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36077A - 夹式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夹式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36077A
CN111736077A CN201910226631.8A CN201910226631A CN111736077A CN 111736077 A CN111736077 A CN 111736077A CN 201910226631 A CN201910226631 A CN 201910226631A CN 111736077 A CN111736077 A CN 111736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base wall
clip
testing device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2663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旭昌
许国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 Mao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Chroma ATE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 Mao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 Mao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 Mao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2663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360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36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60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 G01R1/0408Test fixtures or contact fields; Connectors or connecting adaptors; Test clips; Test sockets
    • G01R1/0416Connectors, termin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夹式测试装置,包含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转轴件以及导电件。第一夹持件具有第一基壁与第一枢接部。第二夹持件具有第二基壁与第二枢接部。转轴件可拆卸地枢设于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导电件设置于第一夹持件且位于第一基壁与第二基壁之间,导电件包含本体部、多个第一弯折部以及多个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自本体部延伸而出,且多个第一弯折部其中的一远离本体部的一端具有第一刮除结构。第二弯折部自本体部延伸而出,多个第二弯折部其中的一远离本体部的一端具有第二刮除结构,且第二刮除结构面向第一刮除结构。

Description

夹式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夹式测试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刮除结构的夹式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交通工具的发展,提供人们不需使用石化燃料,利用纯电能就能长途移动的选择。为了增加电动交通工具的行驶距离,往往需要搭配设置更多、更高容量的电池,然而如何确保这些电池稳定且安全可靠,目前已成为重要的问题,也突显检测电池质量的重要性。
目前于检测电池质量时,可能替电池进行充电、放电测试,从而能够准确测得电池的电压、电流特性,是评估电池质量的重要关键。但是,由于电池制造完成时,为了避免电极氧化或毁损,会于电极表面覆盖一层保护膜,若无法有效的刮除保护膜,将不能使测试接头直接接触电池的电极,导致无法准确测得电池的电压、电流特性。一般来说,业界常用的软包电池容易有皱折,在机械或人工去除电极的保护膜时,常常受到皱折干扰。此时,不仅会减损电池的检测效率,也容易使电池产生破损。因此业界需要一种于检测电池时,能直接刮除保护膜,暴露出电池电极的测试装置,且所述测试装置也要能减少因为皱折产生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夹式测试装置,于夹住电池电极时,除了利用导电件上的刮除结构刮除电极的保护膜,更可利用导电件直接检测电池的电压、电流特性,以提升检测效率与准确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夹式测试装置,包含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转轴件以及导电件。第一夹持件具有第一基壁与第一枢接部。第二夹持件具有第二基壁与第二枢接部。转轴件可拆卸地枢设于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导电件设置于第一夹持件且位于第一基壁与第二基壁之间,导电件包含本体部、多个第一弯折部以及多个第二弯折部。本体部设置于第一基壁。所述多个第一弯折部自本体部延伸而出,且所述多个第一弯折部其中的一远离本体部的一端具有第一刮除结构。所述多个第二弯折部自本体部延伸而出,所述多个第二弯折部其中的一远离本体部的一端具有第二刮除结构,且第二刮除结构面向第一刮除结构。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弯折部与所述多个第二弯折部可以皆朝向本体部的上侧面弯折。以及,所述多个第一弯折部可以朝向转轴件弯折。此外,两个相邻的第一弯折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隔,且两个相邻的第一刮除结构不接触。第一间隔的宽度可以小于所述多个第一弯折部其中之一的宽度。两个相邻的第二弯折部之间可以具有第二间隔,且第一间隔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二间隔的宽度。另外,第一弯折部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二弯折部的宽度。
