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7851A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7851A
CN1317851A CN00119862.9A CN00119862A CN1317851A CN 1317851 A CN1317851 A CN 1317851A CN 00119862 A CN00119862 A CN 00119862A CN 1317851 A CN1317851 A CN 1317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power supply
module
lead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198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015C (zh
Inventor
罗勃G·马丘
威廉·比尔·威克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17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78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01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1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5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containing contact members presenting a contact carrying strip, e.g. edge-like strip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ing Device With Hol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将电源从电源供应器传递到集成电路模组的低电感、低电阻电连接器,其包括以纯铜板材冲压而成并经绝缘薄膜相互隔离的接地端子、处理器电源端子及高速缓冲存储器电源端子。塑胶元件的弹臂可为相应端子提供充分法向力,使端子与相应接触片间电气连接更可靠。接地端子、处理器电源端子及高速缓冲存储器电源端子通过与电容板压力配合以与电源供应器相连接。还有若干独立信号端子将信号源与集成电路模组通过信号板相连接。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本发明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在高速、高耗能的集成电路模组及其供应电源间建立连接的低电感、低电阻电连接器。
随集成电路的高度整合,其耗电需求增加。对于最新研制的微处理器及与其一同使用的集成电路或晶片,这种需求尤其强烈,这些高速运算的晶片需要消耗比以前更多的电能。
微处理器及与其一起使用的集成电路元件(例如,高速缓冲存储器),一般都安装于板体或模组上,这样的集成电路模组插入主机板上的电连接器内,该电连接器具有供电端子以将电源的电能传递至集成电路模组。
但是,目前的微处理器被设计成必须耗用大量的电能且工作在低电压的条件下(如3.1伏特),这就意味着供应集成电路的电流量将达到极高的水平。据预测,未来的微处理器将工作于低至1伏特的电压从而使工作电流上升至80安培。因此,有必要在电源与集成电路模组间建立低电阻、低电感的电力传输路径。
由于现有连接器的电源端子通常截面积很小,其相对较大的电阻将引起电感效应、电阻消耗及引起焦耳热而导致产生影响非常大的温升。因此应用于供电设备的改良电源端子需要满足高电流、低电感、低温升的条件。
另外,现有电连接器中,电源端子通常以诸如C194及C495(应用标准编号系统规定)之类的铜合金制成。这些铜合金是在金属铜内加入如锡、铍及镍等元素而形成,使合金具有更好的强度和弹性。然而,这些合金仅具有纯铜10%至30%的电导率,当需要大电流容量时,低电感及低温升则依赖于低电阻,这些铜合金材料便不再适合。因此,必须选用高电导率材料(如纯铜)做电源端子以优化电气性能,从而克服现有电源端子的缺点。不过,因为纯铜的强度相对较弱,有必要采用一种新颖的结构,提供给纯铜电源端子使端子与集成电路模组间建立可靠连接的足够的法向接触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的一些端子具有高电导率、低电感、低电阻的特性,使电传输效率高,且这种端子能与对应接触片相产生足够的法向接触力,使电气接触稳定。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连接器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第三端子(本案实施例中,分别指接地端子、处理器电源端子及高速缓冲存储器电源端子)用高电导率的纯铜板材冲压而成,并以绝缘薄膜相互间隔,每一端子均设有至少一用于对接的弹臂。该电连接器还设有若干塑胶元件,其中部分塑胶元件上设有与端子的弹臂配合的弹臂,为相应端子弹臂提供充分法向力,以保证与集成电路模组的相应接触片间的电气连接。本发明电连接器还包括电容板,该电容板通过对准销与对准孔间的配合,与接地端子、处理器电源端子及高速缓冲存储器电源端子以压力配合相连接,并同时与电源供应器相连接。电连接器内还设有有若干独立信号端子,用于建立信号源与集成电路模组间的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电源端子与集成电路模组的相应接触片间有足够的法向接触力,其电气连接相当可靠,而且电源从电源供应器传递到集成电路模组的电阻和电感非常低,电源端子传输效率高,同时本发明电连接器的信号端子也可以传递信号,使电连接器功能更加全面。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与电容板及信号板相连接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间隔有绝缘膜的接地端子、处理器电源端子及高速缓冲存储器电源端子的组装立体图。
