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74906A - 驱动ic和光学打印头 - Google Patents

驱动ic和光学打印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74906A
CN1374906A CN00813100A CN00813100A CN1374906A CN 1374906 A CN1374906 A CN 1374906A CN 00813100 A CN00813100 A CN 00813100A CN 00813100 A CN00813100 A CN 00813100A CN 1374906 A CN1374906 A CN 1374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data
signal
lead
luminesc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13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尾前充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ttori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65904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088345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ttori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ttori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74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749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4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arrays of radiation sources
    • B41J2/4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arrays of radiation sources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 [LED] or laser array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驱动IC和光学打印头,其中一种光学打印头具有发光器件(22)和驱动IC(1),该发光器件(22)具有n个单个电极(28)、p个公共电极(27)和通过这些单个电极和公共电极所选择的许多(n×p)个发光部件(26),该驱动IC(1)具有单个电极和(m)个组选择端子(CD1至CD40)。给一个驱动IC(1)提供许多(q)发光器件(22),通过形成在每个发光器件(22)上的公共电极(27)的数量(p)和形成在驱动IC(1)上的组选择端子(CD)的数量(m)确定该发光器件(22)的数量(q)。

Description

驱动IC和光学打印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打印机等中用作记录头的光学打印头。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驱动准备将其设计为在其中进行时分驱动的发光器件的新颖的驱动IC以及应用这种驱动IC的光学打印头。
背景技术
如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No.H6-48887中所公开的那样,在常规的光学打印头中,发光器件(阵列)具有形成在该器件的正面上的许多电极以一个一个地对应于形成在该器件上的许多发光部件,并且具有形成在该器件的背面上的单个电极以使所有的这些发光部件共用。这就使它不可能在单个器件内形成时分驱动。由于不能进行时分驱动,因此它需要许多单个电极作为发光部件。因此,由于以越来越高的密度形成发光部件,所以需要以较高的密度形成单个电极,这使得将它们连接到驱动IC较困难。
为解决这一问题,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6-163980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这种发光器件能够在该器件内进行时分驱动。具体地说,将在该发光器件上设置许多发光部件划分为p(例如2或3)个组,并设置许多公共电极以使他们中的每个电极都连接到这些组中一个组的所有的发光部件,并形成n个单个电极以使他们中的每个电极连接到属于不同组的p个发光部件。因此,所提出的发光器件具有总共p×n个发光部件。在这种发光部件中,在时分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在p个公共电极中的一个电极,可以将所需的单个电极的数量降低到常规所需的数量的1/p,由此使他们容易连接到驱动IC。
通过应用常规地使用的驱动IC可以时分地驱动这种发光器件。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附加的分离的驱动电路以时分地选择公共电极中的一个电极。为避免这个问题,需要研制一种适合于时分驱动的通用的驱动IC。
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申请人考虑到上述问题曾经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10-226102中提出了一种驱动IC。然而,由于具有在此所述的结构,需要改变数据输入的顺序以实现时分驱动,这涉及到复杂的数据处理。此外,需要应用与发光器件所使用的驱动IC一样多的驱动IC;这就是说,需要以较高的成本应用许多驱动IC。此外,当将这种驱动IC应用到具有不同的分辩率的发光器件时,这种驱动IC要求复杂的数据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于驱动准备用于时分驱动的发光器件的通用驱动IC。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IC,这种驱动IC能够与具有不同的分辩率的许多类型的发光器件一起工作。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允许快速数据输入的驱动IC。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学打印头,这种光学打印头具有:发光器件,该发光器件包括n×p个发光部件、每个都连接到该发光部件中的p个发光部件的一个端子的n个第一电极和每个都连接到该发光部件中的n个发光部件的另一个端子的p个第二电极,其中通过在第一电极中选择一个电极和在第二电极中选择一个电极来实现在发光部件中的选择;以及提供一种驱动IC器件,该驱动IC器件包括单个地连接到发光部件的第一电极的n个第一输出端子和单个地连接到发光部件的第二电极的m个第二输出端子。在此,一个驱动IC器件总共具有q个发光器件,通过在每个发光器件上形成的第二电极的数量p和形成在每个驱动IC器件上的第二输出端子的数量m确定发光器件的数量q。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将驱动电流输送到具有成行设置的许多发光部件的发光器件的驱动IC器件,该驱动IC器件具有每个都连接到m个发光部件的一个端子的n个第一输出端子和连接到第一输出端子的第一驱动部分。在此,第一驱动部分具有:存储通过r个输入端顺序地输送的至少n×m个数据信号的数据信号存储电路;以n个一组选择并抽取存储在数据存储电路中的数据信号的数据选择电路;以及基于通过数据选择电路所选择的数据信号将驱动信号分别输出到第一输出端子的驱动电路。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学打印头,这种光学打印头具有带有许多发光部件的发光器件和将驱动电流输送到发光器件的发光部件的驱动IC器件。在此,发光器件具有每个都连接到许多发光部件的一个端子的n个第一电极。此外,驱动IC器件具有每个都连接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的n个第一输出端子和通过第一输出端子输出驱动电流的第一驱动部分。此外,第一驱动部分具有:存储通过r个输入端顺序地输送的至少n×m数据信号的数据信号存储电路;以n个一组选择并抽取存储在数据存储电路中的数据信号的数据选择电路;以及基于通过数据选择电路所选择的数据信号将驱动信号分别输出到第一输出端子的驱动电路。
附图说明
附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驱动IC的电路示意方块图。
附图2所示为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原理部分的电路方块图。
附图3所示为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时序图。
附图4所示为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打印头的原理部分的平面视图。
