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32402C - 电线的加标记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线的加标记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32402C
CN1332402C CNB038212978A CN03821297A CN1332402C CN 1332402 C CN1332402 C CN 1332402C CN B038212978 A CNB038212978 A CN B038212978A CN 03821297 A CN03821297 A CN 03821297A CN 1332402 C CN1332402 C CN 133240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wire
wires
mentioned
colouring agent
labe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8212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82322A (zh
Inventor
镰田毅
铃木成治
杉村惠吾
八木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82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2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3240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240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3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rk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345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rk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by spraying, ejecting or dispensing marking flui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36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with distinguishing or length marks
    • H01B7/361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with distinguishing or length marks being the colour of the insulation or conduc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2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wi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 Cable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低成本的电线的加标记方法和装置。电线的加标记装置(1)在电线(3)的外表面(5a)的一部分上形成带状标记。带状标记形成在电线(3)的外表面(5a)的一部分的整个圆周上。电线加标记装置(1)沿长度方向施加张力,拉紧电线(3)。电线加标记装置(1)具有一种喷嘴(35),用于把着色剂喷射到电线(3)的外表面(5a)的最上方的部位(10)上。喷嘴(35)具有一种开口部(42),它与电线(3)相对并且能够使着色剂通过。开口部(42)的中心(C1)和电线(3)的中心(C2)的连结直线(L)沿垂直方向。

Description

电线的加标记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具有芯线和对该芯线进行包覆的绝缘性包层部的电线的外表面加标记的电线的加标记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作为移动体的汽车等中,安装各种电子设备。因此,上述汽车等,为了向上述电子设备内传输从电源等来的电力和从计算机等来的控制信号等,布置了束线。束线具有多条电线以及安装在该电线端部等上的连接器等。
电线具有导电性的芯线以及用于对芯线进行包覆的、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构成的包层部。电线是所谓包覆电线。连接器具有导电性的端子零件和绝缘性的连接器外壳。端子零件安装在电线端部等上,而且与该电线的芯线进行电气连接。连接器的外壳形成盒状而且内部安装端子零件。
在装配上述束线时,首先把电线切断成规定长度,然后把端子零件安装在该电线的端部等上。根据需要,对电线之间进行连接。然后,把端子零件插入到连接器外壳内。这样装配成上述束线。
对上述束状电线,必须对芯线的粗细、包层部的材质(根据有无耐热性而更改材质)、使用目的等进行识别。而且,所谓使用目的是例如指气囊、ABS(制动防抱死系统)和车速信息等的控制信号或动力传输系统等使用电线的汽车的系统。
