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24714A - 磁头滑块和磁头支承装置以及记录再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头滑块和磁头支承装置以及记录再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24714A
CN1424714A CN02160650A CN02160650A CN1424714A CN 1424714 A CN1424714 A CN 1424714A CN 02160650 A CN02160650 A CN 02160650A CN 02160650 A CN02160650 A CN 02160650A CN 1424714 A CN1424714 A CN 14247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slider
recording medium
inertial force
downstream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60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内稔
上野善弘
稻垣辰彦
邓志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30612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11517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3061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115179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24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247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4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 G11B5/5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head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head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5/60Fluid-dynamic spacing of heads from record-carriers
    • G11B5/6005Specially adapted for spacing from a rotating disc using a fluid cush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1/00Head arrangement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1/16Supporting the heads; Supporting the sockets for plug-in heads
    • G11B21/20Supporting the heads; Supporting the sockets for plug-in heads while the head is in operative position but stationary or permitting minor movements to follow irregularities in surface of record carrier
    • G11B21/21Supporting the heads; Supporting the sockets for plug-in heads while the head is in operative position but stationary or permitting minor movements to follow irregularities in surface of record carrier with provision for maintaining desired spacing of head from record carrier, e.g. fluid-dynamic spacing, slid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2Flying-type heads, e.g. analogous to Winchester type in magnetic record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upporting Of Heads In Record-Carrier Devices (AREA)
  • Adjustment Of The Magnetic Head Position Track Following On Tapes (AREA)

Abstract

一种磁头滑块和磁头支承装置以及记录再生装置。本发明的磁头滑块,在惯性力作用时,相对于磁头滑块,在空气流入端方向与作用惯性力位置距规定距离的上流侧位置,和空气流出端方向与作用惯性力位置距等距离的下流侧位置上,磁头滑块和记录媒体间形成空气弹簧层的膜刚性分别设为K1、Kt,上流侧位置和下流侧位置平行于记录媒体面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下流侧位置从记录媒体开始垂直方向的悬浮量设为Xh,磁头滑块稳定悬浮时,磁头滑块应对置于记录媒体面与记录媒体构成的角度设为θp,满足(Ltanθp/Xh)≤((Kt/K1)-1)。

Description

磁头滑块和磁头支承装置以及记录再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头滑块和磁头支承装置以及记录再生装置,其上安装有利用磁性、光、光磁等的作用,对记录媒体进行信号记录再生的信息转换元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磁盘、光盘以及光磁盘等盘状记录媒体(以下记为盘)进行记录再生的盘型记录再生装置(以下记为盘装置)的技术进步显著,不但可以安装到已有计算机上,而且还可以安装到例如便携式小型电子设备等的汽车上,扩大了其用途。
由此,近年来的盘装置,特别是在磁盘装置中,要求:即便受到高密度记录化、碰撞等干扰,盘和磁头滑块等也不破损,很稳定,要求记录再生可以耐受冲击性、可安装在便携式小型电子设备上的小型化等。
其中,作为耐冲击性的问题,当施加了干扰等来自外部的碰撞时,磁头滑块与盘碰撞或是接触,会在磁头滑块和盘记录层上,产生磨损和损伤,往往会产生数据破坏甚至装置破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实现磁头滑块防震的种种技术,其中多数是提供了较好的磁头滑块的空气润滑面形状。
但是,现有技术是在防震性方面进行研讨,而没有关于针对从外部施加的碰撞的有效耐受的结构方面的研讨。
在便携式小型电子设备上所安装的盘装置中,为了实现高记录密度化,磁头滑块和盘之间的间隙,所谓的悬浮量,减小为几个(nm)~十几个(nm)。考虑了车载用途,盘旋转速度减小,电机的耗电量降低,由此,流入磁头滑块的空气润滑面上的空气流的流速变小。
因此,在所述现有技术中,从外部施加的碰撞发生作用,当在磁头滑块上发生惯性力时,由此而引起磁头滑块的位置发生变化,磁头滑块与盘相碰撞的可能性变得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磁头滑块,在惯性力发生作用时,对于磁头滑块,在空气流入端方向上与惯性力作用位置相距规定距离的上流侧位置,以及在控制流出端方向上与惯性力作用位置相距相等距离的下流侧位置上的、在磁头滑块和记录媒体之间形成的空气弹簧层的膜刚性,分别被设为Kl、Kt。与上流侧位置和下流侧位置的记录媒体面平行方向上的距离为L,在下流侧位置上的、从记录媒体开始的垂直方向的悬浮量为Xh,磁头滑块稳定悬浮时,应当与磁头滑块的记录媒体对置的面与记录媒体构成的角度为θp时,满足
(Ltanθp/Xh)≤((Kt/Kl)-1)的关系。
本发明的磁头支承装置具有悬臂以及本发明的磁头滑块,所述悬臂是这样构成的:通过枢轴部,对磁头滑块在记录媒体方向上施加规定的靠压力,枢轴部相对于磁头滑块相接触的枢轴位置,成为磁头滑块的转动中心。
其次,本发明的记录再生装置具有旋转驱动记录媒体、盘状记录媒体的驱动装置、转动支承臂的转动装置、控制装置、以及安装有本发明磁头滑块的磁头支承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将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作用到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磁头滑块上之前的磁头滑块的悬浮状态的模式图;
图2是用于说明将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作用到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磁头滑块时的悬浮状态的情况的模式图;