附图5所示为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打印头的原理部分的平面视图。
附图6所示为第一实施例的发光器件的原理部分的平面视图。
附图7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打印头的电路方块图。
附图8所示为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打印头的原理部分的平面视图。
附图9所示为第二实施例的发光器件的原理部分的平面视图。
附图10所示为第三实施例的驱动IC的电路方块图。
附图11所示为第三实施例的驱动IC的原理部分的电路方块图。
附图12所示为第三实施例的原理部分(分时时序信号发生器电路)的电路方块图。
附图13所示为第三实施例的时序图。
附图14所示为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打印头的原理部分的平面视图。
附图15所示为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打印头的电路方块图。
附图16所示为第三实施例的特征部分的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17所示为当应用到不同于第三实施例地构造的发光器件中时的特征部分的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18所示为当应用到不同于第三实施例地构造的发光器件中时的特征部分的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19所示为当应用到不同于第三实施例地构造的发光器件中时的特征部分的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20所示为当应用到不同于第三实施例地构造的发光器件中时的特征部分的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21所示为当应用到不同于第三实施例地构造的发光器件中时的特征部分的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22所示为附图17的光学打印头的操作的时序图。
附图23所示为附图19的光学打印头的操作的时序图。
附图24所示为附图20的光学打印头的操作的时序图。
附图25所示为附图21的光学打印头的操作的时序图。
附图26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驱动IC的原理部分的电路方块图。
附图27所示为第四实施例的时序图。
附图28所示为第四实施例的原理部分(分时时序信号发生器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附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驱动IC的基本结构的电路方块图。附图2所示为附图1的电路方块图的原理部分的电路的方块图,特别是与在许多输出端子DO1至DO48中的一个DO1相关的部分的电路方块图。首先,主要参考这些附图进行描述。
如附图1所示,驱动IC1具有由许多(n)个输出端子DO1至DO48组成以驱动发光器件的单个端子部分DO(即,将要连接到下文描述的单个电极28的部分)、连接到输出端子DO1至DO48以将预定的电流输出作为驱动信号输送到它们的第一驱动部分2、由许多(m)个输出端子CD1至CD40组成以选择组的公共端子部分CD(即,将要连接到在下文中描述的公共电极27的部分)以及连接到输出端子CD1至CD40以有选择性地将它们切换到电源电位中的一个电位(例如地电位VSS)的第二驱动部分3。下文描述如在附图中所示的n=48和m=40的情况。然而,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还可以以除了在下文中具体描述的方式以外的任何其它的方式实施。
第一驱动部分2具有临时地存储通过数据输入端子SI顺序地输送的串行输入数据信号的数据信号存储电路4、基于从数据信号存储电路4中输出的数据信号将驱动信号分别输出到输出端子DO1至DO48的驱动电路5、将恒定的电流输送到驱动电路5的电流源电路6以及将预定的时序信号输送到第一和第二驱动部分2和3的相关部分中的时序控制电路7。
数据信号存储电路4具有n×m(1,920)位型的移位寄存器8和n×m(1,920)位型的锁存电路9,该移位寄存器8通过数据输入端子SI与时钟信号CLK1同步地串行地接收顺序地输送的数据信号并通过数据输出端子SO串行地输出该数据信号,该锁存电路9基于负载信号LOAD1并行地接收通过移位寄存器8所接收的数据信号。从移位寄存器8中并行地输出的n×m(1,920)数据信号还可以不通过锁存电路9而输送到存储电路10中。
例如在每个数据信号都由许多位组成的情况下,移位寄存器8和锁存电路9都可以不同地构造以适应特定的情况。例如,可以将移位寄存器8构造成通过地址指定不同部分的存储器。
驱动电路5具有以n个为一组顺序地选择并输出从锁存电路9中输出的n×m(1,920)数据信号的第一选择电路11A和基于第一选择电路11A的输出通过输出端子DO1至DO48输出预定电流的n(48)位类型的第一驱动电路12A作为它的主要部分。除了这些主要的部分以外,根据需要,驱动电路5进一步具有存储用其来校正输出电流(光量)的n×m(1,920)个校正数据信号的校正数据存储电路10、为校正数据以n个为一组顺序地选择并输出从校正数据存储电路10输出的n×m(1,920)个校正数据信号的第二选择电路11B以及为校正数据输出通过输出端子DO1至DO48作为驱动信号的电流输出的第二驱动电路12B,基于从第二选择电路11B的输出调整该该电流输出。
例如将存储电路10构造成S×n×m位型的锁存电路,该锁存电路可以存储每个由许多(S)位(例如3个位)组成的n×m(1,920)个校正数据信号。基于以n×m个为一组从移位寄存器8中并行输送的信号可以实现将校正数据信号写入到校正数据存储电路10中。
可以事先将校正数据写入到校正数据存储器电路10中。具体地说,它可以如下地实现:通过单独使存储电路10进入写启动状态,通过移位寄存器8将每个校正数据的一个位写入其中并重复这个操作S(3)次。
如附图2所示,对于每个输出端子(例如DO1),驱动电路12具有输出不同的电流输出的一组许多(例如4个)电流放大器12a至12d;即驱动电路12具有与设置在单个端子部分DO中的输出端子一样多的这种电流放大器组(在这种情况下为48)。从电流源电路6给每组的四个电流放大器12a至12d输送电流,并分别控制它们的运行以使它们总共产生大约4毫安的电流,其变化范围在3至5毫安内。
选择电路11是一种以n个为一组并m不同次地顺序地选择并抽取存储在锁存电路9或校正数据存储电路10中的n×m个数据信号或校正数据信号以实现时分驱动的电路。选择电路11由许多逻辑门电路组成。通过包括在时序控制电路7中的分时时序信号发生器电路14来关闭或打开构成选择电路11的门。
附图3所示为与时分电信号发生器14相关的波形。如该附图所示,分时时序信号发生器电路14是一种这样的电路,该电路基于通过少数的(在本例中为1)信号线从外部输送的控制信号DIVSEL产生m个分时时序信号DIV1至DIV40以确定分时的时序。例如分时时序信号发生器电路14由计数器构成。不用计数器,分时时序信号发生器电路14还可以由解码器等构成,其等能够基于由预定数量的二进制数的位组成的控制信号DIVSEL产生m个分时时序信号DIV1至DIV40。这样,分时时序信号发生器电路14基于一个控制信号DIVSEL或少数的控制信号产生m(40)个分时时序信号(DIV1至DIV40)。这就是说,通过比分时时序信号的数量更少数量的信号线输送控制信号DIVSEL。这使得不仅能够降低从外部接收控制信号所需的端子的数量由此使IC小型化,而且还可以减少为实现外部连接所需的导体(比如连接导线的引线)的数量。
可以与构成一行的数据信号的输入同步地使分时时序信号发生器电路14复位。不仅可以通过应用复位信号RESET还可以通过应用在上文所提及的负载信号LOAD1来使分时时序信号发生器电路14复位。
接着,参考附图2描述主要到一个输出端子DO1的数据流。在分时时序信号DIV1至DIV40一个一个地返回到H电平时,在第一选择电路11中的并且连接到这些分时时序信号DIV1至DIV40和锁存电路9中的40个AND(“与”)门电路逐一地打开。因此,通过在每次打开的AND门电路,有选择性地输出存储在锁存电路9中的与整个IC相对应的数据信号(1,920条接通/切断数据)。类似地,在分时时序信号DIV1至DIV40一个一个地返回到H电平时,形成在第二选择电路11B中以三个为一组(例如总共40组)的AND门电路逐一地打开。因此,通过在每次打开的AND门电路组,有选择性地输出存储在校正数据存储电路10中的3-位的校正数据信号。将校正数据存储电路10的输出输送到驱动电路12中以与通过第一选择电路11A从锁存电路9中输送的数据信号一起运行三个电流放大器12b至12d。
接着,描述第二驱动部分3。第二驱动部分3是一种有选择地将输出端子CD1至CD40中的一个输出端子切换到地电位VSS的电路。在此,基于分时时序信号DIV1至DIV40实现这种切换。还可以通过应用与分时时序信号DIV1至DIV40同步的其它信号来实现这种切换。
如附图5所示,驱动IC1具有如下的端子:沿一侧设置的端子DO1至DO48、沿着相对的两侧上设置的端子CD1至CD40(它们中的一半沿一侧设置)和沿着其它的侧面上设置的数据、时钟以及电源的其它端子。即,驱动IC在每侧上都设置有具有类似功能的端子。大约以150 DPI(点/英寸)的密度设置端子DO1至DO48。通过在下文将要描述的基片21上形成细微的导体图形的临界密度来确定这种密度。具体地说,在基片21上,以大约150 DPI密度设置第一和第二导体图形23-1和23-2,由此以基本与其相等的密度设置端子DO1至DO48.
