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1889C - 机动两轮车的变速操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动两轮车的变速操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1889C
CN1291889C CNB031075037A CN03107503A CN1291889C CN 1291889 C CN1291889 C CN 1291889C CN B031075037 A CNB031075037 A CN B031075037A CN 03107503 A CN03107503 A CN 03107503A CN 1291889 C CN1291889 C CN 129188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lever
lug
speed
vertical handgrip
handg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075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36691A (zh
Inventor
吉村和则
杉冈浩一
兵头聪之
河本秀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36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6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188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188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62K23/06Le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2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 B62M25/04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hand actu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在机动两轮车的变速操作装置中,可以限制自由转动地支持在车把管上的车把杆的转动。该机动两轮车的变速操作装置(50),在机动两轮车的车把管(23)上可自由转动地支持有车把杆(52),在该车把杆上设置有离合器杆(55)以及与车辆变速装置连接的变速缆索(31),通过转动车把杆,操作变速缆索,进行变速操作。在离合器杆的前部设置有凸片(55a),在车把管侧设置有与凸片卡合的止挡部件(51a),在变速位置为中立位置时,这两者相互卡合。

Description

机动两轮车的变速操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两轮车的变速操作装置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对机动两轮车的变速操作装置进行变速操作的变速操作装置,公知的有例如日本特公昭38-13253号公报揭示的“小轮摩托车”(以下将此称作“以往技术”)。
上述以往技术如该公报的图4及图5所示,管25、26从支持部24(符号引用该公报中记载的符号,下文相同)向左右延伸,在左管25上可自由转动地支持有另一管27,在该管27的左端安装有扭转把手,同时,在管27上还安装着杆29的一端,杆29的另一端安装有皮带轮31,皮带轮31通过缆索与车辆的变速齿轮箱连接。
通过转动扭转把手(相当于车把把手)、旋转操作皮带轮31,经由缆索进行变速齿轮箱(相当于变速装置)的变速操作、即齿轮变换操作。
另外,上述以往技术,通过将杆33(相当于离合器杆)与管27(相当于车把杆)一起安装在可转动的套管35上,可利用杆33操作离合器。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以往技术在可自由转动的车把杆27上设置对变速装置进行变速操作的车把把手、皮带轮31及缆索,同时,还设置有操作离合器的离合器杆33。但是,并没有揭示用于限制车把杆27转动的结构。当变速位置处于中立位置并在握住车把把手的状态下,一边推着机动两轮车步行一边处理事情时,一旦转动车把杆27,就有可能导致对变速装置进行变速操作,即进行齿轮变换操作。因此,在提高机动两轮车使用的方便性方面还有待于改进。
发明概述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机动两轮车的变速操作装置中,对可自由转动地支持在车把管上的车把杆的转动进行限制的技术。
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机动两轮车的变速操作装置,在机动两轮车的车把管上可自由转动地支持有车把杆,在该车把杆上设置有离合器杆以及与车辆变速装置连接的变速缆索,通过转动车把杆,操作变速缆索,进行变速操作,其特征在于,在离合器杆的前部设置有凸片,在车把管侧设置有与凸片卡合的止挡部件,在变速位置为中立位置时,凸片与止挡部件相互卡合。
由于在可与车把杆一起自由转动的离合器杆的前部设置凸片,在固定侧的车把管侧设置有与凸片卡合的止挡部件,在变速位置为中立位置时,这两者相互卡合,所以,在没有握住离合器杆的状态下,凸片与止挡部件相卡合。因此,没有握住离合器杆时,车把杆不能转动。由于车把杆不转动,就不可能进行变速装置的变速操作、即齿轮变换操作。于是,在中立位置时,只要没有握住离合器杆,即使在仅握住车把杆的车把把手的状态下、一边推着机动两轮车步行一边处理事情时,也不会使车把杆转动。因此,使推着机动两轮车的步行性及处理性(操纵性)得到了优化,也提高了机动两轮车的使用方便性。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所以可获得下述的效果。