束状电线,为了识别上述使用目的(系统),在外表面的一部分上,沿整个圆周打印圆环状的带形标记。因此,过去挤出合成树脂包覆到芯线的周围,形成包层部时,首先在构成包层部的合成树脂内混入所需颜色的着色剂。然后使与上述着色剂不同的颜色的着色剂附着到芯线上包覆的合成树脂,即包层部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上。这样,对包层部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在整个圆周上进行着色,在电线上形成带形标记。
在上述电线上形成带状标记时,把上述着色剂和被加压的气体一起作为喷雾剂,喷射到上述电线的外表面上。这时,采用多个喷射上述着色剂的喷嘴,把这些喷嘴沿着以上述电线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大致上按等间隔进行布置。
这样,过去采用多个上述喷嘴。因此加标记的装置体积大,安装占用空间也大,同时加标记装置的成本可能很高。所以,对电线加标记所花的代价可能很大。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低成本的电线的加标记方法和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1方面的一种电线的加标记方法,用于在具有导电性芯线以及对该芯线包覆的绝缘性包层部的电线的外表面上,按一定量喷射液状着色剂,对上述电线加标记,其特征在于:在沿长度方向施加张力的状态下拉紧上述电线,从上述电线的上方向上述电线的外表面的上部,以液滴状态喷射上述液状着色剂,附着到上述电线的外表面并环绕覆盖。
这样一来,因为施加张力拉紧电线,所以,能够防止该电线位置偏移。因此,向电线外表面上部喷射的着色剂准确地附着在其上部。已附着在电线上部的着色剂依靠重力而保持在电线外表面上附着的状态向下方移动。因此,仅设置一个喷射着色剂的装置或机构,即可使着色剂附着在电线外表面的一部分的整个圆周上。
本发明第2方面的电线的加标记方法是:如第1方面所述的电线的加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把上述着色剂喷射到上述电线外表面的最上方的部位上。
若采用本发明,则把上述着色剂喷射到上述电线的最上方的部位上。所以,附着在电线上的着色剂依靠重力而保持在外表面上附着的状态,准确地向下方移动。因此,仅设置一个喷射着色剂的装置或机构,即可使着色剂切实附着在电线外表面一部分的整个圆周上。
本发明第3方面的本发明的电线的加标记方法是,如第2方面所述的电线的加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着色剂通过与上述电线外表面相对的开口部进行喷射,同时对上述开口部的中心和上述电线的中心进行连结的直线沿垂直方向。
若采用本发明,则开口部的中心和电线的中心沿垂直方向,所以,开口部位于电线的正上方。因此,着色剂准确地附着到位于电线最上方的部位上。所以附着在电线上的着色剂依靠重力作用而保持在外表面上附着的状态,准确地向下方移动。所以,仅设置一个喷射着色剂的装置或机构,即可使着色剂更可靠地附着在电线外表面的一部分的整个圆周上。而且,所谓垂直方向是表示重力方向。
本发明第4方面的一种电线的加标记装置,用于在具有导电性芯线以及对该芯线包覆的绝缘性包层部的电线的外表面上,按一定量喷射液状着色剂,对电线加标记,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给电线的供给卷线架和接收卷线架;拉紧装置,设置在供给卷线架侧,用于在沿长度方向施加拉力的状态下拉紧上述电线;以及喷射装置,它设置在由上述拉紧装置拉紧的电线的上方,而且喷射上述液状着色剂,上述喷射装置从上述电线的上方向上述电线外表面的上部,以液滴状态喷射上述着色剂,附着到上述电线的外表面并环绕覆盖。
若采用本发明,则由拉紧装置来拉紧电线。所以,能够防止电线位置偏移。喷射装置位于电线的上方,向电线的上部喷射。因此,能够使着色剂牢靠地附着在电线的上部。附着在电线上部的着色剂,依靠重力作用而保持其附着在电线外表面上的状态下向下方移动。所以,仅设置一个喷射装置,即可使着色剂附着在电线外表面的一部分的整个圆周上。
本发明第5方面的电线加标记装置,如第4方面的电线的加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述喷射装置把着色剂喷射到上述电线外表面的最上方的部位上。
若采用本发明,则喷射装置把着色剂喷射到电线的最上方的部位上。所以,附着到电线上的着色剂依靠重力作用而保持其附着在外表面上的状态下可靠地向下方移动。因此,仅设置一个喷射装置,即可使着色剂准确地附着在电线外表面的一部分的整个圆周上。
本发明第6方面的电线加标记装置,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线加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射装置具有与上述电线外表面相对的开口部、通过该开口部来喷射上述着色剂,同时对上述开口部的中心和上述电线的中心进行连结的直线沿垂直方向。
若采用本发明,则喷射装置的开口部的中心和电线的中心沿垂直方向。所以,喷射装置的开口部位于电线的正止方。因此,能够准确地使着色剂附着到电线的最上方的部位上。所以,附着到电线上的着色剂依靠重力作用而保持其附着在外表面上的状态下更准确地向下方移动。因此,仅设置一个喷射装置,即可使着色剂更准确地附着到电线外表面的一部分的整个圆周面上。
