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5292C - 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以及空气轮胎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以及空气轮胎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5292C
CN1325292C CNB028278119A CN02827811A CN1325292C CN 1325292 C CN1325292 C CN 1325292C CN B028278119 A CNB028278119 A CN B028278119A CN 02827811 A CN02827811 A CN 02827811A CN 1325292 C CN1325292 C CN 132529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yre
compression chamber
cam
axlet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8278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17809A (zh
Inventor
中野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617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7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529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529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10Arrangement of tyre-inflating pumps mounted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10Arrangement of tyre-inflating pumps mounted on vehicles
    • B60C23/12Arrangement of tyre-inflating pumps mounted on vehicles operated by a running wheel
    • B60C23/126Arrangement of tyre-inflating pumps mounted on vehicles operated by a running wheel the pumps being mounted on the wheel ri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10Arrangement of tyre-inflating pumps mounted on vehicles
    • B60C23/12Arrangement of tyre-inflating pumps mounted on vehicles operated by a running wheel
    • B60C23/127Arrangement of tyre-inflating pumps mounted on vehicles operated by a running wheel the pumps being mounted on the hu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10Arrangement of tyre-inflating pumps mounted on vehicles
    • B60C23/12Arrangement of tyre-inflating pumps mounted on vehicles operated by a running wheel
    • B60C23/137Arrangement of tyre-inflating pumps mounted on vehicles operated by a running wheel comprising cam driven pistons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空气轮胎的气压低于规定压力时利用空气轮胎相对于车轴的旋转而自动地向空气轮胎供给空气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具有车轴(101)和可相对于车轴(101)旋转的车轮本体。而且,在车轮本体上具有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具有恒压保持部(2)和压缩部(3)。恒压保持部(2)将空气一直保持为一定压力,与设置在车轮本体(110)上的空气轮胎可通气地连接在一起。压缩部(3)在车轮本体(110)相对于车轴(101)旋转时压缩空气并将该压缩的空气送入到恒压保持部(2)。

Description

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以及空气轮胎连接装置
关联申请的参照
本申请参照日本专利申请2002年第27799号(2002年2月5日申请)的包含说明书、权利要求范围、附图以及摘要的全部公开内容而提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可旋转地设置在车轴上的空气轮胎自动供给空气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以及用于该空气自动供给机构上的空气轮胎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自行车和汽车的车轮上,设置着保持有空气的空气轮胎。这种空气轮胎,即使以规定的气压充入空气,空气也会随时间的经过而逐渐泄漏,从而使气压下降。如果气压下降太多,则会造成方向盘操作困难等故障。因此,在气压较规定压力下降很多的情况下,需要向空气轮胎供给空气。
但是,即使气压下降至低于规定压力,也很难从外观上判断。因此,有时会在这种低气压状态下行驶,很危险。而且,每当气压下降时,进行利用充气泵等向空气轮胎供给空气的操作很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空气轮胎的气压比规定低时,能够利用空气轮胎相对于车轴的旋转自动地向空气轮胎供给空气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以及空气轮胎连接装置。
本发明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向在可相对于车轴旋转的车轮本体上设置的空气轮胎、自动供给空气,
将可通气地连接在空气轮胎上并向空气轮胎送入空气的空气送入部、设置在车轮上,空气送入部具有能够在车轮本体相对于车轴旋转时压缩空气的压缩部,上述压缩部具有可从外部取入空气的压缩室、和在车轮本体相对于车轴旋转时压缩操作压缩室内的空气的压缩操作机构,上述压缩操作机构具有设置在车轴上的推压部、和压缩操作压缩室内的空气的压缩操作体,在车轮本体相对于车轴旋转时,压缩操作体与推压部相接触并被推压,从而压缩操作压缩室内的空气,上述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具有能够在由压缩部压缩空气时调整空气的压缩比的压缩比调整机构,上述推压部由固定在二轮车用的车轴上的凸轮构成,上述压缩操作体具有沿压缩室滑动的滑动部、和与凸轮接触的凸轮接触部,凸轮接触部,通过在车体本体相对于车轴旋转时追随凸轮,使滑动部在从使压缩室为扩大状态的下止点位置到使压缩室为缩小状态的上止点位置的范围内、沿压缩室的轴方向滑动,上述压缩室,通过从轮毂的外周侧可移动操作地安装在、设置于二轮车用的车轮本体上的轮毂的外周侧,能够改变压缩操作体的滑动部相对于压缩室的下止点位置以及上止点位置,上述压缩比调整机构,通过利用压缩室的移动操作来改变压缩操作体的滑动部相对于压缩室的下止点位置以及上止点位置,来调整压缩室的扩大状态的容积和缩小状态的容积的比,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空气自动供给机构上,具有可在多个位置将压缩室锁定脱离地进行锁定在轮毂上的锁定机构,通过该锁定机构,能够在多个位置定位及改变压缩操作体的滑动部相对于压缩室的下止点位置以及上止点位置。
本发明的空气轮胎连接装置,将向在可相对于车轴旋转的车轮本体上设置的空气轮胎、自动供给空气的空气轮胎的上述空气自动供给机构连接至空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具有:与空气轮胎连接的轮胎连接部、与空气自动供给机构连接的自动供给机构连接部、从轮胎连接部到自动供给机构连接部可通气地设置的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和从外部与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连通的空气导入孔;
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在与自动供给机构连接部和空气自动供给机构连接时,通过与设置于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通气路连接,从而可以从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向空气轮胎输送空气,
轮胎连接部,具备:具有从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与外部连通地开设的气门孔、并且可安装防止空气从空气轮胎向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逆流的逆流防止阀的阀安装部,
通过在该阀安装部安装逆流防止阀,气门孔被逆流防止阀堵塞,在轮胎连接部与空气轮胎连接时,防止空气从空气轮胎向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逆流,同时将空气从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送入气门孔,从而能够使气门打开,使空气从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进入空气轮胎,
在空气导入孔中,具有不使空气从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流向外部的空气导入孔用逆流防止机构。
本发明的特征可以如上所述广泛表示,但其结构、内容,以及目的和特征,将会在参照附图的基础上,通过以下的公开而进一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自行车的车轮的侧视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面放大说明图。
图3是沿图2的III-III线的纵剖面说明图。
图4是沿图1的IV-IV线的剖面放大说明图。
图5是将压缩室的空气压缩后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
图6是将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自行车用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自行车的车轮的主要部分放大表示的剖面说明图。
图7是将实施方式2的压缩室的空气压缩后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
图8是将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自行车用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自行车的车轮的主要部分以剖面表示的说明图。
图9是将图8的主要部分放大表示的剖面说明图。
图10是将实施方式3的压缩室的空气压缩后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
图11是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自行车的车轮的剖面说明图。
图12是沿图11的XII-XII线的剖面放大说明图。
图13是实施方式4的空气轮胎连接部和空气轮胎的气门连接的状态的剖面放大说明图。
图14是实施方式4的恒压保持室的气压比空气轮胎的气压高、恒压保持室的空气推压空气轮胎的气门并流入空气轮胎的状态的剖面放大说明图。
图15是恒压保持室的气压和空气轮胎的气压相同的状态的剖面放大说明图。
图16是空气送入部的其它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剖面放大说明图。
图17是具有实施方式5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自行车的车轮的侧视图。
图18是实施方式5的凸轮以及凸轮接触部的主要部分剖面放大图。
图19是将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自行车用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自行车的车轮的主要部分放大表示的剖面说明图。
图20是沿图19的XX-XX线的剖面说明图。
图21(A)是沿图19的XXI-XXI线的剖面放大说明图。
图21(B)是旋转操作压缩室减小了压缩比的状态下的壳体操作部件和壳体支撑部件的位置关系的剖面放大说明图。
图22(A)是压缩部的纵向剖面放大说明图。
图22(B)是利用压缩比调整机构从图22(A)的状态调整了压缩比后的压缩部的纵向剖面放大说明图。
图23是将空气轮胎连接装置的一部分剖开表示的侧视放大图。
图24是将空气轮胎连接装置的其它实施方式的一部分剖开表示的侧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自行车的车轮的侧视图,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面放大说明图,图3是沿图2的III-III线放大表示的剖面说明图。
实施方式1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设置在自行车用的车轮100上。具有该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的自行车用的车轮100,具有车轴101、和可相对于车轴101旋转的车轮本体110。车轴101,如图2所示,在外周上具有螺纹部101a。