于一实施例中,夹式测试装置可以具有金属板件,金属板件设置于第一夹持件且位于第一基壁与导电件之间,且金属板件接触导电件。以及,第一夹持件更可以具有第一保护部,第一保护部设置于第一基壁且朝向第二夹持件,第一保护部用以挡止第二夹持件。此外,第二夹持件也可以具有第二保护部,第二保护部设置于第二基壁且朝向第一夹持件,第二保护部用以挡止第一夹持件。另外,导电件可以为金属材质,且本体部、所述多个第一弯折部与所述多个第二弯折部为一体成型。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夹式测试装置,导电件上可以具有对称且有弹性的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分别具有刮除结构。当夹式测试装置对待测对象(如电池)执行电性测试时,可以在夹住电池电极时,导电件上的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可以刮除电池电极的保护膜层,从而可利用导电件直接检测电池。另外,多个第一弯折部与多个第二弯折部由于各自具有弹性,可以适应不平整的电池电极,减少因为皱折产生的测试干扰。
有关本发明的其它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夹式测试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夹持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夹持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导电件的上视示意图;
图5是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导电件、测量件与金属板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局部的夹式测试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绘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的夹式测试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夹式测试装置 10第一夹持件
100第一基壁 12第二夹持件
102a、102b第一枢接部
104a、104b第一保护部
120第二基壁 126调整件
122a、122b第二枢接部
124a、124b第二保护部
14转轴件 16导电件
16a上侧面 160本体部
162第一弯折部 162a第一刮除结构
164第二弯折部 164a第二刮除结构
166金属板件 18测量件
180测量件的本体部 182第三弯折部
184第四弯折部 186金属板件
16’导电件 162’第一弯折部
164’第二弯折部 18’测量件
182’第三弯折部 184’第四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是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夹式测试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夹式测试装置1包含第一夹持件10、第二夹持件12、转轴件14、导电件16以及测量件18。导电件16位于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之间,且位置上较靠近第一夹持件10,转轴件14用来将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枢接在一起,使得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可以以转轴件14为轴转动。于所属技术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应可明白,第一夹持件10、第二夹持件12以及转轴件14可以共同组成一个夹子,从而当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于一端受力时,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的另一端可以彼此靠近以夹取待测对象。本实施例不限制夹式测试装置1用来夹持何种待测对象,只要待测对象需要进行电性测试,即属夹式测试装置1适于夹持的待测对象,举例来说所述待测对象可以是电池,夹式测试装置1可夹持电池的电极,以对电池进行电性测试。
此外,本实施例不限制待测对象的外观形状,举例来说图1绘示的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是可夹持待测物件上片状、板状、圆柱状或其他形状的部分。于一个例子中,当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于一端受力时,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用于夹持待测对象的一端,外观上可设计成尽量密合或略小于欲夹持部分的厚度,即有稳定夹住待测对象的效果。当然,本实施利亦不限制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的外观形状,例如可以用图1绘示的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夹持待测对象中片状或板状的部分,也可以调整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的外观形状,使其略为弯曲,从而更适于夹持待测对象中圆柱状的部分。以下为了方便说明,以待测对象是电池,夹持其片状电极为示范,然而本实施不加以限制。