图3是沿图2所示A-A线的剖视图,其显示接地端子、处理器电源端子及高速缓冲存储器电源端子的相互位置关系。
图4是本发明的底部塑胶元件的立体图。
图5是底部塑胶元件与接地端子组成的下组件的立体图。
图6是电容板安装于图5所示下组件上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中部塑胶元件的立体图。
图8是中部塑胶元件、高速缓冲存储器电源端子及处理器电源端子组成的中组件的立体图。
图9是图8所示组件的仰视图。
图10是图5所示下组件及图8所示中组件与电容板的组合图,其间夹有绝缘膜。
图11是本发明的顶部塑胶元件的立体图。
图12是顶部塑胶元件容置有信号端子且与信号板端接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组合图。
图14是沿图1所示B-B线的剖视图,其显示各塑胶元件、端子及配合的信号板与电容板间的配合及相互位置关系。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用于从电源供应器(未图示)及信号源(未图示)将电源及信号传递至集成电路模组(未图示),其包括安装在一起的底部、中部及顶部塑胶元件21、22及23。若干端子,包括接地端子31、处理器电源端子32、高速缓冲存储器电源端子33及若干独立信号端子34(图示仅画出一个),其分别与相应塑胶元件21、22及23相配合。电容板4的前端置于底部塑胶元件21及中部塑胶元件22之间,其后端延伸出相当长度以与电源供应器的电源线及接地线相连接。信号板5(例如,一个软性印刷电路板)的前、后端分别与信号端子34及通过信号连接器(未图示)与信号源相连接。绝缘本体6设有一插槽60,以将塑胶元件21、22及23与端子31、32、33及34借助于卡持机构可分离地收容于其内,其中前述卡持机构是由顶部塑胶元件2 3相对两侧的插销230及本体6上相对两侧的相应卡钩61组成。本体6收容从前开口端插入插槽60的集成电路模组,从而在端子31、32、33及34与安装有高耗能集成电路晶片(如,中央处理器)的集成电路模组间建立电气连接。这样,电源就通过本发明电连接器从电源供应器传输给高耗能集成电路晶片。
请参阅图2、图3及图5所示,每一接地端子31、处理器电源端子32及高速缓冲存储器电源端子33均是从高电导率的金属板冲压而成,因而其具有较大的导电面积以减小整体电阻。每一端子31、32、33各自包括有后端部310、320、330、主体部311、321、331及从主体部311、321、331向前延伸而出的若干弹臂312、322、332。主体部311、321、331相平行,过渡部316、326、336分别将主体部311、321、331与后端部310、320、330相互连接。
每一接地端子31及处理器电源端子32后端部310及320均是长条形,其上设有一对小尺寸对准孔313、323、一对大尺寸对准孔314、324及与小尺寸对准孔313、323隔离的缺口315、325。高速缓冲存储器电源端子33还设有一对与小尺寸对准孔313及323相同的小尺寸对准孔333。
每一端子31、32、33的弹臂312、322、332包括从主体部311、321、331延伸而出的倾斜部3120、3220、3320、水平部3121、3221、3321及位于水平部3121、3221、3321自由端的卷曲接触部3122、3222、3322。接地端子31及处理器电源端子32的倾斜部3120及3220均向与其各自倾斜过渡部31 6及326相反的方向延伸。高速缓冲存储器的每一接触部332的倾斜部3320则向与其倾斜过渡部336相同的方向延伸。端子32及33各自的接触部3222及3322的最低处的接触点处于同一平面以与集成电路模组上表面上的相应接触片接触。每一接触部3122、3222、3322的凸面曲率很小而宽度大,其可与沿集成电路模组配合边两侧布置的相应接触片相配合,从而使电源传递路径上的电阻和电感较小。
在本实施例中,端子31、32及33均是由纯铜(如C110,一种可商业利用的、最小电导率为101%IACS《International Annealed Copper Standard,国际退火铜标准》的纯铜)制成。由于采用纯铜,将使端子31、32及33的电导率比现有铜合金电源端子更好,且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因为电阻随电导率线性变化,使用纯铜还使端子31、32及33的整体电阻减小。
接地端子31及处理器电源端子32的主体部分311及321区分为几个部分。接地端子31及处理器电源端子32以一种缺口315和325位于相对两端、而大对准孔314及324相互对齐的方式排配。如图3所示,接地端子31及处理器电源端子32各自的平行部311及321由薄绝缘膜70隔开,该绝缘膜70的选定厚度正好可以减小电感效应且保持对立端子31及32的电势处于相互非常接近的物理状态。弹臂312及322以绝缘膜70为对称面对称地排列,以分别与集成电路模组相对两边的相应接地接触片及处理器电源接触片相配合。
高速缓冲存储器电源端子33的主体部331叠置于处理器电源端子31的主体部321上,而且也用选定厚度的薄绝缘膜71隔离绝缘。该薄绝缘膜71减小电感效应且保持相对端子32及33处于尽可能近的物理状态。高速缓冲存储器电源端子33正好填补于处理器电源端子32上的缺口325,而其上的对准孔333对齐接地端子31的相应对准孔313。高速缓冲存储器电源端子33及处理器电源端子32各自的后端部330及320基本处于相同平面。每一高速缓冲存储器电源端子32的弹臂332位于处理器电源端子32的相邻弹臂322之间。弹臂332向前凸出一个比弹臂312及322更大的距离,以与集成电路模组上位于处理器电源接触片前方的相应高速缓冲存储器电源接触片相配合。
图4显示本发明的底部塑胶元件21的立体图,而图5则显示由底部塑胶元件21与接地端子31组成的下组件。该底部塑胶元件21包括一长形基体211及与接地端子31的弹臂312相对应的从基体211向前延伸出的若干弹臂212。长形基体211设有可与接地端子31的相应对准孔对齐的一对小尺寸对准孔213,及可与接地端子31的相应对准孔314对齐的一对大尺寸对准孔214。基体211的一末端形成一凸起部215,以补偿接地端子31的缺口315,其高度基本等于接地端子31的后端部310的厚度。每一弹臂212设有一与接地端子31的相应卷曲接触部3122配合的放大部2120,从而使接地端子31的水平部3121依靠于弹臂212上。