车轮本体110,如图1所示,具有轮毂102、空气轮胎103、和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轮毂102如图2所示由筒状体构成,在左右两侧的内周侧分别具有滚珠滚动承接部102a、102a。而且,这些滚珠滚动承接部102a、102a通过滚珠107…107、能够以车轴101的中心O3为旋转轴旋转地支撑在拧合于车轴101上的轴挡101b、101b上。而且,在轮毂102的左右两侧的外周侧,分别固定着具有多个辐条孔102b…102b的凸缘102c、102c。而且,在该凸缘102c、102c的各辐条孔102b…102b中,锁定着各辐条104的基端侧。而且,如图1所示,锁定的各辐条104的顶端侧锁定在轮圈105上。由此,轮圈105固定在轮毂102上,可相对于车轴101旋转。
空气轮胎103通过可拆卸地锁定在轮圈105上,能够于轮圈105一起相对于车轴101旋转。而且,如图4所示,在空气轮胎103的内侧,具有作为保持空气的空气保持部的空气保持管103b。
而且,该空气保持管103b具有出入空气用的气门106。该气门106由筒状体构成,在图示下端侧设置着空气入口106a,在图示上端侧设置着气门孔106b。而且,该气门孔106b通过覆盖在气门106的外周的合成橡胶制的筒状的逆流防止阀106c堵塞。
这样,将该气门106放入设置在空气保持管103b上的筒状的气门安装用接头103c内,利用拧合在气门安装用接头103c上的气门固定螺母106d防止其脱落。然后,利用充气泵等,克服堵塞气门孔106b的逆流防止阀106c的弹性,从空气入口106a送入空气,则空气就推开逆流防止阀106c向空气保持管103b内充入空气。而且,空气进入空气保持管103b内后,通过逆流防止阀106c的弹性堵塞气门孔106b。由此,防止空气保持管103b内的空气从气门孔106b向外泄漏,并且,逆流防止阀106c、气门安装用接头103c以及气门固定螺母106d为一般的自行车用的车轮的空气保持管103b所采用的部件。
这样构成的车轮100,其车轴101的左右两侧通过螺母108、108(在图2中表示)固定在自行车的车体上。由此,车轮本体110可在自行车的车体上旋转。
下面,说明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该实施方式1的自行车用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如图2、图3所示,具有向空气轮胎103送入空气的空气送入部1a。
该空气送入部1a具有压缩空气的压缩部3、和将由压缩部3压缩的空气保持为一定的压力的恒压保持部2。
压缩部3具有压缩空气的压缩室31、和压缩操作压缩室31的空气的压缩操作机构32。
压缩室31形成于截面呈圆形的内壳体3a的内部。该内壳体3a,其图2、图3的下端侧进入截面呈圆形的外壳体3b内并被支撑。而且,在外壳体3b的图2、图3的下端侧具有轮毂安装部30b。而且,该轮毂安装部30b通过螺栓30c、30c固定在轮毂102的外周。由此,内壳体3a通过外壳体3b安装在轮毂102的外周侧,从轮毂102的外周向车轴101的径方向外侧延伸。
这样安装在轮毂102上的内壳体3a的内部,具有区隔壁7。而且,内壳体3a的内部通过该区隔壁7区隔形成图的下侧的压缩室31、和图的上侧的后述的恒压保持部2的恒压保持空间部13b。而且,在区隔壁7上穿透设置着连通孔71,通过该连通孔71,压缩室31和恒压保持空间部13b可通气地连通。
在该连通孔71中,具有逆流防止阀4。该逆流防止阀4是作为防止空气从恒压保持部2向压缩室31逆流的逆流防止机构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配置在恒压保持部2侧的球阀4构成。球阀4具有球41、承接球的合成橡胶制的环状的承球密封42、和作为向承球密封42侧对球41施加弹簧力的弹力机构的球弹压用螺旋弹簧43。而且,通过该球弹压用螺旋弹簧43的弹簧力,球41从恒压保持部2侧堵塞连通孔。
而且,在压缩室31中,如图3所示,具有从外部向压缩室31内充入空气用的吸入孔31a。而且,在压缩室31的图2、图3的下方侧,具有杆引导口37。
压缩操作机构32具有作为向车轴101的径方向延伸的压缩操作体的棒状的活塞杆8和凸轮9。活塞杆8可滑动地穿过压缩室31的杆引导口37。而且,向活塞杆8的车轴101的径方向外侧延伸的图的上侧的部分进入压缩室31内。而且,在该进入压缩室31内的部分上,具有圆板状的滑动部32a。
滑动部32a以与压缩室31的内周直径大致相同的直径形成,可沿着压缩室31的内周壁在压缩室31的轴方向上滑动。而且,在滑动部32a,具有由合成橡胶构成的环状的密封32b。
活塞杆8的向车轴101的径方向内侧延伸的图的下侧的部分,通过从压缩室31的杆引导口37穿过穿透设置在轮毂102上的活塞导入孔102d而进入轮毂102的内周侧。而且,在该部分,具有凸轮接触部32c。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轮接触部32c如图2所示,由具有滚轮轴32d、和通过滚轮轴32d旋转自如地支撑在活塞杆8上的左右一对滚轮32e、32e的部件构成。而且,滚轮轴32d的左右两端分别从滚轮32e、32e突出。这样构成的凸轮接触部32c的滚轮32e、32e与固定在车轴101上的凸轮9接触。
该凸轮9由圆板状的槽凸轮构成,在凸轮9的外周侧具有在全周上形成的凸轮槽92。在该凸轮槽92中,具有构成与滚轮32e、32e接触并使之移动的凸轮9的轮廓的凸轮面92a、和支撑凸轮接触部32c的滚轮轴32d的轴接触部92b、92b。
凸轮面92a从凸轮9的外周面以规定的深度在全周上以圆弧状形成。轴接触部92b、92b形成为在凸轮槽92内与凸轮面对向地形成的对向壁。
而且,通过在这样形成的凸轮槽92中,放入活塞杆8的凸轮接触部32c,而形成滚轮32e、32e与凸轮面92a接触的状态。而且,通过滚轮轴32d与轴接触部92b接触,使相接触的滚轮32e、32e和凸轮面92a不分离。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凸轮9构成确动凸轮,凸轮9和活塞杆8的滚轮32e、32e一直保持接触状态。
而且,在凸轮9上,如图3所示,穿透设置着穿过车轴101用的车轴插通孔91。该车轴插通孔91的中心O2从上述凸轮面92a以及轴接触部92b、92b的中心O1离开规定距离。
在该车轴插通孔91中插过车轴101后,如图2所示,利用凸轮固定用螺母45、45从左右两侧固定在车轴101上。而且,在该固定状态下,车轴插通孔91的中心O2与轮毂102的旋转中心O3一致。
因此,凸轮面92a的图3所示的与滚轮32e、32e接触的位置为离开车轴插通孔91的中心O2的距离最小的小径部A。而且,从该小径部A开始,在周方向上离开车轴插通孔91的中心O2的距离逐渐增大,在半周的位置,为离开车轴插通孔91的中心O2的距离最大的大径部B。
而且,滚轮32e、32e到达该凸轮面92a的小径部A时,如图3所示,活塞杆8的滑动部32a处于将压缩室31下降至最低位置的下止点位置A1。另外,滚轮32e、32e到达凸轮面92a的大径部B时,如图5所示,活塞杆8的滑动部32a处于将压缩室31上升至最高位置的上止点位置B1。
空气送入部1a的恒压保持部2是将空气保持为一定压力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恒压保持部由连接压缩部3和空气轮胎103的连接部13构成。
连接部13由在上述的内壳体3a的压缩室31的图2的上侧区隔形成的恒压保持空间部13b、连接管21、和连接导管13c构成。
连接管21由筒状的部件构成,其内部具有通气路21a。而且,该连接管21的基端侧进入内壳体3a的恒压保持空间部13b、并通过固定用螺母21b安装。由此,连接管21的顶端侧从内壳体3a相车轴101的径方向外侧延伸。而且,通过该安装,恒压保持空间部13b和通气路21a可通气地连接。
连接导管13c由具有弹性的部件构成,其内部具有通气路13a。而且,连接导管13c的端部伸入连接管21的外周内、并安装在连接管21的顶端侧。由此,连接管21的通气路21a和连接导管13c的通气路13a连接在一起,在连接部13形成一个通气路,其结果,内壳体3a的恒压保持空间部13b与连接导管13c连接在一起。
而且,在安装在连接管21上的相反侧的连接管13c的顶端部,如图4所示,具有拆卸自如地连接于空气轮胎103上的空气轮胎连接部16。该空气轮胎连接部16具有密封16a、和被空气保持管103b的气门固定螺母106d锁定的螺母锁定片16b。而且,以密封16a与气门106的端面接触的状态,螺母锁定片16b锁定在气门固定螺母106d上。由此,连接导管13c的顶端侧可通气地与空气保持管103b连接在一起。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自行车用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动作。具有自行车用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自行车的车轮100的车轴101安装在自行车的车体上,从滑动部32a到达下止点位置A的图2所示的状态开始,例如通过行驶,使空气轮胎103相对于车轴101旋转。由此,随着该旋转,轮毂102旋转,活塞杆8的滚轮32e与轮毂102一起从凸轮9的凸轮面92a的小径部A到大径部B移动。
在该移动时,活塞杆8被凸轮9向径方向的外侧推压而移动。因此,凸轮9起到作为推压活塞杆8的推压部的作用。而且,通过该活塞杆8的移动,滑动部32a在压缩室31内沿着压缩室31的内壁面从下止点位置A1向上止点位置B1滑动。
而且,活塞杆8的滚轮32e到达凸轮面92a的大径部B后,如图5所示,活塞杆8的滑动部32a移动到上止点位置B1。然后,在该滑动部32a滑动时,压缩室31内的空气被压缩到一定的压缩比。并且,虽然凸轮9固定在车轴101上而不改变位置,活塞杆8在凸轮面92a上移动而改变位置,但是在图5以及后述的图7、图10中,为了说明方便,不改变活塞杆8的位置、而改变凸轮面92a的位置地进行表述。
并且,轮毂102旋转,则活塞杆8从凸轮9的凸轮面92a的大径部B向小径部A移动。由此,滑动部32a在压缩室31内从上止点位置B1向下止点位置A1移动。而且,在滑动部32a从上止点位置B1向下止点位置A1滑动时,在压缩室时31内,通过吸入孔31a吸入外部的空气。并且,轮毂102旋转,则活塞杆8的滑动部32a再次如上所述从下止点位置A1移动到上止点位置B1,使压缩室31内的空气为一定的压缩比。这样,滑动部32a就在从从下止点位置A1到上止点位置B1的范围内往复运动。
而且,设定使得压缩室内的空气以规定的压缩比压缩,以使通过滑动部32a在上述的范围内往复运动,在稳定状态下,压缩室内的空气从压缩室流入空气轮胎,并使空气轮胎内的气压成为适合于空气轮胎的气压。这里,所谓稳定状态是指:通过反复进行压缩室内的空气的压缩、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压缩滑动部32a在上述范围反复往复运动、而使压缩室内的气压接近一定的值的状态。
压缩室31内的空气被压缩后,逆流防止阀4的球41就通过被压缩了的空气的气压而从压缩室31被推压。此时,逆流防止阀4的球41从恒压保持室11侧受到恒压保持室11内的气压的推压力和球弹压用螺旋弹簧43的弹簧力。因此,在恒压保持室11侧的推压力比从压缩室31内受到的推压小的情况下,逆流防止阀4的球41就向恒压保持室11侧移动而打开连通孔71。由此,在压缩室31内压缩的空气从连通孔71向恒压保持室11输送。
而且,逆流防止阀4的球41,在滑动部32a在压缩室31内从上止点位置B1向下止点位置A1移动时,关闭连通孔71。由此,能够防止恒压保持室11内的空气回到压缩室31。
而且,从恒压保持室11侧推压球41的推压力与来自压缩室31内的推压力相同后,球41就不再移动,成为关闭连通孔71的状态。由此,恒压保持室11内的气压保持在规定的恒压。
如上所述保持为规定压力的恒压保持室11的空气,如图4所示,进入空气保持管103b的气门106内,从气门106的内侧推压堵塞气门孔106b的逆流防止阀106c。这样,在利用该恒压保持室11的气压从内侧施加在逆流防止阀106c上的推压力比逆流防止阀106c的弹性力和利用空气保持管103b内的气压施加在逆流防止阀106c上的推压力的合力大的情况下,从内侧推开堵塞气门孔106b的逆流防止阀106c,空气从恒压保持室11流入空气保持管103b内。
而且,利用恒压保持室11的气压施加在逆流防止阀106c上的推压力、与逆流防止阀106c的弹性力和利用空气保持管103b内的气压施加在逆流防止阀106c上的推压力的合力相同后,停止空气向空气保持管103b内的流入。
然后,随着时间的经过,空气保持管103b内的气压降低,逆流防止阀106c的弹性力和通过空气保持管103b内的气压施加在比流防止阀106c上的推压力的合力,与通过恒压保持室11的气压施加在逆流防止阀106c上的推压力相比变小,从而再次利用恒压保持室11的气压从内侧推开堵塞气门孔106b的逆流防止阀106c,恒压保持室11的空气流入空气保持管103b内。由此,空气保持管103b内的气压一直保持一定。
而且,在连接导管13c从恒压保持部2的连接管21或者空气轮胎103脱落、或者连接导管13c破损的情况下,能够以空气轮胎103的气门106仍然保持空气轮胎103的气压。因此,空气轮胎103的气门106作为防止空气从空气轮胎103向空气送入部1a逆流的逆流防止机构而发挥作用。
而且,向空气保持管103b送进空气,恒压保持室11内的气压低于规定的恒压后,从压缩室31向恒压保持室11送入压缩空气,保持规定的恒压。
另外,在例如如上所述,利用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使空气保持管103b的气压达到规定值后,拆下连接导管13c的情况下,从恒压保持部2的连接管21拔出连接导管13c的同时,操作锁定着空气轮胎连接部16的气门固定螺母106d,从空气轮胎103拆下。由此,能够拆下连接导管13c。拆下连接导管13c后,能够利用气门106防止空气轮胎的空气从空气入口106a漏出,能够与现有产品同样地使用。
此外,该实施方式1的凸轮9由左凸轮片9a和右凸轮片9b构成,通过利用螺栓等锁定机构将其组装在一起而构成。而且,在组装该左凸轮片9a和右凸轮片9b时,在凸轮槽92中放入组装在活塞杆8上的滚轮轴32d及滚轮32e、32e并组装在一起。
而且,在该实施方式1中,在凸轮槽92内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轴接触部92b、92b,并使滚轮轴32d的两端部分别接触在该轴接触部92b、92b上,但是并不局限于该方式的结构,可以进行适当变更。例如去掉凸轮槽92的右侧壁9c或者左侧壁9d,在凸轮槽92的右侧或者左侧形成开口部的同时,在凸轮槽92的左侧壁9d或者右侧壁9c的一方上形成轴接触部92b,使组装在活塞杆8上的滚轮轴32d及滚轮32e、32e可以从开口部进出凸轮槽92。
