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9934A - 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 - Google Patents

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9934A
CN1299934A CN 00135677 CN00135677A CN1299934A CN 1299934 A CN1299934 A CN 1299934A CN 00135677 CN00135677 CN 00135677 CN 00135677 A CN00135677 A CN 00135677A CN 1299934 A CN1299934 A CN 1299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bent axle
oil strainer
strainer
outer periph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13567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01096C (zh
Inventor
小笠原敦
朝仓孝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99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9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109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109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备有油过滤器42的曲轴。通过使用油过滤器,能良好地分离垃圾等异物,并且不导致曲轴的大型化和重量增加。在曲轴10上,连杆15通过轴承16与曲轴销12连接,在曲轴配重13R的侧面13Ra,设有圆环状沟槽39,该圆环状沟槽39构成向轴承16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路的一部分,在圆环状沟槽39内收容着油过滤器42。

Description

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
本发明涉及设有润滑油路的曲轴,该润滑油路向曲轴销供给润滑油。
在内燃机中,为了将活塞的往复运动变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活塞通过连杆与曲轴连结着。这时,连杆通过由轴承合金构成的轴承与曲轴的曲轴销连结。该轴承借助润滑油形成润滑油膜,将金属之间保持为非接触状态,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具有低噪音、耐久性好的优点。
但是,如果供给到轴承的润滑油中含有垃圾等固形异物,则轴承的耐久性受损,滑动面的摩擦损失增大。为此,为了不使含有异物的润滑油供给到轴承,在从油泵排出的润滑油路途中设置了油过滤器。通常,配置在曲轴内的该油过滤器,要占据比较大的空间,所以,在装在机动两轮车等上的小型内燃机中,如果不加大内燃机,则不容易确保配置油过滤器的空间。
不加大内燃机而能将供给轴承的润滑油中的异物分离的装置,例如有日本特公昭61-22167呈公报揭示的润滑油路装置。该润滑油路装置,在曲轴的曲轴部形成润滑油储留室,在该润滑油储留室上开设着与曲轴销外周部连通的分配油路,该分配油路与供给油路连通,不与该供油路的延长路交叉且偏向曲轴颈部的旋转线侧。
结果,供油路的润滑油不直接流入分配油路,而且供油路的润滑油中的垃圾等在曲轴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被推向润滑油储留室的、与分配流路开口部相向的侧面部,所以垃圾等不进入分配油路内。
但是,上述润滑油路装置中,容积比较大的润滑油储留室设在曲轴销部,从活塞通过连杆传递的荷重作用在曲轴销部,所以,必须提高曲轴销部的强度,导致曲轴的大型化,重量增加。另外,供给轴承的润滑油中的垃圾等虽然被离心力分离,但是不能确保与使用过滤器时同样程度的分离性能。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记载的发明,其共同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过滤器提高垃圾等异物的分离性能,并且不导致曲轴的大型化和重量增加的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权利要求2记载的发明,其目的还在于利用离心力和油过滤器,更好地分离异物。权利要求3记载的发明,其目的还在于抑制异物堵塞油过滤器。权利要求4记载的发明,其目的还在于减少零部件数目。权利要求5记载的发明,其目的还在于紧凑地配置油过滤器。