附图4所示为并入了上文所描述的驱动IC1的光学打印头20的原理部分的平面示意图。光学打印头20具有在绝缘基片21上成行地设置的许多发光器件22(在本实例中L=20),并在发光器件22的一侧上成行地设置了其数量比发光器件22的数量更少的驱动IC1。给每预定数量q(在本实例中为5)的发光器件22提供一个驱动IC1。因此,一个驱动IC1和相对应的q个发光器件22一起形成了一个块(b)。沿基片21的较长的侧面设置许多(在本实例中,b=4)这种块,由此构成了光学打印头20。
在发光器件22和驱动IC1之间设置导体23以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导体23包括用于多路传输的第一导体23-1和第二导体23-2,该第一导体23-1的一端连接到每个块的驱动IC1的输出端子DO1至DO48并且另一端公共地连接到在相同的块内的发光器件22的单个电极,而第二导体23-2的一端连接到每个块的驱动IC1的组选择的输出端子CD1至CD40并且另一端有选择性地连接到在相同的块内的发光器件22的公共电极。第一导体23-1由在基片21上多层地设置的用于多路传输的导体图形和将这种图形连接到驱动IC1和发光器件22的连接导线的引线组成。同样地,第二导体23-2由在基片21上多层地设置的导体图形和将这种图形连接到驱动IC1和发光器件22的连接导线的引线组成。构成第一和第二导体23-1和23-2的导体图形的部分与设置发光器件22的总的长度具有基本相同的长度,并且分别设置在发光器件22的行的两侧上。如下文所述,这使得在导体图形和许多发光器件22之间进行导线粘接更加容易。
在这些分别设置发光器件22的行的两侧上的导体23的图形的部分中,那些属于第一导体23-2的部分的数量少于属于第二导体23-1的部分的数量,但前者在图形宽度和间隔宽度上都比后者更大。因此,属于第二导体23-2的部分的总的宽度大于属于第一导体23-1的部分的总的宽度。通过这种方式将驱动IC1和发光器件22连接在一起,此外,在分别设置发光器件22的行的两侧上的导体23-1和23-2的图形的部分中,在一侧上设置具有更大的总的宽度的部分而在相对的侧面上与驱动IC1一起设置具有更小的总的宽度的部分。因此,在宽度方向上可以将发光器件22设置得靠近基片21的中心。这有助于通过提高发光器件22的结构的线性来改善光学打印头的光学特性(尤其是在基片21是由玻璃钢板制成时如此)。
基片21的材料除了玻璃钢板以外还可以使用陶瓷或绝缘金属。在本实例中,应用玻璃钢板,因为它使得易于以多层的方式设置导体并获得较长的基片,而且它还不昂贵。不管基片是由玻璃钢板、陶瓷还是金属制成,当前的技术都能够以最佳的大约150 DPI的密度设置细导体。作为在基片21上多层地设置的导体和连接导线的金等引线的替换,还可以通过应用各向异性的导电粘结剂连接的高密度的柔性导线来实现这种导体23。
在基片21上,与导体23分离地设置用于信号传输和电源的许多导体图形24以在发光器件22的设置的方向上延伸。这些导体包括这样的导体:通过该导体将相邻的驱动IC1连接在一起以使它们能够交换信号等。在驱动IC1和导体图形24之间设置连接导线的金引线25。
每个发光器件22具有在其顶部表面上沿着它的更长的侧面并以大约1,200 DPI的密度设置的许多(p×n=384)发光部件26。彼此独立地形成这些发光部件26以使能够时分地驱动它们。具体地说,将发光部件26划分为许多(p)组以使能够n个一组地驱动它们。在本实例中,根据表示每个发光部件26的设置顺序的编号除以分时数p(8)所剩余的余数将发光部件26划分为8组。具体地说,在所有的发光部件26中,第一,第九,第十七,…属于第一组,第二,第十,第十八,…属于第二组,等。
此外,如在附图6中所示,在发光器件22上设置八个公共电极27,该公共电极27由公共地连接到属于第一组的发光部件26的公共电极27-1、公共地连接到属于第二组的发光部件26的公共电极27-2、…和公共电极27-8组成。此外,还设置n(48)个单个电极28,每个电极28都连接到8个连续的发光部件26上。以大约25 DPI的密度(低于在基片21上的最大的导体密度(150 DPI))设置公共电极27,但是以大约150 DPI的密度(即,以基本等于在基片21上的最大的导体密度(150 DPI)的密度)设置单个电极28。为减少设置在发光器件22的表面上的导体层的数量,在发光部件26的相对的侧面上和沿发光器件22的较长的侧面上设置公共电极27和单个电极28。
这样构造发光器件22以使由LED构成的发光部件26位于矩阵状导体的交叉点上,这些矩阵状导体中一些导体连接到p(8)个公共电极27而其它的导体连接到n(48)个单个电极28。因此,通过给n个单个电极28输送数据信号并从公共电极27中选择一个公共电极,可以同时地驱动n个发光部件26,并且,通过重复p次,可以驱动整个发光器件22。
通过第一导体23-1分别将单个电极28连接到驱动IC1的输出端子DO1至DO48,而通过第二导体23-2有选择性地将公共电极27连接到相同的驱动IC1的输出端子CD1至CD40中的8个输出端子。
如附图7所示,在通过一个驱动IC1和与其对应的q(在本实例中为5)个发光器件22形成的块中,驱动IC1的输出端子DO1至DO48通过第一导体23-1公共地连接到q个发光器件22的的单个电极28。驱动IC1的输出端子CD1至CD40通过第二导体23-2分别地连接到q(5)个发光器件22的单个电极27。
当选择驱动IC1的组选择端子CD1至CD40中的一个端子并将预定的信号输送到端子DO1至DO48时,选择在q个发光器件22中的一个发光器件,时分地点亮它的发光部件26,一次点亮它们中的八分之一。因此,通过重复40次以选择所有的组选择端子,可以有选择性地点亮在该块内的所有的发光部件26。
在本实例中,在一个块中形成q(5)个发光器件22,并且有4个这种块。因此,在整个头20中总共形成了b×q×p×n=4×5×8×48=7,680个发光部件26。
接着,除了参考附图1和2以外,还参考在附图3中的时序图描述上文所述的光学打印头20的操作,该操作包括第一实施例的驱动IC1的操作。
在此,为使由发光器件22的单个发光部件26所发出的光的量均匀,假设事先已经确定了用于校正它们所发出的光量的校正数据并且已经将它们存储在存储电路10中。
首先,输送复位信号RESET,该复位信号RESET使整个光学打印头初始化。然后,使设置信号SET从L电平变到H电平。结果,使校正数据存储电路10进入写禁止状态。
对应于一行的数据信号(7,680个信号)顺序地输送到位于一端的驱动IC1的数据输入端子SI中并与时钟信号CLK1同步地接收在驱动IC1的移位寄存器8中。当已经接收了预定数量的数据信号时,通过数据输出端子SO将数据信号输送到与第一IC串联的下一IC的移位寄存器8中。
当已经接收了与一行对应的数据信号并将该数据信号存储在所有的驱动IC1的移位寄存器8中时,然后将负载信号LOAD1保持在H电平预定的周期以便输入保持在驱动IC1的移位寄存器8中的n×m个数据信号。在此,在负载信号LOAD1的后沿上锁存电路9选择(锁存)数据信号,由此将接收在移位寄存器8中的n×m个数据信号输入到锁存电路9并存储在其中。
在负载信号LOAD1从H电平变到L电平后,将从外部输送的信号DIVSEL作为分时时序的基础,时分电信号发生器14有选择性地将分时时序信号DIV1至DIV40从L电平变到H电平。在这个时序周期中,选通信号(反相STB)从H电平变到L电平并在L电平保持预定的时间周期。
在以这种方式切换分时时序信号DIV1至DIV40时,选择电路11一个位置一个位置地选择并输出存储在锁存电路9或校正数据存储电路10中的数据信号。例如,分时时序信号DIV1选择第一、第九、……数据信号,分时时序信号DIV2选择第二、第十、……数据信号。
将这些信号(根据需要在其中加入了3-位校正数据信号)输送到驱动电路12。根据数据信号和在其中加入的校正数据信号,驱动电路12有选择性运行四个电流放大器12a至12d以使通过在单个端子部分DO中所形成的输出端子将它们的输出电流输送到发光器件22的单个电极28。
在这种状态下,所有的发光器件22的单个电极28都准备接收对应于数据信号或校正数据信号的电流。然而,在此,仅将通过组选择端子中的一个端子当前所选择的n个发光部件26通过公共电极27接地。因此,在本实例中,在每个块中,仅选择一个发光器件22,并有选择性地仅点亮它的每第八个发光部件26。
如上文所述,以预定数量的不同次数顺序地驱动在块内的发光器件22,并且重复等于在块内的发光器件22的数量的次数,可以实现时分驱动(p×q=m次分时)以使在该块内有选择性地发光。通过在许多块内同时执行这些,可以发射对应于一行的光。通过顺序地重复这些,可以实现静电图形打印机的整屏照射。
如上文所述,准备在其器件内时分驱动地驱动发光器件22的驱动IC1每个都包括了第二驱动部分3,该第二驱动部分3与进行一组一组地驱动的时序同步地运行,并且这些驱动IC1在时分的基础上驱动相应的发光器件22。这有助于扩展负载。因此,通过属于在相应的发光器件22内的一组的发光部件26的数量确定在实现时分驱动的第二驱动部分3上的最大的负载。结果,与常规的动态驱动方法相比,在这种方法中通过应用进行时分驱动的专用IC(用于从公共电极中选择)时分地驱动所有的发光器件,可以降低在实现时分驱动的电路上的负载。
此外,驱动IC1每个都时分地驱动许多发光器件22。因此,与将发光器件22和时分驱动IC按一比一地设置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内部电路的数量。尤其是对于占了超过IC的面积的一半的驱动电路,尽管在一比一地设置发光器件和时分驱动IC的情况下需要提供q×n个驱动电路,但在上文所描述的结构中还是可以将它们的数量减少到n,因此实现了1/q(=1/5)的缩减系数。在另一方面,尽管在一比一地设置发光器件和静态驱动IC的情况下需要提供p×q×n个驱动电路,但在上文所描述的结构中还是可以将它们的数量减少到n,因此实现了更高的1/(p×q)(=1/40)的缩减系数。此外,还可以将驱动IC1构造成与常规的静态IC相同的形状,由此可以使总的电路结构小型化。
