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12363A - 纱线捻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纱线捻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12363A
CN1412363A CN02143586.3A CN02143586A CN1412363A CN 1412363 A CN1412363 A CN 1412363A CN 02143586 A CN02143586 A CN 02143586A CN 1412363 A CN1412363 A CN 1412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splicing
twisting device
yarn twisting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435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欧门
B·施密茨
N·科雷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W Schlafhorst AG an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 Schlafhorst AG and Co filed Critical W Schlafhorst AG and Co
Publication of CN1412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123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9/00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 B65H69/06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 B65H69/061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动连接两个纱线端(31,32)的纱线捻接装置(10),其具有一个固定在基体(22)上的捻接头(19),该捻接头设有一个至少有一个限定加载的压缩空气吹入口(34)的捻接通道(20)。按本发明规定,捻接通道(20)支配至少两个设在压缩空气吹入口(34)两侧的附加的以真空加载的吸入口(33)。

Description

纱线捻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动连接两个纱线端的纱线捻接装置,其具有一个固定在一个基体上的捻接头,该捻接头设有一个具有至少一个限定加载的压缩空气吹入口的捻接通道。
背景技术
纱线捻接装置从长期以来就被认为与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有关连,而且在许多权利保护申请中作过详细的说明。
例如DE 39 35 536 C2说明了一种带有一个捻接头的气动的纱线捻接装置,该捻接头具有一个近似于圆形截面的捻接通道。在其上部通过一穿通的缝隙来置入待捻接的纱线端的捻接通道中通入以切线方向设置的压缩空气吹入口。该纱线置入缝隙以及从而该捻接通道在捻接过程中由一覆盖元件封闭。
在实际的捻接过程之前,先准备好待捻接的纱线端,也就是说,该纱线端至少部分地从其纱线捻度中释放出来。该纱线端的准备在这里或者如在DE 39 35 536 C2中所述。可气动地通过所谓的纱线端开松管实现,或者如在DE 30 29 452 C2中所述,机械地通过两个反向运行的摩擦盘实现。
已知的纱线捻接装置在实践中原则上是适用的,但在捻接细的和最细的纱线时也显示出一些缺点。
发明内容
从以上所述的背景技术出发,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纱线捻接装置,它能把难以处理的纱线,特别是细的和最细的纱线,可靠地予以连接。
按照本发明,此任务是通过一用于气动连接两个纱线端的纱线捻接装置来解决的,其具有一个固定在一个基体上的捻接头,该捻接头设有一个具有至少一个限定加载的压缩空气吹入口的捻接通道,且该捻接通道支配至少两个设置压缩空气吹入口两侧的附加的以真空加载的吸入口。
本发明的有利的结构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按本发明的、带有至少一个最好设置在中间的压缩空气吹入口和在捻接通道区内的至少两个另外的以真空加载的吸入口的捻接头的结构特别具有优点,即在纱线端准备好以后继续处于平行状态的纤维在实际的捻接过程中也能可靠地保持固定在捻接通道内。也就是说,通过该纤维的气动地固定在捻接通道内能使材料聚集在连接口的区域内,这在细的和最细的纱线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耐久的捻接。另外这种真空加载的吸入口,特别是在机械地准备纱线端时,也就是纱线端在两个相反旋转的摩擦盘之间旋转时,能把中和的纱线捻度予以保留或储存,直到实际的捻接过程为止。这个储存的纱线捻度能按以下的捻接过程释放,并在纱线连接位置中进一步增加其强度。
特别是通过以真空加载的吸入口的对称设备能保障纱线端在捻接通道内部保持一继续拉伸的状态,这不仅在纱线连接的外观上而且在耐久性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规定,该各个吸入口通过一共同的气动导管连接到一真空源上。这样的结构不仅保证对于待捻接的纱线端有一均匀的加载,而且还展示一结构上的优点,因为捻接头的结构得到了简化。
在一有利的实施方案中规定,把各吸入口连接到一个单独的真空源上。通过这样把按本发明的捻接装置与纺织机正规的真空源气动地断开能保证捻接质量的尽可能的均匀,因为在纺织机中几乎难免在真空系统中出现压力波动,所以这样它就不再会影响到纱线捻接装置。
因此该单独的真空源例如可作为喷射器喷嘴构成。采用这种喷射器喷嘴表明一种成本上有利的可能性,它能以简单的方式来实现一可靠的附加的真空发生器。
该以真空加载的吸入口,其较为有利的是在通道基体区域内通入到该捻接通道内。在这里通道基体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具有一U形或V形的截面。该捻接通道基体的这种有利的形状能促进待捻接的纱线端的纤维的平行对齐,并从而导致在捻接通道基体中的均匀的材料聚集。
附图说明
现按照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如下:
附图中:
图1是具有按本发明的纱线捻接装置的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中一个工作位置的侧视图,
