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3336A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63336A
CN102263336A CN2011100895836A CN201110089583A CN102263336A CN 102263336 A CN102263336 A CN 102263336A CN 2011100895836 A CN2011100895836 A CN 2011100895836A CN 201110089583 A CN201110089583 A CN 201110089583A CN 102263336 A CN102263336 A CN 1022633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astic arm
contact
seat body
electric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95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闳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0895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633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63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33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有:一塑胶座体,其设有一连接槽;至少一排端子,其是设于该塑胶座体,每一端子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其设有一弹臂、一固定部及一接脚,该固定部与该塑胶座体固定,该弹臂设有接点位于该连接槽;其特征在于该弹臂的断面形成该接点,当该接点受挤压时该弹臂自板面方向弹动。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电连接时具有较佳刮除氧化层效果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为一种现有的DDR SO DIMM电连接器,其设有一座体10、一排下端子15及一排上端子20;该座体10设有一连接槽11;该下端子15设有一弹臂16、一固定部17及一接脚18,该固定部17与座体10固定,该弹臂16设有一凸出的接点至该连接槽11;该上端子20设有一弹臂21、一固定部22及一接脚23,该固定部22与座体10固定,该弹臂21设有一凸出的接点24至该连接槽11,该上端子20的接点24位于该下端子15的接点19上方及后方。
上述的下端子50及上端子20在制造上皆为金属板片以下料方式形成,故其接点19、24皆为断面接触,在电连接上具有较佳刮除氧化层效果,然而制造上因是金属板片以下料方式形成,故无法成连续端子,甚为费料且组装亦费工。
上述的下端子15及上端子20在制造上皆为金属板片以下料方式形成,故其接点19、24皆为断面接触,在电连接上具有较佳刮除氧化层效果,然而制造上因是金属板片以下料方式形成,故无法成连续端子,甚为费料且组装亦费工。
请参阅图2,为一种现有的PCI-E电连接器,其设有一座体10、一排下端子15及一排上端子20;该座体10设有一连接槽11;该下端子15设有一弹臂16、一固定部17及一接脚18,该固定部17与座体10固定,该弹臂16设有一凸出的接点至该连接槽11;该上端子20设有一弹臂21、二个不同高度的固定部26、27及一接脚23,该固定部26、27与座体10固定,该弹臂21设有一凸出的接点24至该连接槽11,该上端子20的接点24位于该下端子10的接点19上方及后方。
上述的下端子15及上端子20在制造上皆为金属板片以板面弯折形成,故可成连续端子,制造上省料且组装省工,然而其接点19、24皆成凸出的圆弧板面,在电连接上刮除氧化层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端子为金属片板面弯折形成,且弹臂的断面形成接点,藉以达到具有较佳刮除氧化层效果,且为连续端子,制造上较为省料且组装省工。
本发明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至少一排端子及一排抵紧弹片皆为金属片板面弯折冲压成型者,有别于现有板片下料而成C形状的端子,在制造上可冲压成连续端子,达到制造上较为节省成本。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端子的接点为冲切时所形成的自然圆弧半径或是去毛边的导角。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塑胶座体套设有一金属壳,该一排抵紧弹片与该金属壳一体成型,可使该塑胶座体厚度更薄,更能符合轻薄短小的产品需求。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端子连接接点的弹臂末段二侧为冲切时所形成的自然圆弧半径或是去毛边的导角。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有:一塑胶座体,其设有一连接槽;至少一排端子,其是设于该塑胶座体,每一端子为金属片板面弯折且由一端至另一端依序设有一弹臂、一固定部及一接脚,该固定部与该塑胶座体固定,该弹臂设有接点位于该连接槽,该接脚伸出座体外;其中该弹臂的一断面形成该接点,当该接点受挤压时该弹臂自板面方向弹动。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有:一塑胶座体,其设有一开口向前的连接槽,该连接槽可插入一排线,该排线设有一排接点;至少一排端子,其是设于该塑胶座体,每一端子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其由一端至另一端依序设有一弹臂、一固定部及一接脚,该固定部与该塑胶座体固定,该弹臂设有一接点位于该连接槽,该接点与该排线的接点电连接,该接脚伸出该塑胶座体外;一排抵紧弹片,每一抵紧弹片设有一弹臂,该弹臂可弹性抵紧该排线,该一排端子的弹臂及一排抵紧弹片的弹臂分别抵紧于该排线的上、下面,该一排端子的弹臂及一排抵紧弹片的弹臂受排线挤压时皆自板面方向弹动。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塑胶座体二侧更设有二侧臂,该二侧臂向连接槽的开口方向延伸,其接近外端设有一卡扣,当一电路板插入连接槽定位时该卡扣可卡定该电路板的一侧。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接点在该端子的弹臂的断面。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接点在该端子的弹臂的一末端断面。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接点为该端子的弹臂的一末端断面与板面连接的一边。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接点为冲切时所形成的自然圆弧半径或是去毛边的导角。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连接该接点的弹臂末段二侧为冲切时所形成的自然圆弧半径或是去毛边的导角。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塑胶座体的连接槽的开口向前,该至少一排端子包括有一排第一端子及一排第二端子,该第二端子设有凸向上的接点,该第一端子设有凸向下的接点且位于第二端子的接点上方。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一端子的接点更位于第二端子的接点后方。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连接槽内设有一退卡斜面,当一电路板斜向插入该连接槽再向下压平时可沿该退卡斜面退出一行程。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弹臂向连接槽的开口延伸且弹臂末段反折而远离连接槽的开口,该弹臂的反折部位不具弹性。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连接槽的开口向前,该端子的固定部呈水平向前延伸,该弹臂末段反折向下,该接脚向该塑胶座体后端伸出。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连接槽的开口向前,该端子的固定部呈水平向后延伸,该弹臂自该固定部反折向前延伸且末段反折向上,该接脚向该塑胶座体前端伸出。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弹臂末段板面是刺破反向凸出一接触段,该接点设于该接触段末端断面。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连接槽的开口向前,该端子的固定部呈水平向后延伸,该弹臂设有一第一弹臂及一第二弹臂,该第二弹臂连接于该固定部并向后延伸,该第一弹臂自该第二弹臂反折向前延伸且末段反折向上而远离连接槽的开口,该第一弹臂的反折部位不具弹性,该接脚向该塑胶座体前端呈水平伸出。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弹臂末端断面中间呈一凸部。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固定部呈纵向延伸。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塑胶座体设有多排呈矩阵排列的端子槽,该端子槽设有相对的第一壁及第二壁,该至少一排端子为多排端子,每一端子设于一端子槽,该端子的固定部抵靠该第一壁,该连接槽的开口朝上且可放置一晶片。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弹臂的末端经过第二壁至隔壁的端子槽上方。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弹臂先延伸接近该第二壁再反转使末端经过第一壁至隔壁的端子槽上方。