本发明权利要求1记载的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连杆通过轴承与曲轴销连接,设有向轴承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设在上述润滑路中的油过滤器,配置在曲轴配重中的靠上述曲轴轴线方向的一侧面侧,并安装在该曲轴配重上。
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发明,润滑油路设在曲轴上,设在该润滑油路中的油过滤器,配置在曲轴配重的一侧面侧。所以,借助该油过滤器,可良好地将供给轴承的润滑油中的垃圾等异物分离,提高轴承的耐久性,配置油过滤器可不需要大的空间。另外,由于来自连杆的荷重不直接作用到曲轴配重的侧面侧,所以,不会因设置油过滤器而降低强度,通过提高强度,可避免曲轴的大型化和重量增加。
权利要求2记载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记载的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润滑油路,具有设在油过滤器上游侧的上游侧油路,在该油过滤器的下游侧,具有下游侧油路,该下游侧油路比上游侧油路的靠曲轴径方向最外方的油路面,位于曲轴的径方向内方。
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发明,与曲轴一体旋转的油过滤器,配置在从曲轴轴线偏心位置的曲轴配重侧面侧,所以,占据从曲轴轴线偏心的位置。因此,当上游侧油路的润滑油中含有异物时,借助曲轴的旋转,异物被甩向上游侧油路的最外方油路面侧,比下游侧油路更多地集积在曲轴径方向外方的该油路面侧,因此,可抑制异物通过过滤器。而且,未被离心力集积在该油路面侧的异物,被油过滤器分离,异物被更好地分离。
另外,由于异物在离心力作用下集积在位于曲轴径方向外方的油路面侧,所以,对下游侧油路的润滑油供给不受堆积异物的阻碍。
权利要求3记载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油过滤器,具有外周缘部、内周缘部和过滤部;外周缘部包围着曲轴的轴线;内周缘部在比外周缘部位于曲轴的径方向内方,包围着曲轴的轴线;过滤部设在外周缘部与内周缘部之间。
根据该权利要求3记载的发明,由于润滑油中的异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集积在位于曲轴径方向外方的外周缘部侧,所以,可抑制异物堆积在位于径方向内方的过滤部,这样过滤部不容易堵塞。结果,可延长油过滤器的更换时间,可长期使用油过滤器,维护容易。
另外,由于曲轴配重的侧面面积比较大,所以可加大油过滤器的过滤部面积,可确保充分的分离功能,可减缓因堵塞导致的油过滤器功能降低,从这一点考虑,也能延长油过滤器的更换时间。
权利要求4记载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3记载的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周缘部,弹性变形地与支承过滤器的支承部相接,将外周缘部与该支承部之间保持油密。
根据该权利要求4记载的发明,为了防止离心力使润滑油飞溅,借助外周缘部的弹性变形,将油过滤器的外周缘部与支承部之间保持油密,所以,不需要别的密封部件,可减少零部件数目,减低成本。另外,由于油过滤器与支承部之间保持油密,所以可防止润滑油路内的润滑油压降低,可减低润滑油的压送源即油泵的驱动动力。
权利要求5记载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记载的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中,其特征在于,上述一侧面侧是曲轴配重的侧面,上述油过滤器收容在形成于该侧面的沟槽内。
根据该权利要求5记载的发明,由于油过滤器收容在曲轴配重的沟槽内,所以,可紧凑地将油过滤器配置在曲轴配重的侧面。
图1是备有内燃机的动力单元的平剖面图,该内燃机中采用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曲轴。
图2是以图1的曲轴为中心的详细图,是通过压缸轴线的断面图。
图3是图2中Ⅲ-Ⅲ线断面图,仅表示曲轴。
图4是图2中Ⅳ方向视图,仅表示曲轴。
图5是图2中的油过滤器的正面图。
图6是图5的Ⅵ-Ⅵ线断面图。
图7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曲轴的、相当于图2的断面图。
图8是图7的Ⅷ-Ⅷ线断面图,仅表示曲轴。
图9是图7的Ⅸ方向视图,仅表示曲轴。
图10是图7中的油过滤器的正面图。
图11是图10的Ⅺ-Ⅺ线断面图。
下面,参照图1至图1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至图6是说明第1实施例的图。图1是备有内燃机2的动力单元的平剖面图,该内燃机2中采用了本发明的曲轴。
装在机动两轮车上的动力单元,备有内燃机2和动力传递装置3。动力传递装置3具有行星齿轮式变速机4和最终减速装置5。内燃机2是火花点火式的4冲程单气缸水冷式内燃机,由上下分割的曲轴箱6U、6L、气缸头7和气缸头罩8依次重叠组装而成,气缸9一体地形成在上曲轴箱6U的上部(见图2)。