图3是用于说明在相对于本发明的比较例1中的磁头滑块上作用了惯性力时的悬浮状态的情况的模式图;
图4是用于说明在相对于本发明的比较例2中的磁头滑块上作用了惯性力时的悬浮状态的情况的模式图;
图5是用于说明将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作用到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磁头滑块时的悬浮状态的情况的模式图;
图6是用于说明将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作用到与本发明相对的比较例1中的磁头滑块上时的悬浮状态的情况的模式图;
图7是用于说明将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作用到与本发明相对的比较例2中的磁头滑块上时的悬浮状态的情况的模式图;
图8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磁头滑块和比较例的特性比较图;
图9是显示了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Kt/Kl值与耐碰撞值之间的关系图;
图10是将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作用到本发明第2实施例中的磁头滑块上之前的磁头滑块的悬浮状态的模式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根据从外部向本发明第2实施例中的磁头滑块施加的碰撞而作用了惯性力时的悬浮状态的情况的模式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在与本发明相对的比较例3中的磁头滑块上作用了惯性力时的悬浮状态的情况的模式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在与本发明相对的比较例4中的磁头滑块上作用了惯性力时的悬浮状态的情况的模式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将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作用到本发明第2实施例中的磁头滑块上时的悬浮状态的情况的模式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将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作用到本发明第3实施例中的磁头滑块上时的悬浮状态的情况的模式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将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作用到与本发明相对的比较例4中的磁头滑块上时的悬浮状态的情况的模式图;
图17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磁头滑块和比较例的特性比较图;
图18是显示了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KtL2/KlL1)值与耐碰撞值之间的关系图;
图19是利用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磁头滑块和磁头支承装置构成的记录再生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20是显示了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磁头滑块和磁头支承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磁头滑块的结构。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磁头滑块20在盘2上方的稳定悬浮的状态,即相对于盘2的表面,保持倾斜角度θp的角度的稳定悬浮状态。
从磁头支承装置(图中未示)开始,对于负荷作用点101施加图中以F表示的靠压力。由于盘2的旋转,空气流以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入与磁头滑块20的盘2对置的面(以下记作空气润滑面)同盘2表面之间,通过使该空气层作为空气弹簧而起作用,从而,作为使磁头滑块20悬浮的力而起作用。通过使该空气弹簧的反力、与由于靠压力F和磁头滑块20的自重而使磁头滑块20接近盘2的力保持平衡,可以使磁头滑块20保持悬浮、稳定的姿态。
靠压力F,从施加给磁头滑块20的负荷作用点101开始,对着盘2的面,垂直下降,从与空气润滑面相交的点开始,在空气流入端(朝向纸面左侧)方向上,在盘2的面上平行移动了距离L/2,将空气润滑面上的点作为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3,在空气流出端(朝向纸面右侧)方向上,在盘2的面上,平行移动距离L/2后,将空气润滑面上的点作为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4。
这里,将所述空气弹簧的刚性设定为刚体弹簧。设定:在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3上的刚性系数为Kl,在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4上的刚性系数为Kt,利用分别在2个点上的2个刚体弹簧,而使磁头滑块20稳定悬浮。
通过设计改变磁头滑块20的空气润滑面的形状,可以任意改变该刚性系数。
将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4与盘2的面的距离设为Xh,将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4与磁头滑块20的空气润滑面上最靠近空气流出端侧(朝向纸面右侧)的点之间的、在平行于盘2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t。
为了减小由于碰撞等干扰而引起的惯性力的影响、提高耐碰撞性,而使磁头滑块20的重心102和负荷作用点101的构成为,在盘2方向上的投影位置一致。
由于这种条件的原因,本发明的磁头滑块20满足
(Ltanθp/Xh)≤(Kt/Kl)-1)<(L/Lt)              (1)
的关系,可知:在满足(1)式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对于由外部干扰等引起的碰撞,具有优良的强耐碰撞性的磁头滑块20。
利用图2,对满足(1)式的本发明的磁头滑块20,说明其由于外部干扰而受到碰撞时的情况。
图2中,以实线所示的磁头滑块20,显示了施加由碰撞等产生的惯性力G之前的位置,以虚线所示的磁头滑块20a,显示了从外部施加了惯性力G的情况下的位置。惯性力G是作用在将靠压力F赋予磁头滑块20的负荷作用点101上。将惯性力G作用于负荷作用点101时的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3的垂直方向的位移设为Xl,将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4的垂直方向的位移设为Xt。
此时,本发明的磁头滑块20,在受到碰撞的情况下,在利用空气膜的弹簧刚性来吸收该惯性力G时,空气流入端一侧(朝向纸面左侧)以比空气流出端一侧(朝向纸面右侧)有更大的位移量,接近盘2的面。
即,磁头滑块20,是一边在倾斜方向上旋转,一边通过空气弹簧的刚性来吸收惯性力G的结构,利用这种结构,可得到耐冲击性高的磁头滑块20。
接下来,详细说明实现这种磁头滑块20时,所应当满足的条件。
在图1所示的稳定状态中,磁头滑块20以倾斜角θp、以及保持在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4上的悬浮量Xh的间隔而悬浮。此时,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3和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4的悬浮高度差为Ltanθp,以下式来表示其与该悬浮量Xh的比值a。
a=(Ltanθp/Xh)                             (2)
接下来,对于由图2所示的、来自外部的碰撞而产生的惯性力G作用的情况下的磁头滑块20的情况,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3和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4的、在垂直于盘2的方向上的位移差,与Xt的比值b是以下式表示的。
b=((Xl-Xt)/Xt)=(Xl/Xt)-1                  (3)
这种情况下,作为实现耐冲击性高的条件,在向磁头滑块20施加了由于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时,磁头滑块20在倾斜方向上旋转,从而使空气润滑面和盘2的面之间的空气弹簧来吸收惯性力,即,位移量的比值b与稳定悬浮初期姿态的悬浮高度的比值a或是相同,或是更大,即必须使a≤b的关系成立,必须使(4)式的关系成立。
(Ltanθp/Xh)≤((Xl/Xt)-1)                   (4)
