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0060C - 一种短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短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20060C CN1320060C CNB2004100321598A CN200410032159A CN1320060C CN 1320060 C CN1320060 C CN 1320060C CN B2004100321598 A CNB2004100321598 A CN B2004100321598A CN 200410032159 A CN200410032159 A CN 200410032159A CN 1320060 C CN1320060 C CN 132006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der
- parts
- fibers
- resin
- machin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短纤维增强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1)短纤维,包括碳纤维、石墨纤维、玻璃纤维、石英纤维、Kevlar纤维及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2)功能性添加剂,包括石墨粉、二硫化钼粉、聚四氟乙烯粉、铜粉、铝粉、氧化铁粉、氧化硅、氧化钙、无机晶须、脱模剂、碳粉及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和3)聚酰亚胺基体树脂在1-10MPa的压力下经适当的热固化工艺(<350℃)制备而成。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高耐热、高力学性能、耐磨耗、自润滑等优良的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电力机械、矿山机械、纺织机械、化工机械、医药机械和汽车工业等领域以及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行业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纤维增强的热固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复合材料的用途。
背景技术
碳纤维增强的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低温、耐辐射等性能,比强度高、比模量高、成型工艺简单,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等许多高新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包括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两大类。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大型结构部件的制造,而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主要用于高精度、小尺寸零部件的制造。NASA Langley研究中心(R.H.Pater,etc.Thermosetting polyimides.A review,SAMPE Journal,1994,30(5),29);M.A.Meador,etc.Recent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able Hightemperature Polymers,Annul.Rev.Mater.Sci,1998,28,599)详细报道了连续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工业中的典型应用。耐高温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先进航空发动机、巡航导弹、洲际导弹、运载火箭、航天飞机以及精密机械等方面。具体的应用包括运载火箭的耐高温结构件;高速巡航导弹中的雷达天线罩、尾翼;航空发动机中的冷端舱部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军用战斗机要求能够超音速巡航,对作为气动表面材料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使用温度和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战斗机机翼蒙皮温度在高湿情况下可以达到300℃,目前只有PMR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是最理想的材料。另外在先进巡航导弹中,为提高突防能力,对飞行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需要耐高温的轻质高强的结构材料,PMR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是理想的候选材料。
1998年杨士勇等(中国发明专利,98101237.X)公开了一种短纤维增强PMR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这类短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成型加工性能,可以一次成型结构复杂,小体积的耐高温零部件;通过添加不同的纤维和功能性填料可以制备具有不同功能(如耐磨耗、自润滑、耐腐蚀、宽频透波等)零部件,在国防和民用上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短纤维增强的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冷端的环、管等。在汽车工业中可以用作尾气管和刹车片等。此外还包括化工、医药、纺织工业中要求无油润滑承力轴、耐化学腐蚀或密封性能好的轴、辊、轴套等。
