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41932A - 增强直流抑制的调制和/或解调游程长度限制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增强直流抑制的调制和/或解调游程长度限制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41932A
CN1341932A CN01119551A CN01119551A CN1341932A CN 1341932 A CN1341932 A CN 1341932A CN 01119551 A CN01119551 A CN 01119551A CN 01119551 A CN01119551 A CN 01119551A CN 1341932 A CN1341932 A CN 1341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group
code word
word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19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08776C (zh
Inventor
沈载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41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1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877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877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11B20/1403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wo levels
    • G11B20/1423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 G11B20/1426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5/00Conversion of the form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individual digits
    • H03M5/02Conversion to or from representation by pulses
    • H03M5/04Conversion to or from representation by pulses the pulses having two levels
    • H03M5/14Code representation, e.g. transition, for a given bit cell depending on the information in one or more adjacent bit cells, e.g. delay modulation code, double density cod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5/00Conversion of the form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individual digits
    • H03M5/02Conversion to or from representation by pulses
    • H03M5/04Conversion to or from representation by pulses the pulses having two levels
    • H03M5/14Code representation, e.g. transition, for a given bit cell depending on the information in one or more adjacent bit cells, e.g. delay modulation code, double density code
    • H03M5/145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7/00Conversion of a code where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given sequence or number of digits to a code where the same, similar or subset of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different sequence or number of digits
    • H03M7/30Compression; Expansion; Suppression of unnecessary data, e.g. redundancy reduction
    • H03M7/46Conversion to or from run-length codes, i.e. by representing the number of consecutive digits, or groups of digits, of the same kind by a code word and a digit indicative of that kin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11B20/1403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wo levels
    • G11B20/1423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 G11B20/1426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 G11B2020/14428 to 12 modul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11B20/1403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wo levels
    • G11B20/1423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 G11B20/1426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 G11B2020/1457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wherein DC control is performed by calculating a digital sum value [DSV]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改善的直流(DC)抑制能力的游程长度限制(RLL)码的调制方法和解调方法。在调制方法中,采用从数据调制转换代码组分离出的DC抑制控制代码组来调制接收数据。该DC抑制控制代码组充分利用转换代码组中的代码特性,如表示码字中DC值的参数CSV的符号和预测下一个码字的DSV转变方向的参数INV的特性,并且与数据调制转换代码组相比,放松了冗余码字产生条件或可用码字的条件。从而增大了码字数,进而进一步提高了DC抑制控制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增强直流抑制的调制和/或解调 游程长度限制码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m比特信息字向调制信号的转换和调制信号的恢复,尤其涉及一种在待用于需要高密度记录/再现的光记录/再现设备中的游程长度限制(RLL)码中有效地抑制码字流的直流(DC)分量的调制和解调方法。
表示为(d,k,m,n)的RLL码的品质是根据作为表示代码性能的因素的记录密度和其DC分量的抑制量来估计的。这里,m表示数据比特数(也可被称作源比特数或信息字比特数),n表示调制过的码字的比特数(也可被称作信道比特数),d表示能够在一码字中的1和1之间连续存在的0的最小数目,k表示能够在一码字中的1和1之间连续存在的0的最大数目。码字中各比特之间的间隔表示为T。
在调制方法中,可通过在固定d和m的同时减小码字的比特数(n),来提高记录强度。但是,RLL码必须满足能够在一码字中的1和1之间连续存在的0的最小数目(d)和最大数目(k)。当数据比特数为m并且满足(d,k)条件时,最好,满足RLL(d,k)条件的码字数目为2m或更大。但是,连接了两个码字的部分也必须满足RLL(d,k)条件,以便实际使用RLL码。当代码的DC分量影响系统性能时,如在光盘记录/再现设备中,所要使用的代码必须具有DC抑制能力。
RLL调制过的代码流为何必须抑制DC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使再现信号对伺服带宽的影响最小。此后,将DC抑制方法称作数字和值(DSV)调整方法。
通常使用的两个DSV调整方法是代码本身具有DSV控制代码的方法和每当调整DSV时均插入合并(merge)比特的方法。8至14调制加(EFM+)代码采用分离的代码表来进行DSV控制,而EFM或(1,7)代码通过插入合并比特来进行DSV控制。
