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73056A - 自行车轮缘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轮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73056A CN1373056A CN01142976.3A CN01142976A CN1373056A CN 1373056 A CN1373056 A CN 1373056A CN 01142976 A CN01142976 A CN 01142976A CN 1373056 A CN1373056 A CN 13730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spoke
- annular
- bicycle flange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2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2447 hatch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49 Carbon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Magnesium Chemical compound [Mg]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17 carbon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77 magnes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9 magne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00 vo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00—Spoked wheels; Spokes thereof
- B60B1/02—Wheels with wire or other tension spokes
- B60B1/04—Attaching spokes to rim or hub
- B60B1/041—Attaching spokes to rim or hub of bicycle whe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00—Spoked wheels; Spokes thereof
- B60B1/02—Wheels with wire or other tension spokes
- B60B1/04—Attaching spokes to rim or hub
- B60B1/042—Attaching spokes to hub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2—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 B60B21/025—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the transverse section being hollow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2—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 B60B21/026—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the shape of rim wel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2—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 B60B21/04—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with substantially radial flan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6—Rim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attaching spokes, i.e. spoke seats
- B60B21/062—Rim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attaching spokes, i.e. spoke seats for bicy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6—Rim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attaching spokes, i.e. spoke seats
- B60B21/066—Rim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attaching spokes, i.e. spoke seats the spoke mounting means being located on a flange oriented radially and formed on the radially inner side of the rim wel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6—Rim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attaching spokes, i.e. spoke seats
- B60B21/068—Rim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attaching spokes, i.e. spoke seats the spoke seat comprising sealing means, e.g. for tubeless racing bike tyr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10—Rim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yre-seat or flange, e.g. corrugated
- B60B21/102—Rim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yre-seat or flange, e.g. corrugated the shape of bead sea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10—Rim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yre-seat or flange, e.g. corrugated
- B60B21/104—Rim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yre-seat or flange, e.g. corrugated the shape of fla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自行车轮缘,包括侧面部分、靠外部分和具有辐条孔的辐条固定部分。侧面部分有形成轮胎支承表面的肋。靠外部分在侧面部分之间延伸,包括一对环形倾斜表面从侧面部分沿径向向内延伸,有一弯曲的连接表面在其间延伸。辐条固定部分刚性地与侧面部分和靠外部分结合。倾斜表面成3°~17°的角。外环形部分有孔,但少于辐条孔数目的一半。侧面部分有内弯曲段。具有辐条孔的辐条固定段有大于辐条孔的径向长度。
Description
本发明与美国专利申请NO.09/715185有关,该专利于2000年11月20日登记,授予SHIMANO INC。
本发明涉及与无内胎轮胎一起使用的自行车轮缘、许多辐条和用于结合在自行车架上的轮毂。更具体一些,本发明涉及自行车轮缘,它即使在轮胎由于轮胎与一障碍物或一突出物接触而偏转时也能与无内胎轮胎保持紧密的密封。
骑自行车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娱乐形式,同时成为运输工具。此外,骑自行车也成为非常普遍的业余的和职业的竞赛运动。自行车不管是用于娱乐、运输还是竞赛,自行车工业总是不断地改进自行车的各个零件。自行车在过去的年代中广泛重新设计的一个特殊的零件是自行车轮。自行车轮常常被重新设计成重量轻的和结构上合乎空气动力学的,并且制造和装配简单的。
目前在市场上可得到的自行车轮有很多种不同的形式。多数自行车车轮有一轮毂部分、许多辐条和一个环形的轮缘。轮毂部分固定在车架的一部分上,以用于相对旋转。辐条的内端结合在轮毂上并从轮毂向外延伸。环形轮缘结合在辐条的外端上并有一在其上支承一气胎的靠外部。自行车轮的辐条通常是细的金属丝辐条。轮毂的两端做有法兰,该法兰用于将辐条结合在轮毂上。特别是,在轮毂法兰上做有许多孔。钢丝辐条通常在其内端弯曲并且做有一凸缘,该凸缘成形成钉头形。内端支承在一个轮毂法兰的一个孔中。辐条的外端通常都做有螺纹,以与辐条螺纹套管结合,该套管将钢丝辐条的外端固定在轮缘上。特别是,辐条螺纹套管有与轮缘的内部表面结合的凸缘。另一种方案为,可将辐条倒过来,使其外端有钉头,而内端则有与辐条螺纹套管接合的螺纹,该套管将钢丝辐条的内端固定在轮毂上。
采用按此方式构造的辐条,螺纹套管装在轮缘或轮毂上形成的螺纹套管孔中。辐条穿过轮毂法兰或轮缘上的孔插入,而辐条的凸缘则与包围轮毂法兰或轮缘上的孔的区域接合。辐条端部的阳螺纹拧入装在轮毂法兰或轮缘上的孔中的辐条螺纹套管的阴螺纹中。
