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30905C - 用于湿气控制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湿气控制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30905C
CN1330905C CNB03121682XA CN03121682A CN1330905C CN 1330905 C CN1330905 C CN 1330905C CN B03121682X A CNB03121682X A CN B03121682XA CN 03121682 A CN03121682 A CN 03121682A CN 1330905 C CN1330905 C CN 133090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dry
air
fan
dry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216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95391A (zh
Inventor
F·戈麦斯
P·汤姆
D·兰兹伯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l Art Produc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Bel Art Produc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l Art Products Inc filed Critical Bel Art Products Inc
Publication of CN1495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5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3090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090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11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2003/14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从空气中去除湿气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潮湿空气入口区域、一干燥空气出口区域、一还原空气入口区域、一还原空气出口区域以及一干燥媒质。设置一干燥风扇用于抽吸潮湿空气通过潮湿空气入口区域、通过干燥媒质,以使其通过干燥空气出口区域离开装置。设置一还原风扇用于抽吸还原空气通过还原空气入口区域、通过干燥媒质,以致通过还原空气出口区域离开装置。

Description

用于湿气控制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适用于去除湿气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从内部空间中去除湿气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从封闭体或内部空间中去除湿气的装置被广泛用于必须将贮存在封闭的或内部的空间中的产品保持在足够低的湿气密度或含量以保持其功能的完整性的工业中。由于实验小室以及相关的存储封闭体通常用于贮存特别易受湿气损坏的化学品、材料、产品以及设备,因此,在这些实验小室以及相关的存储封闭体中保持较低的湿气密度的能力是尤为关键的。例如,实验小室中较高的湿气密度会导致贮存在其中的化学品、材料以及其它物质污染。类似地,化学处理和测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性常常会受到此类影响的损害。
传统的去湿装置包括一鼓风机构,如旋转风扇,它被设置在壳体内,用于将一含有湿气的气流从壳体的一端抽入并使之通过干燥媒质,而湿气将转移到干燥媒质中,而干燥的空气将从壳体的相对端流出。周期性地,这种传统装置中的干燥媒质中的湿气变得达到饱和,为了继续使封闭体内的空气干燥,就必须更换干燥剂或使之还原。在后一种情况中,可以通过使一加热的反向空气流通过干燥剂以从中去除湿气并由此使之还原来实现干燥剂的干燥处理。对于实验小室的应用,可取的是,使用这样一个装置使小室的干燥空气流动路径与干燥剂还原的空气流动路径隔离,这样,可以避免来自干燥剂的潮湿还原空气流返回到封闭的小室空间中。
湿气去除和控制装置在本技术领域中是公知的。然而,这些已知的湿气去除装置通常存在一个或多个缺点和限制,这些会使该些装置不能理想地用于上述实验小室。例如,美国专利No.4,361,425揭示了一种具有湿气收集腔的去湿器,在湿气收集腔中包括了一种松散的或预成形的固体干燥剂。该腔室与传统的排出阀相连,该排出阀可周期性地自动操作,以从腔室中排出湿气。一高速风扇相邻于腔室安装,用于使从中通过的压缩空气受到一个离心力的作用,由此从压缩空气中去除湿气和外界颗粒。因此,’425专利中揭示的去湿器是特别设计用于从压缩空气中去除湿气的,而不是从通常包含在内部空间中去除湿气。此外,特定应用的设计需要不允许干燥剂自我还原,而是必须周期性地从湿气收集腔中去除并进行更换。美国专利NoS.4,654,057以及5,230,719是其它类型的已知去除湿气装置的实例。但是,所揭示的这些实例装置将需被干燥的潮湿空气抽入壳体的一端,并从壳体的相对端中排出干燥的空气。干燥剂的还原或干燥需要反向的空气流通过壳体,从而将潮湿的还原空气排回到在干燥步骤中从中去除湿气的空间中。显然,这样的操作原理不能应用于实验设备的高湿度敏感的环境。美国专利NoS.4,536,198、5,297,398、5,373,704、5,799,728、6,364,942以及6,379,435揭示了其它一些类型的去湿装置的实例,这些装置同样存在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缺点或限制,从而使它们不能用于或最好不用于实验封闭体。
发明内容
