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9134A - 磁带盒 - Google Patents

磁带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9134A
CN1299134A CN00130910A CN00130910A CN1299134A CN 1299134 A CN1299134 A CN 1299134A CN 00130910 A CN00130910 A CN 00130910A CN 00130910 A CN00130910 A CN 00130910A CN 1299134 A CN1299134 A CN 1299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protecgulum
sliding panel
surface portion
overla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30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417C (zh
Inventor
太田孝
太田修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99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9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41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41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4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 G11B23/08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for housing webs or filaments having two distinct ends
    • G11B23/087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for housing webs or filaments having two distinct ends using two different reels or cor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4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 G11B23/08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for housing webs or filaments having two distinct ends
    • G11B23/087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for housing webs or filaments having two distinct ends using two different reels or cores
    • G11B23/08707Details
    • G11B23/08735Cov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4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 G11B23/08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for housing webs or filaments having two distinct ends
    • G11B23/087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for housing webs or filaments having two distinct ends using two different reels or cores
    • G11B23/08707Details
    • G11B23/08785Envelop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磁带盒10,其中一开口向前及面朝上下的开口部21位于带盒外壳20的前部,在外壳20上设置有磁带30缠绕其上的磁带卷轴40和50,磁带所在位置使其一部分可横向移动经过开口部的前端,还设有一前盖60用来遮盖磁带的前侧,一滑动板80可前后自由地移动,滑动板沿前盖侧表面的各侧表面部分在前端部有一个盖支撑部83,还有一个主表面部分82其外伸可超过盖支撑部。前盖有一个前表面部61可遮盖带状录音媒体的前面,和从所述前表面部的两个端部向后突出的侧表面部分62,侧表面部可自由转动地支撑于滑动板的盖支撑部。滑动板的前端部和前盖的侧表面部有重叠部分62c和82b,其在左右方向互相重叠。

Description

磁带盒
本发明涉及一新颖的磁带盒,更具体的说,涉及磁带盒的结构改进,其中形成于磁带盒侧表面部分的台阶部分可以做的更小,还可以平滑地进行前盖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有关盒式磁带的增强记录密度方面,已经开发出并知道有这种技术,其带状录入媒体外露于盒外的部分在磁带盒不使用的时候被称作‘盖’的遮盖元件所覆盖,从而防止了灰尘粘附到带状录入媒体外露部分,或防止油及其它外部物质粘附到带状录入媒体外露部分。
在这种磁带盒,带状录入媒体的位置使其一部分能够通过位于盒外壳前部并开口向前及面朝上下方向的开口部分的前边。带状录入媒体被位于前边的前盖所复盖,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将前盖向上转动大致90度而外露。当使用磁带时,安排在开口部分的元件要受到各种限制,因为开口的上边被前盖所封闭。因此,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方法,在外壳上设置了滑动板使之能够自由地前后移动,前盖可以自由地转动地固定在滑动板前端部,当滑动板向后移动,前盖在打开时可以向上摆动,因此,防止了前盖被开口部的上边挡住(见图26)。
在这种情况下,滑动板a只是设置到盒外壳b以便能自由前后移动,当前盖固定到滑动板时,前盖c只是可自由转动地固定到滑动板a的前端部。当磁带盒d要求设计成前端部之间的距离等同于后端部之间的距离时,即前盖c的侧面宽度(e-e)将等于磁带盒外壳b的后表面的侧面宽度(f-f),一个大台阶g在盒外壳b的各后端部f和盒外壳b的滑动板a沿其上滑动的各滑动表面部之间出现,因为滑动板a的各外侧表面比前盖c的侧表面部分e向内凹进相当于至少前盖c的侧表面部分e的厚度。
当这样构造的磁带盒d被插入一个托架h,固定到一录入/放送装置的预先确定的固定位置时,当磁带盒的插入方向稍微偏斜或类似情况,将会发生台阶g不经意地勾到托架h磁带入口的角或类似的情形。
因此,本发明一个目的是使磁带盒的侧表面部分的台阶变小(即,降低台阶的高度),并使前盖的打开/关闭操作能平滑地进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磁带盒,设置了一个能自由前后移动的滑动板,滑动板各侧面部沿前盖侧表面的前端部有一个盖支撑部和位于盖支撑部外侧的主表面部。前盖有复盖带状录入媒体前表面的前表面,和从前表面的两侧向后突出的侧表面部,侧表面部可自由转动地支撑于滑动板的盖支撑部,滑动板的前端部和前盖的侧表面部存在重叠部,在左右方向互相重叠。