图2是具有气动加载的捻接头以及气动工作的纱线端头准备管的按本发明的纱线捻接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具有可抽吸的捻接头以及用来准备纱线端的机械摩擦盘的按本发明的纱线捻接装置的前视图,
图4是按照图3的纱线捻接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按本发明的纱线捻接装置的气动加载的捻接头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概略地表示在实施例中的一个整体以标号1标志的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即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的侧视图。这类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一般在其端位置(未表示)之间设置有许多同类的工作位置,在当前情况下为络纱头2。在此络纱头2上,例如在一环锭细纱机上生产的管纱9被再绕成大体积的交叉卷绕筒子15。这如众所周知所以在此不再详细说明。在其加工完成以后,交叉卷绕筒子15借助一自动工作的伺服机构,最好是一个(未表示的)交叉卷绕筒子更换器,转移到一沿着机器设置的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装置21上,并输送到一设在机器端侧的筒子储存站或类似的装置中。
在一般情况下,这种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1另外还具有一个筒子和筒管输送系统3形式的后勤装置,其中在输送盘8上有管纱9或空筒管以垂直方向环行。这个筒子和筒管输送系统3在图1中仅表示出管纱输送段4、反向驱动的储存段5、一个向络纱头2引导的横向输送段6以及空筒管回输段7。
另外这种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1一般还支配一个(未表示的)中央控制单元,它通过机器总线不仅同各个络纱头2的单独工作位置计算机29、而且与一伺服机构的控制装置相连接。
所供应的管纱9在退绕位置上各在横向输送段6的区域内的络筒位置2上被再卷绕成更大体积的交叉卷绕筒子15。为此目的,各个络纱头通过支配不同的装置来保证上述工作位置按次序进行工作这如众所周知故这里仅略作说明。这些装置例如有:一个吸嘴12,一个拑纬管25以及一个纱线连接装置10。在此纱线连接装置10最好是作为气动捻接器构成。如图1所示,纱线连接装置10对于正规的纱线运行多少有些阻碍,如图2所示它具有一个上纱线夹紧和切断装置11和一个下纱线夹紧和切断装置17。
另外这种络纱头2还支配着未详细表示的装置,例如一个纱线张力器、一个清纱器、一个上腊装置、一个纱线切断装置、一个纱线张力传感器以及一个底经传感器。
交叉卷绕筒子15的卷绕在这里是在所谓的卷绕装置24上实现的。这类卷绕装置24另外还支配一个可围绕着一转动轴13而旋转支承的并具有一可转动握持一交叉卷绕筒管的装置的筒子架28。在络筒过程中,可自由旋转支承地设置在筒子架28上的交叉卷绕筒子15以其表面放置在一槽筒14上,并由它通过摩擦连接来带动旋转。
如前所述,每个络纱头2支配着一个吸嘴12以及一个拑纬管25。吸嘴12在这里围绕一旋转轴线16有限制地旋转支承,拑纬管25围绕一旋转轴线26有限制地旋转支承。
图2以透视图方式表示了纱线连接装置10,一个位于纱线置入位置的吸嘴12,以及一个设置在相应的纱线置入位置的拑纬管25。吸嘴12在这里具有从交叉卷绕筒子15上取回的上部纱线31,并把它放入在捻接头19的捻接通道20内。另外同管纱9相连的在断纱以后通常固定在(未表示的)纱线张力器内的下部纱线32通过拑纬管25取走并同样放入在捻接通道20内。
如图2所示,捻接头19例如通过一螺钉连接27装在一基体22上,该基体具有数个气动接头,并在下部放入另外一气动加载的纱线端头准备管18。纱线捻接装置10的基体22的上部和下部各设有一纱线夹紧和切断装置11或17。从图可见,上部纱线31位于设在下部的纱线夹紧和切断装置17的切割元件17”中以及设在上部纱线夹紧和切断装置11的夹紧元件11’之中。下部纱线32相应地被保持在下部纱线夹紧和切断装置17的夹紧元件17’中并与上部纱线夹紧和切断装置11的切割元件11”相交。
图3表示纱线捻接装置10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前视图。纱线捻接器10在内部设有两个以机械方式工作的摩擦环42,43,它们能以相反的方向被驱动。按照图3,前面的摩擦环42例如可按逆时针方向有限制地转动,后面的摩擦环43则以顺时针方向有限制地转动。
如从图3还可见,捻接头19的捻接通道20具有至少一个压缩空气吹入口34以及至少两个吸入口33。压缩空气吹入口34在这里通过一根其中接有一换向阀37的气动导管35与一压缩空气源36相连接。吸入口33通过一根其上具有一换向阀40的导管39而接到一真空源41上。不仅是换向阀37而且是换向阀40均由工作位置计算机29通过控制导线28控制。
图4表示上面所述的纱线捻接装置10的侧视图。
在图5中详细地表示了按本发明的捻接头19在构造上的结构。如前所述,最好通过一螺钉连接27固定在纱线捻接装置10的一个基体22上的捻接头19支配着一个向上开启的捻接通道20。
可通过一用虚线表示的覆盖元件23来封闭的捻接通道20具有一个在实施例中呈U形截面的通道基体30。在通道基体30中,除了通入至少一个通常设置在中央的压缩空气吹入口34以外还通入最好关于压缩空气吹入口34对称设置的吸入口33。这些吸入口33如前所述通过一真空导管39而接到一真空源41上。该装置的功能:
当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1的络纱头2之一例如由于正常的清纱切除或由于纱线断头而发生络筒中断时,吸嘴12便接受在交叉卷绕筒子15上运行的上部纱线31并把它带到纱线捻接器10中。也就是说,由吸嘴12接受的并位于纱线捻接器10的捻接头19的捻接通道20内的上部纱线31被穿入上部纱线夹紧和切断装置11的夹紧元件11’和下部纱线夹紧和切断装置17的切割元件17”内(见图2)。
同时或紧接着,被保持在纱线张力器内的下部纱线32由拑纬管25取走。拑纬管25为此目的首先转动到该纱线张力器的区域内,并在那里对下部纱线32进行抽吸,使它同时从纱线张力器中释放。然后拑纬管25转动到在图2和3中所示的上部工作位置。在此转动运动期间,下部纱线32如在图2和3中所示同样被置入捻接头19的捻接通道20内。另外,此时下部纱线32还位于下部纱线夹紧和切断装置17的夹紧元件17’和上部纱线夹紧和切断装置11的切割元件11”之内。
在捻接头19被覆盖元件23封闭之后,固定在纱线夹紧和切断装置11和17内的纱线31,32便被切断,其中被切割的下部纱线32的纱线端由拑纬管25吸走,而被切割的上部纱线31的纱线端则由吸嘴12吸走。
