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4910C - 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94910C CN1294910C CNB2005100204724A CN200510020472A CN1294910C CN 1294910 C CN1294910 C CN 1294910C CN B2005100204724 A CNB2005100204724 A CN B2005100204724A CN 200510020472 A CN200510020472 A CN 200510020472A CN 1294910 C CN1294910 C CN 129491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icalin
- fibrauretin
- medicine
- group
- effe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由黄藤素/黄芩素以重量比1/0.5~1/5作为有效药物成分,与药物中可以接受的辅助添加成分组成。该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清楚且含量高、质量可控,服用量小,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具有更为理想的抗菌和抗炎效果,可以制备成具有相应的口服型或注射型药物制剂供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具体讲是一种含有天然药用植物中存在的有效药物成分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传统抗生素抗药性的蔓延已引起了医药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多重耐药性菌株大量出现及新病毒的出现,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常见。而以传统中草药等天然药物的配伍或有效成分的组合物由于往往可具有互补和/或协同增效的作用,亦不易产生耐药性,因而对天然药物的发掘和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如公开号为CN1266699、CN1293955和CN1561997等中国专利文献曾分别报道了以穿心莲内酯/黄芩苷、穿心莲内酯/绿原酸和穿心莲内酯/黄芩素作为有效药物成分的药物组合物。
黄藤素(Fibrauretinum)是从防已科植物黄藤(Fibraurea recisa Pierre)的茎中提取的黄色针状结晶生物碱,熔点198℃~201℃,熔融时同时分解,味极苦,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其抗菌活性强于穿心莲内酯、绿原酸、黄芩苷和黄芩素等天然药物成分。黄藤素的结构如式(I)所示。在1977年版的中国药典中已收载有以黄藤素为有效成分的黄藤素片和黄藤素注射液药物,临床上用于妇科炎症、菌痢、肠炎、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外科感染、眼结膜炎等疾病。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也是为中国药典所收载的一个常用中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效。已有研究表明,黄芩中清热、泻火、解毒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黄芩苷元)及汉黄芩素等黄酮类化合物,黄芩素的作用比黄芩苷强(胡世林等:《中国药学杂志》2001,36(11):728),且是上述4种黄酮中抗氧化作用最强的成分。黄芩素的结构如式(II)所示,为黄色针状结晶,熔点为268℃~272℃(甲醇),其主要药效作用有抗菌、抗病毒、抑制炎症反应、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抗致癌、保肝、利胆和利尿等作用。《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郑虎占等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1月,p.3960)中曾报道,黄芩苷和黄芩素对豚鼠与小鼠的被动性全身性变态反应以及豚鼠被动性皮肤变态反应均有抑制作用,以黄芩素的作用为强;离体豚鼠肠实验表明,黄芩素有一定的抗组织胺与抗乙酰胆碱作用,而黄芩苷则无此作用;对化合物48/80刺激大鼠腹腔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抑制作用黄芩素的IC50为52.1um,黄芩苷的IC50为>200um,均表明黄芩素的作用强于黄芩苷。
