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9767C - 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9767C
CN1319767C CNB021428182A CN02142818A CN1319767C CN 1319767 C CN1319767 C CN 1319767C CN B021428182 A CNB021428182 A CN B021428182A CN 02142818 A CN02142818 A CN 02142818A CN 1319767 C CN1319767 C CN 131976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air
foot
air outlet
defog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428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08570A (zh
Inventor
樱井弘孝
青木顺和
渡濑大翼
船越惠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d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nd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den Corp filed Critical Sande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08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8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976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976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21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ventilating, air admitting or air distributing devices
    • B60H1/00835Damper doors, e.g. position control
    • B60H1/00842Damper doors, e.g. position control the system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damper doors; Air distribution between several outle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具有乘客车厢的车辆的空调装置,其包括一壳体、一第一门,一第二门以及一第三门。壳体形成一空气流过的空气通道。该壳体有一中心通风开口,一对侧部通风开口,一脚部开口和一除霜器开口。所述的中心通风开口,一对侧部通风开口,脚部开口和除霜器开口分别与一中心送风口,一对侧部送风口,一脚部送风口以及一除霜器送风口连通。每一个送风口形成在车辆的乘客车厢中。该第一门同时打开和关闭中心通风开口和该对侧部通风开口的一部分。该第二门打开和关闭脚部开口,在打开和关闭脚部开口的同时,该第二门打开和关闭该对侧部通风开口的剩余部分。第三门打开和关闭除霜器开口。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包括与中心通风开口相连通的中心送风口、与一对侧部通风开口相连通的一对侧部送风口、一与脚部开口相连通的脚部送风口、以及一与除霜通器开口相连通的除霜器送风口。所述中心送风口,侧部送风口,脚部送风口和除霜器送风口均设置在车辆的乘客车厢中。所述中心通风开口、所述一对侧部通风开口、脚部开口和除霜器开口均形成在空调器的壳体上。公知空调装置还包括一通风门、一脚部门和一除霜器门,通风门打开和关闭中心通风开口和侧部通风开口的一部分,脚部门打开和关闭脚部开口,除霜器门打开和关闭除霜器开口。所述风门、脚部门和除霜器门设置在壳体上。
在运行期间,这种公知空调器有五种送风模式。这五种送风模式包括:从中心送风口和侧部送风口对乘客车厢送风进行空气调节的送风模式;从中心送风口、侧部送风口和脚部送风口对乘客车厢送风进行空气调节的双位送风模式;从侧部送风口和脚部送风口对乘客车厢送风进行空气调节的脚部模式;从侧部送风口、脚部送风口和除霜器送风口对乘客车厢送风进行空气调节的除霜器脚部模式;以及从除霜器送风口和侧部送风口对乘客车厢送风进行空气调节的除霜器模式。在这五种送风模式中,将用于空气调节的空气从一对侧部送风口排出。考虑到这种情况,在公知空调器中,只有在不需要从侧部送风口送风的时候,由驾驶员或车辆乘客利用一对接附在侧部送风口上的侧部风门来用手关闭侧部送风口。
但是,在公知的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中,因为由驾驶员或车辆乘客用手操作的侧部风门接附在侧部送风口上,所以会增加空调器的制造成本,并会出现使驾驶员不得不移动身体去操作乘客附近的侧部风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所以,就需要一种能克服现有技术的这些缺陷和其它缺陷的车辆空调器。本发明技术的优点在于不再需要将一对侧部风门分别接附在一对侧部送风口上,而且可以降低空调装置的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具有乘客车厢的车辆的空调装置,所述空调装置包括:壳体,该壳体用于形成空气经其流过的空气通道,所述壳体具有一中心通风开口、一对侧部通风开口、一脚部开口和一除霜器开口,所述中心通风开口、所述一对侧部通风开口、所述脚部开口和所述除霜器开口分别与一中心送风口、一对侧部送风口、一脚部送风口以及一除霜器送风口连通,每一个送风口形成在所述车辆的所述乘客车厢中;第一门,该门同时地打开以及同时地关闭所述中心通风开口和所述一对侧部通风开口中的一部分;第二门,该门打开以及关闭所述脚部开口,其中在打开和关闭所述脚部开口的同时,所述第二门打开以及关闭所述一对侧部通风开口的剩余部分;以及第三门,该门打开以及关闭所述除霜器开口;所述第二门具有一转轴、一第一板件和一第二板件,这两个板件固定到所述转轴上,并且所述第一板件与脚部开口交迭,而所述第二板件与所述该对侧部通风开口的剩余部分交迭。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下面的附图将会更加容易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的透视图;
图2a是沿图1的IIA-IIA截取的剖面图;