在自行车工业中,希望有尽可能少的辐条。传统的辐条的一个问题是作用在辐缘上的集中的应力。此外,如果采用的辐条越少,则轮缘上的应力就越来越大。传统的辐条通常固定在轮缘的内缘上或侧面部分上。这样,由辐条作用在轮缘上的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轮缘的内缘或轮缘的侧面部分的厚度。为了调节来自辐条的应力,辐缘的内缘可以做得厚一些。不过,将轮缘做得厚一些要增加轮缘的重量。
近年来,轮子设计成具有增强构件,它们布置在辐条的外端上,以有助于分散集中在轮缘的某些部分上的应力。这种轮子已在shimano的美国专利NO.6126243中公开。此轮子(即轮缘和辐条组合)非常结实,重量轻,并且比较简单和廉价地制造。不过,这种设计要求在轮缘的外周表面上钻许多孔,在装配时,辐条与增强构件要穿过这些孔插入轮缘的辐条孔中。以后就必须覆盖这些孔并装上有内胎的轮胎。如果需要更换辐条,就必须从轮缘上取下轮胎、内胎和覆盖物,以便能更换辐条。
此外,采用这种类型的轮子,由于有许多进出孔,有时难于采用无内胎轮胎。这些孔要被密封,以便用于所用的无内胎轮胎。采用密封,可使空气泄漏,特别是在长期使用以后。还有,如果需要更换辐条,必须从轮缘上取走轮胎与密封,以便更换辐条。以后,必须放回密封与轮胎。这是不方便的,并可使密封和/或轮胎撑长或损坏。
在市场上有一些用无内胎轮胎的轮缘,它不包括许多进出孔,消除了对密封的需要。不过,这些现有的用于无内胎轮胎的辐缘有其它缺点。特别是,这些轮缘在制造和装配方面都是昂贵而复杂的。此外,这些现有的轮缘在障碍物与轮胎接触时能产生刺穿或漏气。
鉴于如上所述,需要有能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的自行车轮缘。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这一需要和其它需要,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这些需要将从此公开内容中成为显而易见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用于无内胎轮胎的轮缘,它在一障碍物沿轴向将轮胎朝轮缘的中间平面推时使空气损耗为最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用于无内胎轮胎的轮缘,它有侧面安装的、向制动表面的里面设置的辐条,以避免在其间发生干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用于无内胎轮胎的轮缘,它比较结实但重量比较轻。
前述目的可基本通过提供一自行车轮缘而达到,该轮缘包括第一和第二环形侧面部分、一外环形部分和一辐条固定部分。第一和第二环形侧面部分有第一和第二肋,以形成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胎支承表面。外环形部分在第一和第二环形侧面部分之间延伸,以形成第一和第二外角。外环形部分包括第一和第二环形倾斜表面,该表面具有在其间延伸的弯曲的连接表面。第一和第二环形倾斜表面从第一和第二外角沿径向延伸至弯曲的连接表面。辐条固定部分刚性地与第一和第二环形侧面部分以及外环形部分结合。第一和第二环形倾斜表面相对于经过第一和第二外角的假想直线成3°~17°左右的角。
前述目的还可基本通过提供一自行车轮缘而达到,该轮缘包括第一和第二环形侧面部分、一外环形部分和一内环形部分。第一和第二环形侧面部分有第一和第二肋,以形成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胎支承表面。外环形部分在第一和第二环形侧面部分之间延伸,以形成第一和第二外角。外环形部分包括第一和第二环形倾斜表面,该表面具有在其间延伸的弯曲的连接表面。内环形部分从第一和第二环形侧面部分和外环形部分沿径向向内延伸,以形成一环形的空心区。内环形部分有许多沿周向布置的辐条孔。外环形部分有至少一个孔,但比辐条孔的数目的一半要少。
前述目的还可基本通过提供一自行车轮缘而达到,该轮缘包括第一和第二环形侧面部分、一外环形部分和一内环形部分、第一和第二环形侧面部分有用以形成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胎支承表面的第一和第二外肋和第一和第二弯曲段。外环形部分在第一和第二环形侧面部分之间延伸,以形成第一和第二外角。内环形部分有具有径向长度的第一和第二辐条固定段和一在第一和第二辐条固定段之间延伸的内环形段。第一和第二辐条固定段从第一和第二弯曲段沿径向向内延伸,以使第一和第二辐条固定段与第一和第二侧面部分错开。第一和第二辐条固定段包括许多沿周向布置的辐条孔,该孔有比第一和第二辐条固定段的径向长度的一半大的径向长度。
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色、形态和优点将从下列详细说明变得显而易见,该说明联系附图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
现在参看附图,它们形成此原始公开内容的一部分。
图1为一自行车轮的立面侧视图,它具有一后轮毂、许多(16根)带增强构件的辐条和一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轮缘;
图2为图1所示的自行车后轮毂的放大的立面侧视图,它具有结合在其上的辐条的内端部分;
图3为图1所示的自行车轮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的立面侧视图,它示出自行车轮的轮缘与两根沿周向对齐的辐条之间的连接;
图4为自行车轮缘沿图3的4-4剖面线看去的局部剖视图,它具有一对按立面图示出的辐条和按剖面图示出的轮缘与增强构件;
图5为图4所示的自行车轮缘的靠外部分的放大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自行车轮缘沿图3的剖面线4-4看去的局部剖视图,辐条与增强构件均已取下,而有一无内胎轮胎结合在其上,并用虚线示出变形的无内胎轮胎;
图7为自行车轮缘和装在其上的无内胎轮胎的示意的局部俯视图,它示出一使轮胎的钢丝增强环变形的突起物;
图8为图7所示的自行车轮缘和无内胎轮缘的示意的局部立面侧视图,它示出使轮胎的钢丝增强环变形的突起物;
图9为自行车轮缘沿图1的9-9剖面线看去的局部剖视图,它示出一阀接纳孔;
图10为自行车后轮的一部分的放大的、局部立面侧视图,它示出在将辐条的外端和增强构件插入一个辐条孔中之前,处于第一取向的辐条和增强构件;
图11为自行车后轮的一部分的放大的、局部立面侧视图,它示出在开始将增强构件和辐条的外端插入轮缘的辐条孔中以后,处于第一取向的辐条和增强构件;
图12为图1~4、10和11所示的按照本发明的一根辐条的放大的局部立面侧视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辐条的局部侧缘立面图;
图14为图3、4、10和11所示的增强构件或垫圈10放大的立面侧视图;
图15为图14所示的增强构件或垫圈的端部边缘立面图;
图16为图14和15所示的增强构件或垫圈的相反的立面侧视图;
图17为图14~16所示的增强构件或垫圈的侧缘立面图;
图18为图14~17所示的增强构件或垫圈沿图14的18-18剖面线看去的纵向剖视图;
图19为图14~17所示的增强构件或垫圈沿图14的19-19剖面线看去的纵向剖视图;
图20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自行车轮缘的放大的局部剖视图,一对辐条用立面图示出,而轮缘与增强构件则用剖面图示出;
图21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自行车轮缘的放大的局部剖视图,一对辐条用立面图示出,而轮缘与增强构件则用剖面图示出;
图22为按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自行车轮缘的靠外部分的放大的局部剖视图;
图23为自行车前轮的立面侧视图,它具有一前轮毂、许多(二十根)带增强构件的辐条和一按照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轮缘;
图24为图23所示的自行车轮的一部分的放大的局部立面侧视图,它示出自行车轮的轮缘和两根沿周向错开的辐条之间的连接;以及
图25为自行车轮缘沿图24的剖面线25-25看去的局部剖视图,自行车轮的两根辐条沿周向错开。
首先参看图1和2,它们按照本发明示出一自行车的后轮12。自行车轮12有一居中的轮毂20、许多向外延伸的辐条22和一具有按传统方式结合在其上的气胎26的环形轮缘24。自然,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从此公开内容都会明白,自行车轮12可以通过修改轮毂20而被用作自行车前轮或自行车后轮。在所示实施例中,自行车轮12为一自行车后轮,它具有一第一组径向辐条和一第二组切向辐条。不过,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从此公开内容都会明白,与自行车轮12的结构有关的描述可用于自行车前轮或自行车后轮。
在此处所示的实施例中,自行车轮12有16根辐条,它们在居中的轮毂20与环形轮缘24之间延伸。自然,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从此公开内容都会明白,自行车轮12可以在有需要和/或要求时有较少的或较多的辐条22。例如,自行车轮12可以有24根辐条,其中12条为径向辐条,12条为切向辐条。此外,在所示实施例中,相对的各对辐条22在环形轮缘24上是沿周向彼此对齐的。自然,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都会明白,相对的各对辐条也可以在环形轮缘24上沿周向彼此错开。例如如图23所示,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自行车前轮12′,它具有全部为切向的辐条22,该辐条如下面所讨论的那样,有沿周向错开的外端。
如图2所示,轮毂20有一管形体部段30,该段有四个沿轴向在管形体部段30的一侧上布置的辐条固定地点32。辐条固定地点32做有孔34,以用于在其上沿切向结合辐条22(切向辐条)。在管形体部30的相反侧沿轴向布置有管形安装部分36。管形安装部分36上做有许多辐条固定槽38,以用于在其上沿径向结合辐条22(径向辐条)。径向辐条和切向辐条有同样的构形。不过,切向辐条的长度(或尺寸)可与径向辐条略有不同。因此,径向和切向辐条在此处给予同样的参考数字。管形体部段30有一轴向孔,它用于在其中接纳轮毂组件28。