而且,本说明书中所说的着色剂是颜色材料(工业用有机物质)溶解、分散到水或其他溶剂内的液状物质。有机物质有染料、颜料(大部分是有机物、合成品),有时染料作为颜料使用;有时颜料作为染料使用。更具体的例子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说的着色剂表示着色液和涂料两者。着色液表示染料溶化或者分散在溶剂中的液体,涂料表示颜料分散在分散液中的液体。所以,若用着色液来对包层部的外表面进行着色,则染料渗入到包层部内;若用涂料来对包层部的外表面进行着色,则颜料不是渗入到包层部内,而是粘接在外表面上。也就是说,本说明书中所说的对包层部的外表面加标记,是表示用染料来对包层部的外表面的一部分进行染色、以及在包层部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上涂敷颜料。
并且,上述溶剂和分散液希望是和构成包层部的合成树脂有亲合性的。在此情况下,染料切实渗入到包层部内,或者颜料切实粘接到包层部的外表面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线的加标记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2是用图1所示的电线的加标记装置来加标记的电线的斜视图。
图3是从图2中的箭头标记III方向观看的电线的平面图。
图4是从图3中的箭头标记IV方向观看的电线的侧面图。
图5是从图4中的箭头标记V方向观看的电线的底面图。
图6是沿图1中的VI-VI线的断面图。
图7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电线的加标记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电线加标记装置的喷嘴和电线的位置关系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图5所示的电线的变形例的底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6,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图1等所示的电线加标记装置(以下简称为加标记装置)1,如图2~图5所示,在电线3的包层部5的外表面5a的一部分上在整个圆周上形成圆环状的带形标记21。也就是说,加标记装置1对电线3的包层部5的外表面5a加标记(Marking)。
电线3构成作为移动体的汽车等上所布置的束线。电线3如图2所示具有导电性芯线4和绝缘性包层部5。芯线4是由多条原线6扭合在一起而构成。构成芯线4的原线6由导电性金属构成。包层部5例如由聚氯乙烯(PVC)等合成树脂而构成。包层部5对芯线4进行包覆。因此,包层部5的外表面5a形成电线3的外表面。
并且,包层部5是单色P。而且,在构成包层部5的合成树脂内混入所需的着色剂,也可以把电线3的外表面5a制成单色P,可以不在构成包层部5的合成树脂内混入着色剂,而把单色P作为合成树脂本身的颜色。在构成包层部5的合成树脂内不混入着色剂,而单色P为合成树脂本身的颜色的情况下,包层部5即电线3的外表面5a为无着色。这样,所谓无着色是表示在构成包层部5的合成树脂内不混入着色剂,电线3的外表面5a是合成树脂本身的颜色。
在电线3的外表面5a的一部分上,形成了图2~图5所示的圆环状的带形标记21。上述带形标记21是色B(在图2~图5中用平行斜线表示)。色B不同于上述单色P,即包层部5的外表面5a。
带形标记21,形成在包层部5的外表面5a的一部分上,形成在电线3的整个圆周上。带状标记21如图3所示,在包层部5的外表面5a的一部分中位于图2中最上方的部位10的沿上述电线3的长度方向的宽度H1最长。并且,如图5所示,在包层部5的外表面5a的一部分中,位于图2中最上方的部位11的沿上述电线3的长度方向的宽度H2最窄。
如图4所示,在包层部5的外表面5a的一部分中位于图2中侧方的部位12沿上述电线3的长度方向的宽度H3,比上述宽度H2大,比上述宽度H1窄。这样,带状标记21,随着从电线3外表面5a的一部分的上方向下方的位置变化,沿上述电线3的长度方向(在图2中用单点划线表示轴芯Q)的宽度的H1、H3、H2徐徐变窄。
上述结构的电线3是多条的束线,同时其端头等上安装连接器等,构成上述束线。连接器与汽车等的各种电子设备的连接器相连接,束线即电线3向各种电子设备内传送各种信号和电力。
并且,由于上述带状标记21的色B有各种变化,所以,能够识别出电线3互相之间的区别。带状标记21的色B用于识别束线的电线3的线种类、系统。也就是说,上述带状标记21的色B表示束线的各电线3的使用目的,同时能够识别该使用目的。
加标记装置1,是在电线3的外表面5a的一部分上形成上述带状标记21的装置。加标记装置1如图1所示具有:作为供给装置的供给卷线架30、作为卷绕装置的接收卷线架31、作为拉紧装置的制动器39、喷射装置32、作为检测装置的编码器33、以及控制装置34。供给卷线架30和接收卷线架31设置在工厂的地板等处,并能够旋转自如。供给卷线架30和接收卷线架31互相间留出间隔进行布置。
供给卷线架30,其上缠绕电线3,把该电线3送往接收卷线架31上,接收卷线架31上缠绕从供给卷线架30送来的电线3。接收卷线架31上安装马达40等,利用该马达40的驱动力来使接收卷线架31沿图1中的箭头Y1旋转。供给卷线架30上未安装马达等,由接收卷线架31沿图1中的箭头Y1方向旋转,接收缠绕电线3,这样,供给卷线架30被该电线3拉动,沿图1中的箭头Y2旋转。而且,箭头Y1和箭头Y2方向相同。
上述马达40进行旋转驱动,使接收卷线架31沿箭头Y1方向旋转,使电线3沿着图1中的箭头K所示的该电线3的轴芯Q即长度方向行走(移动)。而且,箭头K形成一个方向。
制动器39安装在供给卷线架30和地板两者上。制动器39与供给卷线架30之间产生磨擦。制动器39在供给卷线架30旋转时把磨擦力加到该供给卷线架30上,妨碍供给卷线架30旋转。因此,制动器39欲使供给卷线架30的转速低于接收卷线架31的转速。所以,制动器39对在供给卷线架30和接收卷线架31之间被拉紧的电线3沿该电线3的长度方向施加张力。也就是说,制动器39在沿电线3的长度方向施加张力的状态下把电线3拉紧。
