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6317A - 健身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健身自行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76317A CN1276317A CN 99112257 CN99112257A CN1276317A CN 1276317 A CN1276317 A CN 1276317A CN 99112257 CN99112257 CN 99112257 CN 99112257 A CN99112257 A CN 99112257A CN 1276317 A CN1276317 A CN 12763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building
- axis
- ring
-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全身一齐用力的交通、健身两用的高速自行车,如图:(A)是使双臂既能转向也能一齐用力驱车前进的臂力包,(B)是可使车踏同相位和使双腿一齐用力的腿力包;(ω)是所构成的健身自行车主体,低速使用方式和常用的自行车一样,高速使用是奔腾状的动作而车速达常用自行车的2倍。(3)是扶持该车主体的健身架,(3d)是电动机,做自动健身活动时再穿上副体中的电控的健身安全服和接通电源就体现出人体奔腾状的自动健身动作。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人体双臂和双腿也能一齐用力驱车前进的高速自行车,特别是还能当做健身器用的健身自行车。
目前常用的自行车是只靠腿的力量驱车前进,在快速前进和上坡时就有很明显的“有力施不出来”的感觉;摩托车虽然速度快,但是在人多的地方及近距离行驶往往跑不起来,再说也污染空气和使驾车者存在着“安全”方面的一些顾虑;再是人们都有追求身体健康和兴趣的愿望,因此现在常用的自行车已经不能很好的符合人们的心愿了。为解决这前进速度的问题,通常的办法是靠变速器改变中轴齿轮与前后轮齿轮的传动比,但是通过多年的使用情况来看,效果是不够理想的。因为用此方式来改变车速的装置并没有为骑车者提供“可以进一步发挥人体功率”的条件,同时也存在着使链条不在同一个直立的平面上传动的档位,这又降低了传动效率和降低了耐用性。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既能使人体的双臂双腿都能一齐用力也能象现有自行车那样使用的并且还可以当做健身器使用的健身交通组合物——也就是健身自行车。
本发明的健身自行车是由一个使臂力的一部分转化为驱动力而另一部分转化为转向力的臂力包[A]和将腿力转化为多形式的驱动力的腿力包[B]及转向装置[4]所构成的变力机再与自行车身组成的健身自行车主体[ω],就成为了一种交通工具;再与扶持该自行车主体的健身架[3]配合,就成为了一种健身工具;车身主要由车架[1]、车座[2]及后车轮[5]构成,转向装置是由转向轴(4-3)、前车叉、前车轮[6]一对主车把及与转向轴固定在一起的左副车把构成。受转向装置控制的前车轮[6]接受臂力包传来的动力,在上、下提压与臂力包连接的一对主车把时,就由传动齿条带动前车轮上的单向传动齿轮再带动前车轮转动。转向装置上与前车叉结为一体的转向轴(4-3)和固定在该轴上而且伸向前上方的“七”状框架,又通过梯形装置与一对主车把(A-a)、(A-b)连接。以这框架前边的一段材料(A-2)为定边;以较短的一段固定主车把芯的材料(A-5)为动边;以两条等长的条状材料为摇臂而且用轴连接这动边与定边两端就构成了使主车把上下活动时的夹角处在车把后方的梯形装置。此装置和传动齿条(A-10)、带控制齿条的靠模离合器(A4-1)的空转开关(4-K)、再加带锁卡的锁把开关(A-V)就构成了臂力包。这些装置的作用是使主车把的左右偏转分量产生转向作用;使上下用力分量化为前车轮的驱动力。在转向轴上端设有一个左副车把(4-a)和在主车把横担上设一个副右车把,使其具有一手转向一手驱动的功能。
臂力包[A]分为提压式、推拉式及杠杆式这3个使用臂力的方式,动力的输出又分为前轮驱动型和后轮驱动型,这2个传动类型。上述臂力包是提压式,传动类型是前轮驱动型。推拉式是在提压式固定在转向轴的框架下边设立式摇杆(T1)的轴筒,上边作为摇杆偏转的轴向限位轨,前边上部设一个通过连杆与边摇杆联动的“L”状变向传动折(T2);这摇杆的上端与一对主车把的把芯固定在一起,带轴的传动折的上端与开关杆轴连接,下端与传动齿条轴连接。以后传动方式和提压式的一样。杠杆式是在框架的上部设主杠杆(G1)的支点轴筒(G10),中后部设副杠杆(G2)的支点轴筒(G20),这主杠杆的后端是主车把;中部通过连杆与副杠杆联动而且由副杠杆的后部与传动齿条轴连接,以后传动方式也和提压式一样。上述这都是前轮驱动型,臂力通过不同形式的传动后都通过传动齿条(A-10)和靠模离合器及单向传动齿轮驱动前车轮向前运动。后轮驱动型是在转向轴的上端设一对大头固定在一起的空套伞齿轮(HZ-2)(HZ-3),在车架前端右侧设一个与下伞齿轮(HZ-3)啮合的平伞齿轮(HZ-4)而且所带动单向传动链轮(6-B)的轴与中轴平行。上伞齿轮(HZ-2)与转轴在框上边的扇形齿轮(HZ-1)啮合,该扇形齿轮又通过连杆及传动装置与主车把连接。上述3种式样的臂力包,主部所理顺的动力都可通过联杆及一系列齿轮和链轮通过前链条(6-101)传给中轴齿轮,再与腿力包的动力合在一起传到后车轮。多功能的腿力包[B]的左、右拐腿(Ba)(Bb)分别固定在空心的中轴(B2)的左轴承外圈及中轴右端;中轴左端近处固定着定位器(B2-a1)而且上面的分居直径两端的两个齿口与左拐腿上的脚控定位卡(B2-b2)配套,使一对拐腿有“同相位”和“反相位”的功能。中轴左部设有一个带方形内齿和链齿的滑齿轮(Za);中轴右部设一个带方形内齿和链齿的主齿轮(Zb)再通过两条链条与后车轮两侧的固定齿轮相互传动。中轴与车架[1]配套的轴承设在本轴的两个齿轮之间,中轴的空心内部套有可以左右滑动的梭杆(B1),驱使梭杆移动的是套在中轴外而且通过中轴上的扁孔轨(B21)与梭杆同步运动的梭环。两个拐腿上都设有长条状的带压力弹簧的齿卡(Za-K)(Zb-K),齿卡下的“人”字形变向传动器接受梭杆的压力,使梭环通过轴上的扁孔轨(B21)与梭杆同步运动。两个拐腿内侧都设一个与内齿轮可以啮合的齿卡(ZA-K)(ZB-K),这呈条状的齿卡上有压力弹簧和使一端与中轴内的梭杆通过“人”字形变向传动器接受啮合力。这两个内齿轮与中轴同步转动全由梭环控制,但是在任何时刻最多只有一个内齿轮与拐腿上的齿卡啮合。