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1928C - 罐体的外形加工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罐体的外形加工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1928C
CN1311928C CNB038106043A CN03810604A CN1311928C CN 1311928 C CN1311928 C CN 1311928C CN B038106043 A CNB038106043 A CN B038106043A CN 03810604 A CN03810604 A CN 03810604A CN 1311928 C CN1311928 C CN 131192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push part
gas
perisporium
reces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8106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52884A (zh
Inventor
大垣拓洋
服部宗久
高桥周作
武井政幸
田村秀行
竹田由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kkaic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kkaic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kkaic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kkaic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52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2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192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192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1/00Making hollow objects
    • B21D51/16Making hollow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he objects
    • B21D51/26Making hollow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he objects cans or tins; Closing same in a permanent man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1/00Making hollow objects
    • B21D51/16Making hollow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he objects
    • B21D51/26Making hollow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he objects cans or tins; Closing same in a permanent manner
    • B21D51/2646Of particular non cylindrical shape, e.g. conical, rectangular, polygonal, bul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6/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otherwise than using rigid devices or tools or yieldable or resilient pads, i.e. applying fluid pressure or magnetic forces
    • B21D26/02Shaping without cutting otherwise than using rigid devices or tools or yieldable or resilient pads, i.e. applying fluid pressure or magnetic forces by applying fluid pressure
    • B21D26/033Deforming tubular bodies
    • B21D26/049Deforming bodies having a closed e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3/00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 B65D83/14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for delivery of liquid or semi-liquid contents by internal gaseous pressure, i.e. aerosol containers comprising propellant for a product delivered by a propellant
    • B65D83/38Details of the container bod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72/00Metal deforming
    • Y10S72/715Method of making can bod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05Shaping by direct application of fluent press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10T29/49908Joining by deforming
    • Y10T29/49915Overedge assembling of seated pa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 Pens And Brushes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AREA)
  • Image-Pickup Tubes, Image-Amplification Tubes, And Storage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罐体的外形加工方法以及其装置,将推压部件(44)从罐体(4)的外侧压接于、其内部通过气体而被维持于预定压的罐体(4)的周壁上,以在罐体(4)的周壁上形成预定形状的凹入变形部(56)。由此,可以确实防止罐体(4)的强度降低或者罐体(4)内表面上的擦伤或薄膜的损伤,并可以在罐体(4)上所希望的位置形成通过凹入变形而产生的立体图案,从而可以低成本,容易地对罐体(4)施以外观设计性较高的外形加工。

Description

罐体的外形加工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罐体上所希望的位置进行凹入变形来制成立体图案,从而提高罐体外观设计性的罐体的外形加工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众所周知,在以饮料或食品等为内容物的罐体上,为了提高罐体的外观美观性,而对罐体施以了使之凹入变形以形成立体图案的外形加工。
