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3532C - 条形部件的传送带 - Google Patents

条形部件的传送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3532C
CN1283532C CNB2003101152111A CN200310115211A CN1283532C CN 1283532 C CN1283532 C CN 1283532C CN B2003101152111 A CNB2003101152111 A CN B2003101152111A CN 200310115211 A CN200310115211 A CN 200310115211A CN 1283532 C CN1283532 C CN 128353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s
mentioned
belt conveyor
elastic hinge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101152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02534A (zh
Inventor
崔棋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 INJ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R INJ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INJ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R INJ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02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2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8353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353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8Separating or stopping elements, e.g. fing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7/00Constructional par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of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lt Conveyors (AREA)
  • Advancing Web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在现有的条形部件传送带中,本体和指状部形成一体时,即使指状部的一部分破损或变形时也必须更换整个传送带,因此很不经济,在装载/卸载部件时,必须在指状部的两侧同时进行加压操作,因此,把相关装置变得很复杂,在将指状部另外安装到传送带本体上时,操作必须仅对指状部上方加压,因此,关联装置结构复杂,会出现指状部脱离、由于推压或滑动把持部位从而引起误操作、以及由于指状部结构复杂会产生制造成本上升等诸多问题。因此,本发明旨在改善指状部的结构和与其对应的本体结构,在操作过程中不发生指状部脱离或在把持过程中不出现推压或滑动现象,构成单一形态的指状部,从而显著降低制造成本,而且,可以使指状部在水平方向上操作,简化用于装载/卸载的周边技术构成,可以广泛用于能自动装载、供给和卸载条形部件的传送领域。

Description

条形部件的传送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条形部件的传送带,尤其涉及大量生产半导体时,在包含电镀和去闪光工序的大量自动化在线工序中用于传送条形部件的条形部件传送带。
背景技术
如图1至图3所示,美国专利第4,534,843号公开了现有的传送带1,它的结构是本体2和指状部3一体构成,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指状部3的-部分损坏或者由于本体弹力差使得用于卸载部件4的把持力下降而变成不可再使用的状态时,不能仅替换有缺陷的指状部3部位,必须将整个带1换成新的物品。因此,缺点是维护的效率低,此外,显著缩短了使用寿命,不经济。
上述传送带1在装载/卸载部件4时,从指状部3的两侧在相向的水平加压方向(X,Y)上同时对其加压,在指状部3、3间确保空间的状态下,根据装载/卸载操作,使部件4必须沿着箭头方向Z上升/下降,但问题是这种操作使关联的周边装备的结构变得很复杂,整个装备庞大,价格上升,很不经济,因此,最近实际上几乎不使用了。
另一方面,如图4和图5所示,美国专利第5,024,745号公开了另一个现有传送带1,它是这样构造的:在分别另外制作本体2和多个指状部3后,将指状部3分别安装到本体2上。因此,装载/卸载条形部件4时,由于构造上有必须沿着加压方向C向上方对各指状部3的下部加压的弱点,因此,在和位于指状部3上部的本体2的安装部位5上,会发生指状部3脱离本体2这种不稳定的误操作。
而且,在装载/卸载部件4时,如果指状部3的加压方向是和本体2成直角的水平方向,虽然可以使关联的装载/卸载装置的结构变简单,使整个装置的结构小型化,但是没有这种工夫,因此,就有关联装置复杂化、整个装备庞大、装备价格上升、故障多发和维护不方便等各种问题。
