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9810C - 变速操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变速操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9810C
CN1319810C CNB2004100016896A CN200410001689A CN1319810C CN 1319810 C CN1319810 C CN 1319810C CN B2004100016896 A CNB2004100016896 A CN B2004100016896A CN 200410001689 A CN200410001689 A CN 200410001689A CN 1319810 C CN1319810 C CN 131981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g
line
gear
gear controller
accommoda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016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08039A (zh
Inventor
尾濑宪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508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80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981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981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62K23/06Le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2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 B62M25/04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hand actuat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207Multiple controlling elements for single controlled element
    • Y10T74/20256Steering and controls assemblies
    • Y10T74/20268Reciprocating control elements
    • Y10T74/2028Handle bar type
    • Y10T74/20287Flexible control el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396Hand operated
    • Y10T74/20402Flexible transmitter [e.g., Bowden cable]
    • Y10T74/2042Flexible transmitter [e.g., Bowden cable] and hand operator
    • Y10T74/20438Single rotatable lever [e.g., for bicycle brake or derailleu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396Hand operated
    • Y10T74/20474Rotatable rod, shaft, or post
    • Y10T74/2048Gear, drum, and cab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396Hand operated
    • Y10T74/20474Rotatable rod, shaft, or post
    • Y10T74/20486Drum and c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Flexible Shafts (AREA)

Abstract

自行车用变速操纵装置,包括:一连接部分,其适合连接到自行车手柄杆的一部分上;一手操纵部分,其相对所述连接部分可移动地连接;一张紧件,其与所述手操纵部分可操作地连接以响应所述手操纵部分的移动而移动,所述张紧件具有一第一拉索连接点和一第二拉索连接点;一第一拉索壳体支承,其位于所述张紧件附近并具有一第一拉索壳体容纳孔以将所述第一拉索从所述张紧件导出;和一第二拉索壳体支承,其位于所述第一拉索壳体支承附近,并具有一第二拉索壳体容纳孔以将第二拉索从所述张紧件导出,所述第二拉索壳体容纳孔设置成在与所述第一拉索壳体容纳孔基本相同的方向上纵向延伸。

Description

变速操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整体涉及自行车用变速操纵装置。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带有齿轮指示器的变速操纵装置,该齿轮指示器与自行车传动系统的一部分可操作地连接以指示自行车前或后齿轮的位置。
背景技术
骑自行车成为越来越普及的娱乐形式和运输方式。而且骑自行车成为非常普及的竞赛运动。不管自行车是用于娱乐、运输还是用于竞赛,自行车工业一直在改进自行车的各种部件。特别是,在保持高水平性能的同时,自行车部件不断变得越来越轻和越来越便宜。而且,自行车部件被不断地设计以变得更加符合人机工程学和对使用者更友好。自行车变速单元就是一个在过去几年中经过多次重新设计的自行车零件。
目前在市场上可获得许多种变速单元。变速单元按质量和价格分类。不论变速单元的质量和价格如何,变速单元通常都具有某种齿轮位置指示器。通常,齿轮位置指示器位于变速操纵装置的张紧件上,该张紧件卷紧变速控制拉索的内金属丝。因此,骑车人必须看手柄杆的把手位置以确定当前的齿轮位置。所以这对骑车人来说非常不方便。在授权Nagano的美国专利Nos.5,052,241和授权Kawakame的美国专利Nos.5,458,018中公开了这种变速装置的一个实例。
因此,研制了安装在自行车中心部分上的齿轮指示器,这样骑车人不必使其眼睛离开道路以确定当前齿轮位置。在授权Cohen的美国专利Nos.3,524,979和Kund的美国专利Nos.5,178,033中公开了安装在自行车中心部分上的齿轮指示器或显示器的实例。在日本实用模型出版物(Japanese Utility Model Publication)No.60-24273中公开了另一种安装在自行车中心部分上的指示器实例,该出版物公开安装在上部水平车架管上的拨链器,其中指示器安装在手柄杆的中心部分上。但是,这种齿轮指示器通常难以安装,而且复杂昂贵。
由于上述原因,就需要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的变速操纵装置。从本公开文本中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看出,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这种需要和其它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与远距离齿轮指示器结合使用的变速操纵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张紧件的可适用于各种形式手动致动器的变速操纵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重量轻的变速操纵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的自行车用变速操纵装置。
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转换自行车齿轮的自行车用变速操纵装置实现上述目的。该变速操纵装置通过一第一拉索连接在前或后拨链器上。该变速操纵装置还通过一第二拉索连接在一齿轮指示器装置上。变速操纵装置具有一连接部分、一手操纵部分和一张紧件。连接部分适合连接在自行车手柄杆的一部分上。手操纵部分连接在连接部分上以在多个变速位置之间运动。张紧件可操作地连接在手操纵部分上以响应手操纵部分的移动而移动。张紧件具有一周边卷绕表面、一第一拉索连接点和一第二拉索连接点。张紧件的第一和第二拉索连接点设置成使得第一和第二拉索从张紧件向外延伸并且卷绕在周边卷绕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还可通过提供一种转换自行车齿轮的自行车用变速操纵装置实现上述目的。该变速操纵装置具有一连接部分、一手操纵部分、一张紧件、一第一拉索壳体支承和一第二拉索壳体支承。连接部分适合连接在自行车手柄杆的一部分上。手操纵部分连接在连接部分上以在一组变速位置之间运动。张紧件可操作地连接在手操纵部分上以响应手操纵部分的移动而移动。第一拉索壳体支承位于张紧件附近,并具有一第一拉索壳体容纳孔以引导来自张紧件的第一拉索。第二拉索壳体支承位于第一拉索壳体支承附近,并具有一第二拉索壳体孔以引导来自张紧件的第二拉索。第二拉索壳体容纳孔设置成在与第一拉索壳体容纳孔基本相同的方向上纵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通过提供一种自行车用变速操纵装置可实现上述目的,该变速操纵装置包括一连接部分、一手操纵部分、一张紧件、一指示器拉索和一齿轮指示器。连接部分适合连接在自行车手柄杆的一部分上。手操纵部分连接在连接部分上以在一组变速位置之间移动。张紧件可操作地连接在手操纵部分上以响应手操纵部分的移动而移动。张紧件具有一周边卷绕表面、一第一拉索连接点和一第二拉索连接点。张紧件的第一和第二拉索连接点设置成使得第一和第二拉索从张紧件向外延伸并卷绕在周边卷绕表面上。指示器拉索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第一端位于张紧件的周边表面上。齿轮指示器具有一指示器壳体,一指示器元件连接在指示器拉索的第二端,用于相对指示器壳体移动指示器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手操纵部分呈杠杆元件的形式,而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手操纵部分为可转动的管形手动致动器的形式。在本发明的可转动的管形手动致动器实施例中,张紧件可由两个张紧零件或单个张紧零件构成。