在进行这种外形加工时,例如,首先将一对垫具从罐体两侧的开口部插入该圆筒状的罐体的内部,通过一对垫具的前端部彼此之间的相对宽度来形成与凹入形状对应的成形部。另一方面,将推压轧辊从罐体的外表面一侧推压与成形部相对应的位置。而且,维持推压轧辊的压接,并使罐体转动,使得罐体在整周上发生凹入变形。
然而,在通过推压轧辊与垫具,使之凹入变形的场合,凹入部的厚度将会因为推压轧辊与垫具的挤压变形而变薄,从而产生罐体强度降低的问题。
另外,在将垫具插入罐体内来实施这种外形加工的场合时,由于垫具滑动接触于罐体的内表面,因此很有可能擦伤罐体的内表面,特别是在罐体的内表面进行了涂层等的薄膜处理的场合时,很有可能损伤薄膜。此外,由于使用了垫具,因此有时会残留下垫具的形状,以至降低作为立体图案的美观性。
此外,在罐体的一侧卷曲扣合罐盖,或者如所谓2节的罐体那样,一体地形成带底圆筒状的场合下,只能从罐体的一侧的开口部将垫具插入罐体,从而将会产生无法得到所希望的凹入形状的问题。
另外,由于必须正确地使推压轧辊与垫具的位置相对应,以至装置结构复杂化,从而会产生因装置昂贵而增加制造成本的问题。
因此,众所周知,作为另一现有技术,其方法为:将罐体收装在内表面侧形成有立体图案的外模具内,并将在外周方向上具有膨胀自如的橡胶制的膨胀部的成形插头插入罐体内部,而且,通过水压使膨胀部膨胀,以将罐体推到外型模具的内表面,从而使外模具内表面上的立体图案成形加工在罐体外表面上。这样,由于抵接罐体内表面的是橡胶制的膨胀部,故而可以防止罐体内表面的擦伤等。
但是,根据上述,由于通过所述膨胀部的膨胀,而使罐体膨胀,以在罐体上形成凹凸,因此会产生无法进行使罐体缩径的外型加工的问题。另外,在成形插头上,不仅是所述膨胀部而且还必须构成将水供给该膨胀部用的通路等的复杂构造,此外,还必须将推到外型模具内表面上的极高的压力施加予所述膨胀部,以使罐体膨胀,这样会产生提高装置价格以至增加制造成本的问题。另外,由于从罐体内表面侧,通过橡胶制的膨胀部对其进行推压,以使罐体变形,若想例如在罐体的外表面比较接近地形成多个凹部,仍会产生在罐体的外表面无法充分形成凹部的问题。
为解泱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防止罐体的强度降低的同时,还可以确实防止罐体的内表面上的擦伤或薄膜的损伤;另外,即使是一侧封堵的罐体,也可以容易地进行外形加工,并且不会使装置构造复杂化,以低成本即可以容易地施以外观设计性较高的外形加工的罐体的外形加工方法及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罐体的外形加工方法,是对圆筒状的罐体上的所希望的位置施以凹入变形,以形成立体图案;其特征在于,包括推压成形步骤,该推压成形步骤为:将推压部件从罐体的外侧压接于、其内部通过气体而被维持于预定压的罐体的周壁上,并在该罐体的周壁上形成预定形状的凹入变形部。
本发明者根据所进行的种种实验的结果而知,通过将推压部件从罐体的外侧压接于、其内部通过气体而被维持于预定压的罐体的周壁外表面上,不必像以往那样将垫具插入罐体内部,即可以高精度地使罐体周壁凹入成所希望的形状。
即,由于将所述推压成形步骤中的罐体的内部的气体维持于预定压,故而施加在罐体的周壁内表面上的压力是均勻地朝向罐体外侧。在这一状态下,一旦通过推压部件来推压罐体的周壁外表面,虽然使得推压部件抵接到罐体周壁上的部位发生凹入,但与此同时,在推压部件没有抵接到的部位,因预定压的气体具有与以往的那种垫具同样的作用,故而抑制了罐体的变形。由此,不是采用将以往那种的垫具或成形插头插入罐体内,而只是在推压部件的抵接部位即可以使之凹入变形,并且是以低成本即可以对罐体施以外形加工。
而且,由于在罐体的板厚方向上不产生以往那种垫具所导致的走样变形,故而在凹入变形的部分,板厚的厚度几乎不减少,从而在不降低罐体的强度的基础上,即可以施以外形加工。而且,由于不使用以往那种垫具,从而确实可以防止罐体的内表面侧的擦伤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在施行所述推压成形步骤之前,最好进行罐体保持步骤与气体导入步骤,该罐体保持步骤为:将一对保持部件抵接所述罐体的轴线方向的两端,并夹持该罐体,使该罐体的周壁外表面呈露出状态且密封该罐体的内部地来进行保持;该气体导入步骤为:维持通过该罐体保持步骤而对罐体所进行的保持状态,并将气体从至少一侧的所述保持部件所具备的气体导入口导入到该罐体的内部,以通过气体来维持罐体内于预定压。
根据这样,首先,通过所述罐体保持步骤,在使罐体的周壁外表面呈露出的状态下保持罐体。此时,罐体通过一对的保持部件来密封其内部,并被保持。接着,通过所述气体导入步骤,将气体从所述保持部件所具有的气体导入口导入到罐体的内部。该罐体的两端通过两保持部件而被密封地保持,由此,罐体的内部上升至预定压。随后进行所述推压成形步骤。根据这样做,可以对内部通过气体而被维持于预定压的罐体进行高效率的所述推压成形步骤。此外,在本发明中的外形加工方法中,由于将气体从至少一侧的所述保持部件所具有的气体导入口导入到罐体的内部,故而不仅是两端呈开口的罐体,即使是例如,所谓的3节罐,其罐体一端开口,另一端为卷曲扣合罐盖的状态,或者,底部与罐体形成一体的2节罐用的罐体,也可以容易地施以外形加工。而且,即使在罐体上施加了内弯曲加工或凸缘加工也无妨碍,同样可以进行外形加工。
另外,在本发明的所述推压成形步骤中,在一边将转动自如地设置的轧辊状的所述推压部件的周缘部压接到罐体的外壁上中又一边使之转动,则可以在罐体的周壁的预定范围上形成连续的凹入变形部。由此,在罐体周壁的整周上,可以使之形成凹入变形,从而可以极高效率地进行罐体的外形加工。
作为推压成形步骤的一形态,在使所述推压部件压接在罐体的周壁上并进行转动中,又在该罐体的轴线方向上使之移动预定的距离,则在罐体的预定范围上连续地形成凹入的凹入变形部,从而可以凹入成所希望的宽度。由此,即使使用具有单一推压宽度的推压部件,也可以通过该推压部件的移动距离,容易地调节凹入变形部的宽度尺寸。
此时,由于在使所述推压部件于罐体的轴线方向上移动中,逐渐地增加或减少该推压部件对罐体的压接力,则可以将罐体变形成为锥形,因此可以容易地形成外观设计性较高的罐体。
另外,在本发明的方法中,所述推压部件形成为圆盘状且转动自如地被设置,在其周缘部上以在该推压部件的圆周方向上存在有预定间隔的形式配设预定形状的多个凸部;在所述推压成形步骤中,通过在将所述推压部件的周缘部压接到罐体的外壁上中又使之转动,并通过对罐体的周壁进行的各凸部的凹入,则可以极高效率地在罐体的周壁上形成以存在有预定间隔来排列的多个凹入变形部。
此时,通过在罐体的轴线方向上存在有预定间隔,并利用所述推压部件进行朝向罐体的圆周方向的压接转动,可以容易地形成排列在罐体的外壁的圆周方向与轴线方向上的多个凹入变形部。
或者,只通过使所述推压部件相对于罐体的圆周方向存在有倾斜,并使之沿着罐体的周壁进行压接转动,则可以在罐体的轴线方向的预定范围容易地形成螺旋状排列的多个凹入变形部。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当所述罐体是以具有0.06mm~0.2mm厚度尺寸的铝来形成时,最好将罐体内部的气体压力维持在0.1~0.5MPa,而当所述罐体是以具有0.1mm~0.3mm厚度尺寸的不锈钢来形成时,最好将罐体内部的气体压力维持在0.1~0.7MPa。这是本发明者根据各种实验而获知的结果。即,虽然铝制的罐体常使用的厚度尺寸为0.06mm~0.2mm,钢制的罐体常使用的厚度尺寸为0.1mm~0.3mm,但是,在这些厚度尺寸的范围内,铝制的罐体与钢制的罐体通过将施加予罐体内部的气体压力均维持在0.1MPa以上,则可以在推压部件向罐体压接时,维持罐体的形状,从而确实地形成凹入变形部,这样可以防止在罐体上形成凹入变形部之前,不能维持罐体形状而产生走样变形的问题。另外,通过在铝制的罐体的场合而维持在0.5MPa以下,钢制的场合则维持在0.7MPa以下,可以防止在罐体上发生多余的膨胀或龟裂等,从而可以良好地形成凹入变形部。因此,通过对应于罐体的材料,以维持于上述气体的压力,从而可以确实在罐体上形成凹入变形部。
