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49474A - 具有横行系统的叉车 - Google Patents

具有横行系统的叉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49474A
CN1349474A CN00806795.3A CN00806795A CN1349474A CN 1349474 A CN1349474 A CN 1349474A CN 00806795 A CN00806795 A CN 00806795A CN 1349474 A CN1349474 A CN 13494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fork truck
column
car body
m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067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08C (zh
Inventor
延命寺义之
西川豪
神山佳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C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111737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12180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17375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14000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93811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121806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0325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27233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CM Corp filed Critical TC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49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9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0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0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9/00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 B66F9/06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movable, with their loads, on wheels or the like, e.g. fork-lift trucks
    • B66F9/07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F9/07568Steer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7/00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 B62D7/06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for individually-pivoted wheels, e.g. on king-pins
    • B62D7/14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for individually-pivoted wheels, e.g. on king-pins the pivotal axes being situated in more than one plane transverse to the longitudinal centre line of the vehicle, e.g. all-wheel steering
    • B62D7/15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for individually-pivoted wheels, e.g. on king-pins the pivotal axes being situated in more than one plane transverse to the longitudinal centre line of the vehicle, e.g. all-wheel steering characterised by means varying the ratio between the steering angles of the steered wheels
    • B62D7/1509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for individually-pivoted wheels, e.g. on king-pins the pivotal axes being situated in more than one plane transverse to the longitudinal centre line of the vehicle, e.g. all-wheel steering characterised by means varying the ratio between the steering angles of the steered wheels with different steering modes, e.g. crab-steering, or stee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versing of the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在车体2上设有左右一对前轮3和后轮4的、具有横行系统的叉车1,其中:前轮3和后轮4设计成能分别换向,左右一对前轮3分别与行驶驱动装置21一侧的驱动轴同步连接,两行驶驱动装置21安装在能相对车体2一侧绕纵轴轴心27自如转动地设置的转向件24上,而且设有使转向件转动的转动装置29,在上述车体2的前端一侧设有立柱6,而且在该立柱6一侧设有叉子13。

Description

具有横行系统的叉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能切换到横向行驶状态的横行系统的叉车。
背景技术
以往,具有横行系统的车辆,在大型的输送车、一部分装载机等中能见到,在叉车中存在于伸出式电动车辆中。另外还有相对车辆的运动,立柱和叉子横向安装,处理长物体的侧置式叉车。但是,在配重式的叉车中,除了通常的作业之外,能横行且具有与侧置叉子同样的功能的却不存在。为了使这样的叉车成立,必须控制驱动轮—前轮,使其朝向正横向。
即,图23所示的现有的叉车1,在其车体2的前部设有左右一对前轮(驱动轮)3,同时在后部设有左右一对后轮(换向轮)4,而且,在车体2的前部、在上方设有驾驶室5。在上述车体2的前端部通过车宽方向的连接轴7能前后方向自如转动地安装有在上下方向能自如伸缩的立柱6,同时,使其前后转动的摆缸8设置在车体2和立柱6之间。
上述立柱6由叉车1一侧的左右一对外框9和由该外框9导向自如升降的左右一对内框10构成,而且,在外框9和内框10之间设有提升油缸11。另外,设有由内框10导向能自如升降的提升托架12,而且在该提升托架12上通过上下一对指形杆设有左右一对叉子13。
在上述驾驶室5配设有座椅15和位于该座椅15前方的方向盘16,而且,在上方通过从本体2一侧立设的前管17和后管18配设有顶罩19。再有,在座椅15的后方,在本体2上设有配重20。
但是,上述现有的叉车1,由于左右前轮3由共同的行驶驱动装置进行驱动,所以,不能控制这些前轮3使其朝向正横向,因而不能进行横向行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是能进行通常的叉作业的形式、还具有能控制驱动式的前轮使其朝向正横向的横行系统的叉车。
另外,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在横向行驶时能改变直行的辅助性能和车体(车辆)的行驶方向的横行系统的叉车。
而且,本发明的第3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在横向行驶时能很容易地进行车体的换向的横行系统的叉车。
再有,本发明的第4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是使立柱位于左右前轮之间的形式、又具有能使前轮换向的横行系统的叉车。
为了达到上述第1目的,本发明的具有横行系统的叉车,其特征是:在车体上设有能分别进行换向的左右一对前轮和后轮,左右一对前轮,分别与行驶驱动装置一侧的驱动轴同步连接,两行驶驱动装置安装在能相对车体一侧绕纵轴轴心自如旋转地设置的转向件上,而且设有使转向件进行转动的转动装置,在上述车体的前端一侧设有立柱,而且在该立柱一侧设有叉子。
根据上述本发明,在通常行驶时,左右前轮以及后轮朝向前后方向。而且,通过操纵提升用操纵杆,能使叉子沿立柱升降运动,进行所期望的叉作业。在从通常行驶时的状态向横向行驶的状态切换时,首先使转动装置动作,使转向件绕纵轴轴心转动,由此能使前轮相对车体换向(换成正横状)。在此,由于前轮与各行驶驱动装置是一体的,所以,能很容易地平稳地进行换向。这样一来,在将前轮换成正横状之后,通过用行驶驱动装置驱动前轮正反向旋转,能使叉车左右横向行驶,此时,后轮由于是转向小轮的形式,所以能跟随着换向,或后轮能与前轮一样,强制地进行换向。
这样一来,本发明就既是能进行通常的叉作业的形式,又能控制驱动式的前轮使其朝向正横状、进行横向行驶,例如能通过叉子很容易地进行长物体的输送。
为了达到上述第2目的,本发明的具有横向系统的叉车的第1实施例,其特征是:转动装置的结构是:由共同的工作装置使两转向件向相互相反的方向转动。
根据该第1实施例,在从通常行驶时的状态向横向行驶的状态切换时,由于使转动装置的共同的工作装置工作,使两转向件绕纵轴轴心向相互相反的方向转动,所以能使前轮相对车体进行换向(换成正横状)。这样一来,在将前轮换成正横状之后,由行驶驱动装置控制前轮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旋转,由此能使叉车左右横向行驶。
再有,在进行横向行驶时,即,在使两前轮相对车体换向的横行模式时,通过使工作装置稍微动作一点、使两前轮小角度向内或向外换向,由此能很容易地修正由于路面状况或重量平衡而引起的直行性的偏差。而且,通过使两前轮向内外换向,在横向行驶时,能多少改变一些叉车的行驶方向,或在横向行驶时也能转向。
另外,本发明的具有横行系统的叉车的第2实施例,其特征是:转动装置由以下部分构成:相对纵轴轴心位于前后方向的相互相反方向上的转向件一侧的连接部;可以相对转动地连接在这些转向件一侧的连接部之间的车宽方向的连杆体;使该连杆体在车宽方向移动的工作装置。
根据该第2实施例,通过用工作装置使连杆体在车宽方向上移动,能很容易且可靠地使前轮相对车体换向。