具体地说,在本体2和指状部3结合的技术构成上,位于指状部3前端的把持部6相对于位于指状部3中心部位的铰链部位7上下运动,需要确保一定范围以上的空间供把持部位6运动,但是,从铰链部位7到把持部位6的距离相对较短,因此,仅在向加压方向C的加压距离长时,能确保适于卸载部件4的余量空间。而且,在卸载部件4时,把持部位6由于暂时相互分离而靠近后,为了复归原始的位置而向下运动时,部件4使把持部6移动,同时使其压向或滑向下方,不能准确卸载部件4,或者即使卸载也是不完全卸载状态,从而在传送部件4过程中频繁发生脱离传送带1的严重误操作。
在其他的现有传送带1中,如图6和图7所示,分别通过塑性压制加工薄板材来制作指状部3的支持部位8和通过弯曲线材来制作弹性支持部位9后,将它们彼此结合来构成。因此,当然存在结构复杂、生产率低、由于成本高而使价格上升导致不经济这样的问题,不能根本解决如图4和图5的例子所描述的卸载过程和传送过程中发生的误操作问题。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4,534,843号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5,024,745号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改善传送带本体和指状部的结合方式和其结构,可靠地防止为了装载/卸载条形部件而进行的指状部加压操作时指状部与本体分离的现象,可靠地防止卸载部件时通过指状部使部件滑动或受到推压的现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由于指状部和带构件间的加压操作或解除加压操作,产生使指状部前端的弯曲把持部位的位置移动的弹力和把指状部作为上述位置移动的中心的作用,且为了防止指状部和传送带本体脱离的现象,在结构上集中于一侧,通过利用线材一体成形来构成指状部,从而容易制造指状部,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大大延长了传送带本体和指状部的使用寿命,更有利于维护。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装载或卸载条形部件时,当然最好在水平方向对指状部的一侧加压,根据需要,指状部的上述加压方向可以是向水平和上方同时加压,或者,如现有技术那样向上方倾斜地加压等,在选择加压方向时可以进行装载或卸载操作,因此,显然,用于装载或卸载的周边装置比较简单,降低了装备的制造成本,还可以使用现有的装载或卸载装置,扩大了使用范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条形部件的传送带,用于在大量生产半导体时,在包含电镀和去闪光工序的自动化的大量在线工序中传送条形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包括传送带本体、另外制作的多个指状部,所述多个指状部每隔一定间距结合到传送带本体上,上述传送带本体具有安装孔和开孔,所述安装孔用于结合上述指状部的安装部和弹性铰链部,所述开孔形成在上述安装孔的一侧,使得上述指状部的弯曲把持部移动自由地嵌入其中,上述指状部的上述安装部和上述弹性铰链部一体结合形成在上述安装孔中,嵌入上述开孔中的弯曲把持部和上述弹性铰链部通过方向转换部一体连接。
上述指状部的结构可以是:以上述安装部为中心构成为一对,使得分别的1对弹性铰链部、方向转换部和弯曲把持部相对,或者,单个弹性铰链部、方向转换部和弯曲把持部彼此连接为一体。
上述指状部的弹性铰链部由线簧构成,和上述安装部结合,它们之间的结合部形成为锐角,使和传送带本体的结合更坚固,上述弹性铰链部的直径优选比上述传送带本体的安装孔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大。
上述指状部的方向转换部最好构成为线簧的形态,或者构成为单纯的弯曲形态。
根据本发明,通过改善传送带本体和指状部的结合方式和其构造,可靠地防止为了装载/卸载条形部件而进行的指状部加压操作时指状部与本体分离的现象,可靠地防止卸载部件时通过指状部使部件滑动或受到推压的现象。
本发明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于指状部和带构件间的加压操作或解除加压操作,产生使指状部前端的弯曲把持部的位置移动的弹力和把指状部作为上述位置移动的中心的作用,且为了防止指状部和传送带本体脱离的现象在结构上集中于传送带本体的安装孔和包含安装部、结合部及弹性铰链部的指状部相结合的一侧,通过利用线材一体成形来构成指状部,从而容易制造指状部,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大大延长了传送带本体和指状部的使用寿命,更有利于维护。
本发明在装载或卸载条形部件时,最好在水平方向对指状部的一侧加压,因此,用于装载或卸载的周边装置比较简单,可以降低装备的制造成本。而且,根据需要,指状部的上述加压方向可以是向水平和上方同时加压,或者,如现有技术那样向上方倾斜地加压等,在选择加压方向时也可以进行装载或卸载操作,因此,可以使用现有的装载或卸载装置,扩大了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根据一例现有技术在条形部件传送带上装载或卸载条形部件的初始状态。
图2示出了图1的带上装载上述部件之前或卸载上述部件之后的状态。
图3示出了图1的带上装载上述部件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4是根据另一例现有技术的条形部件传送带的部分切口正面图。
图5是图4的部分切口侧面图。
图6是根据再一例现有技术的条形部件传送带的部分切口立体图。
图7是图6的部分切口侧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的传送带的部分切口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8的传送带的工作状态的部分切口侧面图。
图10示出了图9的传送带的另一个工作状态。
图11示出了图9的传送带的另一个工作状态。
图12是图9的传送带变形例中的工作状态图。