喷射单元32如图1所示,布置在供给卷线架30和接收卷线架31之间。喷射单元32具有作为喷射装置的喷嘴35和阀36。
喷嘴35布置在借助于供给卷线架30和接收卷线架31沿箭头K移动的电线3的上方。喷嘴35具有能够使着色剂T(如图1所示)通过的孔41。孔41的开口部42与借助供给卷线架30和接收卷线架31沿箭头K移动的电线3相对。
因此,喷嘴35具有与电线3相对的开口部42。开口部42能够使着色剂T在其内则通过。着色剂T从着色剂供给源37供给到喷嘴35的孔41内。着色剂T是上述色B。
并且,如图6所示,对喷嘴35的开口部42的中心C1和电线3的中心C2进行连结的直线L(在图6中用单点划线表示),沿垂直方向。而且,垂直方向表示重力方向。所以,喷嘴35的开口部42布置在电线3的正上方。
阀36与喷嘴35相连接。并且,在阀36上还连接加压气体供给源38。加压气体供给源38通过阀36把被加压气体供给到喷射35内。若阀36打开,则利用从加压气体供给源38供给的加压气体,使喷嘴35的孔41内的着色剂T通过开口部42而喷射到电线3的外表面5a的最上方的部位10上。
因此,喷嘴35把着色剂T喷射(滴射)到电线3的外表面5a的最上方的包括部位10的部分10a上。也就是说,喷嘴35把着色剂T喷射(滴射)到电线3的上半部13上。所以喷嘴35使着色剂T附着到电线3的外表面5a的上述部分10a,即部位10上。
若关闭阀36,则着色剂T停止从喷嘴35中喷射(滴射)。利用上述结构,喷射单元32利用从控制装置34等处来的信号,使阀36按预定时间打开,把一定量着色剂T喷射(滴射)到电线3的外表面5a上。
上述着色剂T是颜色材料(工业用有机物质)溶解、分散到水或其他溶剂内的液状物质。有机物质有染料、颜料(大部分是有机物、合成品),有时染料作为颜料使用;有时颜料作为染料使用。更具体的例子是,着色剂T表示着色液或涂料两者。着色液表示染料溶化或者分散在溶剂中的液体,涂料表示颜料分散在分散液中的液体。所以,若使着色液附着到电线3的外表面5a上,则染料渗入到包层部5内;若涂料附着到电线3的外表面5a上,则颜料不是渗入到包层部5内,而是粘接在外表面5a上。
也就是说,喷射单元32用染料来对电线3的外表面5a的一部分进行染色,或者把颜料涂敷在电线3的外表面5a上。所以对电线3的外表面5a加标记,是表示用染料来对电线3的外表面5a的一部分进行染色、以及在电线3的外表面5a的一部分上涂敷颜料。
并且,上述溶剂和分散液希望是和构成包层部的合成树脂有亲合性的。在此情况下,染料切实渗入到包层部5内,或者颜料切实粘接到包层部5的外表面5a上。
再者,滴射表示液状着色剂从喷射装置32的喷嘴35中喷射,在液滴状态,即滴的状态下受力后按一定量喷射到电线3的外表面5a上。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加标记装置1的喷射单元32的喷嘴35,使液状着色剂在液滴的状态,即滴的状态下受力后按一定量喷射到电线3的外表面5a上。
编码器33如图1所示具有转子43。转子43能够围绕轴芯旋转。转子43的外圆面与依靠卷线架30、31沿箭头K移动的电线3的外表面5a相接触。转子43若沿箭头K使芯线4即电线3行走(移动),则进行旋转。也就是说,转子43在芯线4即电线3沿箭头K行走(移动)的同时,围绕轴芯旋转。当然,芯线4,即电线3沿箭头K的行走(移动)间隔和转子43的转速成正比。
编码器33与控制装置34相连接。编码器33,在转子43每次都按规定角度旋转时,向控制装置34输出脉冲状的信号。也就是说,编码器33向控制装置34输出芯线4即电线3沿箭头K的移动速度所对应的信息。这样,编码器33测量出与电线3的移动速度相对应的信息,向控制装置34内输出与电线3的移动速度相对应的信息。这样,编码器33通过输出脉冲状的信号而测量出电线3的规定位置。希望该规定位置是在一边移动电线3,一边加标记时从上述喷射单元32的喷嘴35中开始喷射着色剂T的位置。
通常,编码器33,利用电线3和编码器安装辊(转子)43的磨擦来输出与电线3的移动量相对应的脉冲信号。但是在由于电线3的外表面5a的状态原因而使移动量和脉冲数不一定一致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别的地方取得速度信息,反馈该信息,进行比较运算。
控制装置34是具有已知的RAM、ROM、CPU等的计算机。控制装置34与接收卷线架31的马达40、编码器33、阀36、加压气体供给源38等相连接,对加标记装置1整体的控制进行管理。控制装置34存储:打开阀36时的开度、持续打开时间以及加压气体供给源38往阀36内供给的加压气体的压力。上述开度、时间和压力,希望是喷嘴35喷射的着色剂T能够附着到电线3的外表面5a的一部分的整个圆周上的值。控制装置34根据从编码器33来的电线3的移动速度,即与规定位置有关的信息,对阀36进行开关。
上述结构的加标记装置1在电线3的外表面5a上形成带状标记21,即对电线3的外表面5a加标记时,首先把供给卷线架30上所卷绕的电线3的端部等缠绕到接收卷线架31上。并且,对马达40进行驱动,使接收卷线架31沿箭头Y1旋转的同时,使供给卷线架30沿箭头Y2旋转。电线3从供给卷线架30向接收卷线架31上移动。于是,利用制动器39来向供给卷线架30上施加磨擦力,所以,上述电线3在受到张力的状态下被拉紧。
然后,规定顺序的脉冲状信号从编码器33输入到控制装置34内。控制装置34在按存储的开度来打开阀36的同时,在存储的连续打开时间内连续打开上述阀36。这时,控制装置34利用存储的压力把加压的气体从加压气体供给源38供给到喷嘴35内。通过喷射装置32的喷嘴35的孔41的开口部42,向电线3的外表面5a上喷射(滴射)预定的一定量的着色剂T。