为了达到上述第3目的,在本发明的具有横行系统的叉车的第3实施例,其特征是:其结构为:在由转动装置使转向件进行了转动时,为横向的两驱动轮在前后方向上变位(位移)。
根据该第3实施例,由于在将驱动轮换成正横状之后,由行驶驱动装置控制驱动轮旋转,即,控制左右驱动轮旋转,使其旋转方向和转速相同,所以,能使叉车左右横向行驶。而且,由于为正横状的两驱动轮在前后方向上变位,所以,在进行横向行驶时,通过操纵杆的操作等,仅靠使两驱动轮左右具有转速差就能将向左右的转向力作用在车体上,因而,在车长方向(前后方向)上能很容易地一边换向一边进行横向行驶,而且,能很容易地修正由于路面状况或重量平衡而引起的直行性的偏差。
为了达到上述第4目的,本发明的具有横行系统的叉车的第4实施例,其特征是:在车体的前端一侧,在左右前轮之间,通过相对前轮在上方且处于车宽方向上的连接轴,安装能在前后方向自如转动的立柱,而且,使其进行前后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设置在车体和立柱之间,在由该转动驱动装置使立柱转动时,该立柱的下部移动到前轮换向不干涉的位置。
根据该第4实施例,在通常行驶时,叉车处于立柱立起的姿势,其下部一侧位于左右前轮之间,所以,前伸也不会变长。从通常行驶时的状态向行驰横向状态的切换,在由旋转驱动装置的作用、使立柱绕连接轴转动(倾斜运动)、使其下部移动到前轮换向不干涉的位置之后,能使前轮相对车体进行90度换向(换成横向),而且,通过旋转驱动装置的逆动作,能使立柱绕连接轴转动,返回到立起状的姿势。这样一来,叉车能无任何障碍地、平稳地进行换向,而且,前伸也不会变大,能进行横向行驶。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是具有横行系统的叉车的通常行驶时的侧视图。
图2是具有同一横行系统的叉车的前轮部分的局部剖切的主视图。
图3是具有同一横行系统的叉车的通常行驶时的简略俯视图。
图4是具有同一横行系统的叉车的横向行驶时的简略俯视图。
图5所示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是具有横行系统的叉车的通常行驶时的侧视图。
图6是具有同一横行系统的叉车的前轮部分的局部剖切的主视图。
图7是具有同一横行系统的叉车的通常行驶时的简略俯视图。
图8是具有同一横行系统的叉车的横向行驶时的简略俯视图。
图9所示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是具有横行系统的叉车的侧视图。
图10是具有同一横行系统的叉车的前轮部分的局部剖切的主视图。
图11是具有同一横行系统的叉车的横行工作部的俯视图。
图12是具有同一横行系统的叉车的通常行驶时的简略俯视图。
图13是具有同一横行系统的叉车的横向行驶时的简略俯视图。
图14是具有同一横行系统的叉车的调整横向行驶时的简略俯视图。
图15所示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是具有横行系统的叉车的侧视图。
图16是具有同一横行系统的叉车的前轮部分的局部剖切的主视图。
图17是具有同一横行系统的叉车的前轮部分的俯视图,(a)是向前行驶时的状态,(b)是横向行驶时的状态。
图18是具有同一横行系统的叉车的简略俯视图,(a)是向前行驶时的状态,(b)是横向行驶时的状态。
图19是具有同一横行系统的叉车的横向行驶时的简略俯视图,(a)是后部一侧换向时的状态,(b)是前部一侧换向时的状态。
图20是具有同一横行系统的叉车的简略俯视图,(a)是向前行驶时的状态,(b)是横向行驶时的状态。
图21所示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是具有横行系统的叉车的通常行驶时的侧视图。
图22是具有同一横行系统的叉车的横向行驶时的侧视图。
图23所示是现有的例子,是叉车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依据图1~图4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进行说明。
而且,在第1实施例,对于与上述现有例子(图23)相同的构件或大致相同的构件标相同的标号,且省略其详细说明。即,1是叉车,2是车体,3是前轮(驱动轮),4是后轮(换向轮),5是驾驶室,6是立柱,7是连接轴,8是摆缸,9是外框,10是内框,11是提升油缸,12是提升托架,13是叉子,15是座椅,16是方向盘,17是前管,18是后管,19是顶罩,20是配重。
左右一对前轮3和左右一对后轮4设计成能分别相对车体2换向至90度(能换向至正横状)。即,左右一对前轮3,由于其轮辋3A通过连接件23分别直接安装在液压马达(行驶驱动装置的一个例子)21的旋转法兰(驱动轴的一个例子)22上,所以同步连接在液压马达21一侧。
而且,液压马达21的固定件横向安装在倒L字状的转向件24的纵板部分上。另外,转向件24的横板部分,设计成通过轴承25和纵轴26能相对车体2一侧绕纵轴轴心27自如转动。此时,纵轴轴心27位于前轮3的正上部分。左右转向件24由连杆28等连接着,而且,能由共同的转向油缸(转动装置的一个例子)29进行转动,因而左右前轮3能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换向,使其朝向正横状。
在上述车体2一侧设有发动机30,同时设有由该发动机30驱动的一对液压泵31。而且,为了使每个液压泵31分别与一个液压马达21相对应,即,为了使其为双泵双马达的液压驱动系统(HST系统),通过管路(液压软管等)32连通对应的液压泵31和液压马达21。
左右一对后轮4,其轮辋4A能自如空转地分别安装在转向件34的纵板部分上。另外,转向件34的横板部分设计成能通过轴承35和纵轴36,相对车体2一侧自如地绕纵轴轴心37转动。此时,纵轴轴心37位于后轮4的正上部分。即,左右一对后轮4用转向小轮形式构成,以使其以能跟随换向。