图2b是沿图1的IIB-IIB线截取的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的第一门的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的第二门的透视图;
图5a是沿图1的IIA-IIA线截取的剖面图,它表示运行时的其中一种送风模式;
图5b是沿图1的IIB-IIB线截取的剖面图,它表示运行时的其中一种送风模式;
图6a是沿图1的IIA-IIA线截取的剖面图,它表示运行时的其中一种送风模式;
图6b是沿图1的IIB-IIB线截取的剖面图,它表示运行时的其中一种送风模式;
图7a是沿图1的IIA-IIA线截取的剖面图,它表示运行时的其中一种送风模式;
图7b是沿图1的IIB-IIB线截取的剖面图,它表示运行时的其中一种送风模式;
图8a是沿图1的IIA-IIA线截取的剖面图,它表示运行时的其中一种送风模式;
图8b是沿图1的IIB-IIB线截取的剖面图,它表示运行时的其中一种送风模式;
图9a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的剖面图,该图对应于图2a;
图9b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的剖面图,该图对应于图2b;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的第二门的透视图;
图11a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的剖面图,该图对应于图5a;
图11b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的剖面图,该图对应于图5b;
图12a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的剖面图,该图对应于图6a;
图12b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的剖面图,该图对应于图6b;
图13a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的剖面图,该图对应于图7a;
图13b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的剖面图,该图对应于图7b;
图14a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的剖面图,该图对应于图8a;和
图14b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的剖面图,该图对应于图8b。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见图1-8b描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如图1,2a和2b所示,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包括一空调单元100和一公知的送风单元(未示出)。将该空调装置设置在车辆乘客车厢前侧的仪表盘附近。空调单元100包括一壳体1,一蒸发器2(也就是冷却换热器)和一加热器芯3(也就是加热换热器)。将蒸发器2和加热器芯3装在壳体1中。在壳体1上有一空气入口(未示出),送风单元将空气送入该空气入口中。在壳体1中设置一个与空气入口连通的第一空气通道4a,该第一空气通道紧靠蒸发器2的上游侧。在壳体1中设置一个可以将通过蒸发器2的空气直接引向中心通风入口1a等处的第二空气通道4b,该第二空气通道从蒸发器2的下游侧附近向上延伸。在壳体1中设置一个可以将通过蒸发器2的空气引向中心通风开口1a等处的第三空气通道5a,该第三空气通道从蒸发器2的下游附近延伸到加热器芯3的上游侧附近。在壳体1中设置一个可以将通过加热器芯3的空气引向中心通风开口1a等处的第四空气通道5b,该第四空气通道从加热器芯3的下游附近向上延伸。
所形成的该中心通风开口1a、一对侧部通风开口1b、一脚部开口1c和一除霜器开口1d均贯穿壳体1。中心通风开口1a为矩形,它通过一管道α与一设置在乘客车厢中的中心送风口(未示出)连通。该对侧部通风开口1b均为矩形,它们通过一对管道β与一对设置在乘客车厢中的侧部送风口(未示出)连通。脚部开口1c为矩形,它与一设置在乘客车厢中的脚部送风口(未示出)连通。除霜器开口1d为矩形,它通过一管道γ与一设置在乘客车厢中的除霜器送风口(未示出)连通。该对侧部通风开口1b位于中心通风开口1a的左右两侧。每一个侧部通风开口1b被分成上下两部分。
如图2a-3所示,空调单元100包括一第一门6,该第一门同时打开和关闭中心通风开口1a和每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上部。第一门6具有一转轴6a和一平板6b。平板6b为沿平坦方向具有一凸起的形状,并其固定到转轴6a上。平板6b可以同时与中心通风开口1a和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上部交迭。转轴6a可转动地由壳体1支撑。
如图2a,2b和4所示,空调单元100包括一第二门7,该第二门打开和关闭脚部开口1c,在打开和关闭脚部开口1c时,第二门7打开和关闭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下部。第二门7具有一转轴7a和单个矩形板7b,该矩形板固定到转轴7a上。矩形板7b可以与脚部开口1c和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下部交迭。转轴7a可转动地由壳体1支撑。
如图2a和2b所示,空调单元100包括一第三门8,该第三门8打开和关闭除霜器开口1d。在该实施例例中,第三门8打开约一半的除霜器开口1d。因此,经调节过的空气从除霜器送风口(未示出)、脚部送风口(未示出)和侧部送风口(未示出)送出。
另外,如图2a和2b所示,空调单元100包括一第四门9,该第四门打开和关闭第二空气通道4b,在打开和关闭第二空气通道4b的同时,第四门9打开和关闭第三空气通道5a。第四门9具有一转轴9a和一矩形板9b,该矩形板固定到转轴9a上。矩形板9b可以与第二空气通道4b和第三空气通道5a的入口交迭。转轴9a可转动地由壳体1支撑。
在空调单元100中,通过手动操作设置在乘客车厢中的送风模式转换杆(未示出)和连接机构(未示出)来打开和关闭第一门6,第二门7和第三门8。通过手动操作设置在乘客车厢中的温度调节杆(未示出)和连接机构(未示出)来打开和关闭第四门9。
下面描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运行情况。当空调装置的运行开关(未示出)接通、送风单元(未示出)的送风机(未示出)风扇(未示出)运转时,并且手动操作了温度调节杆时,第四门9打开第二空气通道4b和关闭第三空气通道5a。内/外空气吸入空气入口,流过蒸发器2的冷气或常温空气经第二空气通道4b从第一空气通道4a流到中心通风开口1a等处。或者,当手动操作了温度调节杆时,第四门9关闭第二空气通道4b和打开第三空气通道5a。内/外空气吸入空气入口,通过加热器芯3的热空气经第四空气通道5b流到中心通风开口1a等处。