所以,在本发明的磁带盒,滑动板的主表面部分所在位置使其比盖支撑部向外突出的更多,因此滑动板的主表面部沿相应盒外壳侧表面滑动部分滑动,滑动部分比现有技术中滑动部分向外突出的更多。因此,出现在各后端部和各滑动部之间的台阶可以减小。而且,在滑动板前表面部的前端部和前盖的侧表面部的重叠部分在左右方向互相重叠,因而,在前盖转动期间,前盖的重叠部分被滑动板的重叠部分引导,故前盖的打开/关闭操作可平滑地进行。
图1是显示前盖处于盖闭合状态的透视图,其与图2到25一起显示本发明的磁带盒实施例;
图2是显示前盖和后盖处于盖打开位置状态的透视图;
图3是显示下部外壳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显示上部外壳部件的透视图;
图5是显示滑动板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显示处于相互分离的上部外壳部件和滑动板部件的透视图;
图7是显示互相分离的装有滑动板部件的上部外壳部件和下部外壳部件的透视图;
图8是磁带盒的右侧视图;
图9A和9B是沿图8中Ⅸ-Ⅸ线局部剖面放大视图,显示磁带盒的左端部和右端部;
图10A和10B是沿图8中Ⅹ-Ⅹ线局部剖面放大视图,分别显示磁带盒的左端部和右端部;
图11A和11B是沿图8中沿Ⅺ-Ⅺ线局部剖面放大视图,分别显示磁带盒的左端部和右端部;
图12是磁带盒的左侧视图;
图13是磁带盒的右侧视图;
图14是显示主要部件处于磁带开始插入磁带托架的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15是显示主要部件处于磁带开始插入磁带托架的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16是显示主要部件处于锁定元件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17是显示主要部件处于图16的下一个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18是显示主要部件处于前盖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19是显示主要部件处于滑动板向后运动及前盖和后盖都到达盖打开位置的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20A和20B是沿图19的ⅩⅩ-ⅩⅩ线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分别显示了磁带盒的左端部和右端部;
图21是显示磁带盒固定在录入/重放装置的预先确定固定位置的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22是显示磁带盒固定在录入/重放装置的预先确定固定位置的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23是显示磁带盒固定在录入/重放装置的预先确定固定位置状态的水平断面示意图;
图24是显示主要部件处于滑动板开始向前端移动的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25是显示主要部件处于滑动板到达可移动区前端的状态的侧视示意图;和
图26是显示主要部件处于滑动板到达可移动区的前端时的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的磁带盒的所选实施例将参考附图进行介绍。
在磁带盒10,用作带状录入媒体的磁带30围绕其上的卷轴40和50可转动地容纳在薄箱型磁带外壳。磁带盒10包括一复盖沿磁带外壳20前面分布的磁带30前表面侧的前盖60和一复盖磁带30后面的后盖70。后盖70与滑动板整体形成的,滑动板安装在磁带外壳20并能够向前后方向移动。前盖60可自由转动地固定在滑动板80。
磁带外壳20设计成一个薄壁箱型,整个或透过可以看到卷轴40和50的部分作成透明的。
一个称作开口部的大凹进部21位于磁带外壳20的前部。开口部21有向前,向上和向下的开口。
分别以上下方向延伸的凹槽条21a位于开口部21的后表面以躲开与磁带外壳20上的卷轴40和50的最大外径部分相面对的位置。
在磁带外壳20的开口部21的两边设置有形状为空棱形的磁带导出部分22,磁带导出部分22的前端22a是开口的。磁带30从磁带导出部分22的开口22a导出,在两个开口22a之间移动并在开口部21的前面移动。
两个卷轴支座插入部分23并列在磁带外壳20的底表面的左右两边,形成的卷轴40和50的固定孔(未示出)向下并通过卷轴插入部分23。当磁带盒10装入录入/重放装置(未示出),设置在录入/重放装置的卷轴支座经卷轴支座插入部分23插入磁带外壳20,故卷轴支座上的卷轴固定轴安装在卷轴40和50的的固定孔中,卷轴40和50固定到卷轴支座。
两个卷轴锁定元件90位于磁带外壳20的后部,当磁带盒未使用时,卷轴锁定元件90的棘爪91与卷轴40和50的下法兰上的啮合突块41和51相啮合,锁定卷轴40和50使卷轴40和50不能任意转动。卷轴锁定元件90被弹簧推动(未示出)以锁定卷轴40和50。当磁带盒10装入录入/重放装置(未示出),一设置在录入/重放装置的锁定释放轴从磁带外壳20的底表面的插入部24插入,以解除锁定的方向来转动卷轴锁定元件90,对卷轴40和50的锁定得到释放。
一种光屏蔽圆筒25位于磁带外壳20的开口部21的后面,位于左右方向的中心的里边,光屏蔽圆筒25在底表面有开口25a在左和右侧有槽口25b。
光传递孔25c位于比磁带外壳20的各侧表面中心稍微靠近磁带外壳20的侧表面壁的前端的地方,故可以从光传递孔25c看到光屏蔽圆筒25的槽口25b。
向前突出的凸轮部分26大致位于磁带导出部分22的前端面外侧部分22b的上半部。前端面22b比其它三个前端面要退后一点。前端面22b和上下前端面22c和22d设置为先导止动块,通过与磁带托架上的止动块对接来调节,当磁带盒10插入托架时,磁带插入托架(未示出)的插入限位。
还有,各有一个半圆柱形的盒内导块22e位于磁带导出部分22的内侧表面和靠近开口22a的位置。在绕过磁带盒内的导块22e时,处于未使用状态的磁带30被拉紧并悬挂在磁带导出部分22之间。
面朝下以前后方向延伸的台阶部分27a位于距磁带外壳20的侧表面的大致后半部分的底端很近的地方,即从磁带外壳20的前面看过去的右侧面,面朝下的台阶27b也位于靠近磁带外壳20的左侧表面的第二个一半部分的底端的地方。这些台阶部分27a和27b在内端部设置有槽。
在磁带外壳20侧表面大概前半部分设置有相对后半部分的向内凹进部。凹进的程度在左侧要大于右侧,向外延伸的悬空部分28a位于左侧前半部分的上端。
另外,滑槽28b位于两侧表面的上端的附近,从前端部延伸到光传递孔25c。
另外,沿左右方向和向上延伸的突出部29位于磁带外壳20的后端部,槽29a位于突出部29的左右侧表面并从突出部29的上端附近延伸到下端。此外,突出部29b从突出部29的底端向前延伸一些,在各突出部29b的上端和各台阶部27b之间形成了非常小的间隙。
磁带外壳20的构建是通过从上侧到下侧对接上部外壳100到下部外壳。上面介绍的部件由上部外壳100和下部外壳110共有或通过对接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110来形成。
上部外壳100与上表面部分101整体形成并构成了磁带外壳20的上表面的全部,与后表面部分102整体构成了磁带外壳20的后表面的上半部分,与侧表面的后部103整体构成了磁带20的除了后半部分的下端部的大部分侧表面,与前部侧面104l(左)和104r(右)整体构成了磁带外壳20侧表面的其余部分的上端部,与磁带外壳的前表面即前部105整体构成了,不包括各侧面部分的下端部分,开口部分21后表面的中央部分。前部侧表面104l和104r比后部侧表面103要向内凹进一点,在左侧的前部侧表面104l要比上表面部分101的侧边向内凹进,因此形成了悬空部分28a.