曲轴10由前后一对曲轴主轴颈11F、11R、曲轴销12和前后一对曲轴配重13F、13R一体形成,其轴线L1指向车身的前后方向,通过分别压入曲轴主轴颈11F、11R的前后一对球轴承14F、14R,可旋转地支承在曲轴箱6U、6L上。
可滑动地嵌合在气缸9内的活塞的活塞销上,枢接着连杆15的小端部,该连杆15的大端部通过轴承合金构成的轴承16与曲轴销12枢接,通过该连杆15,往复移动的活塞使曲轴10旋转。
位于前侧球轴承14F前方的曲轴10的前轴端部上,设有交流发电机17,交流发电机的转子用螺母固定在曲轴10上。在交流发电机17的转子上,安装着向散热器吹送冷却空气的风扇18。
位于后侧球轴承14R后方的曲轴10的后轴端部上,朝向后方依次地,平衡器驱动齿轮19和输出齿轮20分别压入地结合在形成于曲轴10上的花键内,该平衡器驱动齿轮19和输出齿轮20与曲轴10一体旋转。在输出齿轮20后方的后轴端部,设有后述的油泵28。
平衡器驱动齿轮19与作为从动齿轮的大齿轮22啮合,该大齿轮22具有与平衡器驱动齿轮19相等的齿数,安装在平衡器轴21上。与大齿轮22设在同一部件上的小齿轮23,与花键结合在增压曲轴25b上的凸轮齿轮24啮合。该增压曲轴25b使复动型活塞式增压机25的增压活塞25a往复运动。在增压曲轴25b上,可一体旋转地安装着驱动动阀机构的凸轮轴26,该凸轮轴26通过一对球轴承可旋转地支承在气缸头7上。借助这些齿轮组,平衡器轴21以与曲轴10相等的旋转数旋转,凸轮轴26以曲轴10的1/2减速比旋转。
在圆筒状平衡器轴21的外周面,安装着具有局部切口的圆筒状配重21a,用于抑制由备有曲轴配重13F、13R的曲轴10旋转产生振动、以及由活塞及连杆15的往复运动产生的振动。在平衡器轴21的内侧,收容着冷却水泵27的壳体。在平衡器轴21的内周面,沿周方向安装着永磁铁21b,该永磁铁21b与沿周方向安装在冷却水泵27的叶片27a上的永磁铁27b之间,形成磁偶合,平衡器轴21通过磁偶合驱动叶片27a旋转。
动力传递装置3的构成要素即行星齿轮式变速机4,备有与输出齿轮20啮合的输入齿轮4a、发动离合器4b、2速用、3速用和4速用的由行星齿轮机构和离合机构构成的各变速离合器4c、4d、4e和输出轴4f。输出轴4f的输出,通过最终减速装置5的驱动轴5a传递给后轮的车轴。
下面,参照图2、图3、图4、图5、图6,说明设在曲轴10上的油泵28、润滑油路构造和油过滤器。图2是以图1的曲轴10为中心的详细图,即通过气缸9轴线的断面图。图3是图2中Ⅲ-Ⅲ线断面图,仅表示曲轴。图4是图2中Ⅳ方向视图,仅表示曲轴。图5是图2中的油过滤器的正面图。图6是图5的Ⅵ-Ⅵ线断面图。
如图2所示,设在曲轴10后轴端部的油泵28,具有由管材构成的驱动轴29。驱动轴29从曲轴10的后部端面压入轴环30,与曲轴10一体地旋转。轴环30压入在与曲轴10同心的嵌合孔内。31是将驱动轴29与嵌合孔之间保持油密的油封。油泵28是旋轮线泵,在由变速机箱32与盖板33形成的空间内,转子被驱动轴29驱动旋转。由驱动轴29的中空部形成的油路35的一端,与油泵28的排出口连通,另一端在嵌合孔的底部与油路36连通,该油路36由与曲轴10同心的孔构成。
如图4所示,设有由贯通孔构成的油路37,该油路37横断油路36并沿曲轴10的直径方向延伸,略垂直于包含曲轴10的轴线L1和曲轴销12的轴线L2的假想平面。油路37的两开口朝向球轴承14R的内座圈,其一方开口,在相对于曲轴10的轴线L1、从曲轴销12的轴线L2的位置朝曲轴10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约旋转90度的位置,朝形成在曲轴主轴颈11R外周面上的连络沟槽38开口。另一方开口,被球轴承14R的内座圈闭锁。
连络沟槽38沿着球轴承14R的内座圈内周面朝曲轴10的轴线L1方向延伸,在内座圈的靠曲轴配重13R侧的侧面,与后述的圆环状沟槽39连通。连络沟槽38的底面呈圆弧形(如图2中不同断面所示的那样),使得从连络沟槽38流出到圆环状沟槽39的润滑油朝着曲轴10的略直径方向偏向。
一对曲轴配重13F、13R之中,前侧的曲轴配重13F如图3所示,相对于曲轴10的轴线L1,在曲轴销12的相反侧,具有平衡配重部13Fa,后侧的曲轴配重13R如图4所示,形成以曲轴10的轴线L1为中心线的圆板状。在曲轴配重13R上设有作为油路的圆环状沟槽39。该圆环状沟槽39偏心于曲轴10的轴线L1,位于曲轴10的轴线L1方向的一侧面侧、即位于邻接球轴承14R的侧面13Ra,包围曲轴10的轴线L1并以该轴线L1为中心线。
如图2和图4所示,该圆环状沟槽39具有内周面39a、外周面39b和平面状底面39c。内周面39a的半径是球轴承14R的内座圈直径方向厚度略中央位置到曲轴10的轴线L1间的距离。外周面39b的直径大于球轴承14R的外座圈的外径。底面39c在内周面39a与外周面39b间朝径方向延伸。上述连络沟槽38在该内周面39a上开口。
从曲轴销12的轴线L2方向看,在与曲轴销12重合部分的圆环状沟槽39的底面39c上,沿曲轴10的轴线L1延伸的油路40开口。该油路40由与曲轴10同样地锻造形成的孔构成,其流路断面是略长圆形状,该略长圆形状的流路断面,在与上述假想平面直交方向具有长径,在该假想平面上,在与曲轴销12的轴线L2直交的方向具有短径,并且朝短径方向稍稍鼓出。
