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2655A - 鞋用防滑具 - Google Patents

鞋用防滑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2655A
CN1292655A CN998038857A CN99803885A CN1292655A CN 1292655 A CN1292655 A CN 1292655A CN 998038857 A CN998038857 A CN 998038857A CN 99803885 A CN99803885 A CN 99803885A CN 1292655 A CN1292655 A CN 12926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tting portion
skidding
chimeric
anticreep
side f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8038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627C (zh
Inventor
井尻保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292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2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62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2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CFASTENINGS OR ATTACHMENTS OF FOOTWEAR; LACES IN GENERAL
    • A43C15/00Non-skid devices or attachments
    • A43C15/16Studs or cleats for football or like boots
    • A43C15/168Studs or cleats for football or like boots with resilient means, e.g. shock absorb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CFASTENINGS OR ATTACHMENTS OF FOOTWEAR; LACES IN GENERAL
    • A43C15/00Non-skid devices or attachments
    • A43C15/16Studs or cleats for football or like boots
    • A43C15/161Studs or cleats for football or like boo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ttachment to the so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DMACHINES, TOOLS, EQUIPMENT OR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OR REPAIRING FOOTWEAR
    • A43D100/00Setting or removing eyelets, buttons, lacing-hooks, or elastic gussets in shoes
    • A43D100/14Devices for removing buttons, lacing-hooks, or the like from sho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在保持体10的厚壁圆筒状部12上设置内周面开口的轴心方向沟槽部18。在轴心方向沟槽部18上,通过其自身的弹性,将防脱凸部20向径向内方弹性地蓄势弹压。在防滑体50的略圆盘状防滑部54的中央部向下方凸设圆柱状防滑体侧嵌合部56。在防滑体侧嵌合部56下端的稍上方设置圆周方向的环状防脱沟槽部58。在防滑体54上对应于防脱凸部20的位置上设置上下贯穿的防滑体侧插入部60。如果使防滑体侧嵌合部充分地嵌合于保持体侧嵌合部,则不用其他器具也可将防滑体容易且可靠地保持在保持体中,且可通过将解除嵌合用插入体充分地插入插入部而容易且可靠地从保持体拆下防滑体。

Description

鞋用防滑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尔夫鞋等的鞋用防滑具,特别是涉及容易装卸且能可靠地实行拆下及安装的鞋用防滑具。
背景技术
作为高尔夫鞋用防滑具,以往使用金属制或陶瓷制的鞋底钉,而为了防止对绿地等的损伤或提高穿鞋舒适性,越来越多地使用合成树脂制防滑具。这种合成树脂制防滑具与金属制相比容易磨损,因此要在防滑具的背侧凸设金属制或合成树脂制阳螺纹部,并在高尔夫鞋的底部设置与之螺纹结合的金属制阴螺纹部,由此来装卸更换防滑具。
然而,在以往的防滑具的装卸时,无论是安装或拆下,均要使用使防滑具旋转的装卸用具,以使防滑具作一定旋转,要在一只高尔夫鞋上通过螺钉将所有的防滑具可靠地装卸,作业极烦杂。而且,若阳螺纹部及母螺纹均为金属制,则经长时间使用后,螺钉会生锈无法旋转,无法或较困难拆下,若强制地拆下,难免会受伤或防滑机构损坏等。又,当阳螺纹部为合成树脂制时,螺合时的紧固程度会破坏阴螺纹的螺纹或阳螺纹的轴,致使防滑具在螺纹未能充分固定的情况下使用而产生脱落。又,如阴螺纹及阳螺纹部均用合成树脂制,则螺纹容易松动,或由于旋得过紧而使其中一方或双方的螺纹被损坏而不能充分固定保持防滑具。
本发明鉴于以往技术的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卸容易、同时能可靠地拆下及安装的鞋用防滑具。
发明的公开
(1)本发明的鞋用防滑具具有在固定于鞋底部的状态下使用的保持体、及被保持在该保持体的防滑体,上述防滑体具有在被保持于固定在鞋底部的保持体的状态下与鞋底部所踏的面接触且防止鞋在该面上滑动的防滑部,其特点是:
上述保持体及防滑体分别具有互相嵌合的保持体侧嵌合部及防滑体侧嵌合部:
上述保持体侧嵌合部与防滑体侧嵌合部具备在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于保持体侧嵌合部时可防止两者间在与其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相对移动的横向支承机构,
将防脱凹部及在保持体侧嵌合部与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的状态下可嵌合于该防脱凹部的防脱凸部中的一方设于保持体,另一方设于防滑体,
对上述防脱凹部构成部及防脱凸部中的一方向可与另一方嵌合的方向蓄势弹压,该防脱凹部及防脱凸部形成如下形状:在向防滑体侧嵌合部与保持体侧嵌合部嵌合的方向相对移动时可嵌合,而在向相反方向相对移动时不解除嵌合,
具有在防滑体保持在固定于鞋底部的保持体的状态下可供解除嵌合用插入体插入的1或2个以上的插入部,受到上述蓄势弹压的防脱凹部构成部或防脱凸部通过解除嵌合用插入体充分地插入该插入部,而利用直接或经其他部分从该插入体受到的与上述蓄势弹压反向的力来解除两者的嵌合(权利要求1、14、15)。
保持体用合成树脂、金属、陶瓷、或它们的组合等适当形成。该保持体在固定于鞋底部的状态下使用。例如,除了可在埋设固定于合成树脂制鞋底(例如鞋底,特别是高尔夫鞋底等运动鞋底等)的状态下使用外,也可在与鞋底一体成形、或与鞋底的基盘部一体成形并露出于鞋底底面的状态下使用。
防滑部可用合成树脂、金属、陶瓷或它们的组合等适当形成。作为防滑部的形态,例如在防滑体保持在固定于鞋底部的保持体的状态下,可以具有在鞋底部的底面侧凸出的小凸起群、凸条群、配设成直线放射状的凸条、及配设成螺纹放射状的凸条等,可以是大致圆板状体等。
作为保持体及防滑体的合成树脂,可采用例如尼龙树脂(例如66尼龙树脂),尿烷树脂等。
保持体侧嵌合部及防滑体侧嵌合部可将任一方作为嵌合凸部,而将另一方作为嵌合凹部。例如防滑体可由在表面侧具有防滑凸起的板状防滑部及在该防滑部的背面侧竖立的柱状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凸部)构成,保持体则可具有供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的孔状保持体侧嵌合部(嵌合凹部),又,可在保持体竖设柱状保持体侧嵌合部(嵌合凸部),而在防滑体设置供保持体侧嵌合部嵌合的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凹部)。