即,满足(4)式的磁头滑块在对付由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方面很强。
反之,在图3中显示了(4)式不成立的情况下,即具有a>b关系的磁头滑块30的情况。用磁头滑块30a来显示施加了惯性力G时的位移。
由于有a>b的关系,这就是说,由于原本更接近盘2的磁头滑块30的空气流出端一侧,在从外部施加了碰撞时,会更优先地接近盘2的表面,使接触更容易,因此,可以说是在耐冲击性上有问题的磁头滑块。
但是,既便是具有a≤b的关系的磁头滑块,在利用空气弹簧来吸收惯性力时,在倾斜方向上,也会象图4所示的磁头滑块40那样,在施加了来自外部的碰撞的情况下,移动到以磁头滑块40a所表示的位置上,当空气流出端一侧过于接近盘表面时,在磁头滑块40a和盘2之间不会形成空气膜,磁头滑块40a失去了悬浮力,而会与盘2的表面相碰撞。以下,将说明用于避免这种碰撞的条件。
返回图1,在将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4和空气润滑面的空气流出端一侧的端部105的、在平行于盘2的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t时,L与Lt的比值c用下式来表示。
c=L/Lt                 (5)
如前所述,磁头滑块在倾斜方向上太过旋转而没有形成空气膜的现象,是在向磁头滑块施加了由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G时产生的。由于(3)式表示的位移量的比值b比(5)式表示的磁头滑块在平行于盘2的方向上的长度比值c还要大,因此,相对于磁头滑块在平行于盘2的方向上的长度,由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G和空气膜刚性比决定的空气流的上流侧的位移相对s较小。
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3上的悬浮间隙比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4上的悬浮间隙小的磁头滑块的耐碰撞值,不仅是根据与媒体对置的面的形状、而且还根据旋转速度的不稳定和斜角的变化、或是负荷变化等,而发生很大的改变,由于悬浮间隙小会导致快速破损,因此,耐碰撞值的参差不齐变大,则可以说是在耐碰撞性中存在问题的磁头滑块。
反之,如本实施例的磁头滑块20那样,用(3)式表示的位移量的比值b要比(5)式表示的磁头滑块在平行于盘2的方向上的长度比值c还要小的、并满足b<c的关系的磁头滑块,即满足(6)式
((Xl/Xt)-1)<(L/Lt)                        (6)的磁头滑块20,在对抗由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方面很强。
因此,可以说本发明的耐碰撞性强的磁头滑块,是满足(4)式和(6)式的磁头滑块,即,使
(Ltanθp/Xh)≤((Xl/Xt)-1)<(L/Lt)          (7)的关系成立的磁头滑块,它在耐碰撞性方面是优异的。
但是,将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3和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4上的膜刚性分别设为Kl、Kt时,则如前所述,由于惯性力G是相对于负荷作用点101而施加的,因此,在将由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G施加到磁头滑块上的情况下,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3和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4上产生的惯性力G的分力相等。因此,磁头滑块的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3和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4上的、在垂直于盘2的方向上的位移量,是表示一般弹性系数、惯性力和位移关系的公式F=kx,由F=kx(F:施加的力,k:刚性系数(弹性系数),x:位移)的关系,得到Kl×Xl=Kt×Xt,即表示为
(Xl/Xt)=(Kt/Kl)                     (8)
因此,(4)式和(6)式分别与下面的(9)式和(10)式具有相同的意义。
(Ltanθp/Xh)≤((Kt/Kl)-1)             (9)
((Kt/Kl)-1)<(L/Lt)                   (10)
在同时满足(9)式和(10)式时,最好满足
Ltanθp/Xh≤((Kt/Kl)-1)<(L/Lt)       (1)
具体来说,通过设计能实现满足(1)式的Kt、Kl的空气润滑面形状,可以得到耐碰撞性优良的磁头滑块。
通过安装具有满足(4)式和(6)式、或是满足(9)式和(10)式(即满足(7)式或(1)式)的媒体对置面形状的磁头滑块,可以实现对来自外部的碰撞很强、耐碰撞性能良好的磁头支承装置以及盘装置。
在盘装置中,一般来说,由于与磁头滑块位于盘外周一侧的情况相比,还是位于内周一侧的磁头滑块和盘间的相对速度小,因此,考虑由于在空气润滑面上发生的空气流、悬浮量变小,而使耐碰撞性降低。
因此,只要至少在悬浮量最低的盘内周,满足上述(4)式和(6)式,或是满足(9)式和(10)式就行。
在本实施例中,尽管显示了以利用空气润滑面和盘面间的空气流中所发生的正压,来产生必要的膜刚性的例子,但是,不用说,既便不使用空气层,而使用其他润滑剂来实现同样的膜刚性的结构,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接下来,显示的是为了检验前述耐碰撞性优良的磁头滑块的条件,具体而言,对耐碰撞性随着磁头滑块的空气润滑面形状的不同而不同进行讨论的结果。
图8中,显示了进行评价讨论的磁头滑块的式样、及其耐碰撞性的评价结果。在图5、图6和图7中,分别显示了对于磁头滑块施加了惯性力的情况下,磁头滑块的情况。
本发明的磁头滑块,在施加了由来自外部的碰撞等而引起的惯性力G的情况下,在对于平行于盘2的方向上的距离惯性力作用位置为L/2的等距离处的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3和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4,所求出的空气膜刚性被分别设为Kl、Kt时,在L=1.0(mm)时,Kl=0.79×10-6(N/m)、Kt=2.0×10-6(N/m)。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4与空气流出侧端部105的距离Lt=0.1(mm)、盘内周一侧上的稳定悬浮状态的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4上的悬浮量Xh=20(nm)、和倾斜角θp,都是在θp=30(μrad)的条件下,进行评价的。
另一方面,为了与本发明的磁头滑块的比较,而对图8所示的比较例1和比较例2中显示的式样的磁头滑块,进行评价。
如将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3和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4的空气膜刚性分别设为K1、K2,则比较例1磁头滑块30的空气润滑面为Kl=0.62×10-6(N/m)、Kt=0.6×10-6(N/m)。
如将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3和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4的空气膜刚性分别设为K1、K2,则比较例2磁头滑块40的空气润滑面为Kl=0.48×10-6(N/m)、Kt=5.85×10-6(N/m)。
就这种本发明实施例的磁头滑块20和比较例1以及比较例2的磁头滑块30、40来说,在求出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3和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4的空气膜刚性比(Kt/Kl)的同时,评价使磁头滑块靠近盘方向那样的、作用了由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时的耐碰撞性(在图中,记作G),并在图8中显示了该结果。这里,所谓的耐碰撞性,是以用于使评价对象的磁头滑块的任何地方或是一部分与盘相接触所必需的惯性力的大小来表示的。
在这种耐碰撞性的评价中,在含有磁头滑块和滑块保持部的等价质量为8(mg)、由悬臂给予磁头滑块的靠压力为2(gf)、盘转数为4500(rpm)、在盘半径6(mm)处的位置上的斜角为-5(°)的条件下,进行评价。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磁头滑块20的空气膜刚性比为2.53,比较例1和2的空气膜刚性比分别为0.97和12.2。本实施例的磁头滑块20的耐碰撞值为1000G,比较例1和2的耐碰撞值分别为260G和570G。
可以知道,当考虑作为车载用的盘装置的使用时,本发明的磁头滑块实现了实用的耐碰撞性。
接下来,将有关含有本实施例的磁头滑块20以及比较例1、2的磁头滑块30、40的几个磁头滑块中的、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3和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4上的空气膜刚性的比(Kt/Kl),与耐碰撞性的评价结果之间的关系曲线化之后,显示于图9中。
