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7036A - 连接设备 - Google Patents

连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7036A
CN1287036A CN00131734A CN00131734A CN1287036A CN 1287036 A CN1287036 A CN 1287036A CN 00131734 A CN00131734 A CN 00131734A CN 00131734 A CN00131734 A CN 00131734A CN 1287036 A CN1287036 A CN 1287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urrent
electrode
power circuit
current
conduction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31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日色重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yachi Techno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yachi Techno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yachi Technos Corp filed Critical Miyachi Techno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87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70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B23K11/24Electric supply or control circuits therefor
    • B23K11/241Electric suppl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B23K11/24Electric supply or control circuits therefor
    • B23K11/25Monitoring devices
    • B23K11/252Monitoring devices using digital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B23K11/24Electric supply or control circuits therefor
    • B23K11/25Monitoring devices
    • B23K11/252Monitoring devices using digital means
    • B23K11/257Monitoring devices using digital means the measured parameter being an electrical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01R43/0228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without preliminary removing of insulation before soldering or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1/00Articles made by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2101/36Electric or electronic devices
    • B23K2101/38Condu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在连接头18中,第一通电时间开始后,包层导线绝缘体截断导电路径,产生从上电极经中间电极的辅助电流熔化并除去绝缘体。包层导线绝缘体因上和中间电极在辅助电流或旁路电流作用下产生热而熔化。当包层导线绝缘体熔化被除去时,内部导体暴露,形成导电路径通向上和下电极间的工件,分支电流流入下电极。控制单元监控电流检测电路的电流检测信号。当信号达跳跃电平,控制单元终止第一通电时间的通电,经预定电流关闭时间的同时或以后,启动第二通电时间通电,将包层导线的导体连接到末端元件。

Description

连接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个用电流把包层导线连接到一个末端元件的设备。
包层导线是在导线上涂有一层绝缘体诸如聚酰亚胺、聚氨酯、瓷釉或乙烯基而制成的电线。迄今知道的电阻焊接设备能够仅用电流来焊接这样一条包层导线到一个末端元件上,而不必对包层导线进行化学或机械的预处理。这类电阻焊接设备包含一个焊接头,该焊接头包含一个插入在包层导线和上电极之间的中间电极,该上电极与包层导线相邻接,该中间电极形成一个通向与末端元件相邻接的下电极的电旁路。
在这样一个结构中,包层导线的绝缘体在通电的最初阶段就把电流截在外面,从而电流从上电极流过旁路下电极的中间电极。因此上电极和中间电极(尤其是两个电极之间的接触部分)通过焦耳效应产生热,焦耳效应反过来将热能施加给包层导线。最后,包层导线的绝缘膜熔化,内部导体或者裸导线暴露在外。在包层导线导体按此方式暴露之后,工件(包层导线与末端元件)形成导电路径的一部分,允许电流在上电极与下电极之间流动。经过工件的电流由于焦耳效应导致工作接触部分生热,并且熔合并冶金地连接在一起。因此,仅仅让电流经过焊接头,包层导线绝缘体被自动地除去,从而包层导线导体被电阻焊接到末端元件。
这样一种常规的电阻焊接设备控制主电流流过焊接头(特别是上电极),并且控制通电时间为一定值而不必将用于熔化除去包层导线绝缘体的电流与用于工件电阻焊接的电流区分开来。
然而,尽管在连续通电时间内一系列步骤是与同一包层导线相关的,绝缘体和导线电阻焊接的熔化与除去本质上是不同的步骤,具有各自最适宜的电流值。另外,通电时间也应该包括两个单独的控制阶段。
迄今为止没有发现任何装置用于监控熔化与除去绝缘体所需的通电时间(第一通电时间),这样使得难以控制电阻焊接所需的通电时间(第二通电时间)具有一个想要的设置值。由于这个原因,第二通电时间以及如此连接的质量受到第一通电时间任何可能变化的影响。更具体地,第一通电时间太长会导致第二通电时间缩短,从而妨碍了获取一个足够的焊接强度。相反地,第一通电时间太短会导致第二通电时间超长,从而出现一个缺点即工件连接部分特别是包层导线导体可能过分的熔化,由于出现飞溅而容易导致焊接有缺陷。
本发明是鉴于这些传统问题而构想的。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设备,该设备确保按照单个通电序列对用于除去包层导线绝缘体消耗的电流和用于连接包层导线导体消耗的电流进行最适宜的控制,从而实现一个改良的连接质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设备,该设备能够以一个精确的定时将专用于除去包层导线绝缘体的电流转换为专用于连接包层导线导体的电流。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设备,该设备在电极产生热来熔化包层导线绝缘体的过程中具有改良的稳定性。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设备,该设备确保在包层导线绝缘体除去以后主电流供应的通电效率增强。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设备,该设备在使用加热电极来除去涂敷绝缘体时能实现电流的稳定流动。
为了达到上面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设备用于连接包层导线,各包层导线包括一个覆盖着绝缘体的导体,该设备包括:安置来夹住一个在另一个上放置的多个包层导线,或一个在一个上放置的包层导线及末端元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这样就从两侧往中间施加压力;一个电源电路,该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电连接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该电源电路提供一个主电流到延伸在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的导电路径;第三电极具有与第一电极的前端紧密接触的部分,第三电极电连接到电源电路的第二输出端;电流监控装置,该装置监控经过第二电极的电流并且在电流值已经达到一个预定电平时检测定时;以及电流控制装置,该装置提供对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主电流与用于熔化和除去绝缘体的第一电流设置值基本上一致,其延续时间为第一通电时间即从通电开始时起到定时检测时止,该电流控制装置提供对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主电流与用于连接导体和末端元件的第二个电流设置值基本上一致,其延续时间为第二通电时间即从定时检测时起到通电结束时止。