目前的中药复方药物多数是由天然药用原料的粗提物加工制成,如“复方黄芩片”等,增大了药物制剂的体积和服用量,有效成分复杂,质量难以控制。由于其在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不明确,导致了不能充分释放和/或吸收不完全而造成对药用原料的浪费,且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例如,黄芩的水煎粗提物,有效药物成分提取不完全,主要含水溶性成分黄芩苷,几乎不能或很少能提出脂溶性药效更强的黄芩素,且黄芩苷口服吸收率很低,仅约4-5%(赵玉男等:《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9):59),而一般来说苷元的生物利用度高于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将提供一种组成更为简单、有效药物成分为天然药用原料的有效成分,或由天然药用原料得到的有效成分提取物组成的具有抗菌、抗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使其达到有效成分清楚、含量高,质量可控,服用量小,疗效确切,因而能具有更为理想的抗菌和抗炎效果,且副作用小的效果。本发明的目的还包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供具有抗菌和抗炎功效作用的口服型、注射型等可供使用的不同制剂形式药物。
本发明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是由黄藤素/黄芩素以重量比1/0.5~1/5作为有效药物成分,与药物中可以接受的辅助添加成分组成。试验结果显示,在所说该药效药用成分中,尤以使黄藤素/黄芩素的重量比在1/1~1/2的范围内为更好。
有效药物成分中的黄藤素,可以购自己有市售的成品,或是通过全化学合成方式或由其它相关化合物经化学改造和/或修饰的途径得到,还可以采用由天然药用原料黄藤进行提取和分离后得到。如上述中国药典中所收载的黄藤素,系植物黄藤的茎中提取得到的生物碱,按干燥品以无水盐酸棕榈碱(C21H21O4N·HCl)计算,不得少于95.0%。同时,也允许使用含有相当比例量黄藤素的黄藤原料总生物碱提取物。当直接使用黄藤总生物碱提取物时,只要其中所含的其它成分不对本发明上述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作用产生干扰或不利影响,根据不同制剂的要求和允许范围,并非必需要求使用单一纯净形式的黄藤素化合物,允许黄藤素以外的其它成分以适当形式和/或比例同时存在。
上述有效药物成分中的黄芩素,也可以通过全化学合成方式或是由其它相关化合物经化学改造和/或修饰后得到,例如可通过由黄芩苷按常规方法进行水解后得到相应的黄芩素。此外还可以采用由适当的天然药用原料中提取这一更为简便和常用的方式,包括一般通常直接采用的药用原料黄芩,以及同样也含有黄芩素成分的其它天然药用原料,如并头草的叶和根、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种子和茎皮、车前科植物大车前的叶等多种天然药用原料,经提取和分离后得到。在采用由天然药用原料提取物方式得到的黄芩素成分时,除可采用经纯化后得到的单一形式纯净黄芩素外,同样也可以采用在含有所说相当比例量的黄芩素的同时,还含有主要存在于其提取物中的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可加黄芩素、7-甲氧基黄芩素及其它黄酮苷元化合物和/或其他成分的黄芩总苷元混合物。试验结果显示,在本发明的上述药物组合物中,采用以含有所说相当比例量的黄芩素的黄芩总苷元进行替换,一般不会对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菌和抗炎作用有明显的干扰或不利影响。
由此可以理解,本申请上述药物组合物中所说的有效药物成分,除可以分别采用其单一纯净化合物的组成形式外,根据其来源、方式和/或不同制剂及其过程、以及综合成本考虑等不同需要,可以允许含有其它无法避免的杂质和/或不会对所说有效成分的药效作用造成干扰和/或不利影响的成分。
以上述组成形式的有效药物成分,与药物中可以接受的相应药用辅料或载体等辅助添加成分组合,并按相应的制药方法加工,即可成为相应的口服型药物制剂。如,片剂、缓控释剂、滴丸、颗粒剂、胶囊剂、微丸等。例如,与在口服制剂中可以被接受的崩解剂、赋形剂、润滑剂、粘合剂、填充剂等常用的辅助添加成份混合后,按相应的常规工艺方法处理,即可制成为片剂、丸剂、胶囊剂或适当形式的缓释剂、控释剂等固体制剂形式的口服药物;与常用的增溶剂、乳化剂、稳定剂等混合,按相应的常规工艺方法处理,也可以制成为相应的注射剂药物。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就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凡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分别取黄藤素1000g和黄芩素1000g,加辅料淀粉1000g混合均匀后,常规方式制粒并压制成10000片,得到本发明所述的口服片剂药物。
实施例2
分别取黄藤素250g、黄芩素500g,微粉化后加入到PEG-6000熔融液中,充分搅拌均质,在滴丸机中制成10000粒滴丸,得到本发明所述的丸剂型药物。
实施例3
取黄藤素1000g和黄芩总苷元(含黄芩素35%)2000g,混匀,干压制粒,装制胶囊10000粒,得到本发明所述的胶囊剂药物。
实施例4
分别取黄藤素500g、黄芩总苷元(含黄芩素50%)2000g,加辅料适量,混合均匀,制粒并压制成10000片,得到本发明所述的片剂药物。
实施例5