液状的着色剂T,附着到电线3的外表面5a的上述部位10和包含该部位10的部分10a上。也就是说,液状的着色剂T附着到电线3的上半部分13上。附着到电线3的外表面5a上的液状着色剂T在溶剂或者分散液蒸发之前,借助重力而在电线3的外表面5a上向下方移动。然后,当附着到电线3的外表面5a的下方时,着色剂T中的溶剂或者分散液进行蒸发。于是,着色剂T中的染料或颜料残留在外表面5a上,上述带状标记21形成在电线3的外表面5a上。这样获得上述构成的电线3。这样,带状标记21形成在电线3的外表面5a的一部分的整个圆周上,将其染成圆环状。
若采用本发明实施方式,则制动器39对电线3施加张力将其拉紧。所以,能够防止电线3产生位置偏移。喷射单元32的喷嘴35位于电线3的上方,而且把液状的着色剂T喷射(滴射)到电线的上述部位10和包括该部位10的部分10a上。所以,喷射单元32的喷嘴35能够准确地使液状的着色剂T附着到电线3的上述部位10和包括该部位10的部分10a上。然后,附着在电线3的上述部位10和包括该部位10的部分10a上的液状着色剂T依靠重力而保持附着在电线3的外表面5a上的状态下向下方移动。
所以,仅设置一个喷射单元32的喷嘴35,即可使用着色剂附着在电线3的外表面5a的一部分的整个圆周上。因此,仅设置一个喷射单元32的喷嘴35,即可形成带状标记21,所以能够降低电线加标记装置1的成本,能够降低电线3加标记所需的费用。
并且,对喷射单元的喷嘴35的孔41的开口部42的中心C1和电线3的中心C2进行连结的直线L沿垂直方向。所以喷射单元32的喷嘴35的开口部42位于电线3的正上方。因此,喷射单元32的喷嘴35能够使着色剂T准确地附着到电线3的最上方的部位10上。
所以,仅设置一个喷射单元32的喷嘴35,即可使着色剂更准确地附着在电线3的外表面5a的一部分的整个圆周上。因此,仅设置一个喷射单元32的喷嘴35,即可形成带状标记21,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电线加标记装置1的成本,能够降低电线3加标记所需的费用。
以下参照图7,详细说明了涉及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电线加标记装置1。而且对于和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供给卷线架30上安装了作为拉紧装置的马达44。马达44沿箭头Y2旋转。马达44使供给卷线架30旋转,其转速小于安装在上述接收卷线架31上的马达40的转速。
安装在上述接收卷线架31上的马达40的转速大于安装在供给卷线架30上的马达44的转速,所以,电线3始终被接收卷线架31拉紧。并且,结果,供给卷线架30按照与接收卷线架31相同的转速沿箭头Y2旋转。
这样,安装在供给卷线架30上的马达44带动供给卷线架30旋转,使其转速小于安装在接收卷线架31上的马达40的转速,所以,在沿长度方向施加张力的状态下,拉紧电线3。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对喷嘴35的孔41的开口部42的中心C1和电线3的中心C2进行连结的直线L沿垂直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加标记装置1由马达40、44驱动,使卷线架31、30沿箭头Y1、Y2旋转。并且,在沿长度方向施加张力的状态下,拉紧电线3。然后,根据从编码器33来的信号,由控制装置34来控制阀36和加压气体供给源38,按一定量把液状的着色剂T喷射(滴射)到电线3的上述部位10和包括部位10的部分10a上。附着的液状着色剂T在溶剂或分散液蒸发之前,依靠重力而在电线3的外表面5a上向下方移动,在溶剂或分散液蒸发后,在电线3的外表面5a上形成上述带状标记21。
若采用本发明实施方式,则和上述第1实施方式一样,对电线3施加张力将电线3拉紧。所以,能够防止电线3产生位置偏移。并且喷射单元32的喷嘴35把着色剂T喷射(滴射)到电线3的部位10和包括该部位10的部分10a上。并且,对喷嘴35的孔41的开口部42的中心C1和电线3的中心C2进行连结的直线L沿垂直方向。所以,仅一个喷射单元32的喷嘴35,即可使在电线3的外表面5a的一部分的整个圆周上形成带状标记21,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加标记装置1的成本,能够降低电线3加标记所需的费用。
在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对喷嘴35的孔41的开口部42的中心C1和电线3的中心C2进行连结的直线L沿垂直方向、喷嘴35布置在电线3的正上方。但是,在本发明中,喷嘴35位于电线3的稍稍偏上方一点即可。也就是说,如果喷嘴35位于电线3的上方,那么也不一定是位于电线3的正上方。
在此情况下,如图8所示,希望喷嘴35布置在喷射的着色剂T在电线3的上述部位10和包括部位10的部分10a上附着的位置上。图8用双点划线R表示从喷嘴35中喷射的着色剂T通过的轨迹。在此情况下,也能够用一个喷嘴35来形成带状标记21,能够降低加标记装置1的成本。
并且,从喷嘴35中喷射的着色剂T也不一定要附着在最上方的部位10上。从喷嘴35中喷射的着色剂T可以附着到从电线3的断面看位于偏离中央的上方的上半部分13的外表面5a上。本说明书中所述的电线3的上部表示从电线3的断面看位于偏离中央的上方的上半部分13。
并且,在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带状标记21形成在电线3的外表面5a的一部分的整个圆周上。但是,本发明如图9所示,也可以不使向电线3下方移动的着色剂T互相混合,而且形成一种不附着着色剂T的部分。这样,在外表面5a的整个圆周上附着着色剂T、以及在外表面5a的一部分上形成不附着着色剂T的部分,这两者一并叙述为:着色剂T附着在电线3的该外表面5a的大致上的整个圆周或者整个圆周上。