下外壳110与底表面部分111整体构成了盒外壳20的底表面的全部。与后表面部分112整体构成盒外壳的后表面的下半部,与后部侧表面113整体构成盒外壳20侧表面的后半部的下端部,与前部侧表面114整体构成了排除上端部之外的盒外壳20侧表面的其余部分,与盒外壳20的前表面即中部的前面整体构成了开口部分21的后表面的中间部分,与侧面部分的前表面116,116整体构成开口部分21的侧面部的下端部,还与内侧面部117共同整体构成磁带导引部分22的内侧表面部。
从后部113的侧表面排除突出部29的下端部得到的部分113a比上部外壳100的侧表面部103要凹进一些,在这些部件和后部侧表面103之间形成了小间隙,所以间隙的下端部用作台阶部27a和27b的内端部的槽。
槽口114a位于前部侧表面114的后端部并向上端开口,浅凹槽部分114b位于从前端侧表面的外表面除去靠近上端部分的前端部留下的地方,还有浅凹槽114c位于除去凹进部分114b上端部的前端部所余下的地方。
位于开口部21后表面的凹槽带21a位于上部外壳100的前表面部分105以及下部外壳110的侧面部分前表面116。卷轴支座插入部23,24和光屏蔽圆筒25位于下部外壳110的底表面部111,凸轮部26位于下部外壳110的后部侧表面114的前端部。
台阶部27a位于靠近上部外壳100后部侧表面103的前端部的地方。
另外,侧槽口28b位于靠近上部外壳100的前部侧表面1041和104r的地方,凹进部114b位于下部外壳110的前部侧表面114的上端部。小间隙位于上部外壳100的前部侧表面104l和104r的前部侧表面和靠近凹进部分114c的下部外壳110前部侧表面114的上端部之间。
突出部29位于上表面部101和上部外壳100的后部侧表面103和下部外壳110的后部侧表面113之上。
位于下部外壳110的前部侧表面114的槽口114a的上端被设置有光传递孔25c的上部外壳所封闭。
上部外壳100从上下边与下部外壳110互相对接,用螺钉120互相连接形成磁带外壳20。
滑动板80由薄金属板制成,最好是有导电性的金属板。滑动板80的构建是通过整体形成有左右延伸的平面状上表面部分81以及从上表面部分81的左右侧边向下突出的侧表面部82。侧表面部包括从比前后方向的中点稍微前伸的位置向后延伸到后端的主表面部82,位于主表面部82的前侧面的盖支撑部83。
盖支撑部83比主表面部稍向内凹进,其在上下方向的宽度大概是主表面部82的宽度的一半。另外,基本上是半圆的开口向下的固定部83a位于盖支撑部83,滑动突出部83b和83c形成使从前面看去位于左侧的滑动突出部83b要长过从前面看去位于右侧的滑动突出部83c。各滑动部的顶端83b’和83c’向上弯曲。
主表面部82的下端部向内折叠形成截面是U形的滑动固定部82a。另外,重叠部82b从主平面部分82的前端边缘的下端部向前和稍向下突出。
后盖70与滑动板80整体制作。后盖70的上端边缘与滑动板80的下表面部81的前边整体形成,后盖70的构建是通过一主要部分71垂直延伸并在左右方向与开口部21和有相同的宽度,和一从主要部件71的下端边向前和稍向下延伸的下端封闭部72。下端封闭部72从后侧折叠,即后边。通过形成折叠部72a,防止了在下端封闭部72的下端形成锋利的边。因为如上所述没有了锋利的边,磁带30和位于录入/重放装置边的元件如挤压滚轮等可以避免出现损伤。
滑动板80安装在磁带外壳可以如下所述自由地前后滑动。
当滑动板80的主要部分81安装到上部外壳100的上部表面部分101的前端部时,滑动板80向后滑动。滑动板80的滑动固定部82a可自由滑动地固定到上部外壳100的后部侧表面103的下边。另外,滑动板80的滑动凸出部83b和83c位于上部外壳100的前部侧面1041和104r的下边。向上弯曲的顶部83b’和83c’被固定到前部侧表面104l和104r的内表面。
因此,当下部外壳110和上部外壳100互相对接时,滑动板80的滑动突出部83b和83c可自由滑动地位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槽28b的上端部,其靠近上部外壳100的前部侧表面104l,104r和下部外壳110的凸出部114b,即在对应于凸出部114c下端部的地方。滑动凸出部83b和83c的向上弯曲的顶部83b’和83c’位于下部外壳110的凸出部114c和上部外壳100的前部侧表面104l和104r之间的间隙里。滑动板80安装到磁带盒外壳20可自由地前后滑动。滑动板的滑动范围的后端对应于滑动板80的上表面部分81的后端与盒外壳20的凸出部29对接的位置。前端对应于后面将介绍的固定在滑动板80上的前盖60的转动支撑轴与滑动槽28b的前端对接的位置。
前盖60可自由转动地支撑于设置在滑动板80前端部的盖支撑部83。
前盖60的构建是通过沿大体上左右方向延伸的前表面部61与从前表面部61的左右端边缘向后突出的侧表面部62整体形成。前表面部61的上端部61a在向上延伸时轻度地弯曲并向后位移。
厚部63的形成是为了经结合部连接前表面部61和侧表面部62的内表面,和从侧面看去各有一个弧形表面的调节面64位于该厚部63。转动支撑轴65和66外伸地形成于侧表面部62的内表面中心并与调节面64面对。另外环形槽65a和66a位于转动支撑轴65和66的基部。左转动支撑轴设置有环形槽65a,大直径部分65b和小直径部分,各部分以这个次序相互连接。整个长度要大于右转动支撑轴66。各调节面64形成弧形面并有转动支撑轴65和66位于其中心。