取黄芩素200g进行气流粉碎,得粒径10um以下的微粉备用。将磷酸二氢钾167g和磷酸氢二钾17g溶于注射用水中,加入黄藤素150g、尼泊金乙酯5g和丙酯5g,再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100g,60℃条件下使全部溶解。将微粉化的黄芩素置于容器中,加10g聚山梨酯80研成细糊状,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后,经胶体磨研磨5至10次。分装于2ml安瓿中,100℃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得到本发明所述的注射剂药物。
以本发明上述由黄藤素/黄芩素按不同比例组成有效药物成分的药物组合物作为试验药物,进行了相关试验,并分别与单一成分的黄藤素、黄芩素对照药物进行对比。
黄芩素对照药物的制备:取黄芩药材50kg粉碎成粗粉,加水润湿,常温保持24小时后,用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减压回收乙醇得浸膏,经聚酰胺柱层析分离得黄芩总苷元,再经硅胶柱层析进一步分离纯化得黄芩素。
1、急性毒性试验
取体重18~22g的昆明种一级小鼠180只,雌雄各半,在禁食不禁水16小时后,随机均分为18组,分别按表1灌胃给药,给药体积为0.3ml/10g,同时设蒸馏水对照组。观察给药后7日内各组动物的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
动物在给药后约30分钟开始出现活动减少,行走时步态不稳,约在2小时后部分动物相继出现抽搐,并死亡;解剖发现呼吸先停于心跳,余未见明显异常,各组动物的中毒表现均与黄藤素组动物相似。表1结果清楚显示:黄藤素的毒性明显大于黄芩素,且黄藤素与黄芩素配伍可明显降低黄藤素的毒性,如单一黄藤素200mg、150mg、100mg组死亡率分别为70%、30%和10%,而总量为300mg的黄藤素/黄芩素1/0.5组(黄藤素200mg)、1/1组(黄藤素150mg)、1/2组(黄藤素100mg)死亡率分别下降为40%、10%和0%,说明黄藤素与黄芩素配伍有明显的减毒作用。
2、抗炎试验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取体重23-26克的雄性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按表2所列药物和剂量,分别灌胃给予黄藤素、黄芩素、黄藤素/黄芩素(1/0.2、1/0.5、1/1、1/2、1/5)、穿心莲内酯/黄芩素(1/1、1/2)、强的松及等量蒸馏水(对照组),每天一次,连续三天,末次给药后40分钟给动物左耳均匀涂布二甲苯0.005ml/只,在致炎后30分钟处死动物,用直径为8mm的不锈钢冲子取下左右相同部位耳片,称重,按下列公式计算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结果如表2所示。
肿胀度=(左耳片重-右耳片重)
表2的结果清楚显示:①黄藤素组、黄藤素/黄芩素(1/0.2、1/0.5、1/1、1/2、1/5)组和强的松组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而黄芩素组、穿心莲内酯/黄芩素(1/1、1/2)组则无明显的抗炎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黄藤素组的抗炎作用强于黄芩素组,本发明药物的黄藤素与黄芩素配伍组则明显增强黄藤素的抗炎效果,其中以1/1和1/2比例为佳。③黄藤素/黄芩素(1/1、1/2)组的抗炎作用明显强于穿心莲内酯/黄芩素(1/1、1/2)组。这些实验结果充分说明黄藤素与黄芩素组合后在抗炎作用方面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且优于穿心莲内酯与黄芩素的组合。
3、对细菌感染动物的保护试验
将培养18小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菌液经5%灭菌干酵母液稀释成不同菌液浓度给各小鼠腹腔注射0.5ml/鼠,观察7日,以引起100%小鼠死亡的最低菌量为最小致死菌量(MLD),供作体内保护试验的感染菌量。
将18-22g昆明种小鼠按性别、体重随机分组,每组10只,按表3和表4所列药物和剂量,分别灌胃给予黄藤素、黄芩素、黄藤素/黄芩素(1/0.2、1/0.5、1/1、1/2、1/5)、穿心莲内酯/黄芩素(1/1、1/2)、盐酸环丙沙星及等量蒸馏水(对照组),每日一次,连续5日,于第5日灌药后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1MLD菌液0.5ml/鼠,环丙沙星于注射菌液后即刻与4小时后灌服。记录感染后7日内各组小鼠死亡率,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和表4的结果清楚显示:①本发明试验药物黄藤素/黄芩素(1/0.2、1/0.5、1/1、1/2、1/5)组对小鼠腹腔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优于大肠杆菌感染的疗效。②黄藤素组的保护作用强于黄芩素组,而本发明药物的黄藤素与黄芩素组合则明显增强黄藤素的保护效果,其中以1/1、1/2和1/5比例为佳。③黄藤素/黄芩素(1/1、1/2)组对小鼠腹腔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保护作用明显强于穿心莲内酯/黄芩素(1/1、1/2)组。实验结果充分说明黄藤素与黄芩素的组合后对细菌感染动物的保护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且优于穿心莲内酯与黄芩素的配伍组合。