由于图1绘示夹式测试装置1组装起来的状态,部分组件不容易从图1看到,在此将夹式测试装置1拆解开来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图2是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夹持件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夹持件10具有第一基壁100与第一枢接部102a与102b。本实施例不限制第一基壁100的形状与外观,只要是第一夹持件10的底面结构,即符合本实施例第一基壁100的范畴。第一枢接部102a与102b连接第一基壁100,第一枢接部102a与102b可以具有通孔,使得转轴件14穿设其中且能够适度转动。实务上,虽然图式绘示两个第一枢接部102a与102b,但只要第一枢接部能够枢接转轴件14,即符合本发明的精神,因此也可以只有一个第一枢接部或有更多个第一枢接部,本实施例并不限制第一枢接部的数量。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示范转轴件14穿设于第一枢接部102a与102b中,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也可以替换第一夹持件10和转轴件14之间枢接的手段,本实施例不加以限制。
于一个例子中,第一基壁100上有第一保护部104a与104b。所述第一保护部104a与104b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侧的第一基壁100上。举例来说,第一保护部104a可以与第一枢接部102a同一侧,而第一保护部104b可以与第一枢接部102b同一侧。实务上,由于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会彼此靠近以夹取待测对象,第一保护部104a与104b的功能在于防止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过度挤压待测物件。换句话说,第一保护部104a与104b会凸出于第一基壁100,并且可以比第一基壁100上其他区域更先接触到第二夹持件12。从而,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以通过设计第一保护部104a与104b的高度,决定挤压待测对象的程度。以实际的例子来说,如果待测对象是电池的电极,第一保护部104a与104b可以凸出于第一基壁100约1cm以内,较佳的可以是1mm、3mm、5mm或7mm,本实施例在此不加以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3,图3是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夹持件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二夹持件12具有第二基壁120与第二枢接部122a与122b。同样的,本实施例不限制第二基壁120的形状与外观,只要是第二夹持件12的底面结构,即符合本实施例第二基壁120的范畴。第二枢接部122a与122b连接第二基壁120,第二枢接部122a与122b可以具有通孔,实务上转轴件14可以同时穿设图2中绘示的第一枢接部102a与102b以及第二枢接部122a与122b,使得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通过转轴件14枢接在一起,而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能以转轴件14为轴转动。实务上,第一夹持件10的两个第一枢接部102a与102b之间的距离,可以略大于第二夹持件12的两个第二枢接部122a与122b之间的距离,从而第一夹持件10的两个第一枢接部102a与102b可以恰好在第二夹持件12的两个第二枢接部122a与122b外侧。转轴件14具有长杆同时穿过第一枢接部102a与102b与第二枢接部122a与122b上的通孔,并且具有夹片固定在第一枢接部102a与102b的外侧,使得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可通过转轴件14枢接在一起。
于一个例子中,第二基壁120上可以具有第二保护部124a与124b。所述第二保护部124a与124b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侧的第二基壁120上。举例来说,第二保护部124a可以与第二枢接部122a同一侧,而第二保护部124b可以与第二枢接部122b同一侧。与第一保护部104a与104b相似的是,第二保护部124a与124b的功能也是防止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过度挤压待测物件。换句话说,第二保护部124a与124b会凸出于第二基壁120,并且可以比第二基壁120上其他区域更先接触到第一夹持件10。
此外,第二夹持件12也可以包含调整件126,调整件126是设置于第二基壁120朝向第一夹持件10的一侧。调整件126可以是由非导电材料制成,用于调整第二夹持件12的厚度。实务上,调整件126可以看成是第二基壁120的一部分或第二基壁120的延伸结构。于一个例子中,调整件126是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基壁120,当待测对象较薄,可以将调整件126装设于第二基壁120,让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更容易挟持待测对象。反之,当待测对象较厚,可以将调整件126从第二基壁120拆卸下来,以适应待测对象的厚度。
另外,第一基壁100上可以有第一保护部104a与104b,且同时第二基壁120上可以有第二保护部124a与124b。第一保护部104a与104b的设置位置,恰好可以对应第二保护部124a与124b的设置位置。换句话说,当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靠近以挟持待测对象时,第一保护部104a可以触碰到第二保护部124a,且第一保护部104b可以触碰到第二保护部124b。从而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以通过设计第一保护部104a与104b以及第二保护部124a与124b的高度,决定挤压待测对象的程度。当然,实务上第一保护部104a与104b以及第二保护部124a与124b并不是必要的组件,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明白,纵使没有第一保护部104a与104b以及第二保护部124a与124b,夹式测试装置1也能够正常运作。