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2164C - 发动机进气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进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2164C
CN1292164C CN 200310116106 CN200310116106A CN1292164C CN 1292164 C CN1292164 C CN 1292164C CN 200310116106 CN200310116106 CN 200310116106 CN 200310116106 A CN200310116106 A CN 200310116106A CN 1292164 C CN1292164 C CN 129216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ressure stabilizer
strainer
resonator
throttle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1011610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06570A (zh
Inventor
中村隆
泷本裕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06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6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21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216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harging Evacu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的进气结构,通过节流阀体(30)连接空气滤清器(10)和稳压箱(40),通过进气支管(60)连接稳压箱(40)和设在缸盖的进气口。稳压箱(40)配置在缸盖的侧方,并在其侧面设置连接部(44),通过装于该连接部(44)的软管(45)而与稳压箱(40)连通的谐振器(50)被配置在发动机缸盖罩壳上,将空气滤清器(10)和谐振器(50)形成一体,以节省空间、削减零件数量并提高发动机的装配性。采用本发明,即使在受限的空间中也能装入箱体内,同时又能满足所要求的发动机特性。

Description

发动机进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汽车用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结构。
                                背景技术
近来在汽车中,为了提高发动机性能,存在进气结构大型化的倾向,以使更多的空气送入汽缸,提高容积效率。可是近几年伴随车辆控制的高度化,安装各种各样的附加设备,故在发动机室的前后、左右的空间变得狭小。在发动机室狭小的车辆上配置进气结构时,要确保恰当的进气量有时很困难。为此,在发动机室内配置进气结构时,在满足所要求的发动机性能的同时,尽可能删去无效的结构要素和空隙,以求提高布局性。
再则,为了提高进气系统的布局性,近年一直在探讨利用树脂技术使多个零件一体化的技术,并采用该技术而使空气滤清器和谐振器等进气系统的周围零件做成一体,以节省空间、削减零件个数并提高发动机的装配性。但是,在利用树脂技术使进气系统周围的零件一体化时,以往的进气结构的布局有时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使用。
例如,众所周知,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把更多的空气送入汽缸内、提高容积效率,设置谐振器等的容积扩大室,使其与进气支管的稳压箱连通,然而,一般来说,由于远离空气滤清器设置谐振器(例:参照日本特开平10-18849号公报及特开平11-50924号公报),故以此布局,很难使谐振器和空气滤清器形成一体。此时为了分别安装谐振器和空气滤清器,必须分别设置各种专用的托架、紧固螺栓以及多余的间隙。
此外,通过利用树脂技术把进气系统的周围零件一体化,虽说能削减零件个数和间隙等,但另一方面有时会导致装配组件的大型化、失去布局的灵活性。例如众所周知,有通过利用树脂成形技术、把空气滤清器容积部、燃烧室部和稳压箱部三者构成一体的现有技术(例参照日本特开平9-137729号公报),和把空气滤清器、谐振器及发动机罩三者构成一体的现有技术(例参照日本特开平2001-234821号公报),但无论哪一种技术都存在难以避免装配组件的大型化,而且有在确保安装位置方面容易添加限制的缺点,此缺点伴随发动机室的缩小而更为显著。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缺点,本发明目的是提供如下一种发动机的进气结构:该结构除了对以往众所周知的进气系统的布局作变更外,即使在受限的空间中也能紧凑安装、并能满足所要求的发动机特性。而且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将进气系统周围零件一体化、节省空间、削减零件个数并使发动机装配性得到提高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
作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措施,本发明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的技术方案1是,借助节流阀体把空气滤清器和稳压箱连接,借助进气支管把上述稳压箱和设在缸盖上的进气口连接,其特点是,上述稳压箱被配置在上述缸盖的侧方,同时在侧面设置连接部,借助装在该连接部的软管,把与上述稳压箱连通的谐振器配置在上述发动机的缸盖罩上。