横向支承机构可如下构成,例如在保持体侧嵌合部与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时,在嵌合方向的2个以上部位或是在嵌合方向连续地将能够在与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相互支承外周部与内周部中的一方设于保持体侧嵌合部,将另一方设于防滑体侧嵌合部。作为这种外周部与内周部组合的例子,可以是圆筒状内周面与圆筒状外周面、横剖面多角形状(例如横剖面正多角形状)的内周面与外周面、横剖面椭圆形状的内周面与外周面(均可在圆周方向或嵌合方向具有1或2个以上的不连续部。如果圆筒状内周面或圆筒状外周面在圆周方向不连续,则成为在嵌合方向连续的1或2个以上的圆弧状内周面或圆弧状外周面)等,此外还可将上述内周面及外周面中的一方和另一方更换成棱线沿着其面大致嵌合方向的所需数量凸条等。
横向支承机构由圆筒状内周面与圆筒状外周面(均可在周方向或嵌合方向具有1或2处以上的不连续部)构成,且为了保护草地等被踏部或抑制防滑体的防滑部的磨损,可允许防滑体相对于保持体而在嵌合方向周围旋转。又,为了在高尔夫等比赛中尽量发挥有利的防滑功能,也可根据鞋底部的防滑具位置混合设置可旋转者和不可旋转者。
该鞋用防滑具最好设置避免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于保持体侧嵌合部时嵌合深度过深的嵌合方向支承机构(权利要求2)。
嵌合方向支承机构系可如下构成:譬如设置当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于保持体侧嵌合部时的嵌合深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相接、在嵌合方向或具有嵌合方向成分的方向相互支承的保持侧支承部及防滑体侧支承部。
作为保持体侧支承部及防滑体侧支承部的例子,如果防滑体具有在表面侧设有防滑凸起的板状防滑部,及竖设于其防滑部背面的柱状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凸部),保持体具有供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的有底孔状的保持体侧嵌合部(嵌合凹部),则保持体侧支承部是保持体侧嵌合部(嵌合凹部)的开口周缘部,防滑体侧支承部是防滑部背面的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凸部)的周缘部,或防滑体侧支承部是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凸部)的前端部,保持体侧支承部是保持体侧嵌合部(嵌合凹部)的底部。
又,也可于鞋底部设置与防滑体侧支承部互相支承的支承部,来代替此种保持体侧支承部。
又,防脱凹部可以是与防脱凸部的尺寸大致对应的1个或2个以上的凹部,也可以是环绕在防滑体侧嵌合部与保持体侧嵌合部嵌合的方向周围的呈环状连续的沟槽部。防脱凸部可以是与防脱凹部的尺寸大致对应的1或2个以上的凸部,也可以是环绕在防滑体侧嵌合部与保持体侧嵌合部嵌合的方向周围的呈环状连续的凸条部。上述横向支承机构在由圆筒状内周面和圆筒状外周面所构成时,允许嵌合保持体侧嵌合部和防滑体侧嵌合部在嵌合状态下在嵌合方向周围作相对旋转,在这种场合,最好防脱凹部是上述的呈环状连续的沟部,或防脱凸部是上述的呈环状连续的凸条部,这样无论二者的旋转角度如何,防脱凸部均可嵌合于防脱凹部。不过这里所说的环状,并非必须是完整的环状,可以有一部分不连续,只要是无论二者的旋转角度如何防脱凸部均可嵌合于防脱凹部即可。
防脱凹部构成部及防脱凸部中的一方所受到的与另一方嵌合的方向的蓄势弹压可以是弹性的,即,防脱凹部构成部及防脱凸部中的一方受到与另一方嵌合的方向的弹性蓄势弹压。也可利用防脱凸部或防脱凹部构成部本身所具有的弹性蓄势弹压,也可是防脱凸部或防脱凹部构成部本身利用压缩弹簧或引拉弹簧等弹性构件的弹性蓄势弹压,也可利用设有防脱凸部的部分或设有防脱凹部构成部的部分所具有的弹性(例如悬臂状部分所具有的弹性)蓄势弹压。
如果防脱凹部及防脱凸部采用在向与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于保持体侧嵌合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即解除嵌合的方向相对移动时不会解除嵌合的形状,可以将防脱凹部及防脱凸部两者的嵌合深处的面与解除嵌合的方向之间的角度做成锐角或大致直角。又,如果采用在向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于保持体侧嵌合部的方向相对移动时可嵌合的形状,可以将与防脱凸部的嵌合深处相反侧的面与嵌合的方向之间的角度做成钝角。此外,只要是在向解除嵌合的方向相对移动时,防脱凸部与防脱凹部构成部中受到与另一方嵌合方向的蓄势弹压的一方向该蓄势弹压方向移动,嵌合就不会被解除。
防脱凹部与防脱凸部的嵌合最好在两处以上。这样即使一处嵌合因某些原因意外解除时也可防止防滑体从保持体脱落。
插入部有仅设于防滑体的、仅设于保持体的、及贯穿防滑体而达到保持体的等。在插入部贯穿防滑体而达到保持体,且在保持体侧嵌合部与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的状态下防滑体可相对保持体在其嵌合方向的周围旋转的场合,该防滑体的旋转角度会使插入部在防滑体侧与保持体侧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在这种场合,为了在其插入部充分地插入解除嵌合用插入体,要视需要调整防滑体的旋转角度。此时,如果在保持体或鞋底部的可从外部看到的位置上表示保持体上的插入部位置,则便于调整防滑体的旋转角度位置。插入部的位置可用箭号等符号、图形、文字等或它们的组合表示,或是用涂料等作平面显示或凹凸显示。
作为插入部的形状,可适当采用圆形剖面或方形剖面的孔等,并没有特别限制,但插入部的横断面积(特别是插入口的横断面积),应尽量小。这是为了在更换防滑体之前的使用过程中,防止地面上的各种凸起物或其他物体不经意插入插入部而导致防脱凹部与防脱凸部的嵌合解除,或是阻塞插入部。为了更可靠地防止此种不便,最好将插入部(最好是插入部的插入口部)用可除去或破坏的封闭部来封闭。该封闭部并不一定要完全密封。
插入部应为如下位置及形状,即,通过解除嵌合用插入体的插入,对被蓄势弹压的防脱凹部构成部或被蓄势弹压的防脱凸部直接或经过其他部分施加与前述蓄势弹压相反方向的力,使被蓄势弹压的防脱凹部构成部或防脱凸部向解除二者间嵌合的方向移动。
又,被蓄势弹压的防脱凹部构成部或被蓄势弹压的防脱凸部如果采用通过插入于插入部的解除嵌合用插入体而直接或经由其他部分受到与上述蓄势弹压相反方向力的结构,可以是如下结构,即,防脱凸部或防脱凹部构成部本身、对防脱凸部或防脱凹部构成部蓄势弹压的弹性构件、或设有防脱凸部或防脱凹部构成部的部分(例如悬臂状部分),具有在防脱凸部与防脱凹部嵌合的状态下相对于保持体与防滑体的嵌合方向而倾斜的部分,该倾斜部分被插入体推压,由此受到与上述蓄势弹压相反方向的力。
解除嵌合用插入体的形状必须是能足够深地插入到插入部。采用2个以上被蓄势弹压的防脱凸部或2个以上蓄势弹压的防脱凹部构成部同时与防脱凹部或防脱凸部嵌合的结构时,最好解除嵌合用插入体做成例如二股状(或三股状以上),同时可将2个以上被蓄势弹压的防脱凸部或2个以上被蓄势弹压的防脱凹部构成部向解除嵌合的方向移动。
只要将防滑体的防滑体侧嵌合部与固定于鞋底部的保持体的保持体侧嵌合部充分地嵌合,防脱凹部构成部或防脱凸部就被蓄势弹压,且防脱凸部与防脱凹部嵌合,防止保持体侧嵌合部与防滑体侧嵌合部的嵌合解除,将防滑体固定地保持在保持体中。
利用横向支承机构来防止防滑体侧嵌合部相对于保持体侧嵌合部而向与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变位及倾斜。由此,可防止防滑体不安定地保持在鞋底部而无法发挥充分的防滑效果、或在保持体侧嵌合部及防滑体侧嵌合部发生破损或磨损、或使用中保持体对防滑体的保持被解除而使防滑体脱落等。
要使防滑体从保持体脱离时,须将解除嵌合用插入体充分地插入插入部。由此对从插入体被蓄势弹压的防脱凹部构成部或防脱凸部直接或经由其他部分施加与上述蓄势弹压相反方向的力,使该被蓄势弹压的防脱凹部构成部或防脱凸部向解除二者嵌合的方向移动来解除防脱凹部与防脱凸部的嵌合,可从保持体拆下防滑体。
防滑体对于保持体的装卸经简单的操作即可实行,不需要如使用螺纹机构时那样用力锁紧以防松脱或用力反方向旋转以松开。因此,女性,老人,小孩等也能轻松装卸。又,不会如金属制螺丝那样因长时间使用生锈而无法或难以拆下导致受伤或防滑机构的破坏等,也不会如合成树脂制的螺丝那样因锁紧而使螺丝或螺轴被破坏致使防滑体未能被螺丝充分固定保持而在使用中脱落。而且,由于可将保持体及防滑体均用合成树脂制,因此,与以往至少保持体为金属制的相比,可使安装后的鞋整体大大轻量化。