主齿轮的转动还受棘爪离合器(ZK)的控制,中轴的右部外面设有带棘柄的棘爪(B2K),它与主齿轮上的内棘轮构成单向传动轮,棘爪在弹力作用下与棘轮的正向转动紧密配合,但在棘爪缩回时就使主齿轮空转。套在中轴外部的带有拨动棘柄的拨条(B220)的拨环(B20)及压力弹簧与棘爪棘轮就构成了棘爪离合器(zK)的主部。拨环在不受外力时是靠弹力使带斜面的条状拨条不接触棘爪上的棘柄,从而使中轴可以单向向主齿轮传动动力;在向右推动拨环时就使这棘爪离合器处于“离”的状态。套在中轴外围的与车架焊接成一体的套筒上设有拨动这两个环用的拨叉孔和固定档位规(Bg)的座。梭环的两侧是两个圆台面,可轴向平移的静拨叉(BgX1)前端的两个小滑轮夹在这环的两侧而且在总拨杆(g1)的拨动下可使梭杆有3个档位位置;这梭环外围的圆柱面上有一圈闭合的环曲轨(B1S),环曲轨上的两段等弧长的轨道部分在环的两侧各有,而过渡部分也较圆滑。可轴向移动的动拨叉(BgS1)上的一对小滑轮夹在这环曲轨的两侧,靠拨叉后部“V”状口和拨杆上叉(g11)的作用下使这两个拨叉只有一个工作,棘爪离合器的拨环由单拨叉(BgX2)控制,正确档位由档位规上的“+”字孔状档轨限定。该腿力包有4个功能档位,分别是:由左链条传动的低速(1),棘爪离合器传动的常速(2),用主齿轮的内齿轮传动的中速(3)及双腿蹬车时拐腿在空转的半周中车踏高速转过空行程的高速(4)。这高速档位是在拐腿同相位的双腿齐蹬和双臂齐向上提拉,一对同相位的拐腿转到中轴后面的半周是靠惯性力通过左链条带动车踏和双腿转过的,是以前半圈一半的时间转过后半圈的。因为这后半圈在梭环的作用下使左边高速运转的内齿轮带动拐腿空转。后车轮的两侧各固定着1个小齿轮而且在任何时刻中轴上的滑齿轮转速远大于主齿轮。空行程时间的缩短就更进一步发挥人体功率,使这高速可达常速的2倍。车架[1]的中轴套筒外的与车座[2]、后车轮[5]及转向轴套筒下部的3个用项的连接管材里“Y”状排列而只有与车座相连的一股是直的。这整辆自行车的功能是:有4个与速度有关的档位,拐腿可在左脚的控制下改变相位,主车把可上、下活动传递臂力,可使骑车方式既有常用自行车的骑法又有双臂双腿齐用力的奔腾骑法,这种用多功能的腿力包(B)和提压式前轮驱动型臂力包(A)的健身自行车称为健跑型,只用提压式前轮驱动型臂力包(A)和用常用车身的健身自行车称为轻便型。健跑型的健身自行车使人体功率进一步发挥,在做健身活动时与附件健身架[3]配合。该车的附件是健身架[3],是将该自行车扶持起来以便做就地骑车形式的健身活动和用电力带动此车使人体自动活动的辅助配套装置。此架的底座呈“玉”字状,上前部设有夹住前车轮的弧形槽夹(3a),使臂力包上的传动齿条与右车踏连动的杠杆座(3b)。扶持车体的立框(3c)和用带环槽的皮带轮托起车后轮的电动机(3d)。杠杆的两端分别用两条连杆与右车踏和处在空转档位的臂力包上的传动齿条轴式连接,使拐腿与主车把连动;立框上电动机制动器(3d-1)的阻力调节柄(3c-1)是用于改变健身活动的负荷,使用方式和骑该自行车在路面上一样,人体四肢的那简单而高速的原始动作可使全身多处得到健身性质的锻炼。专用于自动健身活动的附件是设在框架前部控制盘(3cg)上的常用的电扇用的定时器、电动机变速电路及旋扭、电灯拉线开关及健身安全服用的低压直流电源(EC)。立框后部上方设有挂安全带和接开关拉线的身控架(3g-1),以便用后脑勺拉动开关和使健身活动更安全。健身安全服是由用电流控制的系在主车把上的安全套(cg1)、用电流的作用抓住车踏的安全鞋(eg1)、设有与安全鞋连接导线的安全裤(eg2)及设有安全带的安全衣(cg2)组成。安全套上设有用电磁销卡住套在手腕上的环形锁的布质筒状套。它的前端用套绳系在主车把上而后端套在手腕上;安全鞋是鞋底的前、后鞋掌内设电磁销的深筒鞋,在电流的作用下由鞋底抓住车踏;安全衣的背上有交叉的安全带和腰部有腰带的布质上衣;安全裤是有腰带和裤腿上带有挂钩的电插座的布质下衣。在使用时,穿上这套健身服定好健身时间后再用头向后压一下挂着安全带的身控架(3g-1)上端的凹面触罩就使手、脚稳固地连在车把及车踏上,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人体和自行车都在健身架上很有规律的活动。使用者即便浅睡也照样运动,到达所定时间或者用头一触开关触罩就渐渐停止健身活动和可以使手脚脱离车把车踏。上了年纪的人多数不愿做强制性的健身活动,用这自动健身的方式就使健身活动顺其自然的进行;使很多不原活动身体的使用者引出健身兴趣。
本发明使用方便,功能较多,下而结合附图和具体使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健身自行车前部的外形…………………………………………在第1页;图2:是转向装置和臂力包主部构造原理图……………………………在第1页;图2(a):是图2中梯形装置的形变示意图………………………………在第9页;图3—(1)是图3下部的空转开关的靠模离合器构造图…………………在第9页;图3:是臂力包主要构造图;图3—(2)是锁把开关和空转
开关的主要构造原理图;这3个分图都是与图3有关
的描述臂力包的构造原理图………………………………………都在第2页;图3-(3):是右主车把及锁把开关的副部的构造图……………………在第2页;图3-(4):是推拉式臂力包的主部构造示意图…………………………在第3页:图3-(5):是杠杆式臂力包主部构造示意图……………………………在第3页;图3-(6):是后轮驱动型的臂力包上传动装置的构造原理图…………在第3页;图4:是车架结构外形图…………………………………………………在第4页;图5:是后轮毂结构割面图………………………………………………在第7页;图6:是腿力包变速装置构造图…………………………………………在第5页;图6-(a)(b)(c)(d)(e)(f)(g)(q)是图6中的主要零件及部件的重点部位结构图 ……………………………………………在第4-5页;图7:是腿力包上的档位规的原理示意图………………………………在第6页;图7-(1):是腿力包主部外壳和中轴套筒外形图………………………在第10页;图8:是带臂力包腿力包的健身自行车配合在健身架上的外形图……在第7页;图9(a)(b)(c)(d)(e)(f)(p)是自动健身活动用的电器及健身安全服的一套原理构造示意图和外形图………………………………………………………在第8和第10页。
图1:所描述的是本发明用提压式前轮驱动型臂力包的健身自行车前部的外形,臂力包分为提压式、推拉式和杠杆式3种方式;动力的输出又分为前轮驱动型和后轮驱动型,臂力的理顺远比腿力复杂,因此臂力包分为3种方式2种传动类型,只要使用其中一种方式和一种类型再加腿力包就构成了健身自行车的变力系统,这图1就是专门描述健身自行车的转向装置和提压式前轮驱动型臂力包的。