在此结构中,在大小受限的发动机室内配置进气结构时,通过使稳压箱小型化、提高布局性,并减小稳压箱容量,可调整发动机的输出特性。但是通过设置与稳压箱连通、具有与稳压箱同样功能的谐振器,把确保送入气缸内的进气量的装置分开配置,以保证整个进气量。再则,通过用软管连通稳压箱和谐振器,可赋予布局灵活性,以便即使在稳压箱周围没有配置谐振器的空间,也能在远离稳压箱的地方配置谐振器。
接着,技术方案2的发明点是,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在于,上述谐振器与上述空气滤清器形成一体。
在此结构中,通过一体形成空气滤清器和谐振器,可节省空间,削减零件个数并使发动机装配性得到提高。
另外,技术方案3的发明点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在于,上述空气滤清器配置在上述发动机的缸盖罩上,并具有下部和上部以及借助开口而与该上部连通的扩张部,上述上部、上述扩张部及上述谐振器形成一体,在上述扩张部设置连接部,借助装于该连接部的空气滤清器排气管而连接上述空气滤清器和上述节流阀体,该节流阀体的安装部设于上述稳压箱的发动机一侧的侧面,并且把上述扩张部、上述空气滤清器排气管、上述节流阀体及上述稳压箱排列成直线。
在此结构中,通过设置扩张部使空气滤清器的容量扩大,并且通过一体形成空气滤清器、扩张部及谐振器,可节省空间、减少零件个数并使发动机的装配性得到提高。而且由于将扩张部、空气滤清器排气管、节流阀体及稳压箱排列成直线,故缩短了空气滤清器的下游至稳压箱的进气通道,可紧凑地对进气结构进行布局。
此外,技术方案4的发明点是,在技术方案1~3的任一项所述的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在于,在上述稳压箱的与设置上述节流阀体安装部的侧面不同的侧面上设有上述的连接部。
在此结构中,能进一步缩小稳压箱的容积,提高布局性,同时能更容易地对照发动机的输出特性进行调整。
再则,技术方案5的发明点是,在技术方案1~4的任一项所述的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在于,大致平行地配设使上述节流阀体和上述空气滤清器连通的空气滤清器排气管和使上述谐振器和上述稳压箱连通的上述软管。
在此结构中,能缩短软管,可整齐紧凑地对软管进行布局。
另外,技术方案6的发明点是,在技术方案1~5的任一项所述的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在于,将上述谐振器配设成与上述稳压箱的高度大致相同。
在此结构中,由于把稳压箱配置在缸盖罩的上方,故能加长进气支管的长度,更能提高发动机性能。
有关本发明的发动机进气结构基本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然而,当空气滤清器和谐振器形成一体时,其形状、大小及安装方向并未限定,而是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而且空气滤清器在平时可以不设置扩张部。此外,在实施稳压箱小型化时,最好借助与稳压箱直接连结的管道和软管来安装谐振器,通过对此3点进行最优化来决定发动机的输出特性。但是在提高发动机输出特性方面,利用进气脉动的效应。而且装于稳压箱的进气支管的支管数并未被限定为特定的数目。当支管数较多时,例如也可把稳压箱内部的空气室分为二个,以可根据发动机气缸数,来适当调节惯性增压效果和共鸣增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进气结构安装在发动机缸盖罩上后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空气虑清器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是表示空气室结构例子的图。
图6是沿图5中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上的附图来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连接空气滤清器10、节流阀体30、稳压箱40及进气支管60,构成从车辆外部把空气吸入发动机内部的进气系统。此时如技术人员所知,利用空气滤清器10,来防止空气中尘埃进入发动机内加快磨损的现象,并谋求降低进气噪声。另外,利用节流阀体30,控制吸入空气量来控制发动机输出。并且,利用稳压箱40,作为将节流阀体30和进气支管60连接起来的集合部而使其发挥功能,在防止进气脉动的同时,防止各气缸的干扰。再则,在空气滤清器10的下游侧,与稳压箱40连通地设置谐振器(容积扩大室)50。
此处参照图2和图3,对图1所示的进气结构的装配状态进行说明。另外,图2和图3分别表示把图1所示的进气结构装于发动机1的缸盖罩2上后的侧视图和俯视图。
如图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发动机1的缸盖3侧面配备稳压箱40。在缩小此稳压箱的同时,在缸盖罩2上配备空气滤清器10、节流阀体30及谐振器50,在发动机的前后、左右要留取空间。而且使进气支管60朝向下方较长地伸出,在缸盖3的上部使其向发动机1侧弯曲,连接稳压箱40和设在缸盖3上的进气口(未图示)。
以往,为了获得所希望的发动机特性(输出功率、转矩),主要是适当选择空气滤清器10的容量、节流阀30的内径、稳压箱40的容量,还有进气支管60的内径和支管的长度。而且有时对照内燃机的输出特性调整稳压箱40的容量。但一般说来,在提高内燃机低转速侧的体积效率时缩小稳压箱40的容量,并且在提高内燃机高转速侧的体积效率时增大稳压箱40的容量。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以对发动机室狭小的车辆配设进气结构为目的。通过减小稳压箱40的容量,来提高其附近的布局性并将发动机的输出特性调整到所要求的状态。可是,利用与稳压箱40连通的谐振器50的容积,来确保节流阀体30下游侧的进气量,防止发动机性能的下降。此时,通过利用具有可挠性的软管45来连接稳压箱40和谐振器50,则即使在稳压箱40四周无充足的空间,也能赋予进气结构的布局灵活性,以能在发动机1的上方配置谐振器50。
