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6809C - 水平缠绕盘管、其包装体以及水平缠绕盘管的管供应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平缠绕盘管、其包装体以及水平缠绕盘管的管供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6809C
CN1276809C CN 02144454 CN02144454A CN1276809C CN 1276809 C CN1276809 C CN 1276809C CN 02144454 CN02144454 CN 02144454 CN 02144454 A CN02144454 A CN 02144454A CN 1276809 C CN1276809 C CN 127680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pipe
pipe
level
mentioned
tw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4445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48231A (zh
Inventor
近藤和哉
石桥明彦
大久保克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be Steel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be Stee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933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59910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obe Steel Ltd filed Critical Kobe Steel Ltd
Publication of CN1448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8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680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680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 Filamentary Materials, Packages, And Safety Devices Therefor (AREA)
  • Unwind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水平缠绕盘管(LWC20),把管定位缠绕形成第一层盘管之后,在这个第一层盘管的上面定位缠绕第二层盘管,使第二层盘管嵌合在上述第一层盘管外表面的管之间的凹部,以后,同样的方法,在第二层盘管上表面,定位缠绕第三层盘管,第三层盘管上表面定位缠绕第四层盘管而形成多层盘管。设奇数层的盘管的缠绕数为n,则偶数层的盘管的缠绕数为(n-1)、n或(n+1),奇数层的盘管的缠绕方向和偶数层的盘管的缠绕方向相反。还有,奇数层的盘管的缠绕数和偶数层的盘管的缠绕数均为n(n为自然数),卷绕层数为m(m为自然数),舍去m/2的小数点以后的整数为m′,盘管的质量为W,则W/m′在18kg以下时更为合适。

Description

水平缠绕盘管、其包装体以及 水平缠绕盘管的管供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等的空气调节冷冻机的传热管和使用于建筑物用的供应热水、供水管的铜或合金铜管的水平缠绕盘管,该水平缠绕盘管的包装体以及从水平缠绕盘管中的管供应方法。
背景技术
铜管或合金铜管(以下的铜管包括合金铜管)用于空调等的空调设备的传热管(内部有沟槽管和平滑管)、以及建筑用的供应热水管和供水管。该铜管,在制造工序中,例如盘管状缠绕工序之后进行退火达到所定的调质处理,以盘管(水平缠绕盘管LWC:Level Wound Coil)状态保管并输送。
图10说明以往的水平缠绕盘管110的缠绕方法的剖面图。但在图10中为了简化图示,管101的截面以圆表示。如图11和图12所示,可以取出的内筒102a和侧板102b所构成的盘管架102把其轴线以水平或垂直放置,安装在旋转装置103或104,由这个旋转装置103、104,按箭头所示旋转方向(缠绕)旋转盘管架(绕轴)102。由此,铜管101缠绕在盘管架102。
这时,铜管101如图10所示,首先在盘管架102的内筒102a外围面,首先以图示的左端位置为始端111向右进行定位缠绕。所谓定位缠绕就是指铜管101的一匝与邻接的一匝互相接触,即没有间隙、严密地缠绕铜管101。接着,铜管101到达右边端,完成第一层缠绕之后,这次是从右边端向左缠绕第二层。以往,成为第二层缠绕始端的铜管部分112位于成为第一层终端的铜管部分与侧板102b之间的缝隙上面的位置,依次,向左,第二层铜管部分缠绕在第一层相邻铜管部分之间所形成的凹部嵌合。然后,第三层的盘管叠在第二层盘管上。这样,把铜管101向着管的轴向缠绕,形成第一层盘管之后,在其上的第二层圆筒状盘管使铜管101沿着管的轴向(相反方向)缠绕而形成的缠绕方法叫做纵向缠绕。历来,纵向缠绕的各层的盘管缠绕数相同。通过这样缠绕的铜管101,可以制造体积小的盘管110,可以减少保管以及运输所需空间,这个LWC110的每一个盘管质量为100~500kg。这样制造的LWC110在其最外围利用铜板带进行防止展卷处理后,取出盘管架内筒,进行辊道炉床型连续退火炉内进行所要调质的退火。
运输LWC110时,例如装有盘管架102的状态或拆卸侧板102b和内筒102a从LWC110取出盘管架102的状态,在货架上放置LWC110,使其盘管轴垂直。这时,有只装一个盘管的情形和盘管之间装入缓冲件而堆装多个盘管的情形。还有,把外面用瓦楞纸覆盖的同时,货架的四个角落或货架各个边中央立支柱,把盘管固定在支柱的状态下运到空调装配工厂等的使用铜管目的地,以免运输时,由于冲击货物倒塌或碰撞而受伤。(实开平4年——91891号公报、实开平4年—19556、实开平2年—124859、实开平7年——21590)。图13(a)是表示这一运输时的LWC110一例的图。LWC110中取出盘管架102,用绳子106固定盘管,以免损坏缠绕状态,盘管110之间放进缓冲件的瓦楞纸制的衬垫105。
这样,展卷运送到目的地的LWC的包装,如图11和图12所示,把LWC110安装在旋转装置103、104的旋转轴上。图11是旋转轴为水平的,而图12是旋转轴为垂直的展卷机。打开包装这一LWC110之后,如图13(b)所示,对每一个盘管,在LWC110中心插入内筒102a,把侧板102b用螺丝固定在内筒102a,而组装盘管架102,缠绕在盘管架102的状态下把LWC110安装在旋转装置103、104。于是,使这些旋转装置103、104的旋转轴向箭头所示旋转方向(展开盘管)旋转,夹持图10所示的盘管缠绕时的终端113的铜管部分,拉出盘管,盘管110从外围开始展开。
这时,运输或保管中,即,虽然盘管的外观上看不出,但把盘管展开时,缠绕在盘管中央附近的铜管外表面有变色。这个变色是由氧化膜的形成而引起,被称为瓤变色。如果铜管101发生这样的变色,不仅有降低钎焊铜管101时的可靠性的危险,同时外观上也不好,因此,不能使用而废弃。因此,由于变色,成品率降低、生产效率容易下降。
另外,需要把盘管110安装在旋转装置103、104的作业。此时,因为LWC110的重量大,为了保证安全和防止盘管110的变形,有必要充分注意,因而生产率降低。
还有,使用图11所示的旋转装置103,把盘管110水平放置,使其轴水平而展卷时,如果铜管101的拉拔力大,变成卷紧盘管110的状态。由于这一卷紧,邻接侧板102b的铜管部分进入到侧板102b与铜管101之间的间隙中,不容易拔出,发生这一部分的变形,往往成为成品率降低、生产率下降的原因。同时,图11所示的旋转装置103中,由水平的旋转轴悬臂梁支撑盘管的状态,还有,把这个旋转轴的旋转驱动来输送铜管的必要,因此,结构复杂,设备成本高。
另外,使用图12所示的旋转装置4,把盘管110,使其盘管轴垂直,从盘管的外部开始展卷时,此时,由于作用在铜管101的拉力,也存在对盘管的卷紧方向的力。因此,盘管110互相摩擦而留擦伤痕迹或变形,成为成品率降低和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还有,如图12所示,把LWC110,使其轴向垂直放置而展卷时,需要放置LWC110的转台107。因此,图11所示的旋转装置103,也有其设备成本高的难点。
