquisition of co-registered X-ray and optical imag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84558Y (zh) * 2001-01-19 2002-04-03 成都中核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软射线透视检查仪
JP2004283367A (ja) * 2003-03-20 2004-10-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
CN101371787A (zh) * 2007-08-24 2009-02-25 深圳市蓝韵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放射摄影探测器光路系统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2499703A (zh) * 2011-11-01 2012-06-20 盖伯晴 C型臂x线透视机及专用摄像机构
CN203366135U (zh) * 2013-07-30 2013-12-25 上海理工大学 医用x线机限束器控制系统
CN109674487A (zh) * 2019-01-28 2019-04-26 飞瑞医疗器械(嘉兴)有限公司 手动限束器
CN210249869U (zh) * 2019-05-13 2020-04-07 飞瑞医疗器械(嘉兴)有限公司 限束器及x射线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射线机灯光照射野与X射线照射野中心点及四边偏离的调整校准;魏坤;余华良;谢杲;;中国医学装备(第11期);第28-30页 *
微束斑X射线源及X射线光学元件;王凯歌;王雷;牛憨笨;;应用光学(第02期);第183-19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3363A (zh) 2019-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48379B2 (en) Imaging lens and illumination system
CN110123363B (zh) 限束器及x射线机
JP6611449B2 (ja) 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KR20160057816A (ko) 엑스선 장치와 콜리메이터.
CN105011898B (zh) 一种自助式红外偏心摄影验光仪及自助验光方法
CN1245923C (zh) 眼科装置
JP2016179097A (ja) 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US11207047B2 (en) Ima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240065656A1 (en) Improved ima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9223303A (zh) 全自动伤口拍摄评估防护眼罩及测量方法
CN106650201A (zh) 移动式诊疗系统
CN210249869U (zh) 限束器及x射线机
JP2014221136A (ja)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CN203776919U (zh) X射线摄影系统
CN206178826U (zh) 移动式诊疗系统
CN102488492A (zh) 一种便捷式可视数码检耳镜
JP2003116845A (ja) 医療用x線装置
CN104363368A (zh) 一种液晶基单眼复眼一体化成像探测芯片
CN102835967A (zh) X射线数字成像装置
JP4712262B2 (ja) 改良された画像拡大手段を含む放射線装置
JP2006255216A (ja) X線画像診断装置
JP2017021248A (ja) 撮影装置、撮影システム
CN214748459U (zh) 一种红外热像实时投影装置
CN113835095B (zh) 一种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JP6964170B2 (ja) 撮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Jiejie

Inventor after: Gao Yangyang

Inventor before: Gao Yangya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