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9934A - 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 - Google Patents
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99934A CN1299934A CN 00135677 CN00135677A CN1299934A CN 1299934 A CN1299934 A CN 1299934A CN 00135677 CN00135677 CN 00135677 CN 00135677 A CN00135677 A CN 00135677A CN 1299934 A CN1299934 A CN 12999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bent axle
- oil strainer
- strainer
- outer periph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备有油过滤器42的曲轴。通过使用油过滤器,能良好地分离垃圾等异物,并且不导致曲轴的大型化和重量增加。在曲轴10上,连杆15通过轴承16与曲轴销12连接,在曲轴配重13R的侧面13Ra,设有圆环状沟槽39,该圆环状沟槽39构成向轴承16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路的一部分,在圆环状沟槽39内收容着油过滤器42。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设有润滑油路的曲轴,该润滑油路向曲轴销供给润滑油。
在内燃机中,为了将活塞的往复运动变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活塞通过连杆与曲轴连结着。这时,连杆通过由轴承合金构成的轴承与曲轴的曲轴销连结。该轴承借助润滑油形成润滑油膜,将金属之间保持为非接触状态,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具有低噪音、耐久性好的优点。
但是,如果供给到轴承的润滑油中含有垃圾等固形异物,则轴承的耐久性受损,滑动面的摩擦损失增大。为此,为了不使含有异物的润滑油供给到轴承,在从油泵排出的润滑油路途中设置了油过滤器。通常,配置在曲轴内的该油过滤器,要占据比较大的空间,所以,在装在机动两轮车等上的小型内燃机中,如果不加大内燃机,则不容易确保配置油过滤器的空间。
不加大内燃机而能将供给轴承的润滑油中的异物分离的装置,例如有日本特公昭61-22167呈公报揭示的润滑油路装置。该润滑油路装置,在曲轴的曲轴部形成润滑油储留室,在该润滑油储留室上开设着与曲轴销外周部连通的分配油路,该分配油路与供给油路连通,不与该供油路的延长路交叉且偏向曲轴颈部的旋转线侧。
结果,供油路的润滑油不直接流入分配油路,而且供油路的润滑油中的垃圾等在曲轴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被推向润滑油储留室的、与分配流路开口部相向的侧面部,所以垃圾等不进入分配油路内。
但是,上述润滑油路装置中,容积比较大的润滑油储留室设在曲轴销部,从活塞通过连杆传递的荷重作用在曲轴销部,所以,必须提高曲轴销部的强度,导致曲轴的大型化,重量增加。另外,供给轴承的润滑油中的垃圾等虽然被离心力分离,但是不能确保与使用过滤器时同样程度的分离性能。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记载的发明,其共同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过滤器提高垃圾等异物的分离性能,并且不导致曲轴的大型化和重量增加的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权利要求2记载的发明,其目的还在于利用离心力和油过滤器,更好地分离异物。权利要求3记载的发明,其目的还在于抑制异物堵塞油过滤器。权利要求4记载的发明,其目的还在于减少零部件数目。权利要求5记载的发明,其目的还在于紧凑地配置油过滤器。
本发明权利要求1记载的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连杆通过轴承与曲轴销连接,设有向轴承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设在上述润滑路中的油过滤器,配置在曲轴配重中的靠上述曲轴轴线方向的一侧面侧,并安装在该曲轴配重上。
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发明,润滑油路设在曲轴上,设在该润滑油路中的油过滤器,配置在曲轴配重的一侧面侧。所以,借助该油过滤器,可良好地将供给轴承的润滑油中的垃圾等异物分离,提高轴承的耐久性,配置油过滤器可不需要大的空间。另外,由于来自连杆的荷重不直接作用到曲轴配重的侧面侧,所以,不会因设置油过滤器而降低强度,通过提高强度,可避免曲轴的大型化和重量增加。