这样,为了展卷LWC110,以往就需要很大投资来引进设备的。尤其是,想要控制一定的展卷管的拉力,在包括转台107的旋转装置104中有必要复杂地控制其转台107的旋转速度,其设备成本变得极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被称为ETS(Eye Tb the Sky)的盘管的展卷方法已有提案。图14是表示用ETS方法展卷盘管的立体图。
这一方法,如图14所示,运输设备中如果装有盘管架,则拆卸盘管的盘管架的内筒和侧板,如果没有装有盘管架,则按保持其原状态,把LWC110装在台子114上。此时,放置LWC110,使LWC110轴向垂直,并且,如图10所示,放置盘管,使盘管内面存在的缠绕时的始端111在上方。还有,拉起这一盘管缠绕时的始端111,把铜管101插入到设在台子114上方的弯曲的圆筒状导向管115,改变其路线,供应到铜管101的使用目的地。这样,盘管110不旋转,铜管101从盘管110中拉出,从盘管110内部开始展卷,从盘管110拉出之后的铜管101形成螺旋状的环,但通过导向管115拉出的时间里,逐渐地消除其缠绕的趋势。还有,0.2%屈服强度为60~70N/mm2程度的软质的磷脱氧铜管,利用ETS方法展卷时,因对铜管施加了塑性加工,其0.2%屈服强度提高到90~105N/mm2程度。
这样,利用ETS方法展卷盘管时,为了节省展卷盘管时的拆卸内筒和侧板的时间,一般把多个LWC无盘管架状态装在货架运送到使用目的地、在使用场所解开包装、装在货架的状态下,从上层盘管开始依次展卷LWC。
ETS中,因不要侧板和内筒,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还大幅度地提高了包装和打开包装的效率。盘管展卷时,没有必要旋转盘管,从盘管内部拉出的铜管,按螺旋形状上升,引导到所要的铜管加工场所。因此,不必要立式展卷机或转台等特殊的设备。还有,铜管的使用目的地中,接受LWC之后,运到使用现场,只是打开包装,就在多层状态下从上层LWC开始按顺序可以展卷,因此,可以大幅度减轻上述的生产率的问题。
另外,因从盘管的内部开始展卷,所以作用在已拉出铜管的拉力作用在使盘管开放的方向。即,没有由铜管101的拉力而引起的卷紧盘管方向力的作用,因而防止了立式展卷机中的管的变形或卧式展卷机中的管的摩擦损伤,大幅度地提高成品率。
但是,ETS方法中,展卷盘管时也经常发生周期性的管的折断、变形、坑凹或擦伤,这就成为提高成品率的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借鉴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利用ETS展卷盘管时,不发生折断、变形、坑凹或擦伤,不发生盘管的倒塌和变色的水平缠绕盘管、水平缠绕盘管包装体以及水平缠绕盘管的管供应方法。
有关本发明的水平缠绕盘管,把管定位缠绕形成第一层盘管,然后,把第二层盘管定位缠绕在第一层盘管上面,使上述第二层盘管嵌合在第一层盘管外面的管之间的全部凹部,再后,以同样的方法,把管多层定位缠绕形成多层盘管,奇数层的缠绕数为n时,偶数层的缠绕数为(n-1)或(n+1),奇数层的缠绕方向与偶数层的缠绕方向相反。
或者,有关本发明的水平缠绕盘管,把管定位缠绕形成第一层盘管,然后,把第二层盘管定位缠绕在第一层盘管上面,使上述第二层盘管的始端嵌合在第一层盘管最后一端和其之前圈的管之间的凹部,再后以同样的方法,定位缠绕多层盘管,使一个层的盘管嵌合在前一层的盘管外面管间凹部的全部,奇数层的缠绕数与偶数层的缠绕数相等,奇数层的缠绕方向与偶数层的缠绕方向相反。
以往的如图10所示的水平缠绕盘管110中,如图14所示,利用ETS方法从盘管拉出铜管,则如上所述,发生周期性的折断、变形、坑凹和擦伤。本发明者调查其原因的结果看,把图10所示的水平缠绕盘管如图14所示一样使其轴垂直放置,则,展卷盘管时,奇数列的最下段管部分脱离盘管内部之后,偶数列的最下段管部分应该脱离管的内部,但这个偶数列的最下段的管部分被夹在这个列的上方的管部分与侧板102b之间,被从上方的管部分推向侧板102a。因此,展卷进行到这个偶数列的最下段时,对铜管101作用很大的阻力,被塞住似的现象,拉出需要大的力,勉强一拉就发生变形。
与此相反,本发明中,在偶数层的盘管的缠绕数为n或n-1时,把水平缠绕盘管放置在货架,使盘管轴线垂直,缠绕开始部位在上方时,第一层盘管的最后部分被拉起以后,第二层盘管从它的下边部位依次被拉起。此时,第二层盘管的最下段管部分和货架不接触。因此,该第二层盘管的最下段管部分(最初被拉出的部分),不受在其上管部分与货架之间的约束,该第二层盘管的始端顺利拉出,脱离盘管的内部。
这样,本发明中,奇数列的最下端的管部分被拉出,脱离盘管内面之后,偶数列最下段的管部分就要拉出时,这个偶数列最下段的管部分不与盘管架的侧板接触,不受其上的管部分与货架之间间隙的约束,这个偶数列的管部分顺利拉出脱离盘管内面。因此,不发生管的折断、变形、坑凹和擦伤。
还有,本发明中,偶数层的盘管的缠绕数为(n+1)时,把LWC放置在货架,使盘管的轴向垂直、缠绕开始部位在下时,第二层的盘管在其最下段的管部分接触于货架,而受其上段的管部分与货架之间的间隙约束,但拉出管时,第一层盘管缠绕开始部位(位于下方)的管的端部向上拉出时,第一层盘管的最后拉出的部分是最上段的管部分,从而第二层的盘管从最上段的管部分开始拉出。因此,第二层的盘管也顺利拉出。第三层盘管虽然其拉出始端是最下段的管部分,但其最下段的管部分与货架之间有间隙,因此,第三层盘管也顺利拉出。由此,不发生管的折断、变形、坑凹和擦伤。
另外,有关本发明的水平缠绕盘管中,把管定位缠绕而形成第一层盘管,然后,在上述第一层盘管上面定位缠绕第二层的盘管,使其第二层的盘管的缠绕始端位于上述第一层盘管最后一圈的外侧,上述第二层的第二圈管嵌合在第一层盘管的最后一圈和其之前一圈的管间凹部;以后按同样的方法,定位缠绕多层而形成多层盘管,奇数层的管缠绕数和偶数层的管缠绕数相同,奇数层的盘管缠绕方向与偶数层的盘管缠绕方向相反,层数为m(m为自然数)舍去m/2的小数点以后取整值为m′,盘管的质量为W时,W/m′小于18.0kg。
在这些水平缠绕盘管中,上述管为如铜或铜的合金管。
例如这个水平缠绕盘管为已退火的,垂直于管轴方向的断面上,铜或合金铜管的长径与短径之差小于0.2mm为特征。
还有,铜管的化学成分为JISC1201或C1220所规定的成分,0.2%屈服强度为65~130N/mm2
在以往的如图10所示的LWC110中,如图14所示,利用ETS方法从盘管拉出铜管时,如上所述,发生周期性的管的折断、变形、坑凹和擦伤。本发明者调查其原因认为:如图14所示,放置图10所示的LWC110,使盘管轴垂直,则展卷盘管时,奇数列最下段的管部分脱离盘管内面之后,应该是偶数列最下段的管部分脱离盘管内面,但这个偶数列最下段的管部分被夹在该列上方的铜管部分与缓冲件之间,被上方的铜管部分推向下方。因此,这个推力大时,拉出工作进行到这个偶数列最下段时,对铜管110的拉出作用很大的阻力,被塞住的现象,因而需要大的拉出力,如果勉强拉出就会发生变形。
与此相反,本发明中,把缠绕层数做成给定的层数,拟制上述夹紧力的增大,偶数列的铜管顺利拉出,可以顺利脱离盘管内面。因此,不发生管的折断、变形、坑凹和擦伤。
有关本发明的水平缠绕盘管包装体,其特征是把上述的水平缠绕盘管放置在货架上,使盘管的轴方向垂直、并且使其缠绕开始部位在上、装载一层或多层,利用树脂制成的袋子包装上述一层或多层上述水平缠绕盘管的整体,在其外侧利用带状树脂薄带卷紧。
这些水平缠绕盘管包装体中,上述货架和上述水平缠绕盘管之间最好是装入缓冲件。
另外,例如最上段的水平缠绕盘管的上方可以用缓冲件覆盖。还有,上述水平缠绕盘管和上述货架从上述树脂袋子上面可以利用固定部件来互相固定。
有关本发明的水平缠绕盘管的管供应方法,其特征是放置上述水平缠绕盘管,使盘管轴向垂直,上述管的缠绕开始部位在上或在下,从上述缠绕开始部位往上拉出管。
有关本发明的水平缠绕盘管包装体的管供应方法,其特征是放置上述水平缠绕盘管包装体,使盘管的轴向垂直,上述管的缠绕开始部位在上或在下,解开上述树脂袋子和上述带状树脂薄带,把上述缠绕开始部位的管端往上方拉起而拉出。
有关本发明的水平缠绕盘管包装体中,货架上的水平缠绕盘管整体包装在树脂袋子里,并在其外侧,利用带状树脂薄带卷紧,因此,保管或运输中可以抑制湿气进入盘管内部,可以防止盘管内部的由于氧化引起的变色。
本发明的从水平缠绕盘管或水平缠绕盘管包装体的管供应方法中,放置水平缠绕盘管,使盘管的轴向垂直,上述管的缠绕开始部位在上或在下,把上述缠绕开始部位的管端往上拉起而展卷盘管,因此,很容易拉出铜管,不必要大规模设备,可以显著降低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实施例1的LWC20缠绕方法的剖面图。
图2是说明有关本发明实施例1的LWC20制作方法的模式图。
图3是说明有关本发明实施例1的LWC20展卷方法的模式图。
图4是(a)至(i)是把本实施例的LWC包装方法按工序顺序依次表示的侧视图。
图5是(a)至(f)是把延续图4(i)工序的LWC包装方法按工序顺序依次表示的侧视图。
图6是说明有关本发明实施例2的LWC30制作方法的模式图。
图7是说明有关本发明实施例2的LWC30展卷方法的模式图。
图8是说明有关本发明实施例3的LWC40制作方法的模式图。