以下对上述第1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1或图2的实线、以及图3表示通常的行驶时的状态。此时,左右前轮3以及左右后轮4朝向前后方向。这样的叉车1,坐在驾驶室5的座椅15上的驾驶员通过操纵方向盘16能行驶、运动。
而且,通过操纵提升用操纵杆、使提升油缸11动作,能使叉子13通过提升托架12沿立柱6升降运动,因而能进行所希望的叉作业。另外,通过操纵摆动用操纵杆、使摆缸8动作,能使立柱6绕连接轴7转动(倾倒),因而能通过提升托架12改变叉子13的姿势。
在从这样的通常行驶时的状态向横向行驶的状态切换时,首先,操纵操纵杆式的横行模式开关(图未示),通过使操纵杆倾斜,使转向油缸29动作,通过连杆28使转向件24绕纵轴轴心27转动,因此能象图1或图2的假想线、以及图4所示的那样,使前轮3换成相对车体2成90度状(换向成正横状)。
因此,由于前轮3与各油缸21是一体的,所以,其90度状的换向能很容易地平稳进行,再有,由于纵轴轴心27位于前轮3的正上部分,所以,前轮3等能做得很紧凑,能进行90度状的换向。
这样一来,由传感器感知前轮3进行了换向,即感知前轮3换成了正横状,使指示灯亮,由此可变成横行模式。因此,通过在驾驶室5中的正、反向控制,使来自由发动机30驱动的一对液压泵31的压力油通过管路32供给到对应的液压马达21,由此驱动前轮3正反向旋转,因而能使叉车1左右横向行驶。此时,转向小轮形式的左右一对后轮4能跟随着换向。
这样一来,由于能进行横向行驶,所以,用叉子13能很容易地进行长物体的输送。尚且,通过使操纵杆前后倾斜、使转向油缸29做微小的动作、对前轮3的角度进行微调,能很容易地进行横向行驶时的直行性的修正。
另外,由于作为一种叉车1的驱动形式,采用了双泵双马达的液压驱动系统,所以,上述通常行驶时的转向,是通过控制前轮3的旋转方向、转速差来进行的,而在进行横向行驶时,由电气系统使该转向系统停止工作。
以下,依据图5~图8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进行说明。
而且,在第2实施例,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例(图1~图4)相同的构件或大致相同的构件标相同的标号,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左右一对前轮3,由于其轮辋3A通过连接件23分别直接安装在电动马达(行驶驱动装置的另一个例子)41的旋转法兰(驱动轴)42上,所以同步连接在电动马达41一侧。在上述车体2一侧搭载有电池43,同时在该电池43上附设有控制器44。而且,来自控制器44的电缆45分别连接在上述电动马达41上。
以下,对上述第2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5或图6、以及图7所示是通常行驶时的状态。此时,左右前轮3以及左右后轮4朝向前后方向。因此,将电池43的电力在用控制器44进行控制之后,通过电缆45分别供给到电动马达41,由此驱动前轮3正反向旋转,能使叉车1前后行驶运动。
在从这样的通常行驶时的状态向横向行驶状态切换时,能像图5或图6的假想线、以及图8所示的那样,使前轮3换成相对车体2成90度伏(换成正横状)。在此,由于前轮3与各电动马达41是一体的,所以,其90度状的换向能很容易地平稳进行。
这样一来,由传感器感知前轮3进行了换向,使指示灯亮,由此可变成横行模式。因此,在将电池43的电力用控制器44进行控制之后,通过电缆45分别供给到电动马达41,由此驱动前轮3正反向旋转,因而能使叉车1左右横向行驶。
以下,依据图9~图14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进行说明。
而且,在第3实施例,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例(图1~图4)相同的构件或大致相同的构件标相同的标号,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其结构为设有使转向件24转动的转动装置50,该转动装置50由共同的工作装置使两转向件24向相互相反的方向转动。即,在两转向件24的横板部分上分别设有纵销(转向件一侧连接部的一个例子)51,此时,两纵销51相对纵轴轴心27位于前后相互相反的方向。
而且,配设有车宽方向的连杆体52,该连杆体52的两端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在上述纵销51上。使上述连杆体52向车宽方向移动的转向用油缸(工作装置的一个例子)53设置在连杆体52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和车体2之间。由以上的51~53构成转动装置50的一个例子。
后轮54是左右一对并列的形式,各轮辋54A能自如空转地安装在共同的转向件55的纵板部分上,另外,转向件55的横板部分,设计成通过轴承56和纵轴57能相对车体2一侧自如地绕纵轴轴心58旋转。此时,纵轴58位于两后轮54之间的中央部分。即,后轮54以转向小轮的形式能跟随着换向。
以下,对上述第3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9或图10的实线、图11(a)以及图12所示是通常行驶时的状态。此时,由于转向用油缸53收缩,连杆体52在其收缩的方向上移动,所以,左右前轮3以及后轮54朝向前后方向。
在从这样的通常行驶的状态向横行行驶状态切换时,首先,操作操纵杆式的横行模式开关(图未示),通过使操纵杆倾斜而使转向用油缸53伸出。因此,连杆体52向伸出的方向移动,随着连杆体52的移动,使转向件24绕纵轴轴心27转动。
此时,由于连杆体52配置成相对左右前轮3成交叉状,所以,如图9或图10的假想线、图11(b)、以及图13所示,两转向件24在绕纵轴轴心27向相互相反的方向转动之后,使两前轮3换成相对车体2成90度(换成正横状)。
这样一来,在前轮3进行换向之后,使来自由发动机30驱动的一对泵31的压力油通过管路32供给到对应的液压马达21,由此能正反向驱动前轮3,因而能使叉车1左右横向行驶。此时,控制与左右前轮3对应的液压马达21,使其旋转方向相反。尚且,转向小轮形式的左右一对后轮54能跟随着换向。