其中代码具有能够进行DC抑制控制的DSV控制代码并且满足上述条件的传统调制代码组包括预定数个主转换代码组和用于通过与主转换代码组进行配对进行DC抑制控制的DC抑制控制代码组。在这种情况下,主转换代码组中的码字通过以下几个特性来彼此区分,即,主转换代码组A和B不共享任何相同的码字,并且,如果使用了冗余代码,则有诸如转换代码组C和D等用于对冗余代码进行解调的代码组。这里,用于对冗余代码进行解调的转换代码组C和D不共享任何相同的码字,但主转换代码组A或B中的码字能够存在于用于对冗余代码进行解调的转换代码组C和D中。如果未转换源字的比特数为m,则主转换代码组A和B及用于对冗余代码进行解调的转换代码组C和D中的每个中的码字数为2m
如果代码组E至H是能够与代码组A至D一同控制DC的DC抑制控制代码组,则代码组E至H中的码字具有与代码组A至D中的码字相同的条件,代码组A至D分别与代码组E至H配对。亦即,根据冗余码字产生条件或码字的引导零LZ的数目的条件,将相同的码字产生方法应用于DC抑制控制代码组E至H和能够借助于代码组E至H来控制DC的代码组A至D。
例如,图2表示的是具有游程长度条件RLL(2,10)和16比特码字长度(n)的EFM+代码的特性,该代码被用于当前的DVD中。有主转换代码组MCG1和MCG2(分别为图1的组A和B)、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DCG1和DCG2(图1中,分别为组C和D)、和能够通过与转换代码组配对来控制DC抑制的4个DSV代码组(图1中的组E至H)。4个转换代码组和4个用于DC控制的DSV代码组不具有相同的码字。
另外,所有代码组具有用于产生冗余代码的相同的条件,能够进行DC控制的代码组对(即,一对MCG1和第一DSV代码组、一对MCG2和第二DSV代码组、一对DCG1和第三DSV代码组、及一对DCG2和第四DSV代码组)中的码字具有相同的特性。
亦即,其每个中从码字的最低有效位(LSB)连续的0的数目(其被称作结尾零的数目)为2至5的各码字是重复的。将该规则同样地用于所有代码组。在用于借助于主转换代码组MCG1控制DC抑制的第一DSV代码组中的每个码字中,从码字的最高有效位(MSB)连续的0的数目(其被称作开头零的数目)为2至9。在用于借助于主转换代码组MCG2控制DC抑制的第二DSV代码组中的每个码字中,开头零的数目为0至1。在用于借助于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DCG1控制DC抑制的第三DSV代码组中的码字中,有些比特(这里为b15(MSB)和b3)为“0b”。在用于借助于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DCG2控制DC抑制的第四DSV代码组中的码字中,有些比特(这里为b15(MSB)或b3)为“1b”。
在采用如图1和2所示调制代码组的传统调整方法中,当要被用来控制DC抑制的码字数不足时,由于控制DC抑制的代码组中所包含的码字数目小,因此,不能有效地实现DC抑制控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密度盘系统的游程长度限制(RLL)码调制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抑制码字流中的直流(DC)分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调制方法,通过该方法,采用DC抑制控制代码组,有效地抑制码字流的DC分量,其中该控制代码组所具有的码字特性与数据调制代码组中的码字特性相同,该数据调制代码组充分利用表示码字的DC值的参数CSV的符号和预测下一个码字的DSV转变方向的参数INV的特性。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调制方法,采用该方法,通过放松相对于与数据调制代码组配对的DC抑制控制代码组中的码字的冗余码字产生条件和可用码字条件,来提高控制DC抑制的可能性。
本发明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对RLL码进行解调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有效地抑制码字流的DC分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输入数据调制到表示为(d,k,m,n)的游程长度限制(RLL)码中的方法,其中,d表示最小游程长度,k表示最大游程长度,m表示数据的比特长度,n表示码字的比特长度。在该方法中,将m比特输入数据调制到预定数个用于数据调制的第一代码组和预定数个用于DC抑制控制的第二代码组中适于DC抑制的码字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代码组具有冗余码字,并且被产生用来使第一代码组中的码字具有第一参数CSV(码字和值)和第二参数INV,所述CSV表示码字的直流(DC)值,其符号与第二代码组中的相应码字的相反,所述INV预测下一个码字的数字和值(DSV)的转变方向,其特性与第二代码组中相应码字的相反,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代码组具有不同的冗余码字产生条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游程长度限制(RLL)码对由光记录/再现设备接收到的码字流进行解调的方法,其中,输入数据被调制到预定数个用于数据调制的第一代码组和预定数个用于DC抑制控制的第二代码组中的一代码组中适于DC抑制的码字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代码组具有复制的码字,并且被产生用来使第一代码组中的码字具有第一参数CSV(码字和值)和第二参数INV,所述CSV表示码字的直流(DC)值,其符号与第二代码组中的相应码字的相反,所述INV预测下一个码字的数字和值(DSV)的转变方向,其特性与第二代码组中相应码字的相反,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代码组具有不同的复制码字产生条件。在该方法中,接收码字流,并且根据先前码字的特性,来更新指定具有当前要解调的当前码字的代码组的第三参数NCG(下一个代码组)。接下来,确定在由所述第三更新的参数NCG指定的代码组中是否存在两个相同的当前码字。然后,如果当前码字不具有副本,则将当前码字解调为由第三更新的参数NCG指定的代码组中码字的原始数据。另外,如果当前码字具有副本,则将当前码字解调为根据下一个码字的LZ选出的两个相同码字之一的原始数据。
通过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
图1表示的是传统调制代码组的配置;
图2的表格表示的是传统代码组的特性和代码组中所包含的码字;
图3A和3B的流程图表示的是应用于本发明的产生游程长度限制(RLL)代码组的方法;
图4A至4E的表格表示的是采用图3A和3B所示方法产生的主转换代码组MCG1和MCG2和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DCG1和DCG2;
图5的表格表示的是第一数字和值(DSV)代码组,用于通过与主转换代码组MCG2配对来控制直流(DC)抑制;
图6的表格表示的是第二DSV代码组,用于通过与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DCG1配对来控制直流(DC)抑制;
图7的表格表示的是第三DSV代码组,用于通过与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DCG2配对来控制直流(DC)中制;
图8的表格表示的是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代码组的特性和由图3A和3B所示方法产生的代码组中所包含的码字;
图9的图形表示的是当采用本发明提出的代码组中的码字时DC抑制效果的改善;
图10A和10B的流程图表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调制方法;
图11的表格表示的是图10B中所示ncgdet(mc[n-1])的定义;
图12的表格表示的是图10B中所示ncgdet*(mc[n-1])的定义;
图13的表格表示的是图10B中所示ncgdet**(mc[n-1])的定义;和
图14A和14B的流程图表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解调方法。
应用于本发明的产生游程长度限制(RLL)代码组的方法示于图3A和3B中。首先,在步骤S101,输入所需的最小游程长度d、最大游程长度k、数据比特长度m、码字比特长度n、主转换代码组区分参数x、码字复制参数y、及特定比特bit(i)、bit(j)和bit(k)。这里,所需的最小游程长度d为1,最大游程长度k为8,数据比特长度m为8,码字比特长度n为12,主转换代码组区分参数x为1,码字复制参数y为3。
在步骤S102,产生满足在步骤S101中输入的条件的2n个码字0至2n-1(这里为212)。在步骤S103确定所产生的码字是否满足游程长度条件(d,k)。在步骤S104,丢弃所产生的码字中不满足游程长度条件(d,k)的码字,因为仅可使用满足游程长度条件(d,k)的码字。在步骤S105,从满足游程长度条件(d,k)的码字中提取每个码字中诸如开头零数目LZ、结尾零数目EZ等表示码字特性的参数和码字和值(CSV)。
为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定义提取码字特性所需的参数:
(先前代码)                 (当前代码)
000010001001000            001000001001000
LZ(p)  EZ(p)   LZ(p)       EZ(p)