权利要求2记载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记载的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润滑油路,具有设在油过滤器上游侧的上游侧油路,在该油过滤器的下游侧,具有下游侧油路,该下游侧油路比上游侧油路的靠曲轴径方向最外方的油路面,位于曲轴的径方向内方。
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发明,与曲轴一体旋转的油过滤器,配置在从曲轴轴线偏心位置的曲轴配重侧面侧,所以,占据从曲轴轴线偏心的位置。因此,当上游侧油路的润滑油中含有异物时,借助曲轴的旋转,异物被甩向上游侧油路的最外方油路面侧,比下游侧油路更多地集积在曲轴径方向外方的该油路面侧,因此,可抑制异物通过过滤器。而且,未被离心力集积在该油路面侧的异物,被油过滤器分离,异物被更好地分离。
另外,由于异物在离心力作用下集积在位于曲轴径方向外方的油路面侧,所以,对下游侧油路的润滑油供给不受堆积异物的阻碍。
权利要求3记载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油过滤器,具有外周缘部、内周缘部和过滤部;外周缘部包围着曲轴的轴线;内周缘部在比外周缘部位于曲轴的径方向内方,包围着曲轴的轴线;过滤部设在外周缘部与内周缘部之间。
根据该权利要求3记载的发明,由于润滑油中的异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集积在位于曲轴径方向外方的外周缘部侧,所以,可抑制异物堆积在位于径方向内方的过滤部,这样过滤部不容易堵塞。结果,可延长油过滤器的更换时间,可长期使用油过滤器,维护容易。
另外,由于曲轴配重的侧面面积比较大,所以可加大油过滤器的过滤部面积,可确保充分的分离功能,可减缓因堵塞导致的油过滤器功能降低,从这一点考虑,也能延长油过滤器的更换时间。
权利要求4记载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3记载的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周缘部,弹性变形地与支承过滤器的支承部相接,将外周缘部与该支承部之间保持油密。
根据该权利要求4记载的发明,为了防止离心力使润滑油飞溅,借助外周缘部的弹性变形,将油过滤器的外周缘部与支承部之间保持油密,所以,不需要别的密封部件,可减少零部件数目,减低成本。另外,由于油过滤器与支承部之间保持油密,所以可防止润滑油路内的润滑油压降低,可减低润滑油的压送源即油泵的驱动动力。
权利要求5记载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记载的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中,其特征在于,上述一侧面侧是曲轴配重的侧面,上述油过滤器收容在形成于该侧面的沟槽内。
根据该权利要求5记载的发明,由于油过滤器收容在曲轴配重的沟槽内,所以,可紧凑地将油过滤器配置在曲轴配重的侧面。
图1是备有内燃机的动力单元的平剖面图,该内燃机中采用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曲轴。
图2是以图1的曲轴为中心的详细图,是通过压缸轴线的断面图。
图3是图2中Ⅲ-Ⅲ线断面图,仅表示曲轴。
图4是图2中Ⅳ方向视图,仅表示曲轴。
图5是图2中的油过滤器的正面图。
图6是图5的Ⅵ-Ⅵ线断面图。
图7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曲轴的、相当于图2的断面图。
图8是图7的Ⅷ-Ⅷ线断面图,仅表示曲轴。
图9是图7的Ⅸ方向视图,仅表示曲轴。
图10是图7中的油过滤器的正面图。
图11是图10的Ⅺ-Ⅺ线断面图。
下面,参照图1至图1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至图6是说明第1实施例的图。图1是备有内燃机2的动力单元的平剖面图,该内燃机2中采用了本发明的曲轴。
装在机动两轮车上的动力单元,备有内燃机2和动力传递装置3。动力传递装置3具有行星齿轮式变速机4和最终减速装置5。内燃机2是火花点火式的4冲程单气缸水冷式内燃机,由上下分割的曲轴箱6U、6L、气缸头7和气缸头罩8依次重叠组装而成,气缸9一体地形成在上曲轴箱6U的上部(见图2)。
曲轴10由前后一对曲轴主轴颈11F、11R、曲轴销12和前后一对曲轴配重13F、13R一体形成,其轴线L1指向车身的前后方向,通过分别压入曲轴主轴颈11F、11R的前后一对球轴承14F、14R,可旋转地支承在曲轴箱6U、6L上。
可滑动地嵌合在气缸9内的活塞的活塞销上,枢接着连杆15的小端部,该连杆15的大端部通过轴承合金构成的轴承16与曲轴销12枢接,通过该连杆15,往复移动的活塞使曲轴10旋转。
位于前侧球轴承14F前方的曲轴10的前轴端部上,设有交流发电机17,交流发电机的转子用螺母固定在曲轴10上。在交流发电机17的转子上,安装着向散热器吹送冷却空气的风扇18。
位于后侧球轴承14R后方的曲轴10的后轴端部上,朝向后方依次地,平衡器驱动齿轮19和输出齿轮20分别压入地结合在形成于曲轴10上的花键内,该平衡器驱动齿轮19和输出齿轮20与曲轴10一体旋转。在输出齿轮20后方的后轴端部,设有后述的油泵28。