而且,当所述推压部件具有预定形状的多个凸部时,并在对应于罐体的材料,维持于上述气体的压力的基础上,在所述推压成形步骤中,最好:使所述推压部件的所述凸部向罐体的周壁施行的凹入尺寸为0.1mm~1.2mm,并且是从罐体的周壁外表面朝向罐体内部;使所述推压部件的各凸部以其突出量大于所述凹入尺寸,并存在有1mm以上的间隔地进行排列,而且使沿着该推压部件的轴线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具有1~3mm的曲率半径的前端形状。
本发明者又获知,在通过推压部件的各凸部来使罐体外壁凹入变形时,通过将推压部件的各凸部的间隔或各凸部的前端形状形成在上述范围内,即使变形量比较小,也确实可以高效率地形成在视觉上能够辨识且美观性较高的凹入变形部。即,本发明者根据各种实验而获知,各凸部向罐体进行凹入的尺寸如果浅于0.1mm,则几乎看不出来罐体的凹入变形,而通过使凹入变形尺寸深于0.1mm,则可以得到在视觉上能充分辨识的凹入变形。另外,在利用气体对罐体内部施加预定的压力的基础上,即使各凸部向罐体进行的凹入尺寸超过1.2mm,但由于罐体内部压力的反压,罐体的凹入变形部的深度尺寸也几乎不发生变化,从而不使凸部凹入到不必要的深度,则可以形成足够深度的凹入变形部。另外,在所述凹入尺寸为0.1mm~1.2mm时,推压部件的各凸部的间隔又窄于1mm的场合下,相邻接的凹入变形部将连续地形成,但通过使各凸部的间隔在1mm以上,多个凹入变形部则可以在视觉的辨识上形成为一个个的独立形状。此外,在沿着推压部件的轴线的凸部前端的剖面形状上,其曲率半径一旦小于1mm,将会变得过于尖利,这样有可能擦伤或插穿罐体。另一方面,当上述的凹入尺寸在0.1mm~1.2mm的范围时,凸部前端的曲率半径一旦大于3mm,向罐体施行的凹入变形将不充分,故而使凸部前端的曲率半径在3mm以下,这样确实可以形成在视觉上能够辨识的凹入变形部。另外,此时,通过使推压部件的各凸部的突出量大于所述凹入尺寸,则可以使通过凸部的前端而被压接的罐体形成充分的凹入变形部。
而且,利用所述推压部件的各凸部而形成的凹入变形部通过将气体施加予罐体的内部于预定的压力,则可以使得罐体的周壁进行极其浅薄的细微变形,具体而言,凹入变形部的一个个的变形量即使较小,也确实可以形成在视觉上能够辨识的凹入变形部。由此,不仅不使罐体的强度降低,而且还可以形成具有存在感且美观性较佳的立体图案。此外,通过在罐体上利用浅薄的细微变形形成凹入变形部,即使在例如罐体表面施以商品标识标识等的印刷,也可以形成不难认出其印刷的立体图案。
另外,本发明的装置是用于实现前述的本发明的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罐体保持机构,该罐体保持机构是将其内部通过气体而被维持于预定压的罐体的周壁外表面保持于露出状态;推压部件,该推压部件设置成对由该罐体保持机构而被保持的罐体的周壁进行压接自如;以及压接机构,该压接机构是使该推压部件压接于罐体的周壁上,并使该罐体的周壁凹入变形成预定形状。
根据本发明中的装置,通过所述罐体保持机构,对利用气体而被维持于预定的压力的罐体进行保持,并通过压接机构而将推压部件压接到罐体的周壁上。由此,不必像以往那样将垫具插入罐体内部,即可以高精度地使罐体周壁凹入成所希望的形状,并通过简单的装置构成,确实可以施以外形加工。
另外,在本发明的装置上,最好是所述罐体保持机构具有:抵接所述的罐体的轴线方向的两端,以夹持该罐体,并密封该罐体的内部地对其进行保持的一对的保持部件;并设置有:将气体经由该罐体保持机构中的至少一侧的所述保持部件上所形成的气体导入口,导入到罐体的内部,并通过气体来维持罐体内于预定压的气体导入机构。
由此,由于将气体从至少一侧的所述保持部件上所具有的气体导入口导入到该罐体的内部,因此,不仅是两端开口的罐体,即使是例如,所谓3节罐,其罐体一端开口,而另一端为卷曲扣合罐盖的状态,或者底部与罐体形成一体的2节罐用的罐体,也可以容易地施以外形加工。
在本发明的装置中,所述罐体保持机构具有转动自如的所述两保持部件,而且同时具有借助于至少一侧的保持部件而使罐体在其轴线周围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推压部件形成为轧辊状,并转动自如地设置成可使周缘部压接于罐体的外壁。
由此,在将推压部件压接到罐体的外壁的状态下,仅通过转动驱动机构使罐体转动,即可以对罐体的周壁整周进行凹入加工,从而使得装置构成简单化,并可以极高效率地对罐体施以外形加工。
此外,在本发明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使所述推压部件沿着罐体的轴线移动的移动机构。据此,通过转动机构使罐体转动,而且在将轧辊状的所述推压部件压接到罐体上的状态下,仅仅通过移动机构来使推压部件沿着罐体的轴线移动,即可以使罐体较宽幅地凹入变形。另外,维持通过转动驱动机构使罐体转动的状态,首先将轧辊状的所述推压机构压接于罐体上,接着使推压部件离开罐体,然后通过移动机构使推压部件沿着罐体的轴线移动预定距离,之后反復进行压接推压部件于罐体上的操作,可以极其容易地使得在罐体的轴线方向上存在预定间隔地来进行多行列的凹入变形。
另外,此时,通过对所述推压部件相对于罐体的圆周方向存在有倾斜且转动自如地进行支承,并通过所述转动驱动机构而使罐体转动,在通过所述压接机构而使推压部件压接到罐体的外壁上中,又通过所述移动机构使推压部件移动,即可以使得罐体的外壁凹入变形为螺旋状。
另外,在所述推压部件转动自如的基础上,通过在所述推压部件的外周上以在该推压部件的圆周方向上存在有预定间隔的形式配设预定形状的多个凸部,并在将所述推压部件压接于罐体的外壁上的状态下使罐体转动,即可以在罐体的周壁整周上形成多个预定间隔的凹入变形部。
另外,在本发明中,最好在所述推压部件上设置转动驱动机构,该转动驱动机构与由所述罐体保持机构而被保持的罐体同步,并使该推压部件转动。在将转动处于停止状态的推压部件压接到正在转动中的罐体的周壁上的场合下,推压部件从抵接罐体上之时到伴随罐体的转动而开始转动的期间,会产生时间性的滞后,这也就有可能在凸部抵接罐体的周壁之时擦动而过,而无法形成所希望的凹入变形部。因此,通过设置所述转动驱动机构来使推压部件同步于罐体地转动,则可以使得推压部件与罐体的转动之间不产生滞后地而使推压部件的凸部压接罐体,从而确实可以在罐体的周壁上形成凹入变形部。
此时,若列举所述推压部件的转动驱动机构的一形态,其特征在于,该转动驱动机构具有:驱动滑轮,该驱动滑轮被同轴地设置在至少一侧的所述保持部件上;空转滑轮,该空转滑轮与该驱动滑轮存在有间距地设置,并与驱动滑轮之间架设有传送带;以及压接滑轮,该压接滑轮与所述压接部件同轴地设置,压接所述传送带,并随该传送带而转动;所述压接机构维持所述压接滑轮对所述传送带的压接状态,并使所述推压部件在压接和离开所述罐体的周壁的方向上进退。
根据如此地构成所述转动驱动机构,首先,通过所述保持部件的转动,所述驱动滑轮与罐体同步地进行转动。并通过驱动滑轮的转动,与所述空转滑轮之间所架设的传送带即随之滑动。使所述压接滑轮压接在该传送带上,通过传送带的转动并经由压接滑轮,则可以使推压部件转动。此外,由于压接滑轮在推压部件进退于压接和离开所述罐体的周壁的方向上时,维持对传送带的压接,因此,在通过压接机构而将推压部件压接于罐体的周壁上时,可以使得该推压部件处于与罐体同步的转动状态。
此外,此时,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使所述推压部件沿着罐体的轴线移动的移动机构;在所述压接滑轮的构成中,压接所述传送带的压接面形成为与通过该移动机构来移动推压部件的移动距离相对应的宽度尺寸。在通过移动机构而使所述推压部件沿着罐体的轴线移动时,所述传送带可以维持对压接滑轮的压接状态,并相对地沿着压接滑轮的压接面而移动。由此,即使在推压部件沿着罐体的轴线而移动时,也可以使得该推压部件与罐体同步地转动。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装置的主要部位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表示保持部件对罐体进行保持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推压部件及其凸部的斜视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装置在将罐体投入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6是表示压接机构的动作示意图。