图6显示电容板4安装于图5所示下组件。电容板4是叠片结构,它是由以绝缘膜45间隔的上下导电层41及42形成储存电能的实质电容器。电容板4的前配合端46靠在接地端子31的后端部310上,其上亦设有两个小尺寸对准孔43及两个大尺寸对准孔44,并分别与接地端子31及底部塑胶元件21的对准孔313、213及314、214相对齐。
图7显示本发明的中部塑胶元件22,该中部塑胶元件22包括一长形基体221及从基体221向前延伸而出的若干塑胶弹臂222。基体221上还设置有一对向下延伸的小尺寸对准销223及一对大尺寸对准销224。每一对准销224包括向下突出的下突块2240及向上突出的上突块2242。弹臂222的数目与处理器电源端子32的弹臂322的数目相对应,且每一弹臂222的自由端设有放大部2220。
请参阅图8及图9所示,中组件包括处理器电源端子32、高速缓冲存储器电源端子33及中部塑胶元件22。在组装状态,高速缓冲存储器电源端子33叠置于处理器电源端子33,且高速缓冲存储器电源端子33的后端部330设置于缺口325并在基体331及321间夹置绝缘膜71。每一高速缓冲存储器电源端子33的弹臂332以稍高的高度延伸于处理器电源端子32的相邻弹臂322间,而且其延伸长度大于弹臂322而延伸至中组件的前方。中部塑胶元件22的对准销穿过对准孔333,同时对准销224的下突块2240延伸穿过对准孔324,从而形成一个中组件。
请参阅图10所示,中组件已安装于图5所示的下组件上,电容板4的前配合端46安置于端子31、32及33的后端部之间,端子31及32的基体部311及321以绝缘膜70隔开。请同时参阅第六及图8,中部塑胶元件22的对准销223依次穿过对准孔43、313及213(未显示),同时对准销224穿过对准孔44、314及214。因此,电容板4置于下组件及中组件间而相互固定在一起,从而端子31及32的后端部310及320、330分别与电容板4的底及顶导电层42、41电气连接。
图11显示本发明的顶部塑胶元件23,该顶部塑胶元件23包括与基体211及221类似的长形基体231、设于基体231的相对两端的插销230、从基体231的左半部延伸出的若干弹臂232,及设于基体右半部的若干收容通道233。顶部塑胶元件23还在底面234对应中部塑胶元件22的上突块2242处设有一对对准孔(未图示),每一弹臂232在其自由端设有放大部2320。
图12显示本发明中由顶部塑胶元件23、若干独立金属信号端子34(仅示出一个)及信号板5组成的上组件。信号端子34以独立端子的形式容置于顶部塑胶元件23的收容通道233内。每一信号端子34设有大截面的接触部342及通过收容通道233向后延伸以与信号板5上的相应导电片相焊接的焊脚部341。接触部342适于与集成电路模组的信号接触片相配合。
如图14所示,将顶部塑胶元件34的对准孔与中部塑胶元件22的上突块2242相配合、且使弹臂232的放大部2320与弹臂332的卷曲接触部3322相配合,而将上组件最终叠置于图10所示堆置在一起的下组件及中组件上。请再参阅图1所示,堆叠在一起的上、中及下组件随后从本体6的后端插入本体6的插槽60内,并使顶部塑胶元件23的插销230与本体6的卡钩61相配合。电容板4及信号板5露出于本体6外部以分别与电源供应器及信号源相配接。另外,可以用一个屏蔽壳包围电容板4及信号板5,以提供电磁干扰/射频干扰屏蔽。同样,本体6也可以进一步包括屏蔽壳。这样便获得图13所示的本发明电连接器。
图14是沿图1所示B-B线的剖视图,其显示了端子31、32、33及34、塑胶元件21、22及23与电容板4与信号板5间的配合及相互位置关系。接地端子31及处理器电源端子32以相对绝缘膜70所在的平面大体相互对称的方式排列。高速缓冲存储器电源端子33紧靠处理器电源端子32且置于其上,但高速缓冲存储器电源端子32的后端部330与处理器电源端子32的后端部320处于同一平面。两个后端部320及330都与电容板4的顶导电层41接触,而接地端子31的后端部则与电容板4的底导电层42相接触。信号端子34及高速缓冲存储器电源端子32的弹臂322比接地端子31及处理器端子32的弹臂312及322向前延伸更长的距离。每一信号端子34的弹性接触部342的下接触点(未标号)也与端子33及32的接触部3322及3222片处于相同平面。
当集成电路模组的配接边缘从本体6的前端插入插槽60时,端子34、33、32及31的弹性接触部342、3322、3222及3122将产生变形并分别与集成电路模组上表面的相应信号接触片、高速缓冲存储器电源接触与处理器电源接触片及集成电路模组下表面的接地接触片相连接。这种处理方式,使在接触部3122、3222、3322与相应接触片间建立可靠电气连接的必要法向力由底部、中部及顶部塑胶元件21、22及23的弹臂212、222及232分别提供。在实施例中,可用玻璃纤维加强弹臂212、222及232的强度。本发明电连接器有一个独特的特征,例如,法向力大小不受用纯铜板冲压而成的载流端子31、32及33的限制。另外,由弹臂212、222及2 32提供的足够大的法向接触力使端子31、32及33的接触部3122、3222及3322与集成电路模组上的相应接触片间大面积地接触得到保证。另外,弹臂312、322及332的排配允许集成电路模组的厚度不均或弯曲。金属信号端子34与端子31、32及33的弹臂312、322及332不同,其可单独提供大截面接触部342所需的法向接触力。
本发明另一个独特的特征是在电源供应器与集成电路模组间通过本电连接器提供的一个低电阻、低电感的电流通道。该特征是这样实现的,从高电导率纯铜板冲压出表面积大的端子31、32及33,且用薄绝缘膜70及71间隔于平行排列的端子31、32及33之间。该最小化的电阻减小了焦耳热,从而最小化温升并最大化连接器的载流容量。电阻损失(例如,接触电压损失)也被最小化。通过这种排配,本发明电连接器基本形成一个具有端子的电容器,使电连接器适于高电流或电力分配应用。
本发明第三个特征是电容板与接地端子31、处理器电源端子32及高速缓冲存储器电源端子33通过压力配合相连接,这是一种比现有焊接方式更省时和方便的方式。