这样,在解除凸轮9和活塞杆8的连接的情况下,在解除组装着活塞杆8的壳体3a、3b和轮毂102的固定后,使壳体3a、3b沿着车轴102的轴方向向凸轮9的开口部侧移动,则活塞杆8的滚轮轴32d及滚轮32e、32e从凸轮槽92拔出,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另外,在连接的情况下,与上述相反,如果使组装着活塞杆8的壳体3a、3b沿车轴102的轴方向移动,则能够使活塞杆8的滚轮轴32d及滚轮32e、32e从开口部进入凸轮槽92内,将两者进行连接。
因此,例如在壳体3a、3b内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即使不分解轮毂,而操作组装着活塞杆8的壳体3a、3b,解除活塞杆8和凸轮9的连接,则也能够从轮毂102拆下壳体3a、3b,能够进行壳体3a、3b内的检查、修理,可以使之容易维护。而且,如上所述,在凸轮槽92中形成进出滚轮轴32d及滚轮32e、32e的开口部的情况下,能够用一片凸轮片构成凸轮9,制作容易。
下面,结合图6、图7说明实施方式2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该实施方式2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中的活塞杆8由具有被滚轮轴32d旋转自如地支撑的1个滚轮32e的部件构成。
而且,通过作为设置在压缩室31内的活塞杆弹力部件的活塞杆弹压用螺旋弹簧83,一直向车轴101的径方向的内侧(图示的下方侧)对活塞杆8施加弹簧力。具体而言,该螺旋弹簧83的图6的上端与区隔壁7接触,螺旋弹簧83的图6的下端被收容在活塞杆8上设置的弹簧收容孔84中并与弹簧收容孔84内的内端面84a接触,由此,一直向车轴101的径方向的内侧对活塞杆8施加弹簧力。
另外,与滚轮32e接触的凸轮9的凸轮面92a,在凹部95内的端面上形成,而凹部95在凸轮9的外周面上以规定深度、以截面呈コ字形凹陷。而且,凸轮面92a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以圆弧状形成,其凸轮面92a的中心O1与轮毂102的旋转中心O2错开,具有离开轮毂102的旋转中心O2的距离最小的小径部A、和在从该小径部A隔开半周的位置的离开轮毂102的旋转中心O2的距离最大的大径部B。并且,实施方式2的其它部分采用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
在该实施方式2中,与凸轮面92a的小径部A接触的滚轮32e随着轮毂102的旋转而推压凸轮面92a,所以与凸轮面92a接触而行进至大径部B。而且,从凸轮面92a的大径部B到小径部A,滚轮32e通过活塞杆弹压用螺旋弹簧83弹簧力压靠在凸轮面92a上,与凸轮面92a接触而从大径部B行进到小径部A。由此,活塞杆8的滚轮32e沿着凸轮面92a行进,活塞杆8的滑动部32a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反复进行从图6所示的下止点A1到图7所示的上止点B1的往复运动,以一定的压缩比压缩压缩室31内的空气。
下面,结合图8~图10说明实施方式3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该实施方式3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中的压缩室31由截面呈圆形的壳体3c形成。而且,如图9所示设置在壳体3c上的具有螺纹部36a的安装轴36,从轮毂102的内周侧向外周侧穿过穿透设置在轮毂102上的安装孔102f的同时,在该穿过的安装轴36的螺纹部36a上拧合着固定用螺母36b。因此,该实施方式3的压缩室31固定在轮毂102的内周侧。
而且,在该压缩室31的吸入孔31a中,设置着具有不使空气从压缩室31向外部漏出的密封34d的阀体34b。该实施方式中的阀体34b设置在筒部34内。
该筒部34,如图9所示,在图示左端侧的顶端侧具有空气取入口34c,图示右端侧的基端侧从外侧覆盖压缩室31的吸入孔31a,并利用螺栓等固定机构安装在压缩室31的侧壁上。由此,压缩室31经由吸入孔31a和空气取入口34c而与外部连通。而且,阀体34b可从筒部34内开闭空气取入口34c地轴支撑在筒部34上。而且,虽然没有图示,通过弹力部件一直向空气取入口34c侧对该阀体34b施加弹簧力。
作为压缩操作机构的压缩操作体的活塞杆80具有圆板状的滑动部32a,但是该实施方式的活塞杆80未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设置着滚轮。因此,在该实施方式3中,活塞杆80的顶端构成与凸轮9的凸轮面92接触的凸轮接触部32c。而且,通过活塞杆弹压用螺旋弹簧83a,一直向车轴101的径方向的内侧对活塞杆80施加弹簧力。
而且,该实施方式3的恒压保持部2由恒压保持室11和连接部13构成。
恒压保持室11由箱形的壳体4a形成。在该壳体4a上,具有箱车轴101的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安装部14。该安装部14由筒状的部件构成,在内部具有与恒压保持室11连通的空气送出孔14a。在安装部14的外周,具有螺纹部14b。
而且,该安装部14从轮毂102的内周侧穿过穿透设置在轮毂102上的安装孔102e的同时,通过在该穿过的安装部14的螺纹部14b上拧合固定用螺母14c并紧固,将恒压保持室11固定在轮毂102的内周侧。
而且,在该恒压保持室11的安装部14上连接着连接部13。本实施方式的连接部13由在内部具有通过空气的通气路13a的金属制的连接导管13c构成。该连接导管13c在图9的下侧的基端侧具有拆卸自如地连接在恒压保持室11上的恒压保持室连接部15。
恒压保持室连接部15,如图9所示,具有密封15a和结合螺母15b。而且,以将密封15a设置在连接导管13c和恒压保持室11的安装部14之间的状态,将结合螺母15b拧合在安装部14的螺纹部14b上。由此,连接导管13c的基端侧可与恒压保持室11通气地连接在一起。
而且,在连接导管13c的顶端侧,具有拆卸自如地连接在空气轮胎103上的空气轮胎连接部16。该空气轮胎连接部16采用与图4所示的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
在恒压保持室11中,具有调整恒压保持室11内的气压的压力调整部12。该压力调整部12具有排气口11a、和开闭排气口11a的恒压阀10。排气口11a穿透设置在图示右侧的侧壁上,从恒压保持室11向外部贯通。
恒压阀10具有圆筒状的筒部12a、可沿筒部12a的轴方向滑动地设置的阀体12b、和作为对阀体12b施加弹簧力的恒压阀弹压部件的恒压阀弹压用螺旋弹簧12c。
筒部12a在内周上设置着槽状的泄气孔12h。该泄气孔12h从筒部12a的图示右侧的顶端到图示左侧的基端附近,沿着轴方向形成。而且,该筒部12a以从恒压保持室11的外面覆盖排气口11a的方式,安装在恒压保持室11的具有排气口11a的侧壁上。
阀体12b包括具有橡胶制的密封12g的阀体12d、和从阀体12d延伸的引导轴部12e。而且,阀体12b通过在筒部12内,将引导轴部12e可滑动地穿过设置于筒部12a的顶端侧的穿通孔12f而设置,可以使阀体12d在筒部12a内沿着内壁面在轴方向滑动。
恒压阀弹压用螺旋弹簧12c,通过设置在筒部12a内而一直向恒压保持室11侧对阀体12d施加弹簧力。通过该弹压,阀体12d封闭恒压保持室11的排气口11a,遮断排气口11a及泄气孔12h。并且,该恒压阀10不局限于本方式,可以适当变更,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1说明过的由球阀构成的结构。
而且,恒压保持室11和压缩室31通过连通孔71连通。该实施方式3的连通孔71由连通管31c形成。而且,在连通孔71上,设置着作为防止空气从恒压保持室11向压缩室31逆流的逆流防止机构的逆流防止阀35。本实施方式中的逆流防止阀35具有密封35a,可从连通管31c内开闭空气送入口31d地轴支撑在连通管31c上。通过该逆流防止阀35防止空气从恒压保持室11向压缩室31逆流的同时,通过作为上述压力调整机构的压力调整部12,恒压保持室11可以将空气一直保持为一定的压力。并且,通过未图示的弹力部件,也一直向空气送入口31d侧对该逆流防止阀35施加有弹簧力。
如上所述构成的实施方式3的自行车用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空气轮胎103相对于车轴101旋转,随着该旋转,活塞杆80的凸轮接触部32c,如图8所示从凸轮面92a的小径部A向大径部B滑动,则滑动部32a从如图9所示的压缩室31的下止点位置A1滑动到图10所示的上止点位置B1。由此,压缩室31内的空气被压缩。压缩室31内的空气被压缩后,推压逆流防止阀35并打开空气送入口31d。而且,吸入孔31a的阀体34b被推压到空气取入口34c侧,成为封闭空气取入口34c的状态。由此,在压缩室31内压缩的空气,从空气送入口31d送至恒压保持室11。
恒压保持室11,随着从压缩室31送入空气,恒压保持室11内的气压增高,利用恒压保持室11内的气压推压阀体12b。而且,由恒压保持室11内的气压产生的推压力比弹力部件12c的弹簧力变强后,阀体12b就开始在筒部12a内滑动,打开排气口11a。由此,排气口11a和泄气孔12h连通,空气从排气口11a通过泄气孔12h向外部排出。
因此,恒压保持室11能够调整为利用气压施加在阀体12b上的力和利用弹力部件12c的弹簧力施加在阀体12b上的力均衡的一定的气压。
从压缩室31向恒压保持室11送进的空气,被压缩为一定的压缩比,但是压缩室31中的压缩比的调整,可以通过例如调整在压缩室31内移动的活塞杆80的滑动部32a的移动量来进行。但是,为了调整滑动部32a的移动量,必须设计改变凸轮面92a、或者设计改变壳体3c的内容积等,滑动部32a的移动量的调整复杂且麻烦。而且,难于进行微妙的调整。
因而,如果具有这种恒压调整机构,则即使不进行例如压缩室31中的压缩比的调整,也能够以规定的气压保持恒压保持室11的空气。
然后,活塞杆80的凸轮接触部32c,活塞杆80通过螺旋弹簧83a的弹簧力而被推向凸轮面92a,从凸轮92a的大径部B到小径部A滑动。由此,滑动部32a滑动到压缩室31的下止点位置A1。在该滑动部32a滑动时,在压缩室31内作用吸引力,利用该吸引力,逆流防止阀35封闭空气送入口31d。而且,吸入孔31a的吸入阀34打开空气取入口34c。由此,空气从外部吸引到压缩室31内。
下面,结合图11~图1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本实施方式4为汽车用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设置在汽车的汽车用车轮200上。
该汽车用车轮200,如图11所示,具有车轴202、相对于车轴202旋转自如的车轮本体210、和空气自动供给机构300。
车轮本体210具有旋转自如地安装在车轴202上的轮毂203、轮缘212、和空气轮胎211。
轮毂203具有内圈204和外圈205。而且,内圈204由右内圈204a和左内圈204b两部分构成。而且,该右内圈204a和左内圈204b被车轴202穿通的同时,通过拧合在车轴202上的固定螺母202a固定在车轴202上。并且,该轮毂203的外圈205为与实施方式1中的轮毂102对应的部件。
外圈205在外周上具有圆板状的轮缘安装部207。而且,在该外圈205的内周侧穿通有内圈204,通过可滚动地设置在外圈205和内圈204之间的滚珠206…206,可旋转地安装在内圈204上。
轮缘212在径向内侧具有用于安装在轮毂203的外圈205上的安装孔212a。而且,通过在安装孔212a中穿过安装螺栓216,并将该安装螺栓216拧合在设置于轮毂203的外圈205的螺纹孔205a上,而将轮缘212固定在轮毂203的外圈205上。而且,通过该固定,轮缘212可在车轴202上旋转。
在轮缘212的外周侧,具有保持空气轮胎211的轮胎保持部212c。
空气轮胎211安装在轮缘212的轮胎保持部212c上,从而在空气轮胎211的内侧形成可保持空气的空气保持部211a。而且,在空气保持部211a上,配置有气门213。
该气门213是用来向空气保持部211a中进出空气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具有筒体214和逆流防止阀215。筒体214在外周具有螺纹部214c。而且,该筒体214的图示上端侧的基端侧安装在设置于轮缘212的轮胎保持部212c上的气门安装孔212b中,由此,空气保持部211a经由筒体214与外部连通。
而且,在筒体214的图示下端侧的顶端侧,设置着空气入口214a,并向轮缘212的径向内侧突出。而且,在筒体214的内周侧设置着气门孔214b。该气门孔214b,在筒体214的内周从筒体214的基端到空气入口214a附近沿着轴方向以槽状形成。
逆流防止阀215具有遮断筒体214的气门孔214b和空气入口214a的遮断部215a。而且,在遮断部215a的外周,具有橡胶制的密封215b。而且,该逆流防止阀215可沿轴方向滑动地设置在筒体214的内周侧,并且一直向顶端侧承受设置在筒体214内的螺旋弹簧216的弹簧力。通过该弹压,遮断气门孔214b和空气入口214a。
由此,空气保持部211a的空气不会向外部漏出。另外,利用充气泵等从空气入口214a送入空气时,则如图14所示,逆流防止阀215克服螺旋弹簧216的弹力而在筒体214内向空气保持部211a侧滑动,由此,气门孔214b和空气入口214a连通,并能够从空气入口214a向空气保持部211a送进空气。
本实施方式4的汽车用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300,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3的自行车用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相同,如图12所示,具有向空气轮胎103送入空气的空气送入部1a。而且,该空气送入部1a具有将空气保持为一定的压力的状态的恒压保持部2、和压缩空气并将空气送入恒压保持部2的压缩部3。
恒压保持部2具有恒压保持室11、压力调整部12、和可通气地连接恒压保持室11及空气轮胎211的连接部13。压力调整部12采用与上述的实施方式3相同的构成。
连接部13采用与上述的实施方式3大致相同的构成,但是本实施方式4中的连接部13的空气轮胎连接机构16,如图13所示,由具有结合螺母310的部件构成。在上述的实施方式3中,利用一般的设置在自行车用的空气保持管103b上的气门固定螺母106d将连接部13的顶端侧连接在空气保持管103b上。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4中使用的一般的汽车的空气轮胎211的气门213上,没有设置气门固定螺母106d。因此,在本实施方式4中,在连接部13设置结合螺母310,并将该结合螺母310拧合在汽车车轮的筒体214的螺纹部214c,从而能够将连接部13的顶端侧拆卸自如地连接在空气轮胎211的空气保持部211a上。并且,连接部13的其它构成采用与上述的实施方式3相同的构成。
压缩部3具有如图12所示的压缩室31、和压缩操作压缩室31的空气的压缩操作机构。而且,压缩操作机构具有活塞杆80和凸轮9。活塞杆80采用与上述的实施方式3相同的构成。
