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7173C - 排出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排出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7173C
CN1317173C CNB031105661A CN03110566A CN1317173C CN 1317173 C CN1317173 C CN 1317173C CN B031105661 A CNB031105661 A CN B031105661A CN 03110566 A CN03110566 A CN 03110566A CN 1317173 C CN1317173 C CN 131717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stacker
mentioned
discharge
alig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105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49927A (zh
Inventor
佐藤馨
高村光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49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99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71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717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26Register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0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piles
    • B65H31/3027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piles by the nip between moving belts or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4Apparatus for squaring-up pil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2Piling, depiling, handling piles
    • B65H2301/422Handling piles, sets or stacks of articles
    • B65H2301/4226Delivering, advancing piles
    • B65H2301/42262Delivering, advancing piles by acting on surface of outermost articles of the pile, e.g. in nip between pair of belts or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65H2404/144Roller pairs with relative movement of the rollers to / from each other
    • B65H2404/1442Tripp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65H2511/22Distance
    • B65H2511/224Nip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belts or between rollers and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30Numbers, e.g. of windings or ro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排出处理装置,在对齐纸张并进行预定的纸张处理后将其排出;其特征在于:具有将纸张对齐的对齐装置、将纸张输送到上述对齐装置的输送装置、及配置于在纸张输送方向上上述对齐装置的上游侧并排出上述纸张处理后的一叠纸张的一叠纸张排出装置,上述一叠纸张排出装置可选择能够夹持纸张进行输送的输送的状态和不输送纸张的非输送状态,当对由上述输送装置输送到上述对齐装置的多张纸张中的最初的纸张进行输送时,选择上述可输送状态,当输送第2张以后的纸张时,选择上述非输送状态。

Description

排出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记录装置连接的排出处理装置的输送控制,涉及可正确地输送纸张的排出处理装置和具有该排出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在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排出处理装置,该排出处理装置对形成(记录)了图像的多页纸张使各端部对齐,进行装订(打钉)等后处理后排出。作为这样的排出处理装置,已知有这样类型的排出处理装置,该排出处理装置设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纸张排出口侧的侧面和上面,将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侧记录的纸张依次送入到排出处理装置,使各端部对齐,进行后处理后排出。
对齐动作在将各纸张堆积到对齐托盘后进行,但为了使对齐机构独立,通常设置比输送通道低1级的托盘,将纸张堆积到该处,由对齐机构进行对齐。
然而,形成这样的构成时,出现装置变大和成本提高的缺点。特别是在台式打印机中尺寸的平衡变差,设置受到条件限制,价格提高,问题较多。
虽然可考虑在输送通道上的延长线设置对齐机构,以形成紧凑的排出处理装置,但对齐装置需要为在与纸张的输送方向成直角地动作的对齐机构,当在输送通道上使对齐机构独立时,无论如何都必须截断输送通道。
另外,在该截断位置产生输送上的各种问题。其中一个可认为是由纸张的卷曲导致的纸张堵塞。前端卷曲的纸张从截断的输送通道脱出,处于对齐机构,妨碍纸张输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纸张适当地输送到用于进行纸张后处理的对齐部的排出处理装置和具有该排出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典型的构成的排出处理装置在对齐纸张并进行预定的纸张处理后将其排出;其特征在于,具有:输送纸张的输送装置;将与上述输送装置所输送的纸张的纸张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纸张端部对齐的对齐装置;以及被配置在上述输送装置与上述对齐装置之间,排出上述纸张处理后的一叠纸张的一叠纸张排出装置,其中,其中,上述一叠纸张排出装置由在相对置的两根轴上分别沿轴向隔开间隔后配置多个的一方辊子群和另一方辊子群进入彼此的辊子群间隙而进行组装的辊子对构成,可选择能够夹持纸张进行输送的可输送状态和不能输送纸张的非输送状态,当对由上述输送装置输送给上述对齐装置的多张纸张中的最初的纸张进行输送时选择上述可输送状态,当输送第2张以后的纸张时则选择上述非输送状态。