虽然本发明电连接器结合使用了四种端子31、32、33及34,但也可理解为该电连接器只包括两种端子,例如,端子31及32(该两种端子也可以称为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从而塑胶元件22上将成型用于与底部塑胶元件21上所设置的对准孔配合的对准销。

Claims (32)

1.一种电连接器,可用于将电力从电源供应器传送至沿配接边缘相对两面设有接触片的集成电路模组,至少包括有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其中第一端子具有与电源供应器的接地线相连接的第一后端部,及与模组一面的相应接地接触片相配合的第一前端部;与第一端子绝缘的第二端子具有与电源供应器的电源线相连接的第二后端部,及与模组另一面的相应电源接触片相配合的第二前端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设有为上述端子的第一及第二前端部提供充分法向力的装置,从而确保模组的配接边缘插入第一与第二端子间时,在模组相应接触片与端子间建立可靠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端子是由纯铜板材冲压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充分法向力的装置包括位于第一端子下面的第一塑胶元件及位于第二端子上面的第二塑胶元件,前述第一及第二塑胶元件各自与第一及第二端子的第一及第二前端部相配合并提供充分法向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端子的前端部包括若干接触部,每一第一及第二塑胶元件包括有分别与第一及第二端子的接触部对应地配合的若干弹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及第二端子的每一接触部具有与模组的相应接触片相配合的卷曲接触部,而每一第一及第二塑胶元件的弹臂具有与第一及第二端子相应接触部相配合的放大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还包括有用于收容第一、第二端子及该提供法向力装置的绝缘本体,该本体设有插槽,用于收容与第一及第二端子的前端部相配合的模组的配接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还包括绝缘地叠在第二端子上的第三端子,该第三端子具有与电源供应器的第二电源线相连接的第三后端部及与模组的相应第二电源接触片相配合的第三前末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三端子是由纯铜板材冲压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二端子的第二后端部设有一缺口,而前述第三端子的第三后端部正好填充入该缺口且与第二端子的第二后端部相平齐,而第三前端部处于第二端子的第二前端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还包括为第三端子的第三前端部提供充分法向力,以确保与模组的相应第二电源接触片可靠地电气连接的辅助构件。
11.一种将电源从电源供应器传送至沿配接边缘相对两面设有接触片的集成电路模组的电连接器,其绝缘本体设有收容模组的配接边缘的插槽,本体内收容有第一、第二端子,每一端子具有与电源供应器连接的后端部、前端部、及前后端部间的相互平行的基体,前述前端部被安排与模组两侧的相应接触片相配合;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端子以高电导率材料制成,且有绝缘膜将端子的基体相互隔离,从而与端子形成实质电容器并改善从电源供应器到模组的电源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及第二端子的绝缘膜的厚度及宽度选择可改变电流从电源供应器传到模组时的电阻损失及电感效应。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端子是由纯铜板材冲压而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 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内收容有为第一及第二端子提供充分法向力的装置,而确保在模组相应接触片与端子间建立可靠电气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充分法向力的装置包括位于第一端子下面的第一塑胶元件及位于第二端子上面的第二塑胶元件,前述第一及第二塑胶元件各自与第一及第二端子的第一及第二前端部相配合并提供充分法向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分别是与模组上相对的接地及电源接触片分别相配合的接地端子及电源端子。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端子的前端部包括若干伸入本体插槽的接触臂。
18.一种将电能从电源供应器传送至沿配接边缘相对两面设有接触片的集成电路模组的装置,其包括电源供应器、具有连接到电源供应器的后端部及设有对准装置的前端部的电容板,以及将电容板与模组相连接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有相互绝缘的第一、第二端子,该第一、第二端子各自包括有第一、第二前端部及第一、第二后端部,前述第一及第二前端部被用于与模组上相对设置的相应接触片相配合接触,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及第二后端部设有相互对齐的对准孔;第一端子下面设有第一塑胶元件,其具有抵靠于第一端子的第一后端部上的第一后接触部,该第一后接触部设有与第一端子的相应对准孔对齐的对准孔;且第二端子上面设有第二塑胶元件,其具有抵靠于第二端子的第二后端部上的第二后接触部,该第二后接触部设有与第二端子的对准孔相对应且向下延伸的对准销;前述电容板的前端部置于第一及第二端子的后端部间,第二塑胶元件的对准销顺序穿过第二端子的对准孔、电容板、第一端子及第一塑胶元件以形成整体层叠组合,从而使电容板电气连接至第一及第二端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端子是由纯铜板材冲压而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容板是由上、下导电层及设于该二导电层间的绝缘膜所组成的叠片结构。