这里,LZ(p)和LZ(p)分别表示的是先前码字的开头零数目和当前码字的开头零数目。EZ(p)和EZ(p)分别表示的是先前码字的结尾零数目和当前码字的结尾零数目。DSV表示的是码字流中的数字和值。亦即,在码字流0中,将0计算为“-1”,而将1计算为“+1”。CSV表示的是码字中的数字和值。亦即,每当出现“1”时,反转码字,然后将所反转的码字模式中的0计算为“-1”,而将1计算为“+1”。INV是表示下一个码字的过渡的参数。当在一码字中包含偶数个1时,参数INV的值为0。当在一码字中包含奇数个1时,参数INV的值为1。参照x用于对主转换代码组进行分类,并被称作主转换代码组分类参数。参数y被用于复制一个码字,并被称作码字复制参数。bit(i)、bit(j)和bit(k)分别表示的是码字中的第i、第j和第k比特。当码字流的累积的INV为0时,通过将下一个码字的值CSV加到下一个码字之前的码字流的累积DSV,来更新DSV。当码字流的累积INV为1时,通过反转下一个码字的CSV的符号并且将码字的反转了符号的CSV加到下一个码字之前的码字流的累积DSV,来更新DSV。
对于下面的码字流给出下述参数INV、CSV和DSV。码字:         000010001001000                  001001001001000INV:               1                                  0CSV:               +1                                 -3代码流:       0000111110001111                 110001110001111DSV:  -1-2-3-4-3-2-1 0-1-2-3-2-1 0+1  +2+3+2+1 0+1+2+3+2+1 0+1+2+3+4
在步骤S106,复制一些代码,以提高可用代码的数目,并且检查码字的参数EZ,以便确定如何满足连接了码字的部分的游程长度条件(d,k)。根据EZ值,来执行下述操作。
在步骤S107,如果0≤EZ≤d,则参数NCG(下一个代码组)指定第二主代码组MCG2,以便下一个码字来自MCG2。
在步骤S108,如果d≤EZ≤y,则确定码字是否为冗余的。如果步骤S108的确定结果是码字为冗余的,并且是两个相同码字中的原始码字,则在步骤S109,参数NCG指定第一判定代码组(DCG1),以便下一个码字来自DCG1。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冗余码字为复制的码字,则在步骤S109,参数NCG指定第二判定代码组(DCG2),以便下一个码字来自DCG2。
如果步骤S106的确定结果为y≤EZ≤k,或者如果步骤S108的确定结果为码字不是冗余的,同时d≤EZ≤y,则在步骤S110,参数NCG指定第一主代码组(MCG1),以便下一个码字来自MCG1。
采用这种方式,确定满足条件(d,k)的码字的NCG,根据NCG来确定待紧接着码字附加的码字的代码组,并且连接了码字的部分满足(d,k)条件。这里,复制满足y≤EZ≤k的码字的原因是通过采用DSV代码组对码字流进行DSV控制来抑制具有0至d-1的EZ的码字的DC分量。
因此,当码字的结尾零的数目EZ等于或小于d-1时,用于指定每个代码组中接在一码字之后的码字的代码组的参数NCG指定MCG2,当码字的EZ等于或大于d并且等于或小于y并且码字为冗余的时,指定DCG1或DCG2,而当码字的EZ大于y并且等于或小于k时或者当码字的EZ等于或大于d和等于或小于y并且码字为冗余的时,指定MCG1。因此,NCG有助于通过拓宽代码选择的宽度来改善DC抑制能力。
下面将描述对码字进行分组的方法和每个代码组的特性。在步骤S111,采用码字的开头零的数目LZ来对码字进行分组,以便检测码字的LZ。
参照图3B,当码字的LZ等于或小于x时,在步骤S112,将码字存储在MCG1中。在步骤S113,其LZ大于x的码字被存储在MCG2中,从而参数INV的特性及码字的参数CSV的符号尽可能与其解码值与存储在MCG2中的码字的相同的MCG1中的相应码字的相反。如果没有完全满足INV的特性和CSV的符号与存储在MCG1中的对应码字相反的条件的码字,则优先选择其参数CSV的符号与MCG1中的对应码字相反的码字,其次选择其参数INV的特性与MCG1中的对应码字相反的码字。码字比特以这种方式进行排列的原因在于:当码字的NCG为MCG1或MCG2时,如果上述两个代码组中具有相同解码值的码字同时满足条件(d,k),则可从两个码字中选择被用来有利地抑制码字流的DC的码字,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反特性的参数INV和相反符号的参数CSV。
当LZ<k-y时,在步骤S114检测bit(i)、bit(j)和bit(k)。如果这3个比特中的任意一个为“1”,则在步骤S115将对应的码字存储在DCG1中。如果在步骤S114将这3个比特全部标记为“0”,则在步骤S116,将对应的码字存储在DCG2中。码字被排列在DCG1或DCG2中,从而同样存在于MCG1或MCG2中的码字尽可能处于与MCG1或MCG2中的位置相同的位置,以便当在解码期间出现差错时使误差的传播最小。下面详细地描述步骤S114至S116,如果最高有效位bit11为“1”(即,10xxb:LZ=0)或者高位4个比特bit8至bit11全部为“0”(即,0000b:LZ≥4),则对应的码字被存储在DCG1中。否则,即如果象010xb那样LZ=1,或者如果象0010b那样LZ=2,或者如果象0001b那样LZ=3,则对应的码字被存储在DCG2中。
其值LZ等于或小于k-y的代码被存储在DCG中的原因在于具有d≤EZ≤y的码字已被复制。当对冗余代码进行解码时,参照下一个代码,以便适当地对相应的数据进行解码。更具体地讲,如果下一个代码来自DCG1,则要被解码的冗余代码被解调为用于两个相同码字中原始码字的解码数据。如果下一个码字来自DCG2,则要被解码的冗余代码被解调为用于两个相同码字中复制码字的解码数据。
这里,主转换代码组MCG1和MCG2被定义为具有跟在非冗余码字之后的码字的代码组,并且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DCG1和DCG2被定义为具有跟在冗余码字之后的码字的代码组。这些转换代码组可被称为数据调制代码组,而第一至第三DSV代码组可被称为DC抑制控制代码组。因此,即使根据使用用途这些代码组有不同的表示,可以认为,如果不背离上述含义,则含义不变。
为了使具有d≤EZ≤y的代码在满足(d,k)条件的同时连接到DCG1和DCG2中的码字,先前码字的结尾零数EZ(p)和当前码字的开头零数LZ(c)之和必须满足d≤EZ(p)+LZ(c)≤k,此时,DCG1或DCG2的LZ(c)必须满足LZ≤k-y。
如果MCG1中存在两个码字“010101000010”,如图4C所示,亦即,如果两个相同码字的原始码字“010101000010”的解码值为129,原始码字的NCG为DCG1,复制码字的解码值“010101000010”为130,复制码字的NCG为DCG2,则根据下一个码字是来自DCG1还是DCG2来将码字“010101000010”调制为129或130。
图4A至4E表示的是由图3A和3B所示的方法产生的主转换代码组MCG1和MCG2及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DCG1和DCG2的代码转换表格。
下面将描述DSV代码组的产生和排列。在本发明中,提供DSV代码组以抑制码字流的DC分量。
在步骤S117,具有1至8的LZ的码字被存储在第一DSV代码组中,从而每个码字的CSV的符号和INV的特性与MCG2中对应码字的相反。在步骤S118,具有0、6或7的LZ的码字被存储在第二DSV代码组中,从而每个码字的CSV的符号和INV的特性与DCG1中对应码字的相反。类似地,在步骤S119,具有1-3的LZ的码字被存储在第三DSV代码组中,从而每个码字的CSV的符号和INV的特性与DCG2中对应码字的相反。
因此,在DSV代码组选择方法中,当码字的EZ(p)为0同时d≤EZ(p)+LZ(c)≤y时,可从其中包含有其LZ(c)为1至8的码字的第一DSV代码组中选择当前码字。当先前代码为两个相同码字中具有1至3的EZ(p)的原始码字时,从其中包含有其LZ(c)为0、6或7的码字的第二DSV代码组中选择当前码字。类似地,当先前代码为两个相同码字中具有1至3的EZ(p)的复制码字时,从其中包含有其LZ(c)为1-3的码字的第三DSV代码组中选择当前码字。
这里,主转换代码组MCG2和用于控制DC抑制的第一DSV代码组的代码转换表格示于图5,第一DSV代码组由其LZ为1至8的102个码字构成,并且复制102个码字中其EZ为0至7的码字。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DCG1和用于控制DC抑制的第二DSV代码组的代码转换表格示于图6,第二DSV代码组由其LZ为0、6或7的27个码字构成,并且全部复制27个码字中其EZ为0至7的码字。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DCG2和用于控制DC抑制的第三DSV代码组的代码转换表格示于图7,第三DSV代码组由其LZ为1至3的4个码字构成,并且全部复制4个码字中其EZ为0至7的码字。
以这种方式产生的码字被存储在对应的代码组中,并且在步骤S120确定输入的码字是否为最后的码字。如果确定输入的码字为最后的码字,则结束该RLL代码组产生方法。否则,在图3A的步骤S121将i(i为0,1,…2n-1)增一,并且处理过程返回到产生码字的步骤S102。
由图3A和3B所示的代码产生方法产生的、并且被应用于本发明的解调码字的特性示于图8。两个主转换代码组MCG1和MCG2不包括相同的码字,并且两个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DCG1和DCG2不包括相同的码字。