按照本发明,利用可选择位于对齐装置上游的可输送/非输送状态的一叠纸张排出装置,当将用于进行规定的纸张处理的一叠纸张的最初的纸张送入到对齐装置时,使一叠纸张排出装置成为可输送状态,由一叠纸张排出装置将获得了刚性的纸张送入到送入装置,将该纸张作为输送通道的一部分,从而即使是卷曲了的纸张等状态不好的纸张,也可没有问题地输送到对齐装置,必须事先防止纸张堵塞等使用者必须处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排出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断面说明图。
图2(a)、图2(b)为本发明排出处理装置的输送通道断面的示意说明图。
图3为对齐处理部的平面示意说明图。
图4为从排出口方向观看该对齐处理部的断面示意说明图。
图5为电气框图。
图6为示出装置的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
图7为示出装订器的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
图8为示出机内残留纸张检测处理和对齐板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
图9为示出叶片机构的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
图10为示出一叠纸张排出辊子的初始化处理、一叠纸张排出处理的流程图。
图11为示出纸张输送管理处理的流程图。
图12为排出处理装置的纸张输送所用的控制信息说明图。
图13为示出单纯堆积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4为示出装订输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15为向对齐台输送最初的纸张时的一叠纸张排出辊子的状态说明图。
图16为示出对齐处理的流程图。
图17为对齐处理的定时图。
图18为示出装订处理的流程图。
图19为示出装订处理的流程图。
图20为示出CPU的超装订处理的流程图。
图21为示出满载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22为示出满载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形式的排出处理装置,作为具有排出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例示出激光打印机。
(实施形式1)
图1为具有排出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断面说明图,图2(a)、图2(b)为本发明排出处理装置的输送通道断面的示意说明图,图3为对齐处理部的平面示意说明图,图4为从排出口方向观看该对齐处理部的断面示意说明图,图5为电气框图。
(具有排出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成)
首先,根据图1说明图像形成装置A和排出处理装置B的示意构成。图像形成装置A单独连接到计算机,或连接到LAN等网络,根据从这些计算机或网络送来的图像信息和打印信号等由规定的图像形成过程在纸张形成(记录)图像,将其排出。
在图像形成装置A中,将多张纸张S堆积到供给盒110内,由各种辊子将其中最上面位置的纸张依次1张1张地分离供给。根据从计算机和网络供给的规定的打印信号,从供给盒110供给的纸张S在图像形成装置A内由所谓的激光方式的图像形成过程在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11将调色剂图像复制到纸张上面,接着,在下游侧的定影器112施加热和压力,将该调色剂图像定影。
将图像定影了的纸张S通过在到达排出辊子113之前的大体U字状的纸张输送通道折回而使图像面反转,按图像成为下侧的状态由排出辊子113排出到设于图像形成装置A上部的面朝下排出托盘114。在这里,该纸张S根据来自图中未示出的控制部的控制信号选择图像形成装置A的挡板115的位置,从而选择排出到面朝下排出托盘114,或排出到排出处理装置B。
排出处理装置B配置到图像形成装置A的上方,相对从图像形成装置A记录图像后排出的纸张,将多张对齐后形成一叠纸张,进行装订(打钉)或冲孔(开孔)等规定的后处理。另外,也具有不实施后处理而是单纯地排出、堆积的功能。在这里,排出处理装置B和图像形成装置A由图中未示出的电缆连接器进行电连接,排出处理装置B可拆卸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A。
(排出处理装置)
下面,根据图2(a)、图2(b)说明排出处理装置B的构成。如图2(a)所示,从图像形成装置A供给的纸张由入口传感器1检测,由输送辊子2输送,同时,由作为输送装置的中间辊子3输送到对齐台4。然后,由作为一叠纸张排出装置的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5L、5U)选择远离和咬合,在进行规定的后处理之后排出到堆积托盘7。
输送辊子2、中间辊子3、一叠纸张排出下辊子5L、一叠纸张排出上辊子5U的回转由输送电动机M1驱动。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的咬合、远离位置由远离电动机M3驱动的凸轮进行定位。在该凸轮连接位置传感器遮光罩,该遮光罩对作为光电传感器的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初始位置传感器11进行遮光的位置为远离位置,进行透光的位置为咬合位置。
符号6为作为进行一叠纸张的横向对齐的对齐装置的对齐板,由对齐电动机M4(步进电动机)进行定位。对齐板6如图3所示,由推压纸张左侧的左对齐板6L和推压纸张右侧的右对齐板6R构成,移动到退避位置A、等候位置B、对齐位置C、松对齐位置C′中的任一个。在退避位置A配置用于检测退避位置的对齐板初始位置传感器12。右对齐板6R成为不从等候位置B朝内侧移动的机构,对应于纸张尺寸仅由左对齐板6L进行对齐动作。另外,对齐板6如图4所示那样具有支承纸张的堆积面,进行规定的后处理后移动到不支承纸张的退避位置A,从而将处理过的一叠纸张排出到堆积托盘7。当为不进行后处理地单纯排出、堆积的模式时,最初就退避到退避位置A。
符号7为堆积托盘。符号8为用于将从对齐台4伸出的纸张拉回的叶片,由叶片电动机M2朝顺时针方向回转。叶片机构具有叶片初始位置传感器19,用于叶片电动机M2的回转控制。
符号9为用于推压一叠纸张的压紧器,由柱塞型的螺线管SL推开和压下。当接通螺线管SL时推开,当断开时压下。
符号10为满载检测传感器遮光罩,是侧面形状为两端10a、10b折曲的板体,该满载检测传感器遮光罩10以设在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上的回转轴10c为中心转动。该满载检测传感器遮光罩10位于一叠纸张排出上辊子5U上,在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咬合的状态下,堆积托盘7上的纸张成为满载高度时,满载检测传感器13遮光。该满载检测传感器遮光罩10在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远离时,如图2(a)所示那样,具有由一叠纸排出上辊子5U朝上方退避的构造,成为禁止满载检测的非检测状态。另外,如图4所示那样,满载检测传感器遮光罩10不仅配置到一叠纸张的中央部,而且配置到两端,以对装订位置的一叠纸张的堆高也可正确检测。因此,对齐板6的动作范围与满载检测传感器遮光罩10的动作范围不干涉。
如图2(b)所示那样,对齐作业结束,对齐板6返回到初始位置,当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咬合时,满载检测传感器遮光罩10朝堆积托盘7侧回转,其一端10a接触到堆积在堆积托盘7的一叠纸张,成为可检测到堆积托盘7的一叠纸张成为规定的堆积高度这一情况的状态。