而且,实施方式4的凸轮9采用与上述的实施方式3相同的构成,但是实施方式4的凸轮9,如图11所示穿通在车轴202上,并设置在左内圈204a和右内圈204b之间。而且,随着固定螺母202a紧固,被左内圈204a和右内圈204b夹持,由此,固定在车轴202上。
而且,本实施方式4的恒压保持室11和压缩部3的压缩室31,如图12所示,由1个箱形的壳体3d构成。而且,利用区隔壁301将壳体3d的内部区隔形成为恒压保持室11和压缩部3的压缩室31。
而且,在区隔壁301上设置着用于连通压缩室31和恒压保持室11并将压缩室31的空气送入恒压保持室11的连通孔301a、和作为用于使从恒压保持室11进入压缩室31后的空气不返回的逆流防止机构的单向阀301b。本实施方式4中的单向阀301b旋转自如地安装在区隔壁301的恒压保持室11侧的壁面上。
而且,该单向阀301b从压缩室31受到气压后,图12的下端侧以上端为轴向恒压保持室11侧旋转,由此,连通孔301a开口、连通压缩室31和恒压保持室11。另外,从恒压保持室11受到气压后,单向阀301b被推向区隔壁301,由此而封闭连通孔301a、遮断压缩室31和恒压保持室11。并且,该单向阀301b也与上述方式1同样地通过螺旋弹簧一直向区隔壁301侧承受弹簧力(未图示)。
该恒压保持部2的恒压保持室11和压缩部的压缩室31,设置在轮毂203的内圈204和外圈205之间,恒压保持部2的安装部14借助固定用螺母14c固定在外圈205上。所以,该恒压保持部2和压缩部3与外圈205一起相对于内圈204和车轴202旋转。
如上构成的实施方式4的汽车用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在汽车行驶、车轮本体210相对于车轴202旋转后,在压缩室31压缩空气,并送入恒压保持室11。
而且,恒压保持室11内的空气,如图13所示,从顶端侧向基端侧(从图示的下方侧向上方侧)推压空气轮胎211的气门213的逆流防止阀215。在推压该逆流防止阀215的由恒压保持室11内的气压产生的推压力,比从基端侧向顶端侧(从图示的上方侧向下方侧)推压逆流防止阀215的弹力部件216的弹簧力和由空气轮胎211的空气保持部211a内的气压产生的推压力的合力大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逆流防止阀215在筒体214内向基端侧滑动。由此,筒体214的气门孔214b和空气入口214a连通,恒压保持室11的空气通过气门孔214b,进入空气轮胎211的空气保持部211a内。
而且,若空气轮胎211的空气保持部211a内的气压增高、推压逆流防止阀215的弹力部件216的弹簧力和由空气轮胎211内的气压产生的推压力的合力增加,则随着该增加,逆流防止阀215渐渐地向顶端侧滑动。然后,在该合力和由恒压保持室11内的气压产生的推压力相等后,逆流防止阀215的滑动停止。
在该状态下,如图15所示,逆流防止阀215的遮断部215a的顶端处于和气门孔214b的顶端大致相同的位置,并维持该位置。因此,空气轮胎211的空气保持部211a内的气压从该状态降低、逆流防止阀215在筒体214内稍向基端侧滑动,则筒体214的气门孔214b和空气入口214a连通,恒压保持室11的空气瞬间进入空气轮胎211的空气保持部211a内。由此,能够将空气轮胎211的空气保持部211a内的气压一直保持一定。
而且,在例如如上所述利用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将空气保持管103b的气压设定为规定值后、拆下连接部13时,操作恒压保持室连接部15的结合螺母15b来从安装部14拆下的同时,操作空气轮胎连接部16的结合螺母310来从空气轮胎211的气门213拆下。
由此能够拆下连接部13。拆下连接部13后,利用气门213遮断气门孔214b和空气入口214a,由此而能够防止空气保持部211a内的空气从空气入口214a漏出,能够与以前的产品同样地使用。
下面,结合图17、图18说明实施方式5。实施方式5的活塞杆8具备:具有滑动部32a的杆本体800、和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杆本体800上的凸轮接触部810。而且,凸轮接触部810由具有与凸轮9滚动接触的多个滚动部件801…801、和连结这些滚动部件801…801的连结部件802的部件构成。
凸轮9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同样地由轮廓为圆形的平板凸轮构成。而且,凸轮9的轮廓构成与滚动部件801…801抵靠并滚动接触的凸轮面901。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凸轮9,从杆本体800向车轴101的轴方向的左侧隔开规定距离,并利用凸轮固定用螺母45、45固定在车轴101上。
本实施方式中,滚动部件由3个滚轮801…801构成。而且,这3个滚轮801…801通过连结部件802连接在一起。
该连结部件802由左右一对圆盘状的平板部件803a、803b构成。平板部件803a、803b相互具有间隔,通过锁定销804…804相互锁定在一起。而且,滚轮801…801在这些平板部件803a、803b之间,以相互邻接的2个滚轮801、801的从凸轮9的中心O1的中心角a形成为大致120度的方式,沿着凸轮9的圆周方向大致等间隔地排列设置,并借助滚轮轴805…805旋转自如地支撑。
由此,各滚轮801…801不能在凸轮9的径方向上相对移动地滚动接触于凸轮9的凸轮面901上。并且,滚轮801…801通过在凸轮9的凸轮面901的两侧从凸轮面901向外周侧突出设置的凸缘902、902,不能相对于凸轮9而向车轴101的轴方向移动。
而且,各滚轮轴805…805,通过贯通右侧的平板部件803b并向右侧突出,形成在车轴102的轴方向上延伸的突出部805a。而且,这些滚轮轴805…805内的任意之一(在图17、图18中为上侧的滚轮轴)的突出部805a可进出地嵌插在设置于杆本体800上的轴嵌插孔811中。由此,以凸轮接触部810相对于杆本体800而位于车轴102的轴方向的侧方侧的状态,装卸自如地连接凸轮接触部810和杆本体800。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通过杆本体800的轮毂102的活塞导入孔102d,以可在车轴101的轴方向上移动杆本体800的方式形成。由此,在解除凸轮接触部810和杆本体800的连接时,如果在解除组装有杆本体800的壳体3a、3b和轮毂102的固定后,使壳体3a、3b沿着车轴102的轴方向向与凸轮9相反侧移动,则滚轮轴805的突出部805a就从杆本体800的轴嵌插孔811脱出,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另外,在连接时,与上述情况相反,如果使组装有杆本体800的壳体3a、3b沿着车轴102的轴方向向凸轮9侧移动,则能够将滚轮轴805的突出部805a插入杆本体800的轴嵌插孔811中,能够连接两者。
所以,例如在壳体3a、3b内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即使不分解轮毂,而操作组装有杆本体800的壳体3a、3b,解除杆本体800和凸轮解除部810的连接,就能够从轮毂102拆下壳体3a、3b,能够进行壳体3a、3b内的检查、修理。因此,可以使之容易维护。
而且,通过如上所述将凸轮接触部810相对于杆本体800而配置在车轴101的轴方向的侧方,能够缩短活塞杆8整体的长度,降低壳体3a、3b的高度。由此,能够减少壳体3a、3b从轮毂102突出的量,能够实现紧凑的结构。
此外,滚轮801…801不限于由3个构成的结构,由2个以上、优选由3个以上的多个构成。而且,滚轮801…801不限于在圆周方向上以大致相等的间隔排列设置的结构,各滚轮801…801不能相对于凸轮9而在凸轮9的径方向上相对移动地排列设置即可。具体而言,在由3个以上的滚轮801…801构成的情况下,以相互邻接的2个滚轮801、801的从凸轮9的中心的中心角a低于180度的方式排列设置。在由2个滚轮801…801构成的情况下,以2个滚轮801、801的从凸轮9的中心的中心角a为180度的方式排列设置即可。
而且,滚动部件不限于由滚轮801…801构成的部件,例如也可以由滚珠构成,能够适当变更。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使杆本体800和滚轮轴805连接在一起,但是例如也可以在连结部件810上形成可进出杆本体800的轴嵌插孔811的嵌插轴,该嵌插轴被嵌插在杆本体800的轴嵌插孔811中。
实施方式5的其它构成采用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以上,对实施方式5进行了说明。
下面,结合图19~图23说明实施方式6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本实施方式6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3以及实施方式5同样,设成安装在自行车用的车轮100上使用的自行车用的机构。
本实施方式6的自行车用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中的压缩操作体,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地具有活塞杆980和凸轮984。活塞杆980具有在压缩室31内滑动的滑动部32a、和与凸轮984接触的凸轮接触部981。而且,凸轮接触部981具有滚轮轴983、和旋转自如地支撑在滚轮轴983上并与后述的设置在凸轮984上的凸轮面984a抵靠滚动行进的滚轮982。
凸轮984包括:具有与滚轮982接触的凸轮面984a的凸轮本体985、和支撑滚轮轴983的轴支撑部件986。轴支撑部件986由圆盘状的部件构成,具有嵌插滚轮轴983的轴嵌插孔986a。而且,该轴支撑部件986旋转自如地支撑在凸轮本体985的凸轮面984a的侧方一侧的同时,在轴嵌插孔986a中,可进出地嵌插上述滚轮轴983。
而且,活塞杆980的滑动部32a滑动的压缩室31在截面呈圆形的筒状壳体931的内部形成。在该筒状壳体931的上部的外周,安装着筒状的壳体操作部件932。
在该壳体操作部件932的内周壁上,具有向轴方向以规定长度延伸的多个突起932a。这些突起932a在壳体操作部件932的内周的全周上配置(未图示)。而且,这些突起932a嵌插在设置于筒状壳体931的上部的外周的多个嵌插槽931a中。由此,壳体操作部件932不能相对于筒状壳体931旋转,随着壳体操作部件932的旋转操作,筒状壳体931一起旋转。
而且,这样配置在筒状壳体931的上部的外周的壳体操作部件932,以被设置于筒状壳体931的上方侧的固定用螺母部件933从上方侧压靠的方式固定。由此,壳体操作部件932不能相对于筒状壳体931上下移动。
而且,筒状壳体931支撑在筒状的壳体支撑部件109上。
该壳体支撑部件109,如图20所示在下部具有轮毂安装部109a、109a,通过螺栓109b、109b固定在轮毂102的外周。而且,在壳体支撑部件109的内周壁上,具有用于支撑筒状壳体931的阴螺纹部109c。而且,在该阴螺纹部109c,拧合着设置在筒状壳体931的下部的外周的阳螺纹部934。
由此,筒状壳体931介由壳体支撑部件109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轮毂102的外周侧。而且,通过筒状壳体931相对于壳体支撑部件109旋转,筒状壳体931的压缩室31向与车轴101的轴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移动、相对于车轴101而接近、后退。而且,在该压缩室31移动时,由于活塞杆980与凸轮984连接在一起,活塞杆980的滑动部32a不移动,压缩室31相对于活塞杆980的滑动部32a进行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筒状壳体931相对于壳体支撑部件109的旋转,通过旋转量限制机构进行限制。该旋转量限制机构,如图21(A)所示,由在壳体支撑部件109的外周沿圆周方向以规定间隔隔开设置的2个突片109f、109f、和设置在壳体操作部件932的内周的接触片932f构成。壳体操作部件932的接触片932f配置在突片109f、109f之间。而且,筒状壳体931在从接触片932f与一方的突片109f接触的位置到与另一方的突片109f接触的位置的范围内、相对于壳体支撑部件109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筒状壳体931相对于壳体支撑部件109旋转大致120度地进行设定。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可在多处结合脱离地锁定上述筒状壳体931和壳体支撑部件109的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如图21(A)所示,由设置在壳体支撑部件109的外周的锁定部件109d、和设置在壳体操作部件932的内周壁上的锁定部件容纳部935a…935a构成。
锁定部件109d由具有弹性的板簧构成,并具有突起109e。而且,该锁定部件109d不能在圆周方向移动地被收容在设置于壳体支撑部件109上的上述2个突片109f、109f之间。而且,在该状态下,突起109e向外周侧突出。
锁定部件容纳部935a…935a由沿着壳体操作部件932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形成的多个部分形成。各锁定部件容纳部935a以可以容纳并锁定突起109e的形状,在内周壁上凹下形成。
而且,筒状壳体931如图20所示,利用作为筒状壳体用弹压部件的螺旋弹簧910,被向接近车轴101的方向施加着弹簧力。该螺旋弹簧910被收容在形成于筒状壳体931的外周壁和壳体支撑部件109的内周壁之间的弹簧收容部911中,一直相对于壳体支撑部件109向图的下方侧对筒状壳体931施加弹簧力。通过该螺旋弹簧910的弹簧力,成为筒状壳体931一直处于相对于壳体支撑部件109而向下方侧的车轴101接近的方向移动、只筒状壳体931的阳螺纹932和壳体支撑部件109的阴螺纹部109c螺纹嵌合时形成的两者间的间隙的量的状态。
如上构成的本实施方式6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从活塞杆980的滑动部32a到达上止点位置B2后的图19、图20所示的状态,例如使自行车行驶而使空气轮胎103相对于车轴101旋转,则随着该旋转,活塞杆980与轮毂102一起旋转。在该旋转时,活塞杆980的滚轮轴983嵌插并支撑在凸轮984的轴支撑部件986中,所以活塞杆980的滚轮982一直与凸轮面984a接触行进。
而且,在该行进时,活塞杆980的滑动部32a,如图22(A)所示,在压缩室31内沿着压缩室31的内壁面在轴方向上从上止点位置B2朝向下止点位置A2(在图22中以虚线表示)滑动,活塞杆980的滚轮982到达凸轮面984a的小径部A(在图19、图20中表示)时,滑动部32a到达下止点位置A2。在该状态下,压缩室31成为容积L1最大的扩大状态。并且,压缩室31的容积与从压缩室31的上面到滑动部32a的距离成比例,所以在图22(A)和后述的图22(B)中,为了说明方便,以从压缩室31的上面到滑动部32a的距离的大小表示压缩室31的容积的大小。