在一对能够进行DC控制的代码组(例如,MCG1和MCG2、MCG2和第一DSV代码组、DCG1和第二DSV代码组、DCG2和第三DSV代码组)中排列码字,以便使一个代码组中的码字所具有的参数INV和CSV与另一代码组中相应的码字的相反。为了提高控制DC抑制的可能性,DSV代码组具有冗余代码产生条件,该条件与主转换代码组MCG1和MCG2或者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DCG1和DCG2的不同。亦即,主转换代码组或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具有冗余码字产生条件,其中,结尾零的数目为1至3(MCG1中的1000xxxxxx10或1001xxxxxx10除外)。另一方面,DSV代码组具有冗余码字产生条件,其中,结尾零的数目为0至7,以便尽可能多地产生冗余码字,这导致了码字数目的增大。为了与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DCG1和DCG2一同实现DC抑制控制,DSV代码组去除传统的代码产生先决条件,其中能够进行DC控制的一对代码组(例如,一对DCG1和第二DSV代码组和一对DCG2和第三DSV代码组)必须具有相同的特性(如相同的LZ条件)。
为了产生能够与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一同控制DC抑制的代码组,违反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中的所有码字的LZ条件的码字被分类为第二和第三DSV代码组。这里,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中的所有码字的LZ条件是码字的LZ必须为5或更小,并且第二和第三DSV代码组中的码字的LZ条件必须不大于对应于最大游程长度的k。
因此,如图9所示,与采用如图1或2所示的传统调制组中的码字进行调制的情况相比,在根据本发明采用调制代码组中的码字进行调制的情况下,由于DC抑制控制的可能性提高,因此,可以更有效地抑制代码流的DC分量。
下面将参照由图3A和3B的方法产生的图4至7的代码转换表格对RLL代码的调制和解调进行描述。
参照作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制方法的流程图的图10A和10B,在步骤S201,表示下一个代码组的参数NCG被初始化为1,变量n被初始化为0。在步骤S202,变量n被增1。在步骤S203,确定是否为插入同步代码的时刻。如果确定是插入同步代码的时刻,则在步骤S204执行对DC抑制有益的用于插入同步模式的例程,并且再次执行步骤S202将变量n增1。需要有接着同步模式的码字必须来自特定码字组的规则。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用于指定接着同步模式的码字的NCG为2,并且在MCG2搜索下一个数据的码字。
如果步骤S203的确定结果为不是插入同步模式的时刻,则在步骤S205读取1字节数据dt[n],并将其暂时存储在寄存器等存储装置中。这里,假设调制时刻为n-1,已经完成调制之后的时刻为n-2,执行另一调制的时刻为n。
当在步骤S206读取2字节或更多字节(n≥2)的数据时,在步骤S207,检查作为先前输入数据的调制过的码字的NCG的NCG[n-21。如果在步骤S207确定NCG[n-2]为1,则在步骤S208,在MCG2中搜索用于要在当前调制的数据的码字,将找到的码字表示为cod2(dt[n-1]),并且确定先前调制过的码字mc[n-2]与当前调制的码字cod2(dt[n-1])相连接的部分是否违反了游程长度条件(d,k),其在图10A中被表示为r11_check((mc[n-2],cod2(dt[n-1]))=(d,k)?。在本发明所使用的条件(d,k)中,d等于1,k等于8。在图10A和10B中,cod1(dt[n-1])表示在MCG1中搜索用于输入数据的调制码字,cod2(dt[n-1])表示在MCG2中搜索用于输入数据的调制码字,cod3(dt[n-1])表示在DCG1中搜索用于输入数据的调制码字,cod4(dt[n-1])表示在DCG2中搜索用于输入数据的调制码字,cod5(dt[n-1])表示在第一DSV代码组中搜索用于输入数据的调制码字,cod6(dt[n-1])表示在第二DSV代码组中搜索用于输入数据的调制码字,cod7(dt[n-1])表示在第三DSV代码组中搜索用于输入数据的调制码字。
如果在步骤S208确定违反了游程长度条件,则在步骤S209,将要被当前调制的数据dt[n-1]仅调制到MCG1中的码字,并且如图12所限定地得到NCG[n-1]。
图11的表格定义的是NCG[n-1],表示当先前调制过的码字mc[n-2]与要调制的当前码字cod2(dt[n-1])相连接的部分不违反了游程长度条件(d,k)时具有接着当前调制的码字mc[n-1]的码字的代码组。在图10A中,图11的NCG[n-1]被定义为ncgdet(mc[n-1])。
NCG[n-1]的值随转换代码组MCG1、MCG2、DCG1和DCG2中的一个中先前调制过的码字的EZ而改变。亦即,当EZ为0时,NCG[n-1]为2(表示主代码组MCG2)。当EZ为1至3时,NCG[n-1]为3(表示冗余代码解调判定代码组DCG1)或4(表示冗余代码解调判定代码组DCG2),这取决于当前码字SR1的特定比特的值。当EZ超过3时,NCG[n-1]为1(表示主代码组MCG1)。
图12所示的例外表格定义的是NCG[n-1],表示具有接着当前调制的码字mc[n-1]的码字的代码组。如图12所示,当MCG1中存在先前的码字,并且先前的码字为1000xxxxxx10或1001xxxxxx10时,NCG[n-1]不是3或4,而是1,即使EZ是1也是如此。图10A中,图12的NCG[n-1]被定义为ncgdet*(mc[n-1])。
NCG[n-1]的值随转换代码组MCG1、MCG2、DCG1和DCG2中的一个中先前调制过的码字的EZ而改变。亦即,当EZ为0时,NCG[n-1]为2(表示主代码组MCG2)。当EZ为1至3时,NCG[n-1]为3(表示冗余代码解调判定代码组DCG1)或4(表示冗余代码解调判定代码组DCG2),这取决于当前码字SR1的特定比特的值。但是,MCG1内的码字中码字1000xxxxxx10或1001xxxxxx10的NCG[n-1]为1。当EZ超过3时,NCG[n-1]为1(表示主代码组MCG1)。
图13所示的表格定义的是NCG[n-1],表示当在DSV代码组中的一个中调制先前的码字时具有接着要被当前调制的码字mc[n-1]的码字的代码组。图10A中,图13的NCG[n-1]被定义为ncgdet**(mc[n-1])。
NCG[n-1]的值随DSV代码组中调制的先前码字SR0的EZ而改变。亦即,当EZ为0至7时,NCG[n-1]为3(表示冗余代码解调判定代码组DCG1)或4(表示冗余代码解调判定代码组DCG2),这取决于当前码字SR1的特定比特的值。EZ超过8时,NCG[n-1]为1(表示主代码组MCG1)。
亦即,如果在转换代码组MCG1、MCG2、DCG1和DCG2中的一个中找到先前的码字SR0,则获得如图11或12所示定义的NCG。如果在用于DC抑制控制的第一、第二和第三DSV代码组中的一个中找到先前的码字SR0,则获得如图13所示定义的NCG。但是,当在用于DC抑制控制的第一、第二和第三DSV代码组中的一个中找到先前的码字SR0时,如果先前码字SR0的EZ为8,则NCG为1(表示MCG1)。如果先前码字SR0的EZ为0至7,则NCG为3(表示DCG1)或4(表示DCG2),这取决于当前码字SR1的特定比特的值。
如果在图10A的步骤S208中确定满足游程长度条件,则在步骤S210,在能够与MCG1一同进行DC抑制的MCG2中搜索作为待解调当前数据dt[n-1]的码字,并且暂时得到如图11所定义的表示具有接着待调制当前码字的码字的代码组的NCG[n-1]。在步骤S211,确定是否违反了待调制的当前码字cod2(dt[n-1])与由NCG[n-1]指定的代码组中待下一次调制的下一个码字codNCG[N-1](dt[n])之间的游程长度条件。
如果在步骤S211确定违反了游程长度条件,则在步骤S209,可将dt[n-1]仅调制到MCG1中的码字,并且得到如图12所示定义的NCG[n-1]。如果不违反游程长度条件,则在步骤S212,可将dt[n-1]调制到MCG1或MCG2中的码字,并且选择两个组中的一个,使得在所选代码组中的码字较好地抑制DC。在图10A中,对适于DC抑制的码字的选择表示为DCC(cod1(dt[n-1]),cod2(dt[n-1]))。NCG[n-1]是根据在步骤S212确定的码字和代码组的类型来确定的。亦即,当从MCG1中选出dt[n-1]时,由图12确定NCG[n-1]。当从MCG2中选出dt[n-1]时,由图11确定NCG[n-1]。
如果在步骤S207确定NCG[n-2]为2,则在步骤S213,确定当前待调制的当前数据dt[n-1]是否小于102。如果在步骤S213确定数据dt[n-1]大于101,则在步骤S214,在MCG2中搜索数据的码字,将找到的码字表示为cod2(dt[n-1]),并且得到如图11所示定义的NCG[n-1]。如果在步骤S213确定数据dt[n-1]小于或等于101,则在步骤S215,确定是否违反了先前调制过的码字mc[n-2]与第一DSV代码组中用于dt[n-1]的码字cod5(dt[n-1])之间的游程长度条件(d,k),这在图10A中表示为r11_check((mc[n-2],cod5(dt[n-1]))=(d,k)?。
如果在步骤S215中确定违反了游程长度条件,则执行步骤S214,其中,dt[n-1]仅被调制到MCG2中的码字,并且得到如图11所示定义的NCG[n-1]。如果在步骤S215中确定满足游程长度条件,则在步骤S216,在能够与MCG2一同进行DC抑制的第一DSV代码组中搜索数据dt[n-1]的码字,并且暂时得到如图13所定义的NCG[n-1]。在步骤S217,确定是否违反了cod5(dt[n-1])与由NCG[n-1]指定的代码组中待下一次调制的下一个码字codNCG[N-1](dt[n])之间的游程长度条件。