符号15为装订器,通过驱动装订电动机M5,对在对齐台4上对齐了的一叠纸张的右侧里面倾斜地进行钉钉。该装订器15具有示出装订器的初始位置的装订器初始位置传感器16和进行无钉预告检测的钉有无传感器17。
符号18为对齐台4上的纸张有无检测传感器,用于判断装订后的一叠纸张排出、堆积是否正确进行。
(控制构成)
图5的CPU41为内装ROM、RAM的单片微机,向各驱动电路输出驱动信号,从各传感器输入电路输入传感器信号。另外,由与图中未示出的打印机控制器串行通信收发控制信息和状态信息。
下面,根据流程图说明CPU41由什么样的控制使用上述排出处理装置B的各机构进行电源接通时的初始化处理、输送和一叠纸张的后处理、错误检测和错误处理。
(1)初始化处理
图6为示出装置的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当接通电源时,CPU41在步骤501开通与图中未示出的打印机控制器的通信。当通信开通时,在步骤502由打印机控制器与CPU41进行相互的装置信息收发。
在步骤503中,将可初始化状态通知打印机控制器,在步骤504等候来自打印机控制器的初始化指令。包含排出处理装置B的打印机系统的初始化动作也包含打印机内的残留纸张的检测、排出,所以,当由排出处理装置B单独进行初始化动作时,可能损伤残留纸张。因此,打印机控制器与图中未示出的打印机引擎控制器也进行通信,当系统的所有装置都全部可初始化时,相对所有的装置发送初始化指令。
当从打印机控制器接收初始化指令时,在步骤505进行装订器15的初始化,然后,在步骤506进行机内残留纸张检测处理,在步骤507进行对齐板6的初始化处理,在步骤508进行叶片8的初始化处理,在步骤509进行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的初始化处理,在步骤510进行残留于对齐台4的纸张排出处理。
该排出处理程序留意以下几点地安装。
(1)在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的初始化处理之前进行对齐板6的初始化处理。其理由在于,当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成为夹持状态、对齐板6处于退避位置时,如使用者错误地将对齐板6朝中央方向推入,则满载检测传感器遮光罩10处于潜入到对齐板6下部的那样的位置关系。在该状态下,如在该状态下先进行步骤509的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的初始化,则满载检测传感器遮光罩10与对齐板6干涉,产生破损这样的问题。因此,必须在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的初始化处理之前进行对齐板6的初始化处理。
(2)另一个留意点为在机内残留纸张检测之前进行装订器15的初始化。其理由如下。如在装订器夹住一叠纸张即所谓钉堵塞的状态下进行装订器15的初始化处理,则检测机内残留纸张,判断纸张堵塞,停止以后的初始化处理。在该状态下,发生即使使用者想取走一叠纸张也由于装订器15夹住一叠纸张而不能取走的问题。因此,进行装订器15的初始化后,需要进行机内残留纸张处理。
下面,分别进行各初始化处理,根据流程图说明。图7为示出装订器的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601,首先使控制用的定时器启动。在步骤602确认装订器15的装订器初始位置传感器16,判断装订器15是否处于初始状态(即装订器15是否处于初始位置)。如为初始状态,则由步骤603进行装订恢复处理。装订恢复处理通过朝与装订时相反的方向使装订电动机M5回转规定时间而进行。在步骤604、605确认装订器15的装订器初始位置传感器16,确认装订器是否恢复到初始状态。在不能检测到装订器15处于初始位置的场合,在步骤606一时停止装订电动机M5,在步骤607进行规定时间的休止。在步骤608再次使装订电动机M5反转,在步骤609、610再次进行与步骤604、605相同的装订恢复处理。当在步骤609依然不能确认装订器初始位置的场合,进行步骤611的装订器故障处理。如在步骤602、604、609检测到装订器初始位置,则装订器15的初始化处理结束,所以,在步骤612停止装订电动机M5。在步骤611的装订器故障处理中,向图中未示出的打印机控制器通知装订器故障,同时中止全部初始化处理。
图8为示出机内残留纸张检测处理和对齐板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700启动控制用的定时器。在步骤701确认入口传感器1,判断纸张是否残留于排出处理装置B内。如纸张残留,则进行步骤702的机内残留纸张堵塞处理。堵塞处理将堵塞通知到图中未示出的打印机控制器,同时中断以后的初始化处理。如未检测到残留纸张,则接下来进行对齐板的初始化处理。
首先,在步骤703由对齐板初始位置传感器12确认是否检测到对齐板。如未检测到,则转移到步骤710的处理。如检测到,则在步骤704朝正转方向驱动对齐电动机M4,在步骤705确认对齐板初始位置传感器12未检测到对齐板。在这里,预先测定对齐电动机M4的驱动时间,在步骤706如判断驱动规定时间以上,则判断对齐电动机M4发生故障,进行步骤720的故障处理。在故障处理中,将对齐电动机故障通知到图中未示出的打印机控制器,同时,进行以后的初始化处理。如在规定时间以内,则返回到步骤705的处理。如在步骤705对齐板初始位置传感器12未检测到对齐板6,则在步骤707朝正转方向进一步按规定量驱动对齐电动机M4。设置用于切换电动机回转方向切换的规定期间的停止处理步骤708、709后,在步骤710朝反转方向驱动对齐电动机M4,在步骤711确认对齐板初始位置传感器12检测到对齐板。在这里,如测量对齐电动机M4的驱动时间,由步骤712判断驱动规定时间以上,则判断对齐电动机M4发生故障,进行步骤720的故障处理。如未达到规定时间,则返回到步骤711的处理。如在步骤711由对齐板初始位置传感器12检测到对齐板,则在步骤713朝反转方向按规定量驱动对齐电动机M4,在步骤714停止电动机。由此结束对齐板的初始化处理。
图9为示出叶片机构的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800启动控制用的定时器。在步骤801朝正转方向驱动叶片电动机M2,在步骤802确认叶片初始位置传感器19是否检测到与叶片一起回转的图中未示出的叶片传感器遮光罩。如未检测到,则转移到步骤807的处理。如检测到,则在步骤803、804确认在规定时间内叶片初始位置传感器19未检测到叶片传感器遮光罩。如即使驱动规定时间以上也检测到叶片传感器遮光罩,则判断叶片电动机M2发生故障,进行步骤810的故障处理。在故障处理中将叶片电动机故障通知到图中未示出的打印机控制器,同时中止以后的初始化处理。
如在步骤803叶片初始位置传感器19未检测到叶片传感器遮光罩,则在该状态下进一步朝正转方向驱动叶片电动机M2,在步骤807、808确认在规定时间内叶片初始位置传感器19检测到叶片传感器遮光罩。如在步骤808判断进行了规定时间以上的驱动,则判断叶片电动机M2出现故障,进行步骤810的故障处理。如在步骤807叶片初始位置传感器19检测到叶片传感器遮光罩,则在步骤809停止叶片电动机M2,结束叶片机构的初始化处理。
图10为示出一叠纸张排出辊子的初始化处理、一叠纸张排出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901启动控制用的定时器。在步骤902朝正转方向驱动远离电动机M3,在步骤903确认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初始位置传感器11是否检测到与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定位凸轮一起回转的图中未示出的位置传感器遮光罩。如未检测到,则转移到步骤907的处理。