2001年杨士勇等(中国发明专利,01118566X)公开了一种热固性聚酰亚胺基体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基体树脂溶液粘度适中,储存稳定性良好,适于浸渍增强材料,经热固化后得到的材料孔隙率低,性能优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短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成型工艺性能、耐高温性能和良好的力学性能,适于采用直接成型法一次性制造高精度耐高温零部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公开一种制备上述复合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短纤维增强热固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由下述3种组份组成:
组份 重量份数 最佳重量份数
聚酰亚胺基体树脂 45-90 65-85
短纤维 5-35 10-25
功能性添加剂 0-20 5-10
上述组份中,聚酰亚胺基体树脂具有下述的化学结构:
其中x=0-1,y=0-1,n=1-10。
上述聚酰亚胺基体树脂是按中国发明专利01118566.X公开的制备工艺技术进行:
1)将芳香族有机四酸二酐与低沸点醇类化合物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
2)将降冰片烯酸酐与低沸点醇类化合物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降冰片烯酸酐的单酸单酯;
3)将有机二胺溶解于低沸点有机溶剂中,然后分别加入上述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和降冰片烯酸酐的单酸单酯;反应后得到聚酰亚胺基体树脂溶液。
制备方法中的芳香族有机四酸二酐系指3,3’,4,4’-二苯甲醚四酸二酐(ODPA)、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BTDA)、3,3’,4,4’-联苯四酸二酐(BPDA)及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制备方法中的有机二胺系指4,4’-二苯甲烷二胺(MDA)、3,4’-二苯甲醚二胺(3,4-ODA)、1,4-对苯二胺(pPDA)、1,3-间苯二胺(mPDA)及其任何比例的混合物。
制备方法中的低沸点有机溶剂系指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及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短纤维增强热固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中:
所述的短纤维包括各种牌号的碳纤维、石墨纤维、玻璃纤维、石英纤维、Kevlar纤维及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的功能性添加剂包括石墨粉、二硫化钼粉、聚四氟乙烯粉、铜粉、铝粉、氧化铁粉、氧化硅、氧化钙、无机晶须、脱模剂、碳粉及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本发明公开的制备短纤维增强热固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方法如下:
1)将5-35份短纤维,0-20份功能性添加剂,然后加入45-90份聚酰亚胺基体树脂,高速搅拌10-30分钟,使纤维和添加剂与树脂充分浸渍得到树脂/纤维混合物;采用加热的方法将树脂/纤维混合物的部分溶剂蒸发掉,得到粘稠、半流体状的混合物,其中溶剂占混合物总重量的5-20%。
2)在空气循环鼓风烘箱或真空烘箱中,加热处理上述的半流体状混合物,使之干燥成固体。加热过程中聚酰亚胺基体树脂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后生成具有适当熔体流动性能的、可热固性模塑粉。模塑粉的处理温度与处理时间的变化过程如表1所示。
表1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模塑粉的制备条件
温度(℃) | 恒温处理时间(hr) |
50-120100-150180-240 | 1-81-41-4 |
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模塑粉具有合适的工艺流动性,其熔体指数(MFI)[按GB3682-83方法测定,其中负荷5.00kg,口模内径Φ=1.18mm]在1.0-5.0g/分钟的范围内。
3)将上述模塑粉料加入模具中,经一系列加热和加压固化交联反应生成热固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成型温度范围:250-350℃,成型压力范围:0.5-10MPa,成型时间1-10小时。
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品可以一次成型,其加工精度可以通过模具的精度进行控制;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制品外观光洁度高,内部孔隙率低,工艺稳定。表2列出了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表3列出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表2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和热性能
相对密度范围 | 1.33-1.60 |
孔隙率% | 1-2 |
5%热失重温度,℃ | 470-520 |
起始分解温度,℃ | 480-530 |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 360-390 |
热膨胀系数(CTE)ppm/℃ | 20-50 |
恒温热氧化失重,%(316℃/500小时) | 5-10 |
表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弯曲强度MPa | 100-170 |
弯曲模量Gpa | 3-10 |
拉伸强度Mpa | 65-110 |
拉伸模量Gpa | 2-6 |
冲击强度J/CM2 | 5-22 |