此外,尽管进行时分驱动,但是仍然可以像静态驱动一样地顺序地输送数据。因此,不需要提供如在常规的时分驱动过程中所要求的重新整理数据的电路。此外,即使分时数量增加,也可以通过应用比分时数量更少数量的控制信号的信号线来形成进行时分驱动的时序信号DIV1至DIV40。这就能够减少IC端子的数量和组装步骤的数量。
此外,尽管驱动IC1准备用于时分驱动,但是它还可以存储在相同的块内的所有的发光器件的校正数据并有选择性地输出该校正数据。因此,在应用校正数据进行时分驱动的过程中,容易根据所存储的校正数据校正数据信号。
本实施例适合于光学打印头,如上文所描述,在这种光学打印头中一个驱动IC和与其连接的许多发光器件形成了一个块,在设置发光器件的相同的方向上设置许多这种块。然而,本实施例还有其他的应用;例如,它能够用于光学打印头或仅具有一个这种块作为基本结构的其它打印头中。
根据在光学打印头所要求的技术参数可以改变连接到上文所描述的驱动IC的发光器件的结构。具体地说,在保持每个发光器件22的单个电极的数量(n)为常数的同时,在一个发光器件22中的组的数量(p)和在一个块内的发光器件22的数量(q)可以根据要求改变以使这些数量的乘积等于驱动IC1的组选择端子的数量(m)。例如,以其分时数量(p)为5的8个发光器件形成一个块。可替换的是,以其分时数量(p)为4的10个发光器件形成一个块。在此,可以选择具有以不同的密度设置的发光部件的发光器件,这能够提高驱动IC的通用性。
在上文所描述的驱动IC中,时分数(m)设置为40。然而,通过特殊的方式输入数据,可以根据光学打印头中所要求的打印速度等改变时分的视在数量(时分的有效数)。例如,在要求高速打印的情况下,由此需要将时分的数量改变为小于m的值k,因此需要使给驱动IC1输送信号的数据处理电路运行以使分时时序信号DIV的有效数减少到k。具体地说,在分时时序信号发生器电路14是升计数器类型的情况下,当分时数量超过k时,控制信号DIVSEL的时钟频率增加以使在非常短的时间周期内产生其余的时序信号DIVk+1至DIV40,同时选通信号(反相STB)保持在H电平以禁止在缩短的时间周期中打印数据。在分时时序信号发生器电路14是解码器类型的情况下,根据所需的分时数量k,改变数据处理电路输出的多位控制信号DIVSEL,可以有选择性地仅形成时序信号DIV1至DIVk。这样,通过改变驱动IC1的分时数量(m)以便例如将分时的有效数设置为16,将如在附图6中所示的两个发光器件22连接到驱动IC1以形成一个块,并设置10个这种块以形成具有7,680个发光部件的光学打印头,与上文参考附图3所描述的时分数量(m)为40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加打印速度40/16=2.5倍。
另一公知的增加打印速度的方法是增加流经单个发光部件的电流,由此产生更高的光输出。然而,在不能增加电流的情况下,例如当在增加电流之前已经将电流关闭到发光部件所允许的最大电流时或者在有意地将电流保持较低以便延长发光部件的工作寿命时,优选通过如上文所述降低时分的有效数来增加打印速度。
这样,在应用驱动IC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时分的有效数改变在打印头中所要求的打印速度,由此能够改变打印头的功能。
<第二实施例>
接着,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附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光学打印头的原理部分的平面视图。附图9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发光器件的原理部分的平面视图。在本实施例中,以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如附图1和2所示)构造驱动IC,并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如在附图3的流程图中所示)操作。在附图8和9中,以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在附图5和6中也出现的那些元件,并且不重复对它们的解释。
关于将驱动IC1和发光器件22连接在一起的导体,在第一实施例中,如附图5所示,第一导体23-1设置在发光器件22的下面,第二导体23-2设置在发光器件22的上面,并且通过连接导线的引线将这些导体连接到在其两侧的发光器件22。相反,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8所示,连接到驱动IC1的组选择的输出端子CD1至CD40的第二导体23-2设置在发光器件22的下面,连接到驱动IC1的输出端子DO1至DO48的第一导体23-1设置在第二导体23-2的下面,并且通过连接导线的引线将这些导体连接到在其一侧的发光器件22。这就是说,沿着设置发光器件22的方向上具有与总长度基本相等的长度的第一和第二导体23-1和23-2的导体图形部分仅设置在发光器件22的行的一侧上。
如第一实施例一样,通过第一和第二导体23-1和23-2电连接到驱动IC1的发光器件22每个都具有在其顶部沿着较长的一个侧边以大约1,200 DPI的密度设置的许多(p×n=384)个发光部件26。这些发光部件26每个都独立地形成以便能够时分地驱动它们。具体地说,将发光部件26划分为许多(p)组以便能够以n个为一组地驱动它们。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在本实施例中描述这样的实例:根据在将代表每个发光部件26的设置顺序的编号除以分时数量(p)时所得的余数将发光部件26划分为8个组。
如附图9所示,在发光器件22上设置8个公共电极27,该公共电极27由公共地连接到属于第一组的发光部件26的公共电极27-1和公共地连接到属于第二组的发光部件26的公共电极27-2,…,和公共电极27-8组成。此外还设置n(48)个单个电极28,每个单个电极28连接到8个连续的发光部件26。然而,在第一实施例中,如附图6所示,在发光部件26的两侧上并沿着发光器件22的较长的侧面上设置公共电极27和单个电极28,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发光部件26的一个侧面上并且沿着发光器件22的较长的侧面上设置它们。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发光器件22的结构以及它与第一和第二导体23-1和23-2的关系以外,光学打印头的结构和操作都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没有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而是参考第一实施例的描述。
<第三实施例>
附图10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驱动IC的基本结构的电路方框图。附图11所示为附图10的电路方框图的原理部分(特别是与在许多输出端子DO1至DO96中的一个DO1相关的部分)的电路方框图。首先,主要参考这些附图进行描述。
在附图10中所示的驱动IC1在如下方面不同于在附图1中所示的驱动IC1:数据信号存储电路54具有一个n×m位型多输入移位寄存器58,该多输入移位寄存器58与时钟信号CLK1同步地接收通过数据输入端子SI1至SI4串行地输送的数据信号并通过数据输出端子SO1至SO4串行地输出该数据信号。因此,以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在附图1中也出现的那些元件,并且不重复对它们的解释。单个端子部分DO由用于驱动发光器件的许多(n)输出端子DO1至DO96组成,公共端子部分CD由用于选择组的许多(m)输出端子CD1至CD4组成。
下文描述如在附图中所示的n=96和m=4的情况。然而,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还可以以除了在下文中所描述方式以外的其它方式实施。当n=96和m=4时,移位寄存器58为384位型并且因此锁存电路9也为384位型,因为在负载信号LOAD1的基础上,它需要以384个位为一组接收由移位寄存器58所接收的数据信号。
在该器件电路5中,选择电路11A以n个为一组顺序地选择并输出从锁存电路9中输出的m×n(384)个数据信号,而第一驱动电路12A基于第一选择电路11A的输出通过输出端子DO1至DO96输出预定的电流,并且为n(96)位型。此外,校正数据存储器电路10存储n×m(384)个校正数据信号以进行输出校正,而第二选择电路11B以n个为一组顺序地选择从校正数据存储电路10中输出的n×m(384)个校正数据信号。此外,进行校正的第二驱动电路12B为n(96)位型,因为它通过输出端子DO1至DO96输出作为驱动信号的电流输出,基于从第二选择电路11B的输出调整该电流以校正数据。
如在第一实施例中,例如将存储电路10构造成S×n×m位型的锁存电路以使它能够存储每个包含S个位(例如,3位)的n×m(384)个校正数据信号。基于以n×m个为一组从移位寄存器58中并行输送的信号将校正数据信号写入到校正数据存储电路10中。
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的时分时序信号发生器电路相反,在此的分时时序信号发生器电路14基于从外部输送的两个信号DIVSEL1和DIVSEL2产生分时时序信号(DIV1至DIV4)以确定时分时序,如表1的真值表所示。