以下对形成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的空气滤清器10、节流阀体30、稳压箱40及谐振器50分别按顺序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及图4~6,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10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空气滤清器10有大致箱状的壳体,将多个壳体部互相组装构成。但是,壳体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图示的形状,也可构成其它的任意形状。空气滤清器10最好由下方壳体部(下部或下部壳体)11和上方壳体部(上部或上部壳体)12的二个构件11、12上下重叠构成,在其内部确定中空室。并且在此中空室内设有过滤元件13(参照图6),构成空气滤清器室,以使由未图示的进气管道吸入的空气从吸入口14流入下部(灰尘侧)11内,并使其通过过滤元件13进行过滤,然后使净化后的空气流入上部(净化侧)12内。而且通过配置所要求数量及大小的固定装置(固定用螺栓等)16a、16b及16c(参照图3及图5),就可把壳体固定在规定的位置。
另外,通常过滤元件13由滤纸经各种折叠后构成,因而提供了必要的作用区域(过滤区域),然而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对过滤元件13的种类及形状并无特别规定。而且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过滤元件13设在相对下部11的底面大致水平方向,也可将过滤元件13相对下部11的底面,按任意角度倾斜配置。此外,通过将下部11和上部12作成可分离的结构,则容易对设在空气滤清器10内部的过滤元件13进行清洗和更换。但是下部11和上部12的组装并未限定于特定的装置,可用任意的装置进行组装。例如如图所示,也可利用弹簧夹等夹子形状部15a,15b,将下部11和上部12组装成各自可分离,或者也可用螺栓(未图示)等,将下部11和上部12组装成各自可分离。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具有曲轴箱换气装置(PCV),并具有使从未图示的活塞和气缸的间隙通入曲轴箱内的未燃烧气体(窜缸混合气)返回进气侧、在燃烧室内还原后再使其燃烧的装置。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在节流阀体30与空气滤清器10的净化侧之间,设置将缸盖罩2和空气滤清器10的扩张部20连接起来的、侧面看为大致U字型的通气软管18,在隔着节流阀体30的相反侧,设置将与稳压箱40扩张部接触的谐振器50和缸盖罩2连接起来的、侧面看为大致U字型的PCV软管19。如图3所示,此PCV软管19被设置在软管45的下方,以从软管45的上面看成为重叠状态,且如图2所示,相对PCV阀17安装后构成封闭式的PCV。另外,图6上分别用符号18a和19a表示形成于空气滤清器10上部12的通气软管18的插入孔和PCV软管19的插入孔。但是,PCV采用与以前同样的技术来安装来发挥功能,在形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方面并无任何限制,所以省略详细说明。此外,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气结构,安装封闭式以外的种类(例如:开放式和密封式)的曲轴箱通风装置是任意的(无图示)。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当在下部11和上部12之间确定空气滤清器室时,特别是如图5所示,具有与净化侧(参照符号A1)连通的扩张部(第2净化侧)20,确保理所当然的容积(参照符号A2),使空气滤清器10的净化侧容量增大(A1+A2)。另外,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由于紧凑地进行布局,故扩张部20的节流阀体30侧的形状构成凹状,然而此扩张部20的形状和大小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另外,借助开口21而与空气滤清器10的净化侧连通,此开口21的形状和大小可按照实施方式任意决定。此外,由于空气滤清器10及扩张部20也可看作又一种扩张型的谐振器,故通过适当设定连通口21的大小和空气滤清器10及扩张部20的容积,根据亥姆霍兹共振理论,也可以降低特定频率的噪声。
再则,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以相同材质将扩张部20与空气滤清器10的上部12形成一体,可削减在另体构成扩张部20时所需要的固定支承用的托架和安装螺栓或间隙等,提高发动机装配性。这时最好由耐热性树脂构件一体形成空气滤清器10和扩张部20。
此外,由于扩张部20构成空气滤清器的下游侧,故配置使过滤过的气流流出到节流阀体30侧的装置。具体地说,扩张部20在壁面具有连接部(管道)22,如图1所示,在该连接部22,安装软管(空气滤清器排气管)23的一侧端部23a,利用夹子24a将其固定,使气流流入软管23内。再将软管23的相反侧端部23b安装在节流阀体30的连接部(管道)34上,并用夹子24b固定。但是,软管23、扩张部20(空气滤清器10)及节流阀体30的连接装置并未被限定为图示的实施方式,并且软管23具有可挠性(弹性),最好在主体上具有折皱状部,以提高耐振性,使连接不容易脱落。