在该连接设备中,主电流是恒定电流,被控制为具有适合在第一个时期熔化并除去包层导线绝缘体的电流值,第一时期基本上定义为一个不固定的时期,而电流经过第二电极是被监控的,同时允许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生热以熔化并除去绝缘体。然后,在该定时,当监控的电流已达到预定电平(跳跃电平)时,第一时期的供电流被终止,同时开始第二时期的电流供给。第二时期可以是一个预定的时期,其间主电流是恒定电流,被控制为具有一个适合把包层导线导体连接到末端元件的电流值,从而确保焊接元件的连接是稳定和令人满意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个监控流经第三电极的电流(旁路电流)的系统是可能的。在此情况下,针对旁路电流的电流值下降量可以设置一个适当的跳跃电平。或者,在第二时期流经第二电极的电流可以是恒定电流或者其量可以被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当第一时期的通电结束,可以将通电一度中断一段预定的持续时间,然后开始第二时期的通电。这样的通电控制允许包层导线绝缘体在第一时期的通电结束以后即使在中断时间,仍能被余热继续熔化,于是绝缘体可以在第二时期的通电开始之前适当充分地被除去,这样第二时期的通电就实现了包层导线导体与末端元件之间稳定的电阻焊接,有助于焊接质量进一步改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设备用于连接一对上下叠放的元件,这对元件中至少有一个是包层导线,该设备包括:一个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的电源电路,并且将主电流供应到在这两个输出端之间延伸的导电路径;第一电极由一个导电的高热生成元件制成,其第一和第二末端分别以电连接到电源电路的第一和第二输出端上,第一电极在第一和第二末端之间具有一个前端,该前端与这对用预定压力连接起来的元件中的一个相接触;第二电极以电连接到电源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并且与这对以预定压力连接起来的元件中的另一个相接触;电流监控装置监控着电流流过在第二电极和电源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之间延伸的路径,当电流的电流值达到一个预定电平时,该电流监控装置检测定时;以及,电流控制装置,该装置提供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主电流与用于熔化并除去绝缘体的第一电流的设置值基本上一致,第一电流的提供时间从通电开始时起到定时检测时中止,该电流控制装置提供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主电流与用于连接的第二电流的设置值基本上一致,第二电流的提供时间从检测定时开始到通电结束时中止。
在上面的结构中,与包层导线形成压接触的第一电极是单个或单片类型的,因此从电极极点传到包层导线的焦耳热保持稳定,在熔化包层导线绝缘体所需时间内发生的变化被减少了。由于有电流监控装置,那么将除去包层导线绝缘体的电流转换为连接包层导线导体的电流就获得了一个精确的定时。而且,电流监控装置和通电控制装置的合作能够为除去包层导线绝缘体的电流和连接包层导线导体的电流提供一个最适宜的控制,从而实现一个改良的连接质量。
作为本发明的电流监控装置的另一种选择,可以做以下安排:监控在第一电极的第二末端和电源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之间流动的电流,当电流值达到一个预定电平时检测定时。
更可取的是,连接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位于电源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一电极的第二末端之间的第一开关;位于电源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一电极的第二末端之间的第二开关;转换控制装置,在第一通电期间,保持第一开关打开但是第二开关关闭,该转换控制装置,在第二通电期间,保持第二开关打开但是第一开关关闭。这样的结构能够实现在第一通电期间和第二通电期间都能有效使用而不空置第一电极的导电路径,从而增加了用于连接包层导线导体的电流的功效。
第二个方面,该连接设备也可能提供这样的控制,从而允许电流的提供在第一时期的通电结束时一度中断,并且经过一段预定时间后恢复而进入第二时期。
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将使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方面、特征和优点更为明显,其中:
图1是说明对应于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连接设备的结构;
图2是说明对应于第一个实施例的连接设备的连接头的结构放大视图;
图3是说明在第一个实施例中起作用的通电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4是说明在第一个实施例中起作用的恒定电流限制控制系统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5A到5D描述出现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的辅助电流(主电流)和下电极电流(分支电流)的波形;
图6是说明在第一个实施例中起作用的另一个通电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7A到7D描述出现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的辅助电流(主电流)和下电极电流分支电流)的波形;
图8说明对应于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连接设备的结构;
图9是说明对应于第二个实施例的连接设备的连接头的结构放大视图;
图10是说明对应于第二个实施例的连接头结构的一个具体实例的透视图;
图11是说明对应于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连接设备的结构图解;
图12是说明对应于第三个实施例的连接设备的连接头的结构放大视图;
图13是说明在第三个实施例中起作用的通电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14是说明在第三个实施例中起作用的另一个通电控制过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15A和15B描述在第三个实施例中用于获得通电模式转换定时的系统的一个变形。
参考图1到5,将描述对应于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连接设备。
图1说明根据此实施例的连接设备的结构,图2以放大比例说明该连接设备的连接头的结构。
此实施例的连接设备使用了形式为直流反转电源电路的电源电路。电源电路包括一个换流器14,它包括彼此桥接的两对(四个)单向传导开关元件Q1、Q2、Q3和Q4,每对包括例如GTR(巨型晶体管)或者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开关元件Q1、Q2、Q3和Q4分别平行地连接到自由轮二极管D1、D2、D3和D4,每个二极管具有与相应元件相反的电流极性。
在四个开关元件中,第一套开关元件(正端)的第一开关元件Q1和第二开关元件Q2分别相应来自驱动电路42的同步第一个和第二个驱动脉冲(转换控制信号)S1和S2,因此是同时开关的;而第二套开关元件(负端)的第三开关元件Q3和第四开关元件Q4分别相应来自驱动电路42的同步的第三和第四驱动脉冲S3和S4,同时进行开或关。
换流器14具有整流电路10的输出端连接的输入端(L0和L1),并且具有与焊接变压器16的主线圈连接的输出端(M0和M1)。焊接变压器16的辅线圈与整流电路17的输入端相连,整流电路17包括一对二极管Da和Db,整流电路17的输出端N0和N1分别与整个标为18的连接头的上电极20和下电极22相连。
从图2显而易见,在连接头18的上电极20和下电极22之间夹入了自上而下叠放的包层导线W1和末端元件W2,从而在加压单元24的压力作用之下两电极与包层导线W1和末端元件W2压接触。中间电极26横着插入在上电极20和包层导线W1之间,中间电极26的极点与上电极20的极点紧密接触。中间电极26迂回或者旁路下电极22,并且连接在整流电路17的输出端N1上。在三个电极20、22和26中,中间电极26是一个高热生成导体,例如钼或钨合金,并且由压加单元24的上电极支撑元件28支撑着。另一方面,上电极20和下电极22都是由具有高导电率的导体例如铜合金制成的,并且分别由加压单元24的上电极支撑元件28和下电极支撑元件30支撑着。
例如由一个环形线圈组成的电流传感器32被附加到传导路径或者下电极22的分支线。电流传感器32具有一个与电流检测电路34的输入端相连接的输出端。当电流IB流经下电极22时,电流传感器32检测电流IB,并且电流检测电路34发出一个检测信号&#60IB&#62以指示电流IB的电流值。电流检测信号&#60IB&#62被提供给控制单元40。
再参考图1,整流电路10包含三相整流器电路,其中包括例如六个彼此三相桥接的二极管。整流电路10把来自三相交流电源末端(U,V,W)的动力三相交流电压转换成一个预定电平的直流电压E。从整流电路10输出的直流电压E经由平滑电容器12提供到换流器14。