辐条固定部分32的数目和形状和管形安装部分36的构形取决于辐条的数目及其形状。因此,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从此公开内容都会明白,可以联系本发明采用其它类型和形状的轮毂。此外,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都会明白,轮毂20可以设计成全部采用径向/切向辐条和/或多于或少于16根辐条。例如,轮毂20可以设计成具有6个辐条安装地点(有两个在每个辐条安装地点上形成的孔)和12个在管形安装部分中形成的辐条固定槽,以形成有24根辐条的轮子。
如图12和13所示,每根辐条22有一外端部分40、一中间或居中部分42和一内端部分44。辐条的内端部分最好在外部做有螺纹,以用于接纳辐条螺纹套管,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外端部分或辐条头40如同也要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那样,通过增强构件48结合在轮缘24上。增强构件或垫圈48设计成用以分散由辐条22作用在轮缘24上的应力。
轮缘24设计成如图1和6所示有气胎26固定在其上。轮缘24特别设计成与无内胎轮胎26一起使用。轮缘24用基本刚性的材料建造,诸如那些在本技术中众所周知的材料建造。例如,轮缘24可以用任何合适的金属材料诸如电镀钢、不锈钢、铝、镁或钛,以及其它非金属材料诸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建造。
轮缘24在立面侧视图(图1)中看去是基本为圆形的,并且如图4、6和9所示,有一对(第一和第二)外环形侧面部分50,一外环形部分52和一内环形部分或辐条固定部分54,它们刚性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环形中空区A。轮缘24设计成用于绕一中心轴线X旋转。环形侧面部分50是板形构件,分别做有一对(第一和第二)肋51a和一对(第一和第二)弯曲段51b。外环形部分52为一管形构件,它沿轴向在环形侧面部分50之间延伸。外环形部分52在肋51a与弯曲段51b之间的径向位置固定地结合至环形侧面部分50上。内环形部分54为一基本为U字形的管形构件(如图4和6的剖面所示)。内环形部分54固定地结合至环形侧面部分50的弯曲段51b上。
如同在图3~6中最清楚地看出的那样,环形侧面部分50分别包括第一和第二环形制动表面60a、一对(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沿轴向相向的环形轮胎支承表面60b和一对(第一和第二)第一和第二轮胎支承或倚靠表面60c,该制动表面沿轴向相反的方向彼此离开。轮胎支承表面60b彼此相向并在环形侧面部分50的各自与制动表面60a的相反侧形成。在所示实施例中,轮胎支承表面60b最好彼此平行并平行于制动表面60a。
肋51a形成沿径向面向内的倚靠表面60c,以保持轮胎26。环形侧面部分50最好有约为1.4mm的最小厚度。肋51a最好从各自的侧面部分沿轴向彼此朝向地延伸约1.1mm,以形成倚靠表面60c。弯曲段51b是成一角度的段,它与侧面部分50的制动表面60a形成一尖锐的外环形角60d(即第一和第二尖锐的外角)。这种布置提高了轮缘24的强度和耐久性。再有,这一构形减少了在轮缘24中所用的材料量。
外环形部分52最好约为0.9mm厚,并且一般地沿轴向在环形侧面部分50之间延伸,以形成一对(第一和第二)环形外角或角面62a。外环形部分52最好包括一对(第一和第二)从外角62a延伸的外环形倾斜表面62b,一对(第一和第二)环形过渡内角62c和一环形弯曲的连接表面62d。
如同在图5中最清楚地看到的那样,弯曲的连接表面62d最好为一下凹的沿轴向延伸的弯曲的管形表面,并最好如图5所示,有一约为5.0mm的曲率半径R1。过渡内角62c最好由凸出的弯曲的管形表面形成,它以平滑的方式将下凹的弯曲的连接表面62d连至环形倾斜表面62b上。易言之,在弯曲的连接表面62d与环形倾斜表面62b之间没有突然的方向改变或过渡。
如同图5所示,弯曲的连接表面62d最好如图5所示有一布置在自行车轮缘24的中间平面P上的中心C。中心C位于包围旋转轴线X并经过弯曲的连接表面62d的径向最里面的点的圆上。中心C最好沿径向向内与经过外角对62a的假想直线L1隔开一约为3.85mm的距离D1。此外,弯曲的连接表面62d的中心最好沿径向向内与经过环形侧面部分50的外周缘的假想直线L2隔开一约为9.7mm的距离。假想直线L1最好与假想直线L2隔开一约为5.85mm的距离D2。不管怎样,假想直线L1最好与假想直线L2隔开一在4.5mm左右与6.5mm左右之间的距离D2。
假想直线L1和L2都平行于自行车轮缘24的中间轴线X,并且如图1、2和5所示彼此平行。易言之,假想直线L1和L2分别位于绕自行车轮缘24的中间轴线X形成的同心的假想圆柱体上,这些圆柱体分别经过环形侧面部分50的外角62a和外周缘。这样,就在环形侧面部分50与外环形部分52的沿径向向外的部分之间形成一轮胎接纳凹座。
仍然参看图5,环形倾斜表面62b最好相对于经过外角62a的假想直线L1成一3°~17°左右的角V。更具体一些,环形倾斜表面62b最好相对于假想直线L1成一10°左右的角V。再有,环形倾斜表面62b从外角62a沿径向向内朝弯曲的连接表面62d延伸。这样,形成一基本为U字形的轮胎接纳凹座。
如上所述,过渡内角62c最好由凸出的弯曲表面形成,该表面将环形倾斜表面62b与弯曲的连接表面62d连接起来。更具体一些,过渡内角62c每个最好有一约为5.0mm的曲率半径R2,以使在弯曲的连接表面62d与环形倾斜表面62b之间形成一平滑的过渡。曲率半径R2最好基本等于曲率半径R1,以便形成一平滑的过渡。不管怎样,曲率半径R2和曲率半径R1的形状要做成在环形倾斜表面62b与弯曲的连接表面62d之间形成一平滑的过渡而无急剧的方向变化。因此,当在轮缘24上安装无内胎轮胎26并打气时,轮胎26的内缘能分别沿弯曲的连接表面62d、过渡的内角62c和环形倾斜表面62b滑动,进入与轮胎支承表面60b相邻的支承位置。
仍然参看图5,环形倾斜表面62b最好相对于经过外角62a的假想直线L1成一3°~17°左右的角度V。更具体一些,环形倾斜表面62b最好相对于假想直线L1成10°左右的角。此外,环形倾斜表面62b从外角62a沿径向向内朝弯曲的连接表面62d延伸。这样,就形成一基本为U字形的轮胎接纳凹座。
如上所述,过渡内角62c最好做成凸出的弯曲表面,它将内环形倾斜表面62b与弯曲的连接表面62d连接在一起。更具体一些,过渡内角62c各自最好有一约为5.0mm的曲率半径R2,以便在弯曲的连接表面62d与环形倾斜表面62b之间形成一平滑的过渡。曲率半径R2最好基本等于曲率半径R1,以便形成一平滑的过渡。不管怎样,曲率半径R2和曲率半径R1的形状要做成形成一平滑的过渡,而在环形倾斜表面62b与弯曲的连接表面62d之间没有突然的方向变化。因此,当在轮缘24上安装无内胎的气胎26并打气时,轮胎26的内缘可分别沿弯曲的连接表面62d、过渡内角62c的环形倾斜表面62b滑入与轮胎支承表面60b相邻的支承位置。
仍然参看图5,在外角62a与内过渡角62c之间测量,每个环形倾斜表面62b最好有一约为3.39mm的长度B。此外,环形倾斜表面最好分别为在内、外角62c和62a之间延伸的直而平的锥形表面。易言之,环形倾斜表面62b最好为一与外角62a沿径向向内成一角度并朝自行车轮缘24的中间平面P(即朝内过渡角62c)延伸的锥形表面。
如同在图9中最清楚地看到的那样,除去用于在其中接纳阀75的一部分的单个的阀孔72外,外环形部分最好没有孔,以使无内胎轮胎可与轮缘24一起使用,这将在下面讨论。不管怎样,外环形部分52有比结合在其上的辐条数目的一半还少的孔,这也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例如,如果轮缘24有16根辐条,则外环形部分52有少于8个的孔(即七个或更少)。
参看图6~8,轮胎26为一无内胎轮胎,它有一对环形保持部分或胎边27。每个环形保持部分或胎边27包括一被保持在轮缘的轮胎接纳凹座中的环形增强钢丝27a。更具体一些,如图6所示,保持部分27在轮胎26打气时与轮胎支承表面60b和倚靠表面60c接触。环形增强钢丝27a最好基本为不变形的金属丝,具有基本不变的圆周或直径。由于轮缘24特别是外环形部分52(弯曲的连接表面62d、过渡内角62c和环形倾斜表面62b)的构形,无内胎轮胎26可以容易地装在轮缘24的轮胎接纳凹座中。
此外,由于环形倾斜表面62b的构形,在轮胎26沿轴向局部变形时,空气的损耗可以为最少。更具体一些,如图7~8所示,当一障碍物O如一岩石与轮胎26接触时,在轮胎26上作用一轴向力。由于存在环形倾斜表面62b,在轮胎26上作用一轴向力时,在保持部分27和增强钢丝27a之一中产生局部偏转或变形。因为增强钢丝27a有基本不变的圆周或直径,故增强钢丝27a将在障碍物O的所在地沿环形倾斜表面62b沿径向向内移动。此外,增强钢丝27a将在障碍物O的所在地沿轴向朝中间平面P移动。这样,增强钢丝27a的基本不变的圆周得以保持。再有,如图6所示,由于保持部分27连同增强钢丝27a的这一移动,故空气的损耗可由于在保持部分27与环形倾斜表面62b之间保持一紧密的密封而为最小。
再次参看图3~11,内环形部分54为辐条固定部分并包括一内环形段64和一对(第一和第二)辐条固定段66。内环形段64最好约为0.9mm厚,并且是形成轮缘24的最靠内的径向缘的管形构件。辐条固定段66从内环形段64径向向外延伸,并与侧面部分50的弯曲段51b刚性地结合。这样,内环形部分54就与环形侧面部分50和外环形部分52刚性地结合。辐条固定段66最好约为1.1mm(±0.05mm)厚,并由于弯曲段51b和内环形部分54的构形而从侧面部分50错开。更具体一些,辐条固定段66最好从侧面部分50朝轮缘24的中间平面P错开,并相对于侧面部分50成一角度。
辐条固定段66有径向长度D3并包括许多在其上形成的沿周向布置的辐条孔76,这可在图3、4和6中最清楚地看出。径向长度D3最好约为10.5mm。在所示实施例中,相对的辐条孔对76沿周向彼此对齐。不过,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将会明白,辐条孔可以按需要和/或要求彼此错开,这将在下面参考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进行讨论。辐条孔76最好沿径向向外与内环形段64隔开,以使辐条孔76与侧面部分的弯曲段51b相邻。不过,当辐条22经由辐条固定段66结合在轮缘24上时,辐条22由于有弯曲段51b存在而不会与轮缘24的制动动作发生干涉。