从图9中可知:耐碰撞性,是依赖于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3和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4的空气膜刚性的比值(Kt/Kl)而变化的。
如前所述,在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3的空气膜刚性和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4的空气膜刚性不同的情况下,施加了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G的磁头滑块,为了使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3和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4上的垂直于盘方向上的位移量不同,而一边在倾斜方向上旋转,一边移位。
即,在施加了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G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磁头滑块的情况,随着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和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的空气膜刚性的比(Kt/Kl)而变化。
将前述本发明的耐碰撞性优良的磁头滑块的设计条件,即,将进行这次评价时的条件代入
(Ltanθp/Xh)≤((Kt/Kl)-1)<(L/Lt)                   (1)中时,就变为
1.5≤((Kt/Kl)-1)<10.0                              (12)在满足
2.5≤(Kt/Kl)<11.0                                  (13)的关系的情况下,就可以得到耐碰撞性高的磁头滑块。
接下来,使用附图来说明有关本实施例中的3种磁头滑块的施加惯性力时的情况。
尽管由于本发明的磁头滑块20满足(13)式,因此,如图5所示,而使其在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G作用于磁头滑块20上时,移位到磁头滑块20a所示的位置,但是,与流入端一侧的悬浮间隙的位移量相比,流出端一侧只产生了很小的位移。尽管当作用了比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G还要大的惯性力时,移位到磁头滑块20b所示的位置,但是,由于即便在这种状态下,磁头滑块仍保持为正倾斜角,因此,在磁头滑块20的空气润滑面和盘2表面之间形成的空气膜不会破裂,由于空气膜作为空气弹簧而起作用所以可以防止引起的冲撞。或者是,即便发生冲撞,但由于冲撞的能量很小,所以很难在磁头滑块2和盘2上产生损伤。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的磁头滑块30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空气膜刚性比为0.97,不满足(13)式的条件,关于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3,对于初期姿态的悬浮量,在施加了由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G之后,在垂直于盘2的方向上的位移量很小。因此,在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G作用时,几乎不产生倾斜方向的旋转,而变为大约在上下方向的变化,由此,下流侧空气流出端一侧的端部105,以由比较小的、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G,冲撞到盘2上。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2的磁头滑块40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空气膜刚性比为12.2,不满足(13)式的条件。在这种磁头滑块40中,由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G起作用,即便移位到磁头滑块40a所示的位置上,也不会冲撞到盘2上。但是,在施加了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时,如磁头滑块40b所示,上流侧的空气流入端部的悬浮间隙与下流侧的空气流出端部的悬浮间隙相比,前者小,不能在磁头滑块40的空气润滑面和盘20之间形成空气膜。产生这种现象时,悬浮力快速丧失,磁头滑块40冲撞到盘2的表面上,从而,使磁头滑块40或盘2的破损可能性变大。
通过以上讨论,证实了满足前述条件的本发明的磁头滑块的耐碰撞性优良。
本发明的磁头滑块,即便并非限定为这种空气润滑面形状,而是具有任意的空气润滑面形状,也可以通过具有(1)式所示的空气膜刚性比关系,从而能得到耐碰撞性优良的磁头滑块。
(第2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中,显示了本发明的其它磁头滑块的结构。
图10显示了本发明的磁头滑块120在盘102上方的稳定悬浮状态,即对于盘102的表面,保持倾斜角度θp的稳定悬浮状态。
对来自磁头支承装置(图中未示)的负荷作用点201施加了图中以F表示的靠压力。通过盘102的旋转,在箭头指示的方向上,空气流流入与磁头滑块120的盘102相对的面(以下,记为空气润滑面)和盘102表面之间,通过将该空气层作为空气弹簧而起作用,作为使磁头滑块120悬浮的力而起作用。通过保持该空气弹簧的反力,和由于靠压力F和磁头滑块120的自重而使磁头滑块120接近盘102的力的平衡,从而使磁头滑块120保持悬浮、稳定的姿态。
从靠压力F施加到磁头滑块120上的负荷作用点201开始,相对于盘102的面垂直下降,从与空气润滑面的交点开始,在空气流入端(朝向纸面左侧)的方向上,在盘102的面上平行移动了距离L1,空气润滑面上的点设为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3,在空气流出端(朝向纸面右侧)的方向上,在盘102的面上平行移动了距离L2,空气润滑面上的点设为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4。
这里,将前述空气弹簧的刚性设定为刚体弹簧,将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3上的刚性系数设为Kl,将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4上的刚性系数设为Kt,假设分别利用这2点上的2个刚体弹簧,而使磁头滑块120稳定地悬浮。
该刚性系数,可以随磁头滑块120的空气润滑面的形状设计的改变而任意改变。
将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4和盘102的面的距离设为Xh,将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4和磁头滑块120的空气润滑面上的最靠近空气流出端一侧(朝向纸面右侧)的点、平行于盘120的面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t。
为了减小由于碰撞等干扰而引起的惯性力的影响、提高耐碰撞性,使磁头滑块120的重心202和负荷作用点201构成为在盘102方向上的投影位置一致。
由于这个条件的原因,本发明的磁头滑块120满足((L1+L2)tanθp/Xh)≤((KtL2/KlL1)-1)<((L1+L2)/Lt)(14)
的关系,可以知道:在满足(14)式的情况下,在对抗由于外部干扰而引起的碰撞方面强,可以得到耐碰撞性优良的磁头滑块120。
利用图11,对满足(14)式的本发明的磁头滑块120,说明其受到由于外部干扰而引起的碰撞时的情况。
在图11中,显示了以实线所示的磁头滑块120被施加由于碰撞等而引起的惯性力G之前的位置,显示了虚线所示的磁头滑块120a被施加来自于外部的惯性力G的情况下的位置。惯性力G作用于靠压力F施加到磁头滑块120上的负荷作用点201,并且将惯性力G作用于负荷作用点201时的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3的垂直方向的位移设为Xl,将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4的垂直方向的位移设为Xt。
此时,本发明的磁头滑块120,在受到碰撞的情况下,在利用空气膜的弹簧刚性而吸收该惯性力G时,空气流入端一侧(朝向纸面左侧)以比空气流出端一侧(朝向纸面右侧)大的位移量接近盘102的面。
即,可以说磁头滑块120是一边在倾斜方向上旋转,一边利用空气弹簧的刚性来吸收惯性力G的结构,利用这种结构,可以获得耐碰撞性高的磁头滑块120。