车架上梁(1-3)呈“~”状,使上、下车都方便,转向装置[4]通过转向轴与左副车把(4-a)牢固连接在一起。车前轮[6]在转向轴的带动下可导向。臂力包[A]是处在转向装置的前上方,上面设有一对主车把(A-a)、(A-b),该车把在上下提压时就将臂力通过齿条传给前车轮;左右扭转时就带动整个转向装置实现转向。两个主车把的横担的右部设一个可折叠的右副车把(A-bb),以便在路面不平的情况下用左手持左副车把专门转向而用右手持右副车把发挥臂力。图中前端的网状物(A-20)是车篮,(1-2)是可盛物的网护拦,(A-22)是盖在臂力包上的防雨罩,(A-21)是起安全作用和美观作用的红灯罩。车座[2]在固定处的前部比常用车座加长15厘米以上,以便全身用力时座不离体。
图2是图1的前上方部位的臂力包[A]的主体构造,由(A-1)、(A-2)、(A-23)这3段材料构成的“七”状框架的右侧两端分别牢固连接在转向轴的上端和与之一体的前车叉(4-1)的肩前;(4-a)左副车把的把芯(4-2)因为也固定在车架前端的转向轴套筒(1-4)内的转向轴内,所以这框架就与全套转向装置结成一体。该框架的纵梁段(A-1)与转向轴和左副车把的横担(4-ab)都相互垂直而且伸向前上方,与该梁垂直的并且呈T状焊接成一体的(A-2)段材料的两端又焊接两段与转向轴垂直的套筒(A-77)、(A-88)。与此相对的两条平行套筒(A-7)、(A-8)又与两条相互平行但与该对套筒垂直的条形材料焊接成“井”字状,其中右边那条是套有主车把把芯(A-9)的套筒(A-5),该筒的下端由固定的短轴与传动齿条(A-10)连接;右边那条空心村料(A-55)的上端是固定锁把装置用。需说明的是这“井”状部件上的那两条平行横置的圆套筒之间的距离是小于框架前端那两条平行套筒间的距离。两条等长的摇杆(A-3)、(A-4)的两端都固定着两条与摇杆垂直而且相互平行的轴,用组成梯形的方式将这4条轴伸进那4段相互平行的套筒中而且可以偏转,这就构成了一套梯形装置。所用材料多数是空心的,在框架前端那伸有摇臂轴的套筒的外面设有扭力弹簧(A-S1)、(A-S2)。一对主车把体(A-a)、(A-b)的横担(A-ab)使这三段连为一体而在横担右部下方固定着与之垂直的把芯(A-9),这样就使一对主车把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处在最高位置。因为前车轮的右侧设有单向传动的齿轮并且与齿条啮合(在图3中继续描述),所以双臂向下用力是使该齿轮空转和储存弹力;向上用力是驱车前进;在转向时又带动车前轮偏转。(1-4)是车架前端的转向轴套筒。
图2(a)是图2中梯形装置变动形态的示意图,在直立平面坐标OZ坐标轴上(01)(02)两个点之间的连线(A-2)是梯形装置的定边,(03)(04)这两点之间连线(A-5)是动边而边长(A-5)<(A-2)。两条等长的摇臂(A-3)(A-4)的前端依次以(01)(02)为轴而后端与动边上的(03)(04)两点用轴连接,这就构成了边长不变而形状可变的梯形装置。图中实线表示在不受外力时主车把(A-b)所处的最高位置及该装置的初态;虚线表示在受外力时所处最低位置的末态,夹角(α)是主车把的延长线在两种形态下所构成的夹角而且处在主车把后方。因为双臂与人体的连接点在主车把后方,所以使用起来更方便。
图3-(1)是图3中的靠模离合器的构造原理图,该离合器(A4-1)控制着传动齿条的运行轨道式的靠模(A-P1),此靠模上的轨道呈弯槽状,传动齿条下端的滑轮(A-101)在轨道上运动时就使该齿条与前轮上的单向传动齿轮(6-A)实现很正确的啮合。两条等长而且平行的摇臂(A-03)、(A-04)与靠模架(A-01)及该离合器的母体(A-02)上轴孔间的材料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装置上的(A-110)轴,是控制柄(A-41)带动上摇臂(A-03)的传动轴,该轴的轴孔处在本离合器的母体(A-02)上,拨动控制柄就使靠模架移动。控制柄末端的轴上设有一个带弹簧(A-4s)的L状的锁位器(A-12)而且L倒置,在直立部位下端外侧设有与固定在母体上的定位爪(A-13)挂在一起;锁位器的平直部位的末端与控制线(L-1)连接在母体上的拉力弹簧(A-5S)使挂钩更可靠的相挂。一端接控制柄一端接母体的拉力弹簧(A-3S)的拉力远远大于该离合器上的其他弹簧的弹力,在该簧拉力作用下,使传动齿条很可靠的与前车轮上的单向传动齿轮啮合,并将传动齿条夹在靠模与单向传动齿轮间。锁位器的作用是防止齿轮齿条自行分离。
在用外力拉动控制线的芯线时,锁位器首先受力及与定们爪脱钩,之后再带动控制柄偏转和使靠模远离齿轮。靠模架上还附设钩状横拦(A-011),使传动齿条在靠模退回时也随之与齿轮脱离。传动齿条和齿轮有两种,甲种是将链条固定在长槽中所构成的齿条与链齿轮啮合,如本图所示;乙种是用齿形一样的齿条和齿轮。
图3-(2)是进一步表达在图2图3中不便描述的空转开关(4-K)和锁把开关(A-V)的构造原理图。在与转向轴固定在一起的左副车把芯子(4-2)的上部固定着夹板状的空转开关座,带转轴的开关柄(4-K1)的中部连接控制线(L-1)的芯线;该控制线的套管靠接在该开关座的后板(4-K2)上,这开关柄在平时处在“合”的位置,在倒车时转达“分”的位置即可。该开关座的前板(4-K3)上设有一个与锁把开关的锁卡(A-V1)配套的锁爪,在需要将一对主车把固定位置时,此爪就起到限制主车把向下活动的作用。
锁把开关(A-V)固定在“井”状部件上与主车把芯套筒平行的那条材料(A-55)的上端,中部有轴而一端有斜面一端有弹簧并且与控制线芯线连接的锁卡(A-V1)的靠弹力与锁爪啮合,呈倒L状的锁顶(A-V2)处在有伸缩性能的锁卡上方而且与控制线套管靠接。
图3-(3)是继续描述在图3-(2)中没有表达完的锁把开关的手控部分的外形及构造图,也将右侧的车把做进一步说明。锁键(A-V3)是带有一个锯齿和一个方齿的长条状部件,它的前端有轴和背面设有弹簧(V-S2)并且都组装在可伸于右主车把内的键架(A-V4)上。此部件伸入把内就使上面的齿从把体上的两个扁孔里露出来,固定住键架和在把上套上环状拉圈(V-K1)及控制线夹就构成了完整的锁把开关。在用右手沿右主车把(A-b)向后拉动拉圈时,控制线(L-2)的芯线就拉动把芯前的锁卡使主车把可以上、下活动,此圈在锁键锯齿的单向限制下就一直拉紧芯线。在需要将把锁住时,一压把套的方齿就使拉圈退回,从而实现将主车把锁在只能转向不能驱动的状态。控制线的套管后端靠接在环状控制线夹上而且此夹固定在拉圈所在的把的前部。右副车把(A-bb)的立轴轴孔处在主车把横担(A-ab)右部后面的轴座上,不用时可由与横担垂直转到平行而紧靠的位置。右主车把下的制动手柄是通过制动线对前车轮制动;左主车把和左副车把下的制动手柄是通过两条制动线都能独立的对后车轮制动,两条芯线不相互影响的原理构造是制动器上穿芯线的孔都较大而且是两个,一条芯线拉紧时而另一条芯线在孔中滑动。