如检测到,则在步骤903、904确认在规定时间内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初始位置传感器11未检测到叶片传感器遮光罩。如在步骤905判断驱动规定时间以上,则判断远离电动机M3发生故障,进行步骤915的故障处理。在故障处理中将远离电动机故障通知到图中未示出的打印机控制器,同时中止以后的初始化处理。如在步骤903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初始位置传感器11未检测到位置传感器遮光罩,则进一步朝正转方向驱动远离电动机M3,在步骤907、908确认在规定时间内叶片初始位置传感器19检测到叶片传感器遮光罩。如在步骤908判断进行了规定时间以上的驱动,则判断远离电动机M3出现故障,进行步骤915的故障处理。如在步骤907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初始位置传感器11检测到位置传感器遮光罩,则进一步继续回转,在由步骤909确认到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初始位置传感器11检测不到位置传感器遮光罩之前反复进行步骤909的处理。在检测不到的时刻,在步骤910停止远离电动机M3,结束一叠纸张排出辊子的初始化处理。即,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在咬合状态下结束初始化。
在步骤911驱动输送电动机M1。在这里,也测量驱动时间,在步骤912确认是否驱动规定时间。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处于咬合状态,对齐板也处于退避位置,所以,如在对齐台4残留纸张,则在该处理下一叠纸张应排出到堆积托盘。因此,在步骤913确认一叠纸张排出传感器18,如存在纸张,则在步骤914进行机内残留纸张堵塞处理。如没有纸张,则在这里结束所有初始化处理。
压紧机构按CPU41的端口设定使压紧器螺线管SL断开,在断开时压下压紧器,所以,不需要特别的初始化处理。
(2)纸张输送管理处理
在从打印机送入纸张之前,由通信从图中未示出的打印机控制器将作业信息和送入的纸张的页信息送到CPU41。在作业信息中附加对该作业进行的后处理信息。本实施形式的排出处理装置B由于具有装订功能和不实施后处理的单纯堆积功能,所以,作为作业信息将其任一个指定从打印机控制器输送。页信息由页编号、描述符、纸张尺寸构成。页编号为对每页形成的固有编号。描述符为示出在作业内的纸张位置的信息,在作业的最前页附加SOJ(作业开始),在作业的最后页附加EOJ(作业结束)。
从打印机控制器接收了作业信息、页信息的CPU41存储这些信息,向打印机控制器发送必要纸张间时间。通常为0秒,但在装订处理等的场合必须隔开规定的装订动作时间。接收了该必要纸张间时间的打印机控制器使相对该页的打印开始推迟指定的时间,从而将纸张间隔开。此后,CPU41等候来自打印机控制器的送入预告指令。送入预告指令在纸张即将送入到排出处理装置B之前发出。接收了送入预告指令的CPU41实施纸张排出处理。
图11为示出纸张输送管理处理的流程图。该处理在规定的短周期中实施。在步骤1001判断是否接收到作业信息,如接收到作业信息,则在步骤1002对其进行存储。在步骤1003判断是否接收到页信息,如接收到,则在步骤1004将接收到的页信息追加登录到输送管理表。输送管理表为可登录4页量的页信息的环形缓冲器。在输送管理表的页信息中如图12所示那样,除从打印机控制器接收的页信息外,还附加在步骤1001存储的1位的作业信息和表示输送状况的2位输送信息。输送信息如为00B,则示出仅接收到页信息、没有接收到送入预告指令的状况,如输送信息为01B,则示出进行纸张输送动作这一状态,如输送信息为10B,则表示输送结束,如输送信息为11B,则示出在输送过程中发生错误。
在步骤1005判断是否接收到送入预告指令,如接收到,则在步骤1006检索最早登录的输送信息,在该输送信息设定01B,同时,在步骤1007确认该页信息的作业信息,如为单纯堆积作业,则在步骤1008起动单纯堆积输送处理任务,如为装订作业,则在步骤1009起动装订输送处理任务。在这些任务中,传递该页信息的地址,各任务也进行又将该页信息输送到原处的处理。
在步骤1010检测输送管理表,取出输送信息为10B的页信息。在找到输送信息为10B的页信息的场合,在步骤1011与页编号一起将输送结束的一情况通知到打印机控制器。另外,在步骤1012中,确认该页信息的描述符,如附加EOJ,则在步骤1013中将作业结束通知到打印机控制器。然后,在步骤1014从输送管理表删除该页信息。在步骤1010,如没有输送信息为10B的页信息,则转移到下面的步骤1015的处理。
在步骤1015中,检测输送管理表,取出输送信息为11B的页信息。由于11B的输送信息表示发生输送错误,所以,在步骤1016进行输送停止处理。在输送停止处理中,进行所有输送任务的停止删除、电动机等所有的驱动系的停止、错误信息向打印机控制器的通知、输送信息的删除。
(3)单纯堆积输送处理
图13为示出单纯堆积的处理的流程图。该处理和后述的装订输送处理为对每一纸张进行的任务处理,当在纸张输送控制中送入别的纸张时,起动同样的处理任务,成为与前页的输送处理一起同时处理的程序构成。
在步骤1201中,先启动定时器。然后,在步骤1202将输送电动机M1驱动开始指示提供给输送电动机驱动处理。在步骤1203中确认入口传感器1,确认是否将纸张送入到排出处理装置B。如未送入,则在步骤1204确认定时值,如经过规定时间以上,则判断出现延迟堵塞,进行步骤1215的堵塞处理。如在规定时间内,则返回到步骤1203的处理。
在步骤1203,当检测到纸张时,在步骤1205确认入口传感器1,确认纸张后端。如未确认纸张后端,则在步骤1206确认定时器值,如经过对各纸张尺寸设定的规定时间以上,则判断出现滞留堵塞,进行步骤1215的堵塞处理。如在规定时间以内,则返回到步骤1205的处理。
在步骤1205中,当检测到纸张后端时,在步骤1207使定时器计数器复位,重新使定时器计数。从入口传感器1到一叠纸张排出传感器18的输送距离由于比最小的纸张尺寸小,所以,在步骤1208中,确认一叠纸张排出传感器18,确认纸张后端。如确认到纸张后端,则在步骤1209确认定时器值,如经过规定时间以上,则判断滞留堵塞,进行步骤1215的堵塞处理。如在规定时间以内,则返回到步骤1208的处理。
在步骤1208中如检测到纸张后端,则由步骤1210将输送电动机M1停止指示提供给输送电动机驱动处理。图中未示出的输送电动机驱动处理具有通断计数器,当接收驱动开始指示时,将该通断计数器增加1,当接收驱动停止指示时,通断计数器减1。当该通断计数器从0变化到1时,开始驱动输送电动机M1,当从1变化到0时,停止输送电动机M1。在其它计数器值下,成为保持输送电动机的状态的处理。通过这样控制,即使从多个输送处理任务提供驱动、停止指示,也可正确地进行输送处理。在步骤1211中,将10B设定到从输送管理处理提供的页信息的输送信息,结束输送处理。
在步骤1215的堵塞处理中,将11B设定到提供的页信息的输送信息,将各堵塞类别设定到图中未示出的错误信息区域,结束输送处理。
(4)装订输送处理
下面,根据图14所示流程图说明装订输送处理。首先,在步骤1301启动定时器。然后,在步骤1302将输送电动机M1的驱动开始指示提供合输送电动机驱动处理。在步骤1303中,参照页信息的描述符,判断是否为SOJ(作业开始)。如为SOJ,则为作业的最前面页,所以,从以下的步骤1304进行步骤1312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1304中,驱动远离电动机M3,使在初始化处理中咬合的作为一叠纸张排出装置的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远离。在步骤1305,为了等候远离动作结束,所以,等候规定时间,在步骤1306停止远离电动机M3。在步骤1307驱动对齐电动机M4,使作为对齐装置的对齐板6移动到等候位置B。