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民用市场如电力机械、矿山机械、纺织机械、化工机械、医药机械和汽车工业等领域以及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行业中的零部件。复合材料零部件在-250至400℃的温度环境中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主要包括耐磨,抗辐射和绝缘性能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将367份3,3’4,4’-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和158份降冰片烯酸酐(NA)分别在无水乙醇中加热回流,经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ODPE)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将上述制备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依次加入溶解有165份MDA与90份p-PDA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后生成聚酰亚胺基体树脂,树脂中固含量50%,溶剂含量50%,树脂绝对粘度(25℃):200-300mPa.s。
将320份基体树脂溶液与40份短碳纤维通过机械搅拌混合,使纤维与基体树脂充分浸渍。在空气循环鼓风烘箱或真空烘箱中加热处理上述的混合物,使部分溶剂挥发掉。继续加热至204℃,保温1小时后得到固体模塑粉,纤维重量含量为20%。将100g模塑粉料加入模具中,然后将模具放入预热至250℃压机中加热,270-300℃时加压1-10MPa,继续加热至320-350℃保压2小时,等自然降温至200℃以下时卸压,取出复合材料模压制品。
实施例2:将367份3,3’4,4’-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和158份降冰片烯酸酐(NA)分别在无水乙醇中加热回流,经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ODPE)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将上述制备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依次加入溶解有165份MDA与90份p-PDA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后生成聚酰亚胺基体树脂,树脂中固含量50%,溶剂含量50%,树脂绝对粘度(25℃):200-300mPa.s。
将320份基体树脂溶液、40份短碳纤维、10份聚四氟乙烯粉、5份氧化硅粉、1份碳黑通过机械搅拌混合,使纤维与基体树脂充分浸渍。在空气循环鼓风烘箱或真空烘箱中加热处理上述的混合物,使部分溶剂挥发掉。继续加热至204℃,保温1小时后得到固体模塑粉,纤维重量含量为20%。将100g模塑粉料加入模具中,然后将模具放入预热至250℃压机中加热,270-300℃时加压1-10MPa,继续加热至320-350℃保压2小时,等自然降温至200℃以下时卸压,取出复合材料模压制品。
实施例3:将429份3,3’4,4’-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和95份降冰片烯酸酐(NA)分别在无水乙醇中加热回流,经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ODPE)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将上述制备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依次加入溶解有166份MDA与90份p-PDA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后生成聚酰亚胺基体树脂,树脂中固含量50%,溶剂含量50%,树脂绝对粘度(25℃):200-300mPa.s。
将320份基体树脂溶液、40份短玻璃纤维、10份聚四氟乙烯粉、5份氧化硅粉、1份碳黑通过机械搅拌混合,使纤维与基体树脂充分浸渍。在空气循环鼓风烘箱或真空烘箱中加热处理上述的混合物,使部分溶剂挥发掉。继续加热至204℃,保温1小时后得到固体模塑粉,纤维重量含量为20%。将100g模塑粉料加入模具中,然后将模具放入预热至250℃压机中加热,270-300℃时加压1-10MPa,继续加热至320-350℃保压2小时,等自然降温至200℃以下时卸压,取出复合材料模压制品。
实施例4:将212份3,3’4,4’-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和49份降冰片烯酸酐(NA)分别在无水乙醇中加热回流,经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ODPE)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将上述制备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依次加入溶解有110份MDA与30份p-PDA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后生成聚酰亚胺基体树脂,树脂中固含量50%,溶剂含量50%。
将320份基体树脂溶液、68份短石英纤维、10份聚四氟乙烯粉、5份氧化硅粉、1份碳黑通过机械搅拌混合,使纤维与基体树脂充分浸渍。在空气循环鼓风烘箱或真空烘箱中加热处理上述的混合物,使部分溶剂挥发掉。继续加热至204℃,保温1小时后得到固体模塑粉,纤维重量含量为20%。将100g模塑粉料加入模具中,然后将模具放入预热至250℃压机中加热,270-300℃时加压1-10MPa,继续加热至320-350℃保压2小时,等自然降温至200℃以下时卸压,取出复合材料模压制品。
实施例5:将360份3,3’4,4’-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和162份降冰片烯酸酐(NA)分别在无水乙醇中加热回流,经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ODPE)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将上述制备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依次加入溶解有218份MDA与60份p-PDA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后生成聚酰亚胺基体树脂,树脂中固含量50%,溶剂含量50%。
将320份基体树脂溶液、107份短石英纤维、10份聚四氟乙烯粉、5份氧化硅粉、1份碳黑通过机械搅拌混合,使纤维与基体树脂充分浸渍。在空气循环鼓风烘箱或真空烘箱中加热处理上述的混合物,使部分溶剂挥发掉。继续加热至204℃,保温1小时后得到固体模塑粉,纤维重量含量为20%。将100g模塑粉料加入模具中,然后将模具放入预热至250℃压机中加热,270-300℃时加压1-10MPa,继续加热至320-350℃保压2小时,等自然降温至200℃以下时卸压,取出复合材料模压制品。