图3-(4)是推拉式前轮驱动型臂力包主部构造的原理示意图。转向轴(4-3)前方固定的框架与图2中的基本—样,该框架下边的轴筒内伸有立式摇杆(T1)的转轴而且该轴与转向轴垂直。摇杆的上端通过把芯的横担与一对主车把(T-a)(T-b)固定在一起,摇杆下端设有扭力弹簧使其主把处在前部。摇杆上部通过连杆(T-3)与“L”状的带轴的变向传动折(T2)联动。该传动折的转轴设在框架前边的中部折点处,它的下边后端与传动齿条(A-10)轴连接,在主车把向前后推拉时,前车轮就被驱动。在改用后轮驱动型时,连杆与扇型齿轮连接,在主车把做推拉运动时,就通过连杆带动扇形齿轮偏转,将动力传到后车轮的方式在图3-(6)中说明。
图3-(5)是杠杆式前轮驱动型臂力包主部构造原理示意图,杠杆(G1)是双杆的,前端的支点轴伸在与转向轴固定框架前边上端支点轴筒(G10)内,由扭力弹簧使其杠杆后端的一对主车把(G-a)(G-b)处在最高位置。杠杆的中部通过连杆后与处在下面的副杠杆(G2)联动,该副杠杆的支点轴的轴筒(G20)处在框架前边的中后部,副杠杆的后端与传动齿条(A-10)轴连接。主车把向上下活动时所传出的动力最后是驱动前车轮向前运动,传动齿条所带动的,传动装置和图3中的基本一样。
图3-(6)是杠杆式后轮驱动型臂力包构造原理图,一对大头连接一起的空套伞齿轮空套在转向轴(1-4)的上端,上伞齿轮(HZ-2)与转轴在框架上的扇形齿轮(HZ-1)啮合并且通过连杆与杠杆(G1)轴连接;下伞齿轮(HZ-3)与带有单向传动链轮(6-B)的而且轴与中轴平行的平伞齿轮(HZ-4)啮合;链齿轮通过前链条(6-101)与中轴上的齿轮配套;杠杆(G1)的支点轴处在转向轴上框架的前上方。在向下压动主车把(G-a)(G-b)时,就使杠杆上的扭力弹簧储存弹力和使伞齿轮空转,在向上提拉主车把时就通过前链条将动力传给中轴及后车轮,平伞齿轮的轴因定在车架前端右侧,主车把在带动框架左右转向时,因为扇形齿轮的轴与转向的这两条轴心线垂直相交,所以传递动力与转向互不影响。这3种方式的臂力包的主部都能将动力理顺和通过传动齿条和图2装置驱动前车轮向前运动;也能将动力理顺成通过连杆带动扇形齿轮和本图装置驱动中轴的前进力。
图4是图1中涉及到的车架[1]的整体,与车架前端上部和车座大下方材料连接的靠近中轴套筒的车架上梁(1-3)呈“~”状,转向轴套筒(1-4)在最前端,车架[1]的中轴套筒(1-1)与车座后车轮及转向轴套筒下部的3股连接管材呈“Y”状排列而只有与车座相连的一股是直的。该中轴套筒的孔径大于常用车架上的相应套筒,以便多功能的腿力包的主部构造在此工作。与车座[2]相接的这股车架材料上端的前面,连接一个托住车座前端的条状座托(2-1)。
图5是配在图4中所述车架后端的后车轮毂的构造,(h1)是后车轮毂主体与常用自行车的基本一样,它的左右两端是组成轴承的钢珠碗;(h4)是该轮毂上接幅条的孔毂。两端外围表面有两种旋向相反螺纹。左齿轮(Za-1)由紧固螺母(h3)及自身螺孔牢固的固定在这轮毂左部,该齿轮通过左链条与中轴上的滑齿轮(Za)相互传动。
转速以中轴为准计算的结果是用左链条传动的后车轮转速是用右链条传动的1/2以下;(h2)是固定在左齿轮上的制动圈是内磨擦式的。(Zb-1)是右齿轮而且也用同样的方式固定在此轮毂的右部,它通过右链条与中轴上的主齿轮相互传动。因为中轴上的两个齿轮都受档位规的严格控制,所以不存在左右两条链条同时传动时使后车轮所受驱动办相互矛盾的现象。
图6是与图4中中轴套筒(1-1)配套的腿力包[B]变速装的构造图,腿力包[B]的左、右拐腿(Ba)(Bb)分别固定在空心的中轴(B2)左轴承(B2-a)外圈和中轴右端,中轴左端近处设有紧固的套在外围的环状定位器(B2-a1)并且用上面的分居直径两端的两个齿口(W)与左拐腿上的脚控定位卡(B2-a2)配套,使一对拐腿有“同相位”和“反相位”的功能。该定位卡是左脚压下处在左拐腿(Ba)与中轴连接处的帽状压键,再通过传动杆(B2-a21)带动带压力弹簧的卡销(BZ-a22)与定位器啮合在一起。中轴左部设有一个带方形内齿和链齿的滑轮(Za)并且通过链条与后车轮[5]左端的固定齿轮相互传动;中轴右部的主齿轮上也固定着带方形内齿齿轮并且通过棘爪离合器(ZK)与中轴传动。这主齿轮(Zb)的齿数是滑轮的近2倍,是通过右链条与后车轮右侧的固定右齿轮传动。与滑齿轮(Za)和主齿轮(Zb)固定在一起的带齿的内齿轮依次为(ZaZ)ZbZ),这左右两个内齿轮都分别处在靠近左右两个拐腿的一侧,以便与拐腿上的齿销啮合后同步转动。
本图分图中:(a)图是直筒状的空心中轴(B2)的主部,上面设有扁孔轨(B21)和拨条键槽(B22);(b)图是带棘爪座(ZKO)的筒状体,它是空心中轴的副部,用销子固定在中轴主部的右端;(d)图是中轴左轴承(BZ-a)的档芯,中心有固定“人”字变向传动器的孔及孔的周围有与中轴相固定的孔。此件固定在中轴的左端;(e)图是环状的带两个齿口(W)和两个传动柱孔(φ)的定位器(B2-a1),它与中轴左端近处固定,而且两个连接处外围的左右两侧是左轴承和滑齿轮轴承的组成部分。这(a)(b)(d)(e)4个图中所述部件构成了中轴整体,臂力包[B]的变速装置主要连接在此件上。(C)图是右拐腿与中轴固定的一端,螺钉是固定之用。左拐腿与中轴的固定方式是用此结构固定在中轴左端的左轴承外圈上。中轴与车架[1]配套的轴承设在本轴的两个齿轮之间。中轴的空心内部套有可以左右滑动的梭杆(B1),驱使梭杆移动的是套在中轴外面而且通过中轴上的扁孔轨(B21)与梭杆同步运动的梭环(B10),梭杆主体的两端都有缓冲弹簧(SB1)和在该弹簧的压力下可沿梭杆伸缩的簧帽,因为这些件都属于梭杆,所以每个簧帽的外端就是梭杆的一端。梭杆上设有3条通过中轴上的扁孔轨与梭环连接的柱状体,使梭环也随中转转动而控制梭杆沿轴向可以滑动。两个拐腿上都设有长条状的带压力弹簧的齿卡(Za-K)及(Zb-K),齿卡下的“人”字形变向传动器接受梭杆的压力使梭环通过轴上的扁孔轨(B21)与梭杆同步运动。“人”字形变向传动器是由中间带中点轴的长杆与接在中点轴上而长度是1/2长杆的短杆构成,以短杆的另一端为支点和以长杆的两端接收及输出动力的装置,它具有垂直传动的特点。两个拐腿内侧都设一个与内齿轮可以啮合的齿卡(Za-K(Zb-K),这呈条状的齿卡上有压力弹簧和使一端与中轴内的梭杆通过“人”字形变向传动器接受啮合力。这两个内齿轮的与中轴同步转动全由梭环控制,但是在任何时刻最多只有一个内齿轮与拐腿上的齿卡啮合。主齿轮的转动还受棘爪离合器(ZK)的控制,中轴的右部外面设有带棘柄的棘爪(BZK),它与主齿轮上的内棘轮构成单向传动轮,棘爪在弹力作用下与棘轮的正向转动紧密配合,但在棘爪缩回时就使主齿轮空转。套在中轴外部的带有拨动棘柄的拨条(B220)的拨环(B20)及压力弹簧(B2s)与棘爪棘轮就构成了棘爪离合器(ZK)的主部。