平衡器驱动齿轮19与作为从动齿轮的大齿轮22啮合,该大齿轮22具有与平衡器驱动齿轮19相等的齿数,安装在平衡器轴21上。与大齿轮22设在同一部件上的小齿轮23,与花键结合在增压曲轴25b上的凸轮齿轮24啮合。该增压曲轴25b使复动型活塞式增压机25的增压活塞25a往复运动。在增压曲轴25b上,可一体旋转地安装着驱动动阀机构的凸轮轴26,该凸轮轴26通过一对球轴承可旋转地支承在气缸头7上。借助这些齿轮组,平衡器轴21以与曲轴10相等的旋转数旋转,凸轮轴26以曲轴10的1/2减速比旋转。
在圆筒状平衡器轴21的外周面,安装着具有局部切口的圆筒状配重21a,用于抑制由备有曲轴配重13F、13R的曲轴10旋转产生振动、以及由活塞及连杆15的往复运动产生的振动。在平衡器轴21的内侧,收容着冷却水泵27的壳体。在平衡器轴21的内周面,沿周方向安装着永磁铁21b,该永磁铁21b与沿周方向安装在冷却水泵27的叶片27a上的永磁铁27b之间,形成磁偶合,平衡器轴21通过磁偶合驱动叶片27a旋转。
动力传递装置3的构成要素即行星齿轮式变速机4,备有与输出齿轮20啮合的输入齿轮4a、发动离合器4b、2速用、3速用和4速用的由行星齿轮机构和离合机构构成的各变速离合器4c、4d、4e和输出轴4f。输出轴4f的输出,通过最终减速装置5的驱动轴5a传递给后轮的车轴。
下面,参照图2、图3、图4、图5、图6,说明设在曲轴10上的油泵28、润滑油路构造和油过滤器。图2是以图1的曲轴10为中心的详细图,即通过气缸9轴线的断面图。图3是图2中Ⅲ-Ⅲ线断面图,仅表示曲轴。图4是图2中Ⅳ方向视图,仅表示曲轴。图5是图2中的油过滤器的正面图。图6是图5的Ⅵ-Ⅵ线断面图。
如图2所示,设在曲轴10后轴端部的油泵28,具有由管材构成的驱动轴29。驱动轴29从曲轴10的后部端面压入轴环30,与曲轴10一体地旋转。轴环30压入在与曲轴10同心的嵌合孔内。31是将驱动轴29与嵌合孔之间保持油密的油封。油泵28是旋轮线泵,在由变速机箱32与盖板33形成的空间内,转子被驱动轴29驱动旋转。由驱动轴29的中空部形成的油路35的一端,与油泵28的排出口连通,另一端在嵌合孔的底部与油路36连通,该油路36由与曲轴10同心的孔构成。
如图4所示,设有由贯通孔构成的油路37,该油路37横断油路36并沿曲轴10的直径方向延伸,略垂直于包含曲轴10的轴线L1和曲轴销12的轴线L2的假想平面。油路37的两开口朝向球轴承14R的内座圈,其一方开口,在相对于曲轴10的轴线L1、从曲轴销12的轴线L2的位置朝曲轴10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约旋转90度的位置,朝形成在曲轴主轴颈11R外周面上的连络沟槽38开口。另一方开口,被球轴承14R的内座圈闭锁。
连络沟槽38沿着球轴承14R的内座圈内周面朝曲轴10的轴线L1方向延伸,在内座圈的靠曲轴配重13R侧的侧面,与后述的圆环状沟槽39连通。连络沟槽38的底面呈圆弧形(如图2中不同断面所示的那样),使得从连络沟槽38流出到圆环状沟槽39的润滑油朝着曲轴10的略直径方向偏向。
一对曲轴配重13F、13R之中,前侧的曲轴配重13F如图3所示,相对于曲轴10的轴线L1,在曲轴销12的相反侧,具有平衡配重部13Fa,后侧的曲轴配重13R如图4所示,形成以曲轴10的轴线L1为中心线的圆板状。在曲轴配重13R上设有作为油路的圆环状沟槽39。该圆环状沟槽39偏心于曲轴10的轴线L1,位于曲轴10的轴线L1方向的一侧面侧、即位于邻接球轴承14R的侧面13Ra,包围曲轴10的轴线L1并以该轴线L1为中心线。
如图2和图4所示,该圆环状沟槽39具有内周面39a、外周面39b和平面状底面39c。内周面39a的半径是球轴承14R的内座圈直径方向厚度略中央位置到曲轴10的轴线L1间的距离。外周面39b的直径大于球轴承14R的外座圈的外径。底面39c在内周面39a与外周面39b间朝径方向延伸。上述连络沟槽38在该内周面39a上开口。
从曲轴销12的轴线L2方向看,在与曲轴销12重合部分的圆环状沟槽39的底面39c上,沿曲轴10的轴线L1延伸的油路40开口。该油路40由与曲轴10同样地锻造形成的孔构成,其流路断面是略长圆形状,该略长圆形状的流路断面,在与上述假想平面直交方向具有长径,在该假想平面上,在与曲轴销12的轴线L2直交的方向具有短径,并且朝短径方向稍稍鼓出。
从油路40形成由贯通孔构成的油路41,该油路41朝向曲轴销12(该曲轴销12通过轴承16连接着连杆15)的外周面,该油路41的中心线,从上述假想平面朝着曲轴10的旋转方向约成40度的角度。该油路41朝着形成在上述外周面周方向的圆环状沟槽12a开口。由于油路40呈略长圆形,所以,可增加油路41的形成位置的自由度,另外,由于油路不在上述假想平面上,所以,可降低对曲轴销12的面压,该面压是由于作用在活塞上的爆发荷重,通过连杆15作用的荷重而产生的。
油路35、油路36、油路37、连络沟槽38、圆环状沟槽39、油路40和油路41,形成向轴承16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路。
由合成树脂形成的圆环状油过滤器42,如图2、图5和图6所示,由内周缘部43、外周缘部44、若干连接部45和若干网状过滤部46构成。内周缘部43由嵌合在圆环状沟槽39内周面上的圆环状框构成。外周缘部44由嵌合在圆环状沟槽39外周面的圆环状框构成。连接部45在周方向等间隔地朝径方向延伸,连接内周缘部43和外周缘部44。过滤部46设在同内周缘部43、外周缘部44和连接部45包围的部分。