侧表面部分62的后边缘部62a有弧形形状并有转动支撑轴65和66位于其中心,并有弧形浅凹进部62b形成于对应于侧表面62的外表面的后缘62a的位置,和凹进部62b位于其上的部分62c设成重叠部分。
凹进部分62d位于侧表面部62的内表面的下端部的左侧并开口向下。支撑轴67外伸地设置在沿下后方向远离左侧表面部62内表面的转动支撑轴65的位置。
另外光传递槽68在靠近侧表面部62上边缘的后端部的位置形成。
还有,朝前侧方向开口的固定凹进部61b位于靠近从前面看去前表面部的各端部的下端部的位置,插入槽61c位于靠近前表面部61下边的左端的位置。
前盖60的转动支撑轴65和66的环形槽65a和66a可转动地固定在滑动板80的轴保持部82a,前盖60可转动地支撑于滑动板80前端部的盖支撑部83。形成于滑动板80的主表面部82的重迭部82a可自由滑动地置于前盖60侧表面部的凹进部62b,滑动板80的主表面部分82的外表面和前盖60的侧表面部62的外表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即处于同平面状态。
一盖锁定元件130固定在从前边看去前盖60左侧的侧表面部62的内部。盖锁定元件130是整体延长而成,支撑孔131位于盖锁定元件130的中部,位于从前面看去前盖60左侧的侧表面部62的支撑轴67通过支撑孔131插入,盖锁定元件130可自由转动地支撑于侧表面部62。
当盖锁定元件130定位在从左侧看去的下部右方向(见图14)。向前突出的一棘爪132位于上端部,以便能勾住从前面看去位于滑动板80左侧盖支撑部83的滑动凸出部83b的上表面,一弹簧钩住表面133位于支撑孔131和下端之间的位置,弹簧钩住表面的形成是通过在对应于侧表面部62的相对面上开槽。还有,位于下端表面前侧面的部分134设计成弧形表面。锁销135外伸地形成于靠近下端部的左表面,即,面对前盖60的侧表面部62。锁销135位于凹进部62d,其位于前盖60的左侧的侧表面部分62。
通过扭簧140,前盖60和盖锁定元件130以予定的方向被推动。扭簧140的弹簧绕组部分141固定在前盖60左侧表面部分的转动支撑轴65的大直径部分65b的外圆周。一个臂142弹性连接到位于滑动板80左侧的盖支撑部83的滑动凸出部83b的上表面。而另一个臂143弹性连接到盖锁定元件130弹簧钩住表面133(见图14),盖锁定元件130被从左侧看去顺时针方向推动。前盖60从左侧看过去透过盖锁定元件130和支撑轴67被顺时针方向推动。即,被推动接近前表面部61附近的开口部21的前侧面。
因为盖锁定元件130和扭簧140,如上所述,位于前盖60侧表面部62的内侧,因盖锁定元件130和扭簧140没有暴露于外,甚至当锁定元件130转动时也是如此,因此不可能用手指接触或移动盖锁定元件130和扭簧140,除非将滑动件80从盒外壳20拆下。另外,即使前盖60转动,盖锁定元件130也不暴露于外。还有,盖锁定元件130锁住前盖60使之不能打开。但是前盖60和滑动板80被扭簧140的作用力压迫,所以扭簧会吸收前盖60和滑动板80的反作用力。
一个盒内存储器150被置于下部外壳110右后端部的存储器安置槽118之内。盒内存储器150设计成存储元件152可以固定在侧向延伸的矩形板151的中部,一通讯天线153在板151的前后表面盘旋形成传导方向图形。
盒内存储器150通过天线153与外部进行联系。磁带的类型,录入内容数据等被记录。
卷轴压簧160的一个端部固定到上部外壳100的上表面部101的下表面。磁带绕轴40和50的上端中心被卷轴压簧160的另一端部压迫,朝着下部外壳110的底表面部111压迫卷轴40和50。
上述磁带盒的制作要通过下列工序。首先制造三组组件,包括下部外壳组件带有安装在下部外壳110的各元件;上部外壳组件带有安装到上部外壳100的各元件;和滑动板组件,其中安装了含有盖锁定元件130的前盖60等安装到滑动板80的元件。然后将滑动板组件安装到上部外壳组件,最后带有滑动板组件的上部外壳组件与下部外壳组件互相接合。
下部外壳组件的形成是通过把磁带30围绕其上的磁带带轮40和50,卷轴锁定元件90,盒内存储器150等安装到下部外壳110(见图3和图7)。上外壳表面组件的形成是通过将卷轴压迫弹簧160安装到上部外壳100(见图4)。滑动板组件的形成是通过将带有锁定元件130的前盖60和安装其上的扭簧40由滑动板80来支撑(见图5)。
滑动板组件,在前盖60向上转动时,安装到上部外壳组件。即,当滑动板80的主要部分81安装到上部外壳100的上表面部101的前端部时滑动板80向后滑动。在这里,滑动板80的滑动固定部82a可自由滑动地固定到上部外壳100后部侧表面103的下部端边(见图20)。滑动板80的滑动凸出部83b和83c被置于上部外壳100的前部侧表面104l和104r的上边。滑动端部83b和83c的向上弯曲的顶部83b’和83c’固定到前部侧表面104l和104r的内表面(见图6和图7)。图7所示表明了一种状态其中具有安装到滑动板80的前盖60的滑动板组件安装到上部外壳组件。
在这种状态,带有安装其上的滑动板组件的上部外壳组件与下部外壳组件结合。即,上部外壳组件的上部外壳100的各部分的下端与下部外壳组件的下部外壳110的各部分的上端从上侧和下侧结合。在这种状态下,滑动板80滑至前端,前盖60向下转动。随着这种动作,从前面看过去前盖60左侧的左转动支撑轴65的小直径部分65c可自由滑动地固定到从前面看过去盒外壳20左边的侧表面上的浅滑动槽28b。在右边的转动支撑轴66可自由滑动地固定到盒外壳20右边侧表面的浅滑动槽28b。所以当上下方向的运动被滑动槽28b限制时。前盖60的转动支撑轴65和66以前后方向移动。
