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88976A - 制造基本封闭的磁芯的方法,磁芯和磁性线圈 - Google Patents

制造基本封闭的磁芯的方法,磁芯和磁性线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88976A
CN1388976A CN01802503A CN01802503A CN1388976A CN 1388976 A CN1388976 A CN 1388976A CN 01802503 A CN01802503 A CN 01802503A CN 01802503 A CN01802503 A CN 01802503A CN 1388976 A CN1388976 A CN 1388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t
magnetic core
synthetic resin
core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02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J·M·德格拉尔夫
P·C·奥斯卡
M·吕迪格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388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89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206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cores by mechanical means
    • H01F41/0246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circuits by moulding or by pressing powd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00Cores, Yokes, or armatures
    • H01F3/10Composite arrangements of magnetic circuits
    • H01F3/14Constrictions; Gaps, e.g. air-ga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6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substantially closed in itself, e.g. toroi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2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 Y10T29/49069Data storage inductor or co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And Magnets (AREA)
  • Insulating Of Coils (AREA)

Abstract

用于磁性线圈的带有充填的第一缝隙(2)的磁芯(1)的实现是通过设置第一缝隙(2),用可固化的合成树脂(3)充填第一缝隙(2),和对所述树脂(3)进行固化来完成。在固化后,合成树脂基本上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第一缝隙(2)中并形成内凹的表面(17)。合成树脂(3)最好含有主要由磁性材料构成的充填物。

Description

制造基本封闭的磁芯的方法,磁芯和磁性线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带有基本充填的第一缝隙的几何形状基本封闭的环形磁芯的方法,所述磁芯具有形成了内圆周面的内表面,形成了外圆周面的外表面,和两个基本平行的侧面。所述磁芯适用于磁性线圈。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本封闭的设置了第一缝隙的环形磁芯,所述第一缝隙中基本上充填了间隔材料,所述磁芯具有形成了内圆周面的内表面,形成了外圆周面的外表面,和两个基本平行的侧表面,所述磁芯适用于磁性线圈。
本发明还涉及包括磁芯和很多匝数的磁性线圈。
背景技术
这种磁芯和这种方法可以从陶瓷磁学研究所(Ceramic MagneticsInc.)的Brian Wiese和George Schaller发表在www.cmi-ferrite.com上的题目为“一种新的磁性元件—微隙环状体(The Micro-GappedToroid,A New Magnetic Component)”的文章中知道。所述磁芯,下面称之为开缝的磁芯以区别于未开缝的封闭磁芯,可以在市场上得到。在已知的方法中,封闭的磁芯被切成两半,再用间隔材料粘接到一起形成两个缝隙。因此,已知开缝的磁芯有两个缝隙,两个缝隙形成了180°。该磁芯具有3.4到12.5mm范围内的外径。根据下面对已知开缝磁芯的分析,间隔材料是带有顶面和底面的箔片。两半的磁芯粘接在箔片上,这表示粘结剂存留在两个表面上。在两半的磁芯装配在箔片上之后,要切除箔片的多余部分。然后缝隙用箔片材料和粘结剂充填。