油过滤器42以平面状过滤部46沿着曲轴10径方向的状态安装在圆环状沟槽39上时,如图2和图6所示,内周缘部43、连接部45和过滤部46,与底面39c相向面的相反侧面即圆环状沟槽39的开口侧的面,形成在同一平面上,另一方面,内周缘部43和连接部45,其曲轴10的轴线L1方向的厚度相同,过滤部46的在曲轴10轴线L1方向的厚度比内周缘部和连接部的上述厚度薄。外周缘部的在曲轴10轴线L1方向的厚度,比内周缘部43厚,内周缘部43、连接部45和过滤部46的上述开口侧的面,比内周缘部43和连接部45的底面39c侧的面,向曲轴10的轴线L1方向突出。
在外周缘部44的外周面上,过滤器42安装在圆环状沟槽39上时,在与底面39c相向侧具有倾斜面,外径大于外周面39b直径的圆环状突出部44a向径方向突出。内周缘部43的内径比内周面39a的直径稍大。
如图2所示,油过滤器42收容在圆环状沟槽39内,被压板47推压而固定,这样,安装在曲轴配重13R上,与曲轴10一体地旋转。上述沟槽39的深度略等于外周缘部44的在曲轴10轴线L1方向的厚度。上述压板47固定在圆环状的接合槽13Rb上,该接合槽13Rb形成在后侧曲轴配重13R的外周面上。
即,形成在压板47外周部的圆筒状部分,构成铆接固定在接合槽13Rb上的固定部47a,压板47的靠曲轴10轴线L1方向的圆环状侧面的内周部分,构成相接部47b。该相接部47b借助压板47本身的弹力,全周与球轴承14R的内座圈的靠曲轴配重13R侧的侧面13Ra相接。借助位于压板47的固定部47a与相接部47b间的、与油过滤器42的外周缘部44相接的推压部47c,将外周缘部44推压在圆环状沟槽39的底面39c,这样,油过滤器42被固定。
这时,外周缘部44的底面39c侧的面,伴随有弹性变形与底面39c相接并被支承,外周缘部44的突部44a,伴随有弹性变形与外周面39b相接并被支承,外周缘部44与外周面39b及底面39c间保持油密。另外,外周缘部44也具有油封功能。底面39c和外周面39b形成油过滤器42的支承部。
在圆环状沟槽39,在油过滤器42与压板47之间,形成油过滤器42上游侧的上游侧油路即圆环状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48,通过了连络沟槽38的润滑油,从曲轴10的略径方向流入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48。另外,外周缘部44和底面39c及外周面39b相接,压板47的相接部47b与球轴承14R的内座圈相接,这样,抑制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48内的润滑油泄漏。
在油过滤器42与底面39c之间,形成圆环状的下游侧润滑油储留室49,通过了过滤器42的润滑油,经过下游润滑油储留室49流出到油路40。位于油过滤器42下游侧的该油路40,构成下游侧油路。该下游侧油路,比油路即圆环状沟槽39的曲轴10径方向最外方的油路面即外周面39b和油过滤器42的外周缘部44内周面,在曲轴10的径方向更位于内方。
下面,说明上述构造的第1实施例的作用效果。
内燃机2运转,曲轴10使油泵28动作时,储留在下曲轴箱6L底部的润滑油被油泵28吸引,从油泵28排出的润滑油,通过设在曲轴箱6U、6L及变速箱32上的油路和油管,分别供给凸轮轴26、变速机4和各轴承。
从油泵28排出的一部分润滑油,通过油路35、油路36和油路37,经过连络沟槽38,从圆环状沟槽39的内面流入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48。流入了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48的润滑油中含有垃圾等异物时,在曲轴10的旋转离心力作用下,异物朝圆环状沟槽39的外周面39b移动,沿着外周缘部44集积。被油过滤器42的过滤部46除去了异物的润滑油,流入油路40,通过油路40供给到曲轴销12的外周面,再供给到曲轴销12、轴承16和连杆15的大端部间,进行润滑。
这样,圆环状沟槽39构成向轴承16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路,收容在该圆环状沟槽39内的油过滤器42,配置在形成有圆环状沟槽39的曲轴配重13R的一侧面侧即曲轴配重13R的侧面13Ra。结果,通过油过滤器42的使用,能良好地分离供给轴承16的润滑油中的异物,提高轴承16的耐久性,并且可以不需要大空间地配置油过滤器42。另外,由于来自连杆15的荷重不直接作用在曲轴配重13R的侧面13Ra侧,所以,不因设置油过滤器42而降低强度,不会因提高强度而导致曲轴10的大型化、重量增加。
安装在圆环状沟槽39上并与曲轴10一体旋转的油过滤器42,配置在从曲轴10轴线L1偏心位置的曲轴配重13R的侧面13Ra,所以,占据着从曲轴10的轴线L1偏心的位置。这样,当上游侧油路即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48中的润滑油中含有异物时,借助曲轴10的旋转,异物被甩向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48最外方的油路面即圆环状沟槽39的外周面39b,比下游侧油路即油路40,更多地集积在曲轴10的径方向外方的外周面39b侧的外周缘部44,所以,抑制异物通过油过滤器42。而且,在离心力作用下,未集积在外周缘部44的异物被油过滤器42分离,所以,能更好地分离异物。