图7是表示对罐体进行外形加工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8是表示推压成形步骤及罐体的凹入变形部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使用其它的推压部件来形成的罐体的示意图。
图10至图12是表示其它的保持部件对罐体进行保持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使用其它推压部件的推压成形步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1是外形加工装置,2是将罐体4从投入路3向该外形加工装置1投入的投入转送机,5是将罐体4从该外形加工装置1向送出路6送出的送出转送机。将在后边详细进行阐述的外形加工装置1具有:多个罐体保持机构8,该罐体保持机构8围绕通过图中未示的转动驱动机构而被转动驱动的转动轴7,进行圆周转动;推压机构9,该推压机构9压接由罐体保持机构8所保持的罐体4的周壁,并对该罐体4施以外形加工。投入转送机2是对沿着投入路3而被供给的罐体4进行分别的吸引保持,并在投入位置A传递给罐体保持机构8。送出转送机5是在送出位置B而对由罐体保持机构8所保持并进行了外形加工的罐体4进行吸引及承接,而后送向送出路6。
外形加工装置1如图2中一部分的剖面所示,具有连设在所述转动轴7上的圆盘状的一对转动支承部10、11,在所述转动支承部10、11的周缘部支承存在有预定间隔的多个罐体保持机构8。该罐体保持机构8具有第1保持部件12及第2保持部件13,其中该第1保持部件12抵接圆筒状的罐体4呈开口的一端部,而该第2保持部件13与该第1保持部件12相对向地被设置,并且抵接罐体4被封闭的另一端部。如图3所示,所述第1保持部件12具有抵接部16,该抵接部16具有与罐体4的开口14的周缘上所形成的凸缘部15相对应的形状,且进行气体密封地抵接凸缘部15。所述第2保持部件13具有抵接部18,该抵接部18具有与罐体4被封堵的底部17相对应的形状,且抵接该底部1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施以外形加工的罐体4是比较薄的铝制品,且是用于形成在开口14处卷曲扣合未图示的罐盖的所谓2节罐的罐体。
如图2所示,所述第1保持部件12设置在第1转动轴19的前端。第1转动轴19转动自如地被支承在第1进退部件20上,而该第1进退部件20又进退自如地被支承在一侧的转动支承部10上。该第1进退部件20在其后端部具有一对第1凸轮滚柱21、22。第1凸轮滚柱21、22受形成在沿着所述转动轴7的外侧而呈环状设置的第1导向架23上的第1凸轮轨24、25所导向,通过该导向,第1进退部件20进行进退。第1导向架23经轴承26而转动自如地支承所述转动轴7的一部分。在该第1导向架23上设置环状的第1驱动齿轮27,所述第1转动轴19具有咬合第1驱动齿轮27的第1从动齿轮28。由此,伴随所述转动轴7的转动,通过第1驱动齿轮27,并经第1从动齿轮28而使第1转动轴19及第1保持部件12驱动转动。另外,伴随所述转动轴7的转动,第1凸轮滚柱21、22被第1凸轮轨24、25所导向。由此,在所述投入位置A(图1所示),经第1进退部件20,使第1转动轴19及第1保持部件12朝向罐体4前进;在所述送出位置B(图1所示),经第1进推部件20,使第1转动轴19及第1保持部件12朝向离开罐体4的方向后退。
此外,在第1保持部件12上,以沿着第1转动轴19及第1进退部件20的轴线而形成的空气通路29的一端呈开口的形式形成有空气导入口30。空气通路29经由从第1进退部件20的后部延设出的接续导管31连接未图示的空气供给机构(气体导入机构),如图3所示,经由空气导入口30而将预定压的空气导入罐体4的内部,并维持罐体4的内部于预定压。
如图2所示,所述第2保持部件13设置在第2转动轴32的前端。第2转动轴32转动自如地被支承在第2进退部件33上,该第2进退部件33进退自如地被支承在另一侧的转动支承部11上。在第2进退部件33的后端部设置有一对第2凸轮滚柱34、35。第2凸轮滚柱34、35受形成在沿着所述转动轴7的外侧而呈环状设置的第2导向架36上的第2凸轮轨37、38所导向,通过该导向,使第2进退部件33进行进退。第2导向架36经轴承39而转动自如支承所述转动轴7的一部分。在该第2导向架36上设置环状的第2驱动齿轮40,所述第2转动轴32具有咬合第2驱动齿轮40的第2从动齿轮41。由此,第2转动轴32及第2保持部件13伴随所述转动轴7的转动,并通过第2驱动齿轮40,经第2从动齿轮41而进行转动。另外,伴随所述转动轴7的转动,第2凸轮滚柱37、38被第2凸轮轨34、35所导向。由此,在所述投入位置A(图1所示),经第2进退部件33而使第2转动轴32及第2保持部件13朝向罐体4前进;在所述送出位置B(图1所示),经第2进推部件33而使第2转动轴32及第2保持部件13朝向离开罐体4的方向后退。
此外,在两转动支承部10、11之间设置有所述推压部件9。该推压部件9具有:托架42;转动轴43,该转动轴43转动自如地被该托架42所支承;及多个(本实施方式为7个)推压部件44,该多个推压部件44以存在有预定间隔的形式支承在转动轴43上。托架42与支承轴45连结成一体。该支承轴45转动自如地且在轴线方向上滑动自如地支承在两转动支承部10、11上。更具体而言,该支承轴45的一部分借助于筒状部件46而支承在转动支承部10上。该筒状部件46又转动自如地支承在转动支承部10上。支承轴45设置成为滑动自如地插通于筒状部件46且与筒状部件46共同转动。在筒状部件46的后端部连设摇动臂46a,并在该摇动臂46a上设置第3凸轮滚柱47。
另外,在支承轴45的后端部设置有供该支承轴45转动自如地插通且与支承轴45共同在其轴线方向上移动自如的移动块45a。在该移动块45a上设置第4凸轮滚柱49。
第1导向架23上形成的第3凸轮轨48对所述第3凸轮滚柱47进行导向。第3凸轮滚柱47通过第3凸轮轨48的导向,并经摇动臂46a而使筒状部件46及支承轴45转动,并且使连结在该支承轴45上的所述托架42摇动,以将推压部件44压接于罐体4。另外,支承轴45、筒状部件46、摇动臂46a、第3凸轮滚柱47、及第3凸轮轨48构成本发明的压接机构。
另外,第1导向架23上形成的第4凸轮轨50对所述第4凸轮滚柱49进行导向。第4凸轮滚柱49通过第4凸轮轨50的导向,使移动块45a向图中右方移动,并使支承轴45在其轴线方向移动,此外,又经连结在支承轴45上的所述托架42而使推压部件44在罐体4的轴线方向移动。另外,移动块45a、第4凸轮滚柱49、及第4凸轮轨50构成本发明的移动机构。
此外,所述推压机构9在托架42所支承的转动轴43上具有压接滑轮51。该压接滑轮51被传送带54所压接,而该传送带54是架设在所述第2保持部件13上所设置的驱动滑轮52与滑轮自如地支承在另一侧转动支承部11上的空转滑轮53上,并且如后边所说明的那样,该压接滑轮51在同步于第2保持部件13地转动中而摇动。另外,压接滑轮51具有与推压部件44的移动距离相对应的宽度尺寸的压接面51a,以使得托架42及推压部件44即使在罐体4轴线方向上移动也可以维持对传送带54的压接。
另外,所述推压部件44,如图4(a)所示形成为圆盘状,在其周缘部上形成多个存在有预定间隔的凸部55。该凸部55如图4(b)所示,其前端55a形成为:沿着推压部件44的轴线的剖面形状具有3mm曲率半径的形状。此外,以各凸部55的突出量大于1.2mm且以存在有1mm的间隔的形式配设各凸部55。另外,虽未图示,但所述推压部件44是以相对于罐体4的周方向存在有倾斜地进行压接,而且转动轴43相对于罐体4的轴线以仅有的倾斜角度(例如为3℃)支承在托架42上。