从油路40形成由贯通孔构成的油路41,该油路41朝向曲轴销12(该曲轴销12通过轴承16连接着连杆15)的外周面,该油路41的中心线,从上述假想平面朝着曲轴10的旋转方向约成40度的角度。该油路41朝着形成在上述外周面周方向的圆环状沟槽12a开口。由于油路40呈略长圆形,所以,可增加油路41的形成位置的自由度,另外,由于油路不在上述假想平面上,所以,可降低对曲轴销12的面压,该面压是由于作用在活塞上的爆发荷重,通过连杆15作用的荷重而产生的。
油路35、油路36、油路37、连络沟槽38、圆环状沟槽39、油路40和油路41,形成向轴承16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路。
由合成树脂形成的圆环状油过滤器42,如图2、图5和图6所示,由内周缘部43、外周缘部44、若干连接部45和若干网状过滤部46构成。内周缘部43由嵌合在圆环状沟槽39内周面上的圆环状框构成。外周缘部44由嵌合在圆环状沟槽39外周面的圆环状框构成。连接部45在周方向等间隔地朝径方向延伸,连接内周缘部43和外周缘部44。过滤部46设在同内周缘部43、外周缘部44和连接部45包围的部分。
油过滤器42以平面状过滤部46沿着曲轴10径方向的状态安装在圆环状沟槽39上时,如图2和图6所示,内周缘部43、连接部45和过滤部46,与底面39c相向面的相反侧面即圆环状沟槽39的开口侧的面,形成在同一平面上,另一方面,内周缘部43和连接部45,其曲轴10的轴线L1方向的厚度相同,过滤部46的在曲轴10轴线L1方向的厚度比内周缘部和连接部的上述厚度薄。外周缘部的在曲轴10轴线L1方向的厚度,比内周缘部43厚,内周缘部43、连接部45和过滤部46的上述开口侧的面,比内周缘部43和连接部45的底面39c侧的面,向曲轴10的轴线L1方向突出。
在外周缘部44的外周面上,过滤器42安装在圆环状沟槽39上时,在与底面39c相向侧具有倾斜面,外径大于外周面39b直径的圆环状突出部44a向径方向突出。内周缘部43的内径比内周面39a的直径稍大。
如图2所示,油过滤器42收容在圆环状沟槽39内,被压板47推压而固定,这样,安装在曲轴配重13R上,与曲轴10一体地旋转。上述沟槽39的深度略等于外周缘部44的在曲轴10轴线L1方向的厚度。上述压板47固定在圆环状的接合槽13Rb上,该接合槽13Rb形成在后侧曲轴配重13R的外周面上。
即,形成在压板47外周部的圆筒状部分,构成铆接固定在接合槽13Rb上的固定部47a,压板47的靠曲轴10轴线L1方向的圆环状侧面的内周部分,构成相接部47b。该相接部47b借助压板47本身的弹力,全周与球轴承14R的内座圈的靠曲轴配重13R侧的侧面13Ra相接。借助位于压板47的固定部47a与相接部47b间的、与油过滤器42的外周缘部44相接的推压部47c,将外周缘部44推压在圆环状沟槽39的底面39c,这样,油过滤器42被固定。
这时,外周缘部44的底面39c侧的面,伴随有弹性变形与底面39c相接并被支承,外周缘部44的突部44a,伴随有弹性变形与外周面39b相接并被支承,外周缘部44与外周面39b及底面39c间保持油密。另外,外周缘部44也具有油封功能。底面39c和外周面39b形成油过滤器42的支承部。
在圆环状沟槽39,在油过滤器42与压板47之间,形成油过滤器42上游侧的上游侧油路即圆环状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48,通过了连络沟槽38的润滑油,从曲轴10的略径方向流入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48。另外,外周缘部44和底面39c及外周面39b相接,压板47的相接部47b与球轴承14R的内座圈相接,这样,抑制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48内的润滑油泄漏。
在油过滤器42与底面39c之间,形成圆环状的下游侧润滑油储留室49,通过了过滤器42的润滑油,经过下游润滑油储留室49流出到油路40。位于油过滤器42下游侧的该油路40,构成下游侧油路。该下游侧油路,比油路即圆环状沟槽39的曲轴10径方向最外方的油路面即外周面39b和油过滤器42的外周缘部44内周面,在曲轴10的径方向更位于内方。
下面,说明上述构造的第1实施例的作用效果。
内燃机2运转,曲轴10使油泵28动作时,储留在下曲轴箱6L底部的润滑油被油泵28吸引,从油泵28排出的润滑油,通过设在曲轴箱6U、6L及变速箱32上的油路和油管,分别供给凸轮轴26、变速机4和各轴承。
从油泵28排出的一部分润滑油,通过油路35、油路36和油路37,经过连络沟槽38,从圆环状沟槽39的内面流入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48。流入了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48的润滑油中含有垃圾等异物时,在曲轴10的旋转离心力作用下,异物朝圆环状沟槽39的外周面39b移动,沿着外周缘部44集积。被油过滤器42的过滤部46除去了异物的润滑油,流入油路40,通过油路40供给到曲轴销12的外周面,再供给到曲轴销12、轴承16和连杆15的大端部间,进行润滑。