如图2a和2b所示,当手动操作了送风模式转换杆并选择了送风模式时,第一门6打开中心通风开口1a,第二门7关闭脚部开口1c并打开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下部。此外,第三门8关闭除霜器开口1d。结果,经调节的空气从中心送风口(未示出)和该对侧部送风口(未示出)送出。
如图5a和5b所示,当手动操作了送风模式转换杆并选择了双位送风模式时,第一门6打开约一半的中心通风开口1a和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约半个上部。第二门7关闭约一半的脚部开口1c和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约半个下部。第三门8关闭除霜器开口1d。结果,经调节的空气从中心送风口(未示出)、一对侧部送风口(未示出)和脚部送风口(未示出)送出。
如图6a和6b所示,当手动操作了送风模式转换杆并选择了脚部模式时,第一门6关闭中心通风开口1a和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上部。第二门7打开脚部开口1c和关闭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下部。第三门8关闭除霜器开口1d。结果,经调节的空气从脚部送风口(未示出)送出。
如图7a和7b所示,当手动操作了送风模式转换杆并选择了除霜器脚部模式时,第一门6关闭中心通风开口1a和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上部。第二门7打开约一半的脚部开口1c并关闭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约半个下部。第三门8打开约半个除霜器开口1d。结果,经调节的空气从除霜器送风口(未示出)、脚部送风口(未示出)和一对侧部送风口(未示出)送出。
如图8a和8b所示,当手动操作了送风模式转换杆并选择了除霜器模式时,第一门6关闭中心通风开口1a和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上部。第二门7关闭脚部开口1c并打开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下部。第三门8打开除霜器开口1d。结果,经调节的空气从除霜器送风口(未示出)和侧部送风口(未示出)送出。
在空调单元100的第一实施例中,不再需要将手动门接附到侧部送风口上,与现有技术的空调装置相比,可以降低空调装置的制造成本。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不再要求驾驶员移动身体去打开或关闭手动门,在现有技术的空调装置中,手动门接附到乘客侧的侧部送风口上。
现在参见图9a-14b描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在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标记表示,在此不再赘述。如图9a,9b和10所示,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包括一空调单元100’和一公知的送风单元(未示出)。空调单元100’包括一第二门17,该第二门打开和关闭脚部开口1c,在打开和关闭脚部开口1c的同时,第二门17打开和关闭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下部。第二门7有一转轴17a、一第一板件17b、一对第二板件17c以及一第三板件17d。该第一板件17b固定到转轴17a上,该板件可以与脚部开口1c交迭。一对第二板件17c固定到转轴17a上,这一对板件可以与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下部交迭。宽度较窄的第三板件17d固定到转轴17a上,该板件在一对第二板件17c之间延伸。当第二门17接附到空调单元100’上时,则在中心通风开口1a附近形成一袋形部分1e,一对第二板件17c通过该袋形部分。袋形部分1e的两端与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下部相连。在该第二实施例中,除了空调单元100’的结构包括第二门17而不是第二门7以及具有袋形部分1e外,其空调单元1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单元100的基本一样。
下面描述第二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运行情况。当手动操作了温度调节杆时,第四门9打开第一空气通道5a和关闭第二空气通道5b。内/外空气吸入空气入口(未示出),流过蒸发器2的冷气或常温空气经第二空气通道4b从第一空气通道4a流到中心通风开口1a等处。或者,当手动操作了温度调节杆时,第四门9关闭第二空气通道4b和打开第三空气通道5a。内/外空气吸入空气入口,通过加热器芯3的热空气经第四空气通道5b流到中心通风开口1a等处。
如图9a和9b所示,当手动操作了送风模式转换杆并选择了送风模式时,第一门6打开中心通风开口1a和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上部。第二门17的第一板件17b关闭脚部开口1c,第二门17的第二板件17c打开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约半个下部。第二门17的第三板件17d打开袋形部分1e的入口。第三门8关闭除霜器开口1d。结果,经调节的空气从中心送风口(未示出)和该对侧部送风口(未示出)送出。
如图11a和11b所示,当手动操作了送风模式转换杆并选择了双位送风模式时,第一门6打开约一半的中心通风开口1a和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约半个上部。第二门17的第一板件17b关闭约一半的脚部开口1c,第二门17的第二板件17c打开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约半个下部。第二门17的第三板件17d关闭袋形部分1e的约半个入口。第三门8关闭除霜器开口1d。结果,经调节的空气从中心送风口(未示出)、该对侧部送风口(未示出)和脚部送风口(未示出)送出。
如图12a和12b所示,当手动操作了送风模式转换杆并选择了脚部模式时,第一门6关闭中心通风开口1a和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上部。第二门17的第一板件17b打开脚部开口1c,第二门17的第二板件17c关闭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下部。第二门17的第三板件17d关闭袋形部分1e的入口。第三门8关闭除霜器开口1d。结果,经调节的空气从脚部送风口(未示出)送出。因为袋形部分1e的入口被第二门17的第三板件17d关闭,所以相对于脚部开口1c,流向与中心通风开口1a相面对的区域的这部分已调节的空气不会从袋形部分1e的入口进入袋形部分1e。因此,这部分调节过的空气不可能从袋形部分1e流向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下部,并且这部分调节过的空气不会流出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下部,这是因为所述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下部已被第二板件17c关闭。所以,该部分调节过的空气不会从该对侧部送风口(未示出)送出。