(2)在(1)的鞋用防滑具上,
防滑体侧嵌合部为具有圆筒状外周面的嵌合凸部,该圆筒状外周面可在圆周方向设有1或2处以上的不连续部,保持体侧嵌合部为具有圆筒状内周面的嵌合凹部,该圆筒状内周面可在圆周方向设有1或2处以上的不连续部,
上述圆筒状外周面及圆筒状内周面构成横向支承机构(权利要求3)。
在这种场合,无论防滑体在嵌合方向周围对于保持体的角度如何,均可将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在保持体侧嵌合部中而将防滑体固定地保持在保持体中,并可使防滑体对于保持体作相对旋转。
又,通过在保持体及防滑体上设置在防滑体保持于保持体的状态下互相嵌合的凹部及凸部,可以在防滑体保持在保持体中的状态下使防滑体不能相对于保持体作相对旋转。
(3)在(2)的鞋用防滑具上,
在保持体侧嵌合部与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的状态下可实现其嵌合方向周围的相对旋转,
防滑体侧嵌合部上设有在圆周方向呈环状连续的沟槽状防脱凹部,在保持体上设有可与上述防脱凹部嵌合的1或2个以上的防脱凸部(权利要求4)。
由于无论保持体侧嵌合部与防滑体侧嵌合部的旋转角度如何均可将防脱凸部嵌合于防脱凹部,因此,可容易地将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于保持体侧嵌合部以将防滑体安装于保持体。
(4)在(3)的鞋用防滑具上,
保持体上设有1或2个以上悬臂状部,该悬臂状部在保持体侧嵌合部的嵌合口侧具有基部,在向嵌合深部的前端部具有径向内方凸出的防脱凸部,
上述悬臂状部具有在防脱凸部嵌合于防脱凹部的状态下向嵌合深部倾斜于径向内方的内侧面,通过解除嵌合用插入体充分地插入插入部使其内侧面受插入体推压而向径向外方弹性变形,以解除防脱凸部与防脱凹部的嵌合(权利要求5)。
无论保持体侧嵌合部与防滑体侧嵌合部的旋转角度如何,均可将防滑体安装于保持体。又,通过将解除嵌合用插入体充分地插入插入部,使其内侧受插入体推压而使悬臂状部向径向外方弹性地变形,以解除防脱凸部与防脱凹部的嵌合,可从保持体拆下防滑体。此时,通过被蓄势弹压的悬臂状部的内侧面对插入体施加插入部脱离的方向的力。又,一旦解除对于内侧面的该推压力,悬臂状部及防脱凸部即恢复原来位置。
(5)在(2)的鞋用防滑具上,
在保持体侧嵌合部与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的状态下可实现其嵌合方向周围的相对旋转,
在保持体上设有防脱凸部,在防滑体侧嵌合部上设有防脱凹部,该防脱凸部在可与防脱凹部嵌合的方向被蓄势弹压,
插入部由贯穿防滑体的防滑体侧插入部和设于保持体的保持体侧插入部构成,
通过在防滑体侧插入部对于保持体侧插入部的旋转角度位置一致的状态下将插穿该防滑体侧插入部的解除嵌合用插入体充分地插入保持体侧插入部,可解除防脱凸部与防脱凹部的嵌合(权利要求6)。
在该鞋用防滑具上,可以是防滑体侧插入部的数量比保持体侧插入部的数量多,且能使防滑体侧插入部与保持体侧插入部的位置一致、以解除防脱凸部与防脱凹部的嵌合及由此解除防滑体侧嵌合部与保持体侧嵌合部的嵌合的、防滑体对于保持体的旋转角度有2个以上(权利要求7)。
此时,用以使防滑体侧插入部与保持体侧插入部的旋转角度一致的旋转角度更小即可。
该鞋用防滑具具有能解除防滑体侧嵌合部与保持体侧嵌合部的嵌合的、2个以上的防滑体对保持体的旋转角度位置,而各旋转角度位置彼此间的中心角最好均等或大致均等。即,该中心角在将旋转角度位置的数作为n时为约(360/n)度。此时,使防滑体侧插入部与保持体侧插入部的旋转角度位置一致的旋转角度始终最小即可。最好是在一定的半径位置上设置2处中心角各为180度的保持体侧插入部,并在与保持体侧插入部相同的半径位置上设置4处中心角各为90度的防滑体侧插入部。此时,通过在4处中的任一处将插入体同时充分地插入2处保持体侧插入部及与它们一致的防滑体侧插入部,就可解除防脱凸部与防脱凹部的嵌合。
(6)在上述(1)、(2)、(3)、(4)或(5)的鞋用防滑具上,防滑部具有呈大致板状的部分,在防滑体保持在保持体的状态下防滑体外周部与保持体外周部全周压接(权利要求8)。
为了解除防滑体侧嵌合部与保持体侧嵌合部的嵌合,必须将解除嵌合用插入体从上述开口部充分地插入插入部以解除防脱凸部与防脱凹部的嵌合。然而,如果有细小石粒、砂粒、土粒、草屑、尘埃等侵入防滑体与保持体间,则防脱凹部构成部或防脱凸部可能无法动作,使解除嵌合用插入体无法插入插入部,因而无法解除防脱凸部与防脱凹部的嵌合,或侵入物阻塞于防滑体侧嵌合部与保持体侧嵌合部的嵌合部分而无法解除防滑体侧嵌合部与保持体侧嵌合部的嵌合。
该鞋用防滑具在鞋被使用的状态、即防滑体保持在固定于鞋底部的保持体并踏于地面的状态下,由于防滑体外周部与保持体外周部沿全周压接,因此可防止细小石粒等从防滑体与保持体外周部侵入它们之间,能更可靠解除防脱凸部与防脱凹部的嵌合及解除防滑体侧嵌合部与保持体侧嵌合部的嵌合。
要做到在防滑体保持于保持体的状态下使防滑体外周部与保持体外周部全周压接,可如下设定尺寸关系,即在防滑体侧嵌合部与保持体侧嵌合部嵌合而导致防脱凸部与防脱凹部嵌合时,有压缩力作用于防滑体与保持体的外周部之间。
保持体及防滑体的外周部最好是在嵌合方向的轴心线周围呈旋转对称状的环状面部或圆周部相互压接。在环状面部压接时,可做成与上述轴心线垂直的环状平面部、对上述轴心线倾斜成一定角度的环状倾斜平面部、或环状弯曲面部等。
又,如果做成在防滑体外周部从外方覆盖保持体外周部的状态下二者沿全周压接的结构,则可更有效地防止细小石粒、砂粒、土粒、草屑、尘埃等侵入。
又,当防滑体外周部位于比保持体外周部更外方的位置时,也可做成在将防滑体保持在固定于鞋底部的保持体的状态下防滑体外周部沿全周与鞋底部的底面压接,以防止细小石粒或砂粒等侵入防滑体与保持体之间。不过此时若要使防滑体外周部与鞋底部的底面之间始终产生一定程度的压接力,就要求保持体与鞋底部的底面的位置关系有一定程度以上的精度。
(7)在上述(1),(2),(3),(4),(5)或(6)的鞋用防滑具上,插入部具有在安装于鞋底部使用的状态下向鞋底部所踏的面开口的开口部,经该开口部可将解除嵌合用插入体插入插入部,
在上述开口部设有通过上述插入体插入插入部而被向插入部一侧推开、通过该插入体从插入部拔出而复原的阀状体,通过该阀状体可将上述开口部封闭或基本封闭(权利要求9)。
为了解除防滑体侧嵌合部与保持体侧嵌合部的嵌合,须将解除嵌合用插入体从上述开口部插入插入部。因此,若细小石粒、砂粒、土粒、草屑、尘埃经上述开口部而阻塞于插入部等导致无法插入插入体,则无法解除防滑体侧嵌合部与保持体侧嵌合部的嵌合,无法使防滑体从保持体脱离。然而采用本鞋用防滑具时,是通过在插入体插入插入部时向插入部一侧推开、在该插入体从插入部拔出时复元的阀状体将插入部的上述开口部封闭或基本封闭,故可防止插入部阻塞而无法插入插入体的现象,能更可靠性地解除嵌合。又,与插入部用可破坏的封闭部封闭的情形相比,插入体在插入插入部时不容易受损伤。又,当细小石粒、砂粒、土粒等推开阀状体要进入插入部时,可利用阀状体的复原力将这些粒子排除至外部。
所谓基本封闭,是指例如开口部的内周部与阀状体外周部之间有一定间隙的状态。
阀状体最好用能通过自己的弹性复元的材料做成成。例如聚胺基甲酸乙酯树脂,聚丙烯树脂,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树脂等合成树脂。最好防滑体包含阀状体在内都用此种合成树脂一体成形。
(8)在(7)的鞋用防滑具上,插入部由贯穿防滑体的防滑体侧插入部及设在保持体上的保持体侧插入部所构成,
在防滑体侧插入部的开口部具有阀状体,
在插入体插入插入部的状态下,上述阀状体在开口附近弹性地推压插入体(权利要求10)。
由于在将插入体插入插入部以解除防脱凸部与防脱凹部的嵌合的状态下阀状体在开口部附近弹性地推压插入体,因此防滑体的阀状体可推压保持插入体,并可在使防滑体从保持体脱离时使插入体向该脱离方向移动,从而使防滑体随着插入体而脱离。特别是在使用(4)的鞋用防滑具时,可通过被蓄势弹压的悬臂状部的内侧面对插入体施加从插入部脱离的方向的力,使防滑体的脱离更容易。
(9)在上述(1),(2),(3),(4),(5)、(6)、(7)或(8)的鞋用防滑具上,
最好防滑体的防滑部由较软的材料所构成,而防脱凹部与防脱凸部分别由较硬的材料所构成(权利要求11)。
通过用较软的材料(例如聚胺基甲酸乙酯树脂等)构成防滑部,可防止绿地或建筑物地板等的损伤或提高穿用舒适性,而通过用较硬的材料(例如尼龙树脂、金属等。不需弹性时用陶瓷等)分别构成防脱凹部与防脱凸部,可防止在使用中因意外的力量而使防脱凹部与防脱凸部解除嵌合,或是防脱凹部或防脱凸部磨损而使它们的嵌合容易被解除。
(10)在上述(3),(4)或(5)的鞋用防滑具上,最好防滑体的防滑部由较软的材料所构成,而防滑体侧嵌合部和保持体系分别较硬的材料所构成(权利要求12)。