因此,需要一种适于从诸如实验小室之类的封闭体中去除湿气并保持一干燥环境的湿气去除装置或干燥单元。具体地说,希望能够提供这样一种湿气去除及控制装置或干燥单元,它设计紧凑、结构相对简单、独立、可自身还原,并且它可容易地结合到各种小室或其它封闭体中,以从它们的内部效率高的和有效的去除湿气。此外,希望能提供这样一种干燥单元,它操作可靠性高,并且它生产成本低且安装简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气控制装置,它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由壳体的一内部相互隔开的第一和第二侧;一潮湿气体入口,所述潮湿气体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中;一干燥气体出口,所述干燥气体出口以与所述潮湿气体入口隔开的关系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中;一干燥媒质,所述干燥媒质设置在所述潮湿气体入口和所述干燥气体出口之间的所述壳体中;一干燥风扇,所述干燥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用于产生一潮湿气体流,该气体流通过所述潮湿气体入口进入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干燥媒质,从而通过所述干燥气体出口排出所述壳体;以及一装置,所述装置用于使所述干燥媒质复原,所述装置包括:一还原气体入口,所述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侧中;一还原气体出口,所述出口以与所述还原气体入口隔开的关系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侧中;以及一还原风扇,所述还原风扇位于所述还原气体入口和所述还原气体出口之间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通过湿气控制装置从位于一封闭体的内部空间中的气体中去除湿气的方法,其中湿气控制装置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延伸通过其第一侧的第一和第二开口以及延伸通过其第二侧的第三和第四开口,所述开口与相应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柔韧的罩盖挡板协作,并且壳体包括一干燥媒质、一干燥风扇以及一还原风扇;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口与所述封闭体的内部空间流通地相连,所述第三和第四开口与围绕所述封闭体的周围空气连通的相连,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致动所述干燥风扇,以在所述壳体内引起一压力递度,从而实现通过其的一干燥空气流,所述干燥空气流使所述第一和第二挡板推离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开口,并且所述干燥空气流引起所述第三和第四挡板抵靠相应的第三和第四开口的密封配合;停止所述干燥风扇的操作;以及致动所述还原风扇以产生一通过风扇的还原空气流,所述还原空气流独立于所述干燥空气流,并通过所述第三和第四开口;其中,所述干燥空气流引起潮湿的空气从所述封闭体的内部空气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进入装置壳体、流过所述干燥媒质、并以基本干燥的状态通过所述第二开口离开装置壳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湿气控制装置的正视图,其中去除了装置壳体的前罩盖以暴露出装置的内部组件;
图2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沿图1中的截面3-3剖取的剖视图;
图4为沿图1中的截面4-4剖取的剖视图,其中若干加热元件定位在干燥腔下方;
图5为沿图1中的截面5-5剖取的剖视图;
图6为沿图1中的截面6-6剖取的剖视图;
图7为沿图1中的截面7-7剖取的剖视图;
图8分别为沿图6和7中的截面8-8剖取的剖视图;
图9示出了在干燥媒质还原步骤中本发明的单元(加热元件位于干燥腔的底部);
图10示出了可控制封闭的干燥腔内的湿度的干燥模式过程中的本发明的单元(加热元件位于干燥腔的底部);
图11与图9类似,但其中反映了加热元件定位在干燥腔的顶部;以及
图12与图10类似,但其中反映了加热元件定位在干燥腔的顶部。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其中示出了一个拆去了前罩盖50(图2)的用于湿气控制的装置的实施例或本发明的干燥单元10。干燥单元10包括一个细长的壳体12,该壳体12具有一上部区域14、一中间区域15以及一下部区域16。以相互隔开的关系设置在中间区域15中的一对干燥剂保持板23之间形成了一个干燥腔18,该干燥腔18适于接纳干燥媒质19。一个还原风扇或鼓风机20设置在干燥腔18和上部区域14之间的壳体12内。一个干燥风扇或鼓风机22设置在干燥腔18和下部区域16之间的壳体12的中间区域15内。干燥加热元件21通常定位在一个干燥剂保持板23的附近,较佳地定位在干燥腔18的下部中。加热元件21通常为低压电阻,但也可使用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其它发热装置。上部区域14形成有一具有一第一内部挡板26的第一入口区域32,它由壳体12的内部与具有第一外部挡板24的第一出口区域34隔开。以类似的方式,下部区域16形成有一个具有一第二外部挡板30的第二出口区域36,它与具有一第二内部挡板28的第二入口区域38隔开。这些挡板较佳地由硅酮材料构成,硅酮材料可提供柔韧性、良好的化学抵抗力和耐久性。重要的是,硅酮挡板的柔韧性可在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提供良好的密封特性。其它用于构造挡板的可能的材料包括天然橡胶和氯丁橡胶(但不是排它性的)。
具有焊接的或其它方式设置在线路板56上的组件(未图示)的微处理器控制器可操作地与风扇20、22以及加热元件21相连,从而用于自动地使风扇和加热元件21的操作自动循环,这将在下文中进一步描述。
湿气控制装置10可用于从封闭体75中去除湿气,其中封闭体是由设有一内部空腔77的外壁或门76形成的,空腔77具有一第一开口78和一第二开口79。更具体地说,湿气控制装置或干燥单元10可以与由本发明的申请人于2002年2月15日提交的待审定的美国专利申请S.N.10/075,262中所揭示的干燥小室75(在假想线中示出)一起使用。这种干燥小室75包括一门76,并且门形成有带有一第一开口78和一第二开口79的一内部空腔77,其中两个开口相互隔开并且每一个均在小室内部空间和周围的外部环境中形成一管道。内部空腔77以这样一种方式容纳干燥单元10,即,第一出口区域34位于第一开口78的附近,第二入口区域38位于门76中的第二开口79的附近。干燥单元10的第一入口区域32和第二出口区域36面向封闭体或小室75的内部。
现参照图1-8,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干燥单元10的单个组件的特定结构特征和设置。