已知方法的缺点在于必须将两半的磁芯装配成开缝的磁芯。装配工作的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开头段落中介绍的那种方法。该方法无须进行两半磁芯的装配。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开头段落中介绍的那种磁芯,该磁芯以成本效率的方式进行制造。
第一个目的的实现是通过包括下面的连续步骤的方法,即在磁芯中设置第一缝隙,用可固化的合成树脂充填第一缝隙,和对所述可固化的合成树脂进行固化。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第一缝隙的间隔材料不是箔片而是合成树脂,合成树脂是有粘性的聚合物液体。因此,可以很容易地施加。此液体接下来要进行固化,可以通过加热或用紫外光照射来进行,可固化的合成树脂的示例有聚环氧化物,聚丙烯酸酯,以及其它。在进行固化后,合成树脂与磁芯有很好地粘接,这从合成树脂的内凹表面可明显地看出。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不需要进行两个两半磁芯的装配。第一缝隙中的可固化的合成树脂在固化后,可以设置第二缝隙。所述第二缝隙也可以用可固化的合成树脂来充填。还可以设置另外的缝隙。
设置缝隙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各种方法。比如激光切割和用金刚石锯锯开。添加合成树脂最好通过带有定位系统的分配器来进行。这种分配器可以从市场上买到,属于设置元件装置的类别。此方法非排它地非常适用于小型磁芯,即磁芯的外径小于25mm和缝隙宽度小于1.5mm。磁芯最好包括铁氧体材料。
在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例中,设置第一缝隙之前,磁芯放置在具有表面的承载体上,磁芯位于承载体表面的外面。该方法的实施例非常适合在磁芯中设置第一缝隙。以同轴方式设置的多个磁芯可以在一批中进行设置和充填第一缝隙,用于锯开或切断和进行分配的装置可以同轴移动。各平行排的同轴设置的磁芯也可以使用带有多个切割和分配工具的装置来同步进行加工。这样就极大地增加了制造加工能力。该实施例还具有可将大量的磁芯放置在同一承载体上相对小的表面区域内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中,在设置第一缝隙之前,将磁芯连接到具有表面的承载体上,使磁芯的第一主表面位于承载体的表面上。在设置和充填第一缝隙的过程中磁芯以至少一种连接方式保持在承载体表面的位置上。实际上大量的磁芯可同步进行加工。这些磁芯可以有利地放置在承载体上,通过连接方式将磁芯保持在承载体上的位置。假如设置了第一缝隙,磁芯中的缝隙会保持在承载体上的位置。因此可以简化第一缝隙的充填。
连接方式可以是化学方式,在磁芯连接到承载体之前,具有在承载体表面或磁芯的平面上的粘结剂液滴的特征。连接方式还可以是机械的方式,例如,具有在承载体表面上或在所述承载体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突出部上的凹槽和凹口的特征。连接方式甚至可以是机电的方式,例如通过设置在承载体上或下的磁铁等磁源产生的电磁场。
在本发明的方法的又一实施例中,第二缝隙几乎与第一缝隙同步地设置,第一和第二缝隙一起包围了大约180°角。如果多个磁芯连接到承载体并排成一排。不仅设置第一缝隙很容易,在各个磁芯上设置第二缝隙也很容易,例如通过沿一条线切割或锯开。特别地,如果第一和第二缝隙同步设置,很关键的是连接方式要能将磁芯,因而磁芯的两半部分,和磁芯的缝隙保持在承载体表面上的位置。制造带有第一和第二缝隙的磁芯具有优越性,与只有一个第一缝隙的磁芯比较,可以显著地减少边缘磁通,因而显著地减少电损失。当然在已经设置了第一和第二缝隙后还可以设置另外的缝隙。
本发明的方法的优点在于合成树脂可以在添加到缝隙之前与充填物混合。可以使所述充填物适合缝隙中的间隔材料的性质,如导磁率或粘性。作为对比,由于存在箔片,已知的磁芯不能被间隔材料充填。充填物最好是磁性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有效的适应磁芯的磁性能。可以制作多个具有标准尺寸和标准化的缝隙宽度的磁芯,之后,通过磁性材料种类和作为充填物的磁性材料浓度的变化可以精确地调整磁性能。
提供以成本效率的方式制造的磁芯的目的通过将合成树脂作为间隔材料来实现的,合成树脂基本均匀地分布在第一缝隙中并具有内凹的表面。本发明的方法的结果是本发明的磁芯可以成本效率的方式制造。本发明的磁芯的优点是其机械稳定性很好,另外可以设置一个以上的缝隙,磁芯的外径可大约4mm或厚度在毫米级。磁芯最好含有铁氧体材料。带有缝隙的铁氧体磁芯的磁损失低,可以具有较小的外径,对直流饱和效应有很好的抵抗。带有缝隙的铁氧体磁芯因此非常适用于开关频率在MHz范围内的应用场合。磁芯最好是环形的,但是也可以是矩形的,在这种情况下,内和外表面由多个构成表面形成。其外径可以在2到20mm的范围内,最好在3.4到12.5mm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磁芯的实施例中,合成树脂是与充填物混合的。所述充填物可以是任何种类的固体材料,如铝、硅、玻璃的颗粒。合成树脂与充填物混合的优点在于合成树脂在固化时发生收缩,收缩率限制在不大于0.5%,通常为0.1到0.3%。充填物颗粒的平均直径最好在5到50μm。相对于可固化的合成树脂,充填物的优选浓度为0.1到60体积%。