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更进一步设有一上盖、外座及一摇杆,该塑胶座体套合于该外座内,该上盖后端枢接于外座的后端,其前端设有呈横向并向前凸出的凸片,当上盖盖合于塑胶座体时可下压该晶片,该摇杆设有相互呈垂直的第一杆及第二杆,该第二杆枢接于外座的前端且其弯曲形成一凸杆,当第一杆往塑胶座体后端摇动时,该凸杆可压制该上盖的凸片。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至少一排端子为二排,该二排端子的接点呈前后设置且朝同一方向凸出,该连接槽的开口向前。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至少一排端子的接点是呈一排排列,该连接槽的开口向前且可插入一排线,该排线设有一排接点。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固定部呈水平向前延伸,该弹臂向连接槽的开口延伸且弹臂末段反折而远离连接槽的开口,该弹臂的反折部位不具弹性,该接脚向该塑胶座体后端伸出。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塑胶座体上方设有一掀盖,该一排抵紧弹片抵压该掀盖,该掀盖设有一凸轮,该掀盖可相对该塑胶座体枢转,当该掀盖枢转时该凸轮可与该排线呈抵紧或放松。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抵紧弹片设有一枢接部与该掀盖枢接。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塑胶座体设有一滑片,该滑片可滑动塞入该连接槽,该一排抵紧弹片抵压该滑片而间接抵紧该排线。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每一抵紧弹片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且更设有一固定部,该固定部与该塑胶座体固定。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更设有一金属壳盖合于该塑胶座体,该一排抵紧弹片与该金属壳是为金属一体冲压成型的。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金属壳的侧边设有焊板部。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少一排端子包括有一排第一端子及一排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的弹臂往该连接槽的插入口延伸,该第二端子的弹臂远离该连接槽的插入口延伸,该一排第一端子的接点及一排第二端子的接点呈交错排列。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至少一排端子为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固定于该连接槽两侧,该二排端子的弹臂由接近该塑胶座体下端往上延伸。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塑胶座体设有凸形定位结构,该端子的固定部成绕曲状且卡合该凸形定位结构。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塑胶座体的凸形定位结构内侧底面设有穿孔供该至少一排端子的固定部陷入该穿孔。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至少一排端子是由上而下组装于该塑胶座体,该至少一排端子的固定部与该塑胶座体卡定。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并参考图式当可更加明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连接器的侧视剖面图。
图2是现有电连接器的侧面视透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端子立体图。
图10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端子的末端平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端子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端子立体图。
图12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端子的末端平面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端子立体图。
图13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端子的末端平面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1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17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8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19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20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21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22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23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24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25是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26是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27是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立体剖面图。
图28是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29是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30是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第二端子立体图。
图31是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第二端子立体图。
图32是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第二端子立体图。
图33是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第二端子立体图。
图34是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35是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36是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37是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38是本发明第十七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9是本发明第十七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40是本发明第十七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41是本发明第十七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42是本发明第十七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侧视剖面图。
图43是本发明第十七实施例的端子与内座的立体图。
图44是本发明第十八实施例的端子立体图。
图45是本发明较十八实施例的端子与内座的上视图。
图46是本发明第十九实施例的端子立体图。
图47是本发明第二十实施例的端子立体图。
图48是本发明第二十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49是本发明第二十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50是本发明第二十二实施例的端子立体图。
图51是本发明较二十二实施例的端子与内座的上视图。
图52是本发明第二十三实施例的端子立体图。
图53是本发明第二十四实施例的端子立体图。
图54是本发明第二十五实施例的端子立体图。
图55是本发明第二十六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56是本发明第二十七实施例的掀盖转平的侧视剖面图。
图57是本发明第二十七实施例的掀盖掀起的侧视剖面图。
图58是本发明第二十八实施例的滑片塞入连接槽的侧视剖面图。
图59是本发明第二十八实施例的滑片滑出连接槽的侧视剖面图。
图60是本发明第二十九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61是本发明第三十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62是本发明第三十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63是本发明第三十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64是本发明第三十三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65是本发明第三十四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66是本发明第三十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7是本发明第三十五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68是本发明第三十五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69是本发明第三十五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70是本发明第三十六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71是本发明第三十七实施例的端子侧视图。