于一些例子中,夹式测试装置1也可以仅第一基壁100上有第一保护部104a与104b,或者仅第二基壁120上有第二保护部124a与124b,本实施例在此不加以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虽本实施例示范了第一枢接部102a与102b在第一基壁100大致上接近中段的位置,也就是第一枢接部102a与102b大致在第一夹持件10中间两侧,以及第二枢接部122a与122b在第二基壁120大致上接近中段的位置,也就是第二枢接部122a与122b大致在第二夹持件12中间两侧,但本实施例不以此为限。于一个例子中,第一枢接部102a与102b以及第二枢接部122a与122b可在第一基壁100与第二基壁120的同一端。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明白,第一枢接部102a与102b以及第二枢接部122a与122b的位置,与如何驱动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的方式有关。举例来说,驱动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的方式为按压或推挤第一基壁100与第二基壁120的一端,使第一基壁100与第二基壁120的另一端打开或闭合,则第一枢接部102a与102b以及第二枢接部122a与122b可如本实施例所示范,分别在第一基壁100与第二基壁120大致上接近中间的位置。
另外,由于夹式测试装置1是用于待测对象进行电性测试,因此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可使用绝缘材料制成,例如塑料,避免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干扰电性测试结果。此时,第一夹持件10的第一基壁100与第一枢接部102a与102b可为一体成型,同样的第二夹持件12的第二基壁120与第二枢接部122a与122b也可为一体成型。
接着,请一并参阅图1、图4与图5,图4是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导电件的上视示意图,图5是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导电件、测量件与金属板件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导电件16设置于第一夹持件10且位于第一基壁100与第二基壁120之间,导电件16包含本体部160、多个第一弯折部162以及多个第二弯折部164。本体部160设置于第一夹持件10的第一基壁100上,且多个第一弯折部162自本体部160延伸而出。于一个例子中,本体部160、多个第一弯折部162以及多个第二弯折部164可以由同样一块金属材料制作而成,例如利用冲压技术于金属材料上切割出多个第一弯折部162以及多个第二弯折部164的形状,再将多个第一弯折部162以及多个第二弯折部164向同一面弯折起来,即可以形成本实施例所述本体部160、多个第一弯折部162以及多个第二弯折部164的形状。
于一个例子中,第一弯折部162是指延伸自本体部160的一侧边,且向本体部160的上侧面16a弯折的部分,而第二弯折部164是指位于本体部160的上侧面16a范围之内,且延伸向本体部160的上侧面16a的部分。换句话说,第一弯折部162的一端是连接在本体部160的,且第一弯折部162的另一端(远离本体部160的一端)悬空地位于本体部160的上侧面16a上方。同样的,第二弯折部164的一端是连接在本体部160的,且第二弯折部164的另一端(远离本体部160的一端)悬空地位于本体部160的上侧面16a上方。此外,第一弯折部162远离本体部160的一端具有第一刮除结构162a,第二弯折部164远离本体部160的一端具有第二刮除结构164a。
以待测物件是电池来说,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可以夹持电池的电极以进行电性测试,然而电池出厂时,为了防止电池氧化或损坏,往往会贴上绝缘材质的膜层作为保护。实务上,当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欲夹持电池的电极时,导电件16上的第一弯折部162与第二弯折部164均会先接触与抵靠待测的电极。由于导电件16的一个功能是用来提供电压、电流给待测对象,因此导电件16可以是金属、可导电材质。易言之,导电件16本身材质即带有弹性,特别是第一弯折部162与第二弯折部164的结构略具弹性,随着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互相靠近,第一弯折部162与第二弯折部164会因为外力挤压,逐渐被待测的电极压向本体部160。由于第一弯折部162与第二弯折部164远离本体部160的一端分别具有第一刮除结构162a与第二刮除结构164a,在第一弯折部162与第二弯折部164被电极压向本体部160的同时,第一刮除结构162a与第二刮除结构164a也会抵住电池的电极,并且随着第一弯折部162与第二弯折部164的移动而在电极的表面上摩擦。从而,本实施例的夹式测试装置1能通过第一刮除结构162a与第二刮除结构164a分别摩擦电极,达到刮除电极上保护膜层的效果。
本实施例不限制第一刮除结构162a与第二刮除结构164a的排列方式、数量、形状或尺寸,例如第一刮除结构162a与第二刮除结构164a可以是数组状排列或有排列成特定图案,从导电件16上侧面16a看,第一刮除结构162a与第二刮除结构164a可以是三角形、梯形、矩形或其他形状,只要能够刮除电极上的保护膜层,即属本实施例第一刮除结构162a与第二刮除结构164a的范畴。
此外,相邻的第一弯折部162之间可以具有缝隙,例如具有第一间隔,第一间隔的功能在于保留多个第一弯折部162各自的弹性,并使得两个相邻的第一刮除结构162a不接触。以实际的例子来说,如果待测对象并不平整,例如是软包电池的电极产生皱折时,可以看成一部分区域的待测对象较厚,一部分区域的待测对象较薄。在待测对象较厚的区域来说,对应位置上的第一弯折部162被压向本体部160的程度较多,可以看成形变较大。在待测对象较薄的区域来说,对应位置上的第一弯折部162被压向本体部160的程度较少,可以看成形变较小。由于相邻的第一弯折部162之间具有第一间隔,使得不同的第一弯折部162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形变,从而多个第一弯折部162可以更符合待测对象的形状。同样的,相邻的第二弯折部164之间也可以具有缝隙,例如具有第二间隔,第二间隔的功能同样也是在于保留多个第二弯折部164各自的弹性。易言之,由于相邻的第二弯折部164之间具有第二间隔,使得不同的第二弯折部164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形变,从而多个第二弯折部164可以更符合待测对象的形状。