图9是说明有关本发明实施例3的LWC40展卷方法的模式图。
图10是表示以往的LWC缠绕方法的剖面图。
图11是表示卧式(纵向型)展卷机(旋转装置103)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模型展卷机(旋转装置104)的立体图。
图13是(a)表示没有带卷筒的LWC的立体图,(b)是表示带有卷筒的LWC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利用ETS方法展卷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实施方案1的水平缠绕盘管(以下记成LWC)20的制作方法的剖面图,图2是表示该LWC上半部的模式图。盘管架2具有圆筒状的内筒2b和安装在这一内筒2b两端部的侧板2a。还有,这一盘管架2安装在图5或图6的旋转装置103、104的旋转轴上。在本实施方案中,首先使铜管1位于内筒2b的左端,将其作为缠绕开始端21,由旋转装置103、104旋转驱动盘管架2,把铜管1向图1的右向定位缠绕在内筒2b(纵向缠绕)。即,使铜管1在铜管部分之间无缝隙地总是接触地定位缠绕在内筒2b上。本实施方案中,缠绕第一层盘管结束,则第一层的终端的铜管部分与侧板2a接触。因此,内筒2b的轴向长度为铜管1外径的整数倍,假设这一第一层盘管的缠绕数为n、铜管1的外径为D,则,内筒2b的长度实际上为nD。缠绕第一层盘管结束时,缠绕第二层的盘管,使它的始端的铜管部分22位于第一层盘管的终端(第n圈)的铜管部分和在其之前(第n-1圈)的铜管部分之间的凹部,依次向图1的左向定位缠绕。第二层的盘管在它的左端的终端上,因为在侧板2a之间没有进入一个盘管外的余地,在侧板2a之间留间隙的状态下进行第三层的缠绕。从而,第二层的盘管缠绕数比第一层盘管缠绕数少一圈,变为n-1圈。第三层盘管和第一层盘管相同的n圈,向图1的右向缠绕。此时,第三层盘管和第一层盘管同样,把其左端以及右端的铜管部分与侧板2a接触。第四层和第二层相同,使始端的铜管部分23与侧板2a有间隙,向图1的左向缠绕。
这样,可以获得LWC20,其奇数层的盘管缠绕数为n时,偶数层的盘管缠绕数为(n-1),奇数层的盘管的缠绕方向和偶数层的盘管缠绕方向相反。这样制成的LWC在最外部利用铜带进行防脱处理后,取出盘管架和内筒,退火到所要调质处理。如果退火时发生LWC烧接,则利用ETS方法进行展卷盘管时发生折断、伤痕、变形,因此有必要选择缠绕盘管的拉力、缠绕方向、叠层方向和盘管缠绕数、管外部油、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和退火环境以免发生退火时的烧接。
还有,LWC不发生烧接,例如材料为脱酸铜的情形下,退火后的铜管的0.2%屈服强度为50~150N/mm2、延伸率为35~55%,具有这样的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的LWC时,不会发生管的弯曲、折断、伤痕,可以进行后述的ETS方法的展卷盘管。但,这只是一例,本发明不限于具有这样机械特性的LWC。
这样构成的LWC20中,取出盘管架2的状态下,如图3的模式图所示,放置LWC20,使盘管的轴垂直,缠绕开始端21在上,往上拉出始端21。那样的话,LWC20的内面的盘管(第一层盘管)展卷脱离盘管内面。于是,第一层盘管的最下段(图1中最右端)的铜管部分脱离盘管内面,则第二层的盘管的最下段(最右端)的缠绕始端的铜管部分22应该脱离盘管内面,但本实施例中,这个第二层始端的铜管部分22不接触于侧板2a,和侧板2a之间具有间隙,铜管部分22不受在其上层(左方)的铜管部分与侧板2a的约束。因此,铜管部分22容易且顺利地脱离盘管的内面,从盘管20顺利拉出。
还有,以往的各层的盘管缠绕数为相同的n,但本实施方案中奇数层为n、偶数层为n-1。制造这样的LWC20的工序变更可以通过变更纵向缠绕时的卷绕角度控制方法和变更侧板2a之间间隔的方法来很容易实现。
另外,在本实施方案中,LWC20的缠绕数在第一层盘管缠绕数(奇数层)为n、LWC质量不受特定约束。一般,圈层数在10~200层程度,每一层缠绕数n为10~100圈程度,LWC20的质量为50~500kg程度。
至于铜管的材质,没有特别的约束。本发明可以很好地适用于传热管、供应热水建筑配管使用的铜管的盘管或合金铜管的盘管。本发明适用于C1020、C1100等的纯铜、C1201、C1220等的磷脱氧铜、Cu-Sn-P合金(Cu-0.1~1.0Sn-0.01~0.05P等)、Cu-Sn-Zn-P合金(Cu-0.1~1.0Sn-0.1~1.0Zn-0.01~0.05P等)等的铜合金。
还有,至于管的尺寸没有特别的限制。但,如果管的厚度薄,则,后边叙述的展卷盘管时的扭转力作用在管上而容易变形。一般地,外径为4至25mm程度,厚度为0.15至1.5mm程度,(管厚/管外径)的值为0.03以上为好。
还有,至于管的调质处理也没有特定的限制。铜管时,最好是适用一般软质材料或半硬质材料,但硬质材料也可以适用。利用硬质材料制作LWC以后,退火调质成软质材料或半硬质材料。
接着,说明有关本发明的水平缠绕盘管包装体的包装方法。如图1所示,缠绕铜管1的盘管20,以后,从内筒2b拆卸侧板2a,把盘管架2从盘管20取出。然后,按图4(a)至(i)和图5(a)至(f)所示的工序包装LWC20。
首先,如图4(a)所示,准备货架11,如图4(b)所示,木制或树脂制的货架11上铺50μm厚的聚乙烯薄膜板12。接着,如图4(c)所示,在聚乙烯薄膜板12上放置例如厚度为5mm的聚乙烯发泡材料制成的缓冲垫13,在这一缓冲垫13上面,如图4(d)所示,装载取出盘管架2的铜或合金铜管1的盘管(LWC20),使其轴向垂直。然后,如图4(e)至图4(i)所示,圆形的厚纸圆盘15为隔层,堆积装三层LWC20(以下把堆积三层的铜或合金铜管盘管称为三层盘管16)。最上段的LWC20上面也放置厚纸圆盘15。这些厚纸圆盘15成为LWC20之间的缓冲垫,保护运输时的LWC20。
其次,如图5(a)所示,例如,把厚度为50μm的聚乙烯薄膜制的袋子17戴在三层盘管16上,覆盖三层盘管16。还有,如图5(b)所示,把形成细长的瓦楞纸制成的包装时的保护缓冲纸板条18,从三层盘管16上面到货架紧贴在三层盘管16外围;如图5(c)和图(d)所示,把这个缓冲纸条18固定在三层盘管16上面和货架11的上部。此时,在三层盘管16上部利用例如小舌片19a固定,在货架11上部利用肘钉19b固定。
然后,如图5(e)所示,例如准备宽度为500mm、厚度为25μm的聚乙烯薄膜制的带状树脂条带14,保持这个树脂条带14的伸张状态,把三层盘管16的周围从上到下卷,还把货架11也一起卷。
接着,如图5(f)所示,再次从下部到上部利用伸张状态的树脂条带14捆三层盘管16周围。由此,三层盘管16和货架11一起由两次树脂条带14拉紧包装。这时,对树脂条带14施加延伸二倍长度的拉力进行捆。于是,树脂条带14的宽度大体变为原来的70~80%。
这样,把三层盘管16和货架11一起利用聚乙烯薄膜制造的袋子17及树脂条带14进行紧包装,因此三层盘管16几乎完全密封。
还有,打开包装时,树脂条带14在缓冲纸板条18的表面上由截断器(剪刀)切断,因为有缓冲纸板条18不会误伤三层盘管16。
还有,覆盖三层盘管16外表面的袋子17和树脂条带14可以使用聚乙烯材料制成的。树脂虽然有点透水性,但由多层缠的方法可以防止水分进入盘管内部、防止变色。还有,对树脂条带的厚度没有特定的限制,但选择10~100μm的就可以。一般使用30~70μm为好。为了提高密封效果卷多层为好。
还有,装入货架11和盘管20之间的缓冲件13和堆积装载盘管20时隔层用缓冲件的厚纸圆盘15,可以使用发泡聚乙烯制造的东西,但没有盘管内部变色的危险时,也可以使用瓦楞纸材料。还有,最好是包装LWC20时的外部环境露点低,包装时的露点在22℃以下为好。
还有,根据需要把LWC20固定在货架11,以免运输时晃动。例如,在货架11的四个边的中央部位固定高度等于最上层LWC20上表面的木制支柱,并相对的上述木制支柱上端利用木版以十字型固定而加强,从货架底部到最上层LWC上表面用铁制条带勒紧支柱和木版。在这个状态下,从货架的下面到最上层LWC上表面利用多层树脂条带进行拉紧包装,使气氛不容易进入盘管内部。
如上所述,由于把LWC20(三层盘管16)利用树脂条带14拉紧包装,可以防止保管和运输中湿气进入盘管20的内部,可以防止盘管发生变色。
展卷LWC20,把铜管1连续供应给使用地点时,首先,如图5(f)所示,把包装好的三层盘管16按原状态放置在使用地点,缓冲纸板条18为里档材,用截断器切断树脂条带14,然后拆卸缓冲纸板条18,再后,卸去袋子17,打开包装三层盘管16。
其后,如图14同样,把持LWC20的缠绕开始端21,往上方提升,通过导向管115把铜管1供应到使用地点。于是,如上所述,从盘管20的内面开始展卷铜管1,对偶数层的盘管,在其最初展卷的铜管部分22不受其上层铜管部分和侧板2a的约束,所以奇数层和偶数层的全部盘管可以顺利地从盘管20展卷。最上层的LWC展卷之后,同样,第二层的最下段的LWC开始展卷。