图72是本发明第三十八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3是本发明第三十八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74是本发明第三十八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75是本发明第三十八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76是本发明第三十九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77是本发明第四十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8是本发明第四十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79是本发明第四十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80是本发明第四十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塑胶座体30           连接槽31           退卡弹片槽32
侧臂33               卡扣34             退卡斜面35
横向抵靠基准面36     纵向抵靠基准面37   凸缘38               端子槽39
第一壁311          第二壁312
卡槽314              缺口313            抵紧弹片槽315        掀盖317
凸轮318           滑片319
金属壳320            固定孔321          焊板部322
凸肋323              卡块324            第一端子槽326
第二端子槽327        凸形定位结构328    穿孔329
凸部330              卡槽331            焊板元件332
金属件333
第一端子40           弹臂41             固定部42
固定部43             接脚44             接点46            横向弹臂47
纵向弹臂48         接触段49
第二端子50           横向弹臂51         纵向弹臂52          固定部53
接脚54             接点56
固定部510            弹臂57           第一弹臂58        第二弹臂59
接触段512          二侧513
凸部514              毛边515            自然R角516         导角517
二边520            端子60       固定部62        弹臂61
接脚63
接点64             下段66          上段67              锡球68
开孔69           料带610
折断痕611          侧边612         凹口613
二侧614           第一端子615      第二端子616
接触段617         卡点618          阶差619
上盖70            盖面71           侧壁72              枢接部73
抵止片74          凸片75
摇杆80            第一杆81         第二杆82            凸杆83
手把84             退卡弹片87
电路板90          电路板95         晶片100             接点101
外座110            底面111
侧壁112           透空区113        枢接部114
第二枢接部115     卡制片116        抵紧弹片120         弹臂121
固定部122         枢接部123
凸部124           排线130
板对板电连接器150  端子151          卡点152
板对板电连接器157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图4、及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其为一DDR SO DIMM电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一排第一端子40、一排第二端子50、及一退卡弹片87,其中:
该塑胶座体30设有一开口朝前的连接槽31且两侧各设有一退卡弹片槽32与该连接槽31相通,该塑胶座体二侧设有二侧臂33,该二侧臂33向连接槽的开口方向延伸,其接近外端设有一卡扣34,当一电路板插入连接槽定位时该卡扣34可卡定该电路板的一侧。
该第一端子40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其由一端至另一端依序设有一弹臂41、二固定部42、43及一接脚44,该二固定部42、43成水平且一高一低与该塑胶座体30固定,该接脚44成水平伸出塑胶座体30底面后端,该弹臂41向连接槽的开口延伸且末段反折向下而远离连接槽31的开口,该弹臂41的反折部位不具弹性且设有最向下凸出的接点46,该接点46为该弹臂41末端断面与弹臂板面连接的一边而呈一尖点且凸出至该连接槽31,当该接点46受挤压时该弹臂41自板面方向弹动。
该第二端子50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其由一端至另一端依序设有一横向弹臂51、一纵向弹臂52、一固定部53及一接脚54,该固定部53与该塑胶座体30固定,该接脚54成水平伸出塑胶座体30底面前端,该横向弹臂51成斜向上延伸且末端设有向上凸出至该连接槽31的接点56,该接点56为该横向弹臂51末端断面与横向弹臂板面连接的一边而呈一尖点。
该第一端子40的接点46且位于第二端子50的接点56的上方及后方。
该退卡弹片87设于该退卡弹片槽32,该退卡弹片87成U形状且一端伸至该连接槽31。
请参阅图6,在使用上电路板90成斜向插入该连接槽31,该电路板一端的金手指可与该第一、二端子40、50的接点46、56接触,请参阅图7及图8,该电路板90再推入即可压缩该退卡弹片87,请参阅图9,当放手时藉由该退卡弹片87回弹即可推出该电路板90一行程,该电路板90另一端两侧即为该二侧臂33的卡扣34卡定,此时该电路板一端的金手指可与该第一、二端子40、50的接点46、56摩擦一行程,达到较佳刮除氧化层效果。
本实施例的第一、二端子的接点46、56为冲切时所形成的自然圆弧半径(圆弧半径简称R角)或是去毛边的导角,另外连接该接点46、56的弹臂末段二侧为冲切时所形成的自然R角或是去毛边的导角,如此在电连接时不致因高低不平的毛边而造成接触不良,其中去毛边的导角可为圆弧面或是45度切面。
端子在冲切时,切断面一边会形成自然R角而另一边则形成高低不平的毛边,故本实施例在实施时有以下方式,兹以第二端子作说明,而第一端子的实施亦同。
请参阅图10及图10A,该第二端子50的切断面设有接点56的一边若皆为毛边515而另一边则皆成自然R角516,则该接点56需去毛边而成导角517,且连接该接点56的横向弹臂末段的二侧513亦需去毛边而成导角517,另外,该弹臂末端断面中间呈最向上凸的凸部,即为该接点56,二边520则呈弯弧向下。
请参阅图11,该第二端子50的切断面设有接点56的一边若皆为自然R角516而另一边皆为毛边515时,则该接点56及连接该接点56的横向弹臂末段的二侧513皆为自然R角已具有良好的接触,不需再加工成导角。
请参阅图12及图12A,该第二端子50的切断面设有接点56的一边若皆为毛边515而另一边皆成自然R角516,该横向弹臂末端断面中间呈向后凸的凸部514,则该横向弹臂末端断面设有接点56的一边去毛边而成导角517即可,另外,该弹臂末端断面中间呈最向上凸的凸部,即为该接点56,二边520则呈弯弧向下。
请参阅图13及图13A,该第二端子50的切断面设有接点56的一边若皆为毛边515而另一边皆成自然R角516,该横向弹臂末端断面中间呈向后凸的凸部514,则该横向弹臂末端断面设有接点56的一边去毛边而成导角517即可,另外,该弹臂末端断面中间呈最向上凸的凸部,即为该接点56,二边520则呈弯弧向下。
由以上说明,本发明可归纳以下优点:
1.本发明端子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可成连续端子,制造上较为省料且组装省工。
2.本发明端子的弹臂末端断面形成接点,可达到具有较佳刮除氧化层效果。
3.本发明的端子的接点为弹臂末端断面且为冲切时所形成的自然R角(圆弧半径)或是去毛边的导角,另外连接该接点的弹臂末段二侧亦为冲切时所形成的自然R角或是去毛边的导角,如此在电连接时不致因高低不平的毛边而造成接触不良。
请参阅图1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第一、二端子40、50的接点46、56为弹臂末端断面且呈圆弧面。
请参阅图1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第一端子40较高的固定部42较第二实施例为后,如此该弹臂41可较长,另外该第二端子50更设有一较固定部53高的固定部510。
请参阅图1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第一、二端子40、50的接点46、56为弹臂末端断面且是挤压加工而成尖点,其圆弧半径接近于0。