4、解热试验
选取体重180-220g雄性大鼠,将体温变化不超过0.3℃的试验动物随机分组,每组10只,按表5所列药物和剂量,分别灌胃给予黄藤素、黄芩素、黄藤素/黄芩素(1/0.2、1/0.5、1/1、1/2、1/5)、穿心莲内酯/黄芩素(1/1、1/2)、阿斯匹林及等量蒸馏水(对照组),每鼠给药30分钟后于背部皮下注射2,4-二硝基苯酚1ml/100g(25mg/kg),分别于注射后30、60、90、120、150、180分钟测定各鼠肛温,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结果清楚显示:①阿斯匹林组和黄藤素/黄芩素(1/1、1/2、1/5)组在60、90和120分钟,黄藤素组和黄藤素/黄芩素(1/0.2、1/0.5)组在60和90分钟能显著或明显抑制2,4-二硝基苯酚所致大鼠体温升高(P<0.001,P<0.01,P<0.05),而黄芩素组、穿心莲内酯/黄芩素(1/1、1/2)组仅在90分钟明显抑制2,4-二硝基苯酚所致大鼠体温升高(P<0.05),其它时间点均无抑制作用。②黄藤素的解热作用强于黄芩素,黄藤素与黄芩素配伍组合后则明显增强黄藤素的解热效果,其中以1/1、1/2和1/5比例为佳。③黄藤素/黄芩素(1/1、1/2)组的解热作用明显强于穿心莲内酯/黄芩素(1/1、1/2)组。以上实验结果充分说明黄藤素与黄芩素配伍组合后在解热作用方面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且优于穿心莲内酯与黄芩素配伍。
综上,本发明提出的以黄藤素和黄芩素作为有效药物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在综合抗菌、抗炎和解热作用方面能产生明显的互补和协同增效作用,不仅优于其中各有效药物成分的单独使用,也明显强于由穿心莲内酯/黄芩素为有效药物成分的对照药物,而且黄藤素和黄芩素组合后还能具有明显的减毒作用,黄芩素有抗病毒作用。这些都充分表明了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具有令人满意的开发前景和价值。
表1黄藤素与黄芩素配伍对小鼠死亡率的影响
组别 | 黄藤素 | 黄芩素 | 黄藤素/黄岑素 | 蒸馏水 | ||||||||||||||
1/0.2 | 1/0.5 | 1/1 | 1/2 | 1/5 | ||||||||||||||
给药剂量(mg/kg) | 300 | 250 | 200 | 150 | 100 | 50 | 300 | 250 | 200 | 150 | 100 | 50 | 300 | 300 | 300 | 300 | 300 | - |
动物数(只)死亡动物(只)死亡率(%) | 1010100 | 10990 | 10770 | 10330 | 10110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10880 | 10440 | 10110 | 1000 | 1000 | 1000 |
表2黄藤素与黄芩素配伍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x±s)
组别 | 对照组 | 强的松 | 黄藤素 | 黄藤素/黄芩素 | 黄芩素 | 穿心莲内酯/黄芩素 | |||||
1/0.2 | 1/0.5 | 1/1 | 1/2 | 1/5 | 1/1 | 1/2 | |||||
剂量mg/kg | - | 10 | 30 | 36(30/6) | 45(30/15) | 60(30/30) | 90(30/60) | 180(30/150) | 100 | 100 | 100 |
肿胀mg抑制率% | 11.05±2.58- | 7.32±2.67**33.8 | 8.79±2.14*20.5 | 8.64±1.38*21.8 | 8.03±2.06**27.3 | 7.16±3.01**35.2 | 6.77±3.12**38.7 | 7.45±2.53**32.6 | 9.94±2.0610.0 | 9.35±2.4315.4 | 9.58±2.6913.3 |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3黄藤素与黄芩素配伍对金葡球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组别 | 对照组 | 环丙沙星 | 黄藤素 | 黄藤素/黄芩素 | 黄芩素 | 穿心莲内酯/黄芩素 | |||||
1/0.2 | 1/0.5 | 1/1 | 1/2 | 1/5 | 1/1 | 1/2 | |||||
剂量mg/kg | - | 25 | 30 | 3630/6 | 4530/15 | 6030/30 | 9030/60 | 18030/150 | 100 | 100 | 100 |
死亡数动物数(只)死亡率(%) | 10/10100 | 3/1030 | 5/1050 | 4/1040 | 4/1040 | 3/1030 | 2/1020 | 3/1030 | 8/1080 | 7/1070 | 8/1080 |
表4黄藤素与黄芩素配伍对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组别 | 对照组 | 环丙沙星 | 黄藤素 | 黄藤素/黄芩素 | 黄芩素 | 穿心莲内酯/黄芩素 | |||||
1/0.2 | 1/0.5 | 1/1 | 1/2 | 1/5 | 1/1 | 1/2 | |||||