在进行这样的横向行驶时,即,在使两前轮3换成相对车体2成90度(换成正横状)的横行模式时,通过使转向用油缸53稍微收缩一点,如图14(a)所示,使两前轮3小角度(5度范围)向内换向,或使转向用油缸53稍微伸长一点,如图14(b)所示,使两前轮3小角度(5度范围)向外换向,能很容易地修正由于路面状况或重量平衡引起的直行性的偏差。
而且,由于使两前轮3以小角度(5度的范围)向内、外换向(运动),在横向行驶时,也能使叉车1的行驶方向多少有些变化。另外,如果在结构上是可能的话,通过取两前轮3的换向角度大大地在5度以上,在横向行驶时进行转向也是可能的。
上述第3实施例,作为后轮54,表示是左右一对的并列形式,它也可以是与前轮3同样配置的左右一对后轮54。在这种场合,在左右一对后轮54中也可以是使一个后轮54为控制转向的转向形式,使另一后轮54为转向小轮形式,而且,在切换到横向行驶的状态时,由油缸等强制地使一个后轮54换向。
以下,依据图15~图20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进行说明。
而且,在第4实施例,对与上述第1实施例(图1~图4)相同的构件或大致相同的构件标相同的标号,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液压马达21的固定件横向安装在T字形的转向件60的纵板部分上,另外,转向件60的横板部分设计成通过轴承61和纵轴62能相对车体2一侧绕纵轴轴心63自如地转动。此时,纵轴轴心63相对前轮3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前轮接地轴心64间隔横向的变化量L。
其结构设有使上述转向件60转动的转动装置70,该转动装置70由共同的工作装置使两转向件60向同一方向转动。即,转动装置70具有转向用油缸(共同的工作装置的一个例子)71,该转向用油缸71其本体71a通过纵销72能自如摇动地安装在车体2一侧。另外,活塞杆71b通过纵向的连接销74能自如相对转动地与一侧的固定在转向件60上的连杆73相连接。
而且,从左右纵轴62连设的臂75之间,通过连杆体76和连接销77能相对自如转动地连接着。此时,两连接销77相对纵轴轴心63位于前后方向的同一方向上,因而,在左右前轮3朝向前后方向时,连杆体76相对两前轮3之间的车轮轴心处于平行的状态。
因此,由于转向用油缸71的作用,通过连杆73使一侧的转向件60转动,因此,在使一侧的前轮3绕纵轴轴心63换向、朝向正横状的同时,通过臂75和连杆体76,能使另一侧的前轮3绕纵轴轴心63换向,朝向正横状。即,若由转动装置70、通过共同的转向用油缸71的作用,左右前轮3能向相互相同的方向转动(换向),朝向正横状。由以上71~77等构成转动装置70的一个例子。
以下,对上述第4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15或图16的实线、以及图17、图18或图20(a),其左右一对前轮3以及左右一对后轮4朝向前后方向,因而所示是通常行驶的直行时的状态。此时,转动装置70,由于其转向用油缸71伸出,连杆73向该伸出的方向移动,连杆体76处于平行状态,所以,使左右前轮3朝向前后方向。
如上所述,作为一种叉车1的驱动形式,由于采用了双泵双马达形式的液压驱动系统,所以,通常行驶的直行时的转向,能通过控制两前轮3的旋转方向、转速差来进行。即,如图18(a)的假想线所示,在相对左侧的转速f使右侧的转速F高时,由于其转速差,叉车1进行左转向。这时,左右一对后轮4一边自动地将其行驶方向变换成朝向转向方向,一边跟随着进行转向。而且,右转向,通过使其相对右侧的转速、左侧的转速高,同样能进行转向。
在从这样的通常行驶时的状态向横向行驶状态切换时,首先,操作操纵杆式的横行模式开关(图未示),使转动装置70工作。即,在转动装置70,通过使操纵杆倾斜,使转向用油缸71收缩。因此,在通过连杆73使一侧的转向件60绕纵轴轴心63转动的同时,通过纵轴62、臂75、连杆体76等,使另一侧的转向件60绕纵轴轴心63转动。
此时,由于连杆体76处于平行状态,所以,如图15或图16的假想线、以及图17、图18或图20(b)所示,两转向件60绕纵轴轴心63向同一方向转动,使两前轮3换成相对车体2成90度状(正横状)。而且,由于纵轴轴心63相对前轮接地轴心64具有横向的变位量L,所以,换成90度状(正横状)为横向的两前轮3,将其变位量L的2倍作为横向时的变位量2L,在前后方向上变位。
这样一来,由于前轮3进行90度状的换向,所以可以变成横行模式。因此,通过将来自一对液压泵31的压力油供给到对应的液压马达21,使其正反向驱动前轮3,如图18或图20(b)所示,能使叉车1左右横向行驶。此时,在直线状横向行驶时,控制与左右前轮3对应的液压马达21,使其旋转方向和转速相同。
将在进行这样的横向行驶时的状态,即,使两后轮4换成相对车体2成90度状(正横状)的横行模式时的状态作为中间状态,用传感器等检测该状态下的方向盘16或后轮4的摆角(切れ角),通过改变相对液压控制器的输入和输出,能使两后轮3左右具有转速差、进行换向。
即,如图19(a)所示,在向右侧横向行驶时,在假设右侧的前轮3为大转速F、左侧的前轮3为小转速f时,由于横向行驶时具有变位量2L而引起的两前轮3的转速差,在车体2上作用有向右侧的转向力,能一边向后部一侧换向一边进行向右侧的横向行驶。另外,如图19(b)所示,在向右侧横向行驶时,在假设左侧的前轮3为大转速F、右侧的前轮3为小转速f时,由于横向行驶时具有变位量2L而引起的两前轮3的转速差,在车体2上作用有向左侧的转向力,能一边向前部一侧换向一边进行向右侧的横向行驶。
这样一来,在横向行驶时,由于在两前轮之间产生横向时的变位量2L,所以通过操纵方向盘等,仅使两前轮3左右具有转速差,而将向左右的转向力作用在车体2上,能在车长方向(前后方向)上一边换向一边进行横向行驶,同时,能很容易地修正由于路面状况或重量平衡引起的直行性的偏差。尚且,即使在向左侧横向行驶时,同样也能进行控制。