这样,圆环状沟槽39构成向轴承16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路,收容在该圆环状沟槽39内的油过滤器42,配置在形成有圆环状沟槽39的曲轴配重13R的一侧面侧即曲轴配重13R的侧面13Ra。结果,通过油过滤器42的使用,能良好地分离供给轴承16的润滑油中的异物,提高轴承16的耐久性,并且可以不需要大空间地配置油过滤器42。另外,由于来自连杆15的荷重不直接作用在曲轴配重13R的侧面13Ra侧,所以,不因设置油过滤器42而降低强度,不会因提高强度而导致曲轴10的大型化、重量增加。
安装在圆环状沟槽39上并与曲轴10一体旋转的油过滤器42,配置在从曲轴10轴线L1偏心位置的曲轴配重13R的侧面13Ra,所以,占据着从曲轴10的轴线L1偏心的位置。这样,当上游侧油路即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48中的润滑油中含有异物时,借助曲轴10的旋转,异物被甩向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48最外方的油路面即圆环状沟槽39的外周面39b,比下游侧油路即油路40,更多地集积在曲轴10的径方向外方的外周面39b侧的外周缘部44,所以,抑制异物通过油过滤器42。而且,在离心力作用下,未集积在外周缘部44的异物被油过滤器42分离,所以,能更好地分离异物。
异物在离心力作用下,集积在曲轴10径方向位于外方的外周缘部44,所以,堆积的异物不会阻碍向油路40供给润滑油。
润滑油中的异物在离心力作用下,集积在曲轴10径方向位于外方的外周缘部44,所以,抑制异物堆积在比外周缘部44位于内方的过滤部46,过滤部46不容易堵塞。结果,可延长过滤器42的更换时间,可长期地使用油过滤器42,维护容易。
另外,由于曲轴配重13R的侧面13Ra的面积比较大,所以,可加大油过滤器42的过滤部46的面积,可确保充分的分离作用,并且,可减轻因堵塞造成的油过滤器42功能降低。从这一点考虑,也可以延长油过滤器42的更换时间。
为了防止离心力使润滑油飞溅,在油过滤器42的外周缘部44及其支承部即圆环状沟槽39的外周面39b与底面39c之间,借助外周缘部44的弹性变形保持油密,所以不需要别的密封部件,可减少零部件数目,减低成本。另外,在油过滤器42与外周面39b及底面39c之间保持油密,所以可防止润滑油路内的润滑油压降低,可减低驱动油泵28的摩擦损失马力。
另外,由于圆环状的油过滤器42收容在圆环状沟槽39内,该圆环状沟槽39形成在曲轴配重13R的侧面13Ra,所以,可紧凑地将油过滤器42配置在曲轴配重13R的侧面13Ra侧。
即使异物通过了油过滤器42,由于该异物在离心力作用下,集积在形成下游侧润滑油储留室49(该润滑油储留室49比油路40位于曲轴10的径方向外方)的外周面39b侧的油过滤器42的外周缘部44,所以,异物少的润滑油经过油路40供给到轴承16。
由于润滑油从朝向油路40的圆环状沟槽39的底面39c开口的位置,在周方向变位的位置,经过连络沟槽38流入位于油过滤器42上游侧的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48,所以,不产生直接流向油路40的润滑油流,可减少异物流入油路40的机会。
另外,由于润滑油在曲轴10的径方向从连络沟槽38流入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48,所以,离心力促进异物的分离,使异物不朝着沿曲轴10的轴线L1方向延伸的油路40的方向移动。而且,由于平面状过滤部46以略沿着曲轴10径方向的状态配置,所以,异物在离心力作用下,容易沿着过滤部46朝径方向且朝外周面39b侧移动,这样,异物不容易滞留在过滤部46,不容易通过油过滤器42。
使压板47与球轴承14R相接,在曲轴配重13R、压板47和球轴承14R的共同作用下,可抑制润滑油从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48泄漏。由于在曲轴10的轴端部设有油泵28,所以,可缩短通往轴承16的润滑油路,减小润滑油路中的流路损失,从这一点考虑,也能减少内燃机2的摩擦损失马力。
下面,参照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图7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曲轴的、相当于图2的断面图。图8是图7的Ⅷ-Ⅷ线断面图,仅表示曲轴。图9是图7的Ⅸ方向视图,仅表示曲轴。图10是图7中的油过滤器的正面图。图11是图10的Ⅺ-Ⅺ线断面图。该第2实施例中,仅说明与第1实施例不同的部分,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注以相同标记,其说明从略。
在曲轴10的后轴端部,平衡器驱动齿轮61与曲轴10一体旋转地压入形成在曲轴10上的花键内。在平衡器驱动齿轮61上,为了消除与安装在平衡器轴上的从动齿轮之间的齿隙,设有平衡器驱动齿轮63,平衡器驱动齿轮63通过弹簧62以预定范围内可旋转地结合在平衡器驱动齿轮61上。另外,油泵的驱动轴29设在平衡器驱动齿轮61后方的曲轴10的后轴端部,该油泵的驱动轴29与曲轴10一体旋转。
曲轴10的前后一对曲轴配重13F、13R之中,前侧的曲轴配重13F上,如图8所示,相对于曲轴10的轴线L1在曲轴销12位置的相反侧,形成平衡配重部13Fa,3个配重13Fb压入平衡配重部13Fa。