并且,若空气轮胎103相对于车轴101旋转,则活塞杆980的滚轮982就一边推压至凸轮面984a一边沿凸轮面984a行进。而且,随着该行进,活塞杆980的滑动部32a在压缩室31内沿着压缩室31的内壁面向压缩室31的轴方向从下止点位置A2向上止点位置B2滑动,活塞杆980的滚轮982到达凸轮面984a的大径部B(图19、图20的状态)后,滑动部32a到达上止点位置B2。在该状态下,压缩室31从扩大状态的容积L1减小与滑动部32a从下止点位置A2移动到上止点位置B2的移动量相当的行程容积L2,成为容积L3最小的压缩状态。
这样,压缩室31的空气成为行程容积L2和缩小状态的容积L3相加所得的扩大状态的容积L1除以缩小状态的容积L3后的值的压缩比。
下面说明调整该压缩比的情况。例如在减小压缩比的情况下,从图21(A)所示的状态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操作。由此,筒状壳体931的阳螺纹部934开始沿着壳体支撑部件109的阴螺纹部109c旋转,锁定部件109d的突起109e被锁定部件容纳部935a的壁面推压而弹性变形。然后,随着该弹性变形,突起109e从锁定部件容纳部935a脱出,并进入与该锁定部件容纳部935a邻接的下一锁定部件容纳部935a中。继续旋转操作壳体操作部件932,则突起109e就进入更下一个锁定部件容纳部935a中。由此,能够以每隔相当于邻接的2个锁定部件容纳部935a、935a的从壳体操作部件932的旋转中心O4的中心角P的量,使壳体操作部件932相对于壳体支撑部件109旋转并定位。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能够每隔8度旋转定位的方式进行设定。因此,能够对壳体操作部件932相对于壳体支撑部件109的旋转进行微调整,并且能够进行正确地调整。而且,此时,通过螺旋弹簧910的弹簧力,以相当于筒状壳体931的阳螺纹部932和壳体支撑部件109的阴螺纹部109c的螺纹嵌合的两者之间的间隙的量,一直相对于壳体支撑部件109对筒状壳体931施加弹簧力,所以能够对应于筒状部件931相对于壳体支撑部件109的旋转量可靠且正确地使筒状壳体931向壳体支撑部件109的轴方向移动。
而且,例如如图21(B)所示,壳体操作部件932的接触片932f旋转操作到与突片109f接触后,具有压缩室31的筒状壳体931相对于壳体支撑部件109旋转,随着该旋转,与车轴101向后退的方向移动。这时,活塞杆980,由于其滚轮轴983被支撑在凸轮984的轴支撑部件986上,所以不移动,而仅筒状壳体931移动。这时,如图22(B)所示,压缩室31,其滑动部32a处于上止点位置B2的缩小状态下的容积L31,比图22(A)所示的移动前的缩小状态下的容积L3扩大与筒状壳体931移动的量相当的量。
然后,滑动部32a从该状态移动到下止点位置A2,扩大相当于其行程容积L2的量,成为扩大状态。因此,压缩比成为用缩小状态下的容积L31加上行程容积L2所得的扩大容积L11除以缩小状态下的容积L31的值。此时,由于行程容积L2相同,所以这时的压缩比比图22(A)所示的移动前的压缩比大。
另外,在增大压缩比的情况下,从图21(A)所示的状态,与上述相反地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操作壳体操作部件932。由此,能够增大压缩比。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6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中,具有将连接导管13c连接在空气轮胎103上的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连接导管13c,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由具有弹性的部件构成,在内部具有通气路13a。如图19、图20所示,连接导管13c的下部侧与安装在筒状壳体931上的连接管21连接在一起。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在连接管21上后,通过防脱螺母940防止连接导管13c和连接管21脱离。通过这样连接在连接管21上,连接导管13c的通气路13a经由设置在筒状壳体931上的连通孔71、恒压保持空间部13b、以及连接21与压缩室31连接在一起。
在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的下部,如图23所示设置着可拆卸地连接在连接导管13c上的导管连接部161。
在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的上部,具有可拆卸地连接在空气轮胎103上的轮胎连接部180。而且,在该轮胎连接部180上,具有能够安装逆流防止阀170的阀安装部162。本实施方式的阀安装部162由外周呈截面圆形的棒状体构成,能够嵌入具有弹性的合成橡胶制的管状的逆流防止阀170。而且,在该阀安装部162上,具有从后述的空气连接用通气路163向外部连通地开口的气门孔162a。
而且,在阀安装部162的下方侧,具有可拆卸地安装在设置于空气轮胎103的空气保持管103b上的气门安装用接头103c(在图4中表示)上的安装螺母165。
在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的内部,具有沿着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的轴方向从导管连接部161向阀安装部162的气门孔162a开设的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163。该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163,在连接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的导管连接部161和连接导管13c时,与连接导管13c的通气路13a连接,构成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的连接部13的通气路的一部分。
并且,在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的导管连接部161和阀安装部162之间具有空气导入孔164。该空气导入孔164是用于通过充气泵等从外部向空气轮胎103供给空气的孔。
该空气导入孔164按照从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163向外部连通的方式形成。而且,在空气导入孔164中,具有利用可拆卸的盖164b堵塞的空气入口164a。
而且,在该空气导入孔164的内部,具有防止空气从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163向空气导入孔164a逆流的空气导入孔用逆流防止机构166。该空气导入孔用逆流防止机构166具有可在空气导入孔164的内部移动地设置的球166a、和对球166a施加弹簧力的螺旋弹簧166b。
螺旋弹簧166b一直向空气入口164a侧对球166a施加弹簧力,在设置于空气导入孔164的承球部166c推压球166a。由此空气导入孔164在一般状态下被遮断。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连通连接装置160中,具有作为用于检查空气连通连接用通气路163内的气压的气压检查机构的气压检查装置190。本实施方式的气压检查装置190具有承受空气连通连接用通气路163内的气压的未图示的气压承受部、当气压承受部承受规定压力以上的压力时移动的显示片192、和用于从外面观察显示片192的窗孔191。显示片192具有当空气连通连接用通气路163内的气压为一定值以下时显示为一定值以下的情况的低压显示部193、和当空气连通连接用通气路163内的气压超过一定值时显示超过一定值的情况的高压显示部194。而且,低压显示部193和高压显示部194以相互不同的颜色着色。
如上形成的气压检查装置190,使气压承受部进入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163内,并安装在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上。而且,例如在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163内没有气压的情况下,低压显示部193与窗孔191吻合,从窗孔191显现低压显示部193。另外,当空气连通连接用通气路163内的气压为一定值以上时,气压承受部承受该气压,显示片192向图23的左侧移动,高压显示部194与窗孔191吻合而显现。而且,当空气连通连接用通气路163内的气压从该状态成为一定值以下时,通过设置在空气检查装置190的内部的弹力部件(未图示)的弹簧力,显示片192向图23的右侧移动。
在使用如上构成的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的情况下,在导管连接部161安装连接导管13c的同时,在阀安装部162上安装逆流防止阀170。在该状态下,气门孔162a处于被逆流防止阀170覆盖、遮断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163的状态。
从该状态使轮胎连接部180的阀安装部162进入空气轮胎103的空气保持管103b的气门安装用接头103c内,然后将安装螺母165拧合在设置于气门安装用接头103c的螺纹部上。由此,能够在用逆流防止阀170堵塞气门安装用接头103c的状态下,将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安装在空气轮胎103上。
而且,在该状态下,使自行车行驶,从而使空气轮胎103相对于车轴101旋转,则如上所述被压缩室31压缩的空气就从连接导管13c送入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163。然后,当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163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以上时,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的气压承受部就承受气压,显示片192的高压显示部194在窗孔191显现。由此,如果确认高压显示部194是否从窗孔191显现,则可判断为由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的压缩室31压缩为规定的压缩比的空气被送入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163的情况,能够检查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正常运行的情况。
空气被送进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163中后,能够推开堵塞着气门孔162a的逆流防止阀170,向空气轮胎103的空气保持管103b内送入空气。
另外,在例如利用充气泵将空气送入空气轮胎103的空气保持管103b的情况下,取下盖164b并从空气入口164a送入空气。由此,空气导入用阀166的球166a向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163侧移动,空气导入孔164开口,空气进入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163。进入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163后的空气,也进入连接导管13c的通气路13a侧,但是由于如图19所示,压缩室31侧被球41遮断,所以能够从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163推开堵塞气门孔162a的逆流防止阀170,向空气轮胎103的空气保持管103b送入空气。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6中,在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中具有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但是不局限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不在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中设置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而将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作为连接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和空气轮胎103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用的装置而实施,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将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作为连接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和空气轮胎103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用的装置时,导管连接部161作为与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连接的自动供给机构连接部而发挥作用。而且,在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在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中具有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时,可以使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和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使两者不能拆卸地连接。