一个前罩盖50可拆卸地与壳体12相连,从而封闭壳体内,该壳体内部包括上部区域14、中间区域15和下部区域16。最佳地如图2所示,从壳体12的后面板向上部和下部壳体区域14、16延伸着一对螺纹凸台48,这对凸台48与通过前罩盖50的相对端部延伸的相应的紧固开口52对齐。诸如螺钉之类传统的紧固件54可通过相应的紧固开口52和凸台48被接纳,从而可拆卸地将前罩盖50固定到壳体12上。需理解的是,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许多其它技术一般也可用于形成壳体12,并且将前罩盖50安装在壳体12上。
一第一出口区域密封凸缘42凹进地设置在第一出口区域34中,一第一入口区域密封凸缘43凹进地设置在第一入口区域32中。以类似的方式,一第二入口区域密封凸缘44凹进地设置在第二入口区域38中,而一第二出口区域密封凸缘45凹进地设置在第二出口区域36中。与相应的密封凸缘42、43、44相应的四个罩盖凸片51从前罩盖50的内表面延伸出。最佳地如图6所示,当前罩盖50安装在壳体12上时,第一个罩盖凸片51与第一出口区域密封凸缘42配合,从而在第一出口区域34中形成了一个椭圆形的第一出口开口35。以类似的方式,罩盖凸片51与第一入口区域密封凸缘43配合,以在第一入口区域32中形成一个椭圆形的第一入口开口33。最佳地如图7所示,从前罩盖50的内表面延伸出的一第三罩盖凸片51与第二出口密封凸缘45配合,从而在第二出口区域36内形成了一个椭圆形的第二出口开口37。最后,一个从前罩盖50的内表面延伸出的第四罩盖凸片51与第二入口密封凸缘44配合,从而在第二入口区域38中形成了一个椭圆形第二入口开口39。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第一对挡板安装凸缘60从壳体12延伸到上部区域14中,一第二对挡板安装凸缘61从壳体12延伸到下部区域16中,从图1和2可看出。第一对挡板安装凸缘60之一相邻于第一出口区域密封凸缘42设置,而挡板安装凸缘60中的另一个相邻于第一入口区域密封凸缘43设置。类似地,第二对挡板安装凸缘61之一相邻于第二入口区域密封凸缘44设置,而挡板安装凸缘61中的另一个相邻于第二出口区域密封凸缘45设置。一平坦的安装板58和一弯曲的安装板59分别夹在第一出口区域密封凸缘42的每一个与相应的挡板安装凸缘60之间、第一入口区域密封凸缘43和相应的挡板安装凸缘60之间、第二入口区域密封凸缘44和相应的挡板安装凸缘61之间以及第二出口区域密封凸缘45和相应的挡板安装凸缘61之间。第一外部挡板24固定在一平坦的安装板58和第一出口区域密封凸缘42之间,而第一内部挡板26固定在一平坦的安装板58和第一入口区域密封凸缘43之间。类似地,第二内部挡板28固定在平坦的安装板58和第二入口区域密封凸缘44之间,第二外部挡板30固定在一平坦的安装板58和第二出口区域密封凸缘45之间。因此,如下文中将要描述的,第一外部挡板24和第二外部挡板30分别适于向外移入第一出口区域34和第二出口区域36中,从而使空气响应于从壳体内部到壳体外部负压递度从壳体14流出。相反地,第一内部挡板26和第二内部挡板28适于移入壳体内部,从而使空气响应从壳体内部到壳体外部的正压递度流入壳体12。
如图2所示,还原风扇20和干燥风扇22可以以相互隔开的关系安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这些风扇安装在一个细长的线路板56上。然而,也可设想出其它的安装方案。如图3所示,还原风扇20通常包括多个风扇叶片62,这些叶片从中心毂部63延伸出并且可在风扇开口64中旋转。类似地,最好参见图5,干燥风扇22通常包括多个风扇叶片66,这些叶片66从中心毂67延伸出并且在一风扇开口68中旋转。
干燥剂保持板23最好也插在延伸入中间区域15的诸对相邻的壳体脊部13之间。较佳地,干燥剂保持板23的第一个相邻或抵靠还原风扇20的上游端设置,而另一个干燥剂保持板23朝着干燥风扇22的上游端与第一干燥剂保持板23隔开。每个干燥剂保持板23设有多个便于空气从中流过的孔23a。干燥媒质19保持在干燥剂保持板23之间的干燥腔18中。较佳地,干燥媒质由小珠型或颗粒型的硅胶构成,我们发现这可以实现最佳的通过干燥腔的空气流。然而,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也可以使用其它的干燥媒质,其中包括多孔氧化铝、蒙脱粘土、硅胶、分子筛(合成沸石)、硫酸钙以及氧化钙,此处仅给出了一部分。较佳地,约每3-4年应更换一次硅胶干燥媒质19。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干燥单元10垂直设置,其中的干燥加热元件21设置在下部一个干燥剂保持板23的上表面的附近并位于干燥媒质19的下方。然而,干燥单元10也适于以水平定向操作。在这种方式中,干燥单元特别适于与支承在既可以垂直定向也能以水平定向的一支承表面上的封闭体或贮存小室一起使用。这样封闭体的一个实例是在本申请人的上述待审定申请中描述的组合式实验小室。
线路板56的电子元件包括一个微型处理器(未图示),该处理器可操作地与还原风扇20、干燥风扇22以及若干加热元件21相连,以对它们进行控制。另外,微型处理器控制一个作为安全特征设置的一终端开关。更具体地说,终端开关设置用于当检测到任何组件或单元总体过热的情况下自动切断单元10。终端开关被设置成,当确定到过热的情况不再存在时,可使其本身复位。作为一个可选的特征,可以设置一个发光二极管(LED),从而当通电时用于指示。
主要参照图9,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干燥单元10的操作。在第一操作步骤中,干燥单元10被致动,从而用于对包含在干燥腔18内的干燥媒质19进行干燥、还原或使其再活化。在较佳实施例中,干燥还原步骤进行约四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干燥风扇22保持又通电,而加热元件21和还原风扇20被致动,从而如图9中的实线所示,沿箭头A的方向在壳体12内产生一气体或周围空气流。由还原风扇20产生的空气流由一空气正压区域和一空气低压或局部真空区域引起,该正压区域是由风扇20在上部区域14中引起,该空气低压或局部真空区域由风扇20在干燥单元10的中间区域15和下部区域16中引起。空气流通过具有第二内部挡板28的第二入口区域38进入壳体12中。因此,进入空气将施力使第二内部挡板28与第二入口密封凸缘44脱开,而空气流的流出的空气将施力使第一外部挡板24与第一出口密封凸缘42脱开。当空气流横向通过壳体12内部时,空气流流过又通电的干燥风扇22,当其被加热元件21加热之后,它将通过位于干燥腔18内的干燥媒质19。在腔18中,干燥媒质19被加热元件21加热,这样,干燥媒质19的蒸汽压力变得比加热的复原空气的压力高。由此,湿气将从干燥媒质19转移到从中通过的加热的复原空气中。具有相对较高湿气含量的加热的空气流而后通过第一出口区域34的第一开口挡板24离开壳体12。因此,在第一操作步骤中产生的高温、潮湿的复原空气通过第一出口区域34和干燥小室75的第一门开口78(图1)排到壳体12的外部。干燥媒质19在第一操作步骤的末端以及在开始第二操作步骤(或对小室75内部的空气进行干燥)之前应当基本干燥。当干燥媒质19充分干燥之后,它被允许冷却,并且可以对沿相反方向从小室75内部通过壳体12的第二空气流进行重新干燥,这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进行描述。