另外,第一间隔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一弯折部162的宽度,第二间隔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二弯折部164的宽度。本实施例在此不限制第一间隔的宽度、第一弯折部162的宽度、第二间隔的宽度与第二弯折部164的宽度。然而实务上,因为第一弯折部162与第二弯折部164可能被设计用来传输大电流,第一弯折部162与第二弯折部164的宽度不宜过小,以避免第一弯折部162与第二弯折部164产生明显的电阻效应。于一个例子中,第一间隔的宽度最好不大于第一弯折部162的宽度,第二间隔的宽度最好不大于第二弯折部164的宽度。实务上,为了保持本体部160的结构强度,以及保持本体部160传输大电流的能力,第二间隔的宽度应会大于第一间隔的宽度。在本体部160、多个第一弯折部162以及多个第二弯折部164是一体成型的情况下,第一弯折部162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二弯折部164的宽度。
于图4绘示的例子中,第一弯折部162和第二弯折部164可以有一对一的关系,即一个第一弯折部162会和一个第二弯折部164搭配成一群组。实务上,第一弯折部162和第二弯折部164虽然都是向本体部160的上侧面16a弯折,但第一弯折部162和第二弯折部164的弯折方向恰好相反。例如,第一弯折部162朝向第二弯折部164弯折,第二弯折部164朝向第一弯折部162弯折。或者,第一弯折部162朝向转轴件14弯折,第二弯折部164朝向反方向弯折。从而,如图4所示,第一刮除结构162a会面向第二刮除结构164a。
如前所述,在第一弯折部162与第二弯折部164被电极压向本体部160的同时,第一刮除结构162a与第二刮除结构164a抵住电池的电极。由于第一弯折部162和第二弯折部164的弯折方向不同,恰好使第一弯折部162和第二弯折部164给予电极的推力方向相反而大致达平衡状态,从而不会明显推动电极。于一个例子中,仅第一刮除结构162a与第二刮除结构164a因第一弯折部162和第二弯折部164的形变在电极的表面上摩擦,达到刮除电极上保护膜层的效果。当然,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纵使第一弯折部162和第二弯折部164不是一对一的关系,或是第一弯折部162和第二弯折部164的弯折方向相同而给予电极的推力方向相同,也不影响本实施例刮除电极上保护膜层的目的。
由于导电件16可提供电压、电流给待测对象,虽然本实施例不限制导电件16的厚度,但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若将导电件16制造得太薄,有可能导致电阻值较高。此时,可以在导电件16与第一基壁100中间设置一个金属板件166。请参阅图5,导电件16是与金属板件166紧密贴合,于进行电性测试时,不只可以利用导电件16传输电流,金属板件166更可以提供另一条电流路径,从而有助于执行电性测试。如前所述,金属板件166并不是必要组件,其原因在于如果电性测试不需要使用大电流,或者导电件16有足够厚度,则导电件16可以直接固定在第一基壁100上。反之,如果电性测试需要使用大电流,或者导电件16太薄,则导电件16才需要和金属板件166一起被固定在第一基壁100上。但是,不论是哪种情况,均应符合导电件16设置于第一夹持件10且位于第一基壁100与第二基壁120之间的描述。
本实施例不限制金属板件166的形状或尺寸,只要能放置在导电件16与第一基壁100之间,且能提供从外部的检测机台到电池电极的电流路径,即属本实施例金属板件166的范畴。另一方面,夹式测试装置1可以更具有测量件18,如图5所示,测量件18的外观形状可以类似导电件16,也是位于第一基壁100与第二基壁120之间,然而测量件18的尺寸略小于导电件16。导电件16与测量件18的组装方式,可以一并参阅图5与图6,图6是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局部的夹式测试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导电件16与测量件18可以同样组装于第一夹持件10的第一基壁100上。实务上,测量件也可以组装于第二夹持件12的第二基壁120,或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12各自组装一个测量件,本实施例在此不加以限制。
此外,测量件18可以具有类似导电件16上第一弯折部162与第二弯折部164的结构,例如从测量件的本体部180中延伸出来的第三弯折部182与第四弯折部184。与导电件16的说明相同,第三弯折部182与第四弯折部184上也可以分别具有刮除结构,在第三弯折部182与第四弯折部184被电极压向第一基壁100的同时,刮除结构可以在电极的表面上摩擦,从而达到刮除电极上保护膜层的效果。另外,实务上也可以测量件18与第一基壁100中间设置一个金属板件186,测量件18是与金属板件186紧密贴合,于进行电性测试时,不只可以利用测量件18侦测电压或电流,金属板件186也可以提供另一条电压或电流路径,从而有助于执行电性测试。由于测量件18与导电件16结构类似,因此测量件18的结构上细节可参考前述对于导电件16的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予赘述。
详细来说,导电件16的功能可以包含提供大电流给电池,从而为了维持良好的传输效率,导电件16可以叠置于金属板件166上,且导电件16的尺寸也应略大,而测量件18的功能为侦测电池目前的电压,以防止电池过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电压异常,由于不需要承载大电流,因此实务上测量件18不一定需叠置于金属板件186上,且测量件18的尺寸也应略小于导电件16。为了保持测量件18测量电压的准确性,测量件18不和导电件16电性连接,也就是测量件18和导电件16分别使用各自的金属板件。如果测量件18和导电件16共同使用同一个金属板件,测量件18即可视为导电件16的一部分,虽实务上并非不能达成测量件18和导电件16各自的功能,但测量件18容易受到导电件16供应电压或电流时产生的干扰,较不易准确量测电池目前的电压。