21.一种将电能从电源供应器传送至沿配接边缘相对两面设有接触片的集成电路模组的装置,其包括具有相对的前、后端部的电容板、与电容板后端部相连接的电源供应器及与电容板的前端部相连接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设有收容模组的配接边缘的插槽;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内收容有以高电导率材料制成且相互绝缘的第一、第二端子,每一端子具有后端部、前端部及位于后端部与前端部之间的基体部,其中前端部被用于与插入本体的插槽内的模组上相对设置的相应接触片相配合以建立相互电气连接;模组由电源供应器通过电连接器供电,并使从电源供应器到模组电力传输的电阻损失及电感效应最小化。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端子的基体是相互平行设置且经绝缘膜隔离。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缘膜厚度及前述第一及第二端子的宽度选择可改变电感效应及电阻损失。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容板是由上、下导电层及设于该二导电层间的绝缘膜所组成的叠片结构。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端子是由纯铜板材冲压而成。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收容于本体内、可为端子的第一及第二前端部提供充分法向力,以确保与模组的相应接触片的可靠电气连接的装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充分法向力的装置包括位于第一端子下面的第一塑胶元件及位于第二端子上面的第二塑胶元件,该第一及第二塑胶元件各自与第一及第二端子的第一及第二前端部相配合,从而为其提供充分的法向力。
28.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具有第一基体,自该第一基体向前延伸出若干间隔开的第一弹臂;第二端子具有间隔叠置于第一基体上且侧向尺寸比第一基体小的第二基体,自第二基体向前延伸出若干间隔开的第二弹臂;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二弹臂及部分前述第一弹臂在前述侧向交替排列,若干第一加强弹臂间隔延伸于第一基体下,而且各自配合地支撑于第一弹臂上;以及若干第二加强弹臂间隔延伸于第二基体上,而且各自配合地支撑于第二弹臂上。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弹臂及第二弹臂的接触点相互共面。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端子包括有第一端部,第二端子包括有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相互共面。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基体及第二基体间夹有绝缘薄膜。
32.一种电连接器,其绝缘本体收容有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金属弹臂的端子,该端子具有高导电气能从而具有低电感及低电阻,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塑胶弹臂相应地支撑于金属弹臂一边,将金属弹臂向另一边的配接导电体上压触并抵靠于其上。
CNB001198629A 2000-04-13 2000-09-01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001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549,155 US6290514B1 (en) 2000-04-13 2000-04-13 Low-inductance low-resistanc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09/549,155 2000-04-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7851A true CN1317851A (zh) 2001-10-17
CN1140015C CN1140015C (zh) 2004-02-25

Family

ID=2419188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1986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0015C (zh) 2000-04-13 2000-09-01 电连接器
CN00249048.XU Expired - Lifetime CN2459776Y (zh) 2000-04-13 2000-09-01 电连接器
CN0122557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88184Y (zh) 2000-04-13 2001-05-21 电连接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249048.XU Expired - Lifetime CN2459776Y (zh) 2000-04-13 2000-09-01 电连接器