为了使空气沿箭头A的方向流动,在上述的第一操作步骤中,第二内部挡板28通过从第二入口区域38向内延伸入壳体12的内部空间中而打开,从而打开第二入口开口39,而第一外部挡板24通过从第一出口区域34向外延伸而打开,从而打印第一出口开口35。在这种情况中,由还原风扇20在上部区域14中产生的空气高压区域施压在向内定位的内部挡板26上,从而将它压靠在第一入口密封凸缘43上,并且由此使第一入口开口33密封。另外,由风扇在中间区域15和下部区域16中产生的空气低压区域产生了吸力,该吸力将第二外部挡板30引吸抵靠在第二出口密封凸缘45上,并且由此使第二出口开口37密封。因此,在还原模式期间,当阻断封闭体或干燥小室的内部和干燥单元壳体12内部之间的流体连通(空气流)时,外部和内部挡板的设置一般可提供通过壳体12内部和尤其通过干燥腔18的周围空气流。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风扇20被致动约1分钟。在第二操作步骤中,加热元件21关断,而还原风扇20致动一段较短时间,从而从壳体12中连续排出第一步骤中形成的潮湿的高温空气。在第二步骤中,挡板24、26、28、30如以上关于第一步骤描述的那样定位。由风扇20产生的干燥空气流足以基本去除先前积累在干燥媒质19和壳体12内部其它区域中的任何残留湿气。因此,通过连续使潮湿空气通过排放出口34和小室门76的第一开口78流向大气,可以使干燥媒质19还原。
现参照图10,当干燥媒质19以上文中参照图9描述的方式干燥或还原之后,在第三操作步骤或干燥模式中操作干燥单元10,从而诸如在图1中的假想线示出的小室75之类的封闭的干燥空间中形成或保持较低的湿度水平。在此操作步骤中,干燥加热元件21关断,还原风扇20又通电而干燥风扇22被致动,从而如图10的虚线所示,产生一股沿箭头B所示方向的通过壳体12内部的所体或周围空气流。因此,含湿气的空气流从干燥空间或小室75的内部空间通过第一入口区域32进入干燥单元10,并且流过又通电的还原风扇20。干燥风扇22推动含湿气的空气通过包含在干燥腔18内的干燥媒质19。由此干燥媒质19温度相对较低且较干燥,因此,与流过干燥腔18的潮湿空气的表面蒸汽压力相比,干燥媒质19具有较低的表面蒸汽压力,因此,它从通过的空气流中吸收湿气。最后,当干燥媒质19从空气中吸收湿气时,由于从被干燥的空气流的湿气中释放出的热量,干燥媒质19变得潮湿且温度上升。在某些情况下,干燥媒质19会变得充足潮湿,并且其温度上升至在干燥媒质19和流动的空气之间达到蒸汽压力平衡点。因此,媒质19的表面蒸汽压力不再便于湿气从流动空气向媒质19继续转移的那样,明显地比周围空气的蒸汽压力低。此时,干燥媒质19不再从空气中吸收湿气,并且在重新使用之前需要以如参照图9描述的第一操作步骤那样干燥或还原。
当空气流分别流过壳体12的干燥腔18、中间区域15和下部区域16之后,空气流通过第二出口区域36的第二外部挡板30离开单元10并且进入干燥小室75的内部空间。通过由风扇22在下区域16引起的一个高压区域相对于由干燥风扇或鼓风机22在中间区域15和上部区域14中形成的一个低压区域(或局部真空),可以引起潮湿空气从小室75进入壳体12并通过干燥腔18以及干燥的空气流出壳体回到小室75。
因此,在第三操作步骤中,空气流一般通过第一入口区域32进入干燥单元10,特别可通过由向内打开第一内部挡板26暴露出的第一入口开口33进入。当空气流通过干燥腔18和壳体12内部的剩余部分之后,空气流通过向外打开的第二出口区域36的第二外部挡板30暴露出的第二出口开口37离开该单元。
在以上参照图10描述的第三操作步骤的干燥模式中,为了便于空气流如箭头B所示通过壳体12的内部,第一内部挡板26在上部区域14内向内延伸,从而脱离第一入口密封凸缘43并且暴露出第一入口开口33。第二外部挡板30在第二出口区域36内向外延伸,从而脱离第二出口密封凸缘45并暴露出第二出口开口37。由于上部区域14形成的低压区域或局部真空形成的吸力,第一外部挡板24吸靠在第一出口密封凸缘42上,以使第一出口开口35密封。此外,低压区域16中的正压区域向外推动第二内部挡板28抵靠第二入口密封凸缘44,以使第二入口开口39密封。如上所述,在干燥模式中,挡板被设置成可在封闭体或干燥小室75的内部和壳体12内部之间建立流体连通或空气流动。另一方面,如图9中箭头A所示的在外部环境和壳体12内部之间的空气流动可通过闭合第一外部挡板24和第二内部挡板28来阻断。
在第四操作步骤中,干燥单元10是以预热模式操作的。在这种情况下,还原风扇20和干燥风扇22又通电,仅有加热元件21被致动。在这种模式中,在关于图9的第一操作步骤描述的复原模式开始之前,干燥媒质19被预热约一分钟。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如在图9所示的干燥单元10中,加热元件21被定位在干燥媒质19的高度下方或之下。这样定位的一个理由在于加热的空气会自然向上流动。因此,当加热元件21被致动时,复原模式中被加热的空气在单元10内向上移动,并且特别地会通过干燥腔18,从而使干燥媒质19干燥。这是一种最有效的用于干燥媒质19的空气流动结构。显然,如附图中的图11所示的干燥单元40中所示,当加热元件21定位在干燥媒质19的上方,单元10也可以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中,还原风扇20被定位在干燥腔18的下方,用于向下通过壳体12的内部和干燥腔18抽出一股还原空气(如图11中的实线“C”所示)。在干燥模式中,如图12所示,干燥单元40的干燥风扇22向上通过壳体12的内部和干燥腔18抽出一潮湿空气由(以虚线“D”表示)。在这种空气流动结构中,由风扇20、22产生的空气流量最好应更多。
如上所述,单元10是沿水平定向起作用的。然而,垂直向定是较佳的,其原因在于,这样的定向便于由位于干燥腔下方的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自然上升通过干燥媒质。换言之,在水平定向中,是部分利用自然向上的热流,这样,来自定位在底部的加热元件的加热空气仍会上升。然而,相对于较佳的垂直定向,当单元10处于水平定向中,上部加热元件不是有效的。但是,需理解的是,单元以水平定向起作用可提供对干燥媒质的足够的加热和还原。

Claims (19)

1.一种湿气控制装置,它包括,
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由壳体的一内部相互隔开的第一和第二侧;
一潮湿气体入口,所述潮湿气体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中;
一干燥气体出口,所述干燥气体出口以与所述潮湿气体入口隔开的关系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中;
一干燥媒质,所述干燥媒质设置在所述潮湿气体入口和所述干燥气体出口之间的所述壳体中;