而且,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例如如图24所示,具有向外周伸出的板状的伸出部195、195,并在伸出部195、195上设置能够反射受到的光的反射器196、196。这样,可以不用象以前那样在自行车的车轮的辐条104(在图1中表示)上安装单独形成的反射器,使用方便。而且,可以将具有反射器196、196的伸出部195、195与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分开形成并安装在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上,也可以在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成型时,将具有反射器196、196的伸出部195、195整体成型。这样,通过在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成型时,将具有反射器196、196的伸出部195、195整体成型,能够以低成本制作反射器196、196,同时可以不需要另外的组装操作。
另外,空气导入孔164可以设置在空气自动供给装置1上,也可以设置在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上。而且,在设置在空气自动供给装置1上时,例如可以按照使空气导入孔164从外部与空气自动供给装置1的连接导管13c的通气路13a连通的方式进行设置。
而且,关于气压检查装置190,也可以如图24所示,不设置在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上,而设置在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上。而且,在设置在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上时,例如可以将气压检查装置190设置在构成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的连接部13的恒压保持空间部13b、连接管21、连接导管13c,或者在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上具有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时的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中的任意的部分,可以适当变更。
在实施方式6中,作为压缩比调整机构,通过使可移动地安装在轮毂102上的具有压缩室31的筒状壳体931从轮毂102的外周侧移动,调整相对于压缩室31的滑动部32a的位置而进行调整,但是不局限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使活塞杆980的轴方向的长度可以伸缩地伸缩活塞杆980的长度,或者使能够调整车轴101的轴心O2和凸轮984的凸轮面92a的中心O1的偏心量,来调整偏心量,从而调整相对于压缩室31的滑动部32a的压缩室31的轴方向的位置。但是,在该情况下,必须进行操作而松开螺栓109b、109b并将筒状壳体931从轮毂102拆下,再进行调整压缩室的移动量的操作,如此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因而,如上述实施方式6那样,通过从轮毂102的外周侧移动操作筒状壳体931,即使不进行从轮毂102拆下筒状壳体931等操作,也能够在将本发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1组装在车轮上的状态下进行调整,在能够容易操作方面非常理想。
而且,作为使筒状壳体931相对于轮毂102移动的移动机构,由壳体支撑部件109的阴螺纹部109c、和筒状壳体931的阳螺纹部934构成,但是也可以使筒状壳体931相对于轮毂102向与车轴101的轴方向垂直的方向滑动地安装。实施方式6的其它构成采用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以上,对实施方式6进行了说明。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空气压缩操作机构,由作为压缩压缩室31的空气的压缩操作体的活塞杆8、80、980和凸轮9、984构成,但是不局限于该方式,可以适当变更。例如如图16所示,在压缩室31的周壁的整体或者周方向的一部分上,作为压缩操作体而形成伸缩自如的伸缩室30的同时(在该图16中,表示了在周壁的周方向的一部分上形成伸缩部30的结构),在压缩室31的车轴的径方向内侧的端面上形成有凸轮接触部32a。
而且,随着凸轮接触部32c在凸轮9的凸轮面92a上滑动,压缩室31的伸缩部30伸缩、压缩室31的内容积缩小,而压缩压缩室31内的空气。另外,此时,可以设置将如该图16所示缩小了的压缩室31回复到原来的扩大状态的弹力部件830,或者也可以由具有弹性的部件构成压缩室31的伸缩部30而不具有弹力部件830。而且,在该情况下,作为压缩比调整机构,例如可以调整伸缩部30的伸缩量。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推压部,由在全周上具有凸轮面92a的凸轮9构成,但是例如也可以在车轴101、202上形成向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在轮毂102旋转时,使凸轮接触部与该突出部接触进行推压。
而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轮毂102、203旋转时,使活塞杆8、80向车轴101、202的径方向推压作为推压部的具有凸轮面92a的凸轮9而使之移动,但是例如也可以使推压部向车轴101、202的轴方向突出,在轮毂102、203旋转时,使活塞杆8、80向车轴101、202的轴方向推压而使之移动,在该移动时压缩压缩室31的空气,可以适当变更。
而且,作为压缩室3,也可以采用旋转压缩机,可以适当变更。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中,将压缩室31的吸入孔31a设置在压缩室31的滑动部32a的下止点位置A1附近,而不设置逆流防止阀,但是例如也可以将吸入孔31a设置在压缩室31的滑动部32a的上止点位置B1附近,并设置逆流防止阀。另外,在实施方式3和实施方式4中,将压缩室31的吸入孔31a设置在压缩室31的滑动部32a的上止点位置B1附近,并设置作为逆流防止阀的阀体34b,但是例如也可以将吸入孔31a设置在滑动部32a的下止点位置A1附近,而不设置逆流防止阀,可以适当变更。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一般的设置在空气轮胎103、211上的气门106、213,并使该气门106、213作为防止空气从空气轮胎103、211向压缩部3逆流的逆流防止机构发挥作用,但是例如也可以在连接部13的空气轮胎连接部16上设置作为逆流防止机构的气门。
而且,在空气轮胎103、211上设置有气门106、213时,可以在连通孔31a、301a上设置逆流防止机构,也可以不设置逆流防止机构。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有可通气地连接空气送入部和空气轮胎的连接部13,并将该连接部分别拆卸自如地连接在空气送入部上、空气轮胎上,例如在组装后,在连接部、空气送入部、或者空气轮胎中的任一处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能够单独更换各部件,使用方便,但是并不局限于该方式,也可以不可拆卸地使之连接。
而且,设置恒压保持部2和压缩室3的位置,为车轮本体110、210的一部分即可。例如在实施方式1~3的自行车的车轮上使用时,也可以设置在轮圈105上。而且,在实施方式4的汽车的车轮上使用时,可以设置在外圈205的外周侧、或者轮缘212上。
并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轮廓为圆形的凸轮9,活塞杆8、80每相对于凸轮9转一圈期间,活塞杆8、80的滑动部32a在压缩室31内在从下止点位置A1到上止点位置B1之间往复一次,但是不局限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在活塞杆8、80相对于凸轮9转一圈期间,活塞杆8、80的滑动部32a在压缩室31内在从下止点位置A1到上止点位置B1之间往复一次以上,例如往复1.5次、2次、3次,或者从下止点位置A1到上止点位置B1移动或者从上止点位置B1到下止点位置A1移动,可以适当变更。
而且,本发明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不局限于在上述自行车的车轮的空气轮胎和汽车的车轮的轮胎上使用,能够与设置在可相对于车轴旋转自如的车轮本体上的空气轮胎相适应。例如能够在独轮车的车轮的空气轮胎,摩托车、两轮拖车等二轮车用的车轮的空气轮胎,各种三轮车、四轮车、或者安装在电梯的箱体上并可沿壁面行走地设置的电梯用的车轮的空气轮胎等上使用。
而且,可以对上述的实施方式1到实施方式6的各构成要素进行适当选择并组合,从而构成新的实施方式。例如可以设置具有实施方式6的空气导入孔164的空气轮胎连接装置160、气压检查装置190、压缩比调整机构中的一个或者两个以上。
本发明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是向设置在可相对于车轴旋转的车轮本体上的空气轮胎自动供给空气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与空气轮胎可通气地连接并向空气轮胎送入空气的空气送入部设置在车轮上,空气送入部具有可在车轮本体相对于车轴旋转时压缩空气的压缩部。
这样,车轮本体相对于车轴旋转,则压缩部就压缩空气,并能够将压缩的空气送向空气轮胎。
因此,例如使自行车行驶,从而使车轮本体相对于车轴旋转即可,由此能够由压缩部将空气压缩为一定压力,将该压缩后的空气送入空气轮胎,一直保持空气轮胎的气压。
所以,能够防止象以前那样在气压下降至低于规定压力的状态下仍然行驶的情况,并且每当气压下降时,不进行利用充气泵等向空气轮胎供给空气的操作即可,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具有可在由压缩部压缩空气时调整空气的压缩比的压缩比调整机构。
这样,能够对应于空气轮胎的种类等向空气轮胎中送入适当的气压。例如可以对应于一般的自行车、比赛用的自行车、或者山地用的自行车等种类、或者对应于乘坐自行车人的体重、或者对应于自行车的前轮、后轮而确定适当的气压。并且,可以对应于各种二轮车、各种汽车的空气轮胎的种类,确定适当的气压。
本发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在空气送入部具有与压缩部可通气地连接的同时、与空气轮胎可通气地连接的恒压保持部,在该恒压保持部和压缩部之间设置着防止空气从恒压保持部向压缩部逆流的逆流防止机构。
这样,当空气轮胎的气压低于恒压保持部的气压后,自动地从恒压保持部向空气轮胎送入空气,直到空气轮胎的气压和恒压保持部的气压相同为止。因此,即使在车轮本体不相对于车轴旋转、未由压缩部压缩空气的状态下,也能够从恒压保持部向空气轮胎送入空气,使空气轮胎的空气保持为一定压力。
而且,即使在由压缩部压缩的空气的量小的情况下,也可以多次向恒压保持部送入空气,而使恒压保持部保持一定的压力。由此,能够容易地由压缩部以适当的压缩比压缩空气,并利用恒压保持部保持该压缩后的空气。
本发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压缩部具有可从外部取入空气的压缩室、和在车轮本体相对于车轴旋转时压缩操作压缩室内的空气的压缩操作机构。
这样,能够在车体本体相对于车轴旋转时,利用压缩操作机构容易地压缩压缩室内的空气,能够容易且低成本地制作操作机构。
本发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压缩部,以规定的压缩比压缩压缩室内的空气,以使压缩室内的空气从压缩室流入空气轮胎,并使空气轮胎的气压成为适合于空气轮胎的气压。
这样,不需要调整由压缩部压缩的空气的气压,能够形成简单的构成,并且能够以低成本制作。
本发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压缩操作机构具有设置在车轴上的推压部、和压缩操作压缩室内的空气的压缩操作体,在车轮本体相对于车轴旋转时,压缩操作体与推压部相接触并被推压,从而压缩操作压缩室内的空气。
这样,如果不使车轮本体相对于车轴旋转,则压缩操作体与推压部接触并被推压,由此能够压缩操作压缩室内的空气。所以,能够容易地压缩压缩室内的空气,制作容易,且能够以低成本制作。
本发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具有可通气地连接压缩部和空气轮胎的连接部,上述恒压保持部由连接部构成。
这样,可以不需要恒压保持室等,能够实现简单的构成,并实现小型化。
本发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具有可通气地连接压缩部和空气轮胎的连接部,在该连接部,具有从压缩部向空气轮胎流通空气的通气路、和检查通气路内的气压的气压检查机构。
这样,能够利用气压检查机构检查通气路内的气压。由此,例如在不能由压缩部压缩到规定的气压而使通气路未达到规定的气压时,或者从压缩部到气压检查机构之间产生漏气等而使通气路未达到规定的气压时,能够即时确认。所以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对应。
本发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具有可通气地连接压缩部和空气轮胎的连接部,在该连接部,具有从压缩部向空气轮胎流通空气的通气路、和从外部与通气路连通的空气导入孔,在空气导入孔中,具有防止空气从通气路向外部逆流的空气导入孔用逆流防止机构,通过该空气导入孔以及通气路,可在空气送入部之外,另外向空气轮胎中导入空气。
这样,由于在可通气地连接压缩部和空气轮胎的连接部设置着具有防止空气从通气路向外部逆流的空气导入孔用逆流防止机构的空气导入孔,所以能够经由该空气导入孔及通气路,在空气送入部之外,另外向空气轮胎中导入空气。由此,在将空气自动供给机构连接在空气轮胎上的状态下,例如能够使用充气用的泵向空气轮胎中供给空气。所以,例如在需要一次向空气轮胎中充入大量的空气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充气用的泵等,使空气轮胎达到适当的气压。
本发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空气送入部具有调整由压缩部压缩的空气的气压的气压调整机构。