 DIVSEL1   DIVSEL2   选择的DIV
    H     H     DIV4
    H     L     DIV3
    L     H     DIV2
    I     L     DIV1
接着,参考附图11,主要描述关于一个输出端子DO1的数据流。在分时时序信号DIV1至DIV4逐一地变到H电平时,在第一选择电路11A中的并且连接到这些分时时序信号DIV1至DIV4和锁存电路9的四个AND门电路逐一地打开。因此,通过在每次打开的AND门电路,有选择地输出存储在锁存电路9中的与整个IC相对应的数据信号(384条接通/切断数据)。在附图11所示的实例中,顺序地应用在一个IC中的第一至第四数据信号以驱动驱动电路12。类似地,当分时时序信号DIV1至DIV4一个一个地变到H电平时,以三个为一组形成在第二选择电路11B中的AND门电路逐一地打开。因此,通过在每次打开的AND门电路组,有选择地输出存储在校正数据存储电路10中的3-位的校正数据信号。将校正数据存储电路10的输出输送到驱动电路12中以与通过第一选择电路11A从锁存电路9中输送的数据信号一起运行三个电流放大器12b至12d。
接着,描述第二驱动部分3。第二驱动部分3是一种有选择地将输出端子CD1至CD4中的一个输出端子切换到地电位VSS的电路,并且与分时时序信号DIV1至DIV4同步地执行这种切换。还可以通过应用与分时时序信号DIV1至DIV4同步的其它信号来实现这种切换。
附图14所示为光学打印头20的实例的原理部分的平面示意图,该光学打印头应用如在本发明的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驱动IC作为驱动IC1。光学打印头20具有在绝缘基片21上成行地设置的许多(例如20)发光器件22,并具有在发光器件22的附近的一侧上成行地设置的驱动IC1,以使驱动IC1与发光器件22一一对应。在本实例中,驱动IC1设置在发光器件22的一侧上。在驱动IC1设置在发光器件22的两侧上的情况下,这样地设置它们以使一个发光器件22对应于两个驱动IC1。在发光器件22和驱动IC1之间设置导体23以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导体23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实现:应用金等的连接导线的引线进行直接连接或应用连接导线的引线结合插入的中继图形或用通过应用各向异性的导电粘合剂连接的高密度柔性导线形成的间接连接。
在基片21上,设置用于进行信号传输和电源的许多导体图形24以在发光器件22的设置的方向上延伸。在驱动IC1和导体图形24之间设置类似于导体23的导体25。
每个发光器件22具有在其顶部沿着它的较长的侧面设置的许多(m×n=384)发光部件26。彼此独立地形成这些发光部件26以使能够时分地驱动它们。具体地说,将发光部件26划分为许多m组以便能够时分地一组一组地驱动它们。在本实例中,基于表示每个发光部件26的设置顺序的编号除以4所剩余的余数将发光部件26划分为4个组。具体地说,在所有的发光部件26中,第一,第五,第九,…属于第一组,第二,第六,第十,…属于第二组,第三,第七,第十一,…属于第三组,第四,第八,第十二,…属于第四组。
此外,在发光器件22上设置四个公共电极27,该公共电极27由公共地连接到属于第一组的发光部件26的公共电极27-1、公共地连接到属于第二组的发光部件26的公共电极27-2、公共电极27-3和公共电极27-4组成。此外,设置n(96)个单个电极28,每个电极28都连接到4个连续的发光部件26上。单个电极28都分别连接到相应的驱动IC1的输出端子DO1至DO96,而公共电极27连接到相同的驱动IC1的输出端子CD1、CD2、CD3和CD4。通过从公共电极27中选择一个电极并给单个电极DO中的适当的一组电极通电,可以时分地驱动发光部件26,一次驱动他们中的四分之一。
在本实例中,提供L(20)个发光器件22。因此,在整个头20中提供总共L×m×n=20×4×96=7,680个发光部件26。
附图15所示为光学打印头20的电路方块图。光学打印头20具有20个成行设置的发光器件22。以#开始的编号表示整个光学打印头20中的发光部件26的序号。单个电极28每个都公共地连接到四个一组中的每个组的发光部件26中的一个发光部件(的阳极),属于四个组中的每个组的发光部件26的阴极分别连接到公共电极27-1、27-2、27-3和27-4。单个电极28连接到相应的驱动IC1的相应的端子DO1至DO96。公共电极27-1、27-2、27-3和27-4分别连接到输出端子CD1、CD2、CD3和CD4。第一驱动IC1的数据输入端子SI1至SI4连接到第二驱动IC1的数据输出端子SO1至SO4。同样地,第二至第十九驱动IC1的数据输入端子SI1至SI4连接到给其指定比其它编号大1的编号的驱动IC1的数据输出端子SO1至SO4。从外部输送的数据信号输送到第二十驱动IC1的数据输入端子SI1至SI4。驱动IC1每个都接收电源VDD1、外部信号DIVSEL1和DIVSEL2、负载信号LOAD1以及其它的信号。应该注意的是,在附图15中,SI表示SI1至SI4,SO表示SO1至SO4。
接着,除了参考附图10和11以外,还参考在附图15中所示的光学打印头的电路结构附图和在附图13的时序图的实例,描述上文的光学打印头20的操作,该操作包括第三实施例的驱动IC1的操作。在此,假设要存储在存储电路10中的校正数据已经存储在其中。
首先,设置信号SET从L电平变到H电平。结果,存储电路10进入写禁止状态。
以r个为一组顺序地将数据信号(7,680个信号)输送到第二十个驱动IC1的数据输入端子SI1至SI4中,并通过单个驱动IC1的多输入移位寄存器58与时钟信号CLK1同步地顺序地接收。在此,将输送到输入端子SI1至SI4中的数据信号以事先分组的形式输送以对应于四组发光部件;具体地说,第一、第五、第九…数据信号输送到输入端子SI1,第二、第六、第十…数据信号输送到输入端子SI2,等。当到一个驱动IC1的移位寄存器58的数据信号的输入已经完成时,通过它的输出端子SO1至SO4将数据信号输送到相邻的驱动IC1的移位寄存器58。与通过单通路输入数据信号的情况相比,以这种方式通过多路输送数据信号有助于大大地降低输入数据信号所需的时间。
当对应于一行的数据信号的输入已经完成时,负载信号LOAD1保持在H电平预定的时间,以便输入保存在单个驱动IC1的移位寄存器8中的n×m个数据信号。在此,在负载信号LOAD1的后沿时锁存电路9选择(锁存)数据信号,由此将通过移位寄存器8所接收的n×m个数据信号输入到锁存电路9中并存储在其中。
在负载信号LOAD1从H电平变到L电平后,立即将表示光发射的时序的外部信号DIVSEL1和DIVSEL2都保持在L电平,同时,在从分时时序信号发生器电路14中输出的分时时序信号中,只有DIV1从L电平变为H电平。此后不久,表示光发射的时序的外部选通信号(反相STB)从H电平变到L电平并在L电平保持预定的时间周期,在该时间周期中有选择性地点亮发光器件。
然后通过改变外部信号DIVSEL1和DIVSEL2的组合,在分时时序信号中只有DIV2变到H电平。然后,以类似的方式,只有DIV3,然后只有DIV4,分别变为H电平。
在以这种方式切换分时时序信号DIV1至DIV4时,因此选择电路11一个位置一个位置地选择并输出存储在锁存电路9或校正数据存储电路10中的数据信号。例如,分时时序信号DIV1选择第一、第五、……,和第7,677个数据信号,分时时序信号DIV2选择第二、第六、……,和第7,678个数据信号。
将这些数据信号(根据需要在其中加入了3-位校正数据信号)输送到驱动电路12。根据这些数据信号和在其中加入的校正数据信号,驱动电路12有选择性运行四个电流放大器12a至12d以便通过输出端子DO将它们的输出电流输送到发光器件22的单个电极28。
在这种状态下,所有的发光器件22的单个电极28都准备接收对应于数据信号或校正数据信号的电流。然而,在此,仅四分之一的发光部件26通过公共电极27接地。因此,在本实例中,仅有选择性地仅点亮每第四个发光部件26同时将选通信号(反相STB)保持在L电平。
通过基于时分原理驱动发光部件(即每次驱动它们的四分之一)来实现如上文所述的一行的光发射,然后顺序地重复,可以实现整个屏幕照射。
如上文所述,除了时分驱动以外,还可以以单处理序列输入与一行对应的数据信号。因此,不需要以与常规的结构中所要求的分时次数相等的许多不同次数顺序地输入数据信号。具体地说,将组数(m)设置成等于数据输入端子的数量(r)。这使得能够以事先划分的形式输入数据信号以便对应于该组,由此使得数据信号输入更加容易。
可以很容易地将本实施例的驱动IC1用于驱动除了1,200 DPI以外的分辩率的发光器件。现在,参考示意地示出了各种结构的附图16至21和示出了时序图的附图22至25描述这种修改的实例。附图16所示为与上文所描述的光学打印头相对应的结构。
附图17所示为应用发光器件的光学打印头的结构,该发光器件具有两个公共电极(M=2)、96个单个电极(N=96)以及600 DPI的分辩率。即,这种光学打印头应用一个两分时型的发光器件作为发光器件22,这个两分时型发光器件与在附图14中所示的先前所描述的发光器件22的外部形状类似,但以其一半的密度设置发光部件26并划分为两组(M=2),即奇数组和偶数组。通过应用两个输入SI1和SI2,驱动IC1应用1,920个时钟脉冲输入对应于一行的数据信号,并且通过应用其它的两个输入SI3和SI4,同时输入对应于下一行的数据信号。为对付这些变化,因此需要以经改变的方式输入数据信号。除了这些改变以外,这种光学打印头具有与在前文所描述的光学打印头20(附图16)相同的结构。因此,如在附图22中的时序图所示,在已经以单数据输入序列接收对应于两行的数据信号之后,通过分时时序信号DIV1选择第一行的第一组(奇数编号数据信号),然后通过分时时序信号DIV2选择第一行的第二组(偶数编号数据信号),然后通过分时时序信号DIV3选择第二行的第一组(奇数编号数据信号),然后通过分时时序信号DIV4选择第二行的第二组(偶数编号数据信号)。