在这种状态,上部和下部外壳100和110通过螺钉互相结合(见图7)。因此完成了磁带盒的安装(见图1)。
如上所介绍,在磁带盒10,全部构成元件分成下部外壳组件、上部外壳组件和滑动板组件等三组组件。如同是三个元件。这三组组件如上所介绍的连续组装,故在装配过程中间部件的管理可以容易地进行,装配本身可以很简单地进行操作。
在不使用的状态下,磁带30的前后边被前盖60和后盖70所覆盖。下边被后盖70的下端封闭部72所覆盖,上边则被前盖60的主要部分61的上端部61a所覆盖。所以,防止了灰尘粘附到磁带30,防止了磁带被外部东西和手指碰到。
磁带导引部22的前端面,即22b,22c,22d等被前盖60的主要部分61所覆盖。因此使外观很吸引人。盖锁定元件130的棘爪132从后面挂到滑动板80的滑动凸出部83b的上表面,在那里前盖60锁定到如图1所示的封闭位置。
如被图示说明所忽略的那样,错误的删减使接片未能设置在盒外壳20的后表面,错误的删减还使接片不能沿盒外壳20的高度方向移动来设定录入状态或非录入状态。
而且,滑动板80的盖支撑部83位于比主表面部82内凹一些的位置。因此被盖支撑部83支撑的前盖60的侧表面部62的外表面和滑动板80的主表面部82的外表面基本上位于同一平面,因此,与滑动板80的主表面部82相接触的盒外壳20侧表面的后半部,即排除后端部的上部外壳100后部侧表面103的表面和突出部29之间的台阶170非常小。那就是其厚度相当于滑动板80的主表面部分82的板厚度。
接下来,上面所介绍的磁带盒10的使用方法将加以介绍。板状的支撑元件180l和180r安装在对应于磁带托架(未示出)中磁带盒10两端的位置,用于夹持磁带10和将碟带安装到录入/重放装置的予定的位置。盖开启机构190和盖下压凸块200设置在支撑元件180和180r上。
盖开启机构190设计成长臂形式,其上端部可自由转动地支撑于支撑元件180l和180r内表面的上端部。固定凸块191外伸地设置在盖开启机构190的转动端部的内表面。扭簧210的绕组部分211固定到盖开启机构190的转动轴192的外圆周上。从上边看去,一侧的臂212与弹簧钩元件181弹性连接,支撑元件180l和180r的向内突出部分形成元件181,就像经切割和装配而成的。另一侧的臂213在靠近盖开启机构190前边的转动支撑点的位置弹性相连。盖开启机构190被从左侧看去顺时针方向驱动(见图14)。在盖开启机构190靠近上端部的部分与弹簧钩元件对接。并保持垂直的位置,故转动端位于下端部。
盖下压凸块200位于支撑元件180l和180r的上端部可以向内突出。
设置锁定释放凸轮220为了在左侧紧贴支撑元件180l底端部的右侧表面。锁定释放凸轮220设计成将磁带盒10插入的端部表面侧用作斜面部221。锁定释放凸轮220的左右方向的宽度设为比位于前盖60前表面部61的插入槽稍小。
当磁带盒10从前表面侧插入磁带托架,即,前盖60侧以箭头A的方向。磁带盒10的前端部插到支撑元件180l和180r之间。锁定释放凸轮220从位于前盖60前表面部61的插入槽61c插入前盖60的内侧。这时,如前所述,位于盒外壳20后端部面向前方的台阶170非常小。所以台阶170没有刮到磁带托架的入口或类似东西。盖开启机构190的固定凸块191装配到前盖60的固定凹进部61b,盖锁定元件130的底端圆弧面134沿锁定释放凸轮220的斜面部221向上滑,如图16所示盖锁定元件130以逆时针方向转动。钩住滑动板80的滑动凸块83b的
棘爪得以释放。所以锁定在关闭位置的前盖60得到释放。
当磁带盒10从上述状态进一步插入磁带托架时,即沿图中箭头A的方向移动时,设置在转动端的固定凸块191以箭头A的方向下压,因此盖开启机构190如图17所示以逆时针方向转动。即以箭头B的方向。所以,固定凸块191向上移动,固定凸块191在前盖60固定到固定凹进部61b,前盖60以逆时针方向即以箭头B的方向转动。
盖开启机构190的固定凸块191的力通过前盖60施加于滑动板80,所以,滑动板80相对于盒外壳20向后移动。但是,由于前盖60的调节面64与盒外壳20的凸轮部26相对接,滑动板80不能相对于盒外壳20向后移动,只是前盖60向上转动,设置在前盖60的锁定销68固定到盖锁定元件130的固定凹进部133(见图17)。
在图17所示状态,盖锁定元件130的锁定销135与前盖60左侧侧表面部62的凹进部62d后边内表面对接。当前盖60从上述状态继续以箭头B的方向转动,锁定销135在箭头B的方向受到凹进部62d后面的内表面的拉力,盖锁定元件130也以箭头B的方向转动。
当前盖60以第一状态(见图14所示关闭状态)以箭头B转动90度时,前盖60的调节面64和盒外壳20的凸轮部分26之间的啮合被释放(见图18),而且滑动板80被允许相对于盒外壳20向后移动。在图18所示状态,位于支撑元件180l和180r的盖下压凸块200保持从后面贴近前盖60前表面部61的上端部。由于滑动板80的重迭部分82b位于前盖60侧表面部62的重迭部62c的外面,用作侧表面部62的后缘部分的重迭部分62c的外侧,在前盖60转动的过程被滑动板80的重迭部82b支撑,前盖60得以平滑稳定地转动。