一干燥风扇,所述干燥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用于产生一潮湿气体流,该气体流通过所述潮湿气体入口进入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干燥媒质,从而通过所述干燥气体出口排出所述壳体;以及
一装置,所述装置用于使所述干燥媒质复原,所述装置包括:一还原气体入口,所述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侧中;一还原气体出口,所述出口以与所述还原气体入口隔开的关系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侧中;以及一还原风扇,所述还原风扇位于所述还原气体入口和所述还原气体出口之间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使干燥媒质复原的装置还包括:
干燥媒质加热装置;以及
还原风扇,用于抽吸还原气体通过所述还原气体入口进入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干燥媒质,从而通过所述还原气体出口从所述壳体排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一覆盖所述潮湿气体入口的第一弹性挡板;
一覆盖所述干燥气体出口的第二弹性挡板;
一覆盖所述还原气体入口的第三弹性挡板;以及
一覆盖所述还原气体出口的第四弹性挡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为周围空气,第一弹性挡板覆盖一潮湿空气入口;第二弹性挡板覆盖一干燥空气出口;一第三弹性挡板覆盖一还原空气入口;以及第四弹性挡板覆盖一还原空气出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弹性挡板抵靠所述壳体定位,这样,在所述干燥风扇操作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弹性挡板被向内抽吸入壳体的内部并与潮湿空气入口脱离,而所述第二弹性挡板被向外推离干燥空气出口,从而便于空气流过潮湿空气入口和干燥空气出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和第四弹性挡板抵靠所述壳体定位,这样,在所述干燥风扇的操作过程中,所述第三弹性挡板被向外推动形成与还原空气入口的密封配合,所述第四弹性挡板朝着壳体内部向内抽吸,与所述还原空气出口形成密封配合,从而防止空气流过所述还原空气入口和所述还原空气出口。
7.如权利要求4所示的湿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和第四弹性挡板抵靠所述壳体定位,这样,在所述还原风扇的操作过程中,朝着壳体内部向内抽吸所述第三弹性挡板并使其与所述还原空气入口脱离,而所述第四弹性挡板被向外推离所述还原空气出口,从而便于空气流过所述还原空气入口和所述还原空气出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湿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弹性挡板抵靠所述壳体定位,这样,在所述还原风扇的操作过程中,向外推动所述第一弹性挡板,使其与所述潮湿空气入口密封配合,并且朝着壳体的内部向内抽吸所述第二弹性挡板,使其与所述干燥空气出口密封配合,从而防止空气流过所述潮湿空气入口和所述干燥空气出口。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风扇定位在所述干燥媒质和所述干燥空气出口之间的所述壳体内。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风扇定位在所述干燥媒质和所述还原空气出口之间的所述壳体内。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弹性挡板由硅酮材料形成,并且所述干燥媒质还包括硅胶颗粒。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媒质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干燥媒质的所述还原风扇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湿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一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以及
至少一个与所述线路板相联的微型处理器;
所述微处理器对所述干燥风扇、所述还原风扇以及所述干燥媒质加热装置的功能进行电子控制。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媒质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干燥媒质和所述还原风扇之间。
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一第一干燥剂保持板,所述第一干燥剂保持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以及
一第二干燥剂保持板,所述第二干燥剂保持板以与第一干燥剂保持板隔开的关系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干燥剂保持板之间形成了一个用于维持所述干燥媒质的干燥剂腔。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媒质加热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低压功率电阻,所述电阻设置所述干燥媒质以及至少一个所述干燥剂保持板之间。
17.一种通过湿气控制装置从位于一封闭体的内部空间中的气体中去除湿气的方法,其中湿气控制装置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延伸通过其第一侧的第一和第二开口以及延伸通过其第二侧的第三和第四开口,所述开口与相应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柔韧的罩盖挡板协作,并且壳体包括一干燥媒质、一干燥风扇以及一还原风扇;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口与所述封闭体的内部空间流通地相连,所述第三和第四开口与围绕所述封闭体的周围空气连通的相连,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致动所述干燥风扇,以在所述壳体内引起一压力递度,从而实现通过其的一干燥空气流,所述干燥空气流使所述第一和第二挡板推离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开口,并且所述干燥空气流引起所述第三和第四挡板抵靠相应的第三和第四开口的密封配合;
