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7713A - 多功能快门释放单元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快门释放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7713A
CN1317713A CN01110531A CN01110531A CN1317713A CN 1317713 A CN1317713 A CN 1317713A CN 01110531 A CN01110531 A CN 01110531A CN 01110531 A CN01110531 A CN 01110531A CN 1317713 A CN1317713 A CN 13177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shutter
keeper
releasing uni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10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0698C (zh
Inventor
小林清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17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7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069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069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38Releasing-devices separate from shutter
    • G03B17/40Releasing-devices separate from shutter with delayed or timed a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Details Of Cameras Including Film Mechanisms (AREA)
  • Stroboscope Apparatuses (AREA)
  • Shutters For Camera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一个快门释放件旋转地装配到一个镜头保持盖件上。当按下一个开关按钮时,一个杆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电接触组件也旋转。电接触组件的运动量大于快门按钮的运动量。而第三和第四电接触臂与第四和第五电接触接触件接触,由此驱动红眼减少装置。与此同时,一个快门驱动杆被移动,而驱动实现曝光的快门机构。当施加到快门按钮上的外力减弱时,快门驱动杆通过偏压板的偏压返回到初始位置。一个第六电接触臂运动到再次与一个第三电接触件接触,使得卷片机构被驱动,从而,输送照相胶片过一个片格。