如图13a和13b所示,当手动操作了送风模式转换杆并选择了除霜器脚部模式时,第一门6关闭中心通风开口1a和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上部。第二门17的第一板件17b打开约一半的脚部开口1c,第二门17的第二板件17c关闭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约半个下部。第二门17的第三板件17d打开约半个袋形部分1e。第三门8打开约半个除霜器开口1d。结果,经调节的空气从除霜器送风口(未示出)、脚部送风口(未示出)和该对侧部送风口(未示出)送出。
如图14a和14b所示,当手动操作了送风模式转换杆并选择了除霜器模式时,第一门6关闭中心通风开口1a和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上部。第二门17的第一板件17b关闭脚部开口1c,第二门17的第二板件17c打开各个侧部通风开口1b的下部。第二门17的第三板件17d打开袋形部分1e的入口。第三门8打开除霜器开口1d。结果,经调节的空气从除霜器送风口(未示出)和该对侧部送风口(未示出)送出。
在空调单元100’的第二实施例中,不再需要将手动门接附到各个侧部送风口上,它与现有技术的空调装置相比,可以降低空调装置的制造成本。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不再要求驾驶员动身去打开或关闭手动门,在现有技术的空调装置中,手动门接附到乘客侧中的侧部送风口上。
另外,在第二实施例的送风模式中,可以稍微打开第三门8,这样就可以稍许将一些调节过的空气从除霜器送风口(未示出)送出。
虽然结合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清楚,在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以根据该说明书或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例,对本发明作出许多变化和变换。

Claims (1)

1.一种用于具有乘客车厢的车辆的空调装置,所述空调装置包括:
壳体,该壳体用于形成空气经其流过的空气通道,所述壳体具有一中心通风开口、一对侧部通风开口、一脚部开口和一除霜器开口,所述中心通风开口、所述一对侧部通风开口、所述脚部开口和所述除霜器开口分别与一中心送风口、一对侧部送风口、一脚部送风口以及一除霜器送风口连通,每一个送风口形成在所述车辆的所述乘客车厢中;
第一门,该门同时地打开以及同时地关闭所述中心通风开口和所述一对侧部通风开口中的一部分;
第二门,该门打开以及关闭所述脚部开口,其中在打开和关闭所述脚部开口的同时,所述第二门打开以及关闭所述一对侧部通风开口的剩余部分;以及
第三门,该门打开以及关闭所述除霜器开口;
所述第二门具有一转轴、一第一板件和一第二板件,这两个板件固定到所述转轴上,并且所述第一板件与脚部开口交迭,而所述第二板件与所述该对侧部通风开口的剩余部分交迭。
CNB021428182A 2001-09-18 2002-09-18 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976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2793/2001 2001-09-18
JP282793/01 2001-09-18
JP2001282793A JP4671566B2 (ja) 2001-09-18 2001-09-18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8570A CN1408570A (zh) 2003-04-09
CN1319767C true CN1319767C (zh) 2007-06-06

Family

ID=19106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4281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9767C (zh) 2001-09-18 2002-09-18 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671566B2 (zh)
CN (1) CN1319767C (zh)
GB (1) GB23807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82722A (ja) * 2004-09-16 2006-03-30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DE102005021675A1 (de) * 2005-05-11 2006-11-16 Daimlerchrysler Ag Belüftungsvorricht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JP5189732B2 (ja) * 2005-11-16 2013-04-24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JP4934351B2 (ja) * 2006-05-30 2012-05-16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EP1930191B1 (de) * 2006-12-07 2009-12-02 Behr GmbH & Co. KG Fahrzeugheizungs- und/oder Klimaanlage mit kombinierter Luftmisch- und -verteilerklappe
KR101511513B1 (ko) * 2007-10-09 2015-04-13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차량 공조장치용 도어
JP4444347B2 (ja) 2008-05-29 2010-03-3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3644634A (zh) * 2013-11-28 2014-03-19 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吹脚结构
