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14477U - 一种片型进气歧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片型进气歧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114477U CN203114477U CN 201320048030 CN201320048030U CN203114477U CN 203114477 U CN203114477 U CN 203114477U CN 201320048030 CN201320048030 CN 201320048030 CN 201320048030 U CN201320048030 U CN 201320048030U CN 203114477 U CN203114477 U CN 2031144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nifold
- cavity
- intake manifold
- shell body
- type intak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harging Evacu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技术,尤其是一种能提高发动机升功率和扭矩的片型进气歧管,解决现有技术中流道设计局限性大,无法得到最优化的内气道设计方案,歧管内气道比较粗糙,导致发动机升功率和扭矩偏低的问题,包括歧管上壳体和歧管下壳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歧管上壳体和歧管下壳体组成一个扁平状的片流式气道稳压腔及壳体总成,所述的片流式气道从稳压腔到壳体部位分成四路气道口,四路气道口与进气法兰联接为一体,稳压腔的一端通过分气腔与节流阀法兰相连,分气腔的腔壁与四路气道的腔壁融为一体,分气腔壳体上设有若干支与其融为一体的小歧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技术,尤其是一种能提高发动机升功率和扭矩的片型进气歧管。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汽车发动机大部分采用铝制进气歧管,铝制进气歧管用铝合金材料浇铸成一整体,其优点是结构比较紧凑、强度高。但铝制进气歧管也存在着客观的缺陷,如重量较大;而塑料的进气歧管比铝合金的进气歧管平均轻1/3,原材料成本铝合金的也相对较高;由于铝铸造的工艺特点,进气歧管流道设计局限性大,无法得到最优化的内气道设计方案;铝合金铸造进气歧管内气道比较粗糙,发动机升功率和扭矩偏低;另有小部分汽车发动机虽然采用了塑料进气歧管,但也只限于产品材料的更换,结构仍与铝制进气歧管相同,对发动机升功率和扭矩的提高非常有限。
如现有的进气歧管,专利公开号为CN1267605Y,一种汽车发动机空气增氧进气管,设置在汽车发动机系统的空气滤清器与气化器之间,增氧进气管是三通管,即在两端连接空气滤清器与气化器,或连接气化器与发动机进气口的管道中间位置设有一个分支增氧进气管,分支增氧进气管预设有外接进气管接头,外接进气管接头与外设的氧气进气管口采用卡式可拆卸密封连接。又如专利号为 200420061681.4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进水的汽车发动机进气管,以克服进气管存在的易进水的问题,进气管的进气口处向下弯折,与进气管主体形成倒“U”型结构,防止了水从进气口吸入。再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320124809.2的一种可调式进气管,包含有一较小管径的加速内管、一较大管径的入气外管及一柔性套管,加速内管一端与引擎进气端连接,入气外管一端与一空气滤清器连接,加速内管、入气外管间以该柔性套管灵活套接,利用入气外管到加速内管呈缩合的管径设计,以提升进气量与进气压力。还有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20192776.3的一种用于汽车的空气滤清器进气管,有一进气管管体,进气管管体上设有若干组波纹环,当空气滤清器进气管较长时,波纹环的存在可以有小量的不给量,从而弥补安装时产生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铝合金制造进气歧管,流道设计局限性大,无法得到最优化的内气道设计方案,且铸造进气歧管内气道比较粗糙,导致发动机升功率和扭矩偏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进气道分布及机构尺寸更加合理,一次性得到光滑的内气道表面的片型进气歧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片型进气歧管,包括歧管上壳体和歧管下壳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歧管上壳体和歧管下壳体组成一个扁平状的片流式气道稳压腔及壳体总成,所述的片流式气道从稳压腔到壳体部位分成四路气道口,四路气道口与进气法兰联接为一体,稳压腔的一端通过分气腔与节流阀法兰相连,分气腔的腔壁与四路气道的腔壁融为一体,分气腔壳体上设有若干支与其融为一体的小歧管。
塑料及注塑工艺具有明显的优点,由于注塑时材料流动性好,可完成金属材料无法达到的复杂结构及省去不少金加工工序,可以把进气道分布及机构尺寸设计得更加合理,且能一次性得到光滑的内气道表面,这样,便有效地降低了进气压力,提高发动机的升功率和扭矩。歧管上壳体、歧管下壳体、分气腔、节流阀法兰等各部位,均可一次注塑完成。本结构可以精确控制了其管道的长度,合理地分配四个进气道的容积,达到均配的效果,因此,可以提高充气效率,方便地实现复杂的进气控制功能,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增大了最大扭矩,降低了油耗,内壁表面粗糙度值小,工作时,能顺畅进气,使发动机活塞室内汽油能更充分燃烧,尾气排放时的污染也大大减小。又因为片流式气道结构使四路气道绕谐振腔壳体一周,与分气腔重合,这样两者腔壁设为一体,在保证强度的条件下,简化加工工艺,节省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节流阀法兰的端面设有凹槽型密封圈座,凹槽型密封圈座朝壳体外侧设有若干个螺母嵌件孔。把密封圈和螺母嵌件装入凹槽型密封圈座中,再进行歧管的整体安装,方便快捷。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气法兰上设有四处进气法兰凹槽式密封座,进气法兰凹槽式密封座的外侧设有若干个进气法兰安装孔。每个进气法兰口部位都能独立密封,整个歧管通过螺栓和进气法兰安装孔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节流阀法兰与分气腔相连处设有细管,细管与分气腔的腔体融为一体并气道管路相通。一般的铝合金铸造工艺中,细管、短细管都是另外增加工序,或焊接或螺接,而本方案采用一次性成型,避免了这些复杂的工序。