附图内容
从下面结合附图公开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明显地看出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
现在参见附图,这些附图构成本原始公开文本的一部分,其中:
图1为备有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变速单元的传统自行车侧面正视图;
图2为备有与制动杠杆安装在一起的根据本发明一个实例的变速单元的传统自行车手柄杆的部分侧视平面图;
图3为上面连接有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右变速操纵装置的手柄杆的部分前透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于图2和3中所示的右变速操纵装置的张紧件的第一侧面正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于图2和3中所示的右变速操纵装置的图4中所示张紧件的俯视平面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于图2和3中所示的右变速操纵装置的图4和5中所示张紧件的第二侧面正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于图2和3中所示的右变速操纵装置的图4至6中所示张紧件的第三侧面正视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沿图7的剖面线8-8观察到的图4至7中所示的张紧件的横向横截面视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沿图7的剖面线9-9观察到的图4至8中所示的张紧件的横向横截面视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沿图4的剖面线10-10观察到的图4至9中所示的张紧件的横向横截面视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右变速操纵装置的部分透视图;
图12为图10所示右变速操纵装置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其中某些零件未示出;
图13为图11和12所示右变速操纵装置一部分的分解正视图,其中某些零件未示出;
图1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右变速操纵装置的部分透视图;
图15为图2所示右齿轮指示器组件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其中某些零件未示出;
图16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于图2和3中所示右变速操纵装置的图2和15中所示右齿轮指示器的俯视平面图;
图1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沿图16的剖面线17-17观察到的用于图2和3中所示的右变速操纵装置的图2、15和16中所示右齿轮指示器纵向横截面视图;
图18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于图2和3中所示的右变速操纵装置的图15至17中所示右齿轮指示器纵向横截面视图,其中指示器元件处于低档(最右边)位置;
图19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于图2和3中所示的右变速操纵装置的图15至18中所示右齿轮指示器纵向横截面视图,其中指示器元件在拉索被拉长后处于高档(最左边)位置;
图20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右齿轮指示器组件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21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图20中所示的右齿轮指示器的横向横截面视图;
图2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右齿轮指示器组件一部分的俯视平面图;
图23为图22中所示右齿轮指示器的俯视平面图,其中指示器元件在拉索被拉长后处于高档(最左边)位置,但还未对上盖进行调整;
图24为图22和23中所示右齿轮指示器的俯视平面图,其中指示器元件在拉索被拉长后处于高档(最左边)位置,但已经对上盖进行了调整;
图2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面通过齿轮指示器支架安装有齿轮指示器的手柄杆的部分前透视图;
图26为根据本发明上面通过图25中所示的齿轮指示器支架安装有齿轮指示器的手柄杆的分解部分前透视图;
图27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上面通过齿轮指示器支架安装有齿轮指示器的手柄杆的部分前透视图;
图28为根据本发明上面通过图27中所示的齿轮指示器支架安装有齿轮指示器的手柄杆的分解部分前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见图1和2,所示的传统自行车10上面连接有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对变速单元11a和11b。自行车10为通常的自行车,其包括车架12、手柄杆13、一对车轮14、一对用于驱动链条16的踏板15、后拨链器17和前拨链器18,其中所述后拨链器沿安装在后轮14上的多个后链轮的横向引导链条16,所述前拨链器沿安装在底架(未示出)上的多个前链轮的横向引导链条16。
除变速单元11a和11b外,自行车10及其各种部件在现有技术中是公知的。因此,除与本发明有关部件外,自行车10及其各种部件在这里就不再详细讨论和展示了。换句话说,这里仅讨论和/或展示变速单元11a和11b及其相关部件。
变速单元11a和11b牢固地连接在自行车10的手柄杆13上,并可与后拨链器17和前拨链器18可操作地连接。这些变速单元11a和11b中的每一个都基本彼此相同,只是变速单元11a连接在具有七个变速位置的后拨链器17上,变速单元11b连接在只具有三个变速位置的前拨链器18上。当然,对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变速单元11a和11b可具有任意个变速位置。变速位置或档位的数量取决于自行车传动装置中使用的齿轮或链条的数量。换句话说,尽管所示变速单元11a为七档变速单元,所示变速单元11b为三档变速单元,但从该公开文本中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明显地看到,根据需要或者希望,变速单元11a和11b可以构造成具有另外的档位或者具有少一些的档位。
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向前、向后、向上、在上面、向下、在下面和横向”都是指处于其正常行驶位置的自行车的方向。从而,如在权利要求中用于描述变速单元11a和11b的这些术语就相对正常行驶位置的自行车10进行解释。
变速单元11a基本包括第一变速操纵装置19a和第一齿轮指示器21a,其中所述第一变速操纵装置19a通过第一变速拉索20a与后拨链器17可操作地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指示器21a通过第一指示器拉索22a与第一变速操纵装置19a可操作地连接。同样,变速单元11b基本包括第二变速操纵装置19b和第二齿轮指示器21b,其中所述第二变速操纵装置19b通过第二变速拉索20b与前拨链器18可操作地连接,所述第二齿轮指示器21b通过第二指示器拉索22b与第二变速操纵装置19b可操作地连接。
基本上,变速操纵装置19a和19b大致彼此相同,只是它们为镜像并且具有不同数量的变速档位。最好,第一变速操纵装置19a具有七个变速档位,第二变速操纵装置19b具有三个变速操纵档位。同样,第一齿轮指示器21a与第二齿轮指示器21b基本相同,只是它们基本为镜像并且具有不同数量的变速档位。齿轮指示器21a和21b的变速档位分别与变速操纵装置19a和19b中的变速档位数量相对应。换句话说,如果第一变速操纵装置19a具有七个变速档位,则第一齿轮指示器21a具有七个齿轮指示位置。类似地,如果第二变速操纵装置19b具有三个变速档位,则第二齿轮指示器21b也具有三个齿轮指示位置。
如图2、25和26中所示,所示齿轮指示器支架23用于可调整地支承下面将要详细描述的第一和第二齿轮指示器21a和21b。齿轮指示器支架23设计为允许变速单元11a和11b能够容易地安装到手柄杆13上。而且,齿轮指示器支架23设计为能够适应各种手柄杆。齿轮指示器支架23可调整地支承齿轮指示器21a和21b,使得齿轮指示器21a和21b能够在基本垂直自行车垂直中心平面的方向上移动。更具体地,齿轮指示器23设计为安装在手柄杆13的中心附近,齿轮指示器21a和21b可滑动地连接在齿轮指示器支架上以基本沿手柄杆13的纵轴线运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齿轮指示器。