在步骤1304使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一时远离的原因在于,当不远离地使对齐板6移动到等候位置B时,由一叠纸张排出上辊子5U移动到退避位置的满载检测传感器遮光罩10由对齐板6压入,可能妨碍纸张输送。
在步骤1308按规定时间等候对齐板6向等候位置B的移动结束后,在步骤1309停止对齐电动机M4,在步骤1310为了使远离的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再次咬合,驱动远离电动机M3。然后,在步骤1311按规定时间等候咬合动作结束,在步骤1312停止远离电动机M3。
然后,在步骤1313确认入口传感器1,确认纸张是否送入到排出处理装置B。如送入,则在步骤1314确认定时值,如经过规定时间以上,则判断延迟堵塞,进行步骤1327的堵塞处理。如在规定时间以内,则返回到步骤1313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1313检测纸张的场合,由步骤1315确认入口传感器1,确认纸张后端。如未确认纸张后端,则在步骤1316确认定时器值,如经过按各纸张尺寸设定的规定时间以上,则判断滞留堵塞,进行步骤1327的堵塞处理。如在规定时间以内,则返回到步骤1315的处理。在该时刻,第1张(SOJ)的纸张S1的前端按使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咬合的状态(可输送状态)送入到对齐板6内。
当在步骤1315检测到纸张后端时,在步骤1317使定时器计数器复位,重新使定时器计数。此后,在步骤1318再次参照页信息的描述符,判断是否为SOJ。如为SOJ,则在步骤1319使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远离,驱动远离电动机M3,在步骤1320为了等候远离动作结束,等候规定时间,在步骤1321停止远离电动机M3。
在装订输送中,不断地将纸张堆积到对齐台4,进行对齐动作,但当此时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咬合时,由于输送电动机M1驱动,所以,从对齐台4排出纸张。为了防止这一点,当送入第2张以后的纸张时,使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远离。
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仅咬入作业的第1张的原因将根据图15进行说明。从打印机送入的纸张为通过定影器112的纸张,具有相当的卷曲量。为此,当在使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远离的状态下进行纸张输送时,如图15(a)所示那样,纸张S1从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与对齐板6的入口之间的输送通道间隙脱出,存在潜入到对齐板6下部的可能性。
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的一叠纸张排出上辊子5U和一叠纸张排出下辊子5L相互不同地组合,当将纸张输送到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时,可对纸张提供较强的刚性,可朝对齐板6笔直地输送。为此,仅第1张进行咬合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输送纸张的处理。
另一方面,对于后续的第2张以后的纸张,由于先行的第1张纸张S1在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与对齐板6之间搭桥,所以,即使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远离(非输送状态),也可没有堵塞地将纸张输送到对齐板6侧,可将纸张堆积到对齐台4。
然后,在图14的步骤1322中,等候将纸张堆积到对齐台4之前的规定时间,在步骤1323将输送电动机M1的停止指示提供给输送电动机驱动处理。在步骤1324,将10B设定到从输送管理处理提供的页信息的输送信息,结束输送处理。
下面,在步骤1325,为了进行对齐动作,添加页信息的地址,起动对齐处理任务,结束装订输送处理。
在步骤1327的堵塞处理中,将11B设定到提供的页信息的输送信息,将各堵塞种类设定到图中未示出的错误信息区域,结束输送处理。
(5)对齐处理
图16为示出对齐处理的流程图,图17为对齐处理的定时图。首先,在步骤1501启动定时器。在步骤1502起动压紧器螺线管SL,然后立即在步骤1503驱动对齐电动机M4,将对齐板6移动到对齐位置C。通常在压紧器9完全远离后进行步骤1503的处理,但由于压紧器9远离结束的时间比对齐板6完全移动到对齐位置C的时间短得多,所以,即使同时驱动压紧器螺线管SL和对齐电动机M4也没有问题。另外,如对齐的纸张与压紧器9干涉,则也可在步骤1502的处理与步骤1503的处理之间设置延迟时间进行调整。
在步骤1504确认定时器,进行规定时间的等候,在步骤1505为了使叶片8回转而驱动叶片电动机M2。然后,在步骤1506等候用于使对齐板6达到对齐位置C的规定时间,在步骤1507保持对齐电动机M4。在步骤1508再等候规定时间,在步骤1509使对齐电动机M4反向回转,使对齐板6从对齐位置C移动到稍打开的C′位置(参照图3)。在步骤1510等候规定时间,在步骤1511保持对齐电动机M4。对齐电动机保持处理向步进电动机周期性地发送相同的励磁方式,进行固定电动机转子的处理。在该时刻,由步骤1505的叶片电动机M2回转的叶片8的前端接触到对齐台4上的纸张,依原样拉回从对齐台4伸出的纸张。即,使压紧器9从纸张面离开后,由对齐板6进行横向的对齐,在横向的对齐结束的时刻稍打开对齐板6,由叶片8进行纵向对齐。由叶片8进行纵向对齐时打开对齐板6是为了防止对齐板6与纸张的摩擦力使得不能拉回纸张。
在步骤1512等候叶片8离开纸张面之前的规定时间,在步骤1513为了由压紧器推压对齐结束后的一叠纸张,停止压紧器螺线管SL的驱动。由于压紧器9推压、对齐的一叠纸张,所以,即使卷曲的下一纸张送入到对齐台4,也可防止由该纸张推出对齐的一叠纸张的最上部的纸张。在步骤1514使保持的对齐台4进一步反转,将对齐板6返回到等候位置B。在步骤1515中等待对齐板6返回到初始位置,在步骤1516中停止对齐电机M4。
这些一连串的处理可在完成一个一个的动作之后进行下一动作,但在打印机变高速、纸张间隔不能充分获得的场合,必须在短时间内进行这些一连串的处理。因此,在本发明中,如步骤1502和步骤1503的处理、步骤1505和步骤1507、步骤1509的处理那样,考虑动作时间,由最短时间结束对齐处理。
在步骤1517进行叶片8返回到原来的初始位置之前的规定时间的等候,在步骤1518停止叶片电机。以上所有对齐动作结束。
在步骤1519,参照页信息的描述符,判断对齐处理后的页是否为EOJ(End of Job:最后页),如不为EOJ,则结束该对齐处理。如为EOJ,则在步骤1520为了进行装订处理添加页信息的地址,起动装订处理任务,结束该对齐动作。
虽然省略了说明,由上述(1)的初始化处理检测到的电动机故障即使由该对齐动作进行,在检测到故障的场合也进行同样的故障处理。
(6)装订处理
图18、图19为示出装订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1701使定时器启动。在步骤1702驱动压紧器螺线管SL,使压紧器离开,在步骤1703驱动对齐电动机M4,使对齐板6移动到对齐位置。在步骤1704进行用于对齐板移动结束的规定时间的等候,在步骤1705进行对齐电动机M4的保持。在步骤1706停止压紧器螺线管SL的驱动,将压紧器压下到一叠纸张。