剂量mg/kg | - | 25 | 30 | 3630/6 | 4530/15 | 6030/30 | 9030/60 | 18030/150 | 100 | 100 | 100 |
死亡数动物数(只)死亡率(%) | 10/10100 | 6/1060 | 8/1080 | 8/1080 | 7/1070 | 6/1060 | 5/1050 | 6/1060 | 10/10100 | 10/10100 | 10/10100 |
表5黄藤素与黄芩素配伍对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的影响,x±s)
组别 | 对照组 | 阿斯匹林 | 黄藤素 | 黄藤素/黄芩素 | 黄芩素 | 穿心莲内酯/黄芩素 | ||||||
1/0.2 | 1/0.5 | 1/1 | 1/2 | 1/5 | 1/1 | 1/2 | ||||||
剂量mg/kg | - | 300 | 20 | 24(20/4) | 30(20/10) | 40(20/20) | 60(20/40) | 120(20/100) | 100 | 100 | 100 | |
给药后大鼠体温升值℃ | 30min60min90min120min150min180min | 0.66±0.521.58±0.651.16±0.660.84±0.580.30±0.610.26±0.52 | 0.27±0.810.63±0.67**0.37±0.51**0.16±0.69*-0.28±0.44-0.30±0.59 | 0.54±0.480.78±0.59**0.45±0.52*0.34±0.600.26±0.320.17±0.64 | 0.41±0.340.80±0.54**0.43±0.55*0.36±0.730.24±0.69-0.14±0.70 | 0.39±0.660.71±0.63**0.40±0.56*0.35±0.610.22±0.350.15±0.46 | 0.25±0.610.54±0.43***0.32±0.67*0.24±0.47*0.18±0.63-0.16±0.71 | 0.36±0.650.52±0.51***0.39±0.62*0.18±0.76*-0.14±0.77-0.31±0.65 | 0.44±0.540.56±0.77**0.41±0.67*0.30±0.51*0.22±0.660.17±0.80 | 0.59±0.610.92±0.53*0.72±0.640.56±0.480.35±0.750.12±0.72 | 0.56±0.690.81±0.63*0.65±0.700.53±0.560.26±0.640.16±0.51 | 0.60±0.550.87±0.71*0.70±0.650.64±0.690.32±0.780.18±0.60 |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
Claims (4)
1.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黄藤素与黄芩素以重量比1/0.5~1/5作为有效药物成分,与药物中可以接受的辅助添加成分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说有效药物成分中的黄藤素与黄芩素的重量比为1/1~1/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成为口服型的药物制剂。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成为注射型的药物制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204724A CN1294910C (zh) | 2005-03-07 | 2005-03-07 | 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204724A CN1294910C (zh) | 2005-03-07 | 2005-03-07 | 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82732A CN1682732A (zh) | 2005-10-19 |
CN1294910C true CN1294910C (zh) | 2007-01-17 |
Family
ID=35262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2047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4910C (zh) | 2005-03-07 | 2005-03-07 | 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294910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93713B (zh) * | 2015-05-28 | 2017-10-24 | 广州牌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黄素、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37973A (zh) * | 2003-01-23 | 2003-08-27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一种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2005