但是,例如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当确保空气滤清器10的容积时,可以没有上述扩张部20。此时,更能确保发动机的前后及左右的空间。另外希望技术人员明白:如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不过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气结构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尤其是空气滤清器10的形状、大小及装配方向,可根据实施方式来适当决定。
另外图1所示的节流阀体30的结构与以往相同,通常由与加速踏板联动的节流阀31和检测其开度的节流阀位置传感器32所组成,且适当配置压力传感器33。而且形成:一踩加速踏板,节流阀31就打开,向稳压箱40提供空气,增加发动机输出功率。
这时,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将节流阀体30的下游侧的流出口(未图示)面对稳压箱40侧面的流入口42进行定位,把扩张部20(空气滤清器10)、软管23、节流阀体30及稳压箱40排列成直线。因此,由空气滤清器10的下游至稳压箱40的进气通道缩短,可将进气装置布置得小型紧凑。
以下参照图1~图3,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稳压箱40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稳压箱40设置在邻近发动机1的缸盖3侧面,使主体41形成为沿缸盖3的侧壁部延伸的筒状体。但是,稳压箱40的形状并不限于图示的形状。而且,当空气由流入口42流进内部时,在防止进气脉动的同时,防止各气缸(未图示)的进气干扰,从设于主体41下方的连通口(未图示)经进气支管60而把空气分流送入各气缸(未图示)内。再有,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在主体41上方使支承部43伸出形成,在发动机室内的规定位置,配置对稳压箱40进行定位的装置(防振装置)。
再则,由图1可理解,发动机1具有4个气缸,在稳压箱40上安装进气支管60时,借助4根支管,从形成于安装法兰61上的4个开口部62,分别向发动机1内部的4个气缸(未图示)内送入空气流。但是在构成本发明实施方式方面,气缸数量并不限于4个,也可对稳压箱40安装其它的、具有任意数支管的进气支管60。但是,为了适当调节惯性增压效果及共振增压效果,例如当气缸数为6个以上时,把稳压箱40的内部分为二个部分来组成稳压箱40(未图示)。
如上所述,稳压箱40具有与谐振器50连通的装置。具体地说,稳压箱40在主体41轴向端部侧设置连接部(管道)44,并与另体的谐振器50连通。这时,最好在与设置节流阀体30的安装部42的侧面不同的侧面,设置与谐振器50的连接部44,可进一步缩小稳压箱40的容量。具体地说,在与稳压箱40的发动机1相对的侧面形成节流阀体30的安装部42,并与此侧面连续形成,在发动机主体1的曲轴轴向端部侧,在链条室4侧的侧面形成管道连接部44。
另外,谐振器50构成扩张式谐振器,通过适当设定谐振器50的连通口51的大小和空气室的容积,从而根据亥姆霍茨共振理论,使特定频率躁声降低。再则,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谐振器50的结构具有稳压箱40的功能。即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利用稳压箱(第一修正部)40和谐振器(第二修正部)50的双方容积,使从节流阀体30流入的空气流集中。因此,充分确保送入气缸内的进气量、不会影响容积效率,可构成主体41来缩小稳压箱40的容量。所以,不会降低发动机性能,可以对照所要求的发动机输出特性来调整稳压箱40的容量。这时通过将稳压箱40小型化,即使发动机室布局方面规定极为苛刻,也可在发动机1侧配置稳压箱40,并且通过借助可挠性管道45连通谐振器50,则即使在稳压箱40四周无安装谐振器50所需的足够空间,也能提高布局性,以可确保谐振器50的安装位置。
所以,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将位于以往进气支管60和节流阀体30之间的稳压箱40另体地配置在离开进气支管60的位置上,通过与稳压箱40直接连结的管道44及软管45安装谐振器50,并将此3点44、45、50最佳化来决定发动机输出特性。更具体地说,通过对照输出特性来设定管道44直径、管道44长度、软管45直径、软管45长度及谐振器50的容量,来获得与发动机使用目的相符的输出特性。可是在谋求提高输出特性、特别是扭矩性能方面,利用进气脉动的效应。
再则,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由同一材质、最好是耐热性树脂构件把谐振器50与空气滤清器10的上部12形成一体。可是,如上所述,在空气滤清器10上构成扩张部20时,把谐振器50与扩张部20相邻配置,并一体形成空气滤清器10、扩张部20及谐振器50。这时可削减固定支承谐振器50用的专用托架、安装螺栓及多余的间隙,提高装配性。另外,谐振器50并不限图示的形状,也可形成其它任意的形状。但利用隔板(隔离装置)52,将与扩张部20的之间遮断,从而把谐振器室和空气滤清器室3完全隔开,消除气体泄漏(参照图5及图6)。此时隔板52既可与上部12形成一体,又可另体形成。另外,用图5符号R表示与空气滤清器10形成一体时的谐振器50的空气室结构例子。
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将稳压箱40和谐振器50连通时,软管45的一个端部45a安装在稳压箱40的连接部(管道)44上,用夹子46a将其固定。另外,软管45的另一个端部45b安装在谐振器50的连接部(管道)51上,并用夹子46b固定。不过,稳压箱40、软管45及谐振器50的连接装置并不限于图示的实施方式,也可利用其它任意的装置加以连接。
另外,最好是与上述软管(空气滤清器排气管)23大致平行地配设把稳压箱40及谐振器50连通起来的软管(谐振器管)45(参照图2),使软管45变短,可整齐紧凑地对软管45进行布局。
再有,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把谐振器50配置成与稳压箱40大致一样的高度。这个情况如上所述,使扩张部20、节流阀体30及稳压箱40呈直线状配置,而且容易地将软管23和45配置成大致平行。