下面,关于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外形加工装置1对罐体4施以的外形加工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沿着投入路3而被连续供给的罐体4通过投入转送机2被保持,在投入位置A,被罐体保持机构8所保持。此时,在投入位置A,如图5(a)所示,是处于所述第1保持部件12与所述第2保持部件13朝向彼此分离的方向而进行后退的状态,通过投入转送机2而被保持的罐体4处于第1保持部件12与第2保持部件13的之间。接着,如图5(b)所示,第1保持部件12与第2保持部件13朝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前进,在第1保持部件12与第2保持部件13之间夹持罐体4(罐体保持步骤)。在这一状态,罐体4的周壁外表面呈露出状态。另外,如图3所示,第1保持部件12的抵接部16进行气体密封地抵接凸缘部15,第2保持部件13的抵接部18抵接于罐体4的底部17,此时,如图5(b)所示,在第1保持部件12与第2保持部件13进行转动的基础上,使夹持在第1保持部件12与第2保持部件13之间的罐体4呈转动状态。
之后,如图3所示,维持第1保持部件12与第2保持部件13对罐体4进行保持的保持状态,并将空气从设置在第1保持部件12上的空气导入口30导入到罐体4的内部,且将罐体4的内部的气压维持于预定压(气体导入步骤)。此时的气压在罐体4通过具有0.06~0.2mm厚度尺寸的铝形成时,维持罐体内部的气压于0.1~0.5MPa。
此后,如图6所示,将推压部件44压接到罐体4上。即,通过第3凸轮轨48而将从所述筒状部件46延伸出的摇动臂46a的第3凸轮滚柱47进行导向,并通过托架42以支承轴45为轴进行摇动,而使得推压部件44压接于罐体4。此时,跟随所述驱动滑轮52与所述空转滑轮53的转动,并经由压接滑轮51来维持推压部件44的转动。而且,如图7(a)所示,通过各推压部件44压接于罐体4,又如图8(a)的放大剖面图所示,在罐体4的外壁上通过推压部件44的凸部55而形成凹入变形部56。使所述推压部件44从罐体4的周壁外表面朝向罐体4内部并以凸部55的凹入尺寸a达到1.2mm地进行压接。另外,此时的凹入尺寸a若在0.1mm~1.2mm范围的话,可以形成在视觉上能够充分予以辨识且美观性较高的凹入变形部56。
此外,如图7(b)所示,使推压部件44沿着罐体4的轴线方向移动。此时的推压部件44的移动若参照图2,则如前所述那样,是通过第4凸轮轨50对第4凸轮滚柱49的导向来进行。即,一旦通过第4凸轮轨50而使第4凸轮滚柱49向图2中右方向移动,则经由移动块45a,使支承轴45在轴方向移动。由此,托架42与支承轴45同时地移动,推压部件44则沿着罐体4的轴线方向移动。
而且,在推压部件44以相对于罐体4的周方向存在有倾斜地进行转动的基础上,在罐体4的外壁上来形成排列成螺旋状的多个凹入变形部56。该凹入变形部56如图8(b)所示,由于凸部55的离开与罐体4内部气压的反压,深度尺寸b仅浅于凹入尺寸a少許。由此,在图8(a)中,由凸部55而产生的凹入尺寸a若小于0.1mm,几乎在视觉上无法予以辨识,但是,由凸部55而产生的凹入尺寸a若大于0.1mm,则确实在视觉上能够辨识。另外,图4(a)所示的该凸部55的间隔c在1mm以上为宜,而且,图4(b)所示的该凸部55的前端55a最好形成为具有1~3mm曲率半径的前端形状。
而且,在通过推压部件44的各凸部55而使罐体4外壁凹入变形时,参照图4(a),可以通过改变推压部件44的各凸部55的间隔或者各凸部55的前端形状,来形成美观性更高的其它凹入变形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图9(a)所示的是具有形成凹入变形部56的罐体4,与此相比,虽未关于其它种的推压部件予以图示,但凸部的形状如果是略圆锥形状,则可以形成图9(b)所示的凹入变形部57。此外,通过在推压部件的外周设置连续的凸部,如图9(c)所示,则可以形成连续的线状的凹入变形部5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虽然通过将7个推压部件44以存在有预定间隔的形式保持于转动轴43上,以减小推压部件44朝向罐体4的轴线方向的移动量,来提高了外形加工的效率,但是也可以对应于罐体4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尺寸(罐体4的高度尺寸),增减推压部件44的数量。另外,即使将单个推压部件44保持于转动轴43上,并延长其移动量,也可以形成同样的凹入变形部5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使支承推压部件44的转动轴43倾斜,如图9(a)所示那样,形成了排列成螺旋状的多个凹入变形部56,但是,也可以将支承推压部件44的转动轴43相对于罐体4的轴线平行地进行设置。这种场合,虽未图示,但也可以在罐体4的外周方向形成环状排列的凹入变形部。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预定压的空气导入到罐体4的内部,仅将推压部件44推压到罐体的外壁外表面,即可以形成凹入变形部56。由此,不必将以往那种的垫具插入罐体4的内部,即可以进行外形加工,故而不会使罐体4的内侧面发生擦伤等问题,而且装置构成又简单,并可以施以外形加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虽然关于对一侧的端部呈开口的所谓2节罐的铝制罐体4施以外形加工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方法也可以适用在如图10至图12所示的其它的罐体60、61、62上。即,如图10所示,在对两端呈开口的钢制的所谓3节罐的罐体60施以外形加工时,将第1保持部件63抵接罐体60的一侧的开口64a,而将第2保持部件65抵接罐体60的另一侧的开口66b,来保持该罐体60。而且,将空气从罐体60的开口64a侧,并经由第1保持部件63的空气导入口66导入到罐体60的内部。另外,当罐体60具有0.1mm~0.3mm的厚度尺寸时,罐体60内部的气压则维持于0.1~0.7MPa。
另外,如图11所示,在对形成钢制的所谓3节罐的且在其另一端卷曲扣合罐盖67的罐体62施以外形加工时,设置具有与罐盖67的卷合部68相对应的抵接部69的第2保持部件70,并在与第1保持部件71之间保持该罐体61。而且,将空气从罐体61的开口72侧,并经由第1保持部件71的空气导入口73导入到罐体61的内部。
另外,如图12所示,当钢制的罐体62(例如,喷压罐用的罐体)为以下结构时,即,在将中央部形成有开口部74的环状的顶盖75进行卷曲扣合到其一侧端,而在另一侧端卷曲扣合圆顶状的底盖76的场合时,通过具有与顶盖75的卷合部77的形状相对应的抵接部78的第1保持部件79、以及具有与底盖76的卷合部80相对应的抵接部81的第2保持部件82,来夹持该罐体62。而且,如果将空气从顶盖75的开口部74,并经由第1保持部件79的空气导入口83导入到罐体62的内部即可以。这样,根据本发明,可以容易地对各种罐体4、60、61、62施以外形加工。
另外,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外形加工方法,还可以形成更加不同的凹入变形部。即,如图13所示,维持通过所述推压轧辊85对周壁的推压,并使该推压轧辊85在罐体4的轴线方向上移动,且在该移动中,渐渐地减小推压轧辊85的推压力,从而可以使罐体60的外形形成为圆锥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对采用所述推压部件44或者所述推压轧辊85来推压罐体的外壁用以形成凹入变形部的例子进行图示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虽未图示,但也可以替换所述推压部件44或者所述推压轧辊85,例如,可以设置在其前端具有半球形状推压面的棒状的其它的推压部件,并只使罐体的一部分凹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b)所示,虽然例举了在罐体4的整周上形成凹入变形部56时,使罐体4在绕其轴线的周围进行转动的例子,但除此之外,虽未图示,也可以不使罐体4转动,而使推压部件44在绕罐体4的轴线的周围转动。而且,在将凹入变形部56设置在所希望的范围内的场合下,除了使推压部件44在罐体4的轴线方向上移动之外,虽未图示,也可以不移动推压部件44,而使罐体4在罐体4的轴线方向上移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导入到罐体4的内部的气体,虽然采用的为空气,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使用例如,氮气或二氧化碳等的其它气体。另外,例如,罐体内即使收装气体与液体,只要把由气体而产生的预定的压力施加于罐体内,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在进行罐体的外形加工之时,通过采用本发明,可以在防止罐体的强度降低的同时,还可以确实防止罐体的内侧面上的擦伤或薄膜的损伤,另外,即使是任何形状的罐体,也可以以低成本来对罐体施以外观设计性极高的立体图案。