当磁带10进一步移动到磁带托架更深的位置时,即从图18的状态沿箭头A的方向,前盖支撑于其上的滑动件80和前盖60不能以箭头A的方向移动,因为盖开启机构190的固定凸块191固定到固定凹进部61b,因此保持原来的位置。因此滑动板80相对于盒外壳20向后移动。毫无疑问,后盖70相对于盒外壳20向后移动。后盖70直线地向后移动并与磁带30分离。因此,与现有技术比较,其中后盖通过凸轮以斜向上和向后方向移开并将后盖与磁带分开,磁带30卷入的可能性很小,而且被后盖70卷入时磁带不会有损伤。另外因为后盖70与滑动板由有导电性的金属板整体成形,后盖70几乎不带电荷,故后盖70不存在电气上作用于磁带30的可能性。因此,当磁带30装入予先确定的位置,可以防止出现磁带30碰到引导装置或类似的事故发生。在磁带托架中磁带盒10的完全插入位置定义为用作止动器先导的磁带导引部分22的各前端表面22b,22c和22d与设置在磁带托架的止动器对接(未示出)的位置(见图19)。
在完全插入位置,后盖70后退到开口部21的最深的位置,位于前盖60侧表面部62的光传递孔68与位于盒外壳20侧面的光传递孔25c重合。在未使用状态,磁带外壳20的光传递孔25c接近滑动板80的主表面部分82,可以阻止外边的东西比如灰尘或类似的东西从光传递孔25c进入磁带外壳。
有必要将磁带盒10压下使其不能浮出磁带托架。在这种情况,最好下压磁带10通过金属滑动板80。防止在这种情况下后盖70带电,可以通过冲压导电材料滑动板80的方式来成形元件并将元件与磁带托架的接地元件相接。
扭簧140的弹性力不会使磁带外壳20弹出磁带盒。这是因为前盖60与磁带外壳20的上表面弹性接触。即,一般来说,前盖的打开位置状态是通过设置在录入/重放装置边的盖打开元件来保持。所以推动前盖处于盖关闭方向的弹簧弹性力作用在盖打开元件,而且这个脉动力作用使磁带外壳从磁带托架中浮出。但是在如上所述的磁带盒10,扭簧140的弹性力仅仅使前盖60与磁带外壳20的上表面弹性接触。
如上所介绍的,为了移动盖60和70到盖打开位置,顺序的操作如前盖首先转动到盖打开位置然后滑动板80向后移动使后盖70移动到盖打开位置,可以通过利用一种结构来实现,即凸轮部26设置在磁带外壳20而且凸轮部26固定到前盖60的调节面64。也可以使用如盖打开机构190这样简单的结构来用作转动臂。
当磁带10插入磁带托架的上述插入位置时,磁带托架移动到予先确定的位置,(一般是倾斜的)将磁带10装到预先决定的固定位置。
当磁带10固定到预先确定的固定位置,卷轴台(未示出)从卷轴支座插入部23进入磁带外壳20、卷轴40和50固定到卷轴台。另外,设置在卷轴台的卷轴固定轴固定到卷轴40和50的固定孔,而且转动磁头鼓230,导引机构,压缩滚轮(未示出)等也插到开口部21。一个传感器的光发射部用来检测磁带30引导端和拖后端,被插入光屏蔽圆筒25。传感器的光检测部分被置于前盖60的光传递孔68的附近(与磁带外壳20的光传递孔25c重迭)。传感器的光发射部分和光检测部分的布置要使它们能透过磁带30互相面对。
导引装置,压缩滚轮等将磁带30从磁带外壳20引导出来,将磁带以一个确定环绕角度绕磁头鼓230缠绕,并可形成确定的磁带通道。
在磁带盒10,开口部21上部打开的方式不同于仅仅向上转动打开前盖的形式和当盖子打开后盖位于开口部的上面的形式。另外,转动磁头鼓230可以布置成突出于开口部21的上表面(见图21),因此,例如,转动磁头鼓230的倾角可以增加,以增加记录轨的方位角。记录轨之间的串音可以减少以增加记录密度。
当录入或重放磁带30完成时,元件如导引装置,压缩滚轮等移入开口部,另有一个磁带30环绕在卷轴40上。
之后,磁带托架恢复到完全插入位置,然后,磁带10以推出的方向移动,即,以箭头C的方向(见图24)。
当磁带10以箭头C的方向移动时,盖压下凸块200位于180l和180r,以相对箭头C的方向相对地压迫前表面部61上端部的各侧边,前盖60和滑动板80(与后盖70一起)朝磁带外壳20的前端移动。
当滑动板80覆盖移动区的前端(见图25),前盖60的厚部63的下端部63a与磁带外壳20上表面相脱离,故前盖60将向下转动。通过盖锁定元件130施加的扭簧140的驱动力使前盖60向下转动到达盖封闭位置,与先行的后盖70合作复盖磁带30。盖锁定元件13的棘爪固定到滑动板80的滑动凸块83b的上表面。然后,磁带10以磁带托架中取出(未示出)。
位于磁带外壳后端部的各凸块29沿侧方向突出来,能够位于滑动板80的侧面的外边,当使用磁带自动换带器时,其用于供自动换带器抓持。
在磁带盒10,盖滑动板80的支撑部分83能够比主表面部分82内凹的更多,故支撑于盖支持部83的前盖60的侧表面部62的外表面和滑动板80的主表面部82的外表面基本上处于同一平面。因此,与滑动板80的主表面部82相接触的盒外壳20侧表面的后半部,即排除后端部的上部外壳100后部侧表面103的表面和突出部29之间的台阶170非常小。那就是其厚度相当于滑动板80的主表面部分82的板厚度。因为如上所述台阶170非常小,防止了托架的入口或类似物与之相碰。
还有,因为滑动板80的重迭部82b位于前盖60侧表面部62的重迭部62c的外表面,用作侧表面部62的后边缘部的重迭部62c在前盖60转动时被滑动板80的重迭部分82b支撑,前盖60平滑稳定地转动。
