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7104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7104U
CN210517104U CN201921496534.2U CN201921496534U CN210517104U CN 210517104 U CN210517104 U CN 210517104U CN 201921496534 U CN201921496534 U CN 201921496534U CN 210517104 U CN210517104 U CN 210517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ical connector
wall
stopping
insula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965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峰
张勇刚
梁丽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965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7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7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71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位于其前侧的对接空间及与所述对接空间相连通的若干端子槽,所述端子槽沿前后方向将所述绝缘本体贯穿,所述导电端子固定于相应的端子槽内,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向前突伸于所述对接空间内的接触部及与所述绝缘本体相固定的固持部,所述固持部具有位于第一侧的弹性卡持臂及位于第二侧的抵挡壁,所述卡持臂的自由末端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限位部相抵持,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与所述端子槽对应设置的若干弹性壁,所述抵挡壁抵持于所述弹性壁。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之间具有较佳的保持力。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传统电连接器具有绝缘本体及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收容对应导电端子的若干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通常借由其一侧或者两侧形成的弹性卡扣臂来与绝缘本体相扣合,然而,仅通过导电端子的卡扣臂较难实现可靠的结合,从而导致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之间的保持力欠佳。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之间的保持力较佳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位于其前侧的对接空间及与所述对接空间相连通的若干端子槽,所述端子槽沿前后方向将所述绝缘本体贯穿,所述导电端子固定于相应的端子槽内,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向前突伸于所述对接空间内的接触部及与所述绝缘本体相固定的固持部,所述固持部具有位于第一侧的弹性卡持臂及位于第二侧的抵挡壁,所述卡持臂的自由末端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限位部相抵持,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与所述端子槽对应设置的若干弹性壁,所述抵挡壁抵持于所述弹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自后向前装入所述端子槽内,所述固持部包括位于所述抵挡壁上侧的顶板,所述卡持臂自所述顶板弯折形成并使其后端为自由末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端子槽对应设置且向下突伸于对应的端子槽内,所述卡持臂的自由末端向后抵接于所述限位部的前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弹性壁具有朝向对应端子槽的内部突伸形成的突出部及位于所述突出部前侧的舌部,且所述抵挡壁位于所述舌部上侧并抵靠于所述突出部前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还具有将所述顶板与所述抵挡壁相连的一对侧板以及自相应侧板分别向外翻折延伸形成的一对翼片,所述一对翼片反向延伸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于前后方向上,所述翼片位于所述抵挡壁的后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端子槽具有位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以收容对应翼片的一对狭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导电端子还具有自所述顶板向上翻折形成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卡持臂于横向方向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部包括沿高度方向堆叠设置的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均呈片状,且所述第二接触部具有相向延伸形成的一对接触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导电端子还具有位于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固持部之间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的前端与所述接触部相连、后端与所述抵挡壁的前端邻接,且所述止挡部倾斜延伸以使其后端到所述顶板的距离大于其前端到顶板的距离,且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相应止位块于所述止挡部的前侧对其进行抵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固持部具有位于第一侧的弹性卡持臂及位于第二侧的抵挡壁,所述卡持臂的自由末端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限位部相抵持,所述抵挡壁抵持于绝缘本体内的所述弹性壁,如此以在两侧通过不同的结构对导电端子进行定位,以提升导电端子在绝缘本体内的保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导电端子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将线缆及部分导电端子移除后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圈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图1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2及与所述导电端子2相连的线缆3,为了便于说明,下文在介绍电连接器100时,均将电连接器100的对接端视为前端,与对接端相对设置的另一端视为后端。