实施例6:将215份3,3’4,4’-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和47份降冰片烯酸酐(NA)分别在无水乙醇中加热回流,经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ODPE)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将上述制备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依次加入溶解有83份MDA与45份p-PDA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后生成聚酰亚胺基体树脂,树脂中固含量50%,溶剂含量50%。
将320份基体树脂溶液、107份短石英纤维、8.4份碳酸钙晶须、5份氧化硅粉、1份碳黑通过机械搅拌混合,使纤维与基体树脂充分浸渍。在空气循环鼓风烘箱或真空烘箱中加热处理上述的混合物,使部分溶剂挥发掉。继续加热至204℃,保温1小时后得到固体模塑粉,纤维重量含量为20%。将100g模塑粉料加入模具中,然后将模具放入预热至250℃压机中加热,270-300℃时加压1-10MPa,继续加热至320-350℃保压2小时,等自然降温至200℃以下时卸压,取出复合材料模压制品。
实施例7:将184份3,3’4,4’-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和79份降冰片烯酸酐(NA)分别在无水乙醇中加热回流,经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ODPE)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将上述制备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依次加入溶解有82份MDA与45份p-PDA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后生成聚酰亚胺基体树脂,树脂中固含量50%,溶剂含量50%。
将320份基体树脂溶液、28份Kevlar纤维、8.4份聚四氟乙烯粉、5份氧化硅粉、1份碳黑通过机械搅拌混合,使纤维与基体树脂充分浸渍。在空气循环鼓风烘箱或真空烘箱中加热处理上述的混合物,使部分溶剂挥发掉。继续加热至204℃,保温1小时后得到固体模塑粉,纤维重量含量为20%。将100g模塑粉料加入模具中,然后将模具放入预热至250℃压机中加热,270-300℃时加压1-10MPa,继续加热至320-350℃保压2小时,等自然降温至200℃以下时卸压,取出复合材料模压制品。
实施例8:将161份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BTDA)和41份降冰片烯酸酐(NA)分别在无水乙醇中加热回流,经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BTDE)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将上述制备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依次加入溶解有62份MDA与34份p-PDA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后生成聚酰亚胺基体树脂,树脂中固含量50%,溶剂含量50%。
将320份基体树脂溶液、40份短碳纤维通过机械搅拌混合,使纤维与基体树脂充分浸渍。在空气循环鼓风烘箱或真空烘箱中加热处理上述的混合物,使部分溶剂挥发掉。继续加热至204℃,保温1小时后得到固体模塑粉,纤维重量含量为20%。将100g模塑粉料加入模具中,然后将模具放入预热至250℃压机中加热,270-300℃时加压1-10Mpa,继续加热至320-350℃保压2小时,等自然降温至200℃以下时卸压,取出复合材料模压制品。
实施例9:将222份4,4’-(六氟异丙基)双邻苯四酸二酐(6FDA)和55份降冰片烯酸酐(NA)分别在无水乙醇中加热回流,经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6FDE)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将上述制备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依次加入溶解有66份MDA与36份p-PDA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后生成聚酰亚胺基体树脂,树脂中固含量50%,溶剂含量50%。
将320份基体树脂溶液、40份短碳纤维通过机械搅拌混合,使纤维与基体树脂充分浸渍。在空气循环鼓风烘箱或真空烘箱中加热处理上述的混合物,使部分溶剂挥发掉。继续加热至204℃,保温1小时后得到固体模塑粉,纤维重量含量为20%。将100g模塑粉料加入模具中,然后将模具放入预热至250℃压机中加热,270-300℃时加压1-10MPa,继续加热至320-350℃保压2小时,等自然降温至200℃以下时卸压,取出复合材料模压制品。
实施例10:将444份4,4’-(六氟异丙基)双邻苯四酸二酐(6FDA)和82份降冰片烯酸酐(NA)分别在无水乙醇中加热回流,经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6FDE)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将上述制备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依次加入溶解有99份MDA与54份p-PDA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后生成聚酰亚胺基体树脂,树脂中固含量50%,溶剂含量50%。
将320份基体树脂溶液、42.5份短石英纤维和10份聚四氟乙烯粉通过机械搅拌混合,使纤维与基体树脂充分浸渍。在空气循环鼓风烘箱或真空烘箱中加热处理上述的混合物,使部分溶剂挥发掉。继续加热至204℃,保温1小时后得到固体模塑粉,纤维重量含量为20%。将100g模塑粉料加入模具中,然后将模具放入预热至250℃压机中加热,270-300℃时加压1-10MPa,继续加热至320-350℃保压2小时,等自然降温至200℃以下时卸压,取出复合材料模压制品。