请参阅图17及图18,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其为一MINI PCI-E电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一排第一端子40、一排第二端子50、一退卡弹片87及一卡勾65,其中:
该塑胶座体30设有一开口朝前的连接槽31且两侧各设有一退卡弹片槽32与该连接槽31相通,该塑胶座体内设有一横向抵靠基准面36及一纵向抵靠基准面37。
该第一端子40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其由一端至另一端依序设有设有一横向延伸的横向弹臂47及一纵向延伸的纵向弹臂48、一固定部43及一接脚44,该固定部43成水平与该塑胶座体30固定,该接脚44成水平伸出塑胶座体30底面后端,该横向弹臂47末段反折向下而远离连接槽的开口且设有一最向下凸出的接点46,该接点46为该弹臂41末端断面与弹臂板面连接的一边而呈一尖点且凸出至该连接槽31,该第一端子的横向弹臂47略超出水平而具有向下溢压抵靠该横向抵靠基准面36,该第一端子的纵向弹臂48具有向前溢压抵靠该纵向抵靠基准面37,该横向弹臂47及该纵向弹臂48与该塑胶座体抵靠的部位在该固定部43与该接点46之间。
该第二端子50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其由一端至另一端依序设有设有一横向弹臂51、一纵向弹臂52、一固定部53及接脚54,该固定部53与该塑胶座体30固定,该接脚54成水平伸出塑胶座体30底面前端,该横向弹臂51成斜向上延伸且末端设有向上凸出至该连接槽31的接点56,该接点56为该横向弹臂51末端断面与横向弹臂板面连接的一边而呈一尖点。
该第一端子40的接点46位于第二端子50的接点56的上方及后方。
该退卡弹片87设于该退卡弹片槽32,该退卡弹片87成U形状且一端伸至该连接槽31。
该卡勾65设置于该塑胶座体30前方。
请参阅图19,在使用上电路板90成斜向插入该连接槽31,该电路板一端的金手指可与该第一、二端子40、50的接点46、56接触,请参阅图20,该电路板90再推入即可压缩该退卡弹片87,请参阅图21,当放手时藉由该退卡弹片87回弹即可推出该电路板90一行程,该电路板90另一端两侧即为该卡勾65卡定。
请参阅图22,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五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第一、二端子40、50的接点46、56为上下对齐,如此电路板95可接近平插方式插入。
请参阅图23,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五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塑胶座体30的连接槽31内端设有一退卡斜面35,当一电路板插入时可延该退卡斜面35退出一行程。
请参阅图24,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七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塑胶座体30未设有退卡弹片且连接槽31内端未设有一退卡斜面。
请参阅图25,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其为一DDR SO DIMM电连接器,其大致与第五实施例相同。
请参阅图26及图27,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一及第九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的第一端子40的横向弹臂47的末段设有板面较窄且反折向下且向后延伸的接触段49,该接触段49的末端断面中间设有一凸部415,该凸部415的边缘形成一最凸向下的接点46,该横向抵靠基准面36中间设有一凹槽310,该横向弹臂47的接触段49可陷入该凹槽310,如此该第一端子40由后方横向组装于塑胶座体时可让开塑胶座体,达到方便组装,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二端子50设有延伸方向相反的第一弹臂58及第二弹臂59,如此形成一压簧构造,弹性甚佳,该第一弹臂58末端断面为接点56。。
请参阅图28,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其大致与第十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的第一端子40的横向弹臂47的接触段49是自横向弹臂47的板面刺破冲压出。
请参阅图29,为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五实施例相同,该连接槽31的开口向前,其差异在于本实施的第二端子50只设有一向前且向上延伸的弹臂57,其固定部53呈水平向后延伸,该弹臂57自该固定部53反折向前延伸且且弹臂57末段反折向上而远离连接槽的开口,该弹臂57的反折部位不具弹性且设有一最向上凸出的接点56,该接点56为该弹臂57末端断面与弹臂57板面连接的一边而呈一尖点且凸出至该连接槽31,该接脚54向该塑胶座体30前端呈水平伸出。
本实施例的第一、二端子的接点46、56为冲切时所形成的自然R角或是去毛边的导角,另外连接该接点46、56的弹臂末段二侧为冲切时所形成的自然R角或是去毛边的导角,如此在电连接时不致因高低不平的毛边而造成接触不良。
端子在冲切时,切断面一边会形成自然R角而另一边则形成高低不平的毛边,故本实施例在实施时有以下方式,兹以第二端子作说明,而第一端子的实施亦同。
请参阅图30,该第二端子的切断面设有接点56的一边若皆为毛边515而另一边皆成自然R角516,则该接点56需去毛边而成导角517,且连接该接点56的弹臂末段的二侧513亦需去毛边而成导角517,另外,该弹臂末端断面中间呈最向上凸的凸部,即为该接点56,二边则呈弯弧向下。
请参阅图31,该第二端子的切断面设有接点56的一边若皆为自然R角516而另一边皆为毛边515时,则该接点56及连接该接点56的横向弹臂末段二侧皆为自然R角已具有良好的接触,不需再加工成导角。
请参阅图32,该第二端子的切断面设有接点56的一边若皆为毛边515而另一边皆成自然R角516,该横向弹臂末端断面中间呈向后凸的凸部514,则该横向弹臂末端断面设有接点56的一边去毛边而成导角517即可,另外,该弹臂末端断面中间呈最向上凸的凸部,即为该接点56,二边则呈弯弧向下。
请参阅图33,该第二端子的切断面设有接点56的一边若皆为毛边515而另一边皆成自然R角516,该横向弹臂末端断面中间呈向后凸的凸部514,则该横向弹臂末端断面设有接点56的一边去毛边而成导角517即可,另外,该弹臂末端断面中间呈最向上凸的凸部,即为该接点56,二边则呈弯弧向下。
请参阅图34,为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五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的第二端子50只设有一向后且向上延伸的横向弹臂51且其固定部53呈纵向延伸并与该塑胶座体30固定,该第二端子50是由上而下组装于该塑胶座体30。
请参阅图35,为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其大致与第十三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的第二端子50是由下而上组装于该塑胶座体30。
请参阅图36,为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五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的第二端子50的固定部53呈水平向后延伸,其弹臂设有一第一弹臂58及一第二弹臂59,该第二弹臂59连接于该固定部53并向后且略向上延伸,该第一弹臂58自该第二弹臂59反折向前及向上延伸且末段反折向上及向后延伸,该接脚54向该塑胶座体前端30呈水平伸出。
请参阅图37,为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其大致与第十五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的第二弹臂59向上弯折一高度后即向后呈水平延伸。
请参阅图38、图39、图40、图41及图42,为本发明第十七实施例,其为一CPU电连接器,其包括有:一塑胶座体30、一外座110、多排端子60、一上盖70、及一摇杆80,其中:
该外座110为金属材质,该外座110设有一底面111及两侧壁112,该底面111的中央内形成一透空区113,另其前端设有第一枢接部114,而后端设有呈孔状的第二枢接部115,另其一侧设有一卡制片116。
该塑胶座体30是套合于外座110内,其上设有多排呈矩阵排列的端子槽39,其上端的周缘设有向上的凸缘38而围成放置一晶片100的连接槽31,请配合参阅图43,其中该每一端子槽39设有相对的第一壁311及第二壁312,该第一壁的两侧设有卡槽314,该第二壁312的上缘设有一缺口313至隔壁的端子槽39。
该多排端子60是由上而下组装于该塑胶座体30的多排端子槽39,该端子60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其设有一固定部62、一弹臂61、及一接脚63;该固定部62抵靠于端子槽39的第一壁311并卡定于该卡槽314;该弹臂61一端连接于固定部62上端而另一端向上倾斜延伸,其下段66呈一倾斜的宽板,其上段67呈一倾斜的窄板,该上段67延伸到隔壁端子槽39并上下对应到该端子槽39内端子60的下段66,该弹臂61末端断面与该弹臂板面连接的一边呈一尖点为最凸向上的接点64,该接点64是凸出该端子槽39至该连接槽31;该接脚63是一端连接于固定部62下端,其另一端弯折形成一水平片藉以焊接一锡球68;多排端子60组装入该塑胶座体30后,再于各端子的接脚63焊接一锡球68。
其中,端子槽39的缺口314的宽度仅略大于端子60的弹臂61的上段66宽度,藉以使端子的弹臂61仅能上下弹动而可受该缺口314的限制不会左右偏移。另,请参阅图43,端子在制造完成时是依端子槽39的间隔排列而由一料带610连接成连续端子,该固定部61的上端是连接料带610并设有一折断痕611,当端子60整排一次装入一排端子槽39后再由折断痕611折断料带610。
该上盖70是设有一盖面71及两侧壁72,其后端两侧各设有一呈弯弧状的枢接部73,后端中间设有一抵止片74,该枢接部73枢接于外座110后端的第二枢接部95,其前端设有二凸片75,该二凸片75呈横向并向前凸出,当上盖70盖合于该塑胶座体30时其盖面71可下压该晶片100的周缘,另外,上盖70在掀起呈纵向时,其抵止片74可抵于外座110的后端而不致掉落出。