请参图1至图3,并结合图6至图8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基部11、自所述基部11向前延伸形成的对接部12及沿前后方向将所述绝缘本体1贯穿的若干端子槽13,所述对接部12具有向前开放设置的对接空间120,所述对接空间120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前侧且与所述端子槽13前后连通,每一所述端子槽13沿前后方向将所述绝缘本体1贯穿。
此外,所述绝缘本体1还具有与所述端子槽13对应设置的若干弹性壁14,每一所述弹性壁14向前延伸设置以使其前端为自由端,如此,既保证导电端子2能够顺畅插入对应的端子槽13内,还能通过其前端与导电端子2相扣持。具体地,每一弹性壁14具有朝向对应端子槽13的内部突伸形成的突出部141及位于所述突出部141前侧的舌部142,所述弹性壁14的底面呈向前且向上延伸的倾斜状,所述舌部142与所述突出部141的底部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端子槽13具有凹设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的一对狭槽131,所述一对狭槽131开口相对设置,且每一狭槽131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狭长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狭槽131的底面高于所述弹性壁14的最高位置处,且所述狭槽131向前延伸不超过所述突出部141的前端面。
所述绝缘本体1还具有若干与所述端子槽13对应设置的限位部15,所述限位部15向下突伸入对应的端子槽13内,所述限位部15与所述端子槽13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15具有相对设置于其前后两侧的限位面151和导引面152,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限位部15自形成所述端子槽13的顶壁向下突出形成并伸入所述端子槽13内。
所述绝缘本体1还具有设置于其内部的若干止位块16,每一所述止位块16沿横向方向延伸以使其两端分别与限定形成相应端子槽13的两侧壁相连,自所述绝缘本体1的前端向后看,每一所述止位块16将相应端子槽13的前端开口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另外,每一所述止位块16具有位于其后侧且倾斜延伸的止位面161,且所述止位面161与所述止位块16的顶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于高度方向上,每一弹性壁14位于对应的所述止位块16的下侧。
请参图3至图8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相应端子槽13内,每一所述导电端子2具有向前突伸于所述对接空间120内的接触部21、与所述绝缘本体1相固定的固持部23及与线缆3相连的压接部24,所述固持部23具有位于第一侧的弹性卡持臂231及位于第二侧的抵挡壁232,所述卡持臂231的自由末端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限位部相抵持,所述抵挡壁232抵持于所述弹性壁14。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也即所述卡持臂231和所述抵挡壁232相对设置于所述导电端子2的两侧,更具体地,所述卡持臂231和所述抵挡壁232相对设置于所述导电端子2于高度方向或者横向方向上的两侧;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卡持臂231和所述抵挡壁232也可设置于所述导电端子2相邻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电端子2自后向前装入所述端子槽13内,所述固持部23包括位于所述抵挡壁232上侧的顶板233,所述卡持臂231自所述顶板233弯折形成并使其后端为自由末端,所述抵挡壁232位于所述导电端子2的下侧,且整体呈水平状延伸。
所述导电端子2的固持部23还具有将所述顶板233与所述抵挡壁232相连的一对侧板234以及自相应侧板234分别向外翻折延伸形成的一对翼片235,所述一对翼片235反向延伸设置。进一步地,于前后方向上,所述翼片235位于所述抵挡壁232的后侧。
每一所述导电端子2还具有自所述顶板233向上翻折形成的翻边部236,所述翻边部236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卡持臂231于横向方向的一侧,以防止导电端子2在运送或拿取的过程中互相抵持及由此而导致的挤压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部21包括沿高度方向堆叠设置的第一接触部211与第二接触部212,所述第二接触部212自第一接触部211经过两次弯折形成,也即,一对连接部213分别自所述第一接触部211于横向方向上的两侧向下弯折形成,所述第二接触部212自至少一个所述连接部213弯折形成且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11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部211与第二接触部212之间沿高度方向留有间隙,且所述第一接触部211与第二接触部212均呈扁平的片状结构,且所述第二接触部212具有相向延伸形成的一对接触片2121,所述一对接触片2121共面设置。
每一所述导电端子2还具有位于所述接触部21与所述固持部23之间的止挡部25,所述止挡部25的前端与所述接触部21相连、后端与所述抵挡壁232的前端邻接,且所述止挡部25倾斜延伸以使其后端到所述顶板233的距离大于其前端到顶板233的距离。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电端子2具有分别自所述一对接触片2121一体地向后且向下延伸的一对所述止挡部25,所述一对止挡部25共面设置且两者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所述一对止挡部25之间的间隔距离自前向后逐渐变大。