如果在步骤S217确定违反了游程长度条件,则执行步骤S214,其中,将dt[n-1]仅调制到MCG2中的码字,并且得到如图11所示定义的NCG[n-1]。如果不违反游程长度条件,则在步骤S218,可将dt[n-1]调制到MCG2或第一DSV代码组中的码字,并且从具有适合于DC抑制的码字的代码组中选择数据待被调制到的码字。在图10A中,对适于DC抑制的码字的选择表示为DCC(cod2(dt[n-1]),cod5(dt[n-1]))。NCG[n-1]是根据在步骤S218确定的码字和代码组的类型来确定的。亦即,当从MCG2中选出dt[n-1]时,如图11所示定义地确定NCG[n-1]。当从第一DSV代码组中选出dt[n-1]时,如图13所定义的确定NCG[n-1]。
如果在步骤S207确定NCG[n-2]为3,则在图10B的步骤S219,确定当前待调制的当前数据dt[n-1]是否小于27。如果在步骤S219确定数据dt[n-1]大于26,则在步骤S220,在DCG1中搜索数据的码字,将找到的码字表示为cod3(dt[n-1]),并且得到如图11所示定义的NCG[n-1]。如果在步骤S219确定dt[n-1]小于或等于26,则在步骤S221,确定是否违反了先前调制过的码字mc[n-2]与第二DSV代码组中用于dt[n-1]的码字cod6(dt[n-1])之间的游程长度条件(d,k),这在图10B中表示为r1l_check((mc[n-2],cod6(dt[n-1]))=(d,k)?。
如果在步骤S221中确定违反了游程长度条件,则执行步骤S220,其中,dt[n-1]仅被调制到DCG1中的码字,并且得到如图11所示定义的NCG[n-1]。如果在步骤S221中确定满足游程长度条件,则在步骤S222,在能够与DCG1一同进行DC抑制的第二DSV代码组中搜索数据dt[n-1]的码字,并且暂时得到如图13所定义的NCG[n-1]。在步骤S223,确定是否违反了cod6(dt[n-1])与由NCG[n-1]指定的代码组中待下一次调制的下一个码字codNCG[N-1](dt[n])之间的游程长度条件。
如果在步骤S223确定违反了游程长度条件,则执行步骤S220,其中,将dt[n-1]仅调制到DCG1中的码字,并且得到如图11所示定义的NCG[n-1]。如果不违反游程长度条件,则在步骤S224,可将dt[n-1]调制到DCG1或第二DSV代码组中的码字,并且从具有适合于DC抑制的码字的代码组中选择数据待被调制到的码字。在图10B中,对适于DC抑制的码字的选择表示为DCC(cod3(dt[n-1]),cod6(dt[n-1]))。NCG[n-1]是根据在步骤S224确定的码字和代码组的类型来确定的。亦即,当从DCG1中选出dt[n-1]时,如图11所定义的确定NCG[n-1]。当从第二DSV代码组中选出dt[n-1]时,如图13所定义的确定NCG[n-1]。
如果在步骤S207确定NCG[n-2]为4,则在步骤S225,确定待调制的当前数据dt[n-1]是否小于4。如果在步骤S225确定数据dt[n-1]大于3,则在步骤S226,在DCG2中搜索数据的码字,将找到的码字表示为cod4(dt[n-1]),并且得到如图11所示定义的NCG[n-1]。
如果在步骤S225确定dt[n-1]小于或等于3,则在步骤S227,确定是否违反了先前调制过的码字mc[n-2]与第三DSV代码组中用于dt[n-1]的码字cod7(dt[n-1])之间的游程长度条件(d,k)。该确定在图10B中表示为r11_check((mc[n-2],cod7(dt[n-1]))=(d,k)?。
如果在步骤S227中确定违反了游程长度条件,则执行步骤S226,其中,dt[n-1]仅被调制到DCG2中的码字,并且得到如图11所示定义的NCG[n-1]。如果在步骤S227中确定满足游程长度条件,则在步骤S228,在能够与DCG2一同进行DC抑制的第三DSV代码组中搜索数据dt[n-1]的码字,并且暂时得到如图13所定义的NCG[n-1]。在步骤S229,确定是否违反了cod7(dt[n-1])与由NCG[n-1]指定的代码组中待下一次调制的下一个码字codNCG[N-1](dt[n])之间的游程长度条件。
如果在步骤S229确定违反了游程长度条件,则执行步骤S226,其中,将dt[n-1]仅调制到DCG2中的码字,并且得到如图11所示定义的NCG[n-1]。如果不违反游程长度条件,则在步骤S230,可将dt[n-1]调制到DCG2或第三DSV代码组中的码字,并且从具有适合于DC抑制的码字的代码组中选择数据待被调制到的码字。在图10B中,对适于DC抑制的码字的选择表示为DCC(cod4(dt[n-1]),cod7(dt[n-1]))。NCG[n-1]是根据在步骤S230确定的码字和代码组的类型来确定的。亦即,当从DCG2中选出dt[n-1]时,如图11所定义的确定NCG[n-1]。当从第三DSV代码组中选出dt[n-1]时,如图13所定义的确定NCG[n-1]。
在调制当前的输入数据之后,在步骤S231,确定调制过的数据是否为最后一个。如果调制过的数据为最后一个,则该处理过程结束,否则,再次执行步骤S202。
在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解调方法的流程图的图14A和14B中,在步骤S301,NCG值被设置为初始值(这里为1),并且变量n被设置为0。在步骤S302,变量n被增1。在步骤S303,输入新码字并将其存储在移位寄存器(未示出)中。这里,其中存储有待当前解调的当前码字的移位寄存器被称作SR1,其中存储有先前解调过的码字的移位寄存器被称作SR0,而存储待下一次解调的新码字的移位寄存器被称作SR2。
在步骤S304,确定变量n是否等于或大于2。如果变量n等于或小于1,则仅接收新码字,并且再次执行将变量n增1的步骤S302。如果在步骤S304确定变量n等于或大于2,则在步骤S305,确定先前的码字SR0是否为同步信号SYNC。如果先前的码字SR0是同步信号SYNC,则在步骤S306,执行用于同步保护和交织的同步恢复例程。然后,再次执行步骤S302。
如果在步骤S305确定先前的码字SR0不是同步信号SYNC,则在步骤S307,确定变量n是否等于或大于3。如果变量n等于或大于3,则执行用于搜索具有当前码字SR1的代码组的NCG确定处理(步骤S308至S316)。否则,执行解调处理(图14B中的步骤S317至S322)。
亦即,如果变量n等于或大于3,则在步骤S308,确定先前的码字SR0是否属于转换代码组MCG1、MCG2、DCG1或DCG2。如果确定先前的码字SR0属于转换代码组MCG1、MCG2、DCG1或DCG2,则在步骤S309检查其EZ值。
如果步骤S309的确定结果为先前码字SR0的EZ值小于最小游程长度d,即如果EZ为0,则在步骤S310,将表示具有被解调的当前码字的代码组的NCG更新为2,这表示MCG2或第一DSV代码组。如果EZ等于或大于最小游程长度d并且等于或小于码字复制参数y,即如果1≤EZ≤3,则在步骤S311确定当NCG为1并且EZ为1时先前码字SR0的高位4比特是否表示8(1000b)或9(1001b)。如果先前码字SR0的高位4比特不表示8(1000b)或9(1001b),则在步骤S312,检查正被解调的当前码字SR1的所有比特。如果当前码字SR1的LZ为0或者大于或等于4,则在步骤S313,将表示包括当前码字SR1的代码组的NCG更新为3,这表示DCG1或者第二DSV代码组。如果当前码字SR1的LZ为1、2或3,则在步骤S314,将表示包括当前码字SR1的代码组的NCG更新为4,这表示DCG2或者第三DSV代码组。如果在步骤S311确定在MCG1中包括先前码字SR0、其EZ值为1、并且其高位4比特表示8(1000b)或9(1001b),或者如果在步骤S309确定先前码字SR0的EZ值大于复制参数y,则在步骤S315,将指定具有待当前调制的当前码字的代码组的NCG更新为1,这表示MCG1或MCG2。
如果在步骤S308确定先前码字SR0不属于MCG1、MCG2、DCG1和DCG2中的任一个,则在步骤S316确定先前码字SR0的EZ值是否为8。如果先前码字SR0的EZ值为8,则执行步骤S315,其中,将指定具有待当前调制的当前码字的代码组的NCG更新为1。否则,执行步骤S312,用于检查待当前调制的当前码字SR1的比特。
在图14B的步骤S317中,确定由每个更新的NCG指定的代码组是否具有两个相同的码字。如果在步骤S317确定在指定的代码组中存在有两个相同的码字,则在步骤S318,检查下一个码字SR2的比特。如果下一个码字的LZ值为0或大于或等于4,则在步骤S319,将代当前解调的代码识别为两个相同码字的第一码字,并将其解调为第一码字的原始数据。如果下一个码字LZ值为1、2或3,则在步骤S320,将代当前解调的代码识别为两个相同码字的第二码字,并将其解调为第二码字的原始数据。
如果在步骤S317确定由更新的NCG指定的代码组仅具有单个待当前解调的码字SR1,则在步骤S321,从由更新的NCG指定的代码组中选择单个码字SR1,并将其解调为原始数据。
在对当前码字SR1进行解调之后,在步骤S322,确定解调过的码字是否为最后一个。如果解调过的码字为最后一个,则结束该解调处理过程。否则,再次执行用于将变量n增1的图14A的步骤S302。
根据上述本发明,通过充分利用数据调制转换代码组中码字的特性(例如参数CSV和INV)来产生DC抑制控制DSV代码组,能够改善DC抑制能力。
在本发明中,DC抑制控制DSV代码组是通过充分利用诸如表示码字中DC值的参数CSV的符号、预测下一个码字的DSV转变方向的参数INV的特性等转换代码组中码字的特性而产生的,尽管这些特性是分别地从数据调制转换代码组中选出的,并且与数据调制转换代码组相比较,放松了复制码字产生条件或不可用码字的条件。因此,进一步提高了DC抑制控制的可能性,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代码流的DC分量。

Claims (26)