该摇杆80设有相互呈垂直的第一杆81及第二杆82,该第二杆82枢接于底座的外座110前端的第一枢接部114,且其弯曲形成一凸杆83,该第一杆81外端弯曲形成一手把84,当第一杆81往底座后端摇动时,该凸杆83可压制该上盖70的凸片75,而令上盖70下压该晶片90与该多排端子60电连接;如图7所示,该摇杆80摇至定位时,其第一杆81可卡定于该外座110的卡制片116下。
藉由以上构造,由于该弹臂61延伸至隔壁的端子槽41,故弹臂61可具有极佳的弹性,且接点64为弹臂末端断面;如图42所示,当晶片100受到上盖70压制与端子接触时,该端子的弹臂61弹性缩收,其接点64可弹性接触晶片100的接点101,并藉由断面接触而能有较佳刮擦效果,有效刮除接点101的氧化层。
请参阅图44及图45,为本发明的第十八实施例,其大致与第十七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端子60的弹臂61下段的宽板66上设有一开孔69,该弹臂61上段的窄板67延伸到隔壁端子槽并上下对应到该端子槽内端子的宽板66的开孔69而可让开不接触该具有开孔69的宽板66;如此,纵使弹臂61的上、下段高度差控制不当,该前后的端子60亦可藉由该开孔68而相互让开,不会接触造成短路。
本实施例的弹臂61由于冲切成型方向所致使得该接点64的一边为毛边515而另一边为自然R角516,则该接点64需去毛边而成导角517,且连接该接点64的弹臂末段的二侧614亦需去毛边而成导角517。
请参阅图46,为本发明的第十九实施例,其大致与第十七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端子60的接脚63呈纵向延伸。
请参阅图47及图48,为本发明的第二十实施例,其大致与第十七实施例相同,该端子60的弹臂61末端断面边角的尖点同样为最凸向上的接点64,其差异在于该端子60的弹臂61先延伸接近该第二壁312再反转使末端经过第一壁311至隔壁的端子槽上方,藉此除了增加弹臂的弹性外亦可加强端子置于端子槽内定位的稳定性;另外,该固定部62上端设有两侧边612而中间形成一凹口613,该端子的弹臂61末段穿过该凹口613,使该两侧边612可限制该弹臂61的左右方向。
本实施例的弹臂61由于冲切成型方向所致使得该接点64的一边为自然R角516而另一边为毛边515,如此该接点64及连接该接点64的弹臂末段二侧皆为自然R角已具有良好的接触性,不需再加工成导角。
请参阅图49,为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二十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端子60的弹臂61末段延伸的曲度略有差异。
请参阅图50及图51,是为本发明的第二十二实施例,其大致与第十七实施例相同,该端子60的弹臂61末端断面边角的尖点同样为最凸向上的接点64,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端子60的弹臂61是连接于固定部62一侧,弹臂的下段66和上段67错开。
请参阅图52,为本发明的第二十三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二十二实施例相同,其端子60的弹臂61的下段66和上段67同样错开,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端子60的弹臂61是连接于固定部62上端,且弹臂末端断面是切成圆弧面且为最凸向上的接点64。
请参阅图53,为本发明的第二十四实施例,其大致与第十七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的端子60的弹臂61绕曲成U形状。
请参阅图54,为本发明的第二十五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二十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端子60的弹臂61弯折角度与第二十实施例略有差异,且固定部62弯折成U形状。
本实施例的弹臂61由于冲切成型方向所致使得该接点64的一边为自然R角516而另一边为毛边515,如此该接点64及连接该接点64的弹臂末段二侧皆为自然R角已具有良好的接触性,不需再加工成导角。
请参阅图55,为本发明的第二十六实施例,其为另一电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一排第一端子40及一排第二端子50,其中:
该塑胶座体30设有一开口朝前的连接槽31及二排端子槽39,该连接槽31可插入一电子元件,该端子槽39上端设有横向底靠基准面36。
该第一端子40设有一弹臂41、一固定部42及一接脚44,该固定部42成水平与该塑胶座体30固定,该固定部42及弹臂41皆呈水平远离该连接槽31的开口延伸,该弹臂41的末段设有板面较窄的接触段49,该接触段49弯折向上凸至该连接槽31,该弹臂41的前段抵靠该横向底靠基准面36,该弹臂41的接触段49末端断面为最凸向上的接点46,该接脚44呈纵向由该塑胶座体30前端底面伸出。
该第二端子50设有一弹臂57、一固定部53及一接脚54,该固定部53成水平与该塑胶座体30固定,该固定部53及弹臂57皆呈水平向该连接槽的开口延伸,该弹臂57末段反折设有板面较窄且成向后及向上延伸的接触段512,该弹臂57的接触段512末端断面为最凸向上的接点56,该弹臂41的前段抵靠该横向底靠基准面36,该接点56凸至该连接槽31,该第一、二端子40、50的接点46、56呈前后设置且皆朝上。
请参阅图56及图57,为本发明的第二十七实施例,其为一排线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一排端子60及一排抵紧弹片120,其中:
该塑胶座体30设有一开口向前的连接槽31且枢接有一掀盖317,该连接槽31可插入一排线130,该排线设有一排接点,该连接槽31上方设有一排抵紧弹片槽315且下方设有一排端子槽39,该掀盖317设有一枢接部335及一凸轮318,当该掀盖317枢转时该凸轮318可与该排线130呈抵紧或放松;
该一排端子60是设于该塑胶座体30的一排端子槽39,每一端子60为金属片弯折板面弯折成形,其由一端至另一端依序设有一弹臂61、一固定部62及一接脚63,该固定部62呈水平向前延伸并与该塑胶座体30固定,该弹臂61向连接槽31的开口延伸且末段反折向上而远离连接槽31的开口,该弹臂41的反折部位不具弹性且设有最向上凸出的接点64,该接点64为该弹臂61末端断面与弹臂板面连接的一边而呈一尖点且凸出至该连接槽31,当该接点64受挤压时该弹臂61自板面方向弹动,该接点64与该排线130的接点电连接,该接脚63由该塑胶座体30后端伸出。
该一排抵紧弹片120设于该塑胶座体的一排抵紧弹片槽315,每一抵紧弹片120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且设有一弹臂121及一固定部122,该固定部122呈水平向前延伸并与该塑胶座体固定,该弹臂122向连接槽31的开口延伸且设有一枢接部123枢接并弹性抵紧该掀盖317的枢接部335,该掀盖317的凸轮318可抵紧该排线130,该一排端子60的弹臂61及一排抵紧弹片120的弹臂121分别抵紧于该排线130的上、下面,该一排端子60弹臂61及一排抵紧弹片120的弹臂121受排线130挤压时皆自板面方向弹动。
本实施例的端子60的接点64为冲切时所形成的自然R角或是去毛边的导角,另外连接该接点64的弹臂末段二侧亦为冲切时所形成的自然R角或是去毛边的导角,如此在电连接时不致因高低不平的毛边而造成接触不良。
本实施例的一排端子60及一排抵紧弹片120皆为板面弯折冲压成型者,有别于现有板片下料而成C形状的端子,在制造上可冲压成连续端子,在制造上较为节省成本。
请参阅图58及图59,为本发明的第二十八实施例,其为一排线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一排端子60及一排抵紧弹片120,其中大致与第二十七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塑胶座体30设有一滑片319,该滑片319可滑动塞入该连接槽31,该一排抵紧弹片120的弹臂121各设有一凸向连接槽31的凸部124抵压该滑片319而间接抵紧该排线130。
请参阅图60,为本发明的第二十九实施例,其为一排线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一排端子60及一排抵紧弹片120,其中大致与第二十七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塑胶座体30不设有掀盖或滑片,该一排抵紧弹片120的弹臂121末段反折向下而成一凸至连接槽31的凸部124,该凸部124直接抵紧该排线130。
请参阅图61,为本发明的第三十实施例,其为一排线连接器,其大致与第二十九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一排抵紧弹片槽315设于连接槽31下方,该一排端子槽39设于连接槽31上方,该一排端子60的该弹臂61末段反折向下而远离连接槽31的开口,该弹臂41的反折部位不具弹性且设有最向下凸出的接点64,该一排抵紧弹片120的弹臂121末段反折向上而成一凸至连接槽31的凸部124,该凸部直接抵紧该排线130。
请参阅图62,为本发明的第三十一实施例,其为一排线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一排端子60及一排抵紧弹片120,其中大致与第二十七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端子60的接点64为弹臂61板面弯折向上凸出者,该弹臂61末端抵靠塑胶座体30,该接点64凸出至该连接槽31且是弹臂61板面挤压成较小的R角而呈尖点,如此可有较佳的刮擦效果。
请参阅图63,为本发明的第三十二实施例,其为一排线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一排端子60及一排抵紧弹片120,其中大致与第二十八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端子60的接点64为弹臂61板面弯折向上凸出者,该弹臂61末端抵靠塑胶座体30该接点64凸出至该连接槽31且是弹臂61板面挤压成较小的R角而呈尖点,如此可有较佳的刮擦效果。