拨环在不受外力时是靠弹力使带斜面的条状拨条不接触棘爪上的棘柄,从而使中轴可以单向向主齿轮(Zb)传送动力;在向右推动拨环时就使这棘爪处于“离”的状态。套在中轴外围的与车架焊接成一体的套筒上设有拨动两个环用的拨叉孔(1-10)和固定档位规的座。中轴右部的主齿轮(Zb)是链齿轮,而它的右侧固定着带方形内齿的内齿轮;中轴左部的滑齿轮(Za)是链齿轮而左侧也固定一个方形内齿的齿轮,因为滑齿轮是空套在中轴上,主齿轮是通过棘爪离合器(ZK)与中轴发生力学关系。而车轮上的一对齿轮又是固定的并且通过两条链与中轴上的主齿轮及滑齿轮相互传动,这就使中轴的转动由腿力和自行车的惯性力及传动方式这3方面的因素制约和由档位规控制。本图中(f)图是带棘柄的棘爪(B2K)和棘爪座(ZKO)的结构图;(g)图是带拨条(B220)拨环(B20)的结构图;(p)图是梭环(B10)的结构图,(q)图是中轴左部定位器的局部剖面图,传动柱(Za-KO)靠压力弹簧和传动块(Za-K1)的作用使顶端在不受人字形变向传动器推动时保持低于定位器表面的状态,以便改变拐腿相位。脚控定位卡(B2-a2)的摁键呈帽状而且处在拐腿上远离车踏的一端,此压键通过传动杆(B2-a21)与带弹簧的条状卡销(B2-a22)接成一体,该卡销处在左拐腿右侧并且与定位器上的齿口(W)啮合,在改变拐腿相位时,用左脚压下脚控定位卡摁键后再用右脚转动右拐腿,相位的改变只有“相同”和“相反”两个相位。
图7是控制图6中的棱环和拨环的档位规构造原理图,这两个图联系起来才能说明控制原理,一些编号通在一起说明:梭环的两侧是两个圆台面,可轴向平移的静拨叉(BgX1)前端的两个小滑轮夹在这环的两侧而且在总拨杆(g1)的拨动下可使梭杆有3个档位位置;这梭环外围的圆柱面上有一圈闭合的环曲轨(B1S),该环曲轨上的两段等弧长的轨道部分在环的两侧各有而过渡部分也较圆滑;可轴向移动的动拨叉(BgS1)上的一对小滑轮夹在这环曲轨的两侧,靠拨叉后部“V”状口和总拨杆上叉(g11)的作用下使这两个拨叉只有一个工作。棘爪离合器的拨环由单拨叉(BgX2)控制,正确档位由档位规上的“+”字孔状档轨限定。该腿力包有4个功能档位,分别是:由左链条传动的低速(1),棘爪离合器传动的常速(2),用主齿轮的内齿轮传动的中速(3)及双腿蹬车时拐腿在空转的半周中车踏高速转过空行程的高速(4)这高速档位是在拐腿同相位的情况下,在前半周是双腿齐蹬和双臂齐向上提拉;在后半周是一对同相位的拐腿转到中轴后面时是靠惯性力通过左链条带动车踏和双腿转过的,是以前半圈一半的时间转过后半圈的。因为这后半圈在梭环的作用下使左边高速运转的内齿轮带动拐腿空转,后车轮的两侧各固定着1个小齿轮而且在任何时刻中轴上的滑齿轮转速远大于主齿轮。所以空行程时间的缩短就更进一步发挥人体功率,使这高速可达常速的2倍。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人体双臂的功率顶双腿功率的50%,中轴空行中所节省的一半时间又发挥出双腿的功率也达原来双腿总功率的50%,所以使人体发挥出来的总功率达骑现有自行车的2倍。图中同步器(BgY1)是一个带径向滑轨、受拨槽(BgY11)及定叉台(BgY12)构成,夹在环曲面(BIS)两侧的动拨叉(BgS1)在总拨杆(g1)的拨杆上叉(g11)离开“V”状口的尖端时,拨杆下叉(g-12)就拉动同步器上的受拨槽(BgY11)而带动另一端的定叉台(BgY12),将台上的定柱(Q)塞进动拨叉的V状口的尖端,使这动拨叉一下子定下来。因为该拨叉上的一对钢铃夹在环曲面上,所以中轴在转动时就使梭环带动梭杆做严格的同步左右移动,从而使中轴上主齿轮的内齿轮和滑齿轮的内齿轮在两个齿卡(Za-K)(Zb-K)的作用下轮流传动,依此实现在高速档位时的空转行程所占时间只有工作行程时间的一半。静拨叉和动拨叉都在与中轴平行的滑轨(J1)(J2)约束下只能平移。静拨叉上也有夹着梭环的一对滑轮,因为所夹的是一对圆台面,所以在静拨叉不动时梭环也不产生轴向移动。单拨叉(BgX2)上有处在中轴两侧的一对滑轮,以此推动拨环控制棘爪离合器。此拨叉的柄上的一对大孔中分别有两条单向拉杆由此穿过,平拉杆(gX11)的另一端连接在静拨叉的V状口边;折拉杆(Lg2)的另一端接在总拨杆(g1)十字轴后的变向传动折(OL2)的一端,此传动折的轴在总拨杆的叉上,而另一端用拉条(Lg1)与套在总拨杆上的带倒“T”状物的手筒(g-10)上。该T状物上有挂钩而且仅在挂(4)档时才能拉过档轨中心;拨环仅在(1)档和(4)档才使棘爪离合器分离。
档轨(Bg-10)是一个带“十”字状大孔的球面板,每个孔隙的顶点就是一个档位。套有前端带压力弹簧的手筒的总拨杆穿过档轨十字孔后再由拨杆前端的球头与档锁(g2)套筒内的带压力弹簧的锁柱(g21)连接,档锁套筒(g22)的前端设有球头而且与固定在车架上梁前端下面的球窝连接,该套筒的下侧设有带弹簧和摁键的能够卡住锁柱上齿口的锁卡(g23),变换档位时是手握锁卡处先摁下锁卡摁键再变换档位。挂(4)档需先向前拉动手筒使其后端穿过十字孔时才能挂上;挂(1)档时静拨叉(gX11)上的拉钩也拉动单拨叉使棘爪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档位规(Bg)理顺了多因素的力学关系,使臂力包[B]有4个速度档位和有两个拐腿相位。
图7-(1)是图7和图6两图的主要构造组装起来之后所按置的腿力包骨架及外壳,内部是中轴套筒(1-1),上面的多个扁孔是向里伸拨叉之用,两端的耳状物是焊接在外面固定外壳(1-13)之用。外壳是由3块组成,前上方的一块上固定档轨,大圆孔(1-1g)是伸出总拨杆和档锁之用。
图8是将上述附图中除了图3-(4)、图3-(5)及图3-(6)之外将其余所有附图中所描述的零部件组装成的健身自行车外形。该自行车之外的部件是健身架[3],这整个图8是将带提压式前轮驱动型的臂力包[A]的健身自行车主体(ω)与健身架[3]进行配合的外形图。该健身自行车是由臂力包[A]、腿力包[B]及转向装置[4]所构成的理顺人体臂力和腿力的变力机,再与由车架[1]、车座[2]及后车轮[5]组成的车身和前车轮[6]就构成了健身自行车主体(ω)。设有前车撑的目的是加强该车在停放时的稳定性。车座前部长于常用车座,以便在双腿双臂齐用力时使座不离人体;拐腿在同相位时的空转行程,是靠该车运动的惯性力通过链条带动的。这整辆自行车的功能是:有4个与速度有关的档位,拐腿可在左脚的控制下改变相位,主车把可上下活动传递臂力,可使骑车方式既有常用自行车的骑法又有双臂双腿齐用力的奔腾骑法。该车的副体是健身架[3]及与该架配套的健身安全服,这副体是将该自行车扶持起来以便做就地骑车形式的健身活动和用电力带动该车使人体自动活动的辅助配套装置。