Description

多功能快门释放单元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到照相机上的快门释放单元。它根据快门释放的操作而摆动,从而实现摄影的多种操作。
为了减少照相机的制造成本,优选提供一种多功能照相机单元。例如,一种快门释放件在袖珍照相机中以是众所周知的,其中快门释放件包括一个快门按钮和一个驱动照相机快门释放机构的快门释放杆。
美国专利US5867742披露了一种以可滑动方式装配到照相机机体上的快门释放件,其快门释放件包括一个快门按钮臂、一个快门驱动臂和一个电接触臂,它们结合在一个滑动件上可运动地装配到照相机机体上,其电接触臂包括电接触件,其滑动件通过一弹簧件偏压到初始位置。当使用者克服弹簧件的偏压按下快门按钮臂时,滑动件从初始位置向下滑动,这样,快门驱动臂与快门锁定件相互作用,以便驱动快门释放机构。主像曝光到照相胶片上,与此同时,电接触臂再滑动,并且电接触件与装配到照相机机体上的电路板上的电接触片接触。因此,一电装置,例如一个闪光控制电路被驱动进行电操作,
同时,在夜晚或室内拍摄人像的情形中,由于人的眼睛的瞳孔完全打开,红眼效应可能出现,由此,在照片上人的眼睛像兔子的眼睛一样红。为了避免红眼效应,希望开发一种红眼减少装置,以便在发射闪光之前发出微弱的光以缩小瞳孔。在多数袖珍照相机中在具有闪光装置的同时具有红眼减弱装置,袖珍照相机还包括具有输送电机的卷片机构。在摄影后,它自动被驱动,将照相胶片输送一个片格。这些红眼减弱装置和卷片机构通过使用一个微型计算机连续控制。
为了减少袖珍照相机的制造成本,优选给快门释放件提供一种用于驱动其装置例如红眼减弱装置和卷片机构的开关。然而,在使用上述美国专利所披露的多功能快门释放单元时,其电接触臂需要通过高准确度的定位才能够连续操作照相机,因此,将这样一种释放按钮件装到低廉的袖珍照相机上并非是容易的。
进一步地,上述美国专利的快门释放单元中需要一个弹簧件,以便将快门释放单元朝着初始位置偏压。为了避免增加制造成本,希望通过省去弹簧件而减少部件数目。
根据以上的观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在不增加制造成本的情况下能够连续操作预闪光发射机构和胶片输送机构的快门释放单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快门释放单元包括一个单元保持件、一个旋转装到单元保持件上的杆和结合到一个杆上的一个快门按钮、一个快门驱动件和一个偏压件,快门按钮露出于在照相机壳体上形成的开口,当快门按钮被按下时,其杆和快门驱动件被转动,实现快门释放操作。
其单元保持件装到一个镜头盖件上,其镜头盖件盖住用于固定照相机摄影镜头的镜头保持件。由于其杆不是直接装到照相机的主体上的,所以,可以自由设计照相机的外形结构。其单元保持件可以装到镜头保持件上或壳体上。
其偏压件弯成L形,其端部分与壳体的内壁接触,这样,偏压件可以根据按下的快门按钮弹性变形,使得快门按钮朝着初始位置偏压。由于偏压件与杆是一体的,通过省去了一个弹簧可以减少制造成本。
其快门释放单元包括一个开关臂,它距杆枢轴的距离比快门按钮离枢轴的距离要大。其开关臂根据按下的快门按钮从第一位置转到第二位置。多个电接触臂被安装到开关臂的端部分,电接触臂与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多个电接触片接触。在其印刷电路板上安装用于驱动红眼减少装置的多个电路、卷片机构等等。当按下快门按钮时,其开关臂运动到第二位置,这样,在所述电接触臂和所述电接触片之间的接触状况被改变,以驱动红眼减少装置。当快门按钮返回到第一位置时,接触状况再被改变,使得卷片机构被驱动,输送照相胶片一个格。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及优点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下面详细描述的优选实施例可以变得更清楚。它们只是通过描述给出的,并不限定本发明。在附图中类似的参考标记在所有附图中表示类似或相应的部件。其中:
图1示出具有本发明快门释放单元的照相机透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照相机内部件的局部透视图;
图3示出了照相机内部件的局部平面图,其中快门释放单元处于工作状态。
图1示出了其中结合有本发明快门释放单元的照相机2情况。其照相机2包括一主体40(见图3)和一封盖其主体40的壳体41。一摄影镜头4、取景器17和闪光发射件5设置在照相机2的前面。在壳体41的上侧形成露出快门按钮20和片格计数器窗口6的开口。在照相机2的后侧设置一目镜窗口。
在图2和3中,其快门释放件10包括其排列成直线的支轴的两枢轴11、12。枢轴11、12分别插在与镜头保持盖件15成一体的轴承15a、15b中。镜头保持盖件15盖住用于固定摄影镜头4的镜头保持件14的上部分。这样,快门释放件10可以绕轴承15a、15b转动。
快门机构16和取景光学系统17设置在镜头保持件14的上部分。镜头保持盖件15结合到主体40上以便盖住快门机构16和取景光学系统17的上部分。主体40包括一个用于承装带有照相胶片的胶片盒的装盒腔、一个用于容纳已曝光胶片片格的胶片承接腔和一个包括设置镜头的孔的保持件14的基础部分,它设置在装盒腔和胶片承接腔之间。