由于变速操纵装置19a和变速操纵装置19b之间的相似性,这里不再详细讨论或展示变速操纵装置19b了。相反地,从本公开文件中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明显地看到,对变速操纵装置19a的描述和展示适用变速操纵装置19b的构造和操作。类似地,这里也不再详细讨论或展示齿轮指示器21b了。相反地,相反地,从本公开文件中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明显地看到,从对第一齿轮指示器21a的描述中可以获知第二齿轮指示器21b的构造和操作。
参见图2和3,变速操纵装置19a基本包括连接部分24、手操纵部分25、张紧件26、变速拉索壳体支承27和指示器拉索壳体支承28。变速操纵装置19a通过第一变速拉索20a与后拨链器17可操作地连接,并通过第一指示器拉索22a与第一齿轮指示器21a可操作地连接。
该变速操纵装置19a实施例的连接部分24也是制动手柄30用的连接部分。当然,对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连接部分24可与制动手柄30分开。制动手柄30与制动控制拉索连接,用于以传统方式控制制动装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连接部分24具有基本环形的夹紧部分31,其具有纵向狭缝以形成一对夹紧爪。夹紧部分31的夹紧爪通过紧固零件(未示出)连接在一起,用于将夹紧部分31固定在手柄杆13上。由于对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连接部分24是比较传统的,所以这里不再详细讨论或展示连接部分24了。
连接部分24最好具有枢轴(未示出),以在其上可转动地安装张紧件26。枢轴的自由端具有带螺纹的孔,以在其中用螺纹容纳紧固零件(未示出)。由于连接部分24和张紧件26之间的精确连接对本发明不重要,所以这里不再详细讨论或展示连接部分24和张紧件26之间的连接了。
在该实施例中,手操纵部分25的形式为牢固地连接在张紧件26上的手柄。当骑车人推手操纵部分或手柄25时,手操纵部分或手柄25的运动使张紧件26与手操纵部分或手柄25一起绕转动轴线Y枢转。手操纵部分或手柄25绕转动轴线Y的运动还使第一变速拉索20a被拉紧和/或放松以转换后拨链器17。后拨链器17的转换使链条16在齿轮之间移动。手操纵部分或手柄25的运动还使指示器拉索22a被放松或拉紧,使得齿轮指示器21a显示链条16的当前齿轮位置。
张紧件26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部分24上,以在手操纵部分25的运动的作用下绕转动轴线Y转动或枢转。由于张紧件26和连接部分24之间的精确连接对本发明不是关键的,所以这里不详细讨论或展示该连接。而且,从该公开文件中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很容易地看到,该连接可类似于这里公开的随后的实施例之一。
如在图4至10中所最好地看到的,张紧件26最好是圆柱形卷轴式元件,其带有轴向延伸的中心孔34、周边缠绕表面35、变速拉索连接点36、指示器拉索连接点37、连接拉索连接点38。最好,中心孔34可转动地安装在从连接部分24向外伸出的枢轴(未示出)上以绕转动轴线Y转动。
尽管在该实施例中展示了三个连接点,但从该公开文本中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很容易地看到,仅仅变速拉索连接点36和指示器拉索连接点37对该实施例是必要的。连接拉索连接点38应用在下面讨论的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
周边缠绕表面35具有三个周边缠绕凹槽或者凹进部分41、42和43。尽管在该实施例中展示了三个周边缠绕凹槽或者凹进部分,但从该公开文本中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看到,仅仅两个周围缠绕凹槽或者凹进部分对该实施例是必要的。第三个周边缠绕凹槽或者凹进部分应用在下面讨论的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
凹槽41适合容纳变速拉索20a,而凹槽42设计为容纳指示器拉索22a。从而,张紧件26的转动使指示器拉索22a和变速拉索20a或者被缠绕在周边缠绕表面35上,或者从周边缠绕表面35上松开。
如在图4、5和9中所最好地看到的,变速拉索连接点36最好由轴向延伸的孔44和向外伸出的槽45构成。槽45与周边缠绕凹槽41连接。变速拉索连接点36基本沿周边缠绕表面35形成。
如在图4、5和8中所最好地看到的,指示器拉索连接点38由轴向延伸的孔6和连接槽47构成,其中连接槽47沿周边缠绕表面35从张紧件26引出。槽47与周边缠绕凹槽42连接。变速拉索连接点37和指示器拉索连接点37的槽45和47是这样的,始使得变速拉索20a和指示器拉索22a基本平行地从张紧件26伸出。用于描述从张紧件26和支承壳体引出的指示器拉索22a和变速拉索20a的术语“基本平行”应这样理解,即其表示大约30°大的角。
如在图4、5和10中所最好地看到的,连接拉索连接点38由轴向延伸的孔48和连接槽49构成,其中连接槽49沿周边缠绕表面35从张紧件26引出。槽49与周边缠绕凹槽43连接。槽49的延伸方向基本与变速拉索连接点36和指示器拉索连接点37的槽45和47相反。
参见图3,变速拉索壳体支承27和指示器拉索壳体支承28也牢固地安装在连接部分24上。根据该优选实施例,变速拉索壳体支承27和指示器拉索壳体支承28具有共用的外支承,该外支承通过传统的紧固零件如螺钉或铆钉(未示出)固定在连接部分24上。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如在后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所示,变速拉索壳体支承27和指示器拉索壳体支承28用的外支承要与连接部分24的一部分整体形成。
最好,变速拉索壳体支承27具有带螺纹的孔50,以在其中容纳调整件或筒套51。调整件51用螺纹容纳在变速拉索壳体支承27的带螺纹的孔50中,使得可以彼此相对地调整变速拉索20a的外套和内部金属丝的相对位置。调整件51具有变速拉索壳体容纳孔53。该变速拉索壳体容纳孔53最好是直径为四到五毫米或者是直径稍稍大于五毫米的孔。特别是,变速拉索壳体容纳孔53设计为容纳四或五毫米直径的变速拉索20a。最好,变速拉索壳体容纳孔53的纵向轴线基本与手柄杆13的纵向轴线平行地延伸。
在调整件51中可选择地布置阻力增强弹簧(未示出)以防止调整件51意外地移动。拉索调整件51以公知的方式操作以调整作用在变速拉索20a的内部金属丝上的拉力。
指示器拉索壳体支承28最好具有用于容纳调整件55的带螺纹的孔54,使得调整件55可相对指示器拉索壳体支承28纵向调整。调整件55具有轴向延伸的指示器壳体容纳孔56。指示器拉索壳体容纳孔56与变速拉索壳体容纳孔52基本平行,使得当从其各自拉索壳体支承27和28引出时,变速拉索20a和指示器拉索22a基本与手柄杆13的纵轴线X平行地延伸。在指示器拉索壳体支承28和调整件55中形成有狭缝57以允许指示器拉索22a易于安装。
由于指示器拉索22a仅仅是操纵齿轮指示器21a,所以指示器拉索22a可以用比变速拉索20a小的拉索构造。例如,变速拉索20a最好是四到五毫米直径的拉索,指示器拉索22a最好是三到四毫米直径的拉索。换句话说,变速拉索20a和指示器拉索22a的直径基本相同,指示器拉索22a的直径稍稍小于变速拉索20a的直径。
变速拉索20a最好在第一拉索端牢固地连接有接头60,而另一拉索端为自由端。另一方面,指示器拉索22a在第一端牢固地连接有接头61,在第二端牢固地连接有接头62。变速拉索20a的接头60适合连接到变速拉索连接点36,而变速拉索20a的另一端与后拨链器17连接。指示器拉索22a的接头61连接到张紧件26的指示器拉索连接点37,而接头62适合与齿轮指示器21a连接。
参见图11至13,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替代变速操纵装置实施例19’。该替代变速操纵装置19’设计为与第一或第二齿轮指示器21a或21b以及齿轮指示器支架23结合使用。该变速操纵装置19’是把手式变速装置。具体地,把手或手操纵部分25’的转动使变速拉索20a和指示器拉索22a被放松或拉紧以转换齿轮。
如图11中所示,变速操纵装置19’主要包括连接部分24’、手操纵部分25’、张紧件26’(通过连接拉索29连接在第一和第二张紧部分26a和26b)、变速拉索壳体支承27’和指示器拉索壳体支承28’。变速操纵装置19’通过变速拉索20a或20b与后或前拨链器17或18可操作地连接,并通过指示器拉索22a或22b与齿轮指示器21a或21b之一可操作地连接。变速操纵装置19’通过夹紧部分65安装在手柄杆13上。张紧件26’拉紧或放松变速拉索20a的内部金属丝,并通过指示器拉索22a拉紧或放松连接拉索29。
图12和13是变速操纵装置19’一部分的分解视图,其详细展示了连接部分24’、手操纵部分25’和张紧件26’。连接部分24’具有夹紧部分65’,其用于将变速操纵装置19’固定在手柄杆13和支承部分66上。夹紧部分65包括构造为安装在手柄杆13上的环形夹紧件67,其中夹紧臂从夹紧部分65伸出以将变速拉索壳体支承27’和指示器拉索壳体支承28’连接于其上。
夹紧部分65还包括夹紧紧固零件68和69,用于将随着部分24’固定以手柄杆13的一部分上。具体地,上紧夹紧紧固零件68和螺母69使夹紧部分65紧固在手柄杆13的一部分上。
连接部分24’还具有一整体平面,枢轴70从该平面向外伸出以绕轴线Y可转动地支承张紧件26’的第一张紧部分26a,其中轴线Y的方向与手柄杆轴线X不同(例如垂直)。