由于双腿齐用力的奔腾骑法需要练习—个阶段才能上路,而这练习的本身又是一种充满兴趣的健身活动,在平时用此方式健身又很利于健康,所以该健身架[3]也是这健身自行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架的底座呈“玉”字状,上面的前部设有夹住前车轮的槽夹(3a),使臂力包上的传动齿条与右车踏连动的杠杆座(3b),扶持车体的立框(3c),和用带环槽的皮带轮托起车后轮的电动机(3d),杠杆(3b1)的两端分别用两条连杆与右车踏和处在空转档位的臂力包上的传动齿条用轴连接,使拐腿与主车把连动;立框上电动机制动器(3d-1)的阻力调节柄(3c-1)是用于改变健身活动的负荷。使用方式和骑该自行车在路面上跑一样,人体四肢的那简单而高频的原始动作可使全身多处都得到健身性质的锻炼。专用于自动健身活动的附件是设在框架前部控制盘(3Cg)上的常用的电扇用的定时器,电动机变速电路及旋扭、电灯拉线开关及健身安全服用的低压直流电源(EC)。立框后部上方设有挂安全带和接开关拉线的身控架(3g-1),以便用后脑勺拉动开关和使健身活动更安全。人类是从爬行、爬跑这些原始运动方式进化到立行立跑的,但这立跑远远不如爬跑效率高。用健身架扶持健身自行车是协助人体爬跑健身的一种有效方式,用这种爬跑姿式骑车奔腾也有效地提高了前进速度。在做健身活动时多数人有自动健身的愿望,为了使人体在自动健身中不脱离车把和车踏并且安全可靠,再在健身架上附设一套健身安全服,其构造见图9。控制盘(3Cg)是控制电器的开关装置,身控架上的凹面触罩(3g-2)在平时处在人体脑后,在手脚不便在别处活动的情况下用后脑勺控制开关最方便。
图9是与图8中所述装置有密切联系的健身安全服的外形及构造原理图,该健身安全服是一套用电流控制的系在主车把上的安全套(Cg1)、用电流的作用抓住车踏的安全鞋(eg1)、设有与安全鞋连接导线的安全裤(eg2)及设有安全带的安全衣(Cg2)构成。安全套是设有用电磁销卡住套在手腕上的环形锁的布质筒状套,它的前端用绳系在主车把上而后端套在手腕上;安全鞋是鞋底的前后鞋掌内设有电磁销的深筒鞋,在电流的作用下由鞋底抓住车踏;安全衣的背上有交叉的安全带和腰部有腰带的布质上衣;安全裤是有腰带和裤腿上带有挂钩的电插座的布质下衣。在使用时,穿上这套健身服定好健身时间后再用头向后压一下挂着安全带的身控架(3g-1)上端的凹面触罩就使手、脚牢固地连在车把及车踏上,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人体和自行车把车踏都在健身架上很有规律的活动,使用者即使浅睡也照样运动,到达所定时间或者用头一触开关触罩就渐停止健身活动和可以使手脚脱离车把车踏。本图(a)图中虚线框内是控制盘(3Cg)的电路示意图,(Kg1)是电动机(3d)的转速档位开关,(Kg2)是定时器电路开关,(Kg3)是由身控架拉动的拉线开关,(Kg4)是电源总开关,(EC)是直流低压电源。(Cg10)是一双安全套的两个串联的线圈,(eg10)是一双安全鞋上的两个并联线圈。使用拉线开关(Kg3)主要是它有对电路“开”和“关”的轮流交替特性;另一种具有在“通”“断”状态隔次变化的电源开关,它是设在立框上由凹面触罩的后部触动。(b)图是安全套(Cg1),此套是由布质筒状而仅设一个拇指叉套,该套的前口边沿的环形孔洞中有一条便于系在主车把上的绳索(Cg11),后口边沿的环形孔洞中设有一个环形锁(Cg12)。(C)图是(b)图中带电磁销的环形锁(Cg12),该锁的锁体是带轴的大半圆弧筒(Cg122),其开口可以大小变动。该弧筒内带拉力弹簧的锁弧(Cg123)上有多个齿口并且此口与固定在弧筒下的电磁销对应,电磁销上的线圈(Cg10)内有一个带弹簧的铁芯,该线圈中有电通过时就使电磁销插在锁弧的齿口内,从而使锁弧与弧筒构成周长不变的环形,使人手不能从此脱出,只有停止供电时才能使电磁销退出,从而使手能够克服弹力脱离安全套。(d)图是安全鞋(eg1)。(e)图是(d)图安全鞋内的一对电磁销(eg11),每只鞋内前后鞋掌中各一个而且销头相对,此销与线圈内的铁芯连成一体并且设有弹簧,只有这电磁销的线圈(eg10)有电流通过时才伸出销头插在车踏下面,以此方式抓住车踏。(f)图是带导线和插座(C2)的安全裤(eg2),这带双钩的插座与安全鞋上的带夹的插头配套。(g)是安全衣(cg2),呈马夹状,此衣的两条背带的下端与衣上的腰带连接:背带的上端与领根连接并且在背带中部留出向身控架上穿挂的耳状带弧;领根与胸襟的边缘用边带镶边而且在胸前设有代替扭扣的系带,以便使人体胸部限制在身控架前较小的范围中。(p)图是带双钩的插头(C21)和带夹(C22)的插座(C2),这钩与带弹簧的夹扣在一起时就使电路畅通而可靠。
再结合图5、图6、图7、图8做补充说明:第5页的图6是与中轴[B2]连接及邻近的所有零部件组装起来的布局结构:所在上边的(f)(g)(p)(q)是进一步表达一些重要部件部位的分图。图中主齿轮(Zb)上链齿的齿数是滑齿轮(Za)上链齿齿数的近2倍,而后车轮上左齿轮(Za-1)的齿数又多于右齿轮(Zb-1),从而使在用左链条驱动时的车速是用右链条驱动的1/2以下,以此实现增大牵引力及减少高速档位中空行程的时间,第4页中的(a)(b)(c)(d)(e)(f)也是第5页的图6中的分图,全在此页的虚线上侧。
图8中的[ω]是健身自行车的主体,它的副体是健身架[3]及健身安全服,该主体是一种高速交通装置,而副体只有与主体组合起来才能构成健身器械。
图7中拨叉上的滑轮都呈圆台状,是以滑动磨擦的方式给梭环、拨环施加与中轴轴向一致的压力。梭环上的环曲轨的横截面是梯形,该轨的两个侧面是圆台曲面的组合曲面,整条环曲轨是一条凸起的绕在梭环上的闭合轨道。
Claims (10)
1、一种健身交通组合装置,包括健身自行车主体[ω]和副体健身架[3]及健身安全服;健身自行车主体[ω]是使臂力包[A]、将腿力转化为多形式的驱动力的腿力包[B]及转向装置[4]所构成的变力机与自行车身组成的交通装置;健身自行车副体是将健身自行车主体进行固定的健身架[3]及对人体进行约束的一套健身安全服;
臂力包的主部分为提压式、推拉式和杠杆式3种,动力的传动分为前轮驱动型和后轮驱动型2种;每种型式的臂力包与腿力包组合起来就构成其中一种变力机;提压式前轮驱动型的臂力包[A]是设在转向装置[4]上;臂力包上的梯形装置是改变主车把用力方向的传动装置,该装置的定边处在转向轴前方的而且其两端固定在转向轴的两端的框架前边;梯形装置的动边短于定边而且由两条等长的摇臂将这两条边用轴连接,该动边上端通过把芯与一对主车把固定连接;下端通过传动齿条(A-10)与靠模离合器(A4-1)的轨道式靠模(A-P1)接触,在该离合器的作用下与前车轮的单向传动齿轮(6-A)啮合;这靠模离合器通过控制线与设在主车把芯上的开关柄连接,就构成了用于倒车的空转开关;与梯形装置动边连接的锁卡(A-V1)与主车把芯上固定的锁爪及右主车把上的锁键构成了用于固定主车把的锁把开关;该右主车把近处的横担上有一个可折叠的右副车把,转向轴上端固定着一个左副车把;