上面实施例中介绍的各部件的形状和结构,仅是本发明实际应用时,所采用的示例,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应当视作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通过前面的介绍已有清楚了解,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个磁带盒其有向前和沿上下方向打开的开口部,位于带有带状录音媒体环绕卷轴的磁带外壳的前部,一部分带状录音媒体可通过开口部的前面,提供了可复盖带状录音媒体前边的前盖。其特征在于,所提供的滑动板可以自由前后移动,滑动板的各侧面部沿前盖的侧表面在前端部有盖支撑部;和主表面部分位于盖支撑部的外侧;前盖有复盖带状录入媒体前表面的前表面部,有从前表面部的各边向后突出的侧表面部;侧表面部可自由转动地支撑于滑动板的盖支撑部,以及滑动板的前端部和前盖的侧表面部有重迭部分,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重迭。
因此,在本发明的磁带盒,滑动板的主表面部比盖支撑部向外突出许多,因此滑动板主表面部沿其滑动的磁带外壳侧表面的对应滑动部要比现有技术中的滑动部向外突出的更多。因此,出现在各后端部和各滑动部之间台阶能够减小。另外,设置在滑动板的主表面部的前端部和前盖的侧表面部的重迭部在左右方向相互重迭。
所以前盖的重迭部分在前盖转动时被滑动板的重迭部控制。故前盖的打开/关闭操作可以平稳地进行。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前盖的重迭部设置凹进部,其要比侧表面部分的其它部分凹进的更深,滑动板的重迭部沿凹进部滑动。因此,前盖侧表面部的外表面和滑动板的立表面部分的外表面能够置于同一平面。避免了在磁带的侧表面部出现不希望的不平度并使磁带实际上更加令人满意。

Claims (4)

1.一磁带盒,其中一开口向前及面朝上下方向的开口部设置在带有带状录音媒体缠绕的卷轴的磁带外壳的前部,一部分带状录音媒体可移动横过所述开口的前端,和一前盖设置成可覆盖所述带状录音媒体的前边,其特征在于,
一滑动板,设置成能自由地前后移动;
所述滑动板的各侧表面部沿所述前盖的侧表面有一位于前端部的盖支撑部和一位于所述盖支撑部的外侧的主表面部;
所述前盖有覆盖所述带状录音媒体前表面的前表面部,和从所述前表面部的各端部向后突出的侧表面部,所述侧表面部可自由转动地支撑于所述滑动板的盖支撑部;和
所述滑动板的所述前端部和所述前盖的所述侧表面部有重叠部其在左右方向互相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磁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的所述重叠部形成有凹进部要比所述侧表面部的其余部分凹进的更深,和所述滑动板的所述重叠部能沿所述凹进部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磁带盒,其特征在于,形成的所述前盖的所述重叠部在转动所述前盖从盖封闭状态到盖打开状态的移动过程中总是被所述滑动板的所述重叠部重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磁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是由金属板制成。
CNB001309102A 1999-11-17 2000-11-17 磁带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541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2739799A JP4370487B2 (ja) 1999-11-17 1999-11-17 テープカセット
JP327397/1999 1999-11-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9134A true CN1299134A (zh) 2001-06-13
CN1175417C CN1175417C (zh) 2004-11-10

Family

ID=18198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3091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5417C (zh) 1999-11-17 2000-11-17 磁带盒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556378B1 (zh)
EP (1) EP1102266B1 (zh)
JP (1) JP4370487B2 (zh)
KR (1) KR100710400B1 (zh)
CN (1) CN1175417C (zh)
DE (1) DE60035327T2 (zh)
ES (1) ES2286993T3 (zh)