在步骤1707,参照页信息的描述符,确认是否为SOJ+EOJ即1张装订。如为SOJ+EOJ,则不进行装订,所以转移到步骤1725的处理。如不为1张装订,则随后在步骤1708参照错误信息判断是否为超装订。关于超装订处理将在后面说明。如为超装订,则不进行装订,所以,转移到步骤1725的处理。如不为超装订,则在步骤1709为了装订而驱动装订电动机。在步骤1710,进行规定时间的等候,在步骤1711确认示出装订结束的、装订初始检测。如未检测到初始位置,则在步骤1711确认是否超过规定时间,如超过,则返回到步骤1711。
在由步骤1712判断超过规定时间的场合,在步骤1713停止装订电动机,在步骤1714再等候规定时间,在步骤1715朝反向回转方向驱动装订电动机。在步骤1716,再次确认装订初始位置检测。如可检测到初始位置,则在步骤1717确认是否超过规定时间,如不超过,则返回到步骤1716的处理。在超过规定时间的场合,在步骤1718停止装订电动机,在步骤1719再进行规定时间的等候,在步骤1720朝反转方向驱动装订电动机,在步骤1721再次确认装订初始位置检测。如不能检测到初始位置,则在步骤1722确认是否超过规定时间,如不超过,返回到步骤1721。
在步骤1722,当超过规定时间时,判断出现装订电动机故障,进行步骤1723的故障处理。在步骤1716和步骤1721,如检测到装订初始位置,则判断发生钉书钉堵塞,进行步骤1724的钉堵塞处理。
在步骤1711,如检测到装订初始位置,则判断装订动作正常结束,在步骤1725驱动远离电动机M3,在步骤1726按规定时间等候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咬合结束后,在步骤1727再次驱动压紧器螺线管SL,在步骤1728驱动输送电动机M1,开始装订后的一叠纸张的排出动作。在步骤1729等候规定时间,在步骤1730使对齐电动机M4反向回转,开始对齐板6朝退避位置A的移动。在步骤1731,通过等候规定时间而等候对齐板6向退避位置A的移动结束,在步骤1732停止对齐电动机。在步骤1733监视一叠纸张排出传感器,确认是否排出了一叠纸张。在步骤1734如超时,则在步骤1735进行一叠纸张排出堵塞处理。
在步骤1733检测到一叠纸张排出结束时,在步骤1736停止输送电动机,在步骤1737停止压紧器螺线管SL驱动,在步骤1738向打印机控制器通知作业结束。
在步骤1739,为了进行装订时的满载检测处理,设定装订满载检测遮光罩,在步骤1740等候规定的检测时间,在步骤1741使装订满载检测遮光罩复位。
由此结束装订处理。
(7)超装订处理
装订装置具有装订容许张数。在本装置中为15张。然而,在使用者指定的作业中,存在指定的张数超过该装订容许张数15的场合。在该场合,必须由打印机驱动器、打印机控制器、排出处理装置B中的任一个防止超过装订容许张数。在本发明中,说明由排出处理装置B加以防止的方法。
图20为示出CPU41的超装订处理的流程图。该处理在页信息即将登录到示于图11的纸张输送管理处理的步骤1003的输送管理表之前进行。
首先,在步骤1901确认存储的作业信息,如不为装订作业,则省略以下的检查。如为装订作业,则在步骤1902确认页信息的描述符,如为SOJ,则在步骤1903将装订张数计数器初始化成0。在步骤1904,使装订张数计数器进行递增计数,对其进行存储。在步骤1905判断开始计数的装订张数是否超过装订容许张数。如超过装订容许张数,则在步骤1906将超装订通知到控制器,在步骤1907为了相对以后的纸张进行超装订处理而在超装订处理中设置标志进行存储。另外,在步骤1908强制地将EOJ追加到检测到超装订的纸张的前一输送管理表上的页信息。这样,在图18、图19所示装订处理中不驱动装订电动机地实施一叠纸张排出。
在步骤1909,将用于进行一叠纸张处理的必要时间和在步骤1908强制设定EOJ的下一纸张页编号一起通知到打印机控制器,同时,在步骤1920,将存储的作业信息强制地改写成单纯堆积作业。这样,当将页信息登录到图11所示纸张输送管理处理的步骤1003的输送管理表时,以后,对于紧接下一作业的SOJ之前的页,作为单纯堆积作业将页信息写入到输送管理表。
通过如以上那样处理,可防止装订容许张数以上的作业,事先防止规格以外的装订导致的装订装置的损伤。
(8)满载检测处理
如上述那样,一叠纸张排出上辊子5U在与一叠纸张排出下辊子5L远离的场合,满载检测传感器遮光罩10成为非检测状态。另外,在排出处理装置B正实施装订作业或为了装订作业而将纸张堆积到对齐台4的状态下,不能检测到堆积托盘7的堆积状态。因此,至少仅在满足以下2个条件时需要检测堆积托盘7上的排出堆积量的控制。条件为(1)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咬合,(2)对齐板6处于初始位置。
另外,单纯堆积时,先行纸张与后续纸张的间隔非常短,由很短时间检测堆积量时,存在误判断(不为满载时判断为满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将装订的一叠纸张堆积到堆积托盘7的场合,由于一叠纸张厚,所以,当以较长时间检测堆积量时,判断为满载,有可能在停止输送之前堆积的一叠纸张堵塞排出口。
当考虑到以上的问题点时,根据排出模式即单纯堆积模式和装订模式在输送纸张的状态和等候状态下改变满载检测方法。
图21和图22为示出满载检测处理的流程图,作为与其它处理独立的任务处理。
首先,在步骤2001判断排出处理装置B是否正初始化,如正初始化,则不进行满载检测。在步骤2002为满载检测条件的对齐板6处于初始位置时,在步骤2003确认一叠纸张排出辊子对5咬合,如从条件偏离,则不进行满载检测。
在步骤2004,确认在装订处理中设定的可检测装订满载遮光罩,如已设定,则为了进行装订时的满载检测而转移到步骤2019。如使上述遮光罩复位,则在步骤2005确认满载检测传感器13,如满载,则在步骤2006使单纯堆积时的满载检测计数器+1,在步骤2007判断通过的纸张的通过时间是否超过预先存储于该计数器的max值,如超过,则在步骤2008将max值写入到该计数器,在步骤2009设定满载检测传感器遮光罩10(确定满载状态)。
如在步骤2005未检测到满载,则在步骤2013使单纯堆积时的满载检测计数器-5,在步骤2014判断该计数器是否低于预先存储的min值,如低于,则在步骤2015将min值写入到该计数器,在步骤2016使满载检测传感器遮光罩10复位(确认非满载状态)。
即,以检测单纯堆积时的满载缓慢进行、满载解除检测时迅速进行为目的进行本处理,max值和递增计数值设定得比可由本排出处理装置B处理的最大尺寸的纸张按最慢的输送速度通过满载检测遮光罩的时间大。min值和递减计数值可在最小的纸张间隔时间以内检测满载解除地设定。如这样处理,则可在未意识到是否纸张正通过满载检测遮光罩的状态下确认满载状况。
在步骤2010,确认满载检测遮光罩,如处于设定状态,则在步骤2011判断是否已经将满载通知到打印机控制器,如未通知,则在步骤2012向打印机控制器通知满载。在步骤2010如复位,则在步骤2017判断是否将满载解除通知打印控制器,如未通知,则在步骤2018将满载通知打印机控制器。
在步骤2004如设定了装订满载检测可能遮光罩,则在步骤2019确认满载检测传感器,如满载,则使装订时的满载检测计数器+5,在步骤2021判断该计数器是否超过预先存储的max值,如未超过,则在步骤2022将max值写入到访该计数器,在步骤2023设定满载检测遮光罩。如在步骤2019未检测到满载,则在步骤2024使装订时的满载检测计数器-5,在步骤2025判断该计数器是否比预先存储的min低,如低,则在步骤2026将min值写入到该计数器,在步骤2027使满载载检测遮光罩复位。
即,当进行装订时的满载检测时,满载解除检测时作业间时间有限,所以,将迅速进行为目的进行本处理,max值和递增计数值、min和递减计数值可在最小作业间隔时间以内进行满载检测、可检测满载解除地设定。在本发明中,单纯堆积时的纸张间时间如以下地设定。
在上述实施形式中,作为纸张处理装置例示出装订机构,但也可为开孔冲裁处理等的其它机构。

Claims (5)

1.一种排出处理装置,在对齐纸张并进行预定的纸张处理后将其排出;其特征在于,具有:
输送纸张的输送装置(3);
将与上述输送装置(3)所输送的纸张的纸张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纸张端部对齐的对齐装置(6);以及
被配置在上述输送装置(3)与上述对齐装置(6)之间,排出上述纸张处理后的一叠纸张的一叠纸张排出装置(5),
其中,上述一叠纸张排出装置(5)由在相对置的两根轴上分别沿轴向隔开间隔后配置多个的一方辊子群(5U)和另一方辊子群(5L)进入彼此的辊子群间隙而进行组装的辊子对构成,可选择能够夹持纸张进行输送的可输送状态和不能输送纸张的非输送状态,当对由上述输送装置(3)输送给上述对齐装置(6)的多张纸张中的最初的纸张进行输送时选择上述可输送状态,当输送第2张以后的纸张时则选择上述非输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述一叠纸张排出装置(5)所输送的上述最初的纸张,在上述一叠纸张排出装置(5)与上述对齐装置(6)之间搭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对齐装置(6)具有纸张堆积面,可移动到支承纸张的第1位置和不支承纸张的第2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排出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叠纸张排出装置(5)的可输送状态持续到上述最初的纸张到达上述对齐装置(6)为止。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纸张形成图像,并将该纸张对齐后排出;其特征在于:
具有用于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11);
以及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排出处理装置,该排出处理装置在对齐形成有上述图像的纸张并进行预定的处理后将其排出。
CNB031105661A 2002-04-10 2003-04-10 排出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717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7515/2002 2002-04-10
JP2002107515A JP3937897B2 (ja) 2002-04-10 2002-04-10 排出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9927A CN1449927A (zh) 2003-10-22
CN1317173C true CN1317173C (zh) 2007-05-23

Family

ID=28449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1056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7173C (zh) 2002-04-10 2003-04-10 排出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055815B2 (zh)
EP (1) EP1352866B1 (zh)
JP (1) JP3937897B2 (zh)
KR (1) KR100542163B1 (zh)
CN (1) CN1317173C (zh)
DE (1) DE60326668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97543B2 (ja) * 2004-12-15 2010-07-0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00470389C (zh) * 2005-12-01 2009-03-18 佳能株式会社 薄片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4777839B2 (ja) * 2006-07-07 2011-09-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整合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862024B2 (en) * 2007-12-27 2011-01-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finish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heet finishing method
JP2009263093A (ja) * 2008-04-25 2009-11-12 Kyocera Mita Corp 用紙後処理装置
JP4815500B2 (ja) * 2009-03-05 2011-11-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58417A (ja) * 2011-01-31 2012-08-23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JP2014091621A (ja) * 2012-11-05 2014-05-19 Canon Inc シート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91191B2 (ja) 2012-11-30 2017-03-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綴じ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202878B2 (ja) 2013-05-09 2017-09-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材綴じ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541345B2 (ja) 2014-12-24 2019-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材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14370B2 (ja) * 2018-05-31 2023-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排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926970B2 (en) * 2018-11-30 2021-02-23 Ricoh Company, Ltd.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2022102485A (ja) 2020-12-25 2022-07-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用紙後処理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3302A (zh) * 2001-08-31 2003-03-19 佳能株式会社 纸张处理装置和具有该纸张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73391A (en) 1976-09-24 1978-02-14 Pitney-Bowes, Inc. Sheet jogger