承接上述,由于测量件18不和导电件16电性连接,因此第一基壁100内可以有不同区域,分别用来容置测量件18和导电件16。例如第一基壁100内可以有多个凹陷,凹陷的位置恰好与多个第一弯折部162以及第三弯折部182的位置相符,本实施例在此不加以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不限制第一弯折部162和第二弯折部164的数量,以及不限制第一弯折部162和第二弯折部164的形状。请一并参阅图6与图7,图7是绘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的夹式测试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在图7的实施例中,与图6相同的是第一基壁100以及其他未绘示的第二夹持件与转轴件,上述组件在前一实施例已经充分描述,在此不予赘述。图7与图6不相同的是导电件16’与测量件18’,特别是导电件16’中的第一弯折部162’和第二弯折部164’的形状与数量,以及测量件18’中的第三弯折部182’和第四弯折部184’的形状与数量。在此,第一弯折部162’和第二弯折部164’的宽度可以更小且数量更多,一个第一弯折部162的宽度大致上近似于两个第一弯折部162’的宽度,一个第二弯折部164的宽度大致上近似于两个第二弯折部164’的宽度。以及,相邻的第二弯折部164’之间的间隔不一定相同,由图7可以看出部分的第二弯折部164’之间间隔较窄,部分的第二弯折部164’之间间隔较宽。在相邻的第一弯折部162’和相邻的第二弯折部164’都具有缝隙,从而各自具有弹性的情况下,由于第一弯折部162’和第二弯折部164’的数量更多,可以使导电件16’更贴合待测对象的表面。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夹式测试装置,导电件上可以具有对称且有弹性的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分别具有刮除结构。当夹式测试装置对待测对象(如电池)执行电性测试时,可以在夹住电池电极时,导电件上的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可以刮除电池电极的保护膜层,从而可利用导电件直接检测电池。另外,多个第一弯折部与多个第二弯折部由于各自具有弹性,可以适应不平整的电池电极,减少因为皱折产生的测试干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仅是用以说明实现本发明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所公开的技术手段的范围,当可作些许的更动或修改为其它等效的实施例,但仍应视为与本发明实质相同的技术或实施例。

Claims (11)

1.一种夹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夹持件,具有一第一基壁与一第一枢接部;
一第二夹持件,具有一第二基壁与一第二枢接部;
一转轴件,可拆卸地枢设于该第一枢接部与该第二枢接部;以及
一导电件,设置于该第一夹持件且位于该第一基壁与该第二基壁之间,该导电件包含:
一本体部,设置于该第一基壁;
多个第一弯折部,自该本体部延伸而出,该些第一弯折部其中的一远离该本体部的一端具有一第一刮除结构;以及
多个第二弯折部,自该本体部延伸而出,该些第二弯折部其中的一远离该本体部的一端具有一第二刮除结构,且该第二刮除结构面向该第一刮除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弯折部与该些第二弯折部皆朝向该本体部的一上侧面弯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弯折部朝向该转轴件弯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第一弯折部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隔,且两个相邻的第一刮除结构不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间隔的宽度小于该些第一弯折部其中之一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第二弯折部之间具有一第二间隔,且该第一间隔的宽度小于该第二间隔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弯折部其中之一的宽度大于该些第二弯折部其中之一的宽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金属板件,设置于该第一夹持件且位于该第一基壁与该导电件之间,且该金属板件接触该导电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持件更具有一第一保护部,该第一保护部设置于该第一基壁且朝向该第二夹持件,该第一保护部用以挡止该第二夹持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夹持件更具有一第二保护部,该第二保护部设置于该第二基壁且朝向该第一夹持件,该第二保护部用以挡止该第一夹持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电件为金属材质,且该本体部、该些第一弯折部与该些第二弯折部为一体成型。
CN201910226631.8A 2019-03-25 2019-03-25 夹式测试装置 Pending CN1117360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6631.8A CN111736077A (zh) 2019-03-25 2019-03-25 夹式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6631.8A CN111736077A (zh) 2019-03-25 2019-03-25 夹式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6077A true CN111736077A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45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26631.8A Pending CN111736077A (zh) 2019-03-25 