实施例11:将322份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BTDA)和109份降冰片烯酸酐(NA)分别在无水乙醇中加热回流,经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BTDE)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将上述制备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依次加入溶解有132份MDA与72份p-PDA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后生成聚酰亚胺基体树脂,树脂中固含量50%,溶剂含量50%。
将320份基体树脂溶液、47.5份短碳纤维,20份石墨粉,10份二硫化铝通过机械搅拌混合,使纤维与基体树脂充分浸渍。在空气循环鼓风烘箱或真空烘箱中加热处理上述的混合物,使部分溶剂挥发掉。继续加热至204℃,保温1小时后得到固体模塑粉,纤维重量含量为20%。将100g模塑粉料加入模具中,然后将模具放入预热至250℃压机中加热,270-300℃时加压1-10MPa,继续加热至320-350℃保压2小时,等自然降温至200℃以下时卸压,取出复合材料模压制品。
实施例12:将155份3,3’4,4’-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161份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BTDA)和109份降冰片烯酸酐(NA)分别在无水乙醇中加热回流,经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ODPE与BTDE)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将上述制备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依次加入溶解有132份MDA与72份p-PDA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后生成聚酰亚胺基体树脂,树脂中固含量50%,溶剂含量50%。
将320份基体树脂溶液、40份短碳纤维通过机械搅拌混合,使纤维与基体树脂充分浸渍。在空气循环鼓风烘箱或真空烘箱中加热处理上述的混合物,使部分溶剂挥发掉。继续加热至204℃,保温1小时后得到固体模塑粉,纤维重量含量为20%。将100g模塑粉料加入模具中,然后将模具放入预热至250℃压机中加热,270-300℃时加压1-10MPa,继续加热至320-350℃保压2小时,等自然降温至200℃以下时卸压,取出复合材料模压制品。
实施例13:将124份3,3’4,4’-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178份4,4’-(六氟异丙基)双邻苯四酸二酐(6FDA)和66份降冰片烯酸酐(NA)分别在无水乙醇中加热回流,经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芳香族有机二二酸二酯(ODPE与6FDE)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将上述制备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依次加入溶解有99份MDA与54份p-PDA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后生成聚酰亚胺基体树脂,树脂中固含量50%,溶剂含量50%。
将320份基体树脂溶液、42.5份短碳纤维和10份聚四氟乙烯粉、通过机械搅拌混合,使纤维与基体树脂充分浸渍。在空气循环鼓风烘箱或真空烘箱中加热处理上述的混合物,使部分溶剂挥发掉。继续加热至204℃,保温1小时后得到固体模塑粉,纤维重量含量为20%。将100g模塑粉料加入模具中,然后将模具放入预热至250℃压机中加热,270-300℃时加压1-10MPa,继续加热至320-350℃保压2小时,等自然降温至200℃以下时卸压,取出复合材料模压制品。
实施例14:将145份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BTDA),200份4,4’-(六氟异丙基)双邻苯四酸二酐(6FDA)和106份降冰片烯酸酐(NA)分别在无水乙醇中加热回流,经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BTDE与6FDE)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将上述制备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依次加入溶解有121份MDA与66份p-PDA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后生成聚酰亚胺基体树脂,树脂中固含量50%,溶剂含量50%。
将320份基体树脂溶液、31份短玻璃纤维,10份聚四氟乙烯粉和5份氧化硅粉、通过机械搅拌混合,使纤维与基体树脂充分浸渍。在空气循环鼓风烘箱或真空烘箱中加热处理上述的混合物,使部分溶剂挥发掉。继续加热至204℃,保温1小时后得到固体模塑粉,纤维重量含量为15%。将100g模塑粉料加入模具中,然后将模具放入预热至250℃压机中加热,270-300℃时加压1-10MPa,继续加热至320-350℃保压2小时,等自然降温至200℃以下时卸压,取出复合材料模压制品。
实施例15:将186份3,3’4,4’-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129份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BTDA)和103份降冰片烯酸酐(NA)分别在无水乙醇中加热回流,经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ODPE与BTDE)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将上述制备的芳香族有机二酸二酯和降冰片烯单酸单酯依次加入溶解有130份MDA与71份p-PDA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后生成聚酰亚胺基体树脂,树脂中固含量50%,溶剂含量50%。
将320份基体树脂溶液、45份短碳纤维和20份石墨通过机械搅拌混合,使纤维与基体树脂充分浸渍。在空气循环鼓风烘箱或真空烘箱中加热处理上述的混合物,使部分溶剂挥发掉。继续加热至204℃,保温1小时后得到固体模塑粉,纤维重量含量为20%。将100g模塑粉料加入模具中,然后将模具放入预热至250℃压机中加热,270-300℃时加压1-10MPa,继续加热至320-350℃保压2小时,等自然降温至200℃以下时卸压,取出复合材料模压制品。