在本发明的磁芯的另一实施例中,充填物是磁性材料。磁性材料的例子有铁氧体,如MnZn,NiZn,MgZn和含铁的颗粒。与磁性充填物混合的合成树脂比无充填物的合成树脂具有更大的导磁率。与磁性充填物混合的合成树脂因此具有很多的优点,例如,任何带有缝隙的环状磁芯具有可造成电损的边缘磁通。较高的导磁率可减少围绕缝隙的边缘磁通。本发明的磁芯的另一个优点是缝隙宽度可以比具有相同内外径和相同磁性能的类似磁芯的大。例如,如果充填的合成树脂与未充填的合成树脂的导磁率之比在大约2.7,缝隙宽度从75μm增加到200μm。缝隙宽度为200μm的缝隙要比缝隙宽度为75μm的更容易制作。此外,宽度为200μm的缝隙的公差较大,因此提供了较高的产量。另外,宽度为200μm的缝隙可以由两个各自缝隙宽度为100μm的缝隙代替。作为比较,缝隙宽度为35μm的缝隙接近进行切割和锯开的技术极限。
带有充填了含有磁性充填物的合成树脂的第一缝隙的磁芯的另外优点是磁芯的性能可以通过磁性充填物的浓度和种类的变化进行精确调整。同时,具有调整过的磁性能的磁芯可以成本效率的方式生产,磁芯可以标准化的尺寸和缝隙宽度进行生产。例如,采用磁性充填物为磁芯提供了设置宽度为200μm的缝隙的机会,并具有与未充填的宽度为10μm的缝隙相同的导磁率。
本发明的磁芯非常适用于在开头段落介绍的那种磁性线圈。所述线圈非常适合应用于电力管理回路,功率逆变器,带有直流元件的信号感应器,线性感应电机和高频温度稳定装置等场合。
尽管本发明已经通过一些优选实施例的方式进行了介绍。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在附属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实质和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改进。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方法和磁芯的这些和其它特征方面将通过附图进一步加以说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带有单一缝隙磁芯的线圈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是充填的磁芯缝隙的示意性剖视图,是图1中方块I-I表示部分的放大的细节;
图3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带有缝隙的磁芯与图2剖视部分类似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带有两个缝隙的磁芯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5是放置多个磁芯的承载体的示意性剖视透视图;
图6放置多个磁芯的另一个承载体的示意性剖视平面图;
图7是所述承载体沿图6中线V-V剖开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的环形磁芯1具有形成了内径ID的内表面5,形成外径OD的外表面6,和两个基本上平行的侧面7。第一缝隙2设置在环形磁芯1上,第一缝隙2具有缝隙宽度8。第一缝隙2用合成树脂的间隔材料3充填。合成树脂基本均匀分布在整个第一缝隙中,并有内凹的表面17,如图2所示。由于合成树脂3存在于第一缝隙2中,磁芯1的几何形状是基本封闭的。如果磁芯1用于线圈,那么线圈的各匝不能离开磁芯1。
图3中显示了现有技术的环形线圈1的第一缝隙2。在第一缝隙2中设置了箔片状的间隔材料3。施加了粘结剂4将箔片3连接到磁芯1上。因此,现有技术的磁芯1的间隔材料3不是基本均匀分布,也没有内凹的表面。
图4中的线圈10包括环形磁芯11和设置了多个线匝9。环形磁芯11具有外径OD,内径ID,第一缝隙2和第二缝隙12。第一缝隙2和第二缝隙12一起包围了大约180°的角度。第一缝隙2和第二缝隙12各自有缝隙宽度8。磁芯11具有第一主表面5,第二主表面6,从第一表面5通到第二主表面6的通道15,和圆周边的侧面7。
图5显示了放置了多个环形线圈1的承载体20。承载体20具有表面21。环形磁芯1的连接方式使磁芯1的外表面6靠在承载体20的表面21上。第一缝隙2通过在所述磁芯上切割或锯开来形成。所述第一缝隙2通过分配装置基本上用可固化的合成树脂来充填。在可固化的合成树脂固化后,可以在磁芯1上设置第二缝隙。这可以有利地通过在与承载体20的正交平面上相对承载体20旋转磁芯1来实现。
图6示意地显示了多个环形磁芯11,磁芯11以一个侧面7连接到承载体20的表面21上,这在缝隙2,12设置在磁芯11上之前完成。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磁芯11通过连接方式22,23保持在表面21上的位置。连接方式22是一突出部,以机械的方式将磁芯11保持在其位置上。连接方式23是粘结剂的液滴,通过粘结剂以化学方式将磁芯11保持在其位置上。当磁芯保持在其位置上时,第一缝隙2以及最好还有第二缝隙12可以设置在磁芯11上,并用可固化的合成树脂来充填。连接方式22,23的选择是自由的,可以有不同的实施例。通过适当地设计突出部22,也可以设置第三和第四个缝隙,在承载体相对未显示的锯开和施加装置转动90度后进行充填。所述转动将在承载体20的表面21的平面上进行。示例1