还有,如果不是如图4和图5所示的包装状态,运输和保管时,即,例如,LWC装有盘管架的状态下保管和运输,展卷LWC时,有必要先取出盘管架。可是,此时,需要取出内筒2b和侧板2a的时间,因此,如图4和图5所示,最好是不带盘管架的状态下,把多个LWC20放在货架11之后进行包装。这样,不带盘管架状态下包装LWC20,在使用地点只要打开包装,放置在货架的状态下可以展卷LWC。另外,导向管115不限于穿通铜管的管状部件,也可以利用滚轮形状的部件。
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的包装方法不仅适用于实施方案1,也适用于以下叙述的实施方案4。
下面,说明有关本发明实施例2的LWC30。图6是表示制作本实施方案2的LWC30的模式图。图7是表示展卷这一LWC30的方法的模式图。本实施方案中,如图6所示,从第一层盘管的缠绕开始端31开始定位缠绕n圈之后,第一层的最后一圈的管部分与侧板2a之间的缝隙里布置第二层始端的管部分,定位缠绕第二层盘管。于是,把这一第二层盘管的终端的管部分布置在第一层盘管始端的管部分与侧板2a之间,然后,把第三层盘管定位缠绕在第二层盘管的管之间凹部嵌合。因此,假设第一层盘管的缠绕数为n,则第二层盘管的缠绕数为n+1,第二层盘管的缠绕数为n,奇数层缠绕数为n圈,偶数层缠绕数为n+1圈的定位缠绕。还有,侧板2a之间距离的设定基准为管外径的(n+1)倍。
这样构成的LWC30中,如图7所示,使缠绕始端31位于下方,盘管的轴垂直放置在货架上。还有,从缠绕始端31往上拉出,则,如箭头所示,从下部依次往上拉出第一层盘管,其最上段管部分展卷之后,第二层的最上段管部分被拉出。于是,第二层的盘管从上方依次往下方拉出。第二层盘管的最下段被拉出之后,第三层盘管的最下段管部分被拉出,但这个第三层盘管的最下段管部分由于与货架之间存在间隙,不受约束。因此,第三层盘管也顺利拉出。这样,本实施例的LWC可以顺利拉出铜管。
下面说明有关本发明实施方案3的LWC40。图8是表示制作本实施方案3的LWC40方法的模式图,图9是表示展卷这一LWC40的方法的模式图。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层盘管定位缠绕n圈,第二层盘管的始端的管部分布置在第一层盘管的最后缠绕(第n圈)的管部分与其之前的缠绕(第n-1圈)管部分之间,以后,定位缠绕第二层盘管。还有,第二层盘管的终端的管部分布置在第一层盘管的始端的管部分与侧板2a之间,完成第二层盘管的定位缠绕。接着,把第三层、第四层盘管的始端的管部分布置在下一层盘管的始端的管部分与下一圈管部分之间定位缠绕n圈。本实施例中,奇数层和偶数层的盘管缠绕数均为n圈。
这样构成的实施方案3的LWC40中,把LWC40放置在货架上,使缠绕始端41在上。还从缠绕始端41开始往上拉出管部分。于是,拉出到最下段的第一层盘管之后,应该拉第二层,但其最初拉出的第二层管部分在最下段,这个最下段管部分与货架之间有间隙,因此容易脱离、顺利拉出。这样,本实施方案中,同样也可以顺利拉出管。
本实施方案中,也可以把LWC放置在货架,使缠绕始端41在下方。此时,奇数列和偶数列的最下段的管部分,由于与货架的关系,如图6和图7所示,和实施方案2的最下段管部分同样的排列。因此,本实施方案3中,也把缠绕始端41在下,第一层盘管从下方依次往上拉出,则第二层盘管从上方依次往下拉出,这个第二层盘管拉出到达其最下段时,第三层盘管的最下段的管部分与货架之间有间隙,也可以顺利拉出第三层盘管。因此,实施方案3的LWC中,也可以把其缠绕始端41在上地放置在货架,也可以把其缠绕始端41在下地放置在货架。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4。本实施方案中,图10所示的以往技术同样的缠绕方法形成只缠绕m层的盘管。即,定位缠绕形成第一层盘管之后,在这个第一层盘管的上面,定位缠绕第二层盘管,使第二层盘管嵌合在第一层盘管外面管间凹部的全部,以后,同样的方法定位缠绕多层而形成多层盘管,奇数层的管的缠绕数和偶数层的管的缠绕数相等,奇数层的盘管的缠绕方向和偶数层的盘管缠绕方向相反。这里,为了利用ETS方法顺利进行展卷,缠绕层数m中,假设支撑盘管重量的偶数层的层数,即m/2舍去小数点以后的整数为m′,制作LWC所使用的铜管的质量为W[kg],则,必须满足W/m′□18.0kg。这是因为如果W/m′超过18.0kg,则LWC退火时容易发生铜管的烧接,即使不发生烧接,放置盘管,使其轴向垂直,使缠绕始端在上,进行通过ETS方法的展卷时,作用在偶数层最下段的铜管的压力大而容易发生铜管的折断、弯曲、擦伤的缘故。还有,为了更顺利地进行ETS方法的展卷,最好是W/m′≤16.0kg。
这样,可以制作成假设奇数层的盘管的缠绕圈数为n,则偶数层盘管的缠绕缠绕数也为n,奇数层的盘管的缠绕方向和偶数层盘管的缠绕方向相反的卷层数为m的LWC20。这样制作的LWC,在最外围利用铜带进行防脱处理之后,取出盘管架和内筒,进行所定调质的退火。
制作LWC时,因为施加拉力的状态下缠绕铜管,铜管断面形状变为向着内筒的轴向延伸、向着缠绕层方向缩小的椭圆形。如果这个椭圆形长径和短径之间的差超过0.2mm,则退火时,容易发生烧接,降低LWC的成品率。还有,利用ETS方法进行展卷时,成为铜管的变形、擦伤的原因。因此,垂直于管的轴的断面上,铜管的长径与短径之差最好是0.2mm以下。还有,断面的长径和短径的测定是在退火后的LWC的第一圈拉出的铜管进行就可以。而,上述长径和短径之差最好是0.15mm以下。
进而,为了防止烧接,有必要适当选择管外面油、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和退火气氛。
还有,不让发生LWC的烧接的材料,例如,其材料为C1201、C1220时,最好是退火后的铜管的0.2%屈服强度为65~130N/mm2。退火后的屈服强度为上述范围内时,不会发生管的弯曲、折断、伤痕,如后述,可以进行利用ETS方法的展卷。如果0.2%屈服强度为小于65N/mm2时,利用ETS方法的展卷时,容易发生管的弯曲和折断,如果0.2%屈服强度超过130N/mm2时,利用ETS方法的展卷时,卷回阻力大,而且,由于加工引起的硬化而铜管的屈服强度还增加,组装热交换器时容易发生铜管的折痕。
还有,满足上述屈服强度以外,还满足0.2%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值为0.30~0.40,延伸率为45~55%时,更适合于利用ETS方法的展卷。
这样构成的LWC20中,取出盘管架的状态下,如图14同样,放置LWC20,使其盘管轴垂直,使缠绕始端21在上,往上拉出始端21。于是,LWC20的内面的盘管(第一层盘管)展卷,而从盘管内面脱离。于是,应该是第一层盘管的最下段(图1最右端)的铜管部分从盘管内面脱离时,第二层盘管的最下端(最右端)的缠绕始端的铜管部分22从盘管内面脱离,但本实施方案中,这个第二层始端的铜管部分22接触在缓冲部件等,受到其上层(左方)的铜管部分与缓冲部件之间约束,但LWC质量与缠绕层之比在0.9kg以下,所以,铜管部分22容易并且顺利地脱离盘管内面,从盘管20顺利拉出。
还有,本实施方案中,也和以往的一样,各层的缠绕数均为n,所以为了制造这样的LWC20没有必要变更工序(纵向缠绕时的卷绕角度控制方法的改变和侧板2a之间距离变更)。
另外,本实施方案适用于LWC20的盘管质量为50至500kg,上述质量的W/m′(m′是m/2舍去小数点以后的整数)在18.0kg以下来决定m就可以。还有每一层的缠绕数n没有特定的限制,但一般为10~100圈的程度。
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效果,和比较例比较具体说明。
试验例1
本试验例是利用ETS方法展卷单层LWC的试验例。构成LWC的铜管为磷脱氧铜软质材料制成的,其外径为9.52mm的内面为有沟槽的管(底厚度为0.20mm,槽深为0.18mm,槽数为60,导程角为18°)。
至于LWC的制作,各种尺寸的内筒的侧面上安装侧板,把铜管,以纵向缠绕方法缠绕在内筒表面,制作表1的盘管。还有,表1里的盘管质量和制作盘管的长度均为对一个盘管的质量和长度。
                         表1
  No.   奇数层和偶数层缠绕的铜管的缠绕数   制作盘管的质量(制作盘管的长度)   盘管的尺寸内径(mm)×外径(mm)×宽(高度)(mm)
  实施例 C1   奇数列:25个偶数列:24个   150kg(1630m) 560×1030×260
C2   奇数列:40个偶数列:39个   300kg(3260m) 560×1170×350
  比较例 C6   奇数列:25个偶数列:25个   150kg(1630m) 560×1030×260
C7   奇数列:40个偶数列:40个   300kg(3260m) 560×1170×350
通过上述ETS方法展卷上述表1中的盘管。展卷是把拆卸上述方法的盘管制作中的侧板和内筒,把一个盘管放置在货架,使其纵向垂直,并且,开始缠绕的铜管端部在上,拉出开始缠绕的铜管端部,使铜管通过设在比铜管高2m的管状导向管,以1m/秒的速度,连续拉出。还有,作为缓冲部件,在货架的上表面放置厚度为5mm,直径为1250mm的圆盘状发泡聚乙烯部件。供应时,发生铜管的被卡住或变形就立即停止铜管的供应,记录其供应长度。其结果记录在表2。