在上述第4实施例,作为一种转动装置70的工作装置,所示是使用转向用油缸71的形式,但,它也可以是用马达等能进行90度状换向的形式。另外,作为一种转动装置70,所示是将转向用油缸71当作左右共同的工作装置的形式,但它也可以是左右分别设置工作装置的形式。
以下依据图21、图22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进行说明。
而且,在第5实施例,对与上述第1实施例(图1~图4)相同的构件或大致相同的构件标相同的标号,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左右一对前轮3和左右一对后轮4,设计成能分别相对车体2进行90度换向(可以换成横向)。而且,前轮3是驱动轮,还具备90度换向用的工作装置。位于上述车体2的前端一侧的立柱6在立起伏的姿势,其下部一侧位于左右前轮3之间。而且,安装立柱6,使其通过相对前轮3在上方且位于车宽方向的连接轴80,能相对上述车体2自如地前后方向转动。
使该立柱6前后进行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的一个例子—摆缸81,设置在车体2和立柱6之间。而且,其结构为:在用摆缸81使立柱6转动时,该立柱6的下部摇向前方,移动到前轮3换向不干涉的位置。
以下对上述第5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21的实线所示是通常行驶时的状态。此时,由于摆缸81的收缩,立柱6处于立起状的姿势,其下部一侧位于左右前轮3之间。因此,能使叉车1其前伸也不会变长。而且,叉车1通过操作摆动用操纵杆、使摆缸81工作,能使立柱6绕连接轴80转动(倾倒),因而能通过提升托架12改变叉子13的姿势。
在从这样的通常行驶时的状态向横向行驶状态切换时,首先,操纵横行模式开关(图未示),使摆缸81做较大的伸出动作。由于该摆缸81的伸出动作,使立柱6绕连接轴80转动(倾斜运动),如图21的假想线所示,使该立柱6的下部从前轮3之间向前方摆出,使其移动到前轮3换向不干涉的位置。
接着,操纵换向用操纵杆(图未示),如图1的假想线所示,由90度换向用工作装置使前轮3相对车体2做90度换向(换成横向)。此时,前轮3的90度换向,由于立柱6的下部移动到换向不干涉的位置,所以能无任何障碍地平稳地进行。
这样一来,在进行所期望的换向之后,由传感器进行自动控制,使摆缸81做收缩动作。由此,使立柱6绕连接轴80转动。如图22所示,使立柱6为立起状的姿势,能使其下部在前轮3的侧面从前方与其对置着,因而,叉车1前伸也不会变长,能进行横向行驶。
在上述第5实施例,作为转动驱动装置,虽然所示是摆缸81,但,它也可以是螺旋驱动形式或连杆形式等。
在上述各实施例,虽然左右一对后轮4、或并列的左右一对后轮54,采用的是跟随换向的转向小轮形式,但,它也可以与前轮3一样,采用用油缸等强制换向的形式。另外,在左右一对后轮4中,也可以是使一个后轮4为由控制转向的装置构成的转向形式,另一后轮4为转向小轮的形式,在这种场合,在切换到横向行驶的状态时,用油缸等强制地使一个后轮4进行换向。

Claims (5)

1.一种在车体上设有左右一对前轮和后轮的、具有横行系统的叉车,其特征是:
前轮和后轮设计成能分别换向,左右一对前轮分别与行驶驱动装置一侧的驱动轴同步连接,两行驶驱动装置安装在能相对车体一侧绕纵轴轴心自如转动地设置的转向件上,而且设有使转向件进行转动的转动装置,在上述车体的前端一侧设有立柱,而且在该立柱一侧设有叉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具有横行系统的叉车,其特征是:转动装置的结构是:由共同的工作装置使两转向件向相互相反的方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具有横行系统的叉车,其特征是:转动装置由以下部分构成:相对纵轴轴心位于前后方向的相互相反方向上的转向件一侧的连接部;可以相对转动地连接在这些转向件一侧的连接部之间的车宽方向的连杆体;使该连杆体在车宽方向移动的工作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具有横行系统的叉车,其特征是:其结构为:在由转动装置使转向件进行了转动时,为横向的两驱动轮在前后方向上变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具有横行系统的叉车,其特征是:在车体的前端一侧,在左右前轮之间,通过相对前轮在上方且处于车宽方向上的连接轴,安装能在前后方向自如转动的立柱,而且,使其进行前后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设置在车体和立柱之间,在由该转动驱动装置使立柱转动时,该立柱的下部移动到前轮换向不干涉的位置。
CN00806795.3A 1999-04-26 2000-04-24 具有横行系统的叉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670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117372A JP3121802B2 (ja) 1999-04-26 1999-04-26 フォークリフトのマスト装置
JP117375/99 1999-04-26
JP11737399 1999-04-26
JP117372/99 1999-04-26
JP117372/1999 1999-04-26
JP11737599A JP3140005B2 (ja) 1999-04-26 1999-04-26 横行システムを持ったフォークリフト
JP117375/1999 1999-04-26
JP117373/99 1999-04-26
JP117373/1999 1999-04-26
JP193811/99 1999-07-08
JP19381199A JP3121806B1 (ja) 1999-07-08 1999-07-08 横行システムを持ったフォークリフト