同时从捻接通道20中突出的上部纱线31和下部纱线32的纱线端各被吸入真空加载的纱线端准备管18内,在那里最好气动地、至少部分地从其纱线捻度中松开。
紧接着,上部纱线和下部纱线31,32的已准备好的纱线端通过一所谓的(未表示的)线圈拉出器或类似的部件被拉入如图5所示的具有例如U形或V形截面的通道基体30的捻接通道20内。也就是说,上部纱线和下部纱线31,32的纱线端滑入到捻接通道20的通道基体30之内,在那里它们在换向阀40开启后通过以真空加载的吸入口33气动地固定。
首先在捻接通道20的通道基体30中近似于平行安排的上部纱线31和下部纱线32的纱线端紧接着被来自压缩空气吹入口34的并通过换向阀37的开启而引起的捻接气流的冲击而互相产生旋涡作用。也就是说,上部纱线31和下部纱线32的两个纱线端被气动地捻接在一起。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例如在通道基体30上能通入多个压缩空气吹入口34,它们不仅能径向设置而且也能切向设置。另外,真空加载的吸入口33的排列和数量也可改变,而不背离本发明的基本构思。

Claims (8)

1.用于气动连接两个纱线端的纱线捻接装置,其具有一个固定在一个基体上的捻接头,该捻接头设有一个具有至少一个限定加载的压缩空气吹入口的捻接通道,其特征在于:捻接通道(20)支配至少两个设置压缩空气吹入口(34)两侧的附加的以真空加载的吸入口(33)。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纱线捻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入口(33)关于压缩空气吹入口(34)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纱线捻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入口(33)通过一共同的真空导管(39)连接到一真空源(4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纱线捻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附加的单独的真空源(54)。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纱线捻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真空源(54)作为喷射器喷嘴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纱线捻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入口(33)在一捻接通道基体(30)的区域内通入捻接通道(20)内。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纱线捻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捻接通道基体(30)具有一基本上成U形的截面。
8.根据权利要求6的纱线捻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捻接通道基体(30)具有一基本上成V形的截面。
CN02143586.3A 2001-10-12 2002-10-11 纱线捻接装置 Pending CN14123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150578A DE10150578A1 (de) 2001-10-12 2001-10-12 Fadenspleißvorrichtung
DE10150578.7 2001-10-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2363A true CN1412363A (zh) 2003-04-23

Family

ID=7702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143586.3A Pending CN1412363A (zh) 2001-10-12 2002-10-11 纱线捻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30070411A1 (zh)
EP (1) EP1302428A1 (zh)
JP (1) JP2003119627A (zh)
CN (1) CN1412363A (zh)
DE (1) DE1015057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999844B (zh) * 2006-01-11 2010-12-08 上海梅花刺轴有限公司 一种对纱线进行无结捻接的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搓纱器
CN101291863B (zh) * 2005-10-29 2012-04-25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纱线连结装置
CN103318709A (zh) * 2012-03-22 2013-09-25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械的纱线捻接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30760A1 (de) * 2002-07-09 2004-01-22 Saurer Gmbh & Co. Kg Fadenspleißvorrichtung
ITMI20050605A1 (it) * 2005-04-11 2006-10-12 Savio Macchine Tessili Spa Dispositivo di gestione del filo per carrelli di servizio per filatoi open-end
CZ301752B6 (cs) * 2005-12-20 2010-06-16 Rieter Cz S.R.O. Zpusob obnovování predení složkové príze, zejména na rotorovém doprádacím stroji pomocí spliceru a zarízení k provádení zpusobu