                            表2
  分类 No. 盘管的质量 展卷结果
  实施例   C1   150kg   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供应顺利
  C2   300kg   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供应顺利
  比较例   C6   150kg   大约拉出到150m时,发生了被卡住
C7 300kg   大约拉出到120m时,发生了被卡住
上述表2中看出,实施例No.C1和C2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变形,而顺利地供应铜管。另一方面,比较例No.C6和C7是在供应途中发生被卡住,不得不停止铜管的供应。
试验例2
本试验例是利用ETS方法展卷三层LWC的试验例。本试验例中,和试验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了6个每一个质量为300kg的LWC。
如图2和图3所示,把这个LWC形成的三层堆积装载的盘管利用聚乙烯薄膜树脂条带拉紧包装(卷4层)制作包装体(实施例No.C3)。而且,替代拉紧包装的树脂条带制作了瓦楞纸卷绕包装(实施例No.C4)。另外,实施例No.C3和实施例No.C4包装的气氛的露点为20℃。还有,把实施例No.C3和实施例No.C4的包装盘管,在温度为30℃(露点为25℃)的环境中保管3周。
然后,打开包装上述方法制作的三层盘管,和试验例1同样,利用ETS方法展卷第一层盘管之后,展卷第二层盘管,展卷第二层盘管之后,同样展卷第三层盘管。供应中记录铜管外表面有无变色、有无被卡住和变形。这一结果记录在表3中。
                                   表3
  No.   盘管的包装状态   展卷结果   铜管的变色
实施例 C3 树脂膜拉紧包装   三个盘管,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供应顺利。   全部盘管没有发生变色
C4 瓦椤板纸包装   三个盘管,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供应顺利。   各盘管发生轻微的变色
从表3可以看出,实施例No.C3和No.C4在供应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顺利供应。还有,实施例3中没有铜管的变色。
试验例3
本试验例是利用ETS方法展卷三层LWC的试验例。本试验例和试验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6个每一个盘管的质量为300kg的LWC。
在木制的货架上放置缓冲件之后,把第一层LWC装在上述缓冲件之上,然后放置缓冲件隔垫,在其上堆积装第二层LWC和第三层LWC,形成三层盘管。
完成图2(a)至(i)和图3(a)工序之后,在货架各边的中央部位固定木制板材的支柱,还,相对的支柱之间利用板材固定成十字形。
然后,如图3(e)和(f)所示,进行拉紧包装(卷绕10层),制作包装体(实施例No.C5)。包装时的气氛的露点为20℃。
这样制作的包装体为了模拟运输时的振动,进行了振幅为20cm,最大加速度为490.3m/s2,频率为20Hz的6个小时的振动试验。然后,把上述包装体在温度为35℃(露点为30℃)环境中保管3周。
试验完成后,进行包装状态中有无货物状态变化和打开包装时的倒塌现象等的调查,然后,进行了利用ETS方法展卷时的铜管的被卡住、变形等的调查。同时调查了有无发生铜管的外表面变色。
其试验结果记录在表4中。表4中可以看出,对全部盘管,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而供应顺利。还没有发生盘管的变色。还有,运输时,即使有振动,没有发生货物的状态变化。也没有打开包装时的倒塌现象。
                           表4
  分类   No.   展卷结果   铜管的变色
  实施例   C5   三个盘管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   三个盘管没有发生变色。
如上述表4中看出,如实施例No.C5,包装的盘管没有发生由于振动的倒塌,还高温多湿中也没有发生变色,可以顺利展卷盘管的铜管。
试验例4
本试验例是利用ETS方法,展卷单层LWC的试验例。构成LWC的铜管为磷脱氧铜软质材料,外径为9.52mm,内部有沟槽(底厚度为0.25mm,槽深为0.18mm,槽数为60,导程角为18°)。
LWC的制作,在各种尺寸的内筒上安装侧板,把铜管纵向缠绕在内筒制作表5所示的盘管。然后,LWC的最外表面卷绕防脱铜带,拆卸盘管架和内筒,放进辊道床型炉进行软质调质。这些LWC盘管中选取试验料,进行管轴方向的拉伸试验,测定机械性能,其结果为:0.2%屈服强度:95~100N/mm2,拉伸强度为250~260N/mm2,延伸率为47~51%。还有,表1中的盘管质量和盘管长度均为一个盘管的质量和长度。
                                        表5
  分类   No.  盘管的模型   奇数层和偶数层缠绕的铜管的缠绕数   制作盘管的质量(制作盘管的长度)   盘管的尺寸:内径(mm)×外径(mm)×宽(高度)(mm)   放置盘管时的缠绕开始铜管的端部的位置
  实施例   A1  模型1   奇数列:40偶数列:39   300kg(3260m)   560×1030×260   上
  A2  模型2   奇数列:39偶数列:40   300kg(3260m)   560×1030×260   下
  A3  模型3   奇数列:40偶数列:40   300kg(3260m)   560×1030×260   上
  A4  模型3   奇数列:40偶数列:40   300kg(3260m)   560×1030×260   下
  比较例   A5  以往例(模型4)   奇数列:40偶数列:40   300kg(3260m)   560×1030×260   上
  A6  以往例(模型4)   奇数列:40偶数列:40   300kg(3260m)   560×1030×260   下
把上述表5中所示,的盘管利用ETS方法展卷。展卷是先把如上述制作的盘管中拆卸其侧板和内筒,放置在货架上,使单个盘管纵向垂直,并使开始缠绕的铜管的端部向图5所示的方向,拉出开始缠绕的铜管的端部,使铜管通过设在比铜管上表面2m的管状导向管,以1m/秒速度连续拉出。还有,作为缓冲部件在货架的上表面放置厚度为5mm,直径为1250mm的圆盘状的发泡聚乙烯件。如果供应中发生铜管的被卡住或变形时,立刻停止供应,记录其供应长度。其结果记录在表6中。
                              表6
  分类   No.   盘管缠绕模型   制作盘管质量   展卷结果
  实施例   A1   模型1   300kg   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供应顺利。
  A2   模型2   300kg   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供应顺利。
  A3   模型3   300kg   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供应顺利。
  A4   模型3   300kg   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供应顺利。
  比较例   A5   以往例(模型4)   300kg   大约120m处发生被卡住。
  A6   以往例(模型4)   300kg   大约140m处发生被卡住。
表6中可以看出,实施例No.A1至A4中,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颁行而顺利供应铜管。另一方面,比较例No.A5和A6发生供应途中被卡住,不得不停止铜管的供应。还有,实施例No.A1至A4中的全长度范围内、比较例No.A5和A6的包括发生被卡住位置没有发生管烧接现象。
试验例5
本试验例是利用ETS方法展卷三层盘管LWC的。本试验例中,制作了6个和试验例1相同的方法,单个盘管的质量为300kg的LWC。
如图4和图5所示,把这个LWC形成的三层盘管利用聚乙烯薄膜树脂条带拉紧包装(卷4层)制作了包装体(实施例No.A7)。还有,替代拉紧包装的树脂条带利用瓦楞纸卷包装的包装体(实施例No.A8)。还有,实施例No.A7和实施例No.A8的包装环境气氛的露点为20℃。并且,把实施例No.A7和实施例No.A8的包装盘管在气氛温度为30℃(露点为25℃)环境下保管3周。