快门释放件10包括一个沿照相机2的横向延伸的杆18,并包括由呈柱形的所述快门按钮20、一个快门驱动臂21、一个开关臂22、一个电接触组件23和一个偏压板24,它们都被结合到杆18上。快门释放件10和轴承15a和15b组成本发明的快门释放单元。
枢轴11和12装在杆18的一端,快门按钮20装在与枢轴11和12相对的杆18的上表面。快门驱动臂21装在快门按钮20和枢轴11、12之间的杆18的下表面,并朝着快门机构16的联锁杆16a延伸。开关臂22延伸到快门按钮20的下面,而其端部分22a在照相机横向方向设置。电接触组件23包括六个电接触件23a~23f,所有这些接触件都固定到开关臂22的端部分22a上。第一、第二和第五电接触臂23a、23b和23e在一个方向延伸,而另三个电接触臂23c、23d和23f在相反方向延伸。偏压板24设置在杆18的一端,并朝着取景光学系统17在照相机2的横向延伸。
快门机构16包括一个移动叶片的快门驱动杆。摄影镜头4的光路由该快门叶片遮挡。快门驱动杆在通常情况下通过联锁杆16a锁定在张紧位置,当使联锁杆16a运动时,快门驱动杆通过一弹簧的偏压力而释放从而被驱动,并撞击快门叶片,而后,快门叶片摆动,被摄影物光通过摄影镜头4在照相胶片上曝光。
在镜头保持件14的前面设置一印刷电路板30,在其上安装有驱动红眼减少装置50的若干电路、一个卷片机构51等。在其印刷电路板30上还形成宽而长的第一电接触片31和窄而短的第二至第六电接触片32~36。第二至第六电接触片32~36具有同样的宽度,但第二接触片32比其它电接触片33~36长。另一方面,第一至第四电接触臂23a~23d彼此连接电导通,第五和第六电接触臂23e和23f互相连接电导通。第一至第四电接触臂23a到23d与其它电接触臂23e和23f绝缘,第一到第六电接触片31~36略微弯曲与电接触臂23a到23f的转动配合起作用。
第一到第四电接触臂23a到23d和第一、第四和第五电接触片31、34和35组成了驱动红眼减少装置50的开关,为收缩瞳孔发射预闪光,另外,第五和第六电接触臂23e和23f与第二、第三和第六电接触片32、33和36组成一驱动卷片机构51的开关以便在照相后输送照相胶片的一个片格。
电接触组件23固定到开关臂22的端部分22a上,并距枢轴11、12的距离比到按钮20的距离要远。由于快门释放件10绕枢轴11、12转动,这样,电接触组件23的位移量大于快门释放件10的位移量,从而,可以不需要高准确度地确定电接触片31到36的尺寸和位置,因而,可以提高印刷电路板的生产率。
偏压板24比第一臂18要薄,其端部分24a弯成L形。在壳体41内壁上形成一肋42,通过它与偏压板24的端部分24a接触。这样,由于在快门按钮20被向下按压时,端部分24a不能转动,偏压板24弹性变形,使得杆18朝着图2的初始位置偏压。
下面描述具有上述结构快门释放单元的操作过程。在这个实施例中,假如在夜晚或室内摄影时,红眼减少装置在摄影时被驱动。在没有外力施加到快门按钮20的初始位置,第一到四电接触臂23a到23d与第一电接触片31接触,而其它电接触臂23e、23f与第二、第三电接触片32、33接触,如图3实线所示。在上述状态下,红眼减少装置50未被驱动,所以不发射预闪光,而且,在该状态下卷片机构51未被驱动下,不会卷绕照相胶片。快门驱动杆通过联锁杆16a保持在张紧位置。
当快门按钮20被按下时,杆18绕枢轴11、12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3双点划线所示。同时,固定到端部分22a上的电接触组件23大范围地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因此,第三和第四电接触臂23c、23d与第四和第五电接触片34、35接触,使得红眼减少装置50被驱动发出预闪光。
接着,快门驱动杆21逆时针方向转动到与联锁杆16a接触并推动它,然后,快门驱动杆通过弹簧的偏压释放而转动并撞击快门叶片。因此,照相胶片由被射物光曝光,这时,闪光装置的触发开关被接通,通过闪光发射件5发出闪光,而且,第六电接触臂23f也转动,与第三电接触片33分离而与第六电接触片36接触。
当施加到快门按钮20上的外力减弱时,快门按钮20、快门驱动杆21和电接触组件23通过偏压板24的偏移顺时针转动,并返回到初始位置。第六电接触臂23f也顺时针方向转动再与第三电接触片33接触,然后,卷片机构51被驱动,将照相胶片输送一格,接着,快门机构16也被驱动,将快门驱动杆移动到张紧位置,并准备好继续摄影。
在上述实施例中快门释放件10装到镜头保持盖件15上,但快门释放件10不直接装到主体40上时可以装到壳体41或镜头保持件14上。
快门释放机构装在主体40和快门按钮20之间,这样,对于自由设计的照相机2有利于将快门释放机构10装到照相机2的部分上,特别是对于快门释放机构、镜头保持盖件15等等,它们定位在比主体40更靠近快门按钮20的位置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用于接通电路的电接触组件23可以作为驱动装置,也可以用作实现机械操作的机构如闪光弹跳机构,以便从壳体中露出闪光发射件。
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相反,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进行修改和变得。