在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仅设置一个喷射装置32。但是本发明当然也可以设置多个喷射单元32,用多种着色剂,即多种颜色在外表面5a上形成多个带状标记21。
再者,在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由具有ROM、RAM、CPU等的计算机来构成控制装置34。但是,本发明也可以由已知的数字电路等来构成控制装置34。在此情况下,需要使用对从上述编码器33来的脉冲状的信号进行计数的电路、以及用于切断在输入了第几个脉冲状信号时对上述阀36进行开关的电路等。
并且,当然也可以把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加标记装置1安装在把电线3送出规定长度后进行切断的电线切断装置等束线装配工序中使用的各种加工装置内。
再者,上述实施方式叙述了布置在汽车内的构成束线的电线3。但是,当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把电线3用于汽车,而是也可以将其用于便携计算机等各种电子设备和各种电气设备中。
再者,本发明也可以使用丙烯类涂料、墨水(染料类、颜料类)、紫外线墨水等各种材料作为着色液和涂料。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如本发明第1方面,因为施加张力拉紧电线,所以,能够防止该电线位置偏移。因此,向电线外表面上部喷射的着色剂准确地附着在电线的上部。已附着在电线上部的着色剂依靠重力而保持在电线外表面上附着的状态下向下方移动。因此,仅设置一个喷射着色剂的装置或机构,即可使着色剂附着在电线外表面的一部分的整个圆周上。
所以仅设置一个喷射着色剂的装置或机构,即可形成带状标记,因此能够使电线加标记所需的成本降低。
如本发明第2方面,因为使着色剂喷射到电线的最上方的部位上。所以,附着在电线上的着色剂依靠重力而保持在外表面上附着的状态下,准确地向下方移动。因此仅设置一个喷射着色剂的装置或机构,即可使着色剂切实附着在电线外表面一部分的整个圆周上。
所以仅设置一个喷射着色剂的装置或机构,即可形成带状标记,因此,能够使电线加标记所需的费用降低。
如本发明第3方面,开口部的中心和电线的中心沿垂直方向,所以,开口部位于电线的正上方。因此,着色剂准确地附着到位于电线最上方的部位上。所以附着在电线上的着色剂依靠重力作用而保持在外表面上附着的状态,更准确地向下方移动。所以,仅设置一个喷射着色剂的装置或机构,即可使着色剂更可靠地附着在电线外表面的一部分的整个圆周上。因此,仅设置一个喷射着色剂的装置或机构即可使电线加标记所需的费用降低。
如本发明第4方面,由拉紧装置来拉紧电线。所以,能够防止电线位置偏移。喷射装置位于电线的上方,而且向下方喷射着色剂,使其附着在电线的上部。所以,喷射装置能够使着色剂牢靠地附着在电线的上部。因此,附着在电线上部的着色剂,依靠重力作用而保持其附着在电线外表面上的状态下向下方移动。所以,仅设置一个喷射装置,即可使着色剂附着在电线外表面的一部分的整个圆周上。因此,仅设置一个喷射装置,即可形成带状标记,所以能够使电线加标记装置的成本降低,能够使电线加标记的费用降低。
如本发明第5方面,喷射装置把着色剂喷射到电线的最上方的部位上。所以,附着到电线上的着色剂依靠重力作用而保持其附着在外表面上的状态下可靠地向下方移动。因此,仅设置一个喷射装置,即可使着色剂准确地附着在电线外表面的一部分的整个圆周上。所以,仅设置一个喷射装置即可形成带状标记。因此,能够切实降低电线的加标记装置的成本,能够降低电线加标记所需的费用。
如本发明第6方面,喷射装置的开口部的中心和电线的中心沿垂直方向。所以,喷射装置的开口部位于电线的正上方。因此,能够准确地使着色剂附着到电线的最上方的部位上。所以,附着到电线上的着色剂依靠重力作用而保持其附着在外表面上的状态下更准确地向下方移动。因此,仅设置一个喷射装置,即可使着色剂更准确地附着到电线外表面的一部分的整个圆周面上。所以,仅设置一个喷射装置即可形成带状标记,因此,能够更切实地降低电线加标记装置的成本,能够降低电线加标记所需的费用。

Claims (6)

1、一种电线的加标记方法,用于在具有导电性芯线以及对该芯线包覆的绝缘性包层部的电线的外表面上,按一定量喷射液状着色剂,对上述电线加标记,其特征在于:在沿长度方向施加张力的状态下拉紧上述电线,从上述电线的上方向上述电线的外表面的上部,以液滴状态喷射上述液状着色剂,附着到上述电线的外表面并环绕覆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的加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把上述着色剂喷射到上述电线外表面的最上方的部位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的加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着色剂通过与上述电线外表面相对的开口部进行喷射,同时上述开口部的中心和上述电线的中心的连结直线沿着垂直方向。
4、一种电线的加标记装置,用于在具有导电性芯线以及对该芯线包覆的绝缘性包层部的电线的外表面上,按一定量喷射液状着色剂,对电线加标记,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给电线的供给卷线架、和接收卷线架;
拉紧装置,设置在供给卷线架侧,用于在沿长度方向施加拉力的状态下拉紧上述电线;以及
喷射装置,它设置在由上述拉紧装置拉紧的电线的上方,而且喷射上述液状着色剂,