MnZn-铁氧体基的环形磁芯1,其OD为4.5mm,ID为2.3mm,高度为1.4mm,具有宽度8为50μm的第一缝隙2。磁芯1的导磁率为2000,故当磁芯1用于磁性线圈10时可有45×10-9H/n2的感应系数。在所述的表达式中,n是匝数9的数量。第一缝隙2是采用金刚石锯锯出的。第一缝隙2用没有任何无机充填材料的紫外光可固化的带有粘性的合成树脂充填。合成树脂的粘度为200mPa.s。初始固化是通过2秒钟强度为2000mW/cm2的紫外点光源照射实现的。合成树脂的最佳热性能是在后固化阶段得到的。磁芯1被有机材料完全包住,以便达到环形磁芯1的绝缘要求。示例2
在进行充填第一缝隙2之前,紫外光可固化的带有粘性的合成树脂与充填物混合。充填物主要由尺寸为10到30μm的MnZn基铁氧体颗粒构成。合成树脂在充填物浓度为65重量%的情况下与充填物混合。有充填物的合成树脂具有1500mPa.s的粘度。有充填物的合成树脂具有大约为10的导磁率。
第一缝隙2设置在MnZn-铁氧体基的环形磁芯1上,磁芯的OD为4.5mm,ID为2.3mm,高度为1.4mm。第一缝隙2的宽度为370μm。缝隙通过分配装置充填了有充填物的合成树脂,接下来,缝隙通过紫外光点光源照射初始固化,然后在150到200℃下进行热固化3分钟。磁芯1被有机材料完全包围,以便达到环形磁芯1的绝缘要求。当应用于磁性线圈10时,设置了混合有铁氧体颗粒的合成树脂充填的第一缝隙2的磁芯1具有30×10-9H/n2的感应系数,其中n是匝数9的数量。示例3
MnZn-铁氧体基的环形磁芯11具有的OD为9.4mm,ID为5.1mm,高度为2.6mm。磁芯有第一缝隙2和第二缝隙12。各缝隙的宽度8为200μm。磁芯11的导磁率为2000,当应用于磁性线圈10时,可以产生25×10-9H/n2的感应系数。在所述表达式中n是匝数9。第一缝隙2和第二缝隙12一起包围了大约180°度的角度。制作磁芯11是先将磁芯11的平面6夹在承载体20的表面21上,然后通过金刚石锯锯出缝隙,向第一缝隙2和第二缝隙12施加紫外光可固化的合成树脂并进行固化。在与浓度为40重量%的充填物Al2O3混合后,合成树脂具有600mPa.s的粘度。通过这种方式,保持了原来的缝隙尺寸。初始固化是通过2秒钟强度为2000mW/cm2的紫外光点光源照射来完成的。粘结剂最佳的热性能是在后固化阶段实现的。磁芯1被有机材料完全包围,以便达到环形磁芯1的绝缘要求。

Claims (10)

1.一种制造带有基本充填的第一缝隙(2)的几何形状基本封闭的环形磁芯(1)的方法,所述磁芯(1)具有形成了内圆周面的内表面(5),形成了外圆周面的外表面(6),和两个基本平行的侧面(7);所述磁芯适用于磁性线圈(10),所述方法包括下面的连续步骤:
在所述磁芯(1)设置所述第一缝隙(2),
用可固化的合成树脂充填所述第一缝隙(2),和
对所述可固化的合成树脂进行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置所述第一缝隙(2)之前,将所述磁芯(1)放在带有表面(21)的承载体(20)上,使所述磁芯(1)的所述外表面(6)位于所述承载体(20)的所述表面(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置所述第一缝隙(2)之前,所述磁芯(1,11)连接到具有表面(21)的承载体(20)上,所述磁芯(1)以侧面(7)位于所述承载体(20)的所述表面(21)上,和
所述磁芯(1)在设置和充填所述第一缝隙(2)期间以至少一种连接方式(22,23)保持在所述承载体(20)的所述表面(21)上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设置所述第一缝隙(2)基本同步地设置第二缝隙(12),所述第二缝隙(12)与所述第一缝隙(2)径向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加可固化的合成树脂之前,将充填物添加到所述合成树脂中。
6.一种基本封闭的设置有第一缝隙(2)的环形磁芯(1,11),所述第一缝隙(2)中基本上充填了间隔材料,所述磁芯(1,11)具有形成了内圆周面的内表面(5),形成了外圆周面的外表面(6),和两个基本平行的侧面(7),所述磁芯(2)适用于磁性线圈(10),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材料是合成树脂(3),所述树脂基本上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缝隙(2)中并具有内凹的表面(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树脂含有充填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填物是磁性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1,11)包括第二缝隙(12),所述第一和第二缝隙(2,12)相互间的角度在5°到355°之间。
10.一种磁性线圈(10)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芯(1,11)和匝数(9)。
CN01802503A 2000-08-24 2001-08-14 制造基本封闭的磁芯的方法,磁芯和磁性线圈 Pending CN13889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0202940 2000-08-24
EP00202940.3 2000-08-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8976A true CN1388976A (zh) 2003-01-01

Family