此时,与上述(9)同样,可防止绿地或建筑物地板等的损伤或提高穿用舒适性,同时防止在使用中因意外的力量而使防脱凹部与防脱凸部解除嵌合,或是防脱凹部或防脱凸部磨损而使它们的嵌合容易被解除。
(11)在上述(9)或(10)的鞋用防滑件上,防滑体可由一端具有侧方凸出部而另一端构成防滑体侧嵌合部的较硬材料所构成的柱状体、及内包该柱状体的侧方凸出部的较软材料所构成的防滑部形成一体后构成(权利要求13)。
此种防滑部可如下制造,即事先制造较硬材料(例如尼龙树脂,金属,陶瓷等)构成的柱状体,再以覆盖其侧方凸出部的状态成形固化较软的合成树脂材料(例如聚胺基甲酸乙酯树脂)。在这种场合,侧方凸出部可以是沿全周(例如圆板状或多角形状地)向侧方凸出,而为了确保柱状体与防滑部的一体性,最好是对几个方向(例如2个方向,3个方向,4个方向等)向侧方凸出,使较软的合成树脂材料遍布侧方凸出部之间进行固化。最好在对几个方向向侧方凸出时,在每一等中心角设置侧方凸出部。又,也可在侧方凸出部设置轴心方向的穿孔,使较软的合成树脂材料遍布该穿孔进行固化,以确保柱状体与防滑部的一体性。
(12)本发明的鞋在保持体被固定于鞋底部的状态下具备上述(1),(2),(6),(7)所述的鞋用防滑具。
(13)本发明的嵌合解除具具有把持部、及从该把持部互相平行状地凸出的2条以上的插入体。
在为了解除鞋用防滑具的防脱凸部与防脱凹部的嵌合以将保持体与防滑体分离而必须将各插入体同时插入与该嵌合方向的轴心线的平行的多个插入部时,握住嵌合解除具的把持部,该嵌合解除具具有对应插入部的配置而配置且互相平行状地凸出的必要数量的插入体,并将其插入体同时插入多个插入部。由此,可同时地解除两处以上的所有防脱凸部与防脱凹部的嵌合而使保持体与防滑体分离。
各插入体的形状可做成例如直线式棒状,不言而喻,须对应于作为对象的鞋用防滑具的插入部的形状。
至于该嵌合解除具的至少插入体部分的材料及形状,最好是能在在该材料的弹性限度内实行插入体对于作为对象的鞋用防滑具的插入部的插拔。这是因为,如果随着插入体的插拔产生塑性变形时,就不适于重复使用。
鞋用防滑具的防滑体可以是至少中央部在安装于被固定在鞋底部的保持体中使用的状态下向鞋底部所踏的面凸出,并且具有以嵌合方向轴心线为中心时沿圆周方向不连续的凸部(同样向鞋底部所踏的面凸出的、例如在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小凸起或大致径向的凸条)。在这种场合,该嵌合解除具在把持部具有板状部分,而在该板状部分具有供防滑体的上述至少中央部所嵌合的转动用凹部,在其嵌合时,把持部上的上述转动用凹部的周缘部可位于沿上述圆周方向不连续的凸部之间,以防止因以防滑体的嵌合方向轴心线为中心使把持部旋转而使该凹部的周缘部作用于防滑体的凸部并使保持在保持体的防滑体旋转任意角度而造成防滑体凸部等的磨损。
对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保持体的俯视图及中央纵剖视图。
图2是防滑体的俯视图及中央纵剖视图。
图3是防滑体的使用状态中央纵剖视图。
图4是其他保持体的立体图,俯视图及剖视图。
图5是其他防滑体的立体图,主视图,剖视图及俯视图。
图6是嵌合解除具的立体图。
图7防滑体嵌合保持于保持体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嵌合解除具的插入体插入到嵌合于保持体的防滑体的插入部中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嵌合解除具的插入体插入到嵌合于保持体的防滑体的插入部中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防滑体从保持体分离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将防滑具使用于高尔夫鞋底并装卸防滑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用转动用凹部使防滑体对保持体转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柱状体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14是防滑体的俯视图、b-b线剖视图及底面图。
图15是图14(a)的ⅩⅤ-ⅩⅤ线剖视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1至图3是作为本发明的鞋用防滑具实施形态一例的高尔夫鞋用防滑具者。当然也可以使用在其他各种运动鞋及其他鞋子上。
图1(a)是保持体的俯视图,图1(b)是保持体的中央纵剖视图,图2(a)图是防滑体的俯视图,图2(b)是防滑体的中央纵剖视图,图3是防滑体的使用状态中央纵剖视图。
该防滑具由66尼龙树脂制的保持体10与防滑体50所构成。因此,具备该防滑具的高尔夫鞋比以往更轻。
保持体10由厚壁圆筒状部12、在轴心方向中间位置沿全周向径向外方凸出的凸出部14、及封闭图1下部的底板16所构成。
凸出部14在中心角各为90度的4个部位具有弓形状的缺口部14a。通过在凸出部14设置此种缺口部14a,在将图1(b)上端部的下方通过镶嵌成形等埋设固定于譬如合成橡胶制的鞋底时,能可靠地防止保持体10在轴心线周围转动。又,利用底板16,在用镶嵌成形等进行埋设固定时可防止合成橡胶等侵入保持体10的厚壁圆筒状部12内。
在保持体10的厚壁圆筒状部12上中心角各为180度的2个部位,具有在内周面开口的轴心方向沟槽部18(保持体侧插入部)。在各轴心方向沟槽部18,设有舌片22(悬臂状部),该舌片22的基部设在厚壁圆筒状部12的上部(嵌合口侧)外周部,其向下方(嵌合内深部)延伸的前端部形成向径向内方伸出的防脱凸部20。
舌片22利用其自身的弹性向径向内方弹性地蓄势弹压其前端部的防脱凸部20,一旦使防脱凸部20向径向外方变位,就产生径向内方向的反弹力。
舌片22的内侧面除上部以外均向内下方倾斜,而舌片22的下侧面(嵌合深侧面)向外上方倾斜,防脱凸部20的纵剖面向内方构成锐角。防脱凸部20的内端比厚壁圆筒状部12的内径稍向内方凸出。
底板16在上下方向(轴心方向)隔开地位于舌片22的下方。
厚壁圆筒状部12的圆筒状内周面于圆周方向的2个部位具有不连续的轴心方向沟槽部18,构成保持体侧嵌合部24。
防滑体50由8个小凸起52等间隔地配设于上面外周部所成的大致圆板状防滑部54、及在该防滑部54的中央部向下方凸设的圆柱状防滑体侧嵌合部56所构成。
防滑体侧嵌合部56的外径比保持体侧嵌合部24的内径稍小,在防滑体侧嵌合部56的下端外周部施有倒角。在防滑体侧嵌合部56下端的稍上方,形成有径向外方开口的圆周方向的环状防脱沟槽部58(防脱凹部)。环状防脱沟槽部58的下侧面与轴心方向正交,而上侧面向外上方倾斜。
防滑部54的下面除了其外周部外,形成向径向内方逐渐向上方凹陷的浅凹部54a。又,防滑部54的上面向中央部逐渐向上方凸出,在防滑部54的上面中央部具有比防滑体侧嵌合部56直径稍小的圆形凸出部54b。
在防滑部54上,在中心角各为180度的对称的2个部位形成上下(轴心方向)贯穿的长方形剖面防滑体侧插入部60。各防滑体侧插入部60的径向内方位置与防滑体侧嵌合部56的外周位置对应。
保持体10上的保持体侧嵌合部24的圆筒状内周面及防滑体50上的防滑体侧嵌合部56的圆筒状外周面构成横向支承机构。
如图3所示,当在埋设固定于高尔夫鞋底80(在图3中,鞋底面向上)的保持体10的保持体侧嵌合部24充分地嵌合防滑体50的防滑体侧嵌合部56时,舌片22前端部的防脱凸部20就在嵌合过程中被防滑体侧嵌合部56的外周面暂时弹性地向径向外方扩开後,与环状防脱沟槽部58嵌合。由于无论保持体侧嵌合部24与防滑体侧嵌合部56的旋转角度如何均可使防脱凸部20嵌合于环状防脱沟槽部58,因此很容易使防滑体侧嵌合部56嵌合于保持体侧嵌合部29以在保持体10上安装防滑体50,不必为防松开而费力地锁紧固定。又,利用在防滑体侧嵌合部56的下端外周部施加的倒角形状及防脱凸部20内侧面的内下方倾斜形状,可使上述扩张及嵌合过程系顺利地进行。
一旦防脱凸部20嵌合于环状防脱沟槽部58,由舌片22产生的径向内方的蓄势弹压力和环状防脱沟槽部58的下侧面就与轴心方向正交,且防脱凸部20的下侧面向外上方倾斜,由此而使其嵌合被保持,防止防滑体侧嵌合部56从保持体侧嵌合部24向上方脱离,以将防滑体50固定地保持在保持体10中。此时,如果这样设定各部位的尺寸,即,保持体10的上侧面位于浅凹部54a内,防滑部54的下侧面外周部位于保持体10上侧面的稍下侧以推压合成橡胶制鞋底80的表面,则可利用防滑板等的弹性将防滑体50更可靠地保持在保持体10中,又,在解除了防脱凸部20与环状防脱沟槽部58的嵌合后,防滑体50被推向上方而容易拆下。