在此,如附图18所示通过将其它的两个输入SI3和SI4不用,将光学打印头构造成仅处理对应于一行的数据信号。这就使得它能够应用1,200 DPI的驱动IC1来驱动600 DPI的发光器件22。
附图19所示为应用300 DPI发光器件的光学打印头的结构。即,这种光学打印头应用一个非分时型的发光器件作为发光器件22,这个非分时型发光器件与在附图14中所示的先前所描述的发光器件22的外部形状类似,但以其四分之一的密度设置发光部件26并划分为一组(M=1)。如在附图23的时序图所示,通过应用四个输入SI1至SI4将数据信号输入到驱动IC1中,以使应用1,920个时钟脉冲输入对应于四行的数据信号。为对付这些变化,因此需要以经改变的方式输入数据信号。除了这些改变以外,这种光学打印头具有与在前文所描述的光学打印头20(附图16)相同的结构。这就使得它能够应用1,200 DPI的驱动IC1来驱动300 DPI的发光器件22。此外,还能够以单数据输入序列输入对应于四行的数据信号。这有助于增强数据处理性能并提高打印速度。
附图20所示为应用600 DPI发光器件的光学打印头的结构。即,这种光学打印头应用两个两分时型发光器件作为发光器件22,在这两个两分时型发光器件中每个两分时型发光器件都与在附图14中所示的先前所描述的发光器件22的长度相同,但以其一半的密度(即,600DPI)设置发光部件26并划分为两组(M=2)。这些发光器件沿着它们本身的较长的侧面设置并通过多路导体连接到驱动IC。如在附图24的时序图所示,驱动IC1通过应用一个输入SI1执行一个发光器件的奇数编号的数据信号的输入,通过应用下一输入SI2执行该发光器件的偶数编号的数据信号的输入,通过应用下一输入SI3执行另一个发光器件的奇数编号的数据信号的输入,通过应用下一输入SI4执行该发光器件的偶数编号的数据信号的输入,以使应用960个时钟脉冲输入对应于一行的数据信号。为对付这些变化,因此需要以经改变的方式输入数据信号。除了这些改变以外,这种光学打印头具有与在前文所描述的光学打印头20(附图16)相同的结构。这就使得它能够应用1,200 DPI的驱动IC1来驱动600 DPI的发光器件22。此外,可以形成由一个驱动IC和两个发光器件组成的单元(块)并沿着基片21的较长的侧边设置许多这样的单元。这有助于减少驱动IC的数量。
附图21所示为应用300 DPI发光器件的光学打印头的结构。即,这种光学打印头应用四个非分时型的发光器件作为发光器件22,这四个非分时型发光器件每个都与在附图14中所示的先前所描述的发光器件22的长度相同,但以其四分之一的密度(即300 DPI)设置发光部件26并划分为一组(M=I)。这些发光器件沿着它们本身的较长的侧面设置并通过多路导体连接到驱动IC。如在附图25的时序图所示,驱动IC1通过应用一个输入SI1执行第一发光器件的数据信号的输入,通过应用下一输入SI2执行第二发光器件的数据信号的输入,通过应用下一输入SI3执行第三发光器件的数据信号的输入,通过应用下一输入SI4执行第四发光器件的数据信号的输入,以使应用480个时钟脉冲输入对应于一行的数据信号。为对付这些变化,因此需要以经改变的方式输入数据信号。除了这些改变以外,这种光学打印头具有与在前文所描述的光学打印头20(附图16)相同的结构。这就使得它能够应用1,200 DPI的驱动IC1来驱动300 DPI的发光器件22。此外,可以形成由一个驱动IC和四个发光器件组成的单元(块)并沿着基片21的较长的侧边设置许多这样的单元。这有助于减少驱动IC的数量。
<第四实施例>
接着,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附图26所示为第四实施例的驱动IC1的原理部分(特别是与在许多输出端子SO1至DO96中的一个端子DO1相关的部分)的电路方块图。在本实施例中,应用存储其数量比存储在移位寄存器58中的数据信号的数量更少的数据信号的锁存电路11C。现在参考附图26和27描述本实施例。
本实施例在如下方面完全不同于第三实施例:以存储与输出端子DO1至DO96(n=96)相同数量的数据信号的锁存电路11c和有选择性地将数据信号输送到锁存电路11c的选择电路11A实现以n个为一组将存储在移位寄存器中的许多(m×n)数据信号输送到驱动电路12的选择电路。
如附图26所示,通过由逻辑门电路构成的选择电路11A将存储在移位寄存器58中的许多(m×n=384)数据信号输送到锁存电路11c中。将锁存电路11c构造为n(96)位型的锁存器,这种锁存器存储与输出端子DO1至DO96相同数量的数据信号,并基于信号LOAD1以n个为一组接收数据信号。根据在从分时时序信号发生器电路14中输出的分时时序信号DIV1至DIV4,选择电路11A从由移位寄存器58中输出的许多(m×n=384)数据信号中选择n个数据信号,并将它们输送到锁存电路11c。作为重复m次这种选择操作的结果,存储在移位寄存器58中的数据信被号顺序地输送到锁存电路11c。从锁存电路11c中输出的n个数据信号输送到驱动电路12,而同时将选通信号(反相STB)保持在L电平。
可以如附图12所示地构造时分时序信号发生器电路14。但是在这里如附图28所示地那样地构造时分时序信号发生器电路14,以便对一个外部时序信号DIVSEL的脉冲进行计数并输出该计数。即,例如在附图28中所示,将时分时序信号发生器电路14构造为由两个触发器FF1和FF2和许多(例如四个)逻辑门电路G1至G4构成的计数器。
具体地说,JK触发器FF1在它的输入端子J和K上接收处于高H电平的电源电压VDD1,在它的时钟输入端子CL上接收外部信号DIVSEL,以及在它的复位输入端子R上接收复位信号RESET。触发器FF1在它的输出端子Q上输出信号QA,在它的输出端子 Q输出信号 QA。JK触发器FF2在它的输入端子J和K上接收信号QA,在它的时钟输入端子CL上接收外部信号DIVSEL,以及在它的复位输入端子R上接收复位信号RESET。触发器FF2在它的输出端子Q上输出信号QB,在它的输出端子 Q上输出信号 QB。逻辑门电路G1对外部信号DIVSEL、信号QA和信号 QB执行AND操作并输出分时时序信号DIV1。逻辑门电路G2对外部信号DIVSEL、信号 QA和信号QB执行AND操作并输出分时时序信号DIV2。逻辑门电路G3对外部信号DIVSEL、信号QA和信号QB执行AND操作并输出分时时序信号DIV3。逻辑门电路G4对外部信号DIVSEL、信号 QA和信号 QB执行AND操作并输出分时时序信号DIV4。
在附图27的时序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操作。如在这个附图中所示,在已经通过四个输入SI1至SI4应用1,920个时钟脉冲接收对应于一行的数据信号之后,直到完成基于该第一行的数据信号的驱动之前不可能接收对应于下一行的数据信号。这降低了处理速度,但有助于减少形成在驱动IC中的电路元件的数量,由此使IC紧凑并且低廉。因此,本实施例适合于优选实现小型化并且降低成本而不是提高处理速度的光学打印头。
在上文所描述的任何实施例中,作为发光器件,不仅可以应用具有PN结的光发射二极管而且还可以应用在其中设置的任何其它结构的发光部件的发光器件比如具有PNPN结的光发射二极管(光发射闸流晶体管)。此外,不仅可以应用具有在其中成行地设置的光发射部件的发光器件,而还可以应用那些以Z字形或两行或更多行设置的光发射部件的发光器件。
在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中,作为在发光器件的一侧上的设置的驱动IC的替换,如第一实施例那样,还可以在发光器件的两侧上设置驱动IC。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应用两倍高的分辩率的发光器件,例如具有2,400 DPI的分辩率的发光器件。此外,通过使驱动IC的单个端子部分或公共端子部分打开或通过其它任何方法,可以有选择性地单独应用它的第一驱动部分2或第二驱动部分3。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可以象第三和第四实施例那样应用多输入寄存器,通过许多输入端子并行地将输出信号输送到该多输入寄存器中。
工业实用性
如上文所描述,根据本发明,可以执行时分驱动同时以与常规的静态驱动十分相同的方式处理数据信号。这有助于与静态驱动保持兼容性。此外,通过使时分驱动成为可能,可以降低驱动IC的数量和连接导线的引线的密度和数量。此外,还可以以各种组合将驱动IC和发光器件连接在一起。此外,通过改变输入数据信号以改变时分的有效数能够容易地改变打印速度。此外,甚至在基片上设置的导体图形的密度(分辩率)较低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实现较高分辩率的光学打印头。
此外,可以实现能够对付具有不同的分辩率的许多类型的发光器件的驱动IC。此外,还可以实现允许高速输入数据信号的驱动器IC和光学打印头。此外,还可以实现减小光学打印头的尺寸、降低它的成本并增加它的打印速度。

Claims (40)

1.一种光学打印头,这种光学打印头包括:
发光器件,该发光器件包括n×p个发光部件、每个都连接到该发光部件中的p个发光部件的一个端子的n个第一电极和每个都连接到该发光部件中的n个发光部件的另一个端子的p个第二电极,其中通过在第一电极中选择一个电极和在第二电极中选择一个电极来实现在发光部件中的选择;以及
驱动IC器件,该驱动IC器件包括分别连接到发光部件的第一电极的n个第一输出端子和分别连接到发光部件的第二电极的m个第二输出端子,
其中,给一个驱动IC器件总共提供q个发光器件,通过在每个发光器件上形成的第二电极的数量p和在每个驱动IC器件上形成的第二输出端子的数量m确定发光器件的数量q。