然后,打开包装如上述制作的三层盘管,和试验例1同样,利用ETS方法,三层盘管状态下,从上层开始一个盘管的展卷,完成之后,展卷第二个盘管,第二个盘管的展卷结束之后进行第三个盘管的展卷。供应中,记录有无铜管的表面变色、被卡住和变形。其结果记录在表7中。
                           表7
  No.   盘管包装状态   展卷结果   铜管的变色
  实施例   A7   树脂条带拉紧包装   三个盘管,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供应顺利   全部盘管没有发生变色
  A8   瓦楞纸包装   三个盘管,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供应顺利   全部盘管没有发生变色
从上述表7中看出,实施例No.A7和实施例No.A8到最后为止都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供应顺利。还没有发生铜管的变色。
试验例6
本试验例是利用ETS方法,展卷单层LWC的试验例。构成LWC的铜管为磷脱氧铜软质材料,均为滚压加工制造的外径为9.52mm的内面有沟槽(底厚度为0.30mm,槽深为0.22mm,槽数为60,导程角为18°)的铜管、外径为8.0mm的内面有沟槽(底厚度为0.24mm,槽深为0.20mm,槽数为60,导程角为18°)的铜管和外径为7.0mm的内面有沟槽(底厚度为0.24mm,槽深为0.25mm,槽数为55,导程角为15°)的铜管。
LWC的制作,在各种尺寸的内筒上安装侧板,对一部分的盘管加大拉力把铜管纵向缠绕在内筒,制作表8中的盘管。接着,LWC的外表面卷绕防脱铜板,拆卸盘管架和内筒之后,放进辊道炉床内进行软质的调质。从这些LWC盘管的最内部选取试验料,利用管轴方向的拉伸试验调查机械性能、测定管断面尺寸调查长径和短径。机械性能是0.2%屈服强度:70~85N/mm2,拉伸强度:230~255N/mm2,延伸率为47~51%,平均结晶粒径为12.25μm(把管断面沿着厚度方向切断方法来测定)。还有,表8中的制作盘管的质量和长度均为一个盘管的值。
                                          表8
  分类   No.   管外径(mm)   缠绕数   卷层数  LWC质量W(kg)   W/m′   铜管的尺寸差:长径-短径(mm)   盘管尺寸:内径×外径×宽(mm)长度(m)
  实施例   1   9.52   35   35  300   17.64   0.13   560×1100×3403254m
  2   9.52   35   35  300   17.64   0.19   560×1100×3403254m
  3   9.52   30   57  500   17.85   0.12   560×1500×2905428m
  4   8.0   42   40  270   12.85   0.11   560×1115×3404798m
  5   7.0   48   40  270   12.85   0.12   560×1040×3405338m
  比较例   6   9.52   40   32  300    18.75   0.13   560×1000×3813254m
  7   9.52   35   35  300   17.64   0.23   560×1100×3403254m
  8   9.52   35   50  500   20.0   0.12   560×1380×3405423m
把上述表8中,所示的盘管利用ETS方法进行展卷。展卷是把一个盘管放置在货架上使其纵向轴垂直,并且,缠绕开始的铜管的端部在上,往上拉出缠绕开始的铜管的端部使其通过设在铜管上表面2m的管状导向管,以1m/秒速度连续拉出。还有,作为缓冲件在货架的上表面放置厚度为5mm,直径为1500mm,平均压缩强度为0.24N/mm2的瓦楞纸。如果供应时发生被卡住,立即停止铜管的供应,记录供应长度。这一结果记录在表9中。
                             表9
  分类   No.   展卷结果
  实施例   1   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供应顺利。
  2   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供应顺利。
  3   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供应顺利。
  4   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供应顺利。
  5   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供应顺利。
  比较例   6   第十层下端部发生了被卡住。
  7   约120m处有烧接,停止供应。
  8   第六层下端部发生了被卡住。
从上述表9中可以看出,实施例No.1至实施例No.5在全长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供应顺利。还有,已经展卷的实施例No.1至实施例No.5的铜管中选取试验料进行急转弯试验,没有发生折皱纹、管裂,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
另一方面,比较例No.6和No.8在供应途中发生被卡住,不得不停止供应。还有,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试验对5个试验料进行。
试验例7
本试验例是利用ETS方法对270kg的合金管LWC进行展卷的。利用半连续铸造方法制作合金管LWC的制作条件如下。Cu-0.55质量%Sn-0.65质量%Zn-0.024质量%P合金坯段,把坯段切割成挤压长度,在900℃保持一个小时作均质处理,在850℃下水冷挤压(到100℃为止,平均冷却速度=5℃/秒)进行粗压延、拉丝、中间退火(感应加热的连续退火)、中间退火(感应加热的连续退火)、内部面沟槽制作(底厚度为0.24mm,槽深为0.20mm,槽数为60,导程角为22°),制造LWC、利用辊道床型炉内的退火。
利用改变辊道床型炉内的退火条件制造表10中的两种调质的合金铜管。其LWC形状在表11中给出。
                                   表10
  分类   No.   0.2%屈服强度(N/mm2)   拉伸强度(N/mm2)   屈服强度/拉伸强度   延伸率(%)   结晶粒径(μm)
  实施例   9   101   271   0.37   51.2   18
  10   67   247   0.27   52.4   22
                                      表11
  分类   No.   管外径(mm)   缠绕数   卷层  LWC质量W(kg)   W/m′   铜管尺寸差:长径-短径(mm)   盘管尺寸:内径×外径×宽(mm)长度(m)
  实施例   9   8.0   42   40  270   13.5   0.11   560×1115×3404798m
  10   8.0   42   40  270   13.5   0.13   560×1115×3404798m
把No.9和No.10的LWC利用ETS方法进行展卷,其结果,全长范围内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变形,顺利供应铜管。还有,展卷的铜管中选取试验料进行急转弯试验,没有发生折皱、管裂,弯曲性能良好(各No.,n=5)。
试验例8
本试验例是利用ETS方法展卷0.2%屈服强度不同的270kg的C1220组成(Cu-0.026质量%P)的铜管LWC的试验例。铜管LWC的制造条件和试验例7相同。利用改变辊道床型炉内的退火条件制作了表12中的四种调质合金铜管。另外,LWC的形状参看表13。
                                      表12
  分类   No.   0.2%屈服强度(N/mm2)   拉伸强度(N/mm2)   屈服强度/拉伸强度   延伸率(%)   结晶粒径(μm)
  实施例   11   58   206   0.28   52.6   32
  12   71   226   0.31   50.6   25
  比较例   13   105   292   0.36   47.6   20
  14   137   343   0.40   44.3   18
                                        表13
  分类   No.   管外径(mm)   缠绕数   卷层m   LWC质量kg   W/m′   管的尺寸差长径-短径(mm) 盘管尺寸:内径×外径×宽(mm)长度(m)