作为优选,所述的分气腔壳体上设有若干支与其融为一体的小歧管,分气腔腔管上设有与其成为一体的短细管,短细管两旁设有嵌螺孔。一体式注塑,易成型、内壁光滑,辅助加强筋使结构强度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凹槽型密封圈座中设有节流阀法兰密封圈,螺母嵌件孔内嵌有螺母嵌件。凹槽型密封圈座在注塑时一次性成型,密封圈采用标准件,螺母嵌件过盈配合在螺母嵌件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歧管上壳体和歧管下壳体组成的壳体总成表面上设有线束安装孔。线束安装孔用于发动机外部线路支护。
作为优选,所述的歧管上壳体和歧管下壳体组成的壳体总成表面上设有若干个螺母嵌件孔。把螺母嵌件固定在螺母嵌件孔中,以满足发动机不同部位的连接和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歧管上壳体和歧管下壳体组成的壳体总成表面上设有若干件连接块,法兰与壳体连接部位设有加强筋。歧管总成表面有凹凸连接、弯管角等各种异面,连接块大大增强了壳体强度,连接块与壳体注塑为一体。加强筋一般设置在法兰圈与壳体连接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效果是:能一次性得到光滑的内气道表面,有效地降低了进气压力降,提高发动机的升功率和扭矩,各壳体及小歧管无需二次加工,减少加工工序,降低了综合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一种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流动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流阀法兰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进气口法兰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歧管上壳体,2. 歧管下壳体,3. PCV管嘴,4. Purge管嘴,5. 节流阀法兰密封圈,6. 螺母嵌件, 7. 进气法兰密封圈,8. 进气法兰嵌件,9. 节流阀法兰,10. 线束安装孔,11. 加强筋,12. 进气法兰安装孔,13. 进气法兰,14. 气道口,15. 稳压腔,16. 凹槽型密封圈座,17. 进气法兰凹槽式密封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一种片型进气歧管,通过注塑的方式得到由歧管上壳体1和歧管下壳体2组成扁平状的片流式气道稳压腔15及壳体总成,片流式气道从稳压腔15开始到壳体部位共分成四路气道口14,内部为同一气道,四路气道口14部位设置进气法兰13,进气法兰13与壳体总成融为一体,分气腔的腔壁与四路气道的腔壁融为一体,即片流式气道结构使四路气道绕谐振腔壳体一周,并与分气腔重合,两者腔壁融为一体,稳压腔15的一端通过分气腔与节流阀法兰9相连。
上述的节流阀法兰9的端面设有凹槽型密封圈座16,凹槽型密封圈座16中设有节流阀法兰密封圈5,凹槽型密封圈座16朝壳体外侧设有4个螺母嵌件孔,螺母嵌件孔中装有螺母嵌件6。进气法兰13上以四路气道口14为主题分成四处进气法兰凹槽式密封座17,如图4、图5、图6所示,4处进气法兰凹槽式密封座17中分别装有进气法兰密封圈,进气法兰凹槽式密封座17的外侧设有5个进气法兰安装孔12,如图3所示,5个进气法兰安装孔12分设在进气法兰13长度向两边,一边3件,另一边2件,即3安装孔为两个气道口共用。5个进气法兰安装孔12中分别嵌有进气法兰嵌件8。
壳体总成外表小件中,节流阀法兰9与分气腔相连处设有细管,细管与分气腔的腔体融为一体并气道管路相通;分气腔壳体上设有5支与其融为一体的小歧管,分气腔腔管上设有与其成为一体的短细管,如一支PCV管嘴3、一支 Purge管嘴4,短细管两旁设有嵌螺孔。3个线束安装孔10设置在壳体总成相对于节流阀法兰9的另一端,如图2所示。壳体总成表面上按发动机安装环境设有多处螺母嵌件孔。壳体总成表面上还布有条状连接块,法兰与壳体连接部位设有加强筋11,以增加强度和美观。
安装时,把所有的密封圈和螺母嵌件装入相应部位,再进行整体歧管安装,方便快捷。所有的密封圈压入相对应的密封圈座后就不会脱落,进气法兰安装孔12与配套的发动机型号进气口法兰相配。稳压腔15的腔壁与四路气道的腔壁融合成一体,管路相通。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 一种片型进气歧管,包括歧管上壳体(1)和歧管下壳体(2),其特征是所述的歧管上壳体(1)和歧管下壳体(2)组成一个扁平状的片流式气道稳压腔(15)及壳体总成,所述的片流式气道从稳压腔(15)到壳体部位分成四路气道口(14),四路气道口(14)与进气法兰(13)联接为一体,稳压腔(15)的一端通过分气腔与节流阀法兰(9)相连,分气腔的腔壁与四路气道的腔壁融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型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流阀法兰(9)的端面设有凹槽型密封圈座(16),凹槽型密封圈座(16)朝壳体外侧设有若干个螺母嵌件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片型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法兰(13)上设有四处进气法兰凹槽式密封座(17),进气法兰凹槽式密封座(17)的外侧设有若干个进气法兰安装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片型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流阀法兰(9)与分气腔相连处设有细管,细管与分气腔的腔体融为一体并气道管路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片型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气腔壳体上设有若干支与其融为一体的小歧管,分气腔腔管上设有与其成为一体的短细管,短细管两旁设有嵌螺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片型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凹槽型密封圈座(16)中设有节流阀法兰密封圈(5),螺母嵌件孔内嵌有螺母嵌件(6)。