2.如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学打印头,
其中,在每个发光器件中,第一和第二电极都设置在发光部件的两侧。
3.如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学打印头,
其中,在每个发光器件中,第一和第二电极都设置在发光部件的一侧。
4.如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学打印头,
其中每个驱动IC器件包括存储至少n×p×q条打印数据的电路。
5.如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学打印头,
其中在一个基片上设置许多块,每个块都由一个驱动IC器件和与其连接的q个发光器件组成。
6.如在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光学打印头,
其中,在每个发光器件中,第一和第二电极都设置在发光部件的两侧。
7.如在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光学打印头,
其中,在每个发光器件中,第一和第二电极都设置在发光部件的一侧。
8.如在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光学打印头,
其中每个驱动IC器件包括存储至少n×p×q条打印数据的电路。
9.如在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光学打印头,
其中,在许多驱动IC器件中,通过输入或输出打印数据的部分端子串联连接以允许相邻的驱动IC器件彼此发送并接收打印数据。
10.一种光学打印头,该光学打印头包括:
基片;
沿着该基片较长的侧边成行地设置的许多发光器件;
比在该基片上形成的发光器件的数量更少数量的驱动IC;
将每个驱动IC公共地连接到与其相对应的预定数量的发光器件的第一导体图形;以及
将每个驱动IC单个地连接到与其相对应的预定数量的发光器件的第二导体图形。
11.如在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光学打印头,
其中驱动IC器件由许多具有相同结构的驱动IC器件组成。
12.如在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光学打印头,
其中每个发光器件包括许多发光部件,这些发光部件的一个端子连接到第一导体图形,这些发光部件的另一端子连接到第二导体图形。
其中,在每个发光器件中,时分地驱动它的发光部件以使一组一组地驱动n个发光部件为一组的p组发光部件。
13.如在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光学打印头,
其中每个发光器件包括许多发光部件,这些发光部件的一个端子连接到第一导体图形,这些发光部件的另一端子连接到第二导体图形。
其中,每个驱动IC器件时分地驱动q个发光器件的所有的发光部件以使一组一组地驱动n个发光部件为一组的m组发光部件。
14.如在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光学打印头,
其中第一和第二导体图形具有导体,每个导体的长度基本等于许多发光器件行的长度并设置在该行的发光器件的两侧。
15.如在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光学打印头,
其中驱动IC器件设置在该行的发光器件的一侧,在此由在该行的发光器件的两侧上设置的导体所占的总的宽度更小。
16.如在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光学打印头,
其中第一和第二导体图形都具有导体,每个导体的长度基本等于许多发光器件行的长度并设置在该行的发光器件的一侧。
17.一种将驱动电流输送到具有成行设置的许多发光部件的发光器件的驱动IC器件,该驱动IC器件具有每个都连接到m个发光部件的一个端子的n个第一输出端子和连接到第一输出端子的第一驱动部分,
其中第一驱动部分包括:
存储通过r个输入端子顺序地输送的至少n×m个数据信号的数据信号存储电路;
以n个一组选择并抽取存储在数据存储电路中的数据信号的数据选择电路;以及
基于通过数据选择电路所选择的数据信号将驱动信号分别输出到第一输出端子的驱动电路。
18.如在权利要求17中所述的驱动IC器件,进一步包括每个都连接到n个发光部件的另一端子的m个第二输出端子和有选择性地将第二输出端子中的一个输出端子连接到预定的电位的第二驱动部分。
19.如在权利要求17中所述的驱动IC器件,
其中数据信号存储电路由在输送r个数据信号时存储n×m个数据信号的移位寄存器和存储n×n个数据信号的锁存电路构成,以及
以n个一组选择并抽取存储在锁存电路中的数据信号的数据选择电路。
20.如在权利要求19中所述的驱动IC器件,进一步包括每个都连接到n个发光部件的另一端子的m个第二输出端子和有选择性地将第二输出端子中的一个输出端子连接到预定的电位的第二驱动部分。
21.如在权利要求17中所述的驱动IC器件,
其中数据信号存储电路由在输送r个数据信号时存储n×m个数据信号的移位寄存器构成,和
数据选择电路由以n个一组选择并抽取存储在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信号并存储由此所抽取的n个数据信号的锁存电路构成。
22.如在权利要求21中所述的驱动IC器件,进一步包括每个都连接到n个发光部件的另一端子的m个第二输出端子和有选择性地将第二输出端子中的一个输出端子连接到预定的电位的第二驱动部分。
23.如在权利要求17中所述的驱动IC器件,
其中第一驱动部分进一步包括存储用于校正n×m个数据信号的n×m个校正数据信号的校正数据存储电路。
24.如在权利要求17中所述的驱动IC器件,
其中驱动IC器件是用于时分地一组一组地驱动具有n个发光部件的m个组或更少组的发光器件。
25.一种将驱动电流输送到具有成行设置的许多发光部件的发光器件的驱动IC器件,该驱动IC器件包括每个都连接到m个发光部件的一个端子的n个第一输出端子、每个都连接到n个发光部件的另一个端子的m个第二输出端子、连接到第一输出端子的第一驱动部分、连接到第二输出端子的第二驱动部分和时序控制电路,
其中第一驱动部分包括:
存储通过r个输入端顺序地输送的至少n×m个数据信号的数据信号存储电路;
基于从时序控制电路中输送的m个分时时序信号以n个一组选择并抽取存储在数据存储电路中的数据信号的数据选择电路;以及
基于通过数据选择电路所选择的数据信号将驱动信号分别输出到第一输出端子的驱动电路,以及
第二驱动部分根据m个分时时序信号在m个第二输出端子中顺序地切换。
26.如在权利要求25中所述的驱动IC器件,
其中输入端子的数量r等于第二输出端子的数量m。
27.如在权利要求25中所述的驱动IC器件,
其中第一驱动部分进一步包括存储用于校正n×m个数据信号的n×m个校正数据信号的校正数据存储电路。
28.如在权利要求25中所述的驱动IC器件,
其中驱动IC器件是用于时分地一组一组地驱动具有n个发光部件的m个组或更少组的发光器件。
29.一种光学打印头,这种光学打印头包括带有许多发光部件的发光器件和将驱动电流输送到发光器件的发光部件的驱动IC器件,
其中发光器件包括每个都连接到许多发光部件的一个端子的n个第一电极,
驱动IC器件包括分别连接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的n个第一输出端子和通过第一输出端子输出驱动电流的第一驱动部分,以及
第一驱动部分包括:存储通过r个输入端顺序地输送的至少n×m个数据信号的数据信号存储电路;以n个一组选择并抽取存储在数据存储电路中的数据信号的数据选择电路;以及基于通过数据选择电路所选择的数据信号将驱动信号分别输出到第一输出端子的驱动电路。
30.如在权利要求29中所述的光学打印头,其中驱动IC器件进一步包括每个都连接到n个发光部件的另一端子的m个第二输出端子和有选择性地将第二输出端子中的一个输出端子连接到预定的电位的第二驱动部分。
31.如在权利要求29中所述的光学打印头,
其中数据信号存储电路由在输送r个数据信号时存储n×m个数据信号的移位寄存器和存储n×m个数据信号的锁存电路构成,以及
数据选择电路以n个一组选择并抽取存储在锁存电路中的数据信号。
32.如在权利要求31中所述的光学打印头,进一步包括每个都连接到n个发光部件的另一端子的m个第二输出端子和有选择性地将第二输出端子中的一个输出端子连接到预定的电位的第二驱动部分。
33.如在权利要求29中所述的光学打印头,
其中数据信号存储电路由在输送r个数据信号时存储n×m个数据信号的移位寄存器构成,和
数据选择电路由以n个一组选择并抽取存储在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信号并存储由此所抽取的n个数据信号的锁存电路构成。
34.如在权利要求33中所述的光学打印头,进一步包括每个都连接到n个发光部件的另一端子的m个第二输出端子和有选择性地将第二输出端子中的一个输出端子连接到预定的电位的第二驱动部分。
35.如在权利要求29中所述的光学打印头,
其中第一驱动部分进一步包括存储用于校正n×m个数据信号的n×m个校正数据信号的校正数据存储电路。
36.如在权利要求29中所述的光学打印头,
其中驱动IC器件是用于时分地一组一组地驱动具有n个发光部件的m个组或更少组的发光器件。
37.一种光学打印头,这种光学打印头包括带有许多发光部件的发光器件和将驱动电流输送到发光器件的发光部件的驱动IC器件,
其中发光器件包括每个都连接到m个发光部件的一个端子的n个第一电极和每个都连接到n个发光部件的另一个端子的m个第二电极,