JP193811/1999 1999-07-08
JP32538/2000 2000-02-10
JP2000032538A JP3272339B2 (ja) 1999-04-26 2000-02-10 横行システムを持ったフォークリフト
JP32538/00 2000-02-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9474A true CN1349474A (zh) 2002-05-15
CN1126708C CN1126708C (zh) 2003-11-05

Family

ID=27526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80679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6708C (zh) 1999-04-26 2000-04-24 具有横行系统的叉车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6675927B1 (zh)
EP (1) EP1215162A1 (zh)
CN (1) CN1126708C (zh)
WO (1) WO200006480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8717A (zh) * 2011-04-08 2013-04-24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电池式叉车
CN104692295A (zh) * 2015-03-25 2015-06-10 门加坤 臂式四驱越野叉车
CN106275069A (zh) * 2015-05-27 2017-01-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轮转向机构及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74595B2 (ja) * 2000-08-01 2007-01-31 Tcm株式会社 横行システムを持ったフォークリフト
JP2002046992A (ja) * 2000-08-04 2002-02-12 Tcm Corp 横行システムを持ったフォークリフト
JP2004314945A (ja) * 2003-03-31 2004-11-11 Komatsu Forklift Co Ltd フォークリフトのパワートレーン支持装置
GB2412902B (en) * 2004-04-07 2008-04-09 Linde Ag Industrial truck having increased static or quasi-static tipping stability
US7255194B2 (en) * 2004-12-21 2007-08-14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Steering system for a zero-steer vehicle
DE102005003739B3 (de) * 2005-01-26 2006-11-16 Wirtgen Gmbh Baumaschine, sowie Schwenkeinrichtung
US20070213869A1 (en) * 2006-02-08 2007-09-13 Intermec Ip Corp. Cargo transporter with automatic data collection devices
CA2584917A1 (en) * 2006-04-13 2007-10-13 W. Craig Coltson Compact construction vehicle with improved mobility
US20080277890A1 (en) * 2007-05-07 2008-11-13 Boster Ii Roger D Four-Way Forklift With Outwardly Pivoting Wheel Arms
WO2008141676A1 (fr) * 2007-05-23 2008-11-27 4Power4 Sprl Mécanisme de direction, en particulier pour véhicules courts
DE102013208484B4 (de) * 2013-05-08 2018-04-26 Wirtgen Gmbh Vorrichtung zum Bearbeiten von Straßen- oder Bodenoberflächen, sowie Verfahren zum Lenken einer Straßenfräsmaschine
DE102013208539B4 (de) 2013-05-08 2023-07-27 Wirtgen Gmbh Vorrichtung zum Bearbeiten von Straßen- oder Bodenoberflächen
CN103693590B (zh) * 2013-12-16 2016-04-27 淄博正邦知识产权企划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重式叉车
CN204775442U (zh) * 2015-06-24 2015-11-18 浙江中力机械有限公司 电子转向式单驱动三支点叉车
CN116946931A (zh) * 2023-09-19 2023-10-27 中机博也(宁波)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旋转系统及运输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87564A (en) * 1961-01-17 1963-04-30 Yale & Towne Mfg Co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steering for industrial truck