接下来,将就实现这种磁头滑块120时所应当满足的条件,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图10所示的稳定状态中,磁头滑块120保持在以倾斜角θp、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4上的悬浮量Xh的间隔而悬浮。此时,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3和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4的悬浮高度差为((L1+L2)tanθp),与该悬浮量Xh的比值a用下式来表示。
a=((L1+L2)tanθp/Xh)                      (15)
接下来,在图11所示的、在由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G作用的情况下的、磁头滑块120的情况中,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3和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4的、在垂直于盘102方向上的位移量的差、以及与Xt的比值b是以下式来表示的。
b=((Xl-Xt)/Xt)=(Xl/Xt)-1                     (16)
在这种情况中,作为用于实现高耐碰撞性的条件,在向磁头滑块120施加由于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时,磁头滑块120在倾斜方向上旋转,空气润滑面和盘102的面之间的空气弹簧吸收惯性力,即,位移量的比值b与稳定悬浮初期姿势的悬浮高度的比值a或是相同、或是更大,即a≤b的关系成立是必要的,必须使(17)式的关系成立。
((L1+L2)tanθp/Xh)≤((Xl/Xt)-1)              (17)
即,满足(17)式的磁头滑块在对抗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方面强。
反之,在图12中,显示了(17)式不成立的情况,即具有a>b的关系的磁头滑块120的情况。施加惯性力G时的位置变动用磁头滑块130a来显示。
具有a>b的关系,就是说,原本更接近盘102的磁头滑块130的空气流出端一侧,在从外部施加碰撞时,会更优先地接近盘102的表面,由于容易接触,因此能够说是在耐碰撞性上存在问题的磁头滑块。
但是,即便是具有a≤b的关系的磁头滑块,在通过空气弹簧而吸收惯性力时,如在倾斜方向上的图13所示的磁头滑块140那样,在施加了来自外部的碰撞的情况下,移位到磁头滑块140a所示的位置上,在空气流出端一侧过于接近盘表面时,在磁头滑块140和盘102之间,不形成空气膜,磁头滑块140a失去了悬浮力,而与盘102的面相冲撞。以下,将叙述用于避免这种冲撞的条件。
返回图10,将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4和空气润滑面的空气流出端一侧的端部205的、在平行于盘102的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t,此时,(L1+L2)和Lt的比值c以下式来表示。
c=(L1+L2)/Lt                                 (18)
如前所述,磁头滑块过于在倾斜方向上旋转,从而不形成空气膜的现象,是在向磁头滑块施加了由于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G时产生的,为了使(16)式所表示的位移量的比值b大于(18)式所表示的磁头滑块在平行于盘102的方向上比值c的长度,相对于磁头滑块在平行于盘102的方向上的长度,由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G和空气膜刚性比所决定的空气流上流侧的位移相对较小。
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3上的悬浮间隙比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104上的悬浮间隙小的磁头滑块的耐碰撞值,不仅仅随媒体对置面的形状而改变,而且还随旋转速度的参差不齐和斜角的改变、或是负荷改变而有很大变化,由于当悬浮间隙变小时,会导致快速破裂,因此耐碰撞值的参差不齐变大,可以说是在耐碰撞性上存在问题的磁头滑块。
反之,如本实施例的磁头滑块120那样,(16)式表示的位移量的比值b,比(18)式表示的磁头滑块在平行于盘102方向上的长度比值c还要小,满足b<c的关系的磁头滑块,即,满足(19)式
((Xl/Xt)-1)<((L1+L2)/Lt)                             (19)
的磁头滑块120,在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方面很强。
因此,本发明的耐碰撞性强的磁头滑块,可以说满足(17)式和(19)式的磁头滑块,即,使
((L1+L2)tanθp/Xh)≤((Xl/Xt)-1)<((L1+L2)/Lt)          (20)的关系成立的磁头滑块,在耐碰撞性方面是优异的。
但是,当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3和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4的膜刚性分别为K1、Kt时,如前所述,由于惯性力G是对负荷作用点201施加的,因此,在向磁头滑块施加了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G的情况下,设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3和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4上产生的惯性力G的分力分别为F1、F2,则由表示一般弹性系数、惯性力和位移关系的公式F=kx(F:给予的力,k:刚性系数(弹性系数),x:位移)的关系,推导出
F1=Kl×Xl                         (21)
F2=Kt×Xt                         (22)成立,将这些等式变形,通过
X1=Fl/Kl                          (23)
Xt=F2/K2                          (24)获取Xl和Xt的比时,就变为
(Xl/Xt)=(F1×Kt)/(Kl×F2)         (25)由于F1×L1=F2×L2                     (26)的关系成立,因此将
F2=(F1×L1/L2)                    (27)代入(25)式,就得到
(Xl/Xt)=((Kt×L2)/(Kl×L1))       (28)
但是,(17)式和(19)式是分别与下面的(29)式和(30)式同意义的。
((L1+L2)tanθp)/Xh≤((KtL2/KlL1)-1)           (29)
((KtL2/KlL1)-1)<((L1+L2)/Lt)                 (30)
在同时满足(22)式和(23)式的情况下,只要满足((L1+L2)tanθp)/Xh≤((KtL2/KlL1)-1)<((L1+L2)/Lt)      (14)就可以。
具体而言,通过设计能够实现满足(14)式的Kt、Kl的空气润滑面形状,可以得到耐碰撞性优良的磁头滑块。
通过安装具有满足(17)式和(19)式,或是满足(29)式和(30)式(即满足(20)式或(14)式)的媒体对置形状的磁头滑块,可以实现对抗来自外部的碰撞强、耐碰撞性优良的磁头支承装置以及盘装置。
在盘装置中,一般来说,由于与磁头滑块位于盘外周一侧的情况相比,还是位于内周一侧情况下的磁头滑块和盘间的相对速度小,因此,考虑了由于在空气润滑面上发生的空气流、悬浮量减少而使耐碰撞性降低。
因此,至少在悬浮量最低的盘内侧,只要满足上述(17)式和(19)式、或是满足(29)式和(30)式就可。
在本实施例中,尽管显示了利用在空气润滑面和盘面之间的空气流上产生的正压,来生成必要的膜刚性的例子,但是,不用说,即便是不使用空气层而使用其它润滑剂来实现相同的膜刚性的结构,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
接下来,为了验证前述耐碰撞性优良的磁头滑块的条件,而显示了,具体而言,耐碰撞性随磁头滑块的空气润滑面形状的不同而不同的讨论结果。
图17中,显示了进行评价讨论的磁头滑块的式样、及其各自的耐碰撞性的评价结果。在图14、图15和图16中,显示了对各个磁头滑块施加了惯性力的情况下,磁头滑块的情况。
本发明的磁头滑块,在施加了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等引起的惯性力G的情况下,将对在空气流入端方向上的、在平行于盘102的方向上的、距离惯性力作用位置L1的距离的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3,以及在空气流入端方向上的、距离惯性力作用位置L2的距离的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4而求出的空气膜刚性分别设为Kl、Kt,则在Kl=Kt的位置上,L1=0.23(mm),L2=0.58(mm)。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4和空气流出端一侧的端部205的距离Lt=0.1(mm)、盘内周上的稳定悬浮状态的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4上的Xh=20(nm)、以及倾斜角θp,都是在θp=30(μrad)的条件下,进行评价的。