另外,由于把稳压箱40配置在缸盖罩2的上方,因此可加长与各气缸连通的进气支管60的长度(进气管路长度),能更加提高发动机性能。
此外,软管45的一端装在稳压箱40的曲轴轴向端部侧的侧面,在向发动机主体1侧面弯曲后,向发动机主体1侧伸出,连接在与谐振器50的稳压箱40相对的侧面(参照图3)。为使此软管45沿节流阀体30侧方纳入高度的范围,把稳压箱40和空气滤清器10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间部位连接起来。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由于缩小稳压箱40的容量,所以在与发动机室的关系方面,即使发动机侧方没有充分空间时,也可提高布局性以可配置稳压箱40。此时,增加空气滤清器10的容量和进气支管60的长度,来保证进气量。另外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如上所述那样设定空气滤清器10、稳压箱40及进气支管60的容量,能确认加大发动机的最高输出功率,使最大转矩产生转速向高转速侧转移。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谐振器(第二修正部)50配置在离开稳压箱40的地方,且由于利用稳压箱40和谐振器50的容积,故可确保整个进气量,并在与发动机室的关系方面,即使在发动机侧面没有充分的空间,也能提高布局性,从而能将谐振器50配置在发动机上方。此外,本发明的发明人对稳压箱40附设有谐振器50,因此可以确认:在提高发动机最大转矩值的同时,可将此最大转矩产生转速向低转速转移。
再则,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树脂成形技术将空气滤清器10和下游侧的谐振器50形成一体,可节省空间、削减零件数量并提高发动机装配性。此时,成形后的装配虽比较大型化,但是通过形状的变更(例如任意决定与空气滤清器10形成一体的扩张部20的大小、形状及有否),将它配置在发动机1的缸盖罩2的上部,就不使布局性受影响。
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除了对以往众所周知的进气系统布局作变动外,即使在限定的空间中也可紧凑地安装,同时满足所要求的发动机特性,使进气系统的周围部件一体化,可节省空间、削减部件数量并使发动机装配性得到提高。
本发明因为是如上说明构成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因此,采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在大小受限的发动机室内配置进气结构时,通过使稳压箱小型化提高布局性,并减小稳压箱容量,从而能调整发动机的输出特性。然而,通过设置与稳压箱连通、具有和稳压箱同样功能的谐振器,则分开配置确保送入气缸内的进气量的装置来保证整个进气量。而且通过用管道来连通稳压箱和谐振器,则即使在稳压箱的四周没有配置谐振器的空间,也可赋予布局灵活性,以可将谐振器配置在离开稳压箱的地方。
采用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除以上效果外,还通过将空气滤清器和稳压箱形成一体,可节省空间、削减零件数量并提高装配性。
采用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除技术方案1所述的效果外,还通过设置扩张部来扩大空气滤清器的容量,而且通过空气滤清器、扩张部及谐振器形成一体,可节省空间、削减零件数量并提高发动机装配性。再则,扩张部、空气滤清器排气管、节流阀体及稳压箱呈直线排列,因此,可缩短空气滤清器下游至稳压箱的进气通道,可紧凑地对进气结构进行布局。
采用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除技术方案1~3中任一所述的效果外,还可进一步减小稳压箱的容量,在提高布局性的同时,可更容易地对照发动机输出特性进行调整。
采用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除技术方案1~4中任一所述的效果外,还能缩短软管,整齐紧凑地对软管进行布局。

Claims (6)

1.一种发动机进气结构,借助节流阀体连接空气滤清器和稳压箱,并且借助进气支管连接所述稳压箱和设在缸盖上的进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箱配置在所述缸盖的侧面,并在其侧面设置连接部,借助安装在该连接部上的软管而将和所述稳压箱连通的谐振器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的缸盖罩壳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器和所述空气滤清器形成一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滤清器被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缸盖罩壳上,且具有下部和上部以及借助开口而与该上部连通的扩张部,所述上部、所述扩张部及所述谐振器形成一体,在所述扩张部上设置连接部,借助装于该连接部的空气滤清器排气管而连接所述空气滤清器和所述节流阀体,在所述稳压箱的发动机侧的侧面设置该节流阀体的安装部,并且将所述扩张部、所述空气滤清器排气管、所述节流阀体及所述稳压箱排列成直线。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稳压箱的与设有所述节流阀体安装部的侧面不同的侧面,设有所述连接部。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使所述节流阀体与所述空气滤清器连通的空气滤清器排气管以及使所述谐振器与所述稳压箱连通的所述软管大致平行地配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使所述节流阀体与所述空气滤清器连通的空气滤清器排气管以及使所述谐振器与所述稳压箱连通的所述软管大致平行地配置。