ID=8171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802503A Pending CN1388976A (zh) 2000-08-24 2001-08-14 制造基本封闭的磁芯的方法,磁芯和磁性线圈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20024413A1 (zh)
EP (1) EP1228517A1 (zh)
JP (1) JP2004507099A (zh)
KR (1) KR20020091049A (zh)
CN (1) CN1388976A (zh)
TW (1) TW526503B (zh)
WO (1) WO200201733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2635A (zh) * 2009-01-20 2011-12-14 Abb研究有限公司 有隙磁芯
CN105529128A (zh) * 2016-02-03 2016-04-27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感及其制造方法
CN110945606A (zh) * 2017-08-15 2020-03-3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磁芯和用于制造磁芯的方法
CN113015328A (zh) * 2019-12-20 2021-06-22 奥特斯奥地利科技与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嵌入式磁性嵌体和集成线圈结构的部件承载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02639B2 (ja) * 2005-09-30 2011-10-26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電磁力平衡式電子天びん
JP2007242750A (ja) * 2006-03-07 2007-09-20 Sht Corp Ltd コイル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60126829A1 (en) * 2014-11-05 2016-05-05 Chicon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Inductor and power factor corrector using the same
JP6830340B2 (ja) * 2016-11-08 2021-02-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DE102017214219A1 (de) * 2017-08-15 2019-02-21 Robert Bosch Gmbh Geschlitzter magnetischer Ker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geschlitzten magnetischen Kerns
US10840004B2 (en) * 2018-08-23 2020-11-17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Reducing reluctance in magnetic devices
WO2020070309A1 (en) * 2018-10-05 2020-04-09 Abb Schweiz Ag Magnetic core arrangement, inductive device and installa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23800A1 (en) * 1973-03-30 1974-10-25 Telecommunications Sa Magnetic circuits with spaced air gaps - are used in translators in telephone call circuits reducing crosstalk and leakage
JPS5934609A (ja) * 1982-08-20 1984-02-25 Nippon Kinzoku Kk 小型リアクトル用鉄心
WO1992005568A1 (en) * 1990-09-21 1992-04-02 Coilcraft, Inc. Inductive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EP1166292A1 (en) * 2000-01-12 2002-01-0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ubstantially closed core, core, and magnetic coil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2635A (zh) * 2009-01-20 2011-12-14 Abb研究有限公司 有隙磁芯
CN105529128A (zh) * 2016-02-03 2016-04-27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感及其制造方法