US3490555A (en) * 1967-12-04 1970-01-20 Fortschritt Veb K Vehicular chassis movable in two orthogonal directions
US4823899A (en) * 1986-07-10 1989-04-25 Ashot Ashkelon Industries Ltd. Steering apparatus
JPH0667740B2 (ja) 1987-12-22 1994-08-3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産業車両における旋回制御装置
JPH0764272B2 (ja) 1989-05-22 1995-07-12 有限会社カーネル 自走式作業台車
JPH0775988B2 (ja) * 1990-02-09 1995-08-16 日本車輌製造株式会社 走行車両の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A2125172C (en) * 1991-12-05 2004-02-03 Jeffery Morris Pagett Steerable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
US5609220A (en) * 1992-08-27 1997-03-11 Kabushiki Kaisha Komatsu Seisakusho Operation control system for traveling vehicle
EP0625478B1 (en) * 1993-05-18 1997-11-12 Nippon Yusoki Co.,Ltd Reach type fork lift
DE19748474C1 (de) * 1997-11-03 1999-08-12 Horst Staiger & Soehne Gmbh Hinterachslenkvorrichtung
GB2356624B (en) * 1999-10-30 2004-04-14 Jungheinrich Ag Fork-lift truck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8717A (zh) * 2011-04-08 2013-04-24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电池式叉车
CN103068717B (zh) * 2011-04-08 2015-08-05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电池式叉车
CN104692295A (zh) * 2015-03-25 2015-06-10 门加坤 臂式四驱越野叉车
CN106275069A (zh) * 2015-05-27 2017-01-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轮转向机构及车辆
CN106275069B (zh) * 2015-05-27 2018-12-2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轮转向机构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205418A1 (en) 2003-11-06
CN1126708C (zh) 2003-11-05
US6732831B2 (en) 2004-05-11
WO2000064800A1 (fr) 2000-11-02
US6675927B1 (en) 2004-01-13
EP1215162A1 (en) 2002-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708C (zh) 具有横行系统的叉车
CN1450965A (zh) 具有横行系统的作业车辆
CN103332236B (zh) 一种机器人的移动装置
CN1108272C (zh) 具有横行系统的叉车
CN1239379C (zh) 具有横行系统的升降式叉车
CN200977848Y (zh) 电动车底盘
CN203332260U (zh) 一种机器人的移动机构
CN1241823C (zh) 具有横移系统的工作车辆
CN1239343C (zh) 作业车
CN1434785A (zh) 具有横向移动系统的工程车辆
CN1239381C (zh) 具有横行系统的作业车辆
JP2007022233A (ja) クローラ式移動体
CN1240575C (zh) 车轮
CN1239380C (zh) 具有横行系统的升降式叉车
CN1164475C (zh) 具有横行系统的作业车辆
CN2716122Y (zh) 动力代步车及其转向操纵机构和转向节
CN2745834Y (zh) 代步车及其防侧翻装置
CN211166249U (zh) 一种水力破除路面设备的行走装置
CN2481544Y (zh) 改进型水陆两用车
CN217837650U (zh) 一种履带式装机车用支撑挪移装置
CN1724817A (zh) 可以运动的工作装置及应用其的工程机械
CN1207347A (zh) 兼备跑车、越野车及船橇功能的汽车
CN216943340U (zh) 一种轮步自适应变构型移动机器人
CN217294731U (zh) 一种轻量化机器狗行走腿
CN220147418U (zh) 一种通用多向底盘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105

Termination date: 201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