1、一种将输入数据调制到表示为(d,k,m,n)的游程长度限制(RLL)码的方法,其中,d表示最小游程长度,k表示最大游程长度,m表示数据的比特长度,n表示码字的比特长度,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将m比特输入数据调制到预定数个用于数据调制的第一代码组和预定数个用于DC抑制控制的第二代码组中适于DC抑制的码字,所述第一和第二代码组具有冗余码字,并且被产生用来使第一代码组中的码字具有第一参数CSV(码字和值)和第二参数INV,所述CSV表示码字的直流(DC)值,其符号与第二代码组中的相应码字的相反,所述INV预测下一个码字的数字和值(DSV)的转变方向,其特性与第二代码组中相应码字的相反,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代码组具有不同的冗余码字产生条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与第一代码组相比放松第二代码组的冗余码字产生条件,来增大所述第二代码组中的码字数,从而改善在调制期间抑制代码流的DC分量的可能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代码组中具有1至3的结尾零个数的码字具有副本,并且所述第二代码组中具有0至7的结尾零个数的码字具有副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代码组是由主代码组MCG1和MCG2及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DCG1和DCG2构成的,所述第二代码组是由第一、第二和第三DSV代码组构成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MCG1包括各具有其数目LZ小于或等于MCG分类参数x的开头零的码字,MCG2包括其每个的LZ大于或等于MCG分类参数x的码字,MCG1和MCG2不具有相同的码字,DCG1和DCG2包括其每个的LZ等于或小于最大游程长度k与码字复制参数y之差的码字,根据码字的特定比特值,将码字设置在DCG1或DCG2中,第一DSV代码组是由具有其符号与MCG2中的相应码字的相反的第一参数和其特性与MCG2中的相应码字的相反的第二参数的码字构成的,第二DSV代码组是由具有其符号与DCG1中的相应码字的相反的第一参数和其特性与DCG1中的相应码字的相反的第二参数的码字构成的,第三DSV代码组是由具有其符号与DCG2中的相应码字的相反的第一参数和其特性与DCG2中的相应码字的相反的第二参数的码字构成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d为1,k为8,m为8,n为12,用于对MCG1和MCG2进行分类的参数x为1,代码复制参数y为3。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从能够进行DC控制的代码组对,即,主代码组MCG1和MCG2、MCG2和用于DC抑制控制的第一DSV代码组、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DCG1和用于DC抑制控制的第二DSV代码组、或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DCG2和用于DC抑制控制的第三DSV代码组中选择适于DC抑制的码字,来实现DC抑制控制。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代码组中的每个码字具有第三参数(NCG),用于指定具有接着上述码字的码字的代码组,并且,对所述第一代码组设置的第三参数不同于对所述第二代码组设置的第三参数。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能够与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一同控制DC抑制的DC抑制控制代码组是由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中的所有码字中违反LZ条件的码字构成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中所有码字的开头零的数目小于或等于5,能够与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一同控制DC抑制的DC抑制控制代码组中的每个码字的开头零的数目小于或等于最大游程长度k。
11、一种将输入数据调制到表示为(d,k,m,n)的游程长度限制(RLL)码的方法,其中,d表示最小游程长度,k表示最大游程长度,m表示数据的比特长度,n表示码字的比特长度,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接收m比特输入数据;
(b)搜索被指定为具有接着先前调制过的码字的码字的代码组的数据调制代码组中接收数据的码字,并且确定是否违反了所找到的码字与先前的码字/下一个码字之间的游程长度条件;和
(c)如果违反了游程长度条件,则将所接收到的数据调制到所找到的码字,并且确定具有接着调制过的码字的码字的代码组,否则,将所接收到的数据调制到被指定为具有接着先前码字的码字的代码组的数据调制代码组和相应的DC抑制控制代码组中适于DC抑制的代码组中搜索到的码字,并且确定具有接着调制过的码字的码字的代码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调制代码组中具有1至3的结尾零数的码字具有副本,并且所述DC抑制控制代码组中具有0至7的结尾零数的码字具有副本。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指定具有接着码字的码字的代码组的第三参数NCG(下一个代码组)被设置在每个代码组中的每个码字上,并且用于数据调制代码组的第三参数与用于DC抑制控制代码组的不同。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最小游程长度为1,最大游程长度为8。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调制代码组是由主代码组MCG1和MCG2及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DCG1和DCG2构成的,所述DC抑制控制代码组是由第一、第二和第三DSV代码组构成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MCG1包括其每个的LZ小于或等于MCG分类参数x的码字,MCG2具有其每个的LZ大于或等于MCG分类参数x的码字,MCG1中的码字具有其符号与MCG2中的相应码字的相反的、表示码字的直流(DC)值的第一参数CSV(码字和值)和其特性与MCG2中的相应码字的相反的、预测下一个码字的数字和值(DSV)转变方向的第二参数INV,从而MCG1和MCG2不具有相同的码字,DCG1和DCG2包括其每个的LZ等于或小于最大游程长度k与码字复制参数y之差的码字,用于DCG1的第一参数的符号和第二参数的特性与用于DCG2的相反,根据码字的特定比特值,将码字设置在DCG1或DCG2中,第一DSV代码组是由具有其符号与MCG2中的相应码字的相反的第一参数和其特性与MCG2中的相应码字的相反的第二参数的码字构成的,第二DSV代码组是由具有其符号与DCG1中的相应码字的相反的第一参数和其特性与DCG1中的相应码字的相反的第二参数的码字构成的,第三DSV代码组是由具有其符号与DCG2中的相应码字的相反的第一参数和其特性与DCG2中的相应码字的相反的第二参数的码字构成的。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中,如果满足游程长度条件,则所接收到的数据被调制到从能够进行DC控制的代码组对中的一代码组中选出的适于DC抑制的码字,该代码组对为主代码组MCG1和MCG1、主代码组MCG2和用于DC抑制控制的第一DSV代码组、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DCG1和用于DC抑制控制的第二DSV代码组、或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DCG2和用于DC抑制控制的第三DSV代码组。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能够与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一同控制DC抑制的DC抑制控制代码组是由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中的所有码字中违反LZ条件的码字构成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中所有码字的开头零的数目小于或等于5,能够与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一同控制DC抑制的DC抑制控制代码组中的每个码字的开头零的数目小于或等于最大游程长度k。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中,如果在步骤(b)确定满足当前调制的码字与先前码字/下一个码字之间的游程长度条件并且先前码字已被调制到转换代码组MCG1、MCG2、DCG1和DCG2中的一个,则根据这些转换代码组之一中调制过的先前码字的结尾零数EZ,来确定由当前调制的码字指定为具有接着当前码字的码字的代码组的代码组,其中,如果EZ小于最小游程长度d,则确定主代码组MCG1,如果EZ等于或大于d并且小于或等于码字复制参数y,则根据当前码字的特定比特的值,来确定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DCG1或DCG2,而如果EZ大于y,则确定MCG1。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尽管先前码字已被调制到主代码组MCG1,当先前码字为1000xxxxxx10或1001xxxxxx10时,主代码组MCG1被确定为由当前码字指定的代码组,由其选择接着当前码字的码字。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中,如果在步骤(b)确定满足当前调制的码字与先前码字/下一个码字之间的游程长度条件并且先前码字已被调制到DSV代码组之一,则根据这些DSV代码组之一中调制过的先前码字的EZ,来确定由当前调制的码字指定为具有接着当前码字的码字的代码组的代码组,其中,如果EZ等于或大于0并且小于最大游程长度k,则根据当前调制码字的特定比特的值来确定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DCG1或DCG2,而如果EZ是最大游程长度k,则确定主代码组MCG1。
