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96948U - 插头 - Google Patents

插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96948U
CN202196948U CN2011203239800U CN201120323980U CN202196948U CN 202196948 U CN202196948 U CN 202196948U CN 2011203239800 U CN2011203239800 U CN 2011203239800U CN 201120323980 U CN201120323980 U CN 201120323980U CN 202196948 U CN202196948 U CN 2021969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lock catch
catch arm
locating piec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239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涛
吴林
程卫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Lianta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Lianta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Lianta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Lianta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239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969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969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9694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插头包括插头绝缘本体和若干插头导电端子,所述插头绝缘本体具有对接部,对接部设有插接面,所述插头还设有安装于插头绝缘本体上的金属锁扣臂,所述锁扣臂包括前端部及自前端部向后且向上延伸的按压部,所述前端部设有向上凸出的在按压部的驱动下能向下运动的第一扣持凸块,所述第一扣持凸块设有第一面及位于第一面后端的第一卡扣面。如此设置,方便与对接插座进行锁扣。

Description

插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锁扣结构的插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组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扣持于绝缘本体前端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顶壁、自顶壁两侧向下弯折的一对侧壁及位于该对侧壁之间且用以收容插头连接器的收容空间。所述顶壁设有多个槽或者凹陷。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固定于其顶部的锁扣臂。该锁扣臂包括基部及重叠在基部上的重叠部,所述重叠部包括前端部、自前端部向后且向上延伸的按压部及位于按压部末端的尾部,所述前端部设有向上垂直延伸的凸起。当向下按压该按压部时,可以驱动前端部上的凸起向下移动。
当插头连接器插入插座连接器内时,需要向下按压该按压部以驱动凸起向下移动,从而使该凸起能够越过顶壁的前端面而最终到达顶壁的槽或者凹陷内。此时,释放按压部,凭借按压部的弹性回复力,所述凸起向上伸入顶壁的槽或者凹陷内,从而实现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的锁扣。
然而,在将插头连接器插入插座连接器内时,首先需要向下按压该按压部以驱动凸起向下移动,才能将插头连接器插入插座连接器内,也就是说,凸起缺乏导引结构,如果没有向下按压该按压部,插头连接器的凸起会被顶壁的前端面挡住而不能将插头连接器插入插座连接器内。
现有技术中的凸起缺乏导引结构,使得插头连接器在插入插座连接器内时比较不方便。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改进的锁扣结构以便于将插头连接器插入插座连接器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方便锁扣的插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插头,包括插头绝缘本体和若干插头导电端子,所述插头绝缘本体具有对接部,对接部设有插接面,所述插头还设有安装于插头绝缘本体上的金属锁扣臂,所述锁扣臂包括前端部及自前端部向后且向上延伸的按压部,所述前端部设有向上凸出的在按压部的驱动下能向下运动的第一扣持凸块,所述第一扣持凸块设有第一面及位于第一面后端的第一卡扣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锁扣臂包括底板及顶板,所述锁扣臂的顶板还设有与第一扣持凸块左右对称的第二扣持凸块,所述第二扣持凸块设有第二面及位于第二面后端的第二卡扣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对接部设有顶面及凸出顶面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包括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及位于第一、第二定位块之间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一、第二定位块设有靠近插接面的第一导引斜面,所述锁扣臂的前端部位于该夹持空间内且在上、下方向上被固定在定位块上,所述对接部还设有凸伸入夹持空间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设有第二导引斜面,所述锁扣臂的前端部包括底板及折叠在底板上的顶板,所述底板设有收容定位凸起的定位槽,所述第二导引斜面用以导引定位凸起滑入定位槽内,所述第一导引斜面与第二导引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头绝缘本体包括抬高部,所述锁扣臂设有向后延伸的翼部,翼部位于抬高部的下方且被该抬高部压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插头通过在锁扣臂的第一扣持凸块上设置第一面,可以便于插头插入插座内。
附图说明
图1是组合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插头已经被插入插座内。
图2是图1所示组合的立体分解图,其中插头与插座相互分离。