推拉式臂力包是在与转向轴国定在一起的框架下边设有与转向轴垂直的立式摇杆(T1)的转轴,此摇杆上部通过固定在一起的把芯与一对主车把固定连接在一起,由设在框架上的变向传动折(T2)接收和传出摇杆接受的动力;杠杆式臂力包是在与转向轴固定在一起的框架前边上端设支点轴的杠杆(G1),通过杠杆后部的连杆与处在下面的副杠杆(G2)中部连接,再由副杠杆向外传出动力;后轮传动型的臂力包上,这连杆与扇形齿轮用轴连接;通过空套在转向轴上的一对伞齿轮和固定轴在车架前端的平伞齿轮啮合,再由与平伞齿轮同轴的单向传动的链轮上链条先向中轴传动;
腿力包[B]的空心中轴(B2)左端设有定位器(B2-a1)和可变动相位的左拐腿;右端的拐腿固定而且这左、右这两个拐腿上依次有与中轴上的两个内齿轮可以分别啮合的齿卡(Za-K)(Zb-K);中轴右部的主齿轮(Zb)的右侧有方形齿的内齿轮及有与中轴传动的棘爪离合器(ZK),中轴的主齿轮是链齿轮并且通过右链条与后车轮上的固定的右齿轮相互传动;中轴左部的滑齿轮(Za)也是链齿轮并且左侧也固定着方形齿的内齿轮,此齿轮空套在中轴上而与固定的后车轮的左齿轮通过左链条相互传动;中轴的空心内有控制左右两个齿卡的梭杆(B1)和套在中轴外控制梭杆的梭环(B10);中轴右部还套有控制棘爪离器的拨环(B20),控制这梭环和拨环的是处在与车架连接的中轴套筒(1-1)外面的档位规(Bg),此装置上有拨动梭环的总拨杆(g1)和由拨杆控制的动拨叉(BgS1)、静拨叉(BgX1)及拨动拨环的单拨叉(BgX2);此拨杆的档位变换位置由带十字大孔的档轨(Bg10)限定;档锁(g2)与总拨杆前端连接;车身是由车架[1]、加长的车座[2]、后车轮[5]及前车轮[6]构成,它与由理顺人体臂力、腿力的变力机及转向装置的健身自行车主体[ω]所构成的交通装置,具有使人体双臂双腿一齐驱车前进的功能;该健身自行车副体中的健身架[3]的“玉”字状底座的上面右侧设一个扶持健身自行车主体立放的立框(3C),在右侧前部设一个杠杆(3b1)而且通过与杠杆两端连接的连杆分别与臂力包的传动齿条及腿力包上的右车踏连接,使主车把与车踏可以联动;底座的前部固定着一个夹住前车轮的弧形槽夹(3a),底座后部固定着一台托起后车轮的带环槽的皮带轮的电动机(3d);立框(3C)的前上部设一个控制盘(3Cg)及一个电动机制动器的阻力调节柄(3C-1),用此方式改变健身活动的负荷;使用方式和在平路上骑该自行车一样,将健身自行车主体组合在它副体的健身架上就构成了锻炼身体的健身装置;健身架上的控制盘上设有电路开关、低压电源(EC)、控制转速的档位旋扭及预定活动时间的定时器,健身自行车副体中的健身安全服上的电路都受控制盘控制;
健身安全服由电流控制的系在主车把上的安全套(cg1)、用电流的作用抓住车踏的安全鞋(eg1)、设有与安全鞋连接导线的安全裤(eg2)及设有安全带的安全衣(cg2)组成。该健身架和健身安全服与健身自行车主体配合使用就具备了由电动机带动全套装置为人体做自动健身运动的功能;健身自行车的主体具有交通工具的高速前进能力,健身自行车的副体只有在与它的主体配合才能有健身器的性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交通组合物,其特征是提压式臂力包的梯形装置的定边在与转向轴(1-4)固定在一起的框架的前边;动边与主车把的把芯固定连接而且由两条等长的摇臂(A-3)(A-4)的两端转轴使动边与较长的定边连接,这动边的下端与传动齿条(A-10)连接,传动齿条下端设有与靠模离合器(A4-1)上的轨道式靠模接触的滑轮(A-101),前车轮上的单向传动齿轮(6-A)与传动齿条下部啮合并且与靠模将这传动齿条夹在之间,主车把由梯形装置上的弹簧托到最高位置。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交通组合物,其特征是推拉式臂力包主部的立式摇杆(T1)的下端用转轴与转向轴(4-3)上的框架下边连接;摇杆的上端通过固定在一起的把芯与一对主车把连接,此摇杆下端的扭力弹簧将一对主车把拉到相比之下的前部;框架前边中部设一“L”状的变向传动折(T2)而且转轴在折点处,此传动折的上端及右端依次与摇杆上的连杆及与前车轮上的单向传动齿轮啮合的传动齿条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交通组合物,其特征是杠杆式臂力包主部的杠杆(G1)的支点轴伸在与转轴固定的框架前边上端的轴筒中,一对主车把在杠杆后端并由弹簧托到相比之下最高位置,杠杆后部有一条连杆;后轮传动型的杠杆式臂力包的连杆与扇形齿轮(HZ-1)连接,空套在转向轴上的一对伞齿轮分别与扇形齿轮啮合及与固定轴设在车架前端并与中轴平行的平齿轮啮合;该平伞齿轮与单向传动链轮(6-B)同轴并且单向传动,此链轮上的前链条与中轴上的链轮相挂。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交通组合物,其特征是腿力包上的中轴(B2)是空心的,该轴左端部固定着环状并且带两个齿口(W)的定位器(B2-a1);左拐腿(Ba)与中轴左端的左轴承外圈固定在一起,该拐腿上的脚控定位卡(B2-a2)的卡销呈条状而且与定位器上的齿口啮合;中轴的左右两部分别设有一个带链齿轮和内齿轮的主齿轮(Zb)及滑齿轮(Za),主齿轮(Zb)在右部而且有单向传动功能的棘爪离合器(ZK)与中轴组装在一起,这两个齿轮上的内齿轮与两个拐腿上的条状齿卡(Za-K)(Zb-K)在中轴内的梭杆(B1)控制下才能啮合;套在中轴外的梭环呈环状,它的两侧是圆台面而外围上有环曲轨(B1S),梭环上的柱状体穿过中轴上的扁孔轨与梭杆连接;棘爪离合器(ZK)上的棘爪上有受拨条控制的棘柄;拨环(B20)套在中轴上而且由固定在拨环上的拨条处在中轴上的拨槽中,在沿槽移动时拨动棘爪。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交通组合物,其特征是腿力包上控制中轴上的梭环和拨环的档位规(Bg)的总拨杆(g1)的前部伸在呈“十”字孔状的档轨内,后部上叉和下叉分别处在静拨拨叉(BgX1)的“V”状口内和动拨叉(BgS1)的同步器的受拨槽内;夹着梭环上的环曲轨和侧面的两个拨叉(BgX1)上都设有与中轴平行的滑轨,控制棘爪离合器的拨环(B20)上的单拨叉(BgX2)的柄上有两个伸有单向拉杆的大孔,这两条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静拨叉及与总拨杆上手筒连接的变向传动折连接;梭环上的环曲轨是一条凸起而弯曲的闭合轨道。