本发明的机动两轮车的变速操作装置
由于在可与车把杆一起自由转动的离合器杆的前部设置凸片,在固定侧的车把管侧设置有与凸片卡合的止挡部件,在变速位置为中立位置时这两者相互卡合,所以,在没有握住离合器杆的状态下,凸片与止挡部件卡合。因此,没有握住离合器杆时,车把杆不能转动。从而由于车把杆不转动而不可能进行变速装置的变速操作、即齿轮变换操作。于是,在中立位置时,只要没有握住离合器杆,即使在仅握住车把杆的车把把手的状态下、一边推着机动两轮车步行一边处理事情时,也不会使车把杆转动。因此,使推着机动两轮车的步行性及处理性得到了优化,也提高了机动两轮车的使用方便性。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机动两轮车的右侧视图。
图2是沿图1的箭头2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的3-3线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变速操作装置的作用图(之一)。
图5是本发明的变速操作装置的作用图(之二)。
图6是本发明的变速操作装置的作用图(之三)。
图7是本发明的变速操作装置的作用图(之四)。
图8是本发明的变速操作装置的变形例图。
图9是本发明变形例的变速操作装置的作用图(之一)。
图10是本发明变形例的变速操作装置的作用图(之二)。
发明的实施形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列。此外,“前”、“后”、“左”、“右”、“上”、“下”是根据驾驶者观察的方向定的。另外,附图是朝符号的方向观察的。
图1是本发明机动两轮车的右侧视图,该机动两轮车10是小轮摩托车,备有:安装到车架(图中未示)的前管上的前叉21;安装到前叉21的下部的前轮22;与前叉21的上部连接的车把管23(参照图2);让安装到车架后部的发动机24a和后轮26一体摇动的组件摆动式发动机24;将组件摆动式发动机24的后部悬架起来的后缓冲器装置25;安装到组件摆动式发动机24的后部的后轮26;配置在车架的后部上部的车座27及覆盖车架的车体盖28。
组件摆动式发动机24是在后轮26的右侧配置有发动机24a及齿轮变换式变速装置24b的所谓轮侧式发动机,具有离合器24c。离合器24c设置在发动机24a与变速装置24b之间,对发动机24a的输出的传递进行接通、断开。此外,组件摆动式发动机24具有与车辆变速装置24b连接的变速缆索31和与离合器24c连接的离合器缆索32。
图中,41是车把把手,42是前灯,43是信号灯,44是后视镜,45是前挡泥板,46是踏板,47是后挡泥板。
图2是图1的2箭头视图,以断面图示出了在左车把部分设有变速操作装置50的情况。
该变速操作装置50的结构是,在与前叉21(参照图1)连接的车把管23上,可自由转动地支持有车把杆52,在该车把杆52上设有离合器杆55以及变速缆索31,通过转动车把杆52,操作变速缆索31,对车辆的变速装置24b(参照图1)进行变速操作。
详细地说,变速操作装置50在车把管23的左端一体地设有杆支持部51,用该杆支持部51可自由转动地支持着车把杆52,在车把杆52的左侧部分安装有杆支持部53,用该杆支持部53并通过支持销54可自由滑动地支持着离合器杆55。进一步,在车把杆52的左端部安装有左车把把手56,在车把杆52的右端部安装有变速操作皮带轮57,在变速操作皮带轮57上安装上述的变速缆索31。
车把杆52是右端朝向车宽中央的细长管。通过将上述离合器缆索32的一端安装到离合器杆55上,让离合器杆55摆动,操作离合器缆索32,就可进行组件摆动式发动机24的离合器24c(参照图1)的离合操作。
杆支持部53及离合器杆55可与车把杆52一起转动。
本发明的变速操作装置50,在离合器杆55的前部设有凸片55a,在车把管23侧、即杆支持部51上设有与凸片55a卡合的止挡部件51a,变速装置在中立位置时,这两者相互卡合。凸片55a是从离合器杆55的右前端向车宽中央延伸的杆。
图3是沿图2的3-3线的剖面图,示出的结构为,止挡部件51a从杆支持部51的外周面朝径向外方延伸,在该止挡部件51a的前端形成大致为U形的止挡槽51b,通过让凸片55a与止挡槽51b卡合,可阻止凸片55a的转动。凸片55a可以如虚线所示那样,离开止挡槽51b,由此便可以转动。51c、51c是止挡槽51b的两侧的止挡凸部。
进一步,该图3还示出了凸片55a相对杆支持部51的位置关系及变速位置关系。具体的变速位置是与上述变速装置的变速位置(齿轮变换位置)相对应的,“N”是中立位置,“1st”是一档位置,“2nd”是二档位置,“3rd”是三档位置,“4th”是四档位置。图中,“1st”、“N”、“2nd”、“3rd”及“4th”以该顺序围绕着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排列着。
车把管23侧的止挡部件51a设置在变速位置为中立位置“N”时与离合器杆55卡合的位置。即是说,止挡部件51a处于在中立位置“N”时与凸片55卡合的位置。
下面,根据图4~图7说明上述结构的变速操作装置50的作用。
图4的(a)、(b)是本发明的变速操作装置的作用图(之一),其中(a)模式地示出了变速操作装置50,(b)示出了沿(a)图的b-b断面的主要部分。
图4的(a)示出了手从离合器杆55放开的状态。此时的离合器处于离合器的接通状态(接状态、合状态)。即是说,处于将上述图1所示的发动机24a的输出通过变速装置24传递给后轮26的状态。由于离合器杆55通过离合器缆索32由离合器侧的弹簧部件引拉,所以可维持该离合器的接通状态。由于凸片55a如图4(b)所示那样,与止挡部件51a相卡合,所以,可阻止离合器杆55、杆支持部53及车把杆52的转动。