CN0122557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88184Y (zh) 2000-04-13 2001-05-21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290514B1 (zh)
CN (3) CN1140015C (zh)
TW (1) TW48425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9523C (zh) * 2002-08-30 2008-05-21 Fci公司 带有芯接触组件的电连接器
CN101877347B (zh) * 2009-04-28 2012-08-29 海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防电磁干扰的可挠性薄型图像感测模块及电路板模块
CN108987968A (zh) * 2017-12-28 2018-12-1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50537B2 (en) * 2001-10-31 2003-11-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Low profile DC distribution module for a power supply unit
US6482016B1 (en) * 2001-12-26 2002-11-19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Power connector
TW566731U (en) * 2002-05-17 2003-12-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ower connector
US6648657B1 (en) * 2002-06-10 2003-11-18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round buses
US6666695B1 (en) 2002-09-11 2003-12-23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having power contacts
US7358446B2 (en) * 2003-10-14 2008-04-1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US7187556B2 (en) * 2003-10-14 2007-03-0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US7074051B2 (en) * 2004-02-17 2006-07-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ically interconnecting boards
KR101244954B1 (ko) * 2007-01-30 2013-03-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USD664096S1 (en) 2009-01-16 2012-07-24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Vertical electrical connector
USD610548S1 (en) 2009-01-16 2010-02-23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Right-ang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D606497S1 (en) 2009-01-16 2009-12-22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Vertical electrical connector
DE102009001654A1 (de) * 2009-03-19 2010-09-30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Netzanschlussleitung und Elektrogerät
CN102176577B (zh) * 2011-02-24 2013-04-24 颜裕峰 连接器盖板的结构
US8727796B2 (en) * 2011-08-12 2014-05-20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Power connector
US9871310B2 (en) * 2015-12-09 2018-01-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ow resistance, low-inductance power connectors
US10833436B2 (en) 2017-12-24 2020-11-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rdigitated power connector
TWI633310B (zh) * 2018-02-22 2018-08-21 致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夾式探針組件
CN111736077A (zh) * 2019-03-25 2020-10-02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夹式测试装置
JP7435048B2 (ja) * 2019-05-10 2024-02-2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接続装置および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11838A1 (de) * 1987-04-10 1988-10-27 Baxter Travenol Lab Elektrische verbinderanordnung und steckeranordnung dafuer