7、按照权利要求1和2、3、4、5、6所述的健身交通组合物,其特征是健身自行车主体[ω]是由既能传递臂的动力又能传递臂的转向力的臂力包[A]和转向装置,再加将人体腿力理顺成多形式动力的腿力包[B]及车身所构成;车身上的车座[2]固定部位以前的部分比常用车座长15厘米以上,车架上有支撑车座前部的条状座托(2-1),后车轮[6]的轮毂两端各有一个固定的左齿轮和右齿轮,所挂的链条与中轴上的主齿轮和滑齿轮相互传动。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交通组合物,其特征是健身架[3]的底座前部有夹前车轮的弧槽状槽夹(3a),底座的后部固定着皮带轮上带环槽的电动机(3d),底座右部设有立框(3C)和右前部设有由联杆与传动齿条及右车踏联动的杠杆(3b1),健身自行车的主体与健身架配合是将自行车主体立在底座上,电动机和健身安全服都受控制盘(3Cg)和人体的控制。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交通组合物,其特征是与健身架和健身自行车主体所配套的健身安全服依次为安全套、安全鞋、安全裤及安全衣;安全套(Cg1)是由布质筒状,它仅设一个拇指叉套,该套的前口边沿的环形孔洞中有一条便于系在主车把上的绳索(Cg11);后口边沿的环形孔洞中设有一个环形锁(Cg12),环形锁(Cg12)的锁体是带轴的大半圆弧筒(CG122);该弧筒内带拉力弹簧的锁弧(Cg123)上有多个齿口并且此口与固定在弧筒下的电磁销对应;电磁销上的线圈(Cg10)内有一个带弹簧的铁芯;安全鞋(eg1)的一对电磁销(eg11),每只鞋内前后鞋掌中各一个而且销头相对;此销与线圈内的铁芯连成一体并且设有弹簧,只有这电磁销的线圈(eg10)有电流通过时才伸出销头插在车踏下面;安全裤(eg2)上这带双钩的插座与安全鞋上的带夹的插头配套,这钩与带弹簧的夹扣在一起时就使电路畅通而可靠;安全衣(cg2),呈马夹状,此衣的两条背带的下端与衣上的腰带连接;背带的上端与领根连接并且在背带中部留出向身控架上穿挂的耳状带弧;领根与胸襟的边缘用边带镶边而且在胸前设有代替扭扣的系带。
10、按照权利要求1和8、9所述的健身交通组合物,其特征是将健身自行车主体[ω]与健身架[3]配合在一起就使主车把和车踏在杠杆(3b1)的传动作用下联动,在电动机(3d)的带动和控制盘(3Cg)的作用下由后车轮的转动通过链条带动一对车踏和一对主车把做有规律运动;在健身安全服与健身架及健身自行车主体的相应部位连接时,这整套健身自行车就具备了将人体限制在安全健身的活动范围之内的功能和用电力健身的功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9112257 CN1276317A (zh) | 1999-06-07 | 1999-06-07 | 健身自行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9112257 CN1276317A (zh) | 1999-06-07 | 1999-06-07 | 健身自行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76317A true CN1276317A (zh) | 2000-12-13 |
Family
ID=5275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9112257 Pending CN1276317A (zh) | 1999-06-07 | 1999-06-07 | 健身自行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27631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23934B (zh) * | 2004-12-30 | 2011-06-08 | D·考尔兹 | 振动测力计 |
CN104826321A (zh) * | 2015-04-29 | 2015-08-12 | 徐峰 | 一种设有拉杆的直接传动的自行车减速训练装置 |
-
1999
- 1999-06-07 CN CN 99112257 patent/CN127631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23934B (zh) * | 2004-12-30 | 2011-06-08 | D·考尔兹 | 振动测力计 |
CN104826321A (zh) * | 2015-04-29 | 2015-08-12 | 徐峰 | 一种设有拉杆的直接传动的自行车减速训练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01778B (zh) | 踏板作为发动机的微型踏板车 | |
CN1276317A (zh) | 健身自行车 | |
FI81755B (fi) | Cykel. | |
CN203005672U (zh) | 极限杠杆自重动力自行车 | |
CN206679180U (zh) | 一种直线踩踏两轮自行车 | |
CN101342928A (zh) | 棘轮式自行车驱动器 | |
CN106741534A (zh) | 一种飞轮及使用该飞轮的自行车 | |
JP2017217996A (ja) | 自転車 | |
CN101450698B (zh) | 一种2轮驱动自行车 | |
CN103010386A (zh) | 极限杠杆自重动力自行车 | |
CN208774955U (zh) | 脚踏车 | |
CN104743052B (zh) | 一种运动式座凳非机动车 | |
CN105292363A (zh) | 一种踏板式自行车 | |
CN202006855U (zh) | 一种脚踏自行车 | |
CN206485499U (zh) | 一种飞轮及使用该飞轮的自行车 | |
CN205044900U (zh) | 一种行走运动式的自行车传动装置 | |
CN206691311U (zh) | 一种三轮车 | |
CN210681043U (zh) | 一种骑行健身两用自行车 | |
BE1026497B1 (nl) | Fiets met telescopisch stuur | |
CN205916255U (zh) | 变形传动代步车 | |
CN217396750U (zh) | 一种双飞轮双驱动自行车 | |
CN208376985U (zh) | 一种上下交替踩踏型自行车 | |
CN206520716U (zh) | 自行车及其前驱装置 | |
WO2023066284A1 (zh) | 划桨脚踏自行车 | |
CN102036873A (zh) | 并列式脚踏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