US5288062A (en) * 1992-05-26 1994-02-22 Xerox Corporation High capacity compiler with vertically adjustable sheet discharge and acquire means
JP3673572B2 (ja) 1995-10-09 2005-07-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3728038B2 (ja) 1996-12-19 2005-1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H10250900A (ja) * 1997-03-12 1998-09-22 Minolta Co Ltd フィニッシャ
JP3646459B2 (ja) * 1997-03-12 2005-05-11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フィニッシャ
US6330999B2 (en) * 1998-05-14 2001-12-18 Graoco (Japan) Ltd Set binding, stapling and stacking apparatus
US6382615B1 (en) * 1998-09-17 2002-05-07 Minolta Co., Ltd. Sheet accommodating device and sheet processing system
US6427997B1 (en) * 1999-06-15 2002-08-06 Konica Corporation Sheet stacker with aligning/conveying roller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4763898B2 (ja) * 2000-06-20 2011-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方法、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6601840B2 (en) * 2001-08-09 2003-08-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ost print finishing device with imaging material binder
US6722646B2 (en) * 2002-02-19 2004-04-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trea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666444B1 (en) * 2002-11-27 2003-12-23 Xerox Corporation Sheet set compiling system with dual mode set ejection and first sheet feeding and reversal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3302A (zh) * 2001-08-31 2003-03-19 佳能株式会社 纸张处理装置和具有该纸张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30081087A (ko) 2003-10-17
US20040104529A1 (en) 2004-06-03
CN1449927A (zh) 2003-10-22
KR100542163B1 (ko) 2006-01-11
JP2003300654A (ja) 2003-10-21
EP1352866B1 (en) 2009-03-18
DE60326668D1 (de) 2009-04-30
US7055815B2 (en) 2006-06-06
JP3937897B2 (ja) 2007-06-27
EP1352866A3 (en) 2005-03-09
EP1352866A2 (en) 2003-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7173C (zh) 排出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309644C (zh) 片材处理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成形装置
CN1207153C (zh) 纸张处理装置和具有该纸张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251880C (zh) 纸张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264073C (zh) 具有错位安放机构的纸张后处理装置
JP5091596B2 (ja) シート揃え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93379B2 (ja) プリント媒体シート整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整理方法
CN101254876B (zh) 用纸后处理装置
CN1254426C (zh) 排出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132488B2 (en) Sheet cutting device and sheet post-processing device
JP2006264978A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
CN1526622A (zh) 纸张叠放装置
JP2007182263A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
CN1734358A (zh) 用纸后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6168145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finishing copies after the maximum storage tray capacity has been exceeded
JP2008030935A (ja) 用紙処理装置
CN1469205A (zh) 纸张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7084301A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
CN1526625A (zh) 纸张处理装置及纸张处理方法
CN1526621A (zh) 纸张处理装置及纸张处理方法
CN1272183C (zh) 片材后处理装置与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5343661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7845627B2 (en) Bookbin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5314965B2 (ja) 排紙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4758242B2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