例如由一个电流互感器组成的电流传感器36被安装到位于换流器14的输出端M1和焊接变压器16的主线圈之间的导体上。电流传感器36具有一个与电流检测电路38的输入端相连接的输出端。当主电流I1流经焊接变压器16的主电路时,电流传感器36检测主电流I1,并且电流检测电路38发出一个电流检测信号&#60I1&#62以指示电流I1的电流值。电流检测信号&#60I1&#62被提供给控制单元40。
控制单元40可以有代表性地由一台微型计算机(CPU)组成,该CPU提供所有与每个单元以及整个设备的操作相关的计算和控制。控制单元40直接或者经由一个图中未示的接口电路与时钟电路44、存储单元46、输入单元48、显示单元50等等相连。
时钟电路44提供给控制单元40一个例如10kHz的基本时钟脉冲φ,以定义换流器14的转换操作的一个基本循环。存储单元46包括一个ROM和一个RAM。ROM存储各种程序以定义控制单元40的计算处理操作,RAM储存各种测量值数据、计算数据等等。输入单元48包括排列在设备单元的控制台面板上的各种按键以及一个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通过通讯电缆与外部设备相连接。显示单元50包括位于设备单元的控制面板上的显示器、灯等等。
在此连接设备中的,各种焊接条件数据经由输入单元48输入并且存储在存储单元46中。在设置此实施例的焊接条件时一个特别关键的要点是整个通电时间被分成第一通电时间WE1,用于熔化并除去包层导线W1的绝缘体;以及第二通电时间WE2,用于把包层导线W1的导体焊接到末端元件W2,分别指定了不同的电流值给第一通电时间WE1和第二通电时间WE2
在本例中,第一通电时间WE1是不确定的,其上限时间WE1’被定义用于熔化并除去包层导线W1的绝缘体。第二通电时间WE2在第一个通电结束的同时开始运行。本发明的设备能够安全地检测定时以终止第一通电时间WE1的通电,这样如后面还将描述,该设备可以对第二通电时间WE2的通电启动时进行管理,从而WE2的持续时间可以如先前所设置的那样得到控制。这使得第二通电时间WE2被设置为适合将包层导线W1连接到末端元件W2的通电时间。
第一通电时间WE1的设置电流值被选为一个适合在想要的时间内熔化并除去包层导线W1的绝缘体的电流值SIa。另一方面,第二通电时间WE2的设置电流值被选为一个适合在通电时间WE2内将包层导线W1的导体焊接到末端元件W2的电流值SIb。
应该理解的是用于此实施例中的连接包括用电阻焊接把包层导线W1连接到末端元件W2的模式,以及通过对末端元件W2的连接表面进行焊锡或者包锡后,把包层导线W1连接到末端元件W2的模式。
本实施例中另一个关键设置值是针对流经连接头18的下电极电流IB的跳跃电平SK,用于检测第一通电时间WE1的结束点。下电极电流IB依比例随着熔化和除去包层导线W1绝缘体的进展而升高。跳跃电平SK可以被选为在下电极电流IB升高的中间过程中的一个适当电平。
然后参照图3到5,将描述在此实施例的连接设备中起作用的通电控制系统。
图3说明由控制单元40提供的一个通电控制过程,用于将包层导线W1与末端元件W2相连接,图4说明恒定电流限定器控制系统的一个处理过程。图5C和5D分别描述流经包层导线连接设备的辅助电路的辅助电流(主电流)I2和下电极电流(分支电流)IB的波形。
在工件(W1和W2)被插入到连接头18的上电极20、中间电极26和下电极22之间以后,一个预定的开始信号由图中未示的外部设备提供。对应于开始信号,控制单元40首先允许加压单元24开始运用电极压力,然后开始通电序列。
在通电序列开始以前,控制单元40从存储单元46中读出各种运行条件的设置值并且在各自预定的寄存器中设置这些值(步骤A1)。
然后一个恒定电流控制被提供以执行第一通电时间WE1的通电(步骤A2)。恒定电流控制例如可以是一个反馈恒定电流限制器控制,并且使用来自电流传感器36和电流探测电路38的电流检测信号&#60I1&#62作为反馈信号。
恒定电流限制器控制系统见图4所示。一旦收到时钟φ(步骤B1),控制单元40允许控制脉冲S1和S2经由驱动电路42升高到时钟循环的前缘,将第一套开关元件Q1和Q2转换为ON(步骤B2)在那时,控制脉冲S3和S4保持为低,第二套开关元件Q3和Q4保持为OFF。当第一套开关元件Q1和Q2为ON时,主电流I1在正方向上升高。
一旦主电流I1正常地升高,电流检测信号&#60I1&#62达到时钟循环中的一个预定的限制器电平,该预定电平相应于第一通电时间WE1的设置电流值。在限制器电平到达点,控制单元40允许控制脉冲S1和S2下降,将第一套开关元件Q1和Q2转换为OFF(步骤B3→B4→B6)。
由于辅助电路电阻值增加或者三相交流电源电压降低诸如此类的变化,主电流I1可能不会令人满意地升高,从而在时钟循环中电流检测信号&#60I1&#62可能达不到限制器电平。在此情况下,控制单元40使控制脉冲S1和S2下降到时钟φ的后缘,将第一套开关元件Q1和Q2转换为OFF(步骤B5→B6)。
在下一个时钟循环中,控制单元40反转极性并且提供第二套开关元件Q3和Q4的转换控制,而保持第一套开关元件Q1和Q2为OFF。然后上面的过程被重复。这样,对于每个时钟循环,极性被转换,换流器14的开关元件(Q1,Q2)、(Q3,Q4)受到限制器控制系统的转换控制(步骤A2→A3→A4→A2…)。
这种基于恒定电流限制器的换流器14的转换操作允许一个电流值基本上等于设置电流值SIa的直流辅助电流I2来流经辅助电路。
在连接头中,在第一通电时间WE1开始之后,由于包层导线W1的绝缘体造成传导路径的中断,辅助电流I2从上电极20流经中间电极26。这意味着整个辅助电流I2产生一个分支电流或者旁路电流IC流经中间电极26。此辅助电流I2或者旁路电流IC在上电极20和中间电极26产生焦耳热,特别是在两个电极接触的区域,该产生的热施加给了包层导线W1的绝缘体。
当包层导线W1的绝缘体被施加的热熔化并除去时,内部导体暴露出来。然后通过上电极20和下电极22之间的工件(W1,W2)形成了一个传导路径,因此辅助电流I2的一部分流经该传导路径进入下电极22。
当经过工件(W1,W2)的下电极电流IB开始流动时,包层导线绝缘体的熔化和除去由于工件自身产生的焦耳热而加速,引起下电极电流IB的增加。
控制单元40继续监控由电流检测电路34提供的电流检测信号&#60IB&#62的值,监控从第一通电时间WE1开始的点t0到&#60IB&#62达到(超过)跳跃电平SK时的点ts,然后终止第一通电时间WE1的通电,同时开始第二通电时间WE2的通电(步骤A5→A6→A7)。
在第二通电时间WE2的通电期间,转换到设置电流值[SIb]用于网络连接,因此换流器14在类似于上面的恒定电流限制器控制(步骤A7)之下被转换。第二通电时间WE2的通电按照所设置的时间继续下去。这样,在设置时间期间一个基本上恒定的电流流经包层导线W1导体与末端元件W2接触的部分,因此实现了稳定满意的工作连接。
万一第一通电时间WE1内的任何原因导致包层导线W1绝缘体很难熔化,以及万一通电的上限时间WE1’已经过去了但下电极电流IB还不能达到跳跃电平SK,操作则在点(时间tp)被放弃,第一通电时间WE1的通电随着转换到第二通电时间WE2的通电而被终止(步骤A3→A7)。
如上所述,此实施例的包层导线连接设备提供对辅助电流I2的一个恒定电流控制,从而产生一个适合在第一通电时间WE1内熔化并除去包层导线W1的绝缘体的电流值,第一通电时间基本上定义为一个不确定的时期,藉此产生热,用于在监控流经下电极22的分支电流IB的同时,熔化并除去上电极20和中间电极26中的绝缘体。然后,当分支电流IB达到预定的跳跃电平SK的时候,第一通电时间WE1的通电终止,同时第二通电时间WE2的通电开始。第二通电时间WE2是一个预置的固定时期,其间辅助电流I2可以是被控制的恒定电流从而产生一个适合将包层导线W1导体连接到末端元件W2的电流值,藉此实现稳定和满意的工件(W1,W2)连接。
因此在单个通电序列中对于用于除去包层导线W1绝缘体的电流和用于连接包层导线W1导体的电流都可以提供最佳的控制,藉此实现一个改良的连接质量。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为了判断在第一通电时间WE1期间熔化并除去包层导线W1绝缘体的进度,流经下电极22的分支电流IB被监控。另外,一个监控流经中间电极26的旁路电流IC的系统也是可能的。在本例中,可以针对旁路电流IC的电流值下降量设置一个适当的跳跃电平。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辅助电流I2是在恒定电流控制中在第一个和第二通电时间WE1和WE2内的通电期间被控制的对象或者被控制的量。然而也有可能的是在第二通电时间WE2内使用下电极电流IB代替辅助电流I2作为被控制的量。此情况下的恒定电流控制系统可以是一个误差比较脉宽控制系统,其中针对换流器频率的每个循环将下电极电流IB的一个测量值(有效值或者平均值)与设置电流值相比较,藉此获得一个误差,根据这个误差确定下一个循环的控制脉冲的脉宽。要注意的是控制单元40可能包括形式为专用硬件电路的恒定电流控制单元。
虽然上面的实施例使用了主电流I1的电流检测值作为反馈信号,也可以将电流传感器置于辅助电路中整流电路17的输出侧,从而辅助电流I2的电流检测值可以被用作恒定电流控制的反馈信号。
上面实施例的另一个变体可以是这样一个系统:在中间电极26的旁路电路中具有一个图中未示的开关,在第一通电时间WE1内开关是合上的(ON),在第二通电时间WE2内开关是断开的(OFF)。在本例中,在第二通电时间WE2内所有的辅助电流I2流入下电极22,因此产生I2=IB
在上述的通电控制中,一旦流经下电极22或者中间电极26的电流在第一通电时间WE1内达到预定跳跃电平SK,那么第一通电时间WE1的通电已经在点ts被终止,同时第二通电时间WE2的通电开始了。
然而如图6与7所描述,在第一通电时间WE1的通电结束之后,在跳跃电平到达点ts,电流的提供在预置时间TC期间被一度中断(步骤E1),第二通电时间WE2的通电在关闭时间TC过去之后开始。
由于第一通电时间WE1的通电的这样一个临时中断,包层导线W1的绝缘体被剩余的热继续熔化,但同时也被冷却,因此绝缘体可以在第二通电时间WE2的通电开始之前被适当并充分地除去并冷却。这有助于通过提供第二通电时间WE2内的电流将包层导线W1导体稳定地电阻焊接到末端元件W2上。这还可以避免包层导线过度的熔合以及可能的点燃,从而实现了焊接的质量改良。