CN105529128B (zh) * 2016-02-03 2018-06-29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感及其制造方法
CN110945606A (zh) * 2017-08-15 2020-03-3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磁芯和用于制造磁芯的方法
CN113015328A (zh) * 2019-12-20 2021-06-22 奥特斯奥地利科技与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嵌入式磁性嵌体和集成线圈结构的部件承载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20024413A1 (en) 2002-02-28
TW526503B (en) 2003-04-01
JP2004507099A (ja) 2004-03-04
EP1228517A1 (en) 2002-08-07
KR20020091049A (ko) 2002-12-05
WO2002017336A1 (en) 2002-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88976A (zh) 制造基本封闭的磁芯的方法,磁芯和磁性线圈
EP0419124B1 (en) Stator assembly for an alternating current generator
EP0112577B2 (en) Magnetic cor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EP2584574B1 (en) Reactor
EP2899727B1 (en) Composite material, reactor, converter, and electric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US20120119869A1 (en) Reactor
DE112012001403B4 (de) Verbundmaterial, Drossel-Einsatz-Kern, Drossel, Wandler und Stromrichtervorrichtung
DE10143253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Rotors für einen Reluktanzmotor und dadurch hergestellter Rotor
CN1574122A (zh)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20070051430A1 (en) Production method for powdered core
CN1494195A (zh) 具有芯结构且磁路为三维构造的电机
JP2958807B2 (ja) インダ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05317B2 (ja) 希土類異方性ボンド磁石の製造方法、磁石成形体の配向処理方法および磁場中成形装置
CN110183825A (zh) 介电梯度材料及其应用
US20160268023A1 (en) Transfer mold compound mixture for fabricating an electronic circuit
CN110253801A (zh) 介电梯度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子元器件的灌封方法
JPH01283900A (ja) 外装成形用複合材料及び外装電子部品
CN110229469A (zh) 介电梯度材料及其应用
CN110194841A (zh) 介电梯度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子元器件的灌封方法
US20230120688A1 (en) Magnetic component and electric device
WO2021160653A2 (de) Induktionslade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ladesystem
US20230307159A1 (en) High-resistivity permanent magnets,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electrical machines
CN113573563A (zh) 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的复合磁屏蔽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RU2051456C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магнитопроводов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х машин и аппаратов
EP1564764A2 (en) Powder composite magnetic co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