图13是图12的部分切口立体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最佳实施例的传送带的部分切口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带
20:带本体
22:安装孔
24:开孔
30:指状部
32:安装部
34:弹性铰链部
36:方向转换部
38:弯曲把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根据如图8-14所示的各种实施例,带10都是将另外制作的多个指状部30每隔一定间距结合到传送带本体20上,上述传送带本体20具有安装孔22和开孔24,所述安装孔用于结合指状部30的安装部32和弹性铰链部34,所述开孔形成在上述安装孔22的一侧,使得指状部30的弯曲把持部38移动自由地嵌入其中,上述指状部30的上述安装部32和上述弹性铰链部34一体结合形成在上述安装孔22中,嵌入上述开孔24中的弯曲把持部38和上述弹性铰链部34通过方向转换部36一体连接。
上述指状部30可以构成为以安装部32为中心彼此连接的1对,因此,如图8至图13所示,分别构成为相向的弹性铰链部34、34、方向转换部36、36和弯曲把持部38、38。另一方面,如图14所示,可以另外设置安装部32,将弹性铰链部34、方向转换部36和弯曲把持部38彼此一体连接,从而形成单一结构的形态。
上述指状部30的弹性铰链部34由线簧构成,与上述安装部32结合,在它们之间形成结合部33。这里,该结合部33形成为锐角,使传送带本体20和指状部30的结合更坚固。弹性铰链部34的直径比上述传送带本体20的安装孔22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大,构成为仅仅上述弹性铰链部34的一侧在经过安装孔22的状态下结合且被支持。
如图8至图11所示,上述指状部30的方向转换部36可以构成为线簧的形态,如图12至图14所示,也可以构成为单纯的弯曲形态。
未说明的符号40表示指状部30的弹性铰链部34的中心。
下面对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操作进行说明。
首先,指状部30的安装部32与预先形成在传送带本体20中的安装孔22的上部结合,位于安装部32和弹性铰链部34之间的结合部33保持为接合到安装孔22中的状态,保持弹性铰链部34的一部分嵌入安装孔22的两内侧的状态,而且,通过把弯曲把持部位38嵌入到开孔24中,将上述传送带本体20和指状部30结合起来,完成带10。这时,指状部30通过包含结合部位33的安装部位32、弹性铰链部位34和传送带本体20的安装孔22的相互关系支持在传送带本体33上,弯曲把持部位38相对于弹性铰链部位34可以弹性变位工作。
而且,在条形部件4的装载过程中,指状部30的加压方向可以是如图9和图12的水平方向,也可以如图10所示向上方和水平方向同时加压,或者,如图11所示向上方倾斜加压,但最好是如图9和图12所示在水平方向加压,确保传送带本体20和弯曲把持部位38之间有充分的装载空间,准备装载操作。
在这种状态下,当要装载的部件4位于上述装载空间中,解除上述指状部30的加压操作并使弯曲把持部位38复归到原始位置时,部件4保持被把持在传送带本体20和弯曲把持部位38之间的装载状态。
在再次对指状部30加压并使弯曲把持部位38离开传送带本体20的过程中,指状部30的弯曲把持部位38通过从以弹性铰链部位34的中心40为中心的弹性铰链部位34传递的弹力改变角度。
这时,从上述中心40到弯曲把持部位38的距离相对较远,因此,虽然指状部30的加压距离相对较短,但是弯曲把持部位38离传送带本体20比较远,结果,容易保证用于装载部件4的空间。而且,在通过解除指状部30的加压状态向弯曲把持部位38的原始位置复归的操作中,因为部件4不强制向下方移动,所以能比较可靠地装载部件。
当然,条形部件4的卸载过程和上述装载过程的顺序相反。即,卸载条形部件4时,通过指状部30的加压操作实现弯曲把持部位38的前进操作、部件4的卸载操作,而且,通过解除指状部30的加压操作,顺次进行向弯曲把持部位38的原始位置复归的操作,但是具体说明从略。

Claims (6)

1.一种条形部件的传送带,用于在大量生产半导体时,在包含电镀和去闪光工序的自动化在线工序中传送条形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带包括传送带本体、另外制作的多个指状部,所述多个指状部每隔一定间距结合到传送带本体上,上述传送带本体具有安装孔和开孔,所述安装孔用于结合上述指状部的安装部位和弹性铰链部位,所述开孔在上述安装孔的一侧形成,使上述指状部的弯曲把持部移动自由地嵌入其中,
上述指状部的安装部位和弹性铰链部位在安装孔中结合形成一体,嵌入上述开孔中的弯曲把持部位和弹性铰链部位,通过方向转换部位连接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部件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指状部的结构是构成为以安装部位为中心彼此连接的一对,分别成对的弹性铰链部位、方向转换部位和弯曲把持部位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部件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部位为另外设置,上述指状部的弹性铰链部位、方向转换部位和弯曲把持部位彼此连接为一体,构成单一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部件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指状部的弹性铰链部位由线簧构成,和上述安装部位结合,它们之间的结合部形成为锐角,上述弹性铰链部位的直径比上述传送带本体的安装孔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大,仅弹性铰链部位的一侧在经过安装孔的状态下结合并被支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部件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指状部的方向转换部位构成为线簧的形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部件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指状部的方向转换部位构成为单纯的弯曲形态。