接下来参照图8至10描述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图8说明对应于此实施例的连接设备的结构,图9以放大比例说明该连接设备的连接头的结构。在这些图解中,具有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类似的结构或功能的部件标有相同的标号。
在此实施例的连接设备中,整流电路17具有输出端,即电源输出端N0和N1,它们以电连接到连接头的上电极54和下电极56,整个连接头标为52。更具体地,位于正电压侧的电源输出端N0与上电极54的第一个末端54a相连接,而位于零电压侧的输出端N1与下电极56以及上电极54的第二个末端54b相连接。
从图9显而易见,在连接头52的上电极54和下电极56之间夹入了自上而下叠放的包层导线W1和末端元件W2,从而电极在加压单元24的压力作用下与包层导线W1和末端元件W2压接触。
上电极54用高热生成导体例如钼或钨合金制造而成。上电极54可以是任何形状,但是更可取的形状大体上是具有两条腿54c和54d的U形或V形,其上端分别担当电极末端54a和54b,腿54c和54d具有一个下端连接作为与工件受压接触的电极极点54e。使用高热生成材料制造至少电极极点54e及其邻近区域就足够了,剩余部分可使用低热生成材料(例如,铜合金)。
下电极56是用具有高导电率的导体例如铜合金制造的,而且可以是任何形状,例如普通的圆筒形或管状,其上端可以作为电极极点。上电极54和下电极56被分别安装到上电极支撑元件58和下电极支撑元件60上。
图10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连接头52的一个具体实例。上电极支撑元件58包括一个垂直臂61和一对水平臂62和64,垂直臂61在操作中被连接到图中未示的加压驱动单元(例如气缸),水平臂62和64通过绝缘体整体地与垂直臂61的下端相连。上电极54的电极末端54a和54b借助于螺钉66和68可拆卸地分别安装到水平臂62和64的前端(前侧)。电源输出端N0和N1(图9)的导体金属板70和72被分别连接到水平臂62和64的后端(后面)。水平臂62和64是用导电材料例如铝或铜合金制造的。水平臂62和64借助于图中未示的螺钉物理地连接在一起,但是由于绝缘体74而彼此电绝缘。水平臂62和64一起组成上电极支撑元件58的一部分,而且形成辅助导体76和78(图9)的一部分,辅助导体76和78分别从电源输出端N0和N1延伸到上电极54的电极末端54a和54b。
在上电极54中也是这样,末端54a和54b或者腿54c和54d由于绝缘体80而彼此电绝缘,腿54c和54d的下端在电极极点54e的邻近区域互相连为一个整体。
下电极支撑元件60包括一个电极支持物82,其前端分裂为把下电极56夹在中间的两段82a和82b,电极支持物82被螺钉84夹紧从而在适当的位置可拆卸地支撑着下电极56。电极支持物82形成了辅助导体86(图9)的一部分,辅助导体从电源输出端N1延伸到下电极56。
在图9中,类似于第一个实施例的电流传感器32被安装到与下电极56相连的辅助导体86上,电流传感器32具有与电流检测电路34的输入端相连的输出端。当电流I流经下电极56时,电流传感器32检测电流IB,并且电流检测电路34将指示电流IB的电流值的电流检测信号&#60IB&#62提供给控制单元40(图8)。
类似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连接设备也可以使用上限时间WE1’、第二通电时间WE2、第一通电时间的电流值SIa和第二通电时间的电流值SIb、跳跃电平SK等等作为要设置的主要焊接条件。然后可以按照类似于图3或6的过程来进行通电控制。
在连接头52中,第一通电时间WE1开始之后,包层导线W1的绝缘体立即截断了传导路径,因此辅助电流I2从电源输出端N0流经辅助导体76进入上电极54的第一末端54a,然后经过上电极54的第一个腿54c、电极极点54e和第二个腿54d的传导路径,接着从第二个末端54b流经辅助导体78并回到电源输出端N1。这样,所有的辅助电流I2成为一个上电极纵向电流IC,纵向地从上电极54的一端(末端54a)流动到另一端(末端54b)。上电极纵向电流IC造成在上电极54的腿54c和54d以及电极极点54e中产生焦耳热,这些焦耳热施加了热到包层导线W1的绝缘体上
当这样施加的热熔化并除去了包层导线W1的绝缘体时,内部导体就暴露出来了。然后,一个经过上电极54和下电极56之间的工件(W1,W2)的传导路径形成了,允许辅助电流I2的一部分流经传导路径进入下电极56。
当经过工件(W1,W2)下电极电流开始流动时,包层导线绝缘体的熔化并除去被由工件自身产生焦耳热所加速,造成下电极电流IB的升高。
类似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从第一通电时间WE1开始(t0)时起,控制单元40继续监控由电流检测电路34提供的电流检测信号&#60IB&#62的值。在点ts,当&#60IB&#62达到(超过)跳跃电平SK时,控制单元40终止第一个通电时间WE1的通电,并且在经过一个预定电流关闭时间TC的同时或之后开始第二通电时间WE2的通电。然后,在第二通电时间WE2的通电期间,转换为设置电流值[SIb]用于网络连接,从而换流器14在类似于上面的恒定电流限制器控制下进行了转换(步骤A7)。第二通电时间WE2的通电按照设置时间继续进行。这样,在设置时间期间一个基本上恒定的电流流经包层导线W1导体与末端元件W2接触的部分,因此实现了稳定满意的工件(W1,W2)连接。
同样在本实施例中,类似于上面的第一个实施例,可以在单个通电序列中对用于除去包层导线W1绝缘体的电流和用于连接包层导线W1导体的电流都提供最佳的控制,藉此实现改良的连接质量。
由于此实施例的结构,即上电极54形式为单个或整个产生高热的导电元件,它具有第一个末端54a和第二个末端54b用于从电源设备接收产生热的电力,以及电极极点54e用于与包层导线W1受压接触,所以,一旦除去包层导线W1的绝缘体之后,稳定的焦耳热被不断地从电极极点54e施加给包层导线W1,从而使得在第一通电时间WE1内减少任何可能的变化是可能的。
此实施例可以使用一个系统来监控上电极纵向电流IC流经辅助导体78,以便判断在第一通电时间WE1内熔化并除去包层导线W1绝缘体的进度。在此情况下设置一个适当的跳跃电平用于上电极纵向电流IC的电流值下降量就足够了。
此实施例也可以使用下电极电流IB作为在第二通电时间WE2的通电中恒定电流控制的对象或者是被控制的量。
上面的第二个实施例允许上电极54的第二个末端54b在任何时候被连接到位于零电压侧的电源输出端N1。因此,如果第一通电时间WE1的通电被转换为第二通电时间WE2的通电,那么提供上电极54的第二个末端54的腿54d被排除在两个电极54和56之间的主传导路径以外,而不参与包层导线W1导体的连接。
然而,以下描述的第三个实施例使得上电极54的腿54c和54d在第二通电时间WE2内都参与包层导线导体的连接。
图11和12描述按照第三个实施例的连接设备的结构。在这些图解中,结构或者功能与上述第二个实施例的设备(图8和9)类似的部件标有相同的标号。
第三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电源输出端N0、N1和上电极54的第二末端54b之间插入了一个转换电路(SW)90,转换电路(SW)90在一个预定的定时改变经过上电极54的腿54d的电流方向。转换电路(SW)由控制单元40通过驱动电路92而控制转换。
图12说明转换电路(SW)90和驱动电路92的一例结构。转换电路(SW)90包括以电连接在正极电压电源输出端N0和上电极54的第二末端54b之间的第一磁开关(SWa)94,和以电连接在零电压电源输出端N1和第二末端54b之间的第二磁开关(SWb)96。驱动电路92包括继电电路98和100,分别对应于第一磁开关94和第二磁开关96。继电电路98和100具有各自的继电器,用于改变磁开关(SWa)94和(SWb)96的可移动的连接,对应控制单元40的转换控制信号Ga和Gb进行运行(关闭)位置和中断(打开)位置之间的转换。
图13说明在第三个实施例中起作用的通电控制的过程。在此图解中,与第一个实施例的通电控制过程(图4)类似的处理标有相同的标号。在此过程中,第三个实施例包括附加的处理步骤C1、C2和C3
在第三个实施例中,在通电开始之前进行初始化的时候,第一磁开关(SWa)94被设为OFF(打开)而第二磁开关(SWb)为ON(关闭),允许上电极54的第二末端54b与位于零电压侧的电源输出端N1连接(步骤C1)。因此,在第一通电时间WE1的通电期间(步骤A2→A3→A4→A2…),上电极纵向电流Ic按照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相同的方式流经上电极54。
一旦与下电极56相连的电极电流IB达到跳跃电平SK,控制单元40首先将第二磁开关(SWb)96转换为OFF(打开),从而截断上电极纵向电流Ic(步骤A5→A6→C2),然后控制单元40立即将第一磁开关(SWa)转换为ON(关闭)(步骤C3)。因此,在第二通电时间WE2的通电期间(步骤A7→A8→A9→A7…),来自正电压电源输出端的辅助电流I2可以分开成为两个电流,分别从末端54a和54b流出后纵向经过上电极54的腿54c和54d,然后进入电极极点54e,在电极极点54e处两个电流连接在一起被提供给工件(W1,W2)。
作为选择,如图14所示,一个电流关闭时间Tc(步骤E1)可以插入在第一通电时间WE1的通电(步骤A2→A3→A4→A2…)和第二通电时间WE2的通电(步骤A7→A8→A9→A7…)之间。
按此方式,紧接着第二通电时间WE2的通电,腿54c和54d都可以向工件(W1,W2)提供连接电流,从而实现了一个显著改良的通电效率。因此选择一个较大值作为设置电流值SIa用于第二通电时间WE2的通电是可能的,从而缩短第二通电时间WE2。此外,无意义的上电极纵向电流Ic将不会流动,从而获得一些优点例如节省功率消耗和提高恒定电流控制精度。