Claims (14)

1、一种照相机的快门释放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单元保持件;
一个旋转装到所述单元保持件上的杆;
一个结合于所述杆的快门按钮;
一个结合于所述杆的快门驱动件;所述快门驱动件从初始位置旋转到释放位置,以便根据所述快门按钮的按下进行快门释放操作;和
一个结合于所述杆的偏压件,它相对于所述杆的枢轴与所述快门按钮相对设置,所述偏压件根据所述快门按钮的按下弹性变形,以便将所述快门按钮朝着初始位置偏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照相机的快门释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相机包括一个主体和一个封盖所述主体的壳体,且
其中所述快门按钮通过所述壳体上形成的开口向外露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照相机的快门释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压件弯成L形,所述偏压件的一个端部分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照相机的快门释放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结合于所述杆的开关臂,所述开关臂通过所述偏压件保持在第一位置并根据所述快门按钮的按下转到第二位置,通过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所述开关臂的运动开始进行预定按次序的摄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照相机的快门释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相机包括一个摄影镜头、一个固定所述摄影镜头的镜头保持件和一个用于盖住所述镜头保持件的上部分的盖件,且
其中所述的单元保持件装配到所述盖件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照相机的快门释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相机包括一个摄影镜头、一个固定所述摄影镜头的镜头保持件,且
其中所述单元保持件装到所述镜头保持件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照相机的快门释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保持件装配到所述壳体上。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照相机的快门释放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结合于所述杆的开关臂,根据所述快门按钮的按下所述开关臂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
装到所述开关臂的一端部分上的多个电接触臂;
一个具有多个电接触片的印刷电路板,它与所述电接触臂接触;
所述电接触臂和所述电接触片之间的接触情况是根据所述开关臂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转动而转换的,由此开始预定指令的摄影。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照相机的快门释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臂距所述杆的枢轴的距离比所述按钮距离所述枢轴要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照相机的快门释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臂设置在所述快门按钮的下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照相机的快门释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触片被弯曲以便与所述电接触臂的转动配合。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照相机的快门释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相机包括一个摄影镜头、一个固定所述摄影镜头的镜头保持件和一个盖住所述镜头保持件的上部分的盖件,且
其中所述的单元保持件装配到所述盖件上。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照相机的快门释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相机包括一个摄影镜头、一个固定所述摄影镜头的镜头保持件,且
其中所述单元保持件装到所述镜头保持件上。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照相机的快门释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保持件装配到所述壳体上。
CNB011105313A 2000-04-11 2001-04-10 多功能快门释放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069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8828/2000 2000-04-11
JP2000108828 2000-04-11
JP2000108828A JP2001296589A (ja) 2000-04-11 2000-04-11 シャッターレリーズ部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7713A true CN1317713A (zh) 2001-10-17
CN1190698C CN1190698C (zh) 2005-02-23

Family

ID=18621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1053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0698C (zh) 2000-04-11 2001-04-10 多功能快门释放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487373B2 (zh)
JP (1) JP2001296589A (zh)
CN (1) CN1190698C (zh)
HK (1) HK10389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13266A1 (en) * 2004-03-26 2005-09-29 Mickelson Jack W Horsefeeder
TWI235873B (en) * 2004-06-15 2005-07-11 Benq Corp Electronic device and button structure thereof
CN202794813U (zh) * 2012-09-17 2013-03-13 佛山市南海祥旺光学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带相机快门的球型云台锁紧阻尼控制手柄及球型云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9573A (en) * 1994-02-07 1996-09-24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Simplified camera
US5926660A (en) * 1997-09-30 1999-07-20 Eastman Kodak Company Camera and mechanical timer mechanism
US5867742A (en) 1997-09-30 1999-02-02 Eastman Kodak Company Multiple function shutter button assembly
US6132112A (en) 1999-05-10 2000-10-17 Eastman Kodak Company Camera with blocking device to prevent accidental shutter opening due to mechanical shock such as when camera jarred or dropp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0698C (zh) 2005-02-23
JP2001296589A (ja) 2001-10-26
HK1038967A1 (zh) 2002-04-04
US6487373B2 (en) 2002-11-26
US20010028794A1 (en) 2001-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05682B2 (en) Pop-up flash unit for camera
US7519288B2 (en) Strobe device for camera
EP1584976B1 (en) Camera with pop-up flash unit
JPH0741539U (ja) ストロボ内蔵カメラ
US6795122B2 (en) Focal-plane shutter for digital still cameras
JP6512780B2 (ja) 撮像装置
CN1190698C (zh) 多功能快门释放单元
JP2003015190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用フォーカルプレンシャッタ
JP2003222928A (ja) デ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用フォーカルプレンシャッタ
US6018632A (en) Zoom ratio adjusting device and camera equipped with the same
US6473217B2 (en) Diaphragm device
US5694627A (en) Lens shutter type of camera with a retractable strobe
JP3762647B2 (ja) ズームカメラのスイッチ構造
JP4413389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用フォーカルプレンシャッタ
JP4841089B2 (ja) カメラ用フォーカルプレンシャッタ
JPH08201877A (ja) カメラ用フォーカルプレンシャッタ
JP3990924B2 (ja) フォーカルプレンシャッタを備えたデ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
JP4562886B2 (ja) カメラ
JP4525058B2 (ja) 閃光装置内蔵カメラ
JP2683609B2 (ja) 変倍フアインダの倍率切換機構
JP4121233B2 (ja) カメラのストロボ装置
JP3506762B2 (ja) 電気切片及びそれを使用するスイッチ機構
JP2001147468A (ja) 光学機器
JP2001222040A (ja) 絞り切換装置
JPH10322577A (ja) 電子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FILM HOLDINGS CORP.

Effective date: 200706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FUJIFILM HOLDINGS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County,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FILM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62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film Corp.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3896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223

Termination date: 201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