另一方面,为了与本发明的磁头滑块相比较,将就图17所示的、比较例3和比较例4所示的式样的磁头滑块,进行评价。
比较例3的磁头滑块130的空气润滑面,其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3和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4的空气膜刚性被分别设为Kl、Kt,则在Kl=Kt的位置上,L1=0.32(mm),L2=0.3(mm)。
比较例4的磁头滑块140,其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3和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4的空气膜刚性被分别设为Kl、Kt,则在Kl=Kt的位置上,L1=0.05(mm),L2=0.61(mm)。
在就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磁头滑块120,和比较例3和比较例4的磁头滑块130、140而求取(KtL2/KlL1)的值的同时,以磁头滑块靠近盘方向那样,评价作用了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时的耐碰撞性,其结果显示于图17中。这里所谓的耐碰撞性,是由用于使评价对象的磁头滑块的任意一部分与盘相接触所必需的惯性力的大小来表示。
在该耐碰撞性的评价中,是在含有的磁头滑块和滑块保持部的等价质量为8(mg)、由于悬垂而给予磁头滑块的靠压力为2(gf)、盘转数为4500(rpm)、在盘半径6(mm)位置上的斜角为-5(°)的条件下,进行评价的。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磁头滑块120的(KtL2/KlL1)的值为2.53,比较例3和4的(KtL2/KlL1)的值分别为0.97和12.2。本实施例的磁头滑块120的耐碰撞值为1000G,比较例3和4的耐碰撞值分别为260G和570G。
可以清楚:在考虑作为车载用的盘装置的使用时,本发明的磁头滑块可实现实用的耐碰撞性。
接下来,将有关含有本实施例的磁头滑块120以及比较例3、4的磁头滑块130、140的几个磁头滑块的、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3和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4上的(KtL2/KlL1)的值与耐碰撞性的评价结果之间的关系曲线化之后,显示于图18中。
从图18中可知,耐碰撞性,是依赖于(KtL2/KlL1)的值而变化的。
如前所述,由于(KtL2/KlL1)=(XlL2/XtL1)的关系成立,因此,耐碰撞性可以依赖于(XlL2/XtL1)的值而变化。
如前所述,在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3的空气膜刚性和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4的空气膜刚性不同的情况下,施加了由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G的磁头滑块,由于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3和下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4上的、在垂直于盘方向的位移量不同,因此,在倾斜方向上一边旋转一边移位。
即,在施加了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G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磁头滑块的情况,是随(KtL2/KlL1)的值而变化的。
将进行这次评价时的条件,代入前述本发明的耐碰撞性优良的磁头滑块的设计条件即
((L1+L2)tanθp)/Xh)≤((KtL2/KlL1)-1)<((L1+L2)/Lt)  (14)中后,就得到
1.5≤((KtL2/KlL1)-1)<10.0          (31)
在满足
2.5≤(KtL2/KlL1)<11.0              (32)的关系的情况下,可得到耐碰撞性高的磁头滑块。
接下来,利用附图,就对本实施例的3种磁头滑块施加了惯性力时的情况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磁头滑块120,尽管由于满足(32)式的条件,因此,如图14所示,在磁头滑块120上作用了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G时,移位到磁头滑块120a所表示的位置上,但是,与流入端一侧的悬浮间隙的位移量相比,流出端一侧只产生了很小的位移。尽管在作用了比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G还要大的惯性力时,移位到磁头滑块120b所示的位置上,但是,由于既便在这种状态下,磁头滑块仍保持为正斜角,因此,在磁头滑块120的空气润滑面和盘120的表面之间所形成的空气膜不会破裂,由于空气膜作为空气弹簧而起作用,因此可以防止冲撞。或者,既便有冲撞,但由于冲撞的能量很小,所以很难在磁头滑块120和盘102上产生损伤。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3的磁头滑块130的情况中,如图15中所示,(KtL2/KlL1)为0.97,不满足(32)式的条件,在上流侧刚性作用位置203上,对于初期姿势的悬浮量,在施加了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G之后的、垂直于盘102的方向上的位移量很小。因此,在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G作用时,基本上不产生倾斜方向的旋转,而变为大约在上下方向的改变,由此,下流侧的空气流出端一侧的端部205,以比较小的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G,碰撞到盘102上。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4的磁头滑块140的情况中,如图16所示,(KtL2/KlL1)为12.2,不满足(32)式的条件。在这种磁头滑块140中,既便作用了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G,而使其移位到磁头滑块140a所示的位置上,也不会碰撞到盘102上。但是,在施加了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时,如磁头滑块140b所示,上流侧的空气流入端部的悬浮间隙与下流侧的空气流出端部的悬浮间隙相比,前者较小,不能在磁头滑块140的空气润滑面和盘102之间,形成空气膜。一旦产生这种现象,悬浮力就会快速丧失,磁头滑块140冲撞到盘102的表面,使磁头滑块140或是盘102破损的可能性变大。
通过以上讨论,证实了满足前述条件本发明磁头滑块的耐碰撞性优良。
本发明的磁头滑块,既便没有被限制为该空气润滑面形状,而具有任意的空气润滑面的形状,但是,通过保持(14)式所示的关系,就能得到耐碰撞性优良的磁头滑块。
(第三实施例)
作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将利用附图,对使用本发明磁头滑块的磁头支承机构以及盘装置进行说明。
图19是本发明的盘装置的主要部件的立体图。这里,作为盘装置的例子,使用了磁盘装置进行展示。
在图19中,盘2被自由旋转地支承在主轴1上,通过驱动装置3而被驱动旋转。作为这种驱动装置3,例如可以使用主轴电机。具有进行记录再生的信息转换元件(图中未示)的、本发明的磁头滑块220固定于悬臂5上,构成了磁头支承装置10,该磁头支承装置10固定于传动臂6上,传动臂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在传动轴7上。
所谓本发明的磁头滑块220,是满足在本发明的第1或第2实施例中所叙述的(1)式、(7)式、(14)式、或是(20)式的磁头滑块。
由于各个常量、变量的定义,与第1实施例和第2实施例中所示的相同,因此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作为转动装置8,例如是使用音圈电机来转动传动臂6,可以使磁头滑块220移动到盘2面上的任意的磁迹位置上。外壳9将这些部件保持为规定的位置关系。
图20,是由悬臂5和磁头滑块220构成的磁头支承装置10的主要立体图。磁头滑块220,固定于滑块保持部11的前端侧的一端上设置的舌状部12上。滑块保持部11的另一端固定于梁13上。
作为滑块保持部11,例如可使用支架弹簧,它是允许磁头滑块220的倾斜动作和转动动作的结构。向磁头滑块220的滑块保持部11上的固定,例如可以利用粘着剂进行粘接,向滑块保持部11的梁13上的固定,例如可以通过焊接来进行。梁13的前端部上,对磁头滑块220具有施加负荷的枢轴14,通过该枢轴14向磁头滑块220施加规定的负荷。该枢轴14与磁头滑块220对接的点,即枢轴位置,为第1实施例和第2实施例中叙述的负荷作用点,即,在施加了由于外部干扰而引起的碰撞等的惯性力的情况中,变为作用惯性力的作用点。
此时,通过构成磁头滑块220重心位置和枢轴位置在记录媒体面上的投影位置一致的磁头支承装置10,可以得到耐碰撞性最优的磁头支承装置10。
由具有枢轴14的梁13、以及具有舌状部12的滑块保持部11构成悬臂5,还进一步构成了含有磁头滑块220的磁头支承装置10。