另一个系统也是可行的,其中转换电路90只装备有开关96(没有开关94),开关96在第一通电时间WE1内处于关闭(ON)状态,但在第二通电时间WE2内处于打开(OFF)状态。同样在本例中,在第二通电时间WE2内,所有的辅助电流I将流经下电极56,因此出现I2=IB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与下电极56相连的电流IB被监控,以便获得一个精确的定时来将用于除去包层导线绝缘体的通电转换为用于连接包层导线导体的通电。代替这样一个电流监控系统,另外一个系统也是可能的,该系统监控可移动电极(上电极54)的位移量,如图15A和15B所示。
参照图15A和15B,在第一通电时间WE1开始之前上电极54的高度H0被定义为基准位置(初始值)。在第一通电时间WE1开始之后,从包层导线W1绝缘体开始熔化起,上电极54的下降量被监控,下降量被表示成距离基准高度H0的位移量δh。一旦电极的位移量δh达到设置值,第一通电时间WE1就被转换为第二通电时间WE2
在此电极位移监控系统中,上电极支撑元件比如可以装配有一个图中未示的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上电极54的高度,因此位置传感器的一个输出信号被提供给控制单元40,在那里进行了上面的监控和转换控制所需要的信号处理。
还有一个系统也是可行的,其中具有图中未示的装置用于监控上电极54的两个末端54a和54b之间的电压,从而,当两末端间的电压下降到设置值时,第一通电时间WE1就被转换为第二通电时间WE2
虽然上面的实施例使用直流换流器功率供应电路作为电源电路,也可以使用其他各种电源电路,例如交流波形换流器电能供应电路或者单相交流电源供应电路。
虽然上面的实施例用于连接包层导线W1和末端元件W2,本发明也可应用于把多个包层导线连接在一起。

Claims (14)

1.一种用于连接包层导线的连接设备,每个包层导线包括一个覆盖着绝缘体的导体,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和第二电极,两者之间夹有上下叠放的所述包层导线或者夹有上下叠放的所述包层导线和一末端元件,并从两侧往中间施加压力;
一个电源电路,其第一和第二输出端分别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所述电源电路提供主电流到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端之间延伸的导电路径;
第三电极,它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前端紧密接触的部分,所述第三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电源电路的所述第二输出端;
电流监控装置,该装置监控流经所述第二电极的电流并且当所述电流的电流值达到预定电平时检测定时;以及
电流控制装置,该装置提供对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所述主电流基本上与第一电流设置值相一致,第一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一通电时间内熔化并除去所述绝缘体,第一通电时间起始于通电开始,结束于所述定时的检测;所述电流控制装置提供对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所述主电流与第二电流设置值基本上一致,第二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二通电时间内将所述导体与所述末端元件连接在一起,第二通电时间起始于所述定时的检测,结束于通电的终止。
2.一种用于连接包层导线的连接设备,每个包层导线包括一个覆盖着绝缘体的导体,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和第二电极,两者之间夹有上下叠放的所述包层导线或者夹有上下叠放的所述包层导线和一末端元件,并从两侧往中间施加压力;
一个电源电路,其第一和第二输出端分别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所述电源电路提供主电流到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端之间延伸的导电路径;
第三电极,它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前端紧密接触的部分,所述第三电极以电连接到所述电源电路的所述第二输出端;
电流监控装置,该装置监控流经所述第二电极的电流并且当所述电流的电流值达到预定电平时检测定时;以及
电流控制装置,该装置提供对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所述主电流与第一电流设置值基本上一致,第一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一通电时间内熔化并除去所述绝缘体,第一通电时间起始于通电开始,结束于所述定时的检测;所述电流控制装置提供对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所述主电流基本上与第二电流设置值相一致,第二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二通电时间内将所述导体与所述末端元件连接在一起,第二通电时间起始于一个预定的电流关闭时间逝去以后,接着进行所述定时的检测,最后结束于通电的终止。
3.一种用于连接包层导线的连接设备,每个包层导线包括一个覆盖着绝缘体的导体,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和第二电极,两者之间夹有上下叠放的所述包层导线或者夹有上下叠放的所述包层导线和一末端元件,并从两侧往中间施加压力;
一个电源电路,其第一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以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所述电源电路提供主电流到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端之间延伸的导电路径;
第三电极,它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前端紧密接触的部分,所述第三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电源电路的所述第二输出端;
电流监控装置,该装置监控流经所述第三电极的电流,并且当所述电流的电流值减少到一个预定的电平时检测定时;以及
电流控制装置,该装置提供对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所述主电流基本上与第一电流设置值相一致,第一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一通电时间内熔化并除去所述绝缘体,第一通电时间起始于通电的启动,结束于所述定时的检测;所述电流控制装置提供对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所述主电流基本上与第二电流设置值一致,第二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二通电时间内将所述导体与所述末端元件连接在一起,第二通电时间起始于所述定时的检测,结束于通电的终止。
4.一种用于连接包层导线的连接设备,每个包层导线包括一个覆盖着绝缘体的导体,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和第二电极,两者之间夹有上下叠放的所述包层导线或者夹有上下叠放的所述包层导线和一末端元件,并从两侧往中间施加压力;
一个电源电路,其第一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以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所述电源电路提供主电流到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端之间延伸的导电路径;
第三电极,它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前端紧密接触的部分,所述第三电极以电连接到所述电源电路的所述第二输出端;
电流监控装置,该装置监控流经所述第三电极的电流,并且当所述电流的电流值减少到一个预定电平时检测定时;以及
电流控制装置,该装置提供对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所述主电流基本上与第一电流设置值相一致,第一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一通电时间内熔化并除去所述绝缘体,第一通电时间起始于通电的启动,结束于所述定时的检测;所述电流控制装置提供对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所述主电流基本上与第二电流设置值相一致,第二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二通电时间内将所述导体与所述末端元件连接在一起,第二通电时间起始于一个预定的电流关闭时间逝去以后,接着进行所述定时的检测,最后结束于通电的终止。