当所述导电端子2自后向前插入所述绝缘本体1内时,所述卡持臂231在所述导引面152的引导作用下向前运动并越过所述限位部15;当所述导电端子2装入所述绝缘本体1内后,所述卡持臂231的自由末端向后抵接于所述限位部15的前端的限位面151,所述抵挡壁232位于所述舌部142上侧并抵靠于所述突出部141前侧,每一所述导电端子2的一对翼片235收容并限位于相应端子槽13两侧的对应狭槽131内,以导引扶正所述导电端子2并保证导电端子2的平行度,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相应止位块16位于所述止挡部25的前侧并利用其止位面161对所述止挡部25进行抵挡。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固持部23具有位于第一侧的弹性卡持臂231及位于第二侧的抵挡壁232,所述卡持臂231的自由末端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限位部15相抵持,所述抵挡壁232抵持于绝缘本体1内的所述弹性壁14,如此以在两侧通过不同的结构对导电端子2进行定位,以提升导电端子2在绝缘本体1内的保持力。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位于其前侧的对接空间及与所述对接空间相连通的若干端子槽,所述端子槽沿前后方向将所述绝缘本体贯穿,所述导电端子固定于相应的端子槽内,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向前突伸于所述对接空间内的接触部及与所述绝缘本体相固定的固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具有位于第一侧的弹性卡持臂及位于第二侧的抵挡壁,所述卡持臂的自由末端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限位部相抵持,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与所述端子槽对应设置的若干弹性壁,所述抵挡壁抵持于所述弹性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自后向前装入所述端子槽内,所述固持部包括位于所述抵挡壁上侧的顶板,所述卡持臂自所述顶板弯折形成并使其后端为自由末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端子槽对应设置且向下突伸于对应的端子槽内,所述卡持臂的自由末端向后抵接于所述限位部的前端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弹性壁具有朝向对应端子槽的内部突伸形成的突出部及位于所述突出部前侧的舌部,且所述抵挡壁位于所述舌部上侧并抵靠于所述突出部前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还具有将所述顶板与所述抵挡壁相连的一对侧板以及自相应侧板分别向外翻折延伸形成的一对翼片,所述一对翼片反向延伸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于前后方向上,所述翼片位于所述抵挡壁的后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端子槽具有位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以收容对应翼片的一对狭槽。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电端子还具有自所述顶板向上翻折形成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卡持臂于横向方向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包括沿高度方向堆叠设置的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均呈片状,且所述第二接触部具有相向延伸形成的一对接触片。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电端子还具有位于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固持部之间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的前端与所述接触部相连、后端与所述抵挡壁的前端邻接,且所述止挡部倾斜延伸以使其后端到所述顶板的距离大于其前端到顶板的距离,且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相应止位块于所述止挡部的前侧对其进行抵挡。
CN201921496534.2U 2019-09-10 2019-09-10 电连接器 Active CN210517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6534.2U CN210517104U (zh) 2019-09-10 2019-09-10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6534.2U CN210517104U (zh) 2019-09-10 2019-09-10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7104U true CN210517104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68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96534.2U Active CN210517104U (zh) 2019-09-10 2019-09-10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71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9903A (zh) * 2019-09-10 2019-11-15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9903A (zh) * 2019-09-10 2019-11-15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41832U (zh) 电连接器
CN109066158B (zh) 电连接器
CN108233024B (zh) 电连接器
CN107591630B (zh) 插头连接器
CN100377423C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8134235B (zh) 电连接器
CN107978887B (zh) 线对板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CN114069292A (zh) 电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线端连接器
CN210517104U (zh) 电连接器
CN110011092B (zh) 电连接器
CN202121113U (zh) 电连接器
CN115764382A (zh) 模组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14505926U (zh)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12209795U (zh) 端子及具有该端子的电连接器
CN201639020U (zh) 电连接器
CN114784548A (zh) 电连接器
CN210111175U (zh) 电连接器
CN201774029U (zh) 电连接器
CN220873890U (zh) 电连接器
CN108321345B (zh) 电池连接器
CN220873873U (zh) 电连接器
CN214013246U (zh) 电连接器
CN220155781U (zh) 一种线缆电连接器
CN211700800U (zh) 卡缘连接器
CN212412246U (zh) 电连接器组合及其板端连接器、线端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