Claims (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聚酰亚胺基体树脂为68-8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短纤维为10-25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功能性添加剂为5-10份。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材料的方法,主要步骤如下:
a)将5-35份短纤维,0-20份功能性添加剂,加入45-90份聚酰亚胺基体树脂,搅拌10-30分钟,得到树脂/纤维混合物;将树脂/纤维混合物的部分溶剂蒸发掉,得到溶剂占总重量5-20%的混合物;
b)将混合物干燥,生成固体模塑粉;
c)将固体模塑粉料加入模具中,于250-350℃,0.5-10MPa成型时间1-10小时,冷却后卸压,取出模压制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的干燥是在空气循环鼓风烘箱或真空烘箱中。
7.如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复合材料在电力机械、矿山机械、纺织机械、化工机械、医药机械和汽车工业领域以及航天航空行业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321598A CN1320060C (zh) | 2004-04-01 | 2004-04-01 | 一种短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321598A CN1320060C (zh) | 2004-04-01 | 2004-04-01 | 一种短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76548A CN1676548A (zh) | 2005-10-05 |
CN1320060C true CN1320060C (zh) | 2007-06-06 |
Family
ID=35049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3215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0060C (zh) | 2004-04-01 | 2004-04-01 | 一种短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320060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00308B (zh) * | 2005-11-11 | 2011-09-21 |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 树脂成形材料 |
CN100341942C (zh) * | 2005-12-29 | 2007-10-10 | 上海交通大学 | 聚苯撑苯并噁唑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0362052C (zh) * | 2005-12-29 | 2008-01-16 | 上海交通大学 | 稀土改性玻璃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1285544B (zh) * | 2007-04-12 | 2011-09-28 | E.I.内穆尔杜邦公司 | 对位芳族聚酰胺通风管及其应用,以及对位芳族聚酰胺在通风管中的应用 |
CN101387357B (zh) * | 2007-09-11 | 2010-11-24 | E.I.内穆尔杜邦公司 | 高强度纤维增强的通风管及其应用 |
CN101353432B (zh) * | 2008-09-16 | 2011-01-19 | 上海市合成树脂研究所 | 聚酰亚胺玻纤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1747626B (zh) * | 2008-12-02 | 2011-08-31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自润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EP2501741A1 (en) | 2009-11-20 | 2012-09-26 |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 Coverlay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relating thereto |
US8319299B2 (en) | 2009-11-20 | 2012-11-27 | Auman Brian C | Thin film transistor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relating thereto |
CN102181155B (zh) * | 2011-03-30 | 2013-01-02 | 同济大学 | 聚四氟乙烯及功能化碳纤维改性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2391645B (zh) * | 2011-09-28 | 2013-03-06 |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轴承保持架用热塑性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3182224B (zh) * | 2011-12-29 | 2016-02-10 | 上海特安纶纤维有限公司 | 含有短纤维共混物的过滤毡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232706B (zh) * | 2013-05-09 | 2015-09-02 | 蔡德扬 | 一种耐高温改性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305001B (zh) * | 2013-05-15 | 2016-04-20 |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酮酐型聚酰亚胺复合保持架管坯的制作方法 |
CN103410848B (zh) * | 2013-07-18 | 2016-03-30 | 西北工业大学 | 抗蠕变复合材料推力垫圈及其制作方法 |