图3是图2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插座的主视图。
图5是插座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插头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中锁扣臂被分离出来。
图7是图6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插头的侧视图。
图9是组合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其中插头未被插入插座内。
图10是组合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其中插头已经被插入插座内。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的组合300,其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座100及插头200。所述插座100包括插座绝缘本体1及固定于插座绝缘本体1上的若干插座导电端子2。所述插头200包括插头绝缘本体3、固定于插头绝缘本体3上的若干插头导电端子4、与插头导电端子4连接的线缆5、位于插头绝缘本体3外的包覆部6及安装于插头绝缘本体3上的锁扣臂7。
请参图2至图5所示,所述插座绝缘本体1包括对接面11、贯穿对接面11且用以收容插头200的收容空间10、包围所述收容空间10的若干外壁12及凸出其中一个外壁12的倒U形凸起部13。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若干外壁12包括顶壁121、底壁122及连接顶壁121与底壁122的两个侧壁123。所述收容空间10为长方体。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部13与插座绝缘本体1一体延伸且向上凸出于顶壁121。通过将凸起部13与插座绝缘本体1一体成型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所述顶壁121及底壁122分别设有暴露于收容空间10内且用以与插头200相抵压的凸点1211、1221,一方面,可以提高与插头200保持力,另一方面,可以起到防止不匹配的插头误插入收容空间10内。
请参图4所示,所述凸起部13位于顶壁121的中部且凸起部13的宽度小于顶壁121的宽度。所述凸起部13包括垂直于顶壁121的一对侧墙131及位于该对侧墙131顶端且平行于顶壁121的挡墙132。该对侧墙131与挡墙132形成与收容空间10相连通的收容腔130。也就是说,该收容腔130的两侧被该对侧墙131限制住、该收容腔130的顶端被挡墙132限制住。请参图2所示,所述挡墙132设有与收容腔130连通且贯穿该挡墙132的第一开槽133、与收容腔130连通且贯穿该挡墙132的第一开槽134以及将第一开槽133与第二开槽134隔开的分隔部135。所述挡墙132设有暴露于第一开槽133内且用以与锁扣臂7相锁扣的第一锁扣面136及暴露于第二开槽134内且用以与锁扣臂7相锁扣的第二锁扣面137。所述第一、第二开槽133、134为矩形。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第二开槽133、134也可以设置成不贯穿挡墙132,此时,第一、第二锁扣面136、137相当于台阶面,同样可以实现与锁扣臂7相锁扣的目的。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锁扣面136与第二锁扣面137相互对齐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由于凸起部13与插座绝缘本体1是一体延伸的,所以第一、第二锁扣面136、137相对于插座绝缘本体1的位置关系是固定的,不需要担心由于组装原因而导致连接位置的松动。因此,插座100的第一、第二锁扣面136、137能够提供稳定的锁扣效果。
另外,所述插座绝缘本体1包括位于收容空间10内的安装壁124,所述若干插座导电端子2排列成上、下两排且均固定于安装壁124上。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座导电端子2是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于安装壁124上,以降低组装成本及避免插座导电端子2松动。每一个插座导电端子2均呈长条状,其包括延伸入收容空间10内的接触部21及延伸出安装壁124的焊接部22。
请参图6至图10所示,所述插头绝缘本体3包括向前凸出包覆部6的矩形对接部30。所述对接部30包括插接面31、贯穿插接面31的若干端子收容槽32、顶面33及凸出顶面33的若干定位块34(参图2所示)。所述定位块34包括第一定位块341、与第一定位块341相对的第二定位块342及位于第一、第二定位块341、342之间的夹持空间340,所述第一、第二定位块341、342设有靠近插接面31的第一导引斜面343及靠近包覆部6的抬高部344。所述对接部30还设有凸伸入夹持空间340的一对定位凸起345,所述定位凸起345设有第二导引斜面346(参图7所示)。所述第一导引斜面343与第二导引斜面346的斜率一个为正、一个为负,即第一导引斜面343与第二导引斜面346的倾斜方向相反。
请参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包覆部6是包覆成型(over-molding)于插头绝缘本体3上,以提高插头200的整体强度。所述包覆部6设有顶面61及凸出该顶面61的一对保护凸块63,所述锁扣臂7位于该对保护凸块63之间。
请参图6及图7所示,所述锁扣臂7由金属材料冲压弯折而成。所述锁扣臂7具有弹性且其包括固定于对接部30上的前端部71及自前端部71向后且向上延伸的按压部72。所述前端部71位于夹持空间340内,所述按压部72位于该对保护凸块63之间。所述锁扣臂7的前端部71包括底板711及折叠在底板711上的顶板712,所述底板711由后向前被插入第一、第二定位块341、342的根部,从而将所述锁扣臂7的前端部71在上、下方向上被定位块34压住,防止锁扣臂7向上脱落。所述底板711设有对应于定位凸起345的一对定位槽713,所述第二导引斜面346用以导引定位凸起345滑入定位槽713内,以防止锁扣臂7向后脱落。所述顶板712设有向上冲压凸出的第一扣持凸块73及与第一扣持凸块73左右对称的第二扣持凸块74。所述第一扣持凸块73设有竖直的第一面731及位于第一面731后端的第一卡扣面732。请参图8所示,类似地,所述第二扣持凸块74设有第二面741及位于第二面741后端的第二卡扣面742。所述第一、第二扣持凸块73、74在按压部72的驱动下会向下运动。
另外,所述锁扣臂7的顶板712还设有向后延伸且位于按压部72两侧的一对翼部75。请参图9所示,该对翼部75位于抬高部344的下方且被抬高部344压住,以防止锁扣臂7向上过度变形或者脱离。所述按压部72还设有位于后端的末端部721,所述末端部721位于该对保护凸块63之间且低于该对保护凸块63,一方面,可以保护按压部72,另一方面,可以防止人使用时手摸到末端部721而感到刮手。