后侧曲轴配重13R,如图9所示,形成为以曲轴10的轴线L1为中心线的圆板状输出齿轮,在其外周面形成多个齿轮13Rc。在曲轴配重13R中,在曲轴10的轴线L1方向的一侧,即在邻接球轴承14R的侧面13Ra,设有包围曲轴10的轴线L1并以该轴线L1为中心线的、作为油路的圆环状沟槽64。
如图7所示,该圆环状沟槽64具有内周面64a、外周面64b和平面状的底面64c。内周面64a的半径是从球轴承14R的内座圈径方向厚度的略中央位置到曲轴10的轴线L1的距离。外周面64b具有比球轴承14R的外座圈外径大的直径。底面64c在内周面64a与外周面64b间沿径方向延伸。连络沟槽38在内周面64a上开口。
从曲轴销12的轴线L2方向看,与曲轴销12重合部分的圆环状沟槽64的底面64c上,形成沿曲轴10的轴线L1延伸的油路65。该油路65由与曲轴10同样地锻造形成的孔构成,其流路断面如图9所示是长圆形状,该长圆形的流路断面,在与假想平面(该假想平面包含曲轴10的轴线L1和曲轴销12的轴线L2)直交方向具有长径,在该假想平面中,在与曲轴销12的轴线L2直交的方向具有短径。
从油路65形成由贯通孔构成的油路66,该油路朝着曲轴销12(该曲轴销12通过轴承16连接着连杆15)的外周面开口,油路66的中心线,从上述假想平面朝着曲轴10的旋转方向约成40度角度。因此,关于油路66的形成位置自由度和爆发荷重对曲轴销12的面压,具有与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
油路35、油路36、连络沟槽38、圆环状沟槽64、油路65和油路66,形成向轴承16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路。
由合成树脂形成的圆环状油过滤器67,如图7、图10和图11所示,由内周缘部68、外周缘部69、由若干肋构成的若干连接部70和若干网状过滤部71构成。内周缘部68由嵌合在圆环状沟槽64内周面64a上的圆环状框构成。外周缘部69由嵌合在圆环状沟槽64外周面64b上的圆环状框构成。连接部70在周方向等间隔地朝径方向延伸,连接内周缘部68和外周缘部69。过滤部71设在由内周缘部68、外周缘部69和连接部70包围的部分。
平面状过滤部71沿着曲轴10径方向的状态下,油过滤器67安装在圆环状沟槽64上时,如图7和图11所示,内周缘部68、外周缘69的靠内周部分、连接部70和过滤部71,与底面64c相向面的相反侧面即圆环状沟槽64的开口侧的面,形成在同一平面上,内周缘部68、外周缘部69的靠内周部分和连接部70,其曲轴10的轴线L1方向的厚度相同,过滤部71的在曲轴10轴线L1方向的厚度比上述厚度薄。外周缘部69的靠外周部分,其开口侧的面沿外周有缺口的形状,其曲轴10的轴线L1方向的厚度减薄,形成台阶部69a。
内周缘部68的内径,比圆环状凹槽64d(该凹槽64d形成在与底面64c相邻的内周面64a上)的底面的外径小,当油过滤器67嵌合在凹槽64d内时,内周缘部68弹性变形,与内周面64a之间保持油密。外周缘部69的外径与外周面64b的直径略同。
如图7所示,油过滤器67,以其内周缘部68和外周缘部69的底面64c侧的面,与圆环状沟槽64的底面64c接触的状态收容着,被固定在圆环状沟槽64外周面64b的压板72推压而固定,这样安装在曲轴配重13R上,与曲轴10一体旋转。
即,形成在压板72外周部的圆筒状部分,其前端部把外周缘部69的台阶部69a推压在底面64c上,构成被压入圆环状沟槽64的外周面的固定部72a,以将油过滤器67固定,压板72的靠曲轴10的轴线L1方向的圆环状侧面内周部分,构成相接部72b。该相接部72b借助压板72本身的弹力,全周与球轴承14R的内座圈的靠曲轴配重13R侧的侧面13Ra相接。
这时,油过滤器67的外周缘部69的底面64c侧的面,随着弹性变形与底面64c相接并被支承,另外,内周缘部68如前所述,随着弹性变形与内周面64a的凹槽64d相接并被支承,外周缘部69与底面64c间、以及内周缘部68与内周面64a之间保持油密。另外,内周缘部68和外周缘部69也具有油封功能。底面64c形成油过滤器67的支承部。
在圆环状沟槽64中,在油过滤器67与压板72之间,形成油过滤器67上游侧的上游侧油路即圆环状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73,通过了连络沟槽38的润滑油,从曲轴10的略径方向流入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73。另外,油过滤器67的外周缘部69与底面64c相接,压板72的相接部与球轴承14R的内座圈相接,这样,抑制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73内的润滑油泄漏。
在油过滤器67与底面64c之间,形成圆环状的下游侧润滑油储留室74,通过了过滤器67的润滑油,经过下游润滑油储留室74流出到油路65。位于油过滤器67下游侧的该油路65,构成下游侧油路。该下游侧油路,比油路即圆环状沟槽64的靠曲轴10径方向最外方的油路面即外周面64b、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73的靠压板72固定部72a的内周面、以及下游侧润滑油储留室74的靠油过滤器67的外周缘部69内周面,在曲轴10的径方向更位于内方。