停止所述干燥风扇的操作;以及
致动所述还原风扇以产生一通过风扇的还原空气流,所述还原空气流独立于所述干燥空气流,并通过所述第三和第四开口;
其中,所述干燥空气流引起潮湿的空气从所述封闭体的内部空气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进入装置壳体、流过所述干燥媒质、并以基本干燥的状态通过所述第二开口离开装置壳体。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还原风扇的致动在所述壳体内引起并保持一压力递度,所述致动还原风扇的步骤中,所述还原空气流将所述第三和第四挡板推离相应的第三和第四开口,而所述空气流引起所述第一和第二挡板抵靠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开口的密封配合;
其中,所述还原风扇的所述致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所述还原空气流使周围空气通过所述第三开口进入装置壳体、流过所述干燥媒质并通过所述第四开口离开装置壳体,这样,所述离开的还原空气流将湿气从所述干燥媒质转移到所述封闭体外的周围空气中,由此实现所述干燥媒质的还原。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致动干燥风扇步骤之后,设有一个加热所述干燥媒质的步骤,在致动所述还原风扇之后,设有以下这个步骤:
中止所述干燥媒质的加热;以及
继续操作所述还原风扇,从而实现对所述干燥媒质的冷却。
CNB03121682XA 2002-03-15 2003-03-14 用于湿气控制的装置和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33090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6482302P 2002-03-15 2002-03-15
US60/364,823 2002-03-15
US10/287,219 2002-11-04
US10/287,219 US6772534B2 (en) 2002-03-15 2002-11-04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isture contro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5391A CN1495391A (zh) 2004-05-12
CN1330905C true CN1330905C (zh) 2007-08-08

Family

ID=27767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21682XA Expired - Lifetime CN1330905C (zh) 2002-03-15 2003-03-14 用于湿气控制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6772534B2 (zh)
EP (1) EP1344992B1 (zh)
JP (1) JP2004003818A (zh)
KR (1) KR100965038B1 (zh)
CN (1) CN1330905C (zh)
AU (1) AU2003200948B2 (zh)
CA (1) CA2419781C (zh)
TW (1) TWI2277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72534B2 (en) * 2002-03-15 2004-08-10 Bel-Art Product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isture control
CA2518411C (en) * 2003-03-05 2010-05-25 Nec Corporation Cooling apparatus using filter having dehumidification function
US7454920B2 (en) * 2004-11-04 2008-11-25 Raytheon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isture control within a phased array
DE102005023446A1 (de) * 2005-05-20 2006-11-23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Haushaltgerät zur Pflege von Wäschestücken, insbesondere Wäschetrockner
US20080102744A1 (en) * 2006-10-31 2008-05-01 Everdry Marketing & Management, Inc. Ventilation system
US8739566B2 (en) 2007-04-30 2014-06-03 Oxicool, Inc. Motor cyc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20100043462A1 (en) * 2008-06-10 2010-02-25 Oxicool, Inc.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KR100955219B1 (ko) * 2009-09-21 2010-05-06 (주)썬트리즈 제습, 살균 및 탈취가 가능한 기능성 가구
KR20110089733A (ko) * 2010-02-01 2011-08-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식기세척기
US20120118143A1 (en) * 2010-11-17 2012-05-17 Foreman Ronald 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humidifying air
US9700835B2 (en) * 2011-01-06 2017-07-11 Spx Flow Technology Usa, Inc. Thermoelectric compressed air and/or inert gas dryer
US8247097B1 (en) * 2011-06-10 2012-08-21 Tesla Motors, Inc. Method of controlling battery pack humidity utilizing an active reactivation system