一旦在多个防滑体50分别被保持在多个保持体10的状态下穿上高尔夫鞋,则主要通过各防滑体50的小凸起52发挥防滑功能。此时,由于可通过横向支承机构防止防滑体侧嵌合部56对于保持体侧嵌合部24向与上下方向(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横向)变位及倾斜,因此可防止因防滑体50不稳定地保持于高尔夫鞋底80而无法充分发挥防滑效果,或是在保持体侧嵌合部24或防滑体侧嵌合部56发生破损或磨耗,或是在使用中保持体10对防滑体50的保持被解除而使防滑体50脱落等。
要使防滑体50从保持体10脱离时,就将呈二股状地设于嵌合解除具90上的插入体92充分地插入防滑体侧插入部60及轴心方向沟槽部18。两插入体92的形状及位置关系使它们可同时充分地插入两防滑体侧插入部60。通过将两插入体92同时充分地插入两防滑体侧插入部60及轴心方向沟槽部18,两插入体92就推压舌片22上的内下方倾斜的侧面而向径向外方扩开,解除防脱凸部20与环状防脱沟槽部58的嵌合,由此,可使防滑体侧嵌合部56从保持体侧嵌合部24向上方脱离,以从保持体10拆下防滑体50。
图4至11图表示本发明鞋用防滑具其他例子的高尔夫鞋用(也可用于其他各种运动鞋及其他鞋)的防滑具及本发明的嵌合解除具。
图4是保持体,图4(a)是立体图,图4(b)是俯视图,图4(c)是图4(b)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防滑体,图5(a)是立体图,图5(b)是主视图,图5(c)是图5(b)的B-B线剖视图,图5(d)是俯视图,图5(e)是图5(d)的C-C线剖视图。
图6是嵌合解除具的立体图。
图7至图10涉及防滑具及嵌合解除具的使用方法,图7是表示将防滑体嵌合保持在保持体中的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将嵌合解除具的插入体插入嵌合保持于保持体中的防滑体插入部的状态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将嵌合解除具的插入体插入嵌合于保持体中的防滑体插入部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防滑体从保持体分离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将防滑体用于高尔夫鞋底并装卸防滑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用转动用凹部使防滑体对于保持体转动的状态的剖视图。
该防滑具系由66尼龙树脂制的保持体110与聚胺基甲酸乙酯树脂制的防滑体150所构成。因此,具备该防滑具的高尔夫鞋系比以往更轻。
保持体110除了舌片122的内侧面包含上部在内向内下方倾斜及下侧面(嵌合深部面)的内端部对于轴心方向以深角度向内上方倾斜外,均与图1所示相同,具有厚壁圆筒状部112、凸出部114、缺口部114a、底板116、轴心方向沟槽部118(保持体侧插入部)、防脱凸部12及保持体侧嵌合部124。
保持体110如图11所示,埋设固定于高尔夫鞋底180(在图11中,鞋底面向上方)中使用,在高尔夫鞋底180上各保持体110的周边,有表示保持体110的两轴心方向沟槽部118及舌片122的位置的箭头R。
防滑体150由大致圆板状的防滑部154及向下方凸设于该防滑部154中央部的圆柱状防滑体侧嵌合部156所构成。
防滑部154的上侧面向着中央部逐渐向上凸出。在防滑部154的上侧面,在中央部具有俯视为圆形的小凸起151,同时具有在其周围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配设、且俯视呈向径向内方尖细的大致液滴状的4个凸起152。防滑部154的下侧面外周缘部沿全周稍向下方凸出,且其内周侧形成浅凹部154a。
防滑体侧嵌合部156的外径比保持体侧嵌合部124的内径稍小,且在防滑体侧嵌合部156的下端外周部施以倒角。在防滑体侧嵌合部156下端的稍上方,形成有径向外方开口的圆周方向环状防脱沟槽部158(防脱凹部)。环状防脱沟槽部158,剖面呈V字形状,其上侧面对轴心方向较浅地倾斜。又,下侧面对于轴心方向较深地倾斜。
在防滑部154上以轴心线为中心的、中心角各为90度的4个部位,旋转对称状地设有贯穿上下(轴心方向)的长方形剖面的插入孔160(防滑体侧插入部)。各插入孔160的径向内方位置对应于防滑体侧嵌合部156外周位置。在位于这些插入孔160上端部的开口部(向高尔夫鞋底180所踏的面开口的开口部),分别具有因插入体194插入插入孔160而被向下方推开、因该插入体194被拔出而可复原的阀状体162,通过该阀状体162将各插入孔160的开口部基本封闭。各阀状体162形成比插入孔160稍小的俯视大致长方形状,与防滑体150的其他部分形成一体,可以其径向外侧的边为铰链部进行开闭。
保持体110上的保持体侧嵌合部124的圆筒状内周面及防滑体150上的防滑体侧嵌合部156的圆筒状外周面,构成横向支承机构,这一点与上述例子相同。
嵌合解除具190为合成树脂板制,在大致呈心形的把持部192的下端中央部,具有互相平行地向下方凸出的一对插入体194,而在把持部192的上部中央部,具有与防滑部154的上侧面形状及其中央部的小凸起151的形状对应的转动用凹部196。两插入体194之间形成可供防滑部154的小凸起151嵌合的凹部。又,各插入体194为剖面呈方形的棒状。
如图11所示,在埋设固定于高尔夫鞋底180(在图11中,鞋底面向上方)的保持体110的保持体侧嵌合部124上,若向图11及图7所示的方向充分地嵌合防滑体侧嵌合部156,舌片122的前端部的防脱凸部120就在嵌合过程中被防滑体侧嵌合部156外周面暂时向径向外方弹性扩开後,如图8所示地嵌合于环状防脱沟槽部158。
一旦防脱凸部120与环状防脱沟槽部158嵌合,利用舌片122产生的径向内方的蓄势弹压力,及环状防脱沟槽部158的下侧面及舌片122的下侧面的内端部通过对轴心方向深度倾斜来保持其嵌合,防止防滑体侧嵌合部156从保持体侧嵌合部124向上方脱离,以将防滑体150固定地保持在保持体110中。此时,保持体110的上侧面位于防滑部154的下侧面上的浅凹部154a内,防滑部154的下侧面外周缘部位于保持体110的上侧面的稍下侧,在此状态下,防滑体150的外周部与保持体110的外周部沿全周压接,防止细小石粒、砂粒、土粒、草屑,尘埃等从防滑体150和保持体110外周部侵入它们之间而阻塞于内部,因此,能更可靠地解除防脱凸部120与防脱沟槽部158的嵌合及防滑体侧嵌合部156与保持体侧嵌合部124的嵌合。
一旦在多个防滑体150分别被保持在多个保持体110的状态下穿上高尔夫鞋,则主要通过各防滑体150的凸起152而发挥防滑功能。
由于防滑体150可对于保持体110、即高尔夫鞋底180在轴心方向周围旋转,因此能有效地护草坪等和抑制防滑体150的磨损。又,当凸起152因位置不同而造成磨损程度不同时,可适时地如图12那样在将嵌合解除具的转动用凹部196嵌合于防滑部154的上侧面及其中央部的小凸起151的状态下,握住其把持部192并使之旋转,即可使转动用凹部196的周缘部对防滑部154的凸起152施力而使防滑体150旋转,可使磨损程度均等化以延长寿命。
要使防滑体150从保持体110脱离时,将平行状地设于嵌合解除具190上的一对插入体194插入任一对相向的插入孔160,且如图11那样在需要时在该状态下转动把持部192,以此转动防滑体150,并在使插入体194及其所插入的插入孔160的旋转角度位置与高尔夫鞋底180上用箭头R表示的两轴心方向沟槽部118的位置一致後,将上述一对插入体194充分地插入轴心方向沟槽部118。由于可插入一对插入体194的插入孔160有两对,因此,插入孔160被堵塞而无法将插入体194插入的机率减低,能更可靠地解除嵌合。又,使插入体194及其所插入的插入孔160的旋转角度位置与两轴心方向沟槽部118一致所需的旋转角度更小即足够。
当插入体194插入插入孔160时,将该插入孔160的开口部基本封闭的阀状体162被向下方推开。在通常状态下,由于插入孔160被阀状体162基本封闭,因此可防止插入孔160堵塞而无法将插入体194插入的现象,能更可靠地解除嵌合。
通过将两插入体194经由两插入孔160同时地充分插入两轴心方向沟槽部118,两插入体194就推压舌片122上的内下方倾斜内侧面,使之向径向外方扩开,解除防脱凸部120与环状防脱沟槽部158的嵌合。由此,可使防滑体侧嵌合部156从保持体侧嵌合部124向上方脱离而可从保持体110拆下防滑体150。此时,呈向外方扩开状态的舌片122的反弹力对两插入体194施加向上方推出的力,又,阀状体162在插入孔160的开口部附近通过弹性地推压两插入体194,使防滑体150的阀状体162推压保持插入体194。所以,通过向使防滑体150脱离的方向移动把持部192,即可如图10那样容易地使防滑体150脱离。
又,若从插入孔160拔出插入体194,则阀状体162弹性地复原。
图13至图15涉及本发明的鞋用防滑具实施形态另一例的高尔夫鞋用(也可用在其他各种运动鞋及其他鞋)的防滑具的防滑体。
图13是柱状体,图13(a)是俯视图,图13(b)是主视图。