由于第2实施例如上述地构成,除了具有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作用效果外,由于嵌合在圆环状沟槽64内周面64a的凹槽64d内的油过滤器67的内周缘部68,将油过滤器67与内周面64a之间保持油密,所以,油路底面64c中的开口部附近的油过滤器67的内周缘部68的支承可靠,同时可更加抑制润滑油从上游侧润滑油储留室73中泄漏。
下面,说明将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一部分变更后的实施例,只说明变更的部分。
油路65是用锻造形成的,利用这一点,在上述第2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9中双点划线所示,油路65中在与圆环状沟槽64的底部64c相邻的部分上,用锻造形成扩大部分75,该扩大部分75朝曲轴10的径方向外方鼓出,将流路断面积扩大,利用离心力把通过了油过滤器67后的异物集积在该扩大部分75,这样,在油路65中也可以分离异物,可将异物更少的润滑油供给轴承16。另外,对第1实施例中的油路40,也可采用同样的构造。
上述第1和第2实施例中,收容油过滤器42、67的是形成在曲轴配重13R侧面13Ra的圆环状沟槽39、64,但是,收容油过滤器的沟槽形状不一定是要圆环状,也可以是形成在曲轴配重13R侧面13Ra上的、不包围曲轴10的轴线L1、形成在曲轴配重13R的径方向的一部分的例如略圆形流路断面的沟槽。另外,油过滤器也可以倾斜于与曲轴10的轴线L1直交的平面,或者也可以平行于曲轴10的轴线L1。
上述第1和第2实施例中,是在曲轴配重13R的侧面13Ra,形成收容油过滤器42、67的圆环状沟槽39、64。但是,也可以在与曲轴配重13R的侧面13Ra之间留有间隙,把油过滤器配置在曲轴配重13R的侧面13Ra的侧方,收容并支承该油过滤器,同时把形成油路的部件固定在曲轴配重13R上,通过该部件将油过滤器安装在曲轴配重13R上。
曲轴10也可以不是整体式,而是组装式的。另外,轴承16也可以是滚针轴承等的滚动轴承。

Claims (5)

1.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连杆通过轴承连接在曲轴销上,设有向该轴承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设在上述润滑油路中的油过滤器,配置在曲轴配重中的靠曲轴轴线方向一侧面侧,并安装在该曲轴配重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其特征在于,上述润滑油路,具有设在油过滤器上游侧的上游侧油路,且在该油过滤器的下游侧,具有下游侧油路,该下游侧油路比上游侧油路的靠曲轴径方向最外方的油路面,位于曲轴的径方向内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其特征在于,上述油过滤器,具有外周缘部、内周缘部和过滤部;外周缘部包围着曲轴的轴线;内周缘部在比外周缘部位于曲轴的径方向内方,包围着曲轴的轴线;过滤部设在外周缘部与内周缘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周缘部,弹性变形地与支承过滤器的支承部相接,将外周缘部与该支承部之间保持油密。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其特征在于,上述一侧面侧是曲轴配重的侧面,上述油过滤器收容在形成于该侧面的沟槽内。
CN 00135677 1999-12-15 2000-12-15 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109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6111/1999 1999-12-15
JP35611199A JP2001173634A (ja) 1999-12-15 1999-12-15 オイルフィルタを備えたクランク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9934A true CN1299934A (zh) 2001-06-20
CN1201096C CN1201096C (zh) 2005-05-11

Family

ID=18447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013567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1096C (zh) 1999-12-15 2000-12-15 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1173634A (zh)
CN (1) CN1201096C (zh)
TW (1) TW45103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4306B (zh) * 2005-08-29 2011-01-26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曲轴润滑油过滤装置