5.一种用于连接包层导线的连接设备,每个包层导线包括一个覆盖着绝缘体的导体,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和第二电极,两者之间夹有上下叠放的所述包层导线或者夹有上下叠放的所述包层导线和一末端元件,并从两侧往中间施加压力;
一个电源电路,其第一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以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所述电源电路提供主电流到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端之间延伸的导电路径;
第三电极,它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前端紧密接触的部分,所述第三电极以电连接到所述电源电路的所述第二输出端;
电流监控装置,该装置监控流经所述第二电极的电流并且当所述电流的电流值达到预定电平时检测定时;以及
电流控制装置,该装置提供对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所述主电流基本上与第一电流设置值相一致,第一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一通电时间内熔化并除去所述绝缘体,第一通电时间起始于通电的启动,结束于所述定时的检测;所述电流控制装置提供对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流经第二电极的所述电流与第二电流设置值基本上一致,第二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二通电时间内将所述导体与所述末端元件连接在一起,第二通电时间起始于所述定时的检测,结束于通电的终止。
6.一种用于连接包层导线的连接设备,每个包层导线包括一个覆盖着绝缘体的导体,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和第二电极,两者之间夹有上下叠放的所述包层导线或者夹有上下叠放的所述包层导线和一末端元件,并从两侧往中间施加压力;
一个电源电路,其第一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以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所述电源电路提供主电流到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端之间延伸的导电路径;
第三电板,它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前端紧密接触的部分,所述第三电极以电连接到所述电源电路的所述第二输出端;
电流监控装置,该装置监控流经所述第二电极的电流并且当所述电流的电流值达到预定电平时检测定时;以及
电流控制装置,该装置提供对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所述主电流基本上与第一电流设置值相一致,第一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一通电时间内熔化并除去所述绝缘体,第一通电时间起始于通电的启动,结束于所述定时的检测;所述电流控制装置提供对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流经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电流与第二电流设置值基本上一致,第二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二通电时间内将所述导体与所述末端元件连接在一起,第二通电时间起始于一个预定的电流关闭时间逝去以后,接着进行所述定时的检测,最后结束于通电的终止。
7.一种用于连接包层导线的连接设备,每个包层导线包括一个覆盖着绝缘体的导体,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和第二电极,两者之间夹有上下叠放的所述包层导线或者夹有上下叠放的所述包层导线和一末端元件,并从两侧往中间施加压力;
一个电源电路,其第一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以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所述电源电路提供主电流到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端之间延伸的导电路径;
第三电极,它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前端紧密接触的部分,所述第三电极以电连接到所述电源电路的所述第二输出端;
电流监控装置,该装置监控流经所述第三电极的电流,并且当所述电流的电流值减少到一个预定的电平时检测定时;以及
电流控制装置,该装置提供对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所述主电流基本上与第一电流设置值相一致,第一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一通电时间内熔化并除去所述绝缘体,第一通电时间起始于通电的启动,结束于所述定时的检测;所述电流控制装置提供一个对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流经所述第二电极的电流与第二电流设置值基本上一致,第二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二通电时间内将所述导体与所述末端元件连接在一起,第二通电时间起始所述定时的检测,结束于通电的终止。
8.一种用于连接包层导线的连接设备,每个包层导线包括一个覆盖着绝缘体的导体,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和第二电极,两者之间夹有上下叠放的所述包层导线或者夹有上下叠放的所述包层导线和一末端元件,并从两侧往中间施加压力;
一个电源电路,其第一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以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所述电源电路提供主电流到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端之间延伸的导电路径;
第三电极,它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前端紧密接触的部分,所述第三电极以电连接到所述电源电路的所述第二输出端;
电流监控装置,该装置监控流经所述第三电极的电流,并且当所述电流的电流值减少到一个预定的电平时检测定时;以及
电流控制装置,该装置提供对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所述主电流基本上与第一电流设置值相一致,第一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一通电时间内熔化并除去所述绝缘体,第一通电时间起始于通电的启动,结束于所述定时的检测;所述电流控制装置提供对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流经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电流与第二电流设置值基本上一致,第二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二通电时间内将所述导体与所述末端元件连接在一起,第二通电时间起始于一个预定的电流关闭时间逝去以后,接着进行所述定时的检测,最后结束于通电的终止。
9.一种连接设备,用于将一对上下叠放的元件连接在一起,这对所述元件中至少一个是包层导线,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电源电路,它具有第一和第二输出端,并且提供主电流到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端之间延伸的导电路径;
由导电的高热生成元件形成的第一电极,它的第一和第二末端分别以电连接到所述电源电路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端上,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末端之间具有一个前端,所述前端与所述成对元件中的一个元件相接触,所述成对元件用一个预定压力连接起来;
第二电极以电连接到所述电源电路的所述第二输出端上,并且与所述成对元件的另一个相接触,所述成对元件用一个预定压力连接起来;
电流监控装置,该装置监控一个流经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电源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之间路径的电流,当所述电流的电流值达到预定电平时,所述电流监控装置检测定时;以及