CN103782108B (zh) * 2011-09-16 2016-08-2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调湿装置
JP5521106B1 (ja) * 2012-12-28 2014-06-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除湿システム
CN103566718B (zh) * 2013-11-12 2016-05-11 南京铁旦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除湿机的加热器及除湿机
US9615604B2 (en) 2014-02-06 2017-04-11 David Russick Food waste dehydrator
CA2976975A1 (en) * 2015-02-20 2016-08-25 Alt Joule Rr Inc. Energy recovery assembly, energy recovery ventilation system comprising an energy recovery assembly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for same
US9517432B1 (en) * 2015-06-24 2016-12-13 Hsiu-Fen Wang Dehumidifier
DE102015114430B4 (de) * 2015-08-28 2020-02-06 Hsiu-Fen Wang Luftentfeuchtungs – oder Desodorierungsgerät
US10350536B2 (en) 2016-11-09 2019-07-16 Climate By Design International, Inc. Reverse flow dehumidifier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10999051B (zh) * 2018-07-03 2023-02-28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电力变换装置及排气用构造体
US10589220B1 (en) * 2019-01-31 2020-03-17 Altec Industries, Inc. Pressure swing adsorbtion air dryer
CN114247268A (zh) * 2021-12-23 2022-03-29 冯国军 一种医院公共卫生科用红外温度测量门用辅助系统
CN115265104B (zh) * 2022-06-27 2023-10-27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渣重熔自耗电极烘烤干燥装置及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983A (en) * 1896-09-01 Phrey
US2949014A (en) * 1958-06-02 1960-08-16 Whirlpool Co Thermoelectric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4700550A (en) * 1986-03-10 1987-10-20 Rhodes Barry V Enthalpic heat pump desiccan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5799728A (en) * 1996-04-30 1998-09-01 Memc Electric Materials, Inc. Dehumidifier
US5817167A (en) * 1996-08-21 1998-10-06 Des Champs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Desiccant based dehumidifi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93985A (en) * 1960-07-11 1965-07-13 Atlantic Res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humidification of gases
US4022560A (en) * 1975-12-29 1977-05-10 Heinonen Russell M Drying device
JPS579319U (zh) 1980-06-14 1982-01-18
US4419835A (en) * 1981-04-30 1983-12-13 H.D. Research Company Hair dryer
US4536198A (en) 1982-11-15 1985-08-20 Hydro-Dri Systems, Inc. Moisture control device
JPS60122209U (ja) * 1984-01-25 1985-08-17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一方向性バルブ付きベンチレ−タ
US4654057A (en) 1986-04-01 1987-03-31 Rhodes Barry V Dehumidifier
US5373704A (en) 1990-04-17 1994-12-20 Arthur D. Little, Inc. Desiccant dehumidifier
US5230719A (en) 1990-05-15 1993-07-27 Erling Berner Dehumidification apparatus
JP2505640B2 (ja) * 1990-10-23 1996-06-12 一雄 後藤 除湿装置
US5297398A (en) 1991-07-05 1994-03-29 Milton Meckler Polymer desiccant and system for dehumidified air conditioning
CA2092365A1 (en) * 1992-11-30 1994-05-31 Erling Berner Dehumidification apparatus
JPH07275640A (ja) * 1993-05-10 1995-10-24 Berner Erling 空気除湿装置
JPH07179118A (ja) * 1993-11-13 1995-07-18 Inoac Corp 換気用ダクト及びそのフラップ
JPH08189667A (ja) * 1995-01-06 1996-07-23 Hitachi Ltd 除加湿装置