如上所述,外环形部分52最好包括一用于在其中接纳阀75的一部分的单个的孔72,如图9所示,内环形部分54也包括一用于接纳阀75的一部分的阀孔74。更具体一些,阀孔74最好在内环形部分54的内环形段64上形成。除去用于阀的孔72外,外环形部分52最好没有孔。再有,除去用于阀的孔74外,内环形段64最好也没有孔。阀75是比较传统的,并且最好放在相邻的辐条对22的中间。因此,阀75在此处不拟详细讨论或示出。
辐条孔76在辐条固定段66上形成的,并且最好沿辐条固定段66的周长等距离地隔开。在此实施例中,许多辐条孔76最好是圆孔,它大于辐条22的外端部分40。本发明的辐条孔76大于传统的辐条孔。因此,增强构件48沿比普通圆辐条大的区域分布作用在轮缘24上的力,以致轮缘24的力断裂和/或应撕裂成为最少。
参看图6,辐条孔76最好有一大于辐条固定段66的径向长度D3的一半(即大于约5.25mm)的径向长度E。更具体一些,辐条孔76最好基本为圆孔,它有一约为6.1mm±0.05mm的径向长度E或直径。自然,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都会明白,辐条孔76可以按需要和/或要求有其它形状和/或尺寸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不管怎样,辐条孔76的尺寸和形状要做成使在其上放有增强构件48的辐条22的外端部分42可以如图10和11所示那样经过辐条孔76插入。此外,辐条孔76的尺寸与形状做成在辐条22已经装在轮缘24和轮毂20上时,将在其上装有增强构件48的外端部40保持在辐条孔76中。
参看图12和13,现在较详细地讨论辐条22。如上所述,每根辐条22有一外端部分40、一中间或居中部分42和一外端部分44。内端部分44最好在外面做有螺纹,以用于接纳辐条螺纹套管46。外端部分或辐条头40用增强构件或垫圈48结合至轮缘24上。增强构件或垫圈48设计成分散由辐条22作用在轮缘24上的应力。
直的中间部分42位于外端部分40的沿径向向内处,而内端部分44则位于中间部分42的沿径向向内处。每个内端部分44最好在外部做有螺纹,以用于接纳辐条螺纹套管46。再有,每个内端部分44形成每根辐条22的轮毂固定端。内端部分44按比较传统的方式结合在轮毂20上(即沿径向结合在轮毂20的一侧,并沿切向结合在轮毂20的另一侧)。外端部分40、中间部分42和内端部分44最好构造成一件的整体构件,而辐条螺纹套管46则用螺纹与辐条22的每个内端部分44结合,以便连至轮毂20上。
在此实施例中,辐条22的外端部分40各自有一弯曲段47,在弯曲段47的自由端形成一加大的头部49。弯曲段47有一有预定的宽度或直径的圆形截面。加大的头部49有一较大的宽度或直径,以经由增强构件或垫圈48将辐条22固定在轮缘24上。每个加大的头部49的形状要做成在将辐条22的外端部分40连同装在其上的增强构件48装在(或插入)辐条孔76中时,不会与轮缘24发生干涉。因此,轮子12可容易地被装配,不需要有在外环形部分52上形成的附加的进出孔。每个加大的头部49和每个弯曲段47形成每根辐条22的轮缘固定端。中间部分42和内端部分44各自有一圆的或椭圆的截面。自然,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都会明白,辐条22的整个长度可以按需要和/或要求基本沿其整个截面是均匀的。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还可明白,可按需要和/或要求采用不变截面的辐条或采用具有变截面的辐条。
还可从图12和13看出,辐条22的外端部分40是弯曲的,以在辐条22的自由端形成加大的头部49,该头部与弯曲段47错开。自然,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从此公开内容都会明白,对端部分40可以被弯曲或成形成具有与所示形状或截面不同的形状和/或截面。不管怎样,每根辐条22的弯曲段47和加大的头部49的形状和截面都应当将形状做成能在辐条22处于安装好的位置时防止辐条22相对于辐缘24沿轴向移动。
辐条22的中间部分是按具有基本为椭圆形的截面的基本为直的钢丝型辐条示出的。不过,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从此公开内容都会明白,辐条22的中间部分42的形状可以做成具有其它类型的截面和/或形状。例如,中间部分42的截面可以是圆形或更多的是矩形,其形状沿中间部分42的整个长度做成均匀的。另一种方案为,中间部分42的截面可沿其长度变化,以使中间部分42的截面在其接近轮毂20时变得更宽。易言之,中间部分42的厚度和/或宽度可按需要和/或要求是均匀的或变化的。
辐条22的内端部分44做有螺纹,以在其上接纳传统的辐条螺纹套管46。更具体一些,辐条22的内端部44穿过轮毂20的孔34或辐条固定槽38的一端插入,然后穿过孔34或辐条固定槽38的另一端插入辐条螺纹套管46。辐条螺纹套管46的做成头部或凸缘的部分与孔34或辐条固定槽38的内倚靠表面结合,以牢固地将辐条22的内端部分44固定在轮毂20上。因此,辐条22可以按基本传统的方式在轮毂20与轮缘24之间被上紧,以将辐条22的内端部分44固定在其上。
参看图14~19,现在更详细地讨论增强构件48。增强构件48设计成分散由辐条22作用在轮缘24上的应力。如图10和11所示,增强构件48设计成沿增强构件48与辐条孔76之间的第一相对取向穿过辐条孔76。增强构件48还如图3所示设计成沿增强构件42与辐条孔76之间的第二相对取向被保持在辐条孔76中。增强构件48最好为长的盘形构件,每个增强构件或垫圈48有一(较小的)基本为圆形的第一台阶部分80,一(较大的)长的第二台阶部分82和一位于中间的辐条孔84。
每个增强构件或垫圈48最好构造成为一件的整体金属构件。用于增强构件48的合适的材料的一个例子为铝合金。自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材料。此外,增强构件48可以用与轮缘24相同的材料或与轮缘24不同的材料建造。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从此公开内容都容易明白,增强构件48不一定必须像所示那样做成阶梯形,而是可以做成能实现本发明的优点的其它形状。
增强构件48最好有一至少约为2.2mm的轴向厚度。第一和第二部分80和82的直径或宽度应当比较大,以分散由辐条22作用在轮缘24上的应力。(较小的)第一台阶部分80的轴向厚度最好大致与辐条固定段66的厚度相同(即约为1.1mm),而(较大的)第二台阶部分82的轴向厚度则最好大于(较小的)第一台阶部分80的轴向厚度。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从此公开内容都会明白,增强构件48的第一和第二台阶部分80和82的轴向厚度可以按需要和/或要求被修改。不管怎样,增强构件48有第一和第二横向尺寸Y和Z(在图14和15中标出),它们相对于辐条孔76要将尺寸做成使在其上结合有辐条22的外端部分40的增强构件48能沿第一取向穿过辐条孔76,并沿第二取向被保持在辐条孔76中。
每个增强构件48的基本圆形的第一台阶部分80可以用摩擦力保持在轮缘24的一个辐条孔76中。由于辐条22是在张力的作用下放置在轮毂20与轮缘24之间的,故辐条22在对应于辐条孔76的沿周向隔开的位置上,作用一向内的径向力,增强构件48分散由辐条22作用在轮缘24上的应力。具体些说,每个增强构件48的基本圆形的第一台阶部分80加大辐条22的有效直径或宽度,以扩散作用在轮缘24上的应力。因此,轮缘24的强度得以提高,而不需要增加辐条固定段66的壁厚。
仍然参看图14~19,每个增强构件48的基本圆形的第一台阶部分有一第一最大宽度,而每个长形的第二台阶部分82则有第二最大宽度,后一宽度在第一和第二部分80和82之间形成一倚靠表面86。基本圆形的第一台阶部分80的尺寸和形状做成能位于轮缘24的辐条固定段66的辐条孔76的里面,以使倚靠表面86与轮缘24的内部接触。在此实施例中,每个第二横向尺寸Z(在图14中标出)基本等于长形的第二台阶部分82的第二最大宽度。因此,倚靠表面86将增强构件48保持在辐条孔76中。
每个增强构件48的倚靠表面86最好由位于第一部分80的相反侧的两个倚靠段86a和86b(底部和顶部依靠段86a和86b)形成。倚靠表面86a和86b从第二部分82的一对端面87a和87b(底部和顶部端面87a和87b)延伸至第一部分80的外周。端面87a和87b是沿增强构件48的轴向延伸的部分圆柱形表面。易言之,端部表面87a和87b位于一假想的圆柱体上,其直径对应于第二部分82的第二最大宽度和增强构件48的第二横向尺寸Z。这样,增强构件48就可以被保持在辐孔76中。
每个增强构件48包括一对弯曲的侧面88,它们大体沿增强构件48的纵向延伸。第一横向尺寸Y(在图15中标出)在一对弯曲的侧面88之间测量。横向尺寸Y最好与辐条孔76的尺寸相同或比其略小。更具体一些,横向尺寸Y(在图15中标出)最好约为6.0mm±0.05mm。易言之,弯曲的侧面88最好在一假想的圆或圆柱体上形成,其直径约为6.0mm±0.05mm。因此,横向尺寸Y可以认为是此假想的圆或圆柱体的直径。由于这种结构,增强构件48可以如图10和11所示连同结合在其上的辐条22的外端部分40被插入辐条孔76中。
如同在图15中最清楚地看到的那样,弯曲的侧面88基本由一对弯曲的第一侧面段88a和一对弯曲的第二侧面段88b形成,该第一侧面段在第一部分88的外周边上形成,该第二侧面段在第二部分82上形成。第一部分80的最大宽度最好约为6.0mm(±0.05mm或-0.01mm)。因此,第一部分80的最大宽度可略大于第一横向尺寸Y。因此,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部分80不一定要有完整的圆柱形外周表面,而是有一对弯曲的第一侧面段88a。易言之,除去有一对弯曲的第一侧面段88a外,第一部分80的外周表面基本是圆柱形的。另一方面,辐条孔76最好为圆孔。自然,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都会明白,辐条孔76和增强构件48可以采用各种形状和尺寸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弯曲的侧面88基本是凸出的弯曲表面,它在增强构件48的第一和第二部分80和82的一对轴向表面90和92之间延伸,以形成几对平行的边缘。具体些说,第一边缘91在端面90处形成,第二边缘93a和93b在倚靠段86a和86b处形成,而第三边缘95则在端面92处形成。