CN 200310116106 2002-12-11 2003-11-11 发动机进气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216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59412 2002-12-11
JP2002359412A JP4243832B2 (ja) 2002-12-11 2002-12-11 エンジンの吸気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6570A CN1506570A (zh) 2004-06-23
CN1292164C true CN1292164C (zh) 2006-12-27

Family

ID=32758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1011610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2164C (zh) 2002-12-11 2003-11-11 发动机进气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243832B2 (zh)
CN (1) CN129216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15257B2 (ja) * 2004-07-29 2010-02-17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吸気構造
JP2006105035A (ja) * 2004-10-06 2006-04-20 Nissan Motor Co Ltd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CN101787943B (zh) * 2010-02-28 2014-08-20 冯耀宏 高效节能环保内燃机
JP5513943B2 (ja) * 2010-03-16 2014-06-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パワーユニットの吸気系構造
CN102606302A (zh) * 2012-03-27 2012-07-2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装饰罩和谐振腔的集成体
JP6375748B2 (ja) * 2014-07-17 2018-08-22 スズ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レゾネーターの配置構造
CN106032979A (zh) * 2015-03-20 2016-10-1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测量涡轮导器排气面积的方法
JP6610637B2 (ja) * 2017-09-29 2019-11-27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6570A (zh) 2004-06-23
JP4243832B2 (ja) 2009-03-25
JP2004190575A (ja) 2004-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9332C (zh) 内燃机的排气装置
CN1123692C (zh) 发动机的进气控制装置
CN1719020A (zh) 一种引擎的进气结构
CN1292164C (zh) 发动机进气结构
JP4853481B2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2006299852A (ja) 過給機付エンジン
CN1109186C (zh) 发动机的吸气装置
CN102337992A (zh) 可变进气类型的空气滤清器
CN1820136A (zh) 内燃机
EP3653865A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9167899A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構造
CN201011312Y (zh) 一种小排量发动机进气歧管
JP2008223738A (ja) 多気筒内燃機関の吸気マニホルド
JP3588857B2 (ja) 機械式過給機付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CN1274952C (zh) 发动机的吸气装置
CN1212325A (zh) 内燃机的吸气装置
JP2002168153A (ja) 内燃機関用吸気装置
JP2020200782A (ja) 過給機付き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3818075B2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CN1311158C (zh) 摩托车
CN108005778B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机械增压装置
KR100339810B1 (ko) 자동차용 에어 클리너와 흡기 매니폴드의 통합장치
KR100579747B1 (ko) 자동차용 연속가변 흡기 시스템
CN203114477U (zh) 一种片型进气歧管
KR200328087Y1 (ko) 디젤엔진의 노이즈 저감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227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