  实施例   11   8.0   42   40   270   13.50   0.12 560×1115×3404798m
  12   8.0   42   40   270   13.50   0.12 560×1115×3404798m
  比较例   13   8.0   42   40   270   13.50   0.15 560×1115×3404798m
  14   8.0   42   40   270   13.50   0.11 560×1115×3404798m
利用ETS方法进行展卷的结果表明,No.12和No.13的LWC在全长范围内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顺利供应铜管。No.11的LWC在全长范围内可以进行展卷,但展卷的途中有几处发生铜管的变形。No.14的LWC在全长范围内可以进行展卷,但由于展卷更加提高了屈服强度,比起其他的试验料容易发生急转弯部位的折皱(但可以使用于空调)。从No.11至No.14的已经展卷的铜管中选取试验料(n数为5)进行急转弯试验,结果没有发生弯曲部的折皱和管裂,转弯性能良好。
试验例9
本试验例是利用ETS方法进行展卷三层盘管的LWC。本试验例中制作了6个试验例6的No.3同样的500kg的LWC。
如图4和5所示,把这个LWC堆积形成的三层盘管利用聚乙烯薄膜树脂条带进行拉紧包装(卷4层)制作包装体(实施例No.15)。还有,替代拉紧包装的树脂条带利用瓦楞纸卷绕包装的包装体。(实施例No.16)。还有,和实施例No.3和No.4一样,使包装气氛的露点为20℃。还有,实施例No.15和实施例No.16的包装盘管在温度为30℃(露点为25℃)的环境下保管3周。
然后,打开上述方法制作的三层盘管的包装,利用ETS方法展卷,完成第一个盘管之后展卷第二个盘管,展卷完成第二个盘管之后展卷第三个盘管。供应过程中记录有无铜管的外表面变色、有无被卡住和变形。结果记录在表14里。
                                     表14
  No.   盘管的包装形态   展卷结果   铜管的变色
  实施例   15   树脂条带拉紧包装   三个盘管都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供应顺利。   整个盘管没有发生变色。
  16   瓦楞纸包装   三个盘管都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供应顺利。   对各盘管发生轻微的变色。
从表14中可以看出实施例No.15和实施例No.16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顺利供应铜管。还有,实施例3中没有发生铜管的变色。
试验例10
本试验例是利用ETS方法展卷三层盘管LWC的试验例。本试验例中制作了和试验例6的No.1同样的300kg的LWC。
木制的货架里放置缓冲件之后,第一层的LWC装在上述缓冲件的上面,然后,放置缓冲垫隔层,装载第二层盘管和第三层盘管,制作三层盘管。
完成图4(a)至(i)和图5(a)工序之后,货架各边中央部位固定木板材支柱,再用支柱上端的相对的支柱利用木版进行十字型固定。
然后,利用铁制条带十字型固定货架底部、支柱和上面木版,坚固地固定装载的LWC。
然后,如图5(e)和图5(f)所示,进行拉紧包装(卷10层),制作包装体(实施例No.17)。还有,使包装时的气氛露点为20℃。
这样制作的包装体,为了模拟运输过程中的振动,进行6个小时的振幅为20cm,最大加速度为490.3m/s2和频率为20Hz的振动试验。然后,把上述盘管包装体在温度为35℃(露点为30℃)环境中保管3周。
试验结束后,进行了包装状态的货物状态和有无打开包装时的倒塌的调查,然后,调查了利用ETS方法进行展卷中有无铜管的被卡住、发生变形等。同时在展卷时进行了铜管的外表面有无变色的调查。
把其结果记录在表15。表15中可以看出,在盘管的全部范围内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供应顺利。还有,没有发生盘管的变色。另外,在运输中施加振动负荷也没有发生包装状态中的货物状态变化,也没有发生货物倒塌。
                                     表15
  分类   No.   展卷结果   铜管的变色
  实施例   17   三个盘管,到最后为止没有发生被卡住、弯曲和变形,供应顺利。   三个盘管都没有发生变色。
从上述表15中可以看出,如实施例No.5一样,包装的盘管没有发生由于振动的倒塌,还没有发生高温多湿条件下保管后的变色,可以顺利进行展卷工作。

Claims (15)

1、一种水平缠绕盘管,把管定位缠绕形成第一层盘管之后,在这个第一层盘管的上面定位缠绕第二层盘管,使第二层管嵌合在上述第一层盘管外面的管之间的全部凹部,然后,同样的方法定位缠绕多层的管而形成多层盘管,奇数层的管的缠绕方向和偶数层的盘管的缠绕方向相反,其特征在于:奇数层的盘管的缠绕数为n时,使偶数层的盘管的缠绕数为n-1或n+1,并且当所述偶数层的盘管的缠绕数为n-1时,所述水平缠绕盘管,使盘管的轴向垂直,使上述管的开始缠绕部位在上,而当所述偶数层的盘管的缠绕数为n+1时,所述水平缠绕盘管,使盘管轴向垂直,使上述管的开始缠绕部位在下。
2、一种水平缠绕盘管,把管定位缠绕形成第一层盘管之后,在这个第一层盘管的上面定位缠绕第二层盘管,然后,定位缠绕一个层的盘管,嵌合在前一个层的盘管外表面管之间的全部凹部,定位缠绕多层盘管形成多层盘管,奇数层的盘管的缠绕数和偶数层的盘管的缠绕数相同,奇数层的盘管的缠绕方向和偶数层的盘管的缠绕方向相反的水平缠绕盘管,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第二层的盘管缠绕开始端嵌合在上述第一层盘管的最后一圈铜管与其之前一圈的铜管之间的凹部,并且所述水平缠绕盘管,使盘管的轴向垂直,使上述管的开始缠绕部位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平缠绕盘管,其特征在于:上述管为铜管或合金铜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平缠绕盘管,其特征在于:上述铜管或合金铜管是退火的,垂直于管的轴向的断面上,铜管或合金铜管的长径和短径之差小于0.2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平缠绕盘管,其特征在于:铜管的化学成分为JISC1201或C1220所规定的成分,0.2%屈服强度为65~130N/mm2
6、一种水平缠绕盘管包装体,其特征在于:货架上放置一层或多层上述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偶数层的盘管的缠绕数为n-1或n时的水平缠绕盘管,使其盘管的轴向垂直且使开始缠绕部位在上;把上述一层或多层的上述水平缠绕盘管整体包装在树脂制袋,并在其外侧利用带状树脂条带紧紧卷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平缠绕盘管包装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货架与上述水平缠绕盘管相互之间装入缓冲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平缠绕盘管包装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平缠绕盘管的最上层的上表面用缓冲件覆盖。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平缠绕盘管包装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平缠绕盘管和上述货架从上述树脂袋的上面利用固定部件相互固定。
10、一种水平缠绕盘管包装体,其特征在于:货架上放置一层或多层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偶数层的盘管的缠绕数为n+1时的水平缠绕盘管,使其盘管的轴向垂直且使开始缠绕部位在下,上述一层或多层上述盘管整体包装在树脂制成的袋,还在其外侧利用树脂条带紧紧卷绕。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平缠绕盘管包装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货架与上述水平缠绕盘管相互之间装入缓冲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平缠绕盘管包装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平缠绕盘管的最上层的上表面利用缓冲件覆盖。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平缠绕盘管包装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平缠绕盘管和上述货架从上述树脂袋的上面利用固定部件相互固定。