这样,例如即使不由压缩部压缩到适合于空气轮胎的气压的气压,也能够利用压力调整机构将由压缩部压缩后空气的气压调整成适合于空气轮胎的气压,并将该调整后的空气送入空气轮胎。
本发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压缩室固定在设置于二轮车用的车轮本体上的轮毂上,推压部固定在二轮车用的车轴上,在车体本体相对于车轴旋转时,压缩操作体与推压部相接触并被推压,从而压缩操作压缩室内的空气。
在二轮车的车轮的轮毂上,一般如图2所示,在左右两端侧安装着辐条,并且设置着轴挡。但是在其间没有设置其它部件。所以能够不受其它部件干扰地容易地安装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压缩室。
而且,例如在将压缩室安装在轮毂上的情况下,可以将连接压缩室和空气轮胎的连接部设置在辐条之间,即使在跌倒等情况下也可以用辐条保护连接部,能够减少与其它物体接触而造成妨碍的可能性。
而且,二轮车的车轮,可以在车轴上组装有轮毂、辐条、轮圈以及空气轮胎的状态从车体上卸下。所以,一旦将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组装在车轮上,即使在从车体上拆下车轮的情况下,也能够不分解组装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地拆下,以与以前的二轮车用的车轮同样的形态使用。所以,尤其适用于自行车、摩托车等二轮车用的车轮。
本发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具有能够在由压缩部压缩空气时调整空气的压缩比的压缩比调整机构,上述压缩操作体在车体本体相对于车轴旋转时,被推压部接触推压,从而压缩室从扩大了容积的扩大状态变成压缩室的容积比该扩大状态缩小的缩小状态,同时,从该扩大状态变成缩小状态时,压缩室的空气被压缩,上述压缩比调整机构调整压缩室的扩大状态的容积、和压缩室的缩小状态的容积的比。
这样,如果在车体本体相对于车轴旋转时,调整压缩操作体被推压部推压而移动的量,则能够调整压缩室的扩大状态的容积和压缩室的缩小状态的容积。由此,能够容易地调整压缩比。
本发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具有能够在由压缩部压缩空气时调整空气的压缩比的压缩比调整机构,推压部由固定在二轮车用的车轴上的凸轮构成,压缩操作体具有沿压缩室滑动的滑动部、和与凸轮接触的凸轮接触部,凸轮接触部,通过在车体本体相对于车轴旋转时追随凸轮,使滑动部在从使压缩室为扩大状态的下止点位置到使压缩室为缩小状态的上止点位置的范围内沿压缩室的轴方向滑动,压缩室,通过在设置于二轮车用的车轮本体上的轮毂的外周侧,从轮毂的外周侧可移动操作地安装,能够改变压缩操作体的滑动部相对于压缩室的下止点位置以及上止点位置,压缩比调整机构,通过利用压缩室的移动操作改变压缩操作体的滑动部相对于压缩室的下止点位置以及上止点位置,可调整压缩室的扩大状态的容积和缩小状态的容积的比。
这样,例如在将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组装在二轮车用的车轮上后,即使不分解等,也能够在组装状态下从轮毂的外周侧移动操作压缩室。这样,能够利用该压缩室的移动操作来改变相对于压缩室的压缩操作体的滑动部的下止点位置和上止点位置,能够调整压缩室的扩大状态的容积和缩小状态的容积的比。所以,对压缩比的调整操作容易。
本发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具有可在多个位置将压缩室锁定脱离地锁定在轮毂上的锁定机构,通过该锁定机构,可以多个位置定位并改变压缩操作体的滑动部相对于压缩室的下止点位置以及上止点位置。
这样,能够容易地对压缩比进行微调整,而且可以进行正确地调整。
本发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的推压部由圆形的凸轮构成,压缩操作体具有沿压缩室滑动的滑动部、和与凸轮接触的凸轮接触部,凸轮接触部,通过在车体本体相对于车轴旋转时追随凸轮,可以使滑动部沿压缩室滑动并压缩压缩室的空气,凸轮接触部具有相对于凸轮滚动接触的多个滚动部件、和连结这些多个滚动部件的连结部件,滚动部件以各滚动部件不能在凸轮的径方向上相对于凸轮相对移动的方式,沿着凸轮的周方向并排设置。
这样,凸轮接触部在压缩操作体相对于凸轮旋转时,能够构成一直保持与凸轮接触的状态且不从凸轮离开的确动凸轮。由此,例如可以不需要按照不使凸轮接触部从凸轮离开的方式将凸轮接触部按压在凸轮上的弹簧等。
而且,由于滚动部件在多处与凸轮滚动接触,所以能够使两者间产生的摩擦尽量减少。由此,能够抑制两者的磨损,即使长时间使用,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很小。
本发明的空气轮胎连接装置,是将向在可相对于车轴旋转的车轮本体上设置的空气轮胎自动供给空气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连接至空气轮胎上的空气轮胎连接装置,其具有与空气轮胎连接的轮胎连接部、与空气自动供给机构连接的自动供给机构连接部、从轮胎连接部到自动供给机构连接部可通气地设置的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和从外部与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连通的空气导入孔,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在与自动供给机构连接部和空气自动供给机构连接时,与设置于空气自动供给机构上的通气路连接,从而可以从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向空气轮胎输送空气,轮胎连接部,包括具有从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与外部连通地开设的气门孔、并且可安装防止空气从空气轮胎向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逆流的逆流防止阀的阀安装部,通过在该阀安装部安装逆流防止阀,气门孔被逆流防止阀堵塞,在轮胎连接部与空气轮胎连接时,防止空气从空气轮胎向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逆流,同时将空气从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送入气门孔,从而能够使气门打开,使空气从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进入空气轮胎,在空气导入孔中,具有不使空气从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流向外部的空气导入孔用逆流防止机构。
这样,能够容易连接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和空气轮胎。由此,能够适于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向空气轮胎的连接。
而且,如果在阀安装部安装逆流防止阀,则可以利用逆流防止阀堵塞设置在阀安装部的气门孔。而且,在该状态下,如果将轮胎连接部连接在空气轮胎上,则能够防止空气从空气轮胎向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逆流,并且如果从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向气门孔送入空气,则可以打开气门孔从而使空气从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进入空气轮胎中。所以,通过在阀安装部安装逆流防止阀,并将轮胎连接部连接在空气轮胎上,就能够得到良好的构成,可以不需要设置在一般的空气轮胎上的逆流防止阀,并且连接操作容易。
而且,经由空气导入孔和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能够在空气自动供给机构之外,另外利用充气泵等向空气轮胎导入空气。
在本发明的空气轮胎连接装置的外周具有能够反射得到的光的反射器。
这样,如果在连接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和空气轮胎时装备于空气轮胎上,则能够在车轮上设置反射器。所以,可以不需要以前那样将专门制作的反射器安装在车轮的辐条上的操作,使用方便。而且,也可以在制作空气轮胎连接装置时,整体制作反射器,通过整体制作反射器容易且低成本地制作。
在上述说明中,利用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各用语不是用来对本发明进行限定的,是为了说明而使用的,可以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及思想而在所附的发明方案范围内进行变更。

Claims (4)

1.一种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向在可相对于车轴旋转的车轮本体上设置的空气轮胎、自动供给空气,
将可通气地连接在空气轮胎上并向空气轮胎送入空气的空气送入部设置在车轮上,
空气送入部具有能够在车轮本体相对于车轴旋转时压缩空气的压缩部,
上述压缩部具有可从外部取入空气的压缩室、和在车轮本体相对于车轴旋转时压缩操作压缩室内的空气的压缩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缩操作机构具有设置在车轴上的推压部、和压缩操作压缩室内的空气的压缩操作体,
在车轮本体相对于车轴旋转时,压缩操作体与推压部相接触并被推压,从而压缩操作压缩室内的空气,
上述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具有能够在由压缩部压缩空气时调整空气的压缩比的压缩比调整机构,
上述推压部由固定在二轮车用的车轴上的凸轮构成,
上述压缩操作体具有沿压缩室滑动的滑动部、和与凸轮接触的凸轮接触部,
凸轮接触部,通过在车体本体相对于车轴旋转时追随凸轮,使滑动部在从使压缩室为扩大状态的下止点位置到使压缩室为缩小状态的上止点位置的范围内、沿压缩室的轴方向滑动,
上述压缩室,通过从轮毂的外周侧可移动操作地安装在、设置于二轮车用的车轮本体上的轮毂的外周侧,能够改变压缩操作体的滑动部相对于压缩室的下止点位置以及上止点位置,
上述压缩比调整机构,通过利用压缩室的移动操作来改变压缩操作体的滑动部相对于压缩室的下止点位置以及上止点位置,来调整压缩室的扩大状态的容积和缩小状态的容积的比,
在上述空气自动供给机构上,具有可在多个位置将压缩室锁定脱离地进行锁定在轮毂上的锁定机构,通过该锁定机构,能够在多个位置定位及改变压缩操作体的滑动部相对于压缩室的下止点位置以及上止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凸轮为圆形,
上述凸轮接触部具有相对于凸轮滚动接触的多个滚动部件、和连结这些多个滚动部件的连结部件,
滚动部件,以各滚动部件不能在凸轮的径方向上相对于凸轮相对移动的方式、沿着凸轮的周方向并排设置。
3.一种空气轮胎连接装置,是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连接到空气轮胎上的空气轮胎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与空气轮胎连接的轮胎连接部、与空气自动供给机构连接的自动供给机构连接部、从轮胎连接部到自动供给机构连接部可通气地设置的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和从外部连通到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的空气导入孔,
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在与自动供给机构连接部和空气自动供给机构连接时,通过与设置于空气自动供给机构上的通气路连接,而可以从空气自动供给机构向空气轮胎输送空气,
轮胎连接部,具备阀安装部,该阀安装部具有以从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连通到外部的方式开设的气门孔、并且可安装防止空气从空气轮胎向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逆流的逆流防止阀,
通过在该阀安装部安装逆流防止阀,而由逆流防止阀堵塞气门孔,在轮胎连接部与空气轮胎连接时,防止空气从空气轮胎向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逆流,并且,通过将空气从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送入气门孔,能够打开气门,使空气从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进入空气轮胎,
在空气导入孔中,具有不使空气从空气轮胎连接用通气路流向外部的空气导入孔用逆流防止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轮胎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空气轮胎连接装置的外周具有能够反射接受到的光的反射器。
CNB028278119A 2002-02-05 2002-04-26 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以及空气轮胎连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529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27799 2002-02-05
JP27799/2002 2002-0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7809A CN1617809A (zh) 2005-05-18
CN1325292C true CN1325292C (zh) 2007-07-11

Family

ID=27677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2781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5292C (zh) 2002-02-05 2002-04-26 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以及空气轮胎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124789B2 (zh)