图14及图15是防滑体,图14(a)是俯视图,图14(b)是图14(a)的b-b线剖视图(省略凸起),图14(c)是仰视图,图15是图14(a)的ⅩⅤ-ⅩⅤ线剖视图。
该防滑体200由66尼龙树脂(硬质合成树脂)制的圆柱状体202与聚胺基甲酸乙酯树脂(较软的合成树脂)制的防滑部204所构成。
在圆柱状体202的上端部,具有在图14中于左右水平方向相对地凸出的一对俯视大致为扇形板状的侧方凸出部202a。
用聚胺基甲酸乙酯树脂(较软质的合成树脂)覆盖该侧方凸出部202a进行成形固化,形成防滑部204,由此,防滑部204从上下及外周将侧方凸出部202a包于其中,构成圆柱状体202与防滑部204一体化的防滑体200。通过使聚胺基甲酸乙酯树脂渗入在圆柱状体202的上侧面中央开口的凹部202b及设于侧方凸出部202a的透孔202c,能够强化圆弧状体202与防滑部204的一体化。
圆柱状体202中从防滑部204向下方凸出的部分为防滑体侧嵌合部202d。在防滑体侧嵌合部202d下端的稍上方,形成向径向外方开口的圆周方向的环状防脱沟槽部202e(防脱凹部)。环状防脱沟槽部202e成为槽底部平坦的剖面大致V字形,其上侧面对轴心方向较浅地倾斜,下侧面对轴心方向较深地倾斜。
防滑部204的上侧面向着中央部逐渐向上方凸出。在防滑部204的上侧面,具有图14中在中央部左右横长状俯视呈大致椭圆形状的向上中央凸起204a,同时具有在圆周方向等间隔地配设于其周围、俯视呈约50度中心角的圆弧状且其中央部向中央凸出的4个向上的凸起204b。防滑部204的下侧面外周缘部沿全周稍向下方凸出,其内周侧形成浅凹部。
在防滑部204的于图14中前後方向对称位置的2个部位,具有上下(轴心方向)贯通的长方形断面的插入孔204c(防滑体侧插入部)。在位于这些插入孔204c上端部的开口部(向高尔夫鞋底所踏的面开口的开口部),分别设有因插入体194插入插入孔204c而被向下方扩开、因该插入体194拔出而复原的阀状体204d,该阀状体204d将各插入孔204c的开口部基本封闭。各阀状体204d形成比插入孔204c稍小的俯视大致长方形状,与防滑部204的其他部分形成一体,可以其径向外方侧的边为铰链部进行开闭。
在阀状体204d封闭状态下,有时插入孔204c的位置不易看清,但由于各插入孔204c的径向位置处于比中央凸起204a的长度方两端位置更靠内方或同等的位置,因此,容易将插入体194插入位于中央凸起204a宽度方向两侧的两插入孔204c。
在将该防滑体200与66尼龙树脂等硬质合成树脂制的保持体110组合作为防滑具使用时,由于防滑体200的防滑部204较软,因此,能更有效地防止损坏绿地或建筑物的地面等,并提高穿用舒适性,且由于环状防脱沟槽部202e与防脱凸部120分别为硬质合成树脂制,因此,可防止在使用中因意外的力而解除环状防脱沟槽部202e与防脱凸部120的嵌合,或是因环状防脱沟槽部202e或防脱凸部120磨损而使这种嵌合容易被解除。
以上实施形态所述的上下位置关系是为了便于用附图说明,并不限定实际的使用状态等。

Claims (15)

1.一种鞋用防滑具,具有在固定于鞋底部的状态下使用的保持体、及被保持在该保持体中的防滑体,上述防滑体具有防滑部,该防滑部在被保持在固定于鞋底部的保持体中的状态下与鞋底部所踏的面接触且防止鞋在该面上滑动,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体及防滑体分别具有互相嵌合的保持体侧嵌合部及防滑体侧插入部,
上述保持体侧嵌合部和防滑体侧嵌合部具备横向支承机构,该横向支承机构在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于保持体侧嵌合部时阻止两者间向与其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相对移动,
将防脱凹部、及在保持体侧嵌合部与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的状态下可嵌合于该防脱凹部的防脱凸部中的一方设于保持体,另一方设于防滑体,
上述防脱凹部构成部及防脱凸部中的一方在可与另一方嵌合的方向受到蓄势弹压,该防脱凹部及防脱凸部的形状如下,即,在向使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于保持体侧嵌合部的方向相对移动时可嵌合,在向相反方向相对移动向时不解除嵌合,
具有1或2个以上的插入部,该插入部在防滑体保持在固定于鞋底部的保持体中的状态下可供解除嵌合用插入体插入,通过将解除嵌合用插入体充分地插入于该插入部,上述被蓄势弹压的防脱凹部构成部或防脱凸部直接或经其他部分从该插入体受到与上述蓄势弹压相反方向的力,从而解除两者的嵌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用防滑具,其特征在于,具有在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于保持体侧嵌合部时防止其嵌合深度超过规定的嵌合方向支承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用防滑具,其特征在于,
防滑体侧嵌合部为具有圆筒状外周面的嵌合凸部,该圆筒状外周面也可在圆周方向具有1或2处以上的不连续部,保持体侧嵌合部为具有圆筒状内周面的嵌合凹部,该圆筒状外周面也可在圆周方向具有1或2处以上的不连续部,
上述圆筒状外周面及圆筒状内周面构成横向支承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用防滑具,其特征在于,保持体侧嵌合部和防滑体侧嵌合部在嵌合状态下可在其嵌合方向的周围相对旋转,
在防滑体侧嵌合部具有在圆周方向呈环状连续的沟槽状防脱凹部,在保持体上,具有可嵌合于上述防脱凹部的1或2个以上的防脱凸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用防滑具,其特征在于,在1或2个以上的保持体上设有悬臂状部,该悬臂状部在保持体侧嵌合部的嵌合口侧具有基部,在向着嵌合深部的前端部具有向径向内方凸出的防脱凸部,
上述悬臂状部具有在防脱凸部嵌合于防脱凹部的状态下向嵌合深部向径向内方倾斜的内侧面,通过将解除嵌合用插入体充分地插入插入部,使其内侧面受到插入体推压而向径向外方弹性变形,以解除防脱凸部与防脱凹部的嵌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用防滑具,其特征在于,保持体侧嵌合部和防滑体侧嵌合部在嵌合状态下可在其嵌合方向的周围相对旋转,
在保持体上设有防脱凸部,在防滑体侧嵌合部上设有防脱凹部,该防脱凸部在可嵌合于防脱凹部的方向受到蓄势弹压,
插入部由贯穿防滑体的防滑体侧插入部,及设于保持体的保持体侧插入部构成,
在防滑体侧插入部对于保持体侧插入部的旋转角度位置一致的状态下,通过将插穿该防滑体侧插入部的解除嵌合用插入体充分地插入保持体侧插入部,可解除防脱凸部与防脱凹部的嵌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鞋用防滑具,其特征在于,防滑体侧插入部的数量比保持体侧插入部的数量多,且设有2个以上防滑体对保持体的旋转角度,该旋转角度能使防滑体侧插入部的位置与保持体侧插入部一致,以解除防脱凸部与防脱凹部的嵌合并由此解除防滑体侧嵌合部与保持体侧嵌合部的嵌合。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用防滑具,其特征在于,防滑部具有呈大致板状的部分,在防滑体保持在保持体的状态下防滑体的外周部和保持体的外周部沿全周压接。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用防滑具,其特征在于,插入部具有在安装于鞋底部使用的状态下向鞋底部所踏的面开口的开口部,经该开口部可将解除嵌合用插入体插入插入部,
在上述开口部设有阀状体,该阀状体因上述插入体插入插入部而被向插入部侧推开,并因该插入体从插入部拔出而可复元,通过该阀状体将上述开口部封闭或基本封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鞋用防滑具,其特征在于,插入部由贯穿防滑体的防滑体侧插入部、及设于保持体的保持体侧插入部构成,
在防滑体侧插入部上的开口部具有阀状体,
在插入体插入插入部的状态下,上述阀状体在开口部附近弹性地推压该插入体。
11.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用防滑具,其特征在于,防滑体上的防滑部由较软质的材料构成,防脱凹部和防脱凸部分别由较硬质的材料构成。
12.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鞋用防滑具,其特征在于,防滑体上的防滑部由较软质的材料构成,防滑体侧嵌合部与保持体分别由较硬质的材料构成。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鞋用防滑具,其特征在于,防滑体由柱状体和防滑部一体形成,该柱状体由较硬质的材料构成,一端具有侧方凸出部,另一端构成防滑体侧嵌合部,该防滑部由较软质的材料构成,将该柱状体的侧方凸出部包于其中。