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片型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歧管上壳体(1)和歧管下壳体(2)组成的壳体总成表面上设有线束安装孔(1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片型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歧管上壳体(1)和歧管下壳体(2)组成的壳体总成表面上设有若干个螺母嵌件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片型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歧管上壳体(1)和歧管下壳体(2)组成的壳体总成表面上设有若干件连接块,法兰与壳体连接部位设有加强筋(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048030 CN203114477U (zh) | 2013-01-29 | 2013-01-29 | 一种片型进气歧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048030 CN203114477U (zh) | 2013-01-29 | 2013-01-29 | 一种片型进气歧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114477U true CN203114477U (zh) | 2013-08-07 |
Family
ID=48894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048030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14477U (zh) | 2013-01-29 | 2013-01-29 | 一种片型进气歧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11447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30731A (zh) * | 2020-04-20 | 2021-10-22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及汽车 |
-
2013
- 2013-01-29 CN CN 201320048030 patent/CN203114477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30731A (zh) * | 2020-04-20 | 2021-10-22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及汽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41523A (zh) | 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泄气阀与高频谐振腔集成结构 | |
CN203114477U (zh) | 一种片型进气歧管 | |
RU117097U1 (ru) | Угольный фильтр, выполненный как единое целое | |
CN205117556U (zh) | 一种增压器进气管组件及车辆 | |
JP7383588B2 (ja) | 吸気管 | |
CN201539329U (zh) | 二级可变进气歧管 | |
CN1292164C (zh) | 发动机进气结构 | |
CN203114476U (zh) | 一种圈型进气歧管 | |
CN203114475U (zh) | 一种滚型进气歧管 | |
CN201310422Y (zh) | 一种心型进气歧管 | |
CN201310423Y (zh) | 一种进气歧管 | |
CN204704039U (zh) |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 | |
CN212774551U (zh) | 一种集成式汽车空气滤清器系统 | |
CN208456737U (zh) | 一种带有成型通道的叉车进气系统 | |
CN104061094A (zh) | 一种低噪音的发动机进气装置 | |
CN105003368A (zh) | 汽车进气系统 | |
CN205823504U (zh) | 带消声装置的空滤器总成 | |
JP2002168153A (ja) | 内燃機関用吸気装置 | |
CN201310424Y (zh) | 一种掌型进气歧管 | |
CN201439736U (zh) | 一种蝶形进气歧管 | |
CN206801651U (zh) | 具有排气反射装置的摩托车消声器 | |
CN204877746U (zh) | 车辆进气系统 | |
CN203640880U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空滤器 | |
CN102953877B (zh) | 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 | |
CN214304098U (zh) | 降噪空气滤清器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315402 788 Tanjialing West Road, Lanjiang Street, Yuyao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5408 788 Tanjialing West Road, Yuyao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Shentong Mould & Plastic Co., Lt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