CNB2003101152111A 2002-11-25 2003-11-20 条形部件的传送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353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20073411A KR100544322B1 (ko) 2002-11-25 2002-11-25 스트립 형태 부품의 이송용 벨트
KR10-2002-0073411 2002-11-25
KR1020020073411 2002-11-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2534A CN1502534A (zh) 2004-06-09
CN1283532C true CN1283532C (zh) 2006-11-08

Family

ID=32388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1521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3532C (zh) 2002-11-25 2003-11-20 条形部件的传送带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128817B2 (zh)
JP (1) JP3942582B2 (zh)
KR (1) KR100544322B1 (zh)
CN (1) CN1283532C (zh)
HK (1) HK1066776A1 (zh)
MY (1) MY135596A (zh)
SG (1) SG107673A1 (zh)
TW (1) TWI23809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1586A (zh) * 2011-09-29 2013-04-10 亚斯杰特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带形元件的进料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21961A1 (en) * 2004-10-19 2006-05-26 Jettech Ltd Feeder belt for strip-shaped parts
KR101268297B1 (ko) * 2011-07-12 2013-05-28 주식회사 에이에스티젯텍 스트립 형태 부품의 이송용 벨트
CN108313660B (zh) * 2017-01-16 2024-05-03 北京想象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吸收体的定向系统及定向方法
CN108082884A (zh) * 2017-12-30 2018-05-29 浙江圣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机的输送装置
CN109878980A (zh) * 2019-03-28 2019-06-14 东莞宇宙电路板设备有限公司 电镀生产自动化设备
GB2590989B (en) * 2019-03-28 2022-12-21 Universal Circuit Board Equipment Co Ltd Plating apparatus loading and unloading means
JP2021021126A (ja) * 2019-07-30 2021-02-18 三共株式会社 メッキ治具及びメッキ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4843A (en) * 1983-01-28 1985-08-13 Technic, Inc. Apparatus for electroplating and chemically treating contact elements of encapsulated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their like
FR2549336B1 (fr) * 1983-06-23 1986-11-21 Telmec Spa Tec Elett Mecc Machine pour la dorure en continu de connecteurs lamellaires de circuits imprimes, avec groupe de transport pouvant effectuer une translation
US4775046A (en) * 1986-01-17 1988-10-04 Future Automation, Inc. Transport belt for production parts
US4779877A (en) * 1986-04-22 1988-10-25 Varian Associates, Inc. Wafer support assembly
US4958983A (en) * 1988-07-25 1990-09-25 Oakland Engineering, Inc. Indexing conveyor for workpiece blanks
ATE89616T1 (de) * 1988-09-01 1993-06-15 Siemens Nixdorf Inf Syst Galvanisiereinrichtung fuer plattenfoermige werkstuecke, insbesondere leiterplatten.