23、一种采用游程长度限制(RLL)码对由光记录/再现设备接收到的码字流进行解调的方法,其中,输入数据被调制到预定数个用于数据调制的第一代码组和预定数个用于DC抑制控制的第二代码组中的一代码组中适于DC抑制的码字,所述第一和第二代码组具有复制码字,并且被产生用来使第一代码组中的码字具有第一参数CSV(码字和值)和第二参数INV,所述CSV表示码字的直流(DC)值,其符号与第二代码组中的相应码字的相反,所述INV预测下一个码字的数字和值(DSV)的转变方向,其特性与第二代码组中相应码字的相反,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代码组具有不同的复制码字产生条件,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接收码字流,并且根据先前码字的特性,来更新指定具有当前要解调的当前码字的代码组的第三参数NCG(下一个代码组);
(b)确定在由所述第三更新的参数NCG指定的代码组中是否存在两个相同的当前码字;和
(c)如果当前码字不具有副本,则将当前码字解调为由第三更新的参数NCG指定的代码组中码字的原始数据,而如果当前码字具有副本,则将当前码字解调为根据下一个码字的LZ选出的两个相同码字之一的原始数据。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码字流是由从能够进行DC控制的代码组对中的一代码组中选出的适于DC抑制的码字构成的,该代码组对为主代码组MCG1和MCG2、主代码组MCG2和用于DC抑制控制的第一DSV代码组、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DCG1和用于DC抑制控制的第二DSV代码组、或冗余代码解调转换代码组DCG2和用于DC抑制控制的第三DSV代码组。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包括下列步骤:
(a1)确定所述数据调制代码组中是否包括先前码字;
(a2)如果在步骤(a1)确定所述数据调制代码组中包括先前码字,则检查先前码字的EZ;
(a3)如果先前码字的EZ小于最小游程长度d,则将所述第三参数NCG更新为表示主代码组MCG2或第一DSV代码组的第一值;
(a4)如果先前码字的EZ等于或大于最小游程长度d并且小于或等于码字复制参数y,则确定由所述先前码字的第三参数NCG指定的代码组是否具有两个相同的先前码字;
(a5)如果在步骤(a4)中确定具有两个相同的先前码字,则根据当前码字的特定比特的值,将第三参数NCG更新为表示DCG1或第二DSV代码组的第二值或表示DCG2或第三DSV代码组的第三值;
(a6)如果先前码字的EZ大于码字复制参数y或者如果在步骤(a4)中确定先前码字不具有副本,则将第三参数NCG更新为表示MCG1或MCG2的第四值;和
(a7)如果在步骤(a1)中确定数据调制代码组中不存在先前码字,则确定先前码字的EZ是否为k,如果EZ为k,则返回到步骤(a6),否则,返回到步骤(a4)。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5)中,当d为1、k为8、m为8、n为12、用于对MCG1和MCG2进行分类的参数x为1、代码复制参数y为3、并且特定比特为当前码字的高位4比特时,如果当前码字的MSB为“1”或者其高位4比特全部为“0”,则将所述第三参数NCG更新为第二值,否则,将所述第三参数(NCG)更新为第三值。
CNB011195517A 2000-09-06 2001-05-29 增强直流抑制的调制和/或解调游程长度限制码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877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52660/00 2000-09-06
KR52660/2000 2000-09-06
KR1020000052660A KR100644599B1 (ko) 2000-09-06 2000-09-06 개선된 dc 억압 능력을 갖는 rll 코드 변복조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1932A true CN1341932A (zh) 2002-03-27
CN1208776C CN1208776C (zh) 2005-06-29

Family

ID=19687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1955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8776C (zh) 2000-09-06 2001-05-29 增强直流抑制的调制和/或解调游程长度限制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441756B1 (zh)
EP (1) EP1187335A3 (zh)
JP (2) JP3744824B2 (zh)
KR (1) KR100644599B1 (zh)
CN (1) CN1208776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1503C (zh) * 2003-03-13 2007-06-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同步码字的奇偶信息抑制直流分量的调制方法和装置
CN1510840B (zh) * 2002-09-27 2010-05-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数据调制、解调方法和设备、及代码排列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57259B1 (ko) * 2002-09-27 2006-1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 변조 방법 및 코드 배치 방법
KR100716956B1 (ko) * 2000-10-11 2007-05-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 변조 방법 및 그 검출 방법
US7084788B2 (en) * 2001-04-20 2006-08-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de generation and allocation method
KR100421004B1 (ko) * 2001-04-20 2004-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코드 생성 및 배치 방법
KR100752880B1 (ko) * 2001-07-26 2007-08-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정보를 코딩/디코딩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0871848B1 (ko) * 2002-05-30 2008-1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기록매체상의 데이터 변조 방법 및 장치
KR20030093489A (ko) 2002-06-03 2003-1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신호 복조 장치 및 방법
US7190653B2 (en) 2002-10-21 2007-03-13 Ricoh Company, Ltd. Data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KR20040054206A (ko) * 2002-12-18 2004-06-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잡도를 줄인 코드 테이블을 사용하는 복조 장치 및 그방법
KR100924774B1 (ko) * 2003-04-04 2009-11-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Dsv 제어 비트가 복수개 들어있는 변조 코드를 이용한변조 방법
KR100523488B1 (ko) * 2003-07-15 2005-10-2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Mb810 인코더/디코더, 듀얼 모드 인코더/디코더, 및mb810 코드 생성 방법
FR2873518B1 (fr) * 2004-07-22 2008-12-19 Canon Kk Procede de codage et de decodage d'une sequence de mots, signal, codeur, decodeur, programmes d'ordinateur et moyens de stockage correspondants
KR100565079B1 (ko) * 2004-09-08 2006-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코드 생성 방법, 변조 장치 및 변조 방법