14.一种鞋用防滑具用的保持体,具有在固定于鞋底部的状态下使用的保持体、及被保持在该保持体中的防滑体,上述防滑体具有防滑部,该防滑部在被保持在固定于鞋底部的保持体中的状态下与鞋底部所踏的面接触且防止鞋在该面上滑动,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体及防滑体分别具有互相嵌合的保持体侧嵌合部及防滑体侧插入部,
上述保持体侧嵌合部和防滑体侧嵌合部具备横向支承机构,该横向支承机构在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于保持体侧嵌合部时阻止两者间向与其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相对移动,
将防脱凹部、及在保持体侧嵌合部与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的状态下可嵌合于该防脱凹部的防脱凸部中的一方设于保持体,另一方设于防滑体,
上述防脱凹部构成部及防脱凸部中的一方在可与另一方嵌合的方向受到蓄势弹压,该防脱凹部及防脱凸部的形状如下,即,在向使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于保持体侧嵌合部的方向相对移动时可嵌合,在向相反方向相对移动向时嵌合不解除,
具有1或2个以上的插入部,该插入部在防滑体保持在固定于鞋底部的保持体中的状态下可供解除嵌合用插入体插入,通过将解除嵌合用插入体充分地插入于该插入部,上述被蓄势弹压的防脱凹部构成部或防脱凸部直接或经其他部分从该插入体受到与上述蓄势弹压相反方向的力,从而解除两者的嵌合。
15.一种鞋用防滑具用的防滑体,具有在固定于鞋底部的状态下使用的保持体、及被保持在该保持体中的防滑体,上述防滑体具有防滑部,该防滑部在被保持在固定于鞋底部的保持体中的状态下与鞋底部所踏的面接触且防止鞋在该面上滑动,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体及防滑体分别具有互相嵌合的保持体侧嵌合部及防滑体侧插入部,
上述保持体侧嵌合部和防滑体侧嵌合部具备横向支承机构,该横向支承机构在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于保持体侧嵌合部时阻止两者间向与其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相对移动,
将防脱凹部、及在保持体侧嵌合部与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的状态下可嵌合于该防脱凹部的防脱凸部中的一方设于保持体,另一方设于防滑体,
上述防脱凹部构成部及防脱凸部中的一方在可与另一方嵌合的方向受到蓄势弹压,该防脱凹部及防脱凸部的形状如下,即,在向使防滑体侧嵌合部嵌合于保持体侧嵌合部的方向相对移动时可嵌合,在向相反方向相对移动向时嵌合不解除,
具有1或2个以上的插入部,该插入部在防滑体保持在固定于鞋底部的保持体中的状态下可供解除嵌合用插入体插入,通过将解除嵌合用插入体充分地插入于该插入部,上述被蓄势弹压的防脱凹部构成部或防脱凸部直接或经其他部分从该插入体受到与上述蓄势弹压相反方向的力,从而解除两者的嵌合。
CNB998038857A 1998-03-13 1999-03-12 鞋用防滑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262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82576/1998 1998-03-13
JP8257698 1998-03-13
JP31836898 1998-10-20
JP318368/1998 1998-10-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2655A true CN1292655A (zh) 2001-04-25
CN1152627C CN1152627C (zh) 2004-06-09

Family

ID=26423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0388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2627C (zh) 1998-03-13 1999-03-12 鞋用防滑具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6513266B1 (zh)
EP (1) EP1068813A4 (zh)
JP (1) JP3340998B2 (zh)
KR (1) KR20010034574A (zh)
CN (1) CN1152627C (zh)
AU (1) AU742008B2 (zh)
CA (1) CA2323453A1 (zh)
NZ (1) NZ506646A (zh)
TW (1) TW377284B (zh)
WO (1) WO199904581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6490A (zh) * 2013-11-29 2014-03-26 谢虹 一种蓝牙音箱
CN106292235A (zh) * 2015-06-24 2017-01-04 株式会社理光 扣合的脱落防止机构、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18986B4 (de) * 2001-04-18 2006-08-10 Adidas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B.V. Sohle
DE10248482B4 (de) * 2002-10-17 2005-09-22 Adidas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B.V. Sohl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ohle
US7047675B2 (en) * 2001-04-18 2006-05-23 Adidas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B.V. Detachable cleat system
US6722061B2 (en) 2001-11-20 2004-04-20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a replaceable ground-engaging member and method of attaching the ground-engaging member
US6601322B2 (en) * 2001-12-10 2003-08-05 Hsing-Nan Hsiao Spike anchoring device for detachably securing a spike to a sole of a golf shoe
DE10163999A1 (de) * 2001-12-28 2003-07-17 Roland Jungkind Sportschuh mit Stollen
DE10241153B3 (de) 2002-09-05 2004-04-08 Adidas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B.V. Stollen und Schuh
US20070024825A1 (en) * 2005-07-26 2007-02-01 Stephanes Maria De Vaan Adrian Light valve projection systems with light recycling
US7774958B2 (en) * 2007-03-12 2010-08-17 Carruthers Stephen M Replaceable shoe cleat
US20080229620A1 (en) * 2007-03-19 2008-09-25 Alcoa Global Fasteners Double flush fastener for attaching cleats
US8671594B2 (en) * 2007-06-20 2014-03-18 Taylor Made Golf Company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traction members having a low profile sole