每个增强构件48最好有一穿过它延伸的辐条孔84,并且如上所述在辐条孔84中接纳一根辐条22。在此实施例中,每个增强构件48的每个辐条孔84的横截面是非圆形的。
增强垫圈48的辐条孔84要如此设计,以使辐条22能自由地从其穿过,在所示实施例中。辐条22的中间部分42的截面是椭圆形。因此,辐条孔84有沿纵向延伸的槽94,它加大了辐条孔84的有效直径或宽度,以允许辐条22的中间部分42从其穿过。
在第一台阶部分80的轴向表面上形成一带斜坡的切口或缺口96。此缺口96容纳辐条22的外端部分40的弯曲段47。缺口96的位置最好离开槽90约135°。这样,当辐条22的弯曲段47座落在缺口96中时,就限制了辐条22在辐条孔84中的移动。缺口96要布置成使中间部分42基本与弯曲的侧面88和边缘93a与93b平行。
在装配自行车轮12时,首先将增强构件48放在辐条22的外端部分40上。具体些说,首先将辐条22的内端部分44插入增强构件48的辐条孔84中。以后,转动辐条22,以使椭圆形的中间部分42的宽度较大的部分与槽94对齐,以致辐条22的中间部分42可穿过增强构件48的辐条孔84。一旦辐条22的中间部分42穿过增强构件48的辐条孔84,则辐条22就可进一步在辐条孔84中旋转。以后,辐条22的弯曲段47就座落在缺口96中,而辐条22的头部49则与增强构件48的第二台阶部分82的轴向表面92接合。
现在,在其上装有增强构件48的辐条22就可以装在轮缘24中。具有增强构件48的辐条22的外端部分40要以一角度(第一取向)如此插入轮缘24的辐条固定段66的辐条孔76中,以使增强构件48可完全穿过辐条孔76。一旦辐条22的外端部分40和垫圈48已经完全进入轮缘24的内部区域A,增强构件48的第一台阶部分80就座落在轮缘24的辐条孔76中(朝第二取向移动)。辐条孔76最好略大于台阶部分80的最大宽度或与之有同样的尺寸,以使垫圈48或松松地被接纳在辐条孔76中或通过过盈配合被牢固地接纳在其中。
现在,辐条22的内端部分44就被插入轮缘20的孔34和槽38中。辐条螺纹套管或螺母46也插入孔34和槽38中,并拧在辐条22的内端部分44上。以后就调节辐条22中的张力,以使轮缘24正确地绕轮毂20定位。现在就可按传统的方式通过轮毂20将轮子12装在自行车的车架上。不过,由于上述构形,为了修理或更换辐条22,不一定要取下无内胎轮胎26。第二实施例
现在参看图20,它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候选的轮缘124。轮缘124与第一实施例的轮缘24基本相同,只是将轮缘124的形状略作修改。更具体一些,轮缘124与第一实施例的轮缘24相同,只是轮缘124包括一对相同的环形段165。考虑到轮缘24与124之间的相似性,轮缘124的下列描述将主要集中在其差别上。因此,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从此公开内容都会明白,轮缘24的大部分描述也适用于轮缘124的描述。
轮缘124基本包括一对环形侧面部分150、一外环形部分152和一内环形部分154。环形侧面部分150和外环形部分152与第一实施例的环形侧面部分50和外环形部分52相同,这样,此处不拟详细讨论或示出环形侧面部分150和外环形部分152。内环形部分154是第一实施例的内环形部分54的略作修改的变型。更具体一些,此第二实施例的内环形部分154包括一内环形段164、一对环形辐条固定段166和一对凹入的环形段165。凹入的环形段165将辐条固定段166连至内环形段164上。辐条固定段166包括许多辐条孔176,该孔用于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在其中接纳辐条22的外端40,连同增强构件或垫圈48。易言之,此第二实施例的内环形段154与第一实施例的内环形段54相同,只是有相同的环形段165存在。这样,此第二实施例的轮缘124在此处不拟进一步详细讨论或示出。第三实施例
现在参看图21,它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候选的轮缘224,轮缘224与第一实施例的轮缘24基本相同,只是将轮缘224的形状略作修改。具体些说,轮缘224与第一实施例的轮缘24相同,只是轮缘224为一深轮缘,其中,轮缘高度大于轮缘宽度(如同在剖面中看出的那样),有一弯曲的内环形段。考虑到轮缘24与224之间的相似性,轮缘224的下列描述将主要集中在其差别上。因此,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从此公开内容都会明白,轮缘24的大部分描述也适用于轮缘224的描述。
轮缘224基本包括一对环形侧面部分250、一外环形部分252和一内环形部分254。环形侧面部分250和外环形部分252与第一实施例的环形侧面部分50和外环形部分52相同。这样,此处不拟详细讨论或示出环形侧面部分250和外环形部分252。内环形部分254是第一实施例的内环形部分54的略作修改的变型。更具体一些,此第三实施例的内环形部分254包括一弯曲的内环形段264和一对从内环形段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辐条固定段266。辐条固定段266通过过渡曲线与弯曲的内环形段264相连,以形成一基本平滑的U字形构件。辐条固定段266包括许多辐条孔276,该孔用于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在其中接纳辐条22的外端40,连同增强构件或垫圈48。易言之,此第三实施例的内环形段254与第一实施例的内环形段54相同,只是内环形段264为弯曲的U字形段。这样,此第三实施例的轮缘224在此处不拟进一步详细讨论或示出。第四实施例
现在参看图22,它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候选的轮缘324的一部分。轮缘324与第一实施例的轮缘24基本相同,只是将轮缘324的形状略作修改。更具体一些,轮缘324与第一实施例的轮缘24相同,只是轮缘324的靠外部分324的形状作了修改。考虑到轮缘24与324之间的相似性,轮缘324的下列说明将主要集中在其差别上。因此,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从此公开内容都会明白,轮缘24的大部分描述也适用于轮缘324的描述。此外,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都会明白,轮缘324的靠外部分可以按需要和/或要求分别与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的轮缘24、124和224一起使用。
轮缘324基本包括一对环形侧面部分350、一外环形部分352和一内环形部分(未示出)。环形侧面部分350和外环形部分352是第一实施例的环形侧面部分50和外环形部分52的修改后的变型。轮缘324的内环形部分(未示出)最好与第一实施例的内环形部分54相同。这样,轮缘324的内环形部分(未示出)在此处不作详细讨论或示出。自然,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都会明白,此第四实施例的环形侧面部分350和外环形部分352可以按需要和/或要求分别与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的内环形部分154和254一起使用。
环形侧面部分350基本包括一对环形肋351a和一对环形弯曲段351b,以形成一对相反地朝向的制动表面360a、一对相对的轮胎支承表面360b和一对倚靠表面360c。环形弯曲段351b相对于环形侧面部分350成一角度,以形成一对环形弯曲的外角360d。弯曲的外角360d代替第一实施例的尖锐的外角60d。轮胎支承表面360b是第一实施例的轮胎支承表面60b的略作修改的变型。更具体一些,轮胎支承表面360b相对于轮缘324的中间平面P2成约5°的倾斜角。
此第四实施例的外环形部分包括一对环形外角362a、一对环形倾斜表面362b、一对环形过渡内角362c和一弯曲的连接表面362d。环形倾斜表面362b最好相对于经过外角362a的假想直线成一约为17°的角度V。弯曲的连接表面362d为一下凹的弯曲表面,并有一约为9.5mm的曲率半径R3。过渡内角362c最好为凸出的弯曲表面,它以平滑的方式将环形倾斜表面362b连至弯曲的连接表面362d上,没有任何突然的方向变化。弯曲的连接表面362d最好有一位于平面P2上的中点C2,距离经过环形侧面部分350的外周边的假想直线L4约9.5mm。这样,中点C2最好与假想直线L3隔开约3.2mm的距离D4。假想直线L4最好沿经向向外与假想直线L3隔开一约为4.5~6.5mm的距离D5。更具体一些,在此第四实施例中,假想直线L4最好沿径向向外与假想直线L3隔开一约6.3mm的距离D5。因此,通过环形侧面部分350和外环形部分352形成一环形轮胎接纳凹座。易言之,此第四实施例的轮缘324与第一实施例的轮缘24相同,只是环形侧面部分350和外环形部分352的形状略作修改。这样,此第四实施例的轮缘324在此处不拟进一步详细讨论或示出。第五实施例
现在参看图23~25,它们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候选的自行车轮12′,该车轮具有候选的前轮毂20′、二十根带增强构件48的切向辐条22和轮缘24′。轮缘24′与第一实施例的轮缘24基本相同,只是辐条孔的构形作了修改,以便与修改的轮毂20′一起使用。更具体一些,轮毂24′包括沿周向错开的轮条孔对26′,而不是第一实施例24的沿周向对齐的辐条孔对76。轮缘24′设计成用于20根辐条22。考虑到轮缘24和24′之间的相似性,轮缘24′的下列说明将主要集中在其差别上。
虽然轮子12′为前轮,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从此公开内容将会明白,与自行车轮12′的结构有关的描述,适用于自行车前轮或自行车后轮。此外,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将会明白,轮缘24′可以按需要和/或要求采用多于或少于20根辐条和/或径向辐条。最后,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从此公开内容将会明白,轮缘24的大部分描述也适用于此第五实施例的轮缘24′的描述。