TWI256198B (en) * 2005-02-03 2006-06-01 Ind Tech Res Inst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nverting data words into code words
CN100347775C (zh) * 2005-03-08 2007-11-07 清华大学 多阶只读光盘及其制法
CN100452209C (zh) * 2005-03-08 2009-01-14 清华大学 多阶只读母盘的制法
CN100452204C (zh) * 2005-03-08 2009-01-14 上海香樟电子有限公司 多阶只读光盘的制法
CN100369140C (zh) * 2005-03-08 2008-02-13 北京保利星数据光盘有限公司 多阶只读光盘及其制法
CN100452203C (zh) * 2005-03-08 2009-01-14 上海香樟电子有限公司 多阶只读母盘的制法
US7931130B2 (en) 2005-07-06 2011-04-26 Wabtec Holding Corp Universal brake assembly
WO2007145619A1 (en) * 2006-06-12 2007-12-21 Mubina Gilliani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electronic learning based on location, context, and category data
CN101461005B (zh) * 2006-06-12 2012-05-30 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 通过数据调制规则变化将第二码嵌入光盘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KR100749754B1 (ko) * 2006-08-01 2007-08-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류 성분을 제어 가능한 인코딩과 디코딩 방법 및 이를이용한 데이터 처리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76866A (en) * 1981-04-24 1982-10-30 Sony Corp Encoder of binary signal
WO1995022802A2 (en) * 1994-02-15 1995-08-24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of converting a series of m-bit information words to a modulated signal, method of producing a record carrier, coding device, decoding device, recording device, reading device, signal, as well as a record carrier
JP3541439B2 (ja) * 1994-07-08 2004-07-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信号変調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信号復調装置及び方法
CA2205565C (en) * 1995-09-01 2007-01-09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of converting a series of m-bit information words to a modulated signal, method of producing a record carrier, coding device, device, recording device, signal, as well as arecord carrier
JP3339539B2 (ja) * 1995-12-13 2002-10-2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変調装置、その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WO1997050179A1 (en) * 1996-06-24 1997-12-31 Etom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10 (2,10), d=3.75 runlength limited code for multi-level data
JP2001511323A (ja) * 1997-01-30 2001-08-07 フジツウ ネットワーク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高速シリアルリンク用データ符号器/復号器
JP3760961B2 (ja) 1997-09-11 2006-03-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変調装置および変調方法、復調装置および復調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KR100294893B1 (ko) * 1999-03-09 2001-07-12 윤종용 개선된 dc 억압 능력을 갖는 rll 코드 생성 방법 과 생성된 rll 코드 변복조 방법
KR100565046B1 (ko) * 1999-04-21 2006-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개선된 dc 억압 능력을 갖는 rll 코드 배치 방법, 변복조 방법 및 복조 장치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0840B (zh) * 2002-09-27 2010-05-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数据调制、解调方法和设备、及代码排列方法
CN1321503C (zh) * 2003-03-13 2007-06-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同步码字的奇偶信息抑制直流分量的调制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441756B1 (en) 2002-08-27
JP2002135121A (ja) 2002-05-10
CN1208776C (zh) 2005-06-29
EP1187335A2 (en) 2002-03-13
KR100644599B1 (ko) 2006-11-13
EP1187335A3 (en) 2009-06-24
KR20020019674A (ko) 2002-03-13
JP3870209B2 (ja) 2007-01-17
JP3744824B2 (ja) 2006-02-15
US20020060634A1 (en) 2002-05-23
JP2005051800A (ja) 2005-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8776C (zh) 增强直流抑制的调制和/或解调游程长度限制码的方法
CN1183541C (zh) 产生游程长度受限代码的方法和该代码的调制/解调方法
CN1053986C (zh) 调制方法和解调方法以及调制装置和解调装置
CN1152217A (zh) 用于数字数据信道编码和信道解码的设备和方法
JP3545311B2 (ja) 改善されたdc抑圧能力を有するrllコード配置方法、変復調方法及び復調装置
CN1310248C (zh) 信号调制方法、信号调制装置、信号解调方法和信号解调装置
CN1152377A (zh) 记录介质、数字调制/解调装置和数字调制/解调方法
CN1249515A (zh) 数据转换方法及其装置
JP3722331B2 (ja) 変調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CN1191569C (zh) 变换光盘通道位的方法和解调方法
CN1254918A (zh) 用于调制和解调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JP2003536346A (ja) 一連のデータワードを変調信号に変換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320766C (zh) 调制方法与装置,解调方法与装置,传输方法与传输装置
EP0355999A2 (en) Encoding/decoding system for optical recording/reading
CN1254019C (zh) 抑制码流中的dc分量的编码和解码方法
CN1909099A (zh) Dsv控制装置和dsv控制方法
CN100547671C (zh) 用于高密度光盘的调制码的编码方法
EP1241792B1 (en) Method of converting digital data
CN1975914A (zh) 多阶游长数据转换方法及装置以及红光多阶光存储装置
CN1554150A (zh) 编码方法和设备
CN1560857A (zh) 运用于光驱系统8-14调制的数据译码的方法与装置
CN1975915A (zh) 多阶游长数据转换方法及装置以及红光多阶光存储装置
CN1489293A (zh) 将一系列的数据字转换成调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