当插头200插入插座100内时,所述对接部30的第一导引斜面343可以导引插头200插入收容空间10。另外,在第一扣持凸块73的第一面731及第二扣持凸块74的第二面741的作用下,锁扣臂7的第一、第二扣持凸块73、74能够很容易地滑入插座绝缘本体1的第一、第二开槽133、134内。此时,所述锁扣臂7部分收容于收容腔130内,第一、第二扣持凸块73、74的第一、第二卡扣面732、742分别对应与第一、第二锁扣面136、137相卡扣,从而能够稳定地将插头200保持在插座100内。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插头,包括插头绝缘本体和若干插头导电端子,所述插头绝缘本体具有对接部,对接部设有插接面(3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还设有安装于插头绝缘本体上的金属锁扣臂(7),所述锁扣臂包括前端部(71)及自前端部向后且向上延伸的按压部(72),所述前端部设有向上凸出的在按压部的驱动下能向下运动的第一扣持凸块(73),所述第一扣持凸块设有第一面(731)及位于第一面后端的第一卡扣面(7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臂包括底板(711)及顶板(712),所述锁扣臂的顶板还设有与第一扣持凸块左右对称的第二扣持凸块(74),所述第二扣持凸块设有第二面(741)及位于第二面后端的第二卡扣面(74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30)设有顶面及凸出顶面的定位块(34),所述定位块包括第一定位块(341)、第二定位块(342)及位于第一、第二定位块之间的夹持空间(340),所述第一、第二定位块设有靠近插接面的第一导引斜面(343),所述锁扣臂的前端部(71)位于该夹持空间内且在上、下方向上被固定在定位块上,所述对接部还设有凸伸入夹持空间的定位凸起(345),所述定位凸起设有第二导引斜面(346),所述锁扣臂的前端部包括底板(711)及折叠在底板上的顶板(712),所述底板设有收容定位凸起的定位槽(713),所述第二导引斜面导引定位凸起滑入定位槽内,所述第一导引斜面与第二导引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绝缘本体包括抬高部(344),所述锁扣臂设有向后延伸的翼部(75),翼部位于抬高部的下方且被该抬高部压住。
CN2011203239800U 2011-08-31 2011-08-31 插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969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239800U CN202196948U (zh) 2011-08-31 2011-08-31 插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239800U CN202196948U (zh) 2011-08-31 2011-08-31 插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96948U true CN202196948U (zh) 2012-04-18

Family

ID=45951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2398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96948U (zh) 2011-08-31 2011-08-31 插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969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7043A (zh) * 2011-08-31 2013-03-06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插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7043A (zh) * 2011-08-31 2013-03-06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插头
CN102957043B (zh) * 2011-08-31 2014-11-26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插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7043B (zh) 插头
CN201112668Y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01741832U (zh) 电连接器
CN205790489U (zh) 卡缘连接器
CN104348030A (zh)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
CN100377423C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8192236B1 (en) Battery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CN201130793Y (zh) 电连接器
CN202196948U (zh) 插头
CN2749130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112967Y (zh) 电连接器
CN210016049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10517104U (zh) 电连接器
US9787027B2 (en) Power plug connector can be plugged in both normal and reverse way
CN210517115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1774029U (zh) 电连接器
CN202363652U (zh) 电连接器
CN202076477U (zh) 一种具有功率接触件的矩形电连接器
CN202076588U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757368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2308498U (zh) 电池连接器组合
CN212934930U (zh) 超薄型电子卡连接器
TWM422816U (en) Plug
CN103457068B (zh) 电连接器
CN218867422U (zh) 一种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

Termination date: 2015083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