电流控制装置,该装置提供对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所述主电流基本上与第一电流设置值相一致,第一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一通电时间内熔化并除去所述绝缘体,第一通电时间起始于通电的启动,结束于所述定时的检测;所述电流控制装置提供一个对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所述主电流与第二电流设置值基本上一致,第二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二通电时间内进行连接,第二通电时间起始于所述定时的检测,结束于通电的终止。
10.一种连接设备,用于将一对上下叠放的元件连接在一起,这对所述元件中至少一个是包层导线,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电源电路,它具有第一和第二输出端,并且提供主电流到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端之间延伸的导电路径;
由导电的高热生成元件形成的第一电极,它的第一和第二末端分别以电连接到所述电源电路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端上,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末端之间具有一个前端,所述前端与所述成对元件中的一个元件相接触,该成对元件靠一个预定压力连接起来;
第二电极以电连接到所述电源电路的所述第二输出端上,并且与所述成对元件的另一个相接触,所述成对元件用一个预定压力连接起来;
电流监控装置,该装置监控一个与第二电流设置值基本上一致的电流,第二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二通电时间内进行连接,第二通电时间起始于一个预定的电流关闭时间逝去以后进行的所述定时的检测,结束于通电的终止;
电流控制装置,该装置提供对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所述主电流基本上与第一电流设置值相一致,第一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一通电时间内熔化并除去所述绝缘体,第一通电时间起始于通电的启动,结束于所述定时的检测;所述电流控制装置提供对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所述主电流与第二电流设置值基本上一致,第二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二通电时间内进行连接,第二通电时间起始于一个预定的电流关闭时间逝去以后进行的所述定时的检测,结束于电流的供应。
11.一种连接设备,用于将一对上下叠放的元件连接在一起,这对所述元件中至少一个是包层导线,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电源电路,它具有第一和第二输出端,并且提供主电流到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端之间延伸的导电路径;
由导电的高热生成元件形成的第一电极,它的第一和第二末端分别以电连接到所述电源电路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端上,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末端之间具有一个前端,所述前端与所述成对元件中的一个元件相接触,该成对元件靠一个预定压力连接起来;
第二电极以电连接到所述电源电路的所述第二输出端上,并且与所述成对元件的另一个相接触,所述成对元件用一个预定压力连接起来;
电流监控装置,该装置监控一个流经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电源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之间路径的电流,当所述电流的电流值达到预定电平时,所述电流监控装置检测定时;以及
电流控制装置,该装置提供对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所述主电流基本上与第一电流设置值相一致,第一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一通电时间内熔化并除去所述绝缘体,第一通电时间起始于通电的启动,结束于所述定时的检测;所述电流控制装置提供对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所述主电流与第二电流设置值基本上一致,第二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二通电时间内进行连接,第二通电时间起始于一个预定的电流时间逝去以后进行所述定时的检测,结束于电流的供应。
12.一种连接设备,用于将一对上下叠放的元件连接在一起,这对所述元件中至少一个是包层导线,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电源电路,它具有第一和第二输出端,并且提供主电流到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端之间延伸的导电路径;
由导电的高热生成元件形成的第一电极,它的第一和第二末端分别以电连接到所述电源电路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端上,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末端之间具有一个前端,所述前端与所述成对元件中的一个元件相接触,该成对元件靠一个预定压力连接起来;
第二电极以电连接到所述电源电路的所述第二输出端上,并且与所述成对元件的另一个相接触,所述成对元件用一个预定压力连接起来;电流监控装置,该装置监控一个流经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末端与所述电源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之间路径的电流,当所述电流的电流值达到预定电平时,所述电流监控装置检测定时;以及
电流控制装置,该装置提供对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所述主电流基本上与第一电流设置值相一致,第一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一通电时间内熔化并除去所述绝缘体,第一通电时间起始于通电的启动,结束于所述定时的检测;所述电流控制装置提供对所述电源电路的控制,从而允许所述主电流与第二电流设置值基本上一致,第二电流设置值用于在第二通电时间内进行连接,第二通电时间起始于一个预定的电流关闭时间逝去以后进行所述定时的检测,结束于电流的供应。
13.按照权利要求9至12任何一个的连接设备,进一步包括:
位于所述电源电路的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第二末端之间的第一开关;
位于所述电源电路的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第二末端之间的第二开关;以及
转换控制装置,在所述第一通电时间内,该装置保持所述第一开关打开但是所述第二开关关闭,所述转换控制装置在所述第二通电时间内保持所述第二开关打开但是所述第一开关关闭。
14.按照权利要求9至12任何一个的连接设备,进一步包括:
位于所述电源电路的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第二末端之间的一个开关;
所述第二转换控制装置保持所述开关在所述第一通电时间内关闭,而在第二通电时间内打开。
CN00131734A 1999-08-23 2000-08-23 连接设备 Pending CN12870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4907/1999 1999-08-23
JP23490799 1999-08-23
JP9315/2000 2000-01-18
JP2000009315 2000-01-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87036A true CN1287036A (zh) 2001-03-14

Family

ID=26531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131734A Pending CN1287036A (zh) 1999-08-23 2000-08-23 连接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326580B1 (zh)
EP (1) EP1103331A3 (zh)
CN (1) CN128703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102540A1 (fr) * 2001-06-07 2002-12-27 Shitong Yang Machine de soudage par points capable de souder directement des fils emailles
CN102227283A (zh) * 2008-09-30 2011-10-26 高周波热炼株式会社 金属构件的焊接装置以及金属构件的焊接方法