Claims (15)

1.一种罐体的外形加工方法,是对圆筒状的罐体上的所希望的位置施以凹入变形,以形成立体图案;其特征在于,包括推压成形步骤,该推压成形步骤为:将推压部件从罐体的外侧压接于、其内部通过气体而被维持于预定压的罐体的周壁上,并在该罐体的周壁上形成预定形状的凹入变形部;在所述推压成形步骤中,在边将转动自如地设置的轧辊状的所述推压部件的周缘部压接转动到罐体的外壁上且使该推压部件在该罐体的轴线方向上移动预定的距离中,又一边逐渐地增加或减少该推压部件对罐体的压接力,形成所述凹入变形部为锥形。
2.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罐体的外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行所述推压成形步骤之前,进行罐体保持步骤与气体导入步骤;该罐体保持步骤为:将一对保持部件抵接所述罐体的轴线方向的两端,并夹持该罐体,使该罐体的周壁外表面呈露出状态且密封该罐体的内部地来对其进行保持;该气体导入步骤为:维持通过该罐体保持步骤而对罐体所进行的保持状态,并将气体从至少一侧的所述保持部件所具备的气体导入口导入到该罐体的内部,以通过气体来维持罐体内于预定压。
3.一种罐体的外形加工方法,是对圆筒状的罐体上的所希望的位置施以凹入变形,以形成立体图案;其特征在于,包括推压成形步骤,该推压成形步骤为:将推压部件从罐体的外侧压接于、其内部通过气体而被维持于预定压的罐体的周壁上,并在该罐体的周壁上形成预定形状的凹入变形部;所述推压部件形成为圆盘状且转动自如地设置,在其周缘部上以在该推压部件的圆周方向上存在有预定间隔的形式配设预定形状的多个凸部;在所述推压成形步骤中,通过在边将所述推压部件的周缘部压接到罐体的外壁上中又一边使之转动,并通过对罐体的周壁进行的各凸部的凹入,使得在罐体的周壁上形成以存在有预定间隔来排列的多个凹入变形部。
4.根据权利要求第3项所述的罐体的外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行所述推压成形步骤之前,进行罐体保持步骤与气体导入步骤;该罐体保持步骤为:将一对保持部件抵接所述罐体的轴线方向的两端,并夹持该罐体,使该罐体的周壁外表面呈露出状态且密封该罐体的内部地来对其进行保持;该气体导入步骤为:维持通过该罐体保持步骤而对罐体所进行的保持状态,并将气体从至少一侧的所述保持部件所具备的气体导入口导入到该罐体的内部,以通过气体来维持罐体内于预定压。
5.根据权利要求第3或第4项所述的罐体的外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压成形步骤中,通过在罐体的轴线方向上存在有预定间隔,并利用所述推压部件进行朝向罐体的圆周方向的压接转动,来形成排列在罐体的外壁的圆周方向与轴线方向上的多个凹入变形部。
6.根据权利要求第3或第4项所述的罐体的外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压成形步骤中,通过使所述推压部件相对于罐体的圆周方向存在有倾斜,并使之沿着罐体的周壁进行压接转动,而在罐体的轴线方向的预定范围形成螺旋状排列的多个凹入变形部。
7.根据权利要求第3或第4项所述的罐体的外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是以具有0.06mm~0.2mm厚度尺寸的铝来形成时,则维持罐体内部的气体压力在0.1~0.5MPa,而所述罐体是以具有0.1mm~0.3mm厚度尺寸的不锈钢来形成时,则维持罐体内部的气体压力在0.1~0.7MPa,在所述推压成形步骤中,所述推压部件的所述凸部对罐体的周壁施行的凹入尺寸是从罐体的周壁外表面朝向罐体内部为0.1mm~1.2mm,所述推压部件的各凸部以其突出量大于所述凹入尺寸,并存在有1mm以上的间隔地进行排列,而且沿着该推压部件的轴线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具有1~3mm的曲率半径的前端形状。
8.一种罐体的外形加工装置,是对圆筒状的罐体上的所希望的位置施以凹入变形,以形成立体图案;其特征在于,
具有:罐体保持机构,该罐体保持机构是将其内部通过气体而被维持于预定压的罐体的周壁外表面保持于露出状态;推压部件,该推压部件为轧辊状,以在压接和离开由该罐体保持机构所保持的罐体的周壁的方向上进退自如并且相对于罐体的圆周方向存在有倾斜且转动自如的形式被设置;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使该推压部件沿着罐体的轴线移动;以及压接机构,该压接机构是将该推压部件压接于罐体的周壁上,并使该罐体的周壁凹入变形成预定形状;
所述罐体保持机构具有:一对的保持部件,该一对的保持部件抵接于所述的罐体的轴线方向的两端,以夹持该罐体,并密封该罐体的内部地对其进行保持;气体导入口,该气体导入口形成在该罐体保持机构中的至少一侧的所述保持部件上;气体导入机构,该气体导入机构是经由该气体导入口,而将气体导入到罐体的内部,并通过气体来维持罐体内于预定压;转动驱动机构,该转动驱动机构借助于至少一侧的保持部件而使罐体围绕其轴线转动;通过所述转动驱动机构而使罐体转动,又通过所述压接机构而使推压部件压接到罐体的外壁上时,则通过所述移动机构使推压部件移动,使得罐体的外壁凹入变形为螺旋状。
9.根据权利要求第8项所述的罐体的外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压部件的外周上以在该推压部件的圆周方向上存在有预定间隔的形式配设预定形状的多个凸部。
10.一种罐体的外形加工装置,是对圆筒状的罐体上的所希望的位置施以凹入变形,以形成立体图案;其特征在于,
具有:罐体保持机构,该罐体保持机构是将其内部通过气体而被维持于预定压的罐体的周壁外表面保持于露出状态;推压部件,该推压部为轧辊状,以在压接和离开由该罐体保持机构所保持的罐体的周壁的方向上进退自如并且相对于罐体的圆周方向存在有倾斜且转动自如的形式被设置;压接机构,该压接机构是将该推压部件压接于罐体的周壁上,并使该罐体的周壁凹入变形成预定形状;以及推压部件转动驱动机构,该推压部件转动驱动机构与由所述罐体保持机构而被保持的罐体同步,并使该推压部件转动;
所述罐体保持机构具有:一对的保持部件,该一对的保持部件抵接于所述的罐体的轴线方向的两端,以夹持该罐体,并密封该罐体的内部地对其进行保持;气体导入口,该气体导入口形成在该罐体保持机构中的至少一侧的所述保持部件上;气体导入机构,该气体导入机构是经由该气体导入口,而将气体导入到罐体的内部,并通过气体来维持罐体内于预定压;转动驱动机构,该转动驱动机构借助于至少一侧的保持部件而使罐体围绕其轴线转动;
在所述推压部件的外周上以在该推压部件的圆周方向上存在有预定间隔的形式配设预定形状的多个凸部。
11.根据权利要求第10项所述的罐体的外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使所述推压部件沿着罐体的轴线移动的移动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第11项所述的罐体的外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推压部件相对于罐体的圆周方向存在有倾斜且转动自如地被支承,并通过所述转动驱动机构而使罐体转动,又通过所述压接机构而使推压部件压接到罐体的外壁上时,则通过所述移动机构使推压部件移动,使得罐体的外壁凹入变形为螺旋状。