轮缘24′基本包括一对环形侧面部分50′、一外环形部分52′和一内环形部分54′。环形侧面部分50′和外环形部分52′与第一实施例的环形侧面部分50和外环形部分52相同。这样,环形侧面部分50′和外环形部分52′不拟在此详细讨论或示出。内环形部分54′为第一实施例的内环形部分54的略作修改的变型。更具体一些,此第五实施例的内环形部分54′包括一对内环形段64′和一对环形辐条固定段66′。辐条固定段66′包括许多沿周向布置的辐条孔76′。
此第五实施例的辐条孔76′与第一实施例的辐条孔76相同,只是相对的辐条孔对76′沿周向彼此错开。辐条孔76′的形状做成用于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在其中接纳辐条22的外端40,连同增强构件或垫圈48,轮缘24′的这种构形是为具有20根切向辐条22的前轮毂20′设计的。易言之,轮毂20′有一对互相隔开的辐条固定法兰,每个法兰有五个辐条固定地点32′。每个辐条固定地点上结合两根辐条22。这种类型的轮毂是比较传统的。这样,轮毂20′在此处不拟详细讨论。易言之,此第五实施例的轮缘24′与第一实施例的轮缘24相同,只是辐条孔76′的构形(或布置)略作修改。这样,此第五实施例的轮毂24′在此处不拟进一步详细讨论或说明。
此处所用的表示程度的词如“基本”、“大约”、“左右”指的是修改的项目的合理偏差量,以使最终结果不会有大的改变。如果该偏差不否定该词所修改的含义,这些词应当被解释为包括修改项目的至少±5%的偏差。
虽然只挑选了所选择的实施例,以说明本发明,但是,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从此公开内容都会明白,在此可以作出各种改变与改进而不脱离本发明的如权利要求书所规定的范围。此外,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前述描述仅仅是为了说明而提供的,并不限制如 所规定的本发明及其相当物。
Claims (37)
1.一自行车轮缘,它包括:
第一和第二环形侧面部分,它具有第一和第二肋,以形成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胎支承表面;
一外环形部分,它在上述第一和第二环形侧面部分之间延伸,以形成第一和第二外角,上述外环形部分包括第一和第二环形倾斜表面,该表面具有在其间延伸的弯曲的连接表面,上述第一和第二环形倾斜表面从上述第一和第二外角沿径向向内延伸至上述弯曲的连接表面;以及
一辐条固定部分,它刚性地与上述第一和第二环形侧面部分和上述外环形部分结合,
上述第一和第二环形倾斜表面相对于经过上述第一和第二外角的假想直线成3°~17°左右的角。
2.如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弯曲的连接表面为一沿轴的方向下凹的弯曲表面,具有5.0mm左右的曲率半径。
3.如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第一和第二环形倾斜表面相对于上述第一假想直线成10°左右的角。
4.如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弯曲的连接表面为一沿轴的方向下凹的弯曲表面,具有在其相反端形成的第一和第二过渡内角。
5.如权利要求4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第一和第二过渡内角由凸出的弯曲表面形成,该表面以平滑的方式将上述下凹的弯曲连接表面连至上述第一和第二环形倾斜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5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第一和第二环形倾斜表面相对于上述第一假想直线成10°左右的角。
7.如权利要求5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第一假想直线与经过上述第一和第二环形侧面部分的外周边缘的第二假想直线隔开约4.5~6.5mm。
8.如权利要求7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第一假想直线与上述第二假想直线隔开约5.85mm。
9.如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第一和第二环形倾斜表面是直的表面。
10.如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每个上述第一和第二环形倾斜表面在上述弯曲的连接表面与上述第一和第二外角之间分别有3.39mm左右的长度。
11.如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弯曲的连接表面有一中点,它与经过上述第一和第二外角的假想直线隔开约3.85mm。
12.如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除去用于在其中接纳阀的一部分的单个的阀孔外,上述外环形部分没有孔。
13.一自行车轮缘,它包括:
第一和第二环形侧面部分,它具有第一和第二肋,以形成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胎支承表面;
一外环形部分,它在上述第一和第二环形侧面部分之间延伸,以形成第一和第二外角,上述外环形部分包括第一和第二环形倾斜表面,该表面具有在其间延伸的弯曲的连接表面;以及
一内环形部分,它沿上述第一和第二环形侧面部分和上述外环形部分的径向向内延伸,以形成一环形的中空区,上述内环形部分有许多在其中形成的沿周向布置的辐条孔,
上述外环形部分有至少一个孔,但是小于辐条孔的数目的一半。
14.如权利要求13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除去用于在其中接纳阀的一部分的上述孔外,上述外环形部分没有孔。
15.如权利要求13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弯曲的连接表面为一沿轴的方向下凹的弯曲表面,具有5.0mm左右的曲率半径。
16.如权利要求13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第一和第二环形倾斜表面相对于经过上述第一和第二外角的第一假想直线成3°~17°左右的角。
17.如权利要求16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第一和第二环形倾斜表面相对于上述第一假想直线成10°左右的角。
18.如权利要求16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第一假想直线与经过上述第一和第二环形侧面部分的外周边缘的第二假想直线隔开约4.5~6.5mm。
19.如权利要求18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第一假想直线与上述第二假想直线隔开约5.85mm。
20.如权利要求13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弯曲的连接表面为一沿轴的方向下凹的弯曲表面,具有在其相反端形成的第一和第二过渡内角。
21.如权利要求20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第一和第二过渡内角由凸出的弯曲表面形成,该表面以平滑的方式将上述下凹的弯曲连接表面连至上述第一和第二环形倾斜表面上。
22.如权利要求13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弯曲的连接表面有一中点,它与经过上述第一和第二外角的假想直线隔开约3.85mm。
23.如权利要求13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内环形部分包括第一和第二相反朝向的辐条固定段和一内环形段,该辐条固定段有许多在其上形成的辐条孔,该内环形段结合在上述第一和第二辐条固定段上。
24.如权利要求23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内环形部分包括第一和第二凹入的环形段,该环形段分别将上述第一和第二辐条固定段连至上述内环形段上。
25.如权利要求23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在上述第一辐条固定段上形成的辐条孔沿周向与各自在上述第二辐条固定段上形成的辐条孔对齐。
26.如权利要求23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在上述第一辐条固定段上形成的辐条孔沿周向与各自在上述第二辐条固定段上形成的辐条孔错开。
27.如权利要求13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辐条孔与上述内环形部分的最靠内的径向边缘沿径向向外隔开一段距离。
28.如权利要求13的自行车轮缘,它进一步包括:
许多在上述辐条孔中结合的辐条。
29.如权利要求28的自行车轮缘,它进一步包括:
与上述许多辐条结合的轮毂。
30.一自行车轮缘,它包括:
第一和第二环形侧面部分,它具有用以形成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胎支承表面的第一和第二外肋,以及第一和第二内弯曲段;
一外环形部分,它在上述第一和第二环形侧面部分之间延伸,以形成第一和第二外角;和
一内环形部分,它具有有一径向长度的第一和第二辐条固定段,和一在上述第一和第二辐条固定段之间延伸的内环形段,上述第一和第二辐条固定段从上述第一和第二内弯曲段沿径向向内延伸,以使上述第一和第二辐条固定段与上述第一和第二侧面部分错开,上述第一和第二辐条固定段包括许多沿周向布置的辐条孔,该孔有大于上述第一和第二辐条固定段的上述径向长度的一半的径向长度。