异物在离心力作用下,集积在曲轴10径方向位于外方的外周缘部44,所以,堆积的异物不会阻碍向油路40供给润滑油。
润滑油中的异物在离心力作用下,集积在曲轴10径方向位于外方的外周缘部44,所以,抑制异物堆积在比外周缘部44位于内方的过滤部46,过滤部46不容易堵塞。结果,可延长过滤器42的更换时间,可长期地使用油过滤器42,维护容易。
另外,由于曲轴配重13R的侧面13Ra的面积比较大,所以,可加大油过滤器42的过滤部46的面积,可确保充分的分离作用,并且,可减轻因堵塞造成的油过滤器42功能降低。从这一点考虑,也可以延长油过滤器42的更换时间。
为了防止离心力使润滑油飞溅,在油过滤器42的外周缘部44及其支承部即圆环状沟槽39的外周面39b与底面39c之间,借助外周缘部44的弹性变形保持油密,所以不需要别的密封部件,可减少零部件数目,减低成本。另外,在油过滤器42与外周面39b及底面39c之间保持油密,所以可防止润滑油路内的润滑油压降低,可减低驱动油泵28的摩擦损失马力。
另外,由于圆环状的油过滤器42收容在圆环状沟槽39内,该圆环状沟槽39形成在曲轴配重13R的侧面13Ra,所以,可紧凑地将油过滤器42配置在曲轴配重13R的侧面13Ra侧。
即使异物通过了油过滤器42,由于该异物在离心力作用下,集积在形成下游侧润滑油储留室49(该润滑油储留室49比油路40位于曲轴10的径方向外方)的外周面39b侧的油过滤器42的外周缘部44,所以,异物少的润滑油经过油路40供给到轴承16。
由于润滑油从朝向油路40的圆环状沟槽39的底面39c开口的位置,在周方向变位的位置,经过连络沟槽38流入位于油过滤器42上游侧的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48,所以,不产生直接流向油路40的润滑油流,可减少异物流入油路40的机会。
另外,由于润滑油在曲轴10的径方向从连络沟槽38流入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48,所以,离心力促进异物的分离,使异物不朝着沿曲轴10的轴线L1方向延伸的油路40的方向移动。而且,由于平面状过滤部46以略沿着曲轴10径方向的状态配置,所以,异物在离心力作用下,容易沿着过滤部46朝径方向且朝外周面39b侧移动,这样,异物不容易滞留在过滤部46,不容易通过油过滤器42。
使压板47与球轴承14R相接,在曲轴配重13R、压板47和球轴承14R的共同作用下,可抑制润滑油从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48泄漏。由于在曲轴10的轴端部设有油泵28,所以,可缩短通往轴承16的润滑油路,减小润滑油路中的流路损失,从这一点考虑,也能减少内燃机2的摩擦损失马力。
下面,参照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图7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曲轴的、相当于图2的断面图。图8是图7的Ⅷ-Ⅷ线断面图,仅表示曲轴。图9是图7的Ⅸ方向视图,仅表示曲轴。图10是图7中的油过滤器的正面图。图11是图10的Ⅺ-Ⅺ线断面图。该第2实施例中,仅说明与第1实施例不同的部分,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注以相同标记,其说明从略。
在曲轴10的后轴端部,平衡器驱动齿轮61与曲轴10一体旋转地压入形成在曲轴10上的花键内。在平衡器驱动齿轮61上,为了消除与安装在平衡器轴上的从动齿轮之间的齿隙,设有平衡器驱动齿轮63,平衡器驱动齿轮63通过弹簧62以预定范围内可旋转地结合在平衡器驱动齿轮61上。另外,油泵的驱动轴29设在平衡器驱动齿轮61后方的曲轴10的后轴端部,该油泵的驱动轴29与曲轴10一体旋转。
曲轴10的前后一对曲轴配重13F、13R之中,前侧的曲轴配重13F上,如图8所示,相对于曲轴10的轴线L1在曲轴销12位置的相反侧,形成平衡配重部13Fa,3个配重13Fb压入平衡配重部13Fa。
后侧曲轴配重13R,如图9所示,形成为以曲轴10的轴线L1为中心线的圆板状输出齿轮,在其外周面形成多个齿轮13Rc。在曲轴配重13R中,在曲轴10的轴线L1方向的一侧,即在邻接球轴承14R的侧面13Ra,设有包围曲轴10的轴线L1并以该轴线L1为中心线的、作为油路的圆环状沟槽64。
如图7所示,该圆环状沟槽64具有内周面64a、外周面64b和平面状的底面64c。内周面64a的半径是从球轴承14R的内座圈径方向厚度的略中央位置到曲轴10的轴线L1的距离。外周面64b具有比球轴承14R的外座圈外径大的直径。底面64c在内周面64a与外周面64b间沿径方向延伸。连络沟槽38在内周面64a上开口。
从曲轴销12的轴线L2方向看,与曲轴销12重合部分的圆环状沟槽64的底面64c上,形成沿曲轴10的轴线L1延伸的油路65。该油路65由与曲轴10同样地锻造形成的孔构成,其流路断面如图9所示是长圆形状,该长圆形的流路断面,在与假想平面(该假想平面包含曲轴10的轴线L1和曲轴销12的轴线L2)直交方向具有长径,在该假想平面中,在与曲轴销12的轴线L2直交的方向具有短径。