DE102006000824A1 (de) * 2006-01-05 2007-07-12 Saurer Gmbh & Co. Kg Fadenspleißvorrichtung für eine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 Textilmas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01918A1 (de) * 1980-01-19 1981-07-23 W. Schlafhorst & Co, 4050 Mönchengladbach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eines oberfadens mit einem unterfaden
DE3040662C2 (de) * 1980-10-29 1985-02-21 W. Schlafhorst & Co, 4050 Mönchengladbach Fadenspleißvorrichtung
JPS5874470A (ja) * 1981-10-27 1983-05-04 Murata Mach Ltd 空気式糸継装置
CH660722A5 (de) * 1982-11-12 1987-06-15 Schweiter Ag Maschf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pleissen von zwei garnenden.
DE3405304A1 (de) * 1984-02-15 1985-08-29 W. Schlafhorst & Co, 4050 Mönchengladbach Druckluft-fadenspleissvorrichtung
IT1204237B (it) * 1986-05-16 1989-03-01 Bigagli Fond Off Dispositivo di giunzione di stoppini di fibre tessili
DE4331553C2 (de) * 1993-09-16 1997-01-30 Saxonia Umformtechnik Gmbh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von Fäden und fadenverarbeitende Maschine mit Fadenwechsel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DE19824210A1 (de) * 1998-05-29 1999-12-02 Saxonia Umformtechnik Gmbh Fadenverbindung erweitert
IT1316370B1 (it) * 2000-02-15 2003-04-10 Mesdan Spa Dispositivo e procedimento per la giunzione di fili tessili mediantearia compressa e liquido
DE10124832A1 (de) * 2001-05-22 2002-11-28 Schlafhorst & Co W Fadenspleissvorrichtung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1863B (zh) * 2005-10-29 2012-04-25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纱线连结装置
CN100999844B (zh) * 2006-01-11 2010-12-08 上海梅花刺轴有限公司 一种对纱线进行无结捻接的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搓纱器
CN103318709A (zh) * 2012-03-22 2013-09-25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械的纱线捻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150578A1 (de) 2003-04-17
JP2003119627A (ja) 2003-04-23
EP1302428A1 (de) 2003-04-16
US20030070411A1 (en) 2003-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5104C (zh) 纱线捻接装置
CN100347062C (zh) 开动一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作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61800B (zh) 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用的纱线捻接装置
CN1295125C (zh) 纱的气流连接装置
CN1066692C (zh) 生产交叉筒子的纺织机械用的纱线连接装置
CN1405374A (zh) 自由端气流纺纱机
CN101065306A (zh) 卷绕机工作站
CN1676698A (zh) 接头装置和便携式捻接器
CN107777472B (zh) 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接纱装置
CN1807214A (zh) 用于控制在纺织机工作台的纱线捕获管口处的真空的装置
CN1085869A (zh) 纱头装入纱头连接装置的方法与装置
CN1273661C (zh) 利用压缩空气和液体捻接纺织纱线的装置和方法
CN101365639B (zh) 用于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纱线捻接装置
CN1412363A (zh) 纱线捻接装置
CN1405376A (zh) 用于气流纺纱机工作锭位的重新接头的辅助装置
CN1872647A (zh) 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卷绕机构的纱线横动装置
CN1629375A (zh) 用于气动连接纱线的纱线捻接装置
CN1470692A (zh) 纱线捻接装置
US4958486A (en) Process and an arrangement for piecing an air-spun yarn
CN1643194A (zh) 离心式纺纱装置
CN1819963A (zh) 一种绕线机
CN1668520A (zh) 改进的高速纤维馈送装置
CN1412364A (zh) 纱线捻接装置
CN1590264A (zh) 用于平行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换筒器
US5016432A (en) Yarn piecing arrangement for two component prestrengthened yarn spinn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