TW (1) TW51722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9384B (zh) * 2005-10-11 2012-08-2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记录带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26791B2 (en) * 2000-05-11 2006-10-2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Recording medium cartridge having an accommodation portion for a noncontact-type memory
JP2001319456A (ja) * 2000-05-12 2001-11-16 Sony Corp テープカセット
JP2001351358A (ja) * 2000-06-09 2001-12-21 Sony Corp テープカセット及びカセットホルダ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63268A (en) * 1990-11-16 1994-1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ape cassette
US5331498A (en) * 1991-03-04 1994-07-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ape cassette including a locking slider
JPH0668644A (ja) * 1992-06-19 1994-03-11 Sony Corp テープカセット
KR100273031B1 (ko) * 1992-08-26 2000-12-01 사토 도리 테이프카트리지
JP2000339905A (ja) * 1999-05-25 2000-12-08 Sony Corp テープカセット
JP2001143339A (ja) * 1999-11-12 2001-05-25 Sony Corp カセットホルダー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9384B (zh) * 2005-10-11 2012-08-2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记录带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417C (zh) 2004-11-10
ES2286993T3 (es) 2007-12-16
DE60035327T2 (de) 2008-03-06
EP1102266A3 (en) 2004-04-21
TW517225B (en) 2003-01-11
JP2001143432A (ja) 2001-05-25
KR100710400B1 (ko) 2007-04-24
EP1102266B1 (en) 2007-06-27
EP1102266A2 (en) 2001-05-23
US6556378B1 (en) 2003-04-29
DE60035327D1 (de) 2007-08-09
JP4370487B2 (ja) 2009-11-25
KR20010060333A (ko) 200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9146C (zh) 盘盒
CN1245336A (zh) 盒式盘
CN1043630C (zh) 盛放盒式盘的外套盒
CN1175417C (zh) 磁带盒
CN1169145C (zh) 盒式盘
CN1126091C (zh) 记录载体重放/记录装置
CN1072595C (zh) 光盘装填盒容纳罩
JP5471040B2 (ja) トナー容器
CN1305189A (zh) 带有盖子锁定件的磁带盒
CN1253864C (zh) 活门关闭机构和盘片驱动装置
CN1127728C (zh)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用于该装置的光盘托和光盘托的弹出方法
CN1113350C (zh) 容纳在盒中的盘的记录装置
CN1201330C (zh) 盒式磁带和记录/再现装置
CN1179360C (zh) 装配盒式磁带的方法和设备
CN1169694C (zh) 盒式磁带用收藏盒
CN1274928A (zh) 盒式磁带和盒式磁带的制造方法
CN1274926A (zh) 盒式磁带
CN1210706C (zh) 盘盒收放装置
CN1153212C (zh) 磁带盒
CN1274927A (zh) 盒式磁带
CN1233829A (zh) 盘片装载装置
CN1088890C (zh) 记录介质重放装置
CN1251216C (zh) 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025579C (zh) 具有动态磁带导向器的磁带盒
CN218838365U (zh) 一种可自卸料的冷冻修边机料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110

Termination date: 201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