US5661983A (en) * 1995-06-02 1997-09-02 Energy International, Inc. Fluidized bed desiccant cooling system
WO1999000175A1 (fr) 1997-06-30 1999-01-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Dispositif adsorbant, procede de desodorisation utilisant ce dispositif, et procede d'apport d'oxygene a haute concentration
WO1999061845A1 (en) * 1998-05-28 1999-12-0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ndoor air treatment device
JP2000346400A (ja) 1999-06-02 2000-12-15 Tokyo Gas Co Ltd デシカント空調装置
US6364942B1 (en) 2000-03-06 2002-04-0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Dehumidifier using non-rotating desiccant material
US6665495B1 (en) 2000-10-27 2003-12-16 Yotta Networks, Inc. Non-blocking, scalable optical router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routing optical traffic
US6772534B2 (en) * 2002-03-15 2004-08-10 Bel-Art Product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isture contro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983A (en) * 1896-09-01 Phrey
US2949014A (en) * 1958-06-02 1960-08-16 Whirlpool Co Thermoelectric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4700550A (en) * 1986-03-10 1987-10-20 Rhodes Barry V Enthalpic heat pump desiccan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5799728A (en) * 1996-04-30 1998-09-01 Memc Electric Materials, Inc. Dehumidifier
US5817167A (en) * 1996-08-21 1998-10-06 Des Champs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Desiccant based dehumidifi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419781A1 (en) 2003-09-15
US7114266B2 (en) 2006-10-03
US20040237333A1 (en) 2004-12-02
TW200400336A (en) 2004-01-01
AU2003200948B2 (en) 2009-01-08
KR100965038B1 (ko) 2010-06-21
CN1495391A (zh) 2004-05-12
US6772534B2 (en) 2004-08-10
AU2003200948A1 (en) 2003-10-02
CA2419781C (en) 2012-05-01
EP1344992A2 (en) 2003-09-17
EP1344992B1 (en) 2016-04-27
US20030172546A1 (en) 2003-09-18
KR20030074456A (ko) 2003-09-19
EP1344992A3 (en) 2009-07-01
JP2004003818A (ja) 2004-01-08
TWI227773B (en) 2005-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30905C (zh) 用于湿气控制的装置和方法
USRE38893E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humidifying air
US5632802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generating adsorbers for drying air
CA2150203A1 (en) Ventilator/dryer assembly
CN107979004A (zh) 一种除湿防凝露配电箱
WO1994027706A1 (en) Air drying and purification system
JPH11169644A (ja) 除湿装置
CN108987060B (zh) 一种变压器呼吸器及其运行方法
US3093466A (en) Apparatus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es
JPH0751148Y2 (ja) 圧縮空気乾燥装置
JP3855202B2 (ja) 圧縮空気の冷却式除湿装置
KR100371345B1 (ko) 제습기용 드레인 팬의 물 흐름 방지 장치
CN216790704U (zh) 一种鼓风干燥器
CN216481885U (zh) 一种封闭式干燥机
CN219756541U (zh) 一种除湿装置
KR20230166842A (ko) 음식물처리기 및 이의 볼
KR20230166849A (ko) 음식물처리기 및 이의 볼
JPH05237469A (ja) 厨芥処理装置
KR20230166828A (ko) 음식물처리기 및 음식물처리기의 제어방법
KR20230166843A (ko) 음식물처리기 및 음식물처리기의 제어방법
KR20230166841A (ko) 음식물처리기
KR20230167286A (ko) 음식물처리기 및 음식물처리기의 제어방법
JPH05285333A (ja) 除湿機
KR20040021349A (ko) 제습기의 토출구 개폐구조
CN113294974A (zh) 一种封闭式干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0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