EP (1) EP1473177A4 (zh)
JP (1) JP3860171B2 (zh)
KR (1) KR20040088056A (zh)
CN (1) CN1325292C (zh)
AU (1) AU2002253656A1 (zh)
CA (1) CA2475334A1 (zh)
TW (1) TWI292747B (zh)
WO (1) WO20030663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69465B2 (en) * 2002-04-10 2010-03-02 John Becke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intaining air pressure in tires
JP3912184B2 (ja) 2002-05-27 2007-05-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空気供給装置
CA2586319C (en) * 2004-11-12 2015-01-13 Richard Loewe Tire pressure maintenance device
JP3112598U (ja) * 2004-11-18 2005-08-25 宗平 高島 ホイールイン式回転補助空圧装置
JP4529815B2 (ja) * 2005-06-24 2010-08-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圧力生成装置
JP4529899B2 (ja) * 2005-12-28 2010-08-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空気供給装置
DE602006005480D1 (de) * 2006-07-11 2009-04-16 Skf Ab Lagervorrichtung für eine Radnabe um Druckluft an einen Fahrzeugreifen zu liefern
JP4407695B2 (ja) * 2006-12-28 2010-02-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タイヤ空気圧制御装置
US7997317B2 (en) 2007-12-14 2011-08-16 Kevin Manning Hub-enclosed tire pump
US7918474B2 (en) * 2009-02-20 2011-04-05 Trek Bicycle Corporation Bicycle dropout assembly
WO2013037052A1 (en) * 2011-09-15 2013-03-21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Automatic tire inflator system
US20150147199A1 (en) * 2013-11-27 2015-05-28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Air maintenance tire assembly
JP2017508653A (ja) * 2014-02-03 2017-03-30 ヴェルセック・エスペエルエル 自転車のための動的なタイヤ空気圧レギュレータ
US20170282656A9 (en) * 2014-05-05 2017-10-05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Air maintenance tire assembly
CN113879050B (zh) * 2021-09-15 2023-11-10 徐州煌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自充气装置
CN116399525B (zh) * 2023-05-05 2024-01-19 东实精工齿轮(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自封差速器半轴齿轮压盖及气密检测装置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7079A (en) * 1912-02-23 1915-02-02 Frederik Nielsen Air-compressor.
JP182436C2 (zh) * 1948-09-22 1949-07-15
JPS392535B1 (zh) * 1960-10-27 1964-03-11
JPS5275302U (zh) * 1975-11-30 1977-06-06
JPS6166001U (zh) * 1984-10-05 1986-05-07
CN85107735A (zh) * 1985-10-21 1986-09-03 周顺祥 轮胎气压保持器
JPS624617A (ja) * 1985-06-29 1987-01-10 Nissan Motor Co Ltd タイヤ空気圧自動調整装置
EP0302320A2 (de) * 1987-08-03 1989-02-08 Konrad Linke Vorrichtung zum Aufpumpen von Reifen an Fahrzeugen, insbesondere an Fahrrädern
JPH01172003A (ja) * 1987-12-25 1989-07-06 Honda Motor Co Ltd タイヤの空気圧補填装置
US5342177A (en) * 1992-04-01 1994-08-30 Cheng Chen Kuang Tire automatic pneumatic pump device
US5452753A (en) * 1993-04-22 1995-09-26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Vehicle tire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wheel with self-contained tire inflation/deflation apparatus
JPH07323710A (ja) * 1994-06-01 1995-12-12 Tgk Co Ltd 車輌用車輪
WO1997002961A1 (en) * 1995-07-10 1997-01-30 Cycloid Company Tire pressurizing and regulating apparatus
JPH11139118A (ja) * 1997-11-07 1999-05-25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タイヤ空気圧調整装置
WO2001081105A2 (en) * 2000-04-25 2001-11-01 Wessel Joris Wesseling Vehicle with wheel fitted with an air pump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44405A (en) 1927-09-26 1930-01-21 Claude M Mccord Air pump
US2415618A (en) 1945-05-21 1947-02-11 William S West Pump
US2443440A (en) * 1946-07-03 1948-06-15 Alvarez Patent Corp Collapsible swimming and bathing pool
US2718014A (en) * 1953-08-07 1955-09-20 Mizrach Murray Leakproof inflatable articles
FR2769937B1 (fr) * 1997-10-16 2000-01-07 Sevylor International Bassin ouvert formant reservoir de liquide, notamment piscine, de type hors-sol
US5946744A (en) * 1998-08-27 1999-09-07 Sportstuff, Inc. Inflatable swimming pool construction
US6408453B1 (en) * 2001-05-25 2002-06-25 Aqua-Marine International Inc. Inflatable swimming pool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7079A (en) * 1912-02-23 1915-02-02 Frederik Nielsen Air-compressor.
JP182436C2 (zh) * 1948-09-22 1949-07-15
JPS392535B1 (zh) * 1960-10-27 1964-03-11
JPS5275302U (zh) * 1975-11-30 1977-06-06
JPS6166001U (zh) * 1984-10-05 1986-05-07
JPS624617A (ja) * 1985-06-29 1987-01-10 Nissan Motor Co Ltd タイヤ空気圧自動調整装置
CN85107735A (zh) * 1985-10-21 1986-09-03 周顺祥 轮胎气压保持器
EP0302320A2 (de) * 1987-08-03 1989-02-08 Konrad Linke Vorrichtung zum Aufpumpen von Reifen an Fahrzeugen, insbesondere an Fahrrädern
JPH01172003A (ja) * 1987-12-25 1989-07-06 Honda Motor Co Ltd タイヤの空気圧補填装置
US5342177A (en) * 1992-04-01 1994-08-30 Cheng Chen Kuang Tire automatic pneumatic pump device
US5452753A (en) * 1993-04-22 1995-09-26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Vehicle tire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wheel with self-contained tire inflation/deflation apparatus
JPH07323710A (ja) * 1994-06-01 1995-12-12 Tgk Co Ltd 車輌用車輪
WO1997002961A1 (en) * 1995-07-10 1997-01-30 Cycloid Company Tire pressurizing and regulating apparatus
JPH11139118A (ja) * 1997-11-07 1999-05-25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タイヤ空気圧調整装置
WO2001081105A2 (en) * 2000-04-25 2001-11-01 Wessel Joris Wesseling Vehicle with wheel fitted with an air pum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302786A (en) 2003-08-16
JP3860171B2 (ja) 2006-12-20
EP1473177A1 (en) 2004-11-03
CN1617809A (zh) 2005-05-18
WO2003066354A1 (fr) 2003-08-14
EP1473177A4 (en) 2006-05-17
CA2475334A1 (en) 2003-08-14
AU2002253656A1 (en) 2003-09-02
TWI292747B (en) 2008-01-21
US7124789B2 (en) 2006-10-24
KR20040088056A (ko) 2004-10-15
JPWO2003066354A1 (ja) 2005-05-26
US20050000587A1 (en) 2005-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25292C (zh) 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以及空气轮胎连接装置
CN105705348B (zh) 具有双泵的自动载重汽车组件轮胎充气系统
CN108496002A (zh) 轮胎压力控制系统和部件
CN101636291B (zh) 输送空气通过动力轴组件的装置
CN101479472B (zh) 用于汽车制动系统的具有密封件的活塞泵
CN103282655A (zh) 用于轮胎充气系统的具有中心阀的旋转空气连接件
CN101351346A (zh) 用于产生轮胎空气压力的设备
CN101466559A (zh) 轮胎压力控制设备
CN202641279U (zh) 气门转接器和具有该气门转接器的自行车
EP1979176B1 (e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ire inflation pressure
CN102022545A (zh) 一种组合式油气封
CN210760098U (zh) 一种内置式轮胎自动充气系统
JP2004136797A (ja) 車両用ポンプ装置
CN202827555U (zh) 汽车真空刹辅助装置
JP2014177168A (ja) 気体圧縮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タイヤ付き車輪
JP2015113001A (ja) 弁制御装置
CN100398347C (zh) 空气轮胎的空气自动供给机构
CN107471925B (zh) 一种独立式中央充放气结构
US20230356548A1 (en) Tire inflation system
CN102874243B (zh) 汽车真空刹辅助装置
CN2180503Y (zh) 自行车自行充气机
CN2905518Y (zh) 汽车轮胎中央充气旋转密封机构
CN2133477Y (zh) 自行车自动充气泵
CN1072381A (zh) 车辆轮胎充放气用旋转密封气室
CN2189656Y (zh) 环形自动充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11

Termination date: 201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