KR20170038686A (ko) * 2015-09-30 2017-04-07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14A (zh) * 1994-05-11 1996-03-13 日本电装株式会社 空气通道开关装置和车用空调器
JPH10166838A (ja) * 1996-12-12 1998-06-23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GB2329465A (en) * 1997-09-19 1999-03-24 Denso Corp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JPH11115468A (ja) * 1997-10-13 1999-04-27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5934989A (en) * 1997-02-20 1999-08-10 Denso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JP2001191782A (ja) * 2000-01-07 2001-07-17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6382518B1 (en) * 1999-10-18 2002-05-07 Denso Corporation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with side face opening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14A (zh) * 1994-05-11 1996-03-13 日本电装株式会社 空气通道开关装置和车用空调器
JPH10166838A (ja) * 1996-12-12 1998-06-23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5934989A (en) * 1997-02-20 1999-08-10 Denso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GB2329465A (en) * 1997-09-19 1999-03-24 Denso Corp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JPH11115468A (ja) * 1997-10-13 1999-04-27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6382518B1 (en) * 1999-10-18 2002-05-07 Denso Corporation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with side face opening
JP2001191782A (ja) * 2000-01-07 2001-07-17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8570A (zh) 2003-04-09
GB2380786B (en) 2003-11-26
GB0218140D0 (en) 2002-09-11
JP4671566B2 (ja) 2011-04-20
JP2003089314A (ja) 2003-03-25
GB2380786A (en) 2003-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63998B1 (en)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having positional doors and blow-switching modes
JP3858466B2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CN1186219C (zh) 车用空调器
JP4022975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319767C (zh) 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
JP3804152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300254A (zh) 车辆用空调系统
CN1966290A (zh) 汽车用空调装置
CN1839060A (zh) 机动车座椅的通风装置
CN2918130Y (zh) 回风调温轿车空调
US20080083241A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JP5383212B2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3694974B2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CN1398737A (zh) 汽车空调系统
JP4017141B2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US6920921B2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s with right steering wheel and left steering wheel
JP2002331819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5062523B2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JPH075824U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333001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1080339A (ja) 空気調和ユニット及び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S6317109A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JP2012121482A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219634936U (zh) 用于车辆的空气调节部件和车辆
JP2000355208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606

Termination date: 201509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