从油路65形成由贯通孔构成的油路66,该油路朝着曲轴销12(该曲轴销12通过轴承16连接着连杆15)的外周面开口,油路66的中心线,从上述假想平面朝着曲轴10的旋转方向约成40度角度。因此,关于油路66的形成位置自由度和爆发荷重对曲轴销12的面压,具有与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
油路35、油路36、连络沟槽38、圆环状沟槽64、油路65和油路66,形成向轴承16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路。
由合成树脂形成的圆环状油过滤器67,如图7、图10和图11所示,由内周缘部68、外周缘部69、由若干肋构成的若干连接部70和若干网状过滤部71构成。内周缘部68由嵌合在圆环状沟槽64内周面64a上的圆环状框构成。外周缘部69由嵌合在圆环状沟槽64外周面64b上的圆环状框构成。连接部70在周方向等间隔地朝径方向延伸,连接内周缘部68和外周缘部69。过滤部71设在由内周缘部68、外周缘部69和连接部70包围的部分。
平面状过滤部71沿着曲轴10径方向的状态下,油过滤器67安装在圆环状沟槽64上时,如图7和图11所示,内周缘部68、外周缘69的靠内周部分、连接部70和过滤部71,与底面64c相向面的相反侧面即圆环状沟槽64的开口侧的面,形成在同一平面上,内周缘部68、外周缘部69的靠内周部分和连接部70,其曲轴10的轴线L1方向的厚度相同,过滤部71的在曲轴10轴线L1方向的厚度比上述厚度薄。外周缘部69的靠外周部分,其开口侧的面沿外周有缺口的形状,其曲轴10的轴线L1方向的厚度减薄,形成台阶部69a。
内周缘部68的内径,比圆环状凹槽64d(该凹槽64d形成在与底面64c相邻的内周面64a上)的底面的外径小,当油过滤器67嵌合在凹槽64d内时,内周缘部68弹性变形,与内周面64a之间保持油密。外周缘部69的外径与外周面64b的直径略同。
如图7所示,油过滤器67,以其内周缘部68和外周缘部69的底面64c侧的面,与圆环状沟槽64的底面64c接触的状态收容着,被固定在圆环状沟槽64外周面64b的压板72推压而固定,这样安装在曲轴配重13R上,与曲轴10一体旋转。
即,形成在压板72外周部的圆筒状部分,其前端部把外周缘部69的台阶部69a推压在底面64c上,构成被压入圆环状沟槽64的外周面的固定部72a,以将油过滤器67固定,压板72的靠曲轴10的轴线L1方向的圆环状侧面内周部分,构成相接部72b。该相接部72b借助压板72本身的弹力,全周与球轴承14R的内座圈的靠曲轴配重13R侧的侧面13Ra相接。
这时,油过滤器67的外周缘部69的底面64c侧的面,随着弹性变形与底面64c相接并被支承,另外,内周缘部68如前所述,随着弹性变形与内周面64a的凹槽64d相接并被支承,外周缘部69与底面64c间、以及内周缘部68与内周面64a之间保持油密。另外,内周缘部68和外周缘部69也具有油封功能。底面64c形成油过滤器67的支承部。
在圆环状沟槽64中,在油过滤器67与压板72之间,形成油过滤器67上游侧的上游侧油路即圆环状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73,通过了连络沟槽38的润滑油,从曲轴10的略径方向流入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73。另外,油过滤器67的外周缘部69与底面64c相接,压板72的相接部与球轴承14R的内座圈相接,这样,抑制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73内的润滑油泄漏。
在油过滤器67与底面64c之间,形成圆环状的下游侧润滑油储留室74,通过了过滤器67的润滑油,经过下游润滑油储留室74流出到油路65。位于油过滤器67下游侧的该油路65,构成下游侧油路。该下游侧油路,比油路即圆环状沟槽64的靠曲轴10径方向最外方的油路面即外周面64b、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73的靠压板72固定部72a的内周面、以及下游侧润滑油储留室74的靠油过滤器67的外周缘部69内周面,在曲轴10的径方向更位于内方。
由于第2实施例如上述地构成,除了具有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作用效果外,由于嵌合在圆环状沟槽64内周面64a的凹槽64d内的油过滤器67的内周缘部68,将油过滤器67与内周面64a之间保持油密,所以,油路底面64c中的开口部附近的油过滤器67的内周缘部68的支承可靠,同时可更加抑制润滑油从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73中泄漏。
下面,说明将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一部分变更后的实施例,只说明变更的部分。