CN103841723A (zh) * 2012-11-21 2014-06-04 株式会社理光 光源驱动电路,光学扫描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3962695A (zh) * 2013-02-04 2014-08-06 日本亚比欧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焊接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78142B2 (ja) * 2002-01-15 2004-10-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接続構造とその接続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回転電機並びに交流発電機
JP2001179434A (ja) * 1999-12-22 2001-07-03 Miyachi Technos Corp リフロー式ハンダ付装置
US6528750B1 (en) * 2000-12-08 2003-03-04 Joyal Products, Inc. Heat/pressure fusing wire to terminal apparatus and method
DE10114323A1 (de) * 2001-03-25 2002-09-26 Matuschek Mestechnik Gmbh Vorrichtung zum Widerstandsschweißen
JP3858757B2 (ja) * 2002-05-16 2006-12-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被膜電線の接合方法
DE10222555A1 (de) * 2002-05-17 2003-12-04 Hirschmann Electronics Gmbh Kontaktieren von Leitungen
WO2007059797A1 (en) * 2005-11-25 2007-05-31 Fci Method to weld conductive tracks together
JP2011194453A (ja) * 2010-03-23 2011-10-06 Honda Motor Co Ltd シーム溶接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5554197B2 (ja) * 2010-09-29 2014-07-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ポット溶接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DE102014117923A1 (de) * 2014-12-04 2016-06-09 Thyssenkrupp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Widerstandsschweißen von Sandwichblechen
DE102015100849B4 (de) * 2015-01-21 2017-01-05 Thyssenkrupp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Widerstandsschweißen eines Sandwichblechs
CN107803579B (zh) * 2017-10-31 2020-05-26 天津七所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物联网接口的双cpu电阻焊控制设备
US10926346B2 (en) * 2018-06-20 2021-02-23 Antaya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Resistance solder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63059A (en) * 1963-11-19 1966-07-26 Ibm Fine insulated wire welder
FR1529353A (fr) * 1967-06-28 1968-06-14 Wells Electronics Procédé et appareil pour souder des conducteurs électriques isolés
FR2511907A1 (fr) * 1981-09-01 1983-03-04 Muchkin Vadim Procede d'assemblage de pieces par soudage et brasage et assemblages obtenus par ledit procede
US4675494A (en) * 1985-11-18 1987-06-23 Ford Motor Company Preheat time compensating weld control
JP3314407B2 (ja) * 1992-01-28 2002-08-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被膜導電部材の抵抗溶接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718560B2 (ja) * 1996-06-26 2005-11-24 昭男 平根 スポット溶接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102540A1 (fr) * 2001-06-07 2002-12-27 Shitong Yang Machine de soudage par points capable de souder directement des fils emailles
GB2392122A (en) * 2001-06-07 2004-02-25 Shitong Yang Spot welding machine capable of directly welding enamelled wires
GB2392122B (en) * 2001-06-07 2005-06-29 Shitong Yang Micro Welder For Directly Welding Enabled Wires
CN102227283A (zh) * 2008-09-30 2011-10-26 高周波热炼株式会社 金属构件的焊接装置以及金属构件的焊接方法
CN102227283B (zh) * 2008-09-30 2013-11-13 高周波热炼株式会社 金属构件的焊接装置以及金属构件的焊接方法
CN103841723A (zh) * 2012-11-21 2014-06-04 株式会社理光 光源驱动电路,光学扫描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3962695A (zh) * 2013-02-04 2014-08-06 日本亚比欧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焊接装置
CN103962695B (zh) * 2013-02-04 2016-06-15 日本亚比欧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焊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103331A3 (en) 2003-07-16
US6326580B1 (en) 2001-12-04
EP1103331A2 (en) 2001-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7036A (zh) 连接设备
CN1138606C (zh) 用于焊机的电源设备及制造该设备的方法
CN101687268B (zh) 焊接电源
CN1122589C (zh) 电阻焊电源设备
JP2006082091A (ja) 溶接機用電源装置
CN1272137C (zh) 被覆线用电阻焊接装置
US6552293B2 (en) Metallic members joining method and reflow soldering method
CN1327299A (zh) 用于金属件连接或回流焊接的交流波形逆变器电源设备
JPH11285852A (ja) 抵抗溶接制御装置
US6486456B1 (en) Fusing processing method
KR20010061940A (ko) 리플로식 납땜장치
JP2008260067A (ja) 溶接機用電源装置
KR100782366B1 (ko) 금속부재접합방법 및 교류파형 인버터식 전원장치
JP2003080372A (ja) 被覆線用接合装置
JPH1085947A (ja) 抵抗溶接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2001275224A (ja) 接合装置
JPH11291041A (ja) パルスアーク溶接の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H05138355A (ja) 消耗電極式ガスシールドアーク溶接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1030084A (ja) 抵抗溶接機
JP3856355B2 (ja) 消耗電極式の交流ガスシールドアーク溶接方法および装置
TW458832B (en) Resistance welder
KR0130493B1 (ko) 티그(tig) 아아크 용접기
JPH10128551A (ja) 抵抗溶接方法及び装置
JP2002096166A (ja) アーク溶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