DE102009038885A1 (de) * 2009-08-26 2011-03-03 Framas Kunststofftechnik Gmbh Stollen für Sportschuh
US8974137B2 (en) 2011-12-22 2015-03-10 Caterpillar Inc. Quick coupler
US9220319B2 (en) 2012-05-15 2015-12-29 Nike, Inc. Spike for footwear having rigid portion and resilient portion
US8684623B2 (en) 2012-05-30 2014-04-01 Caterpillar Inc. Tool coupler having anti-release mechanism
US9217235B2 (en) 2012-05-30 2015-12-22 Caterpillar Inc. Tool coupler system having multiple pressure sources
US8869437B2 (en) 2012-05-30 2014-10-28 Caterpillar Inc. Quick coupler
US9228314B2 (en) 2013-05-08 2016-01-05 Caterpillar Inc. Quick coupler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USD761544S1 (en) 2015-04-22 2016-07-19 Saber Golf, LLC Removable golf spike
US11255366B2 (en) * 2016-09-12 2022-02-22 Igrip Stud Inc. Removable studs, tool for inserting and removing same and kit comprising studs and to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07134A (en) * 1949-05-27 1952-08-19 Claude Harmon Calk for footwear
US3331148A (en) * 1964-09-29 1967-07-18 Solomon C Hollister Cleat means for athletic shoes
GB1336646A (en) * 1971-03-09 1973-11-07 White Knight Prod Ltd Stud assemblies for footwear
US4035934A (en) * 1976-08-26 1977-07-19 Hrivnak Andrew N Assembly spike for athletic shoe
GB2028102B (en) * 1978-08-16 1982-09-08 Triman Ltd Studs for footwear
JPS59145830U (ja) * 1983-03-18 1984-09-29 日本ノ−ション工業株式会社 底鋲
US4651448A (en) * 1984-12-19 1987-03-24 Contax Sports, Inc. Golf spike assembly
JPH0386Y2 (zh) * 1986-01-31 1991-01-07
JPS6348188A (ja) 1986-08-12 1988-02-29 Toshiba Eng Co Ltd 同期電動機のロ−タ位置検出装置
JPH0632696B2 (ja) 1989-05-26 1994-05-02 株式会社竹屋 パチンコ島における島飾り
US5027532A (en) * 1989-08-30 1991-07-02 Macneill Engineering Company, Inc. Removable traction cleat with reinforced radial support
JPH06348188A (ja) * 1993-06-07 1994-12-22 Ricoh Co Ltd 感光体駆動装置
US5956871A (en) * 1994-05-25 1999-09-28 Korsen; David L. Shoe spike apparatus
US5475937A (en) * 1994-05-25 1995-12-19 Korsen; David L. Shoe spike apparatus
US5848482A (en) * 1996-12-18 1998-12-15 Bathum; Dale Cleat assembly for shoes
JP3261570B2 (ja) 1997-09-18 2002-03-04 有限会社 佐藤製作所 スポーツシューズのスパイク取付構造
US5960568A (en) * 1998-02-19 1999-10-05 Michael Bell Snap-fit cleats for footwea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6490A (zh) * 2013-11-29 2014-03-26 谢虹 一种蓝牙音箱
CN106292235A (zh) * 2015-06-24 2017-01-04 株式会社理光 扣合的脱落防止机构、图像形成装置
CN106292235B (zh) * 2015-06-24 2019-11-19 株式会社理光 扣合的脱落防止机构、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10034574A (ko) 2001-04-25
CA2323453A1 (en) 1999-09-16
US6513266B1 (en) 2003-02-04
WO1999045811A1 (fr) 1999-09-16
CN1152627C (zh) 2004-06-09
TW377284B (en) 1999-12-21
NZ506646A (en) 2003-04-29
EP1068813A1 (en) 2001-01-17
AU742008B2 (en) 2001-12-13
JP3340998B2 (ja) 2002-11-05
EP1068813A4 (en) 2003-05-14
AU3276899A (en) 1999-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2627C (zh) 鞋用防滑具
EP1071351B1 (en) Quick-release connector
CN1195953C (zh) 管接头
US6397499B1 (en) Quick release cleat system
CN101043835A (zh) 具有密封装置的胶囊
CN101057093A (zh) 机械密封装置
CN1905918A (zh) 用于呼吸面罩组件的头罩连接组件
CN1694784A (zh) 用于将半导体晶片固定在化学-机械抛光设备中的固定环
CN101036017A (zh) 管固定系统
CN1780761A (zh) 合成树脂制造盖、封闭装置和带容器的饮料
EP0171228B1 (en) Studs for footwear
CN1646197A (zh) 外部轮式飞行装置和方法
CN1291672C (zh) 带密封垫的化妆盒
CN1693147A (zh) 瓶盖
CN107404978A (zh) 带钉的鞋制品
CN1183496C (zh) 组合式旗帜
CN1727226A (zh) 用于车辆座椅安全带的导向锚及其制造方法
CN1126681C (zh) 履带
US20060005431A1 (en) Anti-twist cleat receptacle
US9854876B1 (en) Cleat attachment system
CN1406535A (zh) 用于鞋子的摩擦装置
WO2023114282A1 (en) Trim and shield lighting accessories
CN1795781A (zh) 带装饰部件的系紧用具与其装饰部件的安装方法
CN1852787A (zh) 化学机械抛光(cmp)头、设备和方法以及由此制造的平面化半导体晶片
US11992096B2 (en) Traction cleat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thletic shoe, and athletic shoe includ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7475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