驱动IC器件包括分别连接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的n个第一输出端子、通过第一输出端子输出驱动电流的第一驱动部分、分别连接到发光器件的第二电极的m个第二输出端子、将第二输出端子中的一个端子保持在预定的电位以使所连接的发光部件有效的第二驱动部分以及输出m个分时时序信号的时序控制电路,
第一驱动部分包括存储通过r个输入端顺序地输送的至少n×m个数据信号的数据信号存储电路、基于从时序控制电路中输送的m个分时时序信号以n个一组选择并抽取存储在数据信号存储电路中的数据信号的数据选择电路以及基于通过数据选择电路所选择的数据信号将驱动信号分别输出到第一输出端子的驱动电路,以及
第二驱动部分根据m个分时时序信号在m个第二输出端子中顺序地切换。
38.如在权利要求37中所述的光学打印头,
其中输入端子的数量r等于第二输出端子的数量m。
39.如在权利要求37中所述的光学打印头,
其中第一驱动部分进一步包括存储用于校正n×m个数据信号的n×m个校正数据信号的校正数据存储电路。
40.如在权利要求37中所述的光学打印头,
其中驱动IC器件是用于时分地一组一组地驱动具有n个发光部件的m个组或更少组的发光器件。
CN00813100A 1999-09-20 2000-09-14 驱动ic和光学打印头 Pending CN13749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65904/99 1999-09-20
JP26590499A JP2001088345A (ja) 1999-09-20 1999-09-20 光プリントヘッド
JP294069/99 1999-10-15
JP29406999 1999-10-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4906A true CN1374906A (zh) 2002-10-16

Family

ID=26547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813100A Pending CN1374906A (zh) 1999-09-20 2000-09-14 驱动ic和光学打印头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1215050A4 (zh)
CN (1) CN1374906A (zh)
HK (1) HK1048968A1 (zh)
WO (1) WO200102141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2427B (zh) * 2006-11-02 2011-02-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头、曝光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88345A (ja) 1999-09-20 2001-04-03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プリントヘッド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28973A (ja) * 1985-04-03 1986-10-13 Alps Electric Co Ltd Ledプリンタの光書込みヘツド
JPS62152873A (ja) * 1985-12-27 1987-07-07 Alps Electric Co Ltd 発光ダイオ−ド・アレ−・ヘツド
US5307089A (en) * 1989-08-07 1994-04-26 Sanyo Electric Co., Ltd. Optical printing head
JP2854469B2 (ja) * 1992-09-17 1999-02-03 株式会社テック 端面発光型ラインヘッドの駆動装置
JP3696276B2 (ja) * 1995-01-11 2005-09-14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一次元配列有機el発光素子アレイヘ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219263B2 (ja) * 1995-05-23 2001-10-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JP3703234B2 (ja) * 1996-12-24 2005-10-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3357810B2 (ja) * 1997-01-28 2002-12-1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光プリントヘッド
JP3357811B2 (ja) * 1997-02-13 2002-12-1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駆動用ic及び光プリントヘッド
JP2001088345A (ja) * 1999-09-20 2001-04-03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プリントヘッ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2427B (zh) * 2006-11-02 2011-02-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头、曝光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1021411A1 (fr) 2001-03-29
HK1048968A1 (zh) 2003-04-25
EP1215050A1 (en) 2002-06-19
EP1215050A4 (en) 2003-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44182A (zh) 用于发光显示器的信号驱动方法与设备
CN1393838A (zh) 图像显示装置
US6633322B2 (en)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rray, optical printer head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optical printer head
CN1705004A (zh) 显示设备和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901017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和产生驱动该装置的扫描信号的方法
CN1623239A (zh) 具有pnpn构造的发光器件和发光器件阵列
CN1573874A (zh) 输入数字信号的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JP4411723B2 (ja) 自己走査型発光素子アレイ
CN1801298A (zh) 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766972A (zh) 扫描驱动器、使用其的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670804A (zh) 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058681A (zh) 通信链路
CN1393843A (zh)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
CN103794167B (zh) 显示面板驱动器及其驱动方法
US6172701B1 (en)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rray chip,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rray drive IC and print head
US5309151A (en) Current-supplying integrated circuit
CN1163356C (zh) 自扫描式发光装置
CN1374906A (zh) 驱动ic和光学打印头
CN1299367C (zh) 使用自扫描型发光器件阵列的光写入头
CN1105025C (zh) 驱动器ic和光学打印头
CN110097851A (zh) 像素和包括像素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US6853396B1 (en) Driving ic and optical print head
CN1705971A (zh) 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CN1534569A (zh) 真空荧光显示器的驱动电路
CN85108621A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4896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