13.根据权利要求第10项所述的罐体的外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部件的转动驱动机构具有:驱动滑轮,该驱动滑轮被同轴地设置在至少一侧的所述保持部件上;空转滑轮,该空转滑轮与该驱动滑轮存在有间距地设置,并与驱动滑轮之间架设有传送带;以及压接滑轮,该压接滑轮与所述压接部件同轴地设置,压接所述传送带,并随该传送带而转动;所述压接机构维持所述压接滑轮对所述传送带的压接状态,并使所述推压部件在压接和离开所述罐体的周壁的方向上进退。
14.根据权利要求第11项或第12项所述的罐体的外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部件的转动驱动机构具有:驱动滑轮,该驱动滑轮被同轴地设置在至少一侧的所述保持部件上;空转滑轮,该空转滑轮与该驱动滑轮存在有间距地设置,并与驱动滑轮之间架设有传送带;以及压接滑轮,该压接滑轮与所述压接部件同轴地设置,压接所述传送带,并随该传送带而转动;所述压接机构维持所述压接滑轮对所述传送带的压接状态,并使所述推压部件在压接和离开所述罐体的周壁的方向上进退。
15.根据权利要求第13项中所述之罐体的外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使所述推压部件沿着罐体的轴线移动的移动机构;在所述压接滑轮上,压接所述传送带的压接面形成为与通过该移动机构来移动推压部件的移动距离相对应的宽度尺寸。
CNB038106043A 2002-05-10 2003-05-09 罐体的外形加工方法及其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31192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5673/2002 2002-05-10
JP2002135673 2002-05-10
JP2002300768 2002-10-15
JP300768/2002 2002-10-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2884A CN1652884A (zh) 2005-08-10
CN1311928C true CN1311928C (zh) 2007-04-25

Family

ID=29422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106043A Expired - Lifetime CN1311928C (zh) 2002-05-10 2003-05-09 罐体的外形加工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188499B2 (zh)
EP (1) EP1506824B1 (zh)
KR (1) KR100967616B1 (zh)
CN (1) CN1311928C (zh)
AT (1) ATE464135T1 (zh)
DE (1) DE60332108D1 (zh)
TW (1) TW200414945A (zh)
WO (1) WO20030951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10786B2 (en) * 2004-12-21 2009-11-03 Nissan Motor Co., Ltd. Apparatus for forming microscopic recesses on a cylindrical bore surfa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microscopic recesses on the cylindrical bore surface by using the apparatus
US7726165B2 (en) 2006-05-16 2010-06-01 Alcoa Inc. Manufacturing process to produce a necked container
US7934410B2 (en) * 2006-06-26 2011-05-03 Alcoa Inc. Expanding die and method of shaping containers
US7757527B2 (en) * 2007-03-07 2010-07-20 Ball Corporati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haped containers
BRPI0702306A2 (pt) * 2007-05-21 2009-01-13 Vlademir Moreno processo de repuxamento para conformaÇço de embalagens metÁlicas com conformaÇço de prÉ-pestana, e equipamento de repuxamento para conformaÇço de embalagens metÁlicas com conformaÇço de prÉ-pestana
EP2366472A1 (en) * 2010-02-23 2011-09-21 Impress Group B.V. Metal precontainer, a blow formed metal container
JP5498235B2 (ja) * 2010-04-21 2014-05-21 北海製罐株式会社 飲料用缶体
EP2605873B1 (en) 2010-08-20 2021-04-14 Alcoa USA Corp. Shaped metal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WO2013102217A1 (en) 2011-12-30 2013-07-04 The Coca-Cola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metal beverage container using blow molding
US9327338B2 (en) 2012-12-20 2016-05-03 Alcoa Inc. Knockout for use while necking a metal container, die system for necking a metal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necking a metal container
DE102014100302A1 (de) * 2014-01-13 2015-07-16 Epcos Ag Sickenwerkzeug, Gehäuseteil für eine elektrochemische Zelle und Verfahren zur Behandlung eines Gehäuseteils
CN105109789B (zh) * 2015-09-15 2018-06-29 北京小罐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包装罐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102566A (zh) * 1973-02-05 1974-09-27
JPS502664A (zh) * 1973-05-11 1975-01-11
JPS61193728A (ja) * 1985-02-20 1986-08-28 Takeuchi Press Kogyo Kk 変形缶の製法
JPH0615389A (ja) * 1991-10-15 1994-01-25 Takeuchi Press Ind Co Ltd 変形缶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H07300124A (ja) * 1994-05-02 1995-11-14 Toyo Seikan Kaisha Ltd 絞りーしごき成形缶としごきポンチ