2019-03-25 夹式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36077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90514B1 (en) * 2000-04-13 2001-09-18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Low-inductance low-resistanc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972018A (zh) * 2005-11-23 2007-05-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M364975U (en) * 2009-03-11 2009-09-11 Altek Corp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spring piece structure
CN101677154A (zh) * 2008-09-17 2010-03-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1478544U (zh) * 2009-03-18 2010-05-19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性弹片结构
CN102263336A (zh) * 2010-05-24 2011-11-30 蔡闳宇 电连接器
CN104009304A (zh) * 2013-02-27 2014-08-27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端子结构
CN205809112U (zh) * 2016-07-11 2016-12-14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夹式探针装置
CN207114592U (zh) * 2017-07-27 2018-03-16 东莞市盈之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池过大电流的老化测试夹具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90514B1 (en) * 2000-04-13 2001-09-18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Low-inductance low-resistanc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972018A (zh) * 2005-11-23 2007-05-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1677154A (zh) * 2008-09-17 2010-03-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M364975U (en) * 2009-03-11 2009-09-11 Altek Corp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spring piece structure
CN201478544U (zh) * 2009-03-18 2010-05-19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性弹片结构
CN102263336A (zh) * 2010-05-24 2011-11-30 蔡闳宇 电连接器
CN104009304A (zh) * 2013-02-27 2014-08-27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端子结构
CN205809112U (zh) * 2016-07-11 2016-12-14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夹式探针装置
CN207114592U (zh) * 2017-07-27 2018-03-16 东莞市盈之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池过大电流的老化测试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45370B2 (ja) 蓄電素子モジュール
US9018546B2 (en) Seating sensor with compactly arranged elements
CN110658467B (zh) 夹式测试装置
CN111736077A (zh) 夹式测试装置
TWI668460B (zh) 夾式測試裝置
TWI749307B (zh) 夾式測試裝置
JP4087039B2 (ja) 燃料電池
JP2004170360A (ja) 積層型プローブ及び接触子
CN112147374B (zh) 夹式测试装置与导电模块
TWI714138B (zh) 夾式測試裝置與導電模組
JP2002168825A (ja) センサの端子接続構造
JP3979818B2 (ja) 位置センサ
CN111435140B (zh) 夹式测试装置
JP3340294B2 (ja) 電子部品用コネクタ
CN111103085B (zh) 机械式压力传感器
JP7130247B2 (ja) プローブ及び太陽電池セル用測定装置
TWI688782B (zh) 夾式測試裝置
CN210323104U (zh) 一种长寿命的测试爪
JP4565736B2 (ja) センサの端子構造、ガスセンサおよび温度センサ
US11056814B2 (en) Connector with a plurality of conductive elastic members to secure an inserted connection member
TWI706150B (zh) 夾式測試裝置
CN111366856A (zh) 夹式测试装置
JP6959082B2 (ja) 温度測定プローブおよび電池温度検知装置
JP2023520225A (ja) 太陽電池用テストレール
CN110749349A (zh) 一种带温度和接触电阻检测功能的电池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