上述喷射装置从上述电线的上方向上述电线外表面的上部,以液滴状态喷射上述着色剂,附着到上述电线的外表面并环绕覆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线的加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述喷射装置把上述着色剂喷射到上述电线外表面的最上方的部位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线加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射装置具有与上述电线外表面相对的开口部、通过该开口部喷射上述着色剂,同时上述开口部的中心和上述电线的中心的连结直线沿着垂直方向。
CNB038212978A 2002-08-09 2003-08-06 电线的加标记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240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3730/2002 2002-08-09
JP2002233730 2002-08-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2322A CN1682322A (zh) 2005-10-12
CN1332402C true CN1332402C (zh) 2007-08-15

Family

ID=31711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2129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2402C (zh) 2002-08-09 2003-08-06 电线的加标记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718217B2 (zh)
EP (1) EP1548756B1 (zh)
JP (1) JP4478020B2 (zh)
CN (1) CN1332402C (zh)
AU (1) AU2003254821A1 (zh)
WO (1) WO20040157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42691B2 (ja) * 2005-12-08 2011-12-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着色装置及び電線着色方法
JP4977362B2 (ja) * 2005-12-09 2012-07-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ローラ
JP5060761B2 (ja) * 2006-10-16 2012-10-3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着色ノズル及びその着色ノズルを有した着色ユニット
US20120204792A1 (en) * 2009-11-06 2012-08-16 Schleuniger Holding Ag Cable inscrip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scribing cables
JP5706761B2 (ja) * 2011-06-06 2015-04-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のマーキング装置及び方法
DE102011080298B4 (de) * 2011-08-02 2013-03-07 Actc-Anti Crim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Gmbh, Brieselan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Markierung eines von einer Ummantelung und/oder einer Isolierung umgebenen Gegenstands
JP6212777B2 (ja) * 2013-11-12 2017-10-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生産システ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生産方法
CN108735397B (zh) * 2018-04-24 2019-07-26 安徽春辉仪表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绝缘火花击穿点无损标记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17435A (ja) * 1992-02-07 1993-08-27 Yazaki Corp 電線の表面着色方法
JPH1031918A (ja) * 1996-07-15 1998-02-0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線のマーキ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28284A (en) * 1943-08-18 1947-09-30 Western Electric Co Strand marking apparatus