使用这种磁头支承装置10,在旋转的盘2上进行记录再生的情况下,通过从枢轴14向磁头滑块220施加负荷,以及通过磁头滑块220的空气润滑面的设计,利用空气流,使磁头滑块220在从盘2的悬浮方向上进行作用的正压力,还有在接近盘2的方向上进行作用的负压力的3个力,通过使这些力平衡,而使磁头滑块220稳定地悬浮,在该悬浮量保持为一定的状态下,驱动转动装置8,可以一边确定进行到达所希望的磁迹位置上的位置,一边利用磁头元件(图中未示)进行记录再生。
通过使用安装有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磁头滑块220的磁头支承装置10和盘装置10,可以得到耐碰撞性优良的磁头支承装置以及盘装置。
本发明不仅限于例子中所示的磁盘装置,还可以适用于使用光磁盘装置和光盘装置等的悬浮型磁头滑块的盘装置。
本发明不仅限于使用盘形媒体的盘装置,也可以适用于使用其他任何形状媒体的记录再生装置。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磁头滑块,当在磁头滑块上作用了由于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惯性力时,在保持正的倾斜角度的状态下,能够通过在倾斜方向上旋转,来减缓惯性力。
利用这种结构,能够提供磁头滑块和磁头支承装置以及盘装置,它们既便在磁头滑块悬浮在盘上方时,作用了由来自外部的碰撞而引起的大的惯性力,也能防止磁头滑块撞向盘表面,或是碰撞时的能量变小,能够防止盘损伤的可靠度很高。

Claims (24)

1.一种磁头滑块,在惯性力作用时,相对于磁头滑块,在空气流入端方向上与所述惯性力作用的位置相距规定距离的上流侧位置,以及在空气流出端方向上与所述惯性力作用的位置相距相等距离的下流侧位置上、所述磁头滑块和记录媒体之间形成的空气弹簧层的膜刚性分别被设为Kl、Kt,
所述上流侧位置和所述下流侧位置在平行于所述记录媒体面的方向上的距离被设为L,
所述下流侧位置的、从所述记录媒体开始的垂直方向上的悬浮量被设为Xh,
在所述磁头滑块的稳定悬浮时、所述磁头滑块的应当对置于所述记录媒体的面与所述记录媒体构成的角度被设定为θp,满足
(Ltanθp/Xh)≤((Kt/Kl)-1)的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头滑块,所述下流侧位置、和所述磁头滑块的应当对置于所述记录媒体的面的下流侧端部上、在平行于所述记录媒体方向上的距离被设定为Lt时,满足
((Kt/Kl)-1)<(L/Lt)的关系。
3.一种磁头滑块,在惯性力作用时,相对于磁头滑块,在空气流入端方向上与所述惯性力作用的位置相距规定距离的上流侧位置,以及在空气流出端方向上与所述惯性力作用的位置相距等距离的下流侧位置、所述磁头滑块和记录媒体之间形成的空气弹簧层的膜刚性被分别设为Kl、Kt时,满足
2.5≤(Kt/Kl)<11.0的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头滑块,通过用在所述磁头滑块和所述记录媒体表面之间所形成的润滑层,来代替所述空气弹簧层,实现所述膜刚性。
5.一种磁头滑块,当惯性力作用时,对于磁头滑块,在空气流入端方向上与所述惯性力作用的位置相距规定距离的上流侧位置,以及在空气流出端方向上与所述惯性力作用的位置相距相等距离的下流侧位置上、垂直于记录媒体的方向上的位移量被分别设为Xl、Xt,
所述上流侧位置和所述下流侧位置、在平行于所述记录媒体面的方向上的距离被设定为L,
在将所述下流侧位置从所述记录媒体开始的垂直方向的悬浮量设为Xh,将所述磁头滑块稳定悬浮时,所述磁头滑块的应当对置于所述记录媒体的面与所述记录媒体构成的角度设为θp时,满足
(Ltanθp/Xh)≤((Xl/Xt)-1)的关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头滑块,当将所述下流侧位置,和所述磁头滑块的应当对置于所述记录媒体的面的下流侧端部、在平行于所述记录媒体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t时,满足
((Xl/Xt)-1)<(L/Lt)的关系。
7.一种磁头滑块,当惯性力作用时,对于磁头滑块,在空气流入端方向上与所述惯性力作用的位置相距规定距离的上流侧位置,以及在空气流出端方向上与所述惯性力作用位置相距相等距离的下流侧位置、在垂直于记录媒体的方向上的位移量被分别设为Xl、Xt,此时,满足2.5≤(Xl/Xt)<11.0的关系。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头滑块,通过用在所述磁头滑块和所述记录媒体表面之间所形成的润滑层,来代替所述空气弹簧层,实现所述位移量。
9.一种磁头滑块,
所述记录媒体是盘状媒体,在所述盘状记录媒体的最内周侧上,满足权利要求1中所记载的关系。
10.一种磁头支承装置,包括:
悬臂,通过枢轴,对于所述磁头滑块,在所述记录媒体方向上施加规定的靠压力,所述枢轴部相对于所述磁头滑块相接触的枢轴位置,成为所述磁头滑块的转动中心,以及
权利要求1中所记载的磁头滑块。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磁头支承装置,
使所述磁头滑块的重心位置和所述枢轴位置相对于所述记录媒体面投影,其投影位置一致。
12.一种记录再生装置,包括:
记录媒体,
旋转驱动所述盘状记录媒体的驱动装置,
转动所述支承臂的转动装置,
控制装置,以及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磁头支承装置。
13.一种磁头滑块,
在惯性力所用时,对于磁头滑块,在空气流入端方向上与所述惯性力作用的位置相距距离L1的上流侧位置,以及在空气流出端方向上与所述惯性力作用位置相距距离L2的下流侧位置上、在所述磁头滑块和记录媒体之间形成的空气弹簧层的膜刚性被分别设为Kl、Kt,
当所述下流侧位置上、从所述记录媒体开始的垂直方向的悬浮量被设为Xh,在所述磁头稳定悬浮时、所述磁头滑块的应当对置于所述记录媒体的面与所述记录媒体构成的角度为θp,满足
((L1+L2)tanθp/Xh)≤((KtL2/KlL1)-1)的关系。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磁头滑块,
当所述下流侧位置,和所述磁头滑块的应当对置于所述记录媒体的面的下流侧端部,在平行于所述记录媒体方向上的距离被设为Lt时,满足
((KtL2/KlL1)-1)<((L1+L2)/Lt)的关系。
15.一种磁头滑块,
在惯性力所用时,对于磁头滑块,在空气流入端方向上与所述惯性力作用的位置相距距离L1的上流侧位置,以及在空气流出端方向上与所述惯性力作用位置相距距离L2的下流侧位置上、在所述磁头滑块和记录媒体之间形成的空气弹簧层的膜刚性被分别设为Kl、Kt,此时,满足
2.5≤(KtL2/KlL1)<11.0的关系。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磁头滑块,通过利用所述磁头滑块和所述记录媒体表面之间所形成的润滑层,来替代所述空气弹簧层,实现所述膜刚性。
17.一种磁头滑块,
在惯性力所用时,对于磁头滑块,在空气流入端方向上与所述惯性力作用的位置相距距离L1的上流侧位置,以及在空气流出端方向上与所述惯性力作用位置相距距离L2的下流侧位置的、在垂直于记录媒体方向的位移量被分别设为Xl、Xt,
将所述下流侧位置、从所述记录媒体开始的垂直方向的悬浮量设为Xh,在所述磁头滑块稳定悬浮时、所述磁头滑块的应当对置于所述记录媒体的面与所述记录媒体构成的角度设为θp时,满足
((L1+L2)tanθp/Xh)≤((XlL2/XtL1)-1)的关系。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磁头滑块,
将所述下流侧位置,和所述磁头滑块的应当对置于所述记录媒体的面的下流侧端部,在平行于所述记录媒体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t时,满足
((XlL2/XtL1)-1)<((L1+L2)/Lt)的关系。
19.一种磁头滑块,
在惯性力所用时,对于磁头滑块,在空气流入端方向上与所述惯性力作用的位置相距距离L1的上流侧位置,以及在空气流出端方向上与所述惯性力作用位置相距距离L2的下流侧位置上、在垂直于记录媒体方向的位移量被分别设为Xl、Xt时,满足
2.5≤(XlL2/XtL1)<11.0的关系。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磁头滑块,通过用在所述磁头滑块和所述记录媒体表面之间所形成的润滑层,来代替所述空气弹簧层,实现所述位移量。
21.一种磁头滑块,
所述记录媒体是盘状媒体,在所述盘状媒体的最内侧,满足权利要求13所记载的关系。
22.一种磁头支承装置,具有:
悬臂,通过枢轴,对于所述磁头滑块,在所述记录媒体方向上施加规定的靠压力,所述枢轴部相对于所述磁头滑块相接触的枢轴位置,成为所述磁头滑块的转动中心,以及
权利要求13中所记载的磁头滑块。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磁头支承装置,
使所述磁头滑块的重心位置和所述枢轴位置相对于所述记录媒体面进行投影,其投影位置一致。
24.一种记录再生装置,包括:
记录媒体,
旋转驱动所述盘状记录媒体的驱动装置,
使所述支承臂转动的转动装置,
控制装置,以及
权利要求22中记载的磁头支承装置。
CN02160650A 2001-10-02 2002-10-02 磁头滑块和磁头支承装置以及记录再生装置 Pending CN14247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6122/2001 2001-10-02