张紧件26’的第一张紧部分26a通过紧固零件71和垫圈72保持在枢轴70上。紧固元件71伸入到在枢轴70端部形成的带螺纹的孔73中。张紧件26’的第一张紧部分26a最好与如在图4-10中看到的第一实施例的张紧件26相同。从而,这里就不再单独展示张紧件26’的第一张紧部分26a了。
张紧件26’的第一张紧部分26a最好是圆柱形卷轴式元件,其带有轴向延伸的中心孔34’、周边缠绕表面35’、变速拉索连接点36’、指示器拉索连接点37’、连接拉索连接点38’。最好,中心孔34’可转动地安装在从连接部分24’向外伸出的枢轴70(未示出)上以绕转动轴线Y转动。
周边缠绕表面35’具有三个周边缠绕凹槽或者凹进部分41’、42’和43’。第三个缠绕凹槽或者凹进部分应用在下面讨论的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
凹槽41’适合容纳变速拉索21a。凹槽42’设计为容纳指示器拉索22a。凹槽43’设计为容纳连接拉索29。从而,张紧件26’的转动将使变速拉索21a、指示器拉索2a和连接拉索29或者被缠绕在周边缠绕表面35上,或者被从周边缠绕表面35上松开。
变速拉索连接点36’最好是由轴向延伸的孔和与周边缠绕凹槽41’相连的向外伸出的槽构成。变速拉索连接点36’基本沿周边缠绕表面35’形成。指示器拉索连接点37’由轴向延伸的孔和连接槽构成,其中所述连接槽从第一张紧部分26a沿其周边缠绕表面35’引出以与周边缠绕凹槽42’连接。变速拉索连接点36’和指示器拉索连接点37’的槽是这样的,即使得变速拉索20a和指示器拉索22a基本平行地从第一张紧部分26a伸出。用于描述从第一张紧部分26a和支承壳体引出的指示器拉索22a和变速拉索20a的术语“基本平行”应这样理解,即其表示大约30°大的角。连接拉索连接点38’由轴向延伸的孔和连接槽构成,其中所述连接槽从第一张紧部分26a沿其周边缠绕表面35’引出以与周边缠绕凹槽43’连接。
图13是张紧件26’的第二张紧部分26b和手操纵部分25’的分度机构74的分解视图。如图11和13中所示,张紧件26’的第二张紧部分26b绕手柄杆13的轴线X可转动地连接。手操纵部分25’的分度机构74最好用于控制张紧件26’的第二张紧部分26b的运动,该第二张紧部分26b又通过连接拉索29转动第一张紧部分26a。
如图13中所示,分度机构74最好包括一固定的元件75、一可转动的手柄或手动致动器76和中间元件77。固定的元件75以这种方式牢固地连接在手柄杆13上,即其不能相对手柄杆13转动。可转动的手柄76是管形的件,其手抓凸出部分能够绕手柄杆轴线X在固定的元件75上转动。
可转动的手柄76可具有各种形状。因此,这里使用的术语“管形的件”不限制于圆柱形管,还包括非圆形管以及截锥形的圆形管或非圆形管。
中间元件77(称为惰轮)与固定的元件75和可转动的手柄76啮合,并可绕手柄杆轴线X转动。中间元件77还沿手柄杆轴线X运动。张紧件26’的张紧部分26b与中间元件77始终保持齿轮接合,因此可与中间元件77一起转动。如分度机构74的分度机构在该技术领域中是公知的,因此这里就不再详细讨论和展示分度机构74了。
拉索调整筒套或元件51’用螺纹拧到变速拉索壳体27’的端部中。拉索调整筒套或元件51’容纳变速拉索20a的外套。拉索调整筒套或元件以公知的方式操作以调整作用在变速拉索20’的内部金属丝上的拉力。
牢固地安装在连接部分24’上的还有变速拉索壳体支承27’和指示器拉索壳体支承28’。根据该优选实施例,变速拉索壳体支承27’和指示器拉索壳体支承28’具有共用的外支承,该外支承通过传统的紧固零件如螺钉或铆钉(未示出)固定在连接部分24’上。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如在后面实施例之一中所示,变速拉索壳体支承27’和指示器拉索壳体支承28’用的外支承可与连接部分24的一部分一体形成。
变速拉索壳体支承27’最好具有用于在其中容纳调整元件或筒套51’的带螺纹的孔50’。调整元件51’用螺纹容纳在变速拉索壳体支承27’的带螺纹的孔50’中,使得可以彼此相对地调整变速拉索20a的外套和内部金属丝的相对位置。调整元件51’具有变速拉索壳体容纳孔53’。该变速拉索壳体容纳孔53’的直径最好为四到五毫米或者稍稍大于五毫米。具体地,变速拉索壳体容纳孔53’设计为容纳四或五毫米直径的变速拉索20a。最好变速拉索壳体容纳孔53’的纵轴线与手柄杆13的纵轴线平行地延伸。
指示器拉索壳体支承28’最好具有用于容纳调整元件55’的带螺纹的孔(未示出),使得可以相对指示器拉索壳体支承28’纵向调整调整元件55’。调整元件55’具有轴向延伸的指示器壳体容纳孔56’。指示器拉索壳体容纳孔56’与变速拉索壳体容纳孔52’基本平行,使得当从其各自的拉索壳体支承27’和28’中引出时,变速拉索20a和指示器拉索22a基本与手柄杆13的纵轴线X平行地延伸。在指示器拉索壳体支承28’和调整元件55’中形成有槽57’以允许指示器拉索22a易于安装。
参见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变速操纵装置的另外一种替代实施例19”。变速操纵装置19”基本包括连接部分24”、手操纵部分25”、张紧件26”、变速拉索壳体支承27”和指示器拉索壳体支承28”。变速拉索壳体支承27”和指示器拉索壳体支承28”与连接部分24”的一部分一体形成。
与第二实施例相似,该变速操纵装置19”是把手式变速器,其中把手的转动引起齿轮的转换。该替代变速操纵装置19”设计为与第一或者第二齿轮指示器21a或21b以及齿轮指示器支架23结合使用。
该变速操纵装置19”是简化的把手式变速装置。具体地,当变速操纵装置19与后拨链器17和齿轮指示器21a可操作地连接时,把手或手操纵部分25”的转动使变速拉索20a和指示器拉索22a被放松或者拉紧以转换齿轮。该第三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其利用了单个张紧件26”。该张紧件26”绕纵轴线X布置,该纵轴线X与变速操纵装置19”所连接的手柄杆部分的纵轴线X基本平行或者同轴。张紧件26”与第一实施例的张紧件26基本相同,只是中心枢轴孔34”大一些以在其中容纳手柄杆13。
变速拉索壳体支承27”最好具有带螺纹的孔50”以在其中容纳调整件或者筒套51”。调整件51”用螺纹容纳在变速拉索壳体支承27”的带螺纹孔50”中,使得可以彼此相对地调整变速拉索20a的外套和内部金属丝的相对位置。调整件51”具有变速拉索壳体容纳孔53”。该变速拉索壳体容纳孔53”最好是直径为四到五毫米的孔或者直径稍稍大于五毫米的孔。具体地,变速拉索壳体容纳孔53”设计为容纳直径为四或五毫米的变速拉索20a。最好变速拉索壳体容纳孔53”的纵轴线与手柄杆13的纵轴线平行地延伸。
指示器拉索壳体支承28”最好具有用于容纳调整件55”的带螺纹的孔54”,使得可以相对指示器拉索壳体支承28”纵向调整调整件55”。调整件55”具有轴向延伸的指示器壳体容纳孔56”。指示器拉索壳体容纳孔56”与变速拉索壳体容纳孔52”基本平行,使得当其从各自的拉索壳体支承27”和28”中引出时,变速拉索20a和指示器拉索22a与手柄杆13的纵轴线X基本平行地延伸。在指示器拉索壳体支承28”和调整件55”中形成有槽57”以允许指示器拉索22a易于安装。
由于该实施例与前面实施例的相似性,这里就不再详细讨论或展示该实施例了。相反地,从该公开文本中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明显地看到,对前面实施例和随后的实施例的描述可以用于理解该实施例的操作和构造。
参见图15-19,现在详细描述齿轮指示器21a。齿轮指示器21a基本包括壳体80、指示器元件81、拉索钩接头82、偏压元件83和一对紧固零件84。壳体80最好由用紧固元件84连接在一起的三个部分构造成。具体地,壳体80具有通过紧固零件84牢固地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壳体部分85、第二壳体部分86和透明盖87。
第一壳体部分85和第二壳体部分86将指示器元件81可滑动地容纳于其间,通过透明盖87可以看到指示器元件81。更具体地,第一壳体部分85具有空腔88,空腔88构成指示器通路,指示器元件81在该通路中可移动地定位。第一壳体部分85具有第一端90、第二端91、一对横向侧壁93和底壁93。第一端90具有上面用于固定偏压元件83的钩94,第二端91具有半圆形凹槽或凹进部分96。更具体地,凹进部分96构成指示器拉索容纳孔的一半,其中指示器拉索容纳孔为阶梯形孔。
侧壁92各具有向内伸向空腔88的挡块或抵靠件97。这些挡块97基本相互对齐并且间隔开以构成槽99,该槽99足够大,拉索钩接头82和偏压元件83的一部分可从中通过。但是,槽99比指示器元件81小,使得指示器元件81不能从中通过。
第二壳体部分86与第一壳体部分85基本相同,只是其为第一壳体部分85的镜象并且还包括在其上表面形成的观察窗口100,其中观察窗口用于在其中容纳透明盖87。更具体地,第二壳体部分86具有纵向延伸的空腔101,空腔101与第一壳体部分85的空腔88接合。而且,一对挡块102向内伸向空腔101,其位置与第一壳体部分85的挡块97基本相同。
第二壳体部分86还具有纵向延伸的凹进部分103,凹进部分103是阶梯形凹进部分,具有第一半圆柱形部分和第二半圆柱形部分,用于将指示器拉索22a的一部分容纳于其中。当第一和第二壳体部分85和86连接在一起时,纵向凹进部分96和103构成阶梯形孔,孔的第一圆柱形部分的尺寸做成容纳指示器拉索的外套,第二圆柱形部分允许指示器拉索22a的内部金属丝从中通过,使得指示器拉索22a的端部可与指示器元件81连接。
指示器元件81通过摩擦力保持在指示器拉索22a内部金属丝的拉索端部上。换句话说,指示器元件81在通常情况下通过摩擦力保持在其位置上,直到施加了比指示器元件81和指示器拉索22a之间的摩擦力大的力为止。如下面所述,偏压元件83的的偏压力最好大于指示器元件81和指示器拉索22a内部金属丝之间的摩擦力。指示器元件81最好是用适当的材料如塑料材料构造的硬的、刚性元件。指示器元件81最好在壳体空腔的整个宽度上延伸,使得指示器元件81在壳体空腔内不会歪斜。
透明盖87最好包括齿轮位置标记部分110,齿轮位置标记部分具有一组标记(七个),这些标记用图形代表当前使用的齿轮的尺寸。换句话说,当指示器元件81与标记之一对准时,这就会指示出哪个齿轮正在与链条16接合。