CN103725001B (zh) * | 2013-12-27 | 2016-08-17 | 上海市合成树脂研究所 | 一种航天用低电阻率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4710790B (zh) * | 2015-03-17 | 2017-05-24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一种聚酰亚胺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062068A (zh) * | 2015-03-26 | 2015-11-18 | 苏州市德莱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压缩机阀片用pi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015566A (zh) * | 2015-07-31 | 2015-11-04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直线电机轨道列车的安全托及其制造方法 |
CN105255178A (zh) * | 2015-10-12 | 2016-01-20 | 苏州亿馨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耐冲击的复合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368047A (zh) * | 2015-10-15 | 2016-03-02 | 丽水市高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谐波减速器凸轮的材料 |
CN105566905A (zh) * | 2016-01-28 | 2016-05-11 | 吉林大学 | 一种通过填加双组份填料降低聚醚酰亚胺摩擦系数的方法 |
CN106633865A (zh) * | 2016-10-20 | 2017-05-10 | 兰州理工大学 | 用于空气压缩机的聚酰亚胺基阀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391924A (zh) * | 2017-02-06 | 2018-08-14 | 利津力能电力工程安装有限公司 | 一种供电公司食堂用餐盒本体送餐盒 |
CN107815108B (zh) * | 2017-10-24 | 2022-04-12 | 河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 醚酐型聚酰亚胺复合模压材料 |
CN108753153A (zh) * | 2018-06-28 | 2018-11-06 | 安徽尼古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雷达罩用耐温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762334A (zh) * | 2018-12-25 | 2019-05-17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 | 短切纤维增强苯乙炔基封端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13248920A (zh) * | 2021-06-03 | 2021-08-13 | 燕山大学 | 低摩擦系数、低磨损率、使用寿命长的聚酰亚胺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248828A (ja) * | 1987-04-02 | 1988-10-17 |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 イミドオリゴマ−樹脂組成物 |
JPS63258926A (ja) * | 1987-04-16 | 1988-10-26 |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 イミドオリゴマ−組成物 |
JPH0292910A (ja) * | 1988-09-30 | 1990-04-03 |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 熱硬化性イミド樹脂組成物 |
JPH03111450A (ja) * | 1989-09-26 | 1991-05-13 | Ube Ind Ltd | 末端変性イミドオリゴマー組成物 |
JPH03258828A (ja) * | 1990-03-08 | 1991-11-19 |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
JPH04211910A (ja) * | 1990-08-03 | 1992-08-03 | Ube Ind Ltd | 繊維強化プリプレグの製法 |
JPH0940886A (ja) * | 1995-07-27 | 1997-02-10 | Toray Ind Inc | 顔料分散熱硬化性樹脂溶液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 |
WO2003085030A1 (en) * | 2002-04-01 | 2003-10-16 |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 Heat, moisture, and chemical resistant polyimid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m |
-
2004
- 2004-04-01 CN CNB2004100321598A patent/CN132006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248828A (ja) * | 1987-04-02 | 1988-10-17 |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 イミドオリゴマ−樹脂組成物 |
JPS63258926A (ja) * | 1987-04-16 | 1988-10-26 |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 イミドオリゴマ−組成物 |
JPH0292910A (ja) * | 1988-09-30 | 1990-04-03 |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 熱硬化性イミド樹脂組成物 |