在这种状态下,握住离合器杆55,并向车把把手56侧摆动(箭头①)。结果,凸片55a脱离止挡部件51a向上方移动(箭头②)。图5示出了这种状态。
图5的(a)、(b)是本发明的变速操作装置的作用图(之二),其中(a)模式地示出了变速操作装置50,(b)示出了沿(a)图的b-b断面的主要部分。
图5的(a)示出了握住离合器杆55的状态。此时的离合器处于离合器的断开状态(断状态、切断的状态)。因此,上述图1所示的发动机24a的输出不向后轮26传递。如图5(b)所示,由于凸片55a离开止挡部件51a,所以,离合器杆55、杆支持部53及车把杆52可以转动。
在握住离合器杆55的原状态下,可以左右转动地操作车把把手56。通过使车把把手56转动,可经由车把杆52转动变速操作皮带轮57,用变速缆索31对变速装置24b(参照图1)进行变速操作。
例如,围绕顺时针方向转动车把把手56(箭头③),凸片55a就从中立位置“N”向一档位置“1st”侧移动(箭头④)。图6示出了该状态。
图6的(a)、(b)是本发明的变速操作装置的作用图(之三),其中(a)模式地示出了变速操作装置50,(b)示出了沿(a)图的b-b断面的主要部分,并示出了凸片55a从中立位置“N”向一档位置“1st”的移动。移动之后,即使从离合器杆55放手,凸片55a的转动依然不会受到止挡部件51a的阻止。
再次一边握住离合器杆55,一边围绕逆时针方向转动车把把手56,凸片55a返回中立位置“N”后,如果从离合器杆55放手,就可以如上述图4那样,使凸片55a与止挡部件51a卡合。
图7的(a)、(b)是本发明的变速操作装置的作用图(之四),其中(a)模式地示出了变速操作装置50,(b)示出了沿(a)图的b-b断面的主要部分。
握住离合器杆55(箭头⑤),使车把把手56围绕逆时针方向转动(箭头⑥),由此,凸片55a从中立位置“N”向二档位置“2nd”移动(箭头⑦)。移动之后,即使从离合器杆55放手,凸片55a的转动依然不会受到止挡部件51a的阻止。不用再握住离合器杆55,就可以在二档位置“2nd”、三档位置“3rd”及四档位置“4th”之间自由地进行变速操作。
图8是本发明的变速操作装置的变形例图,与上述图3对应地示出了凸片55a相对杆支持部51的位置关系及变速位置关系。变形例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图1~图3所示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并且标有相同的符号,所以其说明省略。
变形例的变速操作装置50的特征在于,变速位置按照中立位置“N”、一档位置“1st”、二档位置“2nd”、三档位置“3rd”及四档位置“4th”的顺序围绕着逆时针方向排列着。
由于“1st”、“2nd”、“3rd”及“4th”从“N”向图左侧集中配置,所以,也可以只在“1st”侧设置止挡部件51a中的止挡凸部51c。凸片55a可通过如虚线所示那样离开止挡部件51a,而向“1st”侧转动。
该变形例的特征还在于,将车把管23侧的止挡部件51a设置在当变速位置为中立位置“N”时与离合器杆55卡合的位置。也就是说,止挡部件51a处于在中立位置“N”时与凸片55a卡合的位置。
下面,参照图2并根据图9及图10,说明上述图8所示的变形例的作用。
图9是本发明变形例的变速操作装置的作用图(之一)。握住离合器杆55(参照图2),使凸片55a离开止挡部件51a并移动到虚线所示的位置。在握住离合器杆55的原来的状态下,让车把把手56(参照图2)围绕逆时针方向转动,凸片55a从中立位置“N”向一档位置“1st”侧移动。移动后,即使从离合器杆55放手,凸片55a的转动依然不会受到止挡部件51a的阻止。
再次一边握住离合器杆55,一边围绕顺时针方向转动车把把手56,凸片55a返回中立位置“N”后,如果从离合器杆55放手,就可以使凸片55a与止挡部件51a卡合。
图10是变形例的变速操作装置的作用图(之二)。凸片55a从中立位置“N”向一档位置“1st”移动后,不用再握住离合器杆55,通过转动车把把手56,就可以在一档位置“1st”、二档位置“2nd”、三档位置“3rd”及四档位置“4th”之间自由地进行变速操作。
下面,对以上内容集中进行说明,本发明如图2及图3所示,由于在可与车把杆52一起自由转动的离合器杆55的前部设置有凸片55a,在固定侧的车把管23侧设置有与凸片55a卡合的止挡部件51a,在变速位置为中立位置“N”时这两者相互卡合,所以,在没有握住离合器杆55的状态下,凸片55a与止挡部件51a卡合。因此,没有握住离合器杆55时,车把杆52不能转动。从而在没有转动车把杆52下就不可能进行变速装置的变速操作、即齿轮变换操作。于是,在中立位置时,只要没有握住离合器杆55,即使在仅握住车把杆52的车把把手56的状态下、一边推着机动两轮车步行一边处理事情时,也不会使车把杆52转动。因此,使推着机动两轮车的步行性及处理性得到了优化,也提高了机动两轮车的使用方便性。
进一步,本发明由于在变速位置为中立位置“N”时,在与离合器杆55相卡合的位置设置止挡部件51a,所以,在变速位置为中立位置“N”时,离合器杆55的凸片55a与止挡部件51a卡合。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机动两轮车的处理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中,变速操作装置50并不限于设置在左车把部分上的结构,也可以采用设置在右车把部分上的结构。
再者,虽然以在中立位置“N”设置止挡部件51a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变速位置的各齿轮位置(即、一档位置“1st”、二档位置“2nd”、三档位置“3rd”及四档位置“4th”)设置止挡部件51a。