请参阅图64,为本发明的第三十三实施例,其为一DDR电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及二排端子60。
该塑胶座体30设有一连接槽31及二排端子槽39。
该二排端子60设于该二排端子槽39,该端子60设有一弹臂61、一固定部62及一接脚63,该端子60呈纵向与该塑胶座体30固定,该弹臂61连接于固定部62上端并向上延伸且弹臂末段反折倾斜向下,该弹臂61末端断面设有一凸至该连接槽31的接点64。
请参阅图65,为本发明的第三十四实施例,其为一DDR  电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及二排端子60,其大致与第三十三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端子60的弹臂61末段板面是冲挤并刺破反向凸出一接触段617,该接触段617是先冲挤与弹臂末段板面成一阶差619后再刺破,其接点64设于该接触段617末端断面与弹臂板面连接的一边。
请参阅图66、图67、图68及图69,为本发明的第三十五实施例,其为一排线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一排第一端子615、一排第二端子616及一排抵紧弹片120,其中:
该塑胶座体30的前段上方设有一掀盖317且后段上方套设一金属壳320,该掀盖317和该塑胶座体30间形成一开口向前的连接槽31,该连接槽31可插入一排线,该排线设有一排接点,该金属壳320的二侧各设有一固定孔321及一焊板部322,该塑胶座体30的后段设有一排第一端子槽326且前段设有一排第二端子槽327,该第一、二端子槽326、327皆设有一凸形定位结构328,该第二端子槽327的凸形定位结构328内侧的底面设有一穿孔329,该掀盖317设有一枢接部335及一凸轮318,该掀盖317可相对该塑胶座体30枢转,当该掀盖317枢转时该凸轮318可与该排线呈抵紧或放松。
该金属壳320的二侧固定孔321是与该塑胶座体30二侧的卡块324卡定,该二焊板部322是可焊接于一电路板上,加强整体电连接器的固定。
该一排第一端子615是由上而下组装设于该塑胶座体30的一排第一端子槽326,每一第一端子615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其由一端至另一端依序设有一弹臂61、一固定部62及一接脚63,该固定部62呈绕曲状而与该凸形定位结构328卡定,该弹臂61向连接槽31的开口延伸且末段反折向上而远离连接槽31的开口,该弹臂41的反折部位不具弹性且设有最向上凸出的接点64,该接点64为该弹臂61末端断面与弹臂板面连接的一边而呈一尖点且凸出至该连接槽31,当该接点64受挤压时该弹臂61自板面方向弹动,该接点64与该排线的接点电连接,该接脚63由该塑胶座体30后端呈水平伸出。
该一排第二端子616是由上而下组装设于该塑胶座体30的一排第二端子槽327,每一第二端子616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其由一端至另一端依序设有一弹臂61、一固定部62及一接脚63,该固定部62呈绕曲状而与该凸形定位结构328卡定且陷入该穿孔329,如此该固定部62卡定该凸形定位结构328的长度较长,该弹臂61远离连接槽31的开口延伸,该弹臂61设有最向上凸出的接点64,该接点64为该弹臂61末端断面与弹臂板面连接的一边而呈一尖点且凸出至该连接槽31,当该接点64受挤压时该弹臂41自板面方向弹动,该接点64与该排线的接点电连接,该接脚63由该塑胶座体30前端伸出。
该一排第一端子615的接点61及一排第二端子616的接点61呈交错排列。
该一排抵紧弹片120与该金属壳320为金属一体冲压成型的,该一排抵紧弹片120设于该金属壳320的前端,每一抵紧弹片120设有一弹臂121,该弹臂122向连接槽31的开口延伸且设有一枢接部123枢接并弹性抵紧该掀盖317的枢接部335,该掀盖317枢转时该凸轮318可抵紧该排线,该一排第一、二端子615、616的弹臂611及一排抵紧弹片120的弹臂122分别抵紧于该排线的上、下面,该一排端子615、616的弹臂61及一排抵紧弹片120的弹臂121受排线挤压时皆自板面方向弹动。
本实施例的第一、二端子615、616的接点64为冲切时所形成的自然R角或是去毛边的导角,另外连接该接点64的弹臂末段二侧亦为冲切时所形成的自然R角或是去毛边的导角,如此在电连接时不致因高低不平的毛边而造成接触不良。
藉由以上构造,本实施例除了如第一实所述的优点外,更具有以下优点:
1.该一排抵紧弹片120与该金属壳一体成型,可使该塑胶座体30厚度更薄,更能符合轻薄短小的产品需求。
2.第一、二端子615、616成前、后排设置,如此端子间距小的产品可易于设置。
3.第一、二端子与该塑胶座体30的凸形定位结构328卡定可增加固定效果。
4.第一、二端子由上而下与该塑胶座体30卡定,第一、二端子可受到该塑胶座体30支撑,而第一、二端子受挤压时皆是向下弹动的,故稳固性更佳。
5.藉由该一排抵紧弹片120枢接并弹性抵压该掀盖317,可令该掀盖317的定位和枢转皆甚为平稳。
6.该金属壳320的二侧各设有一焊板部322作为焊接固定,故该金属壳320更能承受该掀盖317枢转时的应力。
上述第二十七实施例第三十五实施例中的掀盖317皆与一排抵紧弹片120枢接,然而在设置上亦可采掀盖317与塑胶座体30枢接,而该一排抵紧弹片120仅弹性抵压而未枢接。
请参阅图70,为本发明的第三十六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三十五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的金属壳320设有二条凸肋323更加强板面强度,且仅设有一排第一端子615。
请参阅图71,为本发明的第三十七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三十五实施例及第三十六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的第一端子615的弹臂61末段板面是刺破反向凸出一接触段617,其接点64设于该接触段617末端断面与弹臂板面连接的一边。
请参阅图72及图73,为本发明的第三十八实施例,其为一板对板电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及二排端子60。
该塑胶座体30设有一连接槽31,该连接槽31中间设有一凸部330且两侧各设有一排端子槽39,该端子槽39设有一凸形定位结构328,该凸部330两侧各设有一排卡槽331,该塑胶座体30的两对应端各设有一焊板元件332。
该二排端子60由上而下组装于该塑胶座体30的二排端子槽39,该端子60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其由一端至另一端依序设有一弹臂61、一固定部62及一接脚63,该固定部62呈绕曲状而与该凸形定位结构328卡定,该弹臂61连接于固定部62且由该塑胶座体下端往上延伸,该弹臂61末段反折倾斜向下,该弹臂61的反折部位不具弹性且设有最凸至该连接槽31的接点64,该接点64为该弹臂61末端断面与弹臂板面连接的一边而呈一尖点,该接点64受挤压时该弹臂61自板面方向弹动,该接脚63由该塑胶座体30一侧呈水平伸出。
本实施例的端子60的接点64为冲切时所形成的自然R角或是去毛边的导角,另外连接该接点64的弹臂末段二侧亦为冲切时所形成的自然R角或是去毛边的导角,如此在电连接时不致因高低不平的毛边而造成接触不良。
请参阅图74,当一对接的板对板电连接器150插入该连接槽31时,该二排端子60的接点64与该板对板电连接器150的二排端子151电连接,且该二排端子151的卡点152与该凸部330两侧的二排卡槽331卡定,藉以使两板对板连接器相互卡定。
请参阅图75,一对接的板对板电连接器157是设有二排塑胶的卡点152,当该板对板电连接器157插入该连接槽31时,该二排端子60的接点64与该板对板电连接器157的二排端子151电连接,且该二排卡点152与该凸部330两侧的二排卡槽331卡定。
请参阅图76,为本发明的第三十九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三十八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的塑胶座体30的连接槽31中间的凸部330套设一金属件333,当一对接的板对板电连接器150插入该连接槽31时,该二排端子60的接点64与该板对板电连接器150的二排端子151电连接,且该二排端子151的卡点152与该金属件333卡定。
请参阅图77及图78,为本发明的第四十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三十八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的塑胶座体30的二排端子槽39延伸至连接槽31中间的凸部330一侧,使该端子槽39呈U形状,该二排端子60的弹臂61延长至凸部330一侧,如此端子的弹臂61较长可具有较佳弹性,另外该固定部62设有一卡点618可与对接的一板对板电连接器卡定。
请参阅图79,为本发明的第四十一实施例,其大致与第四十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的二排端子60的弹臂61末段板面是刺破反向凸出一接触段617至该连接槽31,其接点64设于该接触段617末端断面与弹臂板面连接的一边。
请参阅图80,为本发明的第四十二实施例,其大致与第四十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的二排端子60的接点64是为弹臂61板面弯折凸出者,该接点64凸出至该连接槽31且是弹臂61板面挤压成较小的R角(圆弧半径)而呈尖点,如此可有较佳的刮擦效果。
在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所提出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而并非将本发明狭义地限制于该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发明的精神及申请专利范围的情况,可作种种变化实施。

Claims (36)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有:
一塑胶座体,其设有一连接槽;
至少一排端子,其是设于该塑胶座体,每一端子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其设有一弹臂、一固定部及一接脚,该固定部与该塑胶座体固定,该弹臂设有接点位于该连接槽,该接脚伸出座体外;