油路65是用锻造形成的,利用这一点,在上述第2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9中双点划线所示,油路65中在与圆环状沟槽64的底部64c相邻的部分上,用锻造形成扩大部分75,该扩大部分75朝曲轴10的径方向外方鼓出,将流路断面积扩大,利用离心力把通过了油过滤器67后的异物集积在该扩大部分75,这样,在油路65中也可以分离异物,可将异物更少的润滑油供给轴承16。另外,对第1实施例中的油路40,也可采用同样的构造。
上述第1和第2实施例中,收容油过滤器42、67的是形成在曲轴配重13R侧面13Ra的圆环状沟槽39、64,但是,收容油过滤器的沟槽形状不一定是要圆环状,也可以是形成在曲轴配重13R侧面13Ra上的、不包围曲轴10的轴线L1、形成在曲轴配重13R的径方向的一部分的例如略圆形流路断面的沟槽。另外,油过滤器也可以倾斜于与曲轴10的轴线L1直交的平面,或者也可以平行于曲轴10的轴线L1。
上述第1和第2实施例中,是在曲轴配重13R的侧面13Ra,形成收容油过滤器42、67的圆环状沟槽39、64。但是,也可以在与曲轴配重13R的侧面13Ra之间留有间隙,把油过滤器配置在曲轴配重13R的侧面13Ra的侧方,收容并支承该油过滤器,同时把形成油路的部件固定在曲轴配重13R上,通过该部件将油过滤器安装在曲轴配重13R上。
曲轴10也可以不是整体式,而是组装式的。另外,轴承16也可以是滚针轴承等的滚动轴承。
Claims (5)
1.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连杆通过轴承连接在曲轴销上,设有向该轴承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设在上述润滑油路中的油过滤器,配置在曲轴配重中的靠曲轴轴线方向一侧面侧,并安装在该曲轴配重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其特征在于,上述润滑油路,具有设在油过滤器上游侧的上游侧油路,且在该油过滤器的下游侧,具有下游侧油路,该下游侧油路比上游侧油路的靠曲轴径方向最外方的油路面,位于曲轴的径方向内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其特征在于,上述油过滤器,具有外周缘部、内周缘部和过滤部;外周缘部包围着曲轴的轴线;内周缘部在比外周缘部位于曲轴的径方向内方,包围着曲轴的轴线;过滤部设在外周缘部与内周缘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周缘部,弹性变形地与支承过滤器的支承部相接,将外周缘部与该支承部之间保持油密。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其特征在于,上述一侧面侧是曲轴配重的侧面,上述油过滤器收容在形成于该侧面的沟槽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56111/1999 | 1999-12-15 | ||
JP35611199A JP2001173634A (ja) | 1999-12-15 | 1999-12-15 | オイルフィルタを備えたクランク軸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99934A true CN1299934A (zh) | 2001-06-20 |
CN1201096C CN1201096C (zh) | 2005-05-11 |
Family
ID=18447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013567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1096C (zh) | 1999-12-15 | 2000-12-15 | 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1173634A (zh) |
CN (1) | CN1201096C (zh) |
TW (1) | TW451036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24306B (zh) * | 2005-08-29 | 2011-01-26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曲轴润滑油过滤装置 |
CN110382908A (zh) * | 2017-03-08 | 2019-10-25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平衡装置、油泵及平衡轴轴承部的润滑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50256A (ja) * | 2005-03-11 | 2006-09-21 | Toyota Motor Corp | 内燃機関のクランクシャフト構造 |
JP4306699B2 (ja) | 2006-06-30 | 2009-08-0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すべり軸受及びこれを備える内燃機関 |
CN102322309A (zh) * | 2011-09-27 | 2012-01-18 | 上海北星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引擎上的曲轴润滑方法及装置 |