Claims (1)

1、一种机动两轮车的变速操作装置,在机动两轮车的车把管上可自由转动地支持有车把杆,在该车把杆上设置有离合器杆以及与车辆变速装置连接的变速缆索,通过转动车把杆,操作变速缆索,进行变速操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离合器杆的前部设置有凸片,在所述车把管侧设置有与所述凸片卡合的止挡部件,在变速位置为中立位置时,所述凸片与所述止挡部件相互卡合。
CNB031075037A 2002-02-08 2003-02-07 机动两轮车的变速操作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188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32162 2002-02-08
JP32162/2002 2002-02-08
JP32162/02 2002-02-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6691A CN1436691A (zh) 2003-08-20
CN1291889C true CN1291889C (zh) 2006-12-27

Family

ID=27654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0750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1889C (zh) 2002-02-08 2003-02-07 机动两轮车的变速操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KR (1) KR100472333B1 (zh)
CN (1) CN1291889C (zh)
ES (1) ES2255341B1 (zh)
IT (1) ITTO20030077A1 (zh)
MY (1) MY130347A (zh)
TW (1) TW5804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86251B2 (ja) * 2005-11-16 2008-05-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小型電動車両の操縦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66793A (en) * 1926-09-10 1928-04-17 Sanguineti Adolphus Controlling means of variable-speed gearing for motor vehicles having handlebars
US3856123A (en) * 1973-12-11 1974-12-24 L Kinsey Handlebar-mounted clutch actuating and gear shifting device for motorcyc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TTO20030077A1 (it) 2003-08-09
KR20030068045A (ko) 2003-08-19
KR100472333B1 (ko) 2005-03-09
MY130347A (en) 2007-06-29
ES2255341A1 (es) 2006-06-16
ES2255341B1 (es) 2007-12-16
CN1436691A (zh) 2003-08-20
TW200302795A (en) 2003-08-16
TW580470B (en) 2004-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861C (zh) 带混合驱动系统的摩托车
CN1712309A (zh) 自行车用变速驱动装置
CN100450812C (zh) 摩托车
CN1673027A (zh) 自行车传动装置
CN1772559A (zh) 自行车用电气部件和使用该电气部件的自行车用拨链器
CN1361354A (zh) 车辆用散热装置
CN1098786C (zh) 自行车用变速装置
CN100337875C (zh) 自行车用变速装置
CN1443679A (zh) 自行车用刹车操作装置
CN1931661A (zh) 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
CN1079747C (zh) 机动二轮车的动力机组
CN100341745C (zh) 自行车传动装置
CN1283519C (zh) 骑鞍型车辆的前叉结构
CN1990336A (zh) 跨乘式车辆
JP2008114618A (ja) 車両の駆動切換えレバー構造
CN1291889C (zh) 机动两轮车的变速操作装置
CN1167574C (zh) 机动二轮车的发动机的排气装置支承结构
CN1212949C (zh) 自动二轮车的后座踏板架结构
CN1259813C (zh) 小型耕耘机的动力传递构造
CN1249338C (zh) 动力单元上的起动器用小齿轮支承轴的支承结构
CN1054942A (zh) 自行车的驱动机构和配有这种机构的自行车
CN101029661A (zh) 离合器分离机构
CN1697752A (zh) 鞍座型车辆
CN1292953C (zh) 鞍乘型车辆的头盔收纳构造
CN1390738A (zh) 作业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227

Termination date: 201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