CN110382908A (zh) * 2017-03-08 2019-10-25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平衡装置、油泵及平衡轴轴承部的润滑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50256A (ja) * 2005-03-11 2006-09-21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クランクシャフト構造
JP4306699B2 (ja) 2006-06-30 2009-08-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すべり軸受及びこれを備える内燃機関
CN102322309A (zh) * 2011-09-27 2012-01-18 上海北星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引擎上的曲轴润滑方法及装置
JP5917364B2 (ja) * 2012-10-29 2016-05-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調整ウエイト固定構造
CN105415742B (zh) * 2015-12-30 2017-03-29 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热模锻压力机连杆润滑装置
JP6487958B2 (ja) * 2017-03-30 2019-03-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コンロッド大端部潤滑構造
JP7247084B2 (ja) * 2019-12-23 2023-03-28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エンジンのpto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4306B (zh) * 2005-08-29 2011-01-26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曲轴润滑油过滤装置
CN110382908A (zh) * 2017-03-08 2019-10-25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平衡装置、油泵及平衡轴轴承部的润滑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1173634A (ja) 2001-06-26
CN1201096C (zh) 2005-05-11
TW451036B (en) 2001-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4410C (zh) 内燃机润滑装置
CN1241769C (zh) 车辆用v形带式自动变速机
CN1676905A (zh) 具有带压缩比可变机构的内燃机的动力装置
CN1201096C (zh) 备有油过滤器的曲轴
CN1079747C (zh) 机动二轮车的动力机组
CN1111643C (zh) 自动两轮车用内燃机
CN1532385A (zh) 发动机冷却用水泵
CN1754770A (zh) 摩托车
CN1667248A (zh) 发动机润滑结构
CN1118618C (zh) 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结构
JP4647420B2 (ja) エンジン用ジェネレータ冷却構造
CN1924305A (zh) 内燃机
JP2023051618A (ja) 圧縮比可変装置
CN1091717C (zh) 具有水冷式内燃机的小型车辆用动力机组
CN1806113A (zh) 结合有v型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
CN1644885A (zh) 内燃机的辅机安装结构
CN1263651C (zh) 自动二、三轮车用动力装置
CN1070991C (zh) 四冲程内燃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
CN215486293U (zh) 一种轻量化活塞及采用该活塞的摩托车发动机
CN1088501C (zh) V型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CN1746464A (zh) 摩托车发动机
CN1657748A (zh) 内燃机本体的散热器安装结构
CN1129704C (zh) 顶置阀式发动机的气门传动装置
JP5356356B2 (ja) エンジン用ジェネレータ冷却構造
CN1470409A (zh) 两轮摩托车的动力单元的支撑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