- 2005-03-07 CN CNB2005100204724A patent/CN129491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37973A (zh) * | 2003-01-23 | 2003-08-27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一种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82732A (zh) | 2005-10-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06034655A1 (fr) | Composition pharmaceutique a base de saponines steroidiques, son procede de preparation et son utilisation | |
RU2565410C2 (ru) |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ВЫСОКООЧИЩЕННОЙ АЗИАТИКОЗИДНОЙ КОМПОЗИЦИИ ИЗ Centella asiatica И СПОСОБ ЕЕ ПРИМЕНЕНИЯ | |
CN101062289A (zh) | 治疗痛风的外用药物组合物 | |
CN102178753B (zh) | 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和化瘀凉血止血功效的药物制剂 | |
WO2008145064A1 (fr) | Procédé d'obtention d'un extrait contenant du séquoyitol à partir d'une espèce du genre trifolium, de soja et de ginkgo biloba, et utilisation de celui-ci | |
CN101143202A (zh) | 一种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复方口服制剂 | |
CN1250277C (zh) | 一种具抗炎、镇痛、抑菌、利尿作用的药物 | |
CN101584759B (zh) | 一种纯植物来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294910C (zh) | 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6074588A (zh) | 长柱重楼单体皂苷组合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在制药中的应用 | |
CN1994352B (zh) | 苍耳子总苷提取物用于制备抗炎性反应产品的用途 | |
CN107007614A (zh) | 环黄芪醇的医药用途 | |
CN101974011B (zh) | 一种具有药用活性的新化合物灯盏细辛酸甲酯 | |
CN102188483B (zh) | 一种治疗咽喉炎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575091B (zh) | 二甲基均苯三酚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应用 | |
CN1846775A (zh) | 中药肉豆蔻及其提取物的制药新用途 | |
CN1853708B (zh) | 中药红豆蔻及其提取物的制药新用途 | |
CN101012267A (zh) | 甘草酸苦参碱盐和甘草酸苦参素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1974012B (zh) | 一种具有药用活性的新化合物灯盏细辛酸乙酯 | |
KR100485936B1 (ko) | 진세노사이드 Rh2 및 Rg3 항암 조성물 | |
CN100475202C (zh) | 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 |
CN1857531A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制剂处方、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931279A (zh) | 治疗胆道感染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KR20150050090A (ko) | 마이크로웨이브 조사에 의해 유효 성분 함량이 증가된 파낙스속 식물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신장 독성을 억제하기 위한 조성물, 건강기능식품용 조성물, 및 개체의 신장 독성을 억제하는 방법 | |
CN101974010B (zh) | 一种具有药用活性的新化合物灯盏细辛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17 Termination date: 20110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