14、一种从水平缠绕盘管供应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放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平缠绕盘管包装体,使盘管的轴向垂直,使上述管的开始缠绕部位在上,解开上述树脂制袋和上述树脂制条带,把上述开始缠绕部位的管端往上拉起而拉出管。
15、一种从水平缠绕盘管供应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放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平缠绕盘管包装体,使盘管的轴向垂直,使上述管的开始缠绕部位在下,解开上述树脂制袋和上述树脂制条带,把上述开始缠绕部位的管端往上拉起而拉出管。
CN 02144454 2002-03-28 2002-09-28 水平缠绕盘管、其包装体以及水平缠绕盘管的管供应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27680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93382 2002-03-28
JP2002093382A JP3599105B2 (ja) 2001-03-30 2002-03-28 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の梱包体及び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からの管供給方法
JP2002093369 2002-03-28
JP2002093369 2002-03-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8231A CN1448231A (zh) 2003-10-15
CN1276809C true CN1276809C (zh) 2006-09-27

Family

ID=28793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44454 Expired - Lifetime CN1276809C (zh) 2002-03-28 2002-09-28 水平缠绕盘管、其包装体以及水平缠绕盘管的管供应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276809C (zh)
MY (1) MY13065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Y136663A (en) * 2003-01-29 2008-11-28 Kobe Steel Ltd Method for the supply of pipe from level wound coil, as well as packed product of level wound coil and method for the supply of pipe therefrom
JP4001179B2 (ja) * 2005-12-21 2007-10-31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の包装体
CN103420218A (zh) * 2013-07-16 2013-12-04 衢州邦鼎键合线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键合线的绕线方法
JP6427696B1 (ja) * 2018-01-18 2018-11-21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ケーブルドラム
CN109986306A (zh) * 2019-04-10 2019-07-09 广东海亮铜业有限公司 一种大散盘铜管及其生产工艺
CN114472586A (zh) * 2020-10-23 2022-05-13 江苏兴荣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管材第一层的缠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8231A (zh) 2003-10-15
MY130658A (en) 2007-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123C (zh) 制造连续绕线线盘的方法和装置
CN1276809C (zh) 水平缠绕盘管、其包装体以及水平缠绕盘管的管供应方法
CN1969344A (zh) 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269604C (zh) 中空构件、其制造方法、使用其的流体分配系统及中空材料的成形设备
CN1023966C (zh) 连续生产吸附物体的方法和设备
CN1115271C (zh) 车身上部的冲击能量吸收结构和冲击能量吸收体
CN86108451A (zh) 生产改善了加工性能的薄钢板的方法
CN1123407C (zh) 带钢的卷取方法
CN1139446C (zh) 带板缠绕系统
CN1969343A (zh) 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491176A (zh) 卷轴构件及薄膜卷绕方法
CN1827510A (zh) 从均匀卷绕的管卷供给管的方法和包装件及其包装方法
CN1717516A (zh) 捻线机、捻线制造方法、板层和充气轮胎
CN1426330A (zh) 热轧方法及热轧生产线
JP3599105B2 (ja) 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の梱包体及び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からの管供給方法
CN1319836C (zh) 从盘管供给管的方法、盘管的捆包体及从其供给管的方法
JP4311962B2 (ja) 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の梱包体、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からの管供給方法、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の梱包体からの管供給方法
CN1297054C (zh) 定子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JP5213820B2 (ja) 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の梱包体
JP5225915B2 (ja) 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の梱包体
JP3599110B2 (ja) 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からの管の供給方法及び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梱包体からの管の供給方法
JP4390610B2 (ja) 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の梱包体及び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からの管の供給方法
JP4133733B2 (ja) 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からの管の供給方法、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の梱包体からの管の供給方法及び管巻き解き装置
JP2004142854A (ja) 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積層体、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の梱包体及びレベルワウンドコイルからの管供給方法
CN1234757A (zh) 光波导用的一种金属小管的制造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2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