31.如权利要求30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第一和第二内弯曲段有成一角度的段,该段与上述第一和第二侧面部分形成第一和第二尖锐的外环形角。
32.如权利要求30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除去用于在其中接纳阀的一部分的单个的阀孔外,上述外环形部分没有孔。
33.如权利要求30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外环形部分包括第一和第二环形倾斜表面,有一弯曲的连接表面在其间延伸。
34.如权利要求33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第一和第二环形倾斜表面相对于经过第一和第二外角的第一假想直线成一3°~17°左右的角。
35.如权利要求30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内环形部分包括第一和第二凹入的环形段,该环形段分别将上述第一和第二辐条固定段连至上述内环形段上。
36.如权利要求30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在上述第一辐条固定段上形成的辐条孔沿周向与各自在上述第二辐条固定段上形成的辐条孔对齐。
37.如权利要求30的自行车轮缘,其特征为,
上述在上述第一辐条固定段上形成的辐条孔沿周向与各自在上述第二辐条固定段上形成的辐条孔错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09/793,973 | 2001-02-28 | ||
US09/793,973 US6568766B1 (en) | 2001-02-28 | 2001-02-28 | Bicycle rim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73056A true CN1373056A (zh) | 2002-10-09 |
CN1184087C CN1184087C (zh) | 2005-01-12 |
Family
ID=25161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114297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4087C (zh) | 2001-02-28 | 2001-12-06 | 自行车轮缘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568766B1 (zh) |
EP (1) | EP1236586B1 (zh) |
JP (1) | JP3686043B2 (zh) |
CN (1) | CN1184087C (zh) |
CZ (1) | CZ2002679A3 (zh) |
DE (1) | DE60126475T2 (zh) |
TW (1) | TW552205B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48719C (zh) * | 2003-05-07 | 2009-10-14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轮圈 |
CN100594139C (zh) * | 2003-05-07 | 2010-03-17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轮缘 |
CN1603142B (zh) * | 2003-05-07 | 2010-06-16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轮缘 |
CN102343766A (zh) * | 2010-07-27 | 2012-02-08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的轮圈 |
CN102632763A (zh) * | 2011-02-14 | 2012-08-15 | 禧玛诺零件(马)私人有限公司 | 自行车轮缘 |
TWI656985B (zh) * | 2018-10-08 | 2019-04-21 | 李世鵬 | 複合材輪圈 |
CN110884294A (zh) * | 2018-09-07 | 2020-03-17 | 大越杰乐国际有限公司 | 自行车的轮圈结构 |
CN111313575A (zh) * | 2012-08-31 | 2020-06-19 | 拉彭兰塔理工大学 | 电机 |
CN114670582A (zh) * | 2020-12-24 | 2022-06-28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用轮辋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36849B1 (en) * | 2000-11-20 | 2003-03-25 | Shimano Inc. | Bicycle wheel |
DE60227822D1 (de) * | 2002-11-21 | 2008-09-04 | Campagnolo Srl | Speichenrad für ein Fahrrad |
EP1518717B1 (en) * | 2003-09-27 | 2008-02-13 | Jaanluen Industry Co., Ltd. | Wheel having detachably securing spokes |
EP1557292A1 (en) * | 2004-01-20 | 2005-07-27 | Alex Global Technology Inc. | Bicycle wheel rim with holes formed in sidewalls for passage of spoke fasteners |
US7334846B2 (en) | 2004-10-06 | 2008-02-26 | Koziatek Stanley F | Bicycle wheel rim |
US7431404B2 (en) * | 2005-08-05 | 2008-10-07 | Shimano Inc. | Bicycle having annular sealing member |
DE102005053799A1 (de) * | 2005-11-09 | 2007-05-10 | Dt Swiss Ag | Felg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Felge |
ITMI20072232A1 (it) | 2007-11-26 | 2009-05-27 | Campagnolo Srl | Cerchio per ruota di bicicletta e ruota di bicicletta comprendente tale cerchio |
US20090322145A1 (en) * | 2008-06-25 | 2009-12-31 | Damon Rinard | Spoked bicycle wheel assembly with non-perforated rim |
ES2350022B1 (es) * | 2008-08-06 | 2011-11-08 | Montajes Y Radiados, S.A | Rueda sin camara para motocicletas y/o bicicletas. |
US7874625B2 (en) * | 2008-09-04 | 2011-01-25 | Trek Bicycle Corporation | Bicycle wheel assembly having dissimilar lateral spoke lacings |
TWI379779B (en) * | 2008-12-04 | 2012-12-21 | Tzusing Tho | Rim for racing bike |
TW201228875A (en) * | 2011-01-12 | 2012-07-16 | Chang-Xuan Qiu | Light-weight composite material rim structure of high-rigidity bicycl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126222A (en) * | 1936-07-08 | 1938-08-09 | Frank W Schwinn | Metal wheel rim |
FR2351803A1 (fr) | 1975-07-04 | 1977-12-16 | Gormand Bruno | Jante de bicyclette |
DE3009080C2 (de) * | 1980-01-30 | 1983-02-03 | Schweizerische Aluminium AG, 3965 Chippis | Verbund-Druckgießen von Fahrzeugradkörpern sowie Druckgießmaschine dafür |
DE3234803A1 (de) | 1982-09-20 | 1984-03-22 | Continental Gummi-Werke Ag, 3000 Hannover | Luftbereiftes fahrzeugrad insbesondere fuer fahrraeder |
JPS6012315A (ja) | 1983-06-30 | 1985-01-22 | Yamaha Motor Co Ltd | ワイヤスポ−ク車輪 |
DE3342608C2 (de) | 1983-11-25 | 1986-04-10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8000 München | Speichenrad,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schlauchlosen Reifen |
FR2693672B1 (fr) | 1992-07-15 | 1994-11-04 | Mavic |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e jante pour cycle et jante réalisée avec ce procédé. |