JP5917364B2 (ja) * | 2012-10-29 | 2016-05-1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調整ウエイト固定構造 |
CN105415742B (zh) * | 2015-12-30 | 2017-03-29 | 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热模锻压力机连杆润滑装置 |
JP6487958B2 (ja) * | 2017-03-30 | 2019-03-2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コンロッド大端部潤滑構造 |
JP7247084B2 (ja) * | 2019-12-23 | 2023-03-28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エンジンのpto装置 |
-
1999
- 1999-12-15 JP JP35611199A patent/JP2001173634A/ja active Pending
-
2000
- 2000-12-02 TW TW89125710A patent/TW451036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0-12-15 CN CN 00135677 patent/CN120109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24306B (zh) * | 2005-08-29 | 2011-01-26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曲轴润滑油过滤装置 |
CN110382908A (zh) * | 2017-03-08 | 2019-10-25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平衡装置、油泵及平衡轴轴承部的润滑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1173634A (ja) | 2001-06-26 |
CN1201096C (zh) | 2005-05-11 |
TW451036B (en) | 2001-08-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84410C (zh) | 内燃机润滑装置 | |
CN1241769C (zh) | 车辆用v形带式自动变速机 | |
CN1676905A (zh) | 具有带压缩比可变机构的内燃机的动力装置 | |
CN1201096C (zh) | 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 | |
CN1079747C (zh) | 机动二轮车的动力机组 | |
CN1111643C (zh) | 自动两轮车用内燃机 | |
CN1532385A (zh) | 发动机冷却用水泵 | |
CN1754770A (zh) | 摩托车 | |
CN1667248A (zh) | 发动机润滑结构 | |
CN1118618C (zh) | 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结构 | |
JP4647420B2 (ja) | エンジン用ジェネレータ冷却構造 | |
CN1924305A (zh) | 内燃机 | |
JP2023051618A (ja) | 圧縮比可変装置 | |
CN1091717C (zh) | 具有水冷式内燃机的小型车辆用动力机组 | |
CN1806113A (zh) | 结合有v型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 | |
CN1644885A (zh) | 内燃机的辅机安装结构 | |
CN1263651C (zh) | 自动二、三轮车用动力装置 | |
CN1070991C (zh) | 四冲程内燃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 | |
CN215486293U (zh) | 一种轻量化活塞及采用该活塞的摩托车发动机 | |
CN1088501C (zh) | V型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 |
CN1746464A (zh) | 摩托车发动机 | |
CN1657748A (zh) | 内燃机本体的散热器安装结构 | |
CN1129704C (zh) | 顶置阀式发动机的气门传动装置 | |
JP5356356B2 (ja) | エンジン用ジェネレータ冷却構造 | |
CN1470409A (zh) | 两轮摩托车的动力单元的支撑构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0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