JP306123/2001 2001-10-02
JP2001306122A JP2003115178A (ja) 2001-10-02 2001-10-02 ヘッドスライダおよびヘッド支持装置並びに記録再生装置
JP2001306123A JP2003115179A (ja) 2001-10-02 2001-10-02 ヘッドスライダおよびヘッド支持装置並びに記録再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4714A true CN1424714A (zh) 2003-06-18

Family

ID=26623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160650A Pending CN1424714A (zh) 2001-10-02 2002-10-02 磁头滑块和磁头支承装置以及记录再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859344B2 (zh)
EP (1) EP1300848A3 (zh)
CN (1) CN1424714A (zh)
HK (1) HK1053188A1 (zh)
SG (1) SG1071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60193B1 (en) * 1995-04-07 2004-07-06 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 Japan, Ltd. Magnetic head gimbal assembly and magnetic disk unit
US7095593B2 (en) * 2002-09-27 2006-08-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pparatus with head and head support device having rotation supporting point
JP4492615B2 (ja) * 2005-01-05 2010-06-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ヘッド支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携帯用電子機器
JP5360129B2 (ja) * 2011-05-11 2013-12-04 Tdk株式会社 ヘッド支持機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34803A (en) 1986-03-20 1988-03-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Magnetic head air bearing slider
JPH03152777A (ja) * 1989-11-09 1991-06-28 Tdk Corp 磁気ヘッド装置及び磁気ヘッド
JPH03152778A (ja) * 1989-11-09 1991-06-28 Tdk Corp 磁気ヘッド装置及び磁気ヘッド
GB2272991B (en) 1990-02-02 1994-08-24 Hitachi Ltd Magnetic head slider unit
JP2568011B2 (ja) 1991-07-23 1996-12-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磁気ヘツド
US6021024A (en) 1992-02-21 2000-02-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agnetic disk drive having a constant skew angle
US5430591A (en) * 1992-10-13 1995-07-04 Hitachi, Ltd. Negative pressure flying head slider having siderails with narrow width portion
US5859748A (en) * 1993-12-22 1999-01-1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agnetic head device including an improved slider shape
WO1996002914A1 (en) * 1994-07-18 1996-02-01 Sunward Technologies, Inc. Contact recording slider with active contact surfaces
JPH08227514A (ja) 1995-02-21 1996-09-03 Hitachi Ltd 負圧利用型磁気ヘッドスライダ
JP3139323B2 (ja) * 1995-04-07 2001-02-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スライダ
WO1999009547A1 (en) * 1997-08-15 1999-02-25 Seagate Technology, Inc. Slider for disc storage system
JPH11224454A (ja) * 1998-02-04 1999-08-17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磁気ヘッド及びその支持構造
JP3368839B2 (ja) * 1998-08-28 2003-01-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磁気ヘッド支持機構
US6229672B1 (en) * 1998-10-19 2001-05-08 Read-Rite Corporation High gram load air bearing geometry for a tripad slider
JP3815094B2 (ja) 1998-12-24 2006-08-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センブリ及びディスク装置
JP3264895B2 (ja) 1999-01-12 2002-03-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浮上ヘッドスライダ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306226A (ja) 1999-04-19 2000-11-02 Fujitsu Ltd 記録ディスク用ヘッドスライダ
JP3549793B2 (ja) * 1999-12-08 2004-08-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磁気ヘッド支持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859344B2 (en) 2005-02-22
US20030072108A1 (en) 2003-04-17
SG107115A1 (en) 2004-11-29
EP1300848A2 (en) 2003-04-09
EP1300848A3 (en) 2004-06-16
HK1053188A1 (zh) 2003-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1971C (zh) 工作头支撑装置及使用该工作头支撑装置的盘装置
CN1278333C (zh) 磁盘装置
CN1126088C (zh) 盘片驱动装置
CN1148751C (zh) 盘设备和用于把参考信号写入该设备的装置
CN100336128C (zh) 磁头支持结构
CN1067173C (zh) 光盘/光盘-只读存储器装置
CN1947177A (zh) 磁盘用玻璃基板以及磁盘
CN1394336A (zh) 记录再生装置的装盘装置
CN1263343A (zh) 光盘驱动器
CN1424714A (zh) 磁头滑块和磁头支承装置以及记录再生装置
CN1184617C (zh) 磁盘装置
CN1855265A (zh) 盘驱动设备和电子装置
CN1581302A (zh) 转盘存储装置和方法
CN1258175C (zh) 磁头装置、磁头支承机构和磁记录装置
CN100347782C (zh) 盘状记录媒体及盘驱动装置
CN1232962C (zh) 物镜驱动装置以及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CN101046977A (zh) 磁头滑块、磁头支撑装置以及盘装置
CN1308925C (zh) 盘装置、读写头滑块及读写头支承装置
CN1305069C (zh) 一种信息头支臂组件和使用该信息头支臂组件的盘驱动装置
CN101051494A (zh) 盘装置
CN1317693C (zh) 头支撑机构、头驱动装置和盘设备
CN1188860C (zh) 磁盘驱动装置
CN1297954C (zh) 头滑动件及盘片记录重放装置
CN1178220C (zh) 记录媒体用驱动装置
CN1302470C (zh) 光学拾波器的致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5318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