DE3909700A1 (de) * 1989-01-13 1990-07-19 Windmoeller & Hoelscher Vorrichtung zum stapeln von flachen werkstuecken auf stapelstiften eines endlosen transportmittels
NL8900229A (nl) * 1989-01-31 1990-08-16 Meco Equip Eng Inrichting voor het behandelen van strookvormige elementen.
US6342146B1 (en) * 1995-07-14 2002-01-29 Geronimo Z. Velasquez Lead-free alloy plating method
DE19539868C1 (de) * 1995-10-26 1997-02-20 Lea Ronal Gmbh Transportvorrichtung und Transportsystem zur vertikalen Führung von plattenähnlichen Gegenständen zur chemischen oder elektrolytischen Oberflächenbehandlung
DE19758513C2 (de) * 1997-02-06 2000-07-13 Schempp & Decker Praezisionste Vorrichtung zum selektiven galvanischen Beschichten von elektrischen Kontaktelemente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1586A (zh) * 2011-09-29 2013-04-10 亚斯杰特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带形元件的进料带
CN103031586B (zh) * 2011-09-29 2015-09-16 亚斯杰特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带形元件的进料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942582B2 (ja) 2007-07-11
US7128817B2 (en) 2006-10-31
CN1502534A (zh) 2004-06-09
MY135596A (en) 2008-05-30
HK1066776A1 (en) 2005-04-01
TWI238096B (en) 2005-08-21
KR100544322B1 (ko) 2006-01-23
SG107673A1 (en) 2004-12-29
US20040104112A1 (en) 2004-06-03
KR20040045588A (ko) 2004-06-02
JP2004307994A (ja) 2004-11-04
TW200410787A (en) 2004-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3532C (zh) 条形部件的传送带
CN1128974C (zh) 冰箱的门铰链固定结构
CN1805465A (zh) 具有可相互相对活动的装置部件的装置如具有下壳和上壳的移动电话
CN1835292A (zh) 挠性基板用连接器
CN1171766C (zh) 传送系统中的移动框架装置
CN101052321A (zh) 带扣
CN103568073B (zh) 脆性材料基板的裂断装置
CN106181305A (zh) 阀体与橡胶圈装配机构
CN1525509A (zh) 键盘开关机构
CN1845375A (zh) 天线装置
CN1096225C (zh) 电路板传送方法和装置
CN1185082C (zh) 表面安装器用的抓手装置
CN200956326Y (zh) 开关装置
CN105751315A (zh) 一种锯边机
CN1274063C (zh) 插塞式连接器
CN1298515C (zh) 基板输送装置和基板输送方法
CN100342596C (zh) 表面安装技术的平面栅格阵列插座
CN1271343C (zh) 简易连接装置
CN112743310B (zh) 一种异型弹簧双工位组装装置
CN1291823C (zh) 纸张冲孔设备
CN1452282A (zh) 装卸用杆
CN1885464A (zh) 操纵杆控制器
CN1229832C (zh) 开关装置
CN1244147C (zh) 用于半导体封装的插座
CN1097274C (zh) 具有突然闭锁作用的电气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677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108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