JPH03111450A (ja) * | 1989-09-26 | 1991-05-13 | Ube Ind Ltd | 末端変性イミドオリゴマー組成物 |
JPH03258828A (ja) * | 1990-03-08 | 1991-11-19 |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
JPH04211910A (ja) * | 1990-08-03 | 1992-08-03 | Ube Ind Ltd | 繊維強化プリプレグの製法 |
JPH0940886A (ja) * | 1995-07-27 | 1997-02-10 | Toray Ind Inc | 顔料分散熱硬化性樹脂溶液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 |
WO2003085030A1 (en) * | 2002-04-01 | 2003-10-16 |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 Heat, moisture, and chemical resistant polyimid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76548A (zh) | 2005-10-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320060C (zh) | 一种短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1058639A (zh) | 一种含氟聚酰亚胺基体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068867A (zh) |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填充的苯并噁嗪组合物 | |
CN104974521B (zh) | 预浸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机械手 | |
CN105367793A (zh) | 具有优异空间环境特性的氰酸酯树脂预聚体、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884376A (zh) | 耐热性苯并噁嗪树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Hamerton et al. | The use of thermosets in modern aerospace applications | |
CN103304999B (zh) | 氰酸酯树脂/含金属铝或钛的倍半硅氧烷组合物 | |
KR100665130B1 (ko) | 기상성장 탄소나노섬유가 함유된 에폭시 나노복합재료의 제조방법 및 그로 제조된 나노복합재료 | |
Ren et al. | Hybrid effect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40‐T300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Bisphenol A Dicyanate ester composites | |
CN1123602C (zh) | 一种耐高温耐磨耗聚酰亚胺密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12194900A (zh) | 一种复合裙整体成型用硅橡胶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 |
US11746445B2 (en) | Carbon fiber bundle, prepreg, and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 |
CN105368046A (zh) | 氰酸酯树脂/导热填料组合物、预浸料及其应用 | |
CN108384234B (zh) | 一种透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23589C (zh) | 一种热固性聚酰亚胺基体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
Yang et al. | Polyimide matrices for carbon fiber composites | |
CN1269873C (zh) | 一种热固性聚酰亚胺基体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WO2019003824A1 (ja) |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用プリフォーム、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繊維強化複合材料及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 | |
US5403655A (en) | Toughened thermosetting resin composites and process | |
CN114085524A (zh) | 一种结构承载-烧蚀一体化邻苯二甲腈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751819A (zh) | 一种rtm工艺用氰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KR20180029805A (ko) | 스키 제조용 저온 경화형 에폭시 수지 조성물과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스키 제조용 프리프레그 및 이를 이용한 섬유 강화 고분자 복합재료 | |
KR101786509B1 (ko) | 고온 내열용 프리프레그 제조를 위한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JP6651614B2 (ja) | 炭素−炭素コンポジットの熱分解高密度化用のベンゾオキサジンシアネートエステル樹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606 Termination date: 2018040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