JPH1094848A (ja) * 1996-09-20 1998-04-14 Daiwa Can Co Ltd シームレス缶側壁部への凹凸模様成形方法
JP2000084636A (ja) * 1998-07-15 2000-03-28 Takeuchi Press Ind Co Ltd 容器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12696A (en) * 1970-10-22 1974-05-28 Crown Cork & Seal Co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container bodies
JPS49109180A (zh) 1973-02-19 1974-10-17
JPS5230265B2 (zh) 1974-02-04 1977-08-06
DE3370295D1 (en) 1982-12-30 1987-04-23 Metal Box Plc Forming necks on hollow bodies
KR910008877B1 (ko) * 1988-10-21 1991-10-24 박형권 가열용기와 그 제조장치
US4953376A (en) * 1989-05-09 1990-09-04 Merlone John C Metal spinn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and product made thereby
EP0873208A1 (en) * 1995-02-16 1998-10-28 Thomassen & Drijver-Verblifa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ping a can
US5832766A (en) * 1996-07-15 1998-11-10 Crown Cork & Seal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decorative shaped metal cans
JPH09136127A (ja) 1995-11-09 1997-05-27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異形缶の加工方法及び異形缶
US6151939A (en) * 1996-01-04 2000-11-28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Can shaping apparatus
GB9613102D0 (en) 1996-06-21 1996-08-28 Metal Box Plc Can shaping
US5761942A (en) * 1996-07-19 1998-06-09 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embossing of containers
US6167743B1 (en) * 1998-11-12 2001-01-02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Single cam container neck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102566A (zh) * 1973-02-05 1974-09-27
JPS502664A (zh) * 1973-05-11 1975-01-11
JPS61193728A (ja) * 1985-02-20 1986-08-28 Takeuchi Press Kogyo Kk 変形缶の製法
JPH0615389A (ja) * 1991-10-15 1994-01-25 Takeuchi Press Ind Co Ltd 変形缶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H07300124A (ja) * 1994-05-02 1995-11-14 Toyo Seikan Kaisha Ltd 絞りーしごき成形缶としごきポンチ
JPH1094848A (ja) * 1996-09-20 1998-04-14 Daiwa Can Co Ltd シームレス缶側壁部への凹凸模様成形方法
JP2000084636A (ja) * 1998-07-15 2000-03-28 Takeuchi Press Ind Co Ltd 容器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464135T1 (de) 2010-04-15
EP1506824B1 (en) 2010-04-14
WO2003095126A1 (fr) 2003-11-20
KR100967616B1 (ko) 2010-07-05
TW200414945A (en) 2004-08-16
KR20050003433A (ko) 2005-01-10
EP1506824A4 (en) 2007-04-04
US7188499B2 (en) 2007-03-13
CN1652884A (zh) 2005-08-10
US20050183256A1 (en) 2005-08-25
DE60332108D1 (de) 2010-05-27
EP1506824A1 (en) 2005-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1928C (zh) 罐体的外形加工方法及其装置
CN103201053B (zh) 成型方法及成型装置
WO2006043347A1 (ja) ボトル缶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ボトル缶
CN102176987B (zh) 成型给定长度的管子的方法
CN103842109B (zh) 带台阶方管的制造方法
US500037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rusto-pyramidal can bodies
CN208408227U (zh) 一种用于薄壁轻钢加工的冷弯成型龙骨机
WO2014164945A1 (en) Toolpack for vertical bodymaker
CN104169020A (zh) 保持器的制造方法和保持器
CN105312442B (zh) 用于制造金属罐的装置
CN102365139A (zh) 用于管膨胀的机器
CN101541524A (zh) 制造曲线形包装箱的机器和方法
CN102015175B (zh) 用于切割杯状物体的方法和装置
CN202591330U (zh) 控制汽车玻璃导槽截面变形的成型设备
CN106794691A (zh) 印刷用印版的成形方法以及印刷用印版的圆筒状成形装置
CN102647914A (zh) 糖果成型机
US7213431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aluminum alloy wheel
CN209440071U (zh) 电机密封环的内侧扁平弧形铜条嵌入工装
CN104043764B (zh) 锻造加工方法及其装置
CN105342094A (zh) 异形币、异形币制造设备及工艺
CN208682496U (zh) 一种金属条带印花装置
CN104522951B (zh) 一种片状环形链节结构的车花装置和设备及其方法
CN204396692U (zh) 一种汽车外板件的成型脱料机构
CN101960168A (zh) 带组装用夹具、带组装方法以及带制造方法
CN208680421U (zh) 一种金属条带切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2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