US2766136A (en) * 1953-06-01 1956-10-09 Western Electric Co Methods of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stripes to insulated conductors
US2981225A (en) * 1959-01-22 1961-04-25 Gamewell Co Wire insulation coloring apparatus
ZA701610B (en) * 1969-04-24 1971-01-27 Standard Telephones Cables Ltd Cables
FR2373835B1 (fr) 1976-12-13 1982-12-10 Boeing Co Procede et appareil pour inscrire des signes ou codes d'identification alphanumeriques sur un element flexible s'etendant de maniere continue en longueur, notamment sur un fil electrique
US4877645A (en) * 1988-02-26 1989-10-31 American Telephone & Telegraph At&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of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a coating material to elongated material
DE3942483A1 (de) * 1989-12-22 1991-06-27 Kabelmetal Electro Gmbh Verfahren zur fortlaufenden kennzeichnung von langgestrecktem gut
US5444466A (en) * 1991-03-11 1995-08-22 Electronic Cable Specialists, Inc. Wire marking system and method
US6605049B1 (en) * 2000-12-21 2003-08-12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Mark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dical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17435A (ja) * 1992-02-07 1993-08-27 Yazaki Corp 電線の表面着色方法
JPH1031918A (ja) * 1996-07-15 1998-02-0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線のマーキ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3254821A1 (en) 2004-02-25
WO2004015721A1 (ja) 2004-02-19
JP4478020B2 (ja) 2010-06-09
EP1548756A1 (en) 2005-06-29
JPWO2004015721A1 (ja) 2005-12-02
EP1548756A4 (en) 2007-02-07
US20060110527A1 (en) 2006-05-25
CN1682322A (zh) 2005-10-12
EP1548756B1 (en) 2012-10-31
US7718217B2 (en) 2010-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6485C (zh) 物品的自动加标记方法和自动加标记装置
CN1332402C (zh) 电线的加标记方法和装置
US7442877B2 (en) Wire manufacturing method wir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wire
CN101978436B (zh) 电线松弛吸收设备以及电线松弛吸收方法
CN101529534A (zh) 屏蔽电缆以及辨识屏蔽电缆的方法
JP3971269B2 (ja) 電線のコーティ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CN1813319B (zh) 束线装配方法和束线
JP4370325B2 (ja) 電磁弁の駆動方法、電磁弁駆動装置及び電線着色装置
JPWO2004049354A1 (ja) 電線及び電線の識別方法
CN101548346B (zh) 上色喷嘴和包含该上色喷嘴的上色单元
CN101978438B (zh) 用于对电线进行着色的设备
JP3887345B2 (ja) 電線の着色装置及び電線の着色方法
JPWO2004015720A1 (ja) 電線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826666B (zh) 电线的着色装置
CN100434195C (zh) 着色喷嘴
JP4477939B2 (ja) 電線の製造方法及び電線の製造装置
JP4486412B2 (ja) 電線の着色装置及び電線の加工装置
JP2004079200A (ja) 電線及び電線のマーキング方法
CN100541673C (zh) 电线用着色喷嘴
WO2004061869A1 (ja) 電線の着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