其特征在于:该弹臂的一断面形成该接点,当该接点受挤压时该弹臂自板面方向弹动。
2.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有:
一塑胶座体,其设有一开口向前的连接槽,该连接槽可插入一排线,该排线设有一排接点;
至少一排端子,其是设于该塑胶座体,每一端子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其设有一弹臂、一固定部及一接脚,该固定部与该塑胶座体固定,该弹臂设有一接点位于该连接槽,该接点与该排线的接点电连接,该接脚伸出该塑胶座体外;
一排抵紧弹片,每一抵紧弹片设有一弹臂,该弹臂可弹性抵紧该排线,该一排端子的弹臂及一排抵紧弹片的弹臂分别抵紧于该排线的上、下面,该一排端子的弹臂及一排抵紧弹片的弹臂受排线挤压时皆自板面方向弹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塑胶座体二侧更设有二侧臂,该二侧臂向连接槽的开口方向延伸,其接近外端设有一卡扣,当一电路板插入连接槽定位时该卡扣可卡定该电路板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接点在该端子的弹臂的断面。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接点在该端子的弹臂的一末端断面。
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接点为该端子的弹臂的一末端断面与板面连接的一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接点为冲切时所形成的自然圆弧半径或是去毛边的导角。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连接该接点的弹臂末段二侧为冲切时所形成的自然圆弧半径或是去毛边的导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塑胶座体的连接槽的开口向前,该至少一排端子包括有一排第一端子及一排第二端子,该第二端子设有凸向上的接点,该第一端子设有凸向下的接点且位于第二端子的接点上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一端子的接点更位于第二端子的接点后方。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连接槽内设有一退卡斜面,当一电路板斜向插入该连接槽再向下压平时可沿该退卡斜面退出一行程。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弹臂向连接槽的开口延伸且弹臂末段反折而远离连接槽的开口,该弹臂的反折部位不具弹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连接槽的开口向前,该端子的固定部呈水平向前延伸,该弹臂末段反折向下,该接脚向该塑胶座体后端伸出。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连接槽的开口向前,该端子的固定部呈水平向后延伸,该弹臂自该固定部反折向前延伸且末段反折向上,该接脚向该塑胶座体前端伸出。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弹臂末段板面是刺破反向凸出一接触段,该接点设于该接触段末端断面。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连接槽的开口向前,该端子的固定部呈水平向后延伸,该弹臂设有一第一弹臂及一第二弹臂,该第二弹臂连接于该固定部并向后延伸,该第一弹臂自该第二弹臂反折向前延伸且末段反折向上而远离连接槽的开口,该第一弹臂的反折部位不具弹性,该接脚向该塑胶座体前端呈水平伸出。
1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弹臂末端断面中间呈一凸部。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固定部呈纵向延伸。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塑胶座体设有多排呈矩阵排列的端子槽,该端子槽设有相对的第一壁及第二壁,该至少一排端子为多排端子,每一端子设于一端子槽,该端子的固定部抵靠该第一壁,该连接槽的开口朝上且可放置一晶片。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弹臂的末端经过第二壁至隔壁的端子槽上方。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弹臂先延伸接近该第二壁再反转使末端经过第一壁至隔壁的端子槽上方。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更进一步设有一上盖、外座及一摇杆,该塑胶座体套合于该外座内,该上盖后端枢接于外座的后端,其前端设有呈横向并向前凸出的凸片,当上盖盖合于塑胶座体时可下压该晶片,该摇杆设有相互呈垂直的第一杆及第二杆,该第二杆枢接于外座的前端且其弯曲形成一凸杆,当第一杆往塑胶座体后端摇动时,该凸杆可压制该上盖的凸片。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至少一排端子为二排,该二排端子的接点呈前后设置且朝同一方向凸出,该连接槽的开口向前。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至少一排端子的接点是呈一排排列,该连接槽的开口向前且可插入一排线,该排线设有一排接点。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固定部呈水平向前延伸,该弹臂向连接槽的开口延伸且弹臂末段反折而远离连接槽的开口,该弹臂的反折部位不具弹性,该接脚向该塑胶座体后端伸出。
2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塑胶座体上方设有一掀盖,该一排抵紧弹片抵压该掀盖,该掀盖设有一凸轮,该掀盖可相对该塑胶座体枢转,当该掀盖枢转时该凸轮可与该排线呈抵紧或放松。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抵紧弹片设有一枢接部与该掀盖枢接。
2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塑胶座体设有一滑片,该滑片可滑动塞入该连接槽,该一排抵紧弹片抵压该滑片而间接抵紧该排线。
2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每一抵紧弹片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且更设有一固定部,该固定部与该塑胶座体固定。
30.如权利要求2或26或2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更设有一金属壳盖合于该塑胶座体,该一排抵紧弹片与该金属壳是为金属一体冲压成型的。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金属壳的侧边设有焊板部。
32.如权利要求2或2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少一排端子包括有一排第一端子及一排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的弹臂往该连接槽的插入口延伸,该第二端子的弹臂远离该连接槽的插入口延伸,该一排第一端子的接点及一排第二端子的接点呈交错排列。
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至少一排端子为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固定于该连接槽两侧,该二排端子的弹臂由接近该塑胶座体下端往上延伸。
3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塑胶座体设有凸形定位结构,该端子的固定部成绕曲状且卡合该凸形定位结构。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塑胶座体的凸形定位结构内侧底面设有穿孔供该至少一排端子的固定部陷入该穿孔。
36.如权利要求1或2或2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至少一排端子是由上而下组装于该塑胶座体,该至少一排端子的固定部与该塑胶座体卡定。
CN2011100895836A 2010-05-24 2011-04-11 电连接器 Pending CN1022633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95836A CN102263336A (zh) 2010-05-24 2011-04-11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08733 2010-05-24
CN201020208733.1 2010-05-24
CN201020236081.2 2010-06-24
CN201020236081 2010-06-24
CN201120034389 2011-02-01
CN201120034389.3 2011-02-01
CN2011100895836A CN102263336A (zh) 2010-05-24 2011-04-11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3336A true CN102263336A (zh) 2011-11-30

Family

ID=4500986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95836A Pending CN102263336A (zh) 2010-05-24 2011-04-11 电连接器