ES1024028Y (es) | 1993-03-15 | 1994-04-01 | Nadal Aloy | Dispositivo de estanqueidad para ruedas de radios sin camara. |
FR2727356A1 (fr) | 1994-11-30 | 1996-05-31 | Mavic Sa | Jante de velo et roue comprenant une telle jante |
FR2750913B1 (fr) * | 1996-07-12 | 1998-10-09 | Mavic Sa | Procede de percage d'une jante a rayon, jante percee selon le procede, insert adapte pour equiper la jante, et roue notamment de cycle |
US6145938A (en) | 1996-10-11 | 2000-11-14 | Dietrich; Rolf | Cycle, tensioned spoked wheel assembly and hub therefor |
JPH10250309A (ja) * | 1997-03-17 | 1998-09-22 | R Thomasberg Paul | 自転車用チューブレスタイヤ及びリム |
US6183047B1 (en) * | 1997-07-18 | 2001-02-06 | Titan Wheel International, Inc. | Wheel rim top cover |
FR2766419B1 (fr) | 1997-07-25 | 1999-10-01 | Mavic Sa | Jante de bicyclette prevue pour un montage tubeless et roue de bicyclette |
US6024413A (en) * | 1997-09-04 | 2000-02-15 | Spencer Technology, Inc. | Bicycle wheel and rim |
ITTO980101A1 (it) * | 1998-02-10 | 1999-08-10 | Campagnolo Srl | Cerchio per ruota posteriore di bicicletta, a raggi |
US6126243A (en) * | 1998-12-29 | 2000-10-03 | Shimano, Inc. | Bicycle wheel |
US6089672A (en) * | 1999-05-27 | 2000-07-18 | Alex Machine Industrial Co., Ltd. | Bicycle wheel rim |
US6145937A (en) | 1999-07-13 | 2000-11-14 | Alex Machine Industrial Co., Ltd. | Bicycle wheel rim |
US6070948A (en) | 1999-08-12 | 2000-06-06 | Alex Machine Industrial Co., Ltd. | Bicycle wheel rim |
US6019149A (en) * | 1999-09-08 | 2000-02-01 | Stringer; Raymond E. | Wheel seal and method |
US6186598B1 (en) * | 1999-10-08 | 2001-02-13 | Alex Machine Industrial Co., Ltd. | Bicycle wheel rim with a rim body having an H-shaped cross-section |
-
2001
- 2001-02-28 US US09/793,973 patent/US6568766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10-26 TW TW090126567A patent/TW55220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12-06 CN CN01142976.3A patent/CN118408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12-21 EP EP01130672A patent/EP1236586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12-21 DE DE60126475T patent/DE60126475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
- 2002-02-22 CZ CZ2002679A patent/CZ2002679A3/cs unknown
- 2002-02-27 JP JP2002051853A patent/JP368604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48719C (zh) * | 2003-05-07 | 2009-10-14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轮圈 |
CN100594139C (zh) * | 2003-05-07 | 2010-03-17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轮缘 |
CN1603142B (zh) * | 2003-05-07 | 2010-06-16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轮缘 |
CN102343766A (zh) * | 2010-07-27 | 2012-02-08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的轮圈 |
CN102343766B (zh) * | 2010-07-27 | 2014-07-02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的轮圈 |
CN102632763A (zh) * | 2011-02-14 | 2012-08-15 | 禧玛诺零件(马)私人有限公司 | 自行车轮缘 |
CN111313575A (zh) * | 2012-08-31 | 2020-06-19 | 拉彭兰塔理工大学 | 电机 |
CN110884294A (zh) * | 2018-09-07 | 2020-03-17 | 大越杰乐国际有限公司 | 自行车的轮圈结构 |
TWI656985B (zh) * | 2018-10-08 | 2019-04-21 | 李世鵬 | 複合材輪圈 |
CN114670582A (zh) * | 2020-12-24 | 2022-06-28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用轮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Z2002679A3 (cs) | 2002-10-16 |
DE60126475T2 (de) | 2007-11-29 |
JP3686043B2 (ja) | 2005-08-24 |
JP2002321501A (ja) | 2002-11-05 |
EP1236586A2 (en) | 2002-09-04 |
EP1236586A3 (en) | 2004-04-14 |
US6568766B1 (en) | 2003-05-27 |
EP1236586B1 (en) | 2007-02-07 |
DE60126475D1 (de) | 2007-03-22 |
TW552205B (en) | 2003-09-11 |
CN1184087C (zh) | 2005-01-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84087C (zh) | 自行车轮缘 | |
CN1168617C (zh) | 自行车轮 | |
CN1289319C (zh) | 自行车轮缘 | |
CN1174876C (zh) | 自行车车轮 | |
CN1182981C (zh) | 带磨损指示器的自行车轮缘 | |
US6196638B1 (en) | Bicycle wheel | |
CN1236936C (zh) | 一种装有辐条的轮毂组件及自行车车轮 | |
CN1275784C (zh) | 盘式制动用的自行车轮毂 | |
US7651172B2 (en) | Hub body of a spoked bicycle wheel | |
CN1590135A (zh) | 自行车轮圈 | |
CN1247407C (zh) | 自行车盘式制动器毂 | |
US6145936A (en) | Spoke wheel for a tubeless tire | |
CN1314263A (zh) | 自行车轮毂 | |
CN1511718A (zh) | 自行车轮圈 | |
CN1868767A (zh) | 自行车轮毂 | |
CN1772516A (zh) | 不充气自行车轮胎 | |
CN1718455A (zh) | 自行车轮毂组件 | |
US6588853B2 (en) | Bicycle rim | |
CN1579818A (zh) | 自行车轮缘 | |
CN1178803C (zh) | 带有加强轮圈的自行车车轮 | |
CN1251893C (zh) | 切向轮辐用的自行车轮毂及自行车车轮 | |
CN1265978C (zh) | 自行车轮毂 | |
CN1205058C (zh) | 带轮辐密封的自行车轮毂 | |
CN1603144A (zh) | 自行车轮缘 | |
AU8733501A (en) | Rim for a bicycle wheel with tubeless tyr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