US5160275A (en) * 1990-09-06 1992-11-03 Hirose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ircuit boards
US5295843A (en) * 1993-01-19 1994-03-22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power and signal contacts
US6024587A (en) * 1997-06-26 2000-02-15 Garth; Emory C. High speed circuit interconnection apparatu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9523C (zh) * 2002-08-30 2008-05-21 Fci公司 带有芯接触组件的电连接器
CN101877347B (zh) * 2009-04-28 2012-08-29 海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防电磁干扰的可挠性薄型图像感测模块及电路板模块
CN108987968A (zh) * 2017-12-28 2018-12-1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CN108987968B (zh) * 2017-12-28 2020-06-26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15C (zh) 2004-02-25
TW484253B (en) 2002-04-21
US6290514B1 (en) 2001-09-18
CN2459776Y (zh) 2001-11-14
CN2488184Y (zh) 2002-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015C (zh) 电连接器
CA1288139C (en)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
CN101364679B (zh) 电连接组件
US6716057B1 (en) Cable end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shielding means
EP2102947B1 (en) Communication jack having layered plug interface contacts
CN113316871B (zh) 用于大功率应用的电路板
CN1052138C (zh) 具副面输入/输出焊盘的印刷电路卡
CN1305245A (zh) 具有短路特性的高速插座
CA1235196A (en) Electrical jumper
CN1238575A (zh) 电插接件中的串扰校正
US4993971A (en) EMI resistant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348727B1 (en) High current semiconductor device package with plastic housing and conductive tab
CN100338982C (zh) 增大载流能力而产生较高ic供电传输的插座和组件供电/接地杆装置
EP1479274A2 (en) Laminated socket contacts
WO2008026938A2 (en) A connector, a connector assembly and an edge connector
CN2572578Y (zh) 卡缘连接器
US7896669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CN117121305A (zh) 用于高功率计算系统的电连接器
CN2554824Y (zh) 电连接器
CN2548290Y (zh) 卡缘连接器
US2008010552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409627Y (zh) 电子卡连接装置
CN100384021C (zh) 电互连装置
CN200959393Y (zh) 电连接器
CN2862396Y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R01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According to article 9 of the patent law and article 13 of the detailed rul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tent law: 119862.9 of the invention patents in this issue as a notice of authoriz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corresponding to the 00249048.X utility model patent to be given up, and in the 20 volume of the 08 issue of the new type of communique on the patent right to abandon the announcement.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225

Termination date: 2009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