CN20112010360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94345U (zh) 2010-05-24 2011-04-11 电连接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0360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94345U (zh) 2010-05-24 2011-04-11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226333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1917A (zh) * 2012-11-09 2014-05-21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5914499A (zh) * 2016-06-23 2016-08-31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刺破结构的排线连接器
CN111736077A (zh) * 2019-03-25 2020-10-02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夹式测试装置
CN112103681A (zh) * 2019-12-10 2020-12-18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2147374A (zh) * 2019-06-26 2020-12-29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夹式测试装置与导电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3336A (zh) * 2010-05-24 2011-11-30 蔡闳宇 电连接器
CN111435140B (zh) * 2018-12-26 2023-03-10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夹式测试装置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438546A1 (ru) * 1985-07-12 1996-02-27 Б.И. Галченко Контакт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640062Y (zh) * 2003-01-31 2004-09-08 拓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736991Y (zh) * 2004-04-19 2005-10-26 拓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晶片连接器
CN2789954Y (zh) * 2005-04-28 2006-06-21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CN1841854A (zh) * 2005-03-30 2006-10-04 拓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849727A (zh) * 2003-09-12 2006-10-18 莫列斯公司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
CN101197473A (zh) * 2006-12-04 2008-06-11 蔡周旋 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
CN201072834Y (zh) * 2007-06-27 2008-06-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1075418Y (zh) * 2007-05-24 2008-06-18 蔡周旋 电连接器
CN201138692Y (zh) * 2007-03-20 2008-10-22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结构
CN201238086Y (zh) * 2007-09-06 2009-05-13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插槽连接器
CN101640326A (zh) * 2008-07-31 2010-02-03 蔡周旋 电连接器
CN202094345U (zh) * 2010-05-24 2011-12-28 蔡闳宇 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438546A1 (ru) * 1985-07-12 1996-02-27 Б.И. Галченко Контакт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640062Y (zh) * 2003-01-31 2004-09-08 拓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849727A (zh) * 2003-09-12 2006-10-18 莫列斯公司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
CN2736991Y (zh) * 2004-04-19 2005-10-26 拓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晶片连接器
CN1841854A (zh) * 2005-03-30 2006-10-04 拓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789954Y (zh) * 2005-04-28 2006-06-21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CN101197473A (zh) * 2006-12-04 2008-06-11 蔡周旋 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
CN201138692Y (zh) * 2007-03-20 2008-10-22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结构
CN201075418Y (zh) * 2007-05-24 2008-06-18 蔡周旋 电连接器
CN201072834Y (zh) * 2007-06-27 2008-06-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1238086Y (zh) * 2007-09-06 2009-05-13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插槽连接器
CN101640326A (zh) * 2008-07-31 2010-02-03 蔡周旋 电连接器
CN202094345U (zh) * 2010-05-24 2011-12-28 蔡闳宇 电连接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1917A (zh) * 2012-11-09 2014-05-21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5914499A (zh) * 2016-06-23 2016-08-31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刺破结构的排线连接器
CN111736077A (zh) * 2019-03-25 2020-10-02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夹式测试装置
CN112147374A (zh) * 2019-06-26 2020-12-29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夹式测试装置与导电模块
CN112147374B (zh) * 2019-06-26 2023-03-10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夹式测试装置与导电模块
CN112103681A (zh) * 2019-12-10 2020-12-18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94345U (zh) 201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94345U (zh) 电连接器
CN100521393C (zh) 连接器
CN102957043B (zh) 插头
CN104838543B (zh) 阴端子
US2015007985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5790489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2434735U (zh) 电连接器
US831333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2534903U (zh) 面包板弹片和面包板
CN202856002U (zh) 电连接插座
CN101197473A (zh) 电连接器的端子构造
CN201197020Y (zh) 电连接器
CN201956473U (zh) 沉板式电连接器
CN201107820Y (zh) 电子卡连接装置
CN201845913U (zh) 电连接器及其一对开关端子
CN202134686U (zh) 电连接器
CN2909598Y (zh) 电连接器
JP4888976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の雄形電気コンタクト製造方法及び電気コネクタの雄形電気コンタクト
JP3098468U (ja) コネクタの端子成形構造
CN212257745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2196948U (zh) 插头
CN217691799U (zh) 绝缘壳体与线端连接器
CN201797092U (zh) 电连接器
US7661997B2 (en) Pin to CB system
CN2399839Y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