拉索钩接头82具有横向孔111和槽112。横向孔111容纳指示器拉索22a的接头62,而槽112容纳指示器拉索22a的内部金属丝,使得拉索钩接头82通过摩擦力保持在指示器拉索22a的内部金属丝的接头62上。拉索钩接头82在与带槽的端部相对的端部上还具有钩113。该钩113与偏压元件83的端部之一接合,用于将偏压元件83固定在指示器拉索22a的内部金属丝的拉索端。
偏压元件83最好是螺旋拉伸弹簧。偏压元件83具有第一偏压端114和第二偏压端115,其中所述第一偏压端114与指示器拉索22a的内部金属丝的第一拉索端连接,所述第二偏压端115与壳体的内部连接。更具体地,第一偏压端114具有与拉索钩接头82的钩113接合的钩。
紧固零件84最好是一对螺钉和一对螺母,它们穿过在第一壳体部分85、第二壳体部分86和透明盖87中形成的孔以将这三个部分牢固地固定在一起。
在所示齿轮指示器实施例21a中,高速档位置或者小链轮位置位于指示器零件运动的左端,低速档位置或者大齿轮位置位于指示器元件81运动的右端。当然,从该公开文本中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明显地看到,高速档和低速档的位置可以颠倒。齿轮位置在指示器21a上的布置方式取决于使用的拨链器型式和拨链器偏压元件的力的方向。
当组装好齿轮指示器21a,并且链条16位于小链轮上时,指示器元件81移动到最左边的位置(最左边的齿轮位置标记),使得其抵靠在挡块97和102上。在该位置,挡块91和102位于指示器元件81和拉索钩接头82之间。当通过变速操纵装置19a移动链条16时,指示器元件81将移动一预定距离,该预定距离与透明盖87上的下一个齿轮位置标记相对应。换句话说,透明盖87上的齿轮位置标记或记号与挡块97和102间隔开预定的距离,从挡块97和102到每个齿轮位置标记或记号的距离与从小齿轮到该特定齿轮的运动距离相对应。空腔88的第二端或壁91还构成一挡块,该挡块与低速档位置或大链轮相对应。从而,如果指示器拉索22a被拉长,则该指示器元件81将相对壳体80的齿轮位置标记自动调整或者重新校准指示器元件81。而且,如果在组装过程中,指示器元件81被意外地从其设定位置移动了,则指示器元件81将与挡块之一接合以将该单元重新校准或重新调整到其适当的位置。
尽管齿轮位置标记部分110形成在透明盖87上,但从该公开文本中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明显地看到,如果需要或者希望,齿轮位置标记部分110可以形成在壳体部分之一上。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唯一必要的是齿轮位置标记部分110相对挡块97和102不可移动地定位。
参见图20和2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齿轮指示器的替代实施例21’。在该实施例中,指示器元件81’可以牢固地连接在拉索22a的内部金属丝上使得不存在相对运动。相反地,自动调整是这样实现的,即使得透明盖87’通过摩擦力与上壳体部分86’接合,并且使挡块97’形成在透明盖87’上。由于该实施例和齿轮指示器21a的第一实施例的相似性,这里就不再详细讨论或展示该齿轮指示器实施例21’了。相反地,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明显地看到,对第一实施例的构造和操作的描述可容易地外推到该实施例。
齿轮指示器21’主要包括壳体80’、指示器元件81’、拉索钩接头82’、偏压元件83’和一对紧固零件84’。壳体80’最好由用紧固零件84’连接在一起的三部分组成。具体地,壳体80’具有通过紧固零件84’牢固地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壳体部分85’和第二壳体部分86’。透明盖87’通过摩擦力保持在观察窗口100’中。指示器元件81’可滑动地容纳在第一壳体部分85’和第二壳体部分86’之间并可通过透明盖87’观察到。当指示器拉索22a被拉长或者指示器元件81’未对准时,透明盖87’由与指示器元件81’接合的挡块97’移动。
参见图22至2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替代齿轮指示器21。在该实施例中,齿轮指示器21不再是进行自动调整以校正指示器拉索22a的拉长或指示器元件81的未对准。在该实施例中,去掉了挡块,透明盖87是手动调整的。该手动调整是这样进行的,即或者通过在透明盖87和紧固零件84之间产生摩擦配合或者通过松开紧固零件84以允许沿其纵向轴线移动透明盖87。
基本上,透明盖87备有一对细长槽120,紧固零件84位于该细长槽中。从而,可以沿在上壳体部分中形成的凹进部分移动透明盖。尽管所示透明盖87带有与固定在壳体80上的固定的紧固零件84接合的槽120,但从该公开文本中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明显地看到,可以利用其它形式的滑动布置方式。例如,槽可以形成在壳体部分中,一对凸舌可以从透明盖伸入到壳体部分的槽中以控制透明盖的移动。换句话说,紧固零件相对透明盖固定,但相对上下壳体部分是可移动的。
参见图25和26,这里详细讨论齿轮指示器支架23。齿轮指示器支架23设计为允许变速单元11a和11b能够容易地安装到手柄杆13上。而且,齿轮指示器支架23设计为适合各种手柄杆。齿轮指示器支架23可调整地支承齿轮指示器21a和21b,使得齿轮指示器21a和21b可在基本垂直于自行车垂直中心平面的方向上移动。更具体地,齿轮指示器支架23设计为安装在手柄杆13的中心附近,齿轮指示器21a和21b可滑动地连接在支架上以基本沿手柄杆13的纵轴线移动。
齿轮指示器支架23主要包括连接部分121和齿轮指示器支承部分122。连接部分121最好是夹紧元件,其与手柄杆13接合以将齿轮指示器支架23固定在手柄杆13上。在所示实施例中,连接部分121具有管形的夹紧部分123,夹紧部分123沿其纵轴线剖开以形成一对夹紧夹爪,夹爪通过紧固零件124连接在一起。当然,从该公开文本上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明显地看到,可以去掉紧固零件124并且利用钩扣形式的夹紧装置。无论如何,有利的是连接部分121与支承部分122一体形成或模制成,作为单个整体元件。最好连接部分121(不包括紧固零件1240和支承部分122由塑料材料构成。
支承部分122最好包括一底板,底板具有基本平面形的支承表面,六个连接元件125从底板的平面向外伸出。连接元件125最好布置成三排以构成一对保持槽,分别用于可滑动地容纳齿轮指示器21a和21b。更具体地,连接元件125与底板基本垂直地延伸,两个连接元件125在两个保持槽之间是共用的。连接元件125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自由端,自由端带有抵靠表面以将齿轮指示器21a和21b保持于其上。最好保持槽是这样形成的,即其纵轴线基本彼此平行。这些纵轴线最好还与手柄杆中心部分的纵轴线平行。
参见图27和28,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替代指示器组件。该替代指示器组件具有变动的齿轮指示器支架223,用于保持一对变动的齿轮指示器221a和221b。在该实施例中,齿轮指示器支架223被简化了,并且改变了齿轮指示器221a和221b的壳体以能够以滑动方式连接。
齿轮指示器支架223可调整地支承齿轮指示器221a和221b,使得齿轮指示器221a和221b可在与自行车垂直中心平面基本垂直的方向上移动。更具体地,齿轮指示器支架223设计为安装在手柄杆13的中心附近,其中齿轮指示器221a和221b可滑动地连接在支架上以基本沿手柄杆13的纵轴线移动。
齿轮指示器支架223主要包括连接部分121’和齿轮指示器支承部分122’。连接部分121’最好是与手柄杆13接合的夹紧元件以将齿轮指示器支架223固定到手柄杆13上。在所示实施例中,连接部分121’具有管形的夹紧部分123’,该夹紧部分沿其纵轴线剖开以形成一对夹爪,夹爪通过紧固零件124’连接在一起。当然,从该公开文本中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明显地看到,可以去掉紧固零件124’并且利用钩扣形式的夹紧装置。无论如何,有利的是连接部分121’与支承部分一体形成或模制成,作为单个整体元件。最好连接部分(不包括紧固零件)和支承部分由塑料材料构成。
支承部分122’最好包括一个支撑部分,该支撑部分具有基本平面形的支承表面,四个连接元件125’从底板的平面上向外伸出。连接元件125’最好布置成两排以构成单个保持槽,保持槽在支撑部分122’上具有滑动表面,分别用于可滑动地容纳齿轮指示器221a和221b。更具体地,连接元件125’与底板基本垂直地延伸。连接元件125’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自由端,自由端带有抵靠表面以将齿轮指示器221a和221b保持于其上。最好保持槽这样形成,即其纵轴线彼此基本平行。这些纵轴线最好还与手柄杆中心部分的纵轴线平行。
齿轮指示器221a和221b通过肋和槽构造可滑动地连接在一起。更具体地,齿轮指示器221b具有与其壳体一体形成的纵向延伸的肋230,齿轮指示器221a具有在其壳体中一体形成的纵向延伸的槽231。该肋和槽布置方式可以是将齿轮指示器221a和221固定在一起的凹榫和凸榫布置方式。
尽管选择了几个实施例来展示本发明,但从该公开文本中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明显地看到,在不偏离如在后附权利要求中限制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型。而且,前面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描述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由后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33)

1、自行车用变速操纵装置,包括:
一连接部分,其适合连接到自行车手柄杆的一部分上;
一手操纵部分,其相对所述连接部分可移动地连接;
一张紧件,其与所述手操纵部分可操作地连接以响应所述手操纵部分的移动而移动,所述张紧件具有一第一拉索连接点和一第二拉索连接点;
一第一拉索壳体支承,其位于所述张紧件附近并具有一第一拉索壳体容纳孔以将所述第一拉索从所述张紧件导出;和
一第二拉索壳体支承,其位于所述第一拉索壳体支承附近,并具有一第二拉索壳体容纳孔以将第二拉索从所述张紧件导出,所述第二拉索壳体容纳孔设置成在与所述第一拉索壳体容纳孔相同的方向上纵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操纵部分是枢转安装的杠杆。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紧件具有一用于引导第一拉索的第一周边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紧件具有一用于引导第二拉索的第二周边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拉索壳体容纳孔的直径与所述第一拉索壳体容纳孔的直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拉索壳体容纳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拉索壳体容纳孔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拉索壳体支承具有从所述第二拉索壳体容纳孔延伸的狭缝。
8、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拉索是一指示器拉索,在两端形成有接头,所述接头之一连接在所述第二拉索连接点上。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操纵部分包括管形的手动致动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形的手动致动器绕自行车手柄杆部分的一第一纵向轴线可转动地安装。
11、根据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紧件绕一第二纵向轴线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形的手动致动器的所述第一纵向轴线与所述张紧件的所述第二纵向轴线轴向对准。
13、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紧件具有一用于引导第一拉索的第一周边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紧件具有一用于引导第二拉索的第二周边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拉索壳体容纳孔的直径与所述第一拉索壳体容纳孔的直径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拉索壳体容纳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拉索壳体容纳孔的直径。
17、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拉索壳体支承包括一第一纵向可移动的调整元件,所述第一拉索壳体容纳孔形成在该元件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拉索支承包括一第二纵向可移动的调整元件,所述第二拉索壳体容纳孔形成在该元件中。
19、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拉索壳体支承具有一从所述第二拉索壳体容纳孔延伸的狭缝。
2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拉索在两端形成有一接头,所述接头之一连接在所述第二拉索连接点上。
21、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紧件包括一第一张紧部分和一第二张紧部分。
22、根据权利要求21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张紧部分绕一第一纵轴线转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2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张紧部分绕自行车手柄杆部分的一第二纵轴线转动。
24、根据权利要求23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张紧部分通过一连接拉索与所述第一张紧部分可操作地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1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紧件具有一用于引导第一拉索的第一周边凹槽。
26、根据权利要求25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紧件具有一用于引导第二拉索的第二周边凹槽表面。
27、根据权利要求26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张紧部分具有用于引导第三拉索的第三周边表面。
28、根据权利要求27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拉索可操作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张紧部分之一。
29、根据权利要求21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拉索壳体容纳孔的直径与所述第一拉索壳体容纳孔的直径相同。
30、根据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拉索壳体容纳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拉索壳体容纳孔的直径。
31、根据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拉索壳体支承具有从所述第二拉索壳体容纳孔延伸的狭缝。
32、根据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拉索壳体支承包括一第一纵向可移动的调整元件,所述第一拉索壳体容纳孔形成在该元件中。
33、根据权利要求32中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拉索支承包括一第二纵向可移动的调整元件,所述第二拉索壳体容纳孔形成在该元件中。
CNB2004100016896A 1999-02-16 2000-02-15 变速操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981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250413 1999-02-16
US09/250,413 US6389925B1 (en) 1999-02-16 1999-02-16 Shift operating device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022296A Division CN1144721C (zh) 1999-02-16 2000-02-15 变速操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8039A CN1508039A (zh) 2004-06-30
CN1319810C true CN1319810C (zh) 2007-06-06

Family

ID=2294762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168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9810C (zh) 1999-02-16 2000-02-15 变速操纵装置
CNA2004100016909A Pending CN1508040A (zh) 1999-02-16 2000-02-15 变速操纵装置
CNB0010222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4721C (zh) 1999-02-16 2000-02-15 变速操纵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016909A Pending CN1508040A (zh) 1999-02-16 2000-02-15 变速操纵装置
CNB0010222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4721C (zh) 1999-02-16 2000-02-15 变速操纵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4) US6389925B1 (zh)
EP (1) EP1029780B1 (zh)
JP (2) JP3445952B2 (zh)
CN (3) CN1319810C (zh)
DE (1) DE60025289T2 (zh)
TW (1) TW4495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9925B1 (en) * 1999-02-16 2002-05-21 Shimano Inc. Shift operating device
JP3626681B2 (ja) 2000-12-27 2005-03-09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制動ケーブル係止具及び自転車用制動レバー
DE10111297A1 (de) * 2001-03-09 2002-09-12 Helmig Hans Gmbh Kettengangschaltung für Fahrräder
US6718844B2 (en) * 2002-02-13 2004-04-13 Shimano, Inc. Twist-grip shift control device for a bicycle
US7150205B2 (en) * 2002-04-04 2006-12-19 Shimano, Inc. Handgrip shifter for a bicycle
US8069749B2 (en) * 2002-07-05 2011-12-06 Shimano, Inc. Shift control device for a bicycle transmission
US7290462B2 (en) * 2003-08-11 2007-11-06 Shimano, Inc. Bicycle twist-grip shift control device with parallel gearing
TWM243419U (en) * 2003-10-16 2004-09-11 Bo-Cheng Chen Improved gearshift grip structure for bicycle
US7421926B2 (en) * 2004-04-29 2008-09-09 Shimano, Inc. Bicycle control device with combined operation of multiple output elements
US20070261508A1 (en) * 2004-10-30 2007-11-15 Acenbrak Steven D Ergonomic Shifter for a Bicycle
US7798929B2 (en) * 2004-12-07 2010-09-21 Shiman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bicycle transmission to compensate for power supply characteristics
JP2006224875A (ja) * 2005-02-18 2006-08-31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変速制御装置
JP4191757B2 (ja) * 2006-10-12 2008-12-03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変速制御装置
US8056438B2 (en) * 2006-11-16 2011-11-15 Shimano Components (Malaysia) Sdn. Bhd. Bicycle shift control device
CN101191281B (zh) * 2006-11-30 2011-11-16 飞亚集团有限公司 电脑绣花机打环离合机构
DE102007008054A1 (de) * 2007-02-15 2008-08-21 Sram Deutschland Gmbh Schalter für ein Fahrrad
US8739648B2 (en) * 2007-06-01 2014-06-03 Shimano Inc. Bicycle control device
JP5268572B2 (ja) * 2008-11-06 2013-08-21 株式会社ミクニ アクセル操作装置
US8852041B2 (en) * 2010-09-30 2014-10-07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with rotation resistance
US20120247252A1 (en) * 2011-03-30 2012-10-04 Wei-Hsuan Chang Enclosing shift control device for a bicycle transmission
US20120247253A1 (en) * 2011-04-01 2012-10-04 Wei-Hsuan Chang Shift control machine for a bicycle trasmission
US9511815B2 (en) * 2013-06-28 2016-12-06 Shimano Inc.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mounting assembly
US9731787B2 (en) * 2013-06-28 2017-08-15 Shimano Inc.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mounting assembly
US9623932B2 (en) * 2014-12-10 2017-04-18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DE102015010311A1 (de) * 2015-08-06 2017-02-09 Sram Deutschland Gmbh Vordere Umwerfereinrichtung für eine Fahrradkettenschaltung
TR201809305A2 (tr) * 2017-06-30 2019-01-21 Cnh Industrial India Private Ltd Zi̇rai̇ bi̇çerdöver şanziman si̇stemleri̇ ve usulleri̇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02A (zh) * 1992-09-21 1994-08-24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变速装置的速度指示器
FR2750669A1 (fr) * 1996-07-03 1998-01-09 Savard Franck Dispositif monocommande de manoeuvre synchronisee de deux derailleurs avant et arriere d'un velo
CN1173447A (zh) * 1996-07-23 1998-02-18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用显示装置
CN1206667A (zh) * 1997-07-24 1999-02-03 株式会社岛野 一种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52173A (en) 1965-09-23 1967-11-14 Elmer E Freeland Variable transmission gear shift for bicycles
US3406587A (en) 1966-09-23 1968-10-22 Schwinn Bicycle Co Bicycle gear shift mechanism
US3633437A (en) 1969-07-31 1972-01-11 Takuo Ishida Hand control device for speed change gear mechanism of a bicycle
US3524979A (en) 1969-08-11 1970-08-18 Seymour Cohen Illuminated gearshift selector
US3856123A (en) 1973-12-11 1974-12-24 L Kinsey Handlebar-mounted clutch actuating and gear shifting device for motorcycles
JPS5414827Y2 (zh) * 1975-02-20 1979-06-18
JPS6023273A (ja) 1983-07-19 1985-02-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故障通報装置
JPS6024273U (ja) 1983-07-23 1985-02-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垂直釜
US4628759A (en) * 1984-02-21 1986-12-16 Nippon Cable System Inc. Driving device employed in a window regulator
JPH0646380B2 (ja) 1984-06-13 1994-06-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JPH0246467Y2 (zh) 1984-12-14 1990-12-07
GB2169065B (en) 1984-12-28 1987-12-23 Sturmey Archer Ltd Indexing mechanisms and controls embodying the same
EP0352732B1 (en) 1988-07-29 1995-02-15 Shimano Inc. Handlebar-mounted gear change lever
US4924723A (en) 1989-03-20 1990-05-15 Martin Cristie Shift console for bicycles
US5197927B1 (en) * 1991-03-20 2000-10-17 Sram Corp Bicycle derailleur cable actuating system
US5178033A (en) 1991-09-03 1993-01-12 August Kund Bicycle gear display
DE9113406U1 (zh) 1991-10-29 1992-01-09 Steppon, Ernst-Wilfried, 7778 Markdorf, De
JP2602671Y2 (ja) 1992-01-21 2000-01-24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の表示装置付き変速操作装置
JPH05270475A (ja) * 1992-03-23 1993-10-19 Maeda Kogyo Kk 自転車用変速操作装置
US5241877A (en) 1992-12-04 1993-09-07 Chen Chun Hsung Gear selector
JPH06199270A (ja) * 1992-12-28 1994-07-19 Mori San Tsuaa:Kk 自転車用変速操作装置
JP2601207Y2 (ja) * 1992-12-28 1999-11-15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の変速操作装置
JPH0667291U (ja) * 1993-03-09 1994-09-22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変速操作装置
JP2593930Y2 (ja) 1993-06-16 1999-04-19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表示装置
JP2606246Y2 (ja) 1993-06-17 2000-10-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変速操作装置
US5339929A (en) * 1993-07-02 1994-08-23 Tsoung Ren Chern Brake assembly for a bicycle
US5370412A (en) 1993-08-10 1994-12-06 Chou; Ming-Fu Ergonomically superior bicycle meter assembly
JP3354658B2 (ja) 1993-10-06 2002-12-09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インジケータ
US5476019A (en) 1994-03-07 1995-12-19 Sram Corporation Rotatable handgrip actuating system
DE4420273A1 (de) 1994-06-10 1995-12-14 Helmig Hans Gmbh Drehgriff zur Betätigung von Fahrradgangschaltungen
IT1290791B1 (it) 1995-10-31 1998-12-10 Campagnolo Srl Dispositivo di comando di un deragliatore di bicicletta, con organo di comando montato girevole sul manubrio della bicicletta.
US5941125A (en) * 1995-12-28 1999-08-24 Shimano, Inc. Bicycle shifting apparatus having remotely located levers for operating a single transmission
DE29603500U1 (de) * 1996-01-08 1996-06-05 Gaertner Jens Adapter zur Kombination von Fahrradgangschaltern mit Schaltwerken unterschiedlicher Hersteller von Kettenschaltsystemen
US5768945A (en) * 1996-02-14 1998-06-23 Shimano, Inc. Extension handle for a bicycle shifting device
US6098490A (en) * 1997-12-05 2000-08-08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Universal actuator assembly
US6263754B1 (en) * 1998-07-28 2001-07-24 Sram Corporation Two axis hand lever
US6453766B1 (en) * 1998-11-20 2002-09-24 Shimano, Inc. Force transfer mechanism for a bicycle transmission control cable
US6389925B1 (en) 1999-02-16 2002-05-21 Shimano Inc. Shift operating device
US6510758B2 (en) * 2001-03-14 2003-01-28 Mei Lin Tai-Yen Industrial Co. Ltd. Speed controller of a bicycl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02A (zh) * 1992-09-21 1994-08-24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变速装置的速度指示器
FR2750669A1 (fr) * 1996-07-03 1998-01-09 Savard Franck Dispositif monocommande de manoeuvre synchronisee de deux derailleurs avant et arriere d'un velo
CN1173447A (zh) * 1996-07-23 1998-02-18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用显示装置
CN1206667A (zh) * 1997-07-24 1999-02-03 株式会社岛野 一种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029780A2 (en) 2000-08-23
CN1270122A (zh) 2000-10-18
US20020148321A1 (en) 2002-10-17
EP1029780B1 (en) 2006-01-04
JP2003261089A (ja) 2003-09-16
CN1144721C (zh) 2004-04-07
EP1029780A3 (en) 2002-01-16
US20020134189A1 (en) 2002-09-26
US6675672B2 (en) 2004-01-13
DE60025289T2 (de) 2006-08-10
US6389925B1 (en) 2002-05-21
US6557435B2 (en) 2003-05-06
CN1508040A (zh) 2004-06-30
US20020096010A1 (en) 2002-07-25
JP3445952B2 (ja) 2003-09-16
DE60025289D1 (de) 2006-03-30
TW449562B (en) 2001-08-11
US6487928B2 (en) 2002-12-03
CN1508039A (zh) 2004-06-30
JP2000233789A (ja) 2000-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9810C (zh) 变速操纵装置
CN1138672C (zh) 自行车的排挡显示器
CN100343116C (zh) 顶拉型前拨链器
CN1119258C (zh) 自行车拨链器
CN1150387C (zh) 前拨链器用的箍式适配器
CN1310798C (zh) 折叠式自行车
US8303443B2 (en) Six link front derailleur
CN1903653A (zh) 自行车后拨链器
EP1746021A2 (en)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CN100335352C (zh) 自行车前拨链器
CN1268461A (zh) 自行车用前拨链器
CN100337874C (zh) 自行车拨链器
CN1305917A (zh) 自行车后拨链器用的笼式导板调整机构
CN1689902A (zh) 变速齿轮传动机构及将其连接到自行车上的装置
CN1280151C (zh) 自行车部件的安装装置
CN1572651A (zh) 自行车换档控制装置
CN1118407C (zh) 用于自行车的拨链器
CN1572653A (zh) 自行车换档控制装置
US6159118A (en) Horizontally disposed bicycle derailleur
CN1270118A (zh) 自行车排挡显示器的夹持器
CN1191969C (zh) 自行车部件组件、缆索固定螺栓用的工具及将缆索固定螺栓保持在松动状态的方法
CN1772557A (zh) 自行车换档操纵装置
US7717214B2 (en) Motorcycle with countershaft and adjustable